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山集 (兪肅基)/卷十九

卷十八 兼山集
卷十九
作者:兪肅基
1775年
卷二十

箚疑

编辑

中庸

编辑

第二十二章註。人物之性。亦我之性。則此性字。便是一原之性。而其下卽曰但以所賦形氣不同而有異焉。則又若謂異體之性者然。可疑。性之一字中。不應有兩義。則當歸重於下一句看爲是耶。且盡人盡物。當如小註說解之。以使天下之人物。各盡其性。則似尤穩當。而朱子之必以盡字屬之至誠者。而以知之無不明處之無不當爲言者何耶。○更詳朱子嘗論首章天命之性曰。天命之謂性。此只是從原頭說。萬物皆只同這一原頭。聖人所以盡己之性則能盡人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以此觀之。此章二性字。皆就一原處論無疑。且以人物之性。爲氣質之性。則謂聖人使人物各盡其氣質之性者。豈成說話乎。然則章句所謂人物之性亦我之性者。正釋經文三性字之義。而其曰但以所賦形氣不同而有異者。特以餘意論其氣質之有差別。以發分殊之意耳。不過首章章句性道雖同而氣禀或異之意也。盖此章盡人盡物。卽首章修道之敎也。人物之性同出一原。所謂理一也。而曰人曰物。形氣不同。便有過不及之差。是則所謂分殊也。聖人所以盡人物之性者。制爲禮樂敎化。使裁其過而策其不及。以全其本然之天性也。盖只說理一而不說分殊。則所以施吾之禮樂敎化者。將失其先後緩急之序。而不能有以各當其宜也。聖人修道之敎。至於能盡人物之性。則已含分殊意在其中。故章句不但言人物之性亦我之性。而又必言形氣之有異。以見理一而分殊也。○人物之性。亦我之性。則我與人與物之理同也。所賦形氣不同。則我與人與物之分殊也。○不曰使天下之人物各盡其性。而必曰知之無不明而處之無不當者。亦包分殊意說也。盖必知之無不明而處之無不當然後。其所以裁成輔相之術。莫不各適其宜。而方可見人盡人之性。物盡物之性也。小註饒雙峯引大學新民止於至善來證。以爲不是民之自新止於至善。乃是新之止於至善。則恐誤。苟如是說。則大學章句所謂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者。將虛設耶。○更詳語類曰物禀得氣偏了。無道理使開通。故無用敎化。盡物性。只是所以處之各當其理。此固就盡物之性言。而雖以盡人之性言之。若曰聖人使天下之人。於其天命之性。必使察之由之。巨細精粗。無毫髮之不盡。亦如聖人之爲。則竊恐無此事。此所以大學或問。不過曰各誠其意。各正其心。而未嘗言止於至善也。所謂博施濟衆。堯舜其猶病諸者。正指此等處而言也。然則雙峯之說。不無所見也耶。

第二十三章。致曲語類所說甚多。其曰隨其善端發見於此。便就此上推致。以造其極。發見於彼。便就彼上推致。以造其極。非是止就其發見一處推致之。此正程子之專做好處說者。而致曲之正訓也。其曰氣質溫厚。其發見者必多是仁。仁多便侵却那義底分數。氣質剛毅。其發見者必多是義。義多便侵却那仁底分數。此卽或問同異厚薄之論也。乍見雖若與章句之只就善端之發爲訓者。微不同。而其實溫厚者之發見於仁。剛毅者之發見於義者。卽是善端之發。而只合就此致之。又推類而悉致之。未可謂其大過而便與克下也。故或問不曰使厚者薄同者異。而必曰薄者厚而異者同。則此正致曲用功處。而語類又有一問答。尤爲明白。或問致曲。是就偏曲處致力否。曰如程子說或孝或悌。或仁或義。所偏發處推致之。各造其極也。問如此恐將來只就所偏處成就。曰不然。或仁或義。或孝或悌。更互而發。便就此做致曲工夫。觀此則或問厚薄同異之說。不過如此。而未見其與章句不合也。都梁以仁多侵却義一段。謂此指仁之太過而言。則致曲。當克其太過而歸於中也。又曰損仁之太過。便是益義之不及。仁不侵義。而仁與義皆各造其極矣。此卽厚者薄。同者異之說也。恐非或問所論之義也。盖章句或問語類之說。自是一意。初無兩說。而都梁強生同異。故爲說如此。然其損益過不及之論。亦不妨自爲一說。而殊有補於致曲者之用功也。讀者未可以其不合於或問而忽之也。惟是引語類所謂致曲不論人。只論事。逐事上着力。如事君則推致其忠。事親則推致其孝一段。以爲若必待善端自然發見然後推致。倘善端不發見時。將閑過日子不成。惟逐事上着力。纔侍君。便推致其忠。纔對親。便推致其孝。則無往不致其力。而善端亦易於圓滿。此亦致曲之功之不可少者也。故朱子又補此一層。意方不漏。不可以其各異而疑之也。夫朱子所謂逐事上着力云者。亦曰如對君思忠。而義之端發見。則便卽此推致。對親思孝。而仁之端發見。則又卽此推致之謂也。亦章句因其善端之發而悉推致之之意也。何嘗謂不待其發見而推致之耶。夫對君而思忠。對親而思孝。便是善端之發見也。若無此發見之端。則未知所謂推致者。果是何事。其亦不思之甚矣。○曲能有誠。此曲字承上致曲而言。若能致曲則有誠也。不曰致曲。而但曰曲者省文也。如此則此誠字。便是全體之誠。朱子所謂有誠則不曲是也。條辨許東陽謂曲能有誠。一曲之誠也。其言誤。小都梁非之是矣。

