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註釋音辯唐柳先生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

卷第二 增廣註釋音辯唐柳先生集 卷第三
唐 柳宗元 撰 宋 童宗說 注釋 宋 張敦頤 音辯 宋 潘緯音義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卷第四

増廣註釋音辯唐柳先生集卷之三

 論

   封建論

天地果無𥘉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𥘉乎吾不得而

知之也然則孰爲近曰有𥘉爲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

去之也𫝑不可也𫝑之來一本下有則字其生人之𥘉乎不𥘉無以

有封建封建非聖人意也彼其𥘉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側 侁

切文選注云聚皃鹿豕狉狉音丕狸子曰 狉潘云衆皃人不能搏噬音愽而且無

毛羽莫克自奉自衛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爲用者也夫假

物者必爭爭而不巳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聽命焉其智而

明者所伏必衆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

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爲羣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後有兵

有德又有大者衆羣之長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屬於是有

諸侯之列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一本又字下有有字下同諸侯

之列又就而𦗟命焉以安其封於是有方伯連帥之𩔖則其

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連帥之𩔖又就而聽命以安

其人然後天下㑹於一是故有里胥而後有縣大夫有縣大

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後

有天子自天子至於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聖人意也𫝑也夫堯舜禹湯之事逺矣及有周而

甚詳周有天下裂土田而𤓰分之設五等邦羣后布履星羅

履一本作濩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爲朝覲㑹同離爲守臣

扞城守舒救切扞音干詩公侯干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

礼記郊特牲篇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歴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

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魯武公以二子括與戯見宣王王立

戯仲山甫諌不听魯公卒囯人殺戯而立括出囯語陵夷迄於幽厲王室東徙而自列

爲諸侯一本下有矣字厥後問鼎之輕重者有之左傳宣公三年楚莊王問鼎之小大

輕重杜預注云示欲偪周取天下射王中肩者有之左傳桓公五年鄭祝聃射周王中肩伐凡

伯誅萇弘者有之萇音長左傳𨼆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又哀三年周人殺萇弘天下乖盭

無君君之心余以爲周之䘮乆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

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掉徒弔切尾大不掉遂判爲十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謂魯斉晋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合爲七國合一本作吞謂秦楚燕斉韓魏趙

威分于陪臣之邦謂田氏⿱𫂁么 -- 簒韓魏趙分晋國殄於後封之秦秦伯益之後其末孫

非子周恭王封為附庸及秦仲之孫㐮公救周周室東迁始列為諸侯則周之敗端其在乎此

矣秦有天下裂都㑹而爲之郡邑廢侯衛而爲之守宰據天

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於掌握之内此其所

以爲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一本无其字亟役萬人

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挺謫戍之徒陳勝呉廣等圜視而合從

子容大呼而成羣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

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並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

也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數年之間奔命扶傷而不暇而一本作之困平城髙祖七年病流矢

十二年擊黥布為流矢所中因病而崩陵遲不救者三代後乃謀臣獻畫而離

削自守矣武帝時主父偃請分王囯封其子弟而侯囯遂弱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

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継漢而帝者

雖百代可知也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爲宜也然猶

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將

而無叛州叛將謂藩鎭節度使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或者曰封建者

必私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

思遷其秩而巳何能理乎理一作治余又非之周之事跡断可見

矣列侯驕盈黷貨事戎黷音讀亊戎謂用兵大凡亂國多理國寡侯伯

不得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

於制不在於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

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

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失在於

政不在於制秦事然也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

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

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後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

彰姦利浚財怙𫝑作威大刻于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

謂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漢知孟舒於田叔得魏尚於馮唐

孟舒魏尚並守雲中聞黄霸之明審頴川覩汲黯之簡靖淮陽太守拜之可

也復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輯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

