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太平寰宇記
卷三
卷四 

河南道 西京 编辑

河南府 编辑

河南府古洛州,今理河南、洛陽二縣。《禹貢》豫州之域,星分柳宿,為周之始都。按《博物志》云:周在中樞,三河之分,風雲所起,四險之國也。昔,周武王克殷還,顧瞻河洛而嘆曰:「我南望三途,北望嶽鄙,顧瞻有河,粵瞻伊雒,毋遠天室,遂定鼎郟鄏,以為東都。」《周書》又曰:「周公將主政,乃作大邑,南系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也。」皇甫謐《帝王世紀》云:「周公相成王,以豐、鎬偏在西方,職貢不均,乃使召公卜居澗水東、瀍水之陽,以即中土,而為洛邑,而為成周王都,今苑內王城是也。」又按《孝經援神契》云:「八方之廣,周洛為中,於是遂築新邑,營定九鼎,以為王之東都。」又云:「成王營洛邑,建明堂,朝諸侯,複還豐、鎬。」故《書序》曰:「成王既黜殷命,返歸在豐,周公往營之,後始遷殷頑民居之,河南府東故洛城是也。」自成王後十世,幽王為犬戎所殺,其子平王居洛邑,所謂新邑也。平王後十三葉,敬王避王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壊翟泉而廣焉。敬王後十一葉,赧王又徙居於西周,即王城,今苑城內是也。皇甫謐《帝王世記》云:「赧王盡獻其邑三十六於秦,秦昭襄王納其獻,立為三川郡,初理洛陽,後徙滎陽。」自平王東遷至赧王,凡二十葉而周氏滅矣。《漢書·地理志》云:「初,洛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至襄王以河內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地分小 。」徐廣《注史記》云:「周王畿凡七縣:河南、洛陽、穀城、平陰、偃師、鞏、緱氏是也。」楚漢之初,立韓公子成為韓王,其地屬韓。漢元年,項羽立楚將瑕丘公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二年,陽降漢,漢於其地置河南郡,領縣二十二,理洛陽。漢高祖五年,即位定陶,自洛陽徙都長安。後漢建武元年,幸南宮,遂定都焉,至五年,改河南郡為河南尹,領二十一縣,屬司隸校尉。獻帝即位,關東兵起,相國董卓遂逼遷西都長安,盡燒洛陽宮廟。曹子建詩云:「步登北芒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後卓死,又都焉,至建安元年,曹操進兵詣京師,帝遂南都於許。魏受禪,都洛陽,陳留王奐合河南等五郡置司州,《十三州志》云:「京師之州,司隸校尉掌焉,故曰司州。」晉受禪,又都洛陽,司州不改。永嘉五年,劉曜、王彌入京師,於是司州沒胡,劉聰以洛陽為荊州。石季龍又改為司州。建武元年,分司州之河南等七郡為洛州。東晉永和五年,桓元子入洛陽,複置河南郡屬司州。苻堅使王猛克洛陽,改司州為豫州。後秦不改。宋武帝入洛,更置東垣、西垣二縣,仍於虎牢置司州。後魏神{上鹿下加}三年,遣將安頡攻洛陽,拔之,複為洛州;太和十七年,又改洛州為司州;十九年,改河南郡為河南尹;魏武帝自洛陽遷都長安是為西魏;魏孝靜帝自洛陽徙都鄴,是為東魏。按《郡國縣道記》云:「魏天平元年,又改司州為洛州,改河南尹為河南郡。」西魏大統三年,複改洛陽為司州,仍置牧司州,尋陷入高齊,司州不改,又移河南郡於澠池縣大塢城置,尋又改司州為洛州,河南郡惟領宜遷一縣。後周建德六年,平鄴之後,於洛陽置洛州總管,仍省東魏及高齊兩河南郡,改宜遷為河南縣,仍廢河陽總管。隋初,仍舊置總管,二年,廢總管,置河南道行台省,並罷洛陽郡置洛州,以郡舊領縣屬焉。大業元年,煬帝命僕射楊素等營構宮室,大業二年,遂成新都而徙居之,今洛陽是也。其宮北據邙山,南值伊闕之口,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東去故城一十八里。初,煬帝嘗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耶,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悅,遂定議建都焉。其宮室、台殿,宇文愷所創也,愷巧思絕倫,因此制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與比。仍以洛州移入新都,廢州在宮城南,又改為豫州,置牧。三年,罷州為河南郡,仍置尹。四年,改東京為東都。十二年煬帝幸江都,留越王侗內守。十四年,煬帝崩,立越王侗於洛,複置洛州。侗尋為王世充所害,充改洛州為司州。唐武德四年,討平王世充,複為洛州,置總管府領洛、鄭、熊、穀、嵩、管、伊、汝、魯九州島。洛州領河南、洛陽、偃師、鞏、陽城、緱氏、嵩陽、陸渾、伊闕九縣。其年,罷總管府置陜東道大行台。九年,罷行台,置洛州都督府,領洛、懐、鄭、汝四州,權於府置尚書省。貞觀元年,割穀州之新安來屬。七年,又割穀州之壽安來屬。八年,移理所於河南縣之宣範坊。十八年,廢都督府,省緱氏、嵩陽二縣。顯慶二年,置東都,官員一準雍州。是歲,廢穀州,以福昌、永寧、長水、沔池四縣,懐州之河陽、濟源、溫、王屋,鄭州之杞水來屬。龍朔二年,又以許州之陽翟,鄭州之密縣,絳州之垣縣來屬。乾封元年,以垣縣隸絳州。咸亨四年,又置柏崖、大基二縣。其年,省柏崖縣。上元二年,複置緱氏縣。永淳元年,複置嵩陽縣。光宅元年,改東都為神都。垂拱四年,置永昌縣。載初元年,置武臨縣。天授元年,置武泰縣,尋廢,仍改鄭州之滎陽為武泰來屬。三年,置來庭縣。神龍元年,改神都複為東都,廢永昌、來庭二縣,改武泰為滎陽,遷鄭州。先天元年,置伊闕縣。開元元年,改洛州為河南府。二十二年,置河陰縣。天寶元年,改東都為東京。朱梁開平初,都汴州,廢西京為雍州,仍改東京為西京。後唐同光元年,複為東都。晉高祖天福三年,又都汴州,此為西京。自漢、周至於宋皆因之。

