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全覽1

太平寰宇記 全覽1 全覽2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一
  太平寰宇記      地理𩔖二總志之屬提要
  等謹案太平寰宇記一百九十三卷宋樂史撰史字正子官太常博士直史館事蹟具宋史文苑傳宋太宗時始平閩越并北漢史因合輿圖所隸考尋始末條分件繫以成此書始於東京迄於四裔然是時幽媯營檀等十六州晉所割以賂遼者實未入版圖史乃因賈眈十道志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之舊概列其名葢太宗置封樁庫冀復燕雲終身未嘗少置史亦預探其志載之於篇非無所因而漫録也史進書序譏賈眈李吉甫為漏缺故其書采摭繁富惟取賅博於列朝人物一一並登至於題詠古蹟若張祜金山詩之𩔖亦皆並録後來方志必列人物藝文者其體皆本於史蓋地理之書記載至是書而始詳體例亦至是而大變然史書雖卷帙浩博而考據特為精核要不得以末流冗雜追咎濫觴之源矣原本二百卷諸家藏本並多殘缺惟浙江汪氏進本所闕自一百十三卷至一百十九卷僅佚七卷今據以著録文獻通考作太平寰宇志此本標題實作太平寰宇記諸書所引名亦兩岐今考史進書原序亦作記字則通考為傳寫之誤不足據也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太平寰宇記自序
  臣聞四海同風九州共貫若非聖人握機蹈杼織成天下何以逮此自唐之季率土纒兵裂水界山窺王盗帝至于五代環五十年雖奄有中原而未家六合不有所廢其何以興祖龍為炎漢之梯獨夫啟成周之路皇天駿命開我宋朝太祖以握斗歩天掃荆蠻而幹呉蜀陛下以呵雷叱電蕩閩越而縳并汾自是五帝之封區三皇之文𮜿重歸正朔不亦盛乎有以見皇王之道全開闢之功大其如圖籍之府未修郡縣之書何以頌萬國之一君表千年之一聖眷言闕典責在史官雖則賈躭有十道述元和有郡國志不獨編修太簡抑且朝代不同加以從梁至周郡國割據更名易地暮四朝三臣今㳂波討源窮本知末不量淺學撰成太平寰宇記二百卷自河南周于海外至若賈躭之漏落吉甫之闕遺此盡收焉萬里山河四方險阻攻守利害㳂襲根源伸紙未窮森然在目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觀萬邦圖籍機權莫先於此臣職居館殿志在坤輿輒撰此書冀聞天聽誠慚淺畧仰冒宸嚴謹上













  太平寰宇記自序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一
  開封府一
  𨳩封府今理開封浚儀二縣禹貢為兖豫二州之域星分房𪧐在春秋時為鄭地戰國時為魏都史記云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即今西面浚儀縣故城是也後秦始皇二十二年攻魏因引河水灌城而㧞之即以為三川地漢祖起沛酈生説曰陳留為天下衝四通五達之郊無名山大川之阻即謂此地也後定天下為陳留郡之浚儀縣至文帝封皇子武為梁王都大梁後以其地卑濕東徙睢陽即今宋州也晉武改為陳留國東魏孝靜帝廢國為梁州分為陳留開封二郡北齊廢開封郡併入陳留郡至後周改梁州為汴州以城臨汴水因以為名隋初州如故大業初州廢又為郡二年廢郡以其地併入榮陽潁川濟隂東萊等四郡有通濟渠即煬帝所開以通江淮漕運經中而過唐武徳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總管府管汴洧杞陳四州領浚儀新里小黄開封封邱等五縣七年改為都督府廢開封小黄新里三縣入浚儀縣復廢杞州之雍邱陳留營州之中牟洧州之尉氏來屬龍朔二年以中牟𨽻鄭州延和元年復置開封縣天寶元年改汴州為陳留郡乾元四年復為汴州建中築羅城梁開平元年升為東京置開封府後唐同光元年復為汴州以宣武軍為額晉天福三年又升為東京置開封府漢周至今並因之
  元領縣六 今十六
  開封 浚儀 封邱 陳留 尉氏 雍邱 襄邑宋州割到 考城曹州割到 武陽鄭州割到 中牟鄭州割到 太康陳州割到 長垣渭州割到 酸棗滑州割到 扶溝許州割到 鄢陵許州割到 東明新置
  府境
  東西三百里 南北三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西京四百二十里 西至長安一千二百五十里 東至宋州三百里 西至鄭州一百四十里南至蔡州五百里 北至滑州二百二十里 南至宋州三百一十八里 又東南至陳州三百一十里西南至許州二百十五里 東北至曹州二百二
  十里 西北至孟州三百五十里
  
  唐開元領縣六户八萬二千一百皇朝管縣一十六户主九萬一千二百三十二客八萬八千三百九十九
  風俗
  漢書河南之氣厥性安舒今汴地渉鄭衛之境梁魏之墟人多髦俊好儒術雜以遊豫有魏公子之遺風難動以非易感以義
  姓氏
  陳留郡五姓 防 謝 何 虞 蔡
  人物
  陳平楊武户牗鄉人 酈其食 申屠蟠 蔡邕陳留人 邊韶 百里嵩 潘最 毛玠陳留平坵人典𮧯 元瑀尉氏人子籍 江偉 江式 唐劉
  仁軏尉氏人與子姓三人並授上柱國州黨榮之號所居為樂城鄉三柱里
  土産
  絹 綿 谷子 麻黄 酸棗
  開封縣舊二十鄉今八鄉八坊本漢縣屬河南郡今縣河五十里開封古城是漢理所後魏天平元年於此置開封郡高齊天保七年郡與縣俱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鄭州唐武徳四年自鄭州來屬貞觀元年併入浚儀延和元年又折浚儀於州城内别置今縣管東界 逢澤在縣東北十四里今名蓬池史記秦孝公二十年使公子少管率師㑹諸侯逢澤又謂衛國之岸地唐天寶六年改為福源池 夷門史記大梁有十二門有曰夷門隠士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夷門門吏魏公子無忌厚遺之不受 吹臺在縣南五里陳留風俗傳縣有蒼頡師曠城其城有列仙吹臺梁孝王亦増築焉朱梁開平二年改繁臺為講武臺此即吹臺也其後有繁氏居其側里人乃以姓呼之 沙海在縣西北十二里戰國䇿云齊欲發卒取周九鼎顔率説曰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於沙海之上為日乆矣即為此也至隋文疏鑿舊迹引汴水注之習舟師以伐陳陳平之後立碑其側以紀功徳焉今無水 蓼堤在縣東北六里高六尺廣四丈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濕徙睢陽乃築此隄至宋州三百里 蔡水在縣南本梁溝始皇二十二年王賁引水攻大梁是此 通濟渠在縣南二里隋大業元年以汴水迂曲回復稍難自大梁城西鑿渠引汴水入號通濟渠 開封故城在縣西十五里鄭莊公所築陳留風俗傳曰阮簡為開封令有刦賊外白甚𢚩 高陽故城 甘城即秦大史甘公所居之地因星文説張耳令背項羽依高祖即於此城 信陵亭在城内臨河當相國寺前即魏公子無忌勝槩之地 琵琶溝在縣南十一里西從中牟縣界流入通濟渠隋煬帝欲幸江都自大梁城西南鑿渠引汴水入即莨宕渠也舊圖經云形似琵琶故名
  倉垣縣在縣東北二十里水經云濟水東經倉垣城輿地志曰倉垣城南臨汴水西北有蒼頡墳城有列仙臺棘城在縣西南三十里左傳云晉荀呉渉自棘津
  新里縣故城在縣東三十里隋高帝開皇十六年分浚儀縣置因新里為名煬帝大業二年廢唐武徳四年復置貞觀元年又廢 蒼頡墳在縣東北二十里輿地志云蒼頡西北有蒼頡塚 樊於期墓在縣南一十三里史記云樊於期逃秦罪入燕燕荆軻謂曰須君首可以謀秦王於是自殺凾封送秦魏人塟於此 張儀墓在縣東北七里史記云儀魏人相秦一十年卒塟於此俗以墳形似硯因名硯子臺以張耳墓南硯臺此謂北硯臺 張耳墓在縣東七里漢書耳大梁人高祖布衣時甞從耳遊後事趙有功受封卒塟於此 蔡伯喈墓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漢書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漢靈帝時坐收廷尉死獄中塟於此 荆軻墓在縣東四十里史記曰軻衛人也遊燕為丹入秦刺秦王不巾而死舊圖經云招魂塟於此
  浚儀縣舊二十五鄉今十二鄉八坊漢武帝元年廢新里城而立浚儀屬陳留郡輿地志云夷門之下新里之東浚水之北象而儀之以為邑名後魏以縣𨽻梁州後周改梁州為汴縣亦𨽻焉隋廢汴改屬鄭州唐初置汴州縣復歸焉今居郭内開封故城在即今為理之所也寒泉陂在縣西六十里詩云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其
  水冬夏常冷因曰寒泉 酺池在縣西北七里古大梁城梁孝王作 磚硠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史記張良報韓讐伏處於博浪候秦始皇 古浚儀城二一在縣東三十里一在縣北四里 赤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水經云蒗蕩渠東南逕赤城至浚儀 信陵君墓在縣南一十二里史記魏公子無忌昭王少子安釐王弟為信陵君 侯嬴墓在縣南一十二里史記魏公子無忌謀殺趙詢自刎而死遂塟於此 叚干木死西土魏王遷都之日子孫改塟於此 陸雲祠在縣北二里晉書陸雲甞為浚儀令民為立祠 青邱亦曰元池女娀簡狄浴於晉邱之水有元鳥遺卵吞之生契即此水也 鴻池即衛獻公射鴻於此 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大和二年節度使令狐陶重修因登臨賦詩曰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封邱縣北六十里二十鄉今七鄉古封國之地左氏傳謂賜封父之繁弱是也魯國都紀云衛地之延鄉漢高祖與項籍戰敗於翟母免難之處後以延鄉為封邱縣翟母即此地也𨽻陳留郡後魏道武帝併入酸棗宣武帝復置隋開皇三年𨽻汴 黒山在縣北三里魏志初平四年春太祖軍甄城荆州牧劉表斷袁術糧道術引軍入陳留屯封邱黒山徐賦佐之 黄池在縣西南七里東南三里按春秋哀公十二年㑹晉侯呉子於黄池呉晉爭長杜預注云陳留封邱縣南有黄亭近濟水雲響城在縣南一十里按史記云呉晉率諸侯㑹于黄池莫不雲集響應共築此城因以為名 期城在縣西南七里按城冢史記云期城者夏禹理水時所築今呼為𥳽箕城 廢守節縣在縣西北三里唐武徳三年李勣于酸棗縣置梁州乃分胙城酸棗二縣以屬焉於時柬州未平人思効節縣新創立故以守節為名至四年廢 封邱臺在縣東五里按世本東郡齊國侯伯儵子卒塟此遂於城内作地道 向子墓亦名墓子臺 桐牢亭在縣二里按春秋魯哀公㑹晉侯同盟于蟲牢杜預注云鄭地陳留封邱縣北有桐牢亭襄公十八年傳云楚侵鄭東北至於蟲牢而反續漢記云封邱有桐牢亭韋昭曰古蟲牢地也今俗謂之桐涡 朱亥墓在縣西三十里按史記秦攻趙趙求救於魏安釐王遣將晉鄙將兵救趙懼秦不進魏公子無忌使朱亥賫鐵鎚殺晉鄙而統其軍以救趙卒塟於此 翟母墓在縣西南七里按陳留風俗傳云漢高祖與楚項羽戰敗于延鄉有翟母者免其難也 百里嵩墓在縣東七里後漢書嵩字景山陳留封邱人為徐州刺史時旱嵩乃傳車廵部所到屬縣膏雨隨車卒塟於此 程徵君墓在縣南四里魏書程仲字孔禮陳留封邱人有志行明帝青龍三年徵不就景初二年正始五年徵又不就晉武帝大始二年卒封元鄉亭侯
  陳留縣東三十五里舊二十五鄉今七鄉本古有莘城國語謂之莘墟史記云鄭桓公反以周衰徙都于留即此地後為陳所并故曰陳留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陳留縣漢為陳留郡縣𨽻焉西晉末郡縣並廢後魏復置隋廢唐武徳四年置縣𨽻杞州貞觀元年廢移𨽻汴州其後因之魏書謂四戰之地是也乃漢高祖兵敗母死之地 阿谷水在縣北五十八里家語曰孔子南遊于楚至阿谷之墜使子貢奉觴從女子乞飲即此也 小黄城漢縣名屬陳留故城今在縣東北三十三里亦曰小黄園 昭靈夫人陵廟在縣北三十七里風俗傳曰沛公起兵野戰于黄鄉天下平定乃命使以梓宫招魂幽野有丹蛇在水自灑濯入梓宫其浴處仍有遺髪今廟號昭靈焉 睢溝在縣東南五里輿地誌云汴水自榮陽受睢水東至陳留彭城南入泗水經縣界入雍邱界自後開通濟渠此渠廢今無水 漢武帝宫在縣羅城内風俗傳孝武帝元狩元年置行宫今廢為舍 逍遥宫南縣南六里餘隋大業六年置今廢 陳陵在縣北二十里按城冢記云大梁城東三十里汴水北五里有黄柏山陳元方祖父墳二十區有碑存 故莘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古莘國國語湯伐桀桀與韋顧之君等拒湯于莘之墟遂戰于鳴條之野 老邱城在縣北四十五里按春秋傳云定公十五年鄭罕達敗宋師於老邱杜預注云老邱宋地 平邱城在縣北九十里陳留風俗傳云邱城衛靈公邑春秋昭公十三年晉㑹諸侯于平邱杜預注云平邱在陳留長垣縣西南 斗城在縣南三十五里按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産塟伯有於斗城杜預註斗城鄭地名 裘氏城在縣南六十里風俗傳云陳留有裘氏鄉城冢記云秦時故縣也 澹臺子羽墓在縣南六十里風俗傳子羽塚在陳留縣 張良城在縣東六十里按城冢記云張城漢高祖為張良築亦名張良城良世孫名徳為兖州刺史襲封陳留侯食小黄萬户至煬帝時塟張城西南三百歩今呼為張光墓也
  尉氏縣南一百里原十鄉本春秋鄭大夫尉氏之邑即獄官也魏徙都于梁遂屬魏秦始皇二年置尉氏縣漢以縣𨽻梁國武帝分梁國置陳留郡因屬焉東魏𨽻開封郡隋開皇三年罷郡𨽻汴州十六年屬洧州州廢入許唐武徳四年復置洧州貞觀八年州廢復歸汴郡南阮所居之所 三亭岡在縣西南三十里史記秦昭王使謁者王稽於魏夜與范睢言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郡即此岡之南也 長明溝在縣西四十五里源出許州長葛縣界與太溝合流司馬彪郡國志云苑陵縣有白雁陂引瀆南流謂之長明溝 筆溝在縣東北四十里與康溝相合端直如筆 蓬池在縣北五里按述征記曰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阮籍詩云徘徊蓬池上回首望大梁即此是也 向城在縣西南五十里左傳襄公十一年諸侯伐鄭㑹於北林師於向杜預註云向地在頴川長社縣東北 莵氏城在縣西北四十里按左氏傳昭公五年鄭伯勞楚屈生于莵氏杜預注云莵氏鄭地 雞鳴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按酈元註水經云魏惠王元年韓懿侯㑹伐魏于皛澤陂比對雞鳴城 故鍾城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按續述征記云鍾城魏太傅鍾繇故里城南三里有鍾繇碑 蔣城在縣西五十里其城以西半屬新鄭縣界左傳僖二十四年凢符邢茅胙祭周公之𦙍社預注云蔣在弋陽縣 廢苑陵城在縣南四十八里按屬征記成臯東南一百三十里有苑陵城鄭國之所都其城今見在鄭州新鄭縣唐武徳四年綏撫使任環移苑陵縣屬洧州貞觀元年廢鄢陵三縣别置大業二年廢 宿蒼舒墓在縣東四
  十五里按孝子傳云宿蒼舒陳留尉氏人小有至性七嵗遭饑荒賣身為奴以供父母後起家為上黨太守杜元凱墓在縣西南五十里晉封當陽縣侯累遷司徒阮籍墓在縣東四十五里籍陳留尉氏人即竹林七
  賢有碑在 阮籍臺在縣東南二十歩籍每追名賢攜酌長嘯登此也
  雍邱縣東八十七里舊二十八鄉今八鄉古雍國黄帝之後姞姓殷湯封夏後于杞周武王克殷封夏後東樓公于杞是為杞國即此地也漢為雍邱縣𨽻陳留郡魏為雍邱國封鄄城王植為雍邱王又國廢為縣歸陳留不改後魏於縣置陽夏郡隋開皇三年郡廢為縣至十七年置杞州大業三年州罷唐初復置貞觀元年州廢縣皆歸汴晉避諱改為杞漢初復故 圉城在縣南五十里左傳昭五年晉韓起如楚送女過鄭鄭伯勞諸圉風俗傳云舊陳地苦楚之難修干戈于境以虞其患故曰圉輿地志漢高祖使樊噲下之為縣屬宋州今故城存 外黄城左氏謂惠公敗宋師於黄杜注黄宋邑漢縣屬陳留以魏郡有内黄此故加外焉今界内有山號黄柏山故城在今縣東六十里漢書外黄縣即繁陽城六國魏將地趙亷頗攻取之即此也 雍邱故城今縣城是也春秋時杞國城也杞為宋滅城北臨汴河晉永嘉末鎮西將軍祖逖為豫州刺史理於此逖累破石勒軍黄河以南皆為晉土人皆感悦逖卒百姓立祠焉雁亭在縣北四十里左氏傳衛侯伐鄭至鳴雁杜注云在雍邱鳴雁亭也 夏后祠祠中有井能雲雨祈禱甚應也 空桑城在縣西二十里按帝王世紀云伊尹生於空桑此是伊尹生處 祺城在縣西北一十八里按陳留王襲封雍邱王表云禹祠原在此城漢光武迎其神移雍邱城内植城於雍邱作宫請遷其神於舊館其讚曰懸仰聖業功濟唐虞㣲君之勲吾其為魚爾雅曰祺者吉祥名 婦姑城在縣東十里按戴延之西征記云梁東百里古有婦人寡居養姑孝謹鄉人義之為築此城故名曰婦姑城後人因訛為婦固城 肥陽城在縣東北二十里按城冢記云禹治洪水時在肥澤之陽所築 高陽城在縣西二十九里顓頊高陽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 范睢墓在縣北六十八里史記睢先事魏中大夫須賈後入秦為相號曰應侯卒塟於此酈食其墓在縣西南二十八里漢書食其陳留高陽人好讀書家貧為里監門賢豪謂之狂生後為齊所殺乃塟於此陳留王集云植獵於高陽之下過食其墳以斗水束藻薦於座讚曰野無巵酒惟兹行潦食無嘉餚宴用蘋藻 酈商墓在縣西南二十八里漢酈商食其之弟也陳勝起兵商乃聚少年得數千人屬高祖從征伐有功封曲周侯塟於此 白虎墓王業字子香雍邱人為荆州刺史有𠅤化卒於枝江有白虎夾柩送歸因此號之今子孫號為白虎王氏










