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春堂先生文集/卷十六

卷十五 同春堂先生文集
卷十六
作者:宋浚吉
1682年
卷十七

雜著

编辑

乙亥正月初三日曆書題辭

编辑

余年今已三十。學不長德不進。而疾病日痼。舊習未刮。有時思之。惕然奮發。而一時意氣。易得消散。心術之間。隱微之際。尤悔日積。李先生所謂昨日所爲。今日難改。朝悔其行。暮已復然者。眞余之謂也。此蓋氣質浮弱。工夫不篤而然也。從今以往。庶幾改之。書此以爲師。朝起有感而書。李先生卽栗谷文成公

書示李氏子德輝○戊寅

编辑

你之從我遊。殆三年於此。意甚勤也。顧余積病沈痼。精力消剝。自救不給。旣未能表率。又不得嚴課。夷攷汝言動猶夫前也。學業猶夫前也。容止猶夫前也。未有以慰人之意。刮人之目。此豈汝父母奪恩示義。千里津送之意耶。莫非余爲師無狀。不善敎導之罪也。尙何言哉。汝之資質。本非不可爲善者。惟其童心未祛。汚習甚痼。長者之前。稍似修飭。出門之後。便作異人。讀書旣不勤。制行又不雅。戲言戲動。殆於流蕩醜慢。每爲儕流所賤。而尙不知回心易慮。惕然奮勵。此豈獨余之罪耶。今其歸也。將何顏拜汝父母。又何顏見汝隣里鄕黨耶。汝之齒行。且十有六矣。如是漫浪數年之後。必未免鄕里之常人。雖欲悔之。已無及矣。吁其懼哉。黃溪有大師。方設皐比以講道。汝若負笈往從。得有啓發大善。此若未易。須與黃郞連床講劘。將小學日溫數十行。字字句句。皆要踐履。且受論語。日誦五六十行。餘力又溫孟子。循環熟讀。如誦己言。非惟口讀。必要心體。非惟心體。必要力行。必以變化氣質爲務。日用之間。一言一動。必先思之曰。是果合於義耶。是果合於理耶。吾父師聞之。以爲如何。臨深履薄。策勵勱往。如是而心地不開。學行不進。不得爲善人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父母欲之。鄕人榮之。順是以往。將有無限好事。不知何憚而不爲是耶。嗚呼。悠悠歲月。不肯待我。一往而不復返矣。吾非無意於此事者。病不可爲矣。今書此以勖汝。且仍以自悼焉。

遯巖書院刱建通文代院儒作○壬申

编辑

右文爲裒聚財力。以建沙溪先生祠宇者。蓋天之生賢。世不常有。故其生也榮。其死也哀。雖地隔千里。世後千載。猶必尸而祝之。以伸其景慕之懷。而況樑木纔摧。徽音未沫。游居講道之鄕。杖屨優游之地。儀形謦欬。彷彿如昨。則其所以想像瞻慕者。又豈隔千里後千載之比耶。惟我先生。以純粹篤厚之資。接師友淵源之緖。承壽道脈。綱紀人倫。其所得之淺深。所造之高下。有非末學膚見之所可槩測。而若其居深積厚。睟面盎背。融和坦夷。洞徹無間者。則童孺下賤。亦足以覰焉。豈所謂光風霽月泰山喬嶽者非耶。嗚呼。道之興廢。實係於天。用舍行藏。雖不足言。而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畏。一世之公議以重。後生之趨向以定。則先生之道。雖未能得行於當時。而其繼往開來之效。則有不可誣者也。噫。吾儕何幸而並生於一世。又何幸而並生於一方。聞風而誠悅。覿德而心醉者。凡幾年所矣。則環東土一域。雖莫不尊師。而罔極之恩。在吾黨尤切。卽今祥麟逝矣。儀鳳去矣。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不有妥靈之所。以寓羹墻之慕。則將何以慰後學安仰之痛。而衛斯道將墜之緖耶。連山一邦。乃是考亭之婺源。而詩書之鄒魯也。步武所曁。草木含馨。金聲玉色。怳隔前晨。則俎豆妥享。捨是宜無他焉。爰謀經始。刱茲廟宇。而力綿費鉅。惟不克有成是懼。斯非一人之阿言。一家之私事。凡有秉彝之天而不外於先生之道者。其孰不同聲而應。嚮風而趨乎。吾知斯役也。將不勞而事集也。於戲。百世在前。萬世在後。先生之道。不可氓。地有遠近。時有古今。人心之同。不可誣。凡在吾徒中人。盍各勉旃於斯。

一鄕以宋生時昇孝行呈方伯文代鄕人作○壬申

编辑

伏以褒賢旌善。乃有國之先務也。一有出天之孝。高世之行。湮晦泯沒。使後之人不得爲矜式焉。則此固君子之所憾。而其責宜必有任之者矣。縣內南故士人宋時昇。非有師友見聞之益。而愛親之誠。得於天性。迨其父疾病將死。斷指以進。得延旬日之命。及遭喪。不克葬殆一歲。自夏至冬。長伏露次。手足爲之凍裂。啜饘粥以終制。厥後母喪。哀毀益篤。只以粟米作粥而飮。鹽醬菜果。絶不入口。其時患痘疾幾死。而未嘗一日廢祭曰。一息尙存。忍付饋奠於他人乎。如是數月。竟得生全。隣里感歎。咸以爲誠孝所致。三年之間。不曾啓齒而笑。嚴截內外之防。足跡不及中門。其兒患痘而死。亦不入見。有時上墓。終日號哭。眞元旣毀。兩眼先病。家人愍之。少以稻米雜之粟粥。冀或補其元氣。則終其日不下一飮。家人不敢更進。遂致兩目全盲。仍成癈疾人矣。家貧屢空。朝夕稱貸。而至於祭祀。則雖朔望參禮。情文畢備。雖起動須人。奠灌必親。終其身不怠。大略如斯。疏節難悉。茲所謂出天之孝者非耶。此人之祖曰慶昌。壬辰之變。不幸逢賊。以身翼蔽其父而死。國家旌其閭而復其戶。及其孫而繼有此人。益可尙已。頃年。父老宗族。合辭聞之於方伯。方伯轉聞於朝廷。朝廷有生前復戶死後旌閭之命。故其生也。本縣已施復戶之典矣。今其死。歲星已周。而旌閭之典。尙未擧焉。蓋緣土主數易未遑焉耳。今聞襜帷行過。茲敢申告於採風之際。其時事目。營中若本縣。想皆有藏。伏乞閤下取而考之。依朝家已成之命。俾卽行之。若或文籍見逸於兵火。亦宜申稟朝廷。趁時勘定。使祖孫並美。輝映一閭。則斯非但十室之幸。其有補於風化。豈淺鮮乎哉。嗚呼。數尺棹楔。何與於死者。而生等之請。前後喋喋。必欲成之而後已者。誠以忠臣必求於孝子。旌孝乃所以勸忠。在今艱虞之日。尤不可以不急先焉。朱夫子之在漳州。旣錄翁德廣等孝友之實。聞之於朝。繼將紹興死節之臣孟彥卿等。立廟以祠之。先賢遺規。炳如日星。法古準今。長弟行之。斯非閤下之責耶。惟閤下其圖之。

