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山集 (兪肅基)/卷十七

卷十六 兼山集
卷十七
作者:兪肅基
1775年
卷十八

箚疑

编辑

中庸上○丙午

编辑

讀法小註眞氏說必篤恭而後。能造無聲無臭之境。恐爲語病。盖無聲無臭。本所以形容不顯篤恭之德也。非有二也。而今曰云云。若將以篤恭上面。復有無聲無臭之域者然。可疑。○讀法朱子謂中庸當作六大節看。而小註王魯齋則謂當分爲四大支。盖朱子則以首章與下十章分爲二節。而王氏則合爲一節朱子則以哀公問政以下七章及大哉聖人之道以下六章。分爲二節。而王氏以哀公問政章屬之第二支。而二十一章以下十二章合爲一節。此其所以不同也。然王氏說。亦可備一說。不可廢也。

序道學道統非有二也。泛言之則曰道統。而指其實則曰道學也。條辨蔡虛齋謂道學之有成者。始得以與夫道統。道學以講道言。道統以傳道言。似太分析。○人心道心。旣皆指已發而言。則精一執中。自是動時工夫。朱子此序之意。亦未嘗不如此。則小註程勿齋之說當矣。盖不獨堯舜禹相傳旨訣如此。卽從上聖賢之論學者。大抵多從發處說。所以中庸未發之訓。爲發前聖之所未發也。條辨以勿齋此說。置之異條中。而大都梁謂執中之中。原兼體用之全而言。小都梁謂一字內。自兼存養省察。何得皆以爲動時工夫。理非不善。而窃恐非朱子本意也。○虛靈知覺此兩者。若單指而偏擧。則言虛靈而知覺在其中。言知覺而虛靈在其中。固不可以分體用也。如大學章句虛靈二字。解釋明德答林德久書中。以知覺二字蔽論心體者是也。若並擧而對說。則虛靈爲體。知覺爲用之說。恐不可易也。偶閱圃陰集。極論虛靈知覺之不可分體用。而至以朱子於所以爲知覺者不同一句。不言虛靈二字者。不過省文云。其說恐難從。今此未論義理如何。若使朱子於此並擧虛靈字。而曰所以爲虛靈知覺者不同云。則果可成文理乎。以此知上則並擧靈覺。而下則單言知覺者。非省文也。旣非省文。則非體同用殊之謂而何哉。且若如圃丈說虛靈卽是知覺。知覺卽是虛靈而已。則是互換說也得。試使序文前則曰心之知覺一而已矣。後則曰所以爲虛靈者不同云。則亦豈成文義乎。然則虛靈知覺。恐不可只作一義看也。至於大都梁虛靈只是道心而無與人心。及到知覺形氣才用事。那四肢口鼻耳目之欲之不善者。才於此揷根生苗云者。自是非常醜差。圃翁之辨之也極當矣。○先儒多說道心被人心之晦之而微。其意盖曰人心惟危。故道心惟微也。夫是二者固有迭爲消長之理。然窃詳序文之意。或生或原之下。卽承以是以或危殆或微妙云云。則只平分對說而無那相因之意。盖生字原字。有精粗淺深之別。人心之所從而發者形氣。則比之性命。粗而非精也。淺而非深也。故下生字。而形氣自是可危之物。故曰危殆而不安也。道心之所從而發者性命。則比之形氣。精而非粗也。深而非淺也。故下原字。而性命自是微妙之物。故曰微妙而難見也。然則道心所以惟微者。乃其體段自微妙。不必言被人心之危者晦之然後始微也。○危者愈危。則人心已流於人欲矣。故曰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私。非以人心之未流者便謂之人欲也。小註胡雲峯所謂到不知所以治之。方說得人欲云者。自精當。而條辨小都梁謂之未細。至曰有從形氣上發出來。便是欲。不到不知治之。方是欲也云。則是不知人欲之云。與泛言欲字。自有淺深之別。盖旣曰人欲。則已是流於惡之稱。而不可與七情愛惡欲之欲一例看也。○微有微小微昧兩義。而微小固所以爲微昧也。今曰微妙面目似好看。而其實微妙。亦微小之意。曰微小則微昧之義擧之矣。觀下微者愈微及書註義理難明而易昧之說。則可知微妙卽是微昧。非有二也。語類有義理精微難見之語。所謂精微。亦微小之意也。○動靜云爲。此動靜只是日用動靜之謂。皆指已發言也。○論中字。只以無過不及言之。則可知執中之中。專就已發上說。而都梁所謂原兼體用之全者。爲失之矣。○不過如此。加於此哉。旣皆以此。三此字皆以中之一字言也。○大學自是曾氏之書。故序文只稱曾氏之傳獨得其宗。而不及顔子。此泛以道統相傳之意言。故並稱顔曾也。○更互演繹。更互二字未詳。或曰或因堯舜以來相傳之意而演繹之。或因平日所聞父師之言而演繹之。故曰更互演繹也。○史記稱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而他書多云孟子親受業於子思。朱子於孟子序說。兩存其說。而以爲未詳。今曰再傳以得孟氏。盖姑以史記所稱而爲言也。○言語文字。正指中庸一書而言。或曰孟子以後爲學者。無眞知實踐之功。而只以言語文字。說些道理。不免爲口耳之歸。如韓文公原道之類是也。其說亦通。而恐非正意。○所考所據。亦以中庸之書言也。○大義雖明。多所發明。亦指中庸言也。○卽甞受讀。固主中庸言。而亦兼包輯錄書在其中。觀竊疑二字則可知也。○旣爲是。旣已之意。○支分節解。脉絡貫通。離合說也。

