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大智度論
◀上一卷 卷022 下一卷▶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八念義第三十六之餘(卷二十二)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念法者,如佛演說,行者應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通達無礙。」

「巧出」者,二諦不相違故,所謂世諦、第一義諦是;智者不能壞、愚者不起諍故。是法亦離二邊,所謂若受五欲樂,若受苦行。復離二邊:若常、若斷,若我、若無我,若有、若無。如是等二邊不著,是名「巧出」。諸外道輩自貴其法、毀賤他法故,不能巧出。

「得今世果」者,離愛因緣世間種種苦,離邪見因緣種種論議鬪諍,身心得安樂。如佛說:

 「持戒者安樂,  身心不熱惱,   臥安覺亦安,  名聲亦遠聞。」

復次,此佛法中因緣展轉生果,所謂持戒清淨故心不悔,心不悔故生法歡喜,法歡喜故身心快樂,身心快樂故能攝心,攝心故如實知,如實知故得厭,得厭故離欲,離欲故得解脫,得解脫果報得涅槃——是名「得今世果」。

外道法空行苦,無所得。如閻浮阿羅漢得道時自說:

 「我昔作外道,  五十有五年,   但食乾牛屎,  裸形臥棘上。

「我受如是辛苦,竟無所得;不如今得見佛聞法,出家三日,所作事辦,得阿羅漢。」以是故,知佛法得今世果。

問曰:

若佛法得今世果,何以故佛諸弟子有無所得者?

答曰:

行者能如佛所說,次第修行,無不得報;如病人隨良醫教,將和治法,病無不差。若不隨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也!

復次,諸未得道者,今世雖不得涅槃,後世得受福樂,漸次當得涅槃,終不虛也。如佛所說:「其有出家為涅槃者,若遲若疾,皆當得涅槃。」

如是等能得今世果。

「無熱惱」者,熱惱有二種:身惱,心惱。身惱者,繫縛牢獄、拷掠、刑戮等。心惱者,婬欲、瞋恚、慳貪、嫉妬因緣故,生憂愁、怖畏等。此佛法中,持戒清淨故,身無是繫縛牢獄、拷掠、刑戮等惱;心離五欲、除五蓋、得實道故,無是婬欲、瞋恚、慳貪、嫉妬、邪疑等惱。無惱故無熱。

復次,無漏禪定生喜樂,遍身受故,諸熱則除;譬如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

復次,諸煩惱若屬見、若屬愛,是名熱;佛法中無此故,名「無熱惱」。

「不待時」者,佛法不待時而行,亦不待時與果。外道法,日未出時受法,日出時不受法;或有日出時受,日未出不受;有晝受夜不受,有夜受晝不受。佛法中無受待時,隨修八聖道時,便得涅槃。譬如火得薪便然;無漏智慧生時,便能燒諸煩惱,不待時也。

問曰:

如佛說,有時藥、時衣、時食;若人善根未熟,待時當得,何以言無時?

答曰:

此「時」者,隨世俗法,為佛法久住故,結時戒;若為修道得涅槃,及諸禪定、智慧微妙法,不待時也。諸外道法皆待時節,佛法但待因緣具足。若雖持戒、禪定,而智慧未成就,不能成道;若持戒、禪定、智慧皆成就,便得果,不復待時。

復次,久久得果名為時,即得不名時。譬如好染一入便成;心淨人亦如是,聞法即染,得法眼淨,是名「不待時」。

「能到善處」者,是三十七無漏道法,能將人到涅槃;譬如入恒河,必得至大海。諸餘外道法,非一切智人所說,邪見雜故,將至惡處;或時將至天上,還墮受苦,皆無常故,不名善處。

問曰:

無有將去者,云何得將至善處?

答曰:

雖無將去者,但諸法能將諸法去;無漏善五眾斷,五眾中強名眾生,將去入涅槃。如風吹塵,如水漂草;雖無將去者,而可有去。

復次,因緣和合無有作,亦無有將去者,而果報屬因緣,不得自在,是即名為去。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

問曰:

何等是佛法印?

答曰:

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行者知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後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焰、長風,相似相續故,人以為一。眾生於無常法中常顛倒故,謂去者是常住。是名一切作法無常印。

一切法無我: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無造業者,一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如〈破我品〉中說——是名無我印。

問曰:

何以故但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

答曰:

不作法無因無緣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不名為無常。

復次,不作法中不生心著顛倒,以是故不說是無常,可說言無我。有人說:「神是常遍知相。」以是故說一切法中無我。

寂滅者是涅槃,三毒、三衰火滅故,名「寂滅印」。

問曰:

寂滅印中,何以但一法,不多說?

