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書鈔 (四庫全書本)/全覽1

北堂書鈔 全覽1 全覽2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一
  北堂書鈔       類書類
  提要
  臣等謹案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撰世南字伯施餘姚人官至銀青光禄大夫宏文館學士諡文懿事蹟具唐書本傳北堂者秘書省之後堂此書葢世南在隋為秘書郎時所作也分八十部凡八百一類唐志作一百七十三卷晁公武讀書志因之中興書目作一百六十卷宋史藝文志因之今本卷帙與中興書目同其地部至泥沙石而畢度非完帙豈原書在宋已有亡佚耶王應麟云二館舊闕書鈔惟趙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詔襃美葢前代甚珍其書矣是編為明萬厯間常熟陳禹謨所校刻錢曾讀書敏求記云世行北堂書鈔攙亂增改無從訂正向聞嘉禾收藏家有原書尋訪十餘年而始得繙閲之令人心目朗然朱彞尊亦稱曾見大唐類要百六十卷反覆觀之即虞氏北堂書鈔今世所行者出陳禹謨刪補至以貞觀後事及五代十國之書雜入其中盡失其舊類要大畧出於原書殊未易得云云葢明人好增刪古書逞臆妄改其雜亂無識誠有如錢朱二氏所譏然今嘉禾舊本及大唐類要均已不可得見獨禹謨此本猶存其增加各條幸皆注明補字猶有蹤跡可尋則存什一於千百未始非唐人舊籍所藉以留貽者也乾隆四十四年正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一
  唐 虞世南 撰
  眀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帝王總載一   帝系二
  誕載三     竒表四
  帝王總載一
  皇者天人之總稱 帝者天號 正氣爲帝 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徃也文子曰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徃也天下不適不徃不可謂帝王故帝王不得人不能成得人失道亦不能守補尊無二上土無二王 法五行相生形萬殊之體 神所輸向人所樂歸春秋考耀文曰王者徃也神所輸向人所樂歸補作民父母爲天下王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 天生民而樹之君使司牧之 立天子以爲天下立君以爲國吕氏春秋曰爲天下長慮莫如置天子也爲一國長慮莫如置君也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德衰世亂然後天子利天下國君利國補制二柄韓非子曰明王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補君天下養天下 南面而聽天下 王者尊位所在 立於無過之地 唯辟玉食 崇高莫大乎富貴
  帝系二
  緜緜瓜瓞 本支百世 帝作邦作對 𤣥王勤商后稷勤周 后稷始基 纂堯之緒 出自唐帝 三世舉孝廉
  誕載三
  天命𤣥鳥降而生商 有娀方將帝立子生高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灾無害 生此文王 篤生武王 生於翼下 產於危辰 履帝武敏詩註姜嫄履大人跡電繞樞星姚氏感樞星星流華渚修已感流星白氣貫月感龍而生詩正義堯母慶都感赤龍而生感蛇而生 女登感
  神 夢日入懷夢月入懷搜神記曰初孫堅夫人孕而夢月入其懷既而生策及權在孕又夢日入其懷以告堅曰昔妊策夢月入我懐今也又夢日入我懐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補夢大人 夢長人  黄雲覆蓋 雷電晦㝠 修已吞神珠  含始吞赤珠 元鳥銜卵 玉鷄銜珠 二十四月黄帝生帝王世紀黄帝母曰附寶孕二十四月而生補十四月生堯帝赤光照室 青雲如蓋 夜有赤光生有神光 黄帝生於夀丘長於姬水見世紀補顓頊生於若水 庖犧生於成紀帝王世紀曰燧人之世有大迹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庖犧氏於成紀補夏后出於塗山 文王生於岐山 武王生於元氏 神農生石穴 帝堯生石乳 禹生石紐開山圖注云女狄暮及石紐山下泉中得月精如鷄子愛而吞之遂孕十四月生禹補啓生䃂石楚辭注云禹治水時自化為熊以通轘轅之道塗山氏見之而慙遂化為石時方孕啓禹曰歸我子於是石破北方而啓生其石在嵩山補生猗蘭殿漢武内事云景帝坐崇方閣上有丹霞起赤龍盤棟間使王夫人居之改為猗蘭殿後夫人夢日生武帝補嘉禾九穗東觀漢記云光武父欽令濟陽有武帝行宫上將生欽開後殿居之時有赤光之異是歳嘉禾生一莖九穗補藁草成禾鳯凰來集 甘露降樹
  竒表四
  蒼帝望之大視之博白帝望之明視之義河圖云蒼帝方面赤帝𤣥靣白帝廣靣黑帝深靣補太昊虵形人首 太帝人身牛首帝系譜云神農牛首伏羲人頭蛇身補成湯倨身揚聲帝王世紀曰成湯一名帝乙豐下銳上倨身而揚聲長九尺有聖德補倨一作鋸伏羲連珠 神農戴玉春秋命厯序曰有神人名石年蒼赤大眉戴玉理藝文注玉理猶玉英補伏羲龍狀 重華日衡雒書靈准聽曰有人方靣日衡重華握石椎懷神珠藝文注日衡衡有骨表如日者也握石錘謂知璇璣玉衡之道也懐神珠喻有聖智也補戴天履隂 豐下銳上注見前帝嚳戴干 帝堯戴勝帝王世紀曰帝堯陶唐氏祁姓也鳥庭河勝補周文望羊 堯眉八彩春秋元命苞曰堯眉八彩是謂通明補舜目重瞳藝文注云重瞳象電多精光也補懷玉柄 戴玉英 神農大眉注見前文王虎眉帝王世紀曰文王昌龍顔虎眉補大禹虎鼻援神契補姬昌鳥鼻隂凖 禹耳三漏帝王世紀曰伯禹生於石坳虎鼻大口兩耳參漏首戴鉤鈐胷有玉斗足文履已補湯臂二肘春秋元命苞曰湯臂四肘是謂神肘補文王四乳春秋元命苞曰文王四乳是謂含良蓋法酒旗布恩舒明藝文注云酒者乳也能乳天下布恩之謂也補帝舜斗口 秦始虎口河圖補帝堯鳥廷 漢祖斗胷河圖提劉曰帝季日角戴勝斗胷龜背龍股補長頸烏喙越世家范蠡遺大夫種書曰越王爲人長頸烏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補長目鳥 武王駢齒元命苞補顓頊駢幹 龜背龍股 龍行虎歩 手握褒字孝經援神契曰舜手握褒藝文注握褒手中有褒字喻從勞苦起受褒飾致大位也補手文握兵 垂手下膝蜀光主補足下有毛漢書曰孝宣皇帝足下有毛卧居數有光耀補履翼宋符瑞志云堯足履翼宿補履已注見前履矛 大足春秋繁露立髪垂地魏氏春秋曰明帝天姿秀出立髪委地補鬚垂委地庖羲見拾遺記鬚長七尺搜神記生而有髭漢書美鬚髥史記曰高祖美鬚髥又鐵圍山叢談云蔡君謨美鬚髥一日屬清閒之燕偶顧問曰卿髥甚美長夜覆之於衾下乎將寘之於外乎君謨無以對歸舎暮就寢思聖語以髥置之内外悉不安一夕不能寢蓋無心與有心異也附紫髥獻帝春秋張遼問呉降人曰向有紫髥將軍長上短下大便馬善射是誰降人答曰是孫㑹稽也補白毫王隠晉書湯身長九尺 舜身長六尺帝王世紀堯身長十尺孔叢子周文八尺三寸 高祖七尺八寸河圖補無如季相史記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補容貌壯麗東觀瞻視非常 毛骨非常晉中興書曰中宗元皇帝初誕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所籍藁如始刈及長白毫生日角之左眼有精曜唯侍中譙國嵇紹少而異之謂其友曰琅邪王毛骨非常補睇盼煒如 風骨不恒


  北堂書鈔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徴應五     福禄六
  徴應五
  神武有徴應漢書里社鳴聖人出春秋潛潭巴曰里社鳴此里有聖人其呴則百姓歸之補黄河清聖人生 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周語内史過曰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其亡也囘禄信於昑隧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於鄗是皆神明之志者也補姬受命尚書中候曰吕尚釣磻溪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吕佐旌補卯金興 河出書雒受法尚書中候曰堯沈璧於雒𤣥龜負書出背甲赤文成字止壇又沈璧於河黒龜出文題補黄精受道 河清受圖 握圖書得地符 𤣥女受符湯受金符 奉赤伏符後漢書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舎生彊華自關中奉赤伏符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鬬野四七之際火為主補倉代𤣥 持金精 握金鏡 擊玉鼓 朕由薄承 出軫握命 仁命在豐當璧而拜 代殷者爲姬昌代漢者當塗高 五星聚房 五曜霄映 五星聚房井 四星聚牛女 鎮星入關 黄星見楚宋魏志曰桓帝時有黄星見於楚宋之分遼東殷馗善天文言後五十歲當有眞人起於梁沛之間補參御馬 卯生虎 青雲扶日 常有黄雲蓋之宋符瑞志云堯母慶都有名於世蓋大帝之女生於斗維之野常在三河之南天偶大雷電有血流潤大石之中生慶都長大形像大帝常有黄雲覆蓋之補紫雲見於軍上 嘉氣千秋鏡賦云祥光夜合佳氣晨飛附御天社内有赤紫 金陵地有天子氣孫盛晉陽秋曰秦始皇時望氣者言五百年後金陵之地有天子氣於是改金陵曰秣陵補長安獄有天子氣漢書宣帝紀曰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遣使者分條中都官獄繫者輕重皆弑之内謁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獄丙吉拒閉不得入曾孫得全補黄雲見河 龍見譙 神龍至 龍吐珠 天果命湯 白虎戲朝鸑鷟鳴岐山注見前騏驎見豫章 狐藂房 狼銜鉤赤鳥銜珪 赤鳥銜書吕氏春秋曰周文王時見大赤鳥銜書集於周社補鳥王命明 魚鳥有卵 黄雀音旁 赤雀止昌戸 黄魚雙躍 赤鳥五至 白魚入舟尚書中𠉀曰武王發渡於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船王俯取魚長三尺有文王字補赤人出洛紀年武王伐紂卜而龜熸說苑武王曰利以擊衆補五鐸啟號於晉陵晉書補棧鐘告成於㑹稽朱草生於文昌殿 臨平湖草木自除 卧柳生枝漢書曰昭帝時上林柳樹斷卧地一朝起立生枝葉有蟲食其葉成文字曰公孫病已立補斃梓擢秀郭璞南郊賦云斃梓擢秀於祖邑又晉書王敦表勸進中宗曰晧獸應瑞而來臻樟樹久枯而更榮梓一作樟補梧桐常生 枯梓豫章記曰松陽門内有大梓樹大四十五圍舉樹盡枯死永嘉中一旦忽更榮茂大興中元皇帝果繼大業補卧有耀光 神光照室魏本紀曰孝文母李夫人皇興元年八月戊申生於平城紫宫神光照於室内又冊府元龜曰唐高祖以後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丁酉生於長安是日紫氣充庭神光照户補光耀滿室 留飲酒售漢書賣麪大售 肆伐大商㑹朝清明 天賜武王黄鳥之旗天兵之法誅紂之事 爰兹發迹 斷虵奮旅 大雨洒兵 大風落兵 邢丘大雨 昆陽雨注 盟津波罷滹沱冰合
  福禄六
  惟予一人膺受多福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降爾遐福唯日不足 實受其福 永膺多福 俾爾單厚何福不除 降福穰穰降福簡簡干禄百福 子孫千億 愷悌君子干禄愷悌 百
  禄是遒 百禄是荷 受天百禄 天被爾禄 天應之徳 祈天永命 承天之祐 受天之祐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天錫純嘏 永錫祚𦙍 萬壽無期南山之壽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釐爾女士從以孫子 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必有世祀 萬世不絶如川之至如松之茂 無疆之休 於萬斯年 天惟純佑命則商實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北堂書鈔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三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潛晦七     殷憂八
  登庸九     創業十
  潛晦七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晉郭璞尺蠖贊曰貴有可賤賤有可珍嗟兹尺蠖體此屈伸論配龍蛇見歎聖人補以懿文德 舜居深山與鹿豕遊 隱於芒碭 尤樂杜鄠 雷雨不迷 上有黑雲 告歸之田 告歸鄉里 耕厯山厯山之人皆讓畔漁於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陶於河濵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 躬耕白水 講學長安 習讀書傳 秋冬弋獵 歸於頓丘 僦驢給費 爲學送徒 爲舂陵訟租 爲泗上亭長 爲洛北簿尉 一年成聚三年成都
  殷憂八
  或多難以固邦國殷憂以啟聖明 履重剛蒙大難果行育徳 興亡同難 履虎尾 憂而不困 或幽而光 繫夏臺 困羑里 執王季於塞庫羈文王於玉門鬱怩之情辭以作歌竹書紀年沈約注云王嘉季厯之功錫之圭瓚秬鬯九命爲伯既而執諸塞庫季厯困而死因謂太丁殺厯又曰執王季於塞庫羈文王於玉門鬱怩之情辭以作歌其傳久矣補丙吉乳養 張賀供給 智勇俱困 亡夫家屬持滿外向 姚期奮㦸 稱漢使者 入韓信壁 稱使者入傳舎 以冰飲水 對竈灸衣 蕪蔞豆粥滹沱麥飯 平城爲匈奴所圍 河陽為津吏所止晉中興書丁公接兵漢書曹洪授馬魏太租遇追失馬曹洪云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乗馬得脫典論泣而升車晉中興書
  登庸九
  或躍在淵厯試諸難 任之百官以觀其外 愼徽五典五典克從 納於百揆百揆時敘 賓於四門四門穆穆 納於大麓 敷於四海 推爲盟主 都督陜東 君子經綸 天地革命 肈基王迹 王化之基承百王之弊 大統未集 開建大業 我區處
  自亂入靜 撥亂反正 功業見乎變 有事而後可大 威光大成 生民造化 誕受多方 克恤西土克開厥後 三分天下有其二 受天之命 無立
  錐之地 無十戸之聚 不階尺土之資不階一民之柄 起於三河興七十尚書中𠉀湯里七十春秋孔演圖
  創業十
  舜禹本白衣 高祖興白衣 以布衣取天下 祭蚩尤於沛庭 市弓弩作卑手力 斷蛇奮旅 騎牛兵近光武壯士願從 賢者義附 同聲響應 望風從人鬼與能 四方歸之 見龍在田 迅長鳴 高祖龍飛迅風 龍變龍據 鳯翔南陽 鴻飛兗豫 龍飛白水 鳯翔參墟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 徹彼桑土綢繆牖戸















  北堂書鈔巻三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四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應運十一    功業十二
  應運十一
  誕膺天命以撫方夏 顧諟明命以承神武 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 皇天眷祐誕受厥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受命於天 奉若天命 用集大命 撫綏四方
  式商受命奄甸萬姓 相彼成康奄有四方 集大命於厥躬 用端命於上帝 我有右命將天明威 既受帝祉施於孫子 繼明代熈配天光宅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受終於文祖 受命神宗 聖皇應厯數厯數承天序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乗變化而御
  大器 命世而出 命世之才 乃知帝王自有眞也天子之位有道者受之 上天降休帝遷明德 降
  命成湯 受天永命 有命自天 自天降命 天之所啟 有天之贊 天割神符地命靈契 天命定爾亦孔之明 簡畀殷命尹爾多方 達有神興有德乃眷西顧 此惟與宅 此乃天授非人力也 帝命式於九圍 諸侯同日貢賦 王假有家 天命不僭大精布耀 帝出乎震 繼天而王 繼天施四季
  應五行 乗述而王 天皇木德 地皇火德 伏羲木生 神農火紀 軒轅土德 顓頊水德 秦皇水德之始 湯武革命順天應人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位以飛龍文以武變 人謀
  鬼謀百姓與能 謳歌之舜諸侯朝禹 抱其樂器而奔周 載其圖書而歸周 遷鼎雒邑 遷鼎坰野舜以太尉即位 即位汜水陽 即位千秋亭 設壇受命 鳴玉設壇 龍旋鳯峙
  功業十二
  四本具即帝初立 舉而措之事業 功業赫赫 功盛德厚 功侔太古 功冠徃代 濟世之功 因時立功 戡定厥功 九鼎勒功 告厥成功 九功惟序九序惟歌 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 順通天下則有經營之迹 錬五色石以補蒼天淮南鴻烈解云女媧隂帝佐虙戲治者也三皇時天不足西北故補之補斷鼇足以立四極淮南鴻烈解云鼇大龜天廢頓以鼇足柱之楚辭曰鼇載山抃其何以安之是也補殺黑龍以濟冀州淮南鴻烈解云黒龍水精也力牧太稽殺之以止雨濟朝也冀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内補積蘆灰以止淫水淮南鴻烈解云蘆葦也生於水故積聚其灰以止淫水平地出水為淫水補補五常之漏日綴三后之頽綱 表正萬邦 綱紀八極 逆氣傷民絶止之 隂陽沈壅竅理之 拯民沈溺天子急務剖判太宗竅領天地 理日月之行 治隂陽之氣嘗百草之實定衆物之名 甄度四海 疏江橋川平均土地 度九州 分九州 開九州 導四瀆植九藪 鑿江而通九路 九河既道 九川滌源治梁及岐 浮濟達河 淮沂其乂 蒙羽其藝
  大埜既瀦東原底平 原隰既平 泉水既清 三危既宅三苗丕敘 鑿昆龍 開吕梁 修彭離 隄弱水 辟伊闕 決龍門 開玉匱 灃水東注維禹之績 天作高山太王荒之 奕奕梁山維禹甸之 茫茫禹迹畫爲九州 萬邦咸休維王有成績









