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王玄谟

编辑

  玄谟字彦德,太原祁人。义熙中,武帝临徐州,辟为从事史。景平末,谢晦为荆州,请为南蛮参军、武昌太守。元嘉中补长沙王义欣镇军中兵参军,领汝阴太守。後为兴安侯义宾辅国司马彭城太守,加宁朔将军。元凶弑立,以为益州刺史。孝武即位,除徐州刺史,加都督,假辅国将军,拜豫州刺史前将军,封曲江县。免,寻复为豫州刺史,迁宁蛮校尉ユ州刺史,後为金紫光禄大夫,领太常。寻领起部尚书。又领北选,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转领军将军。前废帝即位,徙青冀二州刺史。明帝即位,除大将军江州刺史,寻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护军,迁南豫州刺史,卒年八十一,谥曰庄公。

论彭城表

编辑

  彭城南届大淮,左右清汴,城隍峻整,襟带卫周。又自淮以西,襄阳以北,经途三千,达於济岱,六州之民,三十万户,实由此境。

  请用杨头为西秦州假节表

  被敕令臣遣使与杨元和、杨头相闻,并致信饷。即遣中军行参军吕智宗赍书并信等,亦自遣使随智宗。及头语智宗,顷破家为国,母妻子弟并坠没虏中,不顾孝道,陈力边捍,竭忠尽诚,未为朝廷所识。若以元和承统,宜授王爵;若以其年小未堪大任,则应别有所委。顷来公私纷纭,华戎交构,皆此之由。臣伏寻头元嘉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氐、羌负远,又与虏咫尺,急之则反,缓之则怨。观头使人言语,不敢便望仇池公,所希政在西秦州假节而已。如臣愚见,蕃捍汉川,使无虏患,头实有力,四千户荒州,殆不足吝。元和小弱,若未可专委,复数年之後,必堪嗣业,用之不难。若才用不称,则应归头。若茄芦不守,汉川亦无立理。《宋书·氐胡传》,孝建二年,以杨元和为征虏将军,杨头为辅国将军。元和年小才弱,不能绥御所部。头母妻子弟,并为虏执。头至诚奉顺,无所怀顾。雍州刺史王玄谟上表。上不许。案《孝武纪》,孝建二年十月,以王玄谟为雍州刺史,《氐胡传》作王谟,有脱,今校正。

领汝阴太守上疏

编辑

  王途始开,随复沦塞,非惟天时,抑亦人事。虎牢滑台,非惟将之不良,抑亦本之不固。本之不固,皆由民惮远役。臣请以西阳之鲁阳,襄阳之南乡,发甲卒分为两道,直趣淆渑,征士无远信之思,吏士有屡休之歌。若欲以东国之众,经营牢洛。道途既远,独克实难。《宋书·王玄谟传》。元嘉中,领汝阴太守,时虏攻陷滑台,执朱修之以归,玄谟上疏。

临雍州上言

编辑

  所统侨郡,无有境土,新旧错乱,租课不时,宜加并合。《南史》十六。

垦起湖田议

编辑

  小民贫匮,远就荒畴。去旧即新,粮种俱阙。习之既难,劝之未易。谓宜微加资给,使得肆勤,明力田之赏,申怠惰之罪。《宋书·孔靖传》,大明初,灵符表徙无赀之家於馀姚鄞贸阝三县界,垦起湖田,太常王玄谋议。

报南郡王义宣书

编辑

  频奉二诲,伏对战骇。先在彭泗,闻诸将皆云必有今日之事,以鄙意量,谓无此理。去年九月,故遣参军先僧瑗修书表心,并密陈入相之计,欲使周旦之美,复见於今。岂意理数推,果至於此。昔因幸会,蒙国士之顾,思报厚德,甘起泉壤,岂谓一旦事与愿违。公崇长奸回,自放西服,信邪细之说,忘大节之重,溺流狡之志,灭君亲之恩,狎玩极宠,越希非觊,祖宗世祀,自图颠覆,瞑目行事,未有如斯之甚者也,乃复枉覃书檄,远示见招。此则丹心微款,未亮於高鉴,赤诚幽志,虚感於平日,环念周回,始悟知己之为难也。公但念提职在昔,不思善教有本,徒见徐鲁去就,未知仗义有人,岂不惜哉!有臣则欲其忠,诱人而导诸逆,君子忠恕,其如是乎?苟不忠恕,则择木之翰,有所不集矣。夫挑妾者爱其易,求妻则敬其难。若承命如响,将焉用之。原毂存舆,无礼必及,窃恐荆郢之士,已当潜贰其怀,非皇都陋臣,秉义不徙。公虽心迷迹往,犹愿勉建良图。柳抚军忠壮慷慨,亮诚有素,新亭之勋,莫与为等,而妄信奸虚,坐相贬谤,不亦惑哉。

