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百四十三至二百四十四

卷二百三十九至二百四十二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百四十三至二百四十四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百四十五至二百四十七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5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6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7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8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9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10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11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1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89.djvu/13

大清一統志

 同州府在省治東北二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七十八里南北距三百三十里東至山西蒲州府

  永濟縣界五十八里西至西安府富平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商州洛南縣界一百五十里北至鄜

  州洛川縣界一百八十里東南至河南陜州闅鄉縣界九十五里西南至西安府臨潼縣界一百四

  十里東北至山西絳州河津縣界二百六十里西北至鄜州宜君縣界一百九十里自府治至 京

  師二千一百三十里

︹分野︺天文井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雍州之域戰國時魏臨晉邑秦置臨

  晉縣漢屬左馮翊後漢末移左馮翊來治三國魏

  改為郡除左字晉因之後魏太和十一年置華州

  及華山郡孝昌二年改郡曰武鄉西魏改州曰同

  州元和志禹貢云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言二永至此同流入渭城居其地故曰同州隋開

  皇三年郡廢大業三年州廢改置馮翊郡唐武德

  元年復曰同州天寶元年曰馮翊郡乾元元年

  曰同州隸關内道舊唐書地理志同州防禦長春宫使同州刺史領之唐書方頊

  興元元年以同州為奉誠軍節度是年罷乾寕二年升同州為匡國軍節度天祐三年

  代因之寰宇記唐匡國軍梁改忠武軍後唐同光初復舊周顯德六年降為刺史宋曰

  同州屬永興軍路宋史地理志同州望馮翊郡定國軍節度金屬京兆

  府路金史地理志定國軍後改安國軍元初以州治馮翊縣省入

  屬奉元路明屬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直隸陜西布政司領朝邑郃陽澄城韓城四縣

  三年升爲府並設大茘縣爲府治降華州爲屬州及華陰蒲

  城白水潼關四縣來屬乾隆十二年升潼關縣爲

  廳今領州一縣八廳一

  大茘縣附郭東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朝邑縣界十里西至蒲城縣界三十里南

  至華州界五十五里北至澄城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華陰縣界五十里西南至西安府渭南縣界

  五十里東北至朝邑縣界三十里西北至蒲城縣界三十里秦取大茘戎築其地曰臨晉後置縣漢

  屬左馮翊後漢未爲左馮翊治魏爲馮翊郡治晉因之武帝改名大茘北魏改馮翊郡爲華州更縣

  爲華陰孝昌二年改名武鄉縣爲武鄉郡治隋大業初更名馮翊爲馮翊郡治唐爲同州治武徳九

  年析置臨沮縣貞觀初省五代宋金因之元省縣入州明因之 本朝雍正十三年升同州爲府置

   縣為府治朝邑縣在府東三十里東西距四十八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山西蒲州府永濟

   縣界二十八里西至大荔縣界二十里南至華陰縣界四十里北至郃陽縣界五十里東南至華陰

   縣界六十里西南至華陰縣界四十里東北至郃陽縣界五十里西北至澄城縣界五十里秦漢臨

   晉縣地後魏太和十一年置南五泉縣屬澄城郡西魏改曰朝邑隋屬馮翊郡唐初屬同州乾元三

   年割屬河中府改名河西大厯三年復曰朝邑仍屬同州五代宋金因之元明統於西安府 本朝

   雍正三年屬同州十三年屬同州府郃陽縣在府東北一百十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一

   百里東至山西平陽府臨晉縣界四十里西至澄城縣界二十里南至朝邑縣界五十里北至韓城

   縣界五十里東南至山西蒲州府永濟縣界四十里西南至澄城縣界四十里東北至韓城縣界五

   十里西北至澄城縣界四十里本古有莘國戰國魏合陽邑秦置縣屬内史漢曰郃陽屬左馮翊後

   漢初廢永平二年復置仍屬左馮翊晉屬馮翊郡後廢後魏太和二十年復置屬華山郡後周屬澄

   城郡隋屬馮翊郡唐武德三年割屬西韓州貞觀八年還屬同州五代梁改屬河中府後唐天成元

   年復故宋因之金貞祐三年改屬禎州元初復屬同州明統於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屬同州十

   三年屬同州府澄城縣在府北一百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郃陽縣界

   二十里西至白水縣界四十里南至大茘縣界六十里北至鄜州洛川縣界七十里東南至朝邑縣

   界六十里西南至蒲城縣界六十里東北至韓城縣界九十里西北至洛川縣界九十里春秋晉徵

   邑秦置北徵縣屬内史漢為徵縣屬左馮翊後漢廢晉為郃陽縣地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置登城縣

   兼置澄城郡隋開皇初郡廢以縣屬馮翊郡唐屬同州五代梁改屬河中府後唐同光中復故宋金

   元因之明統於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屬同州十三年屬同州府韓城縣在府東北二百

   里東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東至山西平陽府滎河縣界十五里西至鄜州洛川縣

   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郃陽縣界四十里北至延安府宜川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滎河縣界二

   十里西南至郃陽縣界七十里東北至山西絳州河津縣界六十里西北至宜川縣界一百二十里

   本古梁國戰國初魏少梁邑秦置夏陽縣屬内史漢屬左馮翊後漢因之晉屬馮翊郡後魏屬華山

   郡後省入郃陽隋開皇十八年改置韓城縣屬馮翊郡唐武德三年屬西韓州八年徙州治此貞觀

   八年州廢以縣屬同州天祐二年改名韓原縣五代梁改屬河中府後唐天成元年復曰韓城還屬

   同州宋因之金貞祐三年升為禎州元至元元年州廢二年復置六年又廢以縣屬同州明統於西

   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同州十三年屬同州府華州在府南一百八十里東西距六十七

   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華陰縣界四十里西至西安府渭南縣界二十七里南至商州洛南縣界

   八十里北至渭南縣界三十里東南至華陰縣界一百十五里西南至渭南縣界六十里東北至大

   茘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渭南縣界三十里周為鄭國春秋屬晉戰國為秦魏二國境秦置鄭縣屬

   内史漢屬京兆尹後漢因之晉屬京兆郡後魏太平真君元年置華山郡孝昌二年置東雍州西魏

   始改為華州隋開皇三年郡廢大業二年州廢縣屬京兆郡義寕元年復置華山郡唐武德初仍名

   華州治鄭縣垂拱元年改曰太州神龍元年復故天寶元年改華陰郡乾元元年復故上元元年

   改太州寶應元年仍曰華州屬關内道乾寕四年升州為興德府光化三年復曰華州五代因之宋

   曰華州屬永興路金屬京兆府路元以州治鄭縣省入屬奉元路明屬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

   隸陜西布政司十三年改屬同州府華陰縣在府南一百六十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

   六十里東至潼關廳界三十五里西至華州界三十里南至商州洛南縣界四十里北至朝邑縣界

   二十里東南至洛南縣界四十里西南至洛南縣界八十里東北至朝邑縣界三十里西北至大茘

   縣界三十里禹貢華陰地戰國魏陰晉邑秦惠文王六年更名寕秦縣屬内史漢高帝八年改曰華

   陰屬京兆尹為京輔都尉治後漢建武十五年屬宏農郡魏晉因之後魏屬華山郡隋屬京兆郡

   唐屬華州垂拱元年改曰仙掌神龍元年復曰華上元二年改曰太陰寶應元年復曰華陰五代

   宋金元因之明統於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屬華州十三年屬同州府蒲城縣在府西八

   十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大茘縣界四十里西至西安府富平縣界五十里南至西

   安府渭南縣界四十里北至白水縣界四十里東南至大茘縣界四十里西南至西安府臨潼縣界

   七十里東北至澄城縣界七十里西北至西安府同官縣界九十里春秋賈國後屬晉𥘿置重泉縣

   屬内史漢屬左馮翊後漢因之晉屬馮翊郡後廢後魏太和十一年析白水置南白水縣屬白水郡

   西魏改縣曰蒲城隋屬馮翊郡唐初屬雍州問元四年改曰奉先屬京兆府天祐三年改屬同州後

   唐還屬雍州周屬京兆府宋建隆中屬同州開寶四年復曰蒲城天禧四年改屬華州金元因之明

   統於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屬華州十三年屬同州府白水縣在府西北一百三十里東

   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澄城縣界四十里西至蒲城縣界四十里南至蒲城縣界五里

   北至鄜州洛川縣界七十里東南至蒲城縣界三十五里西南至蒲城縣界五里東北至澄城縣界

  六十里西北至鄜州宜君縣界七十里漢置粟邑縣屬左馮翊後漢初廢永元九年復置晉屬馮翊

  郡後廢後魏太和二年始置白水縣兼置白水郡隋郡廢以縣屬馮翊郡唐屬同州後省入奉先縣

  五代唐復置屬耀州宋屬同州金改屬耀州元復屬同州明統於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屬耀州

  十三年屬同州府潼關廳在府東少南一百九十五里東西距十里南北距四十一里東

  至河南陜州闅鄉縣界五里西至華陰縣界五里南至商州洛南縣界四十里北至山西蒲州府永

  濟縣界一里東南至闅鄉縣界六十里西南至華陰縣界三十里東北至山西平陽府臨晉縣界二

  里西北至朝邑縣界六十里秦陽華地漢初建塞國後廢後漢建安中始置潼關唐天授二年置潼

  津縣長安中廢宋為華州地明洪武九年置潼關永樂六年隸中軍都督府 本朝屬西安府雍

  正四年置潼關縣屬華州十三年屬同州府乾隆十二年升為廳

 ︹形勢︺前據華嶽後臨涇渭左控桃林之塞右阻藍田

  之關許洛水陸之際形勝名都西蕃奥府元一統志

 ︹風俗︺人俗質木性剛毅而好勝敵寰宇士十九兼農

  婦女績絍無間四民之家

 ︹城池︺同州府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池深丈餘明嘉靖中因秦舊址建 本朝乾隆十八年

  修 大茘縣附郭朝邑縣城周四里門五池深一丈明景泰二年土築嘉靖中拓建

  本朝順治十七年康熙六年乾隆十七年屢修郃陽縣城周八里有奇門四池深二丈明

  正統十四年土築隆慶二年甃甎 本康熙三年乾隆二十八年重修澄城縣城

  周三里有奇門四水門一池深一丈三尺後魏時建明時屢修 本朝順治五年因舊址拓建乾隆

  三十一年修韓城縣城周三里有奇門四池深二丈金大定四年建明時屢修 本朝

  雍正七年修乾隆三十一年重修華州城周七里有奇門四池深一丈五尺唐永泰元年

  建明萬厯五年増築 本乾隆九年五十年重修華陰縣城周二里有奇門四池深八

  尺元至正十八年建明萬厯五年拓建 本朝乾隆十二年蒲城縣城周九里門四池

  廣三丈西魏時建明嘉靖中修 本順治七年乾隆二十八年重修白水縣城

  里門五池廣二丈明洪武三年因唐舊址建嘉靖中修 本朝順治三年乾隆十九年三十二年屢

  潼關廳城周十一里有奇門六北臨黃河即唐關城舊址宋熙寕中拓建明時屢修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隆八年五十五年屢修

 ︹學校︺同州府學在府治西南宋慶厯中建明洪武三年重建天啟二年修 本朝乾隆二

  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大茘縣學附府學入學額數二十名原額二十二名嘉慶十八

  年裁撥西安府孝義廳一名寕陜廳一名朝邑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三年建 本朝

  雍正四年修入學額數十六名郃陽縣學在縣治南宋元祐六年建明洪武二年重建

  本朝順治六年乾隆二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澄城縣學在縣治北舊在縣治西郭宋大

  觀中建明萬厯十七年移建今所 本朝順治五年重建乾隆二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韓城

  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四年建 本朝康熙十八年修入學額數二十五名原額二十名嘉慶

  十九年   特㫖増文武學額各五名華州學在州治東元皇慶中建明洪武三年重建

   本朝乾隆二年修四十五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華陰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二

  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修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蒲城縣學

  治東宋建明洪武二年重建 本朝康熙四年乾隆二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白水縣

  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建 本朝乾隆十九年修入學額數八名潼關廳學

  治東南初在治東明正統四年成化十一年移建今所 本朝雍正五年修入學額數九名

  登書院在大茘縣城乾隆二十六年建西河書院在朝邑縣城雍正九年

  原書院在朝邑縣治西乾隆三十四年建古莘書院在郃陽縣城乾隆二十年

  玊泉書院在澄城縣治東北乾隆四十四年龍門書院在韓城縣治東

  乾隆四十四年嘉慶二十五年蘿石書院在韓城縣南門附郭乾隆二年建五十二

  文星書院在韓城縣東鄉文星塔乾隆七年華山書院在華州學北明

  嘉靖末建秀峰書院在華州治北乾隆元年太華書院在華陰縣治東康𤋮

  五十七年建雲臺書院在華陰縣城南華山乾隆三十年堯山書院

  在蒲城縣城乾隆十四年建明德書院在白水縣治西明新書院在潼關廳

  治東明萬厯中建關西書院在廳治西雍正七年建鳳山書院在潼關廳

  乾隆十九年建潼川書院在潼關廳 按舊志載華嶽書院在華陰縣東關明建四知書

  院在華陰縣東明萬厯中建崇禮書院在蒲城縣治東南明正德五年建今並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五十一萬九千五百四十六今滋生民户男婦共一百八十萬五千二百十九名口

 ︹田賦︺民地六萬九千七百九十一頃九十八畝五分八釐額徵地丁銀四十二萬四百三十三兩二

  錢四分八釐 屯地四千三百二十九頃九十畝二分二釐額徵地丁銀一萬一千八百六十兩二

  錢三分六釐糧一萬三百一十七石八斗七升七合六勺 更名地一十三頃六十四畝七分一釐

  額徵地丁銀二十九兩七錢五分八釐糧六十九石九斗七升五合四勺

 ︹山川︺黄堆山在大茘縣西舊志唐廣德元 年党項羌寇同州郭子儀敗之於黃堆 山即此

  紫陽山在朝邑縣西南三里即華原之傑出者飛浮山在郃陽縣東南四十里黄

  河中舊志俗傳與河水為升降故名上有子夏石室金史地理志郃陽縣有非山即此乳羅

  山在郃陽縣南三十里俗訛為苧蘿山有洞亦訛為西施洞方山在郃陽縣北四十里與韓

  城縣接界形如覆斗壺梯山在澄城縣西北五十里石門山在澄城縣西北七十

   里山麓有風洞一名風谷天將風洞中先有聲響振巖谷風欲息則其響如初相近又有麻林陂山

   社公山在澄城縣北五十里上有社公社母廟將軍山在澄城縣北六十里上有

   白起廟山南有村曰社田相傳起食邑於此石樓山在澄城縣北七十里相近有界頭山

   接洛川界武帝山在澄城縣東北七十里有漢武帝廟馬頭山在韓城縣南五十里

   縣志山形如馬故名巍山在韓城縣西南四十里孤峰獨聳最高險大𧰼山在韓城縣

   西北二里龍門山延亙而南與之相接其南又有獅山蘇山在韓城縣西北五里有漢蘇武

   墓故名上有老栢三百餘株皆南向横山在韓城縣西北二十里三累山在韓城縣

   西北水經注横溪水出三累山其山層密三成故名山下水際有二石室通志今有三峽山在韓城

   縣西北四十里疑即三累山也五池山在韓城縣西北山凡五曰北池西池南池東池中池

   皆有泉或訛為五峙又牡丹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梁 山在韓城縣西北九十里書禹貢治梁

   及岐詩大雅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春秋成公五年梁山崩公羊傳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穀梁傳壅

   遏河三曰不流爾雅梁山晉望也漢書地理志夏陽縣禹貢梁山在西北水經注河水南逕梁山原

   東山在馮翊夏陽縣之西臨於河上括地志山在韓城縣東南十九里寰宇記梁山有大梁小梁之

   號大梁山在韓城縣西五里禹貢錐指梁山在韓城縣西北九十里郃陽縣志山在縣西北四十里

   東西横亙逶迤最遠穹窿之形如屋梁焉上有石室有羅漢洞有泉曰天井曰龍泉又有東西峪洽

   河橋頭河二水出焉 按諸志言梁山所在其說皆不同蓋是山延亙最遠今自郃陽西北迤北抵

   韓城縣西北之麻線嶺皆梁山也龍門山在韓城縣東北黄河西岸跨山西絳州河津縣

   界書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漢書地理志夏陽縣禹貢龍門山在北

   水經注河水又南出龍門口昔者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

   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巖際鐫跡遺功尚存顏師古漢書注龍門山其東在今蒲州龍

  門縣北其西則在今同州韓城縣北而河役其中下流括地志山在韓城縣北五十里蔡沈書傳李

  復云韓城縣北有安國鎮嶺東西四十餘里東臨大河瀕河有禹廟在山斷河出處禹鑿龍門起於

  唐東受降城之東自北而南至此山盡兩岸石壁峭立大河盤束於山峽間千數百里至此山開岸

  闊豁然奔放怒氣噴風聲如萬雷縣志龍門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又安國嶺在縣北七十里一名鏵

