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紀事本末/第19則

十二月,命懷寧王哈尚出鎮漠北。哈尚,帝兄達爾瑪巴拉之長子,母曰鴻吉哩氏,同母弟曰阿裕爾巴里巴特喇

九年

编辑

六月,立子德壽為皇太子。

十月,帝不豫,皇后秉政。詔出阿裕爾巴里巴特喇與其母鴻吉哩氏出居懷州。

十二月,太子徳壽卒。

十年

编辑

十二月,阿裕爾巴里巴特喇至懷州,所過郡縣供帳華侈,悉令撤去,嚴飭扈從,毋擾於民,民皆感悅。

十一年

编辑

正月丙辰朔,帝大漸,免朝賀。癸酉,崩於玉德殿。皇后布爾罕以已嘗謀出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及其母居懷州,至是恐其兄哈尚立,必報前怨,乃命召安西王入京師,欲立之。左丞相阿固台、平章賽音迪延齊、瑪克新、巴延及諸王穆爾特穆爾陰左右之,謀斷哈尚歸路,奉皇后垂簾聴政,立安西王輔之。於是阿固台以祔廟及攝位事集廷臣議。太常卿田忠良、博士張昇曰:「制祔廟必書嗣皇帝名,今將何書?」御史中丞何瑋亦執不可。阿固台變色曰:「制自天降耶?公等不畏死,敢沮大事!」曰:「死畏不義耳,茍死於義,何畏?」議遂寢。時右丞相哈喇遜收百司符印,封府庫,稱疾守宿掖門,內旨日數至,皆不聴。眾欲害之,未敢發。懷寧王適遣喀喇托克托計事京師,哈喇哈孫令亟還報。復遣使南迎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於懷州。使至,阿裕巴爾巴里巴特喇疑未行。其傅李孟曰:「支子不嗣,世祖之典訓也。今宮車晏駕,大太子逺在萬里,殿下當急還宮庭,以安人心。」阿裕爾巴里巴特喇乃奉其母行,先遣孟趨哈喇哈遜覘之。適后使問疾哈喇哈遜所,孟入長揖,引其手診之。眾謂孟醫也,竟不疑。既而知安西之變,有日還報曰:「事急矣,不可不早圖之。」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曰:「當以卜決之。」孟召卜者謂曰:「大事待爾而決,第云其吉。」及入筮,果吉。孟曰:「筮不違人,是謂大同。」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喜,振袖而起,眾翼之登騎,諸司皆歩從。至漳河,值大風雪,田叟有以盂粥進者,近侍卻不受。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曰:「漢光武嘗為寇兵所迫,食豆粥。大丈夫不備嘗艱難,罔知稼穡,以致驕惰。」命取食之,賜叟綾一匹,慰遣之。

二月辛亥,阿裕爾巴里巴特喇至大都,與母鴻吉哩氏入內,哭盡哀,復出舊邸。安西之黨見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既至,遂謀以三月三日偽賀其生辰,因以舉事。哈喇遜聞之,夜遣人啟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曰:「懷寧王逺不能猝至,恐變生不測,當先事而發。」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復遣都萬戶囊嘉特詣諸王圖喇定計。囊嘉特力贊之。

乃先二日,三月丙寅,率衛士入內,稱懷寧王遣使召安西計事,至即并諸王穆爾特穆爾執之,鞫問詞服,械送上都,收阿固台、巴圖、瑪克新、賽音迪延齊、巴延等誅之。諸王庫庫楚、雅克、呼都克進曰:「今罪人斯得,太子實世祖之孫,宜早正大位。」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曰:「王何為出此言也?彼奸人潛結宮闈,亂我家法,故誅之,豈欲作威福以覬望神器耶?懷寧王吾兄也,宜正大位,已遣使奉璽北迎之矣。」遂自監國,與哈喇哈遜日夜居禁中以備變,俾李孟叅知政事。孟損益庶務,裁抑僥倖,群小多不樂。既而曰:「執政大臣當自天子親用,今鑾輿在道,孟未見顏色,誠不敢冒大任。」固辭弗許,遂逃去,不知所之。