第二十四章。條辨呂晩村曰。此節首二句。唱起國家將興以下。一氣直貫到禍福將至句一住。此六句総在理上說。所謂可以前知之道也。至誠之前知。正以其道也。又曰道可前知。言理本如是。自蓍龜四體以上。皆指其道而言。禍福將至以下。言惟至誠。能有其道而前知如神也。又曰在天地間有實理。故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在人有實心。則實理在我。故至誠如神也。此盖以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只作理說。及其下至誠如神然後。方作聖人說也。都梁尤主張此說。有曰章句旣解禎祥妖孽蓍龜四體。而卽総承之曰凡此皆理之先見者也。可見此六句。只是說至誠之理自然發動處。又曰首二句。亦只是說至誠之道。本可以前知。只指理說。至誠之人。善必先知。不善必先知。能以眞實無妄之心。與眞實無妄之理合。故如神也。此其發明晩村之意者。可謂詳且盡矣。但恐子思朱子之意。决不如此何也。經文首二句。只是言聖人有至誠之德。則其道自可以前知。其下卽言禍福之兆。見於幾微者如此。衆人不識。而惟至誠者知之。故結之曰至誠如神。猶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者。果如此云爾。章末四字。只是結章首二句之意。則上下叫應。自分明。兩至誠者。皆指至誠之人而言。其不可分而二之。一作理之至誠。一作人之至誠也决矣。苟如晩村都梁之說。則章句於其容俯仰之類之下。當曰此卽所謂至誠之發見而可以前知者也。可但曰凡此皆理之先見云耶。夫理之先見者。莫非眞實而無妄。則指是泛論曰誠可也。若以章首至誠。謂必指禍福之兆而言。則未論義理如何。文勢决不然也。○晩村謂先知如神中。至誠正有審幾之精修救之妙。豈僅同讖緯術數之學哉。此則至論也。○都梁曰朱子解神謂鬼神者。以旣下如字。則不指至誠神妙不測之神。而指鬼神之神也。究竟神之外無鬼神。將興六句。旣說至誠之理之幾自然先見。如此之神。則至誠之人。善必先知。不善必先知。不其如神乎。又曰自無而向於有爲神。自有而反於無爲鬼。今必有禎祥。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皆是誠之幾之先見。自無而方向於有。只是誠之神處。故以至誠知幾爲如神。註訓神謂鬼神之神。而非至誠神妙之神也。都梁盖以鬼神之神。爲至誠之理之先見者。而至誠神妙之神。爲至誠之人知幾之事。故分別如此。以爲至誠者之知幾如此。則其爲神妙。亦如至誠之理先見者之神。故下如字云耳。夫理之先見。莫非實者。則是固誠之爲也。都梁不作泛論。而必貼章首至誠二字說去者。爲非本文之意。然其論如神之義。則儘覺精妙。但都梁旣以章句所謂鬼神爲理之先見者。則便是十六章之鬼神。而反斥雲峯說。所未可知也。