  鎡山即龍門西山少華山在華州東南山海經大華山西八十里曰小華山水經注華山

  西南有少華山元和志少華山在鄭縣東南十里宋史熙寕五年少華山崩雍大記山在華州南十

  四里與太華峰𫝑相連而山峰稍低故曰少華州志山在州東南十里其中峰即少華峰東為獨秀

  峰一名玉女峰又東為小敷峪宋元祐間小敷峪崩即此入峪二三十里玉女廟東有金壺峽又十

  里曰蒼坪其迤北近敷峪口之峰曰阜頭峰即宋時崩處有石子玻今名石灘其崩山遺址名半截

  山亦名復成山又東為構峪自峪南四十里至構嶺又三十里即秦嶺也自構峪口又東為鳳峪山

   接秦嶺南來之脈突立一峰左右兩山如舒翼然又東為三甲山又東為方山接華陰境少華峰之

   西為白石峪又西為潭峪又西為水峪又西為鄭南峰又西為太平峪又西為飛來峰又西為小山

   又西為石隄峪在州西南十二里唐乾寕四年昭宗幸華州韓建擅殺諸王於此其峪甚遠南入峪

   四十三里而至秦嶺度嶺以南二十里即青岡坪也自石隄峪之西為栲栳山又西為赤隄峪南入

   二十五里即秦嶺嶺南曰桃坪接洛南界自赤隄峪之西南為小柿原又南為短嶺小杮原迤西曰

   柳村原其西北曰瓜坡古瓜田也自瓜坡而西南曰平原又南曰金堆谷可達秦嶺南之金堆城自

   𤓰坡而西北有原曰龍王嘴其西南有高堂嶺嶺以南有李峪峪之西曰澗谷澗谷之北為江村原

   西曰牛耳峪又西即龍耳山臨山在華州東南二十里小敷峪之東其東有獮虎峪

   龍山在華州東南四十里一名潛龍山兩峰環列甲於諸山明知州桑溥甘為霖遊咏處今其

   後山曰甘公山右一峰曰桑公臺五龍山在華州南十里少華迤西支山也五峰蜿蜒山

    巖有風穴風出傷稼 土人祀之又五龍山在白水南四十 里接蒲城縣界馬 嶺山在華州南

    水經注西石橋 水南出馬嶺山積石據其 東麗山距其西源泉上 通懸流數十丈與華嶽同 體州志

    在州 南二十 里聖 山在 華州西南唐書五行 志永昌中赤水 南岸大山移東數百 步擁赤水壓

    張村民三十餘家寰宇記山在鄭縣西南去州二十五里舊圖經云垂拱四年飛土掩谷為山忽踊

    四 峰高二百餘丈東西五里南北七里後立 聖山廟於其上州志在州西南三十里符 禺山

    在 華州西南山海經 小華山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 其陽多銅其陰多 鐡符禺之水出焉寰宇記符

    禺 山在鄭縣西南一百里高 一百丈 州志符禺山即 今之澗谷在州西南四十 里其南 為龍耳山在

    牛 耳峪 西石 脆山 在華州西南山 海經符禺山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 水經注小赤水源出

    石脆英山在 華州西南山 海經石脆山西七十里曰 英山水經注 禺水出英山寰宇記在

    鄭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又 王喬峪俗 謂之太公谷即王喬隱處州志喬峪在 州西南三 十里瓜坡西

   即古之英山山有招谷訛招為喬也竹山在華州西南山海經英山西五十二里曰竹山水經

   注竹水南出竹山寰宇記山在鄭縣西南一百四十里高一千二百六十丈州志龍耳山西曰箭峪

   在州西南五十里為竹木繁植之區峪下為華州原峪西為渭南縣界即古竹山松果山

   在華陰縣東南山海經華山之首口錢來之山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𮑮水出焉又西六十里曰

   太華山寰宇記松果山在縣東南二十七里縣志山通襄鄧之間道上有佛頭崖雲覆其頂輒雨

   留翎山在華陰縣東南三十里一名朝陽山亦曰留翎礸縣志世傳楊伯起葬時大鳥落毛

   於此上有二泉禱雨輒應太華山在華陰縣南即西嶽也尚書舜典八月西巡狩至於西嶽

   禹貢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周禮職方氏豫州其山鎮曰華山山海經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

   高五千仞其廣十里漢書地理志華陰縣太華山在南豫州山山海經注華陰山上有明星玉女持

   玉漿得上服之即成仙道險僻不通詩含神霧云郭緣生述征記華山從麓至頂升降紆迴凡三十

   三里水經注華山遠而望之若華狀又云華嶽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開而為兩今

   掌足之跡仍存自下廟至列栢南行十一里東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從此南入谷

   七里又屆一祠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紆𮞉傾曲而上可高六丈餘山上又有微涓細

   水流入井中出井東南行二里峻阪斗上斗下降此阪二里許又復東上百丈崖升降皆須扳繩挽

   葛而行南上四里路到石壁縁旁稍進逕一百餘步自此西南出六里南厯夾嶺廣裁三尺餘兩箱

   崖數萬仞窺不見底世謂斯嶺為搦嶺度此二里復屆山頂上方七里靈泉二所一名蒲池西流注

   於澗一名太上泉東注澗下上宫神廟近東北隅自上宫東北出四百五十步有屈嶺東南望巨靈

   手跡惟見洪崖赤壁而已括地志華山在華陰縣南八里古文以為惇物唐書地理志上元二年

   華山曰太山寶應元年復故名寰字記按名山記云華嶽有三峰基廣而峰峻曡秀迄於嶺表今博

   山香鑪形實象之白虎通云西方華山少陰用事華物生華故曰華山以西有少華故曰太華九域

  志華山四州之際東北冀東南豫西南梁西北雍十字分之四隅為四州方輿勝覽華嶽三峰芙蓉

  明星玉女也華嶽志嶽頂中峰曰蓮華峰有上宫宫前有池為玉井生千葉白蓮華服之令人羽化

  亦謂之玉女洗頭盆唐杜甫詩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蓋峰之最高處也自上宫東南

  上三里得明星玉女祠在大石上又有仰天池八卦池太乙池二十八宿池皆在玉井之旁嶽頂東

  峰曰仙人掌峰側石上有痕自下望之宛然一掌五指俱備張衡西京賦高掌遠蹠以流河曲曹植

  述征賦表神掌於仙谷薛綜曰華嶽與首陽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手盪腳開而為

  兩今手掌在華山人呼為仙掌腳跡在東首陽下又有石月在仙掌上日昃時望之儼如半輪月嶽

  頂西峰曰巨靈足石有形如足魏收志華陰有巨靈原指此嶽頂南峰曰落雁峰以在嶽之中亦曰

  中峰唐李白登落雁峰曰此峰最高呼吸之氣想通帝座峰頂有黑龍潭仰天池嵗旱祈禱多應自

  頂折旋而下有自然一峽側身而入中有巖名全真巖嶽頂西北曰毛女峰以秦始皇宫人隱此而

   名也嶽頂東北曰雲臺峰兩峰並峙四面陡絶嶷然獨秀狀若雲臺北周武帝時有道士焦道廣居

   此峰上有試鑿穴深不可測旁有一石如鑿相傳為陳希夷先生仙蜕之所峰側有長春石室唐貞

   觀中有道士杜懷謙居此自號長春先生嶽頂北有公主峰與雲臺相近相傳漢南陽公主避王莽

   亂入山得仙處又有白雲峰唐金仙公主修道處又有甕肚峰形如半甕皆在嶽之北面其餘又有

   虎頭灝天仰天朝天三盤松檜朝來玉柱玊秀白石諸峰皆環拱嶽之左右杜甫詩所云諸峰羅列

   似兒孫也又山有四洞東曰昭陽西曰西元南曰正陽北曰水簾今洞之最著者曰石仙人洞又名

   水簾洞在北面山腰洞口丹青儼肖人形上有瀑布泉飛流直下曰老君洞在嶽頂東南相傳老君

   隱華山居此次北有太上泉泉旁為老君菖蒲池池中產菖蒲九節又東北峰上有丹鑪俗傳老君

   鍊丹處又有細辛坪地多細辛因名又有白鹿龕在升嶽路之右又有三公石室在嶽之東南有三

   峰嶷然森秀又有碁石在嶽頂東南别一孤峰上遥望之有石如碁局俗以為即仙人衞叔卿博臺

   又西南上三里許得一箭如括為天門即杜詩所云箭括通天有一門也曰太極總仙洞道書以為

   第四洞名總仙之天在毛女峰之西壁中其下即仙谷也又有壺公石室在嶽西北孤峰上相近又

   有洞元石室四圍懸絶又蜰導穴在嶽北峰下山海經華山有虵謂之蜰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

   旱曰西元洞嶽西面之洞也道書為第四洞三元極真之天曰王刁三洞在嶽之東隱者王遥刁自

   然居此得仙其上洞人不能到中洞有石遮洞門下洞則避跡者可居曰碧雲洞與王刁洞相近下

   為碧雲溪晉有丁少微鄭雲叟羅隱之翟表正鄭明處居此時稱五高士居曰朝元洞在落雁峰上

   曰焦真人洞在白雲峰旁谷之最著者曰牛心谷在嶽東其谷北接華山南通商洛漢楊震居此講

   授曰黄神谷在碧雲洞旁其人黄蘆子隱居處谷口有黄龍潭旱則禱焉曰藏馬谷與黄神谷相近

   舊傳漢武𫉬馬走藏於此曰文仙谷在雲臺觀稍東宋吕真君隱居之所曰霧谷在毛女峰東北後

   漢張楷居此楷字公超亦名張超谷又名霧布谷以公超能為五里霧也宋陳摶命弟子於張超谷

   鑿石室即此谷中有算場蘆花池述異記後魏道士寇謙之洞曉渾天儀定天元五紀棄其餘算化

   爲葭故名曰仙谷在霧谷西一名石羊城俗以爲黄初平叱石成羊處入谷十里有車箱杜甫詩車

   箱入谷無多路曰桃谷曰甕谷俱在縣西南二十里曰竹谷曰大敷谷俱在縣西南三十里舊志登

   嶽之路自雲臺觀經玉泉院希夷峽卧仙坪洞天坪十八盤元天宫青柯坪自此引索而升經曰心

   石千人㠉百尺峽胡孫愁閻王碥老君犂溝日月崖至蒼龍嶺即古搦嶺也又過鷂子翻身仙掌石

   月則至頂矣良餘山在華陰縣西南水經注良餘水出良餘山寰宇記作餘糧山在縣西

   南三十里升山在華陰縣西南五十餘里黄酸水出此豐山在蒲城縣西北三十里元

   和志奉先縣西北三十里有豐山長安志豐山一名蘇愚山金幟山在蒲城縣西北三十

   里豐山之西銅斗山在蒲城縣西北長安志在縣西北四十里又馬冢山在縣西北五十

   里縣志銅斗山在馬冢山南西連西安府富平縣萬斛山山𫝑盤旋如斗堯山在蒲城縣北三

   十里唐書地理志在奉先縣北十五里長安志堯山一名浮山在蒲城縣北二十里舊圖經曰昔堯

   時洪水為災諸山盡没惟此山若浮因名又有重山在堯山前以其與堯山有重曡之𧰼故號重山

   縣志重山在堯山南里許山東有紅土坡下為谿頭谿東有山秀麗俗謂之嶧山金粟山

   在蒲城縣東北二十五里雍勝畧山有碎石若金粟故各白堂山在蒲城縣東北三十五里

   舊圖經曰山之前秦白起立寨之所因以為名又有良將谷在縣東北三十里亦以起名也

   羣山在蒲城縣東北白堂山南舊圖經曰諸山纍纍峰巒相接惟此山孤迥因名俗亦謂之孤

   大神山在白水縣西西安府志在縣西七十里馬蘭山在白水縣西北六十

   里通志晉元康六年馬蘭羌盧水胡反攻殺北池太守張損郡尉張光以百餘人戍馬蘭山力戰得

   免即此隋書地理志白水縣有馬蘭山舊志秦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其麓曰馬蓮灘蓋即馬蘭聲近

   而訛黄龍山在白水縣東北六十里盤衍如龍土皆黃色故名魏書地形志姚谷縣有

   黄崖山即此陽武山在白水縣東北七十里有蒼聖廟通志相傳為蒼聖發靈之地

   麟山在潼關廳治東南舊衞志上有古寨旁有田千餘畝謂之上寨相近又有筆架印臺山

   象山在潼關廳治西南舊衞志俗名蝎子山上有田曰黎家坪又鳳凰山在城内西南隅山𫝑

   聳峙城垣因之朱砂嶺在韓城縣西北一百十里盤水所出麻線嶺在韓城縣西北

   一百二十里縣志與洛川縣分界明成化八年參議嚴憲鑿山開道以通饋餉神道嶺

   城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又名柳溝與延安府宜川縣接界秦嶺在華州南十里東接華陰縣與

