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道比丘尼經/卷第 02

大愛道比丘尼經卷下

附北涼錄

爾時大愛道及長老比丘尼、語阿難言:「如是佛以為授我決已,願佛當復授我法律:入出房室、行步威儀、止住處所、檀越請食之法、入禪思之慧、大行小行之禁。願樂欲聞,當奉行之。」

賢者阿難言:「且待。我須臾入白之。」阿難入,稽首佛足下,白佛言:「大愛道裘曇彌比丘尼與諸長老比丘尼言:『佛以為授我決,以其恩無量。願佛復授我法律:入出房室、行步威儀法則、止住處所、檀越請食之法、入禪思之慧、大行小行之禁。願樂欲聞,當奉持之。』」

佛言:「阿難!是法律大重,甚難甚難,能持者自然成男子身,可得作佛。」

賢者阿難即出語大愛道比丘尼:「佛說:『法律大重,甚難甚難。持之疾得作男子,可得作佛。』」大愛道歡喜,即禮阿難而去。

佛告比丘尼:「出家求道滅斷陽欲,陰氣已盡。既隆勸進建立大乘,修恂道德精修佛戒,行如佛行、住如佛住、視如佛視,無以虛危;捐除俗網正修進度,可勉女身受金剛志,作福一日受無量德。無以綺飾幽妙之姿,育養媚色迷惑丈夫,自纏入罪十死有餘。不念道法專作罪根,思之思之慎莫復婬,積功累德可得全身。是為比丘尼立德之本法也。

「比丘尼以捨家立法,當如法行,如法立德、如法立志、如法立行,却情欲態心常良潔,滅除妖惑,入深微妙之法,[門@視]及大法。若能自分別本能之原,一切絕滅與色永然。是為比丘尼立法之本也。

「比丘尼以捨家立志除去惡露,常自慚愧羞恥罪患受女人身,不得縱意迷惑於眾,欲破敗道意,展轉生死與罪相值。自省態惡無過是患,因拔罪根求金剛體,終離女身求鮮潔志。是故捨家行作沙門,斷諸惡論遠離罪患。是為比丘尼立德之本也。

「比丘尼已受具足戒,有三法。何等為三?一者常供養於佛,無有懈惓心;常用大悲大慈救濟眾生。二者常敬慎於法行無失宜,直言至誠所說常諦,依按法律不以憍慢。三者當敬比丘僧,視之如見佛,至心恭敬,是為三尊也。敬之得道終離惱患,不更三處自然生天,莫不離欲其福永安。是為比丘尼立德之本也。

「比丘尼已受具足戒,有三事。何謂為三?一者自念惡露不淨潔。二者自念多欲,妖惑一切人皆令意亂。三者自念多恣態,嬈亂正法皆令敗壞;自謂姝好天下無雙,不知罪至欲來纏身。是為比丘尼觀欲之本也。

