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峰文鈔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八

卷第十七 堯峰文鈔 卷第十八
清 汪琬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林佶寫刊本
卷第十九

堯峯文鈔卷十八           門人𠋫官林佶編

 誌銘八共七首

  誥封陳母張淑人墓誌銘

康熙十七年冬翰林院掌院學士子端陳先生將奔其母張淑人

之喪所司以聞 天子為之惻然 詔遣學士屯泰公喇沙里公

勞問先生於喪次 賜以乳茶挏酒四器且宣 上諭曰爾廷敬

宜勿過哀以致滅性恩意有加焉己而復命 上又問先生動止

容色如何兩學士具以對嗚呼休㢤此皆 君臣相與之異數

諸故事惟滿洲重臣始得之先生漢人也其官又甫及三品顧獨

䝉眷注優渥如此 夲朝三十餘年未嘗有也於是先生擗踊號

呼㡬絶者數矣及奉上諭然後哭有常節積五六日然後能蒲

伏踵宫傳大學士高陽公之門乞銘淑人隧道之碑公既許諾顧

又屬琬誌其壙琬按張氏世居澤州之沁水淑人則故陜西商雒

道左參政諱之屛之孫威縣知縣諱洪翼之女歸澤州陳氏則故

贈儒林郎浙江道監察御史加贈通議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

院侍讀學士諱經濟之婦今封通議大夫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

士昌期之配也與詹事公相莊者四十餘年而殁凡積三封而始

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今稱則皆用學士先生貴故也淑人自少聰頴爲翁媪所鍾愛

威縣公嘗曰若男也我張氏其可復興乎教以四子及通鑑列女

傳諸書無不成誦且能知其解妣王孺人又善理家其訓率淑人

者尺寸具有程度淑人亦善承翁媪意由是張氏諸宗黨無不賢

淑人者以女公子之貴來歸詹事公絶無纎介驕逸態一切烹飪

縫紉諸璅細必躬親之姑范太安人老而喜㓗清非淑人饋食則

不甘性端靜笑語率不苟稍暇即岀書於匵莊諷(⿱艹石)經生然素不

鬼神祈禱之事尼師巫姥尤距弗與徃來待内外大小䟽近悉

以禮其於庶出子愛之均一雖家人初不覺其異母也先是順治

初姜瓖以大同叛澤州爲賊所據賊素聞詹事公名數遣人誘致

公公數裂其書幣以惡言復之最後嬰賊怒趨衆圍公於所居之

中道莊堡公率堡中人力禦之是時淑人甫娩女即自奮曰此非

吾安寢時遂起具糗糧治酒灸佐詹事公拊循堡中人人皆感激

無異志一堡得頼以完淑人與有力焉由是陳氏諸宗黨又無不

賢淑人者淑人享年五十有九以某年月日卒於家以某年月日

卜葬於中道莊東山之原子男八淑人出者六廷敬順治戊戌

士累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充 經筵日講官起居注

