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元和郡縣圖志
◀上一卷 卷二十一·山南道二 襄陽節度使大都督府 下一卷▶

襄州 编辑

,襄陽。大都督府。開元戶三萬六千三百五十七。鄉七十七。元和戶十萬七千一百七。鄉一百六十二。今為襄陽節度使理所。

管州八:襄州,鄧州,復州,郢州,唐州,隨州,均州,房州。縣三十八。都管戶一十四萬二千。

禹貢》豫、荊二州之域。於周諸國,則穀、鄧、鄾、盧、羅、鄀之地。春秋時地屬楚。秦兼天下,自漢以北為南陽郡,今鄧州南陽縣是也。漢以南為南郡,今荊州是也。後漢建安十三年,魏武帝平荊州,置襄陽郡。自赤壁之敗,魏失江陵,而荊州都督理無常處。吳將諸葛瑾、陸遜皆數入其境,自羊公鎮襄陽,吳不復入。永嘉之亂,三輔豪族流於樊、沔,僑於漢水之側,立南雍州。孝武帝以朱序為南雍州刺史。苻堅遣將苻丕攻陷襄陽,序為丕所擒。安帝時,魯宗之為刺史,仍於州理置寧蠻校尉。梁太清二年,岳陽王蕭詧為雍州刺史,兄河東王譽為元帝所殺,詧怒,以州北附。西魏克江陵,以詧為梁王,都江陵,為西魏藩國。恭帝改雍州為襄州,因州南襄水為名也。按襄陽去江陵陸道五百里,勢同輔車,無襄陽則江陵受敵。自東晉庾翼為荊州刺史,將事北伐,遂鎮襄陽,北接宛、洛,跨對樊、沔,為荊、郢之北門,代為重鎮。周置總管,隋置行台,皇家初亦置山南道行台,武德七年廢行台,置都督府。貞觀六年廢都督府,改為州。永貞元年升為大都督府。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六里。南北三百六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北至東都八百二十五里。東至隨州三百五十里。南至江陵府四百七十里。西至房州陸路四百二十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東南至郢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均州三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火麻布,庫路真。賦:綿,絹。元和貢:麝香,綾紗,竹扇,橙子,柘木,弩材,漆器。管縣七:襄陽,臨漢,南漳,義清,宜城,樂鄉,穀城。

襄陽縣,望。郭下。本漢舊縣也,屬南郡,在襄水之陽,故以為名。魏武帝平荊州,分南郡置襄陽郡,縣屬焉。後遂不改。

峴山,在縣東南九里。山東臨漢水,古今大路。羊祜鎮襄陽,與鄒潤甫共登此山,後人立碑,謂之墮淚碑,其銘文即蜀人李安所製。

萬山,一名漢皋山,在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郡鄧縣分界處,古諺曰「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

檀溪,在縣西南。初,梁高祖鎮荊州,聞齊主崩,令蕭遙光等五人輔政,謂之「五貴」。歎曰:「政出多門,亂其階矣!」陰懷平京師之意。潛造器械,多伐砍竹木,沈於檀溪,為舟裝之備。參軍呂僧珍獨悟其旨,亦私具櫓數百張。及義師起,乃取檀溪竹木,裝戰艦。諸將爭櫓,僧珍每船付二張,事克集。今溪已涸,非其舊矣。

州理中城,在縣東邊。一處,有土赤色。昔苻丕攻襄陽,朱序用道法,以朱砂熏之,至今土色有異。西北角有夫人城,苻丕之攻也,朱序母深識兵勢,登城履行,知此處必偏受敵,令加修築。寇肆力來攻,果衄而退,因謂之夫人城。

劉琦台,縣東三里。琦與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諸葛亮宅,在縣西北二十里。習鬱池,在縣南十四里。

臨漢縣,緊。南至州二十里。本漢鄧縣地,即古樊城,仲山甫之國也。西魏於此立安養縣,屬鄧城郡。周天和五年改屬襄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漢縣。縣城南臨漢水,魏將軍曹仁據樊,蜀將關羽圍樊,使于禁、龐德救之。會漢水暴漲,羽以舟師攻禁,禁遂降羽。德瞋目不屈,羽殺之。

故鄧城,在縣東北二十二里。春秋鄧國也,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是也,楚文王滅之。

