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函書 (四庫全書本)/約存卷09

約存卷八 周易函書 約存卷九 約存卷十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函書約存卷九   禮部侍郎胡煦撰原古先儒易派
  乾坤鑿度一象數論黃宗羲纂
  自緯學禁絶之後其全書之見於今者乾鑿度而已而脫文誤字蕪不可理間嘗為之反覆推求其述有五一求所直部嵗置積算
  煦按此即後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也
  以元嵗除之餘不滿部首嵗即爲天元滿部首嵗除之為地元再滿部首嵗除之為人元不盡以紀嵗約之煦按紀嵗者七十六年也
  即所入部之年也以部上之干支次其不滿紀嵗之年則得嵗次矣
  煦按此處不言積算不滿紀嵗謂不至七十六年也
  二求主嵗之卦置部首以來嵗數以三十二除之餘不足者從乾坤始二卦而當一嵗末算即主嵗之卦三求世軌
  世軌有二有唐堯世軌有文王世軌其用法則同
  置積算以大周三萬一千九百二十除之餘以七百六十而一為一軌不滿軌者即入軌之年也一軌消息一卦大周逢竒起復逢偶起姤四十二軌消息卦三周有半八十四軌消息卦七周所謂八十四戒也
  四求厄數軌意置大周以來年數
  周文王世軌大周三萬二百四十
  别用消息卦除之每一除為一厄
  此屬過去
  周而復始除至當下而止視其所置之年甲乙為饑丙丁為旱戊巳為中興庚辛為兵壬癸為水
  五求五徳終始置積算以一千五百二十嵗除之餘以三百四嵗約之木金火水土相次為轉移之嵗五徳日數置部以來積日以一百八十除之餘以三十六約之甲⿸广⿸肀丶 -- 庚丙壬戊五子相次是其日也其積算天元至文王受命之嵗二百七十五萬九千二百八十脫一五字嵗入戊午部二十九年伐崇侯作靈臺改正朔戊午部之嵗為庚子二十九年則戊辰也以武王伐紂十三祀推之時嵗在巳夘則文王受命為丁夘伐崇改𦍤乃是受命後一年之事鄭康成謂受命後五年為此非也康成云三部首而一元一元而太嵗復於甲寅以甲寅為天元之嵗伐崇是戊午年煦按此年字當是部字而非戊午部也按此部字當是年字戊午年文王尚在羑里豈能伐崇哉召誥周公攝政七年孔頴達䟽此年入戊午部五十六嵗在乙未上距伐紂十七年伐崇二十八年其為戊午部而非戊午年明矣不得以甲寅為天元嵗首也今定天元至壬子作象數論之嵗二百七十六萬二千一百四十九嵗入人元庚子部五年煦按此上為今壬子之積算
  乾坤鑿度二
  主嵗之卦以周易為序而爻之起貞則以六日七分之法為序内卦為貞外卦為悔故從初爻起為貞其卦于六日七分在某月即以某月起初爻陽卦左行隂卦右行两卦以當一嵗前為陽後為隂左行者其次順數右行者其次逆數皆間一辰乾于卦序在四月巳坤于卦序在十月亥今乾初不起四月坤初不起十月者以十一月陽生五月隂生乾坤不與衆卦偶故乾貞于十一月子坤又不起于五月者五月與十一月皆陽辰間辰而次則相重矣故貞于六月未舍午而用未是退一辰也屯序在十二月蒙序在正月各以其月為貞師序在四月比序亦在四月隂卦與陽卦同位隂卦退一辰而貞五月此以文王之卦序為序陽卦在陽辰隂卦亦在陽辰子寅辰午申戍皆陽辰陽卦在隂辰隂卦亦在隂辰丑夘巳未酉亥皆隂辰皆退一辰以為貞不得同位然也㤗在正月貞其陽辰否在七月亦陽辰也自宜避之以兩卦獨得乾坤之體故各貞其辰而皆左行中孚貞于十一月子小過正月之卦也宜貞于二月夘而貞于六月非其次矣故云法乾坤葢諸卦皆一例唯乾坤㤗否中孚小過六卦不同此是作者故為更張自亂其義而註言㤗卦當貞于戌否卦當貞于亥抑又不知所據矣
  乾坤鑿度三
  軌運測騐之法可以考見者以所值之軌分受命之君之善惡從世爻得正失正而言復之初陽得正故聖人臨之二陽失正故庸人㤗之三陽得正故君子大壯之四陽失正故庸人夬之五陽得正故聖人乾之上陽失正故庸人姤之初隂失正故小人遯之二隂得正故君子否之三隂失正故小人觀之四隂得正故君子剝之五隂失正故小人坤之上隂得正故君子以一卦得正之爻為享國之世祚復二四上三隂得正三六十八故十八世初陽得正而不數者陽少故也臨四上得正二六也故十二世㤗初三得正為二九四上得正為二六并之三十世大壯初三得正為二九上得正為一六并之二十四世夬初三五得正為三九上得正為一五盛極而消并之三十二世姤遯主隂雖三五得正而皆陽也故止一世否二五得正一九一六得十五世而非盛時故即以二五為世數觀二四五得正而二五止數其位四則數位兼數并之二十世剝二四得正為二六故十二世乾三九二十七而三十二世者於五兼數其位也坤三六十八而三十六世者偶其數也其受命即位之年在入軌之初與天運相符則有賢子孫繼之以畢其軌亦如六爻次序自初至上不當軌年之初入軌巳十年百年既與天運不符身倖不失子孫自不能繼受命之君其徳宜與卦運相符苟失其徳隂則起大而强陽則柔易而弱則不永其位水旱兵饑攷知其年預爲之備則可以救災度厄此五者其大略也然其言自相違背不審於理一軌七百六十年所謂聖人庸人君子小人者一君當之乎統一軌之君以當之乎乾為庸人而三十二世遯為君子而一世則是有天下者可一委之運數而人事不修也即位之年必欲當軌之初豈盡如所云乎帝王之治天下允執其中寧因消息所直而過剛過柔以迎卦氣乎水旱兵饑十年内外不能不遇而以六百年七百年為期是亂日少而治日多也小道可觀致逺恐泥其斯之謂與
  煦按此秦漢之緯書其説不經非聖人之制也黃宗羲以為故為更張自亂其義又云自相違背不審于理知言哉獨取其積算始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與嵗法上元冬至相合姑存之
  乾鑿度嵗法
  元紀