   商州洛南縣分界又東接潼關廳界懸崖曡嶂徑多紆曲金沙谷在澄城縣西三里澗南百

   餘步有洗腸泉一名金谿相傳晉永嘉中佛圖澄游息於此雲門谷在澄城縣西北五十

   里谷口似門水氣如雲故名紅羅谷在澄城縣西北七十里土赤色故名又縣北七十里

   有柏谷舊多柏鬼在韓城縣境史記甘茂傳蘇代説秦王曰茂居秦累世自殽塞至鬼谷其

   地形險易皆明知之隋書地理志韓城縣鬼谷今不知所在又見西安府三原縣靈谷

   陰縣東南水經注泥泉水所出其相近有水谷車箱谷在華陰縣西南寰宇記在縣西南二

   十五里一名車水渦寰宇記去敷水谷七里深不可測祈雨者以石投之其中有一鳥飛岀應時即

   佛空谷在蒲城縣西北長安志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谷内有佛空院唐會昌五年置又

   白馬谷在縣西北四十五里炭谷在縣西北二十里潼谷在潼關廳南三寸里一名通谷潼水

   出此谷口有洞曰老君洞禁谷在潼關廳南一名禁坑亦名禁溝通鑑唐廣明元年黄巢兵抵

   潼關齊克讓走入關關在有谷平日禁人往來以𣙜征税謂之禁坑舊志在城南三十里商原

   在大茘縣北接朝邑縣界即古商顏也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集解服䖍曰顏音

   崖或曰商顏山名通典馮翊有商原所謂商顏寰宇記商原在州北三十五里水經注云洛水南逕

   商原西俗謂許原也舊州志原在州北二十五里俗名鐵鎌山又名長虹嶺西盡州境絶於洛東經

    朝邑絶於河延袤八十餘里臨高原在澄城縣南五十里宋名臣言行錄李顯忠初仕金

    知同 州密圖南歸由漢村徑臨高原奔夏 即此舊志原有龍泉味甘如醴韓 原在韓城縣西南

    左傳僖公 十五 年秦晉戰 於韓原括地 志在 縣西南八 里高   門原在韓城縣西南史記太史

    公自序司馬靳葬華池孫昌葬高門水經注陶渠水南逕高門南又東南逕華池南池方三百六十

    步在夏陽城西北四里許故司馬遷碑文云高門華池在兹夏陽城西北今高門東去華池三里括

    地 志華池在縣西南十七里高門原俗名馬門原在 縣西南十八里縣志高門原在縣西南二十里

    今以名里而華池無考孤相原在華州西南水經注小赤水流於孤相原西寰宇記作孤

    柏原州志孤相原在江村原北突起隆阜俗名蔚家原又寰宇記有細腰原在鄭縣西南十六里原

    中狹因 名又州志有豐原在州 西南二十里蟠 龍原在蒲城縣西長安志在縣西三十里

    舊圖經曰唐明皇遊幸見原上雲霧中有黄龍之狀於下得石狀似蟠龍因以其地為龍樂鄉今其

   石尚存縣志其石在今鄉西四十五里蚪落原董社原在潼關廳東南舊志隋大業九年

   元感自皇天原敗走董社原即此朝坂在朝邑縣南隋書地理志朝邑縣有朝坂元和志朝

   邑縣以北據朝坂為名寰宇記水經注云洛水東南厯强梁原俗謂之朝坂舊州志華原在朝邑縣

   西繞縣西而北而東以絶於河古河堧也一名朝坂亦謂之華原山黃卷坂在潼關廳東北

   黄河南岸其坂隆起下望關城亦謂之黄卷亭一作黃巷漢獻帝春秋興平二年車駕東行到黄巷

   亭晉潘岳西征賦遡黄巷以濟潼水經注河水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黄巷坂旁絶澗涉

   此坂以升潼關梁田坡在華州西三十里通鑑唐中和三年李克用進軍乾坑尚讓等屯於

   梁田坡即此胡三省注舊書作良天坡在成店西三十里木屐塠在蒲城縣東南長安志塠

   有四在縣東偏南五十里沮水之岸舊説夏禹治水至此屐下棄泥積之成塠各周二里崇一百丈

   丹陽洞在郃陽縣西二里或謂之老君洞洞口多款冬花俗傳神仙所種觀音洞

   在蒲城縣東南四十里舊有大谷明萬厯中崖崩見一洞貯石觀音二尊又有石獅石𧰼諸儀物因

   渭水在大茘縣南自西安府渭南縣流入與華州分界又東逕華陰縣北入河水經注渭

   水又自白渠石東逕巒都城北灌水注之又東西石橋水北流注之又東逕鄭縣故城北又東與石

   橋水㑹又東敷水注之又東良餘水注之又東合黄酸之水又東逕平舒城北又東逕長城北長澗

   水注之又東洛水入焉逕華陰縣故城北又東沙渠水注之又東逕定城北又東泥泉水注之又東

   合沙溝水又東入於河其入河處謂之渭汭書禹貢至於龍門西河㑹於渭汭杜預左傳注渭水東

   入河水之隈曲曰汭舊州志渭水在州南三十五里華州志渭水在州北十二里華陰縣志渭水在

   縣北十五里縣東北有葫蘆灘即舊洛水入渭處刳首水在郃陽縣東南一名洿谷水左

   傳文公七年晉敗秦師於令狐至於刳首通典郃陽縣有刳首水唐書地理志郃陽縣有陽班湫貞

   元四年堰洿谷水成寰字記瀵水與刳首水相近 按朝邑志縣東北有刳谷鎮以近刳谷口而名

   則刳首水又與朝邑縣接界洽水在郃陽縣南一名瀵水詩大雅在洽之陽水經注郃陽城

   北有北瀵水南去二水各數里其水東逕其城内東入於河又城南側中有漢水東南出城注於河

   城南又有瀵水東流注於河即郃水也縣取名焉元和志按中瀵水蒲地瀵水與南瀵水並在舊河

   西縣南五里今郃陽界内寰字記瀵水總發源黄河西岸平地縣志洽河在今縣西北三十里源出

   梁山西峪東南流逕縣南注於黄河漢永平間流絶其絶處有乾河村其後復流土人重之呼為金

   水又有王村瀵鯉瀵東鯉瀵渤池瀵夏陽瀵共五水皆在縣東南四十里去河僅數武濆湧而出高

   於平地尺許民資以灌溉又見山西臨晉縣徐水在郃陽縣北水經注徐水岀西北梁山東

   南流逕漢武帝登仙宫東東南流絶彊梁石逕劉仲城北又東南逕子夏陵北東入河縣志今有橋

   頭河在縣北十五里發源梁山東峪東南流逕城東北入河即徐水也 太朝順治中引水西流環

   城而東形如圍帶亦名腰帶水澄泉水在澄城縣西三里俗名官泉水源潔而清釀酒香美

    下流入甘泉水亦名三里澗以去縣三里也 甘 泉水在澄城 縣西 寰宇記水經 注云 甘泉

    水出 匱谷 中其水尤美縣 志甘泉水在縣 西北 四十里 俗名 縣西河㑹縣西 諸泉入於洛又 隋公 泉

    在 縣西北三 里其水 清澈可愛東南 流入 甘泉 水又 搠搶泉在 縣南三 里平地湧出西 流入 甘泉 水

    芝水在 韓城縣南亦名芝川河即古 陶渠水也水經 注陶渠水出西北梁山東南 流逕漢陽太

    守殷濟精廬南又南 逕高門南又 東南逕華池南又東南逕夏陽縣故 城南又厯高 陽宫北又東南

    逕司馬子長墓北又 東南流入 河 縣 志芝川河在縣南二十里源出方 山東南流 諸 山 水自西南來

    會 踰高家坡潗水自北來入焉又 東遂水自西南來 入焉又東過吕莊沆水自西北 來入焉又東過

    芝川 鎮南司馬 嶺北合 澽水入於 河澽  水在 韓城 縣西南即古崌谷水 也水 經注崌谷水出夏

    陽縣西北梁 山東南 流横 谿 注之又東南 逕夏陽縣故城北又 東南流 注於 河 寰宇記水在 縣南一

    里 縣志 澽水 在 縣西一里源出 麻線嶺經縣西七十 里亦 名白 馬 潭東流過石門 離水自南入焉又

   東過景村峪水自北八焉又東北過土嶺洫水自西北入焉又東出土門過縣城西轉而南澗水自

   西入焉又南過陳村水自西入焉又南過馬頭山潦水自西入焉又南過少梁澮水自西入焉又

   東南合芝水入於河舊志澽水流經土門口在縣西五里邑人以次隄為五堰後又廣為九堰引水

   溉田百餘頃盤水在韓城縣北即古暢谷水水經注暢谷水自谿東南流逕夏陽縣西北東

   南注於河縣志盤水在縣西北一百十里源自朱砂嶺厯縣北相公殿出馮峰口東過薛曲里煖水

   自西南來入焉又南過帶村東入於河又文水在縣北二十里盤水南有二渠一名汀水一名萬泉

   東流至呉村合煖水入盤水羅紋橋水在華州東唐書地理志鄭縣東南十五里有羅

   紋渠引小敷谷水支分溉田開元四年詔陜州刺史姜師度疏故渠又立隄以捍水害州志羅紋橋

   水源出白石谷蓋即小敷谷也又有小石橋水在州西關外太平渠橋水在州東關外繞城而北合

   流達羅紋水舊志太平渠橋水經州城北故興德宫之南亦謂之泥河又謂之北溪水東石

   橋水在華州東水經注石橋水故沈水也水南出馬嶺山北流經武平城東又逕鄭城東又北

   逕沈城北入渭州志東石橋水源出構峪俗名構峪水北流經石橋入渭西石橋水

   州西水經注西石橋水南出馬嶺山源泉上通懸流數十丈其水北逕鄭城西而北流注於渭闞駰

   謂之新鄭水州志今州西十里有石隄谷水源出石隄谷北流至良侯村之北名五港河合赤隄谷

   水入沙澗經石橋鋪名石橋鋪河達於渭蓋即西石橋水矣小赤水在華州西水經注小

   赤水即山海經之灌水也水出石脆之山北逕蕭加谷於孤相原西東北流與愚水合又北注於渭

   寰宇記灌水一名小赤水今名高谷水州志赤水在州西三十里源出箭谷山俗名為箭谷水北流

   經聖山亦謂聖山川又北經州西入渭 按箭谷水乃大赤水非小赤水也辨見西安府赤水下

   愚水在華州西山海經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水水經注愚水出英山北流與招水相得

   水亂流西北注於灌唐書地理志鄭縣西南二十三里有利俗渠引喬谷水與羅紋渠皆開元四年

   姜師度疏故渠寰宇記愚水出孤柏原州志愚水亦名喬谷水先時西自龍灣北經聖山村入灌水

   明永樂中水暴漲始東折自漁村而下又北經遇仙橋又北入渭因名遇仙橋河又有漁村川水舊

   自州西南金堆谷西北流入橋谷水後亦因水漲遂東折北流入遇仙橋河疑即古之招水也又有

   短嶺水源出短嶺亦流入遇仙橋河沙渠水在華陰縣東水經注沙渠水出南山北流西北

   入長安城又北注渭縣志在縣東十五里亦曰蒲澗水其水北流稍西北轉曰沙渠水北入清河達

   於渭 按今水道徑入渭不合清河泥泉水在華陰縣東水經注泥泉水出南山靈谷北流

   注於渭寰字記泥泉水出定城下縣志今靈谷水谷之間有泉濁而赤由小月溝金盆寨過弔橋西

   北注渭或以為即泥泉水也葱谷水在華陰縣西三十五里源出葱谷東北流入渭又有

   方山谷水在縣西水不常有潦則直北兼受華州諸水浸淫而東合於葱谷水明正德七年知華州

   桑溥導之北流入渭敷水在華陰縣西水經注敷水南出石上之敷谷北逕告平城東又北逕

   集靈宮西而北流注於渭唐書地理志華陰西二十四里有敷水渠開元二年姜師度鑿以洩水害

   五年刺史樊忱復鑿之使通渭漕縣志敷水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大敷谷即羅敷谷以别於小敷

   谷也入谷三里有百索潭又南有撾鼓潭皆敷水之源也其谷受秦嶺以北東西諸水故其流最大

   經敷鎮東北逶迤入渭良餘水在華陰縣西下流入渭水經注良餘水南出良餘山之陰

   北流入渭俗謂之宣水舊志在縣西二十里黄酸水在華陰縣西水經注黄酸水世名之

   為干渠水水南出升山北流注於渭縣志縣西南五十餘里有升山黃酸水出焉北流至干渠頭東

   流過頁橋合仙谷水仙谷水岀谷中之車霜潭亦謂之車箱水其水岀谷西北流合黃酸水

   澗水在華陰縣西水經注長澗水南出太華山側長城東北流注於渭縣志源出太華山之瀑

   布泉謂之長澗河西北流過朝元洞循古長城北注為王家河過縣西門外為西河又西轉北折而

   東為清河又東流三十里入渭又有大澗源出黃神谷小澗源出王刁巖皆西北流經城南入長澗

   南河水在蒲城縣北亦謂之白水魏書地形志南白水縣有白水縣志南河即西安府

   同官之烏泥川與白水縣接界或名丁家河或名高家河皆以傍水居民為名東流納白石水龍門

   溝虎頭溝諸水經五龍山陰入洛洛水在白水縣東自鄜州宜君縣流入東南逕澄城縣西

   蒲城縣東又南至大茘縣西折而東逕縣南又東逕朝邑縣南入於河寰宇記馮翊縣洛水自西北

   澄城縣界流入又注水經云洛水南逕商原西又東逕沙阜北雍錄洛在漆沮之東至白水縣與溙

   沮合而南流以入於渭禹貢錐指洛水南逕宜君縣東又東南逕白水縣東沮水舊循鄭渠東至此

   入洛朝邑縣志洛水舊流自縣南趙渡鎮經華陰縣西北葫蘆灘入渭明成化中改流東過趙渡鎮

   徑趨於河不復入渭 按周禮雍州浸曰渭洛史記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至上郡漢志洛水出

   北地歸德縣北蠻夷中入河韋昭以為三川之一其源流綿遠與涇渭等水經注失去洛水篇惟沮

   水渭水注中各一見餘雖散見他書源流不能明晰孔安國書傳謂漆沮水亦曰洛水出馮翊北蓋

   洛水舊與漆沮合故水可通名也漢志褱德縣下又云洛水東南入渭今富平縣界有褱德城諸家

   因此遂以富平之石川河當之石川源流不遠既不得為雍州之浸水經注此水雖有漆沮之目並

   無洛水之名即漢褱德縣亦在沙苑之北不屬富平或者必欲求合其説以為洛水有二一為歸德

   之洛水入河一為褱德之洛水即漆沮入渭亦非也蓋漢時沮水由鄭渠東至於洛故洛水下流亦

   𫎇漆沮之名自鄭渠廢而漆沮與洛不相入矣從來罕能知此今以現在地界水道考之洛水上源

   出今榆林府靖邊縣之南甘肅慶陽府北界東南流經延安府迤邐至府境入河輿史記自鄭濱洛

   以北至上郡及漢志出歸德縣北之文皆合惟漢志褱德縣下又言入渭與水經注同而與所云入

   河不合蓋雜採古記故多不同非有二水且渭洛入河之處相去不遠水流遷徙𫝑所常有近志謂

   明成化中改流入河即此可見漢志入河入渭之不必過泥矣柳谷水在白水縣東北寰宇

   記郡國縣道記云衙城側有柳谷水即彭衙水南流至縣理東北入洛水通志今有孔走河在泉東

   北自澄城界南流入洛即柳谷水是也白水在白水縣西本古沮水水經注沮水自頃陽又

   東逕蓮勺縣故城北又東逕漢光武故城北又東逕粟邑縣故城北又東北㳘注於洛水元和志白

   水縣南臨白水寰宇記按注水經云洛水東南沮水入焉故洛水亦名漆沮水其境東南谷多白土

   因曰白水禹貢錐指白水即沮水今鄭渠堙廢沮水不復東入洛白水縣南之水乃烏泥川之下流

   耳縣志白水即漆水在縣西三里水白如雪故名又有虎頭溝在縣西二里龍門溝在縣西一里鳳

   凰溝在縣東二里皆流入白水潼水在潼關廳西潘岳西征賦溯黄巷以濟潼水經注灌水出

   松果之上北流逕通谷世亦謂之通谷水東北注於河述征記所謂潼谷水者也元和志潼關西一

   里有潼水因以名關寰宇記潼谷水在華陰縣東四十里華陰志水北流經蝎子山入黃河古稱潼

   亭潼津皆以此舊志水出潼谷流貫城中北入黃河又有楊家河在城西門外北流入黃河明嘉靖

   中巡道周相從南水關引潼河為渠沿象山西北達泮池又出城入河任民汲取民利之謂之周公

   渠 本朝康熙十九年潼水漲溢陵城而入已而水縮河裂岸東徙故道竟成平陸大峪河

   在郃陽縣西二十里自縣西北望鄉崖下西南流逕澄城縣南又西南入洛水其流甚清一名撲地

   河俗傳為薄底河又謂之李家河郃陽澄城二縣以河分界百良河在郃陽縣東北三十

   里源出梁山東谷東南流五十里入黃河長臨河在澄城縣西北寰宇記注水經云雲門谷

   水源出澄城縣界縣志長臨河在縣西北四十里即雲門紅蘿二谷水所會以流逕長臨城故名西

   南流會縣西北三娘子川及陰泉入於洛水又隋志五泉縣有濕水五泉水今無考黄河

   城縣東十五里自延安府宜川縣流入逕縣東與山西絳川河津蒲州府滎河二縣分界又南逕郃

   陽縣東四十里與山西蒲州府臨晉縣分界又南逕朝邑縣東七里與山西蒲州府永濟縣分界又

   南合洛水逕華陰縣東北合渭水又逕潼關廳北折而東入河南陜州闅縣界水經注河水南出龍

   門口汾水從東來注之又南右合暢谷水又南逕梁山原東又南崌谷水注之昔韓信之襲魏王豹

   也以木罌自此渡又南右合陶渠水昔魏文侯與呉起浮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於此也又南徐水

   注之又南逕子夏石室又南過汾陰縣西又逕郃陽城東又南瀵水入焉又南逕陶城西又南過蒲

   阪縣西又南至華陰潼關渭水從西來注之河水厯船司空與渭水會河在關内南流潼激關山因

   謂之潼關自關東北流水側有黄巷坂又厯北出東㟓即函谷關也韓城縣志龍門山北有河口畧

   似龍門而不能通相傳鯀治水時所鑿今名錯開河華陰縣志河逕縣東北葫蘆灘寺南至潼關折

   而東注寺南即渭亂河處舊州志黄河舊自郃陽入朝邑東境南至大慶關東濱蒲州城故曰蒲津

   禹貢所謂西河也南至金龍渡為河與洛渭交匯之處世稱三河口去朝邑縣東南三十里自明成

   化中洛水入河河之害十倍於前隆慶三年浸縣東門萬厯七年越大慶關浸淫四出至十二年三

   河口亦在洪流中矣鐡牛河在白水縣北三十里河中有鐵牛鎮水故名東入洛水

   户川在韓城縣北八十里川口產鐵舊置冶户故名宋包拯有請罷同州韓城冶户疏

   溪在華州南源出太平峪五眼泉引流入城西溪在華川西南舊唐書昭宗紀光化元年

   駕在華州幸西溪觀競渡州志水源出州南山澗經故縣沙澗諸村北入渭陽華藪

   陰縣東南吕氏春秋九藪有秦之陽華高誘曰在華陽西又曰桃林西長城是也晉地道記陽華即

   潼關縣志縣西南之甕谷為商洛徑道甚險惡明知縣王時雍修治之入谷五十里甕嶺東轉為華

   陽川即古陽華之藪也赤岸澤在大茘縣西南周書宣帝紀大𧰼二年行幸同州自應門

   至於赤岸澤唐書兵志唐初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徙之隴右舊州志澤在長安東北馮翊西南道

   里適中之地今堙通靈陂在朝邑縣北唐書地理志朝邑縣北四里有通靈陂開元七年

   刺史姜師度引洛堰河以溉田百餘頃縣志廢通靈陂在縣北十里移山潭在華州東南阜

   頭峰下亦謂之白崖湖白崖諸谷水注此其潭水又匯為數區今名蓮花池麻子池

   茘縣東南二十里接朝邑縣界又白馬池在縣西南三十里蓮花池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太白

   池在朝邑縣西南四十里周十里許洞然深里常有雲氣小鹽池在朝邑縣西北唐書

   地理志朝邑小池有鹽縣志小鹽池在苦泉南二十里鍾水一區旱時可煮水成鹽今不能恒有

   官池在郃陽縣治南近城仰天池在華州東龍耳山西嶺有二池碧水停瀠深不可測

   又一在太平峪天鵞池在華川東北十里東西亘三十里舊時引流入羅紋水後羅紋橋下

   淤積居民别濬一渠以入渭東鹵池在蒲城縣西漢書宣帝紀嘗困於蓮勺鹵中如淳曰

   蓮勺縣有鹽池縱廣十餘里其鄉人名為鹵中孟康曰在蓮勺縣西北長安志東鹵池在縣南二十

   里即漢宣困處唐大厯十二年東池生瑞鹽後勅禁斷鹽不復生又有西鹵池在縣西四十里縣志

   東鹽池即安豐灘近仍出鹻迤東為陳莊灘產硝土人以利薄不為其西鹵池在縣西南四十里即

   今高舂渚池遇旱不涸鄉人取水熬鹽供一方用近漸廢又縣東南洛北崖附近地謂之晉王灘以

   在晉王鎮也出鹻較諸灘味厚而饒貧家采熬之注水結塊名曰鹻墮涇原諸邑多用之遇澇則減

   漫浴池在蒲城縣西十五里漫原村長安志其水微小惟居民灌溉蔬圃縣志今呼漫泉河

   蓮子池在蒲城縣西北三十里長安志舊有蓮藕之利今堙永益池在白水縣城西

   即蓮池宋甯參築隄注水以便民汲引廢址尚存白蓮池在潼關廳城中麒麟山引城南

   萬岔谷之水從上南門入注池水九龍泉在大荔縣東南寰宇記在馮翊縣東南八里有

   九穴同一注因名九龍今謂之鵞鴨池舊州志泉在州南八里九泉同流鍾而為池廣袤五頃今漸

   堙廢又州西南四十里有紅善泉西南五十里有蘇村泉又稍西有北莊泉惟北莊泉差大宜稻又

   有西渠坡㡳漢村義井新莊馮村平王寨等七泉俱在鐮山之麓亦資灌溉苦泉在朝邑縣

   西元和志在縣西北三十里許原下其水鹹苦羊飲之而肥美今於泉側置羊牧故俗諺云苦泉羊

   洛水漿唐書高宗紀永徽二年以同州苦泉牧地賜貧民縣志其東又有蔡莊泉𧰼底泉大奇泉皆

   出鐮山之麓可資灌溉聖水泉在郃陽縣西北梁山深處禱雨有應故名又縣東南四十

   里舊有白泉温泉灰泉皆没於河陰泉在澄城縣西北三十里泉自崖陰出味極甘冽

   泉在澄城縣西北五十里其水自崖而下瑩潔如玉温泉在澄城縣東北寰宇記注水經

   云泉有三源奇川瀉注西注於洛亦曰帝嚳温泉縣志今有三泉在縣東北三源竝出將軍山麓合

   為一流中隔土嶺一里鑿引達縣可以利民或疑即古之温泉然非入洛之水也北泉

   城縣芝川鎮西又河瀆泉在縣東五里龍泉在縣南三里焉杓泉在縣西十二里天成泉在縣西四

   十里獨泉在縣北一百二十里甘泉在華州學右深四五尺甘冽異常水旱無盈縮其東西百

   步内掘之皆泉白龍泉在華州西南喬谷山麓相近又有黒龍泉又有白泉在龍王嘴之龍

   王廟中澄清見底噴玉濺珠𫝑若龍湧鎬泉在華陰縣東寰宇記在縣東十九里其水或湧

   或止深不可測括地圖云是河眼亦謂之鎬池又有好女泉在永豐原下温湯泉在蒲城縣

   東六十里長安志源出沮水之岸西流二里入沮水縣志在縣東五十里出落崖石眼中水温可浴

  亦名温塘旁有太湖山平地突起周五六里高十餘仞左右危石流泉為邑名勝福泉

  關廳城中西北隅天將雨則溢又有四眼泉亦在城中水清甘民資汲飲又酒泉在縣西門外釀酒

  香冽故名野狐泉在潼關廳西道旁坡下南部新書舊傳云野狐培而泉湧通鑑唐廣明元

  年黄巢攻潼關張承範率衆脱走至野狐泉蟹眼泉在潼關廳東北河將漲則泉充溢

  溢井在郃陽縣西南二十里井溢砦縣志砦有眢井明嘉靖二十年忽益出平地自下而上蓋

  瀵水之旁出者龍泉井在華州東南蟠龍南嶺之東深二尺許極旱不涸










                          前總纂官丁善慶恭 纂輯

                          提調 官張日章恭 覆輯

                          校 對 官顔以燠恭  校

                          校對 官沈維鈺恭 覆校

大清一統志

 同州府

︹古蹟︺馮翊故城今府治本古臨晉也史記魏世家文侯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又秦本紀惠

