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冲齋先生文集
卷之六
作者:權橃
1752年
卷七

戊寅日記五月十五日。至十一月六日。承宣時。

编辑

正德十三年中宗大王十三年戊寅五月十五日。晴。夕地震。是日親政。新授右副。兩殿先肅拜。以在成均館時射烏之變。辭免者再。皆不允。○酉時。地大震。至夜不止。上軫災變。御簷下。引見政府堂上及禮判南衮。迎訪闕失。都承旨及臣入參。旣出歸家。○三更臺諫請面對。從之。

十六日。雨。大妃殿先肅拜。後坐與同副直。○午初。上御簷下。引見六曹堂上及曾經六卿都入參。酉時罷。翰林柳成春等求面對。傳曰。翰林以近侍故。求面對盡言。政院豈無所欲言。其進對。○持平金湜,正言李希閔。以合司意上箚。論兵曹判書張順孫凶險媢嫉狀。許面對。而出後院。及藝文館入對。夜幾三鼔矣。

十七日。陰。上御思政殿。卯時。引見領議政鄭光弼,右議政安瑭,參贊柳聃年,崔淑生。以臺諫駁張順孫事問之。光弼等對曰。心術不正則不知。但不堪任。請遞兵曹判書。崔淑生曰。臣久同竄謫。然不能詳知其心不正事。物議則有之云云而退。命遞本職。未時。臺諫合司。來請竄逐。又云。曺繼商昨於迎訪。欲陷害士族。請皆竄逐。蓋繼商於迎訪啓云。小人希旨人主。人主慕古則以慕古悅之。虛僞成風。此人雖無人禍。必有天刑。其志欲害善類也。上皆不允。許進對。唯許兩司長官高荊山,孔瑞麟入。○五月初七日。黃海道雨雹書狀來。○酉時。忠淸監司李世膺,都事朴世熹。遣海美縣監曺世健。馳啓地震之故。初昏。上御簷下。引見世健。問道路所經震處。

十八日。雷震而雨。午後霽。太白晝見。○臣以成均館直宿。焚香時殿宇奉審不參事。歸家待命。命行公推考。午時出仕。○臺諫,弘文館合司。來啓張順孫,曺繼商事。曺則命罷職。○命臣進奏弘文館所啓辭。

十九日。晴。經筵臣入。上御經筵。○持平金湜,正言李希閔。論張,曺事。不允。○兩司弘文館合啓張順孫,曺繼商請竄逐。不允。○平安道地震書狀又來。

二十日。密雲。有朝啓經筵。○未時。命罷張順孫職。兩人皆盡奪告身。聽弘文館之言也。○副提學趙光祖入侍經筵。○臺諫合司來。不啓而退。大憲始出。○有政。高荊山戶曹判書。柳聃年兵曹判書。金淨兼同知經筵。孫澍嘉善禮曹參判。李耔嘉善大司憲。鄭忠樑直提學。柳仁淑執義。鄭瓊崔澐主簿。

二十一日。晴。卯巳午。地震。夜又震。御朝晝講。右入。○巳時。引見主簿安遇,盧㻶等。領鄭光弼,右安瑭,橃入侍。治所學及治道。上治字疑咨㻶薦河艇才堪將帥。○兩司持平任權,正言李希閔來啓。金克愊。平常人也。資憲加不合。卜禧達。舒川郡守不合。皆不允。○夜雨。

二十二日。雨。經筵都公入。○命選有將才者陞用。從經筵高荊山,柳聃年之議。因災變慮有邊警也。○左議政申用漑差病肅拜。上引見問地震之災。○兩司所啓金克愊加,卜禧達郡守,都摠府都事李守義不合。皆不允。○昏傳旨下五原副守寶丁于義禁府獄。以沈末孫奪嫡僞造文記。看證著名罪也。

二十三日。晴。國忌無事。

二十四日。晴。午後雨。國忌。

二十五日。陰雨。母忌謁告在家

二十六日。陰雨。在家

二十七日。陰雨。御經筵。右副入。左議政申用漑,特進孫澍,金鐺,同知金淨,侍讀奇遵,說經李弘楗。○夕講大學畢。○巳時。引見薦擧人佐郞朴薰,司紙鄭琓,主簿朴遂良。遂良請均田政。議啓曰。均田誠爲美事。然重難。未可遽行。○全羅右道水使李菤牌招。命速赴任。

二十八日。始大雨。朝啓昌寧鄕吏河仁義。怨其縣監金世琬。射中罪絞待時。依允。又樂安人朴哲孫毆殺其妻罪。依允。皆賜覆。停朝講。雨且日晏故也。○議政府六曹,漢城府判尹以上。會議賓廳。○停晝講。亦雨故。

二十九日。陰雨。午後乍晴。停經筵。雨故。○宣醞于院與弘文館。○有政。崔淑生同知經筵。方有寧兵曹參判。尹煕平工曹參判。韓忠應敎兼藝文應敎。尹倬司成。李孝彥奉常僉正。朴世熹吏曹正郞。盧㻶長興庫令。鄭瓊戶曹佐郞。朴潤卿兵曹佐郞。黃士祐忠淸都事。

