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合肥市统计局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6月5日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工业

编辑

(一)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编辑

201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2384个,从业人员75.22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43.1%和60.7%。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2048个,占97.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5个,占0.9%;外商投资企业221个,占1.8%。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137个,占全部企业的1.1%;集体企业105个,占0.8%;私营企业9738个,占78.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6.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5.4%,外商投资企业占7.8%。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6.3%,集体企业占0.4%,私营企业占46.0%(详见表2-1)。

表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12384 752225
内资企业 12048 652908
   国有企业 137 47504
   集体企业 105 3133
   股份合作企业 41 1292
   联营企业 15 602
   有限责任公司 1511 159744
   股份有限公司 151 83357
   私营企业 9738 345982
   其他企业 350 1129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15 40692
外商投资企业 221 5862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5个,制造业12076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23个,分别占0.7%、97.5%和1.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0.6%,制造业占9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4.3%。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5.6%、8.0%和7.2%(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12384 75222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1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3 256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7 1095
非金属矿采选业 36 853
开采辅助活动 2 36
其他采矿业 6 28
农副食品加工业 635 35474
食品制造业 372 17108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15 7000
烟草制品业 1 1711
纺织业 293 16705
纺织服装、服饰业 549 29002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18 907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02 4402
家具制造业 398 12768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6 5316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542 21676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36 9320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7 44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86 27879
医药制造业 161 7300
化学纤维制造业 33 7158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711 4136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197 4548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70 1850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0 2145
金属制品业 953 52159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25 53082
专用设备制造业 838 39480
汽车制造业 557 6023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52 617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111 11754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54 54523
仪器仪表制造业 228 7068
其他制造业 103 2747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61 791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02 170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5 2490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4 317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44 4214

(二) 资产总计

编辑

201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579.82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72%(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合计 6579.8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6.9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29
非金属矿采选业 12.28
开采辅助活动 0.18
其他采矿业 0.04
农副食品加工业 227.45
食品制造业 49.1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42.17
烟草制品业 59.94
纺织业 55.59
纺织服装、服饰业 46.3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8.0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5.12
家具制造业 43.41
造纸和纸制品业 22.4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93.5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5.71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6.3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16.19
医药制造业 68.56
化学纤维制造业 85.7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50.7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48.5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91.6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77
金属制品业 311.69
通用设备制造业 388.88
专用设备制造业 484.47
汽车制造业 505.8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8.9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933.5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88.95
仪器仪表制造业 38.47
其他制造业 19.29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91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6.7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969.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68.9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7.36

(三) 资产贡献率

编辑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5.9%,比2008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为16.4%,比2008年下降10.7个百分点;制造业为17.8%,比2008年上升0.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7.8%,比2008年下降0.4个百分点(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
总资产贡献率(%)
合计 15.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6.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7.8
非金属矿采选业 7.1
开采辅助活动 -
其他采矿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17.5
食品制造业 24.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1.9
烟草制品业 93.4
纺织业 24.0
纺织服装、服饰业 27.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6.9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7.0
家具制造业 3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21.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1.9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6.9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36.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6.1
医药制造业 23.0
化学纤维制造业 6. 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4.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6.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2.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5
金属制品业 17.2
通用设备制造业 17.1
专用设备制造业 23.0
汽车制造业 10.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8.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1.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9.8
仪器仪表制造业 17.5
其他制造业 19.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5.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3.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8.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7.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9

(四) 企业研发活动

编辑

201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430个,比2008年增长112.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18.5%。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4264人年,比2008年增长138.1%。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75.98亿元,比2008年增长248.2%;R&D经费投入强度为1.08%,比2008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详见表2-5)。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1008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74件,分别为2008年的9.1倍和17.1倍;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3.4%,比2008年提高15.6个百分点。

表2-5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R&D经费支出(万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合  计 759825.3 1.08
采矿业 474.9 0.2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74.9 0.28
制造业 710306.7 1.03
农副食品加工业 5334.1 0.14
食品制造业 1032.9 0.1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47.7 0.03
烟草制品业 9030.9 0.29
纺织业 688.0 0.07
纺织服装、服饰业 229.4 0.03
家具制造业 4639.2 0.58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441.8 0.13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44.7 0.0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6248.5 0.68
医药制造业 23234.1 5.44
化学纤维制造业 2398.4 0.5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8281.6 0.9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61.7 0.1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386.7 0.1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353.0 1.82
金属制品业 39570.1 0.97
通用设备制造业 66497.9 1.32
专用设备制造业 31788.8 0.80
汽车制造业 112677.2 1.7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719.5 0.7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23305.4 1.3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9686.7 1.85
仪器仪表制造业 9258.0 2.69
其他制造业 464.2 0.26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086.2 3.9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9043.7 1.4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9042.3 1.68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4 0.00

(五)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编辑

201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79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7.8%。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或研发)经费支出14.99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21.1%, 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6%,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13个百分点(详见表2-6)。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16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94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48.9%,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6.0个百分点。

表2-6  按领域分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R&D经费支出(万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149897.1 2.16
1.医药制造业 23234.1 5.44
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93973.5 2.42
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0.00 0.00
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22980.6 1.04
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9708.9 2.55

二、 建筑业

编辑

(一)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编辑

201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5794个,从业人员98.07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21.7%和55.5%。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5782个,占99.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4个、8个。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59个,占建筑业企业法人的1.0%,集体企业30个,占0.5%,私营企业4552个,占78.6%。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占0.2%。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9%,集体企业占0.4%,私营企业占44.2%(详见表2-7)。

表2-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5794 980724
内资企业 5782 978569
 国有企业 59 48268
 集体企业 30 4299
 股份合作企业 8 1669
 联营企业 5 114
 有限责任公司 929 446350
 股份有限公司 46 42339
 私营企业 4552 433629
 其他内资企业 153 1901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 165
外商投资企业 8 1990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11.7%;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6.2%;建筑安装业占18.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54.1%。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54.2%;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0.6%;建筑安装业占7.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18.2 %(详见表2-8)。

表2-8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5794 980724
房屋建筑业 676 531863
土木工程建筑业 941 201815
建筑安装业 1042 68949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3135 178097

(二) 资产总计

编辑

2013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258.84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59.4%(详见表2-9)。

表2-9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合    计 2258.84
房屋建筑业 758.47
土木工程建筑业 1092.88
建筑安装业 214.37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193.12

注释:

编辑

[1]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4]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