佛說寂志果經
佛說寂志果經 東晉 譯者:竺曇無蘭 |
参考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底本:大正新脩大正藏經錄入 |
佛說寂志果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耆域奈園。與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俱。時王阿闍世。七月十五日。過新歲臘。與群臣百官俱。眷屬圍繞。上寂安觀。謂群臣言。諸卿當知。如是我修非時愁悒不改。雖得此歲。憒慘不次。當何方便除其怵惕。有臣白王。當以五樂消散憂慮。有臣。當作名倡巧妙異妓鼓樂絃歌。可以療憂。有臣白王。宜以四種象馬車步勇猛兵士。消除悒憒。有臣白王。不蘭迦葉。莫軻離惟瞿樓。阿夷耑其耶今離。迦旃。先比盧持。尼揵子等。是諸師者。各與五百之眾。在此大城。可嚴大駕。造與相見。談聽歡娛。可離所患。時有童子醫王。名曰耆域(晉言固活)。持扇侍王。王顧謂言。卿何故默。獨無所陳。耆域白王。欲蠲灼惕忘憂除患。今佛世尊。與弟子眾俱在奈園。可到佛所稽首致敬。諮啟疑惑。乃得開解。
時王阿闍世。便即欲見天中之天。答耆域言。善哉大佳。當俱往覲。耆域受教。嚴五百象。五百釆女。嚴訖白辦。宜知是時。王乘駕象。名曰仁調。與五百侍從俱。導衛前後。出王舍城。然大炬火。時王恐懅。住止不前。謂耆域言。佛與幾比丘俱在奈園。答曰有千二百五十。王曰卿得無詐。令吾出國。道相危乎。每至異道諸惑志所。其眾五百。音聲揚逸。今比丘多而不聞聲。耆域曰王。莫恐莫懅。不敢謀王。不造逆害。及后貴人。惟佛世尊。長夜寂然。弟子志學。法則靜然。願王前覩上妙光明。見佛世尊諸弟子眾。意爾乃悅。
於是王阿闍世。遙見世尊。便下所乘。屏毖五事。脫王冠幘纓絡寶服幢花翠羽。去蓋收刀。步到講堂。問耆域曰。佛為所在。答曰。眾比丘前坐者是也。威神光光。功德巍巍。
王前詣佛。問訊占對却住一面。觀佛比丘眾。悉坐寂定。無量清淨。甚深微妙。其心欣然。叉手向佛。白世尊言。佛心寂然。微妙無念。弟子亦爾。願令我心志于微妙隱定如是。
有一童子。名曰帛賢。白其王言。大王願欲得是行耶。王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眾僧其心歡悅。
於是王阿闍世。白佛言。願欲有所問。儻有聽者。乃敢發言。
佛言。便問。在意所欲。
王言。所可供事。及諸所欲。娛樂睡眠。合聚計校算術。印綬大臣。百官群從。太史占變知人終始。受人恭敬飲食伎藝。或為己身父母妻子奴婢。供養沙門梵志。施以上供。求索安隱吉祥之利。頗有立於是佛法律。得道證不乎。
佛言。大王曾問諸外異道如是誼不。
王白佛言。曾到不蘭迦葉所問。所有象馬乘車步行。財寶侍從篋藏。力士勇猛。大象車。娛樂睡眠。合會天人。印綬大臣。百官群從。太史占變。知人終始。所可恭敬。有所作為。或為己身。求索安隱。或為父母妻子奴婢。供養沙門梵志。施以上供。是我寧得法律之正。入寂然道乎。即報我言。無有是也。亦無世尊。無答善恩。亦無罪福。無有父母。亦無羅漢得道之人。供養無福。亦無今世後世。亦無專行一心道志。於是雖有身命。壽終之後。四事散壞。心滅歸無。後不復生。雖葬土藏。各自腐敗。悉盡如空。無所復有。唯然世尊。我問外師。以是見答。我心念言無。云何而無罪福報應。譬如有人問奈何類。以瓜答之。問瓜以奈答之。不蘭迦葉。亦如是也。言語顛倒。無有本末。雖聞彼說。不以為解。
