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百九十四

卷二百九十二至二百九十三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百九十四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百九十五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06.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06.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06.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06.djvu/5

紹興府表                

                    

大清一統志

 紹興府在浙江省治東南一百三十八里東西距三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東至寕波府

  慈谿縣界一百九十里西至杭州府錢塘縣界一百三十里南至金華府東陽縣界二百五十里北

  至海四十里東南至台州府天台縣界三百里西南至杭州府富陽縣界一百九十二里東北至慈

  谿縣界二百二十七里西北至錢塘縣界一百二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師四千四百五十里

 ︹分野︺天文斗牛分野星紀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之域春秋時爲越國顯王時併

  於楚秦爲會稽郡地郡治呉三國呉志注秦始皇二十五年以呉越地

  爲會稽郡治呉漢初因之漢書地理志注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呉景帝四年礽

  名會稽郡屬揚州後漢永建四年始移會稽郡來治山陰

   東晉爲會稽國咸和四年內史王舒父名會求改它郡朝議改㑹曰鄶宋爲

   會稽郡孝建初於郡置東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永光元年州廢齊

   因之梁普通五年復置東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太平元年罷陳天

   嘉三年復置隋平陳改爲呉州置總管府大業初

   改越州尋復曰會稽郡唐武德四年復爲越州置

   總管府七年改爲都督府天寶元年曰會稽郡屬

   江南東道乾元元年復曰越州唐書方鎮表乾元元年置浙江東道

   節度使治越州大厯五年廢爲觀察使十四年廢浙江東道觀察隸浙江西道建中元年復置浙江

   東道中和三年又升爲義勝軍節度光啟三年改曰咸勝軍節度乾寕二年又改鎮東節度

   代時屬呉越錢氏號爲東府宋初仍爲越州會稽郡鎮東

   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罷浙東軍止稱越州大觀

   元年升為帥府兩浙東路兵馬鈐轄紹興元年

   紹興府為浙東路治元至元十三年改紹興路屬

   江浙行中書省浙東海右道明初復曰紹興府屬

   浙江布政司

  本朝因之隸浙江省領縣八

   山陰縣附郭治府西偏東西距五十六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會稽縣界一里西至蕭山縣

   界五十五里南至諸暨縣界五十里北至海四十里東南至諸暨縣界四十里西南至諸暨縣界一

   百十里東北至會稽縣界三里西北至海岸三十里春秋越國都漢置山陰縣屬會稽郡後漢水建

   四年為會稽郡治晉及宋齊以後因之隋平陳廢入會稽縣唐武德七年複置八年省垂拱二年

   置大厯二年又廢七年復置元和七年又廢十年復置五代因之宋為紹興府治元為紹興路治明

   為紹興府治 本朝因之會稽縣附郭治府東偏東西距九十三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東

   至上虞縣界九十二里西至山陰縣界一里南至嵊縣界一百十里北至每三十里東南至嵊縣界

   一百二十里西南至諸暨縣界八十里東北至上虞縣界七十五里西北至山陰縣界三里漢山陰

   縣地隋開皇九年置會稽縣為會稽郡治唐為越州治五代因之宋為紹興府治元為紹興路治明

   為紹興府治 本朝因之蕭山縣在府西北一百十一里東西距七十三里南北距一百里

   東至山陰縣界五十里西至杭州府錢塘縣界二十三里南至諸暨縣界六十五里北至杭州府仁

   和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山陰縣界五十一里西南至杭州府富陽縣界四十八里東北至山陰縣

   界四十九里西北至錢塘縣界十五里漢置餘暨縣屬會稽郡後漢因之三國呉太平二年改曰永

   興晉及宋齊以後因之隋開皇中省入會稽縣唐儀鳳二年復置永興縣屬越州天寶元年改曰蕭

   山五代因之宋屬紹興府元屬紹興路明屬紹興府 本朝因之諸暨縣在府西南一百

   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東至山陰縣界七十里西至杭州府富陽縣界五十

   里南至金華府義烏縣界六十里北至蕭山縣界九十里東南至嵊縣界八十里西南至金華府浦

   江縣界九十里東北至山陰縣界九十里西北至富陽縣界七十里秦置諸暨縣屬會稽郡漢至隋

   皆因之唐屬越州五代初改暨陽後復因之宋屬紹興府元元貞初升為州至正十九年改為諸全

   州二十六年復改為縣屬紹興路明初改諸全州洪武二年復為諸暨縣屬紹興府 本朝因之

   餘姚縣在府東北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五里東至寕波府慈谿縣

   界二十里西至上虞縣界三十里南至嵊縣界一百六十里北至海三十五里東南至慈谿縣界三

   十五里西南至上虞縣界六十里東北至慈谿縣界七十里西北至上虞縣界七十里漢置餘姚縣

   屬會稽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初省入句章縣唐武德四年復置縣兼置姚州七年州廢縣屬越州五

   代因之宋屬紹興府元元貞初升為州屬紹興路洪武二年復降為縣屬紹興府 本朝因之

   上虞縣在府東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五十六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束至餘姚縣界二十八

   里西至會稽縣界二十八里南至嵊縣界七十里北至海六十里東南至餘姚縣界四十五里西南

   至嵊縣界九十里東北至餘姚縣界二十里西北至會稽縣界八十七里秦置上虞縣屬會稽郡後

   永建四年分立始寕縣晉宋以後因之隋開皇中並廢入會稽縣唐貞元中復置上虞縣屬越州

   長慶初廢入餘姚後復置五代因之宋屬紹興府元屬紹興路明屬紹興府 本朝因之嵊縣

   在府東南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寕波府奉化縣界一百四十里西

   至諸暨縣界一百三十里南至新昌縣界十五里北至會稽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新昌縣界七十

   里西南至金華府東陽縣界九十里東北至上虞縣界六十里西北至會稽縣界七十里漢置剡縣

   屬會稽郡晉至隋皆因之唐武德四年於縣置嵊州及剡城縣八年廢嵊及剡城改剡縣屬越州五

  代呉越改爲瞻縣宋宣和八年改爲嵊縣屬紹興府元屬紹興路明屬紹興府 本朝因之

  昌縣在府東南二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東至台州府寕每縣界

  一百里西至嵊縣界三十里南至金華府東陽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嵊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台州

  府天台縣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嵊縣界四十里東北至寕波府奉化縣界一百里西北至嵊縣界

