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南陽先生詩集
卷下
作者:白賁華
1249年

编辑

題古阜縣客舍幷序 编辑

貞祐十年壬午年有二日。途經是邑。有吾友綠湖先生買酒勸留。綢繆話舊。忽慨然歎曰。此邑古之剌史官也。風物不減於他州。而又年年華使往返於此者多矣。奈何於樓館軒壁間。無一首詩。此乃邑中父老之所共恨也。請公不吝一句。留于板面。以雪林泉之恥。吾非公之望。將誰望焉。僕於先生。鑽仰最深。重違其懇。仍用先生所正之韻。強成荒蕪一首。題于壁上。

瀛州形勝地。半日駐征鞍。牛岸短煙暗。鷺村疎雨殘。倚欄花氣暖。欹枕竹聲寒。早晩投簪紱。隨君理釣竿。

次韻南景福寺留題普德聖師飛來方丈處也 编辑

杖頭飛一室。向此太平鄕。雲重朝鍾澀。風泠午枕涼。雪留侵戶月。時有春雪秋早滿階篁。數日隨僧□。[1]

编辑

。。。夕暉紅欲薄。霜竹遠相連。▦歇▦亭月。▦▦岳寺煙酒可朝一醉。燭未夜三燃。千里有餘恨。問師憐不憐。

次韻題彰聖寺▦樓 编辑

江山萬萬又千千。春花早委▦▦▦。洞密樹陰繁似▦。林深雨色細如煙。龕燈▦窓明▦暗。雲天微茫斷復連。賴有吾師巧增損。▦中風▦四時便。

次韻玉果縣客舍李按部留題 编辑

春雨▦▦▦。▦▦▦念▦。旅愁燈燭▦。▦▦▦▦知。吟罷詩盈軸。歡餘酒滿巵。此行猶可記。落筆愧羲之。

到光陽客舍與安君孝德夜飮二首 编辑

我本疎狂不似人。連年承命又南巡。花鄕忽遇知心友。▦色雙分▦▦春。

萬里征衣一拂塵。橘杯傾盡洞庭春。餘歡未畢鳥▦落。入夜靑燈稍可親。

次韻題玉龍寺三首 编辑

洞密嵓深紫華重。夜來禪鉢呪降龍。打眠窓外猿窺枕。人定庵前鶴訪松。峰缺呼看明月湧。庭幽喚破碧苔封。因知此地尤淸勝。駐得吾師不繫蹤。

蕭條一徑竹陰深。歲久沙啚沒舊林。滿洞烟霞知有計。千年塵土已無心。雲壇往事參如昨。▦凉淸歡興在今。稽首淚瞻堂上影。却嗟生晩未曾尋。寺有道詵禪師影

溪山千古▦。草樹四時靑。爐鴨頻開喙。床龜好養靈。一條防火杖。數幅換鵝經。這裏許多味。幽奇不可形。

宿求禮縣客舍次壁上韻示大▦二首 编辑

朝出白鷄山下路。暮投鑽燧驛東鄕。小溪短艇橫淸淺。落日孤村入杳茫。絶壁亂雲銀闕湧。遠山光燒火城長。夜深困臥初驚夢。背壁殘燈半映床。

風月何論費孔方。▦▦千古太平鄕。滿軒松竹憐蕭灑。隔岸江山喜淼茫。▦色已將煙色遠。仁聲更與水聲長。我來解帶閑欹枕。半日疎傭寄一床。

次韻題咸陽壁上 编辑

呼來一外勝凉州。醉向花前好暗遊。松韻客歌殘月枕。笛聲人倚夕陽樓。半軒野色濃如畫。滿眼風光凝不流。莫愧歸程春雨急。天心慮遣使華留。