王阿闍世白佛言。我復至莫軻離瞿耶婁所問。何謂小處欲處。人無因緣得淨人。為有罪福不為無知無見。亦答我言。無今世後世。無力不力。無精進。一切人得其苦樂。若問六以七答。世尊譬如問奈以瓜答。問瓜以奈答。此異道人如是。在我國內。問其所問。以是見答。問其所言。不以開解。即便捨去。
我復至阿夷耑所問。何謂所住處欲處。云何於是法律。得至道證。答我言。唯大王。他人往問。亦作是答。言有後世復生。我問之亦言有後世。設有後世復生世間。為有為無。如我意想。為有後世。或無後世。或有人往問言。儻有後世儻無後世。或有是或無是。譬如人問奈以瓜答。問瓜以奈答。阿夷耑亦如是。問沙門得道之證持異術多事。答我言語無次。我心念言。一切王舍城所有異道。不能開解除我愁意。當於何所。得沙門梵志令解我意。使不憂悒。見阿夷耑所說無益。便起捨去。
我復至波休迦旃所問。何謂所住處。粗問畜生所由。於是法律。云何得道證。答我言。唯大王。其有人得受身者。無因亦無緣。無有想。亦無貢高。積累賊害。於住立而得住處。於是得身。無有失者。所想知想。而自流行。謂罪福善惡。其有人所斷截。目所覩見。無有諍訟。有身壽盡不憂命死。彼無有說是欲我當死。及諸天用人故說壽終沒已。於是人間愛欲勞塵天人見欲其欲及便有五賊六十二種。其六十二種者。無種性。俱說六十二事。與種性俱。無用思想。入其八難。皆當棄捐。常得增益。便得安隱。已得安隱。常在於天。已在於天。便有八十四大念。與幻術俱。與微妙俱。便起老病苦。無有道人。亦無梵志。所說如是。我戒清淨。又離愛欲。於欲已盡。常隨逐身。譬如燈然已然。其事如是。無得道梵志。譬如有人問奈以瓜答。問瓜以奈答。其波休迦旃如是。我問沙門得道之證。通持老病人答我。我心念言。問於道證。反以是答。聞其所言。不以為悅。不用作解。便起捨退。
我復至先比盧持所而問之。問所住欲。於是法律。云何成道。答我言唯大王。人所作教。人所當為。所斷所奪所見離見。所求皆厭。愁憂自推。毀瓶壅離慳貪。破壞國城。敗害人民。殺盜婬泆妄言兩舌飲酒鬪亂。雖犯是事。無有罪殃。所布施者。無有福報。殘害悖逆。作眾不善。無罪無福。亦無所取所作。無因緣。無有至誠。亦無質朴。縱行義理。善惡無應。譬如問奈以瓜答。問瓜以奈答。比盧持亦如是。問行法。當得道證。更答斷絕。無有罪福。我心念言。何緣如是。不以為解。即便捨退。
我復至尼揵子所。問尼揵子。何謂得所住處欲處有人無耶。所受罪福。云何為前世事乎。學道為得道不。答我言。唯大王。一切現人有所見者。所得罪福皆是前世之事因緣愛欲而生因緣有老病。於是學道有因緣想。因生子孫然後得道。譬如問奈以瓜答。問瓜以奈答。我問得道之證。反以虛妄見答。我聞其語。不悅不樂。即起捨退。
王阿闍世白佛言。遍問諸師。不得開解。敢問世尊。財寶所在處。唯以所問。願答其疑。云何寂志梵志。於是法律。逮得道證。
佛告王言。在所欲問。吾當為汝事事分別。令心結解。我先問王。王以意答之。云何大王。若有人著好衣服。供侍王。以自娛樂。其人不樂居處及本土。心自念言。阿闍世王是人。我亦是人。王以五樂自娛。衣服自嚴。不樂本土。不懷居處。我當立德離諸罪殃。我不如除鬢髮被袈裟作沙門。以家之信。捨家為道。便受法戒。奉行道禁。不殺盜婬。不妄言兩舌惡口罵詈。不怒嫉癡。於王意何如。往詣王所白言。其人好莊嚴。供侍王者。不樂居處。亦不懷土。以家之信捨家為道。護身口意。不犯眾惡。修行十善。王奈之何。