  十五里本漢剡縣地五代晉天福五年呉越析置新昌縣仍屬越州宋屬紹興府元屬紹興路明屬

  紹興府本朝因之

 ︹形勢︺東漸巨海西通五湖南暢無垠北渚浙江南山

  攸居實爲州鎮三國虞翻語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晉書顧愷

  帶每傍湖良疇數十萬頃膏腴上地畝直一金

  宋書孔季恭傳贊帶山傍海膏腴重地宋史地理志鑑水環其

   前臥龍擁其後稽山出其東秦望直其南祝穆方輿勝覽

  ︹風俗︺飯稻羮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賈而

   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史記貨殖傳勤儉好學絃

   比屋宋嘉泰志晉遷江左中原衣冠之盛咸萃於越為

   六州文物之藪高人文士雲合景從司馬相郡志有陂

   池灌溉之利絲布魚鹽之饒

  ︹城池︺紹興府城周二十里有奇門五水門四元至正中增築西南隸山陰東北隸會稽城

   濠在東南者皆有隄以障湖水西因渠漕抵江北引衆水入海 本朝順治雍正年間屢加修葺乾

   隆三十一年重修蕭山縣城周五里門四水門三濠廣三丈明嘉靖三十二年築 本

   朝順治雍正年間屢修乾隆三十一年重修諸暨縣城周四里門四水門三明嘉靖中

  重築 本朝順治十五年乾隆三十一年重修餘姚縣城周九里門五水門二元末

  築四面皆引江為濠又有新城在姚江南岸亦名江南城周八里有奇明嘉靖中築與舊城隔江相

  對 本朝順治十五年乾隆三十一年重修上虞縣城周十三里門五水門二明

  嘉靖中因元舊址重築 本朝康熙八年修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嵊縣城周七里有奇門

  四明嘉靖中築 本朝順治十五年修乾隆三十一年重修新昌縣城周六里門四東

  西北三面皆引溪為池南面憑山明嘉靖中築 本朝順治十五年乾隆三十一年重修

 ︹學校︺紹興府學在府治東南宋嘉祐中遷建 本朝康熙雍正中屢修入學額數二十五

  山陰縣學在縣治南宋崇寕中建入學額數二十五名會稽縣學

  治南宋崇寕中建入學額數二十五名蕭山縣學在縣南門外宋紹興間建入學額數

  二十五名諸暨縣學在縣治西宋淳熙閒遷建入學額數二十五名餘姚縣學

   在縣南新城中宋元豐初建 本朝順治九年重建入學額數二十五名上虞縣學

   治東南宋慶厯中建入學額數二十名嵊縣學在縣治西南明嘉靖中遷建入學額數二

   新昌縣學在縣治東南宋紹興中建入學額數二十名蕺山書院

   治東北三里蕺山上明劉宗周講學於此舊名蕺里書院 本朝康熙五十五年知府俞卿重修

   龍山書院在山陰縣治桂屏庵乾隆四十八年撤庵建此稽山書院在會稽縣

   治捨子橋舊為證人書院明嘉靖間知府洪珠建劉宗周講學於此 本朝康熙五十九年知府俞

   卿等重修今名古小學筆花書院在蕭山縣北里許乾隆十三年毓秀書

   院在諸暨縣學宫側乾隆二十四年龍山書院在餘姚縣龍泉山乾隆二十四年

   承澤書院在上虞縣金罍山東舊名泳澤元至元間建明萬厯間重修 本朝乾隆五十

   四年重修剡山書院在嵊縣學宫泮池右乾隆五十六年建又輔仁書院乾隆五十四年

   知縣唐仁埴建南明書院在新昌縣通會門内乾隆十六年建 又舊稽山書院在府治

   臥龍山西岡宋呉革建和靖書院在會稽縣東南十五里玉笥山蘭亭書院在山陰縣南二十五里

   晉王羲之修禊所道南書院在蕭山縣西二里德惠祠右明竇昱建清惠書院在蕭山縣治山麓

   本朝康熙年建紫山書院在諸暨縣西門内明嘉靖年建姚江書院在餘姚縣城南明崇禎間邑人

   蘇璞建以祀王守仁高節書院在餘姚縣東北十里陳山宋淳祐中劉黻建月林書院在上虞縣清

   風峽宋潘時建慈湖書院艇湖書院宗傳書院在嵊縣治並明建石鼓書院在新昌縣西石鼓山宋

   石亞之建今皆廢

  ︹户口︺原額人丁二十六萬九千七百四十八今滋生男婦五百三十八萬九千八百三十名口計六

   十九萬一千九百九十八户又屯運男婦一千七百名口計二百七十一戸

  ︹田賦︺田地共六萬七千六百五十五頃一十四畝一分零額徵地丁銀四十一萬八千五百六十六

  兩七錢一分零米四萬四千八百七十六石三斗二升五合零

 ︹山川︺臥龍山在山陰縣治後盤旋囘繞形如臥龍越大夫文種葬此又名種山一作重山今

  府治據其東麓康𤋮二十七年   聖祖南廵駐蹕於此改名興隆山其東隅為火珠山火珠之

  下為峨眉山龜山在臥龍山南一名飛來山又名怪山呉越春秋范蠡築城既成怪山自至

  怪山者鄉琊東武海中山一夕自來故曰怪山水經注山形似龜故亦有龜山之稱越起靈臺於山

  上以望雲物川巖明秀亦為勝地舊志一名寶林山上有應天塔今呼塔山陽堂山

  龍山南三里郡城跨其上後漢鮑蓋葬此一名鮑郎山山北舊有鮑郎祠郡國志鮑郎一名信

  山在臥龍山東北三里山産蕺越王句踐嘗採食之晉王羲之宅在焉後捨宅為戒珠寺故又名

  戒珠山其東南為白馬山白馬山東為彭山舊云彭祖隱居之地侯山在山陰縣南九里水

  經注侯山孤立長湖中晉車騎將軍孔敬康少時遯世棲迹此山舊志在縣南四里以孔愉後封侯

   故名俗稱九里山昔時去縣之數也亦名小隱山亭山在山陰縣南十里晉司空何無忌為

   郡置亭山上因名唐乾寕中錢鏐攻董昌克其亭山寨即此陳音山在山隂縣西南四里

   吳越春秋范蠡進善射者陳音越王使敎士習射北郊之外軍士皆能用弓弩之巧陳音死葬於國

   西號其葬所曰陳音山麻林山在山陰縣西南十五里越絶書一名多山句踐欲伐吳種

   麻以為弓絃使齊人守之越謂齊人曰多故名法華山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五里十峯聳峙

   下有雙澗唐李紳詩云十峯掛碧落雙澗縈清漣蘭渚山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七里即越

   絶書句踐種蘭渚田及晉王羲之修禊處一名蘭亭山宋祥興元年㑹稽唐珏等以玉函葬宋六陵

   骨於木客山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七里水經注浙江逕木客村耆彦云句踐使工人伐

   榮楯欲以獻呉久不得歸工人憂思作木客吟後人因以名地柯山在山陰縣西南三十五里

   上有石佛高十餘丈下有水曰柯水項里山在山陰縣西南三十里世傳項羽流寓於此

   棲山在山陰縣西南九十里越王句踐於此棲兵一名越王崢越王山在山陰縣西南

   一百二十里昔越王嘗棲兵於此今其上有走馬岡伏兵路洗馬池支更樓故址相近為青化山上

   有石屋有龍湫麻溪水環於山麓連麓者相傳浮邱公煉丹於此巔有丹井為浮邱山牛頭

   山在山陰縣西六十五里與蕭山接界唐天寶間改名臨江山有石疎理中通入水則浮名浮石

   明王守仁改名浮峯塗山在山陰縣西北四十五里相傳即禹會諸侯處又相近有西余山一

   名西扆謂禹負扆朝諸侯處蜀阜山在山陰縣西北五十里一名獨婦山越絶書獨婦山

   者句踐將伐呉徙寡婦置獨山上以為死士示得專一也又舊經云山自蜀飛來帶兒婦二十餘人

   善織美錦自言家在西蜀故名蜀阜山白洋山在山陰縣西北五十里舊名烏風山瀕海

   亦名龜山南麓舊設白洋巡司梅山在山陰縣北十八里一名巫山越絶書越𩴄神之官死葬

   其上縣志漢梅福居此故名下有泉名子真泉下馬山在山陰縣北二十五里相傳秦始皇

   東巡息駕於此故名山有石如蟾亦名蟾山俗名蝦蟆山兩崖夾水石骨横亘水底曰石檻

   山在山陰縣北三十里兩崖對峙唐貞元元年東觀察使皇甫政鑿此山置閘八以洩府境及

   蕭山縣之水出三江口入海石城山在山陰縣東北三十里范坰呉越備史乾寕三年錢

   鏐討董昌攻石城去越三十里即此今山下為石城土城山在會稽縣東六里越絶書越王

   得西施敎習於北壇利邱里土城三年而獻呉亦名西施山葛山在會稽縣東十里相傳句

   踐種葛處箬蕡山在會稽縣東十二里舊經云秦始皇東遊於此供芻草俗呼遶門山

   帆山在會稽縣東十五里水經注射的山北則石帆山山東北有孤石高二十餘丈廣八丈望

   之如帆因以為名稷山在會稽縣東五十里隋書地理志會稽縣有稷山舊名穢山相傳越

   王種菜於此後漢謝夷吾為穢鄉嗇夫即此越絶云句踐齋戒臺也梁載言十道志一名棕山山之

   東南有義峯峯頂有黑白二龍池土人於此禱雨銀山在會稽縣東五十里無草木産銀砂

   㠙山在會稽縣東七十里高鋭如削一名蒿尖山下臨舜江與上虞縣接壤相傳漢駱夫人學

   道於此昇仙有石室石井丹竈存焉會稽山在會稽縣東南十三里周禮職方氏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鎮山

   曰會稽山海經會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越絶書禹到大越上茅山大會

   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史記秦始皇三十七年出遊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

   刻頌秦德輿地志會稽山一名衡山其山有石狀如覆鬴亦名覆鬴山水經注會稽山古防山也又

   曰棟山越絶云棟猶鎮也隋書開皇十四年詔以會稽山為南鎮道書山周三百五十里有陽明洞

   為第十一洞天宛委山在會稽縣東南十五里會稽山東三里上有石匱壁立干雲升者累

   梯而上十道志石匱山一名宛委一名玉笥一名大柱昔禹得金簡玉字於此遁甲開山圖云禹治

   水至會稽宿衡嶺宛委之神奏玉匱書十二卷禹開之得赤珪如日碧珪如月是也寶山

   稽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上臯山以北接下臯山而名宋攢宮在焉犬亭山在會稽縣東南

   三十里舊經越絶書並云句踐畜犬獵南山白鹿即此一名犬山一曰狗山又名吼山石壁峭削百

   餘仞又有石笋高數十丈俱以採石鑿成山北岸有小阜曰曹山玲瓏若戸牖積水成潭移舟可入

   赤堇山在會稽縣東南三十里歐冶子為越王鑄劎處一名鑄浦山越絶書赤堇之山破而

   出錫是也旁有井亦以歐冶名秦望山在會稽縣東南四十里水經注山在州城正南為衆

   峯之傑陟境便見史記云秦始皇登之以望南海自平地以取山頂七里懸磴孤陒徑路險絶

   山在會稽縣東南四十七里西與雲門山相接以何子季居此得名山勢峻絶靜林山

   在會稽縣東南五十八里其西有銅牛山相傳越王鑄冶處水經注銅牛山有銅穴三十許丈穴中

   有大樹神廟山上有冶官諸葛山在會稽縣東南六十里高數十仞周五十里其尖如斛亦

   名石斛尖山有懸流百丈下注其聲如雷旁有鷹嘴巖高數十丈上多鷹巢巖口山

   稽縣東南七十里下有九井深不可測巔有巨石如塔高險不可登山東有石洞寛廣如屋可容數

  穀米山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十道志舜嘗耕此山天降嘉穀故名太平山

  在會稽縣東南七十八里晉謝敷隱居山中十餘年以親老還若耶孫綽有太平山銘 按太平山

  有三一在會稽一在餘姚一在上虞上虞之山一名傘山惟餘姚之山最著謝敷所隱屬會稽屬餘

  姚抑或屬上虞俱未詳何縣今繫於此從舊志也射的山在會稽縣南十五里賀循會稽

  記山半有石室是仙人射堂東高巖有射的石遠望山的如射侯形圓如鏡土人常以占穀食貴賤

  的明則米賤昬則米貴諺曰射的白斛一百射的元斛一千白鶴山在會稽縣南十六里

  山側有石室砥平可容數十人又名箭羽山雲門山在會稽縣南三十二里亦名東山齊

  永明中何子季去國子祭酒還東山隱居敎授梁天監四年選學生往雲門從子季受業山之南為

  刺涪山陰壁兀立盛夏爽然如秋亦名明覺山蓋明覺寺基也頂有池不涸若耶山

  稽縣南四十四里元鼎六年討東越越侯為戈船下瀨將軍出若耶齊明帝末何子季隱居若耶山

   山發洪水樹石漂沒其室獨存寰宇記若耶山葛元所隱山下有壇刻石山在會稽縣西南

   七十里一名鵝鼻山自諸暨入會稽此山最高水經注秦始皇刻石尚存山側丞相李斯所篆也

   豐山在㑹稽縣東北六十二里㠙山西北臨曹娥中和四年錢鏐破劉漢宏將朱裦於曹娥

   埭進屯豐山即此鹿池山在會稽縣東北水經注鏡湖水自東北注江通海水側有白鹿

   山又湖北有三小山謂之鹿野山按呉越春秋乃越之麋苑也相距二里有少微山宋職方郎齊唐

   隱居之所鳳凰山在蕭山縣東三十里一名慈姑山石崖之間有望夫石峽山

   山縣南三十里兩山相夾亦名前峡山後峽山又金雞影山在縣南六十里亦名峽山八面向江有

   雞籠石巖山在蕭山縣西南十二里其形如獅亦名獅子峯頂有香泉糠金山

   在蕭山縣西南十八里湘湖中日照其上彩灼如細金又有擪烏山東方朔神異記亞夫斷蕭山南

   嶺將擪於烏江蓋江東以擲為擪云又荷山俱在湖中虎爪山在蕭山縣西南五十里下

   臨大江與錢塘富陽分境山勢迴環盤薄踞峙江濱其南與浦江諸暨諸山相聯絡龍門山

   在蕭山縣西南八十里兩山對峙上有龍湫一名大洪山大山在蕭山縣西南九十里盤亘深

   逺一名長山其南最高者曰鏡臺山一名白石山又名筆架山晉許詢修煉之所有元度巖仙人洞

   草木皆香可療疾又曰百藥山濱江而北九里有州口山相傳錢鏐嘗欲置州於此蕭山

   山縣治西漢書地理志餘暨縣蕭山潘水所岀寰宇記山在縣西一里又名西山有林泉之勝唐以

   此名縣 按舊志晉許詢於此憑林築室有蕭然⿺辶商之趣故又名蕭然山但簫山名早見漢志則

   其名不始於詢 本朝乾隆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南廵有   御製蕭山道中作詩

   山在蕭山縣西九里中卑四高宛如城堞相傅句踐保此以拒呉亦名越王城又曰越王臺李白

   詩西陵拱越臺謂此其前兩峯對峙亦謂之馬門山半有池曰洗馬泉産嘉魚冠山在蕭山縣

   西十七里山形如冠有泉甚甘美連山在蕭山縣西二十里長岡九里相傳秦始皇欲置石

   橋渡浙江今山下有石柱數十列於江際亦名青山翠嶂山在蕭山縣西二十五里一名夏

   駕山水經注西陵湖東有夏架山即此多苮草可織蓆北幹山在蕭山縣北一里晉許詢

   家於此山其巔曰玉頂峯今名四望臺山麓有幹泉去虎山在蕭山縣北五里山有虎予坳

   相傳宋景德中有猛虎常傷人一夕負子渡江西去縣令杜守一因名其山荏山在蕭山縣

   東北十里相傳越王種荏於此俗呼長山洛思山在蕭山縣東北三十二里山下有朱室塢

   水經注句踐百里之封西至朱室即此龕山在蕭山縣東北五十里其形如龕下瞰浙江與

   赭山對峙其西有小山名鼈子山江出其間曰鼈子門亦曰海門為錢塘之鎖鑰明嘉靖中叅將湯

   克寛大敗倭寇於此舊有龕山寨赭山在蕭山縣東北五十里其地為南沙聚處稠密之區

    按赭山向歸海寕州管嘉慶十六年改屬蕭山五岫山在諸暨縣東六十里峯巒秀出

   者五與會稽山雲門山相連鐵崖山在諸暨縣東六十里岡巒澗壑盤紆數里上有二峯

   一峯名柯公尖有龍湫一峯岩石峻立色如鐵元末楊維楨居此因以為號寶掌山

   暨縣東南四十五里一名千嵗巖唐貞觀中寶掌禪師開巖於此中有石室可容百餘人東白

   山在諸暨縣東南九十里高峻為縣境諸山冠與嵊縣接界詳見下苧蘿山在諸暨縣

   南五里呉越春秋句踐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註在諸暨南五里一名蘿山下臨浣江江中有

   院紗石 按後漢郡國志引越絶書云蕭山西施之所出今蕭山亦有苧蘿山西施里句乘

   山在諸暨縣南五十里國語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韋昭注諸暨有句無亭括地志謂即句乘山