先祖妣柳氏墓所定行歲祭通文

编辑

惟我先祖妣柳氏墓。託在周岸縣寬洞。香火之絶。今百年餘矣。墳塋不治。樵牧不訶。凡在行道。莫不傷嗟。矧我子孫。當作如何懷耶。吾宗黨雖甚衰替。見在尙百有餘人。而居是邦者居半焉。墓之相去不甚遠。而展掃之禮。闕焉不修。使未免於崩廢。則茲非我子孫之責耶。嗚呼。歲一祭之百世不改者。旣是朱夫子家禮本意。則雖無墓田。豈非我宗人之所共勖者乎。茲於今月初九日。願與諸宗賢。會于墓下。展掃禮畢。因講族好。從今以往。歲爲恒式。須於是日。一齊早會。千萬幸甚。

高祖考妣曾祖考妣墓所置田立石事。諸外孫處通文。己卯

编辑

惟我先祖宣務郞府君神主雖祧。墓祭則禮不可闕。而墓田未備。若而孱孫。逐節輪行。殊非久遠之圖。且承仕郞府君墓若前妣完山李氏墓碣文。皆已撰成。而兩墓各在異地。立石尤爲不易。且承仕府君墓田。亦未曾備。易世之后。必有難處之端。茲欲趁此中熟之。歲鳩聚財穀。經紀屢年。以圖四大事。凡我宅相僉尊。親屬雖竭。亦非路人之比。或有聞風而出義者。敢幷布告。惟願隨力以助成此美事。豈勝幸甚。

懷德忠節祠奉安竹窓李公,野隱宋公通文代崇賢院儒作○辛巳

编辑

右文爲。蓋惟江都之變。捨生取義。能以一身扶植民彝。羽翼斯文者。指可多屈。而其中若太常李公時稷,太僕宋公時榮。尤炳炳焉。惟我懷德。實太常公所居之地。亦太僕公之桑鄕也。鄕人。生而講其行義。歿而服其忠節。無以寓其追慕之誠。則相與議建妥靈之所於崇賢祠之傍。工已告訖。將於五月初三日。肇薦肸蠁。是擧也。實係斯文。實關風敎。凡我同志之君子。必有樂聞而興起者。茲敢徧籲。盍亦相率而至。共成禮儀。噫。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尙能相感。況於並世之士乎。況於舊要之人乎。凡諸君子庶幾勉旃。

注山諸宗處通文甲申

编辑

右通文爲。持平先祖考妣兩位墓祭。一依寬洞板橋例。歲一設行事。已爲完定。而主祭宗人宋演祚甫移居他所。呈單請改。茲依家禮諸位迭掌之文。欲令僉位迭掌墓田。次第輪行。從明年乙酉爲始。每十月初十日。依禮設行。而祭物不須豐備。唯務精簡。每位脯醢各一器。果四色。盤床餠麪飯羹各一器。湯三色。炙三獻各二串通六串。雖有無過此式。山神祭亦一例行之。毋有減殺。祭罷。只以餕餘飮福而已。毋或更添他饌。致有難繼之患。幸甚。如有一員專掌久行者亦好。僉尊相議處之。

沙溪先生墓道樹碑時通文乙酉

编辑

沙溪老先生歿十有四年。而追慕之在人心者。如一日焉。豈所謂莫知其所以然而不能自已者耶。先生墓道之刻。尙闕焉。此誠斯文之欠事。多士之所嗟。今者先生嗣胤承旨公。分寸拮据。已始其役。而財力綿薄。萬不逮一。勢將中道而止。噫。此實吾黨之責。而旣不能倡之於前。又不能繼之於後。則其於追慕之義。何如哉。茲願與諸君子共圖之。倘蒙協謀幷力以相之。庶幾斯役得以就完。而吾黨之責。亦可以少塞矣。惟諸君子垂諒焉。

淸州書院泉谷宋公追享通文代牧伯作

编辑

右通文爲。故東萊府伯宋公精忠大節。赫赫在人耳目。今將以斯文公議。醊享於本州。有定院祠者。蓋壬辰之難。實是氣數之大變。國家昇平百年。文武恬嬉。民無死長之志。士昧授命之義。國之不亡。僅一髮耳。公以眇然一个守臣。當賊初衝。首先抗義。視死如歸。自是厥後首尾數十年。成仁取義。以表正人紀。扶樹國脈者。固不可一二數。而實公爲之倡也。然則國家得有今日。繄誰之賴歟。公少卓犖有氣誼。風流標致。儀範一時。當其赴東萊也。朝暮難且作。公有老父在堂。人或勸之勿赴。公毅然曰。不辭難。臣職也。則其定蓋已久矣。城且陷。取朝衣穿甲上。北向拜訖。致書于其父曰。孤城月暈。列鎭高枕。君臣義重。父子恩輕。誦其言千載之下。亦必有感奮流涕而不能自已者。且其僕妾之賤。皆知取捨之分。不汚於讎虜而俱全其節。公之所以有於己而及於人者如此。亡論華夷婦孺。罔不稱誦而嘖嘖焉。尤豈非古今之所罕聞耶。朝家崇報之典。萊城享祀之擧。亦可以少慰瞻聆。而惟此本州。卽公故鄕。墳廬在焉。子姓居焉。州人之所以想慕而興起者。宜有倍於他邦。而尸祝之禮尙闕焉。甚可惜也。州古有院。醊祀慶徵君,朴江叟,金沖庵,宋圭庵四先生。旣又追享韓松齋。夫五賢者。道德學問。固非後生所敢窺測。然槩以論之。雖所造不能無不同。而亦不害其爲同也。今以公之所就儗之。又未知其如何。而古人之言曰。凡學者。所以學爲忠與孝也。學求如是而已。則又何歉於殊途而同歸也。朱夫子嘗記漳州州學東溪高公之祠而曰。孟子論夷惠。以其道不同於孔子而不願學。一朝慨然以百世之師歸之。蓋以二子志潔行高而迹著。故慕之者一日感慨而有餘也。二子之功。誠不爲小。而孟子之意。亦可知也。噫。朱夫子之意。其亦可知也已。雖未知公之風節視高公又如何。而高公旣祠於州學。則以公而合食於五賢者。庶不爲無稽矣。不佞適忝州符。訪公遺蹟。俛仰之間。竊不勝感慨之懷。間嘗竊聽搢紳公議。士林緖論。咸以爲公之所樹立。旣軒天地耀日月。自足以輝映千秋。師表百世。則合享之擧。質諸今昔。庶幾無疑。茲於某月某日。將與州之學子。妥侑如禮。此實斯文盛擧。肅此通告。惟諸君子惠臨以敎之。不勝幸甚。