第二十六章首節故字。條辨仇滄柱以爲承盡性前知兩章而言天道之勇。則隔越兩章。語氣不連。小註胡雲峯謂承上章言至誠之功用。則亦太無曲折。此都梁所以幷置異條也。陸稼書則謂此章以誠者之勇。發明天道。盖承上致曲自成兩章來。彼兩章言人道。雖一以言仁。一以言知。而全賴於勇。此章接言惟至誠。則不賴勇而裕如。以見人道之必不可無勇也。說得覺似有味。但以見人道之不可無勇云者。似爲衍語。○更詳人道之有成處。便是天道。故致曲章雖言人道之仁。而至於能化則同稱至誠。上章雖言人道之知。而至於成物則其爲德。亦與至誠者無別也。故此章以故字接之而言至誠無息。然則此章只可曰單承上章而言天道之勇也。不必謂並承上兩章也。○林次崖謂誠之未至者。未免有虛假處。虛假則間斷矣。而反斥陳氏凡假僞底物。久則皆有間斷之說。以爲苟如是說。則如顔子未免違仁於三月之後。謂之假僞虛誇可乎。夫假僞之物。當下便間斷。不必待後而後。始有間斷。則陳氏之說。爲不免有病。而但顔子之違仁於三月之後者。若對至誠無息而言。則雖謂之不免虛假。未爲過也。次崖旣曰誠之未至者。未免有虛假。則是固不以顔子之違仁處。混謂之至誠也。而下面爲說如此。不覺旨意之衡决。而條辨置之同條。可謂擇之不精矣。○陸稼書謂凡人不能無間斷。必是誠未至。如顔子不能不違仁於三月之後。到底是三月之內。其誠原未至。此固十分盡頭之論。而但斥存疑顔子三月之內所爲皆實。而三月之後未免無實之語。以爲看得粗了則恐大過。存疑此說。實本於或問朱子之說。但曰皆實。而未嘗言其必如聖人之至誠。則何可混斥以粗淺乎。○饒雙峯謂人之誠。有至不至。聖人誠之至。故可說至誠。天地只是誠。無至不至。都梁辨之曰。天地對人之誠有不至者而言。亦可說至誠。遂引末節註引此以明至誠無息之意句。以爲天地亦可說至誠無息之證。論語一貫章註。亦有天地之至誠無息等語。則至誠二字。不必靠定爲用之於說聖人處。都梁之辨良是。而但中庸經文。凡言至誠者甚多。而皆就聖人上說。此亦不可不知也。○第三節。黃際飛謂上徵字是驗於外。此亦是驗於外。但上外字主身言。此外字主世言。其意盖以上徵字爲光輝發見之意。而至此節徵則悠遠然後。方作功業說。然但一徵字。不應有兩義。而如是分配。未免破碎。都梁謂徵字惟在功業上說。所以說得箇久則徵。若至誠之盛德光輝。睟面盎背。則合下生來便如此。非如致曲之形著明。猶有漸次也。辨得是。○第四節。此節悠久。是上節悠遠。註云悠久卽悠遠。然但必變遠言久者。亦用不離體之意也。故曰兼內外而言之也。條辨蔡虛齋所謂凡施於外者。無有不根於中。其外之所施。而在中者卽隨之。故曰兼內外言者。固得其旨。而卽小註潘氏陳氏之說。亦不過如虛齋所云之意也。都梁亦主悠久卽悠遠之意。而便欲抹去兼內外而言之之意。固已過矣。而又是虛齋而非潘陳。不免取舍之失平矣。○更詳陳新安以首節至徵則悠遠節。爲言聖人之道。自博厚節至無爲而成。爲言聖人配天地之道。分得自精當。而幷被小都梁之擯斥。過矣。○第八節註各極其盛。小註陳新安以博極其博。厚極其厚。高明悠久各極其盛爲言。而條辨蔡虛齋則謂地旣博也。又厚也。其博厚。又悠久也。是地之道。極其盛矣。在天則旣高也。又明也。其高明。又悠久也。是天之道。亦各極其盛矣。所謂各極其盛者如此。兩說盖不同。而條辨幷存之同條中可疑。看來虛齋說較長。○第十節文王之所以爲文。作謚號說爲是。猶言經天緯地之文也。小註新安所謂文不在玆之文者。似涉突兀。○學曾者問不顯解爲豈不顯。似說外面底。於穆不已。文德之純。却都是說內面底。朱子何不依末章不顯作幽深玄遠之意。按此問頗切。而都梁答說曰上文至誠許多功用。都是說那顯底。総一至誠無息做出來。方是說那深微底。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正將上文功用。都收入本體中也。其言殊欠明白。子思引詩之意。只以純之一字。以證其至誠無息之合於天道而已。何嘗重不顯二字。以贊嘆上文所云許多功用耶。且末章不顯。若作豈不顯之意。則與本文義不合。故不得不作幽深玄遠之義也。若此章所引。則意只在以純證誠。以未嘗爲形容聖德之玄微而發。則依詩人意。作豈不顯。自成說。何必變之爲眞不顯乎。此章句所以不從末章所解之例也。且不顯若作眞不顯。則連下文王之德之純。作讀方。如是則句絶冗長。决知其不成文體也。