鄧塞故城,在縣東南二十二里。南臨宛水,阻一小山,號曰鄧塞。昔孫文台破黃祖於此山下。魏常於此裝治舟艦,以伐吳,陸士衡表稱「下江、漢之卒浮鄧塞之舟」,謂此也。

南漳縣,中。東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漢臨沮縣地,按臨沮縣,今在荊州當陽縣西北臨沮故城是也。後魏於此置重陽縣,隋改為南漳縣。荊山,在縣西北八十里。三面險絕,惟東南一隅,才通人徑。

柤山柤音祖,在縣東北一百八里。吳將朱然、諸葛瑾從柤中乘山險道北出,柤中去襄陽城一百五十里。按此是地名,非山,蓋以地山相近,因名。或云司馬宣王鑿八壘山,開路於此停阻也。

襄水,出縣北一百一十里白石山。

義清縣,中。東北至州五十八里。本漢中廬縣地也,西魏於此置義清縣,後因之。

中廬故縣,在今縣北二十里。本春秋廬戎之國,秦時謂之伊廬,項羽亡將鍾離眜家在伊廬也。

長渠,在縣東南二十六里,派引蠻水。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兩道爭灌鄢城,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遂拔之。

宜城縣,上。北至州九十五里。本漢邔音忌縣地也。城東臨漢江,古諺曰「邔無東」,言其東逼漢江,其地短促也。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華山郡理之。後魏改為宜城。周改宜城為率道縣,屬武泉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襄陽。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為宜城縣。

漢水,在縣東九里。

故宜城,在縣南九里。本楚鄢縣,秦昭王使白起伐楚,引蠻水灌鄢城,拔之,遂取鄢,即此城也。至漢惠帝三年,改名宜城。

樂鄉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二十里。本春秋時若阝國之城,在今縣北三十七里鄀國故城是也。在漢為若縣也,晉安帝於此置樂鄉縣,屬武寧郡。隋大業三年改屬竟陵郡,皇朝改屬襄州。

漢水,東去縣四十二里。

穀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本春秋時穀國,《左傳》「穀伯綏來朝」,今縣北十五里故穀城是也。漢為築陽縣築,音逐,蕭何子封築陽侯,即此也。隋開皇七年,改為穀城縣,屬襄州。

築水,在縣南一百二十步。

鄧州 编辑

,南陽。上。開元戶三萬八千六百一十一。鄉五十八。元和戶一萬四千一百四。鄉六十一。

《禹貢》豫州之域。周為申國。戰國時屬韓,蘇秦說韓宣惠王曰:「韓西有宜陽,東有穰、淯」,是也。秦昭襄王取韓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三十六郡,南陽居其一焉。漢因之,領縣三十六,理宛城。後漢於郡理置南都,建安中張繡屯兵於穰,降魏,魏於穰置萬州,晉宣王、夏侯伯仁皆為都督,或理宛,或理新野。永嘉五年,為劉聰所沒,成帝咸康四年復歸於晉。苻堅之亂,又沒前秦,姚興時又復還晉。後魏孝文帝南侵,又陷之。梁普通中蹔克,還入魏,太和中置荊州,理穰縣,今鄧州所理是也,隋開皇七年,梁王巋入隋,自穰縣移荊州還江陵,於穰縣置鄧州。大業三年,改為南陽郡。武德二年,復為鄧州。

州境:東西五百九十里。南北三百八十一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九百五十里。北至東都六百四十五里。東北至汝州四百七十五里。東至唐州三百二十里。南至襄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均州三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白紵,絲布。賦:布,麻。管縣七:穰,南陽,新野,向城,臨湍,菊潭,內鄉。

穰縣,望。郭下。漢舊縣,本楚之別邑,取豐穰之義。後屬韓,秦武王攻取之,封魏冉為穰侯。漢以為縣,屬南陽郡。後魏既克南陽,於此城置荊州。隋開皇三年屬鄧州,皇朝因之。

湍水湍,音專,北去縣七里。

六門堰,在縣西三里。漢元帝建昭中,召信臣為南陽太守,復於穰縣南六十里造鉗盧陂,累石為隄,傍開六石門,以節水勢。澤中有鉗盧玉池,因以為名,用廣溉灌,歲歲增多,至三萬頃,人得其利。後漢杜詩為太守,復修其陂,百姓歌之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南陽縣,緊。西至州一百二十里。本周之申國也,平王母申後之家。漢置宛縣,屬南陽郡。更始即帝位,世祖納陰後,並於宛城。魏代荊州都督所理。至隋改為南陽縣,屬鄧州。

