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全相平話
◀上一卷 武王伐紂書卷下 下一卷▶

  文王出岐州,南四十里虢縣,文王入城,車駕行時,有萬民並大小官員,皆來接駕,入衙中歇泊排宴。文王詣翌日絕早出虢縣,南約行到五七里之地,文王見喜氣來朝,百鳥皆鳴。文王告大臣曰:「賢人,近也。」又見黃氣沖天,有大臣散宜生,太顛,閎夭,南宮括眾大臣皆言:「賢人近也。」有金牛位引駕大將軍奏曰:「臣啟大王,前是磻溪河岸,是漁公止處也。」文王聞奏:「你先去。」把武吉蒙宣前去,果見漁公手執釣竿。武吉卻回來,報與文王:「漁公在彼。」

  卻說文王望見磻溪河一里地下車,行至岸邊,見漁公,大禮恭敬主三次,姜尚不顧分毫。文王近前大禮,漁公舉手指讓,文王大喜而無慍色。姜尚執釣竿問曰:「公乃何人也。」文王曰:「某是西伯侯姬昌,專來出獵到此。知公大賢,許我伐無道之君,如何。」姜尚無言。文王又問:「知公此岸釣引,於天意願,願公表察。昌令四方求探至此,願呈肝膽之智,望賢丞意。頓首,頓首。惶恐,惶恐。賢意如何。」姜尚見文王大禮之言,心內思惟:「此人雖是真主,我不便思文王之德。始三次顧我,我又不顧,文王無分毫慍色,亦無▉怒,此是大君子人也。」姜尚又試探文王有天子之德。尚答:「君非專意舉賢,出獵遊戲,亦不是堅心求賢,而乘樂而至。吾乃釣叟,豈取金紫之名乎。臣恐停車駕,請大王且退去。」

  姜尚道罷,遂入葦葉而去。文王心內思惟,吾自錯矣。令車駕卻入虢縣。文王清齋三日,沐浴聖體。第三日,文王宣文武排鑾駕,再去求賢。文王隨從,前往蹈澳至近,姜尚先知,言:「文王再來。」姜尚立釣竿於岸側,去蘆葉深處,不出迎。文王至近下車,共文武步行一二里。至岸,卻不見漁公,只見釣竿。文王贈詩一首。

詩曰:

    求賢遠遠到溪頭,不見賢人見釣鉤。

    若得一言明指教,良謀同共立西周。

  文王詩畢,文王問:「先生何在。只得一句,言著國事,安天下,定社稷,無非大賢指教。」言罷多時,不聞音耗。文王又吟詩一首。

詩曰:

    先生表察再來求,不似先前出獵游。

    若得一言安社稷,卻將性命報恩由。

  姜尚於蘆花深處,聽得文王志氣,堅心來水獗,姜尚遂出來,與文王相見。二人各敘家溫,禮畢,文王道:「先生還得一句,為立國安邦之法,拜為良臣,公意如何。」姜尚見文王謹意誠心,苦來求合,姜尚乃答詩一首。

詩曰:

    謝君志意詣磻溪,一語安邦定國機。

    吾略亂育匡國法,須教陛下鎮華夷。

  姜尚詩畢,文王大喜,深謝賢良。西伯侯用手扶姜尚,並眾臣扶定姜尚,上車北進。姜尚又答詩一首。

詩曰:

    渭水河邊執釣鉤,文王應夢志心求。

    雖然年邁為元帥,一定周家八百秋。

周公又贈詩一首。

詩曰:

    夜夢飛熊至殿前,果逢良將渭河邊。

    曾因紂王行無道,扶立周家八百年。

  周公詩畢,文王並眾文武等,卻回到岐州。翌日,文王排宴宣姜尚。姜尚蒙宣,詣於殿下,禮畢,與文王對□。文王笑而問:「公何姓。」姜尚答曰:「臣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文王見言,大喜:「正合吾夢也,此真名將。賢之妻子在於何處。」姜尚曰:「臣一身遇明君,何憂妻子乎。」文王見姜尚出語奇異,再問曰:「請賢伐紂立國安足下,如何。」姜尚曰:「臣昔日在於煙波渭水河邊坐釣之時,非釣魚,只釣賢君。臣既得大王寵用,何愁伐紂安天下乎。」文王說紂王無道之事,姜尚曰:「臣盡知之。此上知紂不仁,故來投仁君。」王聞之大喜,先封姜尚為□擅公。姜尚謝文王恩。禮畢,眾文武見姜尚,皆喜。文王宴罷,皆退。