篇題小註朱子說夷齊所爲。都不是庸了。如孟子所云伯夷隘處。固不可謂之庸。而若並與叩馬事而謂非庸也。則恐如何。且或問旣以湯武之放伐。謂之平常矣。若以經權言。則夷齊經也。湯武權也。湯武之行權。旣謂之平常。則夷齊之守經。獨不爲平常乎。或曰在湯武之時。則放伐乃爲平常。夷齊盖過於守經而失中。故不得爲平常。此說似然而亦非也。旣曰守經。則寧可謂之過而失中乎。旣不失中。則又豈可謂之非平常也。若以古人兩是之論言之。則夷齊經而得中者也。湯武權而合中者也。中之所在。庸便是也。然此旣一經而一權。其事不侔。而同謂之平常。則亦烏在其爲不易之定理也哉。終是可疑。○條辨蔡虛齋謂偏是我這裡偏向去。倚是靠着那箇東西了。如七情之發。其初或偏向在喜邊去。其後也結𮖐成箇偏喜了。其說偏倚之有輕重。亦自好。小都梁辨駁之說。全沒頭緖。可笑。但虛齋謂偏倚之相承。亦猶意必固我之相爲次第云。則似以此二字。專作不好看。與或問之意不合。或問謂及其發而得中也。雖其所主。不能不偏於一事云。則是此心纔有喜怒哀樂之發。則雖得中節。亦屬偏倚也。不必其過於節然後。方可謂之偏倚也。然則此二字。烏可專作不好看耶。若虛齋之意。只借意必固我之相承。以喩偏倚二字。有淺深之別則亦未爲非也。○程子說正道定理。正是正正當當之謂。定是一定不易之名。道與理。互換說亦得。○心法。治心之法。