  王後十二年與梁王會臨晉漢書地理志左馮翊臨晉縣故大茘秦𫉬之更名臣瓚曰舊說秦築高

  壘以臨晉國故曰臨晉魏畧建安初詔分馮翊以東數縣爲馮翊郡治臨晉魏書地形志華州太和

 十一年分秦州之華山澄城白水置領華山郡治華陰縣又安定王燮傳世宗初除華州刺史表曰

  州治李潤堡居岡飲澗井谷穢雜未若馬翊面華渭包原隰井淺池平樵牧饒廣遂詔聽移周書魏

  廢帝三年改華州爲同州隋書地理志馮翊縣後魏曰華陰西魏改武鄉置武鄉郡開皇初郡廢大

  業初改名馮翊置馮翊郡括地志馮翊縣漢臨晉縣地故城在縣西南二里元和志同州東至蒲津

  關六十里南至華州八十里寰宇記同州所理城即後魏永平三年刺史安定王燮所築其東城正

   光五年刺史穆弼築西與大城通其外城大統元年刺史王羆築自今奉先縣東北五十里李潤鎮

   分秦州置華州理於此其城自後魏以後修築非漢之臨晉縣也蓋後漢於此置臨晉縣取今朝邑

   界故臨晉城為名晉武帝改為大荔後魏初復名臨晉太和十一年改為華陰孝昌二年以名重又

   改武鄉屬武鄉郡也褱德故城在朝邑縣西南水經注渭水東逕平舒城北水之陽即褱

   德縣界也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即褱徳縣故城也世謂之高陽城非矣括地志褱徳故城在朝

   邑縣西南四十三里寰宇記在縣西南三十二里縣志今為高城鎮在縣西二十里 按今西安府

   富平縣亦有褱德城漢志禹貢荆山在褱德南今富平縣有荆山據水經注括地志諸書及漢志洛

   東南入渭之文又當在朝邑禹貢錐指亦主朝邑今以去漢已遠古蹟難尋姑兩存之以備考

   五泉故城今朝邑縣治魏書地形志澄城郡領南五泉縣太和十一年置元和志朝邑縣

   西至同州三十五里本漢臨晉縣地後魏置南五泉縣西魏改朝邑以北據朝坂為名舊唐書地理

   志乾元五年割朝邑縣入河中府改為河西縣以鹽坊為理所唐書地理志大厯五年復曰朝邑還

   隸同郃陽故城在今郃陽縣東南史記魏世家文侯十七年西攻秦至鄭還築雒陰

   合陽漢書王子侯表合陽侯喜高帝兄八年封地理志左馮翊領郃陽縣應邵曰在郃水之陽也魏

   書地形志郃陽縣晉後罷太和二十年復水經注河水逕郃陽城東魏文侯伐秦還築合陽即此城

   也古有莘邑為太姒之國括地志郃陽故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三里元和志郃陽縣西南至同州一

   百二十里本漢舊縣寰字記郃陽縣隋開皇十六年自古城移於今理舊州志郃陽故城在今縣東

   四十里縣志今縣東南西河鄉有洽陽里徵縣故城在澄城縣西南左傳文公十年秦伯

   伐晉取北徵國語楚范無㝢曰秦有徵衙漢書地理志左馮翊徵縣顔師古曰即今之澄城縣也左

   傳所云秦取北徵謂此地耳元和志澄城縣南至同州一百里漢徵縣也韋昭曰徵音懲懲澄同聲

   後人誤為澄後魏太武七年分郃陽縣置又於今縣理置澄城郡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同州寰宇

  記澄城縣唐長慶四年割隸奉先縣以奉先陵梁割屬河中府後唐同光初復舊徵域在今縣西南

  二十二里即漢縣今俗名避難堡縣志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接蒲城縣界夏陽故城

  在韓城縣南古梁國也左傳桓公九年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僖公十九年梁伯好土功

  亟城而弗處民罷而弗堪秦遂取梁文公十年晉人伐秦取少梁史記魏文侯六年城少梁秦惠文

  王八年魏納河西地十一年更名少梁曰夏陽漢書地理志夏陽縣故少梁後漢書鄧禹傳建武元

  年禹定河東遂度汾陰河入夏陽杜預左傳注梁國在夏陽縣括地志夏陽故城在縣南二十里少

  梁故城在縣南二十三里縣志夏陽故城在縣南二十里芝川鎮北基址猶存其地曰西少梁里又

  東少梁里在縣東南澽水東即故少梁城也韓城故城即今韓城縣治元和志縣西南

  至同州二百里古韓國及梁國漢為夏陽縣地隋文帝分郃陽於此置韓城縣縣志舊韓城在今縣

  西北四十里薛峯嶺東麓元至元二年嘗徙縣治於此復還今治鄭縣故城在華州北

   詩譜初宣王封母弟友於宗周畿 内咸林之地是爲鄭桓公系木曰桓公居掝林徙十邑宋忠曰皆舊

   地名自封桓公乃名爲鄭史記秦武公十一年縣杜鄭漢書地理志京兆尹鄭縣周宣王母弟鄭

   桓公邑後漢書更始三年赤眉樊崇等進至華陰前及鄭求劉氏得城陽景王後盆子遂於鄭北設

   壇塲立爲帝魏書地形志鄭縣有鄭城括地志鄭縣故城在今縣北二里元和志華州東至潼關一

   百二十里東北至同州八十里治鄭縣本秦舊縣漢屬京兆後魏置東雍州其縣移在州西七里太

   業二年州廢移入州城屬雍州至三年以州城屋宇壯麗置太華宫縣即權移城東四年宫廢又移

   入城古鄭縣在縣理西北三里興元元年新築羅城及古鄭城並在羅城之内寰宇記鄭縣鄭桓公

   封邑今郡北故縣城是按郡國縣道記云古城連接今州城齊天保中官路經其中東西相連有三

   小城至宇文周縣移旅西南九里隋開皇三年移理於州北故鄭城四年又移於廢華州城唐武

   徳四年又自州城移於州東一里興元元年築羅城仍移縣於州西三里官路南即今縣治也舊州

  志北周所移廢縣在州西南今其地名故縣里武城故城在華州東北左傳文公八年秦

  伐晉取武城以報令狐之役史記秦厲公二十一年晉取武城漢書地理志左馮翊領武城縣水經

  注沈水逕武平城東漢之武城縣也魏書地形志敷西縣有武平城括地志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

  鄭縣東北十三里舊州志武平故城在州東十七里逶迤邱阜俗訛為五女冢沈陽故城

  在華州東北漢書地理志左馮翊領沈陽縣水經注沈水北經沈城此故沈陽縣也蓋藉水以取稱

  矣寰宇記沈陽故城在州東北十五里驛路南石橋東此城與故武城並後漢省 按漢京兆尹渭

  南郡所管諸縣多在渭水南此二縣並是馮翊屬縣據三輔地界言之皆合在渭水北當在大茘反

  高陵涇陽之北界蓋因後漢安順間西羌擾亂關中縣人移於渭水南鄭縣界權修壁壘以居年代

  綿遠因而稱為漢縣陰晉故城在華陰縣東南史記魏世家文侯三十六年秦侵我陰晉

  秦本紀惠文君六年魏納陰晉陰晉更名寕秦曹參世家從定三秦破章平賜食邑於寕秦漢書地

  理志華陰縣故陰晉高帝八年更名華陰三輔黃圖漢初京輔都尉治華陰元和志縣西至華州六

  十五里隋大業五年移於今理寰宇記縣東南五里有古城即六國時陰晉船司空故

  城在華陰縣東北漢書地理志京兆尹領船司空後漢省水經注渭水東入於河水㑹即船司空

  所在三輔黄圖有船庫官後改為縣顔師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為縣通典漢船司空故城在今縣

  理東北五十里是重泉故城在蒲城縣東南史記秦簡公六年壍洛城重泉漢書地理

  志左馮翊領重泉縣魏書地形志華陰縣有重泉城括地志重泉故城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元和志

  秦重泉縣後魏省寰宇記今縣南五十里有重泉故城縣志今曰重泉里南白水故城

  即今蒲城縣治後魏置縣魏書地形志白水郡南白水太和十一年置元和志奉先縣西南至京兆

  府二百四十里本秦重泉縣後魏省孝文分白水縣置南白水縣西魏改蒲城開元四年以縣置橋

  陵改為奉先縣寰宇記縣東南至同州九十里後魏置南白水縣以在白水之南為名西魏廢帝三

  年改蒲城以縣東故蒲城為稱唐改奉先宋開寶四年復曰蒲城屬同州長安志天禧四年改屬華

  州南至州一百四十里粟邑故城在白水縣西北漢置縣漢書薛宣傳粟邑縣小辟在

  山中民謹樸易治後漢書耿夔傳永元三年封粟邑侯魏書地形志白水縣有粟邑城元和志栗邑

  故城在縣西北二十八里縣志粟邑廢縣在今縣西北八十里衙縣故城在白水縣東北

  春秋時秦彭衙邑左傳文公二年晉侯及秦師戰於彭衙史記秦武公元年伐彭戲氏漢書地理志

  左馮翊領衙縣皆即彭衙也晉時縣廢杜預左傳注郃陽縣西北有彭衙城魏書地形志澄城郡三

  門縣有衙城括地志故衙城在縣東北六十里白水故城在今白水縣南魏書地形志白

  水郡治白水縣皆太和二年分澄城置元和志縣東南至同州一百二十里本漢粟邑及衙縣地後

  魏文成帝於此置白水縣白水郡南臨白水因以為名寰宇記後魏永平三年移郡於今縣西南三

  十五里奉先縣界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同州邑有會賓鄉唐長慶四年割屬奉先縣州志元末

   𭔃治縣南五里明洪武初還今治潼關故城在潼關㕔東南古桃林也左傳晉使詹嘉

   處瑕以守桃林之塞史記塞侯直不疑索隱塞國名今桃林塞後漢書楊震傳順帝初葬華陰潼亭

   魏志建安十六年關中諸將馬超韓遂部衆屯潼關杜預左傳注桃林在華陰縣東即潼關通典潼

   關本名衝關河自龍門南流衝激華山故以為名 按秦函谷關在漢宏農郡宏農縣即今陜州靈

   寶縣界武帝元鼎三年徙於新安縣界至後漢獻初平二年帝西幸出函谷關自此以前其關並

   在新安縣建安十六年曹操破馬超於潼關中間徙於今所其曰潼谷關者因水立稱隋大業七年

   移於南北鎮城間坑獸檻谷置去舊關四里餘至天授二年移向北近河為路開元十三年於華

   嶽祠南通衢立碑是新關南路也自後牧是州者多帶防禦潼關軍使元和志潼關在華陰縣東北

   二十九里古桃林塞上躋高隅俯視洪流盤紆峻極實為天險河之北岸則風陵津北至蒲關六十

   餘里河山之險迤邐相接寰宇記自函谷至於潼關高岀雲表幽谷袐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按

  今潼關即隋大業七年所移衞志入闗中有三道潼入關之正道也商之武關入關之孔道也昔漢

  祖破秦由此入咸陽及後往來關中常由臨晉乃今之朝邑又入關之隙道也今有古城關在城東

  南四白水舊郡在蒲城縣西北魏書地形志白水太和三年分澄城置領縣三姚

  谷白水南白水隋書地理志蒲城魏置白水郡開皇初郡廢寰宇記後魏永平三年自白水縣移白

  水郡於今白水縣西南三十五里奉先縣界隋開皇三年臨沮舊縣在大荔縣西南

  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九年馮翊置臨沮縣貞觀元年河濱舊縣在朝邑縣東唐武德

  三年分朝邑置屬同州貞觀元年省舊志蓋在大河之濱唐夏陽舊縣在郃陽縣東本

  郃陽縣地唐時折置元和志夏陽縣西南至同州一百三十里武德三年分郃陽於此置河西縣在

  河之西因以爲名又割同州之郃陽韓城二縣於今縣理置西韓州取古韓國爲名以河東有韓州

  故此加西貞觀八年廢西韓州以縣屬同州乾元三年改爲夏陽縣唐書地理志同州夏陽縣乾元

   三年隸河中後復來屬九域志熙寕三年省夏陽縣爲鎮入郃陽縣金史地理志郃陽縣有夏陽鎮

   縣志唐夏陽故縣在縣東南四十里又名河西城三門舊縣在澄城縣西北後魏太平

   真君七年置屬澄城郡魏周間廢縣志今有三門村在縣西北三十里又後魏澄城郡所領有宫城

   五泉二縣皆太平真君七年置或謂今郃陽縣東三十里有宫城村即故宫城縣五泉北周併入澄

   城今無考長寕舊縣在澄城縣西北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三年分澄城置長寕縣貞觀八

   年省縣志長寕城在縣西北四十里長寕河南今遺址猶存敷西舊縣在華陰縣西南

   魏書地形志華山郡領敷西縣太和十一年分夏陽置寰宇記述征記云苻堅姚萇時有敷西縣尋

   省在華陰縣西南縣志敷西城在縣西三十里即唐之敷水驛姚谷舊縣在白水縣東北

   魏書地形志白水郡領姚谷縣太和三年置後廢舊志在縣東北近黃龍江潼津舊縣

   在潼關廳西唐置舊唐書地理志天授二年析華陰置潼津縣於關口長安中廢寰宇記廢潼津縣

  唐則天割仙掌縣置屬虢州蓋因潼川為名聖厯二年割虢州潼津縣入太州神龍三年廢衞志潼

  關城内有潼津橋蓋以故縣而名後廢為關西驛哥舒翰自首陽山渡河入關至關西驛揭榜收散

  卒即此地也雒陰城在大茘縣西史記魏文侯十七年西攻秦築雒陰括地志雒陰在同

  西長城在大茘縣西史記秦孝公元年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元和志長城在華州東七

  十二里或説秦晉分境祠華嶽故築此城又云長城在華陰縣西寰宇記在華陰縣西二里舊志長

  城在沙苑以北至澄城白水間往往有故址澄城縣志長城在縣南三里韓城縣志長城在縣南三

  十里即秦晉分界處俗謂之界城華州志州東南小張村西北有古城迹逶迤東繞或㫁或連華陰

  縣志魏長城東臨長澗河至今城基猶存又有長城在縣東水經注沙渠水西北入長城城自華山

  北逕於河華嶽銘曰秦晉爭其利立城逮其左者也又蒲城東亦有長城寰宇記云秦孝公九年

  三秦記云在蒲城東九十里芮城在朝邑縣南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左傳桓公三年芮伯出

   居魏史記秦穆公二十年滅梁芮漢書地理志臨晉有芮鄉故芮國括地志芮鄉在朝邑縣南三十

   里又有北芮城縣志古芮國在雷首山正西今洪河西岸是半入於河王城在朝邑縣東左

   傳僖公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於王城史記秦厲共公十六年伐大茘取其王城杜預左傳注

   臨晉縣東有王城今名武鄉元和志大茘國今朝邑縣東三十步故王城是也寰宇記朝邑縣東一

   里有王城蓋大茘戎王之國輔氏城在朝邑縣西北左傳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晉次於

   輔氏晉魏顆敗秦師於輔氏𫉬杜囘襄公十一年秦伐晉濟自輔氏戰於櫟縣志輔氏城在縣西北

   十三香城在朝邑縣東通鑑晉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王鎮惡帥水軍自河入渭趨長安

   秦將姚難自香城引兵而西胡三省注香城在渭水之北蒲津之口莘國城在郃陽縣東南

   詩大雅纘女維莘括地志古莘國城在河西縣南二十里寰宇記世本及詩莘國姒姓夏禹之後武

   王母太姒即此國之女縣志縣東南有有莘里即古莘國 按孟子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趙岐注不

