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縣志 (四庫全書本)/卷16

卷十五 元和郡縣志 卷十六 卷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六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太原府并州
  開元户十二萬六千八百四十 鄉二百四十五元和户十二萬四千     鄉二百四十九今為河東節度使理所管太原府汾州沁州儀州嵐州石州忻州代州蔚州朔州雲州 管縣四十七 都管户十五萬一千六百八十三
  禹貢冀州之域禹貢曰既修太原注曰髙平曰原今以為郡名舜典曰肇十有二州王肅注曰舜為冀州之北太廣分置并州至夏復為九州省并州合于冀州周之九州復置并州職方曰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恒山藪曰昭餘祁川曰滹沱漚夷浸曰淶易釋名曰并兼也言其州或并或設因以為名春秋晉荀吳敗狄于大鹵即太原晉陽縣也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按晉太原大鹵大夏夏墟平陽晉陽六名其實一也太康地記曰并州不以衞水為號又不以恒山為名而言并者蓋以其在兩谷之間乎按今州本髙辛氏之子實沈又金天氏之子臺駘之所居也左傳曰昔髙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大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后帝不臧遷實沈于大夏主參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𤣥冥師生允格臺駘以處太原晉陽縣也太原臺駘之所居按今州又為唐國帝堯為唐侯所封又為夏禹之所都也帝王世紀曰帝堯始封于唐又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平陽即今晉州晉陽即今太原也又曰禹自安邑都晉陽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為晉侯史記曰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曰以是封汝周公請封之于唐成王曰吾戲耳周公曰天子無戲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時為晉國戰國時為趙地左傳曰晉趙鞅入晉陽以叛潁容曰案潁容著春秋左氏條例見後漢書儒林傳舊訛寫潁客今改正趙簡子居晉陽至成公居邯鄲史記曰智伯率韓魏攻趙襄子奔保晉陽晉為韓魏趙所滅故其地屬趙地理志曰趙西有太原秦本紀曰莊襄王二年䝉驁攻趙定太原四年初置太原郡始皇置三十六郡仍為太原郡漢二年魏豹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之地九月韓信虜魏豹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六年以太原二十一縣為韓國徙封韓王信都太原七年信反走入匈奴十一年封皇子為代王都晉陽文帝元年立皇子參為太原王都晉陽地理志云太原郡領二十一縣屬并州後漢末省并州入冀州魏文帝黄初元年復置并州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初曹公圍袁尚于鄴時袁紹外甥髙幹為并州刺史沮授説幹曰并州左有恒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宜速迎尚并力觀變幹不能用故敗晉惠帝時并州之地盡為劉元海所有其後劉曜徙都長安自平陽以東盡入石勒至苻堅姚興赫連勃勃並于河東郡置并州後苻丕為慕容垂所迫奔于晉陽稱帝一年為慕容永所滅後魏復為太原郡周武帝建徳六年平齊置六府于并州後省六府置并州總管隋開皇二年廢總管置河北道行臺尚書省今州理是也九年廢行臺復置并州總管大業元年廢總管三年罷州為太原郡隋季陵遲寇盜充斥煬帝以髙祖為山西河東道撫慰大使太原郡留守仍遣武賁郎將王威髙君雅為副時賊帥厯山飛衆號十萬來寇郡境劉武周又殺太守王仁恭舉兵馬邑俄又攻破汾陽宮監裴寂晉陽令劉文靜勸髙祖舉兵旬日間衆至數萬威君雅有疑心髙祖斬之以徇時大業十三年也其年入闗克定京邑髙祖輔政義寜元年太原郡仍舊不改武徳元年罷郡為并州總管三年廢總管四年又置其年又改為上總管五年又改為大總管七年又改為大都督天授元年罷都督府置北都神龍元年依舊為并州大都督府開元十一年𤣥宗行幸至此州以王業所興又建北都改并州為太原府立起義堂碑以紀其事二十一年分天下州郡為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檢察非法太原為河東道又于邊境置節度使以式遏四夷河東最為天下雄鎮河東節度理太原府管兵五萬五千人馬一萬四千匹衣賜一百二十六萬匹段軍糧五十萬石掎角朔方天兵軍太原府城内聖厯二年置管兵二萬人馬九千五百匹雲中郡守捉東南去單于府二百七十里調露中裴行儉破突厥置管兵七千七百人馬一千二百匹東南去理所八百餘里大同軍雁門郡北三百里調露中突厥南侵裴行儉開置管兵九千五百人馬五千五百匹東南去理所八百餘里雁門今代州也横野軍安邊郡東北百四十里開元中河東公張嘉貞移置管兵七千八百人馬千八百匹西南去理所九百餘里安邊郡今蔚州定襄郡去理所百八十里管兵三千人定襄郡今忻州雁門郡去理所五百里管兵四千人樓煩郡東南去理所二百五十里管兵三千人樓煩郡今嵐州岢嵐軍樓煩郡北百里長安中李迥秀置管兵千人東南去理所三百五十里岢音哿天寶元年改北都為北京今太原有三城府及晉陽縣在西城太原縣在東城汾水貫中城南流
