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縣志 (四庫全書本)/卷36

卷三十五 元和郡縣志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六
  唐 李吉甫 撰
  嶺南道
  桂州始安中都督府
  開元戸三萬六千二百六十五 鄉七十二元和户八千六百六十    鄉三十五今為桂管經略使理所管桂州梧州賀州昭州象州柳州嚴州融州龔州富州蒙州思唐州 管縣四十七案都管户數傳寫缺
  禹貢荆州之域漢元鼎六年置零陵郡今州即零陵郡之始安縣也呉歸命侯甘露元年于此置始安郡屬荆州晉屬廣州梁天監六年立桂州于蒼梧鬱林之境因桂江以為名大同六年移于今理隋開皇十年置總管府大業三年罷州為始安郡武徳四年復為桂州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始安郡至徳元年改為建陵郡案前各州不皆叙天寶後之改郡此既叙及則當如舊唐書有乾元元年復為桂州之文或因各州皆天寶改郡乾元復為州已標名于首專叙至徳改郡名之不同終覺未竟其委州境東西三百八十一里南北一百二十八里
  八到北至上都三千七百五里東北至東都三千四百四十五里
  東南至昭州二百三十五里東南水路至梧州六百三十里
  東北至道州四百八十里南至䝉州三百五十里
  西至柳川五百四十里西南至象州五百四十里
  西北至融州四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銅鏡四十面元和貢 銀一百兩
  案此桂州與後梧賀昭象柳嚴融龔富䝉諸州及思唐州之賦據唐六典當是紵布而傳寫竝缺
  管縣十
  臨桂 全義 靈川 陽朔 永福 建陵理定 慕化 永豐 茘浦
  臨桂縣上郭下
  本漢始安縣屬零陵郡至徳二年改為臨桂案唐書地理志云貞觀八年更名與此異
  桂江一名灕水經縣東去縣十步楊樸平南越出零陵下灕水即謂此也
  駮樂山一名福禄山在縣東北十五里
  全義縣中下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始安縣之地武徳四年分置臨源縣大歴三年改為全義縣
  越城嶠在縣北三里即五嶺之最西嶺也
  湘水出縣東南八十里陽朔山下經零陵郡西十里陽朔山即零陵山也案漢書地理志零陵郡零陵縣陽海山湘水所出後漢書郡國志零陵陽朔山湘水出陽海陽朔二志不同據水經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注云即陽朔山也足信漢時稱陽海晉以後稱陽朔一山而先後殊名矣此云陽朔山即零陵山殆因前人有湘出零陵山語然彼以郡縣名統稱猶言零陵之山實非是山本名零陵則證合之似贅其初則觴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其中
  故越城在縣西南五十里漢髙后時遣周竈擊南越趙佗踞險為城竈不能踰嶺即此也
  靈川縣中下西南至州六十里
  龍朔二年分始安縣置東臨桂江
  冷山在縣西南一百里出滑石
  陽朔縣中下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始安縣地隋開皇十年分置陽朔縣取陽朔山為名也皇朝因之
  灕水在縣西二十里
  永福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里
  武徳四年析始安縣之永福鄉置因以為名
  白石水經縣東去縣七步
  建陵縣中下北至州三百四十里
  本漢茘浦縣地呉孫氏置建陵縣梁武帝立為郡隋開皇十年廢郡仍為建陵縣後因之
  建水出縣北建山南流經縣東
  駱駞水在縣西七里
  理定縣中上東北至州三百里
  隋仁夀初分始安縣置興安縣案隋書地理志大業初廢興安縣入始安其何時復置此缺載至徳二年改為理定縣
  慕化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二十里
  武徳四年析始安縣置
  常安水東去縣七步
  永豐縣中下北至州二百一十里
  呉甘露元年析漢茘浦縣之永豐鄉置隋開皇十年省入陽朔縣武徳四年復置
  茘浦縣中下北至州二百四十七里
  本漢舊縣因茘水為名屬蒼梧郡縣南有茘平闗今廢呉屬始安郡隋改屬桂州武徳四年于此置茘州貞觀十二年州廢縣復屬桂州
  茘江水在縣南一里
  梧州蒼梧下
  開元戸一千二百九   鄉九元和户一千八百七十一 鄉九
  古越地也秦南取百越以為桂林郡秦末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其地復屬焉漢元鼎六年平呂嘉又以其地為蒼梧郡之廣信縣領縣十自漢至陳為郡不改隋開皇十年罷郡為蒼梧縣屬靜州大業三年罷靜州復為蒼梧郡武徳五年于郡置梧州
  州境東西一百一十里南北三百八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桂州路四千三百三十五里北至東都四千一百五里
  東南沿流至封州五十里正南微西至義州三百里

  西南沿流至藤州一百里西北至桂州六百三十里
