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林通喜古厝 大潭村88號

樸素寧靜的大潭小聚落有一座目前新港地區保存最完整且具規模的古宅,是早年新港富豪林通喜的故居。

古厝建於昭和元年(1926),占地約800坪,三合院格局,正身面寬達七開間,護龍較一般民宅為長,內外護龍面寬達六開間,內埕相當寬敞遼闊。由此宏偉規模,足見其格局之恢宏與居住人口之多。

林通喜生於明治38年(1905),古厝興建當時的建築經費即高達35甲地價格,由此可見其財力之雄厚。林通喜在日治時擔任保正,光復後當過嘉義縣議員,擁有新港鄉第一部機車。在保守的年代,林通喜改信天主教,被視為新港天主教傳播史上的一大盛事,這些均可看出他對流行時尚的好奇與喜愛,也間接影響了古厝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古厝圍牆採45°角退凹形式,與門樓山牆搭接,火形的馬背山牆前後各開有一員光門,前員光門柱受大正年間流行的英國維多利亞風格影響,外觀十分華麗,紅磚牆、白色橫帶裝飾,與完成於1919年的總督府(今總統府)、1913年的專賣局、1917年的台中火車站之洋式風格近似。

門樓兩側立面之裙堵以彩瓷貼面,風華絢麗,這種彩瓷裝飾,乃是 1910年代以後,日人受西方影響開始使用。門樓正門楣上橫額書有「西河衍派」的林氏堂號,古宅的正廳也是古樸質實的傳統風格,均透露著林通喜家族的傳統思維仍是根深柢固。

屋頂脊帶上均是小巧精緻的花草剪黏,歷時久遠卻毫不褪色。屋簷下的斗拱與垂花,雕工細緻,線條柔和。

正廳的板壁上書繪掛軸形式書法及文人畫,柱上書有渾厚蒼勁的書法,是前清秀才林維朝所撰。這種正廳內壁書繪的方式,是大戶人家才有的作法。林通喜與林維朝交情甚篤,由古宅門樓上的「西河衍派」,及正廳門楣上懸掛的「天錫純嘏」,均與林維朝故居相雷同,足見林通喜對忘年之交維朝先生的景仰與有意仿效。

古厝鄰近的精忠廟是村民的信仰中心,台灣主祀岳武穆王的廟宇僅有7座,大潭精忠廟的岳王神像,是明萬曆年間自福建漳州分靈奉祀至今,已三百餘年,是全台最早的岳王廟。

關於兩林之間的情誼,當地有一則傳說。精忠廟內懸掛一方「精忠貫日」匾額,相傳就是1927年林維朝所敬贈。傳說林維朝某次病勢不輕,林通喜特別恭請岳王公神像至林府看病,岳武穆王起輦開了一帖極其散氣的藥單,連林維朝家族旗下的廣生藥種商號的先生均不敢抓藥。然而岳王堅不退輦,直至藥煎好了,家人端至林維朝跟前,林維朝頗懂藥理,正猶豫是否喝下時,岳王又突然起輦,撞翻了藥碗,氤氳的熱氣吸入林維朝的心肺,沉滯已久的胸悶氣喘竟神奇地好了起來。這段傳說久遠難徵,然而林維朝一生罕見贈匾寺廟,此匾幾乎是目前僅見的特例。

古厝目前仍有林氏後代居住其間,屬於私人住宅,並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