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大學衍義補
卷四
卷五 


卷四



○廣陳言之路

《書·益稷》:帝曰:「來,禹。汝亦昌言。」蔡沈曰:「昌言,盛德之言。」

陳櫟曰:「舜、禹好善之心無窮,當時昌言滿前,舜猶渴聞不倦,方使禹亦如皋陶之昌言,此舜好善無窮之心也。」

臣按:帝舜以皋陶既陳知人安民之謨,因呼禹使陳其善言。此可見聖人之心,未嘗自聖,世雖已治而猶有願治之心,言雖畢陳而恒有渴聞之念,此帝世所以君無失德、事無過舉而民無失所者歟。

予違汝弼,汝無麵從,退有後言。

蔡沈曰:「違,戾也。言我有違戾於道,爾當弼正其失,爾無麵諛以為是而背毀以為非。」

呂祖謙曰:「舜非有慊而畏人之後言,非容受未至而致人之後言,禹又非欺君而為麵是背非者。聖人畏敬無已,惟恐過之不聞、言之不盡,故其求之之切如此。」

臣按:帝舜之德、有虞之治,萬世不可加焉者也,舜之所行豈有背於道者哉?而猶求臣下之弼正,尤恐其面前或相從順而既退之後又復有言也。後世人主無帝舜萬分之一,己有過失惟恐臣下之有言,一有面折廷諍者斥責輒加之,寧受人之面諛而不恤人之背言,此其過惡所以益彰而治效所以不古若歟。

《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朱熹曰:「舜之所以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邇言者淺近之言,猶必察焉,其無遺善可知。然於其言之未善者則隱而不宣,其善者則播而不匿,其廣大光明又如此,則人孰不樂告以善哉?兩端謂眾論不同之極致,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小大、厚薄之類。於善之中又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用之,則其擇之審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權度精切不差,何以與此。」

孟子曰:「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朱熹曰:「禹拜昌言,蓋不待有過而能屈己以受天下之善。舜之所為又有大於禹者,善與人同,公天下之善而不為私也,己未善則無所係吝而舍以從人,人有善則不待勉強而取之於己,此善與人同之目也。」

臣按:聖人之所以聖者,以其生稟聰明,能知人之所不能知;備有眾善,能有人之所不能有者也。帝舜不恃其知而好問察於眾人,舍己之善而樂取善於眾人,是蓋能以天下之知為知、眾人之善為善者也。惟其知眾人之知,是故其知愈大;有眾人之善,是故其善愈備。知大而善備,此聖人所以益聖,而舜所以為百王之盛帝也歟。

《書·胤征》曰:每歲孟春,遒人(宣令之官)以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於時警眾之器)徇於路,官(以職言)(以道言)相規(規正人君之得失),工(工,百工也)執藝事(技藝之事)以諫,其或不恭(不能規諫是謂不恭),邦有常刑。

臣按:三代盛時,人君為治惟恐一行之不或謹,一事之不或舉,一臣之或非其人,鰓鰓焉以求誨於其下,非徒朝廷之上、輔弼之臣朝夕納誨、隨時規諫而已也,又於每歲孟春之月使宣令之官振木鐸以徇於道路之間,使夫官之有職任者、師之有道德者鹹相規正,胥教誨於其君焉。不特此也,於凡百工之人莫不使之執其技藝之事以諫諍於其君,如伶州鳩諫周景王之匱財罷民、匠師慶諫魯莊公之丹楹刻桷是已,蓋百工技藝之事至理存焉,理無往而不在,故言無微而可忽也。

《說命》: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我也)德。」

蔡沈曰:「此下命說之辭。朝夕納誨者,無時不進善言也。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與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高宗既相說,處之以師傅之職,而又命之朝夕納誨,以輔台德,可謂知所本矣。」

呂祖謙曰:「高宗見道明,故知頃刻不可無賢人之言。」

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三日雨為霖)