第一章。天命之天。雖是以形體言者。而包理在其中。便有主宰之意。陳北溪所謂天固是上天之天。要之卽理是也者。說得盡矣。條辨置之異條者。豈嫌其猶有上天字。而與胡雲峯之專以理言者不同也耶。北溪雖以天爲上天之天。而乃其歸重在於理之一字。則恐不可與胡氏說差殊觀也。○小註朱子謂人與物之性同云。而但其下卽承之曰循人之性則爲人之道。循牛馬之性則爲牛馬之道。若不循其性。使馬耕牛馳則失其性。非牛馬之道矣。詳味此等語意。則又若以性爲隨物不同之物。而與上人物之性同云者不合。可疑。○性道二字。只有體用之分。而其實一物而已。體之一本。渾然無間。而用之萬殊。燦然有條。人徒知一本者之不可雜氣言。而不知其萬殊者之亦未甞雜乎氣也。是以其言率性之道。便和氣言之。而以爲若是理也則一而已矣。安得有萬殊之不同乎。夫理之所以萬殊者。固以氣有不同。然所謂道者。就氣上單指其理而言。非並氣言之也。道之體冲漠無眹。而其用則必乘氣發見。事物當然之理。不必待發而後可見。然朱子論率性之道。多從發處爲說。且人於發處。尤易錯看。便將道看作拖帶之物。故今亦只從發處爲說。氣有萬別。則道之乘是氣而發見者。亦不得不萬殊。然非理不同。乃氣之不同也。今若問道何以有萬殊。則固當曰以所乘之氣有萬別可也。而以爲必雜氣而爲道。則便昧於道器之分矣。盖非氣則道無所發見。故善觀道者。必就氣上。觀其妙用之顯行。而其實道是理也非氣。故善言道者。又未甞和氣而言道也。譬如水之源一也。流而派別。大之爲江淮河漢。小之爲溪澗川澤。大小雖殊。而同是此一水也。水之派流。固當於江淮河漢溪澗川澤見之。然人見其大小之不同。而以爲水亦不同乎。則烏乎可哉。今且以在人者言之。則方其心之未發也。性之本體。渾然在中。而及其已發也。此性之體。乘木氣而發則爲惻隱。乘金氣而發則爲羞惡。乘火氣而發則爲辭讓。乘水氣而發則爲是非。夫性之發而爲四端也。雖因其所乘之氣而有此面貌之不同。然固皆此性之用。而非氣之所得以雜之也。此所以四端專言理。而爲天下之達道者也。其在于物。亦莫不同。禀健順五常之德。則其爲性固與人一般。而是性也乘牛之氣而發見則爲當耕。乘馬之氣而發見則爲當馳。以之在鳶則爲當飛。在魚則爲當躍。何莫非因其所乘之氣而發見有不同也耶。夫牛也馬也鳶也魚也。固有耕馳飛躍之不同。指是而稱曰氣禀之有殊則可也。而若所謂道者。就耕馳飛躍之中。單指其所載之理而言也。誠使在牛之理。乘馬之氣而發則亦當爲馳。在馬之理。乘牛之氣而發則亦當爲耕。以之鳶之飛也。魚之躍也。莫不易地皆然。則此可以見理之初無間隔。而道未甞雜乎氣也。苟果雜氣也。則在彼在此。宜有一定而不相通者。顧安得以通活無間隔。如前之說哉。故曰性道二字。只有體用之分。而其實一物而已。觀乎章句性道雖同而氣禀或異之說。則可知其性固理也。道亦理也。故在人在物。通此一性道之同。而彼和氣言道者。果不足以知道矣。或曰如子之說。則所謂道有萬殊者。將何以稱焉。曰是說也。愚固已言之於前矣。夫道固不離乎氣。而亦未甞雜乎氣。以其不離乎氣也。故自氣而觀之。則雖謂之道有萬殊可也。以其不雜乎氣也。故自理而論之。則雖謂之道一而已可也。惟觀其所從而言之者如何耳。知此則言萬言一。或異或同。兩不相妨矣。○或曰章句曰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爲健順五常之德。此言性之所以爲一本也。又曰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路。此言道之所以爲萬殊也。盖言人物性雖同而道則異也。推此言之。則下文所謂性道雖同者。亦言其人與人之性道同。物與物之性道同云耳。非謂人之與物。同此一性道也。曰此盖以各得之各。作莫不意看。各循各有之各。作各異意看。故謂之性同而道異。然以愚觀之。則前後三各字。皆是莫不之意也。且旣曰人物之性同。則所謂道者。亦不過循此所同之性耳。除是性異然後道亦異也。今曰性同而道異。豈非不通之甚乎。但自性而爲道也。必乘氣流行。而氣有差別。故道因以有許多條貫脉絡之可分。是以性之爲人物之皆同易見。而道之爲人物之皆同難見。性之不雜乎氣易說。而道之不雜乎氣難說。誠使就乘氣流行之中。指別其不雜乎氣者而爲道。則道固是理而已。旣曰理。則安得以在人在物。隨處不同而不可相通也。此章句所以上之言天命率性也。必通人物言之。而下又総而結之曰性道同者也。今不察此。而曰人與人同。物與物同。夫不曰人之與物同一性道。而必曰人與人同一性道。物與物同一性道者。豈不以人之與物。則其性其道有所不同也耶。爲此說者。本欲明道字之隨人物各異。而不察其性之一字。同歸於隨人物而有別也。若是則已與所謂人物性則同之說。矛盾矣。且所以言道之隨人物而不同者。以道不可以純理言之也。旣不可以純理言道。則是道便是雜氣之物也。旣是雜氣之物。則不惟人之與物有異。雖人之與人。物之與物。亦皆參差間隔而有萬不齊也。尙可曰人與人同。物與物同也耶。且使性道二字中。旣帶氣質意。則下所謂氣禀或異云者。可謂無用之贅言矣。曾謂朱先生盛水不漏之手段。而其爲說。反如是儱侗而不別白踈脫。而不精確也耶。其亦不足辨也已矣。○禮樂刑政。所包甚廣。皆兼內外該本末而言。或問言戒懼謹獨。是由敎而入者之事。則是戒懼謹獨之事。自在於禮樂二字中。新安陳氏所謂禮樂便是中和之敎者是也。偶記張磎谷漫筆。以中庸章句訓敎以禮樂刑政。謂有向外不切之病。盖不察其禮樂二字。本包戒懼謹獨在其中。惜其未曾硏究而輕爲立說也。○條辨太極之生兩儀四象。天之化生萬物一段。盖本朱子所謂若論本原。卽有理然後有氣。若論禀賦。則有是氣而後理隨而具之說而爲言。則都梁之分說。未甞無所據。而圃翁謂未可曉者何也。○第二節小註。朱子以離了仁便不仁。離了義便不義。釋可離非道。盖以非此卽彼。不出便入之意言之。如此則當釋曰可히離ᄒᆞ면道ㅣ아니라。細推之。似與章句若其可離之意不合。恐是未定之說也。○幽暗之中。亦是獨。非必待細微之事然後方爲獨也。或以幽暗之中細微之事。不分作兩項看而通作一句讀。甚錯。○跡雖未形。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通釋隱微兩字。或以跡雖未形。人雖不知。貼隱字看。幾則已動。己獨知之。貼微字看。大謬。○戒愼恐懼之通貫動靜。不惟章句常存敬畏之常字及雖不亦不語意爲可見也。或問及語類諸條。論此意甚詳且明。條辨都梁之力爲主張者固是也。然但朱子以戒懼謹獨分動靜說下者。亦自不少。如曰戒懼是防之於未然。以全其體。謹獨是察之於將然。以審其幾。又如曰存養是靜工夫。省察是動工夫。又如曰戒愼恐懼。是未發。只做未發也。不得便是所以養其未發。又如曰戒愼恐懼是未有事在。相在爾室。尙不愧于屋漏之時。謹獨便已有形跡了。潛雖伏矣。亦孔之昭之時。他如此說。不勝枚擧。皆是以戒懼謹獨。分作動靜兩下說破。而其答或人書中戒懼者所以涵養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謹獨者所以省察於喜怒哀樂已發之時之問。至以甚善許之。則又不獨語類說爲然也。若是者又安可一例歸之於初年未定之說耶。窃謂戒愼恐懼。若懸空單指。則固是統體工夫。固爲通貫動靜。固包謹獨在其中。然若就其中。抽出謹獨而與之對立。則恐此爲涵養工夫而占靜一邊。彼爲省察工夫而占動一邊者。條例齊整。恐爲不可易也。且章句與或問。說得戒懼爲通貫動靜之意者。固已明白。而致中和章句。以自戒懼而約之爲致中工夫。自謹獨而精之爲致和工夫。而或問亦曰靜而不知所以存之則云云。動而不知所以察之則云云。而其下卽承之以惟君子自其不覩不聞之前。而所以戒愼恐懼者。愈嚴愈敬云云。尤於隱微幽獨之中。所以謹其善惡之幾者。愈精愈密云云。則其爲分貼動靜也尤益較然矣。夫同一章句或問之說也。同一戒懼謹獨之義也。而或作通動靜說。或作分動靜說。則正宜參互會合。求其兩不相妨焉可也。又安可一主而一奴之哉。然則論此義者。恐不可草草了當。以致左通而右窒。東騖而西碍也。○上文雖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而未曾說性之爲狀如何。道之爲形如何。故於此又言中和二字。以狀性而形道也。上文雖言道不可離。而猶未說出天命率性。其具於吾心者本自如此也。故此言未發已發大本達道。以見所謂性所謂道。皆不外乎吾心也。夫旣知中和之理不待他求。而自可取足於吾之一心。則益見此道之不可須臾離也。故章句曰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離之意也。○喜怒哀樂。自有天則。循他天則。卽是和。纔不循他天則。便乖戾而不和也。○陸稼書辨艾千子之說曰。若必戒懼而後。可曰中和。則是中和二字中。已有致字矣。下致字不幾蛇足乎。其言極是。○林次崖謂不言四端而言喜怒哀樂者。以其於位天地育萬物。獨關切也。發明甚有力。○第五節章句。戒懼是自外約入於內也。謹獨是由內推出於外也。盖不覩不聞之時。卽外之靜而靜之始也。故自此而下戒懼工夫。約之而至於至靜之中。則盡乎內而爲靜之終也。一念初發之時。卽內之動而動之始也。故自此而下謹獨工夫。精之而至於應物之處。則盡乎外而爲動之終也。盖動靜二字所包甚廣。至靜之中固是靜。而不覩不聞。亦是靜也。應物之處固是動。而一念初發。亦是動也。故不覩不聞與至靜之中。雖同謂之靜。而有淺深之別。一念初發與應物之處。雖同謂之動。而有精粗之分。此章句所以於戒懼謹獨之下。必下以至於三字者也。條辨諸家之論此義者雖多。而獨史氏伯璿之說甚精密。蔡虛齋雖有辨駁之語。而恐未可輕議也。○愚甞於辛丑年間。作一疑目。論此章章句義頗詳。大意以不覩不聞與至靜之中。通作一等時節。而引或問論呂氏之失。而有曰經文所謂致中。亦曰當其未發。此心至虛。如鑑之空。如衡之平。則但當敬以存之。不使其少有偏倚一段語爲證。其說殊不草草。而未蒙師門之允可。盖往來於中者有年。而終未能釋然。最後讀異同條辨。得史氏伯璿之說。頗精察可據。故姑爲說如右。盖從史氏說。則以至於三字。極易區處。不至如前說之難於爲說也。然更將前說而參觀。則似若未爲失。而今日之見。恐不免爲再數長廊柱而差誤也。盖動靜二字泛論。則固有內外精粗之別。所包甚廣。而但此章章句與或問所論動靜。則只是承上文大本達道體用之說而言。則所謂靜卽是未發。所謂動卽是已發。不可謂有層級之別也。唯其動靜雖無層級。而工夫自有淺深。故曰自戒懼而約之。自謹獨而精之。而以至於云云也。其意如曰自不覩不聞至靜之時。下戒懼工夫而約之。以至於無所偏倚而其守不失。自一念始發應物之處。下謹獨工夫而精之。以至於無所差謬而無適不然也。盖自戒懼而約之。若從都梁解與農翁之說。以爲自所覩所聞之時。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云。則固當以戒懼始功之時與至靜之中。分作兩等時節。而今旣以不覩不聞。爲戒懼始功之時。則所謂不覩不聞。卽是至靜。難道不覩不聞上面。又更有至靜之時。且以下句例之。事至物來。此心始發。卽此一念始發。便是應物之處也。又豈可謂一念始發之後。更有應物之處耶。况或問釋致中一段曰。自其不覩不聞之前。而所以戒愼恐懼者愈嚴愈敬。以至於無一毫之偏倚云云。其釋致和曰尤於隱微幽獨之際。所以謹其善惡之幾者。愈精愈密。以至於無一事之差謬云云。夫章句但言戒懼謹獨。而不言其始功之時。故下必言至靜之中應物之處也。或問之言戒懼謹獨。則上旣曰不覩不聞之前。又曰審其善惡之幾。故下不復言至靜之中與應物之處也。此其旨意極爲明白。可見不覩不聞與至靜之中。一念始發與應物之處者。只是一等時節。都無精粗淺深之可分也。使其果爲兩等時節。則或問雖言不覩不聞。而其下豈不復言至靜之中。雖言善惡之幾。而其下豈不復言應物之處耶。虛齋駁史氏說曰。不思致中和者與由敎而入者。其地位之高下。固在於工夫。而不係於動靜間也。工夫有淺深。動靜無優劣。又曰縱事未到我面前。我旣一念萌動。此一念便有所屬矣。便卽是應用矣。何謂後此乃爲應物之處耶。又曰章句以至於至靜之中。以至於應物之處。此處不可斷了。盖不用至靜之中字。無以起下文之無少偏倚而其守不失。不用應物之處字。無以起下文之無所差謬而無適不然。安可泥此而謂上面之靜。猶未是至靜之中。上面之動。猶未是應物之處耶。其說頗中窽而置之異條可疑。○或曰朱子謂戒謹不覩。恐懼不聞。是從見聞處。戒愼恐懼。到那不覩不聞處。這不覩不聞處。是工夫盡頭。觀此則或問所謂自其不覩不聞之前前字。正指所覩所聞之時言。當曰自所覩所聞之時。戒懼而至於不覩不聞之時。如都梁之說可也。若曰自不覩不聞之時。方下戒懼之功云。則是不覩不聞處。爲工夫起頭。烏可謂工夫盡頭耶。且或問之論戒懼謹獨。以平常之時與幽隱之時作對說。所謂平常。卽指所覩所聞言也。夫旣以戒懼兼所覩所聞說。則可見戒懼之爲統體工夫。而今若曰必自不覩不聞之時。始下戒懼工夫。則所覩所聞。反屬於謹獨時矣。豈不與平常謹獨作對說之意不合耶。曰或問所謂不覩不聞之前者。猶言未發之前也。豈可以前之一字。截作所覩所聞時耶。若果如此。則何不曰自其所覩所聞時云。而乃曰不覩不聞之前。以致後人之惑。此其文勢語脉。恐不如此。而都梁之說。似難從也。且所謂不覩不聞是工夫盡頭者。及平常謹獨之作對說者。只平說戒懼謹獨之義。而似未及致字意也。盖若平說二者之功。則不覩不聞。當爲戒懼盡頭。而謹獨二字。亦未足以該夫所覩所聞之時也。若說致字之意。則不覩不聞之戒懼。未足爲盡頭。必至於至靜之中。無所偏倚而其守不失然後。方爲盡頭矣。謹獨二字。固未足以該所覩所聞。而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則盡占動一邊。而所謂所覩所聞平常之時者。亦包在其中矣。如是解看。恐似爲可通之說。而但未知朱子之意必如此否也。盖所謂自其不覩不聞之前云者。若作所覩所聞之時之意看。則可謂都無事。而此則文勢决不然耳。○更按史氏動靜二字之解。若以不覩不聞與至靜之中。通作未發看。則所謂自外靜至內。自內動出外者。恐未爲失當。詳之。○農翁以至靜之中無所偏倚爲疑。以爲旣是至靜則卽是未發。更有何無所偏倚有所偏倚之可論。遂以靜字欲作不接物不應事時看。而此恐不必深疑。夫至靜之中無所偏倚。雖同指此心之未發者。而至靜之中。以未發境界而言。無所偏倚。以性之實體而言。則雖言至靜之中。而不妨更言無所偏倚四字。以釋中字之義也。非謂至靜之中。尙有無所偏倚與否之可言也。若以至靜爲日用動靜之靜。而不作未發看。則不知自戒懼而約之。至其守不失數句。當以何者爲未發耶。若只以無所偏倚一句當未發。文理恐决不然矣。○師門又以或問靜而不知所以存之之靜。爲不接物不應事之時。而窃恐此靜字。乃承上文未發之意而言。則正與章句至靜之靜一般。似不可作日用動靜之靜看也。○又按語類云喜怒哀樂未發之中。未是論聖人。只是泛論衆人。亦有此與聖人都一般。或曰恐衆人未發。與聖人異否。曰未發只做得未發。不然是無大本。道理絶了。或曰恐衆人於未發昏了否。曰這裡未有昏明。須是還他做未發。若論原頭未發。都一般。又曰未發堯舜與塗人一也。窃恐此是論未發正義。而語類雖有未發時。只是塊然如頑石相似。劈斫不開等說。恐是借未發而泛論衆人靜時。非指中庸未發之旨也。師門甞以此爲未發。亦有精麁之證。當時每欲更禀而未能。極爲遺恨也。○或問所謂萬化之本原。一心之妙用。以中和而言。聖神之能事。學問之極功。以位育而言。虛齋以或問此語爲合兩條而結之者。恐爲穩當。而圃翁非之似過。○中庸首章。爲一篇之體要。而不言知工夫可疑。或曰致和雖爲最初下手處。而其實有若別般工夫。若言其要。則靜存動察。立大本行達道。如斯而已矣。是說也似然矣。而彼陸王之徒。闕却致知一段工夫。專用心於內。以爲事了者。未始不藉口於此。則將又何說而辨其爲異端也耶。愚意謹獨卽是省察工夫。省察二字。言其要道先務。則固不出於審幾謹獨。而若極其至而言之。則凡日用動靜應事接物之際。辨其是非眞妄之分而求其義理至當之歸者。無非省察之事也。若是而可言其不足於致知工夫乎。且大舜之惟精。不過謹獨省察之謂。而朱子謂格物致知。非惟精不可。誠以聖人之言。言近而旨遠。包含無窮也。今若以惟精與省察差殊觀則已。不然所謂致知工夫者。豈可外省察而能之哉。且中庸一書。不過言道有大小。而其言體道者。亦各有分貼。今以首章與二十七章言之。首章之道不可須臾離。言道之至大至廣。而卽二十七章之洋洋發育也。首章之莫見莫顯。言道之至精至密。而卽二十七章之三千三百也。然則首章之存養。當爲二十七章之存心。而首章之省察。當爲二十七章之致知。其亦章章明矣。故朱子論喜怒哀樂之中節曰。須逐件使之中節。所以貴於博學審問愼思明辨。又曰大本用涵養。中節則須窮理之功。觀此則固以省察二字。當致知工夫矣。夫位天地育萬物。卽學問之極功。聖神之能事。大小大事。而究其本則不過乎致中和三字。而所謂致中和之實事。要不出於戒懼謹獨兩項工夫。夫如是則所謂謹獨二字。烏可小看。而謂致知工夫必在省察之外耶。今且除了許多說話。只看章句自謹獨而精之。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數句語。則可知謹獨之功。盡占動一邊。而不可小看。夫工夫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則致知之事。固在其中矣。然則謂中庸首章。不言知工夫者。不亦誤後學之甚乎。都梁以語類論中節兩條。謂添出窮理在省察之外。而又以窮理與涵養對。不言省察者。正以省察在涵養中。略加提撕。非另做中節工夫也。苟如其言。致知果在省察之外。而省察非另做中節工夫者。則子思於一篇之體要。論中和位育之極功。而猶未說盡工夫。必待後儒之添補耶。此其不通甚矣。原都梁之意。盖死守戒懼通貫動靜之說。不欲以省察二字。當動一邊工夫。故於致中和節中論陸稼書。致和比致中較難之失。而亦曰他誤把致知之屬。就當了愼獨。不知正爲愼獨說不盡動用工夫。故後以致知對存心。而不以省察對存心也。亦以省察可包在存心之內。夫陸氏之說。固爲非常醜差。誠不足多辨。而但若使愼獨說不盡動用工夫。而省察果不足以當致知之事。則是首章所論位天地育萬物之工夫者。必待二十七章而後始足耶。夫戒懼固是通貫動靜。而若與謹獨對立。則此是存養而爲靜工夫。彼是省察而爲動工夫。章句之分屬。自分曉。安可曰愼獨說不盡動用工夫也。愼獨旣占動一邊。則又安可曰省察當不得致知工夫耶。且其言曰後章之以致知對存心。而不以省察對存心者。以省察包在存心之內云。則是其意固曰致知則不包在存心之內。故可與對說也。而其下旋又曰盡精微。亦只廣大中之精微。道中庸。亦只高明中之中庸。則是又謂致知包在存心之內也。豈非矛盾之甚乎。夫致知旣在存心之內。而不嫌於作對說。爲動一邊工夫。則謹獨雖包在戒懼之內。又豈嫌於作對說。而爲動一邊工夫耶。以此觀之。所謂省察與致知。雖有詳略之別。而果不可作兩項工夫看也。尙何疑哉。○以去夫外誘之私。當兼戒懼謹獨兩節而言爲是。新安專屬愼獨一邊則誤矣。新安又謂中之大本。原於天命之性語亦有病。○體要。言全體大要也。