元領縣二十六,今十八: 编辑

河南、洛陽、登封缺、壽安缺、伊闕缺、永寧缺、長水缺、新安缺、福昌缺、伊陽、鞏縣、密縣、澠池、緱氏、潁陽、王屋、河清、偃師。

六縣割出:

陽翟、入許州。河陰、已下五縣入孟州。河陽、溫縣、濟源、汜水。

二縣廢:

陸渾、並入伊陽。告成。並入登封。

府境 编辑

東西三百四十里,南北三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编辑

東至東京四百二十里,西至長安八百六十里,東至鄭州二百七十里,南至汝州一百八十里,西至陜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澤州二百八十里,東南至許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虢州四百六十五里,西北至絳州五百里,東北至懐州一百四十里。

编辑

唐開元領縣二十六,戶,十九萬四千七百四十六;皇朝領縣一十八,主,四萬二千八百一十八,客,三萬九千一百三十九。

風俗 编辑

《周禮 職方氏》:「河南曰豫州,豫者逸也,言常安逸也。」李巡云:「豫者,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又《漢書·地理志》:「周人巧偽趨利,貴財賤氣,高富下貧,喜為商賈。」《九州島記》云:「洛陽轉轂百數。」賈耽《郡國志》云:「無所不至。」

姓氏 编辑

河南郡九姓:賀、丘、褚、祝、蘭、竇、南宮、穆、獨孤。

人物 编辑

許由。字武仲,登封人。

申伯。洛陽人,《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即申伯也。

仲山甫。洛陽人,《詩》:「保茲天子,生仲山甫。」又:「袞職有闕,仲山甫補之。」

蘇秦。洛陽人,讀《陰符經》欲睡,引錐刺股,後游趙,說六國,受相印。

賈誼,洛陽人,遷大中大夫,出為長沙王傅。

司馬遷。

劇孟。洛陽人,以俠顯,文帝時,吳、楚告變,周亞夫乘傳至洛,得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劇孟,吾知其無能為已。」

卜式。河南人,拜緱氏令,賜爵關內侯。

郭賀。字喬卿,洛陽人。

杜密。字周甫,登封人,北海相。罷歸,每謁守令,多所陳托,與李膺同坐黨事。

吳雄。字季高,河南人,宮廷尉。少貧,死,喪事促辦,葬人所不封之地,不卜日,術者皆言其後必滅,而子祈、孫恭並三世為廷尉。

胡昭。居陸渾山,躬耕力學,閭里嚴事之時,孫狼作亂,至陸渾,相戒曰:胡居士賢者,不得犯其境。合邑賴昭以安。

韓擒虎。平陳有功,進上柱國。疾篤時,有人詣其家曰:「我欲見閻羅王。」虎聞之,曰:「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足矣。」