三十日。晴。有朝夕講。御經筵。左公文入。○政府遣舍人李元幹啓曰。昨政。主簿盧㻶爲長興庫令。草茅之士初職。參職已爲過矣。㻶今爲五品職。官爵至爲猥濫。吏曹爲政非矣。請改正。傳曰。其改之。○院啓曰。盧㻶五品職改正。殊無待賢之意。一人進退。所關非輕。敢稟命更問于三公以不可遞之意。○文招殿參奉鄭汝寬暴死。遣醫藥救之不甦。命給棺。

六月一日。晴。夕大雨。御經筵。橃與同副入。○侍從,臺諫極論盧㻶不可遞之意。○檢詳柳墩來啓政府意曰。盧㻶初授參職。上來未數月。未見功能。卽爲五品職。至爲猥濫。不可不遞。已前以循資陞遷者。豈無如盧㻶者乎。且今薦擧中。必有優於㻶者矣。成宗朝。安良生以學行薦。初拜參奉。後登第爲六品職。金宏弼以師表可當人。初拜參奉。循資陞爲佐郞。見死於廢朝。祖宗朝。雖賢者。必歷試有實跡。然後陞敍。今亦歷試。有卓異之行。則遷擢爲當。

二日。大雨。自昨夕連夜。停經筵。雨故。有晝講。都公入侍。○日暈。午時。太白見於未地。○陽城地。去五月二十七日申時。風急下土雨。大木斯拔。京畿監司李自華書狀來。又江華及南陽地。去月二十七日。地震。○兵曹參判方有寧以本曹事務。請遞成均同知。依允。○夕。弘文館上疏。副提學趙光祖等。

三日。大雨。視事後。御經筵。右副入。旣出。引見富寧府使方好義,淮陽府使李萬孫。深戒愛民恤刑之意。○停晝講。雨故。○薦擧科目條件來啓。院啓曰。只以四館,成均館,六曹,漢城府各擧所知。似不廣。傳曰。雖令廣薦。猶慮應擧之人不多。以院所啓之意。更問于政府,禮曹。○司諫院啓。奉常正朴認,右通禮金綴文,訓鍊正郭順宗。皆階梯職也。右人等雖陞堂上。不合於參議。而他司正則可爲矣。請遞之。不允。○右議政安瑭。以禧陵奉審事。肅拜而出。

四日。雨。御經筵。右入侍。○權勝酷刑殺人推考。從大司憲李耔經筵啓也。○左議政申辭免。以弘文館上疏論也。○領議政鄭光弼,左議政申用漑。以屢被謗毀辭免。上命引對。陳細務而退。

五日。晴。停朝講。右議政安瑭。回自禧陵復命。因請罷免。不允。○有夕講。左承旨文入侍。○政府再請罷撰集廳。待豐年復設。皆不允曰。此廳書冊開刊。干於學問之事。不可停罷也。

六日。晴。視事。停經筵。○恤囚事馳書八道。告諭以多死囚。推刑曹官吏不愼刑恤囚之罪。

七日。晴。御經筵。同副入侍。○有晝講○憲府合司來啓。刑曹以不愼刑恤囚被推。府囚亦有死者。待罪。○傳京中外方死囚。每六月及年終。罪名及某年月囚禁。幾次受刑。物故緣由。啓聞事下刑曹。○本月初三日。京圻喬桐縣地震。

八日。晴。御經筵領事申用漑臣入侍。○有晝講○吏曹正郞金絿以堂上意來啓曰。朝廷近日多闕。而無可塡差者。且國小而貧。事簡而員宂。年又荒凶。稅入少而俸祿多。乞勿充差。且紓國用。兩便與政府議爲何如。傳曰。祖宗設官分職。已有定額。似不可輕改。然其以此意。明日賓廳議得時幷議。可也。

九日。雨。終夜雷電而雨。無事。議得故。○賓廳,議政府,堂上,刑曹,漢城府堂上,司憲府議獄囚及徵債等事。依議。命減死二人。免徵者亦多。

十日。雨。晨大雨。右李卯而仕。都韓辰而仕。○無事。雨故○決死囚。再覆啓下。先銜待罪。○咸鏡北道兵使申公濟爲下直而來。雨不發。設小酌而歸。○午時。傳曰。有暑證。停經筵。待更敎。○雨司依前來啓。憲府又啓曰。各營繕處甚多。今當避殿修省之時。請計歇處停之。依允。

十一日。陰雨夕晴。藥房提調申用漑金詮,韓效元等問安。傳曰。服藥後。氣候復常。○都公,右公因議褒貶而出。不還院。○憲府請吏曹考功司掌文官功過,勤慢,休暇。而近日擧行懈弛。請申明。從之。○憲府公事。啓許確淹延公事罪。永不敍用。命安徐判付。

十二日。晴。太白經天。左公歸司甕褒貶。○諫院始啓新本宮賜與福城君。而增制加作。以啓奢侈之端。又撤去窮人等屋。圓覺,貞陵兩寺基代折給。兩司又啓許確永不敍用。李希雍功臣削籍事。諫院啓朴認,金綴文,郭順宗階梯堂上職不合。憲府啓金克愊資憲不合。尹汝弼,尹之任,邊修,鳳山君提調不合事。傳曰。新本宮。非賜與福城君。君祿藏其家。故人言如是爾。其家舊無行廊。故內需司請造爾。餘皆不允。