  北堂書鈔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五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帝德十三
  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管子補功德純者稱帝德令人者稱王 德侔天者稱皇 三王善因時 五帝任仁義 三王任智勇 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五霸騖孝經鈞命訣補又陸子曰三皇垂䇿而五帝繫手唐虞按轡禹湯馳轅雖使周公御衡仲尼促節固不已也附帝者得其英華王者得其根核禮斗威儀曰帝者得其根核王者得其英華霸者得其附枝補帝者體太乙淮南子曰帝者體太乙王者法隂陽霸者則四時君者用六律補王者得三才 仁義所生爲王 仁義合者稱王白虎通曰德合天地者稱帝仁義合者稱王别優劣也補純而王駮而霸荀子曰粹而王駮而霸無一焉而亡補德象天地 積善之厚 天子至貴與天地通氣 敷大德爲天下 德侔天地春秋繁露曰徳侔天地者稱皇帝天祐而子之號稱天子補德合天地注見前德侔徃初 德通幽㝠 道得衆則得國 運天地德繼世 四王樹德 三王先德 先道德 惟行道德 知順道德 以道德為胄以道德爲城 道德爲師友 仁義以爲明 創道德之囿 𢎞仁惠之虞 冠道德 履純仁 備道全美道德盈塞 至道以王 道猶衢樽皇道煥炳
  君積於道 布德和令 振民育德 黎民敏德 樹德務滋 明聖鑒德 用明顯德 表功明徳 咸有一德 恒以一德 惟天佑於一德 惟民歸於一德其德不囘 履德之基 經德秉哲 以德爲車
  觀武知德 苞元履徳 位在德元 聲德達逺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周世脩德莫若太王 羣黎百姓徧爲爾德 日新之謂盛徳 盛德光亨 盛德可詠德之休明 任德緩刑 明德愼罰 矢其文德
  文以應民 好文不武 通達文理 通風雨 厯日月 與日月齊光 若晝夜有恒 承天意 言天文聲重天地 經天緯地 與天轉運 先天而順
  則天像地 天下同利 光宅天下 承天紀民 天子經畧 天然之姿 天地之姿 天子特生 行猶河海 材質高妙 飛英聲 馳英聲 令聞不已絶世之主 亞聖之才 寵綏四方 君子之光 敬之若神明 神明之主 聰明齊聖 聰明睿智 穆穆在上 煌煌盛美 顯顯令德 德音秩秩 定禮樂明舊章 左凖繩右規矩 握石椎 懷神珠 身爲度聲爲律 四統者具 四本咸具 四海咸利動靜不失其時 繼韶夏 崇號諡 五帝之隆 三代令王 得萬國之心 光於四方 崇冠百代 尊賢容衆 備物致用 允文允武 克長克君 一人元良 一哉王心 高朗令終 民樂其治 温慈惠和聰明仁勇 醇美皓然 優㳺博行 見善則遷好察邇言 號令温雅 四三王而六五帝 順天地之紀 堯文煥炳 最為高明 唯天爲大惟堯則之若稽古帝堯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 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舜聞善若決江河 禹好善言惡㫖酒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 不競不絿不剛不柔 如金如錫如珪如璧 如珪如璋令聞令望 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溥博如天淵泉如淵 覆物崇天載物𢎞地 象天統物象地載物 如天之無不幬也 如地之無不載也 牢籠天地彈壓山川淮南子曰體太乙者牢籠天地彈壓山川含吐隂陽申洩四時紀綱八極經緯六合覆露照導普汜而無私翾飛蠕動莫不仰德而生補履四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含羲孕農光軒熈堯 篚厥𤣥黄紹我周王 百辟卿士媚於天子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赫赫厥聲濯濯厥靈 文王飲千鍾永保鴻名生荷其榮沒垂其聲 垂徳後裔 抱弓而號 削木爲像 象符 朝其衣冠


  北堂書鈔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六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孝德十四    睦親十五
  體仁十六    寛惠十七
  孝德十四
  克諧以孝 永言孝思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惟余小子夙夜敬止 富有天下不足解憂 舜大孝 禹致孝 孝友聞於四方 仁孝聞於天下 履大舜之孝 至孝惻隠 五日一朝 如家人之禮 昧爽定省 不暇食粥 三年不言 不忍言政 仰見榱桷俯視几筵 眞覺悲不能寐 視鏡奩而流涕 爲木主不敢自專 營洛邑武王之意奉建武王之政 恭奉遺業 龍負圖 龜出書 烏瑞臻 烏集庭 甘露降
  睦親十五
  惇敘九族 以親九族 親睦九族 篤厚親戚愛樂諸弟 以爲首命 立愛惟親立敬惟長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宜兄宜弟令德壽愷 戚戚兄弟莫逺具爾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友于之志通於神明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迎拜於階 奉觴上壽 置其驛馬傳起居 興席改容與車升殿 君子不弛其親能庇昭穆之門 蔦與女蘿施於松柏 緜緜葛藟在河之滸
  體仁十六
  何以守位曰仁 體仁足以長人 其仁如天 仁育萬物 仁以接物 仁風遐揚 仁風潛扇 仁義爲巢 仁義爲郭 仁義爲凖 仁義爲繩 醉於仁義隂行仁義 履行仁義 克寛克仁 寛仁篤仁
  寛仁温惠 仁而愛人 本仁祖義 仁如騶虞 蹈顔子之仁 仁智明達 仁及草木 仁歌行葦 視民如子 視民如傷 兼愛百姓 弗侮鰥寡 敬老慈少 慈幼養老 嘉孺子兼哀婦人莊子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堯曰吾不敖無告不廢窮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婦人此吾所以用心也補䕃暍人於樾下 扇暍更葬帝王世紀云武王見暍人王自左擁而右扇之又吕氏春秋曰周文王使人抇地得死人之骸吏以聞於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無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遂令吏以衣冠更葬之天下聞之曰文王賢矣澤及髊骨補好生之德洽於民心無肆掠止獄訟 挺重囚 益其食 省囹圄 出
  輕繫 除肉刑 泣罪人 去網去鉤 焚鴆 春田不澤圍 田獵唯時不殺童羊童牛也 無殺孩蟲胎夭飛鳥 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汲冡周書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補王在靈囿麀鹿攸伏 芃芃黍苗隂雨膏之 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寛惠十七
  寛以受人 寛以濟衆 撫民以寛 代虐以寛 寛而有制 易簡之善 文王惠和 惠康小民 布惠於民王命於專 勤施德惠 惠鮮鰥寡 子惠困窮施惠振窮淮南子賜寡貧窮 分貧窮 恢𢎞博施
  徳施周普 施禄及下 恩無不逮 以恩悅人 澤潤生民 澤及天下莊子四海渥澤辛伯德澤洋溢東觀澤如時雨𤣥澤滂流 惠澤播於黎苗 燭八紘劉公幹苑彼桑柔








  北堂書鈔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七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行義十八    行禮十九
  幼知二十    神智二十一
  誠信二十二   齊聖二十三
  克明二十四   知人二十五
  行義十八
  君能制命爲義 利物足以和義 仁義爲巢 以義制事 脩德立義 可謂義主
  行禮十九
  務行禮 親有禮 嘉㑹合禮 老少有禮 率禮無違 克岐克嶷
  幼知二十
  生而神靈史記生而能言黄帝生而言名帝嚳自言名產而能書隨巢子弱而能言黄帝幼總百神黄帝幼而聰達東觀孝章帝幼克大事漢孝和帝茂質紀淑東觀岐嶷之姿 問南頓何在語林答長安近日語林八歲能屬文魏文帝是書詐也漢書名理不減晉孝武帝
  神智二十一
  智以藏徃 其智如神唐堯智周萬物 智落天地莊子知㣲知章 知人則哲 知道大道大戴能哲而惠 獨見先識姚信䇿慮深逺諸葛亮聰以知逺史記五帝本紀欲宿心動前漢高帝紀上東擊韓信餘冦於東垣還過趙趙相貫高等恥上不禮其王隂謀欲弑上上欲宿心動問縣名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於人也去弗宿補坐知千里光武
  誠信二十二
  所助者信 其言可信史記克寛克仁彰信兆民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信及豚魚 惇信明義 履信居仁漢世祖日月之信陳思王表疾行不輟吕氏春秋夢以許之賈誼新書
  齊聖二十三
  睿作聖 明莫若聖王弼聖而預知列仙傳聖德𤣥達桓子聖德炳著東觀孝安帝聖敬日躋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聖人動順刑罰清而民服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爲
  老子聖人無心與衆同欲左傳神代潛通左氏神叡通知大戴知幽明 秉二地莊子知幾其神乎 見幾而作 樂天知命 性與天道 窮神知化 神而服之能研諸侯之慮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物 得天下之意琴操萬物之理 與時偕行 隨時之義 極深而研幾 窮萬物之始終家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變而通之以盡利 不聞亦式不諫亦入
  克明二十四
  元首明哉 欽明文思 重明麗正 清明在躬 惟明克允 徳明惟明 明四目達四聰 明德逺矣察其明德並左傳予懷明德 明德劭令 其德克明 明以察㣲史記仁明謙恕温慈惠和並東觀紀孝章德協於下惟明后 亶聰明作元后 聰明神武潘岳西征賦漢高聰明敏達東觀孝安帝明明天子令聞不已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明於天道 與日月竝明 用日月之時後漢繼天而象日帝王世紀宜照天下 明鏡於三光曹植照臨下土 民之情僞盡知之矣左傳㣲顯闡幽 蠲其大德難任人類族辨物 簡練臣下光武斷簡功能魏書幽枉必達范史論曰明帝善刑理日晏坐朝云云以聰察下漢紀順帝文武鑒斷晉陽秋明帝斬告蕭何者楚漢春秋促理蔣濟出魏志民有誣告濟爲謀叛主帥者太祖聞之曰蔣濟寜有此事有此事吾爲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亂妄引之耳促理出之補
  知人二十五
  知人則哲明作則 擇子莫若父擇臣莫若君左傳殷湯聘伊尹 文王拔吕尚後漢舉八元左傳用三傑漢書舉韓信於行陳取陳平於亡命 卜式拔於芻牧日磾出於降虜漢書拔于禁於行陣 荀公達人之師表 魏舒堂堂人之領袖 安劉氏者必勃史記汝狀有反相漢書高祖立濞於沛爲呉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狀有反相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耶然天下同姓一家愼無反補















  北堂書鈔卷七
<子部,類書類,北堂書鈔,卷七>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八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謙讓二十六   恭敬二十七
  威儀二十八   儉德二十九
  勤勞三十    務農三十一
  謙讓二十六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神農治天下不以智自貴 放桀南巢唯有慙德 聖人之𢎞也猶有慙德 予恐來世以台爲口實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尚賴匡救之德未及師保之訓 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不聰敬止日就月將 於乎悠哉朕未有艾 於乎一人不盈于德 歸福朕甚愧 見鄉人便慙 汙七十二代屈已之明 虛靜自愼率心成諒 仁順謙懿 允恭克讓 讓德於天 辭爲天子退爲匹夫 堯讓許由舜讓善卷 禹讓稷契 湯讓務光 舜避丹朱
  禹讓商均 湯讓三千諸侯 武王讓岐封 南鄉讓者再漢書文帝紀曰代王西鄉讓者三南鄉讓者再注云賓主位東西靣君臣位南北靣故西鄉坐三讓不受羣臣猶稱宜乃更南向坐示變即君位之漸也補方呼私奴命駕返國
  恭敬二十七
  惟王之共 嚴恭寅畏 接下思恭 中心翼翼 畏天愛民 穆穆文王於緝熈敬止 敬愼威儀維民之則 見五耦而軾過十室而下大戴禮云昔者禹見耕者五耦而式過十室之邑則下爲秉德之士存焉補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
  威儀二十八
  威儀抑抑德音秩秩 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相維辟公天子穆穆 正位凝命 臨朝淵嘿尊嚴若神 矜嚴方厲 威而不猛 動容進止 聖表有異 容止可觀 儀刑可象 長美風姿 舉止端詳
  儉德二十九
  克儉于家 德儉而度 儉以足用 以儉率下 飭德以儉 儒行清約 用文景之儉慕古人之風 奉養有節 愛民節財 敦本息華 弗殖貨利 奇怪弗視 珠玉弗服 不持珠玉 藏金於山 抵璧於谷 木器無文 器服疎素 用陶者器 茅茨不剪采椽不斵 堂階三尺 土階三尺 堯白屋 禹卑宫 括柱茅茨 柱弗藻 地無黝丹垣無白堊 奉先宫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爲 禹惡衣服致美黻冕文王卑服 即田功康功 堯帝大布 禹衣細布冬日鹿裘 夏日葛衣 飲泉水 衣皮毛 身衣弋綈漢書注云弋皂也賈誼曰身衣皂綈補足履草舄 澣濯故衣 衣不曳地 衣無文繡 後庭無紈綺 燒雉裘王隱晉書曰有獻雉頭裘者晉武帝曰異服竒伎典制所禁也遂於殿前焚裘補大路越席 書囊爲帷麻繩爲拂 推甲乙帷 補壞屏風魏書麻用直脚勿送冰紈 聽燒鳯膠 堯乗素車𤣥駒 湯寢黄屋之駕 不好鮮飾 常乗故車 歸璇臺之珠 歸諸侯之玉 歸諸侯女 殺熊賜士 還千里馬 還獻馴象 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酒酸不易 食用宿肉 藜藿之羮 唯設白粥 宫無嬪嬙之燕囿無盤樂之豫 廢池籞之官罷百戲之樂
  勤勞三十
  惟德之勤 克勤于邦 與民用勤 勤思勞體 勤而禮下 勤于吏事 祇勤于德夙夜弗逮 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 自强不息 勞謙匪懈 憂民救水越絶悶不容息 禹愛惜寸隂 湯不棄尺日 晝決獄夜理書 夜不暇寢 夜分而寢 不懈于位 政
  事簡心 惟德日新 萬邦惟懷 不僭不濫不敢怠遑 無怠無荒四夷來王 過門不入冠掛不顧砥柱銘云禹掛冠莫顧過門不入又淮南子云禹之趨時冠掛而不顧履遺而不取補荷鍤戴笠 櫛風沐雨 簪墜不顧 身執畚鍤 自操耰耜 竝耕而食 盡力溝洫 夫負婦戴一饋七十起鬻子禹嘗據一饋而七十起曰吾猶恐四海之士留於道路補燒不暇拂濡不給旋路史曰禹燒不及撌濡不及扢躬操槖耜而九疏天下之川附手不生爪脛不生毛 股無跋脛無毛 手生重繭 面目黎黑 身親其勞 肌色皯黣手足胼胝
  務農三十一
  務農重穀 命農勉作 竝耕而食以勸農也尸子勞農勸民唯農是務國語威戒農用國語紀農協功 興鋤利氓農天下之本漢書五穀萬民之命 民以食爲天史記
  有當年不耕者天下受其饑吕氏春秋咨十二牧食哉惟時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寅賓出日平秩東作
  嗟嗟保介唯莫之春 告布於萬民說苑乃疆乃理乃宣乃畝 命我衆人庤乃錢鎛 歳事來辟稼穡匪懈明時播草木大戴禮播時百穀 率時農夫播厥百穀初開藉田王隱晉書武帝乃以元日祈穀於上帝 乃擇元辰親載耒耜 天子親耕穀梁躬耕勸農風俗通天子三推爲大田張衡東京賦云籍于千畆之甸潘岳籍田爲籍千畝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躬三推 發止千畝以帥萬國繆襲許昌宫賦田云冕而朱紘 履文舄佩明珠陸太𤣥經神農親耕吕氏春秋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而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績補禹稷躬稼 耕于鉅定漢書武紀服𧆛曰地名也近東海應劭曰齊國縣也晉灼曰案地理志應說是補耕于鉤盾漢書昭紀上耕于鉤盾弄田應劭曰時帝年九歲未能親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徃試耕爲戲弄也臣瓚曰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宫中師古曰弄田謂宴遊之田天子所戲弄耳非爲昭帝年幼創有此名補








