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縣志 (四庫全書本)/卷05

卷四 元和郡縣志 卷五 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五
  唐 李吉甫 撰
  闗内道
  夏州朔方中都督府
  開元户六千一百三十二 鄉二十元和户三千一百    鄉八
  今為夏綏銀節度使理所管夏州綏州銀州宥州 管縣三十按此與後振武節度使豐州都防禦使不載都管户數又銀麟勝豐諸州不載元和户鄉數俱由傳寫遺缺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屬魏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屬上郡漢武帝分置朔方郡後漢建武二十年罷二十七年復置靈帝末羗胡亂塞下皆空至晉末赫連勃勃于今州理僭稱大夏勃勃字屈孑一作屈丐朔方匈奴人父衛辰符堅時為西單于遂有朔方之地辰後為後魏所殺勃勃殺髙平没奕干幷其衆自稱天王于朔水之北黑水之南營起都城即今州理是也名曰統萬城至子昌為後魏太武帝所滅置統萬鎮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隋大業元年以為朔方郡隋末為賊帥梁師都所據貞觀二年討平之改為夏州置都督府天寳元年改為朔方郡乾元元年復為夏州也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五里南北七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八百五十里
  東至銀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延州四百里
  西南至鹽州三百里西北至豐州七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角弓 氈 酥 苣 霜薺賦 布 麻
  管縣四
  朔方 徳靜 寧朔 長澤
  朔方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今縣理北什賁故城是漢末荒廢後魏更置巖緑縣隋因之貞觀二年改為朔方縣
  契吳山在縣北七十里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勃勃北遊契吳歎曰美哉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領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
  無定河一名朔水一名奢延水源出縣南百步赫連勃勃于此水之北黑水之南改築大城名統萬城今按州南無奢延水惟無定河即奢延水也古今異名耳烏水出縣黑澗東注奢延水本名黑水避周太祖諱改名烏水初統萬城成勃勃下書曰今都城已建宜立美名朕方綂一天下君臨萬國宜以綂萬為名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九堞峻險非力可攻酈道元云綂萬城蒸土加功雉堞雖久崇墉若新
  什賁故城在縣理北即漢朔方縣之故城也詩所謂王命南仲城彼朔方是也漢武帝元朔二年収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校尉蘇建築朔方公孫𢎞數諫以為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上使朱買臣難𢎞發十策𢎞不得一由是卒城之亦謂此也自漢至今常為闗中根本什賁之號葢蕃語也城西南有二鹽池大而青白青者名曰青鹽一名戎鹽入藥分也
  故白城一名契呉城在縣北一百二十五里契吳山赫連中因山所築勃勃常所歎美故其子昌因立此城以立勃勃之廟
  勃勃墓在縣西二十五里隋置白城鎮後廢
  徳靜縣中下西南至州八十里
  葢漢朔方縣地周武帝于此置彌渾戍南有彌渾水因名隋改為德静鎮尋廢鎮為縣皇朝因之
  無定河自朔方縣界流入
  秦長城在縣西一里
  寧朔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朔方地周于此置寧朔縣屬化政郡自隋罷郡以縣屬夏州皇朝因之
  賀蘭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秦長城在縣北十里
  長澤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三封縣地屬朔方郡今縣北二十里三封故城是也後魏于此置長澤縣屬闡熙郡隋罷郡以縣屬夏州皇朝因之
  闡熙故城在今縣西南二十里
  百井戌在縣南八十里勃勃與秃髮傉檀戰處
  胡洛鹽池在縣北五百里周迴三十里亦謂之獨樂池聲相近也漢有鹽官
  綏州上郡下
