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鑄鼎,唐虞以前不可考。唯禹鑄九鼎,則因九州貢賦壤則已成,入貢方物歲例已定,疏浚河道已通,《禹貢》業已成書。恐後世人君增賦重斂、後代侯國冒貢奇淫、後日治水之人不由其道,故鑄之於鼎。不如書箱之易去,使有所遵守,不可移易。此九鼎所為鑄也。年代久遠,末學寡聞,如蠙珠、暨魚、狐狸、織皮之類,皆其刻畫於鼎上者,或漫滅改形,亦未可知,陋者遂以為怪物。故《春秋傳》有使知神奸、不逢魑魅之說也。此鼎入秦始亡。而春秋時郜大鼎。莒二方鼎,皆其列國自造,即有刻畫,必失《禹貢》初旨,此但存名為古物。後世圖籍繁多,百倍上古,亦不復鑄鼎,特並志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