  北堂書鈔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九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𢎞量三十二   納諫三十三
  赦宥三十四   責躬三十五
  誡懼三十六
  𢎞量三十二
  闊達大節陸績太𤣥經序恢廓大度東觀漢記寛大長者史記高祖意豁如也漢書高紀開心見誠東觀漢記引裕有餘袁崧後漢書君人之量魏氏春秋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左傳 含垢藏疾容受直言魏書荆伯不從犧牛以事越絶書曰湯行仁義天下皆一心歸之當是時荆伯未從也湯於是乃飾犧牛以事荆伯乃媿然曰失事聖人禮乃委其誠心補呉王不朝就賜几杖漢書張武受賂金錢賜之史記文帝尉佗稱帝報之以德史記文帝匈奴背約不發兵深入史記文帝隗囂上書報以殊禮東觀漢記忍容言者含咽臣子之短風俗通云燒吏民謗言東觀漢記焚訐下人書魏志反支受奏曄後漢明帝
  納諫三十三
  從諫則聖 從諫弗咈 從諫若流荀悅漢書從諫如轉圜漢書高祖聞諫若甘味唐子云聖人聞諫若甘味愚者聞諫若荼食聽䂓自防好謀能聽漢書高紀堯有衢室之問下聽于民管子曰黄帝立明臺之議者上觀于賢也堯有衢室之問者下聽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諌鼓于朝而備訊唉湯有總街之庭以觀人誹也武王有靈臺之復而賢者進也補訪問善人 以虛受人予違汝弼 饑渴直言 敢諫之鼓 總街之庭 誹謗之木舜立語寡人以獄訟者揮鞀鬻子曰禹之治天下也以五聲聽門懸鐘鼔鐸磬而置鞀以待四海之士爲銘于簨簴曰語寡人以獄訟者揮鞀鬻子注云獄訟之事務于疾速故揮鞀以陳之補教寡人以事者振鐸鬻子註云鐸金鈴木舌也所以事務有可行爲所欲言者以振鐸也補教寡人以義者擊鐘鬻子註云鐘金聲也以合於義故教義者擊鐘也補語寡人以憂者擊磬鬻子註云憂者聲悲磬聲消燥而近於悲故憂而擊磬也補教寡人以道者擊鼔鬻子註云鼓以動物故動合于道也補禹拜昌言 文帝止輦 令趣銷印漢書張良傳揖酈生之說納子房之䇿班彪王命論云急壞復道漢書叔孫通傳云惠帝爲東朝長樂宫及閒徃數蹕煩民作復道方築武庫南通奏事因請閒曰陛下何自築復道高帝寢衣冠月出游高廟子孫奈何乗宗廟道上行哉惠帝懼曰急壞之補徹書屏風曄後漢書覆觴不飲晉中興書
  赦宥三十四
  赦過宥罪 議獄緩死 舊染汙俗咸與維新 十世宥之以勸能者左傳叛而執之服而舎之 不以一𤯝掩大德竝左傳省囹圄去桎梏
  責躬三十五
  禹湯罪已其興也勃焉 山崩川竭為之出次左傳臺榭不塗馳道不除穀梁傳日有食之天子不舉左傳罪當朕躬弗敢自赦 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萬姓仇予予將疇依 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禹見罪人問而泣之說苑湯旱而禱孫卿子成王思慕琴操剪爪湯旱截髮曹瞞傳云操嘗出軍行經麥中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操馬騰入麥中操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請自刑因援劍割髪以置地補捨宫寢列子云黄帝避正殿鍾離意疏曰陛下憂旱降避正殿而比日密雲遂無大潤補山崩川竭君子不舉左傳大荒則不舉大札則不舉 天地有灾則不舉 邦有大故則不舉竝周禮年不順成食無樂 大祲食不兼味穀梁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諸侯薨令去樂周禮注曰四鎮山之重大者謂揚州之㑹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醫無閭冀州之霍山五嶽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嵩在豫州華在雍州恒在并州傀猶怪也大怪異烖謂天下竒變若星辰奔霣及震裂爲害者去樂藏之也補大札大凶大烖大臣死凡國之大憂令弛縣周禮疏曰大札疫癘則左氏傳夭昏札瘥是也大凶則曲禮云歲凶年穀不登是也大烖水火則宋大水及天火曰災之類是也大臣死則大夫已上是也凡國之大憂者謂若禮記檀弓云國亡大縣邑及戰敗之類是也令弛縣謂大司樂令樂官弛常縣之樂也補山崩川竭爲之徹樂左傳大札素服 大荒素服 大灾素服竝周禮年不順成則素服素車 湯之救旱素車白馬尸子云湯之救旱也素車白馬布衣身嬰白茅以身爲牲當此時也絃歌鼓舞止降服乗縵傳云山崩川竭君爲之乗縵
  誡懼三十六
  孔甲有盤盂之誡蔡邕論云武王有戒愼之鞀吕氏春秋大臣不可不敬小臣不可不愼 除戎器誡不虞君子以恐懼修省 乾乾夕惕東觀漢記栗栗危懼 若火燄燄 若殞深淵 若陟深山 凛乎若馭朽索 若蹈虎尾夙夜祇懼不敢荒寜 明德愼罰 克愼明德 恪謹天命 克謹天戒 天命靡常畏天之威 弗寜帝命罔有逸言 無平不陂無徃不復 安而不忘危存
  而不忘亡 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 天道福善月盈則食 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主不稽古無以承天東觀漢記君不密則失臣機事不密則害成 言出乎身加乎民 撫我則后虐我則讐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吉人爲善惟日不足凶人爲不善亦惟日不足 雖有周親弗若仁人 見爾前慮爾後大戴禮武王鑑銘無私於物惟賢是與王弼注易用其道不棄其人左傳不親小事穀梁弗寶逺物 弗惟逸豫惟以亂民 與其溺於人寜溺於淵大戴禮盤銘曰與其溺于人也寜溺于淵溺于淵猶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補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尸子厥監不逺在彼夏王 殷監不逺在夏后之世 咋舌血英雄記曹操與劉備言覆觴不飲晉中興書














  北堂書鈔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教化三十七   來逺三十八
  教化三十七
  聖人以神道設教 先王觀民設教 風以動之 教以化之 垂世立教孔安國詩序垂裕後昆 宓犧神農教而不誅 黄帝堯舜誅而不怒周書三皇設言民不違五帝畫象世順機何休公羊開物成務 克綏厥猷 成天之道 取地之財大戴禮式和民則 式化厥訓 歛時五福 敷佑四方 天之誘民 因民爲制周制肇脩人紀 長育之材 則山高以居賢依巽風以善俗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 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人宜之 竝建聖哲樹之風聲 著之話言左傳章善癉惡樹之風聲 章善癉惡以示民厚 教之道藝周禮天地尊化風俗通教思無窮 四方風動惟乃之休 有卷者阿飄風自南 教之防利教之訓典左氏風以詩書以禮教親則民不怨以樂教和則民不乖以儀辨等
  則民不越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以刑教中則民不虣以誓教䘏則民不怠以度教節則民知足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以賢制爵則民慎德以庸制禄則民興功竝周禮每歲孟春以木鐸徇于路 正月朔日布王治于天下周禮教民播種淮南子教民耕農古史考教民食穀賈誼新書神農作教管子云燧人教漁尸子虙犧教獵尸子教民漁田越記教民巢居項峻始學篇節水火大戴禮化腥臊韓子云養才以任地履時以象天大戴禮教化若神淮南子化如神明劉邵七萃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孝經休風偃物淳化𤣥通七釋行于江漢聲曁海外七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有典有則貽厥子孫 聖有謨訓明徴定保 德音孔昭視民不恌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來逺三十八
  懷逺以德 誕敷文德 舞干羽而有苗格 弗寶逺物則逺人格 無怠無荒四夷來王 明王愼德四夷來賓 柔逺能邇安勸庶邦 柔逺能邇以定我王惟德動天無逺不届 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方外百蠻無思不服漢書蠻夷率服 蠻夷懷服大戴禮逺夷稽績漢書蠻夷皆服吕氏春秋夷狄思慕司馬相如喻蜀書隣國襁負歸德尚書中候四方襁負而至 駿奔稽顙委質重譯張景陽七命諸侯同日貢者五百國帝王世紀桀無道囚湯後釋之諸侯八譯來者六國尚書大傳逺方來譯至者十六國帝王世紀桑榖合生四方來附 一時歸湯帝王世紀一時歸湯者三十六國通道百蠻國語武克殷肅清萬里晉陽秋高祖伐公孫庶邦丕享 不遐有佐 近者悅逺者來 幽邦人肆險逺國 亡遐應瑒華林園詩延頸舉踵向風慕義司馬相如喻已蜀撽心歌腹詠樂在歸附胡綜為呉質作降文日月所照莫不砥屬史記帝顓頊紀王肅曰砥平也四逺皆平而來服屬補風雨所至莫不從助史記五帝本紀密須歸文王吕氏春秋夙沙歸炎帝帝王世紀神農氏匈奴來朝漢書宣紀鮮卑送璽晉中興書元帝大典竒肱車主括地圖肅慎來貢 焦僥貢沒羽帝王世紀濊貉貢良弓典論西戎獻劍列子周穆王征西戎西戎獻昆吾之劍西胡獻桮十洲記云周穆王征戎戎獻桮是百玉之精西旅獻獒 越裳貢雉史記周本紀越裳貢白雉倭王獻錦魏志景初中倭女王國獻文錦獻吉光毛裘武帝天漢三年西域國王獻吉光裘火浣以視百寮魏志齊王芳即位西域重譯獻火浣布詔大將軍太尉臨試以示百寮補捜神記曰崐崘之墟有炎火之山山上有鳥獸草木皆生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則其鳥獸之毛也漢世西域舊獻此布中間久絶魏文帝以為火性酷烈無舍生之氣著之典論明其不然之事絶智者之聽及明帝立詔曰先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刋石於廟門之外以永示來世至是西域使至而獻火浣布焉於是刋滅此論附楛矢陳於玉階王沈賀肅慎貢獻表



  北堂書鈔卷十
<子部,類書類,北堂書鈔>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一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求賢三十九   用賢四十
  優賢四十一
  求賢三十九
  帝咨四岳 明敭仄陋 敷求哲人 勤於求賢旁求俊彦 開求賢之路 求賢如不及漢書我求懿德無幽不求 天賜賢人 夢帝賚良弼 興能進賢舉賢 舉佚民 贊傑俊 聘名士禮賢者 舉賢
  良文學漢書舉爾所知 枚卜功臣 聿求元聖 下民其咨有能俾义 有能奮庸熈帝之載 一饋十起禹求四海之士一沐三捉一食三起帝王世紀方欲興文武 每食未嘗不在鉅鹿 仰山董子側席後漢障賢者死尸子
  用賢四十
  賢者國家之器用 欲霸王者託於賢說苑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所寶賢邇人安 任天下智力魏志以聖賢者爲收上賢下不肖周書貴人而賤禄 善人在上國無幸民左氏禹稱善人進不善人逺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能用善人民之主也並左氏任能使能周禮任才 尚計呉志知人拔善虞預晉書或以言揚或
  以德進禮記任賢得人袁後漢舉不失德左氏拔竒取異不問㒒隷漢武帝取士於賢不拘卑賤陸凱表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左氏急賢甚於饑渴用人速於順流典論收天下之傑管子朝九州之俊桓譚新論收禮名豪晉中興書網羅羣彦潘岳探海出珠舉網羅鳯羣士慕嚮俊傑來仕曹植杖策北渡東觀鱗集帝宇曹植迎龍鳯於廊廟抱朴子登俊乂於壠畝王癸七釋林無被服山無韋帶張景陽七命藂林之下無愁士江河之畔無隱夫劉向河濱無洗耳之士曹植七啓淵藪無不杖之歎傅𤣥七謨高宗夢傅說 文王見吕尚伊中候以幣聘伊尹 設壇拜韓信漢書吕尚牧渭濵曄後漢書樂道出獄吏 拔足揮洗揖酈生之說班彪王命論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 二老歸周掦雄四竒入漢揚雄有亂臣十人 舜駕五龍漢鼓六翮抱朴子漢用三傑漢書魏基五儁諸葛子黄帝使四面從五聖 顓頊年十五而佐黄帝帝嚳年十五而佐帝顓頊鬻子黄帝舉風后力牧史記舜左禹而右皋陶大戴禮舉八凱使主后土舉八元使布五教左氏使少皞主金 使祝融氏主火越記以句龍爲后土古史考命重氏爲南正古史考分命羲仲宅隅夷 申命羲叔宅南交 分命和仲宅昧谷 申命和叔宅幽都 尊任伯禹尊顯之官 處羣臣之上諸葛亮表分掌四方各如已視帝王世紀輔佐不阿淮南子羣策畢舉 智竭其策漢書勇奮其威虞邱壽王論同心同德 同德度義 得六相而天下治管子有五臣而天下理 得力牧而爲五帝先漢武晁錯策得咎繇而爲三王祖漢書舉后稷民除四死謂饑寒勤苦問鬻子民得四生鬻子對周成王曰聖王在上位則天下不死軍兵之事民免於一死而得一生矣君積於道而吏積於德而民積於用力則民無凍餒民免於二死而得二生矣君積於仁而吏積於愛而民積於順則刑罰廢民免於三死而得三生矣使民有時而用之有節則民無厲疾民免於四死而得四生矣補十夫帝翼 九才亂武五賢興邦二八登帝魏文與曹洪書爪牙信布腹心良平
  儒雅則公孫𢎞董仲舒將相則張安世趙充國並漢書野無遺賢萬邦咸寜 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寅亮天工佐化于外帝王世紀其惟吉士相我國家 既獲仁人祇
  承上帝 格于皇天 格于上帝 藹藹王多吉士萋萋臣盡力爾雅濟濟多士文王以寜 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邦家之光 公侯干城公侯腹心 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衛青在位淮南不敢謀漢書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奔走予曰有先後予曰有禦侮 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 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若作酒醴爾惟麴蘖 若作和羮爾惟鹽梅 若金作礪 如石投水 河潤九里東觀兾得其澤莊子魚有水蜀志鳯有翼 猶飛鴻之有翼管子祀梓皮革自楚徃也左氏天下之士多就之 俊乂在官 罔匪正人 六官之長皆民譽左氏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股肱喜哉元首起哉 鴧彼晨風鬱彼北林 翽翽其羽亦集爰止 振鷺于飛 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無怨無惡率由羣匹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
  優賢四十一
  就賢體逺 尚有德 尊有術 聖人養賢 大烹養賢 禮下賢者史記外禮宰相漢書待以殊禮東觀待以師禮樊英列傳待以客禮楊彪云天子交匹夫 周公下白屋家語見五耦而式大戴禮三顧於草廬 軒轅膝行莊子文王趨拜王親執轡 釋旄繫韈帝王世紀 韓非子曰文王伐崇至鳯凰虚韈繫解因自
  結太公望曰何爲也王曰上君與處皆其師中皆其友下盡其使也今皆先君之臣故無可使也附拜於下漢書每爲之拜魏志不冠不見漢書攬履而起邴原列傳遂置車前 引登御牀世說唆邀入輿臧榮緒晉書爲掘新井管子爲設虛坐呉志子陵俱卧耳典略子太非吾吏 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晉中興書式商容廬帝王世紀君其力就㑹魏志終禄其身𥞇康高士傳封比干墓 載自臨喪帝王世紀















  北堂書鈔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二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好學四十二   尊師四十三
  藝能四十四   慕道四十五
  好學四十二
  學有緝熈于光明 博學篤志通於神明衝波行辟雍之間禮 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入太學承師問道漢書入小學通孝經章句東觀學於老能吉莊子受詩於仲翁漢書長大好學帝王世紀長大勤學典論喜古學東觀明古學帝王世紀好古學道東觀好古博聞續漢書内勤經藝躭於典藝東觀垂思典藝漢書服膺文藝虞預晉書壯大好儒漢書好學明經魏武帝集垂意經學東觀備厯五經典論兼通四經東觀表章六經漢書博綜六經好黄老晉中興書備厯諸子典論博覽羣書魏文集兼覽書傳 周覽古今東觀考合古今桓子新論博學多識列子御講堂東觀幸太學魏志講論文藝漢書正坐自講稽合圖讖東觀手不捨書魏志甲夜讀書丙夜講經東觀永夜思經傳魏志集談士世紀延儒林崔駰左右誦書東觀求天下遺書漢武遊六藝之囿翺翔乎書圃司馬相如覽書林閱篇籍㑹如白虎觀東觀集儒肅成問魏書外有太史之藏内有秘書之府劉歆七畧
  尊師四十三
  能自得師者王 尊師重道 承師問道漢書好學尊師東觀天遺六韜天受師 學於老耼 師於風后 師事子威東觀孔光置几前漢孔光傳平帝以光爲太師令太師母朝十日一賜餐賜太師靈壽杖黄門令爲太師省中坐置几補桓榮賜爵後漢桓榮傳建武十九年年六十餘始辟大司徒府時顯宗始立爲皇太子選求明經乃擢榮弟子豫章何湯為虎賁中郎將以尚書授太子世祖問湯本師爲誰對曰事沛國桓榮帝即召榮令說尚書甚善之拜爲議郎入使授太子每朝㑹輒令榮於公卿前敷奏經書帝稱善曰得生幾晚補拜於牀下前漢張禹傳成帝敬厚禹禹每病輒以起居聞車駕自臨問之上親拜禹牀下補
  藝能四十四
  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竒才美藝通㣲入神曹植善史書東觀善草書博物志善左右射典論文帝自序曰彧言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余言執事未覩夫項發口縱俯馬蹄而仰月支也補射出百步典論射虎於觀紀年射蛟於江漢書手射飛鳥魏志發彼小豝 少好弓馬典論曰生於中平之季長於戎旅之間是以少好弓馬於今不衰逐禽輙十里馳射常百步補甘蔗爲杖典論曰余嘗與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余與論劍良久謂言將軍法非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甘蔗便以爲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補以單攻複典論曰余少曉持複自謂無對俗名雙㦸爲坐鐵室鑲楯爲蔽木戸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複毎爲若神對家不知所出先曰若逢敏於狹路直决耳補以短乗長典論錮丸擿鼓漢書自御塤箎東觀善鼔琴前漢元帝紀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鼔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窮極㓜眇補善音樂博物志桓譚蔡邕巾角彈棊博物志曰魏文帝善彈棊能用手巾角時有一書生乂能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棊補喜彈棊典論曰余少所喜唯彈棊畧盡其巧少爲之賦補善圍棊 畫壁爲像徐爰
  慕道四十五
  窅然喪天下莊子輕四海之禄漢武内傳云志存四海之外符子得道貴而不驕吕氏春秋撤鐘懸而閑居列子云去妻子如脫躧史孝武紀曰黄帝鑄鼎既成有龍垂胡䫇下迎黄帝上騎羣臣後宫從上龍七千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髥龍䫇抜墮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胡䫇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於是天子曰嗟乎吾誠得如黄帝吾視去妻子若脫躧耳補坐華堂森然如松生於棟面雙闕無異崔巍之冠蓬萊符子許由欲觀帝意謂堯曰坐於華堂之上面雙闕之下君之榮願亦已足矣夫堯曰余坐華殿之上森然而松生於棟余立櫺扉之内霏焉而雲生於牖雖面雙闕無異乎崔巍之冠蓬萊雖背牖郭無異乎迥巒之縈崑崙余安知其所以安榮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間想世說與元通靈白虎通坐牀生塵語林問長生之術 問至道之精莊子請不死之藥帝王世紀至襄城之野 徃崆峒之山莊子到峨眉見皇人抱朴子執𤣥璧見王母 見黄蓋童子見紫府先生抱朴子黄帝候神人史封禪孝武好方士東方朔駕雲車史記燃九光燈設葡萄酒漢武帝傳立修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張衡通靈接神抱朴子㑹於西山韓子宴於閑館相如通天臺史孝武紀曰仙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則作飛廉桂觀甘泉則作益延壽觀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臺補集靈宫 望仙觀三輔黄圖云集靈宫望仙觀俱在華隂縣界補神明臺漢書曰建章有神明臺廟記曰神明武帝造祭仙人處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氶雲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補青鸞集殿武帝故事白雲趨宫武帝故事西山爲謡穆天子傳稷丘迎拜列仙傳王母使人來吿陛下求道之法漢武故事云東郡送一短人長五寸衣冠具足上疑其精召東方朔至朔呼短人曰巨靈阿母還來否短人不對因指謂上王母種桃三千年一結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謫來此上大驚始知朔非世中人也短人謂上曰王母使人來告陛下求道之法惟有清靜不宜躁擾言終弗見上愈恨召朔問其道朔曰陛下自當知上以其神人不敢逼也補王母授地圖 王母獻白環帝王世紀神女持酒孫闕篇武帝故事嵩高見王母嵩山記甘泉王母降幽明録云受道於
  抱朴子發紫臺之文漢武内傳象罔得珠莊子怡然自得列子役使百靈抱朴子能總百神曹毗贊云朝使百神列仙傳息駕𤣥圃符子云褰裳紫宸黄帝贊騎龍乃去史記升龍高躋抱朴子唯劍舄在列仙傳



