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調 (邵亨貞)

前調
匯總
作者:邵亨貞 
本作品收錄於《明詞彙編

楊柳弄黃昏。
不掩重門。
長條盡是舊愁痕。
獨自倚簾看晚色,無限消魂。

風雨小溪渾。
春過三分。
明朝鶯燕又紛紛。
唯有天涯芳草怨,依舊王孫。

江外雨初收。
江水悠悠。
舊時桃葉去難留。
幾度春風楊柳暗,不擊離舟。

別久減風流。
夢斷西樓。
年年二月踏青遊。
不是沙邊無杜若,懶寄閑愁。

閉門日日聽風雨。
不道春如許。
老來猶自愛看花。
及至看花雙眼被愁遮。

杏花不改胭脂面。
愁裏驚相見。
花枝猶可慰愁人。
祇是鬅鬙短鬢不禁春。

幾年不見淩波步。
衹道乘風去。
山寒歲晚碧雲寒。
驚見飄蕭翠袖倚琅玕。

玉盤承露金杯勸。
幾度和香咽。
冰霜如許自精神。
知是仙姿不汙世間塵。

(壬子歲元夕,與邾仲義同客橫泖,義約予偕作詞,紀節序。予應之曰:『古人有觀燈之樂,故形之詠歌,今何所見而為之乎。』義曰:『姑寫即景可也。』夜枕不寐,遂成韻語。時予有子夏之戚,每無歡聲,詰朝相見,而義詞竟不成云。)

其一

编辑

客窗深閉逢三五。
不恨無歌舞。
天時人事總恓然。
衹有隔窗明月似當年。

老夫分外情懷惡。
無意尋行樂。
眼前觸景是愁端。
留得歲寒生計在蒲團。

其二

编辑

無情世事催人老。
不覺風光好。
江南無處不蕭條。
何處笙歌燈火做元宵。

承平父老頭顱改。
就裏襟懷在。
相逢不忍更論心。
衹向路傍握手共沈吟。

樓迥。
人靜。
雨搖燈影。
夢繞天涯。
路賒。
水邊小梅開幾花。
人家。
酒旗何處斜。

客路冰霜驚歲晚。
情緒懶。
長是念疏散。
小溪濱。
猶有春。
故人。
幾時相見頻。

其一

编辑

竹檻雲窗古畫圖。
煙堤花島小蓬壺。
晝長人靜鳥相呼。

玄璧光浮銅雀研,紫綿香冷博山爐。
半欹高枕當人扶。

其二

编辑

雨過池塘綠水生。
竹陰深處小橋橫。
魚吹翠浪柳花行。

獨倚曲闌魂欲斷,沉思傾國句難成。
怱怱春晚更傷情。

西子湖頭三月天。
半篙新漲柳如煙。
十年不上斷橋船。

百媚燕姬紅錦瑟,五花宛馬紫絲鞭。
年年春色暗相牽。

亂後無詩做好春。
春光卻又惱詩人。
溪頭舉目暗傷神。

楊柳官橋人跡絕,杏花歌館燒痕新。
相期何處避兵塵。

折得幽花見似人。
沈吟無語不勝春。
采香徑裏襪生塵。

濃綠正迷湘北渚,軟紅不入宋東鄰。
一春幽恨幾回新。

紅妝傾國。
人在蒲東誰畫得。
玉骨成塵。
往事流傳恐未真。

月明窗戶。
猶似隔牆花動處。
夜冷西廂。
一度魂歸一斷腸。

江頭日暮。
客子移舟迷去路。
望斷天涯。
燈火深村賣酒家。

銅駝巷陌。
荒草寒鴉煙樹隔。
往事無情。
舊夢依然到五陵。

綠房深窈。
疏雨黃昏悄。
門掩東風春又老。
琪樹生香縹緲。

一枝晴雪初乾。
幾回惆悵東闌。
料得和雲入夢,翠衾夜夜生寒。

門前爆竹兒女喧。
野人家、時序尚然。
盡說道、春來好,老來人、長怕換年。

東風到底無崖岸,也殷勤、相過小園。
第一是、朱顏改,縱花開、羞插鬢邊。

(曹幼文以庚午歲太初老禪洎雲西居竹二翁燈夕所賦舊稿見示,求予追和。屈指三十餘年,三老仙去久矣,今昔之感,不能已於言也。時至正辛丑上元日。)