  府境案府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六十里南至東都八百九十里
  東至趙州五百六十里東南至儀州三百四十五里
  正南微東至潞州四百五十里西南至沁州三百四十里
  北至忻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恒州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 甘草 龍骨 特生草 銅鏡黄石𨥥 人參 柏子仁 蒲萄
  賦 布 麻

  管縣十三
  太原 晉陽 榆次 清源 夀陽 太谷祁  文水 交城 廣陽 陽曲 盂
  樂平
  太原縣赤郭下
  開元户二萬一千六百五十六 鄉四十案前各府州有户鄉數而各縣皆無自此以下各縣有開元户鄉而不及元和後仍有併開元不載者決非斯志原本參差蓋皆由𫝊寫遺缺
  本漢晉陽縣地髙齊河清四年自今州城中移晉陽縣于汾水東隋文帝開皇十年移晉陽縣于州城中仍于其處置太原縣屬并州大業三年罷州置太原郡縣仍屬焉隋末移入州城貞觀十二年還遷于舊理在州東二里百六十步
  牢山一名看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魏書曰劉聰遣子粲襲晉陽猗盧救之遂獵牢山陳閲皮肉山為之赤其山出金𨥥
  潛丘在縣南三里爾雅曰晉有潛丘隋開皇二年于其上置大興國觀
  洞過水東自榆次縣界流入西去縣三十里入晉陽縣界
  陽曲故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陽直故城在縣東北二十里隋開皇十六年改陽曲縣理此
  晉渠在縣西一里西自晉陽縣界流入汾東地多鹽滷井不堪食貞觀十三年長史英國公李勣乃于汾河之上引決晉渠厯縣經鄽又西流入汾水
  晉陽縣赤郭下
  開元户一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鄉二十五
  本漢舊縣也屬太原郡至後魏並不改按此前晉陽縣理州城中髙齊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晉陽縣于汾水東今太原縣理是也武平六年于今理置龍山縣屬太原郡因縣西龍山以為名也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并州十年廢龍山縣移晉陽縣理之十六年又置清源縣大業三年省入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皇朝因之在州南二里懸甕山一名龍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山海經曰懸甕之山晉水出焉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䝉山在縣西北十里十六國春秋曰前趙劉聰征劉琨不克略晉陽之人踰䝉山而歸即謂此也今山上有楊忠碑為周將討齊戰勝隋開皇二年追紀功烈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諡曰武元皇帝
  汾水北自陽曲縣界流入經縣東二里又西南入清源縣界
  晉水源出縣西南懸甕山水經注曰晉水出懸甕山東過其縣南昔智伯遏晉水灌晉陽城不沒者三版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水分為二派其北瀆即智氏故渠也其瀆乗髙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灌溉東南出城注于汾水其南瀆于石塘下伏流東南出晉陽城南又東南入于汾今按晉水初泉出處砌石為塘自塘東分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東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東流經晉澤南又東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酈道元所言分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開皇四年開東南流入汾水
  洞過水東自太原縣界流入西入于汾晉水下口也水經注曰劉琨之為并州也劉元海引兵邀擊之合戰于洞過即是水也今按此水出沾縣北山沾即今樂平縣也水經縣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
  晉澤在縣西南六里隋開皇六年引晉水溉稻田周迴四十一里
  府城故老傳晉并州刺史劉琨築今按城髙四丈周迴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其一曰大明城即古晉陽城也左傳言董安于所築史記云智伯攻襄子于晉陽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春秋後語云智伯攻晉陽決晉水灌之城中懸釜而炊今按城東有汾水南流城西又有晉水入城而史記云引汾水後語云決晉水二家不同未詳孰是案史記趙世家作引汾水韓世家亦作決晉水髙齊後帝于此置大明宮因名大明城姚最序行記曰晉陽宫西南有小城内有殿號大明宮即此也城髙四丈周迴四里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連倉城北面因州城東魏孝靜帝于此置晉陽宮隋文帝更名新城煬帝更置晉陽宮城髙四丈周迴七里又一城東面連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開皇十六年築今名倉城髙四丈周迴八里故唐城在縣北二里堯所築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也