  北堂書鈔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三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武功四十六
  載纘武功 無忘武功春秋皇矣漢祖聰明神武漢書武皇之興神武蓋天曹植論云仁德内洽神武外照晉中興書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禁暴戢兵保定天下左氏明天之征猶時雨也大戴禮文王之時民樂師興春秋南征北怨 前歌後舞樂書云不言同辭越絶不占自來帝王世紀文王一怒能安天下 頓㦸一怒伏尸滿野管子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戰國王奮厥武如震如怒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相公征闗右赫怒震天威王粲詩天子出征受成於學 天子出征類乎上帝 帝王出征車載廟主 王用出征 周王于邁 殷受雒命誓伐放横 諸侯不義從而征之帝王世紀受命誅横順天之德春秋元命苞承害誅害以從天心春秋兼弱攻昧推亡固存黄帝伐九黎帝王世紀帝舜伐三苗 堯伐驩兠禹伐共
  工文王伐崇武王伐紂並孫卿子啓伐有扈帝王世紀啓征西河紀年武始北出 宣王北伐 羲和湎淫𦙍徃征之 葛伯不祀湯始征之 誕將天威咸劉厥敵 我伐用張于湯有光 保佑命爾燮伐大商 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截彼淮浦王師之所 四征弗庭綏厥兆民 式辟四方徹我疆土 晨舉脂燭過水拆舟示無返志說苑有苗不恭汝徂征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整我六師以修我戎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武夫洸洸 武夫滔滔 耀兵饗軍 觀兵瀚海 臨江觀兵魏志練師簡卒爰整其旅魏明帝振師五柞習馬長楊揚雄戎車既飭乃駕騖㝠之乗六韜元戎十乗以先啓行 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前朱雀後𤣥武左青龍右白虎 以鵰鶡為旗幟列子以旌爲和之門周禮旌旗十里漢書汎舟萬艘魏文帝躬秉武節典論親御龍舟魏志陣為不戰河圖陣于商郊 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敦商之旅其㑹如林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 左杖黄鉞右秉
  白旄 武王載斾有虔秉鉞 總千而山立武王之事也 貔貅戾獸黄帝教之戰劉子龍戰于野其血𤣥黄戰於鳴條 大戰于甘 戰于丹水之浦六韜血流漂杵滍水不流東觀以爾鉤援與爾臨衝 臨衝閑閑崇墉言言 變化如神魏書變化無方英雄記龍舉翼起楚漢春秋龍舉雲興東觀誕將天威 將天命明威 董之用威 以威天下 以威不軌左氏威武紛紜司馬相如威靈外覆王襃四子講徳外輝武威 威光左掃曺植威光逺震劉邵威加四海漢書威震六合張儼記云威震天下魏志㒺弗祇畏 莫不震疉黄帝威四盜蔣子萬機論高陽平九黎 五十二戰為天下服 二十七征德施諸侯 革車三萬伐桀於鳴條並帝王世紀甲士三千破紂於牧野淮南子撥亂反正漢書折鐵摧木論衡罪人黜伏 攘除不軌風俗修教爲伐因壘而降左氏嬰城者雲撤帶邑者席捲抱朴子懸紂首於白旗斬妲己以𤣥鉞史記殺蚩尤於絶轡之野帝王世紀克殷誅紂尉繚子并項滅嬴傅𤣥古今贊取秦如鴻毛舉楚若拾遺梅福斷脩蛇禽封豕韓子斬銅馬破檀鄉後漢光武紀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孝武征匈奴掃五王之庭典論薄伐玁狁 玁狁于襄攘服四夷天下安然新序偏師出塞漠北地空曄後漢書
  劉單于之旗探符離之窟典論蕩鬼區於白水 禽矯制於遐川曹植南威百越北攘匈奴劉歆斷匈奴隔𤣥菟劉歆威震赤谷賈逵永平頌威震匈奴漢書武義四加所征者服桓子新論霜雪被而⿱⺾㳄棘枯紘綱振而逆鱗掃後漢書總螭虎之勁卒即矯塗其如夷徐幹踰長城之阻登單于之臺典論西壓月窟東振日域揚雄東臨滄海西至玉門陳思王屠栁城度龍塞繆襲鼔吹曲此蚩尤之兵非人之力也史記執訊獲醜俘厥瑤玉 于疆于理 百戰百勝鄧析子克殷年豐班師振旅 殺一夫而利天下六韜一戎衣而天下大定庶民弛政庶士倍禄 釋箕子囚封比干墓 出征執罪釋奠于學 歸而飲至以數軍實春秋拓土三千里徃返速若飛王粲詩













  北堂書鈔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四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謀猷四十七   雄才四十八
  蒐狩四十九
  謀猷四十七
  作事謀始 信誠好謀漢書三聖合謀琴操詢謀僉同 其治多撥畧魏志親入閭巷即賢人謀谷永謀出帷幄決勝千里東觀於鑠王師遵養時晦 納五音之策抱朴子量敵受勝東觀因事設竒 我取天下可不以萬全漢書圖畫成敗皆從所言東觀從命者克捷違教者負敗魏書畫蚩尤形像以威天下龍魚圖爲鳥銜書以感殷人吕氏春秋獨車渡河漢書以少敵衆魏武前有梅林可以解渴世說交馬而語不及軍事
  雄才四十八
  雄才大略漢書雄才逺略魏志雄畧之主呉志一世之雄徐爰宋書天姿傑邁晉陽意思安閒魏氏春秋威鑒電斷晉陽論決大事魏書沈毅大畧晉陽舉止自若續漢書謀經藝發圖讖東觀不震不動不戁不竦 才直驚人勇非人敵 見小敵怯見大敵勇東觀壯士何畏漢書按行賊營東觀迴山倒海 迴天倒日陸機鞭笞天下史記囊括天下繆襲鼔吹曲席捲天下包舉㝢内 執朴鞭笞賈誼折箠以笞之東觀拔萬國之地九州之結傳子心如饑虎志若秋鷹虞丘據河爲塞塹山堙谷史記直抵南山以為闕立石東海以為門史秦本紀曰始皇作阿房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補
  蒐狩四十九
  大田簡衆周禮蒐狩習武左氏君臣田獵以講武事 王者田獵以戒不虞五經要義建大麾周禮下大綏 田則張幕田則設席周禮天子不合圍春田不圍澤 遏防不逐面傷不獻 刈蘭以為防置旌以為門春秋虎落三嵕以為司馬圍經百里而為殿門揚雄禦自汧渭經營酆鎬揚雄掩長楊而連五柞繞黄山而凝牛首命荆州使起鳥詔梁野而驅獸班固荷垂天之罼張竟壄之罘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掦雄屬車轇轕羽騎騰驤應瑒選徒囂囂選徒萬騎司馬相如駕言行狩 斿車載旌周禮載翠胄倚金鞍張衡乗鏤象馭玉門司馬相如駕雕六駮張衡乗雕輅駟飛黄應瑒文王所以大蒐 成有岐陽之蒐春秋大蒐於岐陽帝王世紀獵於漆澤穆天子傳升彼大阜 獵於陘山穆天子傳獵長楊漢書厯上蘭班固悉率左右 漆沮之從 田獲三品 一發五豝 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 弓燥手柔草淺獸肥典論曰歳之暮春勾芒司節和風扇物弓燥手柔草淺獸肥與族兄子丹獵於鄴西終日手獲麞鹿九雉兔三十補背夏涉冬司馬相如



  北堂書鈔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五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思治五十    識治五十一
  至治五十二
  思治五十
  憂天下之不治列子存心天下說苑憂勞百姓淮南子單心萬機晉書削心約志六韜心愁憂苦帝王世說念茲在兹 夙夜基命 昧旦丕顯春秋鷄鳴而起 夙寤晨興漢書坐以待旦日晏坐朝曄弗遑暇食 昃不暇食 晝不暇食夜
  不暇寢賈誼不貴尺璧而重寸隂淮南子高居逺望深視審聽六韜
  識治五十一
  識其政事 内修政事 治常清靜風俗通其治嚴静春秋養性愛民莊子畏天而愛人大戴務徳而安民 分德利民春秋以樂樂民黄石公守在約孫卿子富其民文子綜核名實漢書循名責實鄧析總攝紀綱桓譚專正人道白虎通總覽威柄華嶠朝無權臣 朝無寵幸東觀勤䘏務本 䘏民務本漢書事天任也尸子云損上益下 内無疵政漢書朝無疵政晉書臨下以簡御衆以寛 借耳分聽抱朴子假目以覽抱朴子平平左右亦是率從
  至治五十二
  人皇虛無六韜伏犧立 清淨無爲說苑儼然𤣥黙淮南子允㳟𤣥黙東觀至治洞和陳思王天爲公 無爲而天下化莊子垂衣裳天下治 垂拱天下治淮南子不爲刑辟春秋不言而信 不化而行列子不爲而善韓康伯不降席而天下治子思子不罷而治劉向說苑結繩而治典論不設法度淮南未使民化未賞民觀六韜日用不知 不知喜怒六韜其輸而不偽淮南不言而信 不化而行列子不勞而成淮南子功不賞賢不使莊子人雖有智無所用之莊子冬居營窟夏居橧巢食鳥獸肉衣其羽皮 汙樽抔飲 蕢桴土鼔 不識不知 耕田而食鑿井而飲帝王世紀鶉居鷯飲莊子浮游不知所來罔兩不知所徃淮南子含哺而熈鼔腹而遊莊子天下和平孝經天下咸悅 天下和樂帝王世紀天下化成 天下懷安史記天下殷富杜論篤四海㑹同 海内勸慕王褒四海爲家史記四方無虞 海外有截 海内乂安薛瑩光天之下至于海隅 至于海表罔有弗服 澤及四海守在四夷春秋以經四方 皇化四逺曹植光被四表 撫于五辰庶績其凝 光被六幽班固上暢九垓司馬相如洋溢八區揚雄密靜天下東觀德合天化感無外張景陽鎮撫方外淮南子協和萬邦 洽和萬國典略萬方底定陸機萬國咸寜萬邦咸寜 萬國咸休 九州景從何晏九有有截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六合殷昌張衡員首順風抱朴子迴首面内封禪書前番禺後椒塗揚雄左湯谷右虞泉王師東漸於海西被流沙 東包月窟西暨日宿繆襲經靜兆民薛瑩静濟天民傅毅宜民宜人 民宜其壽賈誼新書保樂洽壽東觀國靜民康曹植充實殷富 克内外無患春秋民用和睦孝經人樂其性文子民樂其業春秋四方樂業東觀黎民樂業續漢書吏無百里之徑民無出門之役東觀耕者讓畔史記田不侵畔市不務賈淮南子家給人足樂稽道不拾遺淮南子單車露宿東觀外門不閉 民不犮亂春秋民無癘疫 民無犮禍賈誼國無鰥民 刑錯不用囹圄空虚淮南子臏者墨者宫者履菲前漢刑法志曰墨黥之屬菲履赭衣而不純 師古曰菲草履也補善爲國者不師春秋無兵車之事賈誼寢天下兵鶡冠偃武脩文 藏兵偃武五刃不砥三革不累尸子銷兵刃史記兵無血刃漢書焚甲兵淮南子收兵為鐘史記鑄戈為耨潘左倒載干戈包以虎皮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日辟國百里 馬駕鼔車劒賜騎士東觀虎賁脫劒 去劒搢笏 偃伯靈臺司馬相如丹塞收烽𤣥徼釋駕張協歸馬華山之陽放牛桃林之野 春無凄風秋無苦雨冬無愆陽夏無伏隂春秋風不鳴條雨不破塊鹽鐵論甘雨以時淮南子旬而一雨鹽鐵論有渰淒淒興雨祁祁 聖人在上無雹春秋庶草蕃廡 庶類蕃殖百物阜安周禮百穀用成 松柏斯兌 梧桐生矣
  芃芃黍苗隂雨膏之 我黍與與我稷翼翼 曾孫之稼如茨如京 我倉既盈我庾惟億 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太倉之粟露積於外史記狗彘吐粟無分爭心淮南子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魚麗于罶 魚躍于淵 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昆蟲闓澤司馬相如無墮鷇 地平天成 泰階夷清曹植行同倫 人倫既正 朝廷既治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山川鬼神亦莫不寜 功成作樂治定制禮 農夫詠于田曹植頌聲作于下閔鴻𤣥鬢巷歌黄髪擊壤張景陽老人擊壤逸士傳小兒撫塵應璩




  北堂書鈔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巻十六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巡行五十三
  徯我后 望君來漢書望翠華蓋漢書舊儀王有巡狩 天子展義春秋太平巡狩白虎通觀風設教張衡五年一巡 十二年王巡狩周禮先王卜征春秋外事以剛日 歳習其祥春秋王者應人豫章列士傳時邁 外事翔行穆天子傳諸侯待有功進律 太師陳詩命市納賈 納詩書審量衡越記考制度 祀四岳懷百神 望秩山川 舉功行賞史記肆覲東后 省方觀民 因名山 巡行邦國 就見百年吏民懽悅東觀周流八丘淮南子周行天下春秋戒守四方
  周官造於祖禰孔叢子格于藝祖 王行洗乗石周禮已駕僕展軨 清道案行杜預清宫後徃漢書舊儀巾車飾路劉珍出撞黄鐘入撞蕤賓 衛官塡街騎士塞路漢書舊儀乘鸞輅駕蒼龍乗朱輅駕赤騮乗戎輅駕白駱乗𤣥輅駕鐵驪前朱雀後𤣥武左青龍右白虎 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前有摯獸則載貔貅前有士師則載虎皮 于是乗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掃霓之旌旄崔駰頌雲旗逶迤離騷羽蓋葳蕤王沈雲蓋山海經風車春秋登天靈之威輅崔駰運天官之法駕班固乗兩儀郭象駕五行傅元大言千乗雷動萬騎龍趨張衡賦千乗雷動萬騎雲舒王沉千乗方轂萬騎龍翥應貞七章秉玉戚方玉車揚雄人皇駕六羽春秋神農駕六龍春秋春夏乗龍秋冬乗馬大戴禮伯禹御二龍括地圖穆王駕八駿穆天子傳駕象車韓子飾玉輅利貞黄帝馭紫虬符子帝堯駕白馬典畧舞九馬山海經駕八龍楚辭乗龍西濟大戴輿服東巡登龍舟班固乗鳥舟穆天子汎樓船漢武帝浮文鷁司馬相如舳艫千里漢書旌旗數百里魏志風伯進掃雨師洒道韓子雲師灑路雷公驚蹕劉楨逺祖前驅松喬夾轂孫綽子畢方竝轄蚩尤居前韓子河靈驚而承旗馮夷儼其操⿰⾞⽝劉珍吐風伯於南北呵雨師於西東揚雄神農出地輔春秋靈龜負書鳳凰覆上韓子黄帝極天衢孫綽子黄帝合鬼神韓子帝嚳通風雨春秋巡北而羣鶴見漢書居山隅而鳯凰集劉珍駕黿鼉以為梁遂伐越至于紆紀年升舂山望四野穆天子宿于崑崙之阿穆天子適昆吾之丘符子南登熊山東至九山上㑹稽並史記登之罘漢書西登隴首漢武北出蕭關史記東巡碣石漢書北升孟門穆天子至琅邪臺上鄒嶧山史記登天柱山漢書堯亭王歆堯跡三齊畧記秦履南徐州觀河洛受圖書帝王世紀宛委金簡玉字呉越春秋披圖視典 曝書羽陵 藏書策府 取玉三乗載玉萬隻穆天子傳曰天子至羣玉之山於是云云補觀黄帝之宫穆天子歡虞之風崔駰見皇人於玉堂抱朴子求仙人漢書見玉女嵩高記禮名山漢書望祀九疑史記望祀蓬萊漢書祭于鐵山祀于郊門穆天子祠孔子宅東觀祠魏公漢書問樂毅後史記祭橋𤣥墓魏武帝巡狩大越越絶祭單于臺漢書遊大樂之野山海經升大比隥入南鄭穆天子至朔方史記祭于宜軫之鄭升于長松之隥舍于珠澤 東遊黄澤並穆天子厯鳴澤漢書臨江呉録射魚史記射蛟漢書飲丹巒之山抱朴子休𤣥池之上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至于𤣥池天子三日休于𤣥池之上乃奏廣樂三日而終是曰樂池補飲于枝洔 觴于瑶池 具牛馬之湩 飲左驂之血穆天子傳曰天子渴于沙衍求飲未至七萃之士高奔戎刺其左驂之頸取其青血以飲天子補飲白鶴之血穆天子傳曰天子乃遂東南翔行馳驅千里至于巨蒐之人□奴乃獻白鵠之血以飲天子因其牛羊之湩以洗天子之足 注曰所以飲血益人氣力湩乳也令肌膚滑補殽陵風雨春秋犬戎雨雪穆天子傳曰天子北征于犬戎庚寅北風雨雪天子以寒之故命王屬休補答西王母謠穆天子傳曰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爲天子謠曰白雲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逺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補作秋風辭漢武帝作盛唐歌 工人見謁列子執白圭獻好錦穆天子傳觀舊廬祠舊宅 置酒舊宅東觀置酒沛宫歸新豐起舞史記過沛作歌漢武帝自擊筑史記明帝自御塤箎東觀道舊故史記問吏民漢武問三老東觀饗六軍魏書在靈囿 宴華池魏文帝厯覽宫觀步觀部署東觀過鳷鵲望露寒下棠棃息宜春文選注曰皆宫觀名也張楫曰此皆漢武帝建元年中所作在雲陽甘泉宫之外補乗雲閣而上下揚雄步雕輦以周遊王沈坐鳯凰之堂聽和鳴之音王注載之後車 從在屬車漢武