十三日。陰。余袒忌。乍見次野而還。無事。

十四日。大雨。以忌在家無事。

十五日。陰。無事。○文昭殿提調蓮城君𫋰,戶曹參判李自堅來啓殿事。命報該曹。

十六日。晴。命議政府及六曹,漢城府曾經六卿以上。臺諫,弘文館。議勘改奏本。○下金守墩疏示。三公啓曰。觀疏意甚美。但多有改作之事。妨於成憲。似難施行。然豈無可行之事。請下該司。傳曰可。○兩司新啓楊州牧使李翰元,仁川府使柳軾不合守令。不允。

十七日。晴。無事。

十八日。陰。右公仍病。○以漕船摘奸事。左副,同副如龍山。○兵曹啓住張哈作耗於城底野人農作者之事。請招三公及知邊事黃衡,李長坤,高荊山,尹希平,崔漢弘于賓廳議得。傳曰。其亟招議之。○大妃殿誕日賀禮。命以權停禮行之。避殿故也。

十九日。晴。御經筵。副提學趙光祖,正字李認,承旨金正國入侍。講近思錄。○應敎韓忠覲親于忠淸道淸州。來路有一儒生。陳時弊三事。一言學校廢弛。二言非禮之祀當去。如昭格署,太一殿,文昭殿,延恩殿。皆非禮之祀。三。宦寺夫婦。有戾陰陽之道。宜禁絶之。言甚激切。終不言其名。命忠親啓。又牌招議政府。迎問其事可否云。所啓皆當。但文昭殿等事。先王所爲。雖非前古帝王之制。臣子勢難改變。右相安瑭曰。祭祀煩瀆。三時行之。似不甄潔。然先王所爲。不可輕議云云。竟不能施行。

二十日。晴。無事。○兩司所啓仁川府使柳軾,楊州牧使李翰元命罷職。李宗仁,申玉衡,皇甫謙。姑勿敍用。餘皆不允。

二十一日。立秋晴。有不時經筵。同副入侍。○持平金湜,獻納柳庸謹。始啓革昭格署。不允。○是夕。宿于元沖家。老泉大椿從宿。

二十二。舍人李元幹以三公意來啓曰。避殿已久。節亦改矣。請復正殿。傳曰。近來。災變已甚。不可復殿。○領議政鄭光弼來啓正案過半畢。

二十三日。雨陰。軍威訓導朴世亨上疏陳弊。○傳忠淸道監司李世應本職遞差。以臺諫啓也。

二十四日。雨。校書正字鄭承周上小學。進上四十件。○撰集廳堂上金詮,南衮,崔淑生。磨勘小學諺文反譯畢來上。呂氏鄕約幷入。

二十五日。雨。大妃殿誕日。承旨等問安于殿門。饋酒三巡而退。○午。宣醞餠果于院。

二十六日。陰。都目政事始。是日。右李成童嘉善爲監司。忠淸成童病不求退。物議譏之。至是遷官。

二十七日。晴。夕陰。夜大雨。判中樞金詮來啓曰。聞臣昨日禮曹判書受點。禮曹掌典禮。非臣所能堪。臣又嬰病。氣力不足。尤不能堪任。請遞之。三啓。依允。○鄭忠樑爲同副。

二十八日。陰。政。下批南衮崇政左贊成,知經筵,弘文館大提學。李繼孟崇政禮曹判書,知經筵。丁壽岡兵曹參判。李沆特加嘉善大司憲。李成童特加嘉善忠淸監司。朴好謙吏曹參議。朴壕右承旨。權橃左副承旨。金正國右副承旨。鄭忠樑同副承旨。新授成雲判決事。終制申光漢典翰。鄭士龍司諫。蘇世讓司成。金世準奉常副正。曺致雲內贍副正。南世準掌令。金守墩司藝。許安國內資僉正。柳庸謹吏曹正郞。崔山斗持平。丁玉亨獻納。金安老慶州府尹。李思鈞全州府尹。河艇金海府使。

二十九日。陰。午驟雨。巳時。不時召對。講近思錄。副應敎閔守元,承旨文瑾入言將來將帥柳栽等以外官徑遞爲京職未便事。○政府專數。禮曹判書李繼孟議奏請使事。仍啓光州判官柳栽,永興判官金秀淵有將才。徑遞爲都摠府經歷未便。傳曰。仍任。○忠淸監司李成童。以無才德且病。辭免三啓。不允。○孝道與李認來話

七月一日。晴。韓忠來言。前日所啓儒生。乃稷山居權鐸也。卽啓之夕。京畿監司李自華得權鐸所居。馳啓來入。○憲府所啓南世準掌令不合。李成童監司不合。金璠其行邪穢。勿齒仕版。江西縣令李暢一字不知。不合守令。德山縣監李孟華不辨是非。請皆遞之。○祈晴祭命停。晴故也。○傳曰。掌令遞差。餘皆不允。○申時。咸鏡監司書狀。住張哈爲其兄莽哈。報復設計。數來侵掠城底野人。野人等號泣來告請救援。不救援則請入城避難。不然。從便散去云云事。命明早會賓廳議得。

二日。晴。御不時經筵。仍引見政府,兵曹及知邊事黃衡,高荊山,李長坤,尹希平,崔漢弘,金克成等議邊事。領相鄭光弼以衆議啓曰。住張哈不可輕擊生釁。請待兵使招致敎後。答辭更議云云。高嶺僉使林千孫。防禦則可矣。無應變才。請遞。從之。○傳于戶兵曹判書曰。將帥可爲人及北道軍糧。無爲布置。可也。○曹潤孫所納火燻兵符。改造。