教習庶吉士廷繼恩㧞貢生𠋫補國子監官出繼叔父後廷藎州

學生早夭廷愫例監生𠊱選州同知廷扆歲貢生太原府府學訓

導廷統歲貢生𠊱選知縣廷弼例監生廷翰州學生廷敬廷藎廷

愫廷統廷弼廷翰皆淑人岀也女子子五淑人岀者四適諸生盧

啓茂例監生𠊱選州同知秦光先例監生王仁堂𠊱選州同知張

中驥例監生楊健其適秦氏王氏張氏楊氏者亦皆淑人出也孫

男女七曾孫男一當學士先生之㓜也凡四子書悉淑人口授以

熟及就外傳日晡自塾中歸淑人必篝燈督課之與塾師不少異

學士既登侍從以儒學文章在 天子左右然淑人歲時必寓手

書其訓戒尤嚴於詹亊公 天子器先生日久每稱先生厚重沉

黙可屬大事方有意向用而惜其以喪去位咨嗟太息者移日用

是勞問不置先生述以告琬曰廷敬兢兢守官幸而得荷上異

恩微吾母教不及此言竟因拊胷而慟葢淑人讀書曉大義其賢

比於古之列女故其教子之效卓然可見而庶㡬耀於無窮琬老

矣無能為役然竊惟少為諸生嘗受知於提學御史道莊公公即

學士先生世父也繼又從先生游有年其能悉淑人事行者宜莫

琬若故遂忘其不敏靦顔執筆以誌淑人且謹列 上諭於前俾

先生稍紓其哀以無忘 天子休命而大慰淑人於地下倘亦淑

人之志也夫乃作銘曰

采蘩之敬葛覃之勤樛木之和鳲鳩之仁風詩所美萃於淑人淑

人如何以古律身豈惟律身曰忠與義用相夫君亦朂其子為國

良臣乃熾乃昌乃𥙿後昆幽堂有石是刻銘文久而益章洵不可

  敕封徐母劉孺人墓誌銘

孺人貴陽劉氏族大而代有顯人為前明威州知州諱琯之女年

十七歸於徐為四川右參議諱卿伯之婦廣西左參政寧菴先生

諱必逺之配享年七十有一距先生殁踰四年矣又五年祔葬先

生之兆是歲實康熙二十五年某月日也子男四人長維江寧學

生夭次時成例監生次時盛來安學生次時敏孫男女若干人於

是時成以琬故寧菴先生門下士也且嘗銘先生墓石故復屬予

銘孺人其言曰成等微孺人之教蔑由成立以至今日也先是伯

兄既夭或諷孺人為擇嗣計孺人駭曰縱我不宜子側室布子亦

何異汝乃遽為是言耶時參政府君方挈孺人赴補翰林簡討孺

人遂取側室兩人以行未㡬而孺人生成繼又兩庶母相次生盛

及敏然後孺人滋喜拊之均一雖家人見之不知其異母也敏弟

甫晬而生母遽亡孺人移置卧榻㫄省視周至飽飢寒暖惟恐少

不得所居嘗誡成兄弟曰若祖若父以清白相詒若曹當謹守先

訓讀書礪行庶㡬慰若父地下且免貽我憂至於彌留遺命諄屬

者復如之以是成兄弟自少訖長濟濟相友愛雖不敏不𫉬立取

青紫以示光寵幸而門庭肅清無子弟之過者唯孺人之教是頼

吾子可無一詞以章之乎琬曰唯唯成則又曰孺人之來歸也大

王母任太君與王父參議公王母楊太君俱在堂無恙孺人早晚

進旨甘𠊱燥濕小有疾則扶掖卧起手治湯液無不曲當兩太君

意者兩太君皆曰新婦善奉我其事王父亦然晚節嘗語成等曰

兩太君遇我厚至今諸婦逮事兩太君者惟我一人在耳言之輙

與涙俱吾外祖父母歸黔中罹於兵燹舉家殱焉孺人每歲時追

念未嘗不嗚咽涕零也其孝謹葢如此御家整而能容遇嬖媵有

過必加掩覆或終歲不用笞責家人子女孩稚者徃徃牽衣繞𰯌