  三角城在縣西北十九里一名徒人城
  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縣北二十三里
  受瑞壇在州理倉城中義旗初髙祖神堯皇帝受瑞石于此壇文曰李理萬吉
  晉陽故宮一名大明宮在州城内今名大明城是也昔智伯攻趙襄子襄子謂張孟談曰無箭奈何對曰臣聞董安于簡主之才臣也理晉陽公宮之垣皆以藝蒿楛牆之蒿至于丈于是發而試之其堅則菌簵之勁不能過也公曰矢足矣吾銅少對曰臣聞董安于之理晉陽公宮之室皆以鍊銅為柱質請發而用之則有餘銅矣髙齊文宣帝又于城中置大明宫
  竹馬府在州城中
  汾橋架汾水在縣東一里即豫讓欲刺趙襄子伏于橋下襄子解衣之處橋長七十五歩廣六丈四尺
  晉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縣西南十二里水經注曰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㴑後人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凉堂結飛梁于水上晉川之中最為勝處序行記曰髙洋天保中大起樓觀穿築池塘自洋以下皆遊集焉至今為北都之勝介之推祠在縣東五十里
  唐叔虞墓在縣西南十六里
  髙齊相國咸陽王斛律金墓在縣西南十七里
  晉祠碑在乾陽門街貞觀二十二年太宗幸并州所置御製并書
  起義堂碑在乾陽門街開元十一年𤣥宗幸太原所立御製并書
  講武臺在縣西北十五里顯慶五年
  榆次縣畿西去府五十六里
  開元户一萬五千四百三十七 鄉三十
  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魏榆地左傳曰石言于晉魏榆注曰魏晉邑榆即州理名也史記曰莊襄王二年使䝉驁攻趙魏榆漢以為縣屬太原郡後魏太武帝并入晉陽縣宣武帝復置榆次縣髙齊文宣帝省自今縣東十里移中都縣理之屬太原郡十年改中都縣又為榆次縣三年罷州為郡縣仍屬焉皇朝因之
  麓臺山俗名鑿臺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洞過水東自夀陽縣界流入經縣南四里又西南入太原縣界
  中都故城縣東十里髙齊移于廢榆次城即今縣理是也
  鑿臺在縣南四里水經注曰洞過水西過榆次縣南水側有鑿臺智伯瑤刳腹絶腸折頸摺頤之處史記曰智氏信韓魏從而伐趙攻晉陽韓魏殺之于鑿臺之下説苑曰智氏見伐趙之利不知榆次之禍皆謂此也今按其臺為洞過水所侵無復遺跡
  原過祠俗名原公祠在縣東九里史記曰智伯率韓魏攻趙趙襄子懼乃奔保晉陽原過從後至于王澤見三人自帶以上可見自帶以下不可見與原過竹三節莫通曰為我遺趙毋卹原過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趙毋卹余霍泰山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將使汝反滅智氏汝亦立我百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既滅智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過主之
  麓臺山祠俗名智伯祠在麓臺山上
  清源縣畿東北至府三十九里
  開元户八千五百四十一 鄉十七
  本漢榆次縣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陽鄉魏戊邑按梗陽在今縣南百二十步梗陽故城是也自漢晉皆為榆次縣地後魏省榆次縣地屬晉陽隋開皇十六年于梗陽故城置清源縣屬并州因縣西清源水為名大業二年省又為晉陽縣地武徳元年重置
  汾水經縣東去縣九里又東南入汾水縣界
  梗陽故縣城春秋晉大夫祁氏邑也在縣南百二十步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魏戊為梗陽大夫是也隋開皇十六年于其城内置清源縣
  鵝城在縣東南二十二里晉陽春秋曰永嘉元年洛陽步廣里地陷有二鵝色黄蒼者飛沖天白者不能飛蒼雜色故夷之象劉曜以為已瑞築此城以應之
  閻沒墓在縣西南三里左傳曰梗陽人有獄魏戊不能斷以獄上其大宗賂以女樂魏子將受之魏戊謂閻沒必諫許諾退朝待于庭饋入召之比置三歎魏子問之對曰或賜小人酒不夕食饋始至恐不足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及饋之畢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魏子辭梗陽人
  夀陽縣畿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
  開元户五千一百六十七 鄉十
  本漢榆次縣地西晉于此置受陽縣屬樂平郡永嘉後省晉末山戎内侵後魏太武帝遷戎外出徙受陽之户于太陵城南置受陽縣屬太原郡受陽縣即今文水縣是也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又于受陽故城别置受陽縣屬并州即今縣是也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徳三年置受州縣改屬焉貞觀八年廢受州縣屬并州十一年更名夀陽