  開元户八千七百五十 鄉二十八元和户八百四十   卿一十二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其地為白狄所居七國時屬魏史記曰魏有西河上郡秦并天下始皇置三十六郡為上郡漢髙帝元年項羽立董翳為翟王後廢復為上郡漢武帝徴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上郡即其一也按秦上郡城在今州理東南五十里上郡故城是也自後漢末以來荒廢年久俗是稽胡及赫連勃勃都于綂萬上郡之地又為赫連部落所居後魏明帝神龜元年東夏州刺史張邵于此置上郡廢帝元年于郡内分置綏州隋煬帝又改為上州後又改為雕陰郡以雕山在西南故名隋亂䧟賊武徳三年百姓歸化遂于延州豐林縣置綏州總管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廢府移州于今理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東至石州二百七十里西至夏州三百六十里
  西南至延州三百三十里西北至銀州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太原五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賦 布 麻
  管縣五
  龍泉 延福 綏徳 城平 大斌
  龍泉縣中下郭下
  本秦膚施縣地二漢同後魏于此置上縣取郡為名開皇三年上縣屬綏州大業二年改綏州為上郡又改為雕陰郡上縣咸屬焉皇朝因而不改天寳元年改為龍泉
  疏屬山亦名雕隂山即山海經云貳負之臣曰危與貳負殺㝣窳帝乃梏之疏屬山即此也
  無定河一名奢延水自銀州撫寧縣界流入
  州城貞觀元年築實中四靣石崕東靣髙八十尺西面髙百四十尺南面髙四十尺北靣高百二十尺周廻四里二百步
  上郡故城在縣東南五十里始皇使太子扶蘇監蒙恬于上郡即此處也
  吳兒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初赫連勃勃破劉𥙿子義真于長安遂膚其人築此城以居之號吳兒城
  延福縣中下西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秦膚施縣地後魏置延陵縣理延陵村隋文帝改為延福皇朝因之
  綏徳縣中下北至州一百里
  本秦上郡之地二漢不改魏省上郡後魏文帝分上郡南界丘尼谷置綏徳縣隋不改皇朝因之武徳二年移于吐延水北即今理是也
  城平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里
  本秦膚施縣二漢不改後魏孝明帝于今縣理西三十里庫仁川置城中縣隋改為城平縣自庫仁川移子今理屬上郡皇朝因之
  大斌縣中下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秦膚施縣之地後魏孝明帝神龜元年于今縣東五里置大斌縣屬上郡周隋不改武徳七年于今城平縣界魏平故城改置因隋舊名大斌者取稽胡懷化文武雜半之義
  銀州銀川下
  按開元户六千一百二十 鄉十九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白狄地秦并天下始皇分三十六郡屬上郡漢為河西郡圁隂縣之地晉十六國時為戎狄所屬符秦建元元年自驄馬城巡撫戎狄其城即今州理城是也周武帝保定二年分置銀州因谷為名舊有人牧驄馬于此谷狄語驄馬為乞銀隋大業二年廢銀州縣屬雕陰郡隋末䧟于宼賊貞觀二年梁師都都于此重置銀州天寳元年為銀州郡乾元元年復為銀州
  州境東西二百七十一里南北三百二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東至石州界黄河一百六十里東南至綏州一百六十里
  西至夏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麟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 女稽布賦 布 麻 粟
  管縣四
  儒林 真鄉 開光 撫寧
  儒林縣中郭下
  本漢圁隂縣地以其在圁水之陰故名隋開皇三年于此置儒林縣屬銀州大業二年廢銀州以縣屬雕陰郡貞觀二年重置銀州縣又屬焉
  無定河自夏州界流入
  真鄉縣中下西至州一百里
  漢圁陰縣地周武帝保定二年置今縣屬銀州皇朝因之
  茹蘆水源出縣理西北
  開光縣中下西南至州二百里
  漢圁陰縣地周武帝保定二年于今縣理置開光郡宣帝大象二年廢郡置開光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銀州皇朝因之
  撫寧縣中下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圁隂縣地後魏廢帝于縣東撫寧故城置撫寧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移于今理屬銀州皇朝因之
  無定河在縣北二十里
  廢宥州在鹽州東北三百里在夏州西北三百里開元二十六年置寳應以後廢事本末具新宥州
  新宥州