   山有九層亦名九層山俗呼為九乘山石鼓山在諸暨縣南五十里山下盤石如鼓扣之

   有聲多產黄精白术竹箭金澗山在諸暨縣南六十里下有坑宋元間嘗產金如糠粃命官

   淘採鎔錬無成明永樂四年遣行人驗視無冶鑄跡亦罷五指山在諸暨縣西南六十五里

   山形如指豐江繞其東北明初依此山築諸全州新城石柱山在諸暨縣西南七十里接

   金華府浦江縣界上有石柱水發其南者為南源西為西源長山在諸暨縣西一里南北長

   十餘里高千餘丈其頂平博有石室可坐百人一名陶朱山北有戚家嶺一曰七岡中為桃花嶺南

   為范蠡巖柜傅蠡嘗居此五洩山在諸暨縣西五十里水經注洩溪中道有兩高山夾谿造

   雲壁立凡有五洩洩懸三十餘丈廣十丈中二洩不可得至登山逺望乃得見之下洩懸百餘丈水

   勢高急聲震水外上洩懸二百餘丈望若雲埀此是瀑布土人號為洩也舊志五洩山泉沿厯五級

   下注溪壑山連亘深遠有十六峯二十五巖洞谷溪澗之屬不可勝紀俗名小雁蕩西接浦江富陽

   二縣雞冠山在諸暨縣西五十里王象之輿地紀勝山形如雞冠出奇石其文若星月

   花獸上有玉女冢漁櫓山在諸暨縣北二十五里特峙兩江之中為縣後鎮銀冶

   山在諸暨縣北三十里唐書地理志諸暨縣有銀冶杭烏山在諸暨縣北七十五里聳

   拔霄漢曡嶂七十有二中一峯特高風雨晦冥常聞樂聲號鼓吹峯羅壁山在餘姚縣南十

   八里明統志山有漢虞國墅襟帶溪山巖谷大勢具體金谷晉郗愔為會稽内史因卜居焉

   蘭山在餘姚縣南八十里相傳劉綱夫婦於此仙去其南與四明山相接東有九曲分水諸嶺

   唐咸通初王式討裘甫擒之剡縣餘黨逸入大蘭山諸將追𫉬之即此四明山在餘姚縣

   南一百十里詳見鄞縣塢山在餘姚縣西南十二里舊經云支道林居剡毎逺來塢山或問

   之答曰謝安石昔來見就輒移旬日今舉目觸情不覺欣賞烏膽山在餘姚縣西南三十

   里山峯特高航海者視為指南東明山在餘姚縣西南五十里亦名東山為四明水口

   水山在餘姚縣西南六十里山壁峭立有泉四十二道投空而下是曰白水其嶺亦名瀑布嶺

   為四明山之西趾太平山在餘姚縣西南八十里與上虞縣接界東連四明其形如繖一

   名繖山餘姚江源出此其相連者曰菁山姚江初出亦名菁江以此龍泉山在餘姚縣治西

   一名靈緒山一名嶼山三峯挺秀如畫南俯姚江有泉雖微不竭謂之龍泉呉女山

   姚縣西三十八里舊名峨眉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姜山在餘姚縣西五十里上有五峯曰金

   雞蛾眉積翠凌雲白馬下有姜女泉廣不及丈不盈不竭風山在餘姚縣西北五里唐書地理

   志餘姚縣有風山舊志今訛為豐山上有東西二峯東山在餘姚縣西北四十里山下有汝仇

   余支二湖環數十里厯山在餘姚縣西北六十里舊經云越有厯山舜井象田以舜之餘族封

   於餘姚故子孫像舜以名之又縣西北六十里有姚邱山即舜餘族所封 按蘇鶚演義云厯山有

   四一河中二齊州三冀州四濮州要當以河中為是祕圖山在餘姚縣治北山高丈許周廣

   十步本名方丈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舊經謂神禹藏祕圖之所勝歸山在餘姚縣北三

   里相傳晉劉牢之勝孫恩還屯於此陳山在餘姚縣東北十里高千餘仞少石饒草木遠望卓

   削至其巔則平正本嚴光故里有墓在焉亦名客星山下有嚴陵塢石匱山在餘姚縣東北

   二十二里燭溪湖中三面皆水自高山望之正方如匱上有烽堠又南二里為梅梁山梅溪水自其

   西孤山在餘姚縣東北二十八里南臨燭溪湖四峯高秀前有張沙墩浮出湖中水溢不沒

   繆家山在餘姚縣東北三十里山甚高西南陡峻不可登北上則平坦上有池廣數丈自山

   而東羣峯綿延數里不絶滸山在餘姚縣東北三十八里山下為三山所又東為彭山匡山去

   縣四十里游源山在餘姚縣東北四十里游涇之水出此中多大谷人跡罕到仙居

   山在餘姚縣東北六十里山高聳狀𩔖栲栳亦曰栲栳峯居人毎望其雲氣以驗晴雨龜山

   在上虞縣東十里大查湖中又西龜山在縣西二十里曹娥冮西岸釣臺山在上虞縣東南

   五里下瞰深潭云葛洪釣處又縣南七里西溪湖之陰亦有釣臺山相傳陶隱居常乘槎垂釣

   鳴山在上虞縣東南十餘里下有鳳鳴洞高濶丈餘深數十丈雙崖峭聳懸石若墜飛泉噴瀑

   若冰柱水簾長者山在上虞縣南二里宋周元吉居嘗賑突不煙者鄉人德之遂以名山

   百樓山在上虞縣南十里高五里為縣屏障亦名百雲山山半平地廣數十畝其最高者曰

   大雷四明山在上虞縣南四十里見嘉泰志昇相山在上虞縣南四十里壁立

   千仞奇峭萬狀山巔有瀑布泉長百丈下注成潭其别隴為圓山上有前厲湖下有蚌湖俱可溉田

   寶蓋山在上虞縣南四十里中高旁低其形如蓋毎春秋之季雲霧常成五色迤南而東有

   兩石倚山參差並立高數十丈名雙笋石覆卮山在上虞縣南五十里與太平山相連宋謝

   靈運嘗登此山飲罷覆卮山上今存一石竅大旱不涸呼為龍眠窟黮山在上虞縣南六十里

   旁多岡隴環繞數峯插天中為龍潭三所其泉自下而上而中噴瀑飛灑聲如雷霆釡罍山

   在上虞縣西南二里相傳漢魏伯陽著參同契於此旁有丹井晉太康中浚井得金罍故名

   山在上虞縣西南二十五里兩峯𮞉抱名上石下石舊産銅有流泉數道匯為銅山湖周二里

   西莊山在上虞縣西南四十里舊志相傳葛仙翁嘗隱此有石窟如臼者五下有洗藥溪水

   底石如碎丹砂澄澈不受纖塵龍塘山在上虞縣西南四十里一名鵝鼻山有上下二潭上

   潭泉脈不竭下潭多枯歳旱祈禱有驗象田山在上虞縣西南四十里周四十餘里山勢

   峻險路多屈曲俗呼小天台南有舜井東山在上虞縣西南曰十五里巍然特出衆峯拱抱

   登陟幽阻至其巅則軒豁呈露萬峯林立煙海渺然晉謝安所居旁有薔薇洞冼𡲆池相傳安攜妓

   遊宴之所 按東山因謝安名者三一在臨安本傳云嘗坐石室臨濬谷悠然歎曰此與伯夷何逺

   是也一在金陵本傳云及登台輔於土山營墅樓館林竹甚盛建康志安故居會稽東山後入朝乃

   於此營築以擬之一在始寕東山乃其故居孫盛晉陽秋云安家於會稽上虞縣優游山林六七年

   間徵召不至正指此山也𡻻山在上虞縣西南五十里水經注浦陽冮又東北逕始寕縣𡻻山

   之成功嶠嶠北則𡻻山與嵊山接二山雖曰異縣而峯嶺相連壇讌山在上虞縣西南五十

   里水經注成功嶠西有山孤峯特立飛禽罕至嘗有採藥者沿山見通溪尋上於山頂樹下有十二

   方石地甚芳潔還復更尋遂迷前路言諸仙之所醮讌故以壇讌名山舊志山下有鹿花溪

   碁山在上虞縣西南五十里俗傳仙人對奕於此下有雙湖其嶺三面皆石壁峭險天成

   芎山在上虞縣西北二十八里一名蘭風山水經注上虞縣南有蘭風山緣山之路下臨大川

   皆作飛閣闌千山有三嶺枕帶長江葛洪遯世居之基井存焉瑯琊王方平性好山水垂釣於此舊

   志其地與餘姚之石堰俱爲海浦要地龍頭山在上虞縣西北三十里東連蘭芎西瞰娥

   江石勢險阻江湖嚙其趾宋紹與中鑿磴道以便往來山有九灣迢遞七八里一名九龍山

   蓋山在上虞縣西北六十里一峯崒嵂高出天半其形如蓋一名夏駕山相傳神禹曾駐於此

   上有龍潭嘗興雲雨南臨夏蓋湖北枕大海五癸山在上虞縣北十里五峯羅列屏擁縣

   伏龍山在上虞縣北三十餘里巔有巨石横四丈有奇世傳呉越公主墓羅巖

   山在上虞縣東北七里丹崖翠壑雄冠羣山上有龍眼泉亦名龍潭蓮峯山在上虞縣

   東北十里崷崒峻拔狀如𨔷花亦名𨔷花峯剡山在嵊縣治後北峯名星子四山迤邐

   孤岑獨出稍下名白塔支隴延袤十數里俗傳秦始皇東遊使人劚此山以洩王氣今山南剡坑是

   也其南二里為鹿胎山縣治跨其麓宋朱子登眺其上題曰溪山第一艇湖山在嵊縣東

   五里剡溪之左上為塔山山下有子猷橋訪戴處嵊山在嵊縣東三十四里水經注山下有

   亭帶山臨江松嶺森鬱 按宋書張稷為剡令至嵊亭生子名嵊字四山嵊之為字蓋取四山相合

   如乘馬乘雁之義臥龍山在嵊縣東四十里脈自四明西來中多名勝凡二十七所又東

   十里即四明之西麓也車騎山在嵊縣東四十七里舊經云晉車騎將軍謝元為會稽内

   史常於此山立樓居止因名動石山在嵊縣東五十里下臨溪溪中有巨石天將雨石必

   先動又石鼔山在縣東五十里甚秀麗金庭山在嵊縣東七十里舊名桐柏山上有金庭

   洞道書以為第二十七洞天高萬五千丈周四十里天台華頂之東門也真誥云下有丹池赤水夏

   侯曾先地志云越有金庭桐柏與四明天台相連唐裴通記云剡中山水金庭洞天為最天寶六載

   改名丹池山三峯山在嵊縣東七十里三峯峭拔中有龍池旁有東林嶺姥山

   縣南十五里林木蒼翠剡之南望也山外為新昌縣境貴門山在嵊縣西南七十里峯嶂

   干雲壁立萬仞中一峯尤高聳有三泉迸石穴曰三懸潭本名鹿門山宋朱子改今名又十里有九

   州山登之可見千里象駱山在嵊縣西五里岀剡山之右形如象駱瞻山在嵊縣西

   四十里挺然秀峙下有帛道猷滌中澗鹿苑山在嵊縣西六十里山自小白山南來巔有

   石穴泉水噴湧流至山半名丹竈泉又流一里許石崖壁立懸瀑下注匯為龍潭太白山

   在嵊縣西七十里為縣治西障絶高者為太白次為小白連跨三邑在嵊曰西白在諸暨曰東白在

   東陽曰北白高似孫剡錄云峻極崔巍吐雲納景趙廣信昇仙處也一名太平山又名岑山上有瀑

   布即水經注之白石山紫巖山在嵊縣西七十里有巖上接雲霄石門山

   縣西北二十五里有石洞龍湫沸泉諸勝又縣西北九十里亦有山名石門兩石峭立如門謝𤫊運

   有登石門最高頂及夜宿石門詩五龍山在嵊縣西北四十里巖壑奇勝又真如山在縣

   西北五十里與五龍山並産茶餘糧山在嵊縣北十五里以山産禹糧石而名一名了山下

   有了溪言禹功終於此也謝巖山在嵊縣北三十里山隩深峭有巨澗湍激相傳謝靈運嘗

   嶀山在嵊縣北四十五里水經注嶀山與嵊山接二山雖曰異縣而峯嶺相連其間傾澗

   懷煙泉溪引霧吹畦風馨觸岫延賞是以王元琳謂之神明境輿地志自上虞七十里至溪口從溪

   口溯江上數十里兩岸峭壁勢極險阻下為剡溪口水深而清謂之嶀浦嶀浦之水皆源自會稽經

   山峽中由此入剡故有水口之名簟山在嵊縣東北三十里山勢平如鋪簟又相近有花山

   怪石奇松宛然圖畫下臨碧溪行舟如織漁樵歌唱逺近相應孟塘山在新昌縣東十里宋

