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論 (蘇軾)

周公論 (蘇軾)
作者:蘇軾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東坡全集‎

論周公者多異說,何也?周公居禮之變,而處聖人之不幸,宜乎說者之異也。凡周公之所為,亦不得已而已矣。若得已而不已,則周公安得而為之?成王幼不能為政,周公執其權,以王命賞罰天下,是周公不得已者,如此而已。

今儒者曰:周公踐天子之位,稱王而朝諸侯。則是豈不可以已耶?《書》曰:「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又曰:「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說。」又曰:「周公曰」、「王若曰」,則是周公未嘗踐天子之位而稱王也。周公稱王,則成王宜何稱?將亦稱王耶?將不稱耶?不稱,則是廢也。稱王,則是二王也。而周公將何以安之?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儒者之患,患在於名實之不正。故亦有以文王為稱王者,是以聖人為後世之僭君急於為王者也。天下雖亂,有王者在,而己自王,雖聖人不能以服天下。昔高帝擊滅項籍,統一四海,諸侯大臣,相率而帝之,然且辭以不德。惟陳勝、吳廣,乃囂囂乎急於自王。而謂文王亦為之耶?武王伐商,師渡孟津,會於牧野,其所以稱先君之命命於諸侯者,蓋猶曰文考而已。至於武成,既以柴望告天,百工奔走,受命於周,而後其稱曰「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勛。由此觀之,則是武王不敢一日妄尊其先君,而況於文王之自王乎?《詩》曰:「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是亦追稱而已矣。《史記》曰:「姬乎采芑,歸乎田成子。」夫田常之時,安知其為成子而稱之!故凡以文王、周公為稱王者,皆過也。是資後世之篡君而為藉之也。

陳賈問於孟子曰:「周公使管叔監商,管叔以商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不知是不智。」孟子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從孟子之說,則是周公未免於有過也。夫管、蔡之叛,非逆也,是其智不足以深知周公而已矣。周公之誅,非疾之也,其勢不得不誅也。故管、蔡非所謂大惡也。兄弟之親,而非有大惡,則其道不得不封。管、蔡之封,武王之世也。武王之世,未知有周公、成王之事。茍無周公、成王之事,則管、蔡何從而叛?周公何從而誅之?故曰:周公居禮之變,而處聖人之不幸也。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