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圖 (四庫全書本)/卷01

五經總義類 六經圖 卷一 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六經圖卷一     宋 楊 甲 撰
  毛邦翰 補





  右太極圖周敦實茂叔傳二程先生茂叔曰无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静静極復動一動一静互為其根分隂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无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極之真二五之精玅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三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舊有此圖
  太極未有象數惟一氣耳一氣既分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太極生兩儀也兩儀既分則金木水火四方之位列兩儀生四象也水數六居坎而生乾金數九居兊而生坤火數七居離而生巽木數八居震而生艮四象生八卦也










  一陽生於子二陽在丑三陽在寅四陽在夘五陽在辰六陽在已而乾位在西北居子之前故曰乾知太始言乾以父道始天地也













  一陰生於午二陰在未三陰在申四陰在酉五陰在戌六陰在亥而坤位在西南葢西南方申也物成於正秋酉也坤作於申成於酉故曰作成物













  自一至十天尊於上地卑於下尊者乾之位故乾為君為父為夫卑者坤之位故坤為臣為母為婦皆出於天尊地卑之義也故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乾元用九叄天也坤元用六兩地也故曰叄天兩地而倚數九六者止用生數也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為腹心總四十五縱横數之皆十五也天五居中央聖人觀之遂定八卦之象













  河圖之數四十五葢聖人損去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凡十數獨天五居中而主乎土至洛書則有土十之成數故水火金木成形矣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右伏羲八卦圖王豫傳於邵康節而鄭夬得之歸藏初經者伏羲初畫八卦因而重之者也其經初乾初奭初艮初兊初犖初離初釐初㢲卦皆六畫即此八卦也八卦既重爻在其中




















  鄭氏云古先天圖揚雄太𤣥經闗子明洞極魏伯陽叅同契邵堯夫皇極經世而已惜乎雄之太𤣥子明之洞極倣易為書泥於文字後世忽之以為屋上架屋頭上安頭也伯陽之叅同契意在於鍛鍊而入於術於聖人之道又為一端也堯夫擺去文字小術而著書天下又不願之但以為律厯之用難矣哉四家之學皆先於古先天圖先天圖其易之源乎復無文字解注而世亦以為無用之物也今予作方圓圖注脚比之四家為最簡易而四家之意不出於吾圖之中於易之學為最要























  伏羲仰觀天文以畫八卦故日月星辰之行度運數十日四時之屬凡麗於天之文者八卦无不統之














  伏羲俯察地理以畫八卦故四方九州鳥獸草木十二支之屬凡麗於地之理者八卦无不統之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乾陽居上坤陰居下乾自震而左行坤自㢲而右行天左地右故曰剛柔相摩














  震盪艮兊盪坤離盪㢲坎盪乾八卦徃來迭相推盪京房曰盪陰入陽盪陽入陰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著之數七也七而七之其用四十九故其徳圓卦之數八也八而八之為别六十四故其徳方圓者運而不窮可以逆知來物方者其體有定可以識乎既從故圓象神方象知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本乾九二爻變成同人次變无妄次變益次變頤終其變至離而止本坤六二爻變成師次變升次變恒次變大過終其變至坎而止故上經始於乾坤終於坎離焉本咸六二爻變成大過次變困次變坎次變師次變蒙而終於未濟本恒初六爻變成大壯次變豐次變震次變復次變屯而入既濟故下經始於咸恒終於既濟焉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十一月復一陽生黄鍾氣應至四月六陽為乾故闢户謂之乾五月姤一陰生蕤賓氣應至十月六陰為坤故闔户謂之坤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復十二世
  臨二十四世
  泰三十六世
  大壯四十八世
  夬六十世
  乾七十二世
  姤八十四世
  遯九十六世
  否一百八世
  觀一百二十世
  剝一百三十二世
  坤一百四十四世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乾一變姤二變遯三變否至五變為剝而止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坤一變復二變臨三變泰至五變為夬而止夬必有遇故受之以姤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一陽來復變臨為二陽變至泰為四陽變至大壯為八陽變至夬為十四陽終其變於歸妹成十六陽
  一陰始姤變遯為二陰變至否為四陰變至觀為八陰變至剝為十四陰終其變於隨成十六陰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一升而合九歸五為君十降而合六歸二為臣此之謂陽卦順生也














  一降而合九歸五為君十升而合六歸二為臣此之謂陰卦逆生也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三陳九卦之圖
  一
  履徳之基   謙徳之柄   復徳之本
  恒徳之固   損徳之修   益徳之裕
  困徳之辯   井徳之地   巽徳之制
  
