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威武不屈
——赞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就义”一场 |
|
在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江青同志的亲自指导下,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经过精益求精的再次加工,以更加雄壮威武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主义的文艺舞台上。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洪常青、吴清华。
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员应该作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红色娘子军》中的党代表洪常青,正是这样一个集中了无产阶级优秀品质的光辉典型。全剧始终把他放在戏剧矛盾的关键位置予以突出,特别是“就义”一场,非常深刻、非常完美地揭示了洪常青的内心世界:既表现了他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革命理想。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千方百计地去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红色娘子军》中“就义”一场的艺术处理,遵循了这一指示,调动了各方面的艺术要素,以最完美的造型,最挺拔的舞蹈动作,最雄浑有力的音乐,最中心的舞台位置,成功地塑造了洪常青高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一
编辑为了塑造高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对旧芭蕾艺术进行了一场彻底的革命。旧芭蕾艺术是以女演员为主的,男演员只是起一种扶扶托托的“活把杆”的作用,动作单调贫乏。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为了抹煞党的领导,也以“芭蕾特点”为借口,反对在《红色娘子军》中突出男主人公,千方百计地削弱和歪曲洪常青的形象。江青同志率领着革命文艺战士,同这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把洪常青作为全剧的第一主人公,打破了芭蕾艺术必须以女演员为主的陈规旧例,成功地塑造了这个高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内容的根本变革,必然导致形式的彻底变革。芭蕾旧有的一些舞蹈手段要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内容,不仅远远不够用了,而且那种在表现洋才子佳人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什么“典雅、轻盈”的艺术风格,只能有损于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必须彻底的加以改造。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遵循毛主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伟大方针,正确地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它批判地借鉴了西洋芭蕾中一些有用的艺术技巧,并吸收了中国古典戏剧和民族舞蹈中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有机地将这些东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创造了崭新的、无产阶级的舞蹈艺术。
根据江青同志的指示,“就义”一场为洪常青设计了最稳定的造型和最挺拔的动作。英雄人物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应是一尊完美的雕象。舞蹈是运用形体动作来表达内容的艺术,在动与静的对比中,要注重造型,突出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形象。“就义”一场运用了京剧的“亮相”,通过许多优美、稳定的造型,表现了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各个侧面,给人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例如,洪常青在敌人的簇拥下走上台时,怒目直视,傲然挺立,犹如泰山巍然不动,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革命气节。再如,洪常青侧耳细听远处传来的《娘子军连歌》的造型,那向前方伸出的右手微微颤抖,两眼闪耀着喜悦的光芒,十分真切地刻画了洪常青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就义时的造型,吸取了生活中理头发、整衣领以及高呼革命口号等动作,在熊熊的火光中,洪常青举起右拳,昂首挺胸,顶天立地,显示了共产主义战士壮阔的胸怀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这三个稳定的造型,集中刻画了洪常青就义时坚定无畏的精神面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现实生活出发,从表现英雄人物出发,“就义”一场中洪常青的独舞,对旧芭蕾的舞蹈动作进行了彻底的革命。例如,旧芭蕾的台步,是脚跟不着地,踮起脚尖走的,这是为了表现那些王子、贵族的“翩翩风度”。为了表现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坚决抛弃这种台步。“就义”一场中洪常青的步伐,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每一步都很坚定,一起一落都非常细致。洪常青斥敌时候的步伐,吸收了京剧跑圆场的大步,又使之生活化,有力地突出了洪常青勇敢、沉着的性格特点。再如,手的位置,在旧芭蕾中早已成了凝固的程式,十分呆板,整个上身的姿态都很简单。在洪常青的独舞中,手势十分丰富,许多动作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演化出来或从京剧身段中借鉴来的,如端枪、拍胸等等。在洪常青以手指点敌的大幅度动作中,就运用了京剧中的“剑指”,这个动作和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情绪相配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虽然演员没有说话,但是,从那强烈的手势和奔放的步伐中,我们看到了洪常青蔑视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就义”一场中洪常青的独舞在运用旧有的艺术手段时,都是从内容出发的。因此,不论古的、洋的艺术手段,一经改造,就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京剧武生身段中表现英武、刚强的人物常用的“拍胸”、“飞脚”、“片腿”、“盖腿”等动作,经过改造以后,非常恰当地刻画了洪常青“为革命粉身碎骨也心甘”的英勇、顽强的性格;旧芭蕾中大幅度的跳跃、急促的旋转等技巧和民族形式相结合,犹如雄鹰展翅,凌空飞翔,生动地表现了洪常青内心的激愤和他那“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就义”一场中洪常青的独舞,创造了西洋芭蕾艺术中前所未有的最新、最美的舞蹈,它是无产阶级舞蹈艺术的杰出典范。