  太平寰宇記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二
  開封府二
  襄邑縣東一百四十五里依舊七鄉春秋時宋襄厈地也宋襄公塟焉故曰襄陵今墓在縣西北隅秦始皇以來厈縣卑濕遂徙縣於襄陵改為襄邑縣漢以縣𨽻陳留郡宋移屬譙郡北齊縣廢入雍邱隋置杞州于杞縣襄邑復焉大業三年州廢縣入梁郡唐初復置杞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入宋州自朱梁與晉改為開封 服觀漢地理誌襄邑有服觀魏都賦云錦繡襄邑 睢水在縣北三十里西自雍邱界入寧陵水經注云睢水出陳留縣西蒗蕩渠 古汴渠在縣北四十五里西從雍邱入考城界史記秦始皇二十二年伐魏引河灌大梁即此地也又宋書高祖開此河以征姚泓 古厈城在縣西三十里地理志云秦以承厈之地卑濕故徙縣于襄陵其城遂廢昔仲尼遊此城厈人誤圍夫子夫子由城東南空角而出其跡猶存 巢亭在縣南二十里左傳哀公十二年衛大叔疾奔宋疾臣向魋及桓氏得罪衛莊公復之使處巢 蛟龍池在縣北七十五里左傳鄭大水龍鬭於時門之外洧淵國人請禜焉子産不許曰我鬭龍不我覿也龍鬭我獨何覿焉吾無求於龍龍亦無求於我即此也 䑕恠搜神記中山王周南正始中為襄邑長有鼠從穴出㕔事上語周南曰爾以某月日死周南不應鼠還穴至期日更冠幘絳衣語周南曰日中死南不應鼠入穴斯須復出語如初出入數轉日過中鼠曰爾不應我復何求道訖顛厥而死即失衣冠視之乃常鼠也 宋襄公墓在縣城東北隅
  考城縣東一百五十里舊十四鄉今七鄉古戴國城春秋隠公十年鄭伐取之後改名曰谷秦滅六國為淄縣漢𨽻梁國後漢章帝東巡改為考城仍𨽻陳留郡後魏為城安縣人於縣置北梁郡𨽻南兖州北齊郡廢縣歸齊陰郡隋復為考城移屬宋州唐初於縣置梁州武徳五年州廢縣入曹州梁改為戴邑縣後唐復舊自梁至晉漢屬開封府 葵邱在縣東一里春秋齊桓公㑹諸侯於葵邱杜注陳留外黄縣東有葵邱 黄溝在縣西三十六里國語云呉子㑹諸侯于黄池今陳留有外黄縣古郡即黄溝是也又漢地理志云考城有黄溝 北亳城在縣東北五十三里自契至湯九遷湯始居亳與葛伯為鄰按葛國在宋州寧陵縣界去亳百里都城記湯居亳今濟陰東南亳城是也十三州志梁國有二亳南亳在谷北亳在䝉湯㑹諸侯于景亳即䝉之北亳也𥳽箕城在縣北四十六里按城冢記禹治水時所築龍門臺在縣西南一十五里按戴延之西征記云龍
  門水名也臺南渠岸有門與臺下水相連高齊時于此置倉至後周廢 黄霸墓在縣東北一十里漢循良傳黄霸字次公淮陽人卒於此有碑存
  陽武縣西北七十五里舊四鄉今八鄉春秋時棣城楚伐陳諸侯㑹于城棣漢為陽武縣屬河南郡按晉地道記陽武榮陽有博浪沙張良為韓刺秦始皇處即此縣地按郡國縣記云陽武縣所理晉廢後魏孝昌中復置高齊又省隋開皇六年移理于黄池陽武即今原武縣是也唐武徳四年于漢原武故城復置陽武縣即今理也朱梁與晉𨽻開封府 黄河在縣北二十五里 莨宕渠即汴河之别名一名通濟渠陽武故城在縣東南二十八里高齊文宣天保七年移居汴水南一里今無遺址隋開皇五年復理此城唐武徳四年又移理漢原武故城即今城是也 博浪沙亭在縣東南五里即張良為韓報仇擊始皇之所南棣城二城並在縣北十里左傳楚伐陳諸侯㑹于城棣以救之北城也 陳平墓在縣東三十里户牖鄉相陳村兼有廟存 里陽山在縣南七里
  中牟縣西五十里依舊五鄉春秋時鄭邑又屬趙史記趙獻侯自耿徙此又襄子時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下不與己者烹之田英將褰裳赴鼎是此也漢為中牟縣𨽻河南郡後漢置魏所屬不改宋𨽻榮陽後魏大武真君八年省景明元年復置東魏靜帝天平初於此置廣武郡後周武帝保定五年郡中牟移于今縣西三十里圃田城置隋避諱改為内牟開皇十七年於中牟舊城置夾城縣十八年又於圃内城中為圃田縣以界内澤為名大業二年廢郟城縣又移圃田縣於中牟城置唐武徳初復改於中牟貞觀二年𨽻汴州龍翔二年又𨽻鄭州按郡國縣道記云春秋所説中牟在趙地非此也後漢和帝時魯恭為中牟宰有善政即此縣朱梁與晉𨽻開封 中牟臺在縣北十二里一名官渡臺又名曹公臺故基在河南是為官渡城即曹公與袁紹相持于此 箜篌城在縣東南二十里昔師延在此造箜篌以悦靈公 圃田宅一名原圃在縣西北七里其澤東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長城東極官渡上承鄭州管城縣界 曹家陂又益西北流為二十四陂小鵠大鵠小斬大斬小灰大灰之𩔖是也 佛肸墓有二一在縣南一里一在縣北一里 潘嶽廟在縣北十里魯恭墓在縣城内
  太康縣東南二百一十里舊五鄉今八鄉夏后氏太康所築城漢為陽夏縣𨽻淮陽國隋開皇七年改陽夏縣為太康取古太康之名𨽻淮陽郡十五年復置陽夏郡縣廢十八年改為厈城縣大業十三年李宻舉兵于此遂廢唐初復置𨽻淮陽郡晉屬開封府昔濟北戴封字平仲為令苦旱積薪自焚火起雨㴻 蔡水西北自尉氏縣界流入 渦水首受蔡水東流經縣北 縣理城即漢陽夏縣城夏后氏太康所築 扶樂故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地里志云扶樂為陳國隋開皇六年分太康置大扶縣酈道源注水經曰即扶樂古城也 牛頭城在縣西五十里按隋淮陽郡圖云牛頭城在扶樂西二十里水經註云沙水又東南經牛首城是也 南拒臺在縣南二十里北拒臺在縣北二十里漢書漢王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今此南北二臺相去一里是楚漢相拒之處 何魯墓在縣西北二十里晉書魯字頴考陳國陽夏人也
  長垣縣東北一百里舊二十七鄉今七鄉本漢長垣縣地隋開皇十六年于婦姑城置厈城縣𨽻滑州謂縣南有古厈城為名孔子所畏之所又春秋遂次於厈皆此地也又名蒲邑家語云仲由為蒲宰人于此立祠焉子路隨夫子於此問津即蒲邑之津也朱梁與蒲割屬開封皇朝為長垣縣 長羅縣城在縣東北四十里漢書宣帝封長惠為長垣縣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地理志秦滅衛以為長垣縣又武帝立兖州于滑臺置長垣縣隋開皇九年𨽻杞州唐初復置至貞觀八年廢 匡邑城在縣西南十里春秋僖十五年諸侯盟于牡邱遂次於匡杜預注云匡衡地在陳留長垣縣西南論語云子畏於匡葢此邑也 訾樓城在縣西北十六里左傳邢狄伐衛衛侯師於訾樓杜預注云訾樓衛邑陳留風俗傳云長垣西北有訾樓是也 蒲城在縣東北十里春秋傳云齊侯胥命于蒲杜預云蒲衛地在陳留長垣縣西南家語云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三稱仲由之善即此也今城内有子路祠 龍城在縣東南二十里昔夏桀臣龍逢所居以為名今城東有闗龍逢墓墓側有祠 漆城在縣西二十里左傳云𡩋武子與衛人盟於宛濮杜預云陳留長垣縣西南有宛亭近濮水竹書記云邯鄲伐衛取漆者也 故鶴城在縣南十七里左傳云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國人曰鶴實有禄位余焉能戰此即養鶴城也又城冢記云昔夏累養鶴于此遂號鶴城云 衛靈公祠在縣東北二十七里長垣縣内 蘧伯玉祠在縣東北七里祠在墓側酸棗縣西北百里舊三十鄉今六鄉漢地理云秦㧞魏置酸棗縣漢因之以為陳留郡故風俗通謂豫章以樹稱酸棗以棘名邦葢以地多棘而立名也今有故城即六國時韓王所理今縣東北有延津袁紹渡津處南立壁以拒曹公紹將淳于瓊宿鳥巢為公所襲破之即此地也魏晉不改後魏并入小黄又復置立東郡北齊併入南燕縣即今胙城也隋開皇三年徙南燕析置酸棗縣入汴州又屬滑州大業三年𨽻榮陽郡唐初復建滑州朱梁晉漢𨽻開封府 土山在縣東北二里舊記云酸棗縣北有土山 古酸棗城在縣西南十九里按韓世家哀侯即位滅鄭遂都酸棗舊宫餘址猶存又城冢記韓襄子所築 廢酸棗縣在縣北十五里後魏孝文太和十八年置 韓王臺二並在縣南一十六里按孫楚韓王臺賦云酸棗縣門外左右有兩故臺訪古老云韓王聽政之觀也 望氣臺在縣西南十五里輿地志云酸棗縣西有韓王望氣臺 氷井在縣西二十里韓襄王藏氷之所 金堤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從陽武縣東北五十八里入縣西南界入滑州靈昌縣界按漢書溝洫志漢興三十有九年孝文時河决酸棗東漬金堤聶政塚在縣西北二十里為嚴仲子報仇有祠存
  張平墓在縣南十五里良之父也 七女塚郡國志云昔盧氏居此無男惟有七女父亡家有寶物相讓不取因投水中不沉七女皆塟於此 汝池在縣東南一十五里爾雅沮洳也其地下濕水潦沮洳後人音訛呼為汝溝
  扶溝縣南一百八十里舊六鄉今十一鄉漢縣屬淮陽國陳留風俗傳云小扶亭有洧水之溝因以名縣後漢屬陳留郡魏𨽻許昌郡唐武徳四年置北陳州縣屬焉是年置洧州縣又屬焉洧州今尉氏也貞觀元年州廢縣歸許州朱梁與晉割入開封 祈即山在天寶鄉刁陵村鄭莊公廟去縣二十里 洧水在縣西二十二里古扶溝城在縣東北二十里 四角塚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角塚村故老所傳 新汲故城漢縣名今在西左傳云公㑹尹武公單襄公及諸侯伐鄭自戯同至於曲洧杜注今新汲縣治曲洧城漢志以河内有汲故加新字 桐邱城在左傳莊二十八年楚子元伐鄭鄭人將奔桐邱杜注許昌縣東北有桐邱城是也 白亭陳留風俗傳云扶溝縣有帛鄉帛亭輿地志塢陵楚之邊邑平王封太子建之子勝白公因居焉 雕陵亭莊子謂遊乎雕陵之樊覩一異鵲是此地也
  鄢陵縣東一百五十里舊八鄉今七鄉春秋時鄭邑隠公元年鄭伯克叚于鄢是也漢為鄢陵縣𨽻頴州郡魏晉因之後魏移屬許昌郡北齊縣廢以其地入許昌縣隋開皇初郡廢七年復置鄢陵屬許昌至十六年又于縣置洧州縣𨽻焉大業二年州廢縣歸許州朱梁與晉割屬開封 洧水在縣西二十二里從許昌縣界東南流散漫 潩水在縣西南四十里從臨頴界入東南出扶溝縣界 古鄢陵城在縣西北一十八里 太邱城在縣東一百歩漢陳實為太邱長 故陶城在縣南五十里傳云晉陶侃征杜□所築也 陳太邱廟在縣西一十里 魏燕王臺魏文帝封弟燕王宇于鄢陵居此城築臺于城中今呼為燕王臺
  東明縣東九十里六鄉即府界靜戎鎮之地尋為東明鎮西南去陳留縣八十里在東昏城之東及宋建龍四年七月於本鎮城置縣仍以東明為名儀城在縣西北二十里論語云儀封人請見鄭注云儀葢衛邑也 東昏故城在今縣西北本漢縣王莽曰東明即陽武之户牖鄉陳平之故里也 新祠城在縣西北二十里城冢記新祠者呉王孫休相虞飜至晉代孫皓時憐飜忠節設少牢以祭築城于亭上因以名之 虞飜墓在縣西北二十里城冢記新城南有太尉虞飜墓 陳伯光墓在縣西三十里城冢記漢宣帝時中郎將濟陽侯荆州刺史伯光即陳平之孫子也 虞延墓在縣西北二十里後漢書延字子大陳留東昏人也初生其上有物如一疋練升天占者以為吉及長八尺六寸腰十圍遷洛陽令官至司徒塟于此又地理志云延初為封邱督郵光武東廵延對俎豆之義帝善之 五尺河在縣十二里從陳留界入寃句界 豹陵山在縣東南二十里皇覽古冢記云蘭陽城西有土山名豹陵