  有文王夜寢,至三更作一夢,夢見一美人從外而來,見□擅公大哭:「我是東海龍王之女,嫁▉西海龍王之子為妻。今為舅姑嚴惡,請假去覷雙親,到□擅公境內,我是龍身,去處有狂風驟雨,雹打田禾,風吹稼穡,以此悅我心中。今到□擅公之境內,不敢降。雹注雨,故以此悲啼。」文王大驚,忽然覺來。文王心內思惟:「□擅公定是大賢能才智慧之人。」至明,宣文武百官設朝。文王說夢與眾文武,咸皆大喜。

  文王依軒轅行事,安天下,撫黎民,和合陰陽,謹禮地,嚴設山川,拜封姜尚為太公。(此是文王崩也。)文王設宴,請文武百官,令出太公。太公教文武各行其德,要伐無道之君,太公曰:「天地人,三才也。方今天心順,地心利,人心喜也。夫天心順者,雨雪均平,地心利者,五穀收成,人心喜者,萬事通興。此乃天下皆順文王之德也。」文王在位三年,三分天下有二矣。

  有一日,忽思羑里城中囚,醢伯邑考之恨,想紂王不仁之改,無道極甚,遂脹於心,因此得疾染患。文王交請母太任並太子姬發,(武王是也。)文王曰:「上啟母善保歲寒,好好將息,切莫生憂。兒子不久歸於冥世。」又囑太子武王曰:「吾歸冥後,你共文武相合,頻賞三軍。好看太公者,此人是大賢人也。只不得忘了無道之君,與伯邑考,報仇。」文王囑罷,氣乃不回。是日龍歸滄海,鳳返丹霄,一靈真性,秉靈昇天。有母太任問武王曰:「汝為君,如何治天下。」武王起躬身答曰:「上啟祖母,孫兒言治天下之政,第一不欺下民,第二修其國政,第三不罄民力,第四用兵,衣祿同己,第五視兵將,如吾手足。」祖母聞之大喜:「吾孫兒堪為天子也。」遂將文王山陵葬畢。

  武王設朝,士民皆喜,依聖治事,民皆引領。太公為將。太公每日於相府院治國政,事盡秘。倏忽三載,武王不念伐紂之事,終不用太公。太公長思紂王不仁無道,又思斬母之恨。太公見武王不念伐紂之事,故寫一紙韜書,放在武王御案上。有日,武王見之,拈來視看,卻是太公造下。其武王稱奇。

太公曰:

    自天生世兮無可及,四海興望兮定可歸。

    如今老邁兮未肯伏,昔作釣叟兮遇明主。

    武王不用兮未顯機,磻溪釣魚兮天命定時。

詩曰:

    他鉤曲兮我鉤直,直鉤上面更無食。

    文王化去不復追,誰問姜公直釣機。

又贈詩一首,詩曰:

    昔日磻溪作釣基,直針不用餌香時。

    自從西伯同車日,三載無人話國機。

  武王看了文字並詩誦,大喜,遂宣文武至殿評議。召太公上殿,賜繡墩而坐。武王問曰:「如何伐紂。先君留言,羑里城囚,醢伯邑考之根,更為無道損害生靈,貶▉(□)忠臣,寵信讒佞,以此舉卿為將,伐無道不仁之君,如何用事。」太公曰:「欲要伐紂,合天地人心也。」武王遂間眾文武:「寡人今用太公為將,伐無道之君,卿等如何。」有大臣散宜生,畢公臯□,召公奭三人共奏曰:「臣啟大王納臣之言,依上古例,築壇拜將,可被紂矣。」武王:「依卿所奏。」遂選良時吉日,築壇風奉轂推輪,公卿大禮封后正儀拜,太公上壇,黃鉞皁旗,何舒鐙捧旌節旗幡,黃幡豹尾,牌印封全,立太廟。將一具大斧,頭向主,柄向太公:「如有不正,不依太公者,用斧劈之。上祭天,下祭地,中祭神祇。」武王又問太公曰:「用人□佐將。」太公曰:「吾乃後選日。」乃拜,起。

  太公□將,武王□御宴,賞文武。武王又問曰:「用人□佐將」。太公曰:「用周公旦□參謀,用祁宏□末將,南宮括□先鋒,此人使銅弓鐵箭,用南宮列□先鋒副將,此人使一口大刀。」武王又問:「用兵多少。」太公曰:「用兵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人。」武王曰:「用此些個兵,怎破紂王。紂王有戰將宣千員,雄兵百萬有餘,如何破得。」太公曰:「天有三台,上蒼有三萬眾星,晝夜有三百躔。每進兵三十里。兵之決戰,無因,是伐紂之兵也。」武王大喜。

