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騙

(重定向自大小骗
運命 大小騙
作者:魯迅
1936年
「小童擋駕」
本作品收錄於《花邊文學
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上海《申报·自由谈》,署名:鄧當世

  「文壇」上的醜事,這兩年來真也揭發得不少了:剪貼,瞎抄,販賣,假冒。不過不可究詰的事情還有,只因爲我們看慣了,不再留心牠。

  名人的題簽,雖然字不見得一定寫的好,但只在表示這書的作者或出版者認識名人,和内容並無關係,是算不得騙人的。可疑的是「校閱」。校閱的腳色,自然是名人、學者、教授。然而這些先生們自己卻並無關于這一門學問的著作。所以真的校閱了没有是一個問題;即使真的校閱了,那校閱是否真的可靠又是一個問題。但再加校閱,給以批評的文章,我們卻很少見。

  還有一種是「編輯」。這編輯者,也大抵是名人,因這名,就使讀者覺得那書的可靠。但這是也很可疑的。如果那書上有些序跋,我們還可以由那文章,思想,斷定牠是否真是這人所編輯,但市上所陳列的書,常有翻开便是目錄,叫你一點也摸不着頭腦的。這怎麼靠得住?至于大部的各門类的刊物的所謂「主編」,那是這位名人竟上至天空,下至地底,無不通曉了,「無爲而無不爲」,倒使我們無須再加以揣測。

  還有一種是「特約撰稿」。刊物初出,廣告上往往开列一大批特約撰稿的名人,有時還用凸版印出作者親筆的簽名,以顯示其真實。這並不可疑。然而過了一年半載,可就漸有破綻了,許多所謂特約撰稿者的東西一個字也不見。是並没有約,還是約而不來呢,我們無從知道;但可見那些所謂親筆簽名,也許是從别處剪來,或者簡直是假造的了。要是從投稿上取下來的,爲什麼見簽名卻不見稿呢?

  這些名人在賣着他們的「名」,不知道可是領着「乾薪」的?倘使領的,自然是同意的自賣,否則,可以說是被「盜賣」。「欺世盜名」者有之,盜賣名以欺世者有之,世事也真是五花八門。然而受損失的卻只有讀者。

  (三月七日。)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八日。

  〔2〕「無爲而無不爲」语見《老子》第四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