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5下

巻五中 四川通志 巻五下 巻六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巻五下
  祀典
  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古之制也書曰肇稱殷禮又曰至治馨香感於神明今
  聖天子徳盛禮恭大化翔洽固已百靈効職鬼神肸蠁
  矣猶於
  先聖先賢山川土穀之祀備物盡敬其儀文度數之盛迥為前代所未及故雖僻遠如西蜀而凡春秋薦享罔不以妥以侑以介景福焉是知
  當宁之精誠所格洵無間於遐邇也作祀典志
  漢髙帝十二年詔祀
  孔子以太牢諸侯王卿相至郡先謁廟而後從政魏文帝初祀
  孔子於辟廱改諡文聖尼父以顔子囘配享
  北魏獻文帝詔郡縣立學祀
  孔子與周公並享太和中乃詔宣尼廟别勅有司享薦隋文帝詔國子寺每歳四仲月上丁釋奠州縣仲春仲秋釋奠
  唐髙祖詔立
  孔子專廟太宗又詔天下州縣皆立專廟塑像出内庭
  衣兗冕正南面之位
  宋太宗詔
  文廟立㦸十六徽宗時又増門㦸二十四
  明洪武元年令郡邑訪求應祀神祗名山大川聖帝明王忠臣烈士凡有功於國惠愛及民者奏著祀典二年令有司祠祀典神祗其不在祀典而嘗有功德於民者即不祭存其祠宇十四年首建大學十七年勅每月朔望祭酒以下行釋菜禮郡縣長以下詣學行香嘉靖九年釐正祀典始為木主稱
  至聖先師孔子後又定制府州縣近郊三壇南神祗壇每嵗仲春秋祀雲雨風雷之神境内山川之神城隍之神各用少牢在省城者布政司官祭府不别祭縣附府者亦如之西社稷壇每歳仲春秋上戊祀司社之神司稷之神各用少牢北厲壇每嵗上元清明孟冬朔日祭無祀鬼神羊三豕三飯米三石名宦鄉賢二祠附
  先師廟或别祀毎嵗仲春秋祀用少牢嶽鎮海瀆在境内者每歳仲春秋别祭之用少牢古帝王陵寢忠臣烈士及官吏有功德於民者各以時祭提鎮都司衞所凡守禦官每嵗霜降有旗纛之祭用少牢牧馬者祀馬神市鄉百姓又有鄉社鄉厲之祭若諸神祠有靈異者百姓各以其鄉俗祀之官不禁也
  國朝順治二年
  文廟諡號稱
  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每歳仲春秋上丁日致祭直省各府州縣衞一體遵行雍正元年追封
  先師孔子五代以五世祖為
  肇聖王髙祖為
  裕聖王曾祖為
  詒聖王祖為
  昌聖王父為
  啓聖王改啟聖祠為崇聖祠
  雍正二年復祀林放蘧瑗秦冉顔何縣亶鄭康成范甯増祀牧皮樂正克公都子萬章公孫丑諸葛亮尹焞魏了翁黄幹陳淳何基王柏趙復金履祥許謙陳澔羅欽順蔡清陸龍其並
  令直省各府州縣衛於學宫側近建忠義節孝祠著為
  祀典
  江水源發岷山為四瀆之一前稽往代定五載一行祀典自
  國朝増修廟貌祭典獨隆康熙六年
  聖祖仁皇帝遣吏部左侍郎梁清寛致祭
  江瀆之神康熙二十一年遣内閣侍讀學士翁英致祭康熙二十四年遣經筵講官内閣學士牛鈕致祭康熙二十七年遣鑾儀衞鑾儀使葉克舒致祭康熙三十三年遣經筵講官戸部左侍郎王士正致祭康熙三十六年遣都察院左都御史張鵬翮致祭康熙四十二年遣翰林院侍讀學士余志正致祭康熙五十二年遣内閣學士查弼納致祭康熙五十八年遣翰林院侍讀陳世倌致祭製文勒碑雍正元年
  特遣内閣侍讀學士田文鏡致祭製文勒碑雍正三年勅封南瀆為
  涵和大江之神
  命四川巡撫王景灝製造神位致祭
  雍正三年
  詔追封
  闗帝三代以曽祖為
  光昭公祖為
  裕昌公父為
  成忠公每嵗仲春秋致祭
  雍正四年
  詔直省各府州縣衛設立
  先農壇行耕耤禮
  雍正五年
  勅封蜀守李冰為
  敷澤興濟通祐王李二郎為