  西北泝流至富州三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石英二十兩
  管縣三
  蒼梧 戎城 孟陵
  蒼梧縣下郭上
  本漢蒼梧郡廣信縣地也自漢迄陳不改隋開皇十年罷郡于此立蒼梧縣皇朝因之
  通星山在縣北六十二里漢劉曜為太守嘗登此山仰觀星歴因號通星山
  鬱水南去縣八里
  戎城縣下東北至州二十里
  本漢廣信縣地梁于此置遂城隋開皇十年虞慶則南征屯兵于此改為戎城縣案遂城戎城之城隋書地理志竝作成皇朝因之縣北臨西江水
  孟陵縣下南至州水路九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蒼梧郡案孟陵前後漢書竝作猛陵隋省武徳四年重置屬藤州貞觀八年改屬梧州
  賀州臨賀下
  開元户二千五百三十七 鄉十元和户四百四十九   鄉十
  漢蒼梧郡地今州即蒼梧郡之臨賀縣也呉黄武五年割蒼梧置臨賀郡賀水出州東北界西流又注臨水郡對臨賀二水故取名焉呉屬荆州晉屬廣州隋開皇元年以郡為賀州大業二年廢州以縣屬蒼梧郡武徳五年復置賀州
  州境東西三百七十里南北四百一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八百五十里北至東都三千五百九十五里
  東至連州二百七十里南至封州三百六十里
  西至昭州三百里西南至富州三百一十里
  西南至梧州四百一十里
  貢賦開元貢 蕉布 石斛 竹布 蚺蛇膽元和貢 銀三十兩 千金藤 班弓彈弓面管縣六
  臨賀 封陽 馮乗 桂嶺 蕩山 富州
  臨賀縣下郭下
  本漢舊縣也自漢至陳不改隋大業二年省臨賀縣入富川縣十二年重置屬蒼梧郡武徳四年改屬賀州縣北四十里有大山山有東遊龍中二冶百姓採沙燒錫以取利焉
  臨水東去縣十步又有賀水合更名臨賀水
  封陽縣下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
  本漢舊縣屬蒼梧郡在封水之陽故名呉屬臨賀郡隋屬桂州武徳四年屬賀州
  長林山在縣東五里
  臨賀水東去縣百步
  馮乗縣下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蒼梧郡界内有馮溪因以為名呉屬臨賀郡至隋不改大業三年改屬零陵郡武徳四年屬賀州萌渚嶠在縣北一百三十里即五嶺之第四嶺也按今縣與道州江華縣分界于此嶠之上
  錫冶三
  桂嶺縣下西南至州八十二里
  本漢臨賀縣之地呉分置建興縣屬臨賀郡晉改為興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桂嶺縣屬連州因界内桂嶺為名武徳四年改屬賀州
  桂嶺在縣東十五里
  程岡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朝岡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並有鐵𨥥自隋至今採取蕩山縣下東至州一百七十二里
  蕭梁于此立縣隋大業二年武徳四年復置案唐書地理志天寶後置與此異
  蕩山在縣西七里
  富川縣下東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
  本漢舊縣屬蒼梧郡呉屬臨賀郡隋屬桂州武徳四年改屬賀州
  鍾乳穴三
  靈溪水今名富水去縣西二里
  昭州平樂下
  開元戸七千三     鄉十二元和户一千五百七十八 鄉七
  本漢蒼梧郡之富川縣地也呉甘露元年分富川縣置平樂縣屬始安郡至隋不改武徳四年于縣置樂州貞觀八年改樂州為昭州取境内昭潭為名案昭潭舊唐書作昭岡潭州境東西一百七十三里南北二百三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三十五里北至東都三千六百七十五里
  東至賀州三百里東南水路至富州一百六十里
  東北過嶺至道州四百里西北至桂州二百里水路三百里
  北過嶺至永州六百里
  貢賦開元貢 銀三十兩元和貢 銀二十兩
  管縣三
  平樂 恭城 永平
  平樂縣下郭下
  本漢富川縣地呉于此置平樂縣取平樂溪為名案唐書地理志武徳四年析置沙亭縣貞觀七年
  目巖山在縣北三十八里巖有兩孔相對如人目瞳子白黑分明因號為目巖
  縈山在縣南十里山有木客
  縣東三十一里有陽里穴那溪穴新穴皆出鍾乳平樂溪在縣南三里水之西岸有昭潭周迴一里其深不測
  恭城縣下西南至州九十里
  武徳四年析平樂縣置
  銀殿山其下有鍾乳穴十二所在縣東二十八里平樂水西去縣二百步
  永平縣下西南至州九十里
  證聖元年割平樂縣永平鄉置因鄉為名縣南臨永平水西流入平樂縣界
  象州象郡下
  開元戸三千二百九十 鄉十元和户二百三十二  案鄉數傳寫缺
  漢平南越置鬱林郡今州即鬱林郡中留潭中二縣地也案中留後漢書郡國志宋書州郡志竝作中溜惟前漢書作中留而顔師古注曰留音力救反水名則音義實同開皇十一年廢二縣以潭中縣為桂林縣仍于桂林置象州大業二年廢象州以桂林縣屬桂州武徳四年平蕭銑析桂林立武徳縣仍于縣治重置象州取界内象山為名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北至上都四千二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九百六十五里