  第三日,太公辭武王去伐紂。武王曰:「寡人亦恨紂王。寡人次卿之後。」武王大兵在後,眾文武同隨。岐州內有太任掌國事。眾兵將前到潼關去,太公前進,武王御兵後隨。經月餘之間,前至潼關下。有關主姜國舅知西周兵將來至,關門不開,上表奏帝。使命詣於殿下,禮畢,將表文上殿。紂王拆開看之,冷笑微微:「令司戶參軍為將。此入老耄,不足為患乎。」紂王宣費仲,費達,費顏三人,領兵一萬五千去迎西兵。

  三人在路,不經數日,前到演關見國舅。姜顯具說前事。費仲三人出兵與太公對陣。有先鋒副將南官列與費達相見,二人各施禮畢。南宮列與費達約□數合,費達使槍去刺南宮列,被南官列架起,一刀劈了費達殺退紂兵。又有費顏縱馬出,與南宮列又戰,不到十合,又被南宮列一刀,挫折費顏項骨,殺費仲共兵走,上潼關去了。見關主姜國舅。國舅問:「勝敗如何。」費仲氣喘難言,良久具說前事:「被南宮列壞了費達,費顏等,付能走脫,告國舅,緊把關口,勿今放過周兵,我去見帝,別舉將軍迎敵太公。」費仲囑罷,他去見帝去了。

  有太公進兵至潼關近下寨,令一小將送一封書與關主姜國舅,前詣關上見國舅。禮畢,獻書與姜顯。姜顯接得書,開視之,卻是太公文字書。

書曰:

    上啟國舅,久不奉顏,喜得安樂。尚昔日急急身危之時,謝賢放過關來。今辰實報,賢▉閉關不出。豈不知紂王無道,恣縱妲己之言,將爾姊就摘星樓□下來,□殺姜皇后,山陵不修,貶了太子殷交,羑里城囚文王七載,醢了伯邑考,反了黃飛虎,斬了吾母,剖了皇伯比干。貶剝忠良,不能賞設三軍,寵信妲己之言,不聽忠臣之諫。不良無道,苦虐萬民,耕夫罷種,織女停梭。天地人臣,咸皆怨曠。今者,天教武王飛殺伐無道,如賢不肯放關,豈不是助紂作孽。若興兵擊破關門,縛賢見主,吾與賢失了昔日之義也。如賢獻關,吾奏武王,教賢列土封侯,與爾姊報恨。天下太平,豈不美哉。今月■日,西周元帥姜尚書。

  姜顯看了此書,速豎降旗,獻潼關與太公。太公傳令,教兵過潼關東下寨。有一小將來報:「今有巡河使者胡雷,領兵近邊。」太公見書,乃問眾將:「恁誰人敢去捉胡雷。」問一聲未了,有先鋒將南官括喝喏:「我去捉胡雷。」領兵士與胡雷相見,兩下軍兵大喊,二將爭功,有如二龍初出海,恰似兩虎乍離出山。約□十合,見一將撥馬便走,是南官括。胡雷後趕至近,被南官括暗取銅弓鐵箭,背後射胡雷一箭。胡雷落馬,被眾將救得胡雷入陣去了。有南宵括亦回兵入大寨見太公,具說前事。太公聞之大喜。太公又發一課,言道:「今日有一將來投我。」道罷,果然一將來,投去見武王,太公。禮畢,武王問曰:「爾是何人也。」來人具說:「吾乃昔日與太公約期信,若你投西伯侯仁君佐國為將,必去相助破無道之君。今知太公為將,故來投之。吾是太子殷交。」武王,太公聞言,大喜。教殷交為上將。此人使一具百斤大斧,用了殷交。