「比丘尼若受檀越請食,當如法行、當如法食,有三事。一者不得與比丘僧共會坐而食;二者不得與優婆塞共會坐食;三者不得貪持食用啖年少優婆塞也。是為比丘尼食法也。

「比丘尼若檀越請食,不得受宿請。何以故?有宿昔思想故。受請即當進道,不得留遲,若失一時,不應復往也。違時行者,是為犯盜食,為犯禁法,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若詣檀越家,當大小更相撿挍行,當低頭直去,不得在右顧視戲笑直行也。若於道上見大比丘、若沙彌,平等觀之,當直作禮而去,不得與相視顏色。若視顏色者,心為不淨。亦不得問訊起居、欲至何所。設相問訊者,必有情態起。何以故?用心意識想故。雖不得交,其心亂矣。正爾為兩墮已。若有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若受檀越請食,當先淨心無餘結恨,靜修齋戒無缺如毛髮,心思經道無懈怠意,當自洗心無起滅意,常有慈心無瞋怒意。是為比丘尼為行大慈食也。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若受檀越請食,當如法食。若時到當食,上坐當令下坐皆起,呼檀越來各布香訖,三偈禮佛訖還坐。檀越下手巾竟下食訖,悉平等,乃呪願達嚫而食。食不得有聲、不得左右顧視也。不得含飯而戲笑,亦無含飯而語。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受檀越食訖,上座當教語下坐,各出澡手漱口還坐,各說一偈訖乃辭去。行當低頭視地,不得過三尺,口誦呪願徐徐安詳而行。行不得踰地而行、不得跳地而行、不得雙脚而行、不得一脚而行、不得搖頭行、不得搖身行、不得掉兩臂行、不得跳尻行、不得邪身行、不得語笑行、不得與男子並行、不得與男子語行、不得與男子笑行。行當如佛行、住當如佛住、視當如佛視、語如佛語。不得高足行、不得犇走行、不得遲行、不得卑足行。行應舉足,足去地三寸半,應三為一步。還到塔寺當禮佛,禮佛竟還室,禮經像自懺悔惡露不淨。『今食檀越某食,當使十方天下人非人無女之態。檀越家門現世得安隱。早得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具足一切蒙度,得福無量皆發大道意等正覺乘。』作是願者,乃是比丘尼耳。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受檀越食訖,還歸入室靜修厥德,學六度無極。共相撿勅,絕欲情態無有沾污,意在空寂無餘結縛,志淨如是可疾得道。若無請者,自頭其食亦無驚怪。今日無食,非道不言、非時不食。過日中後,無得行來經於街里,過中之後一不得復食。深密在室經行如法。有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入室,有十三事法。何等為十三事法?一者常當自念惡露不淨,迷惑於人純纏罪根,不能自勉。二者常當自念過惡,不能自還。三者常當自念罪原深,不能自出。四者常當自念,多婬欲態,不能自淨。五者常當自念,婬欲乃亂清淨道志,不能自拔。六者常當自念,破壞道意,不能遠離。七者常當自念,心如水中船,多欲載人,忽然沒水中,盡亡其人,不能自全。八者常當自念,口舌丹赤迷惑人心,心亂意惑目無所見。九者常當自念,身體是錦綵之囊,用盛臭屎,表甚姝好;其人利之近之必污,不淨流出臭不可當。十者常當自念,態惡妖治姿。則貢高自快欲動人心。十一者常當自念弱態,欲令人哀之,不能自止。十二者常當自念,受女人形為欲態自纏,不能自免。十三者常當自念恃怙,惡露不淨,不能自解。是為入室十三者。匿事真為極大罪。若有勇猛[角*京]戾女人,自觀態欲無離此患,深思見諦能斷態欲。自拔為道行如戒行,依按法律禮節安詳,言如威儀,可疾得作男子身,宿識故存。復加勸助,滅諸思想,可得須陀洹。亦可得斯陀含、阿那含、阿難漢、辟支佛道。若不取證,無數劫中當成作佛。

「比丘尼入室,有四事法。何等為四?一者當自伏意,無起滅心,心存于道。二者當自撿挍,心常束修,志存于法。三者當自念惡露欲滅意患,無放逸心自捐睡臥,謹勅修身不自憍恣約己自守。四者當建立戒法,使眾人樂從,無猗著佛法放縱其心迷亂色欲,或於清淨道士,妖冶自媚求豫聲名,令人墮墜遭值凶患。當自慎護,眾獲大安。有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入室,有四事法。何等為四?一者當直低頭而前,不得左右顧視有所比像。二者不得欬唾室中淨地及四壁。三者不得却踞所止床、不得傍臥床上、不得伏床上、不得偃臥床上。四者不得背所止床立、不得背經像立、不得背火立。是為比丘尼入室四事。諦自挍計,可得自然。若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入室,有四事法。何等為四?一者當禮經像及自所止床。二者當安坐自思念,恣態多當自慚愧。三者當讀經行道無懈倦時,斷諸邪念。四者淡然自守,身口心意亦爾,常念欲除此惡露之患。是為四。有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入室,復有四事法。何等為四?一者常端坐,不得猗臥熟視戶中。二者當默然靜息思念經道。三者當閉目閉耳閉鼻閉口閉身閉意,安心著空中。四者當堅自持,不得放心恣意,身伏坐上發衣爬搔,現露形體及諸垢惡不淨令鬼神見。設鬼神見,為無禮敬。是為四。若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入室,復有四事法。何等為四?一者當直視其前,端正心意無有邪想。二者當端正而坐,不得自搖身體、不得搖頭搖手、不得搖足;若自搖者,其心悉搖,情態起矣。三者當自守志,守眼守耳守鼻守口守身守意守心;守是八者,能自致得道。四者不得與伴輩相呼談笑論說世間不急之事,小語大笑動亂道德清淨之志。常當自重,不妄出戶三尺,罪何從得入耶?若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出室小便大便,當樹鈴師,即遣沙彌尼二人往整衣服,沙彌尼乘掌袈裟裏,識還頭出,當禮師下漏而去。行不得留遲,還至師所漏,無餘闕失,禮師而去。還到室戶當三彈指,沙彌尼皆還至師所坐當經行。是為比丘尼出室法。若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出至舍後,有十事。一者欲大小便即當行,不得自難滀在身中。二者行不得左右顧視及自身陰。三者至圊廁上,當三彈指。四者當先問沙彌尼:『此無人耶?』沙彌尼言:『無也。』乃當前。若有人,不得迫促人也。五者已至廁上,當三彈指;便訖,復三彈指乃下。六者不得大咽。七者不得低頭熟自視陰。八者不得弄廁上掘土。九者不得持澡水澆壁。十者已澡手未燥,不得持物。若犯斯者,是為非法。