歷謁白月寺堂頭。次韻壁上詩。二首 编辑

佛川村兩聖。於此卜芳隣。白月山光遠。▦▦▦▦新。幾時相訪道。一旦共歸眞。可惜千年事。鏘鏘激後人。

行行叩寂禮金人。滿壑雲煙夜作鄰。踏破蒼苔尋異跡。靑松側畔被僧嗔。

次韻題伽倻寺 编辑

院靜軒䆫省撲綠。檀檜無枝不記年。我來勝境問前事。僧言靈蹤在塵篇。舊山老獸歸何處。獵客願意感諸天。昔新羅獻▦▦▦▦▦▦▦▦見老猪被厄因願▦▦▦▦▦▦▦從此蓮宮成不日。一憑雲搨若登仙。滿壁新詩摘宋艶。數行醉札奪張顚。祝君餘外可繼吟。狂簡不知裁斐然。

次韻仇知部曲留題 编辑

旅舍憐人載酒過。聞䆫斗影落銀河。江南到處宜行樂。何用區區苦憶家。

宿邦先生草堂。次壁上韻。 编辑

湖天歲序幾循環。野色秋來已着斑。漏月松陰千里暗。掀風竹翠半庭閑。晴江碧遠寒鴉外。夕照紅伭落雁間。明月東西分袂處。一盃多感重於山。

邦先生餞至野外以詩贈別二首 编辑

野愁鴟引去。江恨雁拖來。欲別末能別。一盃仍一盃。

橘香千里地。不遠訪君來。別酒邦辭醉。兩三▦皺盃。

次韻安君孝德贈會仙率兒二首 编辑

我狂如蝶又如蜂。柳怨花愁夕照中。一日餘歡多日恨。翻思未若不相逢。

誰知紅豆骨中思。摠是靑樓夢裏期。因憶江南花一朶。會仙亭山逞芳姿。

次韻長興府客舍留題 编辑

千里春風似我驅。江南此地足遊娛。一軒風月同詩叟。萬頃煙波問釣徒。別去柳枝誰贈客。賞来花艶信傾都。仙桃更愛紅如醉。摘取應先遣木奴。

次韻題拯淪寺 编辑

階前鬪雀靜中喧。滿畹香蔬養舊根。喚作拯淪知有稱。一憑經榻滌塵痕。

次韻題五臺寺三首 编辑

御札題華榜。層臺聳翠巓。慈風三草地。法雨四花天。聖境輸檀懇。眞空締芥緣。勤勤更瞻仰。廣大自如蓮。

幽栖山閴▦。道兒鶴飄然。暮聽三千偈。朝觀十二緣。竹聲風雨夜。松色雪霜天。賴有紗籠句。佳名壓八巓。

十年塵遂眞風散。衆罪霜隨慧日消。若問吾家這介事。黃花翠竹兩蕭條。

次韻題穿堰寺 编辑

雲深水暗稱幽行。入夜從敎擁火城。嘯月澗猨如許恨。罵花山鳥自呼名。沒絃琴瑟松鳴響。不雨雷霆梵動聲。保眞雖微靈應速。吾今稽首又輸誠。

次韻題海印寺 编辑

石徑幽深鳥伴行。滿軒煙月放歡情。幢幡掩映溪涵影。鍾梵鏘洋谷答聲。坐久洞雲生又滅。談餘籠燭暗還明。許多風物堪取拾。作記吾今愧李程。

次韻題鳳栖寺 编辑

滿院松杉似鄧林。枕寒方覺露華侵。茶煙已許烹圓玉。酒席何妨酌鬱金。萬壑淸流宜洗耳。一軒明月可傳心。此間道味誰嘗遍。寶樹無風自妙音。

俠州南樓席上。贈別太守。 编辑

惜別重開宴。臨行一上樓。詩筵腸錦爛。伶席[2]