三日。晴。正言李忠楗來啓曰。司諫鄭士龍有才藝。然於朋友失信。夫婦恩薄。嫡妾紊亂。不合諫官。傳曰。此人豈不可爲諫官。但勢不相容。其遞差。○第十四密符改造。○諫院又啓襄陽府使秦澹老病。○傳曰。典艦提調尹之任,司甕提調鳳山君墩,邊修,忠淸監司李成童,吏曹參議朴好謙,德山縣監李孟華遞差。

四日。有政○襄陽府使秦澹,宣川郡守申永徹命遞之。從諫也。○崔淑生特加崇政議政府右贊成。趙元紀右參贊。李自健工曹判書。柳雲特加嘉善忠淸監司。孔瑞麟吏曹參議。徐克哲大司諫。申光漢特超六級大司成。柳仁淑超二資弘文直提學。○夜往弘文館。見孝直李認打話。

五日。晴。太白晝見已久。諫院啓大司諫徐克哲長官不合。執義金鏐臺諫不合。命皆遞之。○夕見次野

六日。晴。太白晝見。有政。○午後。持平崔山斗來自其鄕光陽。啓曰。臣到本道。聞六月儒生都會。試官潭陽府使朴以寬,淳昌郡守兪仲翼。以文廟從祀鄭文忠公爲賦題。儒生篇中有孟軻戰國之寒士。兩程伊洛之黨流等語。仲翼稱善。以寬以爲不可。仲翼堅執以爲善。只抹此句而置第一。使士流不知趣向。請罷仲翼。推以寬。從之。○柳仁淑超四級大司諫。朴守儒執義。

七日。晴。宗廟,永寧殿秋享大祭香祝親傳。○獻官領議政鄭光弼,南陽君洪景舟。○實錄閣開閉。考見太祖請諡行狀事入啓。依允。奏請使意也。○兩司來啓前所啓。諫院獨啓工判李自健不合六卿。仁川府使柔懶不合守令。尙衣直長權世憲迷劣。重林察訪曺景文年老躁妄。請罷黜。且六品以上。則曾已沙汏。參外官則未沙汏。庸流溷雜。請令該曹沙汏。傳曰。不允。李自健。果是老病人也。然今無當次宰相。且自健豈不能爲工曹判書乎。權世憲,曺景文等事。問于該曹處置。○副修撰權雲來啓曰。本館官員多闕。請充差。命塡差。

八日。雨。兩司以前辭來啓。憲府又啓。崔淑生今爲貳相人也。有文武之材。用心亦善。然贊成貳公。弘化之職。而次輔三公。未拔擢用之。奉常副正李允湜。猥瑣不合本職。忠翊府都事金義錫。侵刻其弟元錫。元錫雖狂悖。然乃其父寵子也。不念父意。薄待如此。彝倫斁矣。請罷職。○吏曹郞李希閔啓曰。重林察訪曺景文。年老生員。謂其可用故用之。權世憲庸劣事未及聞。而以別坐例遷。臺諫豈無所聞而啓之。宜皆汏去。傳曰。金義錫,權世憲,曺景文。皆改差。餘皆不允。○兵曹啓薦擧文科別試啓下。武科何以爲之。傳曰。其問于政府。

九日。晴。永川居生員曺龍謙上箋。請奏請使請字。以正改之。傳曰。問于三公。舍人啓曰。此事未可施行。○夕與都左公。訪次野于伯王第飮。夜分而歸。

十日。陰。夜李孝叔來話○無事。

十一日。雨。有朝講。同副入。○右議政安瑭啓。吏曹正郞柳庸謹。文武兼全。有將才。宜升堂上預養。察訪金麟孫。亦有武才而文。年過四十。宜爲邊方府使。府使朴英。有識武臣。年將五十。亦宜升堂上云云。○同副啓柳雲以大司成爲監司。爲人宜於師表。乞停監司。爲本館同知。上曰。師表雖重。監司亦不可輕。右議政啓曰。聞儒生之議。副提學趙光祖宜爲同知。光祖進以後進年少。力辭曰。今吏曹參判金淨有物望。宜爲同知。相讓極力。○有政。

十二日。晴。視事。○晉州人殺人偸鷹。同副進啓。鷹進上有弊。至有如此殺人者。宜革。傳曰。祖宗朝內鷹房。今皆廢革。只爲上殿與祭祀。鷹牌猶存。而累次減數封進。今其更加磨鍊減數事。問于兵曹。○執義尹自任來啓。辭職甚力不得。午時退去。○撰集廳左議政申用漑,判中樞金詮,左贊成南衮。進續東文選幷箋。且啓曰。序使某製進。傳曰。在下可製者製之。可也。

十四日。晴。視事。○辰時。上御思政殿。引見赴京使。奏請南衮。正朝方有寧。奏請副李耔。兼掌令韓忠。質正官崔世珍。書狀官盧克昌。酒五行。賜各弓袋筒箇。○三公,六承旨,史官等入。○成均館兼同知趙光祖來辭甚懇。不允。退去不肅拜。○典翰柳庸謹上辭職箚子。傳曰。合於其任。故不聽。