「比丘尼若小便,還當澡手漱口,禮經像深自懺悔,及自禮床,乃當還坐經行,如法思尋要義。自己行之。若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出室,有三事應得出。何等為三?一者詣師受經。二者若人欲來見者,被師教即當出禮師,徐與相見,不得離師所二丈。三者日中食訖,當起禮師。三事應出。若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比丘尼出室戶,有三事法。何等為三?一者出戶當低頭直出,不得舉頭四向顧望。二者當默聲而行,不得自縱大咳唾。三者當徐出戶,當自慚愧受女人身惡露不淨、欲態怨讐為之患厭苦,如是女人甚難。若犯斯者,非賢者比丘尼也。

「已說出入房室三十九事。如初從月至月,受持戒法無令有失,默然而持之。次說奉之,令人疾得道。」

賢者阿難叉手長跪,前白佛言:「佛所說比丘尼法律亦自備足,莫不得度者。恐佛般泥洹後,當復有女人沙門者,便可比丘尼作師不也?」

佛語阿難:「若長老比丘尼戒法具足可爾。雖爾,當由比丘僧。若眾可得耳,一比丘不肯,不得作沙門也。」

阿難復問佛言:「爾為故為,故當得比丘僧以成女沙門乎?」佛言:「爾。阿難!所以者何?女人多欲態,但欲惑色益畜弟子,亦不欲學問,但知須臾之事,是故當須比丘僧耳。」

阿難復問佛言:「便當令比丘作師耶?」

佛言:「不也。當令大比丘尼作師。若無比丘尼者,比丘僧可。」

阿難復問佛言:「願佛說女沙門幾歲應受大戒?幾歲應作沙彌尼師?幾歲應作沙彌尼和上?幾歲作小阿祇梨?幾歲應作大阿祇梨?幾歲應作和上也?幾歲應就檀越請食?所止處所,為可在塔寺中不也?」

佛告阿難:「汝所問大深,多所過度。諦聽諦聽,我當具為若說之。」

阿難言:「當諦受思。」是時阿難及諸長老比丘尼,大愛道裘曇彌、志性比丘尼,皆一心叉手而聽。

佛告阿難:「已受女人作沙門,緣是後世亦當有女人作沙門。今為汝說沙彌尼法,教授當來及新發意者。欲作沙門,念欲度已遠離罪門,當得眾比丘僧五十人、比丘尼三十人;若無比丘尼者,不滿其數。從師所請比丘眾皆會坐,其女人皆作禮畢竟叉手却住。師呼女人剃頭竟,授袈裟及履[革*玄]訖,即授十戒為沙彌尼。皆禮眾僧,當言:『不直眾付便。』其師年滿七十應具足。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五年,應作沙彌尼阿祇梨。