答曰:

初印中說五眾,二印中說一切法皆無我,第三印中說二印果,是名寂滅印。

一切作法無常,則破我所外五欲等;若說無我,破內我法;我、我所破故,是名寂滅涅槃。

行者觀作法無常,便生厭,厭世苦。既知厭苦,存著觀主,謂能作是觀,以是故有第二法印,知一切無我。於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中,內外分別推求,觀主不可得;不可得故,是一切法無我。作如是知已,不作戲論,無所依止,但歸於滅,以是故說寂滅涅槃印。

問曰:

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名為法印」?二法云何不相違?

答曰:

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如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過去色滅壞,不可見故無色相;未來色不生,無作無用,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亦無住,不可見、不可分別知故無色相。無色相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

問曰:

過去、未來色,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住時可見,云何言無色相?

答曰:

現在色亦無住時,如「四念處」中說:若法後見壞相,當知初生時壞相,以隨逐微細故不識。如人著屐,若初日新而無有故,後應常新,不應有故。若無故應是常,常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則道俗法亂。

復次,生滅相常隨作法,無有住時;若有住時,則無生滅。以是故,現在色無有住。住中亦無有生滅,是一念中住,亦是有為法故——是名「通達無礙」。

如是應念法。

復次,法有二種:一者、佛所演說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聚;二者、佛所說法義,所謂持戒、禪定、智慧、八聖道及解脫果、涅槃等。行者先當念佛所演說,次當念法義。

念佛所演說者,佛語美妙,皆真實,有大饒益。

佛所演說,亦深亦淺:觀實相故深,巧說故淺。重語無失,各各有義故。佛所演說住四處,有四種功德莊嚴: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滅處。

有四種答,故不可壞:一、定答,二、解答,三、反問答,四、置答。

佛所演說,或時聽而遮,或時遮而聽,或聽而不遮,或遮而不聽;此四皆順從無違。

佛說得諸法相故,無戲論;有義理說故,破有、無論。

佛演說隨順第一義,雖說世間法亦無咎,與二諦不相違故。

隨順利益說,於清淨人中為美妙,於不淨人中為苦惡;於美語苦語中亦無過罪;佛語皆隨善法,亦不著善法。

雖是垢法、怨家,亦不以為高;雖種種有所訶,亦無有訶罪;雖種種讚法,亦無所依止。

佛言說中,亦無增無減,或略或廣。

佛語初善,久久研求亦善。佛語雖多,義味不薄。

雖種種雜語,義亦不亂。

雖能引人心,亦不令人生愛著;雖殊異高顯,亦不令人畏難。

雖遍有所到,凡小人亦不能解。

佛語如是有種種希有事,能令人衣毛為竪,流汗氣滿,身體戰懼;亦能令諸天心厭,聲滿十方,六種動地;亦能令人於無始世界所堅著者能令捨,所不堅著者能令樂。

佛語,罪惡人聞之,自有罪故,憂怖熱惱;善一心精進入道人聞,如服甘露味,初亦好,中亦好,後亦好。

復次,多會眾中,各各欲有所聞,佛以一言答,各各得解,各各自見佛獨為我說。

於大眾中雖有遠近,聞者聲無增減,滿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無量世界;應度者聞,不應度者不聞;譬如雷霆振地,聾者不聞,聽者得悟。

如是種種念佛言語。

何等是法義?信、戒、捨、聞、定、慧等為道諸善法及三法印,如「通達」中說。

一切有為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涅槃,是名佛法義。是三印,一切論議師所不能壞,雖種種多有所說,亦無能轉諸法性者;如冷相無能轉令熱。諸法性不可壞,假使人能傷虛空,是諸法印如法不可壞。聖人知是三種法相,於一切依止邪見各各鬪諍處得離;譬如有目人見群盲諍種種色相,愍而笑之,不與共諍。

問曰:

佛說聲聞法有四種實,摩訶衍中有一實,今何以故說三實?

答曰:

佛說三種實法印,廣說則四種,略說則一種。無常即是苦諦、集諦、道諦,說無我則一切法,說寂滅涅槃即是盡諦。

復次,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以是故,摩訶衍法中,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無相即寂滅涅槃。

是念法三昧,緣智緣盡、諸菩薩及辟支佛功德。

問曰:

何以故念佛但緣佛身中無學諸功德?念僧三昧緣佛弟子身中諸學無學法?餘殘善無漏法皆念法三昧所緣?