  太平寰宇記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三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三
  河南府一
  河南府古洛州今理河南洛陽二縣禹貢豫州之域星分柳宿為周之始都按博物志云周在中樞三河之分風雲所起四險之國也昔周武王克殷還顧瞻河洛而嘆曰我南望三途北望嶽鄙顧瞻有河粤瞻伊雒母遠天室遂定鼎郟鄏以為東都周書又曰周公將主政乃作大邑南擊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凑也皇甫謐帝王世紀云周公相成王以酆鎬偏在西方職貢不均乃使召公卜居澗水東瀍水之陽以即中土而為洛邑而為成周王都今王城是也又按孝經援神契云八方之廣周洛為中於是遂築新邑榮定九鼎以為王之東都又云成王營洛邑建明堂朝諸侯復還酆鎬故書序曰成王既黜殷命返歸在酆周公往營之後始遷殷頑民居之河南府東故洛城是也自成王後十世幽王為犬戎所殺其子平王居洛邑所謂深邑也平王後十三葉敬王避王子朝之亂東居近成周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壊翟泉而廣焉敬王後十一葉赧王又徙居為西周即王城今苑城内是也皇甫謐帝王世記云赧王盡獻其邑三十六於秦秦昭襄王納其獻立為三川郡初理洛陽後徙榮陽自平王東遷至赧王凡二十葉而周氏滅矣漢書地理志云初洛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至襄王以河内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地分小徐廣注史記云周王畿凡七縣河南洛陽榖城平陰偃師鞏緱氏是也楚漢之初立韓公子成為韓王其地屬韓漢元年項羽楚將叚邱公申陽河南王都洛陽二年陽降漢於其地置河南郡領縣二十二理洛陽漢高五年即位定陶自洛陽徙都長安後漢建武元年幸南宫遂定都焉至五年改河南郡為河南尹領二十一縣屬司𨽻校尉獻帝即位闗東兵起相國董卓遂逼西都長安盡燒洛陽宫廟曹子建詩云歩登北芒坂遥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宫室盡燒焚後卓死又都焉至建安元年曹操進兵詣京師帝遂南都於許魏受禪都洛陽陳留王奐合河南等五郡置司州十三州志云京師之州司𨽻校尉掌焉故曰司州𣈆受禪又都洛陽司州不改永嘉五年劉曜王彌入京師于是司州沒胡劉聰以洛陽為荆州石季龍又改為司州建武元年分司州之河南等七郡為洛州東晉永和五年桓元子入洛陽復置河南郡屬司州符堅使王猛克洛陽改司州為豫州後秦不改宋武帝入洛更置東垣西垣二縣仍于虎牢置司州逮後魏神䴥三年遣將安頡攻洛陽㧞之後為洛州太和十七年又改洛州為司州十九年改河南郡為河南尹魏武帝自洛陽遷都長安是為西魏魏孝靜帝自洛陽徙都鄴是為東魏按郡國縣道記云魏天平元年又改司州為洛州改河南尹為河南郡西魏大統三年復改洛陽為司州仍置牧司州尋陷入高齊司州不改又移河南郡於澠池縣大塢城置尋又改司州為洛州河南郡惟領宜遷一縣後周建徳六年平鄴之後於洛陽置洛州總管仍省東魏及高齊兩河南郡改宜遷為河南縣仍廢河陽總管隋初仍舊置總管二年廢總管置河南道行臺省并罷洛陽郡置洛州以郡舊領縣屬焉大業元年煬帝命僕射楊素等營搆宫室大業二年遂成新都而徙居之今洛陽是也其宫北據邙山南值伊闕之口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東去故城一十八里故煬帝甞登邙山觀伊闕故曰此非龍門耶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定議建都焉其宫室臺殿宇文愷所創也愷巧思絶倫因此制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與比仍以洛州移入新都廢州在宫城南又改為豫州置牧三年罷州為河南郡仍置尹四年改東京為東都十二年煬帝幸江都留越王侗内守十四年煬帝崩立越王侗於洛復置洛州侗尋為王世充所害充改洛州為司州唐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復為洛州置總管府領洛鄭熊榖嵩管伊汝魯九州洛州領河南洛陽偃師鞏陽城緱氏嵩陽陸渾伊闕九縣其年罷總管府置陜東道大行臺九年罷行臺置洛州都督府領洛懐鄭汝四州權於府置尚書省貞觀元年割榖州之新安來屬七年又割榖州之夀安來屬八年移理所於河南縣之宣範坊十八年廢都督府督緱氏嵩陽二縣顯慶二年置東都官員一凖雍州是嵗廢榖州以福昌永寧長水沔池四縣懐州之河陽濟源溫王屋鄭州之杞水來屬龍朔二年又以許州之陽翟鄭州之宻縣絳州之垣縣來屬乾封元年以垣縣𨽻絳州咸亨四年又置柏崖大基二縣其年省柏崖縣上元二年復置緱氏縣永淳元年復置嵩陽縣光澤元年改東都為神都垂拱四年置永昌縣載初元年置武臨縣天授元年置武泰縣尋廢仍改鄭州之榮陽為武泰來屬三年置來庭縣神龍元年改神都復為東都廢永昌來庭二縣改武泰為榮陽遷鄭州先天元年置伊闕縣開元元年改洛州為河南府二十二年置河隂縣天寶元年改東都為東京朱梁開平初都汴州廢西京為雍州仍改東京為西京後唐同光元年復為東都晉高祖天福三年又都汴洲此為西京自漢周至於宋皆因之
  元領縣二十六
  河南 洛陽 登封 夀安 伊闕 永寧 長水新安 福昌 伊陽 鞏縣 宻縣 沔池 緱氏頴陽 王屋 河清 偃師
  六縣割出
  陽翟入許州 河陰 河陽 溫縣 濟源 汜水已上五縣入孟州
  二縣廢
  陸渾併入伊陽 告成併入封登
  府境
  東西三百四十里 南北三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四百二十里 西至長安八百六十里東至鄭州二百七十里 南至汝州一百八十里西至陜州二百五十里 北至澤州二百八十里東南至許州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虢州四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絳州五百里 東北至懐州一百四十里
  