第二章。或問孫可以字其祖乎。而朱子謂若曰孔子。則外之之辭。而又孔姓之通稱。若曰夫子。則又當時衆人相呼之通稱也。不曰仲尼而何以哉。若果如此。則中庸所引夫子之言多矣。何不盡稱仲尼。而或稱仲尼。或稱子曰耶。豈子曰之稱。與所謂孔子夫子之稱。猶有間別。而但皆稱子曰則亦將無以知其爲誰。故首以仲尼稱之。以見向下所稱子曰。皆爲仲尼之言也耶。且三十章之特稱仲尼。亦似無端。雲峯謂仲尼曰。仲尼之言也。所言者中庸。仲尼祖述堯舜以下。仲尼之行也。所行者中庸也。以證此章與三十章特揚仲尼之由。亦未知其必然否也。○二節註自君子之所以爲中庸以下。只依經文而略解其大意也。自盖字以下。又推本中字之義。而言君子之時中與小人之反之者。只在敬肆之間。盖演出上文未盡之意而詳說之也。君子之德。只是大槩說。緊要都在處中之處字。故下文之申說也。不復言君子之德。而特揭戒謹恐懼四字。以見上文處字之實事。而所謂無時不中四字。不過言戒懼之功效耳。○戒謹不覩。恐懼不聞。所謂單言則通貫動靜。包謹獨在其中。盖言雖不覩不聞之時。亦當戒懼。則其戒懼於所覩所聞之時者。自在不言中。旣兼所覩所聞之戒懼。則其兼包謹獨之義者。可推而知。此所以單擧戒懼言。則自是通貫動靜。包謹獨在其中也。夫時中之中。卽已發之中。動而中節。必賴謹獨之功。而所謂戒謹不覩。恐懼不聞云者。旣包謹獨之義在其中。則卽此戒謹恐懼四箇字。已說盡時中工夫。而所謂無時不中者。特言其功效之自然耳。非無時不中四字中。復有工夫之可言也。若使所謂戒謹不覩恐懼不聞者。只屬靜一邊。而不足以盡時中工夫。如小註新安說及條辨諸家之說。則朱子於戒懼恐懼之下。必別說一段動時工夫。以盡君子所以能時中之意。不當泛然以無時不中承之。以待後儒之添補也。以此推之。則新安所謂戒懼以存養此中之體。而隨時以裁處此中之用者。及條辨諸家之得失著矣。條辨都梁之辨諸說。頗中窽。其曰知戒謹恐懼與無時不中。不是兩層。則知肆欲妄行與無忌憚。亦不是兩層者。亦當。○章下游氏說。性情以人心所具自然之理而言也。德行以君子體道見之行事者說也。黃勉齋所謂性情天生底。德行人做底。性情人人一般。德行人人不同者。可謂說得盡矣。盖自此以下所論中庸者。皆就無過不及上。論君子體道之事。而事之精粗。道之經變。皆在其中。則固與中和之專就一心上論者。旨意有間。此所以以德行言則中庸者也。旣曰德行。則專以無過不及之中言者可知也。故朱子亦曰中庸之中。本是無過不及之中。大旨在時中上。如此說者非一。而但無過不及之中。推其原則實本於無偏倚之中。且子思不以中和名篇。而必取中庸者。實以中庸之中。可兼中和之義。而庸之一字所包甚廣。可以該盡一篇精粗本末之意。故朱子於或問中。備論其意。而此又引游氏說。以性情德行分說中和中庸。而末復歸重於中庸也。其意盖曰中和中庸所從而言者不同。誠如游說。而但以子思名篇之意觀之。則中庸之中。實兼中和之義云爾。實與或問論名篇之意。相表裡。而觀其特下一然字。則所謂中庸之中。實兼中和之義一句。正是反游氏說而言之者可知也。小註饒氏謂游氏所謂德。卽性情之德。中和是也。行卽見諸行事者。時中是也。是不察德行之德。正以行道而有得於心者言。非指天生固有之德而言之也。且德行之德。若兼中和之義。則是游氏一說。其於論中庸之意。已備矣。朱子何必反其辭而特下一然字曰云云乎。其亦不考乎文勢語脉之分也。○饒氏以中和爲中庸之根本。又謂致中和者。欲其戒懼謹獨。以涵養乎性情。踐中庸者。欲其擇善固執。以求合乎事理。以爲內外交相養之道。其說之支離破碎。圃翁辨之詳矣。夫朱子亦曰以中和對中庸而言。則中和爲體。而中庸爲用。則饒氏所謂中和爲中庸之根本者。固不爲無所據矣。且戒懼謹獨。於涵養性情較襯。擇善固執。於求合事理較切。則是其爲說。誠若新巧可喜。然體用本爲一貫工夫。自無二致。未有致中和而不足於踐中庸。亦未有踐中庸而不足於致中和。則割裂體用。分斷工夫。一內一外。若不相入者。其果成義理。果成說話乎。朱子之言曰心雖主乎一身。而其體之虛靈。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事物。而其用之微妙。實不外乎吾之一心。旨哉言乎。緫之饒氏之失。未見夫心與理相涵之妙。故論性情則徒知其主乎一身。而不察夫體之虛靈。管攝乎衆理。語事理則徒見其散在萬物。而全昧夫用之微妙。實具於吾心。惜其不講於朱子此書之旨也。○圃翁引或問論愚不肖。而以昏昧蹇淺卑汚苟賤爲言者。以爲愚不肖與小人。本無兩㨾。而深斥虛齋都梁之分別爲言者。虛齋都梁之說。誠有未盡處矣。而其以小人與愚不肖分別言之者。則恐不可謂非。盖小人之反中庸受病。在於心術。愚不肖之不及中受病。在於氣稟。只看章句論小人處。則曰以其有小人之心。論愚不肖處。則曰生禀之異。則可知此是心術之差。而彼是氣禀之偏也。心術之差。其始固亦由於氣禀之偏。而氣禀之偏。烏可盡歸之心術之差乎。心術之差私罪也。氣禀之偏公罪也。今若以公罪者。與私罪同科。則不亦寃乎。夫昏昧蹇淺。卑汚苟賤。固若說得重。而亦不過以庸衆人之無知無行者言耳。若言小人之情狀。則當下巧詐陰譎。姦回邪慝等題目。何但以上所云八箇字了之乎。然則語類之以愚不肖。爲與小人不同者。未可遽斷以爲定論。而或問之說。恐未足爲愚不肖。必爲小人之證也。