  承績廣惠顯英王令地方官製造神牌每歳春秋致祭
  文廟祭器數宋徽宗定禮品一副内十籩十豆明初國子監用籩豆各十天下府州縣各八成化十三年以禮部尚書周洪謨奏加籩豆為各十二外府州縣各十嘉靖九年遵照初制國子監用十籩十豆天下府州縣八籩八豆本朝因之
  祭品香 燭 酒 牛用純黒羊 豕  鹿兎 帛正位用綾餘用絹練白色長一丈八尺 太羮實於登 和羮實於鉶 黍稷實於簠稻梁實於簋 形鹽 藁魚 棗 栗 榛
  菱 芡 鹿脯以上實於籩 韭菹 菁菹 芹菹 笋菹 醓醢 鹿醢 兎醢 魚醢以上實於豆
  樂器數麾旛 應鼔 鼗鼓 笛 笙 簫搏拊 柷敔 編磬 編鐘 排簫琴 瑟箎 塤
  佾舞數唐樂用宫縣舞用六佾明初用六佾成化十三年増為八佾嘉靖九年仍為六佾
  本朝因之
  闗帝廟祭品帛一      牛一 羊一 豕一菓品五     眼 酒一尊江瀆廟祭品香 燭 酒 牛一 羊一 豕一 籩豆各十 簠簋各二先農壇祭品香 燭 酒 羊一 豕一 鉶一 籩豆各十 簠簋各二各壇祭品杳 燭 酒 羊一 豕一 鉶一籩豆各四 簠簋各二
  文廟禮儀按㑹典祭前一日行省牲禮正祭日候官至通贊贊簽祝版 引贊引承祭官至更衣所贊更衣 升堂 序爵 序事 請祝簽名 下堂 通贊贊啓戸 樂舞生就位執事者各司其事 分獻官就位陪祭官就位主祭官就位 瘞毛血 啓牲饌葢 迎神 樂作 引贊引各官詣西北隅迎神 衆官打躬 通贊贊叅神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禮 樂止 行奠帛初獻禮樂作 引贊引主祭官詣盥洗所 浴手 淨巾詣酒尊所 司尊者舉冪酌酒詣
  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前 跪 進帛 奠帛 進爵獻爵 俯伏 興 平身 詣讀祝位 跪 鳴贊贊衆官皆跪 引贊贊讀祝文 俯伏 興平身 鳴贊贊衆官俱興 平身 通贊贊行分獻禮 引贊引獻官詣四配神位前 跪 進帛奠帛 進爵 獻爵 俯伏 興 平身 十哲兩廡與四配同 亞獻終獻與初獻同 引贊引主祭官詣飲福位 跪 飲福酒 受福胙 通贊贊謝神承祭官一跪三叩禮畢 復位  通贊贊徹饌 樂作 樂止 辭神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禮畢 送神 引贊引衆官詣送神所贊神去衆官打躬 通贊贊望瘞 讀祝者捧祝執帛者捧帛各詣瘞所引贊引衆官詣望瘞位 焚祝帛 復位 通贊贊閤戸 鳴贊贊禮畢散班
  崇聖祠儀注悉同 先師分獻官或先祭或同時祭至名宦鄉賢祠亦隨丁祭分獻闗帝廟禮儀雍正五年
  㫖頒行  前殿儀注祭日贊引官引承祭官進左旁門至盥洗處贊盥洗盥洗畢引至 殿内行禮處站立典儀官唱執事官各司其事贊引官贊就位引承祭官就位站立 典儀官唱迎神 司香官捧香盒就香爐左邉站立 贊引官引承祭官就香爐前立 司香官跪 贊引官贊上香 承祭官立將柱香接舉插爐内又將塊香上三次畢 贊引官贊復位 引承祭官復位站立 贊引官贊跪 叩 興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禮 典儀官唱奠帛獻爵行初獻禮捧帛爵官將帛爵捧舉各就 位前 贊引官贊奠帛官跪獻畢行三叩禮退 執爵官立獻畢退 讀祝官至安祝文棹前行一跪三叩禮將祝文捧起立 贊引官贊跪承祭官讀祝官俱跪 贊引官贊讀祝 讀祝畢捧至 位前 跪安盛帛盒内畢 行三叩禮退贊引官贊 叩 興 承祭官行三叩禮立 典