   詳所在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在汴州陳留縣東五里今縣志近夏陽村有伊尹耕處縣境又有伊

   尹廟恐屬附會又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楚戰於城濮晉侯登有莘之墟以觀師皆别爲一莘非洽

   陽渭涘之莘也羈馬城在郃陽縣東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伯伐晉取羈馬元和志羈馬故城

   在縣東北二十六里劉仲城在郃陽縣西水經注徐水逕劉仲城北是漢高祖兄劉仲之封

   邑也通典河西縣有劉仲城縣志劉仲城在縣西二里與水經注不合石谷城在郃陽縣

   南魏書地形志五泉縣有石谷城縣志今有石崇城亦名赤城在縣南二十里良石村或以爲即石

   谷之訛也新城在澄城縣東北左傳僖公十八年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命曰新里秦取之

   十九年遂城而居之又文公四年晉侯伐秦圍邧新城春秋地名考畧新城即梁國之地秦取之戰

   國時爲秦公子封邑縣志新城在縣東北二十里王官城在澄城縣西北左傳文公三年

   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括地志王官城在澄城縣西北六十里又南郊城在縣北十七里

   又有北郊西郊城皆即孟明伐晉所取縣志在縣西北四十里故址尚存 按此城又見山西臨晉

   縣傳云濟河焚舟則二城當在河東為是元里城在澄城縣南史記魏文侯十六年築元里

   惠王十七年與秦戰元里正義元里故城在澄城縣界縣志在縣南十五里韓國城

   城縣南左傳富辰曰邘晉應韓武之穆也國語史伯曰應韓不在韋昭曰宣王時命韓侯為侯伯其

   後晉滅以為邑以賜桓叔之子萬是為韓萬竹書紀年平王十四年晉文侯滅韓博物記夏陽有韓

   原韓武子采邑括地志韓國故城在今縣南十八里䌓龎城在韓城縣東南史記魏文侯十

   三年使子擊圍繁龎出其民縣志繁龎城在縣東南籍姑城在韓城縣北史記秦靈公十三

   年城籍姑括地志籍姑故城在韓城縣北縣志在縣北三十五里巒城在華州西北亦曰赤

   城魏書地形志鄭縣有赤城水經注渭水東逕巒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曰契居蕃闞駰

   曰蕃在鄭西然則今巒城是矣俗名之曰赤城苻堅入秦據此城以抗杜洪彤城在華州境

  尚書顧命乃同召彤伯史記魏世家惠王二十一年與秦會彤通鑑注彤即彤伯之國當在鄭縣界

  舊志州西南有故彤城告平城在華陰縣西一曰高平城晉書劉沈傳河間王容頓於鄭

  縣之高平亭魏書地形志敷西縣有高平城水經注敷水北逕高平城東相傳武王伐紂告太平於

  此故城得厥名華州志告平城在州東二十五里今柳子鎮東縣志有故城在縣三十餘里敷水之

  西即古告平城也俗訛為竇建德城平舒城在華陰縣西北史記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從

  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水經注渭水逕平舒城北城側枕渭濱

  半破淪水南面通衢即江神返璧處也括地志平舒城在縣西北六里定城在華陰縣東晉

  義𤋮十三年劉裕伐秦檀道濟等攻潼關秦將姚紹岀戰而敗退屯定城水經注渭水東逕定城北

  西征記曰城因原土述征記曰定城去潼關三十里夾道各一城隋書開皇八年伐陳車駕餞師行

  幸定城陳師誓衆寰宇記定城或云漢末鎮遠將軍段煨所造後魏孝武永𤋮三年於城中置定遠

  驛縣志定城在縣東十里新志今沙渠水之東官道南有廢址俗譌為康王城古蒲城

  城縣東即寰宇記所稱縣東故蒲城也長安志蒲城在縣東三十里賈城在蒲城縣西南左傳

  桓公九年賈伯伐曲沃寰宇記蒲城縣有賈城古之賈國長安志賈城在縣西南十八里有賈大夫

  冢縣志在縣西南十五里今名賈曲當漫源渠曲處故名晉城在蒲城縣東南五十里縣志舊

  傳晉公子重耳所築或云晉敗孟明建城於此以拒秦魯王宫城在蒲城縣西南四十

  里大統記曰即魯哀王城也縣志魯王宫或謂之鹵王宫雙古城在潼關廳南三十里舊傳

  元將李思齊守此相近又有泗洲城因泗洲軍守此故名十二連城在潼關廳南禁溝西

  舊時每三里設一城凡設十二城以防禦禁溝之潛越謂之十二連城後廢同州宫

  茘縣城内舊志西魏太師宇文泰故居泰以同州扼關河之險既專政猶恒居此閔帝受魏禪謂之

  同州宫明帝有幸同州故宫詩大𧰼二年改為天成宫又北史後魏大統八年起萬壽殿於沙苑北

   今無興德宫在大茘縣南元和志在馮翊縣南三十二里義旗將趨京師軍次於忠武

   園因置亭子名興德宫屬家令寺長春宫在朝邑縣西北隋書地理志朝邑有長春宫元

   和志長春宫北周武帝置大業十三年高祖起義兵自太原舍於此宫休甲養土而定京邑武德二

   年於此置陜東大行臺太宗居藩作鎮四年山東平乃移行臺於洛州寰宇記長春宫在强梁原上

   周武帝保定五年宇文䕶所築初名晉城建德二年置長春宫隋開皇十二年増構殿宇唐時牧此

   州多帶長春宫使舊志宫在縣城西北隅五代初廢又有望仙觀在縣東南渭水濱與華陰縣接界

   登仙宫在郃陽縣西北水經注徐水逕漢武帝登仙宫東縣志今有宫城村在縣東北三十

   里又有仙宫鄉仙宫里在縣北皆以故宫名也避暑宫在澄城縣東北五十里相傳隋文帝

   避暑處後改為治平寺祇宫在華州州志穆天子傳云吉日丁酉天子入於南鄭郭璞注云

   今京兆鄭縣也紀年穆王元年築祗官於南鄭傳所謂王以是𫉬殁於祇宫者神臺宫

  州唐書地理志鄭縣東北三里有神臺宫本隋普德宫咸亨二年更名集靈宫在華陰縣

  西北漢書地理志華陰有集靈宫武帝起水經注敷水北徑集靈宫西張昶華嶽碑稱漢武慕其靈

  築宫在其後寰宇記集靈宫存神殿存仙殿望仙臺集仙宫望仙觀皆漢宫觀名也金城宫

  在華隂縣唐書地理志華陰縣東十三里有隋金城宫武德三年顯慶三年復置瓊岳宫

  在華陰縣唐書地理志華陰縣西十八里有瓊岳宫故隋華陰宫寰宇記隋大業四年置本名敷水

  宫五年改為華陰宫義寕二年移宫置長監貞觀六年改為華陰宫顯慶三年為瓊岳宫今廢

  花臺在大茘縣城南舊志傳隋築之雒岸者下有蓮池上有馳道今其址猶存鳳凰臺

  在郃陽縣東南三十里沙苑在大茘縣南接朝邑縣界元和志沙苑一名沙阜在馮翊縣南

  十二里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後魏大統三年周太祖與高歡戰於沙苑大破之其時太祖兵少

  隱伏於沙草之中以奇勝之後於兵立之處人栽一樹以表其功今樹猶存仍於戰處立忠武寺今

   以其處宜六畜置沙苑監唐六典沙苑監掌牧養隴右諸牧牛羊寰宇記沙苑監在同州馮翊朝邑

   兩縣界唐末廢周顯德三年於苑内牧馬在州南十五里又沙苑古城在朝邑縣南十七里從馮翊

   縣東界沿洛水南岸入朝邑縣界又南至渭水其城廣四十八里宋史兵志沙苑占田九千餘頃嵗

   費緍錢四十餘萬牧馬六千凡諸監興罷不一而沙苑監獨不廢舊州志沙苑在州南洛渭之間亦

   名沙海亦名沙溪其中坌起者曰沙阜東跨朝邑西至渭南南連華州其沙隨風流徙不可耕植唐

   置沙苑監宋初置牧龍坊尋復改沙苑監明初為郭駙馬草地今為馬坊里居民茭牧其中多樹果

   蓏佳於他産白樓在大茘縣集古錄同州有白樓唐賢眺咏之所令狐椘作賦刻其上元稹

   寄白居易詩云烟入白樓沙苑暮謂此齊雲樓在華州城内舊唐書昭宗紀乾寕四年帝

   與學士親王登齊雲樓西望長安令樂工唱御製菩薩蠻詞舊州志城中有隆阜相傳此地為齊雲

   樓故址今州治建焉左右臺址尚存或云古昭慶院有齊雲樓是時假之為駐蹕地後建州治於此

  山河一覽樓在潼關廳東南麒麟山上明兵備道張維新建應亭在大荔縣史記

  秦昭襄王五年魏王來朝應亭集解徐廣曰魏世家云㑹臨晉南谿池亭在大茘縣東南

  十五里唐刺史王龜建御史中丞蔡曙作記遊春亭在華州西南五里西谿上一名西谿

  亭唐杜甫詩鄭縣亭子澗之濱即此利陽亭在白水縣東北後漢書郡國志衙縣有利陽亭

  劉昭注皇覽云倉頡冢在利陽亭南縣志有陽武村在縣東北八十里村西三里有利鄉今為史官

  村有倉頡墓倉頡生陽武而葬利鄉即此二地也吏隱亭在白水縣城西唐令白行簡建

  杜甫詩有吏隱道性情兹焉其窟宅即此子夏石室在韓城縣西南禮記子夏退而老於

  西河之上水經注横溪水注于崌峪側溪山南有石室西面有兩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結牖

  連扄接闥所謂石室相距也東廂石上猶傳杵白之迹庭中亦有舊宇處尚髣髴前基北坎室上有

  微涓石溜豐周瓢飲似是棲遊隱學之所昔子夏設敎西河疑即此也寰宇記韓城縣有子夏石室

  又水經注河水又南逕子夏石室東南北有二石室臨側河崖即子夏廟室也郃陽縣志有子夏洞

  在縣東南飛浮山相傳子夏讀書處殷濟精廬在韓城縣西水經注陶渠水東南流逕漢

  陽太守殷濟精廬南俗謂之子夏廟張超廬在華陰縣霧谷後賈志後漢張楷結廬此地學

  者如萬年鄉在蒲城縣西寰宇記櫟陽縣有萬年元和元年勅割屬奉先以奉景陵

  廣通倉在華州東隋書食貨志開皇三年詔西至蒲陜東至衞汴水次十三州募丁運米於

  華州置廣通倉京師倉在華陰縣東漢書王莽地皇四年郭欽陳翬成重收散卒保京師倉

  顔師古注倉在華陰灌北渭口永豐倉在華陰縣東北隋大業九年楊元感圍東都其黨李

  子雄勸元感直入關中開永豐倉以賑貧乏十三年唐公起義師引軍而西華陰令李孝常以永豐

  倉降唐至徳中郭子儀討安慶緒據永豐關陜始通元和志永豐倉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渭河口隋