第四章。此章旣雙擧道之不行不明。而以智愚賢不肖之過不及分對說下。則人莫不飮食之之句。亦當幷收上欵而結之。乃爲有味。故條辨史氏諸說。當以章句人自不察之察。只作覺察意。而不欲當知行之知意看。其說固不爲無見。然但朱子於或問。旣以知味之正則必嗜之而不厭。知道之中則必守之而不失爲言。則是分明知行之說也。章句察字。卽是或問知味知道之知。則不可作覺察意看明矣。盖道之不行。固由於智愚之過不及。道之不明。亦緣於賢不肖之過不及。然総而論之。則智愚賢不肖之過不及。皆由於不能眞知此道之中也。故末乃單提一知字而結之。則夫子之意。斷可知矣。故章句亦以察字配知。而承之以是以有過不及之弊。以見智愚賢不肖之弊。皆欠眞知而致之之意也。小註許氏晏氏陳氏之說。皆得章句之意。條辨都梁之辨。尤詳盡。○看來世間人品。有許多般㨾。智愚賢不肖。亦是大綱說。恐不可以該盡古來人品之不齊者。且如商也之不及。冉求之半途而廢。旣不可謂賢智之過。又不可謂愚不肖之不及。當如何區處。若以君子小人對起。而過不及經緯於其中。則或庶幾包括。以此益知小人與愚不肖。難可只作一㨾也。