  部首 甲子一甲子部毎部七十六年庚辰二癸夘部
  一 丙申三壬午部  壬子四𨐌酉部
  為 戊辰五庚子部  甲申六巳夘部
  天 庚子七戊午部  丙辰八丁酉部
  元 壬申九丙子部  戊子十乙夘部
  甲辰十一甲午部 庚申十二癸酉部
  丙子十三壬子部 壬辰十四𨐌夘部
  戊申十五庚午部 甲子十六巳酉部
  庚辰十七戊子部 丙申十八丁夘部
  壬子十九丙午部 戊辰二十乙酉部
  部首 甲申一甲子部  庚子二癸卯部
  二 丙辰三壬午部  壬申四𨐌酉部
  為 戊子五庚子部  甲辰六巳卯部
  地 庚申七戊午部  丙子八丁酉部
  元 壬辰九丙子部  戊申十乙卯部
  甲子十一甲午部 庚辰十二癸酉部
  丙申十三壬子部 壬子十四𨐌卯部
  戊辰十五庚午部 甲申十六巳酉部
  庚子十七戊子部 丙辰十八丁卯部
  壬申十九丙午部 戊子二十乙酉部
  部首 甲辰一甲子部  庚申二癸卯部
  三 丙子三壬午部  壬辰四𨐌酉部
  為 戊申五庚子部此八元庚子部也甲子六巳卯部人 庚辰七戊午部  丙申八丁酉部
  元 壬子九丙子部  戊辰十乙卯部
  甲申十一甲午部 庚子十二癸酉部
  丙辰十三壬子部 壬申十四辛卯部
  戊子十五庚午部 甲辰十六巳酉部
  庚申十七戊子部 丙子十八丁卯部
  壬辰十九丙午部 戊申二十乙酉部
  煦按此後七十六年至癸亥又復起甲子甲子至已卯七十六庚辰至乙未七十六丙申至辛亥七十六故下接壬子其甲子部至壬寅三十九故下接癸卯每以四十九年加之其癸卯壬午等乃至𦍤同日之干支也
  日法八十一分
  月之日二十九日餘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嵗之月十二餘十九分月之七
  紀嵗七十六
  紀月九百四十
  煦按七十六年其月止該九百一十二添閏月二十八故有九百四十之數
  紀日二萬七千七百五十
  煦按此七十六年之日也
  部嵗一千五百二十
  部月一萬八千八百
  煦按此一部之月即一千五百二十年之月也
  部日五十五萬五千一百八十
  煦按此一部之日也即一千五百二十年之日也
  元嵗四千五百六十
  此一元之嵗也
  元月五萬六千四百
  此一元之月也
  元日一百六十六萬五千五百四十
  此一元之日也
  分部之法十九年為一章章首甲子日子時
  此甲子部首之甲子章也
  朔旦冬至謂之至朔同日第二章首復得至朔同日然非甲子日乃癸卯日酉時第三章首至朔同日乃是癸未日午時第四章首至朔同日乃是癸亥日卯時厯四章畢得七十六年其明年至朔同日乃癸卯日子時煦按此癸卯即第二紀之癸卯也其下壬午紀則當為壬午日之子時
  因其至朔同時與第一章首同遂以七十六年斷為一紀而以其日干支名其部每章差三十九日九時每紀差一百五十九日除兩甲子則毎紀止差三十九日二十紀通差七百八十日甲子十三周無餘復以甲子别起部首
  煦按此即古來章部紀元之法一曰宋仁宗康定元年⿸广⿸肀丶 -- 庚辰徐復對宋仁宗曰嵗值小過剛失位而不中其強君徳乎附此以備考証
<經部,易類,周易函書約存,卷九>







  乾鑿度世軌
  一軌䷗七百六十年   聖人  一十八世消
  二軌䷒一千五百二十年  庸人  一十二世消
  三軌䷊二千二百八十年  君子  三十世消
  四軌䷡三千四十年   庸人  二十四世消
  五軌䷪三千八百年   聖人  三十二世消
  六軌䷀四千五百六十年  庸人  三十二世消
  七軌䷫五千三百二十年  小人  一 世 消
  八軌䷠六千八十年   君子  一 世 消
  九軌䷋六千八百四十年  小人  十 世 消
  十軌䷓七千六百年   君子  二十世消
  十一軌䷖八千三百六十年  小人  一十二世消
  十二軌䷁九千一百二十年  君子  三十六世消
  十三軌䷗九千八百八十年  聖人  一十八世消
  十四軌䷒一萬六百四十年  庸人  一十二世消
  十五軌䷊一萬一千四百年  君子  三十世消
  十六軌䷡一萬二千一百六十年 庸人  二十四世消
  十七軌䷞一萬二千九百二十年 聖人  三十二世消
  十八軌䷫一萬三千六百八十年 庸人  三十二世消
  十九軌䷠一萬四千四百四十年 小人  一 世 消
  二十軌䷠一萬五千二百年  君子  一 世 消
  二一軌䷋一萬五千九百六十年 小人  十 世 消
  二二軌䷓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七年 君子  二十世消
  二三軌䷖一萬七千四百八十年 小人  十二世消
  二四軌䷁一萬八千二百四十年 君子  三十六世消
  二五軌䷗一萬九千年   聖人  一十八世消
  二六軌䷒一萬九千七百六十年 庸人  一十二世消
  二七軌䷊二萬五百二十年  君子  三十世消
  二八軌䷡二萬一千二百八十年 庸人  二十四世消
  二九軌䷪二萬二千四十年  聖人  三十二世消
  三十軌䷀二萬二千八百年  庸人  三十二世消
  三一軌䷫二萬三千五百六十年 小人  一 世 消
  三二軌䷠二萬四千三百二十年 君子  一 世 消
  三三軌䷋二萬五千八十年  小人  十 世 消
  三四軌䷓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年 君子  二十世消
  三五軌䷖二萬六千六百年  小人  一十二世消
  三六軌䷁二萬七千三百六十年 君子 三十六世消
  三七軌䷗二萬八千一百二十年 聖人