  儀官唱 行亞獻禮 執爵官照初獻禮獻畢退典儀官唱 行終獻禮 執爵官自案右邉照亞獻禮 獻畢退 典儀官唱 徹饌 送神 贊引官贊 叩 興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禮立典儀官唱 捧祝帛饌各恭詣燎位 捧祝帛香饌官各至 位前俱跪 祝帛官行三叩禮 香饌官不叩首將祝帛香饌捧起依序捧送時贊引官引承祭官退至西邉立𠉀捧祝帛各官過畢復位站立 贊引官贊詣望燎位引承祭官至燎爐前焚祝帛時 贊引官贊禮畢引承祭官退後殿儀注祭日 贊引官引承祭官進中門至盥洗處 盥洗 盥洗畢引至 殿内行禮處站立典儀官唱執事官各司其事 贊引官贊就位引承祭官就位站立 典儀官唱迎神 司香官捧香盒各就香爐左邉站立 贊引官引承祭官就
  三代光昭公裕昌公成忠公香爐前立 司香官跪贊引官贊上香 承祭官將柱香接舉插爐内乂將塊香上三次畢 贊引官贊復位 引承祭官復位站立 贊引官贊跪 叩 興 承祭官行二跪六叩禮立 典儀官唱奠帛獻爵行初獻禮捧帛爵官將帛爵捧舉各就 位前奠帛官跪獻畢行三叩禮退 執爵官立獻畢退 讀祝官至安祝文棹前行一跪三叩禮將祝文捧起 贊引官贊跪 承祭官讀祝官俱跪 贊引官贊讀祝讀畢捧至
  光昭公位前安盛帛盒内畢行三叩禮退 贊引官贊叩 興 承祭官行三叩禮立 典儀官唱行亞獻禮 執爵官照初獻禮各獻畢退 典儀官唱行終獻禮 執爵官自案右邉照亞獻禮各獻畢退 典儀官唱徹饌唱 送神 贊引官贊跪叩 興 承祭官行二跪六叩禮立 典儀官唱捧祝帛饌各恭詣燎位捧祝帛香饌官各至 位前俱跪 祝帛官行三叩禮 香饌官不叩首將祝帛香饌捧起依序捧送時 贊引官引承祭官退至西邉立𠉀捧祝帛各官過畢 復位站立
  贊引官贊詣望燎位 引承祭官至燎爐前焚祝帛時贊引官贊禮畢引承祭官退耕耤禮儀雍正五年
  㫖頒行耤田壇位之規制按禮記祭統云天子親耕於南郊諸侯耕於東郊今各省宜擇東郊官地之潔淨豐腴者立為耤田如無官地照九卿原議動支正項錢糧置民田以四畝九分為耤田外即於耤田後建立先農壇又按春秋文義云天子之社廣五丈諸侯半之今 京師先農壇髙四尺二寸寛五丈其各省壇制應髙二尺一寸寛二丈五尺 京師先農神牌髙二尺四寸寛六寸座髙五寸寛九寸五分紅牌金字塡寫先農之神其各省神牌應照 京師式様恭造其壇後建正房三間配房各一間正房中間供奉先農神牌東間存貯祭器農具西間收貯耤田米穀配房東間置辦祭品西間令看守農民居住壇廟耤田之外周圍築土為牆開門南向
  祭祀陳設之品物查雍正三年二月内禮部奏定直𨽻各省府州縣每嵗祭
  社稷壇祭品羊一豕一鉶一籩四豆四簠二簋二刋圖通行在案今先農壇祭品亦應照此例致祭前期致齋二日祭日主祭官及各官俱穿朝服齊集先農壇行禮其一切禮儀悉照社稷壇之例舉行 耕耤禮儀之次第查九卿耕耤俱穿蟒袍補服各用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順天府㕔官及大宛兩縣各官俱穿蟒袍補服捧箱播種今各省耕耤祭先農壇禮畢各官俱換蟒袍補服省城督撫秉耒知縣執青箱知府播種府城知府秉耒佐貳執青箱知縣播種州縣則正印官秉耒佐貳執青箱播種專城衛所亦用正印官秉耒如無所屬之員即選擇耆老執青箱播種行耕時用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俱照九卿之例九推九返農夫終畝耕畢各官率耆老農夫望
  闕行三跪九叩禮仍將耕耤日期奏聞農具牛隻子種灌溉之成規查九卿農具赤色牛黒色子種箱青色今各省耕耤農具俱用赤色牛隻用黒色箱用青色所用子種悉照各處土宜選擇勤謹農夫二名免其差役酌給口糧令看守 壇宇灌溉耤田地方官不時看視查其力作收穫將每嵗所收米穀數目用過粢盛數目造冊報布政司送戸部查核至各省耕耤日期每年十月初一日頒厯後交與欽天監擇選日期欽定頒行各省同日舉行
  各壇禮儀凡遇祭期隨處俱長官一員行三獻禮餘官止陪祭其齋戒省牲更衣簽祝瘞毛血降神迎神盥洗奠帛初獻讀祝亞獻終獻飲福受胙謝神徹饌辭神望瘞送神等禮俱與 文廟丁祭同惟厲壇止行一跪三叩禮視 文廟少差