第二十七章第三節。蔡虛齋曰洋洋節。以外面䂓模言。優優節。就裡面許多物項事目來說。其言自好。但䂓模改以範圍則差勝。○第六節小註。胡雲峯以存心只作涵養工夫。而致知兼知行說者。殊得章句之意。似不可易。而但其曰雖溫故。亦不能以盡精微。雖敦化。亦不能以道中庸者。覺欠淸潔。其以孔子之言中庸者。皆是已發之中。以爲此章中庸之爲已發者。亦未當。此章中庸。固指已發言。而孔子所言中庸。則難道只說已發。觀於或問論名篇之義者。可見其自兼發未發兩義也。其以敦厚以崇禮。不曰而。而曰以者。謂重在上股。而偏屬於非存心無以致知者。尤爲拘泥。條辨蔡虛齋所謂而以只是一般。猶易大傳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以亦而。而亦以也。豈可穿鑿而謂其有異旨者。可爲明證。而都梁又引或問溫故然後有以知新。而溫故又不可不知新。敦厚然後有以崇禮。而敦厚又不可不崇禮一段語。以爲而以字一㨾看之證。則益見雲峯說之謬也。○陸稼書曰。論學者工夫。有存心致知力行三件。此只說得存心致知二件。缺却力行。於是解者紛然不知言存心致知。便包得力行。盖存心不專是虛靜工夫。語類有一條。謂伊川言敬言致知。不言克己。盖敬勝。百邪亦自有克。此可見存心包得力行也。若以致知言之。知卽知其所當行者。盡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禮皆致知。事則皆力行事。大學之格致誠正修。中庸之學問思辨行。分言則二事。合言只是一事。是致知亦可包力行也。此無可疑。若如史伯璿,蒙引諸家以盡精微知新屬知。道中庸崇禮屬行。難道行處獨無精微與新乎。知處獨無中庸與禮乎。支離甚矣。