精山,在縣西北二十七里。黃巾賊據宛城,漢西鄉侯朱雋擊破之,餘眾走保精山,謂此也。淯水,東去縣三里。《南都賦》曰「淯水蕩其胸」,是也。

新野縣,中。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漢舊縣,屬南陽郡。魏代新野縣為荊州都督所理,王昶為都督,即鎮此城。晉惠帝立新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鄧州。

淯水,西去縣二百步。

後漢西華侯鄧晨宅,在縣北二十四里。晨,新野人,世祖姊夫也。初起兵新野,王莽焚其塚墓,洿其宅,宗族怒曰:「幸自富足,何故隨婦家入湯鑊中?」晨終無恨。

陰皇后宅,在縣東北。搗衣石存焉。

向城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九十里。本漢西鄂縣地,春秋時向邑。江夏有鄂,故此加「西」。後魏孝文帝於古向城置向城縣,屬淯陽郡。貞觀九年,改屬鄧州。

豐山,在縣南三十二里。有九鍾,霜降則鳴。西鄂故城,在縣南二十里。張衡即此縣人,故宅餘址猶存。

魯陽關,在縣北八十里。今鄧、汝二州於此分境。荊、豫徑途,斯為險要,張景陽詩云:「朝登魯陽關,狹路峭且深。」博望故城,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張騫封邑。

臨湍縣,上。東南至州八十五里。本漢冠軍縣地,後魏孝文帝割縣北境置新城縣,屬南陽郡。廢帝以近湍水,改為臨湍。隋文帝復改為新城,天寶元年又改為臨湍縣。

翼望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湍水出焉。

冠軍故城,在縣南四十里。漢武帝以霍去病討匈奴功冠諸軍,故封此縣,以褒異之。後漢膠東侯賈復宅,在縣南三十五里。楚堰,在縣南八里。擁斷湍水,高下相承八重,溉田五百餘頃。

菊潭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酈縣酈,音蹢,武陶戍之地,後魏廢帝因武陶戍置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為菊潭縣,因縣界內菊水為名,屬鄧州。

菊水出縣東石澗山。其旁多菊,水極甘馨,穀中三十餘家不復穿井,仰飲此水,皆壽百餘歲。王暢、袁隗為太守,命酈縣月送水三十斛,飲食沐浴,悉皆用之。

內鄉縣,上。東南至州二百四十里。本楚之析邑,後屬於秦,《史記》秦昭王發兵出武關,攻楚,取析十五城是也。漢以為縣,屬弘農郡。後漢屬南陽郡。後魏於此置析陽郡,廢帝改為中鄉縣。隋開皇三年,以避廟諱,改為內鄉,屬鄧州。

析水,北自盧氏縣界流入,與丹水合,古今謂之析口。

縣城,即楚析縣也,《史記》楚頃襄王元年,秦出武關,斬楚眾五萬,取析十五城。漢高祖入關,下析、酈是也。

復州 编辑

,竟陵。下。開元戶五千二百三十二。鄉一十一。元和戶七千六百九十。鄉一十五。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並屬楚,《史記》白起拔郢,東至竟陵,即此是也。秦屬南郡,在漢即江夏郡之竟陵縣地也。晉惠帝分江夏立竟陵郡,周武帝改置復州,取州界復池湖為名也。貞觀七年,州理在沔陽縣,寶應二年移理竟陵縣。

州境:東西四百三十里。南北六百九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六百八十里。西北至東都一千四百二十五里。東北至安州三百三十里。東至沔州陸路三百四十里,水路七百里。西北至郢州陸路二百五十里,水路三百里。南至沔陽縣一百三十里,自縣南至岳州水路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白紵布一十匹。賦:布,麻。管縣三:竟陵,沔陽,監利。

竟陵縣,中。郭下。漢舊縣也,屬江夏郡。舊縣在今郢州長壽縣界竟陵大城是也。周屬復州,隋大業三年,改復州為沔州,縣屬不改。武德初,又屬復州。

五華山,在縣東北七十里。縣城,本古風城,古之風國,即伏羲,風姓也。南臨氵義水。

沔陽縣,中下。北至州一百三十里。本漢雲杜縣地,梁天監二年分置沔陽縣,即今縣東三十里沔陽故城是也。今沔陽縣,即後魏所置建興縣,隋大業三年改建興縣為沔陽郡,武德五年改郡為縣,屬復州。