視孺人如母孺人亦數出餅餌𬃷㮚飼之終日不厭性喜施予内

外以緩急告者恒斥簪珥以相賙恤其慈惠又如此素無鉛華甘

脆之好衣不兼綵食不重味尤勤於女工垂老矣猶親自補綴以

率諸婦妾事佛氏甚篤晨香夕燈不廢寒暑凡茹蔬三十餘年其

儉且勤又如此子其并爲我述之以闡諸幽琬又曰唯唯嗚呼世

之爲女子者雖有幽閒專靜婉嬺之操然而歩履不下堂梱言笑

不出門屛非若賢士大夫有勳名事蹟𭧂見於天下後世可以大

書特書者也乃若孺人行事以視二南所載葛覃小星采蘩采蘋

諸咏曾不少愧柰何使無聞焉且徐自參議公以來種德蓺善積

之家而施之國者巳載世矣孺人顧又以賢行繼之而食報猶未

竟然則子孫千億爾熾爾昌徐氏之餘慶葢未有艾也是宜銘銘

家門之榮章服之華賢哉孺人莫之矜夸有儀有則儼然儒家人

妻夀母既淑且嘉徃從夫子永栖山阿宜爾子姓秉笏垂緺越千

百年澤厚流遐刻銘於石以詔無涯

  誥封薛母三宜人墓誌銘

宜人諱寧字子安姓王氏其家世故孟縣著姓為前明處士諱某

之女年十五歸於薛為 皇朝故資政大夫禮部左侍郎弘文院

學士諱某之冡婦今大理寺右寺副名某字大武之妻大武嘗官

户部郎中故宜人得 賜今封最後從大武宦京師遇疾而殁享

年五十有四康熙十八年某月日也大武既遣其喪還詣予言曰

將葬願有銘予惟與大武偕舉進士稱同年者凡二十有六年中

間偕授户曹稱同寮者三年雖出處暌合匪一而垂老復得過從

於此予交游漸以衰落惟大武遇之如昔於相知為深銘宜人者

當莫宜予遂序而歸之按大武撰狀其述宜人平素大約謂勤儉

以佽其夫孝謹以奉其尊章觴豆腆㓗以供其夫之賓客歲時問

饋不絶以睦其娣姒與薛之諸姑姊妺逮大武伯仲析箸宜人則

指所遺翕園一區曰此園不足灌所乎吾翁無他厚産舍此非吾

需也大武述之夫亦詳且具矣雖然是猶未足㮣宜人也方大武

自曹郎入為吏科給事中賀者塡閭宜人不色喜及其被詿左遷

即大武亦不免骯髒不自聊之意而宜人顧獨安焉語大武曰歸

耳諌職誠不易稱君今而後釋重荷矣大武性微卞急又落落負

才氣不肯逆自摧折以合時俗宜人憂其如此必隨事慰勉之且

乗間數出苦語以相鐫戒訖晚歲不廢大武聞宜人言亦未嘗不

心屈也故其狀中具述宜人事行既訖則又𭬚括於篇末曰宜人

於某名曰伉儷而實有朋友之益焉然則宜人洵賢矣㢤今夫女

子之賢者考之於經不過率其烹飪澣漱紡績補綴之恒以義豐

家以禮正内而己至於安窮而輕逹善世而諧衆在吾黨猶或難

之豈閨房婉娩者之及知㢤觀宜人所以勸勉大武者則宜人之

賢又加於詩若禮之所謂賢也生子男子三長宏聲次同聲皆縣

學生次振聲子女子一壻諸生禹卜年孫男女五卜地在縣之某

郷某原其葬以某年月日銘曰

君子友之家人宜之宗親婣黨㒺不儀之燦燦者翣轔轔者輀逹

於幽宫宜人之棲某藏萬年不陊不𡗝欲知宜人眎此銘詩

  李母常孺人墓誌

李母常孺人故廵撫河南右副都御史諱某之女來適李氏實內

閣中書舍人諱某之婦諸生諱某之室而順治戊戌科進士前推

官念慈之母也孺人殁踰五十有三年太公始殁是時孺人己前

葬矣又踰七年念慈將啓孺人壙與太公合命琬誌太公墓琬文