第二十八章。都梁曰二節提出非天子三字。單對爲下者說。德字只用包在內。不以德位幷列。方是申明爲下不倍之旨。見旣有聖人之德而在天子之位。方議禮制度考文。則凡爲下者德皆不及天子之德。位皆不及天子之位。一議禮制度考文。便是自用自專。而以下倍上矣。說得儘好。但其下引語類一段。而謂在上之制作。盡善無弊。所以在下者原無可倍云。則竊恐推之太過。似不可從也。○三節車同軌。車必有大小。則軌亦有大小而必不能皆同也。然則所謂同軌者。天下爲大車者皆同軌。而其爲小車也。亦皆同軌也耶。但考或問。以轍跡之在地者。相距之間廣狹如一爲言。則所謂執者。非轍跡之大小也。乃是左軌之右軌。自此至彼。所距廣狹之謂也。然其轍跡所距之廣狹。亦必以車之大小。有所差別。而謂之同者何也。○呂晩村曰若子思時之天子。正是有位無德。不敢作禮樂之人。亦在爲下不倍義例中。豈議禮制度考文者乎。按此章以愚自用賤自專起頭。下以有位無德有德無位分應。則非不言在上者。而朱子以此章爲承上章爲下不倍而言者。盖以雖幷說貴賤。而於賤者特詳故也。今不察此。而以有位無德者。混歸之爲下不倍義例中。則恐如何。○按此章所謂天子。蔡虛齋引或問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等語。專作受命而有天下。如禹湯文武之聖說。而若夏小康商高宗周宣王。俱不與焉。以爲是當守先王之法。率由舊章者云。此說甚未可曉。或問之說。不過因周之車軌書文。何以能若是必同之問。而推本言制作之盛爾。何嘗謂若非創業之君。則雖有德有位。幷亦不敢作禮樂也耶。且以周家言之。武王末受命。則其於制度之事。固多有未遑者。而付之周公矣。假使周公之聖。晩生成康之後。則亦當夾輔天子而制禮作樂。以成文武之意。必不但已。烏可以爲君非創業。而膠守不倍之義。無所猷爲也耶。若果如此。則殆伊川所嘆昔所未遑。今不敢復作也。豈聖人因時達權之道哉。都梁尤主張虛齋此說。以爲在上之制作。乃是盡善無弊。所以在下者原無可倍。又曰不倍者。正謂有聖人之德。居天子位者。所議之禮。所制之度。所考之文。盡善而無可倍也。夫子惟周是從。亦以其盡善而必當從也。使非周制盡善而當從。則夫子之從周爲私意。使非有德位之天子議制考盡善而無可倍。則天下之不倍。爲皆屈於勢分。何必修凝之君子。乃稱不倍哉。愚意正如此相反。所謂不倍云者。正謂其時王之制。雖有所未盡者。在下者不敢自以有德而作禮樂。斯其所以不倍也。若單指制度之盡善而自不可倍。則天下之不倍者。人人皆是。何必修凝之君子。乃獨稱不倍也哉。至於今用之吾從周之訓。味其語意。自與論語吾從周之意不同。盖周公之制。固爲盡善。而至於夫子之時。則時勢旣異。自當有損益。使夫子而得位。必不但膠守舊章。而以其不得位也。故曰吾從周。此所謂爲下不倍也。何可謂其盡善而自不可倍也耶。以其爲時王之制也。雖有當損益者。而賤不敢自專。故曰吾從周。而若其答顔子爲邦之問。參用四代之禮樂。則乃平日之素志也。如是爲言。豈不平順。而都梁旣曰周制自盡善。自當從。又曰孔子得位。則承周之後。又當監三代而有所損益。不亦矛盾捏扤之甚乎。至學曾者設問以如此。則夫子告顔子監三代足矣。却監三代者何也云。則乃曰孔子得位。自是以性之之聖。揖讓而有天下。安得不有慕於韶舞。其言尤涉艱窘。殊非篤論也。○小註雲峯所謂孔子雖不欲循時俗之弊。而亦不敢不循時王之制。此所以爲孔子之時中云者。正得章句孔子旣不得位則從周之說。而都梁方主張周制盡善。自不得不從之說。故抑置異條。可謂太自專矣。

第二十九章首節。條辨蔡虛齋所謂非謂天下寡過。謂天下之人得以寡過云。未曉其意。○第二節章句。上焉者以時言。下焉者以位言。文勢似不倫。故先師嘗疑之。而或問固亦以此設問。欲以下焉者作覇者事。如程子說。而朱子曰以王天下者而言。則位不可以復上矣。以覇者之事而言。則其善又不足稱也。亦何疑哉。觀此則朱子非不知文勢之不倫。而盖不得已也。○三節天地鬼神之所以分。終未了然。或問言天地以道言。語類云此鬼神。不專指龜從筮從與鬼神合其吉㐫之類。只是合鬼神之理。天地之道。鬼神之理。所不同者果何在。語類又曰天地鬼神。以隱顯對言。或問亦曰鬼神無形而難知。故曰無疑。謂幽有以驗乎明也。夫反而歸者爲鬼。則固可謂之幽隱。而至而伸者爲神。則其所以同謂之幽隱者何也。若曰以其能屈能伸二氣之靈處而言之。則雖其至而伸者。亦皆可謂之幽隱也。則章句宜引橫渠良能之說言之可也。而必以造化之跡爲言何也。

