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元和郡縣圖志
◀上一卷 卷四·關內道四 下一卷▶

靈武節度使靈州 會州 鹽州  夏州節度使夏州 綏州 銀州 宥州  振武節度使單于都護府 東受降城 麟州 勝州  都防禦使豐州 天德軍 中受降城 西受降城

靈武節度使

编辑

靈州

编辑

,靈武。大都督府開元戶九千六百六。鄉二十七。元和戶鄉今為靈武節度使理所。管州三:靈州,會州,鹽州,縣十。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屬秦,秦並天下為北地郡。漢時為富平縣之地。後漢安帝永初五年,西羌大擾,詔令郡人移理池陽,順帝永建四年歸舊土。其城赫連勃勃所置果園,今桃李千餘株,鬱然猶在。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置薄骨律鎮,後改置靈州,以州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陷沒,故號「靈州」。周置總管府,隋大業元年罷府為靈州,三年又改為靈武郡。武德元年又改為靈州,仍置總管,七年改為都督府。開元二十一年,於邊境置節度使,以遏四夷,靈州常為朔方節度使理所。

朔方節度,管兵六萬四千七百八人,馬二萬四千三百匹。衣賜二百萬匹段。統經略軍,靈武郡城內。管兵二萬七百人,馬三千匹。

豐安軍,靈武郡西黃河外一百八十餘里,萬歲通天初置。管兵八千人,馬一千三百匹。

定遠東城,靈武郡東北二百里黃河外,景龍中韓公張仁願置。管兵七千人,馬三千匹。

西城,九原郡北黃河外八十里,景龍中韓公張仁願置。管兵七千人,馬一千七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餘里。

安北都護府,亦曰中受降城,景龍中韓公張仁願於黃河北岸置。管兵六千人,馬二千匹。西南去理所一千三百里。

東城,榆林郡東北二百里,景龍中韓公張仁願置,管兵七千人,馬一千七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六百餘里。

振武軍,單于都護府城內,天寶中王忠嗣置。管兵九千人,馬一千六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七百里。

天寶元年,又改為靈武郡。至德元年,肅宗幸靈武即位,昇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靈州。州境:東西五百八十里。南北八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二百七十里。東南至鹽州三百里。東南至慶州六百二十里。西南至涼州九百里。北至磧南彌娥川水一千里。

貢、賦:開元貢:甘草,青蟲子,鹿皮,紅花,野馬皮,烏瓴,鹿角膠,雜筋,麝香,花蓯蓉,赤檉,馬鞭。管縣六:回樂,靈武,保靜,懷遠,鳴沙,溫池。

定遠城,廢。

回樂縣,望。郭下。本漢富平縣地,屬北地郡,在今縣理西南富平故城是也。後周置回樂縣,枕黃河。後魏刁雍為薄鼻律鎮將,上表請開富平西三十里艾山舊渠,通河水,溉公私田四萬餘頃,人大獲其利。孝文太平真君七年,雍又上表論漕運:「奉詔,平高、安定、統萬平高今屬原州,安定今涇州,統萬今夏州。及臣所守四鎮,出車五千乘,運穀五十萬斛,付沃野鎮以供軍糧。臣鎮去沃野鎮八百里,道多深沙,輕車往來,猶以為難。今載穀二十五斛,每至深沙,必致滯陷。又穀在河西,轉至沃野,越渡大河,計五千乘運十萬斛,百餘日乃得一返,大廢生人耕墾之業,車牛難阻,難可全至。一歲不過二運,五十萬斛,乃經三年。臣聞鄭、白之渠,遠引淮、海之粟,泝流數千里,周年乃得一至,猶稱國有儲糧,人用安樂。今求於牽屯山在今原州平高縣,即今笄頭山,語訛。亦曰沂屯山,即牽屯。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二船為一舫,一舫乘三千斛,一舫十人,計須千人。臣鎮內之兵卒皆習水,一運二十萬斛,方舟順流,五日而至自沃野,牽上十日還到,合六十日,得一返。從三月至九月三還,運送六十萬斛,計用人工,輕於車運十倍有餘,不費牛力,又不廢田。」孝文帝善之,下詔曰:「非但一運,自可永以為式。」