沔水,在縣南八十步。東入氵義川縣界。

馬骨湖,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夏秋汎漲,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為平田。周回一十五里。

監利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六十里。本漢華容縣地也,晉武帝太康五年分立監利縣,屬南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復州。大江,在縣南一百三十里。

郢州 编辑

,富水。下。開元戶五千六百九十九。鄉一十九。元和戶一萬一千九。鄉二十三。

本江夏郡雲杜縣之地。《周地圖記》曰:「蠻人酋渠田金生代居此地,常為邊患,梁普通末,遣郢州刺史元樹討平之,因置新州。」後魏廢帝二年改為溫州,因溫水為名也。隋末廢溫州,縣並入安陸郡。武德四年,於今京山縣重置溫州。貞觀十七年廢溫州,於長壽改置郢州。

州境:東西南北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三百八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一百二十五里。東南至復州三百里。正南微西至江陵府三百里。西北至襄州三百一十里。東北至隨州三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白紵布二十匹。賦:布,麻。管縣三:長壽,京山,富水。

長壽縣,上。郭下。本漢竟陵縣地,宋分置長壽縣,理石城,即今縣理是也,屬竟陵郡。魏文帝大統後,屬溫州。貞觀十七年,於縣改置郢州,縣屬焉,後遂因之。

漢水,去縣十步。

縣城,本古之石城,背山臨漢水,吳於此置牙門戍城,羊祜鎮荊州,亦置戍焉,即今州理是也。

京山縣,下。西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雲杜縣地,隋屬溫州。大業二年,改為京山縣。皇朝溫州所理在此,貞觀十七年罷溫州,縣屬郢州。大洪山,在縣西北二百里。孤秀為眾山之傑,其山多鍾乳。

溫湯水,在縣南十五里。擁以溉田,其收數倍。流經其家,多凶。

富水縣,中。西南至州三百四十里。本漢安陸縣地,後漢分其地置新市縣,屬江夏郡。後漢有新市、平林兵,謂此。後魏改新市為富水縣,取縣界富水為名。

富水,南去縣一百步。

唐州 编辑

,淮安。上。開元戶二萬一千五百九十七。鄉四十五。元和戶四萬七百四十。鄉八十七。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為楚地,秦為南陽郡地,自漢迄宋皆同。後魏太和中於此置東荊州,理比陽故地,其後改為淮州。隋開皇五年,又改為顯州。貞觀九年,改為唐州。

州境:東西三百八里。南北三百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葉縣路一千三百四十里,取鄧州路一千二百二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五百二十里。南至隨州三百六十里。東南至申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襄州三百五十里。西至鄧州三百二十里。東至蔡州二百四十里。東北至許州二百七十里。北至汝州葉縣一百八十里,自葉縣取龍興路至汝州一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絹,絲,布。賦:布,麻。元和貢:絹十匹。管縣七:比陽,慈丘,桐柏,平氏,湖陽,方城,泌陽。

比陽縣,上。郭下。本漢舊縣,屬南陽郡。比水所出,故曰比陽。後魏屬江夏郡,隋屬淮安郡,貞觀中改屬唐州。顯望岡,在縣西北六十里。

比水,南去縣二里。後漢世祖破甄阜、梁丘賜於比水西,斬之,即此水也。

舞陰故城,在縣西北六十五里。漢縣,屬南陽郡。曹公與張繡戰,引還舞陰,即此城也。

慈丘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本漢比陽縣之地,後魏孝文帝於此置江夏縣,並置江夏郡領之。隋開皇三年廢郡,縣屬淮州。十八年改為慈丘,取慈丘山為名。

慈丘山,在縣西五十里。比水,出縣東南太湖山。

桐柏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漢平氏縣之東界也,梁於此置義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桐柏,取桐柏山為名也。

桐柏山,在縣西南九十里。《禹貢》曰「導淮自桐柏」。出紫草。

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縣東北五十五里。祖逖為豫州刺史,藏家口於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時人號為天目。淮水,出縣南桐柏山,一名大復山。

淮瀆廟,在縣西六十里桐柏山東北。

平氏縣,中。東北至州七十里。本漢舊縣,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其後為北人侵掠,縣皆丘墟。後魏於平氏故城重置,屬淮州。隋改屬淮安郡,貞觀中改屬唐州。