   黄度建愛山亭於上沃洲山在新昌縣東二十五里高百餘丈周十里北通四明山下統大

   溪與天姥對峙道書以為第十二福地有放鶴峯養馬坡相傳支遁放鶴養馬處唐咸通初裘甫作

   亂據此為寨王式遣兵拔沃洲寨即此又東峁山在縣東南四十里支遁嘗居此世說遁採藥往剡

   東峁山是也山背山在新昌縣東三十里四面相距四十里旁皆峻嶺嶺之外環以大溪

   又名鰲峯其相接為寒雲千曡山四面層崖地氣高寒夏多挾纊又東五里為劉門山下有採藥徑

   相傅劉晨阮肇採藥處有劉阮祠沿溪而上有阮公壇天姥山在新昌縣束五十里高三

   千五百丈周六十里脈自括蒼山盤亘數百里至關嶺入縣界東接天台華頂峯西連沃洲山寰宇

   記登此山者或聞天姥歌謡之聲道書以為第十六福地其最高峯曰撥雲尖西五里為蓮花峯高

   二千五百丈周三十里雪溪山在新昌縣東八十里高五百餘丈周二十里攢峯數重其

   地陰寒多雪山中有溪流盤繞謂之雪溪亦剡溪上源也書案山在新昌縣東南二里一名

   五山五峯相連如貫珠在學宫之前儼如書案降而平衍為縣治九巖山在新昌縣東南

   三十五里柘溪水所出山下有蒙泉井黄柏尖山在新昌縣東南百里高二千五百丈

  周八十里登之可見東海一名望每岡接寕海縣界南明山在新昌縣南四里本名石城山

  呉越時改今名危巖攢簇石壁千仞天台之西門也自石牛鎮而入有紫芝天井月峽諸勝又有夾

  溪塘白巖塢隱岳洞宋朱子建濯纓亭其上彩煙山在新昌縣南八十里四面險峻山巔

  鼔山在新昌縣西五里一名屏山巍然突起橫截水滸有泉也可溉田南巖山

  在新昌縣西南二十里山巖陡險皆沙石積成如築牆狀世傳大禹治水東注積沙成巖瀑布懸流

  半壁有釣磯俗傳任公子垂綸處遁山在新昌縣西四十里綿亘二十餘里有支遁故居

  穿巖山在新昌縣西五十里有十九峯接嵊縣界其上寛平有泉有田中峯有一圓竅東西

  通故曰穿巖古博嶺在山陰縣西南四十五里羣峯交峙中通一徑俗呼虎博嶺又有駐

  日嶺在縣西南八十里頗深險與諸暨縣分界古城嶺在山陰縣西五十里越王允常築城

  刑塘嶺在山陰縣西五十五里會稽志云防風氏其身三丈刑者不及禹乃築高塘刑

  之故曰刑塘陶宴嶺在會稽縣東南四十里舊經云陶宏景隱於此山日鑄嶺

  在會稽縣東南五十五里産茶極佳陽塘嶺在諸暨縣西五十里接浦江縣界嶺下有兩山

  相向宋置陽塘關於此桃花嶺在餘姚縣南二十里清賢嶺在餘姚縣西南三十

  里以謝安許詢支遁嘗往來故名鑄瀉嶺在上虞縣南五十餘里相傳舊嘗鑄錢於此稍

  西南為官符嶺四面壁立千丈上有白龍潭孝聞嶺在上虞縣北十里相傳漢包全居此

  有女以孝聞東林嶺在嵊縣東七十里壁立數百丈不可攀躋用梯銜以度陳公

  嶺在嵊縣東七十里本名城固嶺宋時縣令陳著代去民攀送至此因名嶺陡峻難行明宣德初

  鑿石修砌凡二十餘里漸為坦途大崑嶺在嵊縣西八十里高數百丈山峽險逼下為絶

  壑以木為棧宛如蜀道清風嶺在嵊縣北四十里舊多楓木本名青楓嶺巖石峻險下瞰

  剡溪宋臨海王烈婦死節於此因易今名關嶺在新昌縣東南七十里與天台接境宋末元兵

   追二王急天台民徐姓率鄉兵拒此黄罕嶺在新昌縣北五十里西去嵊縣七十里唐王式

   敗裘甫於寕海之南陳館甫自黄罕嶺遁入剡縣王式就圍之即此蘇木嶺在新昌縣東北

   九十里五季時劉萬户董彦光破馮輔卿於此斗子巖在諸暨縣南四十里形高如斗峻不

   可上即胡德濟敗張士誠兵處碧山仙洞在山陰縣西北四十八里洞口如井北通巨海

   深不可測白雲洞在嵊縣東七十里與金庭山相近相傳王子晉仙去後主治天台華頂號

   白雲先生往來金庭之間今山下有白雲祠穿山洞在嵊縣南三十里獨秀山下洞口幽

   窄俯入丈許虚敞可容百餘人厯階而下有澄泉深不測亦名桃源洞以山在桃源鄉也

   陰縣北四十里西自蕭山縣東北與海寕州南北接界逾府而東亘會稽上虞餘姚三縣北境又東

   接寕波府慈谿縣界其北俱與嘉興海鹽縣接界曹娥錢清浙江三水所會謂之三江海口在山陰

   縣西北五十里海防考三江港口直通大洋最為險要餘姚之北有臨山港泗門港勝山港皆汛守

   重地海中之山六曰西霍山黄山勝山長横山扁礁山毬山礁二曰筊杯曰柴排臨觀二衞必備之

   浙江在蕭山縣西十里自富陽縣流入與錢塘縣接界又北接海寕州界又東北入海其

   東西渡口曰西興漁浦為往來之要津詳見統部内錢清江在山陰縣西北四十五里舊志

   上流即浦陽江一名豐江自金華府浦江縣流入諸暨縣界東北流合義烏溪又六十餘里合諸溪

   澗水是為上西江又與東江合謂之浣江又十里許經諸暨縣城南一里又東北至茆渚潭復分為

   二江其正流名下東江其西為下西江分流七十餘里至三江口復合一名兩江又名大江又北流

   二十里至府西南百里之紀家匯繞府境謂之錢清江以東漢太守劉寵受父老一錢事而名亦謂

   之西小江舊自紀家匯西北流至蕭山縣南三十里之臨浦注山陰之麻溪北過烏石山曰烏石江

   又東北至蕭山縣東十五里九折而東復入山陰縣界經錢清鎮以入海明天順初知府彭誼以江

   水泛溢築臨浦大小壩為之内障而江分為二又建白馬山閘以遏三江口之潮閘東盡漲為田自

   是冮水不通於海上東江在諸暨縣東南源出東白山名孝義溪西流合開化溪又合洪

   浦江始名上東江而會於上西江洪浦江在諸暨縣東南源出金華府東陽縣界小白峯

   曰超越溪又金澗山有下瀨溪合流為洪浦江入上東江曹娥江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上

   流曰剡溪自嵊縣北流入縣界曰曹娥江又北入上虞縣界一名上虞江元和志剡溪出剡縣西南

   北流上虞縣界為上虞江又云上虞江在上虞縣西二十八里北流寰宇記剡溪在剡縣南一百五

   十步一源出台州天台縣一源出婺州武義縣即王予猷雪夜訪戴逵之所也亦名戴溪舊志剡溪

   源自天台東陽奉化寕海諸縣及嵊縣境內萬壑爭流之水四面咸湊曲折迂迴過嶀浦而北至會

   稽縣東九十里曹娥廟前是為曹娥江亦曰東小江以别於浙江也又北入上虞縣界經龍山下亦

   曰舜江又西北至三江口入海 按寰宇記武羲應作東陽以武義之水全注婺港入嚴灘與剡溪

   曹娥江東西迥别嘉泰會稽志云出婺之武義西南流至東陽入縣東北流入上虞界亦沿其誤

   姚江在餘姚縣治南源出太平山及菁山名菁江又名舜江北流至上虞縣東通明壩名通明

   江復東北流為蕙江至餘姚縣西六里蘭墅橋南分為蘭墅江又東至縣西六浦橋北分為後清江

   又東貫兩城間至縣東五里竹山潭受蘭墅後清二江又東入寕波府慈谿縣界為慈谿江境内曲

   折凡二百里運河自蕭山縣西西興鎮東流經蕭山縣治北又東接錢清江凡五十里又東

   出至府城西長五十五里復自城西東南出經會稽縣界東流入上虞縣界接曹娥江長一百里皆

   南宋時漕渠故道也其在上虞縣者自縣西三十里梁湖堰流至通明壩入姚江横亘三十餘里

   投醪河在山陰縣西一名簞醪河一名勞師澤相傳句踐棲會稽以酒投池民飲其流戰氣

   百倍今合於運河西河在蕭山縣治西南通崇化諸鄉之水北逹運河新河在上虞縣

   東北十里舊水道北由百官渡抵餘姚菁江南由曹娥渡抵通明江明永樂中以通明江七里灘阻

   塞因濬新河自縣西二里黄浦橋分運河直抵鄭監山堰置新通明壩又開十八里河直抵餘姚江

   口壩嘉靖三年復導流經城中而黄浦迤東一帶新河則因而不改南池溪在山陰縣南二

   十六里源出秦望法華諸山又一里有蘭亭溪源出古博嶺下流皆入於鏡湖餘支溪

   陰縣西四十七里鏡湖之别派也水經注山陰縣西南四十里有二溪東溪廣一丈九尺冬煗夏冷

   西溪廣三丈五尺冬冷夏煗二溪北出行三里至徐村合成一溪廣五丈餘而温涼不雜蓋山海經

   所謂茗水也平水溪在會稽縣東南三十五里鏡湖三十六源之一也唐咸通元年浙東

   賊裘甫遊騎至平水東小江又光啟二年錢鏐討劉漢宏將兵自諸暨趨平水鑿山開道五百里出

   曹娥埭皆即此胡三省通鑑注平水在越州東南四十餘里小江源出大木山南流合於剡江

   耶溪在會稽縣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鏡湖水經注溪水上承嶕峴麻溪下注大湖寰宇

   記若耶溪古歐冶子鑄劒之所唐徐浩遊此云曾子不居勝母之閭吾豈遊若耶之溪遂改為五雲

   開化溪在諸暨縣東南溪有二源皆由東陽界來入孝義溪義烏溪在諸暨縣

   西自義烏縣流經縣界十里許合豐江洩在諸暨縣北源出富陽山東流三十餘里

   有石瀆溪匯諸山水流合焉又東北入西江玉帶溪在上虞縣城中源出南山諸澗水北

   流匯陽橋下入運河明縣令鄭芸築城鑿二渠於南門外使東西分流旋繞城中如帶東入東明湖

   黄澤溪在嵊縣東三十里一自新昌縣之柘廉一自四明之晉溪合而西又北自浦口入江

   新昌溪在嵊縣南十里源出天台山經新昌縣界入潭遏港會於上碧溪水味獨勝

   碧溪在嵊縣西南二十里自台婺發源亦名寶溪又會新昌溪入剡溪西漁溪

   縣西三十里匯縣西四十五里之蘿松溪合入剡溪又剡源溪在縣西五十里源出諸暨縣界東入

   西漁三溪在嵊縣西五十五里源出諸暨縣界仙家岡衆壑奔湊會梅溪後溪黌院溪三

   水匯流而東復南折入蘿松溪唐咸通初官軍討浙東賊裘甫於剡西賊設伏於三溪之南而陣於

   三溪之北即此珠溪在嵊縣西六十里會諸溪水東流剡溪之上源也嵊溪在嵊縣東

   北三十里一源出四明之梅坑一源出覆巵山烏坑會迢石溪西流入剡溪一名黄石溪東溪

   在新昌縣東一里源出天台石橋瀑布北經石笥出青壇沃洲其别源出縣東八十里南洲村北與

   青壇合下流一名三溪入嵊縣界注剡溪潛溪在新昌縣西舊名前溪源出馬鞍山流經縣西

   十五里之後淡村為三溪合流入嵊縣界鏡湖在山陰縣南三里一名鑑湖一名長湖又名太

   湖又名慶湖云鏡係慶之譌舊跨山陰會稽二縣周三百五十八里總納二縣三十六源之水南並

   山北屬郡城東至曹娥江西至西小江其初本通潮汐漢永和中太守馬臻始環湖築塘瀦水溉田

   至九千餘頃又界湖為二曰東湖曰南湖南湖屬山陰東湖屬會稽唐開元中賀知章以宅為千秋

   觀求周官湖數頃為放生池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因亦名賀監湖宋初民始盜湖為田熙寕間命盧

