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檢校尚書左仆射右龍武軍統軍劉公墓誌銘

唐故檢校尚書左仆射右龍武軍統軍劉公墓誌銘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一本“檢校”上有“金紫光祿大夫”字,“仆射”下有“兼御史大夫”字,“統軍”下有“知軍事上柱國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潞州大都督”字。公既為劉統軍作此誌,又為作銘碑。銘碑見前二十七卷。

公諱昌裔,字光後,本彭城人。曾大父諱承慶,朔州刺史;大父巨敖,好讀老子、莊周書,為太原晉陽令。再世宦北方,[1]樂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陽曲,曰:“自我為此邑人可也,何必彭城?”父訟,[2]贈右散騎常侍。

公少好學問,始為兒時,重遲不戲,[3]恒有所思念計畫。及壯自試,以《開吐蕃說》幹邊將,不售。入三蜀,從道士遊。久之,蜀人苦楊琳寇掠,公單船往說,琳感欷,雖不即降,約其徒不得為虐。[4]琳降,公常隨琳不去。琳死,脫身亡,沈浮河朔之間。建中中,曲環招起之,[5]為環檄李納,[6]指摘切刻。納悔恐動心,恒魏皆疑惑氣懈。[7]環封奏其本,德宗稱焉。環之會下濮州,戰白塔,救寧陵、襄邑,[8]擊李希烈陳州城下。[9]公常在軍間,環領陳許軍,公因為陳許從事,以前後功勞,累遷檢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營田副使。

吳少誠乘環喪,引兵叩城,留後上官說,咨公以城守,[10]所以能擒誅叛將,[11]為抗拒,令敵人不得其便。圍解,拜陳州刺史。韓全義敗,引軍走陳州,求入保。公自城上揖謝全義曰:“公受命詣蔡,何為來陳?公無恐,賊必不敢至我城下。”明日,領騎步十余,抵全義營。全義驚喜,迎拜嘆息,殊不敢以不見舍望公。改授陳許軍司馬。

上官說死,拜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代說為節度使。命界上吏,不得犯蔡州人,曰:“俱天子人,奚為相傷?”少誠吏有來犯者,捕得縛送,曰:“妄稱彼人,公宜自治之。”少誠慚其軍,[12]亦禁界上暴者,兩界耕桑交跡,吏不何問。[13]封彭城郡開國公,就拜尚書右仆射。

元和七年,得疾,視政不時。八年五月,湧水出他界,過其地,防穿不補,沒邑屋,流殺居人,拜疏請去職即罪,詔還京師。[14]即其日與使者俱西,大熱,旦暮馳不息,疾大發。左右手轡止之,公不肯,曰:“吾恐不得生謝天子。”上益遣使者勞問,敕無亟行。至則不得朝矣。天子以為恭,即其家拜檢校左仆射、右龍武軍統軍知軍事。十一月某甲子薨,年六十二。[15]上為之一日不視朝,贈潞州大都督,命郎吊其家。[16]明年某月甲子,葬河南某縣、某鄉、某原。

公不好音聲,不大為居宅,於諸帥中獨然。夫人,邠國夫人武功蘇氏。子四人:嗣子光祿主簿縱,學於樊宗師,士大夫多稱之;長子元一,樸直忠厚,便弓馬,[17]為淮南軍衙門將;次子景陽、景長,皆舉進士。葬得日,相與選使者,哭拜階上,使來乞銘。銘曰:

提將之符,屍我一方;配古侯公,維德不爽。[18]我銘不亡,後人之慶。[19]


註釋 编辑

  1. 宦或作官。
  2. 或作誦。今按:名訟無理,疑避諱而改。
  3. 遲音稚。
  4. 《唐史·昌裔傳》云:“入蜀,楊惠琳反,昌裔說之。”惠琳之亂在夏州,歲月相遠。惠琳事詳見《崔寧傳》。
  5. 按:《新傳》,曲環方攻濮州,表為判官。
  6. 建中二年六月,平盧淄青節度使李正已卒,子納自稱留後。
  7. 恒謂成德節度使李惟嶽,魏謂魏博節度使田悅。
  8. 二縣並屬宋州。
  9. 興元元年閏十月,李希烈遣將翟崇暉,悉眾圍陳州。宋亳節度使劉洽,遣隴右幽州節度使曲環將兵二萬救之。十一月,敗崇暉於州西,擒之以獻。
  10. 說或作涚,與《舊史》合。
  11. 擒或作檢。今按:此謂安國寧謀以城降賊,昌裔密計斬之。當作擒。
  12. 公誌李郱亦曰:“尹慚其庭中人。”漢袁盎為吳相,告歸,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車拜謁,丞相從車下謝,盎還,愧其吏。公所謂 “慚其軍”,“慚其庭中人”,語出此耳。
  13. 何或作呵。《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衛綰傳》:“不孰何。” 顏曰:“何即問也。”何上或有可字,亦非是。今按:《過秦論》云:“陳利兵而誰何。”顏註云:“問之曰,此為誰人,何人也?”亦此義。
  14. 始昌裔代說為節度也,憲宗惡其自立。欲召之,而重生變。宰相李吉甫曰:“陛下乘人心愁苦,可召也。”遂以韓臯代之。至長樂驛,知帝意,因稱風眩臥第,歲中卒。史與《志》少異,《志》為之諱耶。
  15. 某下或有日字,下同。
  16. 郎下或有中字。
  17. 便或作使,非是。
  18. 《楚辭》:“厲而不爽些。”註:“楚人謂羹敗曰爽。”爽,平聲。
  19. 慶讀若羌。《離騷》云:“慶夭悴而喪榮。”沈存中云:古人諧聲,如慶字多與章字協韻。“孝孫有慶,萬壽無疆”;“黍稷稻粱,農夫之慶,”是也。《集韻》並入平聲。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