溫泉鹽池,在縣南一百八十三里。周回三十一里。薄鼻律渠,在縣南六十里。溉田一千餘頃。安樂川,在靈州南稍東一百八十里。

長樂山,舊名達樂山,亦曰鐸洛山,以山下有鐸洛泉水,故名。舊吐谷渾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

靈武縣,上。東南至州十八里。本漢富平縣之地,後魏破赫連昌,收胡戶徙之,因號胡地城。天和中於此州置建安縣,隨開皇十八年改為大潤縣,仁壽元年改為靈武縣,移入胡地城安置。

黃河自回樂縣界流入。千金陂,在縣北四十二里。長五十里,闊十里。

漢渠,在縣南五十里。從漢渠北流四十餘里始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餘頃。

保靜縣,上。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富平縣地,後魏立弘靜鎮,徙關東漢人以充屯田,俗謂之漢城。隋改置弘靜縣,神龍元年改為安靜,至德元年改為保靜。

賀蘭山,在縣西九十三里。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駮馬,北人呼駮為賀蘭。其山與河東望雲山形勢相接,迤邐向北經靈武縣,又西北經保靜西,又北經懷遠縣西,又北經定遠城西,又東北抵河,其抵河之處亦名乞伏山,在黃河西,從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約長五百餘里,真邊城之钜防。山之東,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溉灌,如盡收地利,足以贍給軍儲也。

懷遠縣,上。南至州一百二十五里。在州東北,隔河一百二十里。本名飲汗城,赫連勃勃以此為麗子園。後魏給百姓,立為懷遠縣。其城儀鳳二年為河水汎損,三年於故城西更築新城。

縣有鹽池三所,隋廢。紅桃鹽池,鹽色似桃花,在縣西三百二十里。武平鹽池,在縣西北一十二里。河池鹽池,在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

廢靈武城,在縣東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蒙恬所築,古謂之渾懷障即渾懷所理道,故謂之靈武。

新堡,在縣西北四十里,永昌元年置。堡內安置防禦軍二千五百人,糧五萬石。舊名千金堡,今名新堡。

鳴沙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富平縣地,屬安定郡,在今縣理東二百里原州。周保定二年於此置會州,建德六年廢郡,立鳴沙鎮。隋{{YL|開皇十九年置環州,以大河環曲為名,仍立鳴沙縣屬焉。大業三年罷環州,以縣屬靈武郡。貞觀六年復置環州,九年州廢,以縣屬靈州。神龍二年冬為默啜所寇,因而荒廢,遂移縣於廢豐安城,即今縣理是。西枕黃河,人馬行經此沙,隨路有聲,異於餘沙,故號「鳴沙」。

溫池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神龍五年置,縣側有鹽池。

定遠廢城,在州東北二百里。即漢北地郡方渠縣之地,先天二年,郭元振以西城遠闊,豐安勢孤,中間千里無城,烽堠杳渺,故置此城,募有健兵五千五百人以鎮之。其後信安王禕更築羊馬城,幅員十四里。

經略軍,在夏州西北三里裏。天寶中王忠嗣奏於榆多勒城置軍,今屬靈武節度使。本屬夏州,南去靈武六百五十餘里,元和九年於此城新置宥州。

會州

编辑

,會寧。下府。開元戶三千五百四十。鄉六。元和戶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周太祖為西魏相,來巡,會師於此,土人張信罄資饗六軍,太祖悅,因命置州,以「會」為名。周武帝保定二年廢州,改為會寧防。隋開皇元年改防為鎮。武德二年討平李軌,置西會州。貞觀八年,以此州倉儲殷實,改為粟州,其年,又為會州。天寶元年改為會寧郡,乾元元年復為會州。

州境:東西五百一十里。南北三百三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里。東南至原州三百九十里。西南至蘭州三百八十里。西北至涼州五百四十里。東北至靈州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覆鞍氈。管縣二:會寧,烏蘭。