   州觀察推官江衍經度凡為湖田者兩存之立石柱內為田外為湖隆興初守臣呉芾復奏開鑑湖

   請將江衍所立禁碑刋定界至淳熙二年𭡪詔賀知章放生池十八頃外悉縱民耕之湖遂湮廢舊

   志今自會稽五雲門東至娥江七十二里舊謂之東湖自常禧門西至小江凡四十五里舊謂之西

   湖又府東二十里曰賀家池周四十七里南通鑑湖北抵海塘即知章放生池也府志舊有鑑湖塘

   西起廣陵斗門東抵曹娥斗門亘百六十里亦謂之南塘又謂之官塘明嘉靖間郡守湯紹恩改築

   水滸東西横亘百餘里遂為通衢菱塘湖在山陰縣西五十里一名芝塘湖廣三千七百

   餘畝明洪武中築隄建閘以積水防旱民甚利之今多改為田又有青田湖石湖秋湖牛頭湖白水

   湖皆資灌溉又湖在縣北十五里俗呼黄鰇湖為舟楫要道囘涌湖在會稽縣東四

   里相傳馬臻築塘以防若耶溪水溪水暴湧抵塘而迴故名宋書謝靈運傳會稽東郭有迴涌湖靈

   運求決以為田即此通齊湖在蕭山縣南十里周十里溉田萬畝湘湖在蕭山縣西二

   里周八十里本民田四面距山田皆低窪山水四溢蕩為一壑宋政和間縣令楊時因以為湖於山

   麓缺處築隄障水溉田千餘頃民多以漁販為業遂無惡歳落星湖在蕭山縣西二十三

   里周二十里舊嘗有星隕此因名宋慶元後漸湮為田西陵湖在蕭山縣西二十五里夏

   駕山西水經注亦謂之西城湖湖水上承妖臯溪而下注浙江又逕永興南泌浦湖

   暨縣東北五十里舊周八十五里宋時縣境有七十二湖皆蓄水溉田今大丰佃為平陸西溪

   湖在上虞縣西南二里周七里宋令戴延興築隄七里以障之又名七里湖溉田二千餘頃其水

   從東涇西涇入運河皁李湖在上虞縣西北二十里唐書地理志上虞縣北二十里有黎湖

   令金堯恭所置縣志今皁李湖即黎湖之訛受衆山之水有東西二斗門置閘隨時啟閉溉田萬頃

   夏蓋湖在上虞縣西北四十里北枕夏蓋山唐長慶中五鄉之民割己田為之周百有

   五里實藉白馬上妃二湖之水互相灌注中有鏡潭及九墩十二山又有三十六溝引水灌新興等

   五鄉田十三萬畝為利甚大宋熙寕後廢為田後屢復屢廢明洪武六年知府唐鐸悉復舊制

   妃湖在上虞縣西北夏蓋湖南白馬湖西相傳創自東漢周三十五里中有弓家印祿佛跡諸

     山水 經注 謂 之上陂 唐書地 理志上虞西北二十七里 有任 嶼 湖寶厯 二年令 金堯恭置溉田二百

     頃 會稽志 有謝 陂湖 在縣 西北 十五里 皆此 湖之 别名 也白     馬湖在上 虞縣西北夏 蓋湖南

     一 名 魚 浦 湖相 傳創自 東漢周 四十 五 里三面 皆山 三 十 六 澗之 水悉匯 於湖中 有三 山 曰癸己 山

     羊山月山 旁有 溝澗溉永豐之田 四十 餘頃 大   查湖在上虞縣東北 十里受蘿巖諸山 之

     水周 九里 溉田十 六頃 其 東有小 查湖周七 里溉 田十五 頃與 餘 姚縣接 界牟      山 湖

     姚 縣西 三十五里一名新河周五百 餘頃 灌田二 萬三 千餘頃有放水土門三歇水 石湫 一 汝

     仇 湖在餘姚 縣西 北 四 十 里廣千頃與 余 支湖相通南距 山北 距 海 隄 其水東南入 後 清江

     余支湖在餘姚 縣西北五十 里周五百 頃二 十三畝東西 南三面距山 北距踰隔 塘孟 家塘

     與 汝仇 湖分界灌田八 千二百九 十二 頃有土門三石 閘二 燭    溪湖在 餘姚 縣東 北十 八

     里 東西 南三面 距山惟 東北一 面為 湖塘一名 明塘 湖又 名淡水 湖周二 十餘里 湖西 南一曲又 名

   梅澳湖俗謂之西湖明成化中築塘分湖為二入後清江黄山湖在餘姚縣東北二十五里

   周百餘頃西南二面距山東界附子湖北至海塘灌田百頃有奇南流入後清江廣利湖

   在嵊縣西北二十里俗名廣利塘三面依山築壩瀦水為湖周一百五十餘畝蟶浦在會稽縣

   東北四十里隔岸對海寕州石墩山為戌守要地嘉靖三十五年官軍拒倭寇於此或以為即邢

   浦晉書隆安四年孫恩寇泱口進及邢浦去山陰北三十五里會稽太守謝炎遣叅將劉宣之擊破

   臨浦在蕭山縣南三十里即浦陽江水所經漁浦在蕭山縣西南二十五里當西

   陵之上游其對岸即錢塘之六和塔舊為戍守處查瀆在蕭山縣西南九里一名查浦一名

   祖瀆吳志孫靜傳孫策攻王朗於固陵不克靜説䇿日查瀆南去此數十里道之要徑宜從據其内

   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者也䇿便分軍夜攻查瀆道襲高遷屯水經注浙江又東逕祖塘謂之祖

   槩浦在諸暨縣北十九里呉闔閭弟夫槩王所封因名紀家匯在山陰縣西南

   百里浦陽江自諸暨縣合東西諸江經此為錢清江之上源宋乾道中朝議欲浚紀家匯導蕭山新

   江建諸暨蕭山令謝暉言小冮本以導諸暨之水蕭山地最下若復浚紀家匯上流衝突蕭山之桃

   源等七鄉必成巨浸議遂格樵風涇在會稽縣東南二十五里孔靈符會稽記射的山南

   有白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漢鄭宏嘗採薪得一遺箭頃之有人覓箭宏還之問宏何所欲宏曰常

   患若耶溪戴薪為難願旦南風暮北風後果然故若耶溪風至今猶然呼為鄭公風也與地紀勝其

   地世號樵風涇宋之問詩歸舟何慮遠日暮有樵風南池在山陰縣東南二十六里范蠡養魚

   墨池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五里即王右軍墨池遺跡又按宋志云每朝廷恩命至池水必

   禹池在會稽縣東南禹陵前唐賀知章乞為放生池因名賀家池白龍潭

   虞縣西三十五里輿地紀勝有三潭凡祈禱者僅至下潭已目眩股慄太湖潭在嵊縣東

   六十里太湖山水清潔而色似赤舊名丹池三懸潭在嵊縣西南貴門山中四山石壁如

  劚丹翠萬狀山半泉湧如噴瀦為三潭最幽勝鹿苑潭在嵊縣西四十五里輿地紀勝歳旱

  禱雨投簡潭内驟雨即至百丈潭在嵊縣西五十里百丈巖下飛瀑所注為黌院水口

  公泉在會稽縣東南水經注若耶溪東寒溪之北有鄭公泉泉方數丈冬溫夏涼漢太尉鄭宏

  宿居潭側因以名泉華清泉在餘姚縣東北十里客星山南麓廣僅尺咫而泉流不竭灌田

  禹井漢書地理志會稽山上有禹井水經注會稽山東有硎去廟七里深不見底謂之禹

  龍井在餘姚縣治西宋蘇軾詩餘姚古縣亦何有龍井白泉甘勝乳

 ︹古蹟︺山陰故城今府治呉越春秋越王欲築城立郭分設里閭委屬於相國范蠡乃擬法

  紫宫築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歩一圓三方西北立龍飛翼之樓以象天門東南伏漏石竇以象地

  户陵門四達以象八風外郭築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呉也越絶書句踐小城山陰城也周二里二百

  二十三歩又有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范蠡所築也李宗諤圖經隋開皇中楊素修郡城廣四十

   五里名羅城又築子城周十里西北二面皆因重山為城不設濠塹宋嘉祐中守臣刁約修子城北

   因臥龍山環屬於南西抵於堙尾周五里有奇後廢今府治東有鎮東閣即子城之正東門也

   暨故城在蕭山縣西漢置應劭曰呉王闔閭弟夫槩之所邑水經注永興縣在會稽東北一

   百二十里漢末童謡云天子當興東南三餘之間故孫權改餘暨曰永興縣梁書陳慶之以功封永

   興縣侯唐更名蕭山始移今治元和志縣東北至越州一百里縣志永興縣治舊在縣西長興鄉

   諸暨故城今諸暨縣治元和志縣東北去越州一百四十四里越王允常所居界内有暨

   浦諸山因以為名餘姚故城今餘姚縣治水經注餘姚縣城是呉將所築南臨江津北

   背巨海周處風土記舜支庶所封舜姚姓故曰餘姚元和志縣西去越州一百四十五里上虞

   故城在今上虞縣西北漢置水經注縣本司鹽都尉治也地名虞賓晉太康地記日舜避丹朱

   於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亦云禹與諸侯會事訖因相與虞樂二說不同未知孰

  是元和志縣西去越州九十六里故城西枕上虞江府志舊治在今縣西北四十里之百官市唐長

  慶二年徙今治剡縣故城在嵊縣西南漢置元和志北去越州一百八十五里漢舊縣故

  城在今縣西南一十二里呉賀齊為令移理今所新昌故城在今新昌縣東寰宇記在

  越州東南二百二十里唐末錢鏐割據錢塘時以去溫州之道路孔遠人物稍繁且無館驛乃析剡

  縣一十三鄉置新昌縣縣志舊有土城在今城東久廢漢寕舊縣在諸暨縣漢興平二

  年分諸暨大門村為漢寕縣呉改呉寕縣尋廢今大門里即其地義安舊縣在諸暨縣

  東北五十里宋乾道八年淳熙元年廢今為楓橋鎮始寕舊縣在上虞縣西南五十

  里後漢分上虞縣置屬會稽郡水經注浦陽江東北逕始寕縣西本上虞之南鄉也漢順帝永建四

  年陽羨周嘉上書始分之舊治水西常有皮潮之患晉中興之初治今處隋初省剡城舊

  縣在嵊縣境唐武德四年析剡為剡城縣七年廢入剡縣苦竹城在山陰縣西南二十

   九里越絶書苦竹城者句踐伐吳還封范蠡子也水經注其地為苦竹里舊志唐時為苦竹館

   城在山陰縣東北三十里石城山下亦句踐遺跡唐乾寕三年錢鏐討董昌自西陵趨石城或謂

   之石頭城越王城在會稽縣東南會稽山上左傳哀公元年呉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

   會稽舊志秦縣治此侯城在會稽縣東五十八里相傳無餘所都水經注秦望山南有嶕峴峴

   裏有大城越王無餘之舊都也故句踐語范蠡口先君無餘國在南山之陽社稷宗廟在湖之南

   西陵城在蕭山縣西十二里舊名固陵水經注浙江東逕固陵城北昔范蠡築城於浙江之

   濱言可以固守謂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後漢建安初會稽守王朗拒孫䇿於固陵六朝時謂之西陵

   牛埭呉越時以陵非吉語改曰西興宋為西興鎮今為西興場錢清城在蕭山縣東南臨浦

   元末張士誠將吕珍築跨江南北於東西兩頭作栅為浮城於江面以通舟楫尋廢新城

   暨縣西南六十里明初諸暨守將謝再興叛降於張士誠李文忠在嚴州聞亂親引兵馳一百六十

   里遇賊於義烏擊破之丈忠度地去舊城六十里並五指山築城以守之賊來攻不能下後復取諸

   暨乃還舊治虞家城在餘姚縣東北三十里嶼山南相傳漢日南太守虞國居此郡志謂

   國宅在治西一里虞諸山南以此爲虞世南宅嵩城在上虞縣西北六十里晉時孫恩攻上虞

   𡊮崧作扈瀆壘禦之嵩城之名始此舊置戌守明初置臨山衞城遂廢今有嵩城市浴龍宫

   在山陰縣西郭門外虹橋北宋理宗母家也舊傳理宗童時偕弟與芮浴於河史彌逺客余天錫舟

   過此夢龍負舟驚覺視之則兩兒也還白彌逺後代濟王爲帝今橋上會龍石尚存飛翼樓

   在山陰縣西三里高十五丈越范蠡所築以壓呉者自唐以來爲望海亭又爲五桂亭宋汪綱復建

   爲樓自爲記明嘉靖中改爲越望亭晩對樓在府治後宋洪邁建取杜甫翠屏宜對晚之句

   臨眺之際盡得湖山之勝拂雲樓在府城内臥龍山上宋汪綱建取元微之詩州城繚繞拂

   雲堆之句以名蓬萊閣在府城内臥龍山上五代時錢鏐建宋王十朋有賦元改建蓬萊堂

  韓性爲記曲水閣在臥龍山西麓宋景祐間太守蔣堂建取蘭亭故事爲名又有惠風閣宋

  史浩建與曲水相接有若閣道今爲飛蓋堂鎮東閣在府治左即舊子城之鎮東門舊志

  宋元以來名鎮東閣智永書閣在會稽縣雲門寺永居此臨書凡三十年所退筆頭五大

  簏葬之號退筆塚人來乞書如市户限爲之穿用鐵裹之時人謂之鐵門限李紳書堂

  在嵊縣北龍藏寺側紳少年肄業於此清白堂在府治内宋范仲淹建堂側有清白泉

  清思堂在府治内宋趙抃有詩刻石飛蓋堂在府西園最爲遊燕勝處宋宣和書

  學博士徐兢書額觀風堂在府治西臥龍山東麓宋紹興中曹泳建民事堂

  治西宋王十朋建有賦鎮越堂在府治宋汪綱建自作記讀書堂在上虞縣西北

  東漢朱侍中儁讀書處有洗硯池 按郡志誤作朱買臣不知買臣實呉人今嘉興府也萬卷

  堂在新昌縣南八里宋石待旦建堂貯書爲義學舊傳杜衍而下七十二人由此登科秋風

   亭在觀風堂側宋汪綱記云此亭辛幼安賦詞膾炙人口白樓亭在府城内會稽記種

   山南有白樓亭江夏太守宋輔於此立學教授東亭在府治北古為餞客之所唐人如宋之問

   輩皆有詩史浩改築蓬萊館然邦人猶謂之東亭又有西亭在府治西北唐孫逖亦有詩⿺辶商

   亭在山陰縣北梅山頂宋熙寕中郡守程師孟築陸佃為記鑑湖一曲亭在府西南

   常禧門外唐賀知章宅後為天長觀宋守史浩建亭又名懷賀亭蘭亭在山陰縣西南二十

   七里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與謝安等四十二人修禊於此有蘭亭序水經注湖口有亭曰蘭亭亦曰