諸子孫以先祖妣柳氏貞烈呈地主文癸巳

编辑

伏以民等。曾將先祖妣柳氏節行。冒呈縣庭。幸得轉聞。茲奉下帖該曹。以前狀疏略。更使詳細陳聞者。民等當初懼涉煩猥。只陳其槩。殊用歉恨。今承申問。喜得情願。其敢不覼縷。謹按。柳氏卽故麗朝高興伯濬之女。而司憲執端宋明誼之子進士克己之妻也。年二十二洪武壬申歲。喪其所天。只有一孤兒。旣服闋。父母憐其早寡。欲奪志柳氏以死自誓。守義益堅。父母猶不諒。乃負其孤兒。脫身徒步。自松京至懷德。五百餘里。匍匐顚仆。三日不食。歸依舅姑。舅姑初不肯納曰。何辛苦乃爾。女子而不從父母之言。是不識三從之義也。柳氏泣而對曰。所謂三從之義。其不在於背上兒耶。舅姑遂感而許入。與之食則氣竭腸焦。勺水僅下於咽。慈孝愈篤。以終其身。至今二百六十餘年。子孫傳述。古老稱誦。聞者莫不感歎。非可誣也。蓋女子從一之法。實肇於我列聖導化之後。今時則無論士族。以至閭巷賤婦。稍爲門戶子孫計者。無不以守志爲例。國初則不然。麗俗猶存。雖巨室大族。婦女更二。率以爲常。朝家亦無禁令。人固視之恬如。於斯時也。柳氏能自拔於頹波汚俗之中。貞心孤節。可質神明。則求之古烈女。亦復幾人。柳氏之墓。在於本縣東面。其墓表寂寥數語。初非述作之文。樸略已甚。然其曰年二十二喪夫。八十二卒。性如丈夫之志。終身守節云者。正韓公所謂質而不華。猶可考見其槩。而柳氏所負孤名愉。承訓趾美。卽世所稱雙淸堂者。近故金相國尙憲。實銘其墓。而推原世德。並著柳氏之行頗詳。至謂顯於彤史云爾。則金相國非妄言者。尤可徵信。今以兩墓表印本呈納。可考而知之也。柳氏節行。旣卓絶如許。當時合有旌表之典。而至今未擧者。誠有所不可知者。然考之於古。程太史之節義。見於宋祖之世。而至英宗朝。後孫程珦始有旌表之請。晉之陶威公。其忠烈何如。而封贈之典。猶待於朱子。事故差池。理有顯晦。宜亦無惑於今日也。況閨門事迹。易至沈沒。世無劉向。誰則闡幽。今若諉之於旣往而不復理會。則程子所謂昔所未遑今不可復作者。豈非可恨之尤者也。今當盛際。首以敎化爲本。幽隱畢達。遠外無間。民等冀及此時。庶蒙追旌。前日敢相率而冒陳。今因更詢。復此披悉。伏望閤下將此事情。一一轉報。俾卽申啓。許旌其閭。柳氏墓田。亦依例給復。以擧數百年未擧之欠典。以新視聽。以幸世敎。則不惟于子孫有耀。古人所謂重國家之道。亦庶幾焉。民等區區至情至願。實在於此。伏惟閤下垂諒焉。

崇賢院儒呈方伯文代作○癸巳

编辑

伏以吾鄕故有鄭文翼公,沖庵金先生,圭庵宋先生合享之廟。而歲久頹廢。頃年。報官驛聞。改作祠宇。而追享沙溪金先生。江都節死李太常宋太僕。亦以別祠享焉。惟是講堂齋舍之未改者。日益毀圮。而所謂講堂。樑折棟撓。尤難支過。生等大懼講授無所。禮容苟且。前春始謀理新之。金,趙兩巡相。聞其然。皆捐財助力甚優。而役鉅時屈。迄未完功。目今簷楹粗成。堂室未就。強弩末勢。誠不知所以爲計。念惟閤下之於弊邦。實文公之婺女也。爰自父兄。以及子弟。姓名咸載於院籍。而閤下適按茲節。來謁祠下。退坐新堂。視瞻梁梠。則閤下晝錦之榮。邦人慶幸之忱。固不暇言。而於斯役也。閤下烏得而無情哉。噫。天其相之歟。生等聞諸長老。此院之初刱也。姜都憲台爺適按關嶺節。續有大惠。規模苟完。實賴其力。至今傳誦之不怠。伏惟閤下愴桑梓之依然。愍斯院之弊孱。特加軫顧。俾完斯役。以慰斯文之望。則可以繼都憲爺遺風。金,趙兩公。又何足云。想閤下必不待生等之多談爾。

憲府通諭各部榜戊戌都憲時

编辑

夫綱常風敎。國家之所賴以維持。而法府之所常申飭者也。卽今世道益下。人心益偸。子弟或不能事父兄。幼少或不能事長老。間或有傷風敗俗駭聞驚心者。諸部亦不能一一報知于法府。使之趁加懲治。以致習熟耳目。恬不爲怪。我聖上崇化導俗之意。亶豈然哉。從今以後。或有罪犯綱常風敎者。各部勿視尋常。劃卽報知于本府。以爲處置之地。亦須先將此意。一一揭示於各坊各洞。雖愚夫愚婦。各其有司人等隨遇隨曉。使之細知法府之意。有所感發而懲創。如或不謹奉行。且或有犯罪者而不卽來告。發覺於本府之風聞。則各坊任事人。當先受其罪。當部官亦難免其責。茲用預先知委。各須惕念擧行。毋或泛聽。且今奢侈之弊。月益歲甚。聖上每於筵中。丁寧慨歎。凡諸有識士夫。寧有違犯聖敎。自抵法禁者。而其在庶人。亦皆直道之民。安敢自外於作新之化。不思所以遠罪遷善之道乎。況今凶歲。尤宜十分節約。以遵國家之憲章。以求自己之利益。謹就大典禁制中抄出若干條。具列於後。各部一幷知委一幷摘發來報。各相勉勵。以體我聖上崇化導俗之至意事。

贈李生遇輝庚戌

编辑

迂齋李相公愛余甚。常弟畜之。仍得納拜於其伯氏僉樞丈。且與僉樞之胤掌令君游。僉樞丈。眞孔子所謂善人者。非末路衰世所可得也。余常敬慕之。不幸掌令君早逝。相公繼又捐館。僉樞丈獨享大耋。殆九旬而終。後數年。余之第三孫炳遠委禽於掌令君家。掌令君子姓蕃衍。袍笏盈門。福善之理可徵。而其季子君晦甫。遇我特厚。庚戌春。余承召赴朝。君晦邀余館置其家。卽僉樞丈舊居小院廻廊。盆荷砌菊。宛如昔時。而僉樞丈父子與迂老。皆不可見矣。俯仰今昔。爲之愴然一涕。聊書此以示君晦諸昆仲。使益勉於小宛之詩云。

養正齋小記

编辑

庚戌春。余承召赴朝。趙齋郞雲老以婚姻之故。邀余館置其家。所謂聽澗堂者。卽其先王父竹陰丈攸芋。菊松書籍。曾經丈者之手。令人爲之興感也。雲老就堂之北園。搆一小齋。絶蕭灑。北對大隱。南臨城市。東接三淸。西望楓溪。而最是大隱形勝。專輸於此。幽夐靜僻。甲於城裏諸名區。余甚愛之。未數日。余謝病歸。歸來耿耿不能忘。不知此生其果再往其齋。與雲老把酒吟詩。細討岳麓淸趣也否。噫。是歲秋仲上澣。春翁識。