  江瀆廟禮儀與 社稷禮儀同
  祭文
  文廟祭文
  維   年歳次 月
  皇帝遣   致祭於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曰惟
  師德配
  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今兹仲春秋率申丁祭謹以牲帛醴齊粢盛庶品式陳清薦以
  復聖顔子
  宗聖曽子
  述聖子思子
  亞聖孟子配尚
  
  闗帝廟祭文
  維    年歳次 月
  皇帝遣     致祭於
  忠義神武闗聖大帝曰惟
  帝純心取義亮節成仁允文允武乃聖乃神功髙當世德被生民兩儀正氣歴代明禋英靈丕著封號聿新敬修嵗事顯佑千春尚
  
  聖祖仁皇帝御製
  江瀆廟祭文
  維康熙六年嵗次丁未八月癸酉朔越十七日己丑
  皇帝遣吏部左侍郎梁清寛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岷山維導百谷是王浩瀚朝宗靈長潤物朕躬親政務祗荷
  神庥特遣專官用申殷薦惟
  神鑒焉
  維康熙二十一年歳次壬戌四月戊寅朔越十七日甲午
  皇帝遣内閣侍讀學士加五級翁英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漸濡九域綱紀衆流義篤朝宗功深利濟朕祇承神祐疆宇蕩平特遣專官用申殷薦
  神其鑒焉
  維康熙二十四年歳次乙丑正月辛酉朔越十七日丁丑
  皇帝遣經筵講官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加一級食二品
  俸教習庶吉士牛鈕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岷山導脈湘漢滙流吐納百川利濟萬品祇承神佑稽古省方特遣專官用申殷薦
  神其鑒之
  維康熙二十七年嵗次戊辰十二月庚子朔越十七日丙辰
  皇帝遣鑾儀衞鑾儀使葉克舒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岷山導脈湘漢㑹流吐納百川永作南紀朕纘承
  祖宗丕基䖍恭明祀兹以
  皇祖妣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啓聖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廟禮成特遣專官用申秩祭惟
  神鑒焉
  維康熙三十五年嵗次丙子正月戊午朔越二十七日甲申
  皇帝遣經筵講官戸部左侍郎王士正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肇迹岷山經流蜀地百川灌注九道朝宗朕勤恤民依永期殷阜邇年以來郡縣水旱間告年穀歉登蚤夜孜孜深為軫念用是專官秩祀為民祈福冀雨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時若庶稼穡之屢豐惟
  神鑒焉
  維康熙三十六年嵗次丁丑八月戊申朔越三日庚戌
  皇帝遣都察院左都御史張鵬翮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一源浩演九派分流德擅靈長功深利濟朕以剿除狡寇三履遐荒期掃邉塵乂安中外今者祇承
  神佑塞北永清用告成功專官秩祀惟
  神鑒焉
  維康熙四十二年嵗次癸未四月丙子朔越十日乙酉