  置義寕元年因倉置監唐書地理志華陰縣又有臨渭倉舊志隋開皇三年置廣通倉大業初改曰

  永豐錢監在華州九域志有錢監二皆在州南一里一熙寕四年置鑄銅錢一八年置鑄

  鐵錢後廢伏龍府在澄城縣南五十里唐置折衝府肅宗時太原王榮為伏龍府折衝是也

  今其地名伏龍里相原府在蒲城縣長安志蒲城縣有唐折衝府五曰相原孝徳温湯宣

  化懷仁縣志相原府在縣東二里孝德等府亦皆在縣境盖唐所建以衞五陵者郭子儀

  故宅在華州東其鄉曰將相鄉里曰將相里有井曰汾陽王井王宿莊在華州舊志宜

  氏族譜云宜氏世居華城東北二十里地曰王宿莊古傳周太子宜臼出奔曾宿渭陽之濱即此暨

  踐阼後以封庶子賜姓宜氏姚武壁在郃陽縣西北通典河西縣有姚武壁伏陸壁皆險

  固寰宇記夏陽縣有姚武壁苻堅二十一年姚萇奔渭北西州豪族推為盟主僭號於此以武功立

  因名縣志姚武壁伏陸壁並在縣西北曹公壘在潼關廳西北述征記漢末之亂魏武征

  韓遂馬超連兵此地今際河之西有曹公壘道東原上云李典營義𤋮十三年王師曾據此壘水經

  注宋武入長安檀道濟王鎮惡或據山爲營或平地結壘爲大小七營濱帶河險今皆無攷

  鸞屯在潼關廳南十五里晉義𤋮十三年宋武伐秦秦將姚紹守潼關使姚鸞屯大路以絶晉

  糧道即此又有姚氏屯在城東晉書紹遣姚讚屯河上以絶水道西征記沿途逶迤入函道六里有

  舊城周百餘步北臨大河南對高山姚氏置關以守峽舊衞志城東門外有金陡城或以爲即姚讚

  河上之屯也乾坑在大茘縣西四十里接蒲城縣界唐李元諒敗李懷光於乾坑即此今名

  桃林野在潼關廳雍錄春秋時晉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杜預曰桃林潼關是也書歸

  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孔頴達引杜預語亦以桃林塞爲潼關石闕在華陰縣南華

  山漢永和中宏農太守常山張勲於西嶽作石闕一今廢漢碑郃陽令曹全碑八分書中平二

  年立今在郃陽縣唐碑金石文字記褚遂良書聖敎序顔真卿奉使蔡州帖及𮪍都尉李文

  墓誌銘今俱在大茘縣倉頡冢碑在白水縣黄龍山下倉頡冢前下方上鋭面通一孔

  高四尺七寸闊二尺四寸文計二十四行凡九百一十餘字字皆磨滅不可讀亦無譔書人姓名止

  倉頡四目靈光為左史及熹平年十餘字可見府志載聞人牟準衞覬碑云倉頡冢碑覬大篆書在

  左馮翊利陽道旁丹鉛總錄亦云覬金針八分書也覬漢靈帝熹平光和時人碑文中有熹平年號

  則此碑為漢時所立無疑其為覬書亦足信俗謂蔡中郎書者謂其字體是八分故誤傳也而碑首

  又鐫嘉祐庚子五月倉聖祠下十字考嘉祐乃宋仁宗年號蓋此碑初立於漢在墳道旁至宋仁宗

  時乃移於廟檐下耳

 ︹關隘︺大慶關在朝邑縣東即古蒲津關史記曹參以中尉從漢王出臨晉關正義即蒲津關

  也在臨晉縣故言臨晉關隋書地理志朝邑縣有關官元和志朝邑縣東南有蒲津關續通典蒲津

  關戰國時魏所置自河東而言亦曰蒲坂津自關中而言亦曰夏陽津寰宇記蒲津關因在蒲坂又

  以河津之湊為名舊志宋大中祥符四年改蒲津關為大慶關在縣東三十里黄河西岸明置巡司

  及税課局今裁舊有蒲津城久圯明嘉靖二十年復築萬厯後河決城毁故關反在東岸今河西亦

  稱新大慶關在縣東七里 本乾隆三十八年設主簿駐此龍門關在韓城縣東北隋書

  地理志韓城有關官元和志龍門戍在縣東北極險峻北周於此置龍門關今廢寰宇記龍門關西

  大統元年置在龍門山下關口有龍門城即戍所也周關在華州境聖山南秦家莊杜實

  材記關為周處所建渭津關在華陰縣東唐書地理志華陰縣有渭津關潼關

  潼關廳治東薄山東南接河南闅鄉北渡河接山西蒲州府厯代皆為要地今設副將都司駐守餘

  詳見前建置及古蹟石門關在潼關廳南二里又巡底關在廳南十里相近有楊家灣關

  禁峪關在潼關廳南十里即禁峪口也舊亦謂之小關西魏大統三年高歡軍蒲坂遣其將

  竇泰趨潼關宇文泰潛軍出小關盡俘其衆至馬牧澤擊泰殺之通鑑注小關在潼關左唐時謂之

  禁峪又溝西關在廳南十五里以在禁溝西而名又瀵津關在廳南二十里五莊關在廳南二十五

  潼峪關在潼關廳南三十里相近有麻峪關上關角營關在潼關廳東南十五

  里又車峪關在廳東南三十里西峪關在廳東南四十里俱有烽堠暗門隘在潼關廳東五

  里路通河南闅鄉山徑險狹蔽虧天日因名永豐鎮巡司在蒲城縣東北五十里永

  豐里洛水岸路通澄城 本朝乾隆四年沙苑鎮在大茘縣南十二里賈志即唐沙苑

  監地宋置鎮金因之後廢羌白鎮在大茘縣西二十里 本乾隆四年設縣丞駐此

  驛鎮在大茘縣西三十里新莊鎮在大茘縣西北二十里李潤鎮在大茘縣

  西北亦曰李潤堡姚秦時為鎭戍後魏太和十一年置華山郡於此世宗時移治馮翊古城寰宇記

  李潤鎮在奉先縣東北五十里坊頭鎮在大茘縣西北三十里一名坊舍鎮舊有城堡

  渡鎮在朝邑縣南十五里濱渭河為商賈輳集之處又有伯士安仁雙泉三鎮皆在縣西

  市鎮在朝邑縣南九域志朝邑縣有新市延祥二鎮金史地理志朝邑鎮四朝邑新市延祥洿

   谷縣志新市鎮在縣南十里延祥鎮在縣西南今名倉頭村洿谷鎮在縣東北六十里亦曰洿谷堡

   三面𨺗絶其險足恃白冢鎮在朝邑縣西北二十里有堡城嘉靖二十六年築又西北有

   苦泉鎮又兩女鎮在縣東北四十里夏陽鎮在郃陽縣東南四十里即唐夏陽縣也

   頭鎮在澄城縣東南九域志登城縣有寺前良輔二鎮縣志寺頭鎮在縣東南四十里即寺前

   鎮明嘉靖二十五年築城名曰遵義堡又𡏟頭鎮在縣西二十里名曰長潤堡王莊鎮在縣西北三

   十里名曰太平堡皆明嘉靖二十五年築又馮原鎮在縣西北五十里良輔鎮在澄城縣

   北五十里舊有唐魏鄭公莊故名芝川鎮在韓城縣南二十里有城明嘉靖二十二年

   柳子鎮在華州東二十里又臺頭鎮在華州東三十里與華陰縣接界赤水鎮

   州西九域志鄭縣有赤水東鎮華州志在州西三十里赤水旁又少華鎮在州南少華峯下為入關

   華岳鎮在華陰縣東三里又泉店鎮在縣東二十里關西鎮在華陰縣東以

   在潼關之西故名唐天寶末哥舒翰敗於靈寶至關西驛揭榜收散卒欲復守潼關九域志華陰有

   關西鎮今廢敷水鎮在華陰縣西即唐敷水驛唐元和中元微之自河南還京次敷水驛

   與中官劉士元爭廳至以箠傷其面九域志華陰縣有敷水鎮縣志鎮在縣西三十里敷水西又落

   村鎮在縣西北四十里縣境四鎮皆有集敷水華岳最大漢帝鎮在潼城縣東南十八里又

   長樂鎮在縣東南四十里車度鎮在蒲城縣東南五代梁乾化初李茂貞遣温韜攻長安梁

   兵擊韜於車度走之長安志車度鎮在縣東南五十里縣志又有晉城鎮在縣東南五十里即故晉

   城也又孝同鎮在縣南四十里荆桃鎮在蒲城縣西南三十里縣志又有興市鎮在縣西二

   十里高陽鎮在縣西北四十里馮雷鎮在白水縣東十里又西北鎮在縣東二十里雷村鎮

   在縣東南三十里新村鎮在白水縣東南五十里舊名新民堡新窑鎮在白水縣

   西北三十里鐵牛鎮在白水縣西北四十里馬蓮鎮在白水縣西北五十里秦山堡有城

   北出鄜延必由之路甚險窄明嘉靖間設巡司今裁雷衙鎮在白水縣東北二十里又武莊

   鎮在縣東北六十里永樂鎮在潼關廳北四十里 本朝初記巡司乾隆十二年

   岡坪在華州西南七十五里秦嶺之南坪之東南十五里抵金堆城即雒南縣界州志青岡坪

   括地千畝為州之要隘其西南百里可達磽關東南可通武關 本朝順治十二年築城有把總分

   戈社砦在朝邑縣北四十里元戈平章所築東𫎇砦在郃陽縣東三十里又虎

   山砦甘峪砦俱在縣西南五十里䕶難砦在縣西北二十里青雲砦在縣東北三十里皆昔人避兵

   親隣砦在郃陽縣北二十里元末李思齊築胡家砦在韓城縣東北十三里一

   名周原堡三面𨺗絶有洞通黄河元末嘗屯兵於此羅紋砦在華州城東羅紋渠上五代梁

   貞明六年同州降於晉梁遣劉鄩圍之晉兵馳救鄩敗退保羅紋砦即此州志有羅紋橋遞運所在

   州東十里明置今廢晉穆公砦在蒲城縣東長安志在沮水東岸相去五里又有晉公子

  虛糧砦在縣東北六十五里沮水西岸白起砦在蒲城縣長安志在縣東北三十里

  龍堡在朝邑縣西門外金龍寺下又縣西有泰安堡又縣西北一里有東長春堡西長春堡縣

  志為隋長春宫故址焦籬堡在郃陽縣東二十五里唐書貞元初馬燧討李懷光入長春宫

  進營焦籬堡即此春城堡在韓城縣西七十里又天成堡在縣西南四十里避難

  堡在蒲城縣長安志在縣東北八十里縣志其地去今縣六十里去故重泉八十里彭衙

  堡在白水縣東北四十里杜詩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即此縣志明正德七年洛川妖賊邵進

  祿等由黄龍山進據白水彭衙堡兵備張禴討走之華山驛在華州北東至華陰縣七十里

  西至渭南縣五十里明置潼津驛在華陰縣治東南東至潼關縣四十里明置又太華驛在

  縣南太華山麓宋置長安驛在縣西十二里久廢潼關驛在潼關廳治西南東至黄河接

  山西界明置 本朝初設驛丞乾隆四年

 ︹津梁︺洛水橋在大茘縣城西南河橋在朝邑縣東舊大慶關前左傳昭公元年秦伯

  之弟鍼出奔晉造舟於河史記秦昭襄王五十年初作河橋正義此橋在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

  蒲津橋也元和志朝邑縣有河橋通秦晉之道今屬河西縣縣志唐開元中作蒲津橋施鐵牛兩岸

  各四以維浮梁自宋以來皆經修治明萬厯中河徙橋遂不復今以舟楫濟名鐵牛渡撫濟

  橋在郃陽縣東南二十五里跨洽水明萬厯中建崆峒橋在澄城縣西十里又天險橋在

  縣西北十八里澽水橋在韓城縣南一里又縣南十里有陳村橋俱跨澽水上芝陽

  橋在韓城縣南芝川鎮跨芝水上龍門橋在韓城縣東北六十里渚北村西羅紋

  橋在華州東十里跨羅紋渠上東石橋在華州東二十里跨構谷水上水經注沈水徑

  鄭城東水有故石梁述征記鄭城東西十里各有石梁者也小石橋在華州西門外跨西

  谿西石橋在華州西十里跨石橋河晉義𤋮中劉裕伐秦秦將姚難自香城引兵而西秦

  主浤自霸上還屯石橋以為之援水經注西石橋東去鄭城十里唐中和初昭義帥高潯合河中兵

  討黃巢收華州尋敗於石橋皆此西石橋也遇仙橋在華州西二十里跨喬谷水又赤水

  橋在州西三十里赤水上接西安府渭南縣界萊公橋在華州北王立渡南舊跨渭水上宋

  寇準葺之因名後渭水北流橋為水所湮東平橋在華陰縣東門外又縣東十五里有沙渠

  橋跨沙渠水駐馬橋在華陰縣西門外明統志過者多於此駐望華山故名平正

  橋在白水縣東三里跨白水聖女橋在白水縣東南三十里縣志相傳有三女一夕成此

  橋今有廟存漆水橋在白水縣南五里近浮山麓跨白水俗訛白水為漆水故名

  津橋在潼關廳治西跨潼河分潼關闅鄉兩縣境橋以西屬華陰橋以東屬闅鄉城南

  渡在大茘縣西南五里洛河濱南通華陰又下廟渡在縣西五里西通涇陽渭南船舍渡在縣西

  北三里西北通蒲城皆洛河渡也渭河渡在朝邑縣南三十里又有洛河渡在縣東南趙

   渡鎮皆南通華陰茶峪渡在郃陽縣東四十里黃河上通山西蒲州府榮河縣又夏陽渡

   在縣東南四十里通蒲州府臨晉縣亷莊渡在縣東南五十里皆黄河要津洛河渡

   城縣西二十里通蒲城縣少梁渡在韓城縣東南二十里亦謂之罌浮渡即漢韓信渡兵處

   也又有謝村渡去縣二十里漁村渡去縣十里皆黄河津齊處禹門渡在韓城縣東北六十

   里詳見山西河津縣王立渡在華州北十五里渭水渡處望仙渡在華陰縣東北

   三十里又寺南渡在縣東二十五里落村渡在縣西北三十里上村渡東柵渡皆在縣北二十里皆

   渭水渡處晉城渡在蒲城縣東南晉城鎮道出大荔又有蔡鄧渡在縣東北道出澄城皆洛

   水渡風陵渡在潼關廳東門外元和志潼關北岸則風陵津北至蒲關六十餘里又見

   山西蒲州府張家船在白水縣東北三十里相近為麻地灣渡馬家船又東北五里有齊

   家筏皆洛水津濟處以船筏為渡故名

 ︹隄堰︺陶渠村堰在韓城縣西南陶渠村通志地本瘠明中丞澽濱張公鑿石引渠以溉之

  遂與上地等又東為西趙莊堰東趙莊堰郭家莊堰柏香村堰高門村堰又東為吕莊堰皆由陶渠

  村而衍之溉田甚富土門堰在韓城縣西五里為土門口水源出麻線嶺迢遞而下一百二

  十餘里名為澽水其堰有第一至第九之名利用甚饒居民賴之山陽堰在蒲城縣北十

  里長安志舊圖經曰唐因置陵寢修此堰今廢張公堰在潼關廳城内明萬厯中大理卿張

  惟任建以障潼河龍首渠在大茘縣西漢書溝洫志孝武時嚴熊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溉

  重泉以東故惡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於是發卒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顔下得龍骨號曰龍首渠

  周書武帝紀保定二年初於同州開龍首渠以廣溉灌元和志州西三十里有乾坑即龍首之尾也

  漕渠在華州北隋書食貨志開皇三年命宇文愷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里名

  廣通渠元和志天寶三載左常侍兼陜州刺史韋堅開漕河自苑西引渭水因古渠至華陰入渭漕

  永豐及三門倉米以給京師每夏大雨輒漲大厯後漸不通舟詳見西安府靈應泉渠

  在華陰縣東二十里引泉水溉田分三十六渠凡三十六日一周又磨渠在縣東二十五里自潼關

  南之磨谷引流分四十一渠凡四十一日而周潦則歸於清河又段明渠亦在縣東引潼谷上流之

  水循山麓而西北分為二渠今廢醴泉渠在華陰縣東南其水清甘經華嶽觀瀦嶽廟魚

  池與小澗之水俱灌民田窰村渠在華陰縣南長澗河之水經縣南窰村有渠以洩水害

  白鹵泄渠在蒲城縣南長安志在縣南四十里與白鹵鹽池連東入沮水闊五十尺深二

  丈葢鹵水泛漲流注故曰鹵渠縣志渠與甘池八公灘通西連高春渚産硝東南數里為洛北洛南

  二鎮有溝澗兩岸土可煎鹽

 ︹陵墓︺風陵在潼關廳東北三里黃河中九域志女媧墓在今潼關口屹然介河有木數株雖暴

  漲不漂洎今俗名為風陵堆詳見山西蒲州府︹周︺太姒陵在郃陽縣東南四十里夏陽鎮

   ︹唐︺睿宗橋陵在蒲城縣元和志在奉先縣西北三十里豐山又惠莊太子陵在橋陵東

   南三里惠宣太子陵在橋陵東六里惠文太子陵在橋陵東三里並在柏城内明皇泰陵

   在蒲城縣唐書地理志在奉先縣東北二十里金粟山長安志在縣東北三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

   葬一高力士讓皇惠陵在蒲城縣西北唐書三宗諸子傳睿宗將建東宫憲嫡長固讓

   明皇時薨追諡讓皇帝號其墓曰惠陵地理志陵在奉先縣西北十五里長安志陪葬諸王三鄭王

   筠凝王琳安王珣憲宗景陵在蒲城縣唐書地理志在奉先縣西北二十里金幟山長

   安志在縣東北十三里陪葬后妃三穆宗光陵在蒲城縣唐書地理志在奉先縣北十五

   里堯山長安志在縣北二十里堯山西案嶺下宫去嶺五里陪葬后妃二寰宇記又有僖宗靖陵在

   縣界去長安一百五十里︹古︺倉頡墓在白水縣東北黃龍山下有祠︹夏︺伯成子

   高墓在澄城縣東十里西下村縣志墓上古柏森然生𣗥無曲刺墓前有廟碑碣無存︹商︺

   伊尹墓在郃陽縣舊志稱縣南二十里為莘國尹所耕處︹周︺公孫杵臼墓

   程嬰墓俱在韓城縣西南縣志韓城西南保安村麓有巨冢三相傳為公孫杵臼程嬰趙武

   墓雍大記以國君鼻祖必不從嬰杵而定不載趙武不為俗惑也鄭桓公墓在華州西

   三里西宫路南︹戰國︺荆軻墓在郃陽縣東北三十里墓東有廟︹漢︺蘇武墓

   在韓城縣西北五里縣志在蘇山有石碣一題為漢蘇子卿墓劉仲墓在郃陽縣西二里

   司馬遷墓在韓城縣南水經注陶渠水東南逕司馬子長墓北括地志司馬遷墓在縣南

   二十二里故夏陽城東南縣志在縣南芝川鎮東南司馬嶺嶺以墓名東方朔墓

   志在華州西南二十五里班超墓在華陰縣西二十五里杜康墓在白水縣西十

   楊震墓在潼關廳西後漢書順帝即位詔改葬震於華陰潼亭先葬十餘日有大鳥高

   丈餘集震䘮前俯仰悲鳴淚下沾地葬畢乃飛去郡以狀上帝感震之枉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於

  是時人立石鳥象於其墓側寰宇記墓在今潼關西道北唐貞觀十一年幸墓所親為文以祭之華

  陰縣志墓在今縣東三十里潼關西七里孔僖墓在朝邑縣東北洿谷鎮任季兒

  墓在郃陽縣東南四十里華里村縣志季皃任延壽妻︹晉︺苻秦王猛墓在華陰縣

  東寰宇記猛墓與楊太尉墓相近唐貞觀十一年致祭禁樵牧明統志在縣西三十里︹唐︺李

  思訓墓在蒲城縣西二十五里唐雲麾將軍祔葬橋陵有碑李邕撰并書烏承玼

  墓在華陰縣西告平里韓愈有碑魏謩墓在蒲城縣南十五里員半千墓

  水縣唐書本傳半千濟州全節人睿宗初表丐骸骨有詔聽朝朔望開元九年遊堯山沮水間愛其

  地遂定居卒年九十四即葬焉吏民哭野中嚴善思墓在朝邑縣西北一里長春宫南

  王仁皎墓在大茘縣西二十里羌白鎮西唐書本傅仁皎元宗后父封祁國公卒贈太尉

  益州大都督諡昭宣張説文其碑帝為題石︹宋︺竇貞固墓在蒲城縣北十里宋史本

  傳開寳二年病困自爲墓志雷德驤墓在郃陽縣北三十里子有鄰有終祔葬

  摶墓在華陰縣南華山下侯可墓在華陰縣西二里鄭驤墓在府城内金塔

  ︹金︺張建墓在蒲城縣西三里有碑剥落師節婦墓在澄城縣南雷莊村

  有金明昌三年碑︹元︺王理墓在蒲城縣東北三十里韋村縣志以七世同居勅旌先塋

  二頃有歐陽元碑危素書𫎇天祐墓在大茘縣義井村西北舊州志學士蕭𣂏撰碑並書

  趙良墓在朝邑縣人物志宏治中沮水嚙趙氏之墓墓崩有石曰皇慶二年旌表孝子趙良

  岳崧墓在郃陽縣東北十五里縣志隆慶六年月二十一日夜夢有神告華雲子曰岳先

  生香火事次日有吏執掘岳墓者按之︹明︺潘友直墓在澄城縣北遮路村東縣志立

  廟同州額曰愍節蔚能墓在朝邑縣華原西邦奇墓在朝邑縣西華原南

  韓邦靖墓在朝邑縣洛水南南陽洪馬自强墓在華州北二十里䥥山麓

  景瑗墓在韓城縣渚北村西南姫文廕墓在華州西侯洵墓在白水縣

  北子僉事自明袝王樸墓在大茘縣北張潛關鍵墓俱在潼關廳東十里

  正德中陣亡

 ︹本朝︺張大有墓在郃陽縣張家墩   賜祭葬王杰墓在韓城縣盤固砦北

  嘉慶十年  賜祭葬强克捷墓在韓城縣龍顧村嘉慶十八年   賜祭葬

 ︹祠廟︺河水祠有二一在朝邑縣南漢建一在韓城縣東宋建漢書地理志臨晉有河水祠括

  地志在朝邑縣南三十里唐書地理志朝邑縣有河瀆祠西海祠韓城縣志河瀆廟在縣東五里漁

  村宋大觀中以河清勅建西嶽廟在華陰縣東五里漢書地理志太華山有祠縣志嶽廟舊

  在黃神谷口後移於此 本朝載之祀典屢遣官致祭康熙四十二年   特發帑金重修

   御製碑文立石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四十四年  御書金祇載福四字扁金石文字有宇文