   蘭上里呉郡太守謝朂封蘭亭侯蓋取此以為封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司空何無忌臨郡起

   亭於山椒 夲朝康𤋮三十四年奉   勅重建   聖祖御書蘭亭序刻石立亭上三十七

   年   御書蘭亭二大字懸之乾隆十六年  高宗臨幸有   御製蘭亭即事蘭亭恭

   詠   皇祖撫帖御筆蘭亭襍詠諸詩柯亭在山陰縣西南四十里會稽記漢末蔡邕避難

   會稽宿於柯亭仰觀椽竹知有奇響因取為笛遂為寶器寰宇記千秋亭一名柯亭又名高遷亭

   本朝乾隆十六年   高宗南巡有   御製題柯亭詩嘉慶五年守令於亭後立祠祀邕

   子敬亭在會稽縣東南雲門山下即王獻之山亭也唐王勃嘗修禊於此麗句亭

   在蕭山縣之秦君里名勝志唐詩人秦系所居戴叔倫有詩呉越兩山亭在蕭山縣

   北幹山宋景德中令杜守一建元貝瓊有記翫江亭在蕭山縣西興渡口明宏治中重建

   改名鎮海樓仇亭漢書地理志上虞有仇亭水經注仇亭在縣之東北一十里江北

   山亭在嵊縣東北嵊山下挾溪亭在嵊縣西剡山頂輿地紀勝旁有俯山堂溪山勝絶

   戴溪亭在嵊縣剡溪晉王子猷居山陰夜雪初霽怱憶戴逵時在剡便乘小舟詣之造門不

   前而退今人稱為戴溪邑令姜仲開建戴溪亭越王臺在府城内種山東北越王句踐登眺

   之所宋汪綱復建在臥龍山西麓觀臺在府城内龜山上一名遊臺一名靈臺越王句踐所

   建以望雲物又呉越春秋句踐起離宫於淮陽宿臺在於高平駕臺在於成邱立苑於樂野燕臺在

   於石室齋臺在於𬓛山離宫越絶書作離臺淮陽里名在會稽縣東南二里高平里名在會稽縣東

   十里成邱今安成里樂野今樂瀆村石室在會稽縣東南十里𬓛山當作稷山在會稽縣東二十五

   里又水經注鼔吹山西有賀臺越伐呉還而成故名祭忠臺在餘姚縣龍泉山絶頂明正統

   間王振用事翰林侍講安福劉球上疏死詔獄餘姚成器與劉素不識面率同志祭之因名陳爼豆

   之石曰祭忠臺旁刻三大字王守仁書呉越王東府在臥龍山東麓即府治也呉越

   備史唐乾寕三年武肅王平董昌改威勝軍為鎮東軍拜武肅鎮海鎮東軍節度遂有越州之地梁

   開平二年升為大都督府謂之東府周廣順元年大元帥呉越國王即越州東府築宫室治圍圃花

   卉山石池塘亭苑宋福王府在府東坊宋嘉定十七年宗即位以同母弟與芮奉祀

   父榮王開府山陰蕺山之南府東大池其臺沼也疏山軒在嵊縣西東白山南齊褚伯玉

   建又太平館在西白山齊高帝建爲褚伯玉隱居所活水軒在山陰縣鏡湖上張德麟講學

   之所宋濂篆額日門館在餘姚縣西南太平山粱杜京産講學之所陶宏景有碑范蠡

   宅在諸暨縣西長山側今爲翠峯寺鄭宏宅在會稽縣東南若耶溪側孟嘗故

   宅在上虞縣南一里又東一里有還珠門今有孟村陳囂故宅在會稽縣東二里

   黄昌故宅在餘姚縣西南一里水經注江水又南逕黄橋下臨江有漢蜀郡太守黄昌宅

   橋本昌創建也虞國故宅在餘姚縣西輿地志縣西嶼山有漢日南太守虞國宅國在日

   南愛及民物出有雙雁隨軒秩滿還家雁與偕至故有雁池虞翻故宅在餘姚縣靈緒

   山會稽記昔虞翻嘗誡子孫曰可留江北居後世當相繼代興今諸虞氏由此悉居江北也

   彪故宅在山陰縣東北三里寰宇記郭北有江橋即彪所居之地孔瑜故宅

   陰縣西南四里候山下水經注侯山孤立長湖中晉車騎將軍孔敬康少時棲迹於此王右

  軍故宅在山陰縣東北六里戒珠寺有養鵝池洗硯池題扇橋存焉今寺右有羲之祠堂

  謝安故宅在上虞縣西南東山即今國慶院址孫盛晉陽秋安石家於上虞優游山林六

  七年即此處又東山有孫綽宅謝敷故宅在會稽縣東南五雲門外一里或云在雲門寺

  戴逵故宅初在嵊縣剡源溪鄉後徙縣西三十里桃源鄉又縣西二十里孝節鄉有

  地名逵溪則逵别業也郭偉故宅在會稽縣治東南晉驃騎大將軍郭偉宅今大中禹

  跡寺是也謝元故宅在上虞縣西南四十里其地有車騎山相近為太康湖水經注浦陽

  江自嶀山東北逕太康湖車騎將軍謝元舊居所在右濱長江左旁連山平陵修通𪷁湖逺鏡江曲

  起樓悉是桐梓居民號為桐亭樓何充故宅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充嘗為會稽内史

  居此宅後為福慶寺張嵊故宅在嵊縣西桃源鄉嚴維故宅在山陰縣北長

  史村又云在鑑湖維字正文為秘書郎大厯中與鄭槩裴冕等交宴其園宅聯句賦詩賀知

  章故宅在會稽縣東南五雲門外三里唐賀知章請為道士以宅為千秋觀後改天長觀今

  亦名道士莊陸游故宅在山陰縣西九里三山地名西村游有居室記又有書巢游藏

  書處自為記劒南詩稿有書巢五詠徐渭故宅在山陰縣治東一里觀巷渭手植青藤於

  中藤下為天池今稱青藤書屋許詢園在蕭山縣北幹山下晉咸和中捨為崇化寺又詢有

  故宅在嵊縣東孝義鄉詢愛剡山水自蕭山徙此始寕園在上虞縣東山下宋書謝靈運

  傳始寕有故宅及墅樹遂修營别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名勝志東山之西一里為始寕園乃謝