會寧縣,上。本漢鶉陰縣地,周太祖置會寧縣,屬會州。隋大業二年改為涼川縣,武德二年又改為會寧。

黃河堰,開元七年,河流漸逼州城,刺史安敬忠率團練兵起作,拔河水向西北流,遂免淹沒。會寧關,東南去州一百八十里。

河池,西去州一百二十里。其地春夏因雨水生鹽,雨多鹽少,雨少鹽多,遠望似河,故名河池。

烏蘭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漢祖厲縣地,屬安定郡,後漢屬武威郡。前涼張軌收其縣人,於涼州故武威縣側近別置祖厲縣。周武帝西巡於此,置烏蘭關,又置縣,在會寧關東南四里。舊城內沙石不堪久居,天授二年,移於東北七里平川置。

鹽州

编辑

,五原。中府。開元戶三千二十五。鄉七。元和戶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所居地。《史記》「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朐衍」,謂此也。及始皇並天下,屬梁州。漢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號五原。至晉,地沒赫連勃勃,後魏平之,改為西安州,以其北有鹽池,又改為鹽州。隋大業三年為鹽川郡。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置鹽州。天寶元年改為五原郡,乾元元年復為鹽州。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八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南至上都一千五百里。東至東都一千七百三十里。東北至經略軍四百里。南至慶州四百五十里。西北至靈州三百里。西北取烏池黑浮圖堡私路至靈州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鹽山四十顆。管縣二:五原,白池。

五原縣,上。本漢馬領縣地,貞觀二年與州同置。五原,謂龍遊原、乞地千原、青領原、可嵐貞原、橫槽原也。

鹽池四所:一烏池,二白池,三細項池,四瓦窯池。烏、白二池出鹽,今度支收糶,其瓦窯池、細項池並廢。

白池縣,上。南至州九十里。景龍三年敕置,以地近白池,因以為名。

夏州節度使

夏州

编辑

,朔方。中都督府。開元戶六千一百三十二。鄉二十。元和戶三千一百。鄉八。今為夏綏銀節度使理所。管州四:夏州,綏州,銀州,宥州。新置。縣十二。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屬魏。秦並天下,置三十六郡,屬上郡。漢武帝分置朔方郡。後漢建武二十年罷,二十七年復置。靈帝末,羌胡為亂,塞下皆空。至晉末,赫連勃勃於今州理僭稱大夏,勃勃字屈孑,一作「屈丐」。朔方匈奴人。父衛辰,苻堅時為西單于,遂有朔方之地。辰後為後魏所殺。勃勃殺高平沒奕幹,並其眾,自稱天王,於朔水之北,黑水之南,營起都城,即今州理是也,名曰統萬城。至子昌,為魏太武帝所滅,置統萬鎮。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隋大業元年以為朔方郡。隋末為賊帥梁師都所據,貞觀二年討平之,改為夏州,置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朔方郡,乾元元年復為夏州。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五里。南北七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八百五十里。東至銀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延州四百里。西南至鹽州三百里。西北至豐州七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角弓,氈,酥,拒霜薺。賦:麻,布。管縣四:朔方,德靜,寧朔,長澤。

朔方縣,上。郭下。本漢舊縣,今縣理北什賁故城是也。漢末荒廢,後魏更置岩綠縣,隋因之,貞觀二年改為朔方縣。

契吳山,在縣北七十里。《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勃勃北遊契吳,歎曰:『美哉,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領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

無定河,一名朔水,一名奢延水,源出縣南百步。赫連勃勃於此水之北,黑水之南,改築大城,名統萬城。今按州南無奢延水,唯無定河,即奢延水也,古今異名耳。

烏水,出縣黑氵閒,東注奢延水。本名黑水,避周太祖諱,改名烏水。初,統萬城成,勃勃下書曰:「今都城已建,宜立美名。朕方統一天下,君臨萬國,宜以統萬為名。」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九堞樓,峻險非力可攻。酈道元云:「統萬城蒸土加功,雉堞雖久,崇墉若新。」

什賁故城,在縣理北,即漢朔方縣之故城也。《詩》所謂「王命南仲,城彼朔方」,是也。漢武帝元朔二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校尉蘇建築朔方。公孫弘數諫,以為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上使朱買臣難弘,發十策,弘不得一,由是卒城之,亦謂此也。自漢至今,常為關中根本。什賁之號,蓋蕃語也。城西南有二鹽池,大而青白。青者名曰青鹽,一名戎鹽,入藥分也。