  唐開元領縣二十六户十九萬四千七百四十六皇朝領縣一十八主四萬二千八百一十八客三萬九千一百三十九
  風俗
  周禮職方氏河南曰豫州豫者逸也言常安逸也李巡云豫者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又漢書地理志周人巧偽趨利貴財賤氣高冨下貧心喜為商賈九州記云洛陽轉轂賈躭郡國志云無所不至姓氏
  河南郡九姓 賀 邱 褚 祝 蘭 竇 南宫穆 獨孤
  人物
  賈𧨏洛陽人 司馬遷 卜式 韓擒虎平陳有功己上並河南人 長孫無忌洛陽人 于志寧河南人 唐張説其先范陽人代居河東又徒家為河南之洛陽人 賈曽洛陽人 房琯 蕭昕 元徳秀並洛陽人 武元衡緱氏人 元稹 賈餗並河南人 裴休濟源人 曹確河南人
  土産
  桑白皮 桔梗 𤣥參 丹參 旋覆花 大㦸白蠟 半夏 芫花 峭粉 以上並入貢
  賦綾絹 九州記云金門之竹可以為笙管金門山名在福昌縣
  河南縣舊管四十鄉今四鄉五十坊漢書地理志河南故鄏鄉地郟山名鄏邑名今邑西南之地謂之鄏郟中按周平王避犬戎亂自宗周徙居于此厯十三世至敬王乃遷都成周即此也秦滅漢為縣屬河南郡後漢亦為河南縣晉及後魏皆理于今苑城東北隅後魏周大象二年移于故洛城西隋大業二年又移于今洛城内寛政坊即今理所也尋又改洛陽為豫州三年罷州為河南郡縣屬不改唐永昌元年改為合宫縣至神龍元年復舊二年十一月又改為合宫縣至唐隆元年仍舊為河南縣 洛水在縣北四里 伊水在縣東南十八里 瀍水在縣西北六十里禹貢曰伊洛瀍澗既入于河孔安國註云瀍水出河南北山水經曰瀍水出河南榖城縣北山今驗水西從新安縣入縣東界 天津橋在縣北四里隋煬帝大業元年初造北橋以架洛水用大纜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其餘若日月表勝之象然洛水溢浮橋橔輙壊唐貞觀十四年更為石工方正為脚爾雅箕斗之間天漢之津梁故取名焉 中橋唐咸通三年造累石為脚如天津之制通濟渠在縣南三里隋大業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
  歩磧渠又東北流入水謂之洛 金谷郭縁生述征記云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經此谷晉衛尉石崇因即川阜而造制園館崇金谷詩序云余以元康六年從大業卿出為征虜將軍有别廬在河南縣界金谷澗澗中有清泉茂樹衆果竹柏藥物備具又水灌魚池焉與諸賢登高臨下列坐水湄遂各賦詩感性命之不求懼凋落之無期云 周山今在苑中當縣之西也皇覽云河南城下有周山一名小亭山周地記云周山下有周谷本周之采地也 榖城山瀍水所出 芒山一名邙山在縣地北十里一名平遥山亦郟山之别名也都城所枕又有光武陵魏明帝欲平北邙山令登臺使觀見孟津廷尉辛毗諫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若九河盛溢洪水為害兵陵皆夷河以禦之帝乃止又楊佺期洛城記云北連嶺修亘四百餘里實古今東洛九原之地也又戴延之西征記云邙山西岸東垣亘阜相倚禹其下有張母祠即永嘉中此母有神術能愈病故元帝渡江時延聖大于丹陽即此母今祠存伊尹蘇秦張儀扁鵲田横劉寛楊修孔融呉後主蜀後主張華嵇康石崇何宴陸倕阮籍羊祐皆有冢在此山後漢梁鴻登芒山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山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遼遼兮噫 太白原其原芒山之異阜也在縣西北六十八里輿地志云金水始自太白原東南經金谷即此原也佩印山左氏傳晉趙諸陵並在此山上即芒山之别阜也 闕塞山左氏傳晉趙鞅納王使女寛守闕塞伏䖍謂南山伊闕是也杜預云洛陽西南伊闕口也俗名龍門 孝水山海經謂廆山俞隨之水出于其隂北流注于谷水注水經云世謂之孝水在河南城西十餘里故潘安仁西征賦云澡孝水而濯纓嘉美名之在兹 月陂洛水自苑内上陽宫南瀰漫東注當宇文愷版築之時因斜堤令東北流水衝作堰九所形如偃月謂之月陂 千金堰戴延之西征記云金瀍三水合處有千金堨即魏陳留王所立引水東灌民今賴之又九州要記云洛陽千金堨傍有九龍祠 濛汜池魏書云明帝於宫西鑿濛汜池以通御溝義取日入濛氾以為名 瓊花池洛陽宫殿簿云西宫臨章殿有瓊花池 臯門橋榖水上有臯門橋即晉惠帝所造故潘岳西征賦云秣馬臯門 銅井陸機洛陽記云宫墻西有二銅井 甘城左傳謂甘昭公有𠖥於惠后杜預注云河南有甘水昭公王子帶食邑於甘故漢書郡國志云河南有甘城故榖城在縣西北古榖城即周所置在榖水之東岸
  西晉省並入河南故有城存北齊天保中常在王演使稗將嚴畧増築以拒周俗亦謂之嚴城後周拒齊又築孝水城亦在今縣西北隋大業二年又于此置青城宫北隔苑城與榆林店相對 萇𢎞祠郡國志云周人無辜見殺今洛中有祠存謂撞鐘祠是也即後人訛爾白君祠郡國志二瀍水西南有曰仲吕墓前有祠堂石碑題曰真人白君之表即晉永寧二年誌之 許由廟在邑界 石虎郡國志云在洛陽西秦末甞鳴應三十里今人鐵打釘兩足兼截雙耳 金□在城邙山下按劉義慶世説王濟字武子被責移地于此時人多地貴濟好走馬因布錢為埒以示之故號為金□ 鴻都門洛陽北宫門也 百尺樓在金鏞城内有百尺樓 棠棣碑在縣西四里修行寺東街永徽初賈敦實前後為洛州長史並有惠政百姓立二碑於此時人號為棠棣碑 白居易影堂在縣南二十里唐㑹昌元年置 玉泉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山内有玉泉寺 唐明宗五廟在縣西北六里福善坊 晉朝五廟在縣西北八里恭安坊天福八年置 漢朝七廟在縣西北八里精善坊周朝六廟在縣西南三里建隆元年置在彰善坊
  唐李靖廟在縣西七里精善坊
  洛陽縣舊三十鄉今三鄉四十三坊本成周之地鎬京為西都王城為東都敬王以後王城西周成周為東周至秦襄王以為洛陽縣屬三川自漢以後縣恒屬河南故太史公云留滯周南即今邑也朱超石與兄書日洛下道路本好青槐蔭映可愛隋煬帝遷都自今縣東三十里有故城存於移今徳𢡟坊西南隅唐垂拱四年七月折置永昌縣長安二年六月廢永昌神龍二年冬改洛陽為永昌縣唐隆元年復為洛陽縣皇朝移於小清化坊 洛水在縣西南三里自苑内上陽之南瀰漫東流宇文愷築斜堤令東北流當水衝凑堰九所形如偃月謂之月陂今雖漸壊尚有存者 北邙山在縣北二里 委栗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魏明帝景初元年十月營洛陽委栗山為園邱今形制猶在 大石山一名萬安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九州要記云晉惠帝於此山請雨七日大霖魏文帝測之高二百丈魏武樂府有南篇云南上大石山即此山也 大谷在縣東五里後漢書曰孫堅進軍大谷渠路九十里張衡東京賦曰盟津達其後大谷通其前陳留王洛神賦經通大谷潘安仁閒居賦張公大谷之渠皆謂此 翟泉左傳曰王子虎㑹諸侯之大夫於翟泉今城中大倉西南池水是也晉永嘉元年有蒼鳥起歩廣理地陷境有劉曜纂逼之辱又帝王紀云景王塟於翟泉今東陽門内有大街北有大倉中有景王陵西南望歩廣里北眺翟泉二處相距遠近約畧之也又戴延之南征記云太子宫東有翟泉今乾無水 洛子神郡國志後魏虎賁中郎將洛子淵者洛陽人鎮防彭城因同營人樊元寶歸附書至洛下云宅在靈臺南元寶至忽見一老翁云是吾兒書引入屋宇顯敞飲食非常久之送元寶出唯見高崖對水方知是洛水之神因立祠迄今人祀以祈水旱 玉井魏略云明帝引榖水過九龍祠前為玉井綺攔又洛陽記云璇華宫有玉井皆以玉壘餙是也 阮曲水經注云榖水又東南轉曲而東注謂之阮曲葢嗣宗所居之地七里澗陸機洛陽記云城東有橋以跨七里澗 九
  觀陸機洛陽記云臨商陵雲等八觀在宫之西唯絶頂一觀在東是號曰九觀 平陰故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北五十里是按此城東有平州謂之河陰川城北枕黄河西抵印山北距曹魏文帝改平陰後魏移縣理于故洛城西皇女臺側隋開皇三年又移縣於夀安縣東北二十五里嚴名城是也大業元年廢入洛陽 峻陽陵晉武帝陵 漢明帝章帝陵明帝在今縣西北章帝在今縣東南 白社里在故城建春門東即薫威輦舊居之地 迴洛倉隋大業三年十二月置迴洛倉去洛陽縣七里倉城周十里開三百窖百萬斛至十三年李宻叛頻攻此倉多為洛陽人所據後竟為宻陷還復奮得後運米入洛陽終為亂兵所掠 宣武場魏明帝鬭猛獸處 銅駞街陸機洛陽記云漢鑄銅駞二枚在宫南四㑹號頭夾路相對俗語曰金馬門外聚羣賢銅駞陌上集少年言人物之盛也風土記云石季龍取之何向鄴 三市洛陽記云大市名金市在大城西南市在大城南馬市在東舊置丞馬又酈道元注水經云馬市即嵇康為司馬昭所害之處 蘇秦宅郡國志云在利仁里後為魏尚書高顯業宅後造為寺 董卓宅郡國志曰在永和里掘地取得金玉寶玩後魏邢蠻掘得金沙及錢銘曰董太師之物後夢卓索蠻恡不還經年無病而卒 石崇宅有緑珠樓今謂之狄泉是也 夕陽亭晉賈充出鎮長安百僚餞送自旦及暮故曰夕陽亭 故洛陽城在縣二十里按洛陽記洛陽城東西七里南北九里内宫殿臺觀府藏寺舍晉魏之代凡有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九門自永嘉之亂劉曜入洛陽元帝渡江官署里閭鞠為茂草至後魏孝文帝幸洛陽巡故宫遂詠黍離之詩群臣侍從無不感愴又至隋帝因校獵登北邙山觀伊闕顧謂侍臣曰得非龍門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時臣蘇威對曰以俟陛下耳遂定議都焉因詔楊素營之大業九年成徙都之其宫北據邙山南值伊闕以洛水貫都有天漢之象宫室臺殿皆宇文愷所造巧思營布前代郡邑莫之比焉 十二門陸機洛陽記云洛陽十二門北九里城内宫殿臺觀有閤闥左右出入城内皆三道公卿尚書從中道凡人左右出入不得相逢夾道中榆柳以蔭行人又晉書曰洛陽御道築墻高丈餘又云洛陽十二門皆有雙闕石橋橋跨陽渠水又按輿地志洛陽城外有陽渠水即周公所置池上源汪凾谷東流注城西北角仍分流繞城至建春門外合流折東流注于池是也 上東門洛陽東畫門也在寅地晉改為建春門東觀漢記云郅惲為上東門侯光武還惲不納又後漢書袁紹横力揖董卓曰天下徤者豈惟董公乎乃懸節於上東門而去又漢公卿餞二疏于上東門漢舊儀云册皇上為諸侯王皆于上東門中以東門在邜故也晉書十二門東面最北曰東上門後又改為東陽門即阮籍詩歩出上東門也又晉書衍見石勒停嘯於上東門徐使召之已去 開陽門南面有門曰開陽在己上應邵漢官儀曰此門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飛來在樓上後瑯琊開陽縣上言南門一柱忽然飛去莫知所在光武使視則是也遂刋記年日月因以名上有九子母像國家常往祈焉次西漢有小苑門在午上晉改曰宣陽門内有氷井故述征記曰氷井在凌雲臺北故藏氷處也又云移門即宣陽也按薜綜注東京賦曰謻門氷室門也氷室門及門榭皆屈邪行依城池為道也華延雋洛陽記云即漢之宫門次西漢曰津門在未上洛陽水浮橋下按後漢書陳宣為諌議大夫建武十年洛水泛長在津門門司欲築堤遏水先止之曰王尊已止水絶其足朝中興必不入矣水果退 廣陽門西面有三門在申上述征記云廣陽門西南有劉曜壘試弩棚西北有鬭雞臺射雉觀又按河南十二縣境簿云繭觀在廣陽門次北漢曰有雍門在酉上晉改曰西明又次北曰上西門上所以不純白者厄漢家於戍故以丹漆鏤之 夏門北面有二門其西漢曰夏門晉改為大夏門正在亥上魏畧門董卓燒南北二宫魏武帝更為夏門内立北宫至明帝又造三層樓高十丈陸機與弟書曰大夏門有三層樓高百尺又按晉宫闕簿云宣武觀在大夏門有三層樓漢曰榖門晉改曰廣莫門在丑上九龍祠在履順坊按東郡記後魏孝文遷都洛陽修千金堨渠城而水不流常見有龍扼之水不得下為是祭之龍退而水行 王戎墓在殖業坊高四丈故老傳云隋大業遷都之始人為酒窖得名云晉司徒尚書令安豐元年王君之墓銘 裴楷墓在修義坊十字街北有碑存 高貴卿公陵在縣西北三十里屈澗之濱