蔡沈曰:「高宗托物以喻望說納誨之切,三語雖若一意,然一節深一節也。」王安石曰:「作礪使成己,舟楫使濟難,霖雨使澤民。」啟(開也)乃心,沃(灌溉也)朕心。

蔡沈曰:「啟乃心者,開其心而無隱;沃朕心者,溉我心而厭飫。」

若藥弗瞑眩(飲藥而毒謂之瞑眩),厥疾弗瘳(愈也);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

蔡沈曰:「弗瞑眩,喻臣之言不苦口也;弗視地,喻我之行無所見也。」

王炎曰:「己之有失,非說之苦口不能藥;己之不明,非說之開導不能行。」

臣按:高宗爰立傅說作相,置諸其左右,未遑他事,首命之以朝夕納誨以輔己德,可謂知所本矣。置之於左右,是欲說無處而不在也;誨之於朝夕,是欲說無時而不言也。望之切至,喻之以金之礪、川之舟楫、大旱之霖雨,以見己之必資於相臣之納誨,其切有如此者。然猶以物為比也,至若譬之以苦口之藥、跣足之行,則又以身之所病、足之所傷者為喻,其望於說者益切矣。然猶以形言也,至其所謂啟心、沃心之言,是欲君臣之間心心相契,有如土壤之焦而受江河之潤,其漸涵浸漬而入,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者矣。高宗求誨於相臣其切如此,此其所以嘉靖殷邦而為三代之令王也歟。

說復於王曰:「惟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後克聖,臣不命其承,疇(誰也)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蔡沈曰:「木從繩喻後從諫,明諫之決不可不受也。然高宗當求受言於己,不必責進言於臣。君果從諫,臣雖不命猶且承之,況命之如此,誰敢不敬順其美命乎?」

臣按:此乃傅說答高宗納誨之命言之也。先儒有言,從諫者人君作聖之功、人臣進言之機也。高宗欲資之於人,故以納誨責其臣;傅說使反求諸己,故以從諫之道望其君。納誨者相臣之職,從諫者人君之道也。

王曰:「旨哉,說。乃言惟服(行也),乃不良於言,予罔聞於行。」

蔡沈曰:「古人於飲食之美者必以旨言之,蓋有味其言也。高宗讚美說之所言,謂可服行,使汝不善於言則我無所聞而行之也。」

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王忱不艱,允協於先王成德,惟說不言有厥咎(罪也)。」

蔡沈曰:「高宗方味說之所言,而說以為得於耳者非難,行於身者為難。王忱信之亦不為難,信可合成湯之成德。說於是而猶有所不言,則有其罪矣。」

臣按:高宗望傅說以有言,而說勸高宗以力行。說之意以為,王能行而說不言則咎在說,說能言而王不行則咎在王不在說也。嗚呼,若高宗者可謂切於求諫,而傅說者可謂忠於事君者矣。故備載其君臣相與之辭以示萬世之法。

《詩·小雅·雨無正》其第三章曰:如何昊天(呼天而訴之也),辟言(法言也)不信。如彼行邁(往也),則靡所臻。

蘇軾曰:「君子呼天而告之曰:奈何哉,法度之言,王終莫肯信者,如人恣行而忘反,我不知其所至矣。」

輔廣曰:「法度之言聽而行之,則績效隨見,有所底止。今既不聽法度之言,則如猖狂妄行者亦將何所底止哉?」

其四章曰:戎(兵也)成不退,饑成不遂(進也)。曾我甗禦(近侍也),憯憯(憂貌)日瘁(病也)。凡百君子,莫肯用訊(告也)。聽言則答,譖言則退。

朱熹曰:「言兵寇已成而王之為惡不退,饑饉已成而王之遷善不遂,使我甗禦之臣憂之而慘慘日瘁也。凡百君子莫肯以是告王者,雖王有問而欲聽其言則亦答之而已,不敢盡言也。一有譖言及己則皆退而離居,莫肯夙夜朝夕於王矣。其意若曰,王雖不善,而君臣之義豈可若是恝(無憂貌)乎?」

朱善曰:「聽言則答謂告君不盡其誠也,譖言則退謂隱身遠避其禍也。斯人也,愛君不如愛身之厚,憂國不如憂家之深,其自為計則得矣,而以君臣之大義責之能無愧乎?」

其五章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病也)。哿(可也)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

