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大全集 (四庫全書本)/卷42

巻四十一 北溪大全集 巻四十二 巻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北溪大全集巻四十二
  宋 陳淳 撰
  答問
  
  
















  問五殊二實無餘欠
  分而爲五非有欠合而爲二非有餘
  問感物而動或發於理義之公或發於血氣之私這裏便分善惡
  非發於血氣之私便爲惡乃發後流而爲惡耳
  問文公語録一陽初動後萬物未生時此所謂一動一静之間也日某嘗謂康節之學與周程所説小有不同康節於隂陽相接處看得分曉故多舉此爲説不似周子説無極而太極與五行一隂陽隂陽一太極如此周遍若如周程之説則康節所説在其中矣又曰伊川之學於大體上瑩徹於小小節目猶有踈處康節却盡得事物之變於大體上有未瑩處二段欲望就周程康節不同處開教
  康節本從數學入因而䆒竟得事物之理一一有自然歸著到那盡頭遂亦通及本原如先天圖象經世觀物及擊壤中冬至天根月窟等詩皆可見只是理義根原正面大體上未能透徹無周程等學問意識周程是正用功理義之學於隂陽太極性命原頭大根大本人事大體上極瑩徹精熟而小小節目亦有踈漏處如易學象數却無康節先天圖畫底意思乃以抑末視之不屑爲所論聖賢傳道之綂者惟周程獨當之而語君子成德之域則康節亦所不歉學者攷師友淵源固不可不灼知本末而亦不可徒爲髙山之仰當各盡其景行之實然後於切已俱爲益也
  問或誦康節詩若論先天一事無後天方要著工夫先生問如何是一事無曰出於自然不用安排先生黙然廣云一事無處是太極先生曰嘗謂太極是箇藏頭底物事重重推將去更無盡期有時看得來頭痛切詳一事無處是太極便似截斷上一節與事物相離了却有箇起頭處故文公云是箇藏頭底物此是隂陽無始動静無端底意如何
  所説亦通但一事無處是太極乃冲漠無眹而是理已具之謂以太極爲藏頭底物乃渾淪無端而涵蓄之富及重重推去更無盡期則又千變萬化而本無窮極也問物雖禀得來偏然隨他所得許多道理依舊渾淪段
  太極只是理理本圓故太極之體本渾淪理無形狀無界限間隔故萬物無不各具得太極而太極之本體各各無不渾淪惟人氣正且通爲萬物之靈能通得渾淪之體物氣偏且塞不如人之靈雖有渾淪之體不能通耳然人類中亦惟聖人大賢然後真能通得渾淪之體一種下愚底人其昏頑却與物無異則又正中之偏通中之塞者一種靈禽仁獸其性與人甚相近則又偏中之正塞中之通者細推之有不能以言盡來説大槩得之
  問無極而太極而字不是有兩義意只是就一句中有抑揚言此理雖無形狀而實能爲萬化根柢太極本無極本字是指定那本體言無極之真真字又是指其實有此理而言見得道體無形狀中都是實理不是寂㓕空虛便見下語精宻
  更須知無極之所以爲無形狀而太極之所以謂之理者何故今粗以近言之極之爲訓窮也至也只是言此理之無窮極而實至極耳從而語其義則只是無聲無臭而爲萬化之樞紐者下句放此
  問人者天地之心或云天地其體而人其心也天地非人則緣何發揮得那許多底蘊道理出來或云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惟人能全得天地之心以爲心又云人者其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㑹又何别
  且平看來只是人處中間有彌縫造化之妙耳若從而細論之人之所以有是彌縫造化之妙者亦由其心即天地之心也來説二義須兼看乃足若又就人類中實究其所以然則惟是聖人然後足以當天地之心也所謂天地之德則又就其中以所得之理言此説較宻隂陽之言交則又以二氣交合而成此體質鬼神之言㑹則又以二氣精靈妙用萃于此身爲䰟魄言