  太平寰宇記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四
  宋 樂史 撰
  











  太平寰宇記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五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五
  伊陽 鞏縣 宻縣 澠池 緱氏 潁陽王屋 清河 偃師
  伊陽縣南三百六十里舊三鄉今四鄉本陸渾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陸渾縣置伊陽縣在伊水之南去伊水一里女几廟在縣西三十里 鳴臯山在縣東三十里鳴臯廟則天立 石扇山在縣西三百里有石如扇 龍駒澗在縣北十二里 王母澗在縣南六里 蠻王城在縣南五十里新羅王子陵在縣東北七十里高二百尺 元魯山墓有碑見存在縣北二十五里李華文李陽氷篆額顔真卿書魯山有徳行呼為四絶碑 湯泉在縣南一百三十里即四眼泉鞏縣東南三十里舊四鄉今三鄉郭縁生述征記云鞏縣周之鞏伯邑春秋左氏傳晉師克鞏逐王子朝杜預注云周地河南鞏縣也史記周顯王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班於鞏以奉王號東周皇甫謐曰以王城為東周以鞏為西周其子武公為秦所滅秦莊襄王元年韓獻成臯鞏秦界至大梁漢以為縣屬河南郡晉宋不改李宻自潁川率羣盜十餘萬襲破洛口倉因據鞏縣仍築城斷洛川包南北山周迴三百餘里屯營其中後為王世充所破縣本與成臯中分洛水西則鞏東則成臯後魏始併焉 黄河西自偃師縣界流入河于此有五社渡又為五社津後漢朱鮪遣賈强從五社津渡是也 天渡山在縣南六十里潘岳家風詩所云天凌巖謂此也侯山在縣南二十五里盧元明嵩山記云漢有王彦者隠于此景帝累徵不出遂就而封侯山因為名後學道得成至今指所住為王彦崖 九山在縣西南五十五里水經注桐澗水流經九山東仲長子云昔宻有卜成者身遊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鄉謂此山也山際九山廟碑晉永康二年立文云九山府君太華元子之孫也岑原丘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水經注云鞏縣北有山臨河謂之岑原河下有穴謂之鞏穴言山濳通淮濟北達于河謂之鮪渚成公子安大河賦云鱣鱧王鮪暮來遊即此也 洛汭洛水入河之處水經注云洛水東流經洛汭北對瑯琊渚入于河謂之洛口清濁異流皦焉殊别亦名什谷史云張儀説秦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是此也一云鞏縣鄩谷皆是也京相璠曰今鞏洛渡北有鄩谷水東入洛謂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亦謂之北鄩于是有南鄩北鄩之稱也 明溪水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軍于溪泉杜預注云鞏縣有明溪泉又水經注云明洛泉今俗謂之五道泉 小平縣城漢縣廢城在今縣西北有河津曰小平津即城之隅也 周王廟在縣界鞏王廟在縣西二十里孝義鎮西山上 大刀山神
  廟在縣北八里 青龍山在縣西南十里 安陵與永昌陵並在縣西南四十里 岐王墳在縣西南四十里萬山在縣西南六十里
  宻縣東南二百里元九鄉古宻國也亦鄶國之地左傳僖公二年諸侯伐鄭圍新宻漢為縣屬河南郡後漢卓茂理此今縣東南三十里古宻城即漢理所兼有茂祠尚存晉太始二年分河南置陽翟郡以宻縣屬焉高齊文宣移理于今縣東四十里故宻縣城為理後周屬榮州隋屬鄭州大業十二年又移于今理即古法槁堡城唐武徳三年于此置宻州四年廢以縣屬鄭州𨽻河南府爾雅曰山如堂者曰宻因以為名 方山山海經云浮戯之山汜水出焉水經注云汜水出浮戯山世謂之方山也 大騩山在縣東南五十里水經注云大騩山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之上受神芝圖于黄葢童子即是山也莊子謂之具茨之山潩水出于此 馬嶺山在縣南十五里洧水源出于此山故洧水在縣西南流合汜水入河 鄶水水經注云澮水出鄶城西北雞絡塢下東南流世亦謂之鄶水 ⿰氵厯 -- 𤁋滴泉水經注云⿰氵厯 -- 𤁋滴泉出宻縣深溪之側懸水散注故世以⿰氵厯 -- 𤁋滴稱 承雲水水經注云出承雲山二源雙導世謂之東西承雲
  澠池縣西一百五十里舊三鄉今四鄉即古地名秦趙所㑹之地漢為縣屬𢎞農郡今縣西十三里即秦趙所㑹城猶存漢為縣理于此城西三里今無基迹高皇八年復沔池中鄉民景帝二年初城徙萬家為縣莽曰陜亭周地圖記云魏賈逵為令時縣理蠡城又按郡國縣道記云漢沔池城與沔池水源南北相對曹魏移于福昌縣西六十五里蠡城後魏初猶屬𢎞農郡大統十一年又移于今縣理十三里故沔池縣為理改屬河南郡周改屬同軌郡隋大業元年又移于縣東二十五里新安驛置屬熊州十二年復移理大塢城唐貞觀三年自大塢城移于今理兼立榖州後周廢為縣今屬洛 沔池史記張儀説趙王曰莫如與秦王遇於沔池面相見請按兵無攻於是趙惠王秦昭王相㑹沔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書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㑹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𦈢秦王怒不許相如前進𦈢因跪請秦王不肯擊相如曰五歩之内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左右欲刄相如相如張目斥之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撃𦈢秦羣臣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夀相如亦請以秦咸陽為趙王夀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榖水在縣南二百歩 俱利城秦趙二君㑹處今縣西有俱利城亦名秦趙城東城在縣十三里西城在縣十四里水經注榖水東經秦趙二城南續漢書曰赤眉從沔池自利陽欲赴宜陽是此地今俗謂之俱利城于秦趙各據一城秦王撃𦈢趙王鼓瑟俱稱有利名之 千秋亭在縣東二十里潘岳䘮子之處西征賦云天赤子於新安坎路側而塟之亭有千秋之號人無七旬之期又有水曰千秋澗 天壇山在縣東北十八里高五百丈絶四面如壇後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祀天壇神 廣陽山在縣東北二十里亦名澠池山 柏王山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大媚山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 榖山在縣南八十歩 馬蹄泉在縣界 五户祠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禹廟在縣西二十里 周桓王陵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緱氏縣東南六十里舊三鄉今二鄉古滑國也春秋云滑國同盟于幽秦人入滑皆此也秦滅之後屬晉漢以為縣輿地志云因山以名縣漢屬河南莽曰中亭至宋猶屬河南按此前緱氏縣在今縣東南二十五里緱氏故城後魏太和十七年省并入洛陽東魏天平元年復以洛陽城中置緱氏縣後建徳六年又自洛陽城移于今縣北七里鈎鎖故壘置開皇四年又移于今縣北十里洛陽故郡城大業元年復移于今縣東南十里置十年又移縣據公路澗西平岸唐貞觀十八年上元二年又置今廻向近孝敬陵西置屬洛陽不改 洛水西自洛陽界流入 緱氏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列仙傳云王子晉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果乗白鶴駐山顛望之不得到拱手謝時人而去山上有石室飲鶴池按盧氏嵩山記云覆釜堆亦名赴父堆即緱嶺也 玉女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轘轅山在縣東南四十六里左傳謂欒盈過周王使候出轘轅注闗名也按轘轅道十二曲今置闗焉又按薛綜注東京賦云轘轅道坂十二曲道將去復還故曰轘轅漢河南尹何進所置八闗此其一也 半石山在縣南十五里按山海經云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餘赤莖赤華而不實其名嘉榮服之者不畏雷霆 景山在縣東北八里曹子建洛神賦云經通谷陵景山即此也 鄂嶺坡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晉八王故事云范陽王保于鄂坡後于其上置闗即此地也 黄馬坂在縣西北十里戴氏西征記云次前至黄馬坂去計索渚十里即此地也 半馬澗按盧元明嵩山記云半馬澗人或云百里澗亦曰拜馬澗古老傳王子晉得仙而馬還國人思之不見乃拜其馬于此也按佛光谷下徹公路澗 靈星塢一名延夀城盧氏嵩山記云此塢有道士浮丘公接太子晉登仙之所也 袁紹固一名袁紹塢在縣西南十五里四周絶澗甚險宋武北征記云少室山西有袁紹固容十萬人一夫守險千人莫當 柏谷塢戴延之西征記云塢在川南因原為塢高數丈在縣東姚洸部將趙𤣥所守為檀王所破塢西有工寺亦在原上入谷數百歩又有二佛精巧美貌有牛舂馬簸水碓之利古緱氏縣城在縣西北六里 鈎鏁壘在今縣北七里按宋書武帝西征營軍于柏塢西即此壘也有三壘相連如鎖因以為名 公路壘公路澗在縣西南三里有壘以袁術字公路而稱 少林寺後魏孝文太和十九年立西域沙門號䟦陁有道業深為高祖所敬信制于少室山隂立少林寺以居之公給衣供食 曹城在縣東十里曹操與袁術相拒築城于此 古滑城在縣東一十八里城東角有招提寺 唐昭宗陵在縣東北五里 百生墓在縣十里後漢書獨行傳云周暢字伯持性仁慈為河東尹永初二年夏旱久禱無應暢因收塟洛陽傍客死骸骨萬餘人於洛陽北應時澍雨嵗乃登今墓有千數皆相𩔖對列成行在洛城之東而北近洛水即周暢之遺址也今號百生墓 芝田鄉在縣北啟母少姨廟在縣東門外 王仙君廟在縣東八十里百生神廟在縣南八里岡上 九江娘子廟在縣南
  八十里 王子喬壇在縣東五里 則天行宫在縣北十里 仙鶴觀在縣東三里 賀蘭溪在縣南八里 雙泉在縣南十里 恭陵唐孝敬皇帝陵在縣東北五里古仄城在縣西北八里 鳳鳳臺在縣東三十里佛
  光谷内 武三思冢在縣西南十五里
  潁陽縣東北九十里元二鄉本夏之綸國竹書紀年楚及秦伐鄭圍綸氏是也漢置縣屬潁川後魏太和十三年遷綸氏城潁陽縣屬河内郡後周省入堙陽縣隋開皇六年改為武林縣十八年改為綸氏大業元年改為嵩陽唐貞觀十七年咸亨四年入河南洛陽伊闕嵩陽等縣又置武林縣開元十五年九月改為潁陽縣大苦山山海經云其陽狂水出焉水多三足龜食之無大疾可以己腫 箕山連亘郡界 陽乾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按説文云潁水出陽乾山 八風溪溪水南流合三交水北岸有沙細潤可以澡濯隋大常進後宫雜以香藥以當豆屑號曰玉女沙 三交水按水經注三交水石上菖蒲一寸九節為藥最妙服久化仙 古武林亭按水經注云湮水西南流經武林亭 倚箔山在縣北十五里望之如立箔山西岸下有鐘乳隨時充貢太谷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孫堅停兵太谷距洛陽九
  十里即此谷 太谷故闗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何進八闗此其一也 一斗泉在縣西南十五里汲與不汲常有一斗 勾龍本廟在縣北一十三里 醴泉在縣西四十歩源出嶽廟下 七姑冢在縣西三十里 蠻王冢在縣南二十里
  王屋縣西北一百里舊二鄉今三鄉本周畿内地召公之邑平王東遷亦為采地今縣西有康公祠六國屬魏漢為河東郡垣縣地後魏皇興四年于此分置長平縣屬邵州北齊置懐州後周武成元年州廢改為王屋縣因縣北十里山為名仍于縣理置王屋郡天和六年又于郡理立西懐州建徳六年州省又為王屋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邵州大業三年省以縣入河内郡唐武徳元年改為邵伯縣後建都河洛顯慶二年復為王屋𨽻河南 王屋山在縣北十五里尚書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山在縣北十五里在河東垣縣之地古今地名云王屋山狀如垣故以名縣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仭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卽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操蛇之神聞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神仙甘始太原人善行氣不食服天門冬療病不用針灸在人間三百嵗乃入王屋山茅君内傳云王屋山之洞周迴萬里名曰小有清靈之天 清靈洞有垂𬖂峰 天壇山北山高登之可以望海 陽臺觀在縣西北八十里 靈都觀在縣東三十里 齊子嶺在縣東十二里即宇文周與齊分境之所也 黄河在縣南五十里 野王城光武時冦恂所築 石室在縣西南七十里有石室即夫子昔與門徒講論之所臨大河水勢湍急至此室五里之間寂無水聲似有聽講之意 邵原在縣西四十里即康公之采地也 析城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峯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門焉故秦析城 中條山魏王泰地志云在縣西北九十里東接王屋山西入絳州垣縣界 卲康公廟在縣西十五里輿地志云垣縣卲康公之邑春秋注云卲康公周太保召公奭也
  河清縣北六十里元三鄉本左氏所謂晉陰地漢為平陰縣屬河南郡按郡國縣道記云唐武徳二年黄君漢鎮柏崖遂于北岸東置大基縣八年省先天元年以諱改名河清縣貞觀中縣界黄河清因以為名後廢至考功郎中王本立奏再置復𨽻河南府大順元年因干戈毁壊移在柏崖院地權置皇朝開寶元年移在白波河陰故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地理記云即漢平陰縣左傳云晉師在平陰杜預注云今河陰縣也 宋東垣縣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地理記云東垣縣屬宋河南郡柏崖城在縣西三里臨黄河侯景所築唐高祖武徳
  二年滑州人黄君漢以城歸乃屬懐州四年移懐州於河内縣乾元中太尉李光弼重修以拒史思明 冉耕墓在縣東南一十七里孔子弟子也 後漢靈帝陵在縣東三十里高一十二丈 晉景帝陵在縣南三十里高六丈四尺 湯王廟在縣南三十里 柏崖廟在縣西北三十二里 堯廟在縣西南八十五里 後漢光武廟在縣東南七里 猫兒山在縣西十里 吉水在縣西南六十里 滽水在縣西南六十里 金谷水在縣西南六十里 迷公崖在縣五十里 歇鶴臺在縣西北三十里王子晉浮丘公遊王屋歇鶴于此 小郎水縣西四里
  偃師縣東北七十里元三鄉本漢舊縣帝嚳及湯盤庚並都之商有三亳成湯居南亳即此也至盤庚又自河北移理于亳殷商從此改號曰殷故殷有天下此為新都故城在本縣西十里周武王伐紂回息偃戎師遂名偃師周為畿内之邑秦屬三川漢屬河南即今縣理是也晉併入洛陽隋開皇十六年復置 北邙山在縣北二里 首陽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阮籍詩云歩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下有採薇士上有嘉樹林山上今有夷齊祠後魏正光元年夏首陽山晚有虹飲于溪樵人楊萬見之良久化為一美女乃竊告蒲津戍將宇文顯顯取之進明帝容貌姝美掩于六宫或問之云我天女也暫降人間帝欲逼幸其色甚難乃令左右擁抱作異聲如鐘復化為虹經天而去後帝尋崩 魏文帝廟在縣西北一十八里 魏文帝陵在縣首陽山南 杜預墓在首陽山南 乾脯山九州要記云周敬王于此曝乾脯因以為名 覆舟山九州要記云昔盧世明登嵩嶽望覆舟如蟻蛭黄河如帶又陶季述京邦記云周迴二十里下有林號曰水苑是也 尸鄉劉澄之永初山川記云尸鄉有石室有仇生者居焉又云祝雞翁者洛陽人居尸鄉山下養雞百餘年 盟津在縣西北三十一里河東經小平縣俗謂之小平津河南岸有鈎陳壘河于斯有盟津之目昔武王伐紂諸侯不期而㑹者八百故曰盟津亦曰富平津 廢北陂義堂路此古大驛路唐天寶七年四月河南尹韋濟奏于偃師縣東山下開驛路通孝義橋故此路廢矣 曲洛穆天子傳曰天子東遊于黄澤宿于曲洛今縣東洛北有曲河驛以洛水之曲為名洛經其南續齊諧記云晉武帝問尚書郎摯虞曰三日曲水其義何指答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為怪乃攜之水濱盥洗遂因水以流觴曲水之義起于此帝曰若如所談便非好事尚書郎束晢曰摯虞小生不足以知此昔召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見有金人出奉水心劍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諸侯乃因此處立為曲水祠二漢相縁皆為盛集帝曰善賜金五十斤左遷虞為陽城令 洛洞劉義慶幽明録曰洛下有洞昔有婦人推其夫下崖乃得一穴行百餘里覺所踐如塵噉之裹以為糧行至交州以問張華華云洛洞仙人所處在縣東南 湯王廟在縣東三百四十八歩 湯王陵坑在縣東北山上八里 湯王聖母廟在縣西三里 舜王廟在縣西北二十里 周王廟在縣西二十五里 薄妃廟在縣西一十五里 伊尹墓在縣西北五里 比干墓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田横墓在縣西十里 王弼墓在縣南三里 鍾繇墓在縣東八里 啟母少姨行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杜預墓在縣西北山上二十里 割乳塚在縣西二十五里















  太平寰宇記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六
  陜州
  陜州陜郡今理陜縣禹貢為冀豫二州之域郡夾河河南諸縣則豫州域河北則冀州在周即二伯分陜是亦為虢國之地春秋時謂北虢上陽城即今平陸縣是也又有焦國故七國時為魏𢎞農郡之陜縣自是至晉因之後魏太和十一年置陜州及恒農郡于此十八年又罷孝武永熈中再置大統三年又罷後周明帝又置武帝改𢎞農為崤郡州如故兼屯兵於此備北齊隋初郡廢而州存大業初又廢州以其地并入河南郡仍置𢎞農宫于此以備巡幸義寧元年又改為𢎞農郡領陜崤桃林長水四縣二年省崤縣唐武徳元年改為陜州總管府管陜鼎熊函榖五州仍割長水屬虢其年復立崤縣二年復割函州屬洛州三年又置南韓州嵩州並屬陜府四年東都平割熊榖嵩三州屬洛州總管其年罷洛州總管復以熊榖嵩三州來屬仍省南韓州入洛州八年廢函州以崤縣來屬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又以芮州芮城河北二縣來屬十四年改崤縣為硤石縣大足元年割絳州之夏縣來屬尋却還絳州天寳元年改為陜州置軍至徳二年十月收兩京乾元元年復為陜郡因割蒲州之解安邑絳州之夏縣來屬仍改安邑為虞邑廣徳元年十月吐畨犯京師車駕幸陜州乃以陜為大都督府天祐初昭宗遷都洛陽駐蹕陜州改為興徳府為次畿赤哀帝即位省復為大都督府皇朝為保平軍節度
  元領縣六 今八
  陜縣 芮城 平陸 靈寶 硤石 夏縣 閿鄉虢州割到 湖城虢州割到
  州境
  東西二百七十一里 南北二百六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七百二里 東至西京三百五十里 南至長安四百六十九里 東至河南府永寜縣一百一十六里 西至華州華陰縣界二百二十五里南至虢州玉城縣一百四十里 北至綘州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虢州九十三里 東南至河南府永寜縣界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解州聞喜縣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綘州二百二十里 又西北至河中府二百四十五里
  