既成不及詳孺人事行念慈又以為請悉如所以請太公文者而

其詞加悲念慈曰吾母與吾父生同歲其月日稍先於吾父享年

僅十有九其殁也念慈纔生相去旬有四日耳痛哉吾母以念慈

之故免身得疾而遂致此也吾父傷念慈不及見吾母賜以所遺

手澤二俾藏篋衍中其一爲𧚌定小册子若干葉其一為嬰兒襖

一襲小𠕋率吾母侍外王母疾時所録其間記症𠊱之進退藥物

之加減無不悉具字畫端楷清勁得曹娥碑筆意兒襖則鍼線整

密䘳領熨貼以重華縀為之色正紅吾父指謂念慈此𠕋故汝母

手筆又手自𧚌定者也此襖亦汝母縫紉豫為免身備者也汝見

之如見汝母之音容笑語及其為人之孝謹儉勤也念慈既泣受

命不敢不視又不忍細視也至今歲時享祀即出而陳之每一展

輙哀號㡬絶痛㢤自王公貴卿下至行路販負之人莫不有母生

事死哀莫不可以自盡獨念慈㓜不得識母顔長不得奉母養天

乎天乎念慈何辜何罹荼毒(⿱艹石)此極也吾子不爲之文何以稍慰

念兹乎遂再拜且曰念慈嘗聞諸先王母矣王母謂念慈汝母性

聰慧知讀書作字尤善女紅以女公子來我家初未嘗有驕惰色

凡吾飲食衣衽㫄及㸑濯之事必躬執之不以委婢媪也吾有所

欲以屬汝母未嘗不愜吾意其來我家也最晚汝伯母輩皆年長

矣汝母不以貴介失長㓜禮故先後中悉和順相欽愛御臧𫉬寛

嚴有法由是内外絶無間言王母每言之必愀然移時念慈亦淚

涔涔覆面葢外王母亦嘗云爾此吾母事行之槩也其他則外王

母與王母不及言吾父亦不言念慈俱不能知也按孺人卒於崇

禎某年月日葬於某年月日又以某年月日合太公柩而祔焉琬

竊感念慈悲母之詞距母殁殆六十年矣顧愈久而愈不衰故復

誌之使刻寘壙中其繼扈孺人亦賢屺瞻㓜時頼其拊育訓誨甚

至并附誌於後云

  顧母何孺人墓誌銘

吾邑顧公君升之改葬也其長君開林既乞牧齋錢先生爲之誌

若銘及祔其母何孺人則又介吾友盧子定三命予誌而銘之予

惟牧齋先生在前明素有譽望家居則以文章爲𦒿㝛官中朝則

以氣節爲黨魁凡所撰述皆名當時而垂後世故能爲顧公重若

予則淺學鄙儒自分見棄於郷曲有日矣顧欲使操筆附牧齋之

後得母靦然汗顏也與而定三猶督之不己於是手開林所作行

畧讀而太息曰予何能爲孺人重若孺人之行則足以重予文矣

當孺人之歸公公病疫將革羣醫投藥不效孺人晝夜涕泣爲焚

香𥸤天願以身代疾遂有瘳孺人亦無恙中外知者悉傳述以爲

異其後復與公相莊者逾二十年然則孺人之迫而𥸤𥸤而應也

其偶然乎抑其誠足以動天而夙昔之孝敬果足以格幽𠖇耶吾

舉不能知也然嘗考之於詩矣彼葛覃之躬節儉螽斯之宜男子

采蘩之共祭祀樛木小星之不妬忌降而訖於草蟲野有死麕之

守禮自將𩔖不出閨房女徳之常非有竒節髙義震駭時俗孔子

猶錄其章句以首十五國風而為舉世勸况乎孺人之行卓卓可

道如此豈非聖人之所深嘉而極予者耶惜乎當世既無孔子吳

中士大夫亦未有表𭧂其事以見諸詩歌者而賢如孺人則又不

可以無傳也故詳述之以塞開林之請庶㡬予之文其得藉孺人

以重與行畧又稱孺人善持門户米鹽纎碎具有程法歲時周恤

其𡠉妺至老無怠也此葢他女子所難而在孺人則皆細行可畧