答曰:

迦栴延尼子如是說。

摩訶衍人說:「三世十方諸佛,及諸佛從初發意乃至法盡,於其中間所作功德神力,皆是念佛三昧所緣。」

如佛所說及所說法義經,從一句一偈乃至八萬四千法聚,信、戒、捨、聞、定、智慧等諸善法,乃至無餘涅槃,皆是念法三昧所緣。

諸菩薩、辟支佛、及聲聞眾,除佛,餘殘一切聖眾及諸功德,是念僧三昧所緣。

念僧者,是佛弟子眾,戒眾具足,禪定眾、智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具足;四雙八輩,應受供養恭敬禮事,是世間無上福田。

行者應念如佛所讚僧:若聲聞僧、若辟支佛僧、若菩薩僧功德。是聖僧五眾具足,如上說。

問曰:

先已以五眾讚佛,云何復以五眾讚僧?

答曰:

隨弟子所得五眾而讚具足。具足有二種:一者、實具足,二者、名具足。如佛弟子所可應得者,盡得而讚,是名名具足;如佛所得而讚,是名實具足。

復次,為欲異於外道出家眾、在家眾故,作如是讚。外道在家眾,讚其富貴、豪尊、勢力;出家眾,讚其邪見苦行,染著智慧,執論諍競。念僧眾中,或有持戒、禪定、智慧等,少不足稱;以是故佛自讚弟子眾,一切功德根本住處,戒眾具足乃至解脫知見眾具足。住是戒眾中不傾動,引禪定弓,放智慧箭,破諸煩惱賊,得解脫,於是解脫中生知見。譬如健人先安足,挽弓放箭,能破怨敵,得出二怖:免罪於王,拔難於陣;決了知見,賊已破滅,心生歡喜,是故以五眾讚。

應供養者,五眾功德具足故。如富貴、豪勢之人,人所宗敬;佛弟子眾亦如是,有淨戒、禪定、智慧財富,解脫、解脫知見勢力故,應供養恭敬、合掌禮事。

世間無上福田者,施主有二種:貧者、富者。貧者禮事、恭敬、迎送而得果報;富者亦能恭敬、禮事、迎送,又以財物供養而得果報,是故名為世間無上福田。

譬如良田,耕治調柔,以時下種,溉灌豐渥,所獲必多。眾僧福田亦復如是,以智慧犁耕,出結使根,以四無量心磨治調柔;諸檀越下信施穀子,溉以念施恭敬、清淨心水,若今世、若後世得無量世間樂及得三乘果。

如薄拘羅比丘,鞞婆尸佛時,以一呵梨勒果供養眾僧,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樂果,常無疾病;今值釋迦牟尼佛,出家漏盡,得阿羅漢。

如沙門二十億,鞞婆尸佛時,作一房舍,以物覆地,供養眾僧,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樂果,足不蹈地;生時足下毛長二寸,柔軟淨好。父見歡喜,與二十億兩金。見佛聞法,得阿羅漢,於諸弟子中精進第一。

如是等少施得大果報,是故名世間無上福田。

僧中有四雙八輩者,佛所以說世間無上福田,以有此八輩聖人故名無上福田。

問曰:

如佛告給孤獨居士:「世間福田應供養者有二種:若學人,若無學人;學人十八,無學人有九。」今此中何以故但說八?

答曰:

彼廣說故十八及九,今此略說故八;彼二十七聖人,此八皆攝。信行、法行,或向須陀洹攝,或向斯陀含攝,或向阿那含攝;家家,向斯陀含攝;一種,向阿那含攝;五種阿那含向阿羅漢攝;信行、法行入思惟道,名信解脫、見得,是信解脫、見得,十五學人攝。九種福田,阿羅漢攝。

復次,行者應念僧,僧是我趣涅槃之真伴,一戒、一見,如是應歡喜,一心恭敬,順從無違。我先伴種種眾惡,妻子、奴婢、人民等,是入三惡道伴;今得聖人伴,安隱至涅槃。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我當清淨持戒、正憶念,如佛所說法藥,我當順從。僧是我斷諸結病中一因緣,所謂瞻病人,是故當念僧。