「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十年,應作沙彌尼和上。

「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十年,應具足戒作威儀阿祇梨。

「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十五年,應具足戒作大阿祇梨。

「比丘尼受三般具足戒二十年,應具足戒作和上。」

佛言:「比丘尼正使年過七十,有若干事不得受具足戒。何等為若干事不應具足戒?情欲未斷,不應得具足戒。憙瞋恚,不應受具足戒。憙行來,不應受具足戒。憙美酒食,不應受具足戒。憙貢高洪聲大呼,不應受具足戒。能自慎如法律者,疾得男子身,轉當作佛。」

阿難復問言:「如是誠為難矣。」

佛言:「不難也,但女人自作罣礙耳。」

阿難復問佛言:「如是大愛道裘曇彌、志性比丘尼,為應在山中樹下、若石窟中止不也?應在丘澤塚間人中私寺止不乎?應受檀越請歸食不?應療救勞一切人病不?願佛一一解說其大要,使立生死之本,令後世當來悉皆聞知成立大法,如佛在時莫不得度。」

佛告阿難:「亦有二因緣。諦聽諦聽,我當具為汝說之,善持內著心中。若比丘尼倚來在我法中,因不能自還,若居山中樹下,樹即枯死。若居石窟中,舉石燋旱、樹木枯燥、禽獸飢餓、水泉竭盡,眾魔亂矣。若居丘澤,草木園果悉閉不生。若居塚中,死人更相刻校,天地為動。若居人中,國土不安,賊寇撗出、兵不息甲,人民呼嗟皆有飢色。若居私寺,使諸沙門迷惑於色,貪著財寶飲酒啖肉,身衣繒綵欲令身好,綺行雅步亡失經道,轉相誹謗更相愁惱。若受檀越請食,檀越不得福德,便多疾病錢財消散、若勞人病,鬼神更興、災禍日增。何以故?用是兩罪相向故,疾者當何從得愈也?是故裘曇彌、志性比丘尼等,入我法中却五百歲壽。如是,阿難!女人過患如是,汝諦奉持」

。阿難復更長跪叉手白佛言:「甚可怪之怪哉。何以故?比丘尼罪乃如是乎?」

佛語阿難:「此是我小說耳。女人凡有八萬四千匿態,迷惑清淨道士,使墮泥犁中,動有劫數不能自免。然外態有八十四,亂清淨道士,迷憒惑欲亡失經道。夫為女人所惑者,皆是泥犁、薜荔、禽獸、地獄也。」

爾時阿難聞佛說是語,大驚怪恐怖,不如是何言,低頭不樂淚下如雨,不能復自動搖。佛告阿難:「莫恐怖也。我當具為若說之,使汝開解得至泥洹。」

佛告阿難:「若比丘尼居山中樹下,樹為枯死者,用女人多恣態,嫈嫇細視丹脣赤口,坐樹下亦不念道,但念身好、欲惑他人,壞人善心,令其顛狂亡失道德。用是故,樹死不生。比丘尼若居山窟中,舉山燋旱、樹木枯燥、禽獸飢餓、水泉竭盡者,用女人多欲態,愚惑自癡不念思道,但念婬欲之事心不自安,嗟歎涕泣劇於念道,外說經中義、內有情欲之心。有人嗟歎者,是愚者所見也。夫智者深知此女人不念大道也,但念他男子耳,是故致乾旱水泉竭盡不生。比丘尼若居澤中,澤中禽獸更相噉食,荊棘百草悉枯不生。何以故?用女人多恣態專行妖惑,思念臥起之原本末,其心意起永不見道亡失本業,從欲致結,毒意一起目無所見,諸魔悉作皆為震動。用是之故,並令荊棘草木枯死不生。比丘尼若居塚間,塚中死人悉坐榜笞丘墓柏,柏皆便枯死。何以故?用女人多恣態,靜不念道但念色欲。婬妷之心婬態一起,天地悉動,鬼神百獸悉為恐懼。用是故,丘墓松柏死不生。比丘尼若居人間,國中不安,蟥蟲數出、賊寇數起、兵甲不息,人民呼嗟皆有飢色。何以故?用女人多恣態,貪著色欲婬妷之垢,欲令人敬、都不念道,但念男子相好不好、某男子健某男子不健。晝則談笑,暮則思臥起之事。用是故,令人民窮困不安隱。比丘尼若居私寺,使諸沙門迷惑於色,貪著財寶飲酒噉肉,身衣繒綵欲令身好,綺行雅步亡失經道,轉相誹謗更相愁惱。何以故?用女人多恣態,亦不讀經行道,但作細軟音聲迷惑丈夫使令心動,未得道者其心亂矣。更相占視覩其惡露,劇於洞視悉見所有,其心歡喜計利一時,即墮生死,十五劫中當作黃門。用是使比丘相憎耳。比丘尼若受檀越請食,檀越不得其福,錢財日盡又多疾病。何以故?用是女人多恣態,亦不如法食,但作恣則欲令人觀。亦不以食為味,但相他人男子中婿不中婿也。如是檀越欲作福施,更合大罪。所以者何?用此比丘尼心意,亦不用法來食,而但持婬妷意來食耳。用是故,使檀越不得安隱也。比丘尼若行勞疾,病者不愈,鬼神更興災禍日增。何以故?用女人多恣態,不能自端心,焉能端他人心?尚不能自度,焉能度人身?自在罪中,焉能脫他人罪也。何以故?用多欲有所希望故。用是故,不能愈人病,令鬼神亂。」