  靈運别墅一曰西莊小隱園在府城西南鏡湖中四面皆水舊名侯山宋守楊紘始與賓客

  遊而名之中多勝蹟花園在上虞縣東南一里宋楊次山置明嘉靖中盧鏜軍與倭寇戰於此

  梅市在山陰縣西三十里相傳以梅福得名顧墅在上虞縣西南去東山一二里梁顧

  歡授學處相近有杜浦杜京産所館南史京産與顧歡開舍授學於東山即指此謝靈運

  山居在嵊縣北五十里石門山四面高山迴溪石瀨靈運有新營石門詩方千别墅

  在會稽縣東南五里輿地紀勝一名方干島干有詩沙邊賈客喧漁市島上潛夫醉笋莊防塢

  在蕭山縣東四十里越絶書防塢者越所以遏呉軍也尚書塢在會稽東南三十三里齊

  尚書孔稚珪之山園雷門即今府城五雲門寰宇記句踐所立以呉有蛇門得雷而發以表事

  呉之意會稽記雷門上有大鼔圍二丈八尺聲聞洛陽孫恩之亂為軍人所破有雙白鶴飛出後不

  窆石在會稽縣禹陵舊經云禹葬會稽取此石為窆上有古隸不可讀今以亭覆之

  穴在會稽縣宛委山禹藏書之所唐鄭魴從事越州大書禹穴二字立石序之元微之為之銘明

  邑令昝𩆩林重刻 按楊慎丹鉛錄以蜀之石泉禹生地謂之禹穴不知邱墳巖穴皆古昔藏書所

  名未聞生其地而稱為穴者至謂李白碑刻尤不足信司馬遷自序明云上會稽探禹穴梅梁

  在會稽縣禹廟明統志梁時修廟忽風雨飄一柱至乃梅梁也又按名勝志鄞縣大梅山頂有梅木

  伐為會稽禹廟之梁張僧繇畫龍於其上夜或風雨飛入鏡湖與龍鬬後人見梁上水淋漓始駭異

  之以鐵索鎖於柱然今所存乃他木猶絆鐵索存故事耳曹娥碑會稽典錄上虞長度尚弟

  子邯鄲淳有異才尚使作曹娥碑操筆而成無所㸃定其後蔡邕又題八字曰黄絹㓜婦外孫虀臼

  寰宇記碑在上虞縣水濱

 ︹關隘︺三江關在山陰縣東北三十里浮山之陽明洪武二十年置三江所築城周三里有奇

   本朝順治十七年裁又漓渚關在縣南四十里花街關在縣西南四十里今廢平水關

  在會稽縣東二十里又蒿陡關在縣東二關俱明初建收竹木之税後革漁臨關在蕭山縣

  東南十五里明嘉靖十二年設工部分司駐此凡商旅販竹木自上江東下經富陽入小江者悉集

  此抽分後罷長清關在諸暨縣西五十里接富陽縣界又陽塘關在縣西南陽塘山接浦

  江縣界俱元置巡司後廢臨山衞在餘姚縣西北五十里廟山上明洪武二十年湯和奏徙

   上虞故蒿城置衞築城周五里今設守備駐防⿰氵厯 -- 𤁋海所在會稽縣東北七十里薛家⿰氵厯 -- 𤁋明洪

   武二十年置千户所築城周三里 本朝順治十七年三山所在餘姚縣東北四十里滸

   山下明洪武二十年置三山守禦所亦名滸山所築城周三里今裁有把總防守白洋城

   在縣西北五十里明置巡檢司今裁柯橋鎮巡司在山陰縣西北二十五里曹娥

   壩巡司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兼管東關驛中村巡司在餘姚縣錢清鎮

   在山陰縣西五十里接蕭山縣界宋建炎三年駕自越州次錢清鎮即此縣志鎮西抵杭州八十

   里今置鹽課大使於此 本朝乾隆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南廵有   御製錢清鎮詩

   三山鎮在山陰縣東北四十里浮山北麓與三江所城南北相峙爲東海門戸明初置廵司

   築城方一里並置三江場鹽課司於此 本朝康𤋮三十九年裁(⿱𥫗綦)風鎮在會稽縣東北

   八十里當會稽上虞之界有城周百四十丈舊有黄家堰巡司在縣東北六十里西匯渚明洪武中

   ⿰氵厯 -- 𤁋海所西後又徙此今裁漁浦鎮巡司在蕭山縣西南三十里漁浦上宋置漁寨

   洪武三年設税課局宏治十一年設巡司後局廢 本朝增設漁浦驛尋亦廢楓橋鎮

   在諸暨縣東北五十里即故義安縣宋開禧中辛棄疾奏置東尉司又設楓橋驛於此元置巡司及

   税課局後廢自鎮東北三十里出古博嶺達郡城爲杭紹台婺往來要道三山鎮巡司

   在餘姚縣東北金家山以蔡山金山破山並峙而名舊有巡司明洪武二十年移於縣東北六十里

   破山築城周三百五十丈有奇仍曰三山巡司今因之廟山鎮巡司舊在餘姚縣西

   北廟山下名廟山寨明洪武中設廵司後改建臨山衞徙司於上虞縣第五都之中堰東南去餘姚

   縣六十里仍曰廟山巡司並築城今因之眉山鎮在餘姚縣西北四十里舊在縣北四十里

   眉山北五里元置巡司明洪武二十年置於此並築城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梁夀鎮

   在餘姚縣西南四十里居四明之上㳺最爲要口梁湖鎮巡司在上虞縣西三十里

  明初置巡司為江潮衝圮改設於百官驛故址在縣西北四十里今因之浦口鎮在嵊縣東

  十五里宋置浦口驛明革今有市長樂鎮在嵊縣西七十里白峯嶺宋宣和三年置元設

  巡司後廢三界鎮在嵊縣北五十五里又北去會稽縣百二十里舊屬會稽縣明初設税課

  嘉靖十二年廢成化中割屬嵊縣界彩煙鎮在新昌縣南彩煙山下宋置廵司明廢

  新林寨在蕭山縣東二十里宋置與西興龕山漁浦共為四寨設兵戍守今俱廢管解

  寨在嵊縣西北二十五里宋紹興二十年置元改置巡司明初廢關嶺山寨在新昌縣

  東南七十里又四十里即天台縣明初朱亮祖討方國珍至新昌克其關嶺山寨即此蓬萊

  驛在山陰縣西門外唐曰西亭宋曰仁風明改今名舊有驛丞今裁東關驛在會稽縣

  東九十里曹娥江西岸舊名東城明改今名舊有驛丞一員雍正間改併曹娥巡檢兼管西興

  水驛在蕭山縣西興場運河南岸唐為莊亭宋曰日邊驛後改名今有驛丞姚江驛

  在餘姚縣治東 夲朝康𤋮九年歸并入縣曹娥驛在上虞縣西梁湖鎮 本朝康熙九

  年歸并入縣鹽場錢清三江二場在山陰縣已見上曹娥埸在會稽縣東曹娥市西興場在

  蕭山縣西陵城明初設鹽課司今并入錢清場石堰埸在餘姚縣東二十里舊名買納場元至正中

  設鹽課司今並置鹽大使皐部市在會稽縣東南二十里又縣東三十里有樊江堰市宋嘗

  設廵檢於此傖塘市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有傖塘埠明初置税課局嘉靖十二年

  南沙在蕭山縣東北五十里向隸海寕州嘉慶十六年改屬蕭山今有同知駐此

 ︹津梁︺豐樂橋在府治西舊名拜王橋唐末錢鏐平董昌郡人拜謁於此又名登瀛橋 本朝

  康熙二十八年重修改今名題扇橋在府城內蕺山之南王羲之爲蕺山老姥題六角竹

  渡東橋在府城東門外明建陶望齡有記蘭亭橋在山陰縣西南輿地紀勝

  晉王羲之修禊處橋下水聲晝夜不絶上有含暉亭虹橋在山陰縣北十里宋理宗少時浴於

   此又名浴龍橋錢清浮橋在山陰縣西北六十里錢清江舊以木栅爲浮橋明王禕有記

   今其地爲錢清鎮靈汜橋在會稽縣東二里有石橋二相去各十歩呉越春秋句踐論功

   於靈汜即此春波橋在會稽縣東南五里千秋鴻禧觀前取賀知章春風不改舊時波爲

   名今俗呼羅漢橋萬安橋在會稽縣東三十里樊江廣渡菴之南橋長二十四洞

   筆橋在蕭山縣東北一里 按俗譌以江總故宅爲江淹所居故有此名高遷橋

   山縣東北五里十道志董襲見孫權於此呉志孫䇿入郡郡人迎於高遷橋是也太平橋

   在諸暨縣東門外跨浣江上一名通逺橋長三十五丈唐大厯中建 本朝順治二年重修

   秋橋在諸暨縣南五十里相傳句踐曾棲此通濟橋在餘姚縣姚江上初爲浮橋宋

   慶厯中建後燬元再建韓性有記 本雍正七年重修長二十六丈五尺黄山橋

   姚縣治東旁有大小黄山因名客星橋在餘姚縣東北十五里宋淳熙十年建裹一百五十

  丈以在嚴子陵墓側因名俗呼安山橋青雲橋在上虞縣東三里又名思賢橋合溪

  橋在上虞縣西南東西兩溪合流於此南門橋在嵊縣南門外元末嘗設浮橋明嘉靖中

  建石橋長亘里許古松橋在新昌縣東二十里當台寕三水交衝之地荷湖渡

  在山陰縣北三十三里有荷湖上通扁拖甲蓬二閘下接三江新閘俗譌濠湖周圍數里曹娥

  渡在會稽縣東九十里緣江而過隔岸為上虞西興渡在蕭山縣西十二里本名西陵

  為吳越通津有官舟水工二十四人其私舟姓名亦各隸於官有罹傾覆之患者官以法治之

 ︹隄堰︺海塘唐書地理志會稽東北四十里有防海塘自上虞江抵山陰百餘里開元十年令李

  俊之增修舊志在蕭山縣東北浙江入海處者曰北海塘西自縣東北十里長山之尾東接龕山之

  首亘四十里明洪武中築在山陰者曰後海塘宋嘉定間郡守趙彦倓築起自湯灣訖王家浦共六

  千一百六十丈在會稽者東自縣東八十里上虞江口西抵宋家漊山陰界延亘百餘里在上虞縣

   西北者元大德中築明洪武四年易以石長千三百丈在餘姚者宋慶厯七年縣令謝景初築隄二

   千八百丈慶元初縣令施宿自縣東北上林鄉至蘭風鄉為隄四千二百丈中有石隄五百七十丈

   元至正初州判葉恒改築石隄二千一百二十餘丈東抵慈谿西接上虞袤一百四十里一名蓮花

   塘今自餘姚東滸山鎮西至臨山衞六十里土塘三道最内一道為老塘即昔年海岸也距海己逺

   其外塘二道乃民竈分築又自臨山衞至上虞烏盆村會稽縣⿰氵厯 -- 𤁋海所四十五里内有石塘二千二

   百餘丈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乾隆三十一年加築其在山陰縣之宋家漊等處上虞縣之孫家

   渡及譚村地方柴土塘隄俱於嘉慶十一年加築十四年重修其在會稽縣之塘角地方塘隄於乾

   隆四十一年四十六年重修其在蕭山山陰會稽等縣之南塘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其在蕭山縣之

   孔家埠嘉慶十四年改建柴塘昌安塘在山陰縣東北十里昌安門外直抵三江海口三十

   里明洪武二十年築三江所城因為隄塘置官舍又西小江塘在縣西北三十里宋嘉定中郡守趙

   彦倓築以禦小江潮汐鍊塘在會稽縣東五十七里水經注句踐錬冶銅錫之處西江

   塘在蕭山縣西三十里横亘五十里塘外為富陽江其上源高受金衢嚴徽及諸暨諸山之水勢

   若建瓴蕭山在其下流賴此一帶之塘捍之明正德十四年鄉官錢玹發倉粟募民修築嘉靖崇禎

   年間屢壞屢修 本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屢修嘉慶十四年重修西興塘在蕭山縣

   西十里五代時錢鏐始築以遏海潮内障江水明萬厯十四年知縣劉會重築石塘延袤三百三十

   二丈乾隆三十五年加築⿰氵厯 -- 𤁋在蕭山縣東北四十里明崇禎初海溢入瓜⿰氵厯 -- 𤁋尋修築建

   石塘二百餘丈 本朝康熙三年於要害處加築石塘百丈大江隄在山陰縣西南百餘

   里一名臨浦壩半屬蕭山縣明宣德中築以斷西江之水東隄在新昌縣城東延袤三里宋邑

   令林安宅築又後漢隄在縣西十里明萬厯中築曹娥堰在會稽縣東南九十里曹娥江

   胡三省通鑑注浦陽江有北津埭今曹娥堰舊有閘又有斗門宋曾公亮宰邑時置今斗門廢而為

   磧堰在蕭山縣南三十里明天順中開今錢清江所經麻溪壩在山陰縣西南

   一百二十里明成化間知府戴琥築以捍外水之入萬厯十六年加石重建下開𩆍洞廣四尺 本

   康熙二十一年洞為三各廣六尺蒿壩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以近蒿山而名為台紹

   二府必經之道北去上虞縣界四十里大江口壩在餘姚縣西南二十五里一名下新

   壩寕紹舟航所經 本朝乾隆四十五年修六十嘉慶二年重修餘杭縣境内岱字等號土塘嘉

   慶十六年修築通明壩在上虞縣東三里宋嘉泰元年一曰通明堰上枕運河下通新河

   商船必由於此中壩在上虞縣東十里鄭監山下宋置亦名通明北堰明永樂中重置曰新通

   明堰又東十八里即餘姚之下壩横涇壩有二一在上虞縣南門外為附郭水利最要處

   明萬厯中縣丞濮陽傅重修甃石後令胡思伸創為斗門時其蓄洩引百雲溪水入城河一在上虞

   縣東門外新安閘南舊有小壩時通時塞胡思伸造閘仍增拓其址梁湖壩在上虞縣西三

   十里一曰梁湖堰即曹娥江東岸為往來必由之道風潮衝嚙移置不常元至元中以潰圯重建明

   嘉靖中江潮西徙漲沙約七里縣令鄭芸濬為河移壩江邊仍舊名三江閘在山陰縣東北

   四十里三江所城西門外明嘉靖中知府湯紹恩建凡二十八洞名應宿隄亘四百餘丈蓄山陰會

   稽蕭山三縣之水萬厯崇禎間兩修之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修嘉慶元年重修又玉山斗門閘在

   縣北三十三里唐貞元初觀察使皇甫政建扁拖閘在山陰縣北三十里有南北二閘北

   閘三洞明成化十三年知府戴琥建南閘五洞正德六年知縣張煥建茅山閘在山陰縣

   西南麻溪壩外三里明成化中築麻溪大小二壩以斷西江外水之入而上下溋湖之田苦於江潮

   水灌嘉靖中始築此閘以時啟閉崇禎十年邑紳劉宗周等重建螺山閘在蕭山縣東南

   二十里明天順中建以禦小江之水永興閘在蕭山縣西十里舊為大堰外障江潮内節運

   渠二百里之水明萬厯十五年令劉會改建石閘二座俗名龍口閘又長山龕山二閘皆在縣東北

  明知府戴琥重建今廢運河新閘在餘姚縣西南内障河水外障江濤又有石堰雙河

  等閘在縣東北礶山等閘在縣北孟宅閘在上虞縣東宋築後圮至正六年以清水閘

  壞重修此閘以洩運河之水於江新安閘在上虞縣東五里包村港明萬厯二十四年知

  縣胡思伸建瀦百雲鳳鳴車畈諸溪之水於潮河閘凡三洞每洞濶一丈餘上為橋以通往來兩岸

  皆甃石以防衝嚙置田以資修理柯家闸在上虞縣東鎮都亦名長壩蓄洩破岡等水下

  注餘姚相近又有韓家閘縣志路境夏蓋之水為三十六渠渠之下流建二石閘以便蓄洩明洪武

  七年唐鐸守會稽重修宋廉有建柯家韓家二閘記

 ︹陵墓︺大禹陵在會稽縣東南會稽山本名苗山漢書地理志會稽山上有禹冡皇覽禹塚在

  會稽山越絶書禹廵狩大越死葬會稽葦槨桐棺穿壙七尺壇高三尺土階三等延袤一畝府志陵

  在山西北五里宋乾德四年詔呉越立禹廟於會稽置守陵五户明洪武九年禁人樵採設陵户二

   人有司督近陵人看守登極遣官告祭每嵗以春秋二仲月祭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   聖祖

   南廵親詣祭告   御製謁大禹陵詩禹陵頌又   御書地平天成四大字勒石陵前

   攢宫諸陵在會稽縣東南二十五里寶山凡六陵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

   寕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紹陵周越王允常墓在山陰縣南十五里木客

   山水經注塚在木客村越王句踐墓在山陰縣南九里文種墓在府城内

   臥龍山麓水經注文種城於越而伏劎於山陰越人哀之葬於重山秦伊墓在山陰縣南五

   里越絶書西大塚者句踐客秦伊善灼龜者也十道志墓在龜山下漢馬臻墓在山陰縣

   南三嚴光墓在餘姚縣東北十里客星山華清泉之左虞國墓在餘姚縣西五

   里雙雁鄉劉綱墓在餘姚縣四明山皁莢塢綱漢時上虞令相傳與其妻樊夫人並昇仙其

   蜕骨合葬云孟嘗墓在上虞縣東南二里有祠魏朗墓在上虞縣北四十里

   充墓在上虞縣烏石山包孝婦墓在上虞縣羅巖山曹娥墓在會稽縣

   東九十二里娥父旴為巫祝五日泝濤迎神溺死不得其屍娥沿河號哭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