  唐開元户四萬七千三百二十六皇朝户主一萬二千五百四十四客四千八百九十九
  風俗
  漢書地理志韓地也子男之國虢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冐
  人物
  傅説在虞虢之界 宫之竒 段干木皆陜人 焦光大雪中卧 上官儀陜州人相高宗 唐姚崇硤石人為開元之名相姪孫誾為城父令與張巡同守睢陽官尚書郎
  土産
  柏子貢 𠇊 -- 瓜蔞根貢 絁 絹 麝香 㽔仁石膽
  陜縣舊六鄉今五鄉本漢縣屬𢎞農郡後魏初改為陜中縣屬𢎞農不改至太和中立郡于此 女几山九州要記云冨禄縣有女几年八十居陳留沽酒得道飛升于此山因名之 金門有竹可以為律管 溫湯在縣南一十六里後周太守元楷掘井得泉極熱遂修為浴水 黄河自靈寶界流入後漢書曰獻帝歸至陜議者欲令天子浮河東下太尉楊彪曰臣𢎞農人從此以東有三十六灘非萬乗所當從也乃止周地圖記曰城西北角河水中涌沸方數十丈聲聞數里俗云石季龍載銅翁仲所沒處水灘漲滅翁仲頭髻長與水齊晉劉裕軍至髻忽沒至今不復出史記云秦始皇鑄金人十二董卓毁其九為錢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於洛陽重不可勝至灞水西停之石虎取置鄴宫至苻堅又徙長安其一未至而苻氏亂百姓推置陜北河中于是翁仲滅矣 槖水即魯水也隋文帝遣蘇威引槖水西北入城百姓至今賴之呼為利人渠又按唐史云至武徳元年陜東道行臺金部郎中長孫操之自郡東又引水入城以代月給百姓賴之與上渠俱利于民 曹陽墟俗名七里澗在縣西四十五里後漢書獻帝東遷李傕郭汜等追乗輿戰于東澗天子幸曹陽墟次田中是此地也今澗為曹陽澗魏武帝改為好陽澗 故虢焦二城左傳謂虞虢焦滑霍陽韓魏皆姬姓地二城謂為晉所滅故城在今縣東北百歩 曲沃左傳文公十三年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水經注云晉侯以曲沃之官守之故有曲沃之名 大陽故闗在縣西北四里後周大象元年置即茅津也一名大陽津後漢書謂獻帝北渡大陽津是此處 河上公廟在州西五里唐神龍二年皇帝親謁朝廷有麟迹見 墨池後漢書云張芝字伯英少好書所居池水盡黑今有遺跡 卲伯祠在縣東三里唐大厯七年重置 虢山在縣西三里史記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註云在陜 晉靈公臺在縣西南三十二里左傳晉靈公不君厚斂雕墻登臺彈人即此也俗號女臺高五十餘丈 望仙臺在縣西南一十三里漢文帝親謁河上公公既上昇故築此臺以望祭之 州理城即古之虢國西征記陜縣周召分職處城南依山原北臨黄河懸水百餘仭臨之者皆悚慄 太原倉在縣西南四里隋開皇二年置以其北臨焦水西倚大河地勢高平故謂之太原周迴六里 徽伯故壘在縣南二里高歡使李徽伯戍陜周太祖攻之徽伯築壘於此拒太祖 大陽橋在縣東三里唐貞觀十一年太宗東巡遣武候將軍丘行恭營造
  芮城縣西北十五里舊六鄉今二鄉古魏國附庸邑今縣西二十里有芮城按史記芮國在馮翊界魯桓公三年芮伯方為母姜氏所逐遂居於魏為晉所滅今芮城是也今縣北五里有魏城即畢萬所封漢以其地為河北縣屬河東郡姚秦於此置河北郡後魏太和十一年自此移郡於大陽城後周明帝二年自縣東十里移安戎縣于此置尋改為芮城縣因以芮城為名唐武徳二年於此置芮州貞觀元年州廢縣𨽻陜焉 浢水水經注云河北縣有浢水浢澤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穆天子傳云天子自冥軨次於浢水之陽丁亥入于南郊 陳平祠在縣東北二里平塟中條山蒲陰縣城西門也八世孫漢魏郡太守陳康於此分居乃立祖廟今宗族祭祀 陳平北廟在縣北一十五里按碑文云二十六世孫陳處靜以唐武徳四年爰從故墓自南遷北此廟有碑二古柏森然 太公祠在縣東南呂坡二十五里周太師封於齊三十君吕徳仁晉泰始元年出為河北郡太守今縣北有河北故城至後秦𢎞始十六年隴西太守吕憑創基五廟有二碑見存 芮王廟在縣西二十里古芮城内周司徒封於芮為附庸之國也梁開平初感夢於天庭再立祠廟 中條山在北一十五里高八里自河中府東至當州靈寶縣界次入平陸縣南望太華北瞻壺口此山薄狹而延袤故謂之中條亦曰薄山至王屋又至太行入於海 薄山在縣北一十里按山海經云蒲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西流注於河穆天子傳曰登薄山㝠軨之際此乃起自薄坂又名首陽山邐迤連延東至太行入海南北狹薄謂之薄山史記封禪書云自華以西名山七薄山即其一也 方山一名雷首山在縣西北二十七里按地理志云河中府有地名方陰注云方山在其南即此按尚書禹貢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雷首即此是也與二華爭高峰巒巉崒 龍泉水在縣北七里水經注云古魏城内有龍泉南流出城源濶五寸深一寸 古芮城在縣西二十里按泰誓註云周自虞芮質厥成諸侯並附芮伯作旅巢命注云芮伯周同姓之國為卿大夫左傳注云芮國在馮翊臨晉縣也 古魏城縣北五里按左氏傳曰霍陽韓魏皆姬姓也又毛詩國風云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刺魏地狹隘人多機巧其君儉嗇而褊急賣圃之菜食園之桃以理人焉省賦税尚車甲北矙汾水東臨晉境至魯閔公元年為晉獻公所滅晉作二軍畢萬為右滅魏遂以賜之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魏大名也三卿分晉萬之子孫復為魏國後為强秦所逼東遷於梁魏有公子無忌用侯嬴之計使朱亥袖鎚殺晉鄙而奪其軍北救趙後秦伐魏信陵君自趙率五國之兵大破秦軍退至函谷至始皇二十二年滅其國以為郡縣其城周迴八里年代綿逺遺址猶存 畢萬墓在縣東北一十三里按地理志云魏城東五里有魏之始祖墓高一丈 段干木墓在縣東北一十五里按史記魏文侯過段干木之廬必式卒塟故魏城東墳高三丈有祠存焉唐貞觀十年勅禁樵採 郤芮墓在縣西三里按左傳僖二年四月晉侯濳㑹秦伯于王城瑕甥郤芮焚公宫不獲公乃如河上秦伯誘而殺之塟於此子缺服䘮營墳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芮之子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賔與之歸言諸晉文公曰能敬必有徳徳以治民君請用之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對曰舜之罪也殛鯀其舉也興禹詩云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文公乃命缺為下軍大夫復與之冀還其父故邑今晉州冀氏縣是也
  平陸縣北五十里舊十二鄉今五鄉本漢大陽縣地屬東郡後漢改為河北郡地屬亦不改後魏太和十一年自今芮城縣故魏城移河北郡於郡理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陜州唐天寶元年陜郡太守李齊物鑿三門山路所通深便於漕運于所開瀆中得古錛鉏甚大上有古篆平陸二字由是其年二月改為平陸焉 呉山俗謂虞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在縣北五十里漢地理志大陽縣西有呉山即呉坂也楚客謂春申君曰昔騏驥駕鹽車上呉坂遷延負轅而不能進遇伯樂解而驟之于是俯而噴仰而鳴以伯樂之知己也今僕居軛之日久矣乃獨無意使僕為君長鳴乎 閑原詩云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毛萇注云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謂曰西伯仁人盍往質焉及境見行讓路耕讓畔咸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讓所爭之地以為閑田而返天下聞之歸周者十餘國原在縣西六十里東南七里南北十二里 顛軨坂今謂之軨橋在縣北四十里即左氏冀為不道入自顛軨黄河去縣二百歩 傅説祠在縣東北二十里尚書高宗夢傅説使百工營求諸野得之傅巖注云傅氏之巖在虞虢之界水經注云沙澗水北出虞山東南逕傳巖今穴在隠窟即水西懸崖去水一丈立祠焉咸亨二年詔修傅説祠以少牢致祭 沙澗在縣東三十里水經注云沙澗水北出虞山東南逕傅巖歴傅説隠室俗名聖人窟 故虞城在縣東北六十里按地理志呉山有城左傳晉荀息請以屈産之乗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即此城也 鄍城在縣東北二十里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軨伐鄍三門杜注云河東大陽縣有顛軨坂又注云冀伐虞至鄍鄍虞邑也其城周迴四里靈寶縣西四十里舊八鄉今三鄉本秦桃林縣漢為𢎞農縣地按漢書在今縣西南二十里函谷故闗城是也隋開皇十六年於今所置桃林縣屬陜州取古桃林塞為名唐開元末其地得天寳靈符因改元天寶兼改此縣為靈寶焉 門水俗名鴻臚澗 柏谷水亦名壑澗水經云河水又東合栢谷水注云水出𢎞農縣南石堤山桃林塞山海經云夸父之山其北有林名曰桃林廣
  員三百仭中多馬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造父于此得驊騮緑耳之馬來獻穆王尚書謂放牛桃林之野左傳謂守桃林之塞其地則一自縣以西至潼闗皆是也三秦記桃林塞在長安東西百里若有軍馬經過好行則牧華山休息林下惡行則決河漫延馬不得過矣 曹陽城在縣東南十四里陳渉使周文入秦秦使章邯擊破之殺文於曹陽即此後曹公改為好陽晉王斜路即漢書地理志函谷闗路也西接湖城縣
  東至此縣界六十一里已廢開皇九年晉王自揚州回復由此路因名晉王斜路至今不絶 黄河在縣西北五里 古函谷闗在縣南十里一百六十歩秦之舊闗也孟甞君田文被逐夜半闗閉下客為雞鳴而得出行處漢高帝入武闗居灞上閉函谷闗不納項羽亞父怒燒闗門又漢樓船將軍楊僕五大功耻為闗外民請以家僮七百人𦔳築闗城武帝意好廣濶遂東移於新安以其故闗為𢎞農縣也地理志云𢎞農故秦函谷闗也崔浩注云東自淆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曰天險所謂秦得百二延之西征記云舊函谷闗入函道漢書訓纂道形如函也酈善長水經云門水北逕𢎞農縣故城東城即故函谷闗校尉舊治處終軍棄繻之所老子西入闗尹喜望氣于此也王元説隗囂請以一丸泥東封闗亦此處也三秦記云函谷闗去長安四百里日入則閉雞鳴則開秦法也又晉地道記云漢𢎞農本函谷闗有桃林也潘岳西征賦云躡函谷之重阻即此闗也其城北帶河南依山周巡五里餘四十歩高二丈唐天寶元年于尹真人舊宅所掘得靈寶符遂立靈寶縣于此稠桑澤在縣西十八里按山海經云桃林地方三百里此澤即古之桃林也春秋云虢公敗戎於桑田杜預注云桑田虢地在𢎞農陜縣東北葢此也 細腰源在州南七十九里東西濶三里南北長一十里當中五十歩俗傳云中心狹細如束索之腰故名 尹喜臺在縣南一十二里 闗龍逢墳在縣南七里城冢記云闗龍逢塟在龜頭原左脇高三丈唐太宗東巡致祭開元十三年立碑舍人呉鞏之詞 楊駿五公墓在縣東南一十里晉陽秋云惠帝永平元年殺太傅楊駿并父及子孫五人故吏潘岳等収塟之
  硤石縣東南五十里舊六鄉今三鄉本漢陜縣地屬𢎞農郡周地圖記後魏太和十一年分陜縣東界於冶壚置淆縣在冶之郊屬𢎞農取淆山為名隋初改為硤石縣大業二年廢入陜縣唐義寧元年再置淆縣理硤石塢二年省武徳元年再立三年移理暢橋故鎮貞觀八年移於安陽城十四年移於硤石塢西即今縣是也皇朝乾徳五年割河南府永寧縣胡郭一村屬焉 底柱山俗名三門在縣東北五十里黄河中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東至於㡳柱注云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也又以禹理洪水山陵當水者破之以通河三穿既決河出其間有似門故俗號三門漢成帝鴻嘉四年楊焉上言底柱之隘可鐫廣之上乃令鐫之裁没水不能復去而令水益湍怒為害彌甚隋開皇三年遣倉部侍郎韋瓚自蒲陜以東募人能于洛陽運米四十石由底柱之險達於常平者免其征戍唐貞觀十二年太宗東巡臨幸於此今有魏徵所勒碑銘在 繡嶺宫在縣東三里 硤石水縣東二十里水出土嶺西經硤石山因與槖水合流 二陵在縣東北四十六里春秋云崤有二陵焉南陵夏后臯之墓北陵文王避風雨之所崤在𢎞農澠池縣西北道在三淆之間兩山相𡼲文王避風雨古道猶存其地元屬河南永寧縣乾徳五年割屬當縣 虢城在縣西三十六里左傳僖五年晉侯圍上陽杜注云上陽虢國都在𢎞農陜縣東南地理志陜縣故虢國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今陜縣東即北虢也 安陽城在縣西四十里漢書上官桀侯封之國潘岳西征賦曰我徂安陽言渉陜乳唐貞觀八年以崤縣在此城内置十四年移治向南改名硤石縣城今廢 神雀臺在縣北四十五里石壕鎮東路北唐天寶二年赤雀翔于臺上因名臺高五十尺周半里 莘源在縣西一十五里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有神降於莘杜預注云莘虢地 廢陜芮縣在縣南四十里廢入硤石縣夏縣北九十里舊十一鄉今七鄉本漢安邑故地魏孝文太和元年析安邑縣置夏縣以夏禹所都之地為名屬河東郡後周建徳七年移於此地義寧初屬虞州貞觀十七年𨽻絳州乾元三年屬陜州 巫咸山一名覆奥山水經注云鹽水西北流經巫咸山北山海經云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撡青蛇左手撡赤蛇在登葆山羣巫所從上下也又引大荒西經云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盻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砥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又引郭景純云羣巫上下靈山採藥徃來也葢神巫所遊故山得名 夏宫夏靜與洛下人書云安邑禹舊宫有石殿金户丹庭紫宫俗人名為驪姬故房今無基址 夏禹臺在縣西北十五里土地十三州志云禹娶塗山氏女思本國築臺以望今城南門臺基猶存夏靜與洛下人書云安邑塗山氏臺謂之青臺上有禹祠 巫咸祠在縣東五里巫咸山下即商臣也中條山在縣界東西百二十里 皇川在縣東南五
  十五里中條山内耆舊相傳夏后避暑離宫之所 洓川在縣北四十里從聞喜縣界接河中猗氏縣東北有青原南拒安邑沃野彌望一百餘里左傳成公十三年晉侯使吕相絶秦曰伐我涑川 古安邑城在縣西北一十五里按地理志云夏禹自平陽遷都安邑後徙晉陽又皇甫謐云禹受禪都平陽遷安邑也
  閿鄉縣西一百七十里舊五鄉今二鄉本漢湖縣屬京兆尹因津以名邑焉又為戾園之地有思子臺太子園陵存焉周明帝二年於湖城故地置閿鄉郡隋開皇三年廢閿鄉郡十六年自湖城故城移於今理仍改爲閿鄉縣唐貞觀元年移鼎州于此八年州廢為縣復屬虢皇朝太平興國二年割閿鄉湖城二縣𨽻陜州 秦山一名秦嶺山在縣南五十里山海經云華山之首有錢來之山又西四十五里有松果山又西六十里有太華山郭氏注云即西嶽華陰山也又按夸父山其北有桃林郭注桃林今𢎞農湖縣閿鄉南谷中是也 黄河在縣北三里 閿鄉津去縣三十里即舊風陵闗 蒲城子路為孔子問津之所 黄卷坂即潼闗路按述征記云河自闗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黄卷坂是也按坂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潘岳西征賦云𣶮黄卷以濟潼謂此古道為車轍所輾成 玉澗水水經云河水又東北玉澗水注之註云水南出玉溪北流逕皇天原 女媧墓自秦漢以來皆繫祀典唐乾元二年虢州刺史王竒光奏所部閿鄉界女媧墓於天寶末失其所在今月一日夜河上側近忽聞風雷聲曉見墓踴出上有雙柳樹下有巨石其柳各高丈餘 戻太子陵在縣南一十六里高一百五十尺 思子宫故城在縣東北二十三里漢武思戾太子所築 泉鳩水一名全節水戾太子亡匿處 宋武七營宋高祖武帝征姚泓於長安其將檀道濟王鎮惡濱河帶險大小七營在縣西沿河 赫連氏京觀俗號平呉臺在縣西北二十三里赫連勃勃使太原公昌引兵攻宋將朱齡石於潼闗克之乃築臺以表武功也
  湖城縣西九十里舊六鄉今二鄉漢縣屬京兆尹舊曰胡建元元年更為湖即今縣西北二里古胡城也按郊祀志黄帝以首山之銅鑄鼎於荆山之下後名其地為鼎湖即此邑宋改為湖城縣隋開皇十六年義寧元年於古上陽宫再立乾元三年二月改為湖城焉 荆山在縣南出美玉即黄帝鑄鼎之所故有鼎湖之稱即此城 颺堆形若聚栗故人稱為颺堆 鳯林泉後漢辛繕字公文隠居華陰有大鳥雞首燕頷魚尾蛇頸五色而多青栖於門之槐上因名鳳林泉 周天子祠郡國縣道記周天子故祠在縣西南十里即漢志註有二祠存 夸父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九龍廟在縣南十九里廟有九泉大小相𩔖深淺無異其色清澈毛髮可鑒若逢天旱䖍叩此廟應若影響
  虢州
  虢州𢎞農郡今理𢎞農縣禹貢當雍豫二州之境春秋為虢國地按帝王世紀云故虢有三焉周興封虢仲於西虢此其地也封虢叔於東虢即今成臯也今陜郡平陸縣是北虢此謂三虢焉春秋魯僖公二年為晉所滅即荀息請以屈産之乗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者也虢亡地入晉七國時為秦韓之疆秦併天下為三州郡後立河南南陽二郡漢地理志元鼎四年丞相論廣闗中地又樓船將軍楊僕耻為闗外民于是徙闗于新安割秦河南南陽二郡之西境于故函谷置𢎞農郡焉𢎞農義取大農桑為名以屬司𨽻後魏避獻文諱改恒農郡至太和十一年移郡理陜城永熈三年分恒農西界又為西恒農郡後周明帝廢西郡併入元郡仍改恒農為𢎞農隋開皇三年廢郡以所領縣并屬陜大業二年廢陜州又以𢎞農縣復立郡即理於今州西古城其年冬又移郡於鴻臚川即今郡理也義寧元年改為鳳林郡其年又於盧氏縣置虢郡唐武徳元年改虢郡為虢州仍改鳳林郡為鼎州乃自𢎞農移理閿鄉縣貞觀八年廢鼎州自盧氏縣移虢州於今理屬河南道開元初以巡按所便屬河東道天寶元年改為𢎞農郡乾元元年復為虢州今仍屬河東道後漢劉昆為太守初多虎災月餘皆負子過河而去
  元領縣六 今四
  恒農 盧氏 玉城 朱陽
  二縣割出
  閿鄉 湖城並入陜州
  州境
  東南一百六十里 南北一百十四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七百六十里 東至西京四百五十三里西北至長安四百三十里 南至鄧州七百里 西至華州一百三十五里 北至綘州三百四十里東北至陜州一百三里 東南至汝州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商州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潼闗一百三十里自潼闗至華州一百二十里又至河中府一百八十三里
  