長孫無忌。洛陽人,佐太宗定天下,與褚遂良同受顧命。

賈曾。洛陽人,為秘書郎,掌制誥。

於志寧。河南人。

張說。字道濟,策賢良第一,封燕國公,其先范陽人,代居河東,又徙家為河南之洛陽人。

賈至。曾子。玄宗傳位,至撰冊,帝曰:「兩朝盛典,出卿父子,可謂繼美乎。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嘗隱居陸渾山中,無牆垣扃鑰,歲飢或不爨,以彈琴自娛。房管每謂:「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房管。字次律,洛陽人。長才博學,風度修整,與韋見素同平章事。

武元衡。緱氏人。

韋應物。河南人,性高潔,能詩,為蘇州刺史,多惠政,世號韋蘇州。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官拜御史,長於詩,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

畢諴。字存之,偃師人,燃薪夜讀達旦,官學士,進大司馬。

蕭昕。

賈餗。河南人。

裴休。濟源人。

曹確。河南人。

土產 编辑

桑白皮、桔梗、玄參、丹參、旋覆花、大戟、白蠟、半夏、芫花、峭粉,以上並入貢。賦:綾絹。 《九州島記》云:「金門之竹,可以為笙管。」金門,山名,在福昌縣。


河南縣 编辑

舊四十鄉,今四鄉五十坊。《漢書·地理志》:「河南,故郟鄏地。」郟,山名;鄏,邑名。今邑西南之地,謂之郟鄏中。按,周平王避犬戎亂,自宗周徙居於此,歷十三世至敬王,乃遷都成周,即此也。秦滅漢,為縣,屬河南郡。後漢亦為河南縣。晉及後魏皆理於今苑城東北隅。後周大象二年,移於故洛城西。隋大業二年,又移於今洛城內寛政坊,即今理所也,尋,又改洛陽為豫州。三年,罷州為河南郡,縣屬不改。唐永昌元年,改為合宮縣,至神龍元年,複舊。二年十一月,又改為合宮縣,至唐隆元年,仍舊為河南縣。

洛水,在縣北四里。

伊水,在縣東南十八里。

瀍水,在縣西北六十里。《禹貢》曰:「伊﹑洛﹑瀍﹑澗,既入於河。」孔安國注云:「瀍水出河南北山。」《水經》云:「瀍水出河南穀城縣北山,今驗水西從新安界東入縣界。」

天津橋:在縣北四里,隋煬帝大業元年初,造北橋以架洛水,用大纜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若日月表勝之象 。然洛水溢浮,橋橔輒壊,唐貞觀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為腳。《爾雅》:「箕斗之間,天漢之津梁。」故取名焉。

中橋:唐咸通三年造,累石為腳,如天津之制。

通濟渠:在縣南三里,隋大業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磧渠,又東北流入洛水謂之洛。

金谷:郭緣生《述征記》云:「金谷,穀也,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經此谷,晉衛尉石崇因即川阜而造為園館。」崇《金谷詩序》云:「餘以元康六年從太僕卿出為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縣界金穀。澗中,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物備具,又水碓、魚池焉,時與諸賢登高臨下,列坐水湄,遂各賦詩,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云。」

芒山:一名邙山,在縣北十里,一名平遙山 ,亦郟山之別名也,都城所枕,又有光武陵。魏明帝欲平北邙山,令登台便觀見孟津。廷尉辛毗諫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若九河盛溢,洪水為害,丘陵皆夷,何以御之?帝乃止。」又楊佺期《洛城記》云:「北山連岸,修亙四百餘里,實古今東洛九原之地也。」又戴延之《西征記》云:「邙山西岸東垣,亙阜相屬,其下有張母祠,即永嘉中此母有神術能愈病,故元帝渡江時延聖火於丹陽,即此母。」今祠存。伊尹、蘇秦、張儀、扁鵲、田橫、劉寛、楊修、孔融、吳後主、蜀後主、張華、嵇康、石崇、何宴、陸倕、阮籍、羊祜,皆有塚在此山後。漢梁鴻登芒山,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宮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周山:今在苑中,當縣之西也,《皇覽》云:「河南城內有周山,一名小亭山。」《周地記》云:「周山下有周谷,本周之採地也。」