也顧公諱世竣君升其字長洲歲貢生世系詳牧齋所作誌中孺

人祖一貫吳縣學生世所稱仁孝王少湖先生髙弟也考思佐妣

楊氏子男二人長韡即開林長洲學生次芳菁康熙丙午科舉人

女五人壻某某孫男十一人孫女八人曾孫男女三十人享年七

十有五墓在陸墓之寥字圩銘曰

金縢之册周書是載維臣於君爲壇請代亦越女師以事所天其

誠感神與之偕全餘慶緜緜詒爾孫子濡染詩書蟬聮奮起佳㢤

寢丘有柏有檟有楸有松同穴於斯如金石之固以不騫崩

  敕贈喬母潘孺人墓誌銘

予徃以薦舉抵京師嘗介家舟次與寳應喬子石林定交舟次落

筆妙天下於人少所許可顧獨推服石林才學不去口且謂石林

之成名也實其母先孺人教之於是石林亦介舟次屬予銘其母

墓葢距孺人之殁二十餘年矣石林之言曰吾母姓潘氏先世有

諱塤者以都御史廵撫河南平青羊山賊有功載在前史其髙祖

也吾外祖父諱叔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雲南馬龍州知州母仲孺人吾母生而頴異

爲父母所鍾愛外祖母雅好讀書故吾母亦好書外祖母雅工五

七字詩故吾母亦善詩先府君喪吾前妣王孺人吾母年十九來

歸即操家政既而府君以御史官京師吾母方家居有同官來廵

鹽者知府君之不受賂遺也乃私餽白金二百兩於家吾母固辭

曰金至二百非交際恒禮也卒拒不受府君廵按浙江副都御史

陳乾陽以書屬薦貪吏府君不聽而遽劾之用是觸乾陽怒及囘

道誣奏府君所薦非是得旨鐫職府君索乾陽書將上諸朝吾母

執不與報曰發人私書昔賢所耻茶香酒熟待君偕隠久矣府君

始大悅服明之亡也吾母流涕累日作絶命詩四章置衣帶間𨵵

戸自縊爲家人所覺故得免最後萊補諸生吾母忽忽不樂復作

詩一章畧叙其所以教萊者以深有負於前四詩爲愧其通曉大

節多𩔖此吾母既好書遂能博知經史府君晚隠柘溪之上杜門

謝客坐卧一小樓吾母數舉古人出處成敗以相質且以慰安府

君府君喜曰汝眞吾益友此吾母之爲婦道者然也前妣王孺人

生吾兩兄曰邁曰英又生吳氏長姊至吾母歸時兄姊皆長矣吾

母婚男嫁女晝夜拮据鮮違禮者尤篤愛兩兄然待之嚴甚兄嘗

游飲至中夜吾母燒燭端坐讀書於堂中必俟其歸然後寢既而

兩兄寤訖不敢夜飲其督責萊益嚴萊出或侵夜始還吾母怒必

今長跪逹旦葢府君生萊也晚故稍示寛假而吾母以為不當驕

而縱之輙賦戒子詩示意焉自是萊嚴吾母過於府君又視庶母

所生兩㓜弟不異己出疾方革猶諄諄以屬萊與兩兄也此吾母

之為母道者然也予因以其言質諸舟次舟次為石林同郡又嘗

同硯席又有婚姻之好其稱述孺人與石林言悉合則孺人之賢

信矣府君諱可聘天啓二年進士累官河南道監察御史孺人封

安人以子貴復贈今稱卒於順治十有四年享年四十有九生子

女各一子即萊也字石林康熙六年進士今官翰林院編修方為

 天子所知駸駸貴顯未己女嫁劉士壯孫男三崇烈太學生崇

讓歲貢生崇修女六長適進士劉國黻次適歲貢生丘璋次許舟

次子宸褒次許太學生朱經次許黄之鈞次㓜其王孺人及側出

子女俱詳御史府君誌中府君葬柘谿而孺人之墓在鄭府莊距

柘谿凡二里銘曰

