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緬边界問題的报告

关于中緬边界問題的报告
1957年7月9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議上
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長 周恩来
1957年7月9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报告的决议批准 收录于《国务院公报》1957年第30期[1]

各位代表:

中緬边界問題是我国在国际关系方面的一个重要問題,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很关心的一个問題。因此,政府認为有必要就这个問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專門报告。

在我国和許多鄰国之间,都存在着历史上遺留下来的未定界問題,而中緬两国之間的未定界問題特别引起人們的注意。这是由于英国在过去統治緬甸的时期在中緬边界問題上制造了長期的糾紛,而近几年来,帝国主义势力又經常利用中緬边界問題,挑撥中緬关系,企圖造成紧張局势。

我国政府一貫主張,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間所有悬而未决的問題,都应該通过和平协商的途徑,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中緬边界問題由来已久,問題本身也很复杂,因此,政府从着手处理这个問題的时候起,就采取了审愼从事的态度,有准备、有步驟地寻求这个問題的解决。

在我們国家成立的最初几年,政府需要把全部力量用来处理国内国外一系列重大而迫切的事务,因此不可能同时为中緬边界問題的解决进行全面的和有系統的准备工作。但是自从中緬兩国总理在1954年12月12日的会談公报中提出 在适当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徑 解决中緬未定界問題以后,我国政府就为解决这个問題进行必要的准备。政府的各有关部門会同云南省当局,对有关的历史文献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統的和詳細的調查研究。

在1955年11月,当中緬双方为边界問題的解决分别地积極进行准备的时候,在兩国的边境上,双方的前哨部队由于誤会曾經發生过一次不幸的武装冲突时间。这次时间,經过中緬双方的努力,得到了适当的处理,同时也使中緬兩国政府体会到及早解决中緬边界問題的必要。

从1956年年初起,中緬兩国政府就中緬边界問題开始了頻繁的接触。同年11月,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吳努主席应邀来北京同我国政府商談。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对中緬边界問題調查研究的結果,通过吳努主席向緬甸政府提出了解决中緬边界問題的原則性的建議,幷且認为建議中的各点应該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現在,我說明一下政府提出的这項建議的內容。

第一是关于在佧佤山区的一段。中英兩国在1894年和1897年签訂的兩个关于中緬边界的条約中,对于这一段边界都曾經有明文規定。但是,由于有关的条文自相矛盾,这一段边界長期沒有划定。为了造成既成事实,英国在1934年初派遣軍队进攻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所管轄的地区,遭到了当地佧佤族人民的英勇抵抗,这就是有名的 班洪事件 。1941年,英国乘当时中国在抗日战爭中所面临的危急情况,以封闭滇緬公路作为压力,同国民党政府于6月18日用換文的方式在佧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它片面有利的边界。这就是所謂 1941年綫 。由于不久就發生了太平洋战爭,在这条綫上幷没有树立界樁。1956年,在中緬兩国政府就中緬边界問題进行商談的过程中,緬甸的領导人員曾經表示能够理解中国人民对于1941年綫的不滿情緒,但是鑒于这段边界已經通过当时負責的中英政府以換文划定,因此要求我国政府予以承認,幷且要求我国政府把在1952年由于追剿国民党殘余部队而进入1941年綫以西地区的中国軍队撤回。我国政府認为,在边界問題上,根据正式条約而提出来的要求,应該按照一般国际慣例予以尊重,但是这幷不排除兩个友好国家的政府通过和平商談求得对双方都是公平合理的解决。为了促进这种公平合理的解决,为了替这种解决創造良好的气氛,我国政府在向緬甸政府提出的原則性建議中表示准备把中国軍队撤出1941年綫以西的地区。同时,我国政府要求,在中緬兩国政府没有对1941年綫問題取得最后协議幷且树立界樁以前,緬甸軍队不进駐中国軍队自1941年綫以西所撤出的地区,但是緬甸政府的工作人員可以进入这一地区。

第二是关于在南碗河和瑞丽江匯合处的猛卯三角地区,又名南碗三角地区,面积約250平方公里。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領土,过去英国在条約中也明文承認了这一点。但是在1894年中英兩国签訂有关中緬边界的条約以前,英国就不經中国的同意,强行通过这个地区兴修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兩国再一次签訂有关中緬边界条約的时候,英国又以 永租 的名义取得了对中国这塊領士的管轄权。緬甸独立以后承繼了对这个地区的 永租 关系。我国政府在向緬甸政府提出的原則性建議中指出,由緬甸繼續对中国的一塊領土保持 永租 的关系,是同中緬兩国目前的平等友好关系不相称的。我国政府表示願意同緬甸政府商定如何廢除对猛卯三角地 永租 关系的具体步驟。

第三是关于尖高山以北的一段。这一段边界过去始終沒有划定。英国曾經在这个地区不断地制造糾紛,借机扩大它的殖民領域。最严重的就是1911年初英国对片馬地区的武裝侵占。 片馬事件 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义憤,全国各地都掀起了風想云涌的抗議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也不得不在1911年4月10日給当时中国政府的照会中正式承認,片馬、岗房、古浪三处各寨是屬于中国的,但是却亳無道理地繼續侵占这个地区。根据对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进行調査硏究的結果,我国政府对于这一段边界的划定,向緬甸政府提出以下的建議:从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的部分,可以按照習慣边界划界;从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的一段,除片馬、崗房、古浪地区应該归还中国以外,原則上可以按怒江、瑞丽江(又名龙川江)、太平江为一方和思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嶺划定边界。我国政府同时要求,在中国軍队撤出1941年綫以西地区的同一时期内,緬甸政府也把軍队从片馬、崗房、古浪撤出。在这一段最后划界以前,緬甸政府可以保留在片馬、崗房、古浪地区的行政管理,而中国政府保証,在这一段边界最后划定以前,中国軍队將不进駐这个地区。