谷城山:瀍水所出。

太白原:其原芒山之異阜也,在縣西北六十八里。《輿地志》云:「金水始自太白原東南,經金谷,即此原也。」

佩印山:《左氏傳》:「晉、趙諸陵並在此山上。」即芒山之別阜也 。

闕塞山:《左氏傳》:「晉趙鞅納王使女寛,守闕塞。」伏虔謂南山伊闕是也。杜預注:「洛陽西南伊闕口也,俗名龍門。」

孝水:《山海經》謂:「廆山,俞隨之水出於其陰,北流注于穀水。」《水經注》云:「世謂之孝水,在河南城西十餘里。」故潘安仁《西征賦》云:「澡孝水而濯纓,嘉美名之在茲。」

月陂:洛水自苑內上陽宮南彌漫東注,當宇文愷版築之時,因築斜堤,束令東北流,當水衝作堰九所,形如偃月,謂之月陂。

千金堰:戴延之《西征記》云:「金、瀍、穀三水合處有千金堨,即魏陳留王所立,引水東灌,民今賴之。」又《九州島要記》云:「洛陽千金堨傍有九龍祠。」

蒙汜池:《魏書》云:「明帝於宮西鑿蒙汜池以通禦溝,義取日入蒙泛以為名。」

瓊花池:《洛陽宮殿簿》云:「西宮臨章殿有瓊花池。」

皋門橋:谷水上有皋門橋,即晉惠帝所造,故潘岳《西征賦》云:「秣馬皋門。」

銅井:陸機《洛陽記》云:「宮牆西有二銅井。」

甘城:《左傳》謂:「甘昭公有寵於惠後。」杜預注云:「河南縣西南有甘水,昭公王子帶食邑於甘。」故《漢書郡國志》云:「河南有甘城。」

故穀城:在縣西北,古穀城即周所置,在谷水之東岸,西晉省並入河南,故有城存;北齊天保中,常山王演使裨將嚴略增築以拒周,俗亦謂之嚴城,後周拒齊,又築。

孝水城:亦在今縣西北 ,隋大業二年,又於此置青城宮,北隔苑城與榆林店相對。

萇弘祠:《郡國志》云:「周人,無辜見殺。」 今洛中有祠存,謂撞鐘祠是也,即後人訛爾。

白君祠:《郡國志》:「瀍水西南有白仲呂墓。」前有祠堂,石碑題曰:「真人白君之表。」即晉永寧二年志之。

許由廟:在邑界,石虎《郡國志》云: 「在洛陽西,秦末嘗鳴,應三十里。」今人鐵釘釘兩足,兼截雙耳。

金埒:在北邙山下。按劉義慶《世說》:「王濟字武子,被謫,移第於此,時人多地貴,濟好走馬,因布錢為埒以示之,故號為金埒。」

鴻都門:洛陽北宮門也。

百尺樓:在金鏞城內,有百尺樓。

棠棣碑:在縣西四里修行寺東街,永徽初,賈敦實、弟敦寶前後為洛州長史,並有惠政,百姓立二碑於此,時人號為棠棣碑。

白居易影堂:在縣南二十里,唐會昌元年置。

玉泉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山內有玉泉寺。

唐明宗五廟:在縣西北六里福善坊。

晉朝五廟:在縣西北八里恭安坊。天福八年,置漢朝七廟,在縣西北八里旌善坊。

周朝六廟:在縣西南三里彰善坊,建隆元年置。

唐李靖廟:在縣西七里旌善坊。

洛陽縣舊三十鄉今三鄉四十三坊。本成周之地。 鎬京為西都,王城為東都。敬王後,王城為西周,成周為東周。至秦襄王以為洛陽縣,屬三川。自漢以後,縣恆屬河南。 故太史公云:「留滯周南。」即今邑也。」朱超石《與兄書》曰:「洛下道路本好,青槐蔭映可愛。」隋煬帝遷都,自今縣東三十里移於今德懋坊西南隅,有故城存。唐垂拱四年七月,析置永昌縣。長安二年六月,廢永昌。神龍二年冬,改洛陽為永昌縣。唐隆元年,複為洛陽縣。皇朝移於小清化坊。