五月乙丑,懷寧王哈尚至大都。初,哈尚聞帝崩,自阿勒坦山至和琳,諸王勳戚合詞勸進。王曰:「吾母及弟在大都,俟宗戚畢會議之。」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既平內難,其母鴻吉哩妃惑於日者言,欲哈尚讓位於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海桑聞之,語喀喇托克托曰:「我捍邊陲十年,又胤次居長,王命之言,茫昧難信。設我即位後,所行上合天心,下副民望,則雖一日之短,亦足埀名萬年。何可以陰陽家言而乖祖宗之託哉?此殆用事之臣檀權專殺,恐他日或治其罪,故為是奸謀耳。汝為我往察事機,疾歸報我。」乃親帥大軍由西道,諸王鄂爾和由中道,成格勒由東道,各以勁卒一萬從而徘徊不進。托克托馳至大都,入道哈尚言。愕然曰:「修短之說,雖出術家,為太子周思逺慮,乃我深愛。今貪憝已除,宗王大臣議已定,太子不速來,何為?汝所致言,殆有讒間。汝歸為我彌縫之,而趣其來。」先是,妃以哈尚不至,復遣阿實克布哈迎之,備道安西謀變始末及大弟監國與諸王群臣推戴之意。至是,托克托繼往。行至中道,哈尚輿中望見之,趣使同載。托克托具述妃言,懷寧王大感悟。至是,至上都,即以阿實克布哈為平章政事,遣還報兩宮。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即侍其母來會於上都,廢皇后巴約特氏居東安,殺之,誅安西王阿南達及諸王穆爾特穆爾。甲申,懷寧王即位,詔曰:「昔我太祖皇帝以武功定天下,世祖皇帝以文德洽海內,列聖相承,丕衍無疆之祚。朕自先朝肅將天威,撫軍朔方,殆將十年,親御甲胄,力戰卻敵者屢矣。方諸蕃內附,邊事以寧,遽聞宮車晏駕,乃有宗室諸王貴戚元勳相與定策於和林,咸以朕為世祖曽孫之嫡,裕宗正泒之傳,以功以賢,宜膺大寶。朕謙讓未遑,至於再三,還至上都,宗親大臣復請於朕。間者奸臣乘隙,謀為不軌,賴祖宗之靈,母弟阿裕爾巴里巴特喇稟命太后,恭行天罰,內難既平,神器不可久虛,宗祧不可乏嗣,合詞勸進,誠意益堅。朕勉狥輿情,於五月二十八日即皇帝位,任大守重,若渉淵氷,屬嗣服之云初,其與民更始,可大赦天下。追尊考曰順宗皇帝,尊母鴻吉哩氏為皇太后,加哈喇哈遜為逹爾罕並太傅,阿實克布哈太尉,以塔海罕為丞相,成格勒、竒塔特布濟克、穆爾布哈並平章事。」

六月,立弟阿裕爾巴里巴特喇為皇太子,受金寶。

七月,封圖喇為越王,左遷右丞相哈喇哈遜為和琳左丞相。初,皇太子入定內難,阿固台有勇力,人莫能近,圖喇實手縛之,以功封越王。哈喇哈遜力爭以為舊制非親王不得加一字之封,圖喇疏屬,豈可以一日之功廢萬世之制。帝不聴,圖喇因譛於帝曰:「安西謀干大統時,丞相亦嘗署其牘。」由是罷為和琳行省左丞相。

八月,置太子右衛率府,命右丞相托克托、御史大夫布琳尼敦領府事,取河南蒙古軍萬人隸之。詹事王約曰:「左衛率府舊制有之,今置右府何為?諸公深思之,不可以累儲宮也。」太子又命取安西兵器給宿衛士。謂詹事旺扎勒曰:「詹事移文千里取兵器,人必驚疑,主上聞之奈何?」旺札勒愧曰:「實慮不及此。」家令薛居言陜西分地五事,命往理之。不為署行,語之曰:「太子潛龍也,當勿用之時,為飛龍之事,可乎?」遂止。太子喜,諭群下曰:「事未經王彥博者,勿啟。」一日,方啟事,二宧官侍側。太子問曰:「自古宧官壞人家國有諸?」對曰:「宧官善惡皆有之,但恐處置失宜耳。」太子深然其言。

三年

编辑

正月,徵李孟入見,以為平章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初,既逃去,有譖於帝者曰:「內難初定時,嘗勸皇太子自取。」帝弗之信。一日,太子侍宴,忽戚然改容。帝曰:「吾弟何不樂?」太子從容起謝曰:「賴天地祖宗神靈,神器有歸。然成今日母子兄弟之懽者,李道復之功居多。適思之,不自知其變於色也。」帝即命捜訪之,得於許昌陘山,召見,謂宰臣曰:「此皇祖妣命為朕賓師者,宜速任之。」至是,乃授中書平章事,集賢大學士,同知樞密院事。

四年

编辑

正月癸酉朔,帝不豫,免朝賀。庚辰,帝崩於玉德殿。

三月庚寅,皇太子即位,詔曰:「惟昔先帝皇太后,撫朕眇躬,孝友天至。由朕得託順考遺體,重以母弟之嫡,加有削平內難之功,於其踐祚,曽未踰月,授以皇太子寶,領中書令、樞密院百揆機務,聴所總裁,於今五年。先帝奄棄天下,勳戚元老,咸謂大寶之承,既有成命,非與前聖賓天而始徵集宗親議所宜立者比。當稽周、漢、晉、唐故事,正位宸極。朕以國恤方新,誠有未忍,是用經時。今則上奉皇太后勉進之命,下狥諸王勸戴之勤,三月十八日,於大都大明殿即皇帝位,可大赦天下。」初,帝在東宮,宦者李邦寧乗間言於武宗曰:「陛下富於春秋,皇子漸長,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聞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悅曰:「朕志已定,汝自往東宮言之。」邦寧慚懼而退。及帝即位,左右咸請誅之。帝曰:「帝王厯數自有天命,其言何足介懷?」加邦寧開府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