  唐開元户一萬七千七百四十三皇朝管户主四千四百七十三客四千六百七十九
  風俗
  同陜州
  姓氏
  恒農郡五姓 楊 劉 强 晉 奚
  人物
  董過𢎞農人嘗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為大司農王濬𢎞農人為晉龍驤將軍平呉 唐宋之問𢎞農人
  土産
  方紋綾貢 花紗 絹 梨 棗 硯瓦 麝香宻 黄丹
  恒農縣舊八鄉今四鄉本秦桃林縣地漢武帝置𢎞農縣于秦故函谷闗山嶺下注函谷者謂道形如函孫卿子謂秦有松柏之塞即此地也隋大業二年省𢎞農縣三年復于今湖城縣西南一里上陽宫南置尋移縣就郡理其年又以郡同移于鴻臚川即今縣理是也唐顯慶二年𢎞為恒開元復為𢎞後漢公沙穆為令初多蟲災害稼穆以身禱一夕蟲為暴雨所斃嵗成大稔皇朝建隆三年改為恒農避廟諱 衡山嶺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漢地理志𢎞農縣衡山嶺下谷燭水所出 鹿蹄山九州要記云𢎞農縣有鹿山山中石上有自然鹿跡非人功所為 石堤山在縣西南一十七里水經注云柏谷水出𢎞農縣南石堤山下有石堤祠焉西連華山伏犢山在縣西南二十八里東接崤函西連仙掌
  扇子山九州要記云山石壁中分其形似扇故名之黄河在縣南四十五里 鴻臚川一名鴻臚澗一名門水在縣西一里西南自朱陽縣界入溉田四百餘頃水經注云即山海經所謂陽華之山門水出焉者也又東北厯硤謂之鴻闗水東有城即闗亭也 柏谷亭漢文帝㣲時常遊於此按九州要記云楊震宅在柏谷亭柏人驛漢高祖獲貫高之所 楊震宅按後漢書震四世五公為闗西大儒即郡人也號為闗西孔子 王濬冢仕晉平呉有功卒塟於此而冢尚存
  朱陽縣西南七十里舊五鄉今四鄉本漢盧氏縣地按十三州記盧氏有朱陽山因别立縣後魏太和十四年蠻人樊磨背梁歸魏魏於今盧氏縣南百五十里立朱陽郡以樊磨為太守孝昌二年省郡大統二年又立屬東義州仍于此所置朱陽以屬焉後周保定二年省郡大象二年移縣於盧氏縣西南鄢渠谷中隋開皇四年移理洛水北大業二年移於芹池即今縣也皇朝乾徳六年恒農縣太平興國七年再置 地肺山山下有神祠即肺祠也 柏谷古有白石先生隠此山得仙今有遺跡尚多焉 鴻臚水經縣南百五十歩
  盧氏縣東南一百六十六里依舊二鄉漢縣屬𢎞農郡後屬虢今不改郡國縣道記云縣則西虢之别邑按遁甲開山圖云盧氏山宜五榖可以避水災因山以名縣後魏大統中于此立東義州隋開皇三年改為虢州大業三年廢州義寧元年又置虢郡武徳元年改為虢州貞觀八年州移𢎞農此為屬也 熊耳山按漢書地理志云盧氏縣熊耳山伊水出東北入雒在今縣南五十里按遁甲開山圖云熊耳山有金匱石室夏禹藏圖書之所尚書導洛自熊耳孔安國曰在宜陽之西乃樊崇積甲之所是知有兩熊耳山以其兩峯相對似熊耳故也 洛水經縣南 夔牛山自商州洛南界邐迤向縣西却入朱陽山去縣一百四十里山形似夔牛 朱陽山自夔牛山邐迤向縣西南經縣界入西石門山去縣一百里出檀木為弓材 西石門山自朱陽邐迤向縣西界入熊耳山去縣一十里山形似門
  玉城縣東南六十里舊五鄉今三鄉本盧氏縣地後魏正始二年分盧氏地于今縣東南十五里立石城縣屬樂安郡廢帝元年改石城為玉城縣以𨽻虢因荆山之石有玉而美故以名之後周天和六年廢義寜元年於今縣西北一百五十步再置因後魏舊名貞觀八年移于今理 五陽水在縣西十五里北流與闗方水合鹿蹄山在縣西南二里









  太平寰宇記卷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七
  許州
  許州許昌郡今理長社縣禹貢豫州之域星分房宿二度周為許國左氏傳許太嶽之後説者謂炎帝之後周武王伐紂封于此又徙于葉魯昭公九年又遷于夷今亳州城父縣是也至十三年又自夷遷居於葉十八年又遷于白羽定公六年為鄭所滅自後復立為鄭附庸邑周末為晉地三卿分晉其地入韓七國時為韓魏二國之境秦并為頴州郡理陽翟二漢為頴州之許縣後漢末魏太祖迎獻帝自洛都許文帝雖云都洛其公室武庫多在許州即今許昌縣也又西魏大統十三年詔遣河南行臺大都督王思政進據頴川東魏遣將清河王高岳率衆十萬攻思政思政不與戰岳造高堰引洧水以攻之十五年城陷水自東北入城思政為岳所執即今長葛縣之長社故城也北齊高澄于此改立南鄭州周大定元年改為許州治長社焉隋初不改大業初州廢又為頴州郡唐武徳四年王世充平改為許州領長社長葛許昌繁昌黄臺㶏强臨頴七縣貞觀七年廢黄臺繁昌㶏强三縣以洧水之扶溝鄢陵汝州之襄城松州之陽翟北澧之葉縣來屬十三年改置都督府管許唐陳頴四州而許州領長社長葛許昌鄢陵扶溝臨頴襄城陽翟葉九縣十六年罷都督府顯慶二年割陽翟屬洛州開元四年割葉襄州置仙州二十六年仙州廢以葉襄城陽翟來屬其年又以葉襄城屬汝州二十八年又以襄城來屬是嵗又以葉屬汝州天寶元年改為頴川郡乾元元年復為許州長慶三年廢溵州為郾城縣來屬本忠武軍節度梁開平二年改為匡國軍唐同光元年復舊皇朝因之
  元領縣八 今七
  長社 長葛 臨頴 許昌 陽翟 郾城 舞陽一縣割出
  鄢陵入開封府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五里 西北二百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百一十五里 西北至西京三百三十里 西至長安一千二百六十里 東至陳州二百八十里 正南㣲東至蔡州三百二十里 北至鄭州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汝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陳州三百二十四里 西北至河南府三百三十里
  