  周嶽廟頌唐嶽廟精享昭應之碑其頌碑並存廟中有漢延禧碑在廟東亭少華山神

  廟在華州東關南北二廟在華陰縣南華山下水經注華山有漢魏文帝二廟廟有

  石闕數碑一碑是建安中立漢鎮遠將軍段煨更修祠堂碑文漢給事黄門侍郎張昶造昶自書之

  魏文帝又刋其二十餘字二書有重名於海内又刋侍中司隸校尉鍾繇宏農太守母邱儉姓名廣

  六行晉太康八年宏農太守河東衞叔始為華陰令河東裴仲恂役其逸力修立壇廟夾道樹柏迄

  於山陰事見永興元年華百石所造碑寰宇記華山有南北二廟北廟有古碑九所其一即段煨更

  修之碑南廟是華北君祠今有北君靈臺止仙下仙四神童院其廟外有柏樹二千餘株北周文帝

  所植縣志今皆廢其地尚有古柏根商山神廟在澄城縣北三十里邑人許英有記

  王廟在韓城縣北三十里西莊縣志神房姓寅名以宋真宗夢中冶疽顯勅封五嶽法王

  禹廟在韓城縣東北六十里禹門元至元元年舊地重建又有廟在郃陽縣西南三十里乳

   羅山之右又潼關廳東門外黃河南岸有禹王廟伊尹祠在郃陽縣南四十里太任

   祠 太姒祠俱在郃陽縣東南水經注瀵水南有文母廟廟前有碑去城十五里通志

   太任太姒二聖母祠在縣東南四十里夏陽鎮九龍廟在大茘縣治東南十餘里九龍泉縣

   志唐乾寕中連帥李公塘建有碑記 本朝嘉慶十七年因禱雨靈應   詔封為昭靈普潤龍

   王之神列入祀典三仁君祠在郃陽縣城北街縣志祀范志懋李國政秦境三人皆保

   全郃民者晉文公廟在郃陽縣南三里趙文子廟在大茘縣黄家莊

   桓公祠在華州西關韓侯廟在韓城縣西北一里祀春秋韓萬又有奕應侯廟在

   縣西南二十里保安村祀春秋趙武子夏廟在韓城縣西南二十里西河村明崇禎初知縣

   左懋第重修又有廟在縣東五里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漢高帝廟在朝邑縣東南

   五里柳村漢武帝廟在郃陽縣西北梁山之右紀信祠在華州東二十里柳子鋪

  祀漢紀信司馬遷廟在韓城縣南墓前水經注子長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

  太守殷濟建石室立碑樹柏縣志今廟旁尚有古柏盤結懸崖風雨不能摧折蘇武廟

  城縣西北五里又有墓在縣西五里蓋因廟以傳疑今别見興平縣伏龍祠在大茘縣西北

  括地志伏龍祠在馮翊縣西北四十里漢時穿渠得龍骨其後立祠因以伏龍爲名府志又有廟在

  澄城縣東南五十里北周保定四年建宋皇祐四年重修魏鄭公祠在澄城縣南門外祀

  唐魏郭汾陽廟在韓城縣北十七里又汾陽王祠在華州西關裴晉公祠

  在華州西周泥村祀唐裴度顔魯公祠在府治内祀唐顔真卿宼萊公祠

  在華州西關外祀宋寇準張橫渠祠在蒲城縣治西祀宋張子載明萬厯中重建

  節廟在府治内祀宋知州鄭驤朱子撰廟碑今廢王御史祠在府學東祀明王樸

  雙忠祠在朝邑縣治東初名表忠明嘉靖中建祀御史高翔萬厯中以程濟並祀易今名

  馬文莊祠在大茘縣治西巷祀明馬自强祠即馬氏家廟先是有司圖立祠以嵗絀不果

  暫有事於家廟至今因之三烈祠在朝邑縣城西北隅祀明劉李張三烈女

 ︹寺觀︺興國寺在府治東隋文帝故宅後為寺唐改名隆興金塔寺在府治東隋建

  唐褚遂良書聖敎序碑在寺内龍光寺在大茘縣西北四十里賈家莊宋文帝元嘉五年

  龍興寺一在大茘縣西北一在縣正西宋有重修龍興寺塔碑渭源寺在大荔縣

  西南五十里唐開元年建安靖寺在朝邑縣三十里王林村縣志故址没於渭水明正德間

  改建殿前懸宋慶元時鐘乃自渭水浮來者時將有變叩之輒不鳴饒益寺在朝邑縣南十

  里新市鎮創自梁天監唐貞觀二年起十三層浮圖金龍寺在朝邑縣西一里唐貞觀初建

  竹林寺在朝邑縣柳枝村光國寺在郃陽縣治西唐貞觀中建精進寺

  在澄城縣東門外唐肅宗時建有浮圖九級普濟寺在澄城縣西北金沙谷晉時佛圖澄

  自西域來棲息於此初為靈泉寺宋大觀中賜今名治平寺在澄城縣東北四十里即隋時

  避暑𮞉鑾寺在澄城縣南四十里隋文帝避暑駐蹕於此故名至德寺

  城縣南四十五里南伏龍村宋大觀間賜額圓覺寺在韓城縣北門外唐建高爽宏麗為

  一邑勝概 本朝順治中重修慶善寺在韓城縣治東南唐貞觀二年建宋仁宗時賜額

  開化寺在韓城縣城東二十里昝村唐勅建賜名彌勒下生寺宋太平興國九年勅改今名

  觀音寺在華州西南二十里州志藏經二十四匭甘露寺在華州東南八里少華峰

  西唐張喬鄭谷並有遊少華山甘露寺詩昭光寺在華陰縣東南本武帝拜祀之所名拜嶽

  壇故址唐為鎮嶽靈仙寺一名勝會院今為昭光寺慧徹寺在蒲城縣治西南縣志唐貞觀

  元年建寺東有塔海源寺在蒲城縣東南五十里縣志唐貞觀二年建有塔雷牙

  寺在白水縣東北十五里雷牙鎮有金時賜額金大定八年重修有記白牙寺在白水縣

  北六十里梁開平年建元通寺在潼關廳治西南清和觀在大茘縣城内宋建

  紫微觀在大茘縣西南三十里又縣西二十里有棲霞觀靈應觀在朝邑縣西南

  三里宋祥符中建縣志在紫陽山亦名紫陽觀張三丰有詩題壁太清觀在郃陽縣治東

  崇壽觀在澄城縣北門外唐建修真觀在澄城縣東南二十里府志漢武帝

  求仙東遊梁山棲息於此故名玊虛觀在韓城縣西關金承安三年賜名 本朝康熙二十

  年重華嶽觀在華陰縣東南八里有石勒元世祖賜號勅書承天觀在華陰縣

  西三十里敷水鎮縣志創自唐貞觀時相傳羅敷真人蜕化於此報恩觀在華陰縣東二

  十里泉店鋪舊名太虛庵明慈聖太后賜道經改今名雲臺觀在華陰縣南八里寰宇記

  在華陰縣南山下六里圖經云為險峻難登先置下方於山下天寶元年勅於熊牢嶺置中方號曰

  太清宫朱子年譜淳熙十二年主管華山雲臺觀號雲臺真逸易學啟𫎇及孝經刋誤成縣志雲臺

  觀以雲臺峰名有二其一北周為道士焦道廣建其一宋建隆二年為陳摶建其相近有玉泉院宋

  皇祐三年陳摶建旁有山菰亭無夏樹睡庵石皆以摶名熊牢嶺即今蒼龍嶺仙臺觀

  城縣西二十里橋嶺南長安志唐金仙玉真二公主入道置此觀三清觀在白水縣南五

  里南河鎮又名玉清觀玉皇觀在潼關廳治東宋時建朝華宫在大茘縣西北

  二十里唐太和初建太微宫在韓城縣治東北至元二年金天宫在華陰縣

  華山南峰   聖祖仁皇帝御題瑞凝仙掌扁額抱真洞在華陰縣治縣志   聖祖

  仁皇帝西巡道出華陰   御題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只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

  處達真詮又 賜額曰抱真

 ︹名宦︺︹漢︺馮野王杜陵人宣帝時徙夏陽令孔僖魯人肅宗時拜臨晉令崔駰筮之不

  吉止僖曰盍辭乎僖曰學不為人仕不擇官吉㓙由巳而由卜乎在縣三年卒於官華陰守

   丞嘉元帝時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賢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選平陵朱雲兼

   資文武忠正有志畧可試守御史大夫以盡其能龔勝楚人為重泉令病去官何武閻崇薦

   勝哀帝自為定陶王巳聞其名徵為諫大夫王阜為重泉令時大旱收奪强吏按察豪猾由

   是天降霖雨有鸞集縣屋阜為雅樂應聲而舞旬日而去蓋延漁陽人建武十一年拜左馮翊

   視事四年人服其威信延篤犨人舉孝亷遷左馮翊其政用寛仁憂恤黎民擢用長者與參

   政事郡民歡愛︹三國︺︹魏︺杜畿杜陵人為郡功曹守鄭縣令縣繫囚數百人畿親臨獄裁

   其輕重盡決遣之邢容河間人太祖時為行唐令勸民農桑風化大行遷左馮翊時人稱曰

   德行堂堂邢子昂︹晉︺范晷順陽人為司徒左長史轉馮翊太守甚有政能善於撫綏百姓

   索綝敦煌人為馮翊太守有威恩華夷嚮服賊不敢犯歐陽建世為冀方右族

   為朝邑尹為政剛果時人為之語曰渤海赫赫歐陽堅石厯馮翊太守善於撫綏百姓悦之︹南

  北朝︺︹魏︺薛辯汾陰人位平西將軍東雍州刺史明元深加器重曰朕委卿西藩志在關

  右卿宜克終良算與朕爲長安主人辯務農教戰恒以數千之衆摧抗赫連氏帝甚褒奬之

  炎京槃人孝武時除洛州刺史孝武西入授行臺尚書潼關大都督齊神武遣竇泰襲宏農時炎

  衆少戰敗奔洛州力窮爲東魏將高敖曹所執謂敖曹曰天子之臣乃爲賊所執敖曹送并州見神

  武言色不屈見害字文深陽夏人性鯁正大統中厯東雍州别駕使持節大都督東雍州

  刺史爲政嚴明示民以信抑挫豪右吏民懷之王彦河津人通之曾祖也爲同州刺史著政小

  論八篇言王霸之業通稱内難而能正其志云裴宣明聞喜人太和中爲華州刺史有惠政

  元燮安定王休子世宗初除華州刺史時州治李潤堡燮以其地非宜表還馮翊詔從之

  叔虎蓚人世宗時除假節行華州事爲吏民所稱楊津華陰人延昌末爲華州刺史先

  是受調絹疋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輸物尤好者賜以杯酒

   而出其所輸少劣者亦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於是人競相勸官調更勝舊日王羆

   人孝武西遷除華州刺史嘗修城未畢梯在外齊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乘梯入城羆

   尚卧未起聞闔外洶洶有聲便徒跣持白挺大呼而出敵見驚退逐至東門軌遂遁走時關中大饑

   徵税民間榖食以供軍費或隱匿者令遞相告以是人有逃散惟羆信著于人莫有隱者得粟不少

   諸州而無怨讟沙苑之役神武士馬甚盛至城下謂羆曰何不早降羆大呼曰此城是王罷冢死生

   在此欲死者來神武不敢攻高幹蓚人厯白水太守以亷平著稱宋稚敦煌人景明中

   拜白水令在縣十一年頗得人和泉仚豐陽人永安中除東雍州刺史豪右無敢犯者性清

   約纖毫不擾於人在州五年每于鄉里運米自給後復為刺史蜀人張國雋聚黨剽刼州郡不能制

   仚悉捕戮之闔境清肅︹周︺薛善汾陰人文帝欲廣置屯田以供軍費除善司農少卿領同

   州夏陽二十屯監又于夏陽諸山置鐵冶復令善為監每月役八千人營造軍器善親自督課兼加

  慰撫甲兵精利而皆忘其勞苦焉達奚武代人保定中以太保出為同州刺史𡻕旱武帝

  勅武祀華岳岳廟舊在山下常所祈禱武謂僚屬曰吾備位三公不能燮理陰陽不可同於衆人在

  常祀之所必須登峰展誠于是攀藤而上稽首祈請晚不得還藉草而宿夢一白衣人執手慰勞至

  旦雲霧四起俄而澍雨遠近霑洽武帝璽書嘉之達奚震代人武平初除華州刺史導民

  訓俗頗有治方楊纂廣寕人天和中為華州刺史性質樸莅職但推誠信吏以其忠恕頗懷之

  鄭偉開封人天和中為華州刺史以威猛為治吏民莫敢犯禁盜賊休止︹隋︺楊智積

  華陰人高祖弟整之子封蔡王為同州刺史在州未嘗嬉戲游獵聽政之暇端坐讀書門無私謁侍

  讀公孫尚義府佐楊君英蕭德言並有文學時延於坐所設惟餅果酒𦆵三酌家有女伎惟年節嘉

  慶奏於太妃前其簡靜如此崔宏度安平人開皇初拜華州刺史御下嚴急吏人讋氣所

  至之處令行禁止盜賊屏跡柳機解人周宣帝時拜華州刺史高祖踐阼徵為納言復出為

   華州刺史前後作牧俱稱寛惠榮毗無終人開皇中楊素薦爲華州長史素田宅多在華陰左

   右放縱毗以法繩之無所寛貸晉王在揚州令人密覘京師消息於路次置馬坊以畜牧爲辭毗遏

   絶其事上聞而嘉之︹唐︺雲得臣武德時爲西韓州治中自龍門引河溉田六千餘頃民便

   趙慈景隴西人帝美其姿故妻之帝起兵或勸亡去對曰母以我爲念且安往吏捕繫

   獄帝平京師爲華州刺史討堯君素戰死諡曰忠王珪郿人貞觀中爲同州刺史褚遂

   良錢唐人高宗初出爲同州刺史裴炎之聞喜人永徽初爲同州司户參軍年甚少不主

   曹務刺史李崇義内輕之吏白積案數百崇義讓使趣斷炎之曰何至逼人乃命吏連𥿄進筆爲省

   決一日畢既予奪當理而筆詞勁妙崇義驚曰子何自晦成吾過耶由是名動一州號霹𩆝

   瓌武功人武后時爲同州刺史嵗旱兵當畨上者不能赴瓌奏宿衞不可闕宜月賜増半糧俾相

   給足則不闕番又宜却進獻罷營造不急者不見省時十道使括天下亡户初不立籍人畏搜括即

  流入比縣旁州更相廋蔽瓌請罷十道使專責州縣豫立簿注天下同日閲正盡一月止使柅姦匿

  嵗一括實檢制租調以免勞弊後善其言李懷遠栢人人徙同州刺史治尚清簡累遷鸞臺

  姚崇硤石人為同州刺史先天二年明皇講武新豐故事牧守在三百里者得詣行在時

  帝亦密召崇崇至咨天下事遂大用成大琬為同州刺史先天二年太上皇命有司頒賞諸

  州朝集使有善政者遂以大琬為陜州刺史賜物一百殺李朝隱三原人開元中為同州刺

  史帝東幸召見慰勞賜以衣帛姜師度魏人開元中為同州刺史派洛灌朝邑河西二縣閼

  河以灌通靈陂收棄地二千頃為上田置十餘屯帝嘉其功下詔襃美崔隱甫武城人開

  元九年自華州刺史遷太原尹所至潔介自守明吏治在職以彊正稱崔希高仁友孝悌

  遷馮翊令貧乏荷其矜恤時有雲氣如蓋當其㕔事須臾五色錯雜徧於州郭狀聞敕編入史

  欽緒膠水人為華州長史蕭至忠至晉州𬒳召過之欽緒本姻家戒曰以君才不患不見用患

   非分而求耳至忠竟及禍杜暹濮陽人為鄭縣尉以清節顯華州司馬楊孚每重暹會孚遷大

   理正暹適以累當坐孚曰使若人得罪衆安勸乎以狀言執政由是擢大理評事張敦

   人為重泉令民悦其化韋濟陽武人天寶中為馮翊太守有治稱蕭賁為馮翊太守至

   德二載安慶緒陷馮翊賁死之顔真卿臨沂人至德中出為馮翊太守敬括河東人大

   厯初周智光伏誅以才選為同州刺史蕭復蘭陵人大厯中為同州刺史𡻕歉州有京畿觀

   察使儲粟復輒發以貸人有司劾治詔削階停刺史或弔之復曰苟利於人胡責之辭裴向

   聞喜人建中初署同州判官李懷光叛河中使其將趙貴先築壘於同州刺史李紓奔奉天向領州

   務貴先脅吏督役不及期將斬以徇民皆駭散向獨詣貴先壘開諭之貴先乃降同州不陷向力也

   崔琮博陵人德宗時自長安令擢同州刺史嵗歉設里倉三百所賑救俗葬尚奢致乆暴骸骨

   琮戒論懇至俗為頓易凡豪强不法者盡置以法修築城隍民情大悦袁滋朗山人德宗時

  為華州刺史政清簡流民至者給地居之名其里曰義合專以慈惠為本未嘗設條敎民愛向之召

  為左金吾衞大將軍以楊於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於陵使諭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羅