佛告阿難:「我法中今有比丘尼,即却壽五百歲。我般泥洹後,當復有三千比丘尼、有千八百比丘,奉持是法律,皆得阿羅漢。未世時當有八萬比丘尼,有七百六十比丘尼奉是法律經,皆得阿羅漢。其餘者却後百三十劫,當復奉是法律,當復得阿羅漢。」

爾時阿難問佛言:「比丘尼當云何行得道也?當用何法行之乎?」

佛語阿難:「夫天下欲婬垢大重,若能斷是態者便可得道。女人身譬如珠寶,其像大好不可久立,迷亂道德亡失人身。何以故?用珠寶好故,當入深海中求之不止,殺身不久。女人求道,但坐外八十四態,還自纏身。有墮八十四態者,如入大深海,必沒其身。有能除此八十四態者,即是阿羅漢也。」

阿難復叉手長跪前白佛言:「何等為八十四態?令人不得道也。願佛加威神解說、威德現敬,使眾人開解信樂其義,終日習聞令脫罪患,使得正真即皆歡喜,及後當來皆使開解。」

佛言:「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內著心中,我當具為若說之。如是阿難!諦受奉持之,為當來過去今現在比丘尼布說其要,使奉持之。行如是法者,疾令人得道。」

佛言:「女人八十四態者,迷惑於人使不得道。何等為八十四態?女人憙摩眉目自莊,是為一態。女人憙梳頭剃[月*樂],是為二態。女人憙傅脂粉迷惑丈夫,是為三態。女人憙嫈嫇細視,是為四態。女人憙丹脣赤口,是為五態。女人憙耳中著珠璣,是為六態。女人頸下憙著瓔珞金珠,是為七態。女人憙著珠寶繒綵之衣,是為八態。女人憙著糸履,是九態。女人憙掉兩臂行,是十態。女人憙邪視,是十一態。女人憙盜視,是十二態。女人欲視男子,見之復却縮,是十三態。女人見男子去,復在後視之,是十四態。女人欲見男子,見之復低頭不語,是十五態。女人行喜搖頭搖身,是十六態。女人坐憙搖頭搖身,是十七態。女人坐,低頭摩手爪,是十八態。女人坐,憙含笑語,是十九態。女人憙細軟聲語,是二十態。女人憙捫兩眉,是二十一態。女人坐,憙大聲呵狗,是二十二態。女人設見男子來,外大瞋恚、內自憙歡,是二十三態。女人貢高自可、憎妬他人,是二十四態。女人欲得夫婿,適見陽瞋怒,是二十五態。女人見夫婿陽瞋恚之,設去復愁憂心悔,是二十六態。女人見男子來共語,陽瞋怒罵詈、內心歡憙,是二十七態。女人設見男子去,口誹謗之、其心甚哀,是二十八態。女人輕口憙罵詈疾快遂非,是二十九態。女人憙歡縱撗非他自是,為三十態。女人慢易孤弱以力勝人,是三十一態。女人威勢迫脅語欲得勝,是三十二態。女人借不念還、貸不念償,是三十三態。女人憙曲人自直、惡人自善,是三十四態。女人怒憙無常、愚人自賢,是三十五態。女人以賢自著、惡與他人,是三十六態。女人以功自與、專己自可名他人功,是三十七態。女人己勞自怨、他勞歡憙,是三十八態。女人以實為虛憙說人過,是三十九態。女人憙以富憍人、以貴[夌*欠]人,是四十態。女人以貧妬富、以賤訕貴,是四十一態。女人憙讒人自媚、以德自顯,是四十二態。