  三八軌䷀二萬八千八百八十年 庸人  一十二世消
  三九軌䷊二萬九千六百四十年 君子  三十世消
  四十軌䷪三萬四百年   小人  二十四世消
  四一軌䷪三萬一千一百六十年  聖人  三十二世消四二軌䷀三萬一千九百二十年  庸人  三十二世消
  文王世軌
  一軌七百二     二十年      二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年
  二軌一千四百    二四十年     三一萬六千五百六十年
  三軌二千一百    二六十年     四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年
  四軌二千八百    二八十年     五一萬八千年
  五軌三千六     二百年      六一萬八千七百二十年
  六軌四千三百    二二十年     七一萬九千四百四十年
  七軌五千四     二十年      八二萬一百六十年
  八軌五千七百    二六十年     九二萬八百八十年
  九軌六千四百    三八十年     十二萬一千六百年
  十軌七千二     三百年      一二萬二千三百二十年
  十一七千九百    三二十年     二二萬三千四十年
  十二八千六百    三四十年     三二萬三千七百六十年
  十三九千三百    三六十年     四二萬四千四百八十年
  十四一萬八     三十年      五二萬五千二百年
  十五一萬八     三百年      六二萬五千九百二十年
  十六一萬一千五   三百二十年    七二萬六千六百四十年
  十七一萬二千二   三百四十年    八二萬七千三百六十年
  十八一萬二千九   三百六十年    九二萬八千八十年
  十九一萬三千六   四百八十年    十二萬八千八百年
  二十一萬四千    四四百年     一二萬九千五百二十年
  二一一萬五千一   四百二十年    二三萬二百四十年
  水旱軌意
  復䷗陽爻六十四隂爻五十六復一陽五隂再周得六百八十八
  臨䷒二陽四隂再周得七百四
  㤗䷊三陽三隂再周得七百二十
  大壯四陽二隂再周得七百三十六
  夬䷪五陽一隂再周得七百五十二
  乾䷀六陽再周得七百六十八
  姤䷫一隂五陽再周得七百五十二
  遯䷠二隂四陽再周得七百三十六
  否䷋三隂三陽再周得七百二十
  觀䷓四隂二陽再周得七百四
  剥䷖五隂一陽再周得六百八十八
  坤䷁六隂再周得六百七十二
  乾鑿度五徳轉移
  木徳  三百四嵗煦按以下皆三百四嵗加之
  金徳  六百八嵗
  火徳  九百一十二嵗
  水徳  一千二百一十六嵗
  土徳  一千五百二十嵗
  五徳日數從部首起冬至甲子朔
  木徳  甲子三十六日
  金徳  庚子三十六日
  火徳  丙子三十六日
  水徳  壬子三十六日
  土徳  戊子三十六日
  煦按自乾鑿度焦贛京房而下如太元洞極潛虛元包洪範經世書大約皆本鑿度京房而推廣之以合諸嵗數耳雖曰附易以行而易之正義不與焉故但以為易之派也易冒天下之道各家所說自應包括其中若論本義自應以盡性至命天人合一為極則焉今于各家所著節其大略于後然于盡性至命之道無與也即用以占卜亦無可占之騐大約皆後之學者不克窮理妄自附于作者之林以欺世盗名耳然猶有存之學之傳之者非盡留心聖道者也大都艶前人之名故不論是非不求實騐止資以為博雅之助爾
  易林
  焦贛字延夀傳經學於孟喜當西漢元成之間以易道上干梁王遂為郡察舉詔補小黃令著焦氏易林每卦各有六十四變變各有詞亦西漢之傑作也
  煦按周易三百八十四爻而每卦六爻每爻各係以辭非止占獨動之爻也若止獨動之爻可占則二爻同動以及三四五六爻同動者周公未嘗别立爻辭則周易所係之占辭豈不大有缺略乎不知一卦之爻各有時位既巳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同動于一卦自不應外此一卦别求道理即如乾卦二三爻同動以位而論則有在下可見之象以理而論則有居下謹畏之象以時而論則有居下漸進之象是此二爻其理未始不一其事未嘗不可合占如或初三四合三爻而動則有由静而動由潛而方躍之象潛而始躍安得不寅畏中存凡人占事必有始終潛始而躍終莫不凛以兢懼之心則三爻之象固一理也周公逐爻而設之辭却不别立二爻以至五六爻同動之辭職是故耳即用九一節是為六十四卦所有陽爻同出于乾故特著乾元之用孔子文言巳明告之非為六爻同動者言也以卦之六爻或獨動或合動周公逐爻各有辭矣今于六十四卦不論獨動合動每於所動之卦皆别立一辭比諸周公爻辭絶不相類如前所云九二九三兩爻同動周公之辭何等切實其在易林則為乾之无妄辭曰傳言相誤非于徑路鳴鼓逐狐不知跡處如前説初九九三九四三爻同動周公之爻辭俱在也其在易林為乾之渙辭曰跛踦相隨日暮牛疲陵遲後旅失利亡雌絶無一字與周公爻辭相似夫周易經四聖釐定吉凶悔吝自古及今莫之或爽者道存故也若使道理尚有渗漏尚俟後人寡知𣺌見綴而補之豈四聖之聰明領㑹不子若乎抑亦不揣之甚矣學者有志聖道寜棄術數而尊聖經可耳若妄意推求自鳴著作聖人既逺烏得而禁諸然而聖人之經隨人所用皆可得益随人所占皆可得騐彼妄意推求者卒亦莫之有益莫之有騐也斯其淺深離合亦槩可想矣大抵卦中合動之爻皆宜合所動之辭而占左氏所定同動之爻既無遺漏又恆合諸互卦變卦以為之說當亦有由然也其説見沙隨程迥古占法巳見前卷
  京房易傳