在我国政府提出了以上的建議以后,吳努主席表示这是照顧双方利益的公平合理的建議。在吳努主席同我国政府領导人員会談后發表的联合新聞公报中又宣布,中緬兩国政府取得諒解,从1956年十一月底到1956年年底,中国軍队撤出1941年綫以西地区,緬甸軍队撒出片馬、崗房、古浪。在1956年年底以前,中緬兩国政府分別完成了撤軍的工作。这就为中緬边界問題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去年12月在仰光和今年3月在昆明,中緬兩国政府的領导人員又有机会对兩国边界問題繼續进行友好的商談,进一步澄清了彼此的观点,在总的力面取得了一致的意見。

全国各界人士都很关心中緬边界問題的解决。为了广泛地征求国内各力面的意見,我曾經代表政府在今年三月中旬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議第二届全国委員会第三次全体会議作了关于中緬边界問題的报告。在北京的人大代表、政府成員和特邀的專家也出席了那次会議。今年三月底,我又在昆明向政治协商会議云南省委員会召集的由云南省各界和各兄弟民族代表参加的会議作了关于中緬边界問題的报告。在这兩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会上,都展开了热烈的討論,使政府有机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見,幷且对有关問題作了解答,这就进一步統一了全国各方面在中緬边界問題上的看法。

以上是我国政府到目前为止处理中緬边界問題的大致經过。現在,我要說明一下政府在处理中緬边界問題中所遵循的基本政策。

我們的国家自从开国以来在国际事务中一貫奉行的政策,就是爭取世界局势的和緩,爭取同世界各国、特別是同我們的鄰国和平共处。这个政策有利于我們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設,也符合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我国政府在处理中緬边界問題时所根据的,也正是这个基本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緬兩国之間的边界問題,正像他亞非国家之問的許多悬而未决的問題一样,都是帝国主义長期侵略政策所造成的。現在,中緬兩国都已經取得独立,都在努力为本国的和平建設爭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緬兩国又是同印度一起首先倡議和平共处五項原則的国家,我們都珍視自己的民族独立和民族利益,我們都深刻地認識到,只有通过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才能更好地維护我們各自的民族独立和民族利益。但是,帝国主义者却从来沒有停止利用亞非国家的分歧在这些国家之間制造紧張和不和,竭力企圖重新对这些国家实行 分而治之 的侵略政策。針对这样的情况,我国政府在同緬甸政府商談中緬边界間題的过程中,一向强調双方相見以誠,按照五項原則友好协商,求得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这样,中緬边界問題的解决,不仅会使中緬兩国的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發展,而且还將有利于亞非国家的团結。我国政府在解决中緬边界問题上所采取的立場,是丛雜护我国的民族利益出發的,同时也是从促进中緬友誼和亞非各国团結的利益出發的。

中緬边界問題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因此,在处理中緬边界問題的时侯如何对待历史資料,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問题。中国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正像封建时代的許多国家一样,四至疆界是不十分明确的。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同边沿地区各个民族的关系也有各种性質和程度的不同。因此,要确定中国封建帝国的疆界綫,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近六十多年来,国內和国外出版的地圖中,先后出現了对中緬未定界的許多很不同的画法。这些情况不能不在广大的范圍内引起了对中緬未定界的混乱看法。政府認为,在处理中緬边界問题的时候,必須認眞地对待历史資料,必須以正确的立場和观点对历史資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把可以作为法理依据的历史資料同由于情况变化只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資料加以区别。同时,更要注意到中緬兩国已發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根本变北,那就是,中国和緬甸已經分别摆脫了原来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地位,成为独立的和互相友好的国家。緬甸政府繼承了原来受英国統治的地区,不同民族的自治邦同緬甸本部組成了緬甸联邦。我国政府接管了国民党政府所管轄的地区。在处理中緬边界問題的时候,必須注意到这些历史变化,同时也要按照一般国际慣例来对待过去签訂的有关中緬边界的条約。只有把以上各点結合起来考虑,才能够正确地运用历史資料,求得中緬边界問題的公平合理的解决。

中緬边界問題直接地关系到聚居在中緬边境的各民族的利益。因此,在解决中緬边界題的时候,就特別需照顧这些民族的利益。我們知道,兩国之間的边界把聚居在边境的同一民族划分为二,是常見的事。这是历史發展的結果。在中緬已定界的各段,在我國和許多其他鄰国的边界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同一个民族分居边界兩旁的情况。我們在解决中緬未定界問題的時候必須事先估計到,有关民族被边界綫分隔是难以避免的。鑒于这种情况,我們就更加需要同緬甸政府协商采取措施,使将来划定的边界成为和平友好的边界,进一步發展兩国边民之間的亲密联系。

各位代表,中緬兩国政府根据友好的精神和和平共处的五項原則,对中緬边界問題进行了多次的接触和商談以后,已經在总的方面取得一致意見。我們相信,通过繼續的协商,把双方在具体問题上的意見加以协調以后,中緬边界問題就將得到全面的和公平合理的解决。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