故白城,一名契吳城,在縣北一百二十五里契吳山。赫連中因山所築,勃勃嘗所歎美,故其子昌因立此城,以立勃勃之廟。勃勃墓,在縣西二十五里。隋置白城鎮,後廢。

德靜縣,中下。西南至州八十里。蓋漢朔方縣地,周武帝於此置彌渾戍,南有彌渾水,因名。隋改為德靜鎮,尋廢鎮為縣。皇朝因之。無定河,自朔方縣界流入。

秦長城,在縣西二里。

寧朔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朔方縣地,周於此置寧朔縣,屬化政郡。隋罷郡,以縣屬夏州。皇朝因之。賀蘭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秦長城,在縣北十里。

長澤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三封縣地,屬朔方郡,即今縣北二十里三封故城是也。後魏於此置長澤縣,屬闡熙郡。隋罷郡,以縣屬夏州。皇朝因之。

闡熙故城,在今縣西南二十里。百井戍,在縣南八十里,勃勃與禿發傉檀戰處。

胡洛鹽池,在縣北五十里。周回三十里。亦謂之獨樂池,聲相近也。漢有鹽官。

綏州

编辑

,上郡。下。開元戶八千七百十五。鄉二十八。元和戶八百四十。鄉一十二。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其地為白翟所居。七國時屬魏,《史記》曰「魏有西河上郡」。秦並天上,始皇置三十六郡,為上郡。漢高帝元年,項羽立董翳為翟王。後廢,復為上郡。漢武帝徵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上郡即其一也。按秦上郡城在今州理東南五十里上郡故城是也,自後漢末已來,荒廢年久,俗是稽胡。及赫連勃勃都於統萬,上郡之地,又為赫連部落所居。後魏明帝神龜元年,東夏州刺史張邵於此置上郡,廢帝元年於郡內分置綏州。隋煬帝又改為上州,後又改為雕陰郡,以雕山在西南,故名。隋亂,陷賊。武德三年,百姓歸化,遂於延州豐林縣置綏州總管,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廢府,移州於今理。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九里,南北三百一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東至石州二百七十里,西至夏州三百六十里,西南至延州二百三十里,西北至銀州一百六十里,東北至太原五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蠟,賦:布,麻。管縣五:龍泉,延福,綏德,城平,大斌。

龍泉縣,中下。郭下。本秦膚施縣地,二漢同。後魏於此置上縣,取郡為名。隋開皇三年,上縣屬綏州。大業二年,改綏州為上州,又改為雕陰郡,上縣咸屬焉。皇朝因而不改。天寶元年,改為龍泉。

疏屬山,亦名雕陰山,即《山海經》云「貳昂之臣曰危,與貳昂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山」即此也。無定河,一名奢延水,自銀州撫寧縣界流入。

州城,貞觀元年築。實中,四面石崖,東面高八十尺,西面高一百四十尺,南面高四十尺,北面高一百二十尺,周回四里二百步。

上郡故城,在縣東南五十里。始皇使太子扶蘇監蒙恬於上郡,即此處也。

吳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初,赫連勃勃破劉裕子義真於長安,遂虜其人,築此城以居之,號吳城。

延福縣,中下。西至州一百一十里。本秦膚施縣地,後魏置延陵縣,理延陵村。隋文帝改為延福。皇朝因之。

綏德縣,中下。北至州一百里。本秦上郡之地,二漢不改。魏省上郡。後魏文帝分上郡南界邱尼穀置綏德縣,隋不改。皇朝因之,武德二年移於吐延水北,即今理是也。

城平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里。本秦膚施縣,二漢不改。後魏孝明帝於今縣理西三十里庫仁川置城中縣,隋改為城平縣,自庫仁川移於今理,屬上郡。皇朝因之。

大斌縣,中下。東至州一百一十里。本秦膚施縣之地,後魏孝明帝神龜元年,於今縣東五里置大斌縣,屬上郡,周、隋不改。武德七年,於今城平縣界魏平故城改置,因隋舊名。大斌者,取盭胡懷化,文武雜半之義。