  幸承人乏,夙诫前驱,精甲已次近路,镇军骆驿继发。太傅、骠骑嗣董元戎,乘舆亲御六师,威灵遐振。人百其气,慕义如林,舟骑云回,赫奕千里,辄属秉锐,与执事周旋,授命当仁,理无所让。夫君道既尽,民礼亦绝,执笔裁答,感慨交怀。《宋书·南郡王义宣传》,时讨义宣,遣豫州刺史王玄谟舟师顿梁山,洲内东西两岸,为却月城,营栅甚固,义宣屡与玄谟书要令降,玄谟书报。

驰信告柳元景

编辑

  西城不守,唯馀东城,众寡相悬,请退还姑孰,更议进取。《宋书·垣护之传》。

孟灵休

编辑

  灵休,平昌人,晋丹阳尹昶子,封临汝公,官至秘书监。

与何勖书

编辑

  刘邕向顾见啖,遂举体流血。《宋书·刘穆之传》。穆之孙邕,嗜食疮痂,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疮,疮痂未落者,悉褫取以饴邕。邕既去,灵休与何勖书。案,勖,元忌之子,为侍中,封安成公,又见《南史》十五。

垣护之

编辑

  护之字彦宗,略阳桓道人,初从武帝征司马休之,为世子中军府长史,兼行参军。永初中补奉朝请。元嘉初为殿中将军北高平太守。迁宣威将军锺离太守,寻加建武将军,领济北太守。孝武起义,以为宁远将军冀州刺史。孝建初征为游击将军,加辅国将军,迁宁朔将军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免,复为游击将军,迁大司马、辅国将军、南东海太守。未拜,复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历城,进宁朔将军兼督徐州诸军事。大明中征为右卫将军,转西阳王子尚抚军司马临淮太守。出为持节、督豫司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豫州刺史、淮南太守,免。大明八年,复起为太中大夫。未拜,卒,年七十,谥曰壮侯。

与至彦之书谏回师

编辑

  外闻节下欲回师反旆,窃所不同。何者?残虏畏威,望风奔迸,八载侵地,不战克复。方当长驱朔漠,穷扫遗丑,况乃自送,无假远劳。宜使竺灵秀速进滑台,助朱修之固守。节下大军,进拟河北,则牢洛游魂,自然奔退。且昔人有连年攻战,失众乏粮者,犹张胆争前,莫肯轻退。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宋书·垣护之传》。

驰书劝王玄谟急攻滑台

编辑

  昔武皇攻广固,死没者亦众。况事殊曩日,岂得计士众伤疲,愿以屠城为急。《宋书·垣护之传》。

垣袭祖

编辑

  袭祖,护之子,为淮阳太守,孝武以事徙之岭南。护之不食而死,帝疾笃,遣使至岭南杀之。

临死与从弟荣祖书

编辑

  弟尝劝我危行言逊,今果败矣。《南齐书·垣荣祖传》《南史》二十五。

刘式之

编辑

  式之字延叔,东莞莒人,晋仆射刘穆之次子,为相国中兵参军。入宋,迁太子中舍人黄门侍郎、宁朔将军、宣城淮南二郡太守,入为太子右卫率、左卫将军、吴郡太守,卒,赠征虏将军德阳县侯,谥曰恭。