十五日。晴。卯時。上率百官拜表。○生員金山居崔光濟疏入。黃鍾疏亦入。言朴君孝曖昧事。

十六日。晴。御經筵。特進官李坫云。金國光有經濟之才。掌令尹自任曰。安有人貪而能經濟者乎。世祖朝大臣。無一可人矣。○右尹黃孟獻以親在尙州。呈歸養狀。不允。再啓不得。○兼成均館同知趙光祖來又力辭。不允退去。○崔光濟疏。命下攸司。黃鍾疏無可施行。留院事傳敎。○向化生員金渭上疏。論三公不職及雉岳山上元寺作佛事事。

十七日。雨。大丘私奴。其主田致寬殺害事及晉州京子銀孫殺麻田事三覆。皆允。○辰時。御經筵。右副入。○上元寺作佛事事。命下書推考以啓。○命遞大同察訪金世鈞。○冠禮,祭禮報府事。宋洗精聽去。

十八日。晴。御經筵。左副入。○左尹黃孟獻,修撰孝獻,都事世獻。病母相見事呈辭。受由而去。○命遞金瑛慶尙左道敬差官,李坤承文院提調。從臺論也。○傳曰。薦擧別試時。宜講經事。問于政府。啓曰。薦擧必少。若講經則入格者數少。於事體埋沒。請勿講。他別試亦宜臨時取稟定規。○持平崔山斗。以昭格署無縣幡祈禱事誤啓。待罪。

十九日。雨。病不仕。○密陽僵柳自立書狀來。

二十日。晴。視事。御經筵入侍。○量田巡察使安潤德以病辭。允之。

二十一日。晴。御朝夕講。同副入。○憲府始論有災怪。留浦船亦無。倭變可慮。而慶尙左道兵使成世貞。年老儒生。雖優於撫御。有變則短於防禦。請遞差。

二十二日。朝雨。是日。都韓加拜兵曹參判。○御經筵○有政。韓效元嘉善兵曹參判。文瑾都承旨。朴壕左承旨。權橃右承旨。金正國左副。鄭忠樑右副。柳仁淑同副。宋欽大司諫。柳沃鍾城府使。朴薰持平。朴遂良龍宮縣監。太斗南開寧。沈希佺丹城。

二十三日。灑雨或晴。八月節國忌無事。

二十四日。晴。正言金光復以院意啓曰。大司諫宋欽陪八十病母。今在靈光。前任全州尹。以母病辭。今未可必其來也。而院無長官。獻納魚泳濬亦在外。官員多闕。請遞大諫。傳曰。可遞。急速政事。○義城民來獻麥穗三岐。院以今年麥不盛。却之不啓。

二十五日。陰。是日受由。

二十六日。早朝發行。過廣州。見牧使柳思敬。夕到利川。見府使同年慶。俶。仍宿。

二十七日。曉。照火而發。到陰竹。縣監權恰出見。朝飯後。到可興驛。洗足穩憩。晝飯。向忠州。牧使金欽祖出對。飮酒至夜。

二十八日。平明發行。到安阜朝飯。踰嶺到聞慶。縣監朴堧出見。晝食後。到幽谷而宿。尙州判官權愚將如京。先到驛矣。對話良久。

二十九日。欲明而起。察訪具思兼來見。自監司行次。夜半馳到矣。朝發。由徑路到龍宮。龍宮前縣監金煕壽率妻子將發。相見于衙內。乍酌而出。校理張玉陪其慈堂將發。見我小酌先出。金希說亦來在矣。姜世亨,全懷瑾姪審言來見。朝飯。向醴泉。見郡守成世俊,榮川郡守權五紀,前判官李守英,家兄伯懼于西軒房。生員韓從傑,辛耆,洪彥國亦來見。俄向東軒見監司。韓都事,辛孟卿設酌。李守英,洪彥國,成世俊亦參。未罷先出。到家兄家。與兄及應祥兄,濟甫弟同宿。朝。成世俊以監司意來問起居。設酌。韓洪辛三生員及鄭雅,鄭繼繼到。呈壺果。行酒後向安東。到金地。謁伯叔于亭。智用,士鈞,仲吉,張以文等十餘人先來。招妓設酌矣。乍飮而出。到伯叔家又飮。夜已昏矣。夜發路險。危苦而行。到岐村。省覲家君。已上皆晴

八月一日。兩城主來見設酌。暮。兩公向豐山。欲見張玉也。

二日

三日。向乃城酉谷。省叔父母于避病所。俄謁母墳。泣拜而歸。朴瑨亦到。欚亦在矣。

四日。奉化縣監甄繼宗持酒來見。不拔叔亦到。通仲,虞卿,訓導金龜息皆來。飮罷而散。

五日。早向安東。道入南參奉家朝飯。而行到刀只村。點心少憩。入府見監司韓公瑞。都事辛孟卿,張校理玉。亦先到矣。暮。監司設酌。酒闌。府使,判官。皆入行酒。醉後。歸別室下處。監司與都事,校理,府使共到。再飮而罷。

六日。朝食後。與張子剛見監司。辭出。遂與都事國老,府使棐仲。歸見一亭。點心後。上舟到映湖樓下小酌。晡時先出。往所等村齋庵。夜已深矣。仲吉與朴瑨兄弟三人先待矣。共宿。