  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五傳至漢田何子莊又三傳為孟喜而焦贛云從孟氏問易頓丘京房君明師之房授殷嘉姚平乗宏遂為京氏學京房元帝時人
  孔子曰一世二世為地易三世四世為人易五世六世為天易遊魂歸魂為鬼易鬼為繫爻今作克我為鬼財為制爻我克天地為義爻即生我為父母福徳為寳爻子孫同氣為專爻兄弟龍徳十一月子在坎左行即月建虎行五月午在離右行五行生死即今生旺墓例陽入陰陰入陽交互相盪積算隨卦起宫天地之内無不通也乾起已坤起亥震起寅㢲起午坎起子離起丑艮起未兊起申初爻三日二爻三日三爻三日各九日餘一曰閏餘三旬成月積月成年成萬一千五百二十䇿
  此言每爻三十䇿大衍數用之
  分三十為中三十為上三十為下總一百二十倍六十卦新新不停生生相續故淡泊不失其所易所以斷理定倫也晁景遷曰京𫝊文字舛訛余三十四年乃能以象數辨正之葢辨三易謹氣候以觀盈虛也進退以幾而為卦主者世也據一起二而為主之相者應也世所位而陰陽轉者飛也肇乎所配不脱乎本以飛何宫之卦乃伏何宫之位者伏也起世而周内外参本數以紀月者建也終始無窮以紀日者積也㑹于中以四為用備四卦者互也乾建甲子于下坤建甲午于上八卦之上乃生一世之初初一一世之五位乃分為五世之位其五世之上乃為遊魂之世五世之初乃為歸魂之世而歸魂之初乃生後卦之初其建剛日則節氣柔日則中氣虛則二十八盈則三十六至於世應飛伏死于位生于時生于時死于位則意遺乎言者也焦小黄變四千九十六管輅定乾之軌七百六卦入坤之軌六百七十二卦知之者将以語康節三易矣
  煦按此即今傳火珠林占法也其繫制義寳即生克制化也其納支干于中而每有竒騐即容成造甲子之法也說見别集原圗内其以八純之世定于宗廟乃自一世至五世以及遊歸之世皆各各不爽者取卦中升降之氣與隂陽之升降合也其每更一世則必另為一卦而仍不離乎本宫之性情則聖人歴歴騐之而確有以見其然也其卦氣之升至于五矣乃復以降氣取之而六位不復變者正所以存本宫之性情也亦聖人歴歴騐之而確有以知此爻之不變也夫易始于伏羲冒天下之道者也文王周公孔子相傳曰周易黄帝老子相傳曰金丹此周易之一分也周易之傳于孔子者以道為主其别傳為京氏之學究數而言占此周易之又一分也想當古皇授受時必合精粗巨細而歸于一致其後相沿既乆聪眀不逮古人遂分金丹術數而為三矣然而京房所傳雖全在占上留心其五行卦氣之說猶不失隂陽四象之㫖精而求之皆各有至理存焉正未可以粗鄙而略之也如所云歸魂之初乃生後卦之初豈非有見于卦氣之循環周流不息乎如所云生于時死于位豈不謂時為流行不息位為一定不移與聖人論爻之説同乎乃學周易而未嘗取騐于占雖道理百出言之可聼要皆旁出岐趨必非正㫖故吾于京氏猶有取也至于溺數而遺理則又在所畧矣
  潛老曰七變藏九不變主變
  煦按七變者一世至歸魂也不變者上爻也
  遊魂歸魂原始反終誰知之乎今之術火珠林者未有能讀京傳者也余亦十年而後通其觧乾統氣故虛五而起積每卦五變合上為六而遊魂之變亦虛五而行四陽卦當二十四則所餘二十六𠉀也煦按二字當是三字震坎艮首虛一位而自乾巳巳至艮庚子艮字當是震字則餘二十八也四隂卦亦然剛干起月首故六月得二十六𠉀柔干中氣則六月止得二十八𠉀
  宿則兩周而定南方七宿加参焉五行以生為序故訂而譜之
  春秋坎初戊  雨水寅  處暑㢲初辛  驚蟄丑  白露震初庚子春秋分兌四丁  清明亥  寒露艮四丙  穀雨戌  霜降離四巳酉夏冬坎四戊申  小滿雪㢲四辛  芒種未  大雪乾四壬午夏冬至兌初丁己  小暑寒艮初丙辰  大暑寒離初巳卯











  建始甲子至巳巳兼巳已至甲戌積算起巳已至戊辰 五星從位起填星與坤飛伏 參位起壬戌統七十二𠉀
  起坤宫庚午芒種至乙亥小雪積乙亥至甲戌太白 飛㢲 井入辛丑 分氣候三十六辛未大暑至丙子大雪丙子至乙亥太隂辰星 飛艮 鬼降丙午
  壬申立秋至丁丑大寒丁丑至丙子 嵗星 飛坤 栁降乙卯
  癸酉秋分至戊寅立春戊寅至丁丑 熒惑 飛㢲 星宿降辛未 二十八
  甲戌寒露至已卯春分已卯至戊寅填星 飛艮 張降丙子 三十六
  已卯春分至甲申立秋甲申至癸未 太白 飛離伏艮伏五世之上卦 翼降已酉 二十八大戊寅立春至癸未大署癸未至壬午 太隂有辰星 與坤飛伏 軫降甲辰 三十六
  建丙子大雪至辛已小滿積算辛已至庚辰嵗星 與㢲飛伏 角降庚戌 三十六
  丁丑大寒至壬午芒種壬午至辛已熒惑 飛坤 亢 乙未 二十八
  戊寅立春至癸未大暑癸未至壬午填星 飛坎 氐 戊辰 三十六
  巳卯春分至甲申立秋甲申至癸未太白 飛㢲 房 辛酉 二十八
  庚辰清明至乙酉秋分乙酉至甲申 太隂水星 飛坤 心 癸丑 三十六
  辛已小滿至丙戌寒露丙戌至乙酉嵗 飛坎 尾 戊戌 二十八
  大丙戌寒露至辛卯春分辛卯至庚寅 熒 飛兌過 伏坎伏五世之上卦 箕 丁亥 三十六乙酉秋分至庚寅立春庚寅至己丑填 計都此南斗也庚辰二十八
  建癸未大暑至戊子大雪積戊子至丁亥太白 與離飛伏 牛降戊子 二十八
  甲申立秋至己丑大寒己丑至戊子 太隂辰星 飛兌 女丁已
  乙酉秋分至庚寅立春庚寅至已丑 嵗 飛震 虚 庚寅
  既丙戌寒露至辛卯春分辛卯至濟庚寅 熒 飛離 危 己亥
  丁亥小雪至壬辰清明壬辰至辛卯 填 飛兌 室 丁亥
  戊子大雪至癸已小滿癸已至壬辰 太白 飛震 壁 庚辰
  明癸已小滿至戊戌寒露戊戌至丁酉 辰星夷 飛坤伏震伏五世之上卦 奎 癸酉
  壬辰清明至丁酉秋分丁酉至丙申 嵗 婁 戊午
  建庚寅立春至乙未大暑積乙未至甲午熒 與兑飛伏 胃 丙寅 三十六
  辛卯春分至丙申立秋丙申至乙未填 飛離 昴 已卯 二十八