  問隂陽鬼神之交㑹人與物同否
  隂陽鬼神只是氣物亦無不有畢竟偏而塞不如人之䰟魄爲精靈耳禮記此數言葢真聖賢之遺語非漢儒所能自道也
  答陳伯澡再問太極
  問太極之所以爲理以其爲天地萬物之至極而無以加之謂
  太極所以喚做理者以其至極萬古不易而已窮天地亘萬古所不易者惟理此所以爲萬化樞紐而天地萬物無此則不能以自存也
  問無極之所以爲無形狀只是渾淪一理無限隔或是渾淪無端意推前引後合一分萬皆無窮極所以無形狀可見否
  無窮極只是申明無極二字無形狀亦只是形容無極二字二意只一般惟無窮極所以無形狀惟無形狀所以無窮極須合聚散縱横顛倒看徹前後終始精粗本末無徃不然乃益見此理之爲渾淪至極來説大槩得之但須將無極二字急連太極二字合一看方見此理之爲妙不可分開去恐成二截不相貫了
  問文公解無極作無聲臭如何
  無聲臭只是無形狀若稍有聲臭便渉形狀落方體是有窮極處不得謂之無極矣文公解用無聲臭語是説二字之大義詞不廹切而其理自曉然學者又過索二字於𤣥妙不知此只是無窮極耳故今只就近而前訓之語雖平常而意旨則甚親切明白矣
  問無形狀是形容此理之本體無窮極是推䆒此理之妙用否
  體用皆然不必判作二意指定分開説恐又成二截渉於有形狀有窮極而不圓矣
  問理無形狀無界限間隔須把形器相比並看方影得此理本自渾淪
  理不在形器之外非可離形器而求須大著下學工夫從千條萬緒中串過來到合聚成一箇物處方真見得此理之爲渾淪至極亦便實能體得渾淪至極者在我矣
  問前截䝉面誨云太極只是理自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稱及形器已具而其理無眹之目此物本渾淪無徃而不渾淪總萬物爲一太極固是渾淪散而爲萬物則萬物各具一太極个个又渾淪如月落萬川處處皆圓而其實在天只一个月恁的圓自四方八面凑合來到此中間爲極更無去處自此中間分散出去四方八面都个个停勻亦無偏剰亦無偏缺推之萬古之前不見其始之合引之萬古之後不見其終之離自其冲漠無联而天地萬物皆由是出便是無極而太極及天地萬物既由是出而又依舊冲漠無眹便是太極本無極某細攷此段只是發明渾淪底意總萬物爲太極一節是言自一而萬个个圓足更無虧欠也自四方八面凑到中間一節是言中外凑合面面停勻更無剰欠也推之萬古一節是言圓物活轉不停更無頭尾也自其冲漠無眹一節是言圓底體相常自若更不隨物變化也葢此理本圓故如此縱横顛倒或開或合看來看去無徃而不渾淪未審是否
  説亦得之而未能意味浃洽大抵第一節言太極渾淪之理自末而本自本而末一聚一散而太極無所不圓具也第二節言太極渾淪之象自愽而約自約而愽一闔一闢而太極無所不至極也第三節言太極渾淪之全體自萬古之前與萬古之後總只是一太極也第四節言太極渾淪之妙用自無而入於有自有而復於無又只是渾淪一無極也可熟玩之
  答陳伯澡問西銘
  問西銘專言事天事親之事
  西銘非將事親事天並言乃是借事親以形容事天云耳
  問知化善述其事窮神善繼其志
  化者天地之用知化則如孝子之善述其事神者天地之心窮神則如孝子之善繼其志
  問訂頑立心便逹天徳是言人能以訂頑立心則廓然大公便純是天理
  訂頑是説人之立心如此天徳在天言則天理流行爲人物所得者在人言則人所得於天之理也
  問西銘是原道之宗祖
  原道説無原頭西銘從原頭説來所以爲原道之宗祖問游氏讀西銘曰此中庸之理也是言人物體性之所自來否
  不止是言性體之所自來須兼事天節目言之皆是日用切已之實無過無不及所以謂中庸之理也
  問西銘有箇直下底道理有箇横截底道理
  如乾稱父至顛連無告是直下底道理自于時保之以下是横截底道理
  答陳伯澡問詩
  問詩大序六義註比中有專於比而又有兼於興興中有專於興而又有兼於比難曉
