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縣志 (四庫全書本)/卷03
元和郡縣志 卷三 |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三
唐 李吉甫 撰
關内道〈三〉
涇州〈安定上〉
〈開元户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二 鄉五十五元和户一千九百九十 鄉三十〉今為涇原節度使理所〈管涇州原州管縣九〉
〈案前鳯翔節度使理所下有都管户數而此與後邠寧靈武諸節度使理所下無之皆由𫝊寫遺缺〉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秦至始皇分三十六郡屬北地郡漢分北地郡置安定郡即此是也漢以六郡良家子補羽林郎按六郡安定即其一焉後漢安帝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陽以避羌寇郡寄理美陽在今武功縣界夷陽故城是也至順帝移于今理後魏太武帝神䴥三年于此置涇州因水為名隋大業三年改為安定郡大業末金城賊帥薛舉侵擾豳涇武徳元年太宗西討會舉死因平舉子仁杲遂改安定郡為涇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二百八十六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八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三百四十里〉
〈東南至邠州一百八十里南至鳯州二百五十八里〉
〈西南至隴州私路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原州平涼縣一百五十里〉
〈北至原州城三百三十里北至慶州三百二十三里〉
〈東北至寧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賦 布 麻〉
管縣五
保定 靈臺 臨涇 良原 潘原
保定縣〈上郭下〉
本漢安定縣地今臨涇縣安定故城也後漢省後魏文帝大統元年自高平移城于今理屬安定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涇州至徳二年改保定縣
涇水在縣東一里
折墌故城在縣東十里西魏涇州刺史乙弗貴所築隋末薛舉屯據于此城舉死仁杲復竊據武徳元年討平之
万俟醜奴餘蹟在縣東五里醜奴髙平人後魏建義元年僭號于此
靈臺縣〈上西至州一百里〉
本漢鶉觚縣屬北地郡周屬趙平郡隋開皇三年屬涇州天寶元年改為靈臺縣今縣理西隂密故城東接縣城即古密國之地是也詩云密人不共
臨涇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舊縣屬安定郡隋大業元年于今縣理置秋谷縣取縣内秋谷為名十二年復為臨涇縣皇朝因而不改按縣在彭陽川内彭陽水上百步縣界兼有漢安武安定彭陽撫夷四縣之地也
良原縣〈上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三水縣地屬安定郡今安定縣界三水故城是也隋大業元年分安定縣之地置良原縣縣西南三十里有良原因以為名
汭水一名宜禄川西自隴州華亭縣流入
石原在縣西南即所謂良原也
潘原縣〈中東至州一百里〉
本漢隂盤縣屬安定郡在今邠州宜禄縣西二十三里隂盤故城是也地有隂盤
原州〈平涼中都督府〉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地屬秦始皇時屬北地郡漢為安定郡〈案此下志文與户鄉數及州境並𫝊寫遺缺〉
八到〈東南至上都八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東南至涇州三百二十里東至秦州四百六十里〉
〈西至會州三百九十里正西㣲南至臨洮軍六百二十里〉
〈北至靈州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 覆鞍氈賦 布 麻〉
管縣四
平高 平涼 百泉 蕭關
平髙縣〈望郭下〉
本漢髙平縣屬安定郡後魏太武帝太延二年于今縣理置平髙縣屬平髙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原州大業三年以原州為平涼郡武徳元年重為原州縣仍屬
筓頭山一名崆峒山在縣西一百里即黄帝謁廣成子學道之處史記曰黄帝東至于海西至崆峒登筓頭是也漢書曰筓頭山在涇陽西禹貢涇水所出莊子云廣成子學道崆峒之山又後漢書隗囂使將王孟塞雞頭道即此也
木硤關在縣西南四十里
蕭關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漢書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殺北地都尉是也
瓦亭故關在縣南七十里即隴山北垂隗囂使牛邯軍瓦亭即此是也
秦長城在縣北十里
朝那湫郊祀志云湫泉祠那蘇林云在安定朝那縣方四十里冬夏不増減不生草木旱時即祀之以壺浥水置之于所在則雨雨不止反水于泉俗以為恒今周迴七里蓋近代減耗
監牧貞觀中自京師東赤岸澤移馬牧于秦渭二州之北會州之南蘭州狄道縣之西置監牧使以掌其事仍以原州刺史為都監牧使以管四使南使在原州西南一百八十里西使在臨洮軍西二百二十里北使寄理原州城内東宫使寄理原州城内天寶中諸使共有五十監〈南使管十八監西使管十六監北使管七監東宫使管九監〉