重逢元夜心暗驚。
憶當年、諸老放情。
對芳景、張燈火,畫堂深、簫鼓到明。

烏衣巷口東風在,甚而今、春草亂生。
試檢點、繁華夢,有梅花、曾見太平。

萼綠仙人,孤山雪後相逢處。
舊時村路。
璨璨琅玕樹。

玉出藍田,不受纖塵汙。
長懷古。
羅浮風度。
夢逐麼禽去。

湖上雙雙新燕子。
飛過垂楊,認得朱門裏。
回首向時歌舞地。
幾番惆悵尋鄰裏。

觸景愁多心似醉。
倚遍闌干,目斷春山翠。
忽見呢喃華屋底。
等閑牽動離人淚。

天涯綠遍王孫草。
魂夢長飛繞。
長安無復麗人行。
衹有青山依舊向人明。

平泉金谷俱陳跡。
古路荒苔碧。
金鞍去去不思歸。
不道綠窗深處故人非。

小溪溪上十年遊。
酌酒對花謳。
竹西歌吹曾同賞,到如今、夢裏揚州。
綠髮潘郎老大,近來懶說風流。

故人握手話綢繆。
重問舊盟鷗。
五陵風度猶無恙,算閑身、底事沉浮。
莫說烏衣巷口,夕陽都是新愁。

(白仁甫集中《木蘭花慢》結句云:『二十四橋明月,玉人何處吹簫。』一峰黃先生每歎賞之。一日,作《清平樂》贈一道人,末云:『未試囊中餐玉,明朝且入藍田。』自以為得意,時舉以似人。仍索予試作一解。時陸彥文、夏士賢諸子,正有出郭行春之約,乃綴此復命,且訂其盟,先生對客擊節不已。)

當年曾過宋東鄰。
汗漫踏芳塵。
如今記得歡遊處,畫橋橫、綠水粼粼。
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華村。

近來樂事底因循。
春又過三分。
百年能幾開懷抱,繞天涯、芳草銷魂。
但願有錢留客,也勝騎馬入門。

(辛丑上元前一夕,積雪試晴,頓有春意。小溪之上,有張燈於琳館者,慨然感興,以此寫之。)

梅萼香融霽雪,簷牙暖溜懸冰。
出林幽鳥動春聲。
元宵近,愁裏夢還驚。

村巷依然素月,寒窗祇是青燈。
難尋遺老問承平。
南朝事,千古獨傷情。

土室融融曙色,山窗晏晏春眠。
東風和氣滿壺天。
依約鏡奩初展。

晴散茅簷雲彩,暖浮紙帳香煙。
一枝花影弄嬋娟。
染就素羅團扇。

故舊今成二老,歡遊長記當時。
山中吟屐夢中詩。
多少晉人風致。

但得諸郎俊拔,不嫌我輩衰遲。
殘年飽飯話心期。
如此差強人意。

銷金帳底燭花偏。
低唱擁嬋娟。
遙夜酒杯傳。
幾沉醉、瓊林洞天。

梅花如舊,竹窗猶在,留得煮茶煙。
獨欠釣魚船。
待歸問、羊裘故川。

錢塘回首春狼藉。
湖山依舊橫金碧。
何處是兒家。
粉牆楊柳斜。

佳期難暗卜。
檀版傳心曲。
隨意帶宜男。
就中應未堪。

兩鬢秋風,掩關坐聽黃昏雨。
燈前自語。
世亂甘清苦。

蔓草愁煙,荒卻東陵圃。
歸期阻。
荊榛滿路。
投老知何處。

(高照菴先生,宋朝遺老也。嘗有長短句云:『夢繞荊溪,蟹肥村甕滿。』每誦之,自可想見村落秋深景物。近見吳野舟誦,而涵泳不已,有當予心,故述即景,且期後約。)

極目平蕪,渚寒煙暝秋波遠。
鳧散亂。
黯黯天涯晚。

蟹壯蓴香,村甕家家滿。
頻相見。
幽懷共展。
剪燭巴山館。

深院。
人倦。
春去遠。
綠陰寒。
宿酒睡初醒,憑闌干。
梅子翠團團。
小鬟。
試攀薦雕盤。
愛微酸。

(己酉九日,雨中家居,憶夏士安、頤貞、蒙亨叔侄,唐元望、元泰、元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載之間,俱罹患難,各天一方,信筆紀懷,有不勝情者矣。)

風雨重陽,憑誰問、故人消息。
記當日、承平節序,佩環賓席。
處處相逢開口笑,年年不負登山屐。
是幾番、扶醉插黃花,烏巾側。

詩酒會,成陳跡。
山水趣,今誰識。
奈無情世故,轉頭今昔。
冰雪關河勞夢寐,芝蘭玉樹埋荊棘。
對西風、愁殺白頭人,長相憶。

(陸壺天、錢素菴二老相會,皆有感懷承平故家之作,索予次韻,而不及當道作者,蓋俯念草木之味也。)