新寧縣環碧亭重修記辛亥

编辑

萬曆辛亥間。先君子出宰花山縣。余年方六七歲。隨往焉。時未省事。而尙記其客館之西偏有小亭。披篁架巖。水㶁㶁循除鳴。幽閑蕭灑。殆非人境。卽所謂環碧亭者也。蓋黃錦溪俊良宰是縣。始刱斯亭。退陶先生作近體七言一律以詠之。今載於文集中。想黃公得此詩。必刊而揭之。以爲一時聳觀之地。而亭與詩皆無在者。先君子以爲亭固不可無。而先生留迹。尤不可泯沒。治事之暇。乃就舊基。重建其亭。益樹以佳花異木。出其詩於集中。精寫以刻。更揭於楣間。亭旣成。仙源金相公,稚川尹相公適奉使以過。留連愛賞。不忍別去。各留五言一律以記之。厥後諸名勝遞筒。酬唱甚多。實一路之勝觀也。歲月旣久。寢成蕪廢。人不知有斯亭。又有年矣。崇禎戊申。咸平李侯材吉宰其地。爲之感慨興懷。重加修葺。間嘗造余以諗之。旣令余寫其亭額。又使作記以識之。余文拙不敢當。而亦有所不忍終辭者。謹肅容再拜。作而言曰。夫邑之有亭館。非直爲觀美。將以頤其神養其精。以淸出治之源。以培興化之本。蓋古人累言之矣。況我退陶先生。誠百世之宗師。其片言隻字。學者猶且珍愛而寶藏之。況言之精者。出於性情之正者耶。先君子卽栗谷先生之門人。尊慕退陶。實有所受。其踵錦溪而修其亭揭其詩者。誠非偶然。而李侯又繼而新之。噫。斯亭可廢而斯詩不可泯也。願後之爲宰。更加敬飭。續而修之。俾無隳壞。且鼓舞邑之學子。不徒誦其詩。又將讀其書尋其道。講習而服行之。其有補於風化。夫豈淺鮮矣乎。余孤露之餘。默思花山舊遊。甲子適一周矣。常願一至斯亭。周觀童子時所遊。玩其花木。問其舊老。以尋先君子之遺迹。一心炯炯。而今老且病。屛蟄桑梓。徒深蓼莪之懷。茲因李侯之請。不覺感慕悽咽。聊書此以示異時之來宰者與其邑之士友。先君子諱爾昌。字福汝。姓宋氏。恩津人。辛亥宰其縣。癸丑罷歸。遺愛至今在民云。

題跋

编辑

王來舊館。書李士尙壁間詩後。辛未

编辑

回瞻壁上二人名。淡水交心是弟兄。去路同行來路未。靑山萬疊獨歸情。

右亡友李上舍士尙之作也。往在孟夏之初。余訪愚伏鄭老于商顏。士尙以親癠問藥於龍城。遂約日聯轡行。甚樂也。行到三山之王來里秣馬。士尙忽喟然而曰。長程並馬。在浮世亦不易也。盍識之。乃索筆題名于館舍之壁間。曁還。士尙先而余後。士尙回到前館。作一絶大書於舊所題名之下。卽此絶也。後十月而余又作商顏行。復投前館。摩挲舊題。筆迹宛然。而士尙已作泉下人。噫。浮生朝露。一至此哉。竊怪其二十八字。無非寫出余今日懷如畫。豈所謂詩讖者非耶。余與士尙結髮同裯。契托金石。而今忽棄我而先逝。則悲士尙者。宜莫余若也。然而余之懸解於斯世也久矣。合散之隨化。脩短之同歸。余固已知之。則亦何必悲焉。姑書此以示同志之悲士尙者云。

朱文酌海跋癸巳

编辑

右朱文酌海十六卷八冊。卽愚伏鄭先生所選定者也。蓋朱夫子大全集。如地負海涵。靡所不有。學者未易窺其涯涘。退溪李先生就其書疏中。爲節要十冊。誠初學之指南。無以尙之。獨其自封事至碑狀諸文字。咸不在選。讀者歉焉。先生平日酷好朱文。常以爲如日星焉河海焉。理義文章。燦然備具。千古以來。未嘗有此。餘以文名家者。殆類徘矣。沈潛玩味。不翅如芻豢之悅口。至於疾病垂絶萬緣俱忘之際。語及此文。則心神如爽輒擧數三行。極論其歸趣而後已焉。先生之於此文。可謂得之於天矣。間嘗手自訂選。取其尤關於大體而切於受用者。編爲是袠。其删節之間。各有權衡。與李先生所選節要者。實相輿衛。其書疏一冊。所以補節要之見遺者也。博學之士。固自有大全集在焉。若其精力不長。未免節約之功者。先將兩書。兼玩幷觀。熟複融貫。以開其路脈。正其規模。然後推以上之。曲暢旁通。則朱門旨訣。精義妙用。其庶幾矣乎。先生不曾自爲題識。蓋亦有微意焉。書行於世有年。或不知出於誰氏。茲敢不揆僭妄。識其顚末如右云。

書高霽峯詩後

编辑

手撫丹山五色姿。最憐頭角稱家兒。風毛異日昂霄漢。莫道狂生不己知。霽峯自題贈同福胤某云

隆慶丁卯間。我王考護軍府君。出宰玉果縣。先君子以童子侍往。霽峯高先生一見而異之。贈以此詩。蓋有知己之托。非偶爾也。後九十餘年。高氏子弟得於遺稿中。書示不肖。俯仰之間。人事之變遷。世故之多端。有不可勝言者。孤露餘生。把玩莊誦。爲之感涕交逬。其曰同福。卽玉果之誤也。甲午十月初五日夜。與子壻輩。偶檢家中故紙。書以識之。