  不正言其事只以彼物譬喻其意是之謂比如螽斯鶴鳴匏有苦葉之類全章皆比乃專於比者有上二句是比下繼有詞若相因者是比中兼興如南山甫田揚之水蜉蝣之類是也只托物興詞無意義相協者是之謂興如南有嘉魚南山有臺蓼蕭湛露園有桃山有樞終南黄鳥晨風墓門澤陂之類是也有託物起意與下文意義相類者是興中兼比如菉竹菁莪鴻鴈旄丘之類是也然詩人之情本甚坦易明白和平溫厚絶無一㸃磽确讀詩者須從容涵泳以㑹其大旨不比他書須逐字究索便拘礙滯泥而不通也
  問二子乗舟詩李迃仲説父之命有可從有不可從者伋既不能避害而見殺是不可從而從也夀之爭死無救於兄而重父之過非義也如太子申生謂之恭則可謂之孝則不可若伋夀以恭名之則可論其孝則不可竊謂伋可謂之恭夀恐不得謂之恭否
  父母有過則諫三諫不聽則號泣以感動其天性之真心諭歸於道而無陷於惡然後爲孝今二子争相爲死葢急趍父之非命而恐傷父之邪志違經背理甚矣此其事無足深論而其志實爲可哀故作詩者姑以著國人悲傷之情一以痛二子之殉小節而忘大義一以惡宣公之溺人欲而㓕天理也
  答陳伯澡問書
  問書序
  序乃先秦之儒孔門之後不可的知其誰何决非孔子作明矣如康誥酒誥梓材三篇乃武王封康叔告戒之詞而序以爲成王可見其誤
  問舜典以下春秋傳引曰夏書而今云虞書乃孔子所定者何在
  夫子定夏書爲虞者以其皆舜時事
  問古人教人必先以樂是何意
  古人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自幼年已學樂至成德時必成於樂今此學廢已久視樂爲賤藝見此等話自詫異問水火金木土榖惟修文公傳以水尅火以火尅金以金尅木以木尅土而生五榖或相制以泄其過或相助以補其不足是如何
  逐件言之在水克火則燎者沃之鍛者淬之火克金則硬者柔之軟者剛之金克木則節者削之偏者直之木克土則髙者平之低者填之土克水則穴以滲之隄以瀦之此相制以泄其過相助以補其不足也又一套言之則以水制火乃不至焚燎而可鍛金金成器則斵木爲耒耜然後可以治土而播種焉此五行相克以生五榖也至若木乾則火熾火熾則竈土熱土熱則鼎金焦金焦則水沸然後可烹飪以食焉此又五行相生以熟五榖也
  問昏迷不㳟侮慢自賢
  昏迷不恭言處已處侮慢自賢言待人處二句相對惟昏迷不恭故反道惟侮慢自賢故敗德民棄去不與保邦亦與天降之咎句意相對
  問剛而塞彊而義剛彊二字不知何訓
  剛者勁而不屈彊者壯而有力剛而弗實則屈於物欲矣彊而弗義則爲血氣之勇矣
  問九德有與教胄子之目同其意同否
  上九字以性質之美言下九字以學力言所以成是德者前命䕫教胄子有與此同其目者彼因其性質之美而輔翼以成之此則以其德之已成者言之也
  問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只是作繪與繡何預
  青黄赤白黒性曰采施曰色衣皆𤣥裳皆纁所象十二章或繪於衣或綉於裳皆雜用五采本性而施之爲五色也
  問五子之歌五子仲康少康是其二也
  少康乃相之后緍逃有仍而生去太康時已逺非可以爲太康之弟也
  問五章每人各作一章或云只是篇次
  五章各出於五人而詞意相次從輕至重渾如一人之手見其同心一體憂國之深也
  問東坡少頴東萊三失之説孰是
  蘇氏三失之説雖明然篇中無失天命之意未敢信其爲必然看來林説爲長失而至於三則彰著已甚民怨必叢至矣人君弭怨之道豈在於已明而後圖之當圖於未有纎毫形見之初則可以絶怨之根矣此三句自然相應可詳之













  北溪大全集巻四十二
<集部,別集類,南宋建炎至德祐,北溪大全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