  卻說費仲去見帝,山呼,且說前事:「被南宮列壞了費達,費顏也。」紂王聞奏大怒,又令費孟領兵來探潼關西,逢著周兵。南宮括與費孟決戰,聲不止。暗中有一小將斲折費孟馬腳,活捉住費孟,來見太公。太公令建法場凌遲碎剮:「此人是讒臣費仲兄也。」太公昇帳而坐,令教高毀,祁宏二將領兵一千,去收負容城。前迎著紂兵,是離婁,師曠。與高毀,祁宏決戰。不□數合,被離婁,師曠殺敗。高毀,祁宏復歸營內,來見太公,應喏謝罪。太公免罪。又定一計,教去噤口巖中伏了兵士,來日決戰詐敗,離婁,師曠必趕,逗二人入巖中,必捉二人。太公設計與將士。有離婁,師曠早聞,先知子細。至來日,南宮括出陣,與二將大戰三十合,南宮括詐敗,撥馬西奔。離婁,師曠不去趕,二人於陣上笑而叫曰:「太公你用伏兵計去噤口巖待促,俺二入亦早知。」太公聞言大驚:「怎有如此之事。二人先知吾心腸之機。」太公又定計,教兵士三度換衣,來日大戰,兩下用兵掩殺二將。眾依計。有離婁,師曠先知其計,二人昇帳而坐,遂寫文字,今一小將送與太公。太公看了文字,大驚:「似此二人先知否心內之機,如何捉得二人。」太公猶豫不定。有一人前來自啟太公:「此二人,名離婁者是千里眼,名師曠者是順風耳。二人別無一能,只除遠近皆聞皆見。」來報者是把關姜顯告太公。太公見言,嘆曰:「奇哉。吾不知,難捉二人。吾既知,看吾別計,便教捉了二人。」恐二人聽得觀見,遂出陣中,多用幔子遮了,太公寫計與殷交知之。今眾將不知此計,教眾將看了。依此計,先行去陣上擂起鑼鼓。動五百面銅鑼,今師曠不聞此事。次從用三千面繡旗遮了陣面,今離婁不見。太公今翌日辰時大戰,教鑼放齊鳴,南宮括先出陣與離婁挑戰,二將馬項相交,大戰兩陣,起如雲霧。二人各用心機,刀劈鎗刺,高低恰似龍爭寶,往來有似虎爭餐。□到三十合,南宮括詐敗,離婁後趕入陣。離婁被旗遮了陣腳不見,師曠鑼鼓聒耳不聞。二人不聞不見。二將入陣,驀聞旗開,忽暗一員猛將。是誰。卻是殷交,把旗遮地,擒了離婁。被南宮括放一鐵箭,師曠落馬,被將捉住,擁見太公。太公使人教去陝府東崗嶺之下,建法場斬之。

  眾人蒙令,擁二人去法場斬之。忽見一陣大風,起沙走石,似吹颺塵,屋瓦翻飛,對而不能相見。忽於法物上不見二人,不知何往,根□不見。監斬官並劊子二人來見太公,二人言:「奇怪之事。」太公問曰:「何事。」二人具說於法場上待斬,二人化一陣狂風,不見了此二人。太公見道,令將士尋□。左右依令,根尋到陝府東的四五里之地,見軒轅黃帝廟門前兩壁廂,有千里眼,順風耳。左右報與太公。太公見言,更不窮究二人之事,遂去取負容城。

  太公傳令兵將,速至澠池。有一大將,姓秦名敬,出城領兵與殷交相見。秦敬問殷交:「爾為甚反背朝廷。」殷交曰:「我為紂王無道不仁,故來伐之。爾肯獻城與我麼。」秦敬曰:「你□得我時,情願與你,若□不得我,你見我這手中大刀麼。」殷交大怒,縱馬與秦敬刀來斧去。不數合,被殷交架了泰敬刀,兩手輪斧一劈,秦敬分屍而死,敗兵部回。殷交收了澠池地。

  前到洛陽。伯夷,叔齊諫武王:「臣不可伐君,子不可伐父。啟陛下,父死不葬,焉能孝乎?臣□君者,豈□惡乎?陛下望塵遮道,今日諒大王休兵罷戰。紂君無道,天地自伐。願我王納小臣之言,可以回兵,只在岐州為君。大王有德,紂王自敗也。」伯夷,叔齊如此之諫,故意先交前而颺塵遮日,只見昏闇,只圖武王聽之間兵不戰。武王不納伯夷,叔齊之諫。言曰:「紂王囚吾父,醢吾兄,損害生靈,□戮忠良,剖剔孕婦,斷脛看□,酒池蠆盆,肉林炮烙之刑。棄妻逐子,民不聊生。朕順天意伐無道之君,稟太公之智,東破不明之主。若不伐之,朕躬有罪。卿等且退。」二人又諫曰:「大王休兵罷戰,不合伐紂,恐大王逆也。」武王大怒,遂貶二人去首陽山下,不食周粟,彩蕨薇草而食之,餓於首陽山之下。化作石人。後有詩證。

詩曰:

    讓匪□由義亦乖,不知天命匹夫□。

    將圖暴虐誠能阻,何是崎嶇助紂來。

又詩曰:

    孤竹齊夷□戰爭,望塵遮道請休兵。

    首陽山倒有平地,應是無人說姓名。

  太公催兵,前犯洛陽,有主將者,徐郎,徐蓋,更有徐昇,徐變。徐郎曰:「今有周兵至近,恁誰敢退周兵去。」有徐蓋曰:「我去退周兵。」徐蓋領兵出城迎周兵,太公佈陣,名曰,六甲陣。陣上見一人是南宮括,一人是徐蓋。二人挑戰,約□數合,南宮括先敗了,徐蓋後趕,引入六甲陣中睏了。徐將令一小軍,將文字往洛陽求救兵。小將入城見徐郎,喏罷言:「你弟教取救兵,今見困在陣中,不能出之。」徐郎見言,大怒:「喑,我教你去捉太公主將,到來取救兵。」徐郎傳令,不得去救,恐失了洛陽。四門牢閉,夜亦巡城,不去救徐蓋。二子來告伯父:「俺弟兄二人,願去救我父。」徐郎不許去。被徐昇,徐變擒住伯父徐郎,獻洛陽與殷交。殷交二人遂引二人見太公。殷具說前事。太公聞言大驚,叫擁過徐郎來。太公曰:「你若順我則生,不順則死。」徐郎曰:「寧死不順周兵。」太公大怒,教斬了徐郎,放了徐蓋,收了洛陽。太公教兵前進,武王隨駕入洛陽,歇泊三日。