  北堂書鈔卷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七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制作五十四   興造五十五
  遷都五十六   守文五十七
  中興五十八
  制作五十四
  制而用之謂之法民咸用之謂之神 制度數議德行象天地以立制傅𤣥大體變天下之法禮含文嘉改正朔易服
  色 始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制嫁娶之禮未有文章帝王世紀制禮作樂史記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 天地變化聖人效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僞 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聖人作易幽贊神明 庖犧作易𢎞開大道古史考伏羲作易綿絡天地揚雄厯象日月敬授民時 聖人作厯黄帝造厯續漢書立四時之制尸子著九六之文帝王世紀推三光立八節春秋治五氣設五量大戴禮合五緯春秋正六宗王子年吹律定姓紀鐘甄聲帝王世紀省風作樂春秋作樂崇德 作樂防滿樂稽黄帝作樂曰咸池樂緯少昊作樂曰九淵帝王世紀帝嚳作樂曰五英樂聲儀顓頊作樂曰六莖樂聲儀堯作大章鄭注禮舜作韶 禹作夏湯作濩 武王作武並鄭注禮顓頊命飛龍放八方之音帝王世紀帝堯命質效山谷之音 命咸黒為歌吕氏春秋曰帝嚳命咸黒作為聲歌九招六列六英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補命伊尹歌晨露韓詩庖犧氏作瑟次王益其少宫南聽鳯以定律 神農作琴帝王世紀朱襄作五絃之琴以采隂吕氏春秋曰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絃琴以采隂氣以定羣生補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 黄帝庖犧之瑟世紀作簫以象鳯風俗通女媧之笙簧 禹作為夏籥吕氏春秋曰禹立命臯陶作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補使伶倫作律吕氏春秋曰黄帝令伶倫作為律補命咎陶作刑紀年云黄帝垂衣裳 黄帝作旜冕世本云治其絲麻以為布帛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構其木樔以避羣害韓子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結繩為罟以佃以漁 作網罟用禽鳥典畧鑚燧取火 以化腥臊韓子烹穀為粥燔肉為炙 取犧牲以充庖廚帝王世紀作釜甑成火食之道古史考後聖有作范金合土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破木為耒以墾草莽筮易神農作耒耜古史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刳木為舟剡木為檝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 服牛乘馬以利天下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 易之以棺槨易之以書契 以新書石從事魏志以典論刻石魏志黄帝作弩古史以銅為兵越絶黄帝蹵踘劉向武王作翣世本使馬鈞作司南車魏畧採銅鑄鼎史記鑄鼎象物春秋
  興造五十五
  匠人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並周禮始建城市而營宫室 水地以縣周禮注曰於四角立植而縣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為位而平地補置𣙗以縣眡以景周禮注曰𤣥謂𣙗古文臬假借字於所平之地中央樹八尺之臬以縣正之眡之以其景將以正四方也補識日出之景周禮曰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補晝參日景夜考極星周禮曰書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補揆之以日規天矩地張衡審曲面勢 右社稷而左宗廟 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周禮注曰經緯謂涂也經緯之涂皆容方九軌疏曰九經九緯者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補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周禮注曰王宫所居也祖宗廟面猶鄉也王宫當中經之涂也補宫度以几堂度以筵宫中度以尋野度以步涂度以軌 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宫隅七雉城隅九雉周禮注曰宫隅城隅謂角浮思也雉長三丈高一丈補環涂七軌野涂五軌周禮疏曰環涂謂遶城道如環然故謂之環也野涂國外謂之野補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築室百堵 縮板以載作廟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 迺立臯門臯門有伉迺立應門應門將將迺立冡土戎醜攸行 疏龍首以抗殿張衡既新作於迎風增露寒與儲胥張衡
  遷都五十六
  少昊徙曲阜帝王世紀盤庚遷於殷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古我先王將多前功 匪棘其欲遹追來孝 作邑于豐宅是鎬宗 召公相宅周公成周 復營洛邑如武王意史記維龜正之武王成之 卜云其吉終焉允臧 非敢違卜用宏玆賁 度其夕陽 度其鮮原 迺陟南岡 迺覯于京 迺正厥位 奠厥攸居 建城市營宫室太史抱灋周禮永命斯邑 安定厥邦 永建乃家四方和㑹 四方入貢 民利用遷
  守文五十七
  繼禹之道 行湯之政史記繼文之體春秋維清緝熈文王之典 儀式刑文王之典 嗣守文武丕訓 對揚文武光訓 宣文武業法文武逺迹帝王世紀文王有聲 昭哉嗣服 下武維周 鴻徹奉統東觀丕承基緒 右隆世業漢書以奉大業東觀太平君子持盈守成 内脩諸已思先王之道 順命尊文 繩其祖武 克終允德世德作求 其承厥志 永保宗廟總一海内漢書夏啓以先史記復命武王 閔予小子遭家不造 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 肆不殄厥愠亦不隕厥問 宣二祖之重光襲四宗之緝熈班固有周不顯 仁聖相襲陳思王周云成康漢言文景前漢班固賛曰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淳厚周云成康漢言文景美矣補守文佳主晉陽秋
  中興五十八
  功光祖宗漢書𢎞宣祖業杜預紹先之業 復先王之道復文武之境土 復禹之跡世紀祀夏配天不失舊物春秋興衰撥亂 復見漢官儀東觀有田一成有衆一旅春秋







  北堂書鈔卷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八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勅誡五十九   撫勞六十
  責讓六十一
  勅誡五十九
  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誓春秋用之于㑹同用之于軍旅並周禮申命行事 告爾朕志 明聽予告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樹德務本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若網在綱有條弗紊若農力穡乃亦有秋 僕臣正厥后克正懋乃后德 匡其不及 㒺不同心 乃心王室
  沃朕心 訓朕志 爾有嘉謀人告爾后 永綏厥位毗予一人 以佑乃辟永康兆民 惟公懋德 惟時懋哉 覽照前世紀爲鏡戒東觀各守爾典 時亮天功顧乃德 高乃聽 正色率下 莅事惟能 欽乃
  攸司 愼乃出令 省乃成 愼乃憲 敬明乃罰敬明乃訓 敬爾繇獄 敬爾有官 舉能其官惟爾之能 率不良 保赤子 惟民康乂 一乃心力其克有勛 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恭儉惟德 徃盡乃心 爾有善朕弗敢蔽 予弗掩爾善 德懋懋官功懋懋賞 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罔以辨言亂舊政無以利口亂厥官 無倚勢作威無倚法以削 罔
  違道 無忿疾 無傲從康 汝無起穢 無載爾僞勿用非謀 罔湎于酒 弗腆于酒 無彞酒 矧
  敢崇飲 德將無醉 節酒愼言魏文帝作福作威害于而家凶于而國 爾惟自鞠 汝自生毒 罰及爾身弗可悔 無替朕命 無棄朕命 陳師鞠旅 聚衆而誓 巡師誓衆 嗟我有邦冡君越御士庶事 格爾衆庶悉聽朕言 以爾衆士奉詞伐罪 爾其奉予一人恭行天罰 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 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 致天之罰 肅將天威 底天之罰假手于我有命 予弗替上帝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予畏上帝弗敢弗正 予弗順天厥罪惟均 朂哉夫子尚桓桓 尚迪果毅以登乃辟 我武惟揚侵于之疆 㒺或無畏寧執非敵 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 殲厥渠魁脅從罔治既敬既戒惠此南國 稱爾戈 鍜乃戈矛 𢾅乃
  擭敜乃穽 歭乃芻茭無敢弗多歭乃糗糧無敢弗逮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功多有厚賞不迪有顯戮
  用命賞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其或弗恭邦有常刑爾無弗信朕弗食言
  撫勞六十
  悅以使民民忘其勞悅以犯難民忘其死 子路問政先之勞之 四牡勞使臣也采薇遣戍役也出車勞還帥也杕杜勞還役也 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鞠哉庶正疚哉冢宰
  責讓六十一
  晉侯築宫而美康王使讓之紀年云晉帥隂戎伐潁景王使辭於晉春秋弗知稼穡之艱難 惟湛樂之從 厥父菑厥子弗肯播厥考作室厥子弗肯堂 職事竝廢盜賊縱横民多寃結州郡不理 非有斬將搴旗之實非所以輔國家綏海内 未聞成言嘉謀並漢書欲以身試法耶 將軍乗傳行塞因用歸家並漢書詔書千條萬端何意臨敵㪍亂後漢






  北堂書鈔巻十八
<子部,類書類,北堂書鈔>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十九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歎美六十二   賞賜六十三
  哀傷六十四   追舊六十五
  歎美六十二
  予懋乃德嘉乃丕績 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 萬世永賴時乃功 成允成功惟汝賢 汝惟弗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弗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其爾之休有辭永世 世世享德萬邦作式 潁川蒙太守威力安得憂國奉公如祭征虜後漢祭遵傳曰遵既葬車駕復臨其墳存見夫人室家其後㑹朝帝毎歎曰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補指曰此太僕室也 差強人意 若敵國並東觀將軍被創深重猛氣益奮魏志宓不空有名蜀志李宓傳每見王文章愛玩無已魏文帝寫王玆領置諸左右魏文帝後出益竒斯異美矣魏文帝
  賞賜六十三
  夫賞賜者以悅下使衆桓範世要論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王之好賜共其貨賄言合於善有以賜之並周禮黄白
  氣出張天子賜諸侯雜氣經黄白氣入心天子受賜黄白氣入張天子賜黄赤氣入張天子賜客已上並雜氣經悉賜有功魏書班賜羣臣鍾離意傳賜及妻子東觀賜爵一級百戸牛酒八十已上賜米肉 九十已上賜帛絮 賜孝悌帛賜鰥寡絮並漢書特賜御東觀御府供給桓階别傳賜御府衣續後漢詔賜御衣吳質賜衣自服冠幘東觀解所御袍賜之魏畧卓茂自修衣一襲漢書桓階長者賫衣三十囊階傳云杜林私見乃賜衣被范後漢朱寵家貧賜以錦被謝承後漢書賜鶴綾袍四王遺事云賜紫綬謝承後漢書曰馮魴為安帝所寵賜紫艾綬補賜素屏風魏志賜靈壽杖漢書賜延年杖續漢書賜桃枝魏武帝賜食於家漢書賜食於前東觀詔賜竒果華嶠賜以甘果吳越春秋伏日賜肉漢書南至賜餅杜預表延年老乞骸骨賜安車駟馬漢書卓茂束身執節賜安車一乗 馬援振旅京師賜車一乘致宛馬一匹並東觀賜以駮犀具劍 賜驄馬一匹殷仲堪表解左驂以賜 賜所乘驪馬一 賜乘輿具劍並東觀賜寶劍玉玦謝承後漢書曰馮魴為侍中稍遷衛尉能取悅當時為安帝所寵帝幸其府留飲十日賜駭犀玉具綬珮刀紫艾綬玉玦補賜龍州漢書賜辟兵鉤東觀賜金錯鉤珮東觀漢記曰楊賜以病罷居無何拜太常詔賜御府衣一襲自所服冠幘綬玉壺革帶金錯鉤珮補賜金錯刀謝承後漢書曰武陵五溪蠻夷作難詔遣車騎將軍馮緄南征緄表應奉金錯刀一具補賜明光鎧曹植賜以素矢皇甫十鈴眊魏武賜玉五㲄春秋賜珠三升 黄霸治政有異賜金一百斤 周勃身入北軍賜金五千斤並漢書郭修手刃蜀將賜銀千餅魏志蘇武從匈奴迴還賜錢二百萬漢書馮緄討荆州平賜錢一百億謝漢書段穎滅羌賜錢千萬 祭彤拜賜錢百萬東觀漢記曰祭彤為遼東太守三十年衣無儲副世祖嘉其功賜錢百萬補鍾離意不受珠璣賜錢三十萬列傳雋不疑遷京兆尹賜錢百萬漢書張輔為東郡守賜錢三十萬東觀給錢五萬掦雄與劉歆書韓稜憂國忘家賜布三百匹後漢本傳稜數月不休沐賈逵奏左氏義賜布五百匹後漢本傳論逵能附㑹文致最差貴顯補賜千田以明儉約魏書上器其能賜以祕書之副漢書黄香詣東觀賜淮南孟子 王景治浚儀賜山海經河渠書 詔賜黄香几杖並東觀特為張遼母起殿魏志賜魯肅母帷帳吳志給山濤母米酒山濤表給周處醫母藥王隱賜來歙妻縑千匹東觀遣楊彪室鞾一量魏志馬嚴病并送方藥東觀劉超病給四順湯劉超表霍光薨賜繡被百領漢書周處賜朝服一具王晉書賜錢百萬起師侍之思漢書賜穀千斛以親舊也魏志賜璽金劍漢書賜竽瑟箜篌班彪上事賜許男駿馬十六穆天子傳賜𦋺千張魏志銅鏡百枚魏志賜鹿蠡王羽車一駟東觀賜黄金之罌二九銀烏一隻貝帶五十珠七百裹穆天子傳
  哀傷六十四
  上恤孤而民不倍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諸侯薨去樂周禮既死不稱名春秋感念沾襟東觀嘉幽蘭兮延秀當中夏兮下霜漢書親故離灾魏文士人彫落魏文子傳思念不已漢書追德賦范漢書
  追舊六十五
  慎終追舊篤信允愛潘岳西征王思舊勲春秋帝思舊恩同席書封陽都侯魯國先賢傳飽一笥餌拜河東都尉東觀有龍潛之舊魯國先賢傳有傾蓋之好 利禄先死後生 封黄帝之後於薊 封夏后氏之後於杞 封殷之後於宋求樂毅後漢書賜王髦孫文士傳詔求徴卿漢書羌嘗有警思將帥之臣 單于入朝思股肱之美掦雄迺畫霍光麒麟閣漢書刻作鮑信祭為哭之魏志圖黄瓊於省内漢書今經比館無復子侯封張賀家漢書瞻望墳壟魏武收械墳墓魏志想其餘風後漢書感其知己魏畧臨祀袁紹魏志曰公臨祀紹墓哭之流涕 孫盛云紹因世艱危遂懷逆謀上議神器下干國紀荐社汙宅古之制也而乃盡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為政之道于是躓矣夫匿怨友人前哲所恥稅驂舊館義無虚涕茍道乖好絶何哭之有附追思楊修文士傳