第三十章祖述憲章。上律下襲。章句旣曰兼內外該本末。而或問但言上律下襲二者。不及祖述憲章之意。似若可疑。條辨史伯璿謂目雖有四。事不過二。堯舜之道。文武之法。不過卽於上律下襲之中見之。堯舜文武所以施之天下國家。何者不是上律下襲之事。夫子遠宗近守。亦在于上律下襲而已。其論最當。蔡虛齋更引或問下欵所論迎日推莢頒朔授民。而禪受放伐之各以其時者。屬之律天時。體國經野。方設居方。而昆蟲草木之各遂其性者。屬之襲水土一段。以爲此卽堯舜文武之事也。然則或問固未嘗備論四句之意。而益可見上律下襲。便是祖述憲章之事而非有二也。只看經文下欵。單以天地之道譬夫子之德。而更不分說祖述憲章之意。則可知史氏所謂目雖有四。事不過二者。非杜撰也。○蔡虛齋曰。用舍行藏與仕止久速。似無不同。若各當其可則附於時。隨遇而安則附於地。亦略有別。都梁曰最要看章句自然一定字。盖天地只是一理。上律下襲。豈有兩箇。但就其變動不居者而言。便是天時。就其一定不易者而言。便是水土。聖人之上律下襲與用行舍藏。卽仕止久速。但可仕便仕。可止却又止。可久便久。可速却又速。如此因時變化。卽所謂上律也。然用之斷然是行。却無藏底道理。舍之斷然是藏。却無行底道理。確然不可移易。卽所謂下襲也。發明尤詳盡。○黃氏洵饒謂二十七章道之大道之小。十二章費之大費之小。皆此章小德之川流。所以然者。大德之敦化也。史伯璿謂小德大德隱也。川流敦化則費矣。小德川流。是費隱之小者。大德敦化。是費隱之大者。自陸稼書舍黃氏而取史氏。都梁亦然。其非黃氏則曰不知德都是裡面事。而妄分大小爲費隱。是史氏則曰川流便是天下莫能破意。敦化便是天下莫能載意。小德雖是分見。大德雖是総括。其實不是兩箇。故皆以爲隱。夫小德大德。雖不是兩箇。以其散殊之用。謂之小德。以其一本之體。謂之大德。則分配爲費隱。似無不可。而都梁必以小德亦謂之隱者。盖十二章之費。此章之小德。雖同是此理之用。而費則此理之着於事物而可見者也。德則此理之隱於裡面而不可見者也。觀章句。不曰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而必曰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則可見其所以處是德。而與十二章註。其理之所以然者。隱而莫之見云者。一般無異。則不可以小德當了費字也明矣。此都梁所以以大德小德。皆屬之隱者。其說不可易也。但大德之爲隱。則實與十二章之隱。似不同。盖十二章之隱。則大處亦有此隱。小處亦有此隱。依舊是此理之散殊者非一本也。朱子謂體之微者。不過對費之可見者而屬之體耳。非如此章大小德之以一本萬殊而爲體用也。故費隱之體用。不可以忠恕中和爲言。而大德小德之爲體用。方可以忠恕中和爲言。不可以其同爲此理之隱。而遂謂之無所分別也。呂晩村謂不是小德中。各隱箇大德作主。只分看見箇小德。合小德看。便見箇大德耳。似已見得此義。可喜。但晩村所謂敦化不可見。只在川流處見之者。與都梁說以敦化川流。幷屬之費者。似不合。而置之同條。豈失照勘耶。又按條辨設問一段。或曰子前言隱爲體費爲用。而貫徹乎費隱之中者。爲誠矣。今從史氏以小德大德爲隱。不幾以誠爲隱乎。曰不然也。下章以寬裕溫柔等之仁義禮智。言小德矣。而所以實有是仁義禮智者乃誠也。又以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之心體。言大德矣。而其所以宰是肫肫淵淵浩浩者乃誠也。雖誠與小德大德。不是兩箇。而卽以誠當了小德大德。亦不得。愚意此說恐未是。費隱之體用。旣非一本萬殊之謂。則隱不可以誠言之。此語類答文蔚之問及或問論誠爲此篇樞紐處。必以誠之一字。爲貫乎費隱之中者。實亦有精義存焉。若此章所謂大德小德者。明是一本萬殊之旨。故或問曰以天地言之。則高下散殊者。小德之川流。於穆不已者。大德之敦化。以聖人言之。則物各付物者。小德之川流。純亦不已者。大德之敦化。此與一貫章註脗合無間。而語類亦以大德爲忠。小德爲恕。大德爲中。小德爲和。則所謂大德者。非誠之一貫者而何。都梁徒執費隱之隱。不可以誠言。而欲幷與此章之大德而謂不可以誠當了。豈不誤哉。