  方山在縣北四十里
  洞過水東自樂平縣界流入在縣南五十里又西南入榆次縣界
  馬首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左傳曰晉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韓固為馬首大夫即其地也
  神武故城後魏神武郡也在縣北三十里周廢
  太谷縣畿西北至府七十五里
  開元户一萬五百九十 鄉二十
  本漢陽邑縣地屬太原郡今縣東十五里陽邑故城是也後漢明帝以馮魴為陽邑侯後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復置陽邑縣屬太原郡即今縣是也髙齊及周同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幷州十八年改陽邑為太谷縣因縣西太谷為名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徳三年分并州之太谷祁二縣于此置泰州六年省泰州復以太谷祁縣屬并州
  白壁嶺在縣北七十五里
  蔣谷水今名象谷水源出縣東南象谷經縣北四里北入清源縣界
  陽邑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
  咸陽故城在縣西南十里秦伐趙築之以咸陽兵戍之因名
  蘿藦亭俗名落漠城在縣西北十九里
  祁縣畿北至府一百里
  開元户一萬五千七百八十二 鄉三十
  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大夫祁奚之邑也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縣也按漢祁縣在東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後漢迄後魏並不改髙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年重置屬并州武徳二年改屬泰州六年省泰州還屬并州
  幘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胡甲水一名太谷水東南自潞州武鄉縣界流入又南入汾州平遙縣界
  故祁城漢祁縣城也在縣東南五里晉大夫賈辛邑水經注曰賈辛以貎醜妻不為言與之如臯射雉中之妻乃笑按左傳魏獻子謂賈辛曰昔賈大夫惡取妻而美三年不言御以如臯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注曰賈國之大夫以此而言則辛非射雉者酈道元所引為謬趙襄子城在縣西六里
  雲州故城後魏雲州城也在縣西二十里孝武帝永熙中寄理并州界謂此也
  祁奚墓在縣東南七里
  後漢温序墓在縣西北十四里序本祁人死𦵏洛陽其子夢序云久客思故鄉乃反葬焉
  後漢周黨墓在縣東南十四里黨廣武人世祖引見伏而不謁
  髙齊唐邕墓在縣東南七十里碑云齊尚書令晉昌王文水縣畿東北至府一百一十里
  開元户一萬二千六百六 鄉二十三
  本漢大陵縣地屬太原郡今縣東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後魏省仍于今理置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縣為文水縣因縣西文谷水為名皇朝因之天授元年改為武興縣神龍元年復為文水縣城甚寛大約三十里百姓于城中種水田
  汾水東北自清凉縣界流入經縣東十五里又西南入汾州隰城縣界
  文水西北自交城縣界流入經縣西又南入隰城縣界大陵城漢大陵縣也在縣東北十里史記曰趙武靈王游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異日數言所夢想見其狀吳廣聞之因進孟姚焉
  平陶城漢平陶縣城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屬太原郡後魏改為平遙縣後西胡内侵遷居京陵塞在今汾州界
  大于城在縣西南十一里本劉元海築令兄延年鎮之胡語長兄為大于因以為名
  交城縣畿東北至府八十里
  開元户五千四百十三 鄉十二
  本漢晉陽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晉陽縣置交城縣取古交城為名屬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長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縣移就卻波村置
  少陽山在縣西南九十五里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銀髙二百丈周迴二十里
  羊腸山在縣東南五十三里石磴縈委若羊腸後魏于此立倉今嶺上有故石墟俗云太武帝避暑之所地理志上黨壺闗亦有羊腸陂在今潞州界不謂此也狐突山縣西南五十里出鐵𨥥
  汾水西北自嵐州靜樂縣界流入
  文谷水出縣西南文谷水經曰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按大陵縣在今文水縣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文水發源此城西北東南流入文水縣行八十里
  廣陽縣畿西至府二百六十里