第五章。按此章之意。若以上章互言之意例之。則當曰由智愚之過不及。故不行也。如此則不惟條例整齊。亦與下章章句所謂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之意。照應有力。而朱子却曰由不明故不行。捨却智愚而侵過賢不肖一邊。固若可疑。然上章雖分說智愚賢不肖。而末復歸重於知。以見明道爲先之意。則此章道不行之嘆。只得承上章末句鮮能知味之意而言之也。故章句不曰道之不行。由智愚之過不及。而只曰由不明故不行也。小註饒陳兩說得之矣。條辨都梁論此義。尤分明。○由不明故不行。則旣承上章末段之意矣。且有不行二字。則又起下章言知之意也。不行之端端字不必深看。盖言就上章而擧其不行一端也。七章註不明之端。亦與此同。元不貼智愚賢不肖之過不及說也。或曰此章爲不明故不行。則七章爲不行故不明。端是故字之意。此章所謂不行之端者。卽指不明而言。則七章所謂不明之端者。卽指不行而言也。道之不明。實由賢不肖之或以爲不足知。或不求所以知。則盖專欠知一邊也。故此章言其所以不行之故由於不明。以起下章之知也。道之不行。實由智愚者之或以爲不足行。或不知所以行。則盖專欠行一邊也。故七章言其所以不明之故由於不行。以起下章之行也。然則所謂不行之端。不明之端兩端字。正不可泛看。若只作一端意看。如小都梁說。則所以承上而起下者。亦太無意味矣。然七章之徒知不行。所以爲道之不行之意者。則不待註解。而經文文意自足。故註不言不行故不明之意。而惟此章經文簡約。只道其不行矣夫一句。將無以見其不明故不行之意。故章句特推本所由然之故。以表章聖意之所在。亦朱子微顯闡幽之意也。當詳之。