第三十一章。睿智之智。以氣而言。禮智之智。以理而言。只看章句釋睿智。以生知之質。則可知其專以氣言也。小註諸儒之說。於此界分。頗涉鶻突。始覺農巖知覺之說。爲發先儒之所未發也。○條辨蔡虛齋曰。禮智之智。雖人之所同。睿智之智。聖人之所獨。或問禮智與睿智。有理氣之別。固不同也。睿智旣曰聖人之所獨。則將與知覺之聖凡同得者。亦有異乎。曰然。睿智之智與知覺之智。雖同是以氣言者。知覺之知。單以此心靈覺之體而言也。若睿智之智。則以靈覺之體。幷純粹之質而言之也。此又睿智靈覺之不同者也。虛齋又曰此言智之德曰文理密察。則亦非衆人所得而同者也。朱子謂文理密察。此是聖人於至纖至悉處。無不詳審。虛齋此論。未可謂無所據也。

第三十二章。此章若以大經大本化育言之。大本體也。大經與化育用也。朱子亦曰經綸合是用。立本合是體。亦以大經大本。分體用之意也。若以經綸立知言之。皆是眞實無妄之爲。都是體也。朱子所謂至誠是那裡面骨子。經綸大經,立大本,知化育此三句。便是骨子者是也。章下註以此章爲大德之敦化者。亦以經綸立知言也。非以大經大本化育謂之大德也。讀者不察朱子分屬之意。而便以大經大本化育謂之大德。則所謂大本者。固是大德。而大經與化育。安得混謂之大德乎。此則條辨都梁之說。似已得其意。而但章句於三者訓詁之下。統而論之曰此皆至誠無妄。自然之功用。夫旣曰大德。又曰以存主處言。則此理之體。而今曰功用。語若逕庭。故諸家於是不得其解。爲說紛然。自蔡虛齋必於大經大本化育三者。硬說功用之意。而都梁則又以爲此章是從外想入內。徒然執着箇此一意。必以此節爲功用。下節爲心體。斷然分體用說去。而至學曾者以章句旣以極誠無妄。通貼三者而言。已是大德。不至下節。方言心體致詰。則難於爲說。乃以功用與心體原不相離等語。儱侗爲答。総之於功用二字。看不出耳。以愚觀之。章句所謂此皆至誠無妄。自然之功用云者。只是以經綸立知而言。非以大經大本化育而言。如虛齋之說也。所謂功用二字。不過效驗之謂。如首章章句言聖神之能事之意也。盖經綸立知。在學者則必待思勉之功。不能自然而然。而若在至誠分上。則不待思勉而自能如此。故章句旣分釋之曰所謂經綸之也。所謂立之也。非但聞見之知而已。而総而結之曰此皆至誠無妄。自然之功用。盖此一句。上承經綸立知三者之意。而下起夫豈有所倚着而能之哉之意也。人患不至於至誠之域耳。旣能至誠。則經綸立知。乃其能事。不待着力。故曰自然之功用。夫如是則功用二字。何嘗爲體用之用。如都梁之說哉。且朱子以上章爲從內說向外。此章爲從外說向內。所謂從外說向內者。盖此章先說經綸大經立大本知化育。則大經與化育。固見於外者也。以比下節之仁天淵。則有兼言用專言體之不同。此之言從外說向內也。都梁因此而遂幷下節。謂從外想入內。遂爲之說曰由經綸想見之則以爲肫肫。由立本想見之則以爲淵淵。由知化想見之則以爲浩浩。夫以大經與化育。謂之外則猶可也。所謂立天下之大本者。專說在內也。安得混謂之從外想入內耶。且大德不過渾淪一箇物事。而有仁淵天之別者。只是以經綸而言之。則謂之肫肫其仁。以立本而言之。則謂之淵淵其淵。以知化而言之。則謂之浩浩其天耳。所謂所從言之不同也。其實只一箇至誠無妄之體也。非仁淵天上面。復別有所以然之理。名之曰至誠而爲大德之根柢也。都梁從來於大德與至誠。必欲別設層位而有差殊觀之意。故旣曰誠爲大德之源頭。而其答學曾問。又引朱子聖以德言。誠是所以爲德處之說。而謂肫肫淵淵浩浩。不過形容心體所以能肫肫淵淵浩浩者。方始誠也。殊不知仁淵天。只是形容大德。大德卽是誠。初未嘗有二也。朱子於或問。旣以於穆不已與純亦不已。爲天道聖人之大德。則所謂於穆不已。純亦不已者。非誠而何。果使誠之於大德。非當體便是。則或問當曰於穆不已。純亦不已者。所以爲大德也。而今不然。朱子之意。斷可識矣。所謂聖以德言。誠所以爲德者。此德字只是功業之意。非大德小德之德也。語類之旨自分明。今都梁欲引此而爲誠爲大德之源之證則誤矣。○小註饒雙峯以仁配道。以淵配性。以天配命。而又以爲性命二者。有動靜之分。故一屬地一屬天。其言甚破碎支離。都梁辨之詳矣。○此章首節之爲大德敦化。蔡虛齋則以至誠二字當之。都梁則以經綸立知當之。兩說疑若不同。而其實經綸立知。只是至誠之爲。則非有二也。而但都梁必欲以至誠說於經綸立知上面。爲大德之根源。故不免判分爲兩層矣。林次崖則曰上章臨容執敬別。是以五德分說。非小德川流乎。此章經綸立本知化。是以五德合說。非大德敦化乎。亦可作一義也。○或問以經綸爲致和。立本爲致中。夫以中和言。則中是大德。和是小德。亦語類經綸合是用。立本合是體之意也。但此章之爲大德。特以經綸立知言。則或問所說。亦以致之一字當大德也。非以中和爲大德也。讀者多誤看。○至聖至誠。特以表裡言之。固無地位層級之可論。然但章句於此章末節。引鄭氏之說。而謂惟聖人能知聖人。則小註陳氏所謂以孔子而知堯舜者當矣。語類雖有至誠之道。非至聖不能自知之語。準之於章句之意。則恐是未定之說也。都梁徒知至聖至誠之不可分作兩物。而不思章句所謂惟聖人能知聖入者。不可作一人看也。亦覺滯泥。