朱熹曰:「言之忠者,當世之所謂不能言者也,故非但出諸口而適以瘁其躬。佞人之言,當世所謂能言者也,故巧好其言如水之流,無所凝滯而使其身處於安樂之地。蓋亂世昏主,惡忠言而好諛佞類如此。」

臣按:此詩,先儒謂正大夫離居之後,抃禦之臣(若今之近侍)在君左右而不得盡言親見,當時之為公、卿、大夫者可以言而不肯言,而為之君者非徒不責其言,有所言者反以之為病,言才出諸口,罪已加其身。彼夫緘默以保祿位者,當言者不能直言,不當言者乃巧為之辭說,以取容自處其身於安佚之地,其自為計則得矣,如吾君何?此詩所以作也。人君居清燕之時,試因詩言以察時事,反而求諸朝廷之間、臣僚之內,其肯盡言為國者誰歟?詩所謂「聽言則答,譖言則退」,無乃今日臣僚中亦有類此者歟?所謂「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在吾今日亦有此等情態否歟?吾之臣子無乃亦有出言以為病而受禍患者歟?其間亦或有不肯出言而自處其身於休逸之地者歟?凡其終日剟剟於吾殿陛之前得於聞聽者,安知其所以應對承順者,非詩人所謂巧言如流者歟?有一於此,則必反其所為,使凡內而抃禦、外而公、卿與夫百官、庶姓皆得以盡言,言者有賞而得以處休,不言者有罪而維躬是瘁,毋使一旦馴致夫衰亂之世,如成周之季,然則朝廷無壅蔽之患而宗社免危亡之禍矣。

《大雅·板》之篇曰:先民(古之賢人也)有言,詢於芻蕘(采薪者)

臣按:古人所以詢問及於芻蕘者,誠以淺近之言至理存焉,不可以其淺近而忽之也。籲,以采薪之夫而其言猶在所不棄,況公、卿百執事乎?

《桑柔》第十章曰:維此聖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朱熹曰:「聖人炳於幾先,所視而言者,無遠而不察。愚人不知禍之將至,而反狂以喜,今用事者蓋如此。我非不能言也,如此畏忌何哉?言王暴虐,人不敢諫也。」

臣按:禍亂之至必有幾先,苟有智勇者皆能知之於未形之先,人君容受直言,彼有見者皆得以言之於上,使其知所以預備而早防之,則禍亂不作矣。為人上者,其尚毋使一世之人畏忌而不敢言哉。孟子曰:「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籲,不仁而可與言,尚免亡敗之禍,況未至於不仁者哉?

《左傳》:襄公十四年,師曠曰:「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為之貳(卿佐),使師保之勿使過度,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卿置側室(支子之官)、大夫有貳宗(宗子之副貳者)、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隸牧圉皆有親昵,以相輔佐也。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補(補其愆過)(察其得失)其政。史為書(謂太史君舉則書),瞽為詩,工(樂人)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商旅於市,百工獻藝,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正月孟春,於是乎有之,諫失常也(有遒人徇路之事)。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也。」

臣按:師曠始曰「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終曰「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由是言觀之,可見人之生也雖有貴賤,皆稟天地之性,然人人不能皆循其所固有而或至於失之,是以上天於眾人之中立其一人以為萬民之牧,使不失其性焉。非固假是崇高富貴之位以畀之,使其恣肆於民上以快其所欲也,若是則是棄天地之性矣。天意豈若是哉?是以受天命居民上者,兢兢業業惟民失其性是懼,孜孜汲汲以求善言,隨時隨處而資規誨、箴諫之益,惟恐棄天地生人之性,負天命立君之意,悖上天愛民之心。