監牧地東西約六百里南北約四百里天寶十二年諸監見在馬總三十一萬九千三百八十七匹内一十三萬三千五百九十八匹課馬
平涼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涇陽縣地今縣西四十里涇陽故城是也後魏為長城郡長城縣之地周武帝建徳元年割涇州平涼于今理置平涼縣屬長城郡隋開皇三年屬原州皇朝因之開元五年移于涇水南貞元七年又移于舊縣南坂上今縣是也仍屯軍其中
馬屯山在縣西〈案此下似缺里數〉十六國春秋云姚萇與苻登戰于髙平登敗奔于馬屯山即此也其山南北二十里東西三十里
百泉縣〈上西至州九十里〉
本漢朝那縣地故城在今縣理西四十五里後魏孝明帝于今縣西南陽晉川置黄石縣隋煬帝改為百泉縣武徳八年移于今所
可藍山一名都盧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定據平涼登可藍山望統萬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業豈有今日
涇水源出縣西南涇谷地理志云涇陽縣筓頭山涇水所出淮南子云筓頭山一名薄落山故涇水亦曰薄落水又南流經都盧山山路之中常如彈箏之聲故行旅因謂之彈箏峽
蕭關縣〈中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隋他樓縣大業元年置神龍三年廢别立蕭關縣以去州闊逺御史中丞侯全徳奏于故白草軍城置因取蕭關為名
蔚茹水在縣之西一名葫蘆河源出原州西南頽沙山下
邠州〈新平緊〉
〈開元户一萬九千四百六十一 鄉四十九元和户二千六百七十 鄉四十九〉今為邠寧節度使理所〈管邠州寧州慶州 管縣二十〉
禹貢雍州之域周之先公劉所居之地詩大雅云篤公劉于豳斯館是也周本紀曰后稷子不窋末年夏政衰奔戎翟之間至孫公劉修后稷之業乃國于豳徐廣云新平漆縣東北有豳亭是也按豳國城在今州理東北二十九里三水縣界古豳城是也自周東遷其地屬秦秦并天下分三十六郡屬内史漢屬右扶風今州理即漢右扶風之漆縣也漆水在今縣西九里西北流注于涇今鳯翔府麟遊縣東西亦有一漆水與此異也後漢于此置新平郡及姚萇之亂百姓夷滅此地郡縣並無理所至後魏又置郡焉文帝大統十四年于今理置南豳州廢帝除南字隋大業二年省入寧州義寧二年復為新平郡武徳元年復為豳州開元十三年以豳與幽字相涉詔曰魯魚變文荆并誤聽欲求辨惑必也正名改為邠字天寶元年改為新平郡乾元元年復為邠州州境〈東西二百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三百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一百六十里〉
〈東至坊州三百一十里南至奉天縣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涇州一百八十里北至寧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蓽豆 白蠟賦 布 麻〉
管縣四
新平 三水 永壽 宜禄
新平縣〈望郭下〉
本漢漆縣也屬右扶風建武八年隗囂悉衆攻略陽上至漆進止未定會馬援夜至上喜問之援聚米以為山谷于上前指軍所從入上笑曰虜在我目中遂進兵攷諸記注漢之漆縣即今州理是也姚萇之亂郡縣不立暨乎後魏于今縣西南十里陳陽原上置白土縣屬新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移白土縣于今州城中置豳州四年改白土縣為新平縣大業二年省豳州入寧州義寧二年復為新平郡武徳元年以新平郡又為豳州縣屬焉
五龍原在縣東三里原側有五泉水因名
涇水西北自宜禄縣界流入
槖丘堡在縣西十八里東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髙十丈北面築城髙二丈武徳二年置貞觀元年廢
苻堅墓在縣東南二里先有謠云河水清復清苻詔死新城堅聞惡之語軍候曰地名新城避之至是為姚萇殺于新平城遂葬焉
三水縣〈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有鐵官屬安定郡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並流故以為名魏改三水縣為西川縣亦屬安定後魏于今縣理西二十八里重置三水縣取漢舊名屬新平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豳州皇朝因之
石門山在縣東五十里峯岩相對望之似門
栒邑故城在縣東二十五里即漢栒邑縣屬右扶風古郇國也左傳云畢原豐郇文之昭也
古豳城在縣西三十里公劉始都之處
永壽縣〈上西北至州九十里〉
武德二年分新平縣西界于今理北三十里永壽原西分置永壽縣因原而名貞觀二年移于州東南八十里興元元年又移于順義店即今理是也本漢漆縣之南界也
髙泉山亦曰甘泉在縣北二十五里
涇水自新平縣界流入
醴泉苑在縣東北十里并宫並周所立後廢貞觀四年置醴泉監兼置屯五所隷司農寺
宜禄縣〈中東至州八十一里〉
本漢淺水縣地屬上郡後魏為東隂盤縣地廢帝以縣南臨宜禄州因改名隷涇州暨周隋又為白土縣貞觀二年分新平縣又置宜禄縣復魏舊名也
淺水原即今縣理所初金城人薛舉稱兵攻破郡縣武德元年舉寇涇州屯兵于安定縣之折墌城太宗親征相守六十餘日會舉死其子仁杲統其衆并羌胡十餘萬數來挑戰上遣總管龎玉自此原南出賊之右因髙而陳上率大兵自原北出其不意斬首萬餘級賊大潰仁杲懼而請降俘其精兵萬餘人男女五萬口故城猶在今縣北五里