七日。行祭于祖父母墳前。鄭長水,朴上將與叔父來參。伯父則來而不參。還寺飮福後。向刀只村留宿。

八日。向榮川見姊氏。俄而李謙,朴珩,金連同等來訪小酌。點心後。向乃城。道見金安鼎震卿。遂拜器之柩前。又發。道見李進士。暮到酉谷。

九日。步至川石中。待震卿不來。金劉持酒來。與叔父,叔泛。以素飮酒而還。宿于齋庵。

十日。朝行祭于外祖父母墳及母墳。食後。鳳城守設酌于川邊。伯玉以江原災傷敬差亦來。至夜而罷。伯玉。文瓘字也。

十一日。告行。來安東家。

十二日。行祭于先妣祖父母與外祖父母。亦以紙牋祭。夕。安東判官德璋來見。

十三日。午後。張子剛與權叶之來。飮酒點心後。叶之歸甕泉宿。子剛宿于奴幕。

十四日。行茶禮。家君與伯父,叔父參焉。仲父以病不來。客則兵使柳湄,張玉,權五紀,李賢輔,醴泉成世俊,禮安申撙,察訪李連枝,南宣,義興縣監浩原,敎授仲舒,義城林萬根,安東敎授金演。劇飮而罷。

十五日。鄭長水,朴上將,鄭僑,朴琛來設酌。午時。告辭。道謁伯父家。到所夜祭曾祖父母兩墳。伯父與五寸叔叔均,進士彥倫,趙孟文,裵碩宗曁諸宗人。來到飮福。乘昏到豐山。十四日。客皆先到矣。見張玉與兵使。困甚不得玩月。

十六日。子剛行榮宴于仇多本。余及兵使柳湄,敬差官文瓘,府使李賢輔,判官朴璨,尙牧鄭宗輔,榮川叶之,醴泉成世俊,義城縣令林萬根,軍威縣監趙忠孫,義興縣監李洺,其子前博士李胖,察訪南宣,判官秦澹令玉。作新來戲。金希說以直赴殿試。亦參新來戲。飮後。兵使先出。余次出。宿于多仁縣。

十七日。兵使餞余設小酌。成世俊,趙忠孫亦參。食後。兵使先發。余次出。到洛東遞馬點心。到善山。善守兪啓沃出對。敍舊懽飮。見月出而發。到開寧。知禮縣監安瓘。先以事到縣見余。

十八日。朝食後。到賀老省婦翁。洞中知舊多來見。

十九日。星牧金祐吉甫,安瓘來訪。曺伸及察訪李仁孫亦來。婦翁以庶母服制行素。夕。婦翁先入下庭。開樂而飮。已上皆晴

二十日。雨。告辭而出。到金泉驛。吉甫李仁孫先在樓待之。與登樓飮餞而出。値雨著蓑帽而行。困甚到供城。日已暮矣。點心後到尙州。夜已二鼓矣。

二十一日。朝對牧使小酌。點心後發行。牧使先到北川。鋪筵見待。不得已飮餞。金匡律。進士同年也。來謁參飮。後到咸昌猪谷。縣監與洪彥昇,柳希任等。待于江頭。洪彥邦又到。飮飯後。入柳希任家設酌。俄而文瑞,濟甫。自醴泉來參。夜深各散。余與文瑞,濟甫留宿。

二十二日。朝食而發。濟甫,柳希任從行。見頤叔于里安蔡承權第。暫話而別。踰嶺到嘉恩小憩。點心後。聞縣西北數里許有石窟。馳往照火以入。有石柱玲瓏。如張蓋數丈。仰觀有石乳錯落。如玉雕鎪。天巧可愕。深入則有流川淸淺。凜乎其不可入。遂還出。夕。到曦陽山洞口。盤石淸溪。數里不止。山形如畫。眞仙境也。有石山中立。屹然半空。高大可仰。所謂曦陽山也。有石在洞口溪邊。其大如屋。問之則前八九年時。雷雨後所墜也。觀一大碑龜趺龍首。乾德三年立者。荒基遺礎。蕎麥離離。所謂陽山寺也。小西有巨刹。所謂鳳巖寺也。寺中又有靑石大碑。羅時學士崔致遠所撰。高大且剝落。讀不可連文。借僧榻以憩。夜未久。聞寺僧喧鬨索火聲。乃太守朴堧尋我來也。夕食散宿。頤叔。金安老字。

二十三日。朝食。更與朴堧等流覽寺中。登彌勒殿。觀南山拱揖而前。霜葉初丹如錦繡。間以松柏。可敬可愛。未午各跨馬。入寺上洞口數里。觀所謂白雲洞者。層巒疊石。澗水如練。松杉落落。赤葉如渥。煮松蕈膾雉膏。酒數行。朴堧先醉嘔吐。日已暮。興未闌而出。西行數里。泉石淸幽。亦可愛也。檣也從我而行踰嶺。昏到延豐。