  拜乃得去李夷簡唐宗室補鄭縣丞德宗幸奉天朱泚外示迎天子遣使東出關至華侯吏

  李翼不敢問夷簡謂曰發幽隴兵五千救襄城乃賊舊部是將追還耳上越在外召天下兵未至若

  凶狡還西助泚危禍也請騐之翼馳及潼關果得召符白於關大將駱元光乃斬賊使收僞符獻行

  鄭珣瑜滎澤人貞元初詔擇十省郎治畿赤珣瑜以檢校吏部員外郎兼奉先令

  郢衞州人順宗時為華州刺史政尚仁靜初𩣥元光自華引軍戍良原元光卒軍入神䇿而州仍

  𡻕餉其糧民困輸入累刺史憚不敢白郢奏罷之李絳贊皇人元和中為華州刺史吐突承

  璀田多在部中主奴擾民絳捕繫之會遣五坊使帝戒曰至華宜自戢絳大臣有奏即行法矣州有

  捕鷂户𡻕責貢限絳以為言並勸止畋獵有詔澤潞太原天威府並罷之孔戣孔子後憲宗時

  為華州刺史明州嵗貢淡菜蚶蛤戣奏罷之後擇嶺南節度帝問裴度嘗論罷蚶菜者度以戣對即

  崔戎博陵人憲宗時為華州刺史民有兄弟訟産者戎垂涕自責民感化不復析居吏以

  故事置錢萬緡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籍所置錢享軍民擁留於道不得行夜單騎亡去民

  追不及止李景温文水人元和中為華州刺史以美政聞王龜揚州人咸通中為同

  州刺史牙將白約素暴横嘗譁言月廪薄以動士心為亂龜捕殺之人皆震慄郭璋光啟初為

  同州刺史王重榮及李克用寇同州璋死之︹五代︺︹晉︺段思恭晉城人開運中劉繼

  勲節制同州辟為掌書記繼勲入朝㑹契丹入汴軍士請立思恭為州帥思恭諭以禍福拒而不從

  ︹漢︺扈彦珂雁門人授鎮國軍節度華商等州觀察使乾祐初李守貞趙思綰王景從並叛

  周祖為樞密使總兵征之從彦珂計遂平河中︹宋︺張美清河人太祖時拜定國軍節度縣官

  市木關中同州𡻕出緡錢數十萬假民長吏十取其一嵗至數百萬美獨不取高保寅

   人太祖時知同州錢若水為從事保寅許以遠大議者多其知人陳文顥仙遊人端拱初

   知同州錢苦水為從事文顥深禮之委以郡政錢若水新安人雍熙中為同州觀察推官聽

   決明張暉大城人宋初為華州團練使時太原未下詔入覲問計暉對澤潞瘡痍未復不

   若戢兵育民俟富庶而後為謀賜襲衣金帶鞍馬令還州盧斌開封人端拱中為華州巡檢賊

   刼興平櫟陽斌率兵掩襲擒斬並盡以勞詔還李繹萬年人知華州蒲城民李藴訴人盜其從

   子亡去繹因密刺藴藴有陰罪姪覺之懼事暴殺之以滅口遂收藴致法寇準下邽人咸平初

   知同韓晉卿安邱人神宗時知同州奏課第一明鎬安邱人知同州嘗閲廂軍

   材武者得三百餘人教以强弩奏為清邊軍號最驍悍鎬所至安靜有體為世所推司馬池

   夏縣人仁宗時知同州以清勤仁厚聞梁彦通須城人知華州事時鄜延修城調七州保

   甲華在調中衆聳懼彦通版示衆曰浹旬之役近在邊隅不與頃嵗入界同也衆乃趨命屬𡻕不登

   彦通括廪得數十萬斛平價踰半躬視糶老幼癃寡皆得食所活以萬計民頌其惠趙瞻

   人熙寕三年知同州七年朝廷患錢重議以交子權之命瞻制置瞻曰有本緡足恃法乃可行如多

   出空劵是罔民也議不合移知陜州王睦汴人華陰尉為官亷潔清慎不忍鞭撲而心性明敏

   張甫為華州推官日用倉粟惡吏當追賠錢數百萬轉運使李絃以吏屬甫甫乃令斗米春之

   可棄者日𦆵二三又試之亦然吏遂得弛繫所賠錢𦆵數十萬而已絃因薦甫遷職司馬旦

   夏縣人為鄭縣主簿鄭有婦藺訟奪人田者十年不決旦取案一閲情偽立見黜吏十數輩𡨚者以

   直吏捕蝗因緣騷民旦言蝗民之讐宜聽自捕後著為令吕大防藍田人熙寕中知華州華

   嶽摧自山屬渭河被害者衆大防奏疏援經質史以驗時事張戩郿人嘗攝蒲城令邑民悍

   不畏法令寇盜倍他邑異時令長以峻法治姦愈不戢戩悉寛條禁有訟至庭必以理敦諭間召父

   老使之敎督子弟服學省過作記善簿民有小善悉以籍之月言以俸錢為酒召邑之高年聚于縣

  廳以勞之使其子弟侍側勸以孝弟之道不數月邑人化之訟獄爲衰呉時卭州人徽宗時

  知鄭縣轉運使檄州運米五萬輸長安鄭獨當三萬時貽書使者曰㑹三萬斛之費以車則千五百

  乘以卒則五萬夫縣民可役者𦆵二百五十八户耳古者用師則贏糧以養兵無事則移兵以就食

  誠能移兵于華則前費可免華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發而夕至矣使者從其言張汝

  明廬陵人爲華陰主簿縣修嶽廟費鉅財窘令以屬汝明汝明嚴與爲期民德其不擾相與出力

  佐役如期而成他廟非典祀妖巫憑以惑衆者毁而懲其人范祥三水人自乾州推官厯知

  華州提舉陜西銀銅坑冶鑄錢祥曉達財利建議變鹽法後人不敢易稍加損益人輒不便

  重彭山人徽宗末知同州金人巳陷晉絳將及同重度不能守乃開門縱州人使岀自以殘兵數

  百守城以示必死金人疑有備不復渡河而返在州時凡三上疏乞早臨關中以符衆望降詔奬諭

  呉元亨厯馮翊令馮翊華陰以漆沮爲境中間洲上有美田民相與爭之五十餘年吏不能

  決元亨檄華陰令會境上盡按兩鄉之籍徧履其田執度以度之皆得其實自是民不敢復爭

  驤玉山人高宗初知同州金將羅索攻同州及韓城驤遣兵拒險擊之師失利金人乘勝徑至城

  下通判以下皆遁去驤曰所謂太守者守死而已翼日城陷驤赴井死贈樞密直學士諡威愍 羅

  索舊作婁宿今改︹金︺喬君章平陽人正隆中任蒲城縣丞有異政碑李完

  人大定中調澄城主簿有遺愛民為立祠李革河津人大定末遷韓城令同知州事納富商賂

  以𡻕課軍須配屬縣革獨不聽趙規中都安次人大定間尉澄城勸課農桑安集疲民察奸慝

  杜請托邑人立祠祀之張可用滏陽人大定末為定國軍節度副使兼同州觀察副使提

  舉河防亷靜明決政尚威嚴境内民安盜息鉉河東人明昌三年定國軍節度副使兼

  同州觀察副使提舉河防政平訟理士民悦服張彀臨潁人章宗時為同州觀察判官時岀兵

  備邊州徵箭十萬限以鵰雁羽為之其價翔躍不可得彀曰矢去物也何羽不可節度使曰當須省

  報彀曰州距京師二千里如民急何萬一有責下官身任其咎一日之間價减數倍尚書省竟如所

  李復亨河津人宣宗時為安國軍節度使元光元年城破自殺鄭建充

  州節度使性明果勇于任事在州多所興除時河衝蒲坂民不任修䕶𡻕役馮翊兵數千人建充條

  罷其役關輔飢人鬻于軍者等驅虜詔許放良多務掩匿建充閲遣數百人又以帑緡葺廟學士民

  愛戴有像祀泮宫完顔額珂為同州節度使興定中元兵取同州額珂死之 完顔額

  珂舊作完顔訛可今改艾元老大興人任澄城知縣寛嚴並濟百事具舉前主簿馬炳亨

  物故遺六女一孫甫幼咸擇婚而配之秩滿民為立祠鈕祜祿温綽仕至楨州刺史

  被行省牒徙州人於金勝堡巳而元兵至温綽拒戰中流矢病創卧花帽軍張提控言兵𫝑不可當

  宜速降温綽曰吾曹坐食官祿但當力戰死耳至夜張提控持兵仗入脅温綽温綽曰聽汝所為吾

  終不屈也遂殺之執其妻子出降初楨州人遷金勝堡多不能至軍事判官王謹收遺散别屯周安

   堡兵至謹拒戰十餘日内潰被執亦不屈死之 鈕祜祿温綽舊作女奚烈幹岀今改烏色

   宗室瑪奇子從攻陜西有功師還正授謀克遷華州防禦使屬關中𡻕饑盜賊充斥烏色募兵討平

   之部以無事郡人列狀丐留 烏色舊作沃側瑪奇舊作麻吉今並改︹元︺完顔遜卓

   從太宗攻下鳳翔同州有功賜號巴圖爾佩銀符爲同州管民達魯噶齊 完顔遜卓舊作完顔石

   住巴圖爾舊作八都兒達魯噶齊舊作達魯花赤今並改雅格爲同州達魯噶齊值久旱禱雨

   祝神曰得雨蘇民願以已女給侍左右雨果隨注霑足稍霽報女暴死州民感其德願以遺貌肖像

   於後殿每𡻕本州享祭必有雨應 雅格舊作亞哥今改珠爾噶岱至正中爲澄城縣達

   魯噶齊大旱徧禱羣神𫉬甘𩆩縣南飛蝗害稼奉幣告奠蝗入他境不爲灾 珠爾噶岱舊作赤只

   皃瓦歹今改薛文曜丹陽人至元中知澄城縣剛方清慎著有勞績嘗捐俸金修廟學

   呂河内人至元中爲華州知州勸農興學具有成效及代民爭留之郝思仁

  元貞元年知澄城縣事嗜經史重儒術臨事有決甚有能聲竇本奉先人至正中為澄城尹

  潔已奉公以政績著呉惟敬長安人任澄城主簿持已清正處事公平董摶霄

  人順帝初為陜西行臺掾從侍御史郭貞讞獄華陰時天大旱有李謀皃累殺商賈於道為賊十五

  年至百餘事事覺獄已具賄賂有司五年不決摶霄言於貞即尸諸市天乃大雨張玊

  人至正中任蒲城尹有幹畧不事表暴明兵西掠至華州旁邑多蹂躪玉修保伍嚴警備民賴以安

  ︹明︺胡惟俊洪武初知華州時關西初定生理未復惟俊招流亡給耕具營𪠘舍公私充實

  孫浩永樂中知郃陽縣亷公有為范斌榆次人永樂中知華州謹條敎躬為勸諭有犯

  法者不少貸奸豪屏息鞭扑不施姚厚興化人永樂中調掌潼關衞事秦王入朝夜至關呼

  門甚急厚曰深夜不得啟也王訴於上上微哂未浹旬適厚至上顧左右曰姚指揮鎖鑰臣也奸細

  撒伏臘假僧過關厚斬之言官交論不當先誅上曰誅之則軍威大振指揮是也伍箕

   人宏治中知華州以本州地當衝要請自潼津沿河以上盡免雜徭俾得力田供役敎民種桑棗勸

   耕織設條告令里民書於牌月朔儆戒之且令書其勤惰善惡以聞俗爲之變張綸黄縣人正

   德間知郃陽縣剛正有爲會流賊陷洛州警報甚急鄰邑皆爲避兵計獨綸矢死守備邑賴安堵

   桑溥濮州人正德中知華州城北積水萬頃溥相視開惠民渠州及華陰俱賴其利何祥

   内江人嘉靖中知華陰縣時華山諸峪水暴溢祥疏渠築堰踰年工竣引水溉田遂成沃壤

   瑋大興人嘉靖間爲韓城主簿奮身殺賊而死贈韓城知縣廕一子鄭璧内江人萬厯間

   以僉都御史左遷知同州下車盡罷一切私徵捜剔奸蠧𡻕省數千金時議行條鞭璧奏記極言不

   便而尤不便於同遂不果行民感服以察亷内遷王喬棟雄縣人天啟時知朝邑縣縣人

   王之寀爲魏忠賢黨所惡坐以贓賄下喬棟嚴追喬棟不忍封印於庫而去巡撫怒將劾之士民擁

   署呼號乃止張禴平谷人任潼關兵備道時值李午之亂禴斬擒甚衆建東西重門關設兵

  道自禴始張問行内黄人兵備潼關時南山礦寇大發問行𠞰滅之建察院道治并潼河石

  何鼇紹興人兵備潼關建南北水關潼人賴之周相寕波人兵備潼關引水入城修

  渠便人至今稱周公渠聶豹永豐人兵備潼關有直節時閹官在關𣙜税豹揭㕘被逮是日

  玉山觀風穴白晝飛沙障天人驚異之邊詢任邱人兵備潼關法紀嚴明掲㕘暴弁七十人

  時羅侍郎清丈屯田擾民詢力抗之又濬河夫役以闕京半俸餘糧給之民戴其德范懋和

  富順人兵備潼關嚴除蠧役出贖金建城鋪五十一所時韓邑山宼蒲渭桀盜華洛礦徒悉就蕩平

  黄和兖州人兵備潼關清直剛毅甄别衞弁賢否𡻕饑請減屯糧三分之一嚴禁礦徒山盜平

  胡其俊孝感人兵備潼關常按部車騎出署人莫知所之𡻕饑屯糧請折每石六錢韓

  城撫賊賞給千緡與其俊嫌者誣以得賊賂故重酬賊逮鞫錦衣衞關人泣送之並合資送家眷歸

  事竟得雪張維世太康人兵備潼關風采嚴肅時閹官巡視茶馬大吏皆折節事之維世不

  喬遷高定襄人由知府署潼關道事監孫傳庭軍孫於河南失利退守潼關遷高分捍

  南城城陷挺身巷戰殺數賊而死子諸生象觀同妻史氏俱自縊陳仲秩巴縣人知華州

  莅政精明專以徳治杖人只示辱而巳母有賢德每臨政輒聽於屏後決事失平即擊屏以警之故

  尤多仁恕云謝如尚萊陽人知朝邑縣時督織宦者檄絲商邑故少貿於南破家者多如

  尚抗不應又上官屬如尚欲陷故保定通判如尚曰殺人媚人某不為竟忤上官去左懋第

  萊陽人崇禎中知韓城縣有異政許嗣復北直隸人崇禎末為潼關衞學敎授闖賊入關

  嗣復分守上南門城陷衆潰持挺擊賊而死妻女皆自殺王無逸寕陵人崇禎間知白水縣

  明斷不撓大修城陴後寇陷城無逸着公服罵賊死范志懋虞城人知郃陽縣性剛毅尚名

  節甫至郃流寇攻城十七日不下先是邑城設有韓郃營費民萬三千餘釜志懋力請撤去之

  一統平定人崇禎末知蒲城縣闖賊陷西安屬邑望風降一統獨謀拒守會衙兵叛奪印趨降

  叱日吾一日未死印不可得也日暮左右盡散知事不可為乃赴井死縣丞姚啟崇沁源人亦同死

  朱迥滼宗室知白水縣習法律吏不敢欺賊陷城猶手弓射賊與學官魏箴典史劉進

  並被

 ︹本朝︺湯斌睢州人精研理學博通經濟任潼關兵備道時經兵燹斌振興學校撫馭兵民弊革

  利興豪猾斂跡金培生漢軍正白旗人任潼關道築城浚隍興敎化勵風俗著有治績

  呈祥奉天人順治初知同州有强幹才時兵燹後百務未舉呈祥招集流亡修城堡清糧地勸

  耕織民以復業北山餘寇未息兼行撫𠞰州屬𫉬安俞卿雲陸涼人以能薦知同州清嚴自

  礪興利剔奸民立碑頌其事趙瀚榆社人順治初以同州州同攝白水縣事賊至被執不屈

  王廷用奉天人順治初知華州時寇亂甫定征役尚煩廷用申請臺司計合州糧石毎

  里十甲均輸差糧不擾靳榜祁州人順治初知澄城縣敷政寛平與民休息會郃陽魏天命

  倡亂澄城被寇死之索應運德州人順治初爲白水縣典史循聲大著流寇陷城不屈自縊

  王用傑陽城人順治初知澄城縣時澄方被宼用傑請兵親𠞰執賊魁康姬衞戮之餘

  皆就撫四境帖然姚欽明江寕人順治中知澄城縣𠞰平餘賊招集流亡舊有荒糧爲民

  累欽明條列諸弊中請再三卒得免翟世琪益都人順治中知韓城縣性嚴決有政聲會王

  輔臣叛柳溝營遊擊李師膺以裁餉鼓譟撫慰不從世琪及二子皆遇害秦宗堯奉天人順

  治中知華州山右姜瓖之變華當孔道宗堯悉力轉輸山宼盤踞石脆率民兵搗其巢殲之

  舜舉綿竹人順治中知蒲城縣邑先爲王永彊𥨸據舜舉招集流亡撫恤備至率兵討山寇平

  之餘黨解散胡有德奉天鐵嶺人順治中知華州慈惠明決大旱具文城隍深自刻責須

  臾風雨驟至秋禾有成嘗憫所屬寒士𡻕給穀至數百石人咸戴之羅人琮湖南桃源人康

  熙初知朝邑縣縣田圯於河者千餘頃人琮勘實申請減賦三千七百餘兩驛馬舊令里民牧養潼

   關衞弓兵廩食私取之朝邑至是皆申革之以亷幹擢御史趙煥文懷寕人康熙初任白

   水縣典史大將軍圖海下平涼給劄令招撫遠近至棧口遇賊不屈死之鈕琇呉江人康熙中

   以白水縣攝蒲城篆時奸民以𡻕祲刼掠琇擒亂首况諸河復置蠧吏二人於法民遂安輯

   華呉縣人雍正中知蒲城縣邑有報墾地十四頃沙積叢雜久不成熟華履勘得實力請豁除捐

   修文廟備祭器于各鄉建義塾邑舊有弔忠泉爲前明邑令朱一統盡節之所華新其亭以表之立

   法嚴明催科不擾民咸德之李長青黄岡人乾隆中知同州府綏靖地方撫䘏灾黎摘伏

   懲奸民不忍欺王希伊寶應人乾隆中知白水縣在任六年裁陋規均里甲息訟化頑愛民

   敎士創建彭衙書堂倡爲同善會以濟窮困民思其德久而不忘

                 前總纂官丁善慶恭纂輯

                 提調官張日章恭覆輯

                 校對官顔以燠恭 校

                 校對官沈維鈺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