醴水,出縣東南桐柏山,西流經縣北三里。與淮同導,西流為醴,東流為淮。

湖陽縣,中。東北至州一百六十里。古蓼國也,《左傳》曰「鄖人將與隨、絞、州、蓼伐楚」,注曰「今義陽東湖陽縣」是也。《地理志》曰蓼國,咎繇後,為楚所滅。後魏孝莊帝於此立湖州。貞觀元年廢,以湖陽屬唐州。

方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堵音者,陽地也,屬南陽郡,在堵水之陽,故名。後漢朱祐為堵陽侯。梁於此置堵陽郡。隋改置方城縣,取方城山為名也,屬淯陽郡。貞觀中,改屬唐州。

方城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即沮、溺耦耕處。《左傳》屈完對齊桓公,「楚國方城以為城」是也。堵水,西去縣三十五里。

泌陽縣,中。東至州一百里。本漢棘陽縣地,後魏於此置襄城郡,領襄城、上馬二縣,貞觀元年廢入湖陽縣。開元十三年,刺史白知節奏復置,天寶元年改為泌陽。

隨州 编辑

,漢東。上。開元戶一萬三千二百一十六。鄉二十七。元和戶一萬二千七百一十六。

本春秋時隨國,與周同姓。《左傳》曰「漢東之國隨為大」。注曰「今義陽隨縣也」。其後為楚所滅,為南陽郡地。漢立為隨縣,屬南陽郡。晉太康九年,分義陽置隨郡。自宋已還,多以封建子弟為王。後魏文帝大統十六年改隨州,後遂因之。

州境:東西三百七十里。南北三百七十八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三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一百六十五里。西至襄州三百五十里。西南至郢州三百九十里。北至唐州三百六十里。東南至安州一百五十五里。東北至申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隨,光化,棗陽,唐城。

隨縣,上。郭下。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即隨國城也,歷代不改。

厲山,亦名烈山,在縣北一百里。《禮記》曰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故曰厲山氏。斷蛇丘,在縣北二十五里。即隨侯救斷蛇處。

溠水,在縣西四十里。《左傳》曰:「楚武王伐隨,莫敖屈重除道梁溠。」

平林故城,在縣東北八十八里。王莽末,關東起兵,陳牧、廖堪起兵,號「平林兵」。季梁廟,在縣南門外道西三十二步。

光化縣,下。西北至州三十四里。本漢隨縣地,南齊武帝分其地立安化縣,屬隨郡。後魏文帝改為新化縣,廢帝改為光化縣。

棗陽縣,上。東南至州二百里。本漢蔡陽地,屬南陽郡。後漢分蔡陽立襄鄉縣,周改為廣昌,隋仁壽元年改為棗陽縣,因棗陽村為名也。

舂陵故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漢景帝子長沙王發子舂陵節侯之邑也。世祖即位,幸舂陵,復其徭役,改曰章陵。

後漢世祖宅,在縣東南三十里。宅南三里有白水,《東京賦》所謂「龍飛白水」也。世祖父南頓君陵,縣東二十七里。

唐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五里。本漢隨縣地,梁於此置下溠戍。後沒魏,改為下溠鎮。隋開皇三年,改鎮為唐城縣,大業二年廢。開元二十四年,采訪使宋鼎奏置。

唐城山,在縣北三十二里。

均州 编辑

,武當。下。開元戶九千八百五十九。鄉二十。元和戶八千一百八十二。鄉二十。

漢南陽郡武當縣地也,因山為名。永嘉之亂,雍州始平郡流人出在襄陽者,江左因僑立始平郡以領之,寄理襄陽。宋孝武帝割武當縣以隸之。後魏改始平郡為武當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均州。

州境:

八到:西北至上都九百里。東北至東都八百八十五里。東至鄧州二百四十里。東南水路至襄州三百六十里。南至房州二百六十八里。西至金州三百六十里。北至鄧州內鄉縣二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麝香,山雞皮毛。賦:絹,布,綿,麻。管縣三:武當,鄖鄉,豐利。

武當縣,上。郭下。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後漢初,延岑起兵於此,後遂空廢。宋元嘉末,移縣理延岑城。貞觀十五年,於此置均州。