二十四日。朝見縣監金壽昌。飯後發向槐山。見主守申濂。飯後到陰城。日已暮矣。見縣監羅俔孫對飯。有韓孝騫者。自京來。招見于亭。

二十五日。蓐食而發。丁彭者來見濟甫。到無極點心。過竹山佐贊。暮至陽智。

二十六日。曉發到龍仁。見主守洪義孫。點心而發。見公碩于廬所。又到洛生點心。到良才遞馬入京。日已入矣。已上皆晴○公碩。金世弼字。

二十七日。晴。肅拜。○臺諫呈辭。以請革昭格署不得也。弘文館亦啓。

二十八日。晴。臺諫如前呈辭。弘文館如前。

二十九日。晴。三公來啓請從臺諫之言。臺諫呈辭。弘文館亦啓。院與藝文館亦啓。皆不允。

三十日。晴。三公,六卿來啓請從臺諫之言。以東堂臨近故也。藝文館弘文館亦啓。院亦啓。○午時。命遞臺諫。以其不署經監察。無試官。將罷東堂故也。是日政事。三更而罷。

九月一日。晴。國忌。○弘文館副提學趙光祖,應敎閔守元,著作沈達源來啓請革昭格署。○新大司諫申光漢,執義金希壽,司諫閔壽千等肅拜後。來啓前臺諫遞差未便。請革昭格署。否則不可就職。累啓。不允。○持平丁玉亨,正言具壽福,黃士裕,獻納崔山斗等。肅拜後一啓。以未署經退去。院亦啓。○趙光祖請面對。上出丕顯閣引見。都承旨參入。夜而罷。

二日。小雨。申光漢,金希壽,閔壽千等呈辭而去。命招就職。累辭。弘文館終日啓。入夜亦啓。傳曰。吾計已定。欲罷之矣。今日。大臣不來。故不得議之耳。明日。當與大臣議爲之矣。院請罷漏時。開門召大臣爲之。允可。○儒生五上書。宗親嵩善正等亦上書。

三日。首相鄭光弼,左相申用漑未明而至。右相日出後至。○傳衆議欲革昭格署。俯從輿情革之。○是日。東堂三所試官差出。

四日。正言具壽福來啓曰。李希雍功臣削事。曾已盡啓。禮賓正金克恢貪汚。且非理好訟。請罷黜。以上前啓忠淸都事鄭嗣宗。暗劣不合掌令。李世茂。放浪不端謹。不合。請遞差。不允。

五日。經筵朝夕講始。○濫入儒生等二十三人及入門官推考事。昨日來啓。命推。○忠淸都事鄭嗣宗。於經筵命遞。○東西蠶室絲看品。○兩司來駁人物。○憲府獨啓古阜郡守文敬仝浮放。不合臨民。請遞之。皆不允。

六日。視事。○兩司啓文敬仝,金克恢事。宋蕆不勤職。司評不合事。金敬思無賢能。升爲判官事。李世弘被駁未久。不宜升爲訓練僉正事。許䃢不宜爲正郞。金克恢事。依允改正。

七日。國忌。

八日。國忌。

九日。臺啓宋蕆司評遞差。○夜招見校理子敬,修撰朴潤卿。校書正字李迪亦來。直長金雍來。

十日。有朝啓。

十一日。李自堅以典醫提調來啓。提調李耔赴京。醫科試取時。獨試與否。問于該曹與三公。

十二日。無事。

十三日。御經筵。右副鄭入侍。○政府,兵曹,知邊事大臣。會議于賓廳。以住張哈招來與否及巡邊使下送與否也。○醫科提調李耔赴京。今在提調李自堅與禮曹堂上。一同試取事。傳說。

十四日。御經筵。左公朴入侍。得病先出去。○夕講入侍。○文敬仝古阜郡守遞差。

十五日。受朝賀。午時。御思政殿。儒生崔繼成,朴恒,安士彥講書。侍客三公。禮判李繼孟,戶判高荊山,刑判李惟淸,參贊趙元紀,大司憲金淨,副提學趙光祖入侍論難後。臣橃啓魯山燕山立後事。三公與繼孟沮抑不行。

十六日。陰乍雨。御經筵。左副金正國。以公事不親啓。推考而出。○遣將習陣。○有政。憲府啓今日政。忠淸都事崔灝庸碎不合。工曹正郞權義庸劣不合。六曹須及今日改正二政事罷去。不允。