  大壬辰清明至丁酉秋分丁酉至丙申畜太白 飛乾 畢 甲寅 三十六
  癸已小滿至戊戌寒露戊戌至丁酉辰 飛兌 觜 丁丑 二十八
  甲午芒種至已亥小雪已亥至戊戌嵗 飛離 参 己酉 三十六
  乙未大暑至庚子大雪庚子至已亥熒 飛乾 井 壬申 二十八
  中庚子大雪至乙己小滿乙己至甲辰 填 飛孚㢲伏乾伏五世之上卦 鬼 辛未 三十六巳亥小雪至甲辰清明甲辰至癸卯 太白 栁 丙申 二十八
  建甲午芒種至巳亥至戊戌週而復始 與乾飛伏 五星從位起太隂水星 星宿從位降癸酉乙未起坤大暑至庚子大雪積庚子至巳亥 嵗星 飛震 張宿降庚子 分氣候二十八丙申立秋至辛丑大寒積辛丑至庚子熒惑 飛兌 翼在丁卯 三十六
  丁酉秋分至壬寅立春壬寅至辛丑填星 飛乾 軫降甲辰 二十八
  大戊戌寒露至癸卯春分癸卯至壬寅壯太白 飛震 角降庚午 三十六
  巳亥小雪至甲辰清明甲辰至癸卯辰星 飛兌 亢降丁酉 二十八
  甲辰清明至巳酉秋分巳酉至戊申 嵗星 飛坎伏兌伏五世之上卦 氐降戊申 三十六癸卯春分至戊申立秋戊申至丁未 熒惑 與乾飛伏 房降乙卯 二十八
  辛丑大寒至丙午芒種丙午至乙已 填 與震飛伏 心 辛卯
  小壬寅立春至丁未大暑丁未至丙畜午 太白 飛乾 尾降甲子
  家癸卯春分至戊申立秋戊申至人丁未 辰 飛離 箕 巳丑
  甲辰清明至巳酉秋分巳酉至戊申嵗 飛震 計都降庚辰北斗也
  无乙己小滿至庚戌寒露庚戌至妄巳酉 熒 飛乾 牛 壬午
  噬丙午芒種至辛亥小雪辛亥至嗑庚戌 填 飛離 女 巳未
  辛亥小雪至丙辰清明丙辰至乙卯 太白 飛艮伏震震字誤當離五世之上卦 虚 丙戌庚戌寒露至乙卯春分乙卯至甲寅 辰 與震飛伏 危 辛丑
  戊申立秋至癸丑大寒癸丑至壬子 嵗與坎飛伏 室 巳巳 三十六
  巳酉秋分至甲寅立春甲寅至癸丑 熒 飛艮 壁 甲辰
  庚戌寒露至乙卯春分乙卯至甲寅 填 飛㢲 奎 辛亥
  未辛亥小雪至丙辰清明丙辰至乙濟卯 太白 飛坎 婁 戊午
  壬子大雪至丁已小滿丁己至丙辰 辰 飛艮 胃 丙戌
  癸丑大寒至戊午芒種戊午至丁己 嵗 飛㢲 昂 丁己
  戊午芒種至癸亥小雪癸亥至壬戌 熒飛乾伏㢲伏五世之上卦 畢 壬午
  同丁已小滿至壬戌寒露壬戌至人辛酉 填 觜 已亥
  乙卯春分至庚申立秋庚申至己未 太白與艮飛伏 參 丁未
  丙辰清明至辛酉秋分辛酉至庚申 辰 飛坎 井 戊寅
  丁已小滿至壬戌寒露壬戌至辛酉 嵗 飛坤 鬼 乙己
  戊午芒種至癸亥小雪癸亥至壬戌 熒 飛艮 栁 丙申
  已未大暑至甲子大雪甲子至癸亥 填 飛坎 星 戊申
  庚申立秋至乙丑大寒乙丑至甲子 太白 飛坤 張 癸亥
  小乙丑大寒至庚午芒種庚午至己已 辰過飛震伏坤伏五世之上卦 翼 庚午
  歸甲子大雪至巳己小滿巳己至妹戊辰 嵗 軫 丁丑
  煦按此卦序以乾統震坎艮三男在前坤統㢲離兌三女在後其二十八宿自参納乾而始一卦一宿順行至㤗而止又由震起角順行至歸妹唯隨卦納計都下註曰南斗益卦納計都下註曰北斗然皆註世爻于下葢納于世爻也或由世爻而更衍其宿亦未可定凡冬至立春之類其上所用之支則月建也其云建始甲子則配六爻者也乾多已己至甲戌六干支為其建統七十二𠉀也其云三十六老陽之䇿也二十八少陽之䇿也乾言七十二𠉀建始之所統也其云起巳已至戊辰週六甲也














  外層京以辟統公侯卿大夫卦
  次層後天八卦順加除坎離震兊
  煦按次層所列皆後天卦位而又以後天卦順加之者也俱以各宫之卦居首其家人當為䝉
  内層邵子除乾坤坎離
  煦按其卦皆先天之卦而又加以先天之卦也在左者左下在右者右下
  四層每爻一氣

  辟卦毎爻一候
  鑿度類是謀稽覧圗俱言卦氣唐志曰月卦出孟喜章句以為易本于氣而後以人事明之
  孟康曰分至之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頤晉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餘皆六日七分
  邵子曰三百八十四爻真天文也止用三百六十以乾坤坎離之不用也不用所以用也故萬物變而四者不變也葢自京氏亦除四卦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爻直一日而五度竒則每度八十分五日四分度之一當得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卦各七分是所謂六日七分也止菴謂此最盡天體智按此京減三統日法之一耳依邵子法五度四一當為一千八百九十分則十卦卦得三十一分六秒每兩卦相對寓六十四藏一之象焉緯占曰每六氣後餘一日三時五十八分有竒二十四氣共五日三時歸于氣終此四分厯以九百四十分為日法也後天坎離震兊四正卦其用十二乾坤艮㢲四隅卦其用四十八數盡則交六九七八合之皆十五四正用六四隅用九
  煦按此隂陽互用之機在洛書則四正竒數四隅偶數也以後天配先天除坎離震兊亦即除乾坤坎離之義但取其爻數與三百六十相合耳若以圗論斷以除先天乾坤坎離為是不然則與六十四卦圎圗不合
  以七八居中六九前後相交焉此京氏本法至今卦影用之其以辟統公侯卿大夫則太𤣥取之環配者也四維之用所以維四正故皆主九貴其用也大抵先天立體後天主用全以具爻納虚相應原自妙叶謹衍于後煦按次層後天之卦除坎離震兊皆左旋三層先天之卦除乾坤坎離者皆自上而下