  開元户二千六百七十三 鄉五
  本漢上艾縣也屬太原郡後漢屬常山國晉屬樂平郡後魏改石艾縣屬樂平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遼州大業三年省遼州後屬并州武徳三年又屬遼州遼州今太原府樂平縣理是也六年改屬受州貞觀八年廢受州後屬并州天寶元年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南八十里廣陽故城為名也
  浮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澤發水一名阜漿水亦名妬女泉源出縣東北董卓壘東今其泉初出大如車輪水色青碧泉傍有祠土人祀之婦人袨服靚妝必興雷電故曰妬女故老傳此泉中有神似鼈晝伏夜遊神出水隨神而涌其水東北流入井陘縣界
  廢受州城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名塞魚城武徳八年因故跡築移受州理此貞觀八年
  井陘故闗在縣東八十里史記曰漢二年韓信與張耳欲東下井陘擊趙王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説成安君曰井陘道狹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假臣奇兵三萬從間道絶其輜重不至十日兩將之頭可致戲下餘不從故敗今按井陘亦名土門盤石故關在縣東北七十里
  葦澤故闗在縣東北八十里
  董卓壘在縣東北八十里水經注曰澤發水出董卓壘東
  妒女祠在縣東北九十里澤發水源
  陽曲縣畿南至府七十里
  開元户八千一百二十二 鄉十六
  本漢舊縣也屬太原郡黄河千里一曲曲當其陽故曰陽曲按此前陽曲縣今忻州定襄縣是也後漢末移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陽曲故城是也後魏又移于今縣南四里陽直故城隋開皇三年改為陽直縣十年又移于今縣東北四十里汾陽故縣十六年改陽直縣為汾陽縣因漢舊名也煬帝又改為陽直縣移理木井城即今縣理是也武徳三年又移于今縣西十五里分置汾陽縣屬幷州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因漢舊縣也
  方山在縣東六十里
  汾水西自交城縣流入經縣西南去縣三十里又東南入太原縣界
  縣城故木井城也東魏孝靜帝築城中有井以木為甃因名之
  狼孟故城在縣東北三十六里史記曰始皇十五年大興兵至太原取狼孟是也漢以為縣屬太原郡晉末省按城左右狹澗幽深南面大壑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為城今餘壁猶存
  故盂城漢盂縣也本春秋時晉大夫祁氏邑在縣東北十里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以盂景為盂大夫漢以為縣
  石嶺鎮在縣東北七十里
  盂縣畿西南至府二百二十里
  開元户五千二百七十六 鄉十
  本漢舊縣屬太原郡後漢及晉不改按此前盂縣在今縣西南陽曲縣東北八十里故盂縣城是也後魏省地屬石艾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石艾縣置原仇縣屬遼州因原仇故城為名即今縣是也大業二年改原仇為盂縣因漢舊名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徳三年割并州之盂夀陽二縣于此置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盂縣復屬并州
  白馬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海經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玉石其隂多鐵及赤銅木馬之水出焉山上有白馬闗後魏所置
  原仇山在縣北三十里出人參鐵𨥥縣取此山為名滹沱水西自代州五臺縣界流入南去縣百里
  縣城本名原仇城亦名仇由城按韓子曰智伯欲伐仇由國道難不通鑄大鐘遺之仇由大悦除塗將内之赤章曼支諫不聽斷轂而馳仇由以亡蓋其地也
  樂平縣畿西南至府三百里
  開元户二千六百八十九 鄉五
  本漢沾縣屬上黨郡沾音丁念反晉于此置樂平郡沾縣屬焉又别置樂平縣後魏太武帝省樂平郡及縣孝明帝于今儀州和順縣重置樂平郡及縣髙齊移理沾城即今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遼州縣屬焉大業二年省遼州以樂平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徳六年屬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縣改屬并州
  少山一名河逢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福地記曰河逢山在樂平沾縣髙八百丈可避兵水此即恒山之佐命也沾嶺在縣西三十里
  清漳水出縣西南少山山海經曰少山清漳水出焉今按清漳出樂平濁漳出潞州長子縣界
  縣城即漢沾縣城也隋文帝更加修築
  昔陽故城一名夕陽城在縣東五十里左傳曰晉荀吳假道于鮮虞遂入昔陽滅肥子綿臯歸七國時趙戍于此















  元和郡縣志卷十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