第六章章句不自用而取諸人也一句。意自是貫到執兩用中句。而陸稼書以此一句。單指問察隱。揚說殊失朱子意。都梁之辨得之。○新安以廣大貼隱惡。光明貼揚善。分得是。小都梁非之過矣。

第七章註好問用中之事。須看之事二字。言其求欲好問用中也。非已能之辭也。若曰此章之擇中庸。卽是上章之好問用中。則是能擇而不能守者。將與舜之大知無別乎。况用中是能擇以後事。尤不當以此釋彼也。可知章句之必着之事二字者。有意存焉耳。○章下註所謂不明之端者。若曰欲照應賢不肖過不及之意。則便與經文予知云者相戾。觀章句皆不得爲知之之云。則其責重在知之意可知。然則此所謂不明之端者。只平說不知卽是不明。而非以照應前段賢不肖說也。上章所引小都梁之說。爲得之。且不明之端。若如或者之說。作不行意看。則又與章句責重在知之之意不合。以此知或說之難從也。且朱子於第四章末段。或問中旣曰知道之中。則必守之而不失。以歸重於知。又於五章章句曰不明故不行。而此章則曰皆不得爲知。下章則曰盖眞知之故云云。或問則曰玆賢也乃所以爲知也。雖於知行互說之中。每每提出知字。以見責重在知之意。誠以二者雖交須成功。而天下固未有不知而能行者。則學者之急先務。其可知已矣。

第八章小註朱子謂舜大知章。是行底意多。回擇中章。是知底意多。今按兩章。此意却見不出。條辨都梁謂大知章。盖本道其不行章來。且必到用中而後。知之事盡也。擇中章。盖本予知章來。且必其知之眞而後。能守之固也。此則又輕重之說也。非多寡之說也。豈朱子多字。本亦重字之意耶。