洛水:在縣西南三里,西自苑內上陽之南彌漫東流,宇文愷築斜堤,束令東北流,當水衝湊堰九所,形如偃月,謂之月陂,今雖漸壊,尚有存者。

北邙山:在縣北二里。

委慄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魏明帝景初元年十月,營洛陽委慄山為園丘,今形制猶在。

大石山:一名萬安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九州島要記》云:「晉惠帝於此山請雨七日,大霖。」魏孝文帝測之,高二百丈;魏武《樂府》有《南篇》云:「南上大石山。」即此山也。

大谷:在縣東五里,《後漢書》云:「孫堅進軍大谷,距洛九十里。」張衡《東京賦》曰:「盟津達其後,大谷通其前。」陳留王《洛神賦》云:「經通大谷。」 潘安仁《閒居賦張公》:「張公大谷之梨。」皆謂此。

翟泉:《左傳》曰:「王子虎會諸侯之大夫於翟泉。」今城中大倉西南池水是也。晉永嘉元年,有蒼鳥起步廣里,地陷,竟有劉曜纂逼之辱。又《帝王紀》云:「景王葬於翟泉。」今東陽門內有大街,北有大倉,中有景王陵,西南望步廣里,北眺翟泉,二處相距遠近略均之也。又戴延之《南征記》云:「太子宮東有翟泉,今乾無水。」

洛子神:《郡國志》:「後魏虎賁中郎將洛子淵者,洛陽人,鎮防彭城,因同營人樊元寶歸,附書至洛下,雲宅在靈台南。元寶至,忽見一老翁云:『是吾兒書。』引入屋宇,顯敞飲食非常。久之,送元寶出,唯見高崖對水,方知是洛水之神,因立祠,迄今人祀以祈水旱。」

玉井:《魏略》云:「明帝引穀水過九龍祠前,為玉井綺欄。」又《洛陽記》云:「璇華宮有玉井,皆以白玉壘飭是也 。」

阮曲:《水經注》云:「谷水又東南轉,曲而東注,謂之阮曲。」蓋嗣宗所居之地。

七里澗:陸機《洛陽記》云:「城東有橋,以跨七里澗。」

九觀:陸機《洛陽記》云:「臨商、陵雲等八觀在宮之西,唯絕頂一觀在東,是號曰九觀。」

平陰故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北五十里是。按此城東有平州,謂之河陰川城,北枕黃河,西抵邙山北趾。曹魏文帝改平陰。後魏移縣理於故洛城西皇女台側。隋開皇三年,又移縣於壽安縣東北二十五里嚴明城是也。大業元年,廢入洛陽。

峻陽陵:晉武帝陵。漢明、章二帝陵:明帝在今縣西北,章帝在今縣東南。

白社裏:在故城建春門東,即董威輦舊居之地。回洛倉:隋大業三年十二月置回洛倉,去洛陽縣七里。倉城周十里,開三百窖,米百萬斛。至十三年,李密叛,頻攻,此倉多為洛陽人所據。後竟為密陷,還複奪得。後運米入洛陽,終為亂兵所掠。

宣武場:魏明帝鬥猛獸處。

銅駞街:陸機《洛陽記》云:「漢鑄銅駞二枚在宮南四會道,夾路相對。」俗語曰:「金馬門外聚群賢,銅駞陌上集少年。」言人物之盛也。《風土記》云:「石季龍取之向鄴。」

三市:《洛陽記》云:「大市,名金市,在大城西;南市,在大城南;馬市,在大城東。」按金市在臨商觀西,兌為金故曰金市。馬市在東,舊置丞焉。又酈道元《注水經》云:「馬市,即嵇康為司馬昭所害之處。」