  北堂書鈔卷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猜忌六十六   㣲行六十七
  恩幸六十八   奢侈六十九
  廢立七十
  猜忌六十六
  非少主臣也 若芒刺在背 寧我負人無人負我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已手劒夜殺八人而去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已遂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無人負我補有勝已者以法誅之曹瞞傳眠不可妄近近輒斫人 人欲危巳巳輒心動世說啖野葛飲鴆酒博物志曰太祖習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補
  微行六十七
  微服遊於康衢列子㣲行期諸殿門漢書夜漏乃出漢書夜出夕還 富平侯同輿漢書陰戒期門㣲行要屈降尊就卑懷璽藏黻便旋閭閻周觀郊隧張衡西京賦注要或為徼亭長不内宿於逆旅 北至湯池西至黄山 出入市里並漢書微服看世紀數幸鄧通家風俗通醉飽吏民家漢書占逆旅夫妻賜金千斤漢武故事厭紫極之閒敞甘㣲行以遊盤潘賦酲醉盤樂極悵懷萃西京賦若神龍之變化彰后皇之為貴西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西京賦棄萬乘樂賤事執干戈守空營並漢書蘭池見窘史記客星通坐志怪記
  恩幸六十八
  非有材能婉媚貴幸前漢佞幸傳曰漢興佞幸寵臣高祖時則有籍孺孝恵有閎孺此兩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貴幸與上卧起公卿皆因關說故孝惠時郎侍中皆冠鵔鸃貝帶傅脂粉化閎籍之屬也補富侔於王者風俗通與人主侔 貴傾公侯 貴震朝廷 與上卧起 嘗與晝寢 使乘副車出出則參乘冠鵔鸃 傅脂粉 珍寶上第盡在董氏前漢佞幸傳曰詔將
  作大匠為賢起大第北闕下重殿洞門木土之功窮極技巧柱檻衣以綈錦下至賢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其選物上第盡在董氏而乘輿所服乃其副也補
  奢侈六十九
  觴酌有采樽爼有飾韓子食器雕琭茵飾雕文韓子宫室崇峻輿馬奢侈帝王世紀披珍玉之衣傅子作麗華之室帝王世紀宫人不侈樂不從懸三輔故事庖廚不徙後宫不移司馬相如上林賦糟邱酒池賈氏新書肉圃酒池淮南子酒池肉林三輔故事車行酒騎行炙帝王世紀曰紂宫九市車行酒騎行炙補桀為玉牀淮南子紂為象箸世紀甲乙之帳漢書珠璣為簾三秦記收美女以充明光宫漢武女樂三萬人管子云美女二千人漢書宫内有九市坐文綺之席衣綾紈之衣並六韜席錦繡三百人世紀峻宇雕墻窮妙極麗漢書臨雲雨新序蔽天光劉協星德賦飾以美玉世紀翠羽飾之 木衣綺繡土被朱紫並漢書殿居複道周閣相屬史記大宫百里六韜大宫千里世紀鹿臺大三里新序阿房坐萬人史記瑶臺玉鋪管子云瑤臺瓊室賈氏新書辟臺穆天子玉堂漢書璇室象廊淮南子千門萬户以銅為瓦漢書以瓦為堂室漢書銅金為柱淮南子石脂為泥漢武書黄金塗階漢書投珍物為沙邱苑世紀起土山於華林園魏畧前廷植玉樹漢書
  廢立七十
  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並春秋選賢為立漢書置善則固事長則順立愛則孝結舊則安 年鈞以德德鈞以年 年鈞擇賢義鈞則卜並春秋太尉上璽符史記太后投璽綬魏志就宗正府漢書壁止西廟魏志令聞日新四海注意王晉書伊尹放太甲以寜殷魏書景王承皇太后令詔公卿中朝大臣㑹議咸曰昔伊尹放太甲以寜殷霍光廢昌邑以安漢夫權定社稷以濟四海二代行之於古明公當之於今今日之事亦唯公命景王曰諸君所以望師者重師安所避之補臣寜負王不負社稷 司馬孚悲不自勝魏畧曰景王將廢帝遣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曰我欲見大將軍口有所說芝曰何可見耶但當速取璽綬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璽綬著坐側芝出報景王景王甚歡又遣使者授齊王印綬當出就西宫帝受命遂載王車與太后别垂涕始從太極殿南出羣臣送者數十人太尉司馬孚悲不自勝餘多流涕補



  北堂書鈔卷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一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昏德七十一   失政七十二
  禪位七十三
  昏德七十一
  有夏昏德 穢德彰聞 顛覆厥德 歛怨以為德以逸豫滅厥德 黎民咸貳 爾德不明 不明于德太康尸位逸豫太甲既立弗明 興居無節 起居
  無常詩含狎侮五常怠棄三正 屏棄典刑 不用古法威儀不類 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 弗戚于民 無志乎民春秋不臧覆用 無功者賞六韜元首叢脞哉萬事隳哉 弗惠阿衡 放黜師保 播棄黎老昵比罪人召彼故老訊之占夢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君子
  為下小人為上六韜親小人逺賢士諸葛亮不知用賢尸子賢人放逐 左彊在側淮南子維此良人弗求弗迪 諫者為謗史記信者為誣六韜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念子慘慘視我邁邁 出話不然 善人載尸 君子信讒如或酬之 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不諂已者大而梏之賈誼新書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 縱惡口棄 博敬滋甚魏志逋逃是崇 為長信宫博物志起河間第續漢書内作色荒 世子為政六韜婦人與政世紀婦言是用 惑後妻言 斵苕華竹書紀年云桀命扁伐山民山民納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愛二人女無子焉斵其名于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補踞妲己 置妺喜膝上 上與褒姒同乘並列女傳發烽乃大笑史記周本紀曰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冦至則舉燧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悅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補作竒技淫巧以悅婦人 豔妻煽方處 宫内九市六韜為肆販賣漢書身為商賈與從官飲並漢書東園輸禮錢西園駕白⿰ 冠狗弄彘並漢書外作禽荒 般遊無度 十旬不返 朝冒霜露 晝被塵埃口倦叱咤手苦轡箠漢書甘酒嗜音 好酒忘身尸子
  為邱六韜懸肉為林三輔酒池運舟帝王世紀酒池牛飲六韜威儀幡幡舎其坐遷屢舞僊僊 威儀怭怭 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僛僛 側弁之俄屢舞傞傞 如蜩如螗如沸如羮俾晝作夜 長夜之飲世紀三旬不出聽政博物志七日不知厯數世紀靡靡之樂世紀矯誣上天 弗敬上天 自絶于天 虧三光之明傷億兆之望漢書逆天道絶天德世紀洩天氣發地藏太公舉事戾蒼天發號逆四時淮南子射天笞地國策宋王之時有雀生鸇於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王大喜於是滅滕伐薛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速成故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曰威服天下鬼神補
  失政七十二
  天厭周德春秋周室道衰 天罔不矜曹植構怨連禍 周室㣲弱政由方伯史記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周鄭交質王祭不供春秋四郊多壘 盟于太室竹書紀年曰幽王十年春王及諸侯盟于太室補狩于河陽春秋姬厲失權 周舎逃責前漢諸侯王年表曰幽平之後分為二周有逃責之臺被竊鈇之言 服𧆛曰周赧王負責無以歸之主廹責急乃逃於此臺後人因以名之補折其玉斗失其金椎孝經援神契曰后偷任威折其玉斗失其金椎注后桀也偷茍且自奉也玉斗者渾儀金椎言國之寶補失其玉鏡尚書帝命驗期云桀失玉鏡用其噬虎注玉鏡謂清明之道噬虎謂其暴虐補秦失金鏡 九鼎入秦史記步至河上 次曹陽獻帝﨑嶇危亂之間飄薄萬里之衢袁山松質唱乘輿獻帝春秋載帝幸營獻帝春秋注寶車馬乘輿器物盡入其邸 星流矢激螢火照道並獻帝春秋麴屑為粥漢晉陽慘茶煮飲四王遺事御前作糜漢傳客舎作食四王遺事
  禪位七十三
  貴而無位 亢龍有悔 選賢與能 格文祖 堯薦舜于天舜薦禹于天 命禹而推受 舜有九子而授禹吳越春秋堯待舜 若棄敝履 館于貳室 贈昭華之玉帝王世紀曰舜夢眉長與髪等堯乃賜舜以昭華之玉老而命舜代已攝政補授益地圖輯五瑞 總朕師


  北堂書鈔卷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二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帝王部
  太子七十四   霸七十五
  太子七十四
  主器莫若長子 爵則以上嗣 王太子王子羣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凡入學以齒 太子天下本漢書太子君之貳 太子國之棟國語太子國儲嗣君漢書社稷之粢盛 從曰撫軍守曰監國春秋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過闕則下過廟則趨漢書記過之史徹膳之宰大戴記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嚴則有司過之史虧善之宰史之義不得不書過不書則死之宰之義不得不徹膳不徹則死之補作禖祝漢書曰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為立禖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補生甲觀漢書成帝紀曰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觀畫堂為世嫡皇孫宣帝愛之字曰太孫常置左右 顔師古注曰甲者甲乙丙丁之次也元后傳言見於丙殿此其例也而應氏以為在宫之甲地謬矣畫堂但畫飾耳補太師持銅太宰持升大戴禮青史記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銅而御戸左太宰持升而御户右補升西階 見南郊射四方 天地降祥儲君應祉慶由一人萬國作喜
  曹植鷄初鳴而衣服 昧爽而朝韋昭問内豎命膳宰 膳必敬視之藥必親嘗之 親齊𤣥而養 行不正履不脫冠帶 春夏學干戈 秋冬學羽籥 教以禮樂春誦夏弦 敏而好學温故而知新 妙思六經逍遥百氏魏氏潛思書籍魏志遊談莊老王晉書立太傅少傅以養之觀徳行而審喻之 選端士以衛翼之 調䕶太子䕶太子家 見正事聞正言大戴禮曰昔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選天下孝
  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輔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目見正事耳聞正言補一人元良一日之長魏文帝行一物而三善皆得恭敬而温文教喻而徳成 太子仁孝天下皆聞 太子名號繫於百姓寛惇謹慎文詞博敏並漢書聽允之德薛瑩漢書兼資敏達
  東觀先習教訓魏文義德允休 天資玉裕陸士衡侍皇太子宣猷堂詩曰茂徳川沉天資玉裕補聽亮雄斷世紀愍懷望火晉書宫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太子時年五歳牽帝裾入闇中帝問其故太子曰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主也補顯宗對日晉書明帝年數歳元帝指日問長安與日孰逺曰日逺只聞人從長安來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帝異之它日大集賓客問之曰日近帝問之曰舉首見日不見長安補安車班輪漢書輿輪徐動 從者文學託乗於後車並魏文娛待朝夕入侍諷誦喜抱辛毗世說初文帝與陳思王爭為太子既而文帝得立抱辛毗頸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
  毗以告女憲英憲英歎曰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宜戚而喜何以能久補報至尊語林
  霸七十五
  義道以霸 取威定霸春秋王霸務焉白虎通駁而霸孫卿子共工氏之霸九州也 五霸三王之罪人 五伯之
  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左傳成公二年齊國佐對晉人云補求諸侯莫如勤王 明天子之威 敬王命成禮義國語尊周室和諸戎狄以正諸華 九合諸侯如樂之和 再合諸侯三合大夫 衣裳之㑹十有一穀梁傳註十三年㑹北杏十四年㑹鄄十五年又㑹鄄十六年會幽二十七年又會幽僖元年會檉二年會貫三年會陽穀五年㑹首戴七年會寧母九年會葵邱已上並齊桓補文襄之霸不煩諸侯 宣昭令名昭禮命事 大蒐示禮 伐原示信 諸侯相滅桓公恥之 存三亡國以屬諸侯 遷邢於夷儀左傳僖公元年諸侯救邢邢人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夏邢遷於夷儀補封衛於楚邱左傳僖公二年諸侯城楚邱而封衛焉衛國忘亡補五侯九伯汝實征之春秋三舉而悅淮南子一戰而霸 寧東夏平秦亂春秋霸西戎春秋并國十二開地千里世紀力制羣雄袁山松芟艾姦雄漢書諸侯無怨天無大灾









  北堂書鈔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三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后妃部
  后妃總一     竒相二
  靈命三      靈感四
  臨朝五
  后妃總一
  天子之配謂之后 為海内小君白虎通曰天子之配謂之后后者君也天子之配至尊故謂后也后者何也明海内之小君也補聽天下之内治 脩教於内正位閨房晉中興書配乾作合東觀從尊聽女 皇后玉璽漢舊儀曰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玉璽金螭虎鈕補皇后椒房應劭漢官儀曰皇后稱椒房詩云椒聊之實蔓衍盈升美其繁興以椒塗石亦取溫暖除惡氣也猶天子赤泥殿上曰丹墀補后聽女順 后聽内職 后職内事魏志王立朝后在前 君子好俅 名家應運晉中興書帝嚳納四妃曺植姜嫄簡狄讚曰嚳卜四妃子皆為皇帝摯早崩堯承天綱𤣥鳥大跡殷周美祥稷契既生羽化虞唐補舜納三妃而生九子藝文注曰舜納三妃生九子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益比生二女宵明燭光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故維納三妃焉補釐降二女 人道大倫 易基乾坤詩首闗睢史記曰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内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故易基乾坤詩首闗睢書敘釐降春秋譏不親迎夫妻之際人道之大倫也補任姒配姬周室用熙魏志 夏之興也以塗山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滅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嫄幽之滅也以褒姒史記曰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及有㜪而紂之滅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嫄及太任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補
  竒相二
  此成湯之骨法後漢鄧皇后紀云相者見后曰此成湯之骨法也補天下貴人漢武故事曰漢景帝王皇后少孤始嫁與金王孫生一男矣相工姚翁善相人千百弗失見后而歎曰天下貴人也當生天子補貴不可言東觀此女貴相乃不可言魏書曰相者劉良相文昭甄皇后及諸子良指后曰此女貴乃不可言補方口美髪後漢馬皇后紀后身長七尺二寸方口美髪補日角偃月後漢梁皇后紀后時年十三相工茅通見后驚再拜賀曰此所謂日角偃月相之極貴臣所未嘗見也補身長七尺二寸注見前長七尺一寸後漢何皇后紀靈思何皇后南陽宛人家本屠者以選入掖庭長七尺一寸補
  靈命三
  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大帝之女春秋俔天之妹 離艮為后春秋水靈是輔曹植河間有竒女 元城有聖女前漢元皇后傳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晉史卜之曰隂為陽雄土火相乗故沙麓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今王翁孺徙正值其地日月當之元城郭東有五鹿之墟即沙麓地也後八十年當有貴女興天下云翁孺生禁字稚君少學法律長安為廷尉史本始三年生女政君即元后也補有貴人之氣列女傳有光景之祥後漢梁皇后紀后生有光景之祥少善女工好史書九歳能誦論語治韓詩大義畧舉常以列女圖畫置於左右以自監戒補黄雲蓋春秋嘉樹沾渥東觀黄雲滿室魏武紫氣屬天漢書披手得玉鉤列女傳玉衣覆其上魏志文昭甄皇后生每寢寐家中髣髴見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補夢飛蟲著身後漢馬皇后紀先是數日夢有小飛蟲無數飛著身又入皮膚中而後飛出既正位宫闈愈自謙肅補夢捫天仰𠻳後漢鄧皇后紀曰后嘗夢捫天蕩蕩正青若有鍾乳狀乃仰𠻳飲之以訊諸占夢言堯夢攀天而上湯夢及天而咶之斯皆聖王之前占吉不可言補歌曰白狐吕氏春秋讖曰銅馬晉陽秋釋箸歎息 龜筮並從東觀
  靈感四
  附寶見大電感而生軒轅河圖握拒云附寶之郊野大電繞斗樞星耀感附寶生軒轅胷文曰黄帝子補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 瑶光貫月生黑帝顓頊河圖著命曰瑶光之星如蜺貫月正白感女樞於幽房之宫生黒帝顓頊補夢接生白帝春秋元命苞曰黄帝時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白帝補夢日入懷漢書夢月入懷晉中興書夢龍據胷漢書夢龍枕膝晉中興書夢帝謂已余命而子曰虞春秋夢高祖謂已生子可名為彘漢武故事云漢景帝夢高祖謂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補夢人感已河圖夢與神遇史記大迹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河圖郊禖有神跡姜嫄履之生子棄 佳已感神龍而生神農世紀赤龍合慶都春秋赤龍感女媧毛含𤣥鳥遺卵簡狄吞之 玉雞銜珠含始吞之詩含胷折生禹世紀石破生啟淮南子夢庭產棘周書丹蛇入紫宫清鳥集臺上漢武羣燕銜土前漢外戚傳定陶丁姬葬渭陵王莽奏請發冢徙歸定陶葬共王冢次既復掘平周棘其處時有羣燕數千銜土投丁姬穿中補暴風揚塵史記發冢無屍漢武故事曰鉤弋夫人卒既殯尸香聞十餘里因葬雲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發冢開視空棺無屍惟衣履存補
  臨朝五
  太后臨朝前漢高皇后紀曰太后臨朝稱制師古注曰天子之言一曰制書二曰詔書制書者謂為制度之命也非皇后所得稱今吕太后臨朝行天子事斷決萬幾故稱制詔補太后攝政東觀太后臨朝省庶獄漢書天子幼沖攝機臨朝稱制晉中興書專制朝事漢書内攝時政外懷戎狄東觀臨朝攝政以寜天下晉中興閨房之禮任天下之重 修濟大艱漢書居危能重漢南記内建鴻基外糺王慝漢序蕃國親睦逺近欣服