銀州

编辑

,銀川。下。開元戶六千一百二十。鄉十九。元和戶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白翟地。秦並天下,始皇分三十六郡,屬上郡。漢為西河郡圁陰縣之地。晉、十六國時為戎狄所居,苻秦建元元年,自驄馬城巡撫戎狄,其城即今州理城是也。周武帝保定二年,分置銀州,因穀為名,舊有人牧驄馬於此穀,虜語驄馬為乞銀。隋大業二年廢銀州,縣屬雕陰郡,隋末陷於寇賊。貞觀二年平梁師都,於此重置銀州。天寶元年為銀川郡,乾元元年復為銀州。

州境:東西二百七十一里。南北三百二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東至石州界黃河一百六十里。西至夏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綏州一百六十里。東北至麟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女稽布。賦:麻,布,粟。管縣四:儒林真鄉開光撫寧

儒林縣,中。郭下。本漠圁陰縣地,以其在圁水之陰,故名。隋開皇三年於此置儒林縣,屬銀州。大業二年廢銀州,以縣屬雕陰郡。貞觀二年重置銀州,縣又屬焉。

無定河自夏州界流入。

真鄉縣,中下。西至州一百里。漢圁陰縣地,周武帝保定二年置今縣,屬銀州。皇朝因之。茹蘆水,源出縣理西北。

開光縣,中下。西南至州二百里。漢圁陰縣地,周武帝保定二年於今縣理置開光郡,宣帝大象二年廢郡,置開光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銀州。皇朝因之。

撫寧縣,中下。北至州八十里。本漢圁陰縣地,後魏廢帝於縣東撫寧故城置撫寧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移於今理,屬銀州。皇朝因之。

無定河,在縣北二十里。

宥州

编辑

廢宥州,在鹽州東北三百里。在夏州西北三百里。開元二十六年置,寶應已後廢。事本末具新宥州。

新宥州,上。本在鹽州北三百里。初,調露元年於靈州南界置魯、麗、含、塞、依、契等六州,以處突厥降戶,時人謂之「六胡州」。長安四年並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復置蘭池都督府,在鹽州白池縣北八十里,仍分六州各為一縣以隸之。開元十一年,康待賓叛亂,克定後,遷其人於河南、江、淮諸州,二十六年還其餘黨,遂於此置宥州,以寬宥為名也。後為寧朔郡,領縣三:懷德,延恩,歸仁。

天寶中,宥州寄理經略軍,寶應已後,因循遂廢,由是昆夷屢來寇擾,党項靡依。元和八年冬,回鶻南過磧,取西城、柳穀路討吐蕃,西城防禦使周懷義表至,朝廷大恐,以為回鶻聲言討吐蕃,意是為寇。唯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吉甫以為回鶻入寇,且當斷絕和事,不應便來犯邊。今之多士,居平則橫生異議,深沮邊計,及聞邊警,又承虛聲以洶朝廷,冀因幾危,搖動時事。但當設備,不足為慮。因請自夏州至天德軍,復置廢館一十一所,以通急驛。又請夏州騎士五百人,營於經略故城,應援驛使,兼護党項部落。上悉從之。又上言曰:「國家舊置六胡州在靈州界內,開元中廢六州置宥州,以領諸降戶。天寶末,宥州寄理於經略軍,蓋謂居中可以總統蕃部,北接天德,南據夏州。今經略軍遠礙,靈武道路乖越,又不置軍鎮,非舊制也。請置宥州,理經略軍。」至九年五月,詔復於經略軍城置宥州,仍為上州,於州郭下置延恩縣為上縣,改隸夏綏銀觀察使,取鄜城神策行營兵馬使鄭杲下兵士並家九千人,以實經略軍。

又置州之日,版築之下,掘得釜二百五十四口,悉堪烹飪,識者以為暗合前賢之規模,亦足以彰玄化之所感也。其釜並散給諸營,以資軍用。又頃年每有回鶻消息,常須經太原取驛路至闕下,及奏報到,已失事宜。今自新宥州北至天德,置新館十一所,從天德取夏州乘傅奏事,四日餘便至京師。

州境:

八到:東南取夏州路至上都一千三百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一百里。東南至夏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廢宥州三百里。東至麟州六百里。西南至靈州六百五十里。東北至中受降城五百六十里。南至鹽州六百里。