  皇帝遣翰林院侍讀學士余志正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岷山發源南國作紀派分九道量納衆流朕祇承休命統馭寰區夙夜勤求殫思上理歴兹四十餘載今者適屆五旬海宇昇平民生樂業見輿情之愛戴沛下土之恩膏特遣專官䖍申秩祀尚憑靈貺益錫鴻禧佑我國家共登仁壽
  神其鑒焉
  維康熙五十二年嵗次癸巳閏五月丁未朔越二十六日壬申
  皇帝遣内閣學士查弼納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岷山導源南國作紀百川並納九派同歸朕纘受鴻圖撫臨區宇殫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極五十餘年適當六旬初屆所幸四方寧謐百姓熙和稼穡嵗登風雨時若維庶徵之協應爰羣祀之䖍修特遣專官式循舊典兾益贊雍熙之運尚永貽仁壽之休
  俯鑒精忱用垂歆格
  維康熙五十八年嵗次己亥四月癸夘朔越四日丙午
  皇帝遣翰林院侍讀陳世倌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井絡經天岷源赴海百川並納萬品資生朕纘承
  祖宗丕基䖍恭明祀兹以
  皇妣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翼聖章皇后神主升祔太廟禮成特遣專官用申秩祭惟
  神鑒焉
  維雍正元年嵗次癸夘二月辛亥朔越二十七日丁丑
  皇帝遣内閣侍讀學士田文鏡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岷山導源南國作紀百川㑹納九派同歸朕纘受
  丕基新承景命竊念
  皇考膺圖以來百靈效順四海從風坐享昇平六十餘載兹當嗣位之始宜隆祀享之儀特遣專官䖍申昭告惟冀時和歳稔物阜民安淳風徧洽乎寰區厚德長敷於率土
  神其歆格鑒此精誠
  維雍正三年嵗次乙巳四月戊辰朔越二十八日乙未
  皇帝遣四川巡撫王景灝致祭於
  江瀆之神曰惟
  神肇源岷山作紀南國百川吐納九派朝宗朕撫馭寰區考稽典禮將祈福以庇民宜加封而致祭爰命所司崇
  神封號曰南瀆涵和大江之神所冀波瀾永息蒸黎獲利濟之安風雨以時稼穡享屢豐之慶
  神其昭鑒來饗苾芬
  先農壇祭文
  維雍正 年嵗次   月 朔 日某官某某等致祭於
  先農之神曰惟
  神肇興農事萬世永賴兹當東作之時躬耕耤田祈諸物豐茂為民立命謹以牲帛酒醴庶品之儀致祭尚
  
  祀
  先師孔子樂章
  迎神樂奏咸平之章
  大哉
  至聖峻德𢎞功敷文衍化百王是崇典則有常昭兹辟
  雍有䖍簠簋有嚴鼓鐘
  初獻樂奏寧平之章
  覺我生民陶鑄前聖巍巍泰山實予景行禮備樂和豆籩惟靜既述六經爰斟三正
  亞獻樂奏安平之章
  至哉
  聖師天授明德木鐸萬世式是羣辟清酒惟醑言觀秉
  翟太和常流英材斯植
  終獻樂奏景平之章
  猗歟
  素王示予物軌瞻之在前神其寧止酌彼金罍惟清且
  㫖登獻既終弗遐有喜
  徹饌樂奏咸平之章
  璧水淵淵崇牙嶪嶪既歆
  宣聖亦儀十哲聲金振玉告兹將徹鬷假有成羮牆靡
  
  送神樂奏咸平之章
  煌煌學宫四方來宗甄陶胄子暨予微躬思皇多士膚奏厥功佐予永清三五是隆
  先農壇樂章
  迎神樂奏永豐之章
  勾芒秉命土牛是驅天下一人蒼龍駕車念彼田疇民命所需生成有德尚式臨諸
  奠帛初獻樂奏時豐之章
  先農神哉耒耜教民田祖靈哉稼穡是親功德深厚天地同仁肅將幣帛肇舉明禋厥初生民萬彚莫辨神錫之庥嘉種乃誕執兹醴齊農功益見玉瓚椒醑肅雍舉奠
  亞獻樂奏咸豐之章
  上原下隰百穀盈止粒我生民秀良興起樂舞具備吹豳稱兕再躋以獻肴馨酒㫖
  終獻樂奏大豐之章
  穈𦬊秬秠維神所貽以神饗神曰予將之秉耒三推東作允宜五風十雨率土何私
  徹饌樂奏屢豐之章