  北堂書鈔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四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后妃部
  德行六      母儀七
  孝悌八      慈仁九
  率禮十
  德行六
  闗雎后妃之德也 葛覃后妃之本也 卷耳后妃之志也 兔罝后妃之化也 芣苡后妃之美也 厚德載物 至柔而剛至静而方 德冠後宮列女傳曰永平三年有司奏立長秋宫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馬貴人德冠後宫即其人也遂登后位補德著閨房賢而有德列女傳維徳之行 脩德之苦 德參姜姙
  漢書德牟二南魏書以色親以德固 美於色厚於德 婉瘱有節操前漢書曰安定公太后為人婉瘱有節操自劉氏廢常稱疾不朝㑹莽敬憚傷哀補婉嫟慈孝 婉順慈仁漢紀矢心柔順 惠心淵塞晉中興書清淨專一 端一誠莊列女傳曰太任者文王之母摰任氏中女也王季娶為妃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補訓正後宫 嬪御有序並列女傳内檢左右外抑宗族續漢書曰孝和鄧后性謙慎兄弟中外皆先帝所寵自攝政之後内檢左右外抑宗族補性少好樂漢書而無儉詖 不忻小數 不好淫事 不喜遊觀東觀漢記曰明德馬皇后不喜入游觀希常臨御補不好戲弄魏志曰文昭甄皇后自少至長不好戲弄年八嵗外有立騎戲馬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后獨不行諸姊問之答言豈女人之所觀耶補内無忌刻之心不以舊惡介意續漢書云順烈梁后立順帝崩沖帝在襁褓太后攝政初章德竇后嫉害恭懷皇后獨生聖嗣陷以非辜家屬坐徙九真章德后之從父昆弟章女為貴人與太后並寵章致大位大鴻臚及上晏駕后登至尊章惶怖太后内無忌刻之心遂不以舊惡介意補但當謝過漢書克己求愆漢書屬以婦德而不忘付之以正而不衰吕氏春秋輔佐君子 以匡主上 執策授親漢書屬以輔上漢書有婦人焉 佐定天下漢書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纘女維莘長子維行
  母儀七
  有母儀之德後漢郭皇后紀曰后雖王家女而好禮節儉有母儀之德補思齊太姙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 厯漢四世為天下母前漢司徒掾班彪曰三代以來春秋所記王公國君與其失世稀不以女寵漢興后妃之家吕霍上官幾危國者數矣及王莽之興由孝元后厯漢四世為天下母饗國六十餘載羣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卒成新都位號已移於天下而元后卷卷猶握一璽不欲以授莽婦人之仁悲夫補太姙能為胎教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列女傳立而不跛坐而不差大戴禮誨以正道獨明教訓 教訓以善 化導三子皆成賢德列女傳曰太姜者太王之妃有台氏之女也化導三子皆成賢德太王有事必諮謀焉補誨啟有力世紀教諸小王試其誦論列女傳曰置織室蠶室濯龍中后親徃來占視於内以為娯樂教諸小王試其誦論衎衎和樂日夕論道以終厥身補
  孝悌八
  婉順慈孝體性慈漢紀親奉供養漢書躬執饋饌漢紀奉事長樂宫下至侍御皆得歡心脩序婦道晉中興書定省無懈色養不違 親侍醫藥垂涕晝夜並漢書朝望幄座悲喜感動魏書曰大軍還鄴文昭甄皇后朝宣武皇后望幄座悲喜感動左右武宣皇后見后如此亦泣且謂之曰新婦謂吾前病如昔時困耶吾時小小耳十餘日即差不當視我顔色乎嗟歎曰此真孝婦也補供養長樂宫前漢孝宣霍皇后初許后起㣲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五日一朝皇太后於長樂宫親奉案上食以婦道共養補親奉定省不避寒暑漢紀大化婦道晉中興書不親醫泣流離漢紀不得定省晝夜泣涕魏書曰太祖初征闗中武宣皇后從留孟津帝居守鄴時武宣皇后體小不安后不得定省憂怖晝夜泣涕左右驟以差問告后猶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毎動輒厯時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心耳憂愈甚補哭聲不絶飲不入口 疏食骨立 失親數十年言及未嘗不流涕白首未嘗不愴然泣涕漢記后承兄姊恩情契敬甚篤 十四喪兄悲哀過制魏畧曰文昭甄皇后年十四喪中兄儼悲哀過制事寡嫂謙敬事處其勞拊養儼子慈愛甚篤補
  慈仁九
  簡狄敦仁勵翼列女傳曰契母簡狄者有娀氏之長女也當堯之時與其妹娣浴於𤣥邱之水有𤣥鳥銜卵過而墜之五色甚好簡狄與其妹娣競徃取之簡狄得而含之誤而吞之遂生契焉頌曰契母簡狄敦仁勵翼吞卵產子遂自修飭教以事理推恩有德契為帝輔蓋母有力補太后慈仁子孫賴福力漢紀獄訟相引承間為言列女傳明德馬皇后時有楚獄因證相引繫者甚多后恐有單辭妄相覆冒承間為上言之惻然感動補
  率禮十
  由禮 動與禮合漢紀仁和有禮晉中興書尊敬師傅詩小序曰后妃在父母家則志在於女功之事躬儉節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師傅則可以歸安父母化天下以婦道也孔穎達疏曰尊敬師傅卒章上二句言告師氏是也傳曰言我也師女師也古者女師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祖廟未毀教於公宫三月祖廟既毁教於宗室補












  北堂書鈔巻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五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后妃部
  早慧十一     誡節十二
  明賢十三     謙讓十四
  節儉十五     勤勞十六
  早慧十一
  十歳幹理後漢馬皇后時年十嵗幹理家事勅制僮御内外諮禀事同成人補九嵗喜書魏志六嵗能書後漢竇皇后年六嵗能書親家皆竒之補九嵗誦論語後漢梁皇后年九嵗能誦論語治韓詩大義畧舉補剃髪額傷雖痛不言東觀以穀賑給廣為恩惠魏志文昭甄皇后年十餘嵗白母曰今世亂而多買寳物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又左右皆饑乏不如以穀振給親族鄰里廣為恩惠也舉家稱善即從后言補
  誡節十二
  周宣嘗宴起姜后待罪列女傳曰宣王嘗早卧宴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脫簪珥待罪於永巷使其傅母通言於王曰妾之不才妾之淫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以見君王樂色而忘德也夫茍樂色必好奢窮欲亂之所興也原亂之興從婢子起敢請婢子之罪王曰寡人不德實自生過非夫人之罪也遂復姜后而勤於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興之名補漢明幸離宮馬后陳戒列女傳當熊而立前漢外戚傳建昭中上幸虎圏鬪獸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馮倢伃直前當熊而立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當之補投火而死列女傳漢孝平王后自劉氏廢常稱疾不朝㑹及漢兵誅莽燔燒未央后曰何面目以見漢家自投火中而死補禍至共死魏書與爾俱死漢書
  明賢十三
  竝以賢明流芳世世魏書娥皇聰明 有㜪高明列女傳湯妃有㜪統領九嬪後宫有序咸無妬𡝭逆理之人卒致王功君子謂妃明而有序補質行聰明列女傳后性敏給 少而明達 聰叡天資周密畏慎 原事得情 不敢隠情 時有所問對無遺失有所不安明陳其故進心德適人事脩僃並東觀怨不變容喜不失節魏志脫簪待罪 後庭辭輦前漢外戚傳成帝遊於後庭嘗欲與班倢伃同輦載倢伃辭曰觀古圖畫賢聖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迺有嬖女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補蒙被而謝漢書離宮觀畫曹植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前漢外戚傳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倢伃挾左道祝詛後宮詈及主上許皇后坐廢考問班倢伃對曰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脩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故不為也上善其對憐憫之賜黄金百斤補
  謙讓十四
  謙讓恭儉列傳謙讓日崇東觀謙退讓位委去至尊恭謹接物先人後己漢書恭讓著於幽㣲至行顯於不言魏志心毎自退列傳彌自挹損魏志以尊事卑終能勞苦列傳先人後已發於至誠列女傳明德馬皇后接待同列如承至尊先人後已發於至誠補苦心曲體勞謙至甚漢書自省不任粢盛之事魏書文昭甄皇后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寢疾敢守㣲志補内有進賢之志而無嫉妬之心 不妬忌思賢才下逮衆妾 薦達左右後漢明德馬皇后常以皇嗣未廣每懷憂歎薦達左右若恐不及補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則百斯男 子孫衆多
  節儉十五
  躬儉節用 雅性儉節 吾萬乗主欲身率衆東觀吾行儉日久不能為奢魏書后起㣲賤車服節儉前漢霍皇后傳初許后起㣲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補后性約儉不尚華麗魏書武宣卞皇后性約儉不尚華麗無文繡珠玉器皆黑漆太祖嘗得名璫數具命后自選一具后取其中者太祖問其故對曰取其上者為貪取其下者為偽故取其中者補不好玩弄漢書不好音樂王沈魏書曰文德郭皇后性儉約不好音樂常慕明德馬皇后之為人補眉不施黛裝不求飾東觀衣不擇采 袍極麄疎漢書厨無異膳 常衣大練後漢明德馬皇后常衣大練裙不加緣朔朢諸姬主朝請望見后袍衣麄疏反以為綺縠就視乃笑后辭曰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宮莫不歎息補身衣大帛漢書食不求飽 膳不求珍東觀左右菜食金銀器珠之物悉禁斷漢書主衣細縞讁不得賜
  勤勞十六
  旦夕勤勞列女傳曰太姒旦夕勤勞以進婦道補夙夜戰兢後漢和熹鄧皇后夙夜戰兢接撫同列補至於憂勤詩小序曰后妃朝夕思念至於憂勤補采采卷耳不盈傾筐



  北堂書鈔卷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六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后妃部
  誠慎十七     剛正十八
  遊幸十九     藝學二十
  恩惠二十一    容儀二十二
  恩寵二十三    嬖㜸二十四
  凶逆二十五    廢黜二十六
  誠慎十七
  太后慎謹 皇后素謹朴 未曾私語東觀夙夜矜矜漢書無令干亂吏治漢記懼有見私之譏魏書曰文帝欲遣任氏甄后流涕固請曰妾受敬遇之恩衆人所知必謂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懼有見私之譏下受專寵之罪願重留意補
  剛正十八
  為人剛義漢書辟除嫉妬 冒絮提文帝史記㦸士收尚書東觀不可以我故壞國法 每見外親不假顔色魏書外戚戰慄百寮肅然漢書
  遊幸十九
  巡狩四郊見孤寡前漢元后紀曰王莽知太后婦人厭居深宫中莽欲虞樂以市其權廼令太后四時車駕巡狩四郊存見孤寡貞婦春幸繭館率皇后列侯夫人桑遵霸水而祓除夏遊篽宿鄠杜之間秋厯東館望昆明集黄山宫冬饗飲飛羽校獵上蘭補祓於霸上 遵霸祓除師古注曰遵縁也謂縁水邊補校獵上蘭師古注曰上蘭觀名也在上林中補蠶於濯龍後漢明德馬皇后置織室蠶於濯龍中數徃觀視以為娛樂補春幸繭館漢宫閣疏云上林苑有繭觀蓋蠶繭之所也補夏遊篽宿師古注曰篽宿苑在長安城南今之御宿州是也補秋望昆明冬飲飛羽師古注曰飛羽殿在未央宫中羽字或作雨補
  藝學二十
  誦易經習詩論續漢書明德馬皇后誦易經習詩論春秋畧記大義補誦孝經治韓詩 好黄帝老子之言並漢書解黄帝素女之書漢元事聽言視論摘發其要漢記諸兄讀書難問其意博覽五經傳記 號諸生後漢鄧皇后志在典籍不問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女不習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務學寧當舉博士𫆀后重違母言晝脩婦業暮誦經典家人號曰諸生補博覽前世成敗女博士魏志文昭甄皇后年九嵗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后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
  學當作女博士耶后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補聰慧才能漢書聰明才巧 善史書前漢孝成許皇后聰慧善史書補甲夜占書丁夜盡畢漢書治淮南音春秋善歌造曲漢書妙麗善舞前漢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歎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見之實妙麗善舞補
  恩惠二十一
  施恩惠漢書賜錢帛漢書以金帛賜長公王史記賜以赤綬漢書賜青蓋華漢記云
  容儀二十二
  容儀照曜絶異漢記珪璋特異令儀淑美晉中興書姿色殊絶漢武令色卓絶漢記姿色甚偉列傳顔色非凡魏畧姿容有異漢書惠而有色世說李夫人妙麗善舞 竇皇后有容貌才能
  恩寵二十三
  寵之專房 貴傾後宫前漢外戚傳曰成帝常㣲行出過陽阿主作樂上見飛燕而說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復召入俱為倢伃貴傾後宫補遂見寵異漢書姬妾莫比漢書同輿晉陽秋共博魏志金屋漢武玉階漢書舎為椒風以配椒房前漢哀帝寵愛董賢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后更名其舎為椒風以配椒房云補上憐閔焉圖畫其形前漢外戚傳孝武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於甘泉宫補進思令美乃作賦頌漢書
  嬖㜸二十四
  擅寵驕貴漢書有寵驕妬 用心邪辟 佞諂邪媢厥貌惟妖厥行惟軌所與貴之所憎誅之美好辭辨興於姦軌 嬌媚不順嫉妬後宮王與同乗 帝方節飲 醉飽沈湎列女傳曰更始既惰於政事而韓夫人嗜酒淫色日與更始醉飽沈湎補啼泣不食佩劒帶冠末喜嗜酒淫遊並列女傳末喜好聞繒聲 褒姒
  舉烽火 桀既無道又重其荒列女傳末喜頌曰妺喜配桀維亂驕揚桀既無道又重其荒姦軌是用不恤法常夏后之國遂反為商補紂既無道又重相謬列女傳妲己頌曰妲己配紂惑亂是修紂既無道又重相謬指笑炮炙諌士刳囚遂敗牧野反商為周補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是喪王國璅語
  凶逆二十五
  巫蠱祝詛 傾亂 左道漢記絶太后膳賜太子酒晉陽秋㦸擲孕婦漢書宗室所怨海内之讐漢書墮炭乃笑列女傳曰紂為炮烙之法膏銅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輒墮炭中妲己乃笑補溺死乃笑列女傳曰桀為酒池可以運舟一鼔而牛飲者三千人䩭其頭而飲之於酒池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以為樂補
  廢黜二十六
  數懷怨懟不可承宗廟 懷挾左道不可母天下 遂下暴室後漢伏皇后紀曰曹操以尚書令華歆為郗慮副勒兵入宫收后閉户藏壁中歆就牽后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后披髪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耶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寜有是耶遂將后下暴室以幽崩補廢為庶人晉陽秋居長門宫司馬長卿長門賦序曰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妬别在長門宫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黄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皇后復得幸補處昭臺宫前漢外戚傳曰霍后立五年廢處昭臺宫後十二嵗徙雲林館補退就桂宫前漢外戚傳曰哀帝崩王莽令孝哀皇后退就桂宫補遷於桐宫 徙雲林館注見前徙居雲臺後漢竇皇后時太后父大將軍武謀誅宦官而中常侍曹節等矯詔殺武遷太后於南宮雲臺補賜死金墉城晉陽秋葬於臯門亭後漢宋皇后收葬宋氏舊塋臯門亭 注云王之郭門曰臯門漢官儀曰十二門皆有亭補
  北堂書鈔巻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七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政術部
  論政一
  政必本天 惟辟奉天 取諸兩儀抱朴子以天為本潛夫論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 國有二柄韓子治有四術尸子治有二機說苑必脩諸已以光四海抱朴子欲治其國先齊其家家齊而後國治 民從上所行 上之所為民之歸也春秋達民之情然後從命家語民之從上如璽印塗下之從上猶金在鎔董子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
  舊不遺則民不偷 政者君之所藏 術者主之所執勢者君之輿威者君之策國者君之輿勢者君之馬
  並韓子夫政猶張琴瑟新序治國無若五音史記琴瑟不調必解而更張為政 行變而更化董子道有升降政由俗革政有細目法有大綱 振裘持領舉綱收網應璩引其
  紀萬目起引其綱萬目張春秋以一國目視故視莫明焉以一國耳聽故聽莫聰焉韓子為政在人 為政以德政有三品說苑政道有三魏書堯舜不易民而治治桀紂不易民而治亂荀子善治者使盜跖可信不善治者使伯夷可疑 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春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並孝經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 政莫如猛望而畏之並春秋政如冰霜姦軌消亡舜云治國若烹小鮮老子治民如御奔馬說苑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 裁國無利器猶以鉛刀阮子治國若耨去其害苗者而已淮南子治亂民猶治亂繩漢書治煩事如治亂髪 禮樂治之粉澤 賞罰國之粉黛韓子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韓子末產不禁則民無恥管子齊其政不易其宜脩其教不易其俗 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並孝經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務其德而安民春秋官爵以利民韓子官職相序君臣相正 辨上下定民志 守我理因自然韓子親仁善隣春秋悅近來逺家語因能受禄莫敢索官韓子利君之禄焉得不報韓子與其食浮於人寜使人浮於食為國富民 帝王富其民並管子弗富不足無人不興無以合親六韜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 王者藏於天下諸侯藏於百姓韓詩野與市爭民家與府爭貨管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擇可勞而勞之 因民利而利之利以得民韓子利以平民 利以安之春秋利而勿害
  四達不悖則王道僃 四民用足則國家安樂黄石公治國之難在知賢列子民非賢則不治俗非智則不振杜預案名察實選才舉能 因任而授官脩名而責實周書因事施公仍便效才劉子官人以序 綜核人才官方任能 任賢使能周書儁士登進無能降退 明時無廢人 水深則魚鼈歸之主賢則豪傑赴之春秋若飢魚之歸餌渴馬之赴泉管子崇道貴德則聖人自來任能黜否則官府理治家語物有其官官脩其方春秋各勤其官以久其任 官少則精精則職理並桓温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世不吹毛而求疵不洗垢而索瘢並韓子治化貴簡易法令不欲多應璩無反無側 不僭不濫 不貴異物民乃足不寳逺物則逺人格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貨使民不盜老子罷無益之巧棄難得之貨潘尼不履其事則亂也 漫於政者害於國管子政不正則君位危 危以動則民不與政寛則姦易禁政急則姦難絶物理論法出而姦生董子
  刑肅而俗弊 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 緩法重刑非治平之理 民怨者傷國 民勞者傷國劉子知之者昌不知者亡 吏不徇功民不私力 四疑不破損身失國韓子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北堂書鈔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巻二十八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政術部
  立政二
  明王立政 安民立政 璿璣七政 洪範八政 乃施典於邦國 乃施則於都鄙 以六典治邦國周禮註云一治典二教典三禮典四政典五刑典六事典補以八法治官府注云一官屬二官職三官聯四官常五官成六官法七官刑八官計補以八則治都鄙注云一祭祀二法則三廢置四禄位五賦貢六禮俗七刑賞八田役以八柄馭羣臣注云一曰爵二曰禄三曰予四曰置五曰生六曰奪七曰廢八曰誅補以八統馭萬民注云一親親二敬故三進賢四使能五保庸六尊貴七達吏八禮賓補以九職任萬民注云一三農二園圃三虞衡四藪牧五百工六商賈七嬪婦八臣妾九閒民補以九式均節財用注云一祭祀二賓客三喪荒四羞服五工事六幣帛七芻秣八匪頒九好用補以九兩繫民注云一牧二長三師四儒五宗六主七吏八友九藪補以六敘正羣吏注云一正其位二進其治三作其事四制其食五受其㑹六聽其情補以六聮合邦治注云一祭祀二賓客三喪荒四軍旅五田役六斂弛補以八成經邦治注云一政役二師田三閭里四稱責五禄位六取予七賣買八出入補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注云一散利二薄征三緩刑四弛力五舎禁六去幾七𤯝禮八殺哀九蕃樂十多昏十一索鬼神十二除盜賊補頒職事十有二於邦國都鄙使以登萬民注云一稼穡二樹藝三作材四阜蕃五飭材六通材七化材八斂材九生材十學藝十一世事十二服事補以鄉三物教萬民注云一曰六德二曰六行三曰六藝補以嘉石平罷民注云嘉石文石也樹之外朝門左平成也成之使善補以肺石達窮民注云肺石赤石也窮民天民之窮而無告者補小國事大國大國庇小國 罪疑從輕功疑從重 齊八政以防淫 一道德以同俗 有勲不廢有績而載 都鄙有章上下有服春秋以阜人民以蕃鳥獸周禮司徒職立之以長幼齊之以君臣杜預七規云行之以禮守之以信 使之以和臨之以敬並左氏厲之以義敦之以仁杜預七規云刑仁講讓禮運通其財利周禮合方氏殖有禮覆昏暴 行其政教 攷政法覘治亂家語除怨惡同好善周禮合方氏取誠言去詐偽周禮角斗甬正權概 同律禮樂制度量入以為出制國用必於嵗之杪 市㕓不稅闗譏不征 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用地大小視年豐耗 申畫郊圻 表厥宅里 完隄防謹壅塞以備水潦 制送死之節家語為封邱之度 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鄉里之委積以恤民之囏阨門闗之委積以養老孤郊里之委積以待賓客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縣都之委積以待凶荒周禮遺人以稍聚待賓客以甸聚待羇旅周禮釋曰委人掌斂野賦故以三百稍地之聚二百里甸之聚以待羇旅過客之等補春入貢秋獻功 稽其功緒糾其德行已上並周禮月省時考歳終報功淮南子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明庶以功車服以庸