十七日。晴。視事。

十八日。御經筵。○聖節望闕禮習禮。都公與臣參。○典籍鄭嗣宗,李迪被諫駁而遞。○吏曹被推。

十九日。御經筵。右副鄭入。○書房色簡擇。劉五敬落點。

二十日。視事。○強奸一。造印一。殺人二皆死。依允。○夕講。副提學請上命論難。○傳曰。昭格署器皿。成均館,四學,讀書堂分給。有餘則開城府給。

二十一日。御經筵。有輪對。都令公入。○李陌進來推考。憲府來啓。傳曰。壓良爲賤。罪加朝官。非輕。事干推閱。

二十二日。國忌。無事。兒始疾

二十三日。書頒賜件踏印。○吏曹參議孔瑞麟。以覲病母。歸龍安縣。

二十四日。聖節望闕禮親行。○憲府啓都正李陌壓良爲賤事進來推考。依允。

二十五日。是日。同副朴英出。○有經筵政事。○工曹正郞許䃢及權義不合與否。問于吏曹。

二十六日。陰。夜雨。水深三分。分疑尺御經筵。○謝恩使權鈞,副金安國。還自燕京。○國弼仕進後。出迎國卿于門外。

二十七日。御經筵。○諫院啓常服色厖駁未便。請改爲純色。不允。又啓江陵府使柳世雄性暴戾。不愛儒士。屢爲守令。皆見罷。請遞差。不允。

二十八日。視事。停朝講。

二十九日。晦。御經筵。○京畿監司韓效元來啓曰。齊陵親往奉審。東西北隅低微。冬節則無妨。霾雨則未安。請開春後修築。傳曰。以此語禮曹。

十月一日。御經筵。○停咸鏡道私賤推刷考準。○夕見大憲元冲。投宿弟讀書處。

二日。寒甚。遣史官火禁摘奸。

三日。御經筵。

四日。御經筵。入侍。○下李陌義禁府。○與國弼。往宿國卿第。

五日。停朝講。三政丞有故也。○晝不時召對。講近思錄。講官副提學趙光祖,承旨金正國。講論經理。上亦論難亹亹。或至談笑。

六日。未明時。親傳宗廟冬享大祭香祝。初獻官左議政申用漑。禮當從東西向跪受。而直傳北向受之。失禮也。

七日。雨。停經筵。大祭故也。○夕宿于淸平家

八日。寒風灑雪。御經筵。右副入侍。○應敎奇遵,大諫申光漢,貳相崔淑生等。論啓呂氏鄕約註解未便事。○李陌勿囚。長命等代受刑訊時。事干推閱事。傳敎。○憲府啓別坐黃純,安點,李壽康,趙叔珪,權憶等請汏。皆庸劣云云。問于吏曹。

九日。停經筵。○拜表以權停禮行。正朝使李世應也。

十日。雨。御思政殿。吏文殿講。○禁府堂上任由謙,沈貞。啓李陌事干。似與陌符同。其餘則皆其奴。不可推也。傳曰。刑推。

十一日。御經筵。

十二日。御經筵。朝夕講。

十三日。御朝講。○有政○命召三公詣賓廳。議京畿災傷差錯守令。分輕重。罷陽川縣監李光文。抱川縣監吳世雲。

十四日。午後。不時召對。○舍人尹自任啓曰。三公意駙馬不得再娶。於前古帝王之法無之。此無理事也。是故。祖宗法章不著。帝王偏私之政。莫是過也。鄭顯祖妻李氏。士族婦女。成禮成婚。故依牒呈施行事啓目。今後。公翁主卒而改娶。欲爲萬世通例耳。傳曰。我非問駙馬再娶之事。河城尉取李氏之時。欺貞熹王后曰。取良女爲妾。事覺被罪。論以爲妾。特問李氏不可爲嫡耳。更遣注書問之。

十五日。陰。月食。同副承旨朴英。肅拜入直。○無事。

十六日。陰。視事。決罪囚三人。○御經筵。○淸州牧使李元幹。謝恩肅拜。

十七日。御經筵。

十八日。御經筵。都公入侍。○掌令任樞。以其父由謙禁府知事。被駁於本府。在府未安。再啓。不允。退去。待朝廷處置事入啓。

十九日。視事。停朝講。○與張子剛。會宿于濟甫。

二十日。掌令任樞來啓。父被推於本府。不可安心在職。非徒一己未安。朝廷事體有妨。請遞臣職。○京畿監司韓效元肅拜。○任樞遞差與否。問于本院。回啓曰。臺員遞差。果爲重難。然其父被駁。在職實難。命遞差。吏曹啓明日爲政。

二十一日。受朝參。御朝講。○工曹判書金安國啓。方爭訟日興。傷害骨肉。敗壞風俗。又有以其祖上孼子孫爲補充隊遺漏云云陳告者亦多。請皆立大限。以杜爭訟之風。又啓軍額量減事。領議政鄭光弼。又從而照之收議。○候氣重室試驗事。女妓革罷。各官男樂仍設事。令禮曹施行。○有政。持平金湜爲掌令。魚得江爲獻納。

二十二日。中宮誕日。政院問安色承旨監進表裏。○司諫閔壽干啓。獻納魚得江。廉退可用人也。但聞有病。其上來與否不知。正言黃士祐在外時。在官數少。請遞魚得江獻納。傳曰。遞差。○宣醞于院。

二十三日。無事。

二十四日。無事。

二十五日。無事。

二十六日。無事。

二十七日。無事。

二十八日。御思政殿視事。御夕講。上曰。師長可當人。雖非正科出身。兼帶學官職檢察。可也。○夜趙光輔與金雍來話

二十九日。無事。

三十日雨。憲府杖殺私奴金仇知,金三父兄及其奴一口。院閔其冤欲啓。議不一而止。

十一月一日。晴。御經筵。夕講。上曰。近來。學校不興。雖非科目出身。而其人器可當。則差學官兼官何如。禮曹判書李繼孟不對。臣等曰。差兼官。有形跡。不若差官。以盡其職。○命輪次堂上。前期一日。書名以入。蓋欲遣內臣視學也。○臺諫所啓。命承旨親啓。不允。

二日。晴。冬至習禮。○是日。都承旨文瑾爲刑曹參判。崔命昌爲同副。

三日。小雪。承旨等謝恩肅拜。余以外祖母忌出去。

四日。忌。

五日。坐。

六日。冬至有夜對。右副朴入侍。○停經筵○是日。成均館輪次堂上坐起。臣承命陪宣醞往饋堂上及儒生。儒生等令升坐月臺。四五人升堂講論。前此儒生等饋於庭。升飮月臺自此始。○左議政申用漑,同知崔淑生,工曹判書金安國,同知趙光祖,大司成尹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