  於皇農事自古為烈莫敢不承今兹忻悅籩豆既豐簠簋云潔神視井疆執事告徹
  送神樂奏報豐之章
  麻麥芃芃秔稻連阡縱横萬里皆神所瞻人歌鼓腹史載有年嵗有常典茀祿綿延
  望瘞樂奏慶豐之章
  玉版蒼幣來監來歆敬之重之藏於厚深典禮由古予行自今樂樂利利國以永寧
  四川巡撫請給丁祭正項疏
  題為祭祀
  國之大典懇乞轉詳
  題請給發經費銀兩以光盛舉以垂永久事康熙十一年閏七月十三日據布政司金儁呈稱據成都府詳據成都縣詳前事該看得春秋祭祀所以尊崇
  先聖昭格羣神誠
  朝廷之
  鉅典而守土之臣所當恪恭而不敢䙝越者也查成都府屬春秋二祭向係各官捐備原非經久是以前撫張德地於康熙七年二月二十六日為詳請春秋祭需等事疏内議成都府每嵗丁戌等祭於條糧銀内動支五十四兩四錢一分具題部覆以請
  㫖酌省存留錢糧事疏内將蜀省春秋祭祀
  文廟及各壇廟祠等處銀一百一十五兩存留應用今該撫欲動正項錢糧殊屬不合查照前行遵奉可也等因轉行在案今據布政司金儁詳稱前項存留銀兩乃係建昌等衞未經清丈時照舊例折徵丁銀於祭需内費用後建昌已經清丈則此項銀兩已改徵條糧故厯年以來仍係各官捐備賦役全書開載可考但祭祀闗係
  大典若令有司捐備恐其派累窮簷議以成都為省㑹之區烝嘗全設歳應動銀五十二兩三錢三分其餘各府州縣衞每嵗量動銀一十六兩以資備辦通計闔屬每年共該銀二千七十二兩三錢三分請於條糧屯租米折銀兩動支以光祀典可否准從應聽部議上請
  睿裁既據詳請前來除將原冊送部外理合具
  題伏乞
  皇上勅部議覆施行謹
  題請
  㫖康熙十一年閏七月二十四日
  題奉
  㫖該部議奏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准戸部咨為祭
  
  國之大典等事四川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戸科抄出該本部覆川撫題前事等因康熙十一年閏七月二十六日題九月十一日奉
  㫖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月十二日抄出到部該
  查得四川廵撫疏稱春秋祭祀闗係
  大典成都為省㑹之區烝嘗全設嵗應用銀五十二兩三錢三分其餘各府州縣衞每嵗量用銀一十六兩若仍令有司捐助恐其派累小民亦不可定通計闔屬每年共該銀二千七十二兩三錢三分請於條糧等項銀内動支以光祀典等因題請前來查直𨽻各省春秋祭祀所需銀兩俱於存留項下銀内支給但川省無存留錢糧故一應祭祀係各官捐用原係一時權宜今該撫既稱祭祀闗係
  大典若仍令有司捐備恐派累小民亦不可定請於條糧銀内動支應如該撫所奏於康熙十二年為始照數動支仍將用過數目造入奏銷冊内具題以憑查核可也等因康熙十一年九月十九日題本月二十六日奉
  㫖依議欽此欽遵抄出送司奉此案呈到部擬合就行
  為此合咨前去煩為查照本部覆奉
  㫖内事理欽遵施行
  四川巡撫請復武侯祠祀典疏
  題為武侯廟貌重新闔郡士民鼔舞懇順輿情請
  頒祀典以光前哲事康熙十一年九月十一日據布政司布政使金儁㑹同按察司署司事分巡川東道僉事曹禮先提學道僉事張含輝詳奉院批據成都府屬貢監生員李培李元吉彭如珍耆老楊有功李躍龍等呈前事詞稱竊照祀事之設所以尊崇有功隆禮先賢實興起教化之大端也伏見漢諸葛武侯才兼文武德合聖賢以澹泊寧静為居躬以開誠布公為治法精忠大節炳蔚古今六合之内無不敬仰而當年惠澤尤在全川白叟黃童咸知愛戴自西晉迄明一千四百餘年廟宇長新烝嘗勿替載之史冊傳自詩歌葢確然可據也况厯來水旱災傷有禱輒應福
  國祐民實有攸藉慨遭兵火之後舊祠煨燼都人士女經過欷歔兹賴原任按察使司宋可發景行昔賢訪尋遺址鳩工庀材毅然身任重建祠宇塑侯遺像厥功告成闔郡士民共相瞻禮以手加額咸謂從此仰賴神庥殘川庶有起色方擬具詳本院特疏以