编辑

。。。無所動淨無緣

本淨 编辑

夢裏隨流與返流。覺時閑卧一如床。一如床上本來身。有底老病多悲凉。妄心所造大狼藉。幻化空身具足粧。虛妄虛妄亦虛妄。浮世千般事渺茫。

短歌 编辑

手裏拈摩蜜半生。仍遭九棒力應輕。起來擔取砂長鼓。三角營齋信步行。

吾輩所唱無常歌者。是誰之作。懶庵居士演一爲三而唱之。杜撰禪和束三爲一以謝之。內外相資。殊途同歸者矣。益藏

吾家曲子是無生。一唱能令萬病輕。多謝淨名成玉偈。泠泠千古許流行。

奉答二首 编辑

落花嵓畔訪空生。流水聲中萬事輕。願沐餘冷除熱惱。禪河誰許借舡行。

定骨年來大瘦生。片雲孤迹到頭輕。夜深一聽曹溪曲。始信嘶風木馬行。

吳先生見和。復次韻。二首 编辑

無常數曲悟浮生。聽罷方知病骨輕。一宿曹溪何處客。興來囉哩唱歌行。

舊地凄凉百感生。滿朝朱紫一毫輕。誰知▦外安排處。好與先生任運行。

崔處士見和。復次韻。二首 编辑

向時心海惡風生。箇箇浮漚水上輕。莫道隨流難返棹。波頭亦有丈夫行。

古寺閑房寄一生。經䆫始覺衲衣輕。空門氣味須參取。江闊風舡載月行。

和西院歇禪師風甌頌 编辑

問師風動砂甌動。微妙聲傳二六時。介裏若明今日事。貍奴白牯也應知。

珠韻細春微動處。珮聲寒碎亂搖時。我今稽首圓通主。一曲猶難了了知。

復次前韻。謹成三首。奉呈懶庵居士。 编辑

[3]

京山府副使,尙書禮部員外郞白公墓誌。國子祭酒,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李奎報述。 编辑

歲甲申月孟秋。京山府守白公卒于理所。夫人至京師。旣襄事而將葬也。知予於君爲舊執。使其孤希諗,叔明等來泣乞銘。予於是論次而識之云。君爲人敦篤謹愿。不抗以自高。不婉而苟順。實醇厚正直君子也。少力學。工屬文。年十九。初擧省試中之。是戊午憂之五月也。至六月。又擧春官擢第。大抵連月再捷。士所難得。而君又年少。故人益異焉。泰和六年。籍屬內侍。居近密者十有九載。以幹事貞固稱。我朝成例。凡禮敎選席。使近目之能文者主之。故上以曹溪之選委君焉。君精汰遴揀。所得皆一時名衲子。後多爲法王宗匠。騰蹂叢林者。又西海經契丹寇擾。凋弊尤甚。上遣君爲蘇復使。君以便宜賑貸。所活不可數。民於是幾骨而復肉矣。凡閱官。自句覆院判官。歷補秘書,校書郞,衛尉寺注簿,少府寺丞。五遷至閤門祗候。未幾。以尙書禮部員外郞賜紫金魚袋。拜宣州防禦副使。病不克赴。間一年。復出守京山府。到官數月。病復作。遂不起。享年四十五。以是年九月某日。葬于某山。嗚戲。以君之聰明才幹。得官爵壽命至於此。而文章不得以潤色皇猷。道德不得以康濟時用。是尤可惜者已。君諱賁華。字無咎。淸州藍浦郡人也。故朝議大夫,判秘書省事,翰林學士,知制誥諱光臣之子也。而故通議大夫,太僕卿賜紫金魚袋。贈三重大匡諱司淸之孫也。娶金紫光祿大夫,尙書尤僕射判三司事,太子賓客林諱惟謙之女爲配。凡生二男。曰希諗。祝髮爲浮圖。曰叔明。甫冠未仕。君晩喜禪法。自號參禪居士云。銘曰。

嗚戱白君。止此而已耶。束髮飛騰。意在千里。孰云暴顚。賷志入地。宅兆孔寧。維子孫之祉。

  1. 落張四頁
  2. 落張四頁
  3. 落張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