五陵春色舊曾遊。
翠娥謳。
錦纏頭。
花落花開,不信有并州。
淺碧障泥紅叱撥,柳橋外,滿東風,無點愁。

近來近來雙鬢秋。
心漸收。
情尚留。
底事底事遽如許,身世沉浮。
何況年華,長向鏡中羞。
才見那時簾外月,便想起,醉吹簫,罨畫樓。

山晚牛羊下,野荒鳧雁肥。
雨腳度江遠,日光映林微。
泥深何堪縱步。
倚杖謾立苔磯。
望極浦口雲歸。
寒氣透征衣。

斷冰隨浪檝,斜竹偃風扉。
江空歲暮,村深人跡還稀。
待霜橋梅破,茅堂酒暖,放船速客延□暉。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此公蜀故家,因以蜀語次韻答之。)

錦江綠。
長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艤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
斜日平原散牧。
潘郎愛,年少宦遊,遮莫吳霜鬢邊撲。

名家舊韋曲。
記雨臥叢花,春覆慈竹。
東來重問烏衣屋。
愁濯錦人遠,剪燈窗靜,歸心偏是夢裏速。
更題柱曾卜。

恓獨。
帶移束。
正驛路騮嘶,煙浦帆宿。
遨頭風度猶能續。
盡客館歌舞,故人醽醁。
薛濤箋上,寫恨處,字可掬。

暮天碧。
長是登臨望極。
松江上、雲冷雁稀,立盡斜陽耿相憶。
憑闌起歎息。
人隔吳王故國。
年華晚,煙水正深,難折梅花寄寒驛。

東風舊遊歷。
記草暗書簾,苔滿吟屐。
無情征旆催離席。
嗟月墮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夢裏識。
恍疑見顏色。

空惜。
鬢毛白。
恨莫趁金鞍,猶誤塵跡。
何時弭棹蘇臺側。
共漉酒紗帽,放歌瑤瑟。
春來雙燕,定到否,舊巷陌。

清蟾半露,驚烏三匝,城上漏水乍滴。
微涼已透瀟湘簟,還見小簾搖砌,淡燈垂壁。
夜色迢迢人睡去,正想到、山陽吹笛。
做弄得、客裏文園,病後更無力。

還是秋期過了,鳴蛩窗戶,又對新詩相憶。
片雲天外,數峰江上,幾誤湘靈瑤瑟。
歎流光過眼,宋玉多情共今夕。
滄浪興、扁舟客與,醉帽飄蕭,亭皋清望極。

倚闌干、暮雲千里,天涯芳草恓楚。
愔愔巷陌重門掩,何況滿窗疏雨。
江上路。
又還見、黃金暗柳千萬縷。
荒村歲序。
縱燕子新來,梨花未埽,好景自虛度。

江淹老,誰解重吟恨賦。
東風依舊南浦。
青煙店舍長安道,夢裏翠屏朱戶。
閑院宇。
悵猶記、佳人秉燭深夜語。
新詩謾與。
奈世事驅馳,流光荏苒,回首更延佇。

遍乾坤、好山無數,古來高隱能幾。
相逢盡道林泉勝,無奈利名朝市。
青嶂裏。
望曲徑深門,彷佛柴桑裏。
先生傲世。
任短褐長镵,清琴濁酒,占斷晉風致。

疏林下,別有談玄麈尾。
清風長滿窗幾。
門前剝啄何須問,應是采芝仙子。
誰可比。
已不減、當時雞犬空中起。
留連晚計。
盡穴石藏書,鋤雲種玉,千古有靈氣。

雁來時、晚寒初勁,青燈搖動窗戶。
商聲暗起鄰牆樹,觸景亂愁還聚。
秋又暮。
奈合造淒涼,無處無笳鼓。
狂吟醉舞。
記滿帽簪花,分籌藉草,騎馬忘歸路。

懷人遠,有恨憑誰寄語。
虛名長是相誤。
天涯節序渾非舊,留得滿城風雨。
心萬縷。
謾自喜、孤高不惹沾泥絮。
羈懷倦訴。
好分付兒曹,耘鋤三逕,早晚賦歸去。

(甲辰季秋,與夏頤貞同在吳門,屢有登山之興,久雨不果。重陽日,友人羅仲達以節物為具,同席數人,意頗歡適。乙巳九日,在九山之東泗水上,酒闌散步,夕陽依依,岡巒在望,興懷往事,不能無述。未知明年又在何處,駒隙如馳,行樂能幾,所謂難逢開口笑也。)

