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钢铁工业 必须首先开发矿业

发展钢铁工业 必须首先开发矿业
本溪钢铁公司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
1971年4月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矿山是钢铁工业的基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矿石是高炉的“粮食”,发展钢铁工业,必须首先开发矿业。抓住了矿山建设,就使得钢铁工业有了坚实可靠的原料基础;抓住了矿山,发展钢铁工业就有了主动权。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开发矿业”。没有原料,光搞加工工业,就叫作只搞“无米之炊”。因此,要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就必须狠抓矿山建设。只抓炼钢炼铁,不抓矿山,就会使高炉处于“等米下锅”或“无米下锅”的状态,使钢铁生产陷于被动局面。

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极力推行“抓中间带两头”的反动方针。所谓“抓中间带两头”,就是只抓炼钢炼铁,不抓矿山和轧钢。其反动实质就是用冶炼压矿山、压轧钢,破坏钢铁工业。

刘少奇一伙人在推行“抓中间带两头”反动方针的同时,还散布什么“开矿不如买矿”的谬论。他们说什么:开矿需要的时间长,投资大,不好管理。一句话,就是既费事又赔钱,不能干。

建设一座矿山,确实要比建设一座高炉花费的时间长,投资大。但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钢铁工业,一不能靠掠夺原料,二不能靠从外国购买矿石,必须立足于国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果按照刘少奇一伙人的办法,实行“开矿不如买矿”政策,就等于把自己发展钢铁工业的命运攥在别人的手里,主动权由别人来控制。人民公敌蒋介石不就鼓吹过“以利用外资为上策”的卖国政策吗?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引狼入室,将中国变成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控制的市场,在政治上沦为他们的附庸。

本溪钢铁公司吃尽了刘少奇一伙“抓中间带两头”反动方针的苦头,钢铁生产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曲折的道路。

本溪钢铁公司是一个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老企业。解放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下,矿山生产被搞得百孔千疮,支离破碎,生产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解放后,广大工人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意气风发,积极开发矿业,很快地恢复和发展了矿山生产,使钢铁生产逐年上升。

后来,由于刘少奇一伙人在矿山建设上,大肆贩卖“爬行主义”、“洋奴哲学”、“专家治厂”等黑货,影响了钢铁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一九五八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本钢的广大工人掀起了一个为革命多开采矿石的群众运动。一九五九年,本钢铁矿石的产量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矿山的发展,促进了钢铁生产的发展,钢铁的产量得到迅猛的增加。

一九六二年,刘少奇一伙对矿山生产进行大杀大砍。他们一方面迫使新矿山下马,另一方面,又对老矿山实行只采矿不剥离的做法,造成采剥比例失调。就这样,使铁矿石和钢铁的产量,比一九五九年下降了很多。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流,冲垮了刘少奇一伙人破坏矿山建设的阴谋。本溪钢铁公司革委会成立后,率领广大革命群众,高举“鞍钢宪法”伟大红旗,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伟大指示,使老矿山焕发了革命青春;同时,又对新矿山进行了开发和建设。由于钢铁生产有了坚实可靠的原料基础,铁矿石的产量比革委会成立前的一九六八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六,生铁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三,钢增长了百分之五十。

本溪钢铁公司钢铁产量往来徘徊的事实,清楚地说明,每当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伟大指示得到贯彻执行时,矿山建设就顺利发展,钢铁生产就迅速增长;相反,每当这个伟大指示受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和干扰时,矿山建设就受到挫折,钢铁生产也就必然下降。

本溪钢铁公司钢铁生产往来徘徊的事实,使我们得出一条重要的经验,这就是:发展钢铁工业,必须首先开发矿业。我们要狠抓矿山建设,大打矿山之仗。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