  聞請復祀典因陞廣東布政使刻期赴任未遑詳請培等思有功於國惠愛及民考之祭法允稱符合且武侯明德冠冕羣倫幸際
  盛朝宜崇祀典若使馨香罔薦何以昭式來兹况值院憲撫綏全蜀潔己勤民一本輿情以彰公好修廢舉墜在所當先伏乞俯循舊制早為
  題請用昭式廬封墓之
  聖恩兼舉崇德報功之
  大典永光俎豆千載不渝等情奉批據呈武侯精忠大節且為蜀民遺愛厯來水旱災傷有禱輒應福
  國祐民宜在祀列應否
  題請崇祀仰布政司㑹同按察司提學道查例確議報繳奉此該本司㑹同按察司提學道查議得國有祀典所以報功而古之名賢忠義大節凛然如在用能風勵後人綱維名教葢所稱功被萬世者也舉而祀之斯可以鼓舞天下而昭示來兹矣祭法曰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漢諸葛武侯神靈英爽可謂兼之矣當羣雄割據之時以一身兼將相之任顯烈精忠卓絶今古而其保乂全蜀教養斯民史冊昭然實有足據所由廟食兹土厯千四百年而莫之廢也兵燹之後舊祠已毁荒烟蔓草過者悽愴葢以厯來旱澇禱祀侯祠最為靈應今廟貌已完祀典未復據貢監生員李培李元吉彭如珍耆民楊有功李躍龍等具呈本院懇為
  題請祀典荷䝉批行查議苐蜀省屢經劫難舊案無稽然仰遵古訓祭法所載侯之應祀非止一端方今時值昇平正當講求典禮以垂永久本司道竊見山西省蒲州
  闗聖帝廟已䝉
  勅賜春秋祭祀每年現同
  文廟丁祭一並舉行况武侯與
  聖帝同仕蜀漢尢宜尊禮原其至徳畧無異同相應並崇俎豆各表忠貞用俾後人咸知觀感所謂法施於民莫大乎此也至於春秋所需備祭各季酌用銀四兩為數無幾請於缺官俸紅銀兩内照數動支年終報銷相應一並詳明伏乞俯順民情具
  題等因到據此該等看得諸葛武侯竒才天授忠義性成原其行已立朝允堪垂範後世當年保乂梁益澤被民生自晉迄明廟食已久有祠在成都府城南門外因遭兵火舊蹟無存原任按察使司今陞廣東布政使宋可發訪尋遺址請詳督撫提鎮勸諭各屬共捐俸資重新立廟兹據府屬士民呈稱厯來千四百年烝嘗勿替水旱災傷禱之輒應請復祀典以答神庥考之祭法允為符合行據布政司金儁㑹同按察司署司事分廵川東道曹禮先提學道僉事張含輝查議比照山西省蒲州
  闗聖帝廟已䝉
  勅賜春秋祭祀武侯功德方之
  聖帝同出一揆而且福祐民生弭災捍患相應並列祀典以示優崇據議每季約用祭祀銀四兩春秋二季共用銀八兩請於缺官俸紅銀内動支年終報銷思為政之體惟當順適民情况乎尊禮先賢
  尤闗興起教化則修復武侯祭祀洵屬可行今據該司道金儁等詳議前來理合具
  題伏乞
  皇上勅部議覆施行康熙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題奉
  㫖該部議奏康熙十二年正月初四日准禮部咨為武侯廟貌重新闔郡士民鼓舞懇順輿情請
  頒祀典以光前哲事禮科抄出該本部題覆四川巡撫題前事内開該等議得據四川巡撫疏稱該等看得漢諸葛武侯澤被民生有祠在成都府城南門外因遭兵火舊蹟無存共捐俸資從新立廟比照山西省蒲州
  闗聖帝廟已䝉
  勅賜春秋祭祀武侯功德方之
  聖帝相應並列祀典伏乞
  皇上勅部議覆施行等語查得諸葛武侯功髙勣著見在
  配祀
  歴代帝王廟其該撫題請諸葛武侯二次致祭之處無庸議等因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題本月二十日奉
  㫖著照該撫所奏行欽此




  四川通志巻五下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四川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