王白佛言。我見其人。當歡喜問訊恭修禮敬。供養衣服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佛語王。其人未行大法得道果證。
王白佛言。取其說法。
佛語王。我與世間。為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便即說法。初語亦善。中語亦善。竟語亦善。誼慧妙具。講清淨行。若尊長者有子。聞佛所講說經。於如來法律。得信善利自見。於佛法中。有大善利。即得法忍。念念止居家逼於垢塵。其出家者。為無罣礙。便一其心止除欲樂。盡其形壽。奉清淨行。念言我欲棄家財產門室眷屬。下鬚髮被袈裟。以家信出遵道。捨所樂立家志。奉比丘戒。二百五十。不犯道禁。護得度法。行止禮節。不失儀撿。忽除所有靖恭畏慎。一心平等。修習正戒也。遠離於殺。不執刀杖。心懷慙愧。普安一切。不施恐怖。其心清淨。無所加害。遠離盜竊。除不與取。樂喜惠施。心欲放捨所思念安。常自護己。其心清淨。不與不取。遠離婬行。淨修梵行。志于貞潔。消滅濁欲。其心清淨。不為色惑。遠離妄語。不尚虛誕。未曾詐殆。志存誠信。所住安諦。不違世誓。其心清淨。不懷欺偽。不樂兩舌。讒謗敗德。未曾傳說。鬪亂彼此。和解變諍。散除怨害。其心清淨。不仇兩舌。遠離惡口。不好罵詈。每制自在。未曾放恣吐不善言。所說柔順。無麤獷辭。聽服踊躍歸仰。其心清淨。曾不罵詈。遠離綺語。發言應節。無所毀害。詳在誼法。所說安詳。寂靜無失。分別情理。其心清淨。志不綺語。遠離無黠。除去愚心。不貪他有。不求人短。己身及人。常求大止。其心清淨。不懷愚癡。遠離瞋怒。無恚害意。常懷慈心。志存善權。哀護蠕動。羞愧安慰一切眾類。其心清淨。不懷恚怒。遠離睡眠。心習空行。常行寂然。未曾安寢。欲思見明想欲得起。其心清淨。志不睡眠。遠離調戲嘲談囈語。行無所著。無有卒暴。其心清淨。志不調戲。遠離狐疑心不猶豫。秉意一定。在於善法。其心清淨。志不狐疑。遠離邪見。今世後世。信施得福。孝順父母。尊敬賢聖。奉修善道信人。壽命後當復生。得道六通平等之行。其心清淨。無有邪見。遠離諛諂。其心質朴。不懷巧偽。不用斤斗尺寸侵欺削人。不行繫縛及與牢獄。無毀無望求欲得明。其心清淨。志不諛諂。遠離男女。不樂居家妻子愛欲。省除區疑。其心清淨。無所榮冀。不畜奴客僕從婢妾。不樂治家。其心清淨。不妄執事。不畜象馬牛羊。不樂畜獸。其心清淨。不志車乘。不畜鷄鶩狗犬猪豕。無所利求。其心清淨。不在鷄猪。遠離廬館。不飾屋宇。不畜田宅。園圃果蓏。其心清淨。不在田舍。遠離金銀高廣之座。不樂綺麗茵褥几筵。其心清淨。不寢高牀。遠離七寶。不畜珍琦。捨除玩弄。無所榮冀。其心清淨。不貪財色。遠離花香。不樂雜馨。身不芬薰。無所希求。其心清淨。不志花香。遠離非時飯食。中節恒以一食。終為期限。其心清淨。飯不失時。犁地下種。莊嚴中間見所為行。行沙門事。嚴淨其心。光㷿憂愁。除諸穢害。常行真正。節度知足。一心在道。然後為沙門梵志。受信施食。在土地郡國縣邑。所行如法。根本常淨。莖節枝葉華實亦淨。具足種種清淨。其種像如是。在郡國縣邑作沙門遠離是。若有沙門梵志。是應食信施。所住處善思念其人。行常如應。