   元嘉中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此令弟子邯鄲淳為之作碑互詳古蹟列女門三國呉虞

   翻墓在餘姚縣羅壁山下晉孔愉墓在山陰縣南二十九里郗愔墓

   會稽内史墓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五里王羲之墓在諸暨縣南五里苧蘿山㑹稽志墓

   碑孫綽文王獻之書按孔蔚會稽記羲之墓在苧蘿山孫綽作碑王獻之書碑亡己久或云在嵊金

   庭山或云在會稽雲門山據智永傳云欲近祖墓便拜掃移居雲門寺則在雲門者近是然雲門今

   亦無戴容墓在嵊縣北一里阮裕墓在嵊縣東九里許詢墓在嵊縣孝

   嘉鄉濟度村支遁墓在新昌縣南二里南明山︹南北朝︺︹宋︺謝靈運墓

   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九里郭世道墓在蕭山縣郭墓山即其子原平所營之墓也舊志譌

   為郭璞墓不知璞葬暨陽乃今之常州江陰縣並非餘暨羊元保墓在蕭山縣長興鄉

   ︹齊︺褚伯玉墓在嵊縣西西白山戴僧靜墓在蕭山縣昭名鄉︹唐︺賀

   知章墓在山陰縣南九里因名九里徐浩墓在山陰縣南二十一里︹宋︺杜

   衍墓在山陰縣西南二十九里苦竹村曾幾墓在會稽縣鳯凰山沔

   在山陰縣氶務鄉陳過庭墓在山陰縣黄祊嶺顧臨墓在會稽縣昌源石傘

   陸佃墓在會稽縣東南四十四里陶宴嶺尹焞墓在會稽縣龍瑞宫前石帆

   山下焞洛人因壻邢純迎養於越卒遂葬焉蔡定墓在會稽縣會稽山觀嶺下韓肖

   胄墓與左司膺胄運使髦並在會稽縣日鑄嶺陳槖墓在餘姚縣化安寺李光

   墓在餘姚縣姜山陸游墓在會稽縣雲門盧家嶴胡沂墓在餘姚縣澄溪

   度墓在上虞縣鳳凰山朱娥墓在上虞縣南六里呉觀墓在新昌縣西七

  里旗山下石公揆墓在新昌縣安仁鄉︹元︺韓性墓在會稽縣木石崗

  爾古斯墓爲御史大夫拜珠所殺今墓在山陰縣峩山王烈婦墓在蕭山縣

  徐家︹明︺王守仁墓在山陰縣南二十里花街洪溪黄尊素墓在餘姚縣

  東南十里化安山朱夑元墓在山陰縣九里山祁彪佳墓在山陰縣亭山

  劉宗周墓在會稽縣下蔣倪元璐墓在會稽白蓮嶴聖義洞周鳳翔

  墓在會稽縣洋之後山邦曜墓在餘姚縣大黄山王毓蓍墓在會稽縣

  呉從義墓在山陰縣型塘傳家塢倪文徴墓在山陰縣倪家山點石菴

  潘集墓在山隂縣官山嶴王禹佐墓在嵊縣峩㠐山章尚絅墓

  在會稽縣師古墩陸夢龍墓在會稽縣桐塢

 ︹本朝︺姚啟聖墓在山陰縣蔣家塔胡昇猷墓在會稽縣鑄浦嶴梁國

  治墓在會稽縣于溪五臺山何煟墓在會稽縣下竈周之麟墓在蕭山縣

  來蘇

 ︹祠廟︺南鎮廟在會稽縣南十三里周禮職方氏揚州鎮山曰會稽太平御覽隋開皇十四年

  詔會稽等山並立祠唐天寶十載封四鎮山為公會稽曰永興公自唐宋以來有司歲致春秋二祭

  有事則遣廷臣告祭明洪武三年詔去前代封爵止稱會稽山之神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聖祖御書秀帶巖壑扁懸於廟中乾隆十六年   高宗御書表甸南疆匾額安濟廟

  在蕭山縣西興鎮祀浙江潮神又有江神廟在諸暨縣茆渚埠虞舜廟在會稽縣東南百里

  又有廟在餘姚縣厯山上大禹廟舊在山陰縣塗山南麓宋元以來皆祀禹於此明改祀於

  會稽山陵每歲有司春秋致祭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   聖祖御書匾額對聯並   御製

  乾隆十六年   高宗南巡有   御製謁大禹廟恭依   皇祖原韻詩又有禹廟覽

   古詩並 御書匾聯越王祠在山陰縣治西北光相寺左明嘉靖中建祀越王句踐

   范蠡祠在山陰縣蕺山麓明萬厯中增祀宋范仲淹范純禮孟子廟在諸暨縣西三

   十里夫概鄉縣志南宋初有亞聖四十七世孫孟載扈從渡江封爵諸暨因家焉嘉定中建廟

   子陵祠在餘姚縣龍泉山後鄭太尉廟在會稽縣東南十五里樵風涇祀漢鄭宏

   馬太守廟在山陰縣西南祀漢會稽守馬臻劉太守祠在蕭山縣錢清鎮祀

   漢會稽守劉寵朱侍中廟在上虞縣破岡湖北祀漢朱雋曹娥廟在會稽縣東九

   十二里墓旁 本朝嘉慶十三年加福應封號徵愛祠在山陰縣治卧龍山東麓祀漢太守

   劉寵宋太守范仲淹今易額曰義愛蔡中郎祠在山陰縣西柯橋鎮祀漢蔡邕 本朝嘉

   慶五年建王右軍祠在山陰縣蕺山戒珠寺江公祠在蕭山縣西興鎮祀梁會

   稽郡丞江革崔長官祠在上虞縣西七里祀唐縣令崔協史大夫祠

   暨縣西北三十里大夫諱昭字德輝唐咸通中充諸暨鎮遏使屢禦裘甫黄巢之亂卒葬靈泉鄉邑

   人立祠祀之高氏五王祠在山陰縣西六十里祀宋太尉瓊瓊封衞王子繼勲封康

   王孫遵甫封楚王曾孫士俊封武安郡王元孫公紀封晉安郡王靖康末少保高世則扈蹕南渡領

   越州觀察有功於越奉勅建祠劉公祠在山陰縣杏花寺側祀宋劉領謚忠簡孫純諡忠烈

   從孫韐諡忠顯韐子子羽諡忠定子羽子珙諡忠肅韐守會稽捍禦有功舊有祠而圯其後裔有家

   於越者乃合五忠祠之有司春秋致祭德惠祠在蕭山縣西二里湘湖祀宋縣令楊時

   史魏公祠在山陰縣戒珠寺側宋史浩守越奏免湖田糧民為立祠額曰彰德張靜

   安公廟在蕭山縣東北十里之長山神諱夏宋景祐中浙江塘壞神時為工部郎中受命䕶

   隄人賴以安郡人為之立祠朝廷嘉其功封安江侯 本朝雍正三年   勅封静安公春秋致

   石公祠在新昌縣東石鼔山祀宋儒石墪旌忠廟在會稽縣南二里宋建炎

   間金兵至錢塘越州守李鄴以城降有衞士唐琦不屈奪甎擊鄴不中大罵而死太守傅崧卿建祠

   請賜額曰旌忠愍孝廟在山陰縣治東一里祀宋孝子蔡定雙義祠舊在名宦祠側

   歲久圯明嘉靖間改建於攢宫祀宋義士唐珏林景熙 按義士事正史不載謂為紹興唐珏玉潛

   者輟耕錄及西湖遊覽志也謂為温州林景熙德暘者東甌集傳也意兩人實共為是事當時秘而

   不宣紀事之書各據所聞以傳耳王烈婦祠在嵊縣清風嶺烈婦臨海人宋末為元兵

   所劫投崖死元至治中旌表立廟祀之王烈婦祠在蕭山縣西興鎮 本朝嘉慶元年

   加烈彰恬顯封號 御書精誠屹衞匾額陳節愍祠在山陰縣西北永福寺右祀明

   靖難死事陳性善忠烈祠在山陰縣徴愛祠之左祀明孫燧祠右别為三孝祠祀燧三子

   堪墀陞又餘姚縣龍泉山亦有祠王文成祠在餘姚縣龍泉山又有祠在山陰縣北三

   里皆明嘉靖中建祀王守仁毛忠襄祠在餘姚縣治東祀明毛吉劉忠介祠

   在山陰縣東北戒珠坊祀明劉宗周祁忠恵祠在山陰縣西北柯山對河寓山園祀明祁

   彪佳又會稽縣羅門坂亦有祠章節愍祠在會稽縣十二都祀明章尚絅陳烈愍

   祠在會稽縣朝東坊祀明陳孔敎湯太守祠在會稽縣開元寺内祀明知府湯紹恩又

   有祠在三江閘口 本朝雍正三年   勅封安江伯春秋致祭

  ︹寺觀︺能仁寺在府南二里晉許詢捨宅建號祇園寺呉越時重建宋改名府西北二里尚有

   小能仁寺故郡人謂此寺為大能仁寺大善寺在府東一里有七層浮圖梁天監三年

   寺内屋棟尚有梁時題字光相寺在府西北三里後漢太守沈勲宅東晉義𤋮二年宅有瑞

   光遂捨為寺安帝賜額光相大中禹跡寺在府東南四里晉驃騎郭偉建唐會昌廢

   大中復興賜今名門為大樓奉五百羅漢甚壯麗龍華寺在山陰縣治東都賜里梁江總

   六世祖宋尚書右僕射於元嘉年建見總修心賦序今俗呼龍王堂戒珠寺在山陰縣蕺山

   舊傳王羲之故宅前有鵝池舊經云是羲之養鵝之所天章寺在山陰縣蘭渚山即蘭亭

   舊地宋建以藏真宗御書故名天衣寺在山陰縣西南法華山本名法華寺晉僧曇翼建梁

   惠舉禪師隱此昭明太子以金縷木蘭袈裟遺之故復名天衣唐李邕有碑石佛妙相

   寺在會稽縣東五里唐元和九年建舊名南崇寺晉天福中僧行欽於寺前水中得石佛宋治平

   中賜今額石佛今在寺中高裁二尺餘背有齊永明六年所銘凡十八字筆法極工開元寺

   在會稽縣東南唐董昌故宅錢鏐建為寺輿地紀勝修廊傑閣冠絶他刹正月望為燈市海外商賈

   雲門寺在會稽縣雲門山晉王獻之居此義熙三年有五色祥雲見安帝詔建寺號雲

   門明天啟中重建相近又有廣孝顯聖雍𤋮普濟名覺凡六寺寶嚴寺一在雲門山為六寺

   之一舊曰顯聖 本朝康𤋮四十六年   賜今額泰 安寺在會稽縣東南四十里周

   顯德二年建初號化城院宋建中靖國元年改賜名證慈紹興初以其地為孟太后攢宫遷寺於山

   南白鹿峯下賜名泰安而徙證慈額於曹娥其後六陵皆在此地故寺益加崇葺稱心寺

   在會稽縣東北四十五里梁大同三年建與地紀勝寺與雲門天衣埒唐宋之問有詩傳燈

   寺在會稽縣化鹿山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 賜今額舊為平陽觀故土人猶稱為平陽寺

   福慶寺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晉將軍何充宅捨為寺號靈嘉寺有于闐鐘宋大中祥符六

   年改今額覺苑寺在蕭山縣治東北與地紀勝江淹故宅寺有大悲閣宋沈遼為記寺後壁

   有胡舜臣畫水祇園寺在蕭山縣治北東晉咸和六年詢捨宅建號曰崇化寺有閣藏宋

   仁宗衘書治平二年改今額廣惠寺在蕭山縣玉峯山下梁大同三年建名安禪寺宋景

   德二年改廣惠禪院范仲淹有寄題溪口廣惠院詩大雄敎寺在諸暨縣西一里梁普通

   六年建寺有琉璃井琉璃軒先照樓又縣南有金雞山北有永夀敎寺梁大同二年龍泉

   禪寺在餘姚縣龍泉山東晉咸康二年建唐虞世南有碑等慈寺在上虞縣東一里梁

   天監二年建始曰化民院大中祥符元年改 額太嶽廣福寺在上虞縣南六十里

   晉帛道猷結庵之地後清泰元年改建為寺龍藏寺在嵊縣北四十五里梁天監二年

   號龍宫院唐浙東觀察使李紳少年寓此肄業紳有碑存寺中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賜今額鹿

   苑寺在嵊縣剡源鄉宋元嘉二年建號靈鷲寺治平元年改今名寺有玉虹亭隱天閣

   覺寺在新昌縣東沃洲山晉時僧竺潛支遁道場唐白居易有記寶相寺在新昌縣

   西南南明山齊永明中僧䕶鑿石造彌勒佛像高百尺因建寺梁劉勰有記長春觀

   東三里陳武帝永定二年建名思真觀元時改今名鴻禧觀在會稽縣治東北三里即唐賀

   知章宅置為觀名千秋宋改今名為朝官典領之地明永樂中又改為明真觀元妙觀

   虞縣金罍山下漢魏伯陽宅故址金庭觀在嵊縣東南七十三里舊傅晉王羲之讀書樓

   捨為金真觀南齊褚伯玉居此唐改名龍瑞宫在會稽縣東南二十五里圖經即大禹探

  靈寶五符冶水之所唐建懷仙觀後改今額










                         纂修官李 煌恭 纂

                         前纂修官蔡賡颺恭 纂

                         前總纂官黄爵滋恭覆輯

                         校對官祁爾誠恭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