記年時、滿城風雨,姑蘇臺下重九。
客樓已辦登臨屐,曾為好山回首。
延佇久。
望翠壁嶙峋,閑卻題詩手。
相逢野叟。
強笑折黃花,亂簪烏帽,來與共尊酒。

流光去,肯為閑人宿留。
驚心節序依舊。
西風衹麽吹蓬鬢,病骨尚堪馳驟。
官渡口。
便擬喚扁舟,往問江潭柳。
明年健否。
縱世故無情,未應遲暮,辜負此時候。

一段江南綠。
望依依、沙鷗起處,輞川橫幅。
十里平郊人煙聚,掩映汀洲幾曲。
試與問、隱君林屋。
花徑竹門春窈窕,有蒼顏綠鬢人如玉。
揮白羽,跨黃犢。

高情遠繼巢由躅。
向滄浪、濯纓垂釣,自歌還續。
手種陂塘千株柳,隔斷紅塵萬斛。
算獨有、漁舟來熟。
待約西施同載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尋勝地,訪遺俗。

(曹園紅梅數種十餘樹,雲西老人手植也。時殊事異,殘枝存者無幾。其孫幼文命客飲於其下。永嘉曹新民賦詞為詠,予適有出不與。越數日,幼文持卷來求次韻,席上口占以答。)

海底珊瑚樹。
問鮫人、幾時擎出,碎為繁露。
蒨女拾來紉成佩,妝點江南歲暮。
便掩映、含章窗戶。
更著絳綃籠玉骨,怕黃昏不向孤山路。
銀燭暗,未歸去。

夢中曾被梨雲誤。
最難忘、長沙形勝,水聲東注。
若見何郎須相報,不改揚州韻度。
道穠豔、尚堪重賦。
一點酸心渾不死,笑桃根桃葉非吾故。
空谷底,謾延佇。

菜甲封泥,桃英怯凍,淺寒尚濃。
正小窗深掩,暮雲低密,頹垣半露,殘雪玲瓏。
冷逼單衣,愁欺倦枕,暗度一番花信風。
年光在、但塵襟耿耿,鏡鬢匆匆。

十年舊夢無蹤。
算何異、天涯隨轉蓬。
甚愔愔坊陌,燈宵閑過,沈沈煙雨,酒興誰同。
鳥已春聲,人猶舊感,點檢芳菲前事空。
鶯花好,更明年此際,何處相逢。

塵滿人閑,有誰能、分得廣寒風度。
謾道小嬌,疑是前身,曾到岩花深處。
九霄宮殿春長好,衹合伴、霓裳仙侶。
問何事,等閑回首,卻迷塵趣。

縹緲瓊樓玉宇。
奈霧鬢煙鬟,不勝風露。
小試蒨妝,才近芳尊,已變世間歌舞。
想應羞見嫦娥寡,重來傍、巫山行雨。
總忘了,青冥向來去路。

(春來兼旬,寒氣不減。舊臘正月廿二日,曹雲翁招飲,聽雨西窗,南金偶道及前作,翁欣然命筆次韻,故又口占為謝。)