寫進春宮先賢格言屛幅跋

编辑

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周子。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道。爲去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太平。張子。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朱子。世間有三件事。可以奪造化之力。爲國而至於祈天永命。養形而至於長年。學而至於聖人。此三事。分明人力可以勝造化。自是人不爲耳。程子。仁不如堯。孝不如舜。學不如孔子。皆自棄也。呂氏。明道對神宗極陳治道。神宗曰。此堯舜之事。朕何敢當。明道愀然曰。陛下此言。非宗社生靈之福也。右論立志。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整齊嚴肅則心便一。一則自無非僻之干。程。敬是常惺惺法。謝氏。敬者。貫始終。一動靜。合內外。徹上下。小學大學。皆不可闕也。陳氏。思無邪毋不敬。只此二句。循而行之。安得有差。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自此。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棄。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而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否。皆窮理也。程。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讀一句書。須體察這一句。我將來甚處用得。朱。思之思之。鬼神其通之。非鬼神之力。精誠之極也。程。右論居敬窮理。欲當大任。須是篤實。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謝。窒慾如塡壑。懲忿如摧山。遷善當如風之疾。改過當如雷之猛。學始於不欺暗室。程。眞實心地。刻苦工夫。黃氏。言有敎。動有法。晝有爲。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張。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爲甚。第能於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於道亦思過半矣。程。大丈夫心事。當如靑天白日。使人得而見之可也。薛氏。一念之善。則天神地祗祥風和氣。皆在于此。一念之惡。則妖星厲鬼凶荒扎瘥。皆在于此。是以君子愼其獨。張氏。程子甚愛表記君子莊敬日彊安肆日偸之語。蓋常人之情。才放肆則日就曠蕩。自檢束則日就規矩。第一要有渾厚包含從容廣大之氣象。爲學第一。在變化氣質。輕當矯之以重。急當矯之以緩。褊當矯之以寬。暴當矯之以和。薛。人主一日之中。接賢士大夫之時多。親宦官宮妾之時少。則自然涵養氣質。薰陶德性。程。聖可學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爲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周。右論誠正修。治天下有本。身之謂也。治天下有則。家之謂也。本必端。端本誠心而己則必善。善則和親而已。周。正倫理篤恩義。家人之義也。程。人主之家齊。則天下無不治。不齊則未有能治其天下者。然閨門之內。恩常掩義。是以雖以英雄之才。尙有困於酒色。溺於情愛。而不能自克者。苟非正心修身。動由禮義。使之有以服吾之德而畏吾之威。則亦何以正其宮壼。杜其請托。檢其姻戚。而防禍亂之萌哉。古之聖王。敎世子者。必選端方正直道術博問之士。與之居處。又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近世則所敎者不過記誦書札之工。而未嘗開以仁孝禮義之習。至於容貌辭氣衣服器用。則雖極於奢侈而未嘗裁之也。僚屬具員而無保傅之嚴。講讀備禮而無箴規之益。所與出入居處親密無間者。不過宦官近習掃除趨走之流而已。君子之於臣妾。莊而莅之。慈以畜之。朱。一字不可輕與人。一言不可輕許人。一笑不可輕假人。薛。當世之務。所尤先者有三。一曰立志。二曰責任。三曰求賢。至誠一心。以道自任。以聖人之訓爲可必信。先王之治爲可必行。不狃滯於近規。不遷移於衆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也。三代之治。決可復。不以三代爲治者。皆苟而已。程。講學。所以明理而導之於前。定計。所以養氣而督之於後。任賢。所以修政而經緯乎其中。天下之事。無出乎此三者矣。朱。天地不相遇。則萬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程。嘗竊觀天下之人。凡其光明正大疏暢通達。如靑天白日。如高山大川。如雷霆之爲威而雨露之爲澤。龍虎之爲猛而麟鳳之爲祥。磊磊落落。無纖芥可疑者。必君子也。依阿淟涊。回互隱伏。糾結如蛇蚓。瑣細如蟣蝨。如鬼蜮狐蠱。盜賊詛呪。閃倏狡獪。不可方物者。必小人也。朱。伏節死義之士。當於犯顏敢諫中求之。張氏。一念之萌則必謹而察之。此爲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則敬而擴之。人欲也。則敬而克之。言語動作之間。用人處事之際。無不以是裁之。知其爲是。則行之惟恐其不力。知其爲非。則去之惟恐其不果。知其爲賢而用之。則任之惟恐其不專。聚之惟恐其不衆。而不當憂其爲黨也。知其不肖而退之。則退之惟恐其不速。去之惟恐其不盡。而不當憂其有偏也。如此則聖心洞然。中外融澈。無一毫之私欲得以个乎其間。而天下之事。無不如志矣。朋黨之禍。止於搢紳。而古之惡朋黨而欲去之者。往往至於亡人之國。蓋不察其賢否忠邪。而惟黨之務去。則小人之巧於自謀者。必將有以自蓋其迹。而君子恃其公心直道。無所回互。反爲所擠。而目以爲黨。漢,唐紹聖之事。今未遠也。朱。郭公善善而不能用。至於亡國。隱公善忠而不能用。至於亡身。可不省哉。林氏。古先聖王制馭夷狄之道。不在乎威彊而在乎德業。其任不在乎邊境而在乎朝廷。其具不在乎兵食而在乎紀綱。蓋決然矣。朱。右論齊治平。堯欽舜恭。禹孜湯慄。翼翼文心。蕩蕩武極。天德絶四。聖道貫一。三省戰兢。四勿克復。戒懼愼獨。誠明凝道。操存事天。擴充養浩。樂山玩草。吟風弄月。整齊嚴肅。主一無適。博約兩至。淵源正脈。李滉。嗚呼道統在於君相。則道行於一時。澤流於後世。道統在於匹夫。則道不能行於一世。而只傳於後學。道統之傳。始自伏羲。終於朱子。朱子之後。又無的傳。此臣之所以長吁永歎。深有望於殿下者也。今人旣以道學爲高遠難行。而且以古今異宜。爲不易之定論。夫自開闢以來。至于今日。不知其幾千歲。而天地混淪磅礴之形。猶舊也。山川流峙之形。猶舊也。草木鳥獸之形。猶舊也。以至斯人之宮室飮食器用。皆因聖人之制作。不能闕廢。而獨於天敍天秩。因人心本天理。亘萬古而不可變者。則乃安於斁敗。以爲終不可復古者。抑何見歟。嗚呼。其亦不思而已矣。伏望殿下志道不懈。追法堯舜。學以明善。德以誠身。盡修己之功。設治人之敎。毋爲退怯之念所撓。毋爲利害之說所動。毋爲因循之論所拘。必使斯道大明而大行。以接道統之傳。萬世幸甚。李珥。右論道統。

一日。我邸下於書筵下令。令臣浚吉抄寫先賢格言以來。將作一屛。以爲朝夕警省之資。臣承令悚怍。有不敢辭。謹退而掇取明白簡易者凡若干條。槩擧立志窮理天德王道之要。而以先儒臣李滉,臣李珥道統之說終之。若珥之言。則曾進于我宣祖大王。直以堯舜湯武相傳之統。望之於當時者也。臣竊惟念我邸下。以宣祖之正胄。親受我殿下心傳之法。沖年正儲。懋學時敏。日開講席。究觀今古。思所以嗣承而遵法者。靡不用其極。隨時隨地密切加工。書屛寓戒。用意深至。此與湯盤武楹同一揆矣。今臣所摭雖未精當。字畫雖不端楷。然其所寫。皆古聖賢格言至論。建天地質鬼神而不悖無疑者。邸下誠於燕閑之暇。沈思默念體之於身心。驗之於言爲。則或不無少補於作聖之工矣。臣以山野樸陋。猥側群彥之後。自惟螢爝之微。寧裨日月之光。秪有區區惓惓之忠。自不能已。敢以李珥之望於宣廟者。望於邸下。噫。億萬年無疆之休。其在斯矣。惟邸下加之意焉。時崇禎戊戌正月日。通政大夫侍講院贊善臣宋浚吉。拜手稽首敬書。

題振衣閔公汝任題挹灝亭詩後

编辑

松檜陰中一逕開。爲尋高搆暫徘徊。川流直割長郊去。山勢平分遠岫回。最喜曠閑宜偃息。肯將簪弁赴塵埃。幽居我亦從君卜。擬向灘頭起釣臺。

右振衣閔公。嘗爲我先君題挹灝亭者。今逢公曾孫泰重秀才於京邸。相與道舊。爲之愴然書贈。時辛丑仲夏小望。恩津宋浚吉識。

延平答問跋丙午

编辑

右延平答問兩冊三篇。退溪文純公自述其跋文而手寫者。事實俱該。無容更贅。第於兵燹之餘。板本無存。窮鄕學子得見者鮮矣。今燕岐知縣趙侯持綱。承訓于庭。知有此事捐俸入梓。俾廣其傳。其惠後學大矣。抑余於是。竊有感焉。昔滄洲釋菜之擧。朱夫子特以先生醊享焉。其所以闡明聖統之適傳。開示後人之標準。斷爲千古不易之定論者。非偶然也。然至今五百年。而獨不與聖廡從祀之列。其故何歟。往在成化中。皇明琴川周木。以是爲請。而議未克行。士論歉焉。崇禎癸卯。臣浚吉猥陳疏章。力言先生不可不陞祀之意。聖上令大臣議。大臣以異於中朝定制難之。嗚呼。與中朝異制之舛。孰若異於朱夫子定論之爲尤舛耶。此固世道所關。而亦聖朝莫大之欠典也。噫。朱夫子所已行者。猶且爲後世之所難如此。況在後賢之當祀者。其論議之難齊。又何足怪也。雖然。事固有待理必歸正。茲事之行。應有其時。秪宜靜以竢之而已。趙侯請余略記數語于卷末。因道所感如此。俾後之議者。得有所考云。