《國語》:周厲王虐,國人謗王。王怒,得衛巫(衛國之巫),使監(察也)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不敢發言,以目相視而已)。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防也)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詩以諷之),瞽(無目者)獻典(樂典也),史(掌書者)獻書,師(小師也)(箴刺缺失),瞍(無眸子曰瞍)(賦公、卿、列士所獻之詩),闍(有眸子而無見者)(弦歌諷誦箴諫之語),百工諫(百工各執其技事以諫),庶人傳語(庶人卑不能直達,傳其語以達王也),近臣盡規(近侍之臣盡其規正),親戚補察(父兄、宗屬補察其過),瞽(樂師也)、史(太史也)教誨,耆、艾修之(耆、艾,老者,師傅之屬),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臣按:召公之所以為厲王告者,是即三代盛王所以求言納諫之實跡也。三代之王未必人人皆賢聖也,而其所以為治後世輒推之以為不可及者,誠以當是之時人人得言,左右前後無非敢言之人,詞章曲藝無非規正之具,善則勸之以必行,否則沮之而必止。幾方萌而已遏,過不著而外聞,是以政無悖事、國無謗言而天下享和平之治,有以也夫。

漢文帝二年,詔曰:「朕聞之,天生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適見於天災孰大焉。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托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惟二三執政猶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丐以啟告朕,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

臣按:此後世人主以災異求言之始。自文帝因日食下此詔,後凡遇日食與夫地震、山崩、水旱、疾疫之類,皆下詔求言,遂為故事。此亦人君克謹天戒之一端。天下國家之事,每因災害皆許人指言得失,則人君時時得以聞過失與其知見之所不及,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則天下國家其有不治也哉?

文帝每朝,郎從官上書疏,未嘗不止輦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嘗不稱善。

臣按:三代以下,稱帝王之賢者文帝也。帝之善政非止一端,而好言納諫尤其盛德焉。後世人主於封章之入固有未嘗一經目者,況敢犯其行輦而欲其止而受之乎?可用者未必肯用,不可用者輒加之罪,心知其善而口非之者亦有矣,況本不善而稱其善乎。籲,若文帝者,可謂百世帝王之師矣。

帝又嘗下詔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也。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

胡寅曰:「妖言令之始設也,必謂其搖民惑眾,有奸宄賊亂之意。及其失也,則暴君、權臣假此名以警懼中外,塞言路也。故賈誼論秦曰:『忠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夫忠臣為上盡忠深計,其言必剴切君身,探未然之事,陳危亡之戒,不止於近在目前者。自小人觀之曰:『是特揚君過以賣直,其未然之事、危亡之形,汝安得知之?殆誹謗妖言耳。』此策既行,使中外之人鉗口結舌,人君不聞其過,淪於危亡而不悟。夫既以忠諫深計為誹謗妖言,則指鹿為馬、指野鳥為鸞,蝗生則曰不食嘉穀,歲饑則曰路無餓殍,凡賢否是非、治亂得失,一切反理詭道,倒言而逆說之,欺惑世主,使淪於危亡,其罪豈特誹謗之比,其為妖也不亦大乎?嗚呼,文帝除此令,其享國長世宜哉。」

臣按:秦法有誹謗妖言之禁,至是文帝始除之。籲,文帝既除之矣,後世人臣上言而乃猶坐以誹謗妖言之罪,何哉?是襲亡秦之跡也。

十五年,詔曰:「昔者大禹勤求賢士,施及方外,四極之內,舟車所至、人跡所及靡不聞命,以輔其不逮。近者獻其明,遠者通厥聰,比善戮力以翼天子,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長咺。高皇帝親除大害、去亂從,並建豪英以為官師,為諫爭輔天子之闕而翼戴漢宗也。今朕獲執天下之正,以承宗廟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明弗能燭而智不能治,此大夫之所著聞也,故詔有司,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帥其志,以選賢良明於國家之大體、通於人事之終始及能直言極諫者各有人數,將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當此三道,朕甚嘉之,故登大夫於朝,親諭朕志。大夫其上三道之要及永惟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寧四者之闕,悉陳其志,毋有所隱,上以薦先帝之宗廟,下以興萬民之休利,著之於篇,朕親覽焉。」

臣按:此後世人主發策策士求言之始。自文帝下此詔後,後世臨軒策士蓋本諸此,是亦人主求言之一端也。然惟應故事而已,求其真能明國家之大體、通人事之始終及能直言極諫,疏君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寧如此詔者,蓋鮮矣。萬一有之,能聽納其言而見之於施行者尤為鮮焉。甚者反因其言之切直而黜退之,如唐文宗之於劉綖者焉。惟宋仁宗時,考官以蘇轍對策切直欲黜之,仁宗曰:「朕以直言取人而以直言棄之,人其謂我何?」斯言也,可以為後世人主策士求言之法(此因策士求言)