诸官出行分道议

编辑

  每至出行,未知制与何官分道,应有旧科。法唯称中丞专道,传诏荷信,诏唤众官,应诏者行,得制令无分别他官之文。既无画然定则,准承有疑,谓皇太子正议东储,不宜与众同例。中丞应与分道,扬州刺史、丹杨尹、建康令并是京辇土地之主。或检校非违,或赴救水火,事应神速,不宜稽驻,亦合分道。又寻六门则为行马之内,且禁卫非违,并由二卫及领军,未详京尹建康令门内之徒及公事亦得与中丞分道与不?其准参旧仪,告报参详所宜分道,听如台所上。其六门内既非州郡县部界,则不合依门外。其尚书令二仆射所应分道,亦悉与中丞同。《宋书·礼志》二,《通典》二十四,元嘉十二年,有司奏御史中丞刘式之议。

刘瑀

编辑

  瑀字茂琳,式之第三子,元嘉中为南徐州别驾从事史,迁从事中郎,领淮南太守,出为宁远将军益州刺史。孝武即位,召为御史中丞,除司徒左长史,迁御史中丞,转右卫将军,除辅国将军益州刺史,坐事免,起为东阳太守,迁吴兴太守,大明二年卒,谥曰刚子,有集七卷。

奏弹萧惠开

编辑

  非才非望,非勋非德。《南史》十五。

奏弹王僧达

编辑

  荫藉高华,人品冗末。《宋书·刘穆之传》,《南史》十五。

与颜竣书

编辑

  朱修之三世叛兵,一旦居荆州青油幕下,作谢宣明面见,向使斋帅以长刀引吾下席,於吾何有?政恐匈奴轻汉耳。《宋书·刘穆之传》,《南史》十五,《初学记》二十五。

与亲故书

编辑

  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刘安众处,朝廷不为多士。《宋书·刘穆之传》,《南史》十五,族叔秀之为丹杨尹,又与亲故书。

刘秀之

编辑

  秀之字道宝,穆之从兄子,少帝末除驸马都尉奉朝请,文帝时除抚军江夏王义恭平北彭城王义康参军,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选建康令,除尚书中兵郎,重除建康令。孝武镇襄阳,以为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改领广平太守,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宁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孝武即位,迁使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改督为监,封康乐县侯。寻迁监郢州诸军事郢州刺史,征为右卫将军,迁丹阳尹,又迁尚书石仆射,领太子右卫率,出为使持散骑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大明八年卒,赠侍中司空,谥曰忠成公。

北征上疏

编辑

  以今月十二日入泗口,缘道把沙开沟,以夜继日,日才行十馀里,或七八里。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九引《宋元嘉起居注》。

民杀长吏议

编辑

  律文虽不显民杀官长之旨,若值赦,但止徙送,便与悠悠杀人曾无一异。民敬官长,比之父母。行害之身,虽遇赦,谓宜长付尚方,穷其天命,家口令补兵。《宋书·刘秀之传》,大明四年,改定制令,疑民杀长吏科,议者谓值赦宜加徙送,秀之以为云云,又见《南史》十五。

申恬

编辑

  恬字公休。《御览》六百三十四引徐爰《宋书》作字道魏郡魏人,义熙末为骠骑道怜参军。武帝受禅,拜东宫殿中将军。元嘉中转员外散骑侍郎,出为绥远将军下邳太守,转北海,加宁远将军。又为北谯梁二郡太守,迁督鲁东平济北三郡军事太山太守。临川王义庆镇江陵,为平西中兵参军,又为衡阳王义季安西参军,加宁朔将军,召拜太子屯骑校尉,以母忧去职。起督冀州青州,之济南乐安平原三郡诸军事、扬烈将军、冀州刺史,加济南太守。以兵败征还,起为通直常侍,授宁朔将军、山阳太守。孝武即位,迁青州刺史。寻加督徐州之东莞东安,又督冀州,迁豫州刺史,孝建三年卒,年六十九。

上换郡事宜表

编辑

  伏闻朝恩,当加臣济南太守,仰惟优旨,荒心散越。臣殃咎之馀,遭蒙逾忝,宠私罔巳,复兼今授,岂其愚迷,所能上答。臣近至止,即履行所统,究其形宜。河济之间,应置戍捍,其中四处,急须修立,瓮口故城,又是要所,宜移太原,委以边事。缘山诸逻,并得除省,防卫绥怀,利便非一。吕绰诚效益著,深同臣意,百姓闻者,咸皆附说,急有同异,二三未宜。但房绍之莅郡经年,军民粗狎,改以带臣,有乖旧事,远牵太原,於民为苦。而瓮口之计,复成交互,人情非乐,容有不安。疆场威刑,患不开广,若得依先处分,公私允缉。《宋书·申恬传》