振武節度使

编辑

單于大都護府

编辑

,今為振武節度使理所。管府一,城一,州二:單于大都護府,東受降城,麟州,勝州。縣六

東受降城,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漢定襄郡之盛樂縣也,後魏都盛樂,亦謂此城。武德四年平突厥,於此置雲州,貞觀二十年改為雲州都督府,麟德元年,改為單于大都護府,垂拱二年改為鎮守使,聖曆元年改置安化都護,開元七年隸屬東受降城,八年復置單于大都護府。

府境:東西南北

八到:西南取太原路至上都一千九百二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七百里。東南至河界靜邊軍一百二十里。南至朔州三百五十里。西南至東受降城一百二十里。北至黑砂磧口七百里。

管縣一:金河。

金河縣,中。郭下。天寶四年置。初,景龍二年,張仁願於今東受降城置振武軍,天寶四年,節度使王忠嗣移於此城內,置縣曰金河,即後魏什翼犍所都盛樂之地。道武帝遷都平城,則今雲州所理是也。

麟州

编辑

,新秦。下。天寶戶元和戶

禹貢》雍州之域。秦、漢為雲中郡。隋開皇二十年置榆林縣,改為勝州。天寶元年,王忠嗣奏割勝州連穀、銀城兩縣置麟州。州境:東西南北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東至嵐州一百八十里。東至嵐州界黃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關。東北至勝州四百里。西南至銀州三百里。

貢、賦:管縣三:新秦,連穀,銀城。

新秦縣,中。郭下。初,漢武帝徙貧人於關中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天寶元年置以為縣,取昜舊名也。

連穀縣,中下。南至州四十里。本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在今銀州儒林縣界。隋文帝於此置連穀縣,煬帝改為連穀戍,大業十三年廢戍。貞觀八年於廢戍置連穀縣,屬勝州,天寶元年割屬麟州。

連穀鎮,縣理城中,貞觀八年置。

銀城縣,中下。北至州四十里。本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漢末大亂,匈奴侵邊,雲中、西河之閒,其地遂空,訖於魏、晉,不立郡縣。後魏時置石城縣,廢帝改為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移於廢石龜鎮城,即今縣理是也。貞觀因之,屬勝州,天寶元年屬麟州。

勝州

编辑

,榆林。下府。開元戶四千九十五。鄉十三。元和戶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地。戰國時為晉、趙地。《地理志》云云中立五原,本戎狄地,趙有之。始皇時分三十六郡,為雲中郡。漢因之不改。按漢雲中在今州理東北四十里榆林縣界雲中故城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其城遂空。晉末屬赫連氏,赫連勃勃稱夏,都於統萬。按統萬城在今州理西南八百里,夏州是也。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之後,訖於周代,往往置鎮,不立郡縣。隋文帝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七年又置榆林縣,屬雲州。二十年,割雲州之榆林、富昌、金河三縣置勝州,立嘉名也。煬帝大業五年,以勝州為榆林郡,領榆林、富昌、金河三縣。十五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武德四年,郭子和歸國,其地又陷梁師都。貞觀二年平師都,三年,仍隋舊理置勝州。時柴紹、劉蘭破滅匈奴,奪得河南之地,因置州,以決勝為名。

州境:東西南北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九百四十里。西南至麟州四百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南至銀州七百里。北至豐州七百里。貢、賦:開元貢:女稽布,麻,粟。賦:麻,布。

管縣二:榆林,河濱。

榆林縣,中下。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雲中郡。漢末北虜侵擾,曆魏、晉、周,此地皆無縣邑。隋開皇七年置榆林縣,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屬雲州,二十年改屬勝州。皇朝因之。

黃河,西南自夏州朔方界流入。大葭蘆水,縣西二百二十里。小葭蘆水,縣西二百四十里。其閒地甚良沃。平河水,首受黃河,隋文帝開之以通屯倉。

金河泊,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回十里。

雲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趙雲中城,秦雲中郡也。《史記》曰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所置。秦因之。

隋榆林宮,在州城內,大業二年置,因榆林郡為名。其年,煬帝北巡,陳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宮,突厥啟人可汗獻馬及兵器新帳,因賦詩云云。