復次,僧有無量戒、禪定、智慧等具足,其德不可測量。

如一富貴長者信樂僧,白僧執事:「我次第請僧於舍食。」日日次請,乃至沙彌,執事不聽沙彌受請。

諸沙彌言:「以何意故不聽沙彌?」

答言:「以檀越不喜請年少故。」

便說偈言:

 「鬚髮白如雪,  齒落皮肉皺,   僂步形體羸,  樂請如是輩。」

諸沙彌等皆是大阿羅漢,如打師子頭,欻然從坐起而說偈言:

 「檀越無智人,  見形不取德;   捨是少年相,  但取老瘦黑!」

上尊耆年相者,如佛說偈:

 「所謂長老相,  不必以年耆、   形瘦鬚髮白,  空老內無德。   能捨罪福果,  精進行梵行,   已離一切法,  是名為長老。」

是時諸沙彌復作是念:「我等不應坐觀此檀越品量僧好惡。」即復說偈:

 「讚歎呵罵中,  我等心雖一;   是人毀佛法,  不應不教誨!   當疾到其舍,  以法教語之,   我等不度者,  是則為棄物!」

即時諸沙彌自變其身皆成老年,鬚髮白如雪,秀眉垂覆眼,皮皺如波浪,其脊曲如弓,兩手負杖行,次第而受請;舉身皆振掉,行止不自安,譬如白楊樹,隨風而動搖。

檀越見此輩,歡喜迎入坐;坐已須臾頃,還復年少形。

檀越驚怖言:

 「如是耆老相,  還變成少身;   如服還年藥,  是事何由然?」

諸沙彌言:

「汝莫生疑畏,我等非非人。汝欲平量僧,是事甚可傷!

「我等相憐愍,故現如是化,汝當深識之,聖眾不可量!如說:

 「『譬如以蚊[口*(隹/乃)],  猶可測海底;    一切天與人,  無能量僧者。    僧以功德貴,  猶尚不分別;    而汝以年歲,  稱量諸大德。    大小生於智,  不在於老少。    有智懃精進,  雖少而是老;    懈怠無智慧,  雖老而是少。』

「汝今平量僧,是則為大失!如欲以一指測知大海底,為智者之所笑!

「汝不聞佛說:『四事雖小而不可輕?太子雖小,當為國王,是不可輕;蛇子雖小,毒能殺人,亦不可輕;小火雖微,能燒山野,又不可輕也;沙彌雖小,得聖神通,最不可輕!』

「又有四種人如菴羅果:生而似熟,熟而似生,生而似生,熟而似熟。佛弟子亦如是:有聖功德成就,而威儀、語言不似善人;有威儀、語言似善人,而聖功德不成就;有威儀、語言不似善人,聖功德未成就;有威儀、語言似善人,而聖功德成就。

「汝云何不念是言,而欲稱量於僧?汝若欲毀僧,是則為自毀,汝為大失!已過事不可追,方來善心,除去諸疑悔,聽我所說:

 「『聖眾不可量,  難以威儀知,    不可以族姓,  亦不以多聞,    亦不以威德,  又不以耆年,    亦不以嚴容,  復不以辯言。    聖眾大海水,  功德故甚深。

 「『佛以百事讚是僧,  施之雖少得報多,    是第三寶聲遠聞,  以是故應供養僧。    不應分別是老少,  多知少聞及明闇;    如人觀林不分別,  伊蘭、瞻蔔及薩羅。    汝欲念僧當如是,  不應以愚分別聖。    摩訶迦葉出家時,  納衣價直十萬金,    欲作乞人下賤服,  更求麁弊不能得。    聖眾僧中亦如是,  求索最下小福田,    能報施者十萬倍,  更求不如不可得。

 「『眾僧大海水,  結戒為畔際。    若有破戒者,  終不在僧數;    譬如大海水,  不共死屍宿!』」

檀越聞是事,見是神通力,身驚毛竪,合掌白諸沙彌言:「諸聖人,我今懺悔!我是凡夫人,心常懷罪,我有少疑,今欲請問。」

而說偈言:

 「大德已過疑,  我今得遭遇,   若復不諮問,  則是愚中愚!」

諸沙彌言:「汝欲問者便問,我當以所聞答。」

檀越問言:「於佛寶中信心清淨,於僧寶中信心清淨,何者福勝?」

答曰:「我等初不見僧寶、佛寶有增減。何以故?佛一時舍婆提乞食,有一婆羅門姓婆羅埵逝,佛數數到其家乞食;心作是念:『是沙門何以來數數,如負其債?』

「佛時說偈:

 「『時雨數數墮,  五穀數數成;    數數修福業,  數數受果報。    數數受生法,  故受數數死;    聖法數數成,  誰數數生死?』

「婆羅門聞是偈已,作是念:『佛大聖人,具知我心。』慚愧取鉢入舍,盛滿美食以奉上佛。

「佛不受,作是言:『我為說偈故得此食,我不食也!』

「婆羅門言:『是食當與誰?』

「佛言:『我不見天及人能消是食者,汝持去,置少草地、若無虫水中!』

「即如佛教,持食著無虫水中,水即大沸,烟火俱出,如投大熱鐵。

「婆羅門見已,驚怖言:『未曾有也!乃至食中神力如是!』

「還到佛所,頭面禮佛足懺悔,乞出家受戒。

「佛言:『善來!』即時鬚髮自墮,便成沙門;漸漸斷結,得阿羅漢道。

「復有摩訶憍曇彌,以金色上下寶衣奉佛。佛知眾僧堪能受用,告憍曇彌:『以此上下衣與眾僧。』以是故,知佛寶、僧寶,福無多少。」

檀越言:「若為佛布施,僧能消能受,何以故婆羅埵逝婆羅門食,佛不教令僧食?」

諸沙彌答言:「為顯僧大力故。若不見食在水中有大神力者,無以知僧力為大!若為佛施物而僧得受,便知僧力為大。譬如藥師欲試毒藥,先以與鷄,鷄即時死,然後自服,乃知藥師威力為大!是故,檀越當知:

 「『若人愛敬佛,  亦當愛敬僧,    不當有分別,  同皆為寶故!』」

爾時,檀越聞說是事,歡喜言:「我某甲從今日,若有入僧數中,若小若大,一心信敬,不敢分別!」

諸沙彌言:「汝心信敬無上福田,不久當得道。何以故?

 「『多聞及持戒,  智慧禪定者,    皆入僧數中,  如萬川歸海。    譬如眾藥草,  依止於雪山;    百穀諸草木,  皆依止於地;    一切諸善人,  皆在僧數中!』

「復次,汝等曾聞佛為長鬼神將軍讚三善男子——阿泥盧陀、難提、迦翅彌羅不?佛言:『若一切世間天及人,一心念三善男子,長夜得無量利益。』以是事故,倍當信敬僧!是三人不名僧,佛說念三人有如是果報,何況一心清淨念僧!是故,檀越!當任力念僧名!如說偈:

 「『是諸聖人眾,  則為雄猛軍,    摧滅魔王賊,  是伴至涅槃!』」

諸沙彌為檀越種種說僧聖功德;檀越聞已,舉家大小皆見四諦,得須陀洹道。以是因緣故,應當一心念僧。

念戒者,戒有二種:有漏戒、無漏戒。有漏復有二種:一者、律儀戒,二者、定共戒。

行者初學,念是三種戒;學三種已,但念無漏戒。

是律儀戒能令諸惡不得自在、枯朽折減,禪定戒能遮諸煩惱。何以故?得內樂故,不求世間樂。無漏戒能拔諸惡煩惱根本故。

問曰:

云何念戒?

答曰:

如先說念僧中,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藥禁忌;行者自念:「我若不隨禁忌,三寶於我為無所益。又如導師指示好道,行者不用,導師無咎,以是故我應念戒。」

復次,是戒,一切善法之所住處;譬如百穀藥木,依地而生。持戒清淨,能生長諸深禪定、實相智慧;亦是出家人之初門,一切出家人之所依仗,到涅槃之初因緣。如說:「持戒故心不悔,乃至得解脫涅槃。」

行者念清淨戒,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不雜戒,自在戒,不著戒,智者所讚戒。

無諸瑕隙,名為清淨戒。

云何名不缺戒?五眾戒中除四重戒,犯諸餘重者是名「缺」,犯餘罪是為「破」。復次,身罪名「缺」,口罪名「破」。復次,大罪名「缺」,小罪名「破」。

善心迴向涅槃,不令結使、種種惡覺觀得入,是名「不穿」。

為涅槃、為世間,向二處,是名為「雜」。

隨戒,不隨外緣。如自在人無所繫屬,持是淨戒,不為愛結所拘,是為「自在戒」。

於戒不生愛、慢等諸結使,知戒實相,亦不取是戒。若取是戒,譬如人在囹圄,桎梏所拘,雖得蒙赦,而復為金鎖所繫。人為恩愛煩惱所繫,如在牢獄;雖得出家,愛著禁戒,如著金鎖。行者若知戒是無漏因緣而不生著,是則解脫,無所繫縛,是名「不著戒」。