  太公兵前到汜水關九項渡前,逢紂兵來迎。有將烏文畫,此人身長一丈七尺,腰闊數圍,拳打萬人,不可當敵,長食萬人之飯。紂王游黃河時,有一隻大船,名曰和州載,二名七里州,萬人不可拽動,被烏文畫獨拽此船,逢間道,崗坡或旱地,力如水中,拽亦然。烏文畫者,即奡盪舟,本是東海人也。來迎太公決戰。太公令祁宏與烏文畫戰。二人出陣,戰□不到十合,敗了祁宏。又令南宮括與烏文畫戰,不□十合,敗了南宮括入陣中。太公又令殷交與烏文畫決戰。□到十合,被殷交翻身展臂持百斤大斧,劈烏文畫一斧,被島文畫不擒限辨,用銅叉架了殷文。如此三日,無人與烏文畫決戰。有一日,太公定計,南有廣武山荊索谷,先鋪了機略。來日,太公交南宮括再與烏文畫決戰,南宮括用盡平生氣力死戰,約□百餘合,被南宮活使銅弓鐵箭射烏文畫。南宮括箭無空發,奔奡盪舟正中面門,被奡盪舟用手按了箭。南宮括翻身又射,箭箭相衝,連發三十隻鐵箭,被烏文圓左右手接之,三十隻箭不貼身。又敗了南宮括,慌奔廣武山走,奡盪舟,後趕。奡盪舟言曰:「吾八不促了南宮括,誓不東歸。」遂趕南宮括入廣武山中。至夜初,明月之下,只貝馬軍陸續入此山。奡盪舟趕南宮括入荊索谷。南宮括過,登於山,啜烏文畫獨入谷中,被太公教兵將截了後路,別路放過南宮括去了。卻用石頭屯了出入之路,放火燒之。烏文畫逃竄無門,火燒奡盪舟而死。

  太公破了烏文畫,領兵至黃河,前迎紂兵將五員,前來迎敵。一個是史元革,趙公明,姚文亮,鍾土才,劉公遠,五人頓兵將來迎敵戰。太公卻令南宮括,南宮列,殷交三人,與紂兵混戰,約□數合,敗了五將,速上船去於水中不動。太公定一計,今教三軍離河岸一二里下寨,取酒食賞三軍。時至三更,□酒食肉,歌舞無休,有船上五人,聞知取樂之事,以此,船上五將令三將來劫太公寨。有趙公明,姚文亮,劉公遠三人,下船來劫太公寨。太公令兵南退一里,盡留下酒肉。三人見之,大喜,三將並小軍盡食肉喫酒,歡娛縱意。飲之此酒,元是藥酒。須臾,藥例三將並眾兵士。太公潛兵捉下三將,多時藥發命盡。有史元革,鐘士才二人在船上不曾來,被太公令一小將至岸叫二人曰:「今有三將探得便利,周兵三萬三乾三百三十三人,約一半降盡,教來叫你二人,同捉太公。」二入聞言,忻忻下船進步至岸頭,被殷交,祁宏捉住二人,擁見太公。太公不斬二人,先佔了船隻。此二人皆送在黃河□教溺死。太公上船,把戰鼓擂動渡河。才待渡河,忽起大風,吹得太公傘柄曲了,自後號□曲柄傘。大風三日不止,太公用三牲肉祭河神,風乃力息。太公傳令交南官括先渡河下寨,太公然後渡河,武王並眾士皆渡河去。有太公來見武王評議,知得紂王拜起大將,舉起大兵來迎。太公奏武王:「咱下五武寨,名號曰:

    第一,廣武寨,教文建,許寂下,

    第二,揚武寨,教周公且,祁宏下,

    第三,武德寨,教畢公臯,南官列下,

    第四,武陵寨,教太公,南官括下;