若有沙門梵志。所在受信施食。所止住處。所行不應。求索飯食。校計合會。求索香華衣被床臥。藏去珍寶。求索其處。沙門道人。皆遠離是。若有沙門梵志。食信施食。坐高廣猗床。處於寶床。所行求應。莊校榻筵釆畫文蓐錦繡。若好繒綵。驚起毛竪。執持幢拂。乘象車馬。志求好食。常在名色。沙門道人。皆遠離是。若有沙門梵志。食信施食。沐浴自在。所行不應。所行斷絕。香華自薰。求索供養。不以道理。手執刀蓋。校以真珠瓔珞。臂腕頸脚。身著白淨衣服。短截樹木。如此住行。沙門道人。當遠離是。
若有沙門梵志。受信施食。自綺其身。所住之處。其行不應。鬪象牛馬鷄羊犬豕。鬪亂於人男女大小。往觀戰鬪及眾大會。如是之行。所可求住。沙門道人。遠離如是。若有沙門梵志。受信施食。自莊嚴身。所住以非。其行不應。但行聽象聲群馬車行人牛羊。撾鼓妓樂歌舞調戲話語。如是之法。異道道行。沙門道人。已遠離此。若有沙門梵志。受人信施食。行樗蒲博戲。所住非法。其行不一。便共競諍鞬橛兜㯓君犢塞推盧。如是之行。非法所住。沙門道人。已遠離此。若有沙門梵志。受信施食。常共鬪諍遘校言語。所行非法。所住非法。其行不應。此為是法。是為非法。是不如是。是為一法。不如卿語。我所行法。汝所為不應。我所為應。汝有因緣。我無因緣。汝自前往在後妄語。我得卿勝。卿無所種。但行眾惡。當見危害。我得度脫。卿見棄捐。不得自在。如是諍訟非法之言。沙門道人。已遠離此。若有沙門梵志。食信施食。生共囈語。其行不應。王者云何盜賊。云何戰鬪。云何飲食。云何衣被男女大小。云何說世事因事好事。如是之像。非法之言。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妄說非事。其行不應。說王者婆羅門事。說樹木人事。說國事。於此彼當如是。彼國當有是。此人當往彼。彼人當來此。如是句所言非法。沙門道人。已遠離此。
沙門梵志。受信施食。而行諛諂。所為非法。其行不應。坐共語言。是為得利。是為衰折治生賈販財物之人。如是諛諂非法之事。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學修幻術。興起邪見。說日之怪。逢占觀相妄語有所奪。學品術處度術所學呪欺詐術。乾陀羅呪孔雀呪雜碎呪術。是異術欺詐迷惑。如是之像。非法之術。沙門道人。已遠離此也。沙門梵志。受信施食。學迷惑呪欺詐之術。觀人面像。星宿災變風雲雷霧。求索良日。夏月之時某聚落當雨不雨。其地當吉不吉。說國王事。如是之行。非法之術。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學有若干種非取之法。畜生之業。處方行藥。住在所欲。令人短氣吐下淚出。動人血脉。志不忠正。說欺詐術。占安隱事。如是之像。畜生之業。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所行非法。以斷饐口說嫁娶事。其有居跱。某館某舍某堂懷軀。某堂嬿處。某有宮殿。為精進行。某有堂館。無精進行。說王者雜事。如是之像。畜生之業。沙門道人。已遠離此。