武當山,一名參山,一名太和山,在縣南八十里。高二千五百丈,周回五百里。陰長生於此得仙。

漢水,去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即《禹貢》云「又東為滄浪之水」。

鹽池,在縣東南百里。池水四周,上生紫氣。池左右草木十餘里,氣所染著,上如雪霜,嘗之鹽味,土人謂之鹽花。

鄖鄉縣,上。東至州一百一十三里。本漢錫縣錫,音羊,古麇國之地也,《左傳》曰「楚潘崇伐麇,至於錫穴」是也。漢錫縣屬漢中郡,晉武帝改錫縣為鄖鄉縣,隋初屬均州,後隸房州,貞觀中又改屬均州。

西山,今名寶蓋山,在縣西南三里。其山南臨漢水。

漢水,西自豐利縣界流入,南去縣三里。東有澇灘,冬即水淺,而下多大石。又東為淨灘,夏水急迅,行旅苦之。歌曰:「冬澇夏淨,斷官使命。」

豐利縣,上。東至州二百四十里。本漢長利縣之地也,理在長利川,故以為名。宋於此僑置南上洛郡,屬梁州。後魏文帝改南上洛郡為豐利郡,又立豐利縣。隋以豐利縣屬金州,貞觀八年改屬均州。

錫義山,一名天心山,在縣東北六十五里。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相傳以為仙靈所居。漢水,南去縣二十里。

房州 编辑

,房陵。下開元戶一萬四千四百三十二。鄉三十四。元和戶四千四百三十一。鄉三十四。

禹貢》梁州之域。古麇國之地,《左傳》曰「楚子伐麇,成大心敗麇師於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州之得名,蓋自此也。戰國時屬楚,秦為漢中郡地。漢立房陵縣,屬漢中郡。後漢末,立為房陵郡。建安三十四年,蜀先主遣宜都太守孟達征房陵,殺太守申耽。魏文帝時,孟達降魏,魏改房陵郡為新城郡。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擊殺之。侯景之亂,地入後魏。至周武帝,改為遷州。貞觀十年,廢遷州,自竹山縣移房州於廢遷州廨,即今州理是也。

州境:東西五百二十三里。南北三百六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六百六十八里。東北至東都一千一百五十五里。南至歸州山路五百里。東至襄州四百二十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正西微北至金州五百四十里。北至均州二百六十八里。

貢、賦:開元貢:麝香,蠟,鍾乳,蒼礬石。賦:布,麻。元和貢:麝香二十顆,茜草,石膏,雷丸。管縣四:房陵,永清,竹山,上庸。

房陵縣,上。郭下。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後漢改「防」為「房」。後魏以為光遷縣,貞觀十年復改為房陵。房山,在縣西南四十三里。其山西南有石室,似房,因以為名。

建鼓山,在縣南一百十三里。與馬鬛山連接,二山並高峻,冬夏積雪。

築水,出縣西北葉山,經縣北二里。魏遣夏侯泉與張郃下巴西,集軍宕渠,劉備屯軍築口,即此水也。趙王遷墓,在縣北九里。秦使王翦滅趙,徙趙王遷於房陵。

永清縣,中下。西至州一百十里。本房陵縣地,後魏廢帝分房陵東境置大洪縣,周武帝改為永清縣,屬遷州。隋改屬房陵郡。

沮水,出縣西南景山,東南入於漢江。《左傳》曰:「江、漢、沮、漳,楚之望也。」築水,經縣北三里。大洪故縣城,在縣東六里。

竹山縣,中下。東至州一百四十八里。本漢上庸縣,古庸國也。昔武王伐紂,庸人往焉,故《牧誓》云「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注云「庸、濮在江、漢之南」。《左傳》曰「庸率郡蠻以叛楚,使廬戢梨侵庸」,後遂滅之。至漢初,立上庸縣,屬漢中郡。後漢於縣立上庸郡。後魏改置竹山縣,因黃竹嶺以為名也。

方城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頂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

白馬塞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初,孟達為新城太守,登此山而歎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里而不能守,豈丈夫也。」黃竹山,在縣北一百里。山上竹色皆黃,因以為名也。

上庸縣,中下。東至州二百五十里。本漢上庸縣地。按漢上庸縣,今竹山縣理是也。蕭齊武帝分上庸縣地於此立新豐縣,屬上庸郡,後魏改為孔陽縣,因界內孔陽水為名。隋開皇三年罷孔陽縣,仍移上庸縣理於廢孔陽縣理,屬羅州。貞觀十年,改屬房州。

長羅山,在縣北四里。

孔陽水,在縣西五十步。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