  履和而至   謙尊而光   復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  損先難而後易 益長裕而不謙困窮而通  井居其所而遷 巽稱而隠
  
  履以和行   謙以制禮   復以自知
  恒以一徳   損以逺害  益以興利
  困以寡怨   井以辨義   巽以行權
  上經卦三三叙而九下經卦六三叙而十八履十謙十五復二十四恒二損十一益十二困十七井十八巽二十七九卦之數總一百三十有六凡三求之四百有八也周大三百六十成數也餘四十八隂陽所以進退也陽進於乾六月各四十八復至乾也隂退於坤六月亦四十八姤至坤也此九卦數之用也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參合也配偶也天地之數各相參配錯綜往來而相生故生成之數大備而天地之文生焉繫辭曰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此之謂也





















  男女合者上下經惟十二位正位乾坤坎離咸恒損益八卦分為十八位乾坤變頤大過頤大過變坎離坎離變中孚小過中孚小過變咸恒成人倫也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六十四卦一陰一陽始乾終坤先自乾坤一陰一陽排六十四次自乾二陽二陰次四陽四陰次十六陽十六陰次三十二陽三十二陰即成六十四卦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自甲午至癸亥三十日
  先甲
  黑暈
  起申至巳
  自甲子至癸巳
  後甲
  白暈
  起寅至亥








  陽卦以竒為君故一陽而二陰陽為君陰為民也陰卦以偶為君故二陽而一陰陰為君陽為民也陽一畫為君二畫為民其理順故曰君子之道陰二畫為君一畫為民其理逆故曰小人之道












  震坎艮陽卦也曷為而多陰自坤而索也其卦皆一陽二陰凡五也故曰陽卦竒
  㢲離兊陰卦也曷為而多陽自乾而來也其卦皆一陰二陽凡四也故曰陰卦偶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揲蓍之法圖
  第一揲二揲三揲第一卦於小指間不五則九第二卦於中指間第三卦於食指閒皆不四則八
  五 四 四此係三少計十三策四十九策中除十三餘三十六即四九之數也是為老陽九 八 八 此係三多計二十五策四十九中除二十五餘二十四即四六之數是為老陰
  五 八 八     少陽
  九 四 八 並係兩多一少各計二十一策四十九中除二十一餘二十八即四七之數也是為少陽
  九 八 四     少陽
  九 四 四     少陰
  五 八 四並係兩少一多各計十七策四十九中除十七餘三十二即四八之數也是為少陰
  五 四 八     少陰













  以三因天地十五數得四十五以五因天地十五數得七十五以七因天地十五數得一百五九宫數止一百五故百六為極數用三五七者取陽數中者用之













  乾職生覆 坎司寒化 艮司濕化 震司動化巽司風化 離司暑化 坤職形載 兊司燥化














  坎北震東乾西北艮東北四卦皆陽也離南兑西㢲東南坤西南四卦皆陰也故曰方以類聚一聚於六而分乾坎四聚於九而分坤兊二聚於七而分離㢲三聚於八而分震艮故曰物以羣分得朋則吉乖類則凶此吉凶所以生也