蘇秦宅:《郡國志》云:「在利仁里,後為魏尚書高顯業宅,每夜顯業見赤光,於光處掘得金百斤,銘曰蘇秦金,顯業因為之造寺。」

董卓宅:《郡國志》云:「在永和里,掘地取得金玉、寶玩,後魏邢蠻掘得丹沙及錢,銘曰董太師之物,後夢卓索,蠻恡不還,經年無病而卒。」

石崇宅:有緑珠樓,今謂之狄泉是也。

夕陽亭:晉賈充出鎮長安,百僚餞送,自旦及暮,故曰夕陽亭。

故洛陽城:在縣東二十里。按《洛陽記》:「洛陽城,東西七里,南北九里,城內宮殿、台觀、府藏、寺舍,晉魏之代凡有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九門。」自永嘉之亂,劉曜入洛陽,元帝渡江,官署、里閭,鞠為茂草。至後魏孝文帝幸洛陽,巡故宮,遂詠《黍離》之詩,群臣侍從無不感愴。又至隋煬帝,因校獵,登北邙山,觀伊闕,顧謂侍臣曰:「得非龍門耶,自古何不建都於此」侍臣蘇威對曰:「以俟陛下耳。」遂定議都焉,因詔楊素營之,大業九年成,徙都之。 其宮北據邙山,南值伊闕,以洛水貫都,有天漢之象。其宮室、台殿皆宇文愷所造,巧思營布,前代郡邑莫之比焉。

十二門:陸機《洛陽記》云:「洛陽十二門,[南]北九里 ,城內宮殿、台觀有合闥,左右出入城內皆三道,公卿、尚書從中道,凡人左右出入,不得相逢,夾道中植榆柳以蔭行人;又《晉書》曰:「洛陽御道築牆高丈餘。」又云:「洛陽十二門皆有雙闕。」石橋,橋跨陽渠水。又按《輿地志》:「洛陽城外四面有陽渠水,即周公所置。」池上源注函谷,東流注城西北角,仍分流繞城至建春門外合流,折東流注于池是也。

上東門:洛陽東面門也,在寅地,晉改為建春門;《東觀漢記》云:「郅惲為上東門侯,光武夜還,惲不納。」又《後漢書》:「袁紹橫刀揖董卓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乎』?乃懸節於上東門而去。」又漢公卿餞二疏於上東門;漢《舊儀》云:「冊皇子為諸侯王皆於上東門中,以東門在卯故也。」《晉書》:「十二門東面最北曰東上門。」後又改為東陽門,即阮籍詩『步出上東門』也;又《晉書》:「王衍見石勒倚嘯於上東門,徐使召之,已去。」

開陽門:南面有四門,東曰開陽,在己上;應劭《漢官儀》曰:「此門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飛來在樓上,後琅邪開陽縣上言:『南門一柱忽然飛去,莫知所在』,光武使視,則是也,遂刊記年日月,因以名門。上有九子母像,國家常往祈焉。次西,漢曰平城門,在丙上,晉改曰平昌門,郊祀法駕由此門。次西,漢曰小苑門,在午上,晉改曰宣陽門,門內有冰井,故《述征記》曰:「冰井在凌雲台北,故藏冰處也。」又云:「移門即宣陽也。」按薛綜《注東京賦》曰:「移門,冰室門也。」冰室門及門榭皆屈邪行,依城池為道也;華延雋《洛陽記》云:「即漢之宮門。」次西,漢曰津門,在未上,洛陽水浮橋下。按《後漢書》:陳宣為諌議大夫,建武十年洛水泛長至津門,門司欲築堤遏水,先止之曰:「王尊正已,水絕其足,朝廷中興,必不入矣。」水果退。

廣陽門:西面有三門,在申上。《述征記》云:「廣陽門西南有劉曜壘、試弩棚,西北有鬥雞台、射雉觀。」又按《河南十二縣境簿》云:「繭觀在廣陽門。」次北,漢曰雍門,在酉上,晉改曰西明門。又次北,曰上西門,在戌上,晉改曰閶闔門。按《漢官儀》云:「上西門所以不純白者,漢家厄於戌,故以丹漆鏤之。」

夏門:北面有二門,其西漢曰夏門,晉改為大夏門,正在亥上,《魏略》云:「董卓燒南、北二宮,魏武帝更為夏門,內立北宮;至明帝,又造三層樓,高十丈。」陸機《與弟書》曰:「大夏門有三層樓,高百尺。」又按《晉宮闕簿》云:「宣武觀在大夏門內東北上,故云『南望天淵池,北矚宣武場』是也。」次東者,漢曰穀門,晉改為廣莫門,正在丑上。

九龍祠:在履順坊。按《東郡記》:「後魏孝文遷都洛陽,修千金堨,渠成而水不流,常見有龍扼之,水不得下,於是祭之,龍退而水行。」

王戎墓:在殖業坊,高四丈。《故老傳》云:「隋大業遷都之始,人為酒窖,得銘云:『晉司徒尚書令安豐元侯王君之墓銘。』」

裴楷墓:在修義坊十字街北,有碑存。

高貴卿公陵:在縣西北三十里屈澗之濱。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