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遺稿

作者:趙秉悳
1870年
卷一

我東儒賢之胤嗣。若沙溪之愼齋。渼湖之三山人。皆仰其善繼善述。而其餘罕聞焉。竊惟近世。文獻公近齋朴先生。道尊德盛。爲一代儒宗。而有爲其子能世其家者。故瑞興府使諱宗輿字元得號冷泉公是已。公受學于家庭。篤志力行。游居食息。不離訓典。內外完好。克趾先美。盖先生以尊聖人攘夷狄爲己任。大義炳然。可以質千聖而竢百世。是以於正廟在宥之時。力辭宮僚之命。以爲終身自靖之道。於斯焉天怒震疊。禍且不測。擧家惶懔。泣諫勉出。而公獨仰贊彌力。終成完節焉。其後公之筮仕也。以世守底義理欲無出。而親懿皆勸以不仕無義。公黽勉從宦。而悒悒不樂。常存忍痛含寃迫不得已之意。以畢其生。又述先生實記一部。以孝子之至情。述耳目之所逮。譬如鄕黨一篇之畫出一箇聖人。使後之讀其書卽其事者。宛然如先生之在目也。先生道德文章節義三者。本末源委。靡所不該。苟欲求先生全體大用。非實記則無以徵焉。故先生之門人梅山洪文敬公。亦據此以撰先生之行狀曰。苟不固以天性而爲知己者。曷能微顯闡幽乃爾。至若先生遺集。是公所以極力攟拾。以成全部者也。畢竟繡梓而行于世。亦其苦心所注也。傳曰。有善而不知。不明也。知而弗傳。不仁也。公於是乎明且仁矣哉。公雖不以學問自居。塞兌息影。而闇然日章之實。實有不可掩者。又不事著述。而詞藻古雅。識解明敏。亦多人不可及之妙。則經術文章。足以笙鏞世道黼黻皇猷。而沈屈郡邑之間。夙蘊才德。一未展布。而只有遺稿三冊之收輯於散帙之餘者。未足爲全鳳之一羽。而洪文敬公常以愼齋三山之事業期望于公。故誄之曰。孝子克家。門墻不空。紹明先訓。嗣聞斯道。又誌其幽曰。矢心秉執。踐述志事。出處雖殊。終歸一致。由是觀之。公庶幾無愧於先賢矣。復何淺陋之贅言爲哉。盖公與洪文敬公。講磨道義。相視莫逆。爲知己之友也。而公之孫載寧守齊近淑道甫。以不佞忝爲文敬公脚下。托以遺稿埽塵之役。又要其弁卷。極知不文無識。莫可以當此。故累煩力辭而不獲者。已至十餘年之久矣。然愚與淑道。事同一家。於情於義。有不可以終孤其意。顧今桑楡景迫。竊恐風燭奄及。乃敢忘其固陋。謹加校讐。而以若耄荒。必多謬誤。是所兢兢。仍以先師所嘗稱公者。臚列于右。以塞淑道之懇。抑不佞之於公。未曾親奉謦欬。獲承緖論。而憶昔初拜于先師也。已伏聞公之爲近齋先生肖子。累言不一言於供灑掃之日而耳熟焉。故賤子之欽仰贊歎。盖亦久矣。所以一從先師之說而述之者。惟以托名爲幸故也。庶乎後之觀者。有以諒賤子之言非由虛假。而端出於一片衷情也歟。崇禎紀元後二百四十二年黃巴之孟秋。楊山趙秉悳。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