  邵子曰干幹也支枝也干十而支十二則陽數中有隂隂數中有陽也此言二五則陽而隂三四則隂而陽也潛老曰具爻配通期多二十四爻今以一氣虛一爻則二十四氣虚二十四爻虛者合二為一則十二也故當氣盈𦍤虚之象焉四而為一則二十四而六也智曰凡四肢之節以虚能轉故納虚之法納于氣節之間今按每氣皆十五日二時五刻原有餘贏故贏爻應之舉一章七閏閏年四大月三小月為三百八十四日權法十六兩一斤斤亦三百八十四銖列其恒法而盈虚在中矣甲壬陽孤乙癸隂虛五子五丑之類納一于孤虛之間則七十二也納虚爻二十四而以二為一亦七十二也六十律六十甲子與除四之卦則其體矣然嵗有四千三百二十時即貞悔七十二卦之十周爻也今以通期爻具爻貞悔爻三等而與甲子輪之聼其不齊而五千七百六十自齊矣此半其具䇿十五閏年而十六其通期八卦各兩其三百六十而九十六周甲子也别詳全譜年也月也日也時也分秒也爻與甲子環輪相續而積閏氣分盈縮其間自何硋焉易真神明之牖○九年前二月十五日辰即今年正月初一日辰為月九十七為日二千八百八十而四十八周甲子也此推歩家約法也今五千七百六十則兩其九年四十八周甲子耳凡四十九年合易之具䇿
  今世揲蓍者少而火珠林之術盛行大槩本于京氏卦棄其象數爻取于干支一世卦為一世應於動静無與也一事為一門類與爻辭無與也然某觀京房易傳又與今世所行間有出入則亦失其傳也
  曰世應分爲八宫乾震坎艮坤㢲離兊各主一宫所屬七卦自下而上以次受變變至五爻則上爻不可復變上爻為本宫之主故第六卦從五爻返至四爻變而復主卦之畫謂之遊魂第七卦則内卦皆復主卦之畫謂之歸魂主卦以上爻為世其次五卦以變爻為世遊魂以四爻為世歸魂以三爻為世亦内卦之上爻也世之對為應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是也
  曰飛伏世爻所在見者為飛不見者為伏見者即世爻之納甲不見者八主卦取相反之納甲乾與坤反震與㢲反坎與離反艮與兊反五變卦取主卦之納甲變在一世取主卦一爻變在二世取主卦二爻餘凖此遊歸二卦取從變之納甲如乾宫遊魂從剥而變則取剥四納甲為伏歸魂從晉而變則取晉三納甲為伏餘凖此
  煦按此又一伏法當不可宗
  曰建以爻直月從世起建布于六位惟乾坎從初爻起乾起甲子坤起甲午一卦凡六月也
  曰積算以爻直日從建所止起日如姤上九乙亥即以乙亥上起九為一日終而復始一卦凡百有八十日也術家以月為直符日為傳符指六爻所見之支當之非矣
  曰鬼為繫爻財為制爻天地為義爻天地即父母福徳為寳爻福徳即子孫同氣為専爻兄弟爻也即術家所定六親是也其定身爻視世爻之辰子午身居初丑未身居二寅申身居三卯酉身居四辰戌身居五巳亥身居上而京氏無定身爻之例乾卦云水配初位為福徳初爻甲子水乾之子孫木入金郷居寳貝二爻甲寅木乾之財土臨内象為父母三爻甲辰土乾之父母火來四上嫌相敵四爻壬午火乾之官鬼金入金郷木漸㣲五爻壬申金乾之兄弟宗廟上建戌亥乾木位謂上爻壬戌土
  煦曰末句上字亥字當羡
  若依術家則乾五為身爻乾上復為父母京氏皆不言者以世即身也世外復有身不巳贅乎
  煦按據此則卦身之說後人杜撰耳
  曰龍徳虎刑龍徳在十一月坎卦子左行虎刑五月在離卦午右行故依建之所立龍徳起子至四月在巳虎刑繼之虎刑起午至十二月在亥
  煦按末句當去二字
  乾徳繼之術家見子即為龍徳見午即為虎刑失之逺矣術家又有青龍朱雀勾陳螣蛇白虎元武六神以所占之日甲乙起青龍丙丁起朱雀戊起勾陳巳起螣蛇庚辛起白虎壬癸起元武在龍虎為重出餘四神為増加也
  曰卦位初元士二大夫三三公四諸侯五天子上宗廟曰五星曰二十八宿皆從世爻入卦
  曰盈虛盈則三十有六虛則二十有八内外卦各分其半以其五行所屬起世爻巡于六位視與爻之納甲相生尅定其吉凶此皆術家之所無也
  遊魂八卦伏鬼易十六卦不取本宫為伏故别為圗
  艮四 大坎四 明震四 中乾四丙戌 過戊申 夷庚午 孚壬午
  兊四丁亥 頤離四巳酉 訟㢲四 小坤四辛未 過癸丑
  歸魂八卦伏
  大坤三有乙卯 隨㢲三辛酉 師離三已亥 漸兊三丁丑
  乾三甲辰 蠱艮三 同坎三 歸艮三庚辰 人戊午 妹丙申
  煦按二十四節節有三候一候五日而配以一卦該七十二卦今于四立分至中各虛一卦以象之其十六氣每氣各計三卦然以予意論之畢竟除去乾坤坎離而以其餘六十卦分配三十日則一卦六爻各配六日方與三百六十日合也然必以六日七分者以三百六十之外尚有五日四分度之一也
  冬至日在坎春分日在震夏至日在離秋分日在兊四正之卦卦有六爻爻主一氣餘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八十分日之七嵗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六十而一周離坎震兊各主一方其餘六十卦卦有六爻别主一日凡主三百六十日餘有五日四分日之一每日分為八十分五百分為四百分日之一又分為二十分是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二每卦各得七分每卦得六日七分也自復至乾為息卦曰太陽自姤至坤為消卦曰太隂息卦所屬曰少陽消卦所屬曰少隂京房精于其學東漢郎顗明之
  象數論曰以十二辟卦言之剥之至復所隔惟坤六爻其一爻當一候一候得五日五分六分分之五六爻得三十日三十五分非七日也以六十卦言之一卦六日七分剥之至復中隔艮既濟噬嗑大過坤未濟蹇頤中孚九卦計五十四日六十三分非一卦也孔穎達牽合兩者故其說不能合易之七日來復反剥為復所歴七爻以一日為一爻故曰反復其道反復即反覆也與卦氣何與即使孔氏之䟽能合卦氣則易之辭毋乃為卦氣圗説乎為卦氣之法者宓戲耶文王耶