二
编辑舞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何处理舞剧中舞蹈和音乐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江青同志根据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提出了无产阶级舞剧音乐的创作原则:音乐要从内容出发,要服从舞蹈,要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服务。《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创作,打破了“舞蹈解释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等资产阶级艺术法则,既遵循了舞蹈为主、音乐为辅的总的前提,又不是消极地跟随动作,而是积极地配合舞蹈、戏剧并加深其表现内容,是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重要手段。
“就义”一场的音乐写得非常出色。它既有气势,又有意境,音乐语言简练,音乐形象生动感人,单就音乐本身来说,就是一首完美、深刻的交响诗。但整个音乐的布局又是和戏剧情节紧密配合的,它和舞蹈结合得非常和谐,成了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洪常青在就义前的一大段具有舞剧特色的“内心独白”,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这一段慢板在艺术上是很感人的。它除了出色地运用了舞蹈造型和哑剧表现手法以外,音乐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十分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产生了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面对着南霸天的威逼利诱,洪常青愤怒地甩开了架他上场的团丁。这时,他浮想联翩。在小提琴深沉的低音区和大提琴饱满的高音区同度演奏的主调中,洪常青伸出双手,迈着缓慢的步子,进入了战斗的回忆。这时,弦乐的拨弦和竖琴的单音重复着固定的节奏,在空旷、深远的音乐背景中,几种不同的木管乐器交替演奏着《娘子军连歌》的旋律。洪常青侧耳细听着轻轻传来的这一熟悉的音调,脸上现出兴奋的笑容,右手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内心按捺不住的激动。就象李玉和在刑场看到了“革命的红旗高举起”、“新中国似朝阳光照人间”一样,他看到了革命根据地红旗招展,娘子军连在成长壮大,敌人在仓皇溃逃,红军正在胜利前进。这时,音乐中出现了有力的小鼓声,由低到高,由弱到强,扣人心弦。洪常青象战士听到战鼓的召唤,作出端枪的姿势,迈着坚定、沉着的步伐,向战斗的行列走去……。
“就义”一场的音乐在刻画英雄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不仅有深度,也具有广度。从洪常青上场直至牺牲,都运用了常青主调,并根据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思想情绪,作了变化和发展,既做到了简明扼要,又做到了丰富多采,深刻地展现了英雄人物精神世界的各个侧面。在洪常青被团丁架上来之前,乐队奏出光辉、宏伟的洪常青的音乐主调,从气势上压倒了敌人。紧接着的那段抒情慢板,洪常青的音乐主调变得十分深沉,富于感情,充分体现出他对敌人的恨,对同志、对人民的爱,及其崇高的革命理想。从洪常青夺过“退兵书”到撕碎它之前的那段激情的舞蹈,仍以洪常青的音乐主调变化发展,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突出了他不屈的坚强意志。当洪常青撕碎“退兵书”扔到南霸天脸上后,音乐达到高潮,犹如万马奔腾、江河直泻,配合着洪常青的大跳和旋转,把他怒斥敌人的豪迈气概充分烘托了出来。最后,在庄严、雄伟的《国际歌》声中,洪常青从容不迫,慷慨就义。乐队全奏的《国际歌》,气势非常磅礴,在洪常青走上火堆、挥拳高呼口号时,又出现了人声伴唱的《国际歌》的旋律,更加悲壮、激昂,达到了全剧的最高峰!在《国际歌》声中,我们看到了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的崇高形象,看到了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的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看到了革命的风暴席卷全球,漫天的狂飙、大海的怒涛,正在荡涤着旧世界的一切污泥浊水!这是英雄的颂歌,这是无产阶级的战歌!
三
编辑江青同志在《谈京剧革命》一文中说过:“要考虑是坐在哪一边?是坐在正面人物一边,还是坐在反面人物一边?”正确处理正反面人物的关系,是一个立场问题,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文艺舞台上由哪一个阶级专政的问题。
“就义”一场的舞台调度,千方百计地突出了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洪常青。从地位来看,洪常青位于舞台的中心,他驾驭着整个舞台,纵横于舞台的各个空间,而南霸天和众匪徒则始终靠边站,在舞台上英雄人物一直处于压倒的优势。从画面上看,洪常青的独舞运用了舞蹈构图的多种样式,几乎包括了舞台上常用的各个角度、线路,而南霸天等人物没有一个完整的画面,他们在各种场合都是起陪衬的作用。从高度来看,洪常青是越来越高,反面人物却越来越低:在洪常青傲然挺立时,匪徒们跪在两边;洪常青凌空跳跃时,南霸天等众匪龟缩一团;当洪常青慷慨就义走上高台时,众匪徒则完全趴在地下。这是何等强烈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洪常青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完美地表现出来了。
舞台美术的设计,同样是为了烘托洪常青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从服装来看,所有反面人物都身着黑衣,而洪常青却是一身灰军装,衬托出鲜红的领章。临刑前他从容整理衣领,那红领章显得越发鲜艳夺目。从灯光来看,灰暗的天幕表现了敌人的末日即将来到,红军攻进椰林寨时天幕上出现了万道霞光,表现烈士的鲜血换取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给洪常青的追光用的是红光,对南霸天和众匪徒则打的是绿光,尤其是洪常青就义时,全部红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熊熊火光映照出革命先烈大义凛然的崇高形象,象征着英雄在烈火中永生,令人肃然起敬。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遵循了毛主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洪常青这样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这是江青同志为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立下的丰功伟绩。我们要以江青同志为榜样,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塑造出更多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而奋斗,使我们的文艺永远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的战斗武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