    第五,修武寨,召公奭,閎夭,殷交,武王下。

  此寨靠黃河下,不動,等紂王兵來,一陣須捉紂王。」

  卻說紂王今知西伯侯兵來過黃河,來時用司戶參軍為將,約王冷笑微微:「此人年邁,不足為患乎。」前時有費仲去探撞關,敗了回來見紂王,且說太公之事,紂王不信,今過孟水,紂王令文武評議之事。文武蒙宣,咸詣殿下,山呼畢,紂王問曰:「寡人知周起兵,將過孟水。今問卿等,您誰敢去為將,捉太公收西周武王。若得勝回來,寡人也不負卿等之力。」問一聲未了,有費仲出班奏曰:「臣啟陛下,臣舉一人,堪為大將矣。」紂王曰:「是誰人。」費仲曰:「教崇侯虎為大將。教薛延沱為副將,此人的為白虎神,尉遲桓,此人封為青龍神,要來攻,此人封為朱雀神,申屠豹,此人封為豹尾神,戌庚,此人封為太歲神。戌庚已下眾將,百萬雄兵,守朝歌者無數。教彭舉,彭矯,彭執三人先鋒將。」紂王:「依卿所奏。」拜起崇侯虎為大將,領兵百萬來收西周,在路行數日,前到故恩州西陵底下寨。祟侯虎知太公下五武寨,崇侯虎亦下五星寨:

    第一,木星寨,飛廉下。

    第二,水星寨,申屠豹下。

    第三,火星寨,薛延沱下。

    第四,金星寨,尉遲桓下。

    期五,土星寨,彭舉下。

  時有先鋒賞將彭舉出陣,與殷交決戰,二人挑□,馬項相交,約戰十數合,被殷交一斧劈了彭舉。有彭矯見劈了彭舉死了,心中大怒,縱馬與殷交□敵,不到三合,被殷交又劈了彭嬌。又有彭執見殺了二兄,大怒,又與殷交戰,被殷交又劈了彭執。這殷交,一陣壞了三將。

  卻有敗軍回去寨內見崇侯虎,具說前事:「如今被殷交壞了三員將也。」祟侯虎聞言大怒,言曰:「今日一陣,殺吾三將,我親自與太公相見。」祟侯虎便跨馬擔刀,來與太公相見。太公詣陣前問崇侯虎曰:「吾今見紂王無道不仁之君,自亂天下,天地難容,西周故來伐之。你肯順西周麼。若你肯順,便教你封侯之貴。如何。」祟侯虎聞言大罵:「爾負紂主之恩。王雖無道,久為大國之君。食王□矣。豈可棄乎。爾無道禮。」太公曰:「爾不識時變,不解天機。」崇侯虎不言。太公又問:「爾識我陣麼。」崇侯虎曰:「我識你陣,名曰是五武陣。取五將為陣,名五虎陣,靠山河。」太公曰:「你識我陣,你敢打我陣麼。」崇侯虎曰:「紂君拜吾為上將,特來決戰,爾言甚敢打陣麼。」道罷,縱馬橫刀,衝入陣中。崇侯虎叫喊之次,忽聞鑼鼓齊鳴,撞出五員戰將,一個是文建,一個是祁宏,一個是南宮列,一個是散宜生,一個是許寂。五將等迎敵祟侯虎。崇候虎大困,乃知衝陣,不知出陣,心迷慌急。當頭又撞一員猛將,是殷交,此乃當住崇侯虎,言道:「棄馬離鞍受降。」祟侯虎不肯,又與殷交戰,被殷交一斧砍折崇侯虎馬腳,按眾將捉住祟侯虎,擁見太公。太公問曰:「爾肯順我麼。順則生,不順則死。」崇侯虎曰:「食君之祿,曾聞道,在家竭力,方為大孝。佐國身亡,此乃盡忠。吾能可□刀,不順西周。」太公教建法場,劊子蒙令,斬了祟侯虎。獻首級武王,封為夜靈神也。

  又有飛廉,領兵出陣索戰。西周有祁宏亦出陣,與飛廉決戰。二人馬項相交,約到百合,不分勝敗,又□到數合,敗了祁宏,飛廉後趕入陣中,被太公鞭梢指點,眾將那身,把陣變為八卦陣,祁宏回來,卻與飛廉再戰,睏了飛廉,飛廉大罵太公:「你雖困我在陣中,你怎捉得我。」太公見道,叱喝後軍。後軍聽得,齊臨捉仕飛廉,擁見太公。太公教斬了。劊子蒙令,斬飛廉,首級獻武王,封□大將。

  又方相身長一丈,使畫戟與御兵戰,用戟剌中武王御馬。畫戟又待,刺武王。方相見金龍護體,紫氣籠身。方相躍身下馬,棄栽便拜武王,山呼萬歲言:「乞死罪。」武王見方相順降,大喜,言曰:「免爾罪,立封開路引駕大將軍。方相父方昌,與將紂王殿下,封□廊將,祖本是巨橋人也。