隂盤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昭仁寺在縣西十步淺水原上王師討平仁杲詔于此置寺碑諫議大夫朱子奢之詞也
長武城在縣西五十里隋開皇中築在涇河南岸武徳元年廢大厯初郭子儀置兵以備西戎
寧州〈彭原望〉
〈開元户三萬二百二十六 鄉七十三元和户一千一百七 案鄉數傳寫缺〉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當夏之衰公劉邑焉周時為義渠戎國其後戎狄攻太王亶父避于岐山腳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劉邑地也後西北伐犬戎武王都鎬逐戎夷于涇洛之北以時入貢命曰荒狄周道衰荒狄不至後幽王為犬戎所殺至秦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來至秦昭王殺義渠戎王并其地始皇分三十六郡此為北地郡即義渠舊地也漢氏因之後漢移北地郡居富平故城是也後魏延興二年為三縣鎮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班州十四年改為邠州二十年改邠為豳取地名也廢帝三年改豳州為寧州以撫寧戎狄為名後周改為北地郡隋又為寧州大業中又為郡武徳元年復為寧州貞觀元年改為都督府四年又廢府為州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六里南北五百一十四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五十六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三百里〉
〈東至坊州三百二十里南至邠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涇州一百五十里北至慶州一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賦 布 麻〉
管縣六
安定 真寧 襄樂 彭原 定平 豐義
安定縣〈望郭下〉
本漢泥陽縣在今縣理東南十五里泥陽故城是也至後魏太武帝置安定縣取定俗安人為義在今縣理北西三里定安故關自隋開皇三年移縣入廢趙興郡理仍屬寧州皇朝因之
扶蘇墓在縣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監䝉恬築長城始皇崩李斯矯詔賜死葬于此
真寧縣〈緊西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陽周縣地屬上郡漢書陳餘與章邯書曰䝉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謂此縣也後魏置泥陽惠涉二䕶軍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復置陽周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羅川因縣南羅水為名屬寧州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為真寧縣
子午山亦曰橋山在縣東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羣臣葬衣冠之處史記曰漢武帝北巡朔方還祭黄帝冢于橋山曰吾聞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黄帝已上仙羣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襄樂縣〈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襄洛縣屬上郡後魏孝文帝改洛為樂屬襄樂郡後周屬北地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寧州皇朝因之秦故道在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雲陽即此道也
彭原縣〈緊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彭陽縣地在今縣理西南六十里臨涇縣界彭陽故城是也暨于後漢又為富平縣之地後魏破赫連定後于此復置富平縣廢帝改為彭陽縣屬西北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寧州十八年改為彭原縣因彭池為名原南北八十一里東西六十里
定平縣〈上北至州七十里〉
自漢至晉並泥陽縣地後魏至周並為安定縣地隋大業十年于此築城置𬃷社驛武德二年于驛分安定縣置定平縣其驛移出城北
豐義縣〈上東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彭陽縣地今縣理西四十里彭陽故城是也後魏于縣理置雲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廢州為防隋文帝廢防名為豐義城武徳二年分彭原縣置豐義縣因舊城為名屬彭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寧州
慶州〈順化都督府〉
