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古城焕青春

喜看古城焕青春

——山西省介休县城镇居民落实《五·七指示》见闻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1972年2月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前不久,我们来到晋中平原,访问了建城于战国时代的介休县的县城。登高眺望,只见这座古城的城外烟囱耸立,厂房栉比,颇为壮观;在城内看到的居民,很多人既是工人又是农民。经过短暂的访问,所见所闻,使我们欣喜地感到,这座古老的城镇,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焕发了革命的青春,它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在“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街道工业蓬勃发展 编辑

我们来到介休县城之前,晋中地区街道工业、家属工厂现场会,刚刚在这里开过。街道工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访问了城镇居民们创办的各个街道工业单位。

五金车辆厂,设在一个旧院子里,机声隆隆,火花闪闪,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支援农业生产的平车、扬场机等产品。这个工厂创办于一九六六年。最初是由街道上的六个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的,当时只能修理自行车。现在,职工增加到二十九人,已经拥有机、钳、铆、锻、焊等机械设备,能够修造六十五种产品。

这些生产设备和产品原材料,是从那里来的?主人风趣地说:“大厂矿的废料堆是我们的材料库,废品公司的收购站是我们的供应站。”我们看到他们正在使用的一部套丝机、一部下料机和一台电焊机,就是从一座大工厂买来的废品,经过修理改制成的。他们用旧铁皮和钢管料,生产了人力三轮货车、铁制平车,用钢筋料头生产了担水搭钩,用废管道生产了椅子凳子。几年来,他们从大工厂买来的废旧材料达十五吨。一九七一年一年内,他们就为农村生产了小手锄、镰刀、粪叉等小农具五百多件,平车轴头、轴管等零件二千多件,还为大厂矿修配了大批机器设备零件,为城乡人民生产了铁皮锅盖、脸盆架等生活用品。全厂资金由二百元增加到两万多元,每月的营业总额由五百元增加到八千多元。随着生产的发展,厂房不够用了,工人们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使用废旧材料,盖起十间厂房。这座小型五金车辆厂已经初具规模了。

我们来到补胎鞋业社。这个单位,也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一开始只有十六个钉鞋工人,现在发展到四十一人,经营项目由原来的钉鞋一项,增加到补胎、制鞋、缝补、洗染、制作车马挽具等十二项。一九七一年完成总产值二万多元。 补胎车间,现在实现了汽补轮胎。一九七○年,他们为了支援农业,决心从手工操作改为搞汽补。但是买一台锅炉,大的要两万元,小的也要几千元。买不买呢?大家一商量,一致的意见是:不买。社革命领导小组负责人杨根杰和工人一起,东奔西走,在县运输公司买回一个报废了的锅驼机壳,从废品收购站买了些丝杆、水管、弯头等旧零件,从大厂矿买了十多种边角下料,昼夜奋战,经过七十多次试验,搞成了锅炉,实现了半机械化的汽补轮胎。现在,他们承揽了全县的平车、马车、汽车、拖拉机的里外胎的补胎任务。

这两个单位的成长过程,仅仅是介休城关镇居民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发展街道工业的一个缩影。一九六九年以来,全镇街道工业已经发展到十一个单位,从业人员达到六百六十多人,其中百分之四十是妇女,共有五金修配、车辆修造、建筑工程、弹花纺织、清洁搬运等四十七个行业,生产二百多种产品。

大寨之花遍地盛开 编辑

出城北行十里,来到汾河岸边空旷的田野上,我们访问了介休县城居民举办的“五·七”农场。

主人告诉我们,两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寸草难生长”的荒碱滩。在国庆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介休县城居民在这里打响了开垦荒碱滩的战斗。他们人人靠一把铁锹,挖了五千多米长的排碱渠,翻了五百多亩碱荒滩地。奋战一年,就在这里收获了五万多斤粮食。

一九七一年,他们在这块碱地上继续战斗,每亩施了三百担灰渣拌大粪的肥料,进一步改造了碱地。但是,下种后遇到了干旱的侵袭,有的地块没有出苗,有的地块苗刚出土就枯死了。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大寨社员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满怀信心地说:“大寨大队三战狼窝掌,我们要十战盐碱滩!”高粱捉不住苗,他们改种玉米;玉米捉不住苗,他们改种糜子。同时,他们还采用泥罐育苗法进行补苗。全镇男女老少齐上阵,七、八天时间,就捏了三十多万个泥罐,泥罐里育了青苗,连同泥罐栽在缺苗断垄的地块上。一次栽不活,栽两次;两次栽不活,继续栽。就这样,经过几个回合的斗争,使五百亩庄稼保住了全苗。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农业的丰收。一九七一年收获了二十一万斤粮食,亩产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在农场的五百多亩土地中,有三百一十多亩是由十一个工业单位耕种的,其余则由四个居民委员会和三所小学经管。这样,就使在工业单位劳动的六百多个城镇居民,实现了亦工亦农。

一代社会新风在形成 编辑

介休城内,共有城镇居民一万六千多人,百分之八十是职工家属,还有少数个体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等。在这些居民中,除了百分之五十八的少年儿童和一部分老弱病残以外,有劳动能力的三千多名居民,现在都有了适当的工作,有一半在城镇街道工业单位和“五·七”农场劳动,其余的在国营工厂担负一定劳动或在工厂办的家属工厂参加劳动。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三少三多”的社会新风尚:讲吃比穿的人少了,艰苦朴素的人多了;街上的闲人少了,拾粪积肥的人多了;扯乱谈的人少了,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多了。一心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的先进人物,一批接一批地涌现出来。

张桂英,现任清洁搬运队的妇女队队长。在大办街道工业的热潮中,她一遍又一遍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参加了清洁搬运队,还动员八个妇女,一起组成了平车运输队。当她们在介休城里第一次拉平车的时候,人们议论纷纷,有的捂着嘴笑,有的跟着看热闹。几名队员怕“丢人”,顶不住歪风邪气退了队,而张桂英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同这股好逸恶劳的资产阶级习气,进行了坚决斗争。她不顾自己动过两次手术的虚弱身体,坚持带头拉平车,而且专拣大街人多的地方走。有人说:“你家三口人就有两人工作,不缺钱花,干这活为了啥?”张桂英坚定地说:“为革命!”在她的带动下,拉平车的妇女很快增加到二十一人。一年多来,她们拉着平车,往农场送肥三千多担,给十四个厂矿运货一万八千多吨,清除灰渣四千六百多车,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象张桂英这样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先进人物,在介休城里是数不胜数的。过去怕惹事的“老好人”,现在成为对敌斗争的闯将;过去好吃爱打扮的人,现在成为不怕脏不怕累的劳动能手;一些职工家属,过去“吃粮靠供应,花钱靠丈夫”,现在拿起铁锹和铁锤,跨进工人、农民的战斗行列。通过参加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她们的政治觉悟普遍提高,每天看书识字,学文化,学理论,积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一年多来,全镇居民中有十二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