沙門梵志。受信施食。作若干種畜生行。邪見之業。有占相珠寶牛馬居家刀刃。所見相男子女人大小。如是之像。邪見之業。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或有妖妄之本行非法業。無智之事。自以為智。卜問行符呪。如是之像。邪見之業。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或見善或見惡。豫說米穀當飢貴當平賤。當有恐怖當有安隱。當大疫當死亡。如是之像。邪見之業。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說某國王戰鬪當得勝。某國王當不如。某國王當出遊觀他國。他國王不得自在。此當得勝。彼當敗壞。此王象馬六畜車乘多。彼王象馬車乘少。如是之像。邪見之業。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共說日月順行。日月差錯。星宿順行。星宿差錯。日月運行遲疾不順。當有災異無常之變。日月當蝕。或雨霜雹。或當霹靂。如是之像。邪見之業。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沙門梵志。受信施食。便說日月是故順行。以是不順行。星宿順有因緣。不順亦有因緣。有所罣礙變怪。日月西行。或言東行。或言當蝕。又云何不蝕。當雷電霹靂。如是之像。常見證驗。沙門道人。已遠離此。是謂賢聖。
我弟子沙門。以是奉賢聖戒品。行知止足。衣取蔽形。食裁充口。所遊至處。衣鉢隨身。無所顧戀。譬如飛鳥飛行空中兩翅隨身。比丘如是。奉賢聖戒。心知止足。無所希望。一曉節度。其行安隱。盡行安詳。視眄觀眄。不失儀範。屈伸進止。依法從宜。坐起安雅。行無所壞。持是戒品。第一知足。根門寂定。心在安跡。諸根不亂。守護其心。救使無想在道。目見好色。不想求以為好。斷截所受。奉行善本。其心內住。遠離內色。守護眼根。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更。不以想求。亦無所著。除諸不可。棄療愚癡。斷不善法。其意內住。救使不亂。令心根定。其比丘奉是賢聖戒。第一知足。其心寂定。禮節根定。於內無起。而行安隱。閑居寂然。山藪避猥巖穴野處。身燕其中。離世無點。心念無想。不貪他有。不起愚癡。不侵亂人。常行慈心。其意清淨。無有癡想。所在遊行。心無所著。快善安隱。譬如有人遠行求利。經過惡道。得度嶮迮。多獲盈利。無所遺亡。供給妻室男女親族。其人自念。心甚歡喜。比丘如是。遠離愚癡。其心清淨。無有垢濁。已除恚害。喜悅無穢。譬如有人得疾著床。連年羸頓。後日得愈。安隱有力。飯食消釋。心自念言。我本委厄。今得除愈。比丘如是。除瞋恚心。熟自思惟。心亦歡喜。譬如有人為他下使。羈縶作役。終無休閑。不得自在。然後得免脫為良民。心自念言。我本屬人。今得脫出。心亦踊悅。比丘去疑心無猶豫。立在清淨欣喜踊躍。譬如有人拘閉牢獄。楚痛苦毒。然後得出。心自念言。我本幽閉。今已得脫。亦自僥愛。比丘如是。除去狐疑心。淨無瑕歡喜。比丘除不正心。正心無瑕想。清淨其志。譬如有人遭值穀貴。恐怖飢餓。得濟安隱。救攝其命。值得豐殖。穀米平賤。逸豫無畏。心自念言。我本飢匱。危困難言。今得飽安。心亦歡喜。比丘如是。除不正心。無眾想行。却本清淨。無疑心。除五蓋。遠塵勞心力得智慧。而脫眾厄。刑獄飢餓已去。愛欲眾不善去。有想有行。寂而清淨。行第一禪。譬如有人入水洗浴。清潔無垢。度在岸邊。心亦歡喜。比丘如是。寂然獨處。安靜喜悅。觀視一切。身本所起。覩無有身。普觀無根。心用寂然。喜悅安隱。第一一心。彼以是定。其心清淨。