  又有豹尾,與太公相見。豹尾大罵太公:「爾反紂王的逆賊,曾為釣叟屠肉於市,賣醬於村,妻不能贍,中路分離。據你所為,豈作上將乎。」太公聞言,大笑曰:「吾窮,天命佐有道之君,伐無道之主。」道話之次,被南宮括用鐵箭射之。豹尾大怒,南宮括決戰。不□十合,被南宮括戰住豹尾長槍,馬項相交,被南宮括捉住豹尾,擁見太公。太公教斬了者,劊子蒙令,斬了豹尾,獻首級與武王。武王大喜。

  有人報曰:「西南見一隊軍,擁一員將,至近下寨。」令一小卒來見,太公,言曰:「南燕王黃飛虎至,願助氣力伐紂。」太公聞言,奏武王:「有黃飛虎至,助大王伐紂者。」武王大喜,便宣至見帝。山呼畢,封為先鋒招討大將軍。

  南燕王遂合兵伐紂。至夜,卻說紂王許多兵將與周兵混戰,周兵眾將各認著紂將決戰,被黃飛虎出陣,用大刀使劈紂王。紂王急定,劈著紂王戰馬。負痛不能定得。被眾將護之,紂王得□。有費仲與殷交相敵,被殷交引臂展手,一斧斲費仲馬頭落地,活捉費仲,推見太公。太公並眾將士恨之,令於陣中剮肉,去九鼎钁內,烹而食之。外有媿歲,媿鬼二人,倉惶無□。前途媿歲見殷交,西周武王,扈敬達,縱馬將奔,無故落馬墜地,被扈敬達縱馬殺了媿歲。媿鬼持槍混戰。不久,紂王回馬,恰持走,正迎著引駕大將軍武吉。武吉暗嗚叱一聲:「不得走。」入媿鬼不能支持,被武吉殺之,其餘兵將盡殺之。惟有紂王一身尚在,領著敗兵,前往朗歌去。又被黃飛虎,殷交二人,剿殺一陣,殺得兵士十人亡九,唯有紂王得脫,將著些小敗將,走入朝歌去了。武王傳聖旨,教圍朝歌城,於四下用兵,下三十六寨。唯有朝歌守關紂兵背紂者不少,順周者極多。

  當年戊午日,四方兵將,盡至盂津,八伯諸侯,不會而自詣,咸皆來朝武王,詣於武王前,咸山呼萬歲,賀千萬之喜。武王見天下眾諸侯咸詣,心皆喜順。武王設宴,管待眾諸侯及眾將軍土。筵宴畢,下令教兵將盡圍定朝歌。擊城兵士,東下至同山百路,西下至太行山,南下至遂村,北下至清河。清河上,有石橋村,橋村北有東橋村西橋村。於衛縣西二里有照刑臺,南北河橋邊,便是紂王殿。紂妻妲己摘星樓,夜深山內,磨石嶺北是也。紂王憂月天避暑安都村,北有白龍潭廟,後有山岩,名曰倉谷,此處藏糧,至今無數也。有太公克下戊午日甲子日,天降衝雷之聲:「恁可破紂也。」武王曰:「有諸侯助伐朝歌。至癸亥日,有一路兵來,委的投我。」令人去探,見當前門一員猛將,此人身長一丈,肩擔一柄大刀,披□似鬼,似擒龍捉虎之雄,卻是錄真山學業之人雷震子也。詣於武王面前,攀鞍下馬。山呼萬歲罷,武王大喜:「果然來投我。」武王又曰:「此城必破,願天降三日血雨淋城,教天雷震,地城自摧破。」言罷之次,太公令教四下兵將,-齊打城。三十六寨一齊發喊之次,果然天雷震城,血雨微微,天愁地慘,日月無光。癸亥日打城至夜,又至曉是甲子日早辰,於城四下兵將,一齊喊聲,果然城牆自摧。三十六路打破城池,有兵將元帥,一齊入城去捉紂王。一城百姓,見城自榷破,自來□捉紂王。紂王兵勢甚,大力不能及。紂王自點火焚燒了殿宇,仗劍□兵便走。欲待走,被北伯侯祁楊廣高聲叫:「眾兵將捉住無道之君者。」紂王知不免難,大叫一聲,自在跳入火中。纔欲待跳,忽然一人攔腰挾住,不能跳入火中,令左右捉住,擁見太公,武王見了。太公高聲叫曰:「捉取妲己來。」兵將依令,速去宮內捉妲己。詣諸宮中,不見妲己。問宮人曰:「妲己在於何處也。」宮人言曰:「妲己在摘裡樓上。」殷交共黃飛虎聽道在摘星樓上,速去捉妲己。妲己見兵將至近,思不能脫難,望危樓之下便跳。忽一陣妖風吹向欄杆上,掛住妲己。被殷交捉住妲己,擁見太公。太公傳令:「教牢收者。」教取了庫藏金銀財寶,更盡斬了費仲,費孟家族三百口,良賤盡皆誅戮。此乃不匡諫紂王,妲己,恣縱皆斬訖。行善事者,子孫受祿,行不仁者,滿門遭誅。太公曰:「戊午日兵臨孟津,甲子日血浸朝歌。」有詩為證,