題任參判義伯冊子後

编辑

今是任兄。曾以此卷見寄。令余揮染。俾作千里面目之資。余衰病甚。諾之未就。而今是兄遽作泉下人。日偶檢舊篋。得出此卷。不堪愴然。強拈枯筆。書遺其諸胤。以寓懸劍之懷。悲哉悲哉。今是。任公別號。

語錄解跋

编辑

我殿下臨筵。方講心經。討論忘倦。一日敎曰。語錄實多未分曉處。玉堂官可取所謂語錄解者。詳加攷校。以便繙閱。茲役也。應敎臣南二星實尸之。臣亦猥聞其一二。删其繁蕪。訂其訛謬。摠合前後所錄。務在明白簡易。去取次序。略有權衡。書成。繕寫投進。上令臣浚吉撰進跋文。臣辭不獲命。臣仍竊伏念。語錄云者。卽中國之俚語。昔有宋諸賢。訓誨後學與書尺往復。率多用之。蓋欲人之易曉。而顧我東聲音言語謠俗不同。反有難曉者。此解之所以作也。舊本初出於先正臣李滉門人所記。而隨手箚錄。實欠精粹。向者故掌令臣鄭瀁。就漢語集覽中。拈出如干語。以補前錄之未備者。然其書不出一人之手。故或前後重複。或同異牴牾。我殿下命之釐正者。爲是也。仰惟殿下聖學高明。講解文義。實有超出尋常萬萬者。非蒙陋諸臣所敢及。則此書之得失訛正。必無所逃於聖鑑之中矣。嗚呼。摘其葉者。必尋其根。沿其流者。必窮其源。今殿下專精經學。日新又新。辭語疑晦之間。或可以此書解之。而旣解其言。又必體之於心。行之於事。上達不已。然則此解雖微。亦可爲摘葉尋根。沿流窮源之一助。此實微臣區區祈望之意也。

三節遺稿跋壬子

编辑

右三節遺稿三冊。卽果齋尹公若其兩孫薪谷,林溪昆季所著述者也。尤庵宋相公發揮引重。固已備矣。余無庸復贅。抑余於是有感慨者存。果齋公當昇平百年之餘。値國家隍復之運。從容取義。視死如歸。斯亦職耳。當是之時。控于大邦。天心助順。蒙皇上寵眷。動天下之兵。以濟藩邦。以殲強虜。此實載籍以來所未有之盛事。我東之榮幸。爲如何。而想果齋公英靈。亦必含恩感激於泉下。無復有遺恨矣。至若丙子之變。則天地翻覆。彝倫顚喪。國之不滅。僅一髮耳。噫。何可勝言。薪谷公欲將以有爲。事未就而先死之。天之不弔。人安得無憾。林溪公以眇然一个微未之官。前後章奏。驚天動地。亡媿於張尙書,胡左史。畢竟以一身撑柱宇宙。震耀華夏。有辭於天下後世。何其壯歟。嗚呼。天生是人。以準備是亂。其成敗利鈍。又何必論。朱夫子有言爲之君者。猶有所恃賴憑依。以保其國。噫。林溪公。豈其人耶。之三君子。雖數百年之久。數千里之遠。而一有之猶已奇矣。況祖孫兄弟萃於一家。爲國之光乃如許。豈其家精神風氣。積而能發。有非人所及知者耶。昔蒯徹每讀樂毅書。未嘗不廢書而泣。吾知今與後。必有掩卷太息而垂涕於斯篇者矣。其詩若文高下淺深。今不暇論。薪谷公與余同年司馬。平昔相期。甚遠且大。余於是。重爲之一涕。

書柳秀才行錄後

编辑

完山柳上舍偉。不遠數百里。從余游甚勤。一日。出其季弟俒行錄一冊。泣而言曰。吾弟實有高才至行。若將以有爲而遽短命以死。願得子一語。以闡其幽鬱。卽長逝者魂魄。不悼其不幸於土中矣。余謹受而閱之。作而曰。嗟呼惜哉。蓋嘗聞氣之淸者不完。質之粹者難堅。彩雲易散。琉璃脆。亦理之常也。坡翁哀邵茂誠而曰。原憲之貧。顏淵之短命兼之。豈非命也。以余所見聞。如近世楊浦,崔彥沈,琴巖,宋文炳。亦其流匹也。余觀尤庵以下諸公誄語。皆云君以遠大自期。學博行篤。已成儒者體段。其所論說。恰似嘉定諸子。上舍又言君常欲訪我而病未果云。余於是安得不重爲之嗟惜。而以不及見爲深恨也耶。上舍欲余述狀文。余雖不敏。其何敢有愛於言乎。顧以衰病已谻。意緖荒茫。把筆欲下。而神不俱來矣。無以塞上舍之請。姑書於尤文脚下如此。以見余雖有作。不能有以加也。

祝文

编辑

禰祭祝文

编辑

今以季秋。成物之始。適丁顯考。降生之辰。感時追慕。昊天罔極。敢以淸酌庶羞。祗薦歲事。

曾祖妣端人完山李氏墓告文

编辑

維崇禎六年歲次癸酉六月辛酉朔二十日庚辰。曾孫宣務郞童蒙敎官浚吉。敢昭告于顯曾祖妣端人完山李氏之墓。惟我曾祖妣。托葬於此。今已百年餘矣。時移事遷。尙未歸窆。道路旣遠。子姓又替。以致香火不擧。樵牧不禁。諸孫不孝之罪。至此而益無所逃。言念幽明。實切愴咽。浚吉獲荷餘休。幸霑祿位。來掃封塋。薦其時羞。伏惟恩靈如在。尙賜歆格。

重修正寢時祭土神文癸未

编辑

伏以浚吉。積病沈痼。十年于今。違離舊家。又已八祀。業破家散。慙悶俱深。茲涓吉辰。遂謀重葺。就後新地。稍變負抱。先改舊祠。制遵五架。式陳菲薦。敬告其由。惟神顧歆。庶賜庇佑。垂之後裔。永奠厥居。

高祖考宣務郞府君墓豎石告文癸巳

编辑

維崇禎歲次癸巳正月戊辰朔二日己巳。孝玄孫成均生員承吉等。敢昭告于顯高祖考宣務郞府君。顯高祖妣宜人完山李氏之墓。恭惟我府君。不幸蚤世。名不登於太史氏。且家乘無徵。府君夫人潛德懿行。生歿歲月。俱無得以考焉。幽明之間。愴恨無窮。頃歲。玄孫浚吉。採拾耆老流傳。且記世系子孫。撰成行狀一通。乞銘於淸陰先生金相國尙憲。勒石鐫磨。浚吉書而其子光栻篆。石面大字。則乞筆於愼獨先生金公集。又刻子姓曁祭田於石隅。以爲久遠之圖。經紀累歲。工纔告訖。茲於今日。去舊小標。易以新碣。庶幾少慰幽明愴恨之懷。惟是歷世旣久。遺風已遠。傳聞所記。理多闕誤。無以闡揚潛懿。昭視後來。爲可悲懼。謹用浚吉所蒙恩頒剛鬣。兼以時羞淸酌。敬告厥由。伏惟恩靈如在。尙賜歆格。