詩三百篇孔子所采女子諸詩葢莫善於衞之二姜顧予猶喟其

貞而入於變哀而近於傷也孰如孺人彤管有煒賢婦賢母隃古

列女厥封若堂棲𩲸於此敢作銘詩永告來裔

  李母顧孺人墓誌銘

李氏世居嘉興長水之上當勝國末有李曉令先生諱應者以文

章氣節著聞東南晚歲鬱鬱失意客死粤中其配顧孺人躬拊諸

子督以讀書修行晨夕不怠嘗述先生語曰窮逹命也但俾吾有

子為通儒為善人足矣否則雖錢萬緡爵三公非吾望也以故李

氏諸子次第嶷然成立伯曰繩逺字斯年仲曰良年字武曾叔曰

符字分虎率皆器識雄邁論議卓犖所學則迆演淹貫悉逹於用

為詩賦古文髙筆雅韻可歌可誦間出新拔句輙絶去晚近窶陋

畦徑同縣曹侍郞秋岳雅推轂後輩極口首稱之浙東西呼為三

李逺近交游知三李者未嘗不歸重孺人之善教其婚姻宗黨知

孺人者又未嘗不推服三李之善承其母教也武曾北游京師舉

朝士大夫熟習其氏名而予尤與之相得文譽籍籍在人耳目間

最後應博學宏儒舉諸儒並集 闕下是時武曾學益髙聲價益

大噪凡名卿巨公悉爭先延致求識武曾面私屈指揣摩以為必

李生也當首是選者語聞諸儒則譁應曰然既而竟中忌者襆被

出國門矣衆遂搤掔攢額代為武曾懊惜及武曾歸省孺人於家

孺人安之再述先生前語從容曰古人有言吾期汝以志養非祿

養也母子間怡然慰勞絶不以屈抑見於色辭嗟乎在孺人母子

則得之矣如國家失才賢何如當路者以人事君之道何今逺距

舉宏辭時且五六年矣武曾尚浮沉諸生中斯年分虎亦如之誰

之不如而褐衣徒歩相率旅食於四方也豈誠先生所云命耶孺

人顧氏考廣東左布政使元鏡妣吳淑人性警敏識大體以女公

子為翁姥所鍾愛遣嫁甚腆曉令先生喜豪俠賓友襍沓造門供

張贈遺費擿匳中物畧罄孺人不少愠亦不少顧恤也事君姑沈

及少姑張盡得其懽自先生之殁家事遂落一手搘拄門戸檢校

米鹽屛當𧚌槖用以迎婦送女辛勤者凡若干年昆弟奉布政公

遺指分與孺人田二頃他産稱是笑曰吾嫁時所齎安在此亦命

耳柰何復以吾故減昆弟産卒不受少習孝經毛詩小戴禮列女

傳及唐人詩集背誦無失忘長從布政公官署書牘㫄午輙代削

荅草以進尤工於詩與先生倡和甚夥既居先生喪悉取稾焚之

曰吾不忍憶和詩時也遂一意歸命佛乗稍作偈頌道所得而己

疾革不亂出簪珥衣襦徧給家人與訣曰吾期至矣康熙二十一

年某月日也享年六十有九諸子卜以明年某月日合葬先生之

墓子男五季曰震逺早夭又側出㓜子曰嗣逺女三壻曰祝翼銓

曰諸生徐章曰鄭魯孫男四女五曾孫男一同縣繆山人天士評

孺人夫婦詩曰先生遭喪亂其辭多憂憤感激而孺人每佐以達

人語不入兒女曹纎豓氣習惜乎其稾既焚予不及見也銘曰

内則邈矣世無女師有儀有德孺人之思手⿸疒豕 -- 瘃足瘏以支坎坷孰

慰其心有子克荷孺人在堂諸子羣趨教之誨之遺澤父書孺人

在室子則出游秉是懿訓譽問乃遒維天之報視爾所積積既厚

矣報未十一嗟爾後人宜昌宜熾天久斯定盇姑俟之




  康熙辛未閏七月中旬竹聲柏影軒寫

堯峯文鈔卷十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