  東至康州陸路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潯州二百一十里
  西至柳州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嚴州二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銀二十兩
  管縣三
  陽壽 武仙 武化
  陽壽縣下郭下
  本漢中留縣之地也隋開皇十一年廢中留縣入桂林縣又析桂林置陽壽縣屬象州
  象山在縣西北三里
  陽水南去縣二十步
  武仙縣下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武徳四年析桂州建陵縣南置
  武化縣下西南至州六十五里
  武徳四年析桂州建陵縣之南界置屬晏州貞觀十二年廢晏州改屬象州
  柳州龍城下
  開元户一千二百七十四 鄉十四元和户一千二百八十七 鄉九
  本漢鬱林郡潭中縣之地迄陳不改隋開皇十一年改潭中為桂林縣仍析桂林為馬平縣屬象州隋末陷賊武徳四年平蕭銑于此置昆州又改為南昆州貞觀八年改為柳州因柳江為名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北至上都四千二百四十五里東北至東都四千一百四十里
  東至桂州五百四十里東至象州一百六十里
  北至融州陸路一百二十三里水路三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銀二十兩
  管縣五
  馬平 龍城 洛容 洛封 象
  馬平縣下郭下
  隋開皇十一年析桂林縣置屬象州貞觀屬柳州潭水東去縣二百步
  柳江在縣南三十步
  龍城縣下東南至州八十八里
  隋開皇十年析桂林縣置案隋書地理志云梁置與此異
  潭水在縣西十里
  龍溪水經縣南入潭水
  洛容縣下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永徽中置屬嚴州天授二年割屬柳州
  洛封縣下東南至州一百七十里
  本烏蠻所住村名乾封二年招慰蠻戸因為縣
  象縣下西南至州六十五里
  陳于今縣南四十五里置象郡隋開皇九年廢郡為縣案舊唐書云頁觀中置與此異龍朔三年為賊所𬋖乾封二年復置總章元年割屬柳州
  嚴州循徳下
  開元户一千六百六十 鄉十四元和户一千一十六  鄉四
  本漢鬱林郡中留縣之地乾封二年于廢昆州樂沙縣置嚴州仍改樂沙縣為懹義縣州城南枕大江當桂州往邕州之路在嚴岡之上因為名
  州境東西一千四百四十一里南北三百八十二里
  八到北至上都四千四百五十里東北至東都四千一百二十五里
  南至澄州二百二十六里西南至賓州一百九十里
  東北至柳州陸路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銀
  管縣二
  循徳 來賓
  循徳縣下郭下
  武徳四年析桂林立陽徳縣其年又改名循徳縣案舊唐書云改歸徳為修徳與此陽徳循徳竝有異本屬柳州永徽初割入嚴州仍為州理案永徽在乾封前州為乾封二年置則縣之為州理必非永徽初此葢有訛脫字句
  古郎山在縣西四十里
  都泥江南去州一里
  來賓縣下東至州二百里
  本樂沙縣也乾封二年為懐義縣天寶二年改曰來賓在都泥北來賓水東故以為名
  融州融水下
  開元户一千七百七 鄉七元和户二百四十二 鄉五
  本漢鬱林郡潭中縣地也自漢迄宋不改蕭齊于此置齊熙郡梁大同中又于郡置東寧州隋開皇十一年改為融州廢齊熙郡為義熙縣大業二年州廢武徳四年平蕭銑于義熙縣復置融州因州界内融山為名州境東西四百四十七里南北四百九十七里
  八到北至上都四千一百九十五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九百三十五里
  東至桂州四百九十五里南至柳州水路三百八十里陸路二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黄藤 防風元和貢 金二兩 桂二十五斤
  管縣二
  融水 武陽
  融水縣下郭下
  隋開皇十一年改齊熙郡為義熙縣屬融州武徳六年改為融水
  銅鼓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融溪水在縣北五十二里
  武陽縣下東北至州八十里
  隋開皇十一年析義熙縣置臨牂縣永徽元年廢入融水龍朔二年重置改為武陽案唐書地理志天寶初併黄水臨牂二縣更置與此異
  武陽溪水在縣東十里
  龔州臨江下
  開元戸二千四百二十 鄉十五元和户二百七十六  鄉十五
  古越地也漢平南越置蒼梧郡今州即蒼梧郡猛陵縣之地晉分猛陵置永平郡又為永平郡之武林縣地也貞觀三年于此置鷰州七年移鷰州于今州東六十五里于鷰州舊理置龔州都督府因龔江以為名也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梧桂路四千五百七十五里北至東都四千三百一十五里
