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复杂的技术我们也能掌握
多复杂的技术我们也能掌握 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革命大批判组 1970年10月22日 |
|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我厂广大革命群众,对从外国进口的设备和技术实行“一用、二批、三改”的方针,组成以工人为主体的有革命技术人员和革命干部参加的“三结合”小组,把锦纶短纤维这套洋设备进行了系统的技术改革,突破了“复杂的工艺”、“复杂的设备”、“复杂的技术”的“禁区”,闯出了一条我国锦纶短纤维生产的新路。
在锦纶短纤维技术改革过程中,有些受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毒害较深的人,曾经表示怀疑:“这么复杂的东西,能搞得成吗?”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复杂和简单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也可以互相转化。有些简单的东西,当我们还没有认识的时候,总显得很复杂。有些复杂的东西,当我们认识了它,也就成为简单的了。
在从外国进口的设备和技术中,有些本来是很简单的东西,外国资产阶级或是为了实行技术垄断,进行经济侵略,或是受到形而上学和唯心论的束缚,却故意搞得很玄虚,很复杂。对于这些东西,我们决不可迷信,把它看得神乎其神。工人同志在锦纶短纤维的生产中,发现后加工部分工艺流程长,设备庞大,复杂得不得了。其中有个淋洗设备,价值几十万元,重达十几吨,结构也极烦琐。这是很不合理的。他们破除迷信,大胆改革,用一个简单的装置就代替了原来复杂的设备,节约了大量的水电汽,而产品质量完全合乎标准。
毛主席教导我们:“当你对一件事物还不了解时,往往是害怕的。正如蛇一样,当人们还不了解它、没有掌握它的特性时,感到十分害怕,但是,一旦了解了它,掌握了它的特性和弱点,就不再害怕了,而且可以捉住它。”对于任何复杂的东西,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大胆革新,不要被它的复杂所吓倒。我们只要通过不断实践,掌握了它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也就可以使它变成简单的东西。
我们在锦纶短纤维技术改革中,首先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改革纺丝聚合管。纺丝聚合管是锦纶短纤维生产的“心脏”,曾经被认为是个“禁区”。因为工艺条件和温度控制比较复杂,按照外国资料记载,如果管壁的加热装置不能使管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就会使原料在管内出现冻结状态,根本无法纺丝。因此,有人主张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一些改革,不要大动干戈。这种思想一出现,工人群众就坚决反对。他们满怀革命豪情地表示:胸怀朝阳闯新路,突破“禁区”攀高峰,一定要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三结合”小组的同志运用毛主席的唯物辩证法,对原来的纺丝聚合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掌握了聚合管的内在联系,于是一大堆复杂的东西就再也不是那么复杂了。为了防止原料在聚合管内冻结,做到加热可靠稳定,他们应用了一种新技术。用一根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的纺丝聚合管取代了原来的聚合管。产量高,质量均匀,操作方便,造价低,达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 在锦纶短纤维技术改革中,需要高流量纺丝计量泵。因为技术复杂,加工精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曾断言我们不能制造。“三结合”小组的同志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指示,决心当动手派。他们大胆研究,反复试验,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一无设备、二无资料的条件下,闯过了材料处理、机件加工的道道难关,终于把复杂而精密的高流量纺丝计量泵制造了出来,大长了无产阶级的志气,大灭了资产阶级的威风。 锦纶短纤维技术改革后,工序削减了四道,设备去掉了十五台,工艺流程缩短了三分之一,产量翻了一番。事实充分证明,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就会有无比的勇敢和智慧,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掌握任何事物的规律性,变复杂的东西为简单的东西,破旧创新,在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中无往而不胜。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