唐高祖時,孫伏伽詣闕以三事上諫。帝大悅,因謂裴寂曰:「隋末無道,上下相蒙,主則驕矜,臣惟諂佞,上不聞過,下不盡忠,至使社稷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撥亂反正,念在安人,比每虛心接待,冀聞讜言,然惟李綱差盡忠款,伏伽可謂誠直,餘人猶踵弊風,俯首而已,豈朕所望哉?」

臣按:高祖創業之君,故知前代所以致亡之道。所謂上下相蒙,主驕矜而臣諂佞,上不聞過,下不盡忠,至使社稷傾危,身死匹夫之手,此數言者切中末世君臣之弊,讀之使人凜然,有天下國家者可不念哉!

太宗謂侍臣曰:「夫人臣之對帝王多順旨而不逆,甘言以取容。朕今發問欲聞己過,卿等須言朕愆失。」長孫無忌等咸曰:「陛下聖化致太平,臣等不見其失。」劉洎曰:「陛下化高萬古,誠如無忌等言,然頃上書有不稱旨者,或麵加窮詰,無不慚退,非獎進言者之路。」帝曰:「卿言是也,當為卿改之。」

臣按:人之常情,少有過失恒懼人言,稍涉疑似輒加怪責,況萬乘之君乎?太宗發問欲知己過,責臣下言其愆失,可以為百世帝王之法矣。厥後繼體之君高宗亦謂其臣曰:「往日侍奉膝下,見五品以上論事或有仗下,麵奏或有進狀,論者終日不絕,豈今時無事,公等何不言也?自今以後宜數論事,若不能麵奏,任各進狀。」憲宗亦謂其臣曰:「朕讀《貞觀政要》,以太宗神武,每有一事少涉過差,群臣進諫者往復數四,況朕寡昧,自今每有事不得中者,卿須十論,不得一二而已。」籲,二帝之言若此,豈非太宗詒謀之善,故其子若孫得於觀感而興起效法也哉?

太宗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共、鯀、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台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帝曰:「善。」

臣按:三代以下,好諫之君以唐太宗為稱首。陸贄嘗舉以告其君曰:「太宗以虛受為治本,以直言為國華,有面折廷諍者必為霽雷霆之威而明言獎納,有上封獻議者必為黜心意之欲而手敕褒揚,故得有過必知,知而必改,存致雍熙之化,沒齊堯舜之名。此後世人主所當取法者。」

太宗神采英毅,群臣進見皆失舉措,太宗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開規諫。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自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弑,世基亦誅。公輩宜用為戒,事有得失無惜盡言。」

臣按:賈山告漢文帝有曰:「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勢重非特萬鈞也。開道而求諫,和顏色而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又況於縱欲恣暴,惡聞其過乎?震之以威,壓之以重,則雖有堯舜之智、孟賁之勇,豈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則人主不得聞其過,社稷危矣。」今觀太宗每於臣下奏事而假以辭色,使之得以盡言而無懼,蓋有合於賈山之說,其視後世人主恐臣下盡言厲色嚴威以臨之者,蓋霄壤矣。中舉末世君臣為戒,欲其臣下遇有得失毋惜盡言,其言儆切,可為世戒。