  本在鹽州北三百里初調露元年于靈州南界置魯麗含塞依契等六州以處突厥降户時人謂之六胡州長安四年併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復置蘭池都督府在鹽州白池縣北八十里仍分六州各為一縣以隸之開元十一年康待賓叛亂克定後遷其人于河南江淮諸州二十六年還其餘黨遂于此置宥州以寛宥為名也後為寧朔郡領縣三懷徳延恩歸仁天寳中宥州寄理經略軍寳應以後因循遂廢由是昆夷党項屢來寇擾元和八年冬回鶻南過磧取西城栁谷路討吐蕃西城防禦使周懷義表至朝廷大恐以為回鶻聲言討吐蕃意是為冦惟中書侍郎平章亊李吉甫以為回鶻入寇且當斷絶和事不應便來犯邊今之多士居平則横生異議深沮邊計及聞邊警又承虛聲以洶朝廷冀因幾危揺動時事但當設備不足為慮因請自夏州至天徳軍復置廢館一十一所以通急驛又請夏州騎士五百人營于經略故城應援驛使兼䕶党項部落上悉從之又上言曰國家舊置六胡州在靈州界内開元中廢六州置宥州以領諸降户天寳末宥州寄理于經略軍葢謂居中可以總綂蕃部北接天徳南據夏州今經略軍逺礙靈武道路乖越又不置軍鎮非舊制也請置宥州理經略軍至九年五月詔復于經略軍城置宥州乃為上州于州郭下置延恩縣為上縣改隸夏綏銀觀察使取鄜城神策行營兵馬使鄭杲下兵士并家九千人以實經略軍又置州之日版築之下掘得釡二百五十四口悉堪烹餁識者以為暗合前賢之規模亦足以彰𤣥化之所感也其釡並散給諸營以資軍用又頃年每有回鶻消息常須經太原取驛路至闕下及奏報到已失事宜今自新宥州北至天徳置新館十一所從天徳取夏州乗傳奏事四日餘便至京師
  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東南取夏州路至上都一千三百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一百里
  東南至夏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廢宥州三百里
  東至麟州六百里西南至靈州六百五十里
  北至天徳軍六百里東北至中受降城五百六十里
  南至鹽州六百里
  管縣一
  延恩按此縣志文傳寫缺
  單于大都䕶府
  今為振武節度使理所管單于大都䕶府麟州勝州東受降城 管縣六
  本漢定襄郡之盛樂縣也後魏都盛樂亦謂此城武徳四年平突厥于此置雲州貞觀二十年改為雲州都督府麟徳三年改為單于大都䕶府垂拱二年改為鎮守使聖歴元年改置安化都䕶開元七年隸屬東受降城八年復置單于大都䕶府
  府境按府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取太原路至上都一千九百二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七百里
  東南至河界靜邊軍一百二十里南至朔州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東受降城一百二十里北至黑沙磧口七百里
  管縣一
  金河
  金河縣中郭下
  天寳四年置初景龍二年張仁愿于今東受降城置振武軍天寳四年節度使王忠嗣移于此城内置縣曰金河即後魏什翼犍所都盛樂之地道武帝遷都平城則今雲州所理是也
  麟州新秦下
  禹貢雍州之域秦漢為雲中郡隋開皇二十年置榆林縣改為勝州天寳元年王忠嗣奏割勝州連谷銀城兩縣置麟州
  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
  東至嵐州一百八十里東至嵐州界黄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闗東北至勝州四百里西南至銀州三百里
  管縣三
  新秦 連谷 銀城
  新秦縣中郭下
  初漢武帝徙貧人于闗中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天寳元年置以為縣取漢舊名也
  連谷縣中下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圁隂縣地屬西河郡在今銀州儒林縣界隋文帝于此置連谷鎮煬帝改為連谷戌大業十三年廢戌貞觀八年于廢戌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寳元年割屬麟州連谷鎮縣理城中貞觀八年
  銀城縣中下北至州四十里
  本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漢末大亂匈奴侵邊雲中西河之間其地遂空訖于魏晉不立郡縣後魏時置石城縣廢帝改為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移于廢石龜鎮城即今縣理是也貞觀因之屬勝州天寳元年屬麟州勝州榆林下府
  按開元户四千九十五 鄉十三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地戰國時為晉趙地地理志云雲中立五原本戎狄地趙有之始皇分三十六郡為雲中郡漢因之不改按漢雲中在今州理東北四十里榆林縣界雲中故城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其城遂空晉末屬赫連氏赫連勃勃稱夏都于綂萬按綂萬城今在州理西南八百里夏州是也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之後訖于周代往往置鎮不立郡縣隋文帝開皇三年于此置榆林縣七年又以榆林縣屬雲州二十年割雲州之榆林富昌金洞三縣置勝州立嘉名也煬帝大業五年以勝州為榆林郡領榆林富昌金河三縣十五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武徳四年郭子和歸國其地又䧟梁師都貞觀二年平師都三年仍隋舊理置勝州時柴紹劉蘭破滅匈奴奪得河南之地因置州以決勝為名