  北堂書鈔卷二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卷二十九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政術部
  君道三      臣術四
  君道三
  君天也左氏君地也韓子君舟也孫卿子君以出令左氏羣下歸心白虎通衆才所歸曹植賦序萬物之機 利害之轂韓子蓋之如天容之如地左氏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隂鄧祈書尊天事地新序敬小慎㣲春秋繁露以民為體 樂從規諫抱朴子儼然𤣥黙淮南子居高視尊尸子君猶儀也儀正則形正 君猶盂也民猶水也盂圓則水圓 神之主 亶聰明 民思明君猶赤子之慕慈母 一人被之而不襃萬人䝉之而不褊淮南子注曰襃大也蒙冐褊小也補有德之君以樂樂民無德之君以樂樂身後漢臧宫傳詔報宮曰有德之君以所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所樂樂身樂人者其樂長樂身者不久而亡今國無善政灾變不息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逺事邊外乎補能為上者若縁木家語善用才者如濟海管子禮讓為國仁義為宅揚雄傳牢籠天地彈壓山川淮南子仰順天道俯協地理家語七恕以進善九思以防惡桓範新書一言倚而天下靡車子五穀俱傷君無德也京氏易五星占
  臣術四
  間氣為臣和氣為人春秋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行六正則榮 犯六邪則辱 預禁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此聖臣也功成事立歸善於君此良臣也夙興夜寐進賢不解此忠臣也明察幽見成敗早防而救之此知臣也守公奉法不受賂遺此正臣也身死國安不悔所行此直臣也 安官貪禄與世沉浮此具臣也 偷合茍容與世為樂不顧其後害此䛕臣也 所欲進則明美隱惡所欲退則眀過匿美此姦臣也 内離骨肉之親外則妬亂朝廷此讒臣也擅矯主命以自貴顯此賊臣也 讒言以邪墜主不義此亡國之臣也以上並説苑上臣事君以人中臣事君以身下臣事君以貨董子有弗二心之臣 憂國奉公之臣東觀梁棟大臣桓子社稷之臣春秋輔弼之臣漢書鄂鄂之臣漢書智嚢之臣 殺身益君 賢臣新序能臣左氏亂臣 謀臣魏志以道事君 有諫無訕 奉上韋昭歸美報上 北面委質無有二心韓子履冰執熱不得辭焉抱朴子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韓子有難不死出亡不送晏子不擇事而安之莊子怠則張而相之 臣哉鄰哉鄰哉臣哉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魏文帝詩






  北堂書鈔巻二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北堂書鈔巻三十
  唐 虞世南 撰
  明 陳禹謨 補註
  政術部
  錫命五      勸賞六
  戒慎七      弊政八
  佞邪九      貪暴十
  錫命五
  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敬敷王命以綏四國左傳策功以命 且有後命春秋諸侯有德天子錫之韓詩諸侯獻功於是錫之 錫鈇鉞然後殺錫圭瓚然後為鬯 命為二伯 迺加九錫 奄受百國 撫征東夏春秋命以天子禮樂 得賜天子旌旗 分之采物左傳錫之山川 致於渠門國語分魯公以大路封於少皡之虛左傳蔡衛爭長子魚曰昔先王選建明德以藩屏周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皡之虛補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鼔闕鞏之甲左傳子魚曰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鼔闕鞏姑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虚補鈇鉞秬鬯弓矢大啟南陽文選潘元茂冊魏公九錫文命晉文登為侯伯錫以二輅虎賁云云補錫彤弓彤矢 賜盧矢左傳釐爾圭瓚 賚爾秬鬯 何以予之路車乗馬又何予之𤣥袞及黼 賜冕旒東觀經緯禮律為民軌儀是用錫君大輅漢獻帝加魏公九錫紀綱禮度萬國是式是以錫公大輅戎輅晉恭帝加宋武九錫綱紀江外民以安業是用錫君大輅戎輅魏文帝經用道德穆序人倫是用錫君大輅戎輅袁宏撰桓温九錫文勸分務本粟帛滯積是用錫君袞冕之服漢獻帝務力勸農倉庾盈積是用錫君袞冕之服魏文帝纎毫之惡靡不抑退是用錫君虎賁之士漢獻帝顯直厝枉羣善必舉是用錫君虎賁之士孫權傳誠勇並著清除萬慝是用錫君虎賁之士魏文帝式遏㓂讐清除苛慝是用錫公虎賁之士晉恭帝謙愛為基仁愛為德是用錫君秬鬯一卣桓温文和於内武信於外是用錫君彤弓盧弓魏文帝化民以德教民興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魏文帝俾民興行少長有禮是用錫君軒縣之樂漢獻帝敦義崇謙内外咸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孫權傳以虛受人内外協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桓温研其明哲官才任賢是用錫君納陛以登漢獻帝任其才能官方任賢是用錫君納陛以登魏文帝官方任能網羅幽滯是用錫公納陛以登晉恭帝翼宣風化逺人囘面是用錫君朱戸以居漢獻帝按囘面魏志作革面此從文選補宣美王化逺人胥萃是用錫公朱户以居晉恭帝德音逺流懷義慕化是用錫公朱户以居桓温旁眺八維折衝四海是用錫君彤弓盧弓漢獻帝括囊四海折衝無外是用錫公彤弓盧弓晉恭帝禽討逆節折衝掩難是用錫君彤弓盧弓孫權傳糾䖍天刑章厥有罪是用錫君鈇鉞各一漢獻帝梟滅凶醜罪人斯得是用錫君鈇鉞各一晉惠帝明罸恤刑庶獄詳允是用錫公鈇鉞各一晉恭帝温恭為基孝友為德是用錫君秬鬯一卣漢獻帝誠肅為基恪勤為德是用錫君秬鬯一卣桓温温恭孝思致𧆛禋祀是用錫公秬鬯一卣晉恭帝
  勸賞六
  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左傳蔡聲子慶賞賜予民之所好誅罰殺戮民之所惡韓非子子罕謂宋君曰夫慶賞賜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殺戮刑罰者民之所惡也臣請當之於是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見刼補為國者賞不僭刑不濫左氏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惡左氏先賞後罰賞於國 賞者貴信韓子云公孫治秦賞必加功 有功必賞新語至賞不費管子賞一人而千萬人喜太公金匱賞一人而天下人勸傅子賞重則民移呂氏春秋無賞士不徃三畧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徃又曰賞者士之所死補死於厚賞 賞延於世 賞不踰時傅咸陳事報功 崇德 大賚四海 不恡千金魏書進賢受上賞鶡冠子輔義為上賞 教我以善為次賞 數舉吾過為末賞並呂覽晉侯行賞狐偃為首史記晉世家曰晉侯度河北歸國行賞狐偃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軫之謀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說我毋失信先軫曰軍事勝為右吾用之以勝然此一時之說偃言萬世之功奈何以一時之利而加萬世功乎是以先之補襄子賞功高赫為首韓子賜汶陽田左氏賜雲夢田宋玉集小言賦賜舟人田尸子賜魏絳歌鐘左氏給周瑜鼔吹江表傳記賜之千金管子賜衣冠見淮南子賜獨坐顧啟期賜高孟車 賜齊軿車吳志賜車蓋以勸有德漢書循吏傳賜牀帳以顯節義襄陽記云
  戒慎七
  敬慎不敗 不自滿假 恪謹天命 玩人喪德 克自抑畏 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𪫟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 慎乃儉德惟懷永圖 惟予小子不聰敬止 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温温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謂天蓋高不敢不跼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莫見乎隠莫顯乎㣲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愛其死以有待養其身以有為 夫有尤物則必移人茍非德義則有禍 春秋之法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師曠聞子晉之言束躅其足 狐有牙而不敢以噬貔有爪而不敢以橛 鑒戒善敗護守勿失 戒守以信 武王圖商至於鮮原 綿綿不絶將成網羅 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失在自克過在自懲 攻其所不能補其所不備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脩道立德不以窮困而改節 爾有力於王室敬之哉無隳乃力 畏威如疾民之上也從懷如流民之下也見懷思威民之中也晉語姜氏謂公子昔管敬仲云云補賢者寵至而益戒不足者為寵驕 趙文子冠見張老而語之曰善哉從欒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韓子之戒可以成物備矣國語注滋益也補擇福莫如重擇禍莫如輕福無所用輕禍無所用重范文子言夫備有未至而設之有至而後救之是不相入國語單穆公云 注曰二者先後各有宜不相入不相為用也補范武子謂文子干人怒必獲毒焉 問謗譽於路辨灾祥於謡有邪而正之盡誡之術 無曠其衆以為亂梯 范獻子聘魯問具敖二山魯人以鄉對曰先君獻武之諱晉語范獻子聘於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其鄉對獻子曰不為具敖乎對曰先君獻武之諱也獻子歸徧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學吾適魯而名其二諱為笑焉唯不學也補子入太廟每事問蓋眘之至也
  弊政八
  弗若於政 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赫赫師尹不平謂何 不躬不親庶人不信 誣上行私不可止也 不勝其弊未能寡怨於人禮記曰夏虞之道寡怨於民殷周之道不勝其弊補無𢡚怛之愛無忠利之教 政散人亡 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 矯誣犯禁 衆誰適從左傳杜注云聽彘子趙同趙括則爲軍無上令衆不知所從補晉政多門 賞罰無章何以沮勸怠於其位 吾聞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也 政
  不率法而制於心 弊邑失政天降之灾 善人未勸淫人不懼 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左傳伍員云注曰肄猶勞也補厭政甚矣春秋夏五月公四不視朔穀梁傳曰天子告朔於諸侯諸侯受乎禰廟禮也公四不視朔公不臣也以公為厭政以甚矣補上有困令 聽讒自亂聽䛕自欺多易自怠恨多無親怨多不克 繁政害力繁賦害財 淫政破國動不時民乃不保淫好破義言不協民乃不和淫采破服服不度民乃不順淫文破典典不式教民乃不類汲冡周書補上不知無以利事下不力無以承順佐不利無以集衆卿不仁無以讓賢伯不勤無以行令 度之天神則非祥也比之地物則非義也類之民則則非仁也方之時動則非順也咨之前訓則非正也上下儀之無所比度周語靈王二十二年穀洛鬭將毁王宮王欲壅之太子晉諫云云補變前之大章以沗天下 以智治國國之賊也老子曰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補水背源而流竭木無根而不長
  佞邪九
  無妄之灾天命不祐 有言不信尚口乃窮 比之匪人 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 情偽相感而利害生 無以利口亂厥官 盜言孔甘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巧言如簧顔之厚矣 無易由言 耳屬於垣 言之醜也 言之辱也 君子不以口譽人情疏貌親 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 口費而煩易出而悔易以溺人小人行險以僥倖 慢易以犯節沈湎以忘本 華
  而不實怨之所聚 目動而言肆左傳㬰駢曰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補視流行逺不安其位 愚弄其人 其言僭嫚 無信多私 姦以事君吾所能御左傳叔向云注御止也補齊人執鄭詹書其佞也 自齊逃歸曰佞人來矣淮南子曰鄭詹入魯春秋曰佞人來佞人來補極言無度 其言曲媚 曲躬要利並得厥求面相誣蒙及爾顛覆 說者流於辨得者亂於辭 安知是諓諓者乎越語范蠡謂王孫子曰吾濱於東海之陂黿鼉魚鼈之與處而鼃黽之與同陼余雖靦然而人面哉吾猶禽獸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補展而不給愛而不仁詐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哀周而不淑大臣享其禄弗諫而阿之亦必及焉 優施謂里克之妻曰主孟啗我我教兹暇豫事君乃歌之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於苑已獨集於枯晉語驪姬與優施謀殺太子驪姬使優施飲里克酒中飲優施起舞謂里克妻云云注曰大夫之妻補主從夫稱也孟里克妻字兹此里克也吾吾不敢自親之貎言里克欲為閒樂事君之道反不敢自親吾吾然其智曾不如鳥烏苑茂木貌已里克也喻人皆與奚齊已獨與申生也補母為夫人其子為君可不謂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謗可不謂枯乎晉語里克曰何謂苑何謂枯優施云云補撓志以從君廢人以自利 佞心剪剪 謬悠之說荒唐之言 恣縱不羈無稽之言 各興心而嫉妬騷經云衆皆競進而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
  内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妬 王逸注云興生也害賢為嫉害色為妬言在位之臣心皆貪婪内以其志恕度他人謂與已不同則各生嫉妬之心推棄清潔使不得用也補荃蕙化而為茅楚辭曰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王逸注曰荃蕙皆美香草也言蘭芷之草變易其體而不復香荃蕙化而為菅茅失其本性也以言君子更為小人忠信更為佞偽也補雷開阿順而賜封之金楚辭天問曰彼王紂之躬孰使亂惑何惡輔弼讒諂是服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開阿順而賜封之金 王逸注曰雷開佞臣也阿順於紂乃賜之金玉而封之也補明白不進荆棘成林 巧佞在人賢人滅息 連蕙𮎼以為佩 遇鮑肆而失香浮雲蔽悔姦臣浮說 世雷同而炫燿何毁譽之昧昧視忠正之何若改前賢之法度 喜囁如之妄詐
  貪暴十
  弗迪率典 沈湎冒色敢行暴虐 作威作福玉食害於而家凶於而國 降割於我家不少延 叨躓日欽劓割夏邑 倚勢作威倚法以削 非人其吉惟貨其吉 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於厥躬 正月大夫刺幽王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禄也 終風乃刺虐也 碩鼠刺重歛蠶食於人貪而畏人若大鼠 哀刑政之苛斂怨以為德 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其王公侵刻下
  人不得其所 率人以暴而人從之 唯戮是聞 棄命專殺不能致順至於用鉞 肆於人上以縱其淫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左傳趙文子曰宋之盟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駕於晉也 林注曰子木稱兵是有禍人之心趙武欲弭兵是有愛人之心此楚所以得志陵駕於晉補肆其㒺極 視人如草莽艾殺其人 暴骨如莽 反易天常斬艾百姓 呌天之無辜 駟顓殺鄧析而用其竹刑 侵欲崇侈不可盈厭 侵欲不忌左傳郤至曰世之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 林注云好財曰貪盡利曰冒侵奪嗜欲無所顧忌 杜注八尺曰尋倍尋曰常言爭尺丈之地以相攻伐補政以賄成 干國之紀貪貨棄命 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左傳曰范宣子
  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二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壊云云補何沒沒也將焉用賄 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貪以敗官 以玉賈罪 强奪商人無所還忌 内寵之妾肆奪於市外寵之臣僭令於鄙左傳晏子謂景公曰内寵云云私欲養求不給則應民人苦病夫婦皆詛祝有益也詛亦有損補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人共也而虞之非也左傳成公十八年春秋書築鹿囿穀梁傳曰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非正也補天子受獻無徴求求車非禮也求金甚矣春秋桓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來求車穀梁傳曰古者諸侯時獻於天子以其國之所有故有辭讓而無徴求求車非禮也求金甚矣補君人者必時視人之所動人之所動勤於力則功築罕勤於財則貢賦少勤於食則百事廢 用人之力為已悉矣 財盡則怨力盡則懟 驕頑之虎見利無親 賄無成事 專利作威 今爾執政小人惟以貪䛕 爵以賄成 飲食以親貨賄以處接利以合 厚顔忍恥遂非不悛享一利亦得一惡晉語曰欒武子中行獻子圍公於匠麗氏乃召韓獻子獻子辭曰殺君以求威非吾所能為也威行為不仁事廢為不智享一利亦得一惡非所務也補黄口貪食而易得大雀善驚難得也 黄口從大雀則不得大雀從黄口亦可得 孔子曰善驚以逺害利食以忘患君子慎所從也家語曰孔子見羅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問之曰大雀獨不可得何也羅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黄口貪食而易得黄口從大雀則不得大雀從黄口亦可得孔子顧謂弟子曰善驚以逺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隨小人之戅則有危亡之敗也補













  北堂書鈔卷三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