先祖雙淸堂府君墓豎石告文癸巳

编辑

月日干支。六代孫折衝將軍前僉知中樞府事希命等。敢昭告于顯六代祖考雙淸堂府君。顯六代祖妣安人安東孫氏之墓。惟我祖考高風峻節。足以聳動千古。潛德懿行。足以表範後嗣。秪今數百餘祀。舊堂巋然。雙淸如昨。子姓繩繩。家聲彌大。積善餘慶。其於是乎徵矣。惟是墓道。尙闕顯刻。無以表示於今與後。雖云已緩。蓋亦有待。向歲諸宗姓合議。使七代孫浚吉。據墓表小記。兼採堂記諸文字。參以家乘所載。故老所傳。撰成行狀一通。乞銘於淸陰先生金相國尙憲。乞筆於愼獨先生金尙書集。使浚吉篆之。勒石以鐫。且刻子姓近而顯者數千於石陰。則亦浚吉筆也。舊表大字。磨漶已甚。別治小石以易之。書以八分。則浚吉之子光栻筆也。內外雲仍。齊心協力。經紀累歲。工纔告訖。茲於今日。豎大碣於墓西數十步許。小石於墓前。將舊表磨漶者。埋於墓側。庶幾有以闡揚風誼。昭示永久。使子子孫孫。瞻慕羹墻。勸忠勉孝。以無忘我祖考垂裕錫衍之意。此固寒門一大奇事。秪是歷世旣久。文獻難徵。掇拾記聞。理多缺漏。幽明之間。不勝愴切惶懼之至。敢用淸酌時羞。敬告厥由。伏惟恩靈如在。尙賜歆格。

先祖雙淸堂府君墓豎石時告土神文癸巳

编辑

月日干支。宋希命等。敢昭告于土地之神。惟我六代祖考雙淸堂府君。六代祖妣安人安東孫氏。托體於茲。殆將數百年餘矣。維時保佑。實賴神休。茲者乞銘於淸陰金相國尙憲。乞筆於愼獨金尙書集。伐石以鐫。經紀累歲。工纔告訖。且改墓前小表。今將幷豎。惟爾有神。尙克陰護於千百年。毋或弊壞。謹用淸酌時羞。敬告厥由。

先祖妣柳氏旌閭後墓所告由文癸巳

编辑

惟我祖妣懿行貞節。卓絶今古。揆之令甲。合有旌褒。因循埋沒。蓋三百年。幾歲孱孫。羞上遺阡。頃嘗合謀。以告縣庭。申諸方伯。遂聞朝廷。宗伯論奏。大臣獻議。聖上嘉賞。追典亟賜。稽令諏例。田租又減。恩崇禮隆。允矣無憾。厥初始議。事在久遠。咸懼無徵。未遂情願。訊之遺耇。考之碑碣。亦有後孫。昭蹟留實。事有暫晦。理無終塞。聲扶世敎。光覆後昆。白達之村。舊址猶存。作門其前。以章恩命。始事之初。告由哀省。伏惟尊靈。正直聰明。彌久不昧。庶幾歆聽。

赴召時家廟告文丁酉

编辑

數年以來。恩召繹續。以至今歲。異渥隆禮。夐越尋常。有非微末賤臣所敢承當。雖藉祖考積慶餘庥。顧念涯分。豈勝惶隕。不獲已擬欲赴謝陳情而退。將以今初四啓行。唯是時事艱虞。莫保朝暮。才學譾蔑。衰病又甚。將何以副上下之望。慰遠邇之心。所恃恩靈昭顧。必能隨事默佑。俾不底大段狼狽。以墜家聲。不勝千萬之望。茲因朔參。敢告情由。

家廟焚黃時改題告文庚子

编辑

孝孫浚吉。祗奉敎書。追贈顯祖考通政大夫行林川郡守府君。爲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五衛都摠府副摠管。顯祖妣令人廣州李氏。爲貞夫人。顯考通訓大夫行榮川郡守府君。爲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顯妣令人光州金氏。爲貞夫人。亡室贈淑夫人晉州鄭氏。爲貞夫人。敢請神主改題。仍行焚黃之禮。

焚黃祭告文

编辑

維崇禎歲次庚子五月乙卯朔十九日癸酉。孝孫正憲大夫議政府左參贊兼成均館祭酒浚吉。敢昭告于顯祖考通政大夫行林川郡守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五衛都摠府副摠管府君,顯祖妣贈貞夫人廣州李氏,顯考通訓大夫行榮川郡守贈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府君,顯妣贈貞夫人光州金氏,亡室贈貞夫人晉州鄭氏。浚吉曾忝嘉善大夫司憲府大司憲兼成均館祭酒世子侍講院贊善。奉己亥三月日敎書。贈顯祖考爲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經筵參贊官。顯祖妣爲淑夫人。顯考爲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五衛都摠府副摠管。顯妣爲貞夫人。亡室亦從夫職爲貞夫人。後忝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成均館祭酒。奉己亥十一月日敎書。加贈顯祖考顯考爲今官。今日改題焚黃。明日仍薦歲事。承藉先休。際遇兩朝。恩超今古。榮動幽明。唯是音容日遠。追養靡從。旣幸且悲。摧咽難勝。謹以酒果。用伸虔告謹告。

家廟告文庚子

编辑

浚吉猥承遺慶。際遇兩朝。遭讒退歸。恩眷不替。今又自上委遣掖庭人。寄語存問。且賜各種食物藥餌。無非先德餘庥。獲此曠世異渥。愴慕感惕。於是尤至。惟是涯分濫越。報答靡由。惶愧悚灼。若無所容。茲因臘參。敬伸奠告。惟冀歆佑。永保家族。謹告。

先考妣墓破土還封告文

编辑

月日干支。孝子浚吉從宦在朝。謹使子光栻。敢昭告于顯考某官府君,顯妣某封光州金氏之墓。先妣塋域。覺似傾圮。今已數年。茲欲遷祔於先考之墓。曾以今月廿八日擇吉。前月廿一日。已告事破土矣。聖上以浚吉病孱當寒。不可遠行。仍爲哀遑之擧。面諭懇惻。必使退期。浚吉亦身有病患。不得強請以歸。不獲已將竢後年。改爲擇吉。所破舊土。今姑還補。敢以酒果敬告事由。

先考妣墓改封告文壬寅

编辑

昔歲先考之葬也。擬遷先妣墓以祔。而旣從卜人言。遲以後年。頃歲以來。一岡左邊。自上自下。俱有偏傾之勢。而先妣塋域。尤有濱危不安之慮。初欲於今日動墓。以遂始願。經紀已久。而地家諸說。旣非一端。親黨群議。亦多異同。重惟奉妥魄靈。歲月滋久。遷動之擧。不翅重大。如非萬不獲已。有不可容易。兼且浚吉衰病已甚。恐不堪將事。百爾思量。竟不免停止。但就兩墓。改築而改莎。墳塋形制。亦當變更。且待明春。大加補土於岡左。以防日後崩圮之患。唯是誠孝淺薄。無以感通神明。不知幽冥之中。父母之心。又果以爲如何。憂懼煎迫。夙宵靡寧。敢以淸酌時羞。敬告事由。謹告。