寂然住立。得無有異。愛欲以盡。除去想行。內以具足所念。安隱為善行。第二一心。復以是身。得三昧定。歡喜安隱。以無罣礙。觀視具足。無有身類。成無所與。當定欣喜。譬如青蓮芙蓉蘅華生於污泥。長養水中。雖在水中。其根葉華實。在水無著。亦無所汙。比丘如是。於是身與三昧。安隱歡喜。彼以是正受之心。至于堅住。得無有異。清淨其心。無有欲塵。第三一心。彼以是心。身安隱意定安隱無著。設無有身。普觀遍無所有。亦不復歡喜。安隱不亂。譬如有山。完具無缺。廣普無邊。東方風來而不能動。南西北風。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其下根堅。不可動故。中有流水清涼且美。無能污者。用依山故。流滿具足。周普遍流。無所不至。用水清淨之故。比丘如是。於是觀身。無所愛樂。所倚安隱。其行具足。觀視無身。爾乃普見。彼以是心安隱之行。清淨無瑕。堅住無異。除去愛欲。無苦無樂當行第四禪一心。譬如有人月七八日。著新衣服。首面悅懌。觀視其無有裸形。欲著上好妙衣之故也。比丘如是。身行清淨。其心無垢。歡喜得度。行無所處。不見有身。普觀無處。用心清淨。無有眾穢。譬如郡國縣邑。不遠有大講堂。有人在上然火然明。其明等炤。不高不下。風不能滅。鳥不能覆。及餘眾類。不能翳明。堅住不動。比丘如是。其心不亂。堅住不動。已得空淨。比丘作是了知。已得正受。其身寂然。是四大身。從父母生。魂神所依。棄身不樂常立。身心是可患厭。不復更受。使心無色。除去一切形類身諸有種。不失根本立身心。化現諸身。具足眾好。無所缺減。譬如拔草木根株。明者見知。如拔根本。不復更生。比丘如是。曉了如此。其身所有。見有名色。四大合成。從父母生。衣食所養。為虛偽覆。有何堅固。為摩滅法。魂神所依。使住不亂。亦不動搖。我當立身心。化現眾身。無有色心。具足形容。諸根無毀。從三昧起。化若干身。形容具足。譬如有人出篋中虺。明者見之。知為四虺之篋。比丘如是。曉了如此。是有形之身。依所溫燸。四大合成。從父母生。魂神依之。當立身心。變現眾形。無有名色。具足形容。諸根無缺。從三昧起。化無數身。譬如有人從鞘拔刀。明者見之。是鞘中有利鐵刀。今拔出耳。比丘如是。曉了如此。普觀其人。化無數形。眾好具足。令不缺減。
比丘以是三昧正受。其心清淨。無有瑕穢。除去塵勞。柔濡無欲。堅住不動。神足之慧。已逮得證神通之慧。心無增減。其行平等。尊大自在。心念無畏。以一身化無數身。無數身還令為一。獨立現變。若干之慧。出徹牆壁。而無礙跡。譬如飛鳥遊於虛空。出無間入無孔。入地無罣。如出入水經行水上。譬如履地。在虛空中。正跏趺坐。如飛鳥雲。於是日月威神廣遠。以手捉持。而捫摸之。變身上至第九梵天。譬如巧黠陶師。調和其泥。摸好摸像。埏埴作器。無所不成。比丘如是。得神通在所變化。至于梵天。譬如調象馬師。調諸象馬。皆令成就。比丘如是。神通變化。身至梵天。譬如金師所鍛工巧。取紫磨金。作臂環瓔璅印步耀勝。隨意悉成。比丘如是。神通變化。身至梵天。比丘持三昧正受。心淨無瑕。至于證智逮得神通。心無所著。眼能徹視。見天上天下善惡所趣。耳能徹聽。聞諸天人所語。及蚑行喘息人物之聲。譬如達士丈夫。吹大鳴[虫*(嬴-口+(罩-卓))]。立大臺上。盡力吹之。其聲四聞。比丘如是。道耳徹聽。諸天人善惡所歸。皆悉聞知。用得道證神通。普徹知他人心所念善惡。有欲無欲。有怒無怒。有慈無慈。有癡無癡。有黠無黠。有塵勞無塵勞。得道證不得證。亂心靜心。進者怠者。功德智慧。有量無量。皆悉知之。譬如郡國縣邑。不遠有大棚閣若高樓。人住其上。見無數人行來出入。智者見之。觀出入者。比丘如是。見他人心所念善惡是非。普及一切世間形類。