亂雨敲窗,深燈暈壁,孤屏相對吟影。
醉餘夢蝶難尋,起來睡鴛較冷。
東風急處,又卷得殘雲催暝。
奈暗愁、忽到梅邊,夜半粉香熏醒。

門正掩、暮簾乍靜。
花未鬧、小車預整。
鬥茶尚憶分曹,賦詩更聯古鼎。
春衫慵試,怕誤了金鞍相並。
待小桃、開滿前溪,且踏武陵漁艇。

東風吹雨春城晚,黃昏小樓人靜。
燕子朱簾,譙門畫角,收拾柳邊殘暝。
微燈照影。
歎塵滿書床,火銷香鼎。
客裏王孫,故家樂事尚能省。

人生壯遊幾許,舊鷗應怪我,沙上盟冷。
刻燭催詩,傾尊款話,長憶西窗風景。
相思有興。
待官渡回潮,野橋吟艇。
暮遣啼鵑,夜深驚夢醒。


深窗暮灑梨花雨,隨風亂零如霰。
寒食初過,連陰未解,黃昏酒闌人倦。
春燈謾翦。
怪濃潤沾衣,淺寒迎面。
芳事蹉跎,強將花譜自舒卷。

天涯芳草漸滿,蹋青晴路阻,闌檻憑遍。
燕隔重門,舟迷晚渡,應是不勝清怨。
歡遊未展。
縱不奈恓迷,懶尋消遣。
衹怕晴時,落紅千萬點。

碧梧庭院秋聲早,愔愔暮天雲影。
雨送涼蟬,風欺倦翼,絡緯猶啼金井。
疏窗弄暝。
正犀押簾垂,畫屏燈冷。
節序依然,旅懷長是歎流景。

舊家園苑廢久,歲寒松桂在,清事誰領。
待月幽軒,尋涼小艦,斷夢有時提省。
乘槎路迥。
便逸興相牽,倦塗難騁。
甚日歸來,傍湖井二頃。

柳花飛滿春歸路,隔江暮雲搖影。
草暗河橋,塵昏水驛,難覓仙翁丹井。
年光漸暝。
任老鬢霜彫,壯心灰冷。
世故紛紜,寄書長擬問弘景。

山林多少勝地,四時蕭散處,談笑能領。
小舫尋詩,輕裘把釣,此意衹今誰省。
斜陽迥迥。
算往夢難追,曠懷休騁。
目斷南湖,平蕪千萬頃。

(戊戌冬初,領省檄,會無錫州將李正卿同檢踏屯田秋稼,此邦兵餘,民居蕩析,皆黃茆白骨之境,眼界殊惡。李侯索賦,道閑口占復命。)

滿面吹花發,肩輿遍行荒野。
草莽無垠,人煙掃跡,猶有青山如畫。
斜陽又下。
奈倦宿軍營,喜逢田舍。
官事驅馳,旅途情緒頓衰謝。

天邊雁飛漸遠,故園回首處,離恨難寫。
寒入征衣,雲遮望眼,忘卻向來瀟灑。
塵氛未解,便好問歸舟,早圖休駕。
夢繞寒谿,小梅應綻也。

去年弭棹龍江市,曾瞻故人衡宇。
樹隔琴床,芸香書屋,搗藥時鳴清杵。
壺符簽報午。
想頻拂詞箋,閑脩花譜。
如此幽閑,雅宜連榻聽風雨。

多君曳裾相府。
縱風流文采,終帶清苦。
借箸籌帷,持杯說劍,長曆漢臺秦礎。
尋幽訪古。
便後約須期,細論重與。
歲晚山中,茯苓還共煮。

(張翔南寓金陵時,嘗有寄金子尚、魏彥文諸詞友之作。乃辱彥文見念,獨以賞音見許,而不知予頻年連嬰逆景,久疏詞筆,非復向時懷抱矣。戊申秋杪,邾仲義持示詞卷,且辱彥文寄聲,並索近作入卷。乃為倚歌二闋,其一以答彥文,其一以喜翔南還家。)

當年放浪蘇臺下,長從故人詩酒。
繭帖飛花,鶤弦度曲,思繞閶門楊柳。
星霜易久。
悵十載分攜,幾番回首。
滄海塵昏,屋梁落月尚依舊。

山林何處寄傲,不如人意事,長是八九。
有客傳書,多君玩世,況是不忘衰朽。
明朝見後。
縱少壯難追,好壞還有。
醉墨淋漓,浩歌開笑口。

六朝千古臺城路,傷心幾番興廢。
形勝空存,繁華暗老,舉目江山還異。
風塵萬里。
奈遷客驅馳,去程迢遞。
故舊相望,雁邊消息緲難寄。

春風鳳皇臺上,轉蓬回首處,應歎身世。
江總情深,陳琳檄倦,投老竟成歸計。
斜陽某水。
且淨洗緇衣,任休行李。
衹怕東山,興來還又起。

暮雲起。
苕溪上,畫橈蕩漾春水。
道人煙浪裏。
信筆賦詩,千古無此。
吳頭楚尾。
問舊日、陶朱鄰裏。
擷得江蘺寄遠,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

吟倚。
柳陰傍晚,花期暗數,芳事今餘幾。
舊遊難屈指。
化鶴歸來,依然城市。
紛紜鬧紫。
豈不羨、山林宮徵。
更約吟船共艤。
賸判得、落殘花,欺行李。

(亂後乍見故人,情文浹甚。老來共談往事,心緒茫然,再賡春草之詞,以索寒梅之笑。)

亂離避世無方略。
何處可尋幽、須期約。
桃源衹在人間,爭得身輕跨寥鶴。
空憶舊歡遊、成今昨。

自憐兵後多愁,吟肩頭削。
老病有孤舟、難安泊。
殘年但願相依,爾汝忘形縱狂藥。
白首待時清、應無樂。

(以上《唐宋金元詞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