第三十三章第二節內省不疚。無惡於心。虛齋都作已能者言。不看做工夫。固非矣。自陳三山,呂晩村。皆以須內省不疚。方無惡於心爲言。此正都梁所斥時解。以內省不疚作功用。無惡於志作現成說。亦覺語氣隔斷者。而置之同條何也。都梁之自爲說。則曰當云必內省。無有疚病。而能無惡於心也。愚未知此與其所斥時說者。抑有何分別耶。愚意此兩句。皆作工夫說爲是。言君子當內省不疚。俾無疚於其心也。諺解所釋則似皆作已能者說。如虛齋說。恐誤。○第五節小註胡雲峯以奏格節爲不言亦敬之效。篤恭節爲不動亦敬之效。又以首章致中和。爲致其中而後致其和。此章之篤恭。爲已致其和而益致其中者。支離破碎。不成義理。史伯璿辨之詳矣。而但饒雙峯所謂前節效驗。承前節工夫。後節效驗。承後節工夫者。亦涉未安。而史氏却許以得章句之旨者何也。其論首章之先戒懼後謹獨。此章之先謹獨後戒懼之異。曰君子無時不戒懼愼獨。動卽愼獨。靜卽戒懼。動靜無端。故立言之序。互有先後。無所不可耳。其言極是。○蔡虛齋曰篤恭。卽是上文謹獨存養之極致處。敬貫動靜。故曰篤恭。卽致中和。陸稼書曰篤恭。只是不思不勉。無一毫形跡。自然而恭。不自知其恭之謂。不顯篤恭。皆貫動靜。觀此則胡雲峯以篤恭單屬致中。不顯單指未發之中者。其失自著矣。稼書又曰篤恭而天下平。亦不是全無政敎。有關雎麟趾之精意。少不得周官法度。只是行其所無事。按語類有曰不大聲以色。只是說至德自無聲色。今人說篤恭了。便不用刑政。不用禮樂。豈有此理。古人未嘗不用禮樂刑政。但自有以感人。不專靠他刑政爾。陸說深得語類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