佛言。其比丘得神通者。念過去無央數世事。慧心癡心。見一世十世百世千世萬世千萬世無數世。往來周旋。天地成敗。是人本生。彼來生此。其所在處。土地名字。種姓名色。長短好醜善惡。彼沒生此。此沒生彼。悉了知之。譬如有人從此聚落到某聚落。坐起言語。臥眠不語。從彼聚落。來還至此。坐起言語經行。皆識見之。比丘如是。識知如海。見過去無數世事。
佛言。比丘得神通者。其心清徹。道眼洞視。過於人本。見人沒生。善惡好醜。歸善道惡道。是人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正觀無邪見。緣是之本。壽終得生天上。是人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緣是之本。身死之後。墮惡道中。譬如有人住高樓上。視行人往來出入及坐歡喜悲哀。比丘如是。逮得神通。道眼徹視。清淨無瑕。見去來事。
佛言。比丘逮得神通。諸漏已盡。慧證三達。不以戲疑。解知苦習盡諦道諦。除流無流無有癡心。悉見其本。深諦無異。見知如是。已度欲漏。所有癡漏。其心淨脫。則度脫已。度智具足。生死已斷。已逮梵行。所作已辦。知名色本。
佛言。大王。是為現在沙門道果。
於是摩竭王阿闍世。起坐稽首佛足。自首悔過。唯願世尊。原其罪舋。譬如小兒愚癡無智。迷惑失志。無有善權。佛為法王。一切父母。常立正法。救迷立法。無怒害陰蓋。今若更生。願世尊受身歸命。自見過惡。更受勅誡。懲改既往。修順將來。
佛言。大王。如仁所言。實如小兒。愚癡無智。迷惑無權。害其父母命。今歸法王。為得更生。自見罪過。於是法律。為得善利。不為有損。
時王阿闍世。叉手向佛。唯願世尊。受我供施。及比丘眾。時佛默然即已受請。王知受請。其心喜躍。繞佛三匝。稽首而退。
時王既退。去佛不遠。告耆域童子。卿之於我多所饒益。令吾詣佛。啟受法誨。得覲世尊。免吾罪尤。令重咎微輕。
佛告諸比丘。王阿闍世。已得生忍。雖害法王。了除瑕穢。無有諸漏。已住於法。而不動轉。於是坐上。遠塵離垢。諸法眼生。
王還歸宮。即夜設百種飯食餚饍精細。明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時以到。願尊自屈。佛即與比丘僧俱。眷屬圍繞。往詣王宮。佛眾坐定。行澡水訖。便布飯食。手自斟酌。食澡畢竟。王取小榻。而坐佛前。聽佛說經。王白佛。唯然世尊。願受我一夏之請。於王舍宮。供養所乏。及比丘眾。當為佛立五百精舍。令千二百五十人。寢息有所。倉庫米穀。中宮小大。當進所供養。
佛言。大王喜悅則所施具足。前已受舍衛國長者須達之請一夏矣。
王白佛言。彼國長者。為得善利。佛天中天。先受其請故。
時佛為阿闍世王說法。令心開解。佛說偈言。
有作火祠者 一切自謂上 王者人中尊 海為眾流本 星宿中月明 日者晝垂光 上下所往來 所事謂萌類 天上及世間 佛道為最尊
佛說經已。王阿闍世。諸比丘眾。諸天阿須倫。聞經歡喜。作禮而去。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