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民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民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
《解放军报》社论
1967年3月17日
本作品收錄於《解放军报

加强民兵建设,是我们伟大统帅毛主席的一贯的战略思想。建国以来,毛主席先后多次指示,要大办民兵师,实现全民皆兵,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政治、军事三落实。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这些指示。

当前,我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派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进行夺权斗争的关键时刻。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民兵工作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民兵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民兵的作用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全国广大民兵都应该坚决执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遵照毛主席历来对民兵工作的指示,遵照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指示提出的抓革命,促战备、促工作、促生产的要求,充分发挥自己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提出,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权力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红旗》杂志一九六七年第五期社论《论革命的“三结合”》指出:“从上至下,凡要夺权的单位,都要有军队代表或民兵代表参加,组成‘三结合’。不论工厂、农村、财贸、文教(大、中、小学)、党政机关及民众团体都要这样做。县以上都派军队代表,公社以下都派民兵代表,这是非常之好的。”民兵在夺权斗争中参加革命的“三结合”,这是毛主席对我们民兵的最大关怀,最大信任,最大鼓舞。我们决不能辜负毛主席的关怀和信任,一定要最坚决地完成这一项新的重大而又光荣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定地和无产阶级革命派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积极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夺权斗争,积极参加革命的“三结合”,把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彻底打倒,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彻底胜利。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空前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是一场极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国内外的阶级敌人正在处心积虑地阴谋进行捣乱和破坏。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进行,必须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民兵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群众性的革命武装,是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强大后备力量。广大民兵不仅要积极地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而且要警惕地、英勇地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民兵要同人民解放军一起,热烈响应毛主席关于人民解放军应该积极支持左派广大群众的伟大号召,随时准备粉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所掀起的反革命逆流。要大力协同公安机关,坚决镇压地、富、反、坏、右分子的反革命活动。要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地加强战备,随时准备配合人民解放军消灭敢于来犯的敌人。

伟大的统帅毛主席号召我们要“抓革命,促生产”。毛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十六条”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为的要使人的思想革命化,因而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我们民兵一定要最热烈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最积极地执行“十六条”,坚决和那些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坏家伙们进行斗争,既当革命的闯将,又当生产的模范,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生产中的突击作用,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当前农村最紧迫的任务是搞好春耕生产。搞好今年的春耕生产,这是关系到全年农业生产的收成,关系到“备战、备荒、为人民”,关系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进行的头等大事。这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毛主席历来教导我们,一切农村工作“必须注意季节”,要“不违农时”。农村广大民兵一定要用“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积极带头打响春耕生产第一炮,为夺取全年农业大丰收奠定一个好基础。工业交通战线上的民兵,也一定要鼓足革命干劲,带头搞好生产,为每月每季都高质量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而奋斗。

民兵要完成这些重大而又光荣的任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更好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我们要把“老三篇”和《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作为座右铭来学,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执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来解决斗争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用毛泽东思想做武器,搞好灵魂深处的革命,大破“私”字,大立“公”字,克服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风头主义等不良倾向,增强革命性、科学性和组织纪律性,当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民兵同志们,人民武装干部同志们,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努力完成毛主席和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而又光荣的任务,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作出最大的贡献!让我们通过执行和完成这些任务,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自己,促进民兵队伍的非常无产阶级化和非常战斗化,把民兵工作三落实搞得更好!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7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3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