  煦按黄氏止認得來氏之綜卦故確認七日來復為覆卦此說非也如但以覆為義則但曰反覆可矣不必曰復復者往往來來不一之稱也如但以覆為義則一覆而即至矣更不必曰七日也七日云者謂中為純坤六爻所間耳今曰反復為反覆矣然則七日來復亦可曰七日來覆乎葢周易全是先天全是流通活潑的全是倣像天地間隂陽往復循環不巳之運安有一卦可認為一定不移之象乎漢儒去古未逺易道雖晦而尚未盡没其真所以猶有卦氣之說特漢儒援入嵗法必欲卦爻皆與日配所以紛紛其說不能盡合前隔九卦之說是太元卦圗如以先天太極圗而論則坤之左右即剥復也安得有九卦之隔
  六日七分之說相傳既乆其餘卦氣皆自後起有自乾至未濟並依易書本序以一卦直一日乾直甲子坤直乙丑至未濟直癸亥乃盡六十日六周而三百六十日四正卦則直二分二至坎冬至離夏至震春分兊秋分不在六十卦輪直之列者焦氏之法也
  此除後天四正者也
  有以乾坤坎離四卦為槖籥餘六十卦依序卦一爻直一時一月有三百六十時足其數者又以十二辟卦每卦管領一時魏伯陽之法也
  煦按此除先天四正者也伯陽所用序卦乃火候之次第至于合諸嵗法則必用先天大圗中卦序除去四正乃可也葢離坎震兊乃後天小圗之卦後天無大圎圗則無六十卦可以分爻配日且除後天之四正而合諸先天之大圗則冬至後除去震離兊三卦而夏至後止除坎之一卦故不能合要必除先天四正而用大圎圗者為是
  乾起甲子坤起甲午每卦直六月者京房之法也史繩祖曰革居序卦之四十九當大衍之數節居序卦之六十當周天之度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一爻主一日上經乾起甲子㤗甲午午當是戌噬嗑甲申至離三十卦一百八十日而三甲盡下經咸起甲午損甲辰震甲寅至節癸亥而終亦三十卦一百八十日而一年周故天地節而四時成亦曰天地革而四時成中孚小過既未濟者以應分至
  中孚㢲上兊下小過震上艮下既未濟皆坎離此又一除法
  每爻直十五日以應二十四氣先儒言卦起中孚非也以六十卦言甲子起于乾以分至四卦言甲子亦起于中孚亦古法也至宋而後有所謂先天圗者于是邵子以六日七分之法施于其圗黜卦起中孚之說以復起冬至姤起夏至其以坎離震兊四正卦主二十四氣者改為乾坤坎離此圎圗之卦氣也張理以方圗覆背置之泰處于東北乾處于東南否處于西南坤處于西北此即乾南坤北乾東坤西目為後天方圗者也
  亦以冬至起復至㤗而正月至乾而四月至否而七月至坤而十月此方圗之卦氣也
  此又一除法
  張氏又以一隂一陽至六隂六陽類而並列六陽處南六隂處北陽自下而升隂自上而降廣辟卦之法也邵子又以方圗乾兊離震各重之為六十四卦共二百五十六卦即既濟卦圗見前經世書以之算大運亦以算小運二十四氣每氣六十四爻積一千五百二十六爻合乾兊離震掛一之數謂之掛一圗所謂皇極之學也
  圗說述曰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見于周公時訓呂不韋取以為月令其書則見于夏小正夏小正者夏后氏之書孔子得之于杞者也夏建寅故其書始于正月周建子而授民時廵狩祭享皆用夏正故其書始于立春夏小正具十二月而無中氣有𠉀應而無日數至于時訓乃五日為𠉀三𠉀為氣六十日為節仲尼贊易時巳有時訓觀七月一篇則有取于時訓可知豈時訓因小正而加詳歟
  煦謂七月自是周公詩今云此者見得周公時尚且有取于時訓則孔子贊易時有時訓明矣
  說卦言坎北方之卦也離南方之卦也兊正秋也於三卦言方則知坎離震兊各主一方矣于兊言正秋者秋分也兊言秋分則震春分坎冬至離夏至為四正矣復大象曰先王以至日閉闗所謂至日者冬至也于復言冬至則姤為夏至而十二月消息之卦可知矣復象曰七日來復則六十卦分主一嵗卦為六爻爻主一日可知矣繫辭曰三百八十四爻當期之日葢六十卦當三百六十日四卦主十二節十二中氣所餘五日則積分成閏也
  京房卦氣主六日七分用太𤣥之序焦贛一卦直一日用周易之序而費直引孟康之法則一爻主一日也京房在元帝時子雲在孝平時當是子雲用京房卦氣
  卦氣正月為泰天氣下降當為雨水二月大壯雷在天上當為驚蟄先雨水而後驚蟄宜也驚蟄者萬物生乎震震為雷也清明者萬物齊乎㢲㢲為風也㢲潔齊而曰清明清明乃潔齊之義榖雨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脉動至此又雨則土脉生物所以滋五榖之種也小滿四月中先儒云小雪後陽一日生一分積三十日生三十分而成一晝為冬至小滿後隂生亦然夬四月乾之中謂之滿者姤初六羸豕孚蹢躅坤初六履霜堅氷至羸豕喻其小蹢躅喻其滿履霜喻其小堅氷喻其滿易言于一隂既生之後嵗言于一隂方萌之初慮之深防之豫也小雪後有大雪此乃有小滿無大滿意可知矣至若三月中榖雨五月中芒種此二氣獨指榖麥言榖必言其生之始榖種于春得木之氣殘于秋金克木也麥必要其成之終麥種于秋得金之氣成于夏火克金也六月小暑六月中大暑夏至後暑已盛不當又謂之小殊不知易曰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嵗成焉通上半年之半皆可謂暑通下半年之半皆可謂寒正月暑之始十二月寒之終而曰大暑小暑者不過上半年之詞耳六月中暑之極故謂大然則未至于大則猶為小也七月中處暑七月暑之終寒之始大火西流暑氣于是乎處矣處者隱也藏伏之義也白露八月節寒露九月節秋本屬金金色白金氣寒白者露之色寒者露之氣先白而後寒固有漸也九月中霜降寒露始結為霜也立冬後曰小雪大雪寒氣始于露中于霜終于雪霜之前為露露由白而始寒霜之後為雪雪由小而至大皆有漸也至小寒大寒豳風云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觱發風寒故十一月之餘為小寒栗烈氣寒故十二月之終為大寒也大抵合而言之上半年主