陸贄言於其君(德宗)曰:「古語有之,順旨者愛所由來,逆意者惡所從至,故人臣皆爭順旨而避逆意,非忘家為國、捐身成君者,誰能犯顏色、觸忌諱,建一言、開一說哉?是以哲後興王知其若此,求諫如不及,納善如轉圜,諒直者嘉之,訐犯者義之,愚淺者恕之,狂誕者容之。仍慮驕汰之易滋而忠實之不聞也,於是置敢諫之鼓、植告善之旌、垂戒慎之鞀、立司過之士。猶懼其未也,又設官制以言為常,由是有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尚恐其怠也,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於路而振警之,官司相規,工執藝事以諫,其或不恭,邦有常刑。然非明智不能招直言,非聖德不能求過行,招直則其智彌大,求過則其德彌光。惟衰亂之朝、暗惑之主,則必諱其過行、忿其直言,以阿諛為納忠,以諫諍為揚惡,怨溢於下國而耳不欲聞,腥德達於上天而心不求悟,迨乎顛覆猶未知非。情之昏迷乃至於是,故明者廣納以成德,暗者獨用而敗身,成敗之途千古相襲,與敗同轍者罔不覆,與成同軌者罔不昌,自當矯夏癸、殷辛拒諫飾非之慝,協大禹、成湯拜言改過之誠,士無賢愚咸宜錄用,言無大小皆務招延,固不可有忤逆之嫌、甘辛之忌也。夫君人者以眾智為智,以眾心為心,恒恐一夫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豈但從諫不咈而已哉,乃至求謗言、聽輿誦。葑菲不以下體而不采,故英華靡遺;芻蕘不以賤品而不詢,故幽隱必達。晉文聽輿人之誦而霸業興,虞舜設誹謗之木而帝德廣,斯實聖賢之高躅,陛下何疾焉?」又曰:「虞舜察邇言故能成聖化,晉文聽輿誦故能恢霸功。《大雅》有詢於芻蕘之言,《洪範》有謀及庶人之義,是則聖賢為理,務詢眾心,不敢忽細微,不敢侮鰥寡。侈言無驗不必用,質言當理不必違,遜於誌者不必然,逆於心者不必否,異於人者不必是,同於眾者不必非,辭拙而效速者不必愚,言甘而利重者不必智。是皆考之以實、慮之以終,其用無他,惟善所在,則可以盡天下之理、見天下之心。臣每讀史書,見亂多治少,因懷感歎,嘗試思之,竊謂為下者莫不願忠,為上者莫不求治,然而下每苦上之不治,上每苦下之不忠,若是者何?兩情不通故也。下之情莫不願達於上,上之情莫不求知於下,然而下恒苦上之難達,上恒苦下之難知,若是者何?九弊不去故也。所謂九弊者,上有其六而下有其三,好勝人、恥聞過、騁辨給、衒聰明、厲威嚴、恣強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諂諛、顧望、畏忄耎,此三者臣下之弊也。上好勝必甘於佞辭,上恥過必忌於直諫,如是,則下之諂諛者順旨而忠實之語不聞矣;上騁辨給必剿說而折人以言,上銜聰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詐,如是,則下之顧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辭不盡矣;上厲威必不能降情以接物,上恣愎必不能引咎以受規,如是,則下之畏忄耎者避罪而情理之說不申矣。夫以區域之廣大、生靈之眾多、宮闕之重深、高卑之限隔,自黎獻而上獲睹至尊之光景者逾億兆而無一焉,就獲睹之中得接言議者又千萬無一,幸而得接者猶有九弊居其間,則上下之情所通鮮矣。」

臣按:後世人臣之善諫其君者無如贄,贄之此疏論人君聽言納諫之道無餘蘊矣。臣謹詳載於篇,伏睹其篇末,又曰:「理亂之戒,前哲備言之矣;安危之效,歷代嘗試之矣。舊典盡在,殷鑒足征,其於措置施為,在陛下明識所擇耳。伏願廣接下之道,開獎善之門,弘納諫之懷,勵推誠之美。其接下也,待之以禮,煦之以和,虛心以盡其言,端意以詳其理,不御人以給,不自衒以明,不以先覺為能,不以臆度為智,不形好惡以招諂,不大聲色以示威。」又曰:「其納諫也,以補過為心,以求過為急,以能改其過為善,以得聞其過為明。故諫者多,表我之能好;諫者直,示我之能容;諫者之狂誣,明我之能恕;諫者之漏泄,彰我之能從。有一於斯,皆為盛德。」斯言也誠萬世人君聽言納諫之龜鑒,臣不復他有所言,請即是以為九重獻。