〈開元户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一 鄉五十一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本紀曰夏氏政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狄之間今州理東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是也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并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按今州理即漢郁郅城地理志屬北地郡後漢郡境為虜所侵北地郡寄寓馮翊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開皇三年改置合川鎮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立嘉名也義寧元年為𢎞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徳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三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五百七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三十里〉
〈東至鄜州三百九十里南至寧州一百二十七里〉
〈西至原州三百四十里西北至靈州六百二十里〉
〈北至鹽州五百七十二里東北至延州四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牛蘇 麝香賦 胡布〉
管縣十
順化 樂蟠 馬領 合水 華池 同川洛源 延慶 方渠 懷安
順化縣〈中郭下〉
本漢郁郅縣後漢迄晉戎虜所侵不立州縣後魏及周以為鎮防隋開皇十六年于今州城西南一里置合水縣在馬領白馬二水口因以為名屬慶州大業二年以慶州為𢎞化郡合水屬焉至武德二年改合水為合川縣取隋合川鎮為名貞觀元年改為𢎞化縣天寶元年改為安化縣至德元年改為順化縣
不窋墓在縣東二里
樂蟠縣〈中北至州三十二里〉
本漢畧畔道地今縣理北五里略畔故城是也後漢及晉為虜所侵逼此地無復郡縣後魏文帝于此置蔚州周武帝置北地郡隋開皇二年罷郡以彭陽襄樂二縣屬寧州義寧元年分合水縣置樂蟠縣屬𢎞化郡取樂蟠城為名也百官表云縣有蠻夷曰道按畧畔樂蟠皆指此城方言訛舛故不同耳
馬領縣〈中東南至州六十七里〉
本漢舊縣屬北地郡漢末為虜所侵至後魏為朔州之地隋大業元年分合水縣于此置馬領縣復漢縣之舊名也〈案漢書地理志馬領縣顔師古注曰川形似馬領因以為名領頸也據其説則隋唐二書作馬嶺似皆後人所改師古注漢書于貞觀中是時縣名必仍舊作馬領〉十三年陷賊縣廢二年于今縣理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馬領縣屬𢎞化郡以縣西一里有馬領坂因名
秦長城在縣西北一百二十六里即䝉恬所築也合水縣〈中西至州五十里〉
本漢略畔道之地在今縣西南三十八里故城是也自後漢至晉此地皆無郡縣至後魏為襄樂縣之地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蟠交縣以城臨大小樂蟠二水交口因以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合水縣
華池縣〈下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歸德縣地也按漢歸德縣今洛源縣是隋仁壽二年于今縣東北二里庫多汗故城置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屬慶州皇朝因之
子午山舊名翟道山在縣西四十五里
同川縣〈中下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郁郅縣地隋義寧二年分寧州之彭原縣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縣屬𢎞化郡武德元年改為慶州縣屬焉仍改為同川因同川城為名
洛源縣〈中下東南至州二百七十五里〉
本漢歸徳縣地屬北地郡後漢更始二年封岑彭為歸德候謂此地也後漢迄晉無復郡縣後魏文帝大統元年復置歸德縣隋大業元年改為洛源縣因洛水所出為名皇朝因之
洛水源出白於山一名女郎山在縣北三十里
延慶縣〈中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郁郅縣地後魏于今縣理置朔州隋開皇中改置合水縣武德六年移豐州户住此仍分合水縣置白馬縣以西臨白馬川水為名天寶元年改名延慶縣方渠縣〈中下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古慶匡州倉在馬領川内因渠為名景龍元年置取漢縣為名縣西北馬領山諸谷水東南流經縣新置方渠堡因名之〈案方渠本漢縣舊名屬北地郡後漢廢隋為慶州馬領縣地唐景龍元年分置方渠縣此云古慶匡州倉在馬領川内因渠為名又云新置方渠堡因名之意義未明疑有脱訛〉
懷安縣〈下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右居近党項藩落開元十年檢逃户所置故以懷安為名
元和郡縣志卷三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