長生曰雨曰雷曰風皆生之氣下半年主生成曰露曰霜曰雪皆成之氣下半年言天時不言農時農時莫急于春夏也先儒有云日月運行而四時成以其有常也故聖人立法以歩之隂陽相錯而萬物生以其無窮也故聖人指物以候之貫六氣終始早晏五運大小盈虛原之以至理考之以至數而垂示萬古無有差忒也經曰五日謂之𠉀三𠉀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嵗又曰日為陽月為隂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竒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嵗積氣餘而盈閏矣經云日常於晝夜行天之一度則一日也共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而周天度乃成一嵗常五日一候應之故三𠉀成一氣即十五日也三氣成一節節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八節三八二十四氣而分主四時一嵗成矣春秋言分者以六氣言之則二月半初氣終而交二之氣八月半四氣盡而交五之氣若以四時之分言之則隂陽寒暄之氣到此可分之時也晝夜分五刻亦隂陽之中分也故經曰分則氣異此之謂也冬夏言至者以六氣言之則五月半司天之氣至其所在十一月半在泉之氣至其所在以四時之令言之則隂陽至此極至之時也夏至日長不過六十刻陽至此而極冬至日短不過四十刻隂至此而極皆天𠉀之未變故經曰至則氣同此之謂也天自西而東轉其日月五星循天從東而西轉故白虎通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日月五星在天為隂故右行猶臣對君也日則晝夜行天之一度月則晝夜行天之十三度有竒者謂復行一度之中作十九分分之得七大率月行疾速終以二十七日月行一周天是將十三度及十九分之七數總之則二十九日計行天三百八十七度有竒計月行疾之數比日行遲之數則二十九日日方行天二十九度月巳先行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外又行天之二十二度反少七度而不及日也隂陽家說謂日月之行自有前後遲速不等固無常準則有大小月盡之異也本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即二十五刻所謂三時者是也當為一嵗自除嵗外之餘則有三百六十日又除小月所少之六日止有三百五十四日而成一嵗通少十一日二十五刻乃盈閏為十二月之制則有立首之氣氣乃三𠉀之至月半示斗建之方乃十二辰之方也閏月之紀則無立氣建方皆化氣但依嵗以八節見之推其所餘乃成閏天度畢矣故經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餘于終此之謂也觀天之杳冥豈復有度乎乃日月行一日之處指二十八宿為証而記之曰度故經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謂度也天亦無𠉀以風雨霜露草木之類應期可證而測之曰𠉀言𠉀之日亦五運之氣相生而直之即五日也如環之無端周而復始書曰朞三百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嵗即其義也夫日一晝一夜十二時當均分于一日故上智設銅壺滴水漏下壺箭箭分百刻以度之雖日月晦明終不能逃是一日之中有百刻之𠉀也夫六氣通主一嵗則一氣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乃知交氣之時有早晏也冬夏日有長短之異則晝夜互相推移而日出入時刻不同然終天百刻矣其氣交之刻則不能移也甲子之嵗初之氣始于漏水下一刻終于八十七刻半子正之中也二之氣復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終于七十五刻戌正四刻也三之氣復始于七十六刻終于六十二刻半酉正之中也四之氣復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終于五十一刻未正四刻也五之氣復始于五十一刻終于三十七刻半午正之中也六之氣復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終于二十五刻辰正四刻也此之謂周天之嵗度餘刻交于乙丑嵗之初氣矣如此而轉致戊辰年初之氣復始于漏水下一刻則四嵗而一小周也故申子辰氣㑹同者此也已酉丑初之氣俱起于二十六刻寅午戌初之氣俱起于五十一刻亥卯未初之氣俱起于七十六刻氣皆起于同刻故謂之三合義由此也以十五小周為一大周則六十年也三車一覽以申為水之生子為水之旺辰為水之庫故申子辰三合而不知氣起于同刻乃天道自然之妙耳
  五運
  甲   乙   丙   丁   戊
  化土  化金  化水  化木  化火
  巳   庚   辛   壬   癸
  六氣
  子午少隂君火 丑未太隂濕土 寅申少陽相火卯酉陽明燥金 辰戌太陽寒水 巳亥厥隂風木
  司天者本年所見之隂陽在泉者與之相對者也如子午年則辰戌大陽寒水司天為初之氣子午君火為三之氣而丑未太隂濕土則為在泉者也









  周易函書約存卷九
<經部,易類,周易函書約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