得以賞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設使

漢室盡城邑而侯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巳孟舒魏尚之

術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導之拜受而

退巳違矣一本違矣上有斯必二字下令而削之締交合從之謀締丁計切從將

周於同列則相顧裂眦眦亦作眥疾智切目匡也勃然而起幸而不起

則削其半削其半民猶瘁矣SKchar(⿱艹石)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

事然也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

兵謹擇守則理平矣或者又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

而促尤非所謂知理者也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魏

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聞延祚今矯而變之垂二百祀

大業彌固何繫於諸侯哉或者又以爲殷周聖王也而不革

其制固不當復議也是大不然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巳

也蓋以諸侯歸殷者三千焉資以黜夏湯不得而廢歸周者

八百焉資以勝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爲安仍之以爲俗

湯武之所不得巳也夫不得巳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於己

也私其衛於子孫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爲制公之大者也

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然而公天

下之端自秦始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

不肖者居下而後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丗而理繼丗而

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將欲

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聽則又有丗大夫丗食禄邑以盡

其封略聖賢生于其時亦無以立於天下封建有爲之也豈

聖人之制使至於是乎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𫝑也

   四維論

管子以禮義廉恥爲四維見管子牧民篇吾疑非管子之言也彼所

謂廉者曰不蔽惡也丗人之命廉者曰不苟得也所謂恥者

曰不從枉也丗人之命恥者曰羞爲非也然則二者果義歟

非歟吾見其有二維未見其所以爲四也夫不蔽惡者豈不

以蔽惡爲不義而去之乎夫不苟得者豈不以苟得爲不義

而不爲乎雖不從枉與羞爲非皆然然則廉與恥義之小節

也不得與義抗而爲維聖人之所以立天下曰仁義仁主恩

義主斷恩者親之斷有冝之而理道畢矣蹈之斯爲道得之

斯爲德履之斯爲禮誠之斯爲信皆由其所之而異名今管

氏所以爲維者殆非聖人之所立乎又曰一維絶則傾二維

絶則危三維絶則覆四維絶則滅(⿱艹石)義之絶則廉與恥其果

存乎廉與恥存則義果絶乎人旣蔽惡矣茍得矣諸本作而從枉

矣爲非而無羞矣則義果存乎使管子庸人也則爲此言管

子而少知理道則四維者非管子之言也

   天爵論

柳子曰仁義忠信先儒名以爲天爵見孟未之盡也夫天之

責斯人也則付剛健純粹於其躬倬爲至靈倬音大者聖神

其次賢能所謂貴也剛健之氣鍾於人也爲志得之者運行

而可大悠乆而不息拳拳於得善孜孜於嗜學則志者其一

端耳純粹之氣注於人也爲明得之者爽逹而先覺鑒照而

無隱盹盹於獨見盹音淵淵於黙識則明者又其一端耳明

離爲天之用𢘆乆爲天之道舉斯二者人倫之要盡是焉故

善言天爵者不必在道德忠信明與志而巳矣道德之於人

猶隂陽之於天也仁義忠信猶春秋冬夏也舉明離之用運

𢘆乆之道所以成四時而行隂陽也宣無隱之明著不息之

志所以備四美而冨道德也故人有好學不倦而迷其道撓

其志者撓女巧切擾也明之不至耳有照物無遺而蕩其性脫其守