榆林關,在縣東三十里。東北臨河,秦卻匈奴之處,隋開皇三年,於此置榆林關。

河濱縣,中下。本漢沙南縣地,屬雲中郡。訖於魏、晉,此地不立縣邑。至後魏及周,復為銀城縣也。隋時復為榆林縣地。貞觀三年,於此置河濱縣,東臨河岸,因以為名。改雲州為威州,立嘉名也。八年,廢威州,以縣屬勝州。

黃河,在縣東一十五步。闊一里,不通船楫,即河濱關,渡河處名君子津。河濱關,在縣東北,貞觀七年置。

都防禦使

编辑

豐州

编辑

,九原。下府。開元戶一千九百。鄉五。元和戶今置都防禦使。管州一,軍一,城二:豐州,天德軍,西受降城,中受降城。(二)縣二。其都防禦使及天德軍使,理在西城,今移理舊天德軍城。

禹貢》雍州之域。秦上郡之北境,秦末沒胡。漢武帝元朔二年,使衛青逐去匈奴,開置朔方,領縣十,理三封,在今豐州西一百里。後漢因之,靈帝末羌、胡擾亂,城邑皆空。永嘉後,匈奴衛辰父子新居其地,辰子赫連勃勃自稱大單于,統萬城地屬勃勃。後魏太武帝擒滅赫連昌,置統萬鎮,孝文帝改置夏州,其地又為夏州之北境。周武帝於今永豐縣置永豐鎮。隋文帝開皇三年,於鎮置豐州,後廢。貞觀四年,突厥降附,又權於此置豐州都督府,不領縣,唯領蕃戶,以史大奈為都督。十一年,大奈死,復廢府,以地屬靈州。二十二年,又分置豐州。永徽元年,於州復重置永豐縣。四年,於郭下又置九原縣。麟德元年,又置豐安縣。天寶元年,改為九原郡,乾元元年,復為豐州。

州境:

八到:南至上都一千八百里。南至東都一千二百九十里。東至勝州五百三十里。西南至靈州九百里。東南至夏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河西城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野馬皮。賦:布,麻。管縣二:九原,永豐。

九原縣,中下。郭下。本漢之廣牧舊地,東部都尉所理。其九原縣,永徽四年重置。其城,周、隋閒俗謂之甘草城。

永豐縣,中下。州西一百十六里。本漢臨戎舊地,後漢末廢。北人又謂之賀葛真城,周武帝保定三年,於此置永豐鎮。隋開皇五年廢鎮,置永豐縣,武德六年省,永徽元年復置。

廢豐安縣,在州東南四十里。隋開皇六年,於縣置豐安鎮,麟德元年改為豐安縣,天寶末廢。

天德軍

编辑

舊理在西受降城,權置軍馬於永清柵,元和九年詔移理舊城。本安北都護,貞觀二十一年,於今西受降城東北四十里置燕然都護,以瀚海等六都督、皋蘭等七州並隸焉。龍朔三年,移於磧北回紇本部,仍改名瀚海都護。總章二年,又改名安北都護,尋移於甘州東北一千一十八里隋故大同城鎮。垂拱元年置大同城鎮,其都護權移理刪丹縣西南九十九里西安城。景龍二年,又移理西受降城。開元十年,又移理中受降城。天寶八年,張齊丘又於可敦城置橫塞軍,又自中受降城移理橫塞軍。十二年,安思順奏廢橫塞軍,請於大同川西築城置軍,玄宗賜名曰大安軍。十四年,築城功畢,移大安軍理焉。乾元後改為天德軍。緣居人稀少,遂西南移三里,權居永清柵,其理所又移在西受降城。

自後頻為河水所侵,至元和八年春,黃河泛濫,城南面毀壞轉多,防禦使周懷義上表請修築,約當錢二十一萬貫。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密陳便宜,以西城費用至廣,又難施功,請修天德舊城以安軍鎮,其大略曰:

「伏以西城是開元十年張說所築,今河水來侵,已毀其半。臣量其事勢,不堪重修,若別築新城,所費殊廣,計其人功糧食及改屋宇,比及事畢,不下三十萬貫錢,此但計費,猶未知出入之處。城南面即為水所壞,其子城猶堅牢,量留一千人,足得住居。天德軍士,合抽居舊城,豈可更勞版築,虛棄錢物。若三城是國家盛制,仁願舊規,亦須得天德添兵,然後有人修築。按天德舊城,在西城正東微南一百八十里,其處見有兩城。今之永清柵,即隋氏大同舊城理,去本城約三里已下,城甚牢小,今隨事制宜,仍存天德軍額。北城周回一十二里,高四丈,下闊一丈七尺,天寶十二載安思順所置。其城居大同川中,當北戎大路,南接牟那山鉗耳觜,山中出好材木,若有營建,不日可成。牟那山南又是麥泊,其地良沃,遠近不殊。天寶中安思順、郭子儀等本築此城,擬為朔方根本,其意以中城、東城連振武為左翼,又以西城、豐州連定遠為右臂,南製党項,北製匈奴,左右鉤帶,居中處要,誠長久之規也。尋屬祿山有事,子儀留老弱於此城,身率大眾河北討賊,為賊將宋星星所破,縱火焚燒,遂移天德軍永清柵,別置理所於西城,隻緣添兵未得,且因循並在一處,力所不足,實非遠圖。臣久訪略已計料,約修此城,不過二萬貫錢。今若於天德舊城,隨事增飭,因有移換,仍取城隸於天德軍,別置使名,自為雄鎮,以張聲勢,可讋殊鄰。」

詔從之,於是復移天德軍理所於舊城焉。先是緣邊居人,常苦室韋、党項之所侵掠,投竄山谷,不知所從。及新城施功之日,遂有三萬餘家移止城內。初,議者又慮城大無人以實,及是遠近奔湊,邊軍益壯,人心遂安。

沃野故城,在軍城北六十里,即是後魏時六鎮從西第一鎮也。州境:東西南北

八到:西取寧遠鎮故落鹽池,經夏州至上都一千八百里。西南渡河至豐州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橫塞軍城二百里。西南至新宥州六百里。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十里。東南至中受降城二百里。

受降城

编辑

東受降城,本漢雲中郡地,在榆林縣東北八里,今屬振武節度。

八到: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一千八百二十里。東北至單于都護府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朔州四百里。西至中受降城三百里。北至磧口八百里。

武川城,今名裏城,後魏六鎮從西第三鎮,在軍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祿城,右入匈奴大路。

光祿城東北有懷朔古城,其城即後魏六鎮從西第二鎮,在今中城界向北化柵側近也。

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漢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開元十年於此城置安北大都護府,後又移徙。事具天德軍。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里。城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二千一百二十里。東至東受降城三百里。西北至天德軍二百里。南至麟州四百里。北至磧口五百里。

敬本故城,在中城北四十里。鄭虔《軍錄》曰:「時人以張仁願河外築三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萬八百七十二步,壕壍深峻,亦古之堅守。」賈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

西受降城,舊天德軍理於此城,元和九年移理天德軍城。在豐州西北八十里。蓋漢朔方郡地,臨河縣故理處。開元初為河水所壞,至開元十年總管張說於故城東別置新城。今城一本雲「其後城」。西南隅又為河水所壞。本末具天德軍。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八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二千二百五十里。正東微南至天德軍一百八十里。東南渡河至豐州八十里。西南至定遠城七百里。北至磧口三百里。磧口西至回鶻衙帳一千五百里。

右三受降城,景雲三年張仁願所置也。初,突厥入寇,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為賊所敗,詔仁願代之。先是朔方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堆神祠,突厥將入寇,必先詣祠祭酹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突厥默啜盡眾西擊突騎施婆葛,仁願奏請乘虛奪取漠南之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絕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以來,皆北守黃河,今於寇境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所有。仁願固請不已,中宗竟從之。仁願表留年滿鎮兵以助其功,時咸陽兵二百餘人逃歸,仁願擒獲盡斬之,軍中股慄,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雲祠為中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餘里,遙相應接。北拓三百餘里,於牛頭牟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寇掠,減鎮兵數萬人。初,三城不置壅門及卻敵戰具,或問曰:「邊城禦賊之所,不為守備,何也?」仁願曰:「寇若至此,當並力出戰,回顧望城,猶須斬之,何用守備生其退恧之心。」其後常元楷為總管,始築壅門,議者劣之。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