女人憙敗人成功、破壞道德,是四十三態。女人憙私亂妖迷正道,是四十四態。女人憙陰懷嫉妬激厲謗勃,是四十五態。女人論評誹議、推負與人,是四十六態。女人又巨說謗正道清淨之士欲令壞亂,是四十七態。女人憙持人長短迷亂丈夫,是四十八態。女人憙要人自誓、施人望報。是四十九態。女人憙與人施追悔責人毀訾高才,是五十態。女人憙自怨訴、罵詈蟲畜,是五十一態。女人憙作妖媚蠱道厭人,是五十二態。女人憎人勝己欲令早死,是五十三態。女人憙持毒藥酖餌中人,心不平等,是五十四態。女人憙追念舊惡常在心懷,是五十五態。女人憙自用,不受他人諫,諛諂[怡-台+龍]悷自可,是五十六態。女人憙疏內親外,伏匿之事發露於隣落,是五十七態。女人憙自健煩苛輕躁,不由丈夫,是五十八態。女人憙自憍,撾捶無理、自瞋自憙,欲令人畏之,是五十九態。女人憙貪欲之行,威設自由,欲作正法違戾丈夫,是六十態。女人憙貪婬心懷嫉妬,多疑少信怨憎澌地,是六十一態。女人憙惟怒蹲踞無禮自謂是法,是六十二態。女人憙醜言惡語不避親屬,是六十三態。女人憙憍踺自恣,輕易老小無有上下,是六十四態。女人憙自可,惡態醜懟言語無次,是六十五態。女人憙好嗜笑不避禁法,是六十六態。女人憙禁固丈夫不得與人言語戲調,是六十七態。女人憙繚戾自用,輕毀丈夫言不遜慎,是六十八態。女人憙危人自安以為歡憙,是六十九態。女人憙咀賴弊惡毀傷賢士,諂詭姿則惑亂道德,是七十態。女人憙詭黠諛諂謂人不覺,是七十一態。女人憙貪者得惡亡,得便歡憙;亡便愁惱,呼嗟怨天語言喠口,是七十二態。女人憙罵詈風雨向竈呪咀,惡生好殺無有慈心,是七十三態。女人憙教人墮胎不欲令生,是七十四態。女人憙孔穴竊視,相人長短、有錢財不?是七十五態。女人憙調戲必固迷誤人意,是七十六態。女人憙擿燒丈夫,令意迴轉不能自還,是七十八態。女人憙刳胎剖形視其惡露,是七十九態。女人憙笑盲聾喑瘂蹇躄,自快惡他人,是八十態。女人憙教人去婦欲令窮困,是八十一態。女人憙教人相撾捶合禍證受,是八十二態。女人憙教人作惡鬪訟,相言縣官牢獄繫閉,是八十三態。女人憙倡禍導非,大笑顛狂,人見便欲得,以猗狂勃強奪人物,令人呼嗟言:『女人甚可畏也。』是為八十四態,明當知之。女人能除此八十四態者,無不得度、無不得道、無不得佛也。」

賢者阿難白佛言:「如是女人婬欲態,為可除不乎?」

佛告阿難:「此態自是女人所作耳,女人能自滅者,極可得滅耳。滅者,是現世阿羅漢也。」

阿難復白佛言:「天上天下莫不慜濟,群黎之類皆得度脫。願佛當復解說滅除態欲之患,使大愛道等比丘尼皆得開解。」

佛言:「善哉阿難!諦聽我所說,善思念之,內著心中,奉持如法,為報佛恩。不如法者,勞女人耳。諦聽諦聽。」

阿難及諸長老比丘尼,皆同聲言諾。受思歡喜,叉手而聽。

大愛道比丘尼經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