宋太祖建隆二年,詔令每月內殿起居百官以次轉對,並指陳時政得失,事有急切,許非時入閣上章,不候次對。

高宗詔:「自今後,行在百官日輪一員麵對,朕當虛寧以聽其言。」

臣按:唐人有轉對之制,宋太祖因之許令百官以次轉對,遂為一代之法。終宋之世,君得以親其臣,臣得以近其君,言論之間得以相接,上下之情得以交通,非惟得以周知天下之事、下民之情,而凡臣下才器之高下、學識之淺深、心術之邪正亦終於是得以見焉。

哲宗初即位,首召司馬光,至告其君曰:「《周易》天地交則為《泰》,不交則為《否》。君父天也,臣民地也,是故君降心以訪問,臣竭誠以獻替,則庶政修治、邦家乂安。君惡逆耳之言,臣營便身之計,則下情壅蔽,眾心離叛。近年士大夫以偷安苟容為智,危言正論為狂,是致下情蔽而不上通,上恩壅而不下達,閭閻愁苦痛心疾首而上不得知,明主憂勤宵衣旰食而下無所訴。公私兩困,盜賊已繁,猶賴上帝垂休,歲不大饑,祖宗貽謀,人無異志,不然則天下之勢可不為之寒心乎?臣愚以為,今日所宜先者莫若明下詔書,廣開言路,不以有官無官之人,應有知朝政闕失及民間疾苦者,並許進實封狀,盡情極言。在京則於鼓院投下,畫時進入;在外則於州軍投下,附遞奏聞,皆不得取責副本,強有抑退。陛下於聽政之暇略賜省察,其義理精當者即施行其言而顯擢其人,其次取其所長舍其所短,其狂愚鄙陋無可采取者報聞罷去亦不加罪。如此則嘉言日進,群情無隱,陛下雖深居九重,四海之事如指諸掌,舉措施為惟其所欲,乃治安之原、太平之基也。群臣若有沮難者,其人必有奸惡畏人指陳,專欲壅蔽聰明,此不可不察。」

臣按:哲宗初政,召司馬光於洛,問光所當先者,光首上此疏,且以謂治安之原、太平之基在此。臣竊以為,光之此疏非獨當時人君所當知,實萬世人君所當知者也。臣嘗因是而通論之,言者心之聲也,人心有所蘊必假言以發之。帝王莫如堯,堯以言為試人之則;聖賢莫如孔子,孔子以言為知人之本。是則言之為言,其所關係之大有如此者,是以自古帝王既自謹其所言,尤必求人之言以為己助,因人之言以為己鑒。聞則拜之,聽則納之,卑辭以誘之,厚禮以招之,多方以來之,博問以盡之,和顏悅色以受之,大心宏度以容之,或為之科目如所謂直言、極諫者,或為之設官如所謂拾遺、補闕者,或因災眚而下詔以求,或因患難而責己以訪,或為輪對之制使人人得以自達,或設登聞之鼓使事事得以上聞,無非求天下之言,以成天下之治,以通天下之情。是以陳言而善者則立賞以勸之,傳曰「興王賞諫臣」是也;當言不言者則制刑以威之,《書》曰「臣下不匡其刑墨」是也;言雖過於訐直有所不堪忍者,亦容以受之而不加之以罪,史曰「殺諫臣者其國必亡」是也。夫如是,則嘉言罔攸伏,君德之修否、朝廷之闕失、臣下之賢佞、民生之休戚,皆因言以達之於上,有以為思患豫防之計而不至於噬臍無及之悔,則天下國家永無危亡之患矣。昔晉平公問於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持祿而不極諫,小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得上通,此患之大者。」嗚呼,患而謂之大,豈非言路不通其患必至於危亡也哉?是故天下之患莫大於人君處危亡之地而不自知,人臣知危亡之禍而不敢言。為人上者誠能廣陳言之路,弘容言之量,言之善者有賞,言之非者無罪,當言而不言者有罰,則大臣不至於持祿,小臣不至於畏罪,而下情上通矣。天下國家又豈有危亡之患哉?故曰治安之原、太平之基在此,伏惟聖明留意。

以上廣陳言之路

 卷三 ↑返回頂部 卷五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