  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九百四十里
  西南至麟州四百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
  南至銀州七百里北至豐州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 女稽布賦 布 麻
  管縣二
  榆林 河濱
  榆林縣中下郭下
  本漢沙南縣地屬雲中郡漢末北虜侵擾歴魏晉及周此地皆無縣邑隋開皇七年置榆林縣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屬雲州二十年改屬勝州皇朝因之黄河西南自夏州朔方界流入
  大葭蘆水縣西二百二十里
  小葭蘆水縣西二百四十里其間地甚良沃
  平河水首受黄河隋文帝開之以通屯倉
  金河泊在縣東北二十里周迴十里
  雲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趙雲巾城秦雲中郡也史記曰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所置秦因之
  隋榆林宫在州城内大業三年置因榆林郡為名其年焬帝北廵陳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宫突厥唘人可汗獻馬及兵器新帳因賦詩云云
  榆林關在縣東三十里東北臨河秦卻匈奴之處隋開皇三年于此置榆林關
  河濱縣中下
  本漢沙南縣地屬雲中郡迄于魏晉此地不立縣邑至後魏及周復為銀城縣地隋時復為榆林縣地貞觀三年于此置河濱縣東臨河岸因以為名改雲州為威州立嘉名也八年廢威州以縣屬勝州
  黄河在縣東一十五步闊一里不通船檝即河濱關渡河處名君子津
  河濱關在縣東北貞觀七年
  東受降城本漢雲中郡地在榆林縣東北八里今屬振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八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一千八百二十里
  武節度按北至單于都䕶府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朔州四百里
  西至中受降城三百里北至磧口八百里
  武川城今名里城後魏六鎮從西第三鎮在軍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禄城右入匈奴大路
  光禄城東北有懷朔古城其城即後魏六鎮從西第二鎮在今中城界向北化柵側近也
  豐州九原下府
  案開元户一千九百 鄉五
  今置都防禦使管豐州天徳軍西受降城中受降城 管縣二
  其都防禦使及天徳軍使理在西城今移理舊天徳軍城
  禹貢雍州之域秦上郡之北境秦末没胡漢武帝元朔二年使衛青逐去匈奴開置朔方領縣十理三封在今豐州西一百里後漢因之靈帝末羗胡擾亂城邑皆空永嘉後匈奴衛辰父子新居其地辰子赫連勃勃自稱大單于綂萬城地屬勃勃後魏太武帝擒滅赫連昌置綂萬鎮孝文帝改置夏州其地又為夏州之北境周武帝于今永豐縣置永豐鎮隋文帝開皇三年于鎮置豐州後廢貞觀四年突厥降附又權于此置豐州都督府不領縣惟領蕃戸以史大奈為都督十一年大奈死復廢府以地屬靈州二十二年又分置豐州永徽九年于州復重置永豐縣四年于郭下又置九原縣麟徳元年又置豐安縣天寳元年改為九原郡乾元元年復為豐州
  州境按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南至上都一千八百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一百九十里
  東至勝州五百三十里西南至靈州九百里
  東南至夏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河西城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野馬皮賦 布 麻
  管縣二
  九原 永豐
  九原縣中下郭下
  本漢之廣牧舊地東部都尉所理其九原縣永徽四年重置其城周隋間俗謂之甘草城
  永豐縣中下州西一百十六里
  本漢臨戎舊地後漢末廢北人又謂之賀葛真城周武帝保定三年于此置永豐鎮隋開皇五年廢鎮置永豐縣武徳六年省永徽九年復置
  廢豐安縣在州東南四十里隋開皇六年于縣置豐安鎮麟徳元年改為豐安縣天寳末廢