  東至藤州一百四十里南至繡州一百七十四里

  西南至潯州泝流一百三十里北至象州三百一十里
  正北微東至䝉州二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銀二十兩
  管縣五
  平南 武林 隋建 大同 陽川
  平南縣下郭下
  本漢猛陵縣地貞觀七年于此置平南縣屬龔州鷰石山在縣東南十里
  龔江一名潯江亦名都泥江在縣南五十步
  武林縣下西北至州二十五里
  本漢猛陵縣地宋元嘉二年置武林縣屬永平郡隋屬藤州貞觀七年割屬龔州
  潯江東南去縣十五里
  隋建縣下西至州八十里
  隋開皇十九年分武林縣置屬藤州貞觀七年割屬龔州
  盧越水在縣東南一百一十步
  大同縣下南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鬱林郡布山縣之地也貞觀七年于此置大同縣屬龔州
  花憐水在縣東北二十步
  陽川縣下東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布山縣地貞觀七年于此置西平縣屬龔州天寶元年改為陽川
  仙人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潯江南去縣三十五里
  富州開江下
  開元户一千三百一十六 鄉四元和户二百四十二   鄉四
  禹貢荆州之域漢平南越置蒼梧郡今州即漢蒼梧郡之臨賀縣地也梁武帝分臨賀郡置南靜郡隋開皇中廢武徳五年重置靜州貞觀八年改為富州因富川水為名也
  州境東西一百七十六里南北一百八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九百五里北至東都三千八百三十五里
  東南沿流至梧州三百二十里東北至賀州三百一十里
  西至䝉州九十里西北至昭州一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斑布五疋 銀
  管縣三
  龍平 開江 思勤
  龍平縣下郭下
  本漢臨賀縣地也梁于此立南靜郡隋開皇十一年廢以龍平縣屬桂州貞觀八年改置富州縣割屬焉灕水東去縣二十一步
  富川水經縣南又東入灕水
  開江縣下北至州一百里
  本漢猛陵縣地梁于此置開江郡隋開皇十年罷郡為縣以屬靜州大業二年武徳五年復置屬梧州神龍元年割屬富州
  桂江在縣西二里
  思勤縣下南至州一百四十里
  聖歴元年分龍平縣置案唐書地理志天寶後置與此異二年于縣置武安州開元二年廢以縣屬富州
  富川水在縣東五十步南流
  印岡山在縣北四十五里
  䝉州蒙山下
  開元户一千六百三十七 鄉七元和户二百七十二   鄉七
  本漢蒼梧郡地今州即漢蒼梧郡之茘浦縣也隋開皇十年分置隋化縣屬桂州武徳五年于此置南恭州貞觀八年改為蒙州因蒙水以為名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北至上都四千五十二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七百九十二里
  東至富州九十里南至龔州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象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茘浦縣八十里
  北至桂州三百四十七里
  貢賦開元貢 麩金
  管縣三
  立山 正義 東區
  立山縣下郭下
  本開皇十年分茘浦置隋化縣屬桂州武徳五年置立山縣屬茘州改屬蒙州
  蒙水舊名涇水在縣北二里
  正義縣下東南至州三百里
  武徳五年分茘浦縣置屬荔州改屬蒙州
  蒙水在縣南四里
  乳穴二
  東區縣下西北至州八十里
  武徳五年分荔浦縣置
  涇水西北去縣三十五里
  葛峩鎮在縣城内
  思唐州武郎下
  元和户六寸一 鄉二案開元户鄉數傳寫缺
  永崇二年案永崇即永隆唐髙宗年號後因避明皇諱改隆為崇前桂州司馬夏侯處亷奏割龔䝉象三州置開元二十四年奏為羈縻州建中元年升為正州額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北至上都四千二百一十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九百五十里
  東至富州三百五十里南至龔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象州一百八十里北至蒙州一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銀一十兩
  管縣二
  武郎 平原
  武郎縣下郭下
  與州同時置前臨駞禮江
  唐嶺在縣西南四十里與平原分界
  平原縣下東北至州八十里
  與州同時置前臨思洪江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