萧思话

编辑

  思话,南兰陵人,孝懿皇后弟子。义熙末除琅邪王大司马参军。转相国参军,永初初,丁父忧去职,服阕,拜羽林监,袭爵,封阳县侯,转宣威将军彭城沛二郡太守。元嘉初,谢晦为荆州,请为司马,不就,迁中书侍郎、振武将军、青州刺史,以避虏征下廷尉,起为横野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加节进号宁朔将军,迁临川王义庆平西长史南蛮校尉,又除衡阳王义季安西长史,迁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太守。入为侍中,领太子右卫率,寻改领左卫将军南徐州大中正,复出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迁护军将军,代孝武为抚军将军兖徐二州刺史,免。元凶弑立,复先职。孝武即位,以为散骑常侍、中书、丹阳尹,出为镇西将军郢州刺史,孝建二年卒,赠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穆侯。

奉世祖笺

编辑

  下官近在历下,始奉国讳,所承使人,不知阔狭。既还在路,渐有所闻,犹谓人伦,无容有此,私怀感慨,未敢在言。奉被今教,果出虑表,重增哀惋,不能自胜。此实天地所不覆载,人神所不容忍。率土民氓,莫不愤咽,况下官蒙荷荣渥,义兼常志。此月五日,被驿使追,命骑还朝,切齿拊心,辄已锺疾。虽百口在都,一非所顾。正欲遣启受规略。会奉今旨,悲惧兼情。伏承司徒英图电发,殿下神武霜断,臧质忠义并到,不谋同时,仗顺洽流,席卷江甸,前驱风迈,已应在近。下官复练始集,遣辅国将军申坦、龙骧将军梁坦二军,分配精甲五千。申坦为统,便以即日水陆齐下。下官悉率文武,骆驿继发。凭威策懦,势同振朽,开泰有期,悲欣交集。《宋书·萧思话传》,元凶弑立,以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思话即率部由还彭城起义,以应世祖,遣使奉笺。

  一月三日思话白,节近说寒切,足下复何如?比何一涉道久当诸恶邪?少首望近,吾所患犹尔,思话白。《淳化阁帖》四。

萧惠开

编辑

  惠开,思话子,初为秘书郎,转太子舍人、尚书水部郎、始兴王浚征北主簿、南徐州治中从事史,徙汝阴王友。又为南徐州别驾、中书侍郎、江夏王义恭大将军大司马从事中郎。孝建初自太子中庶子,转黄门侍郎。免,寻除中庶子。丁父艰,服阕,除司徒左长史。大明初,出为海陵王休茂北中郎长史、宁朔将军、襄阳太守,行雍州州府事,袭爵封阳县侯。还为新安王子鸾冠军长史,行吴郡事,迁豫章内史,入为尚书吏部郎。不拜,徙御史中丞,进侍中。母忧去职。起为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不行,改督益宁二州刺史。明帝即位,进号冠军将军,又进平西将军,改督为都督,寻除晋平王休骠骑长史、南郡太守,入为少府,加给事中。又除巴陵王休若征西长史、宁朔将军、南郡太守,未拜,有集七卷。

求解职表

编辑

  陛下未照臣愚,故引参近侍。臣以职事非长,故委能何偃,凡诸当否,不敢参议。窃见积射将军徐冲之,为偃命所黜。臣愚怀谓有可申,故聊说微异。偃恃恩使贵,欲使人靡二情,便诃胁主者,手定文案,割落臣议,专载己辞。虽天照广临,竟未见察臣理,违颜咫尺,致兹壅滥。则臣之受劾,盖何足悲?但不顺侍中,臣有其咎,当而行之,不知何过?且议之不允,未有弹科,省心揆天,了知在宥。臣不能谢愆右职,改意重臣,刺骨铄金,将在旦夕。乞解所忝,保拙私庭。《宋书·萧惠开传》。

斩吉翰子启

编辑

  吉为刘义宣所遇,交结不逞,向臣讪毁朝政,辄已戮之。《南史》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