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紀功碑記

吳公紀功碑記
作者:袁思亮
1936年
本作品收錄於《寧波市志外編

公姓吳氏,諱傑,字吉人。先世為安徽歙縣人,至公考始遷浙之龍遊。公生十三歲而孤,貧甚。裡中富室薑某見而奇之,日:非常兒也。出資為葬父,使食於其家。及龍游陷寇(編者注:太平軍),薑氏闔門殲焉。公手刀負其少子,馳三日夜而後免。當是時,左文襄公方督師援浙,公占名兵籍中,從攻克龍遊,轉戰浙閩間,累功擢守備,賞孔雀翎,加都司銜,署常山千總。文襄移督陝甘,以公從。中道聞母病,遽請急歸。光緒甲申,中法交惡,浙海戒嚴。巡撫築炮臺蛟門,檄公領之。提督(編者注:歐陽利見)大軍軍江口,日夜翼議,講成持重。會法艦來窺,公發炮中之,逸。越兩日,敵艦隊大至,攻台,公還擊,殪其渠。提督初聞公與敵戰,大駭。已聞公卻敵,則又大恚,慚智勇出公下,乃以違約束責公對簿。而巡撫(注:劉秉璋)上公功,授參將。然猶摭他事造蜚語中傷,公罷去。甯紹台兵備道薛公福成方入覲,訟言公冤。巡撫擢川督,亦檄公自隨。甲午中日釁啟,浙江巡撫(注:廖壽豐)複奏調公領鎮海炮臺,令下,浙人皆相慶日:“還我吳公矣!”公始著績由龍遊,而孤身據台創法艦,功尤偉。至是大府絕重公,嘗統全浙水師、嘉湖水陸各營、鎮防各軍,凡權總兵官者三,攝提督者一,十餘年來未嘗離浙,始終兼領炮臺,故駐鎮海之日尤久。啕濡士卒與為一體,而紀律整肅,寬不長奸,猛不侮孱,兵民洽和,盜賊屏息,漁舟商舶,出入島嶼,榷歌揚帆,弛其戒心,盡一縣中沐浴威惠。公亦敬禮其士夫,附循其子弟,至相為婚姻,恩誼膠固。年七十有四卒,即葬縣東南黃梅堰,其子孫遂著籍為鎮海人。越二十有六年,歲在丙子,縣之縉紳父老相與言日:歲月逝矣,惟公有勞於茲邑,日以遼邈,不有記述,後將何稱?爰具書其事來請刻辭,將礱石而樹之五達之衢,俾居遊者覽觀,以永公之功,乃序而銘之。銘日:長鯨揚鰭腿緹波,黑雲蔽空山峨峨。俯瞰霆擊摧其牙,屹立屏障功孰多。大蠢五丈森矛戈,十載坐鎮潛蛟鼉。嬗代耆氓仍謳歌,服休無敦非私何。貞石可蝕銘不磨。湘潭袁思亮撰。縣人俞佐廷書。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9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