曾祖考妣墓豎碣告文癸卯

编辑

恭惟我曾祖考華質高才。斂藏早歿。曾祖妣淑行懿德。垂裕後昆。秪今數百年間。子姓繩繩。孱替雖甚。衣纓不絶。曾孫浚吉奉承先訓。猥叨宰列。推恩得贈府君與夫人。莫非我祖先積善餘慶有以致之。頃歲請撰幽堂之誌于愼獨齋文敬金公集。已埋於壙南。碣銘則故太學士畸庵鄭公弘溟所撰。其書則浚吉拙筆。而其篆額則今太學士金公壽恒所寫。碣面大字則玄孫尼山縣監光栻所書也。經營累歲。今日始將樹立於墓右階前。隨地勢也。數三世未遑之事。至是而似無遺憾。伏惟尊靈如在。垂休錫羨。益啓後人。以大門戶。豈勝幸甚。敢以淸酌庶羞。敬告事由。

殤姊墓告文丙午

编辑

惟我姊氏生稟異質。不幸早夭。托葬外塋。未隨於父母兆域。尤可愴痛。吾生斯世。奇釁已甚。早失怙恃。且鮮兄弟。又喪獨男。家世零丁。茫茫穹壤。痛冤靡窮。疾病少暇。來省墳塋。歲久崩圮。駭目驚心。添土改莎。且奠酒果。惟爾有靈。尙克歆止。

祖考妣墓豎石告文戊申

编辑

浚吉猥叨卿班。得贈祖考妣如式。敢別具一小石。刻贈職諸銜。略記事實於其陰。今日開土。隨臺蓋役訖。豎之於兆左階下。幷伸虔告。

先考妣墓豎石告文戊申

编辑

昔歲戊辰。請得淸陰金文正公文字。刻立於墓前。而石品麤劣。秪今四十餘年。已苔蝕缺漶。殆不辨字畫。不獲已更求江都新產之石。一依舊文。移寫改刻。去故而用新。將立於兆左階下。今日開土。廿五日淸明。將立之。且加蓋簷。又別具一小石。刻贈職諸銜。宋貳相時烈記其後。不肖孤又以八分寫之。將立於兆右階下。唯其役未易就。不免長弟訖事。曾所立望柱石。地窄石多。將欲去之。茲敢幷告事由。

先考妣墓豎石後告文戊申

编辑

大碣及小標安陰產者。今日幸已樹立。唯小標蓋簷。當竢訖造追加之。敢以酒果用伸虔告。

曾祖妣贈淑夫人完山李氏墓豎碣告文戊申

编辑

浚吉病蟄遠鄕。人事推遷。未得展省。忽忽十年餘矣。今幸承召赴朝。得蒙恩暇。來掃封塋。兼以故太學士鄭公弘溟所撰文字浚吉手寫者。刻諸小碣。豎之墓道之東南。又蒙聖上優禮。特命備給澆奠床。榮動幽明。感泣亡涯。茲敢備告端由。伏惟恩靈尙賜歆格。

曾祖考妣廟告文家廟告文同○己酉

编辑

今以五代孫炳遠。幸參生員試三等第二十二人。奉承先訓。獲陞國庠。餘慶所及。不勝感愴。曾孫浚吉。前秋赴朝。今幸蒙恩許歸。兼率孫兒新恩而來。敢以酒果。用伸虔告。

祖考妣墓告文考妣墓告文同○己酉

编辑

浚吉前秋承召赴朝。衰病轉甚。累乞骸骨。適以第三孫炳遠幸參生員試三等第二十二人。奉承先訓。獲陞國庠。餘慶所及。不勝感慕。依例請暇。率歸榮墳。蒙荷聖明許副情願。宣醞給馬。兼賜澆奠床。以侈幽明。恩榮罔極。愴感亡涯。敢具事由。用伸虔告。

亡室贈貞夫人晉州鄭氏墓告文己酉

编辑

今以第三孫炳遠。幸參生員試三等第二十二人。余亦前秋赴朝。今幸蒙恩許歸。兼率新恩。來榮墓所。念及存沒。悲喜惝怳。靈如有知。想同此懷。謹將官奠。備告事由。

亡子正郞墓告文己酉

编辑

月日干支。老父昭告于亡子正郞之墓。今以第三孫炳遠。幸參生員試三等第二十二人。老父前秋赴朝。今幸蒙恩許歸。兼率新恩。來榮爾墓。悲喜交至。惝怳亡涯。聊將官奠。一酌以告。

先考妣墓祭祝文庚戌

编辑

浚吉今歲暮春。承召赴朝。前月念後。謝病而歸。蒙荷聖上眷遇異常。特命題給澆奠床。年年榮賜。感動幽明。茲因節祀。用侈聖恩。無非餘慶所及。昊天罔極。伏惟恩靈。尙賜歆格。

殤姊墓豎表告文

编辑

維崇禎歲次庚戌八月乙酉朔某日干支。弟具官浚吉。謹遣孫炳文。昭告于亡姊處子恩津宋氏之墓。惟我姊氏托葬於外氏先塋。日月旣久。勢難遷近於父母兆側。人事悲切。異時年代益遠。丘壟將平。又誰有辨認者。爲是之懼。敢具一小石以表之。略記世系事實於其陰。今日將樹於墓前。惟爾英靈倘垂鑑諒。千秋萬歲。維其永寧。敢以酒果用伸虔告。謹告。

石潭書院追配牛溪先生告由文院以朱夫子主享○辛丑

编辑

海東雖陋。猶幸沐浴夫子之敎。得尋洙泗之緖。得免夷裔之歸。於戲。受賜其大矣。有若文正趙公,文純李公,文成李公。迭起於數百年之後。千萬里之外。相與講明夫子之道。以承前緖而牖後學。肆已與從享之列矣。有與李文成生並一時。志同道合者。曰文簡公成渾。後生小子。咸謂醊食明宮。在不可已。茲於今日。以文簡成公配享於西序第二位。敬薦明禋。式告事由。

長城筆巖書院移建告由文院享河西金先生

编辑

院宇地勢不便。久議移建而未果。今歲夏雨。大被損壞。詢謀僉同。因欲移刱於秋山之下重登之村。敢告事由。

金堤龍巖書院奉安告文院享栗谷,牛溪,沙溪三先生

编辑

曾因士林公論。營建院宇。奉安三先生位版。百年未遑之擧。今乃得成。斯文之幸有不可言。第那時正廟。未及成就。而事有忙迫。不得不權安於小齋。多士歉焉。今幸正廟已成。將爲移奉。前後端由。敢申虔告謹告。

龍巖書院釋菜祝文

编辑

致澤之業。繼開之功。會萬歸一。日揭吾東。栗谷

承家大業。麗澤深功。斯文未喪。百代攸宗。牛溪

純誠之學。授受之眞。崇禮敦仁。啓佑我人。沙溪

安城道基書院釋菜祝文院享沙溪先生

编辑

德盛道尊。仁深禮崇。遺風餘化。惠我群蒙。

新昌書院釋菜祝文院享浦渚趙先生

编辑

仁及於物。孝移爲忠。斯文有師。永表吾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