第九章章句然皆倚於一偏以下數十字。小註曰元本云然。不必其合於中庸云云。則今章句之爲改本明矣。而條辨吳氏程之說。則以今章句爲初本。而小註所謂原本者。爲後來定本。未知其說之果何所據。然其引毅齋先生者之說。而論倚於一偏一句曰。古之聖賢。固有均天下辭爵祿蹈白刃而合乎中庸者。未必皆倚於一邊。故朱子覺其爲病而改之云者。儘合商量。不可忽略也。都梁辨曰事字最當着眼。以其不合乎中庸之理。則所爲者特一偏之事而已。本文但曰均曰辭曰蹈。並未問其均之辭之蹈之者是如何。分明是倚於偏。故以三可字與下不可字對勘。此註語亦有何病。而吳氏妄謂云云。以證註語皆字之謬。不知此皆字。但爲一於均辭蹈者而言。非謂古來此三事無合乎中庸者也。此辨大槩得之。然恐猶未可以折彼說。窃意此三事。若主中庸而言。則均天下者。亦必能辭爵祿。辭爵祿者。亦必能蹈白刃。蹈白刃者。亦必能均天下。以其義精仁熟。無所處而不當也。若只主均辭蹈而言。則均者未必能辭。辭者未必能蹈。蹈者未必能均。以其只隨資質之偏。而未能精擇乎義理。各安所能。不可相通也。今經文歷數三者之可能。而不言其合乎中庸。則其只主均辭蹈言。而三者各是一般人物。各是一般事爲可知也。夫旣各是一人各是一事。而不可相通。則已不是中庸矣。故章句以皆倚於一偏句。代元本不必其合於中庸句。只看經文歷數三者之事者。本言其各倚一邊而不可相通者。則卽此皆倚於一偏一句。正釋經文之意。而所謂不必其合於中庸者。正亦不須言矣。此章句之所以必改舊本而爲今本也。○資之近而力能勉。力是智力之力。言徒憑智力而強爲之也。資之近。言近於智者能均。近於仁者能辭。近於勇者能蹈。盖分三者而言之也。力能勉。又合三者而言之也。然所謂力者。亦仍是資質之爲。章句此一句。不過與原本意同而文稍變耳。都梁以力能勉。謂暗包學意。爲章句改舊本之證。至曰如管仲,晨門,召忽。亦自有他底學力在。非徒靠資質。其言似細而反踈也。三者無擇乎義。則雖曰至難。而只可以資質之近而力勉之也。中庸則必待義精而仁熟。則方可以學問之功而成就之也。若於三者之可能。必說學力意。則中庸之至難。將不可以學力而爲之乎。雖曰彼之所學。非聖人之學。必欲摻論學力意於三者之可能者。終覺碍掣而未簡㓗。○義精仁熟。則勇固在其中。然三者旣知仁勇之事。則言中庸之可能。而亦必幷說知仁勇然後方爲有味。故章句義精屬知。仁熟屬仁。無一毫人慾之私屬勇意自分明。不當曰旣說義精仁熟。則勇在其中。不須更說也。雲峯之說。引而不發。然其意固亦以無一毫人慾之私句。屬之勇也。

第十章。條辨都梁斥新安汝之強謂學者之強之說。以爲無味。只還他自有之強爲妙。辨得好。○蔡虛齋謂含忍如何謂之強。盖忍人之所不能忍。是亦其勝人處。勝人則強矣稍分曉。都梁謂含忍之力勝人爲強。只是一味含忍到至處。人反沒奈何他。這便是勝人處。亦便是爲強。甚明白。○金革自是二物。不可混謂鎧甲之屬。故章句引禮記請袵何趾之義。釋袵曰卧席。小註所謂袵金革。如云枕戈者是也。倪氏釋袵以衣袵。而以金革謂之鎧甲誤矣。○看來南方之強似孟舍。北方之強似北宮。下君子之四強。則曾子之大勇也。○語類論伯夷之中立不倚。而以從文王而去武王爲言。條辨蔡虛齋謂如此却是隨時處中之意。似是將中立字重看了。窃意中立字。只是對和字言。此未爲強也。其強處全在不倚上。本文兩而字。是轉語之辭。非直串意也。若要說得合本文意。亦當如韓子伯夷頌之意。乃通。正恐朱子意是如此。或記者之不能詳耳。按此說誠有意見。而都梁置之異條。所辨亦多發明。可喜。然其以而字謂有分合兩意。而以爲和自是不流。中立自是不倚者。似非正義。只看語類及或問。只以不流不倚爲強者。則可知兩而字。有分意而無合意。○陸稼書謂朱子以四者爲能擇能守後事。似與章句不同。然必能擇能守而後。進於強。亦必有如是之強而後。可爲眞能擇眞能守。朱子之說。固未甞矛盾也。看得是都梁發明此義尤精確。其辨饒氏。一節難於一節。而以至死不變。當遯世無悶之謬極當。

第十一章第二節。條辨小都梁辨虛齋半塗而廢。不必坐以愚不肖之名一段甚好。其曰徒知過不及爲活套子。而不知智賢愚不肖亦未始非活套子。而引論語註賢智之過雖若勝於愚不肖之不及。其失中則一也一段。以爲固不嫌以子張爲賢知。子夏爲愚不肖云者。證據明而發揮詳。○依乎中庸與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兩句。皆兼知行說爲是。依乎中庸。知之盡仁之至也。不見知而不悔。是自然之勇。所謂不賴勇而裕如也。新安分得是。雙峯之就此兩句。分作難易者大誤。○或曰勇於五常何屬。曰當屬信。以其分俵於知仁而無定位。然二者非此則亦無以爲全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