諸佛、菩薩、辟支佛及聲聞所讚戒,若行是戒、用是戒,是名「智所讚戒」。

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啞戒、聾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讚,唐苦無善報。

復次,智所讚者,於三種戒中,無漏戒不破不壞,依此戒得實智慧,是聖所讚戒。無漏戒有三種:如佛說正語、正業、正命。是三業義,如八聖道中說,是中應廣說。

問曰:

若持戒是禪定因緣,禪定是智慧因緣,八聖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中,定在後?

答曰:

行路之法,應先以眼見道而後行,行時當精懃;精懃行時,常念如導師所教;念已,一心進路,不順非道。

正見亦如是,先以正智慧,觀五受眾皆苦,是名苦;苦從愛等諸結使和合生,是名集;愛等結使滅,是名涅槃;如是等觀八分,名為道,是名正見。行者是時心定知世間虛妄可捨,涅槃實法可取,決定是事,是名正見。

知見是事,心力未大,未能發行;思惟籌量,發動正見令得力,是名正思惟。

智慧既發,欲以言宣故,次正語、正業、正命戒。

行時精進不懈,不令住色、無色定中,是名正方便。

用是正見觀四諦,常念不忘:念一切煩惱是賊,應當捨;正見等是我真伴,應當隨,是名正念。

於四諦中攝心不散,不令向色、無色定中,一心向涅槃,是名正定。

是初,得善有漏,名為煖法、頂法、忍法中義;次第增進,初、中、後心。入無漏心中疾,一心中具,無有前後分別次第。

正見相應,正思惟、正方便、正念、正定,三種戒隨是分分行。

正見,分別好醜利益為事;正思惟,發動正見為事;正語等,持是智慧諸功德,不令散失;正方便,驅策令速進不息;正念,七事所應行者,憶而不忘;正定,令心清淨,不濁、不亂,令正見七分得成;如無風房中燈,則照明了了。

如是無漏戒,在八聖道中,亦為智者所讚。

問曰:

無漏戒應為智者所讚,有漏戒何以讚?

答曰:

有漏戒似無漏,隨無漏同行因緣,是故智者合讚。如賊中有人叛來歸我,彼雖是賊,今來向我,我當內之,可以破賊,何可不念!諸煩惱賊在三界城中住,有漏戒善根,若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與餘有漏法異故,行者受用。以是因緣故,破諸結使賊,得苦法忍無漏法財,以是故智者所讚。

是名念戒。

「念捨」者,有二種捨:一者、施,二者、捨諸煩惱。施捨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種捨和合,名為捨。

財施是一切善法根本故,行者作是念:「上四念因緣故得差煩惱病,今以何因緣故得是四念?則是先世、今世於三寶中少有布施因緣故。」所以者何?眾生於無始世界中不知於三寶中布施故,福皆盡滅。是三寶有無量法,是故施亦不盡,必得涅槃。

復次,過去諸佛初發心時,皆以少多布施為因緣;如佛說:「是布施是初助道因緣。」

復次,人命無常,財物如電,若人不乞,猶尚應與,何況乞而不施?以是應施,作助道因緣。

復次,財物是種種煩惱罪業因緣;若持戒、禪定、智慧種種善法,是涅槃因緣。以是故,財物尚應自棄,何況好福田中而不布施?

譬如有兄弟二人,各擔十斤金行道中,更無餘伴。兄作是念:「我何以不殺弟取金?此曠路中人無知者。」弟復生念,欲殺兄取金。兄弟各有惡心,語言視瞻皆異。兄弟即自悟,還生悔心:「我等非人,與禽獸何異?同生兄弟,而為少金故而生惡心!」兄弟共至深水邊,兄以金投著水中。弟言:「善哉!善哉!」弟尋復棄金水中。兄復言:「善哉!善哉!」兄弟更互相問,何以故言善哉?各相答言:「我以此金故,生不善心,欲相危害;今得棄之,故言善哉!」二辭各爾。

以是故知財為惡心因緣,常應自捨!何況施得大福而不施?如說:

 「施名行寶藏,  亦為善親友,   終始相利益,  無有能壞者。   施為好密蓋,  能遮飢渴雨;   施為堅牢船,  能度貧窮海。   慳為凶衰相,  為之生憂畏;   洗之以施水,  則為生福利。   慳惜不衣食,  終身無歡樂,   雖云有財物,  與貧困無異。   慳人之室宅,  譬如丘塚墓,   求者遠避之,  終無有向者。   如是慳貪人,  智者所擯棄;   命氣雖未盡,  與死等無異。   慳人無福慧,  於施無堅要;   臨當墮死坑,  戀惜生懊恨;   涕泣當獨去,  憂悔火燒身。   好施者安樂,  終無有是苦。   人修布施者,  名聞滿十方,   智者所愛敬,  入眾無所畏,   命終生天上,  久必得涅槃!」

如是等種種訶慳貪、讚布施,是名念財施。

云何念法施?

行者作是念:「法施利益甚大!法施因緣故,一切佛弟子等得道。」

復次,佛說:「二種施中,法施為第一。」何以故?財施果報有量,法施果報無量。財施欲界報;法施三界報,亦出三界報。若不求名聞、財利、力勢,但為學佛道,弘大慈悲,度眾生生、老、病、死苦,是名清淨法施。若不爾者,為如市易法。

復次,財施施多,財物減少;法施施多,法更增益。

財施是無量世中舊法,法施聖法初來未得,名為新法。

財施但能救諸飢渴、寒熱等病,法施能除九十八諸煩惱等病。

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財施、法施,行者應念法施。

問曰:

何等是法施?

答曰:

佛所說十二部經,清淨心為福德與他說,是名法施。復有以神通力令人得道,亦名法施。如《網明菩薩經》中說:「有人見佛光明得道者、生天者。」如是等口雖不說,令他得法故,亦名法施。

是法施應觀眾生心性、煩惱多少、智慧利鈍,應隨所利益而為說法;譬如隨病服藥則有益。

有婬欲重,有瞋恚重,有愚癡重,有兩兩雜、三三雜。婬重者為說不淨觀,瞋重者為說慈心,癡重者為說深因緣,兩雜者說兩觀,三雜者說三觀。若人不知病相,錯投藥者,病則為增。

若著眾生相者,為說但有五眾,此中無我;若言無眾生相者,即為說五眾相續有,不令墮斷滅故。求富樂者,為說布施;欲生天者,為說持戒;人中多所貧乏者,為說天上事。惱患居家者,為說出家法;著錢財居家者,為說在家五戒法;若不樂世間,為說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

依隨經法,自演作義理、譬喻,莊嚴法施,為眾生說。

如是等種種利益故,當念法施。

捨煩惱者,三結乃至九十八使等皆斷除却,是名為捨。念捨是法,如捨毒蛇、如捨桎梏,得安隱歡喜。

復次,念捨煩惱,亦入念法中。

問曰:

若入念法中,今何以更說?

答曰:

捨諸煩惱,是法微妙難得,無上、無量,是故更別說。

復次,念法與念捨異。念法,念佛法微妙,諸法中第一;念捨,念諸煩惱罪惡,捨之為快。行相別,是為異。

如是等種種因緣,行者當念捨。

念捨者,是初學禪智中,畏生增上慢。

「念天」者,有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

問曰:

佛弟子應一心念佛及佛法,何以念天?

答曰:

知布施業因緣果報故受天上富樂,以是因緣故念天。

復次,是八念,佛自說因緣。念天者應作是念:「有四天王天,是天五善法因緣故生彼中:信罪福,受持戒,聞善法,修布施,學智慧;我亦有是五法,以是故歡喜,言:『天以是五法故,生富樂處,我亦有是;我欲生彼,亦可得生,我以天福無常故不受。』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

問曰:

三界中清淨天多,何以故但念欲天?

答曰:

聲聞法中說念欲界天,摩訶衍中說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時,或心著人間五欲,以是故佛說念天。若能斷婬欲,則生上二界天中;若不能斷婬欲,即生六欲天中,是中有妙細清淨五欲。佛雖不欲令人更生受五欲,有眾生不任入涅槃,為是眾生故說念天。如國王子在高危處立,不可救護,欲自投地;王使人敷厚綿褥,墮則不死,差於墮地故。

復次,有四種天:名天、生天、淨天、生淨天。

名天者,如今國王名「天子」。

生天者,從四天王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

淨天者,人中生諸聖人。

生淨天者,三界天中生諸聖人,所謂須陀洹、家家、斯陀含、一種,或於天上得阿那含、阿羅漢道。生淨天,色界中有五種阿那含,不還是間,即於彼得阿羅漢。無色界中一種阿那含,離色界,生無色界,是中修無漏道,得阿羅漢入涅槃。