  天徳軍舊理在西受降城權置軍馬于永清栅元和元年詔移理舊城本安北都䕶貞觀二十一年于今西受降城東北四十里置燕然都䕶以瀚海等六都督臯蘭等七州並𨽻焉龍朔三年移于磧北回紇本部仍改名瀚海都䕶總章二年又改名安北都䕶尋移于甘平東北一千一十八里隋故大同城鎮垂拱元年置同城鎮其都䕶權移理刪丹縣西南九十九里西安城景龍二年又移理西受降城開元十年又移理中受降城天寳八年張齊丘又于可敦城置横塞軍又自中受降城移理横塞軍十二年安思順奏廢横塞軍又于大同川西築城置軍𤣥宗賜名曰大安軍十四年築城功畢移大安軍理焉乾元後改為天徳軍縁居人稀少遂西南移三里權居永清柵其理所又移在西受降城自後頻為河水所侵至元和八年春黄河泛溢城南面毁壞轉都防禦使周懷義上表請修築約當錢二十一萬貫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密陳便宜以西城費用至廣又難施功請修天徳舊城以安軍鎮其大略曰伏以西城是開元十年張説所築今河水來侵已毁其半臣量其事勢不堪重修若别築新城所費殊廣計其人功糧食及改屋宇比及事畢不下三十萬貫錢此但計費猶未知出入之處城南面即為水所壞其子城猶堅牢量留一千人足得住居天徳軍士合抽居舊城豈可更勞版築虛棄錢物若三城是國家盛制仁愿舊規亦須得天徳添兵然後有人修築按天徳舊城在西城正東㣲南一百八十里其處見有兩城本是永清柵即隋氏大同城舊理去本城約三里以下城甚牢小今隨事制宜仍存天徳軍額北城周迴一十二丈高四丈下闊一丈七尺天寳十二載安思順所置其城居大同川中當北戎大路南接牟那山南又是麥泊其地良沃遠近不殊天寳中安思順郭子儀等本築此城擬為朔方根本其意以中城東城連振武為左翼又以西城豐州連定遠為右臂南制党項北制匈奴左右鉤帶居中處要誠良久之規也尋屬禄山有事子儀留老弱于此城身率大衆河北討賊為賊將宋星星所破□火焚燒遂移天徳軍永清柵别置理所于西城只縁添兵未得且因循併在一處力所不足實非遠圖臣久訪略已計料約修此城不過二萬貫錢今若于天徳舊城隨事增飭因有移換仍取城隸于天徳軍别置使名自為雄鎮以張聲勢可讋殊鄰詔從之于是復移天徳軍理所于舊城焉先是縁邊居人常苦室韋党項之所侵掠投竄山谷不知所從及新城施功之日遂有三萬餘家移止城内初議者又慮城大無人以實及是遠近奔凑邊軍益壯人心遂安沃野故城在軍城北六十里即是後魏時六鎮從西第一鎮也
  八到西取寧遠鎮故落鹽池經夏州至上都一千八百里
  西南渡河至豐州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横塞軍城二百里

  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新宥州六百里
  東南至中受降城二百里
  中受降城本漢九原郡地漢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開元十年于此城置安北大都護府後又移徙事具天徳軍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二千一百二十里
  東至東受降城二百里西北至天徳軍二百里
  南至麟州四百里北至磧口五百里
  敬本故城在中城北四十里鄭䖍軍録曰時人以張仁愿河外築二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萬八百七十二步壕塹深峻亦古之堅守賈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
  西受降城舊天徳軍理于此城元和九年移理天徳軍城在豐州西北八十里葢漢朔方郡地臨河縣故理處開元初為河水所壞至開元十年總管張説于故城東别置新城今城一本云其後城西南隅又為河水所壞本末具天徳軍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八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二千二百五十里
  正東㣲南至天徳軍一百八十里東南渡河至豐州八十里
  西南至定遠城七百里北至磧口三百里
  磧口西至回鶻衙帳一千單五里
  右三受降城景雲三年張仁愿所置也初突厥入宼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為賊所敗詔仁愿代之先是朔方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堆神祠突厥將入寇必先詣祠祭酹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突厥黙啜盡衆西擊突騎施婆葛仁愿奏請乗虛奪取漢南之地于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絶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以來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所有仁愿固請不已中宗竟從之仁愿表留年滿鎮兵以助其功時咸陽兵二百餘人逃歸仁愿擒獲盡斬之軍中股慄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雲祠為中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餘里遥相應接北拓三百餘里于牛頭牟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寇掠減鎮兵數萬人初三城不置壅門及卻敵戰具或問曰邊城禦賊之所不為守備何也仁愿曰寇若至此當併力出戰迴顧望城猶須斬之何用守備生其退恧之心其後常元楷為總管始築壅門議者劣之







  元和郡縣志卷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