者志之不至耳明以鑒之志以取之役用其道德之本舒布

其五常之質充之而彌六合播之而奮百代聖賢之事也然

則聖賢之異愚也職此而巳使仲尼之志之眀可得而奪則

庸夫矣授之於庸夫則仲尼矣(⿱艹石)乃明之逺邇志之𢘆乆庸

非天爵之有級哉故聖人曰敏以求之明之謂也爲之不猒

志之謂也道德與五常存乎人者也克明而有常受於天者

也嗚呼後之學者盡力於所及焉一本所字上有斯字或曰子所謂天

付之者(⿱艹石)開府庫焉量而與之耶曰否其各合乎氣者也莊

周言天曰自然吾取之

   守道論

或問曰守道不如守官出左傳照公十九年何如對曰是非聖人之言

傳之者誤也官也者道之器也離之非也未有守官而失道

守道而失官之事者一有也字是固非聖人言乃傳之者誤也

夫皮冠者是虞人之物也物者道之凖也守其物由其準

而後其道存焉苟舎之是失道也凡聖人之所以爲經紀爲

名物無非道者命之曰官官是以行吾道云爾官是一本作命是

故立之君臣官府夜裳輿馬章綬之數㑹朝表著周旋行列

之等行音航左昭十一年注朝内列位常處謂之表著是道之所存也則又示之典

命書制符壐奏復之文叅伍殷輔陪臺之役周礼太宰注参謂郷三人伍謂

大夫五人殷衆也謂衆上輔府史庶人在官者陪䑓出左昭公七年是道之所由也則又勸之

以爵禄慶賞之美懲之以黜逺鞭扑梏拲斬殺之慘逺去声扑普卜

切擊也字從手梏居沃切手械也拲居悚居玉二切兩手共械是道之所行也故自天子至

于庶民咸守其經分扶問而無有失道者和之至也失其物

去其準道從而䘮矣易其小者而大者亦從而䘮矣古者居

其位思死其官可易而失之哉禮記曰道合則服從不可則

礼記内則篇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然則失其道而

居其官者古之人不與也是故在上不爲抗在下不爲損矢

人者不爲不仁函人者不爲仁率其職司其局交相致以全

其工也工一本作公易位而處各安其分而道逹於天下也一本作矣

且夫官所以行道也而曰守道不如守官蓋亦䘮其本矣未

有守官而失道守道而失官之事者也一本無之亊字是非聖人之

言傳之者誤也果矣

   時令論上論礼記月令

吕氏春秋十二紀漢儒論以爲月令措諸禮以爲大法焉其

言有十二月七十有二候迎日歩氣以追寒暑之序𩔖其物

冝而逆爲之備聖人之作也然而聖人之道不窮異以爲神

不引天以爲髙利於人備於事如斯而巳矣𮗚月令之說

以合五事配五行而施其政令離聖人之道不亦逺乎凡政

令之作有俟時而行之者有不俟時而行之者是故孟春修

封疆端徑術上古定切下音遂出礼記相土冝無聚大衆季春利堤防逹

溝瀆止田獵備蠶器合牛馬百工無悖於時孟夏無起土功

無發大衆觀農勉人仲夏班馬政聚百藥季夏行水殺草糞

田疇美土疆土功兵事不作孟秋納材葦仲秋勸人種麥季

秋休百工人皆入室具衣裘舉五榖之要合秩芻養犧牲趨

人収歛趨逡遇切疾也一音促務蓄菜伐薪爲炭孟冬築城郭穿竇窖

音豆修囷倉囷區倫切圎廪謹蓋藏勞農以休息之勞郎到切収水澤之

賦仲冬伐木取竹箭季冬講武習射御出五榖種計耦耕具

田器合諸侯制百縣輕重之法貢賦之數斯固俟時而行之

所謂敬授人時者也其餘郊廟百祀亦古之遺典不可以廢

誠使古之爲政者非春無以布德和令行慶施恵養㓜少省

囹圄省息井切察也囹圄音零語獄也賜貧窮禮賢者非夏無以賛傑俊遂

賢良舉長大行爵出禄断薄刑决小罪節嗜慾静百官非秋

無以選士勵兵任有功誅𭧂慢明好惡修法制養衰老申嚴

百刑斬殺必當丁浪非冬無以賞死事恤孤寡舉阿黨易關

易去來商旅審門閭正貴戚近習罷官之無事者去器之

無用者則其闕政亦以繁矣斯固不俟時而行之者也變天

之道絶地之理亂人之紀舎孟春則可以有事乎作淫巧以

蕩上心舎季春則可以爲之者乎夫如是内不可以納於君

心外不可以施於人事勿書之可也又曰反時令則有飄風

𭧂雨霜雪水潦大旱沈隂氛霧寒暖之氣大疫風欬鼽𡁲瘧

寒疥癘之疾欬苦代切鼽音求月令云人多鼽說文病寒鼻塞也𡁲丁計切鼻觧氣螟蝗五榖

𤓰⿰夸𤓰 -- 瓠果實不成蓬蒿藜莠並興之異女災胎夭傷水火之訛

夭烏老切㓂戎來入相掠力灼切又音諒奪也兵革並起道路不通邊境不

寜土地分裂四鄙入堡流亡遷徙之變(⿱艹石)是者特瞽史之語

非出於聖人者也然則夏后周公之典逸矣

   時令論下

或者曰月令之所作以爲君人者法也蓋非爲聦明睿智者

爲之將慮後代有昏昧傲誕而肆于人上忽先王之典舉而

廢之近而取之(⿱艹石)陳隋之季是也故取仁義禮智信之事附

于時令俾時至而有以發之也不爲之二有時字將因循放蕩而

皆無其意焉爾於是又爲之言五行之反戾相蕩相摩妖災

說以震動于厥心古之所以防昏亂之術也今子發而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之使前人之奥祕布露顯明則後之人而又何憚耶曰聖人