詩曰:

    戊午兵望孟水橋,諸侯烈土盡來朗。

    天心合與人心順,甲子朝歌血水流。

又詩曰:

    人笑姜公執釣鉤,錦鱗不釣釣西周。

    鳳翔一道魚和水,流到朝歌殿角頭。

  太公,武王收兵於朝歌城外。翌日末時,武王為天下王。今已破紂也。殷交,武王共太公評議所行之事,以此拜禮禱祝天地神祇山川,並又祭紂王所害死的痛亡屈死生靈,然後斬紂王並妲己二人。武王,太公並大小官員兵土等,焚香禱祝天地神祇名山大川。武王曰:「今破無道不仁之君與死之罪如此,紂王置下酒池肉林,蠆盆炮烙之刑,剖剝忠良,剔割孕婦,斮徑看髓,羅織苦死,所有萬般凌遲枉死生靈皆祭之。」用香食美羹拔於地土。其日,天色陰晦,順風聽得苦死痛亡靈魂,享而食之,其祭食不移刻俱盡。或有一人言曰:「受有道君祭享。」太公傳令,教建法場。大白旗下斬紂王,小白旗下斬妲己。

  帝問曰:「教甚人為劊子。」問一聲未罷,轉過殷交來:「奏陛下,小臣願為劊子。陛下聽吾訴之。」曰:「紂王昔信妲己之言,逐臣到一廟,似睡朦朧,賜臣一杯酒,□之,力如萬人。又賜臣一具百斤大斧,教斬無道之君。以此神祇所祝,臣合為劊子。」武王曰:「據有此事,依卿之言。」武王並太公眾文武群臣,皆帶冠冕朝服,論條律:「若紂王苦害生靈萬餘人命,合斬紂王並妲己,與寡人報仇。」武王傳令,教兩班文武兵士,於法場上兩下排列。眾文武兵將,依奉聖旨,排列了當。武王傳聖旨曰:「推過紂王,妲己當面。」言:「紂王,爾有十條大過,爾知麼。」紂王無答。武王又曰:「不仁無道之紂,爾囚吾父,醢吾弟身為肉醬,共妲己取樂,是一過也。蠆盆,酒池,肉林,炮烙之刑,苦害宮妃,是二過也。爾去摘星樓上,攛下姜皇后□死,山陵不修,葬後宮第七個梧桐樹下,是三過也。你信妲己之言,遠竄太子,是四過也,殺害忠臣,貶剝忠良,是五過也。」武王言訖五事,泣下。紂王目睜無言。太公曰:「不仁之君,爾殺吾母,是六過也。爾醢黃飛虎之妻,有何罪名,是七過也。爾信妲己之言,剖孕婦,辨陽陰,見八過也。爾信妲己之言,斮徑看髓,是九過也。爾信妲己之言,修造臺閣,勞廢民力,費仲讒言,自亂天下,是十過也。」太公言訖後五件大罪,紂王亦無對。武王並眾文武盡言:「無道不仁之君,據此,合斬萬段,未報民恨。」言罷,一聲響亮,於大白旗下,殷交一斧斬了紂王,萬民咸樂。

  二聲鼓響,於小白旗下,劊子待斬妲己,妲己迴首戲劊子,用千嬌百媚妖眼戲之,劊子墮刀於地,不忍殺之。太公大怒,令敖斬了劊子。又教一劊子去斬。劊子持刀待斬妲己,妲己迴首戲劊子,劊子於見乾嬌百媚,劊子又墜刀落地,不忍斬之。太公大忽,又斬了劊子。有殷交來奏武王:「臣啟陛下,小臣乞斷妲己。」武王:「依卿所奏。」殷交用練紮了面,不見妖容。被殷交用手舉斧,去妲己項上中一斧。不斬萬事□休,既然斷著,聽得一聲響亮,不見了妲己,但見火光進散。似此怎斬得妲己了。太公一手擎著降妖鏡,向空中照見妲己,真性化為九尾狐貍,騰空而去。被太公用降妖章此下,復墜於地。太公令殷交拿住,用七尺生絹為袋裹之,用木碓搗之。以此,妖容滅形,怪魄不見。後有請為證:

    休將方寸睞神祇,禍福還同似影隨。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速與來遲。

◀上一卷 下一卷▶
全相平話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