念是二種天:生天,生淨天。如是等天,是名念天。

「念安那般那」者,如《禪經》中說。

「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緣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殺,必當自死;如是有為法中,不應彈指頃生信不死心。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待老,不應恃是種種憂惱、凶衰身,生心望安隱不死,是心,癡人所生。身中四大各各相害,如人持毒蛇篋,云何智人以為安隱?若出氣保當還入,入息保出,睡眠保復得還覺,是皆難必!何以故?是身內、外多怨故。」如說:

 「或有胎中死,  或有生時死,   或年壯時死,  或老至時死。   亦如果熟時,  種種因緣墮。   當求免離此,  死怨之惡賊。   是賊難可信,  時捨則安隱。   假使大智人,  威德力無上;   無前亦無後,  於今無脫者。   亦無巧辭謝,  無請求得脫;   亦無捍挌處,  可以得免者;   亦非持淨戒、  精進可以脫。   死賊無憐愍,  來時無避處!」

是故行者不應於無常危脆命中而信望活。

如佛為比丘說死相義。有一比丘偏袒白佛:「我能修是死相!」

佛言:「汝云何修?」

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歲活!」

佛言:「汝為放逸修死相!」

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有比丘言:「七日。」有言:「六、五、四、三、二、一日活。」

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相!」

有言:「從旦至食時。」

有言:「一食頃。」

佛言:「汝等亦是放逸修死相!」

一比丘偏袒白佛:「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

佛言:「是真修死相,為不放逸比丘!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住時甚少;其猶如幻,欺誑無智。」

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念死相。

問曰:

法是三世諸佛師,何以故念佛在前?是八念云何有次第?

答曰:

是法雖是十方三世諸佛師,佛能演出是法,其功大故。譬如雪山中有寶山,寶山頂有如意寶珠、種種寶物。多有人欲上,或有半道還者,有近而還者。有一大德國王,憐愍眾生,為作大梯;人民大小,乃至七歲小兒,皆得上山,隨意取如意珠等種種寶物。佛亦如是,世間諸法實相寶山,九十六種異道皆不能得,乃至梵天王求諸法實相亦不能得,何況餘人!佛以大慈悲憐愍眾生故,具足六波羅蜜,得一切智慧方便,說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聚梯;阿若憍陳如、舍利弗、目揵連、摩訶迦葉,乃至七歲沙彌蘇摩等,皆得諸無漏法:根、力、覺、道、實相。實相雖微妙,一切眾生皆蒙佛恩故得。以是故,念佛在前,次第念法,次第念僧。僧隨佛語,能解法故第三;餘人不能解,僧能得解,以是故稱為寶。人中寶者是佛,九十六種道法中寶者是佛法,一切眾中寶者是僧。

復次,以佛因緣故法出世間,以法因緣故有僧。

行者念:「我云何當得法寶,得在僧數中?當除却一切麁細身、口惡業。」是故次第說持戒。

復次,云何分別有七眾?以有戒故。

欲除心惡、破慳貪故念捨,欲令受者得樂故破瞋恚,信福得果報故破邪見。

住持戒布施法中,則為住十善道中,離十不善道。十善道有二種果:若上行者得淨天中生,中行得生天。以是故,戒、施次第念天。

行禪定故,得二種天。滅諸惡覺,但集善法,攝心一處;是故念天次第念安那般那。

念安那般那,能滅諸惡覺,如雨淹塵;見息出入,知身危脆,由息入出,身得存立;是故念入出息次第念死。

復次,行者或時恃有七念,著此功德,懈怠心生,是時當念死;死事常在前,云何當懈怠、著此法愛!如阿那律,佛滅度時說:

 「有為法如雲,  智者不應信,   無常金剛來,  破聖主山王!」

是名八念次第。

問曰:

是說聲聞八念,菩薩八念有何差別?

答曰:

聲聞為身故,菩薩為一切眾生故。聲聞但為脫老、病、死故,菩薩為遍具一切智功德故——是為差別。

復次,佛是中亦說,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應具足檀波羅蜜,乃至應具足八念,不可得故。」初有不住,後有不可得;以此二印,以是故異。「不住」、「不可得」義,如先說(丹注云:八念竟)。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二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