之爲教立中道以示于後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謂之五

常言可以常行者也一本行字下有之字防昏亂之術爲之勤然書

於方𠕋興亡治亂之致永守是而不去也未聞其威之以怪

而使之時而爲善所以滋其怠傲而忘理也語怪而威之所

以熾其昏邪淫惑而爲禱禳厭勝鬼怪之事以大亂于人也

厭一涉切塞也且吾子以爲畏𠕋書之多孰與畏人之言使愕

言仁義利害焯乎列于其前而猶不悟焯音灼明也奚暇顧月令

哉是故聖人爲大經以存其直道將以遺後丗之君臣必言

其中正而去其竒衺上居冝切下与邪字同二字出周礼其有嚚然而不顧者

雖聖人復生無如之何又何𠕋書之有(⿱艹石)陳隋之季𭧂戾淫

放則無不爲矣求之二史豈復有行月令之事者乎然而其

臣可勁悍者爭而與之言先王之道猶十百而一遂焉然則

月令之無益於陳隋亦固矣立大中去大惑捨是而曰聖人

之道吾未信也用吾子之說罪我者雖窮萬丗吾無憾焉爾

   㫁刑論上

   㫁刑論下

余旣爲断刑論断都玩切或者以釋刑復於余其辭云云余不得

巳而爲之一言焉夫聖人之爲賞罰者非他所以懲𭄿者也

賞務速而後有𭄿罰務速而後有懲必曰賞以春夏而刑以

秋冬出左傳㐮公二十六年而謂之至理者僞也使秋爲善者一本秋下有冬

必俟春夏而後賞則爲善者必怠春爲不善者一本春下有夏字

必俟秋冬而後罰則爲不善者必懈爲善者怠爲不善者懈

是敺天下之人而入於罪也⿰區支 -- 敺音區下同⿰區支 -- 敺天下之人入於罪又

緩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所以不措也一本刑下有之字必使爲

善者不越月踰時而得其賞則人勇而有勸焉爲不善者不

越月踰時而得其罰則人懼而有懲焉爲善者日以有勸爲

不善者日以有懲是⿰區支 -- 敺天下之人而從善逺罪也⿰區支 -- 敺天下之

人而從善逺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或者務言

天而不言人是惑於道者也胡不謀之人心以熟吾道吾道

之盡而人化乎一本作矣是知蒼蒼者焉能與吾事而暇知之哉

果以爲天時之可得順大和之可得致則全吾道而得之矣

全吾道而不得者非所謂天也非所謂大和也是亦必無而

巳矣又何必枉吾之道曲順其時以謟是物哉吾固知順時

之得天不如順人順道之得天也何也使犯死者自春而窮

其辭欲死不可得貫三木三木謂項手足皆有械加連鎻而致之獄更

大暑者數月更平声一本作吏痒不得搔痺不得摇痺必至切足氣不至病

不得摩飢不得時而食渇不得時而飲目不得瞑莫定支不

得舒怨號之聲怨音𡨚號平声聞於里人如是而大和之不傷天時

之不逆是亦必無而巳矣彼其所宜得者死而巳也又(⿱艹石)