  子者乾之始而終於巳午者坤之始而終於亥陽爻二百九十二晝數也其數一千七百二十八陰爻一百九十二夜數也其數一千一百五十二總而言之二千八百八十九四求之合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故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大過 姤 漸 頤 既濟 歸妹 未濟 夬雜卦者雜揉衆卦錯綜其義以暢无窮之用故其義專以剛柔升降取義與序卦不同故韓康伯云或以同相類或以異相明雜六十四卦以為義是也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皇極經世全數圖
  一一元之元 日之日 乾之乾 一
  一二元之㑹 日之月 乾之兊 十二
  一三元之運 日之星 乾之離 三百六十
  一四元之世 日之辰 乾之震 四千三百二十
  一五元之嵗 日之石 乾之㢲 一十二萬九千六百一六元之月 日之土 乾之坎 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一七元之日 日之火 乾之艮 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一八元之星 日之水 乾之坤 五萬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二一㑹之元 月之日 兊之乾 一十二
  二二㑹之㑹 月之月 兊之兊 一百四十四
  二三㑹之運 月之星 兊之離 四千三百二十
  二四㑹之世 月之辰 兊之震 五萬一千八百四十二五㑹之嵗 月之石 兊之㢲 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二六㑹之月 月之土 兊之坎 一千八百六十六萬二千四百二七㑹之日 月之火 兊之艮 五萬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二八㑹之辰 月之水 兊之坤 六十七萬一千八百四十六萬四千三一運之元 星之日 離之乾 三百六十
  三二運之㑹 星之月 離之兊 四千三百二十三三運之運 星之星 離之離 一十二萬九千六百工四運之世 星之辰 離之震 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三五運之嵗 星之石 離之㢲 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三六運之月 星之土 離之坎 五萬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三七運之日 星之火 離之艮 一百六十七萬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八運之辰 星之水 離之坤 二千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九十二萬四一世之元 辰之日 震之乾 四千三百二十四二世之㑹 辰之月 震之兊 五萬一千八百四十四三世之運 辰之星 震之離 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四四世之世 辰之辰 震之震 一千八百六十六萬二千四百四五世之嵗 辰之石 震之㢲 五萬九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四六世之月 辰之土 震之坎 六十七萬一千八百四十六萬四千四七世之日 辰之火 震之艮 二千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九十二萬四八世之辰 辰之水 震之坤 二萬四千一百八十六萬四千七百四萬五一嵗之元 石之日 㢲之乾 一十二萬九千六百五二嵗之㑹 石之月 㢲之兊 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五三嵗之運 石之星 㢲之離 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五四嵗之世 石之辰 㢲之震 五萬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五五嵗之嵗 石之石 㢲之㢲 一百六十七萬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五六嵗之月 石之土 㢲之坎 二千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九十二萬五七嵗之日 石之火 㢲之艮 六萬四百六十六萬一千七百六十萬五八嵗之辰 石之水 㢲之坤 七十二萬五千五百九十四萬一千一百二十萬六一月之元 士之日 坎之乾 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六二月之㑹 土之月 坎之兊 一千八百六十六萬二千四百六三月之運 土之星 坎之離 五萬五千九百八十八萬七千二百六四月之世 土之辰 坎之震 六十七萬一千八百四十六萬四千六五月之嵗 土之石 坎之㢲 二千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九十二萬六六月之月 土之土 坎之坎 二萬四千一百八十六萬四千七百四萬六七月之日 土之火 坎之艮 七十二萬五千五百九十四萬一千一百二十萬六八月之辰 土之水 坎之坤 八百七十萬七千一百二十九萬三七四百四十萬七一日之元 火之日 艮之乾 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七二日之㑹 火之月 艮之兊 五萬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七三日之運 火之星 艮之離 一百六十七萬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七四日之世 火之辰 艮之震 二千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九十二萬七五日之嵗 火之石 艮之㢲 六萬四百六十六萬一千七百六十萬七六日之月 火之土 艮之坎 七十二萬五千五百九十四萬一千一百二十萬七七日之日 火之火 艮之艮 二百一十七萬六千七百八十二萬三千五百七八日之辰 火之水 艮之坤 二千六百一十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八萬二千八一辰之元 水之日 坤之乾 五萬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八二辰之㑹 水之月 坤之兊 六十七萬一千八百四十六萬四千八三辰之運 水之星 坤之離 二千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九十二萬八四辰之世 水之辰 坤之震 二萬四千一百八十六萬四千七百四萬八五辰之嵗 水之石 坤之㢲 七十二萬五千五百九十四萬一千一百二十萬八六辰之月 水之土 坤之坎 八百七十萬七千一百二十九萬三千四百四十萬八七辰之日 水之火 坤之艮 二千六百一十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八萬二千八八辰之辰 水之水 坤之坤 三萬一千三百四十五萬六千六百五十八萬四千















  邵氏皇極經世圖
  日子一星三十辰世三百六十
  月 丑二星 六十辰 七百二十
  月 寅三星 九十辰 一千八十開物
  月 夘四星 一百二十辰   ䷡
  月 辰五星 一百五十辰 一千八百
  月 巳六星 一百八十辰   ䷀唐始星之癸一百八十虞辰二千一百五月 午七星 十七二百辰   ䷫一十夏殷周秦漢晉十六國南北朝隋
  月 未八星 唐五代宋辰    ䷠
  月 申九星 二百四十辰    ䷋
  月 酉十星 三百辰    ䷓
  月 戌十一星 二百七十辰   ䷖三百
  月 亥十二星 三十閉物辰   ䷁
  一聲          二聲
  三聲          四聲
  五聲          六聲
  七聲        八聲
  九聲        十聲
  右正聲
  一音        二音
  三音        四音
  五音        六音
  七音        八音
  九音        十音
  十一音        十二音
  右正音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一>















  六經圗卷一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