焉何哉或者乃以爲雪霜者天之經也雷霆者天之權也非

常之罪不時可以殺人之𫞐也當刑者必順時而殺人之經

也是又不然夫雷霆雪霜者特一氣耳非有心於物者也聖

人有心於物者也春夏之有雷霆也或發而震破巨石裂大

木木石豈爲非常之罪也哉秋冬之有霜雪也舉草木而殘

之草木豈有非常之罪也哉彼豈有懲於物也哉彼無所懲

則效之者惑也果以爲仁必知經智必知權是又未盡於經

權之道也何也經也者常也權也者逹經者也皆仁智之事

也離之滋惑矣經非權則泥乃計權非經則悖是二者強名

也曰當張云丁浪切下同斯盡之矣當也者大中之道也離而爲名

大中之器用也知經而不知權不知經者也知權而不知經

不知權者也偏知而謂之智不智者也偏守而謂之仁不仁

者也知經者不以異物害吾道知權者不以常人怫吾慮合

之於一而不疑者信于道而巳者也且古之所以言天者蓋

以愚蚩蚩者耳非爲聦明睿智者設也或者之未逹不思之

甚也

   辨侵伐論

    在集賢院爲徵天下兵討淮西作時德宗貞元十五年討呉少誠

春秋之說曰凡師有鍾鼓曰伐無曰侵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句周禮大

司馬九伐之法曰賊賢害人則伐之負固不服則侵之然則

所謂伐之者聲其惡於天下也聲其惡於天下必有以厭于

天下之心夫然後得行焉古之守臣有朘人之財朘一作没一作私一

作傷童云音宣縮也危人之生而又害賢人者内必棄於其人外必棄

於諸侯從而後加伐焉動必克矣然猶校德而後舉量力而

後㑹備三有餘而以用其人一曰義有餘二曰人力有餘三

曰貨食有餘是三者大備則又立其禮正其名脩其辭其害

物也小則誥誓徴令不過其隣雖大不出所暴非有逆天地

横四海者不以動天下之師故師不踰時而功成焉斯爲人

之舉也故公之公之而鍾鼓作焉夫所謂侵之者獨以其負

固不服而壅王命也内以保其人外不犯於諸侯其過惡不

足暴於天下暴音致文告修文德而又不變然後以師問焉

是爲制命之舉非爲人之舉也故私之私之故鍾鼓不作斯

聖人之所志也周道旣瓌兵車之𮜿交於天下而罕知侵伐

之端焉是故以無道而正無道者有之以無道而正有道者

有之不増德而以遂威者又有之故丗日亂一變而至於戰

國而生人耗矣是以有其力無其財君子不以動衆有其力

有其財無其義君子不以帥師合是三者而明其公私之說

而後可焉嗚呼後之用師者有能𮗚其侵伐之論則善矣

   六逆論

春秋左氏言衛州吁之事因載六逆之說左傳𨼆公三年曰賤妨貴

少陵長逺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六者亂之本也余謂

少陵長小加大淫破義是三者固誠爲亂矣然其所謂賤妨

貴逺間親新間舊雖爲理之本可也何必曰亂夫所謂賤妨

貴者蓋斥言擇嗣之道子以母貴者也(⿱艹石)貴而愚賤而聖且

賢以是而妨之其爲理本大矣而可捨之以從斯言乎此其

不可固也夫所謂逺間親新間舊者蓋言任用者之道也

无者使親而舊者愚逺而新者聖且賢以是而間之其爲理

本亦大矣又可捨之以從斯言乎必從斯言而亂天下謂之

師古訓可乎此又不可者也嗚呼是三者擇君置臣之事天

下理亂之本也一本之下有大字爲書者執斯言著一定之論以遺

後代上智之人固不惑于是一本有矣字自中人而降守以爲大

據而以致敗亂者敗一作賊固不乏焉晉厲死而悼公入乃理

成公十八年宋襄嗣而子魚退乃亂子魚名目夷宋㐮之庶兄亊見左傳僖公八年貴不

足尚也秦用張䘵而黜穰侯乃安張禄范雎也穰侯魏冉也史記秦昭王亊魏相

成璜而踈呉起乃危成璜謂魏成翟璜史記魏文侯事親不足與也苻氏進

王猛而殺樊丗乃興晋載記苻堅胡亥任趙髙而族李斯乃滅

舊不足恃也顧所信何如耳然則斯言殆可以廢矣噫古

之言理者罕能盡其說建一言立一辭則臲𠨜而不安童云⿰亻児 -- 倪

結切𠨜五忽切不安也潘本作甈云諸韻並作甈項書作杌隉後荅許原兆書甈瓦固此甈字非甈音中列切

謂之是可也謂之非亦可也混然而巳教於後丗莫知其

所以去就明者慨然將定其是非則拘儒瞽生相與羣而咻

童云咻音休又况羽切皆痛念声也以爲狂爲怪而欲丗之多有知者可乎

夫中人可以及化者天下爲不少矣然而罕有知聖人之道

則固爲書者之罪也





増廣註釋音辯唐柳先生集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