  唐開元户一萬九千七百一十七皇朝户主二萬九千五百四十六客二萬一千九百九十
  風俗
  頴川本有夏之國夏人尚忠其𡚁鄙朴有申韓之餘烈高仕宦好文法人以貪恡爭訟為俗焉漢韓延夀黄霸繼為郡守先之以敬讓化以篤厚風教大行姓氏
  頴川郡八姓 陳 荀 鍾 許 庫 于 鮮于鮮
  人物
  賈山長社人漢孝文時言治亂之道 韓稜頴川舞陽人竇憲威權震天下尚書以下議欲拜之稱萬嵗稜正色曰禮無為臣稱萬嵗之制議者皆慙 荀淑頴川頴陰人季膺師之有子八人謂之八龍其孫彧二十九為尚書令 鍾皓長社人 陳寔許人 李膺襄城人客造如登龍門 辛毗頴川陽翟人魏文帝欲徙冀州十萬户實河南毗入諫帝起入毗引其裾 繁休伯頴川人文才機捷 鍾㑹頴川長社人太傅繇之小子也改虞松表五字司馬景王曰真王佐才也 庾峻鄢陵人長安有大獄不决峻為侍御史斷之 棗據長社人 褚彦回陽翟人
  土産
  絹 蔍心布 乾柿 黄明膠
  長社縣舊十五鄉今五鄉漢舊縣也屬頴川郡始因社中樹暴長故縣名長社縣葢鄭長葛之地春秋隠公五年宋人伐鄭圍長葛即此也隋文帝廢郡以縣屬汴州大業三年改為頴川縣唐武徳四年復為長社改為許州 望烟山無峯岫高岳圍王思政於此置烽因有望烟之號 南北玉山高岳慕容紹宗圍頴川築此兩山窺望城中 高陽里在州城西門内道南荀氏家傳荀淑有子八人皆賢其地舊稱西豪里頴陰令范康曰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荀公亦有才子八人乃改西豪為高陽里時同郡人陳寔為太邱長奕葉賢徳往詣荀門陳君使元方為御季方從後孫子長文尚㓜抱之於膝君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自餘六龍侍側孫文若猶小坐之于懐言語三日徳星為之聚太史奏曰五百里内有賢人集故徳星為之聚因名荀里曰徳星鄉今郡城西南故宅是也 大城鄭公孫射大城 長箱城東魏行臺清河王高岳率衆圍西魏將王思政因築此城以車箱為樓因名長箱城 故陶城東晉陶侃征杜𡸅於此屯軍因此築城在今縣西南 故魯城左傳鄭伯請以泰山之祊易許田而祀周公即此城也 狼溝左傳所謂楚子師於狼淵也 靈泉九州要記云許昌靈井亦曰靈泉今石砌方正水旱民必禱焉 張騫冢漢武帝使尋河源封博望侯今郡有冢存 晁錯墓在縣東北二里錯頴川人漢御史大夫請削諸侯地者郡有冢存 頴水在縣西南三十里地理志陽乾山頴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 徳星亭在縣西北一里漢雜事云陳太邱父子相聚之處 鬭雞亭在縣東北五里唐開成中亷使杜□築 荀爽兄弟八塚在縣東北七里爽本頴川人今地名荀村里名高陽神道存 灌夫塚在縣北三里為漢將軍頴川記云頴水出灌氏寧頴水濁灌氏族無何頴水色變果為族滅 七星井各方七歩俗云汲一井則餘井水皆動五井在縣東北二里二井在縣正北二里 瀷水經縣西俗謂之勅水源出大騩大騩山唐和元八年兩水摧其山而出流盪居人溺死者千餘人
  長葛縣北六十里舊二鄉今九鄉古鄭邑也春秋謂宋人伐鄭圍長葛俗亦呼為長井城漢屬頴川 沙水爾雅云濄為洵潁為沙汝為濆即此水也 東偏城在縣東北五里左氏齊鄭伐許許莊公奔衛齊以許與鄭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又使鄭大夫公孫獲處許西偏今有東西兩城 故頴國城在縣西一里頴侯之國也葢春秋時長葛之地宋人伐鄭圍長葛即此也 縣理長箱城東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衆圍西魏將王思政于頴川因築此城初以車箱為樓因名長箱城隋開皇六年乃於此立縣 長社故城在縣西一里西魏大統十三年詔遣河南行臺大都督王思政進據頴川東魏遣將清河王岳率衆十萬圍頴川思政不與戰岳造堰引洧水以灌城十五年頴川城陷水自東北入城思政為岳所執即此城也 鍾繇臺在縣西十里魏東武亭侯鍾繇學書臺在繇故宅中今臺址尚存又有鍾繇冢 陳寔冢在縣西三十五里漢太邱長之冢也陳氏家傳云紀堪以下八十六墓三十六碑並在長葛縣陘山之陽又有廟存
  臨頴縣東南六十里舊七鄉漢縣屬頴川郡今縣在臨頴臯上頴水東岸俗謂之臨頴臯其實岡阜也隋大業四年自故城移於今理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許州唐建中二年屬溵州貞觀二年州廢依前屬許州 臨頴臯東西長五十里即龍脾岡也嵩高山記嵩山東南三百里有龍脾其地沃壤可居即此岡也今臨頴縣理在岡上 頴水西北自長社縣界流入 繁昌城魏志文帝行至曲蠡乃為壇於繁陽受禪改元曰黄初以頴陰之繁昌亭為繁昌縣壇前有二碑一是百官勸進一是受禪碑並鍾繇書於后其碑六字生金論者以為司馬金行故曹氏六世也 青陵臺水經注云頴水東南流經青陵亭北 白臺按水經注云繁昌縣城内有三臺此其一也 鮦陽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古鮦陽縣也在鮦水之陽故曰鮦陽城 大陵城即鄭地在縣東三十里乃陳蕃為亭長所辱處 豢龍城在縣西四十里即今豢龍氏之邑也昔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慾以飲食之龍多歸之舜賜氏曰豢龍豢養也及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乗龍河漢各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夏后賜氏曰御龍今汝州魯山縣即御龍氏邑又汝州有大龍山並劉累養龍之處 尚書臺即魏文帝受禪有黄鳥啣丹書集於尚書臺即此也
  許昌縣東北五十五里舊五鄉今四鄉其地姜姓四嶽之後太叔所封為楚所滅后以為許縣屬頴川郡又魏略曰後漢建安元年魏太祖迎獻帝都于許即謂此邑也魏文帝即位改許縣曰許昌縣按今縣南四十里許昌故城是也宋志無許昌縣天平元年復置高齊文宣帝省鄢陵入許昌隋文帝又于鄢陵縣置洧州以縣屬焉大業二年廢洧州以縣屬許州初魏武既破黄巾經畧四方而苦軍食不足羽林監頴川棗祗建置屯田於是以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募人屯田許下即今許昌縣也得榖百萬斛郡國列置官田數年之間所在倉儲盈積許昌宫在許昌故城中楊修作許昌宫賦即此宫也魯城在縣南四十里左傳鄭伯請以泰山之祊易許
  而祀周公即此城也 剛城史記秦昭王五十二年拜燕人蔡澤為相因封剛城君是此也 景福殿在許昌故城内西南隅也魏明帝所造貲費直八百餘萬既成命朝士為賦 永始臺魏畧云黄初五年文帝東征留郭后於永始臺霖雨百餘日城樓多壊有司請移止后曰昔楚昭王出遊貞姜留漸臺江水至使者迎而無符不去卒沒今帝在遠未有急而便移止未可也何晏景福殿賦曰鎮以崇臺實曰永始複道重閣猖狂是俟洧水在縣北二十歩地理志云陽城山洧水所出東
  南至長平入頴過郡三行五百里詩曰溱與洧方渙渙兮即此也 讓王臺在縣南三十里漢獻帝禪位於魏王帝為山陽公往都山陽濁鹿城百官送于此臺唐先天元年因讓王臺立魏文帝廟 五女塚在縣南二十里曹操殺皇后伏氏并姊妺四人塟於此 頴大夫廟在縣西北一十里即頴考叔廟隋大業九年重建陽翟縣西北九十里依舊四鄉即禹之都春秋時為鄭之櫟邑漢為縣屬頴川郡又云韓分晉得南陽及頴川秦滅韓置頴川郡于陽翟縣頴川郡地有陽闗聚是也晉屬河南郡隋初𨽻許州又分許洛之地以置嵩州復以陽翟縣屬嵩州煬帝三年罷嵩州割𨽻襄城郡唐武徳初又立嵩州復𨽻之貞觀三年省州以陽翟𨽻許州龍翔二年割入河南府今屬許州 具茨山在縣北十里禹山後魏書地形志云陽翟有禹山祠 偃月山洛陽記山形似偃月因以名之 三封山注水經云頴水故瀆東南經三封山北謂此山也 荆山洛陽記云荆山出玉齊武帝于此採玉其下即漢頴川郡地 杏山洛陽記云仙人劉根隠於此山 康城洛陽記云夏少康故邑也注水經云頴水又東厯康城南魏明帝封尚書僕射魏臻為康鄉侯此即臻所封之地 上棘城左傳謂楚師伐鄭城上棘遂渉𩔖是此也 雍城左傳謂楚蒍子馮率鋭師侵雍梁注云河南陽翟縣東北有雍城是也 黄臺在縣東北四里東魏天平二年曽於此置黄臺縣屬陽翟郡隋廢 鈞臺左傳曰夏啟有鈞臺之享注云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水經注云連山亦曰啟筮亭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鈞臺也晉地道記鈞臺下有陂俗謂之鈞臺陂 鳳凰樓在縣西南一里漢黄霸為頴川太守鳳凰集嘉禾生霸乃起樓于郡中今基址存 七女岡在縣東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長葛入洧 許由臺在縣東一十五里頴水上 巢父臺在縣東一十六里頴水上即巢父飲牛處
  郾城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六鄉今四鄉本七國時魏之下邑史記楚昭陽伐衛取郾漢為縣𨽻潁川郡光武謂賈復曰郾最大宛次之復曰臣請擊郾光武執復手曰執金吾擊郾吾復何憂即此城也宋元嘉二年將軍劉緬説曰城有百年之福若北朝保之未可敵也遂遣將軍殷孝祖焚其倉糧北齊天保七年于今縣置臨頴郡隋開皇三年郡縣並廢五年又於廢郡城中置郾城縣𨽻許州唐武徳四年于縣置道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𨽻豫州豫即蔡州其後還許州元和十二年勅淮西賊中百姓窮困相率歸順其數甚多宜于許汝行營側近置行郾城縣韓引議揀擇穏便處置其年十一月以今郾城縣為溵州仍以上蔡西平遂平三縣𨽻焉是年十二月勅溵州宜𨽻許州至長慶元年五月廢溵州復為郾城縣依前𨽻許州其先割屬溵州所管上蔡西平遂平等三縣仍還蔡州尋又以郾城復來屬 大溵水在縣南一里上承汝水自襄城至岐額城分流南為汝水北為溵水又有小溵水在縣北三十里 故郾城楚昭陽伐魏取郾漢書地理志云魏南有郾召陵之固也 召陵故城在縣東四十五里漢為召陵縣𨽻汝南郡隋廢春秋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召陵 棠谿史記蘇秦説韓曰韓卒之劍㦸出於棠谿今西平縣西界有棠谿村是也 征羗城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本秦安陵門後漢建武十一年來歙征西羗有功故名以封之 蔡河在縣東南五里 唐王冢在縣南二十五里呉王闔閭夫槩冢也夫槩奔楚封之於唐陵又地理志云封為棠谿氏隋仁夀中置廟 葛伯城在縣北三十里周迴四里湯誓云葛伯仇餉初征自葛即此也 故司州城在縣西南五里宋文帝改汝州郡為司州即此也後魏太武收河南地至獻文改為豫州隋開皇中自此城移入懸瓠大業二年改為蔡州俗呼為盗跖城未詳其義舞陽縣西南一百八十里舊二鄉今四鄉本漢舊縣𨽻頴川郡在舞水之陽因以名縣漢封樊噲晉封司馬宣王皆為舞陽侯自漢至晉不改宋省其後因之唐開元四年復于故城置𨽻許州 鐡冶在縣西南三十里舞水在縣北六十里漢樊噲受封於此 滍水在縣北四十五里漢書地理志云魯陽縣有魯山古魯縣御龍氏所遷水經云滍水出魯陽縣西東北過定陵入于汝地理云定陵城在今縣北六十里後漢書光武破王尋于昆陽士卒争赴溺死滍水為不流即此







  太平寰宇記卷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八
  汝州
  汝州臨汝郡今理梁縣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為周王畿亦戎蠻子之邑後為鄭楚二國之境焉即左傳謂楚襲梁及霍是也又按十三州志云梁即周南鄙邑也按郡國縣道記云梁縣西南十五里有古梁國城存韓分晉得頴川之父城東接汝南西接𢎞農皆韓分戰國時梁屬魏秦置三十六郡屬三川郡在漢為河南郡之梁縣地後漢因之魏晉為河南舞陽二郡之地又後魏地形志梁縣屬汝北郡後周屬南襄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四年自陸渾縣界移伊州置於此以伊水所經為名尋又移伊州于今陸渾縣東北置煬帝初改為汝州以汝水為名三年州廢以其地入襄城頴川二郡唐武徳四年平王世充改為頴川領承休梁郟城三縣貞觀元年以廢魯州魯山縣來屬其年省梁縣仍改承休為梁縣八年改伊州為汝州領梁郟城魯山三縣證聖元年置武興縣先天元年置臨汝縣開元二十六年以仙州之業縣來屬天寶元年以許州之襄城來屬仍改為臨汝郡乾元元年復為汝州梁開平四年外為防禦州
  元領縣七 今六
  梁縣 葉縣 郟縣 魯山 龍興 襄城
  一縣廢
  臨汝併入梁縣
  州境
  東西二百一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四百里 西北自至伊闕縣路至西京一百七十里 西至長安九百八十里 東至許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鄧州四百九十里 北至登封縣一百一十五里 東南至蔡州四百五十五里西南至鄧州四百七十五里 又西南至虢州七百三十五里 東北至伊關縣八十里 西南至伊關縣九十里
  
  唐開元户二萬六千五十三皇朝管户主九千五百三十五客一萬四千五百七十五
  風俗
  漢書地理志云古韓地也土狹而儉其俗崇侈人物
  馮異字公孫頴川父城人為光武将軍諸将論功常獨屏樹下號為大樹将軍 臧宫字君翁頴川郟人從光武征戰 樊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人順帝徴至京師不以禮屈 李膺頴川襄城人 唐馬燧汝州郟城人功成封北平郡王 周允元汝州安城人則天朝為侍郎侍宴各述詩書中善言允元曰恥君不如堯舜則天賞之
  土産
  絹 絁 鹿脯 蜜 蠟
  梁縣舊五鄉今二鄉漢舊縣戰國時謂之南梁以别大梁少梁也漢理在汝水之南俗謂之治城隔汝水與注城相對其注城南面已為汝水所毁後魏於此治置城縣高齊省入今梁縣隋大業二年改為承休縣屬汝州取漢舊承休城為名貞觀元年復為梁縣 鳴臯山即朗臯山也一名狼臯山在縣西南六十里注水經云汝水自朗臯山東出峽謂之汝阨 霍陽山俗謂現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左傳哀四年謂楚為一昔之期而襲梁及霍按杜注即此山漢立霍陽縣因山以為名今有故城俗謂張侯城是也 魚齒山連接縣界左傳謂楚師侵鄭渉于魚齒之下是此處也 黄城山一名苦菜山沮溺耦耕即其處也 汝水在縣南三里水經云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鄉 温湯在縣西四十里注水經云溫水數源揚波于川左泉上華宇連陰茨甍交拒方塘石沼錯落其間頥道之士多歸之其水東南流注廣城澤水唐聖厯三年正月則天駕幸今有石碑斷折 廣城澤在縣西四十里後漢安帝永初元年以廣城遊獵地假與貧人二年鄧太后臨朝鄧隲兄弟輔政以為文徳可興武功可廢請寢狩蒐之禮于時馬融作廣城頌以諷云大漢之初基也揆厥靈囿營于南郊右矕三塗左概嵩嶽面據衡陰箕背王屋浸以波溠夤以滎洛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神泉側出丹水𣵀池恠石浮磬燿焜於其陂是此澤也隋大業中置馬牧焉亦名黄陂有溉灌之利至今百姓賴之 注城續漢書郡國志云河南縣有注城即此也 廣成城九州要記云廣成子為黄帝師始居此城後于崆峒山成道今此城猶有廟像存焉崆峒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有廣成子廟即黄帝問道於
  廣成子之所也按唐開元三年汝州刺史𠑽本州防禦使盧貞立碑其略云爾雅曰北戴斗極為崆峒其地絶逺華夏之君所不至禹跡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焉其一在臨洮秦築長城之所起也其一在安定二山高大可取財用彼人亦各於其處為廣成子立廟而莊生述黄帝問道崆峒遂言遊襄城登具茨訪大騩皆與此山接壤則臨洮安定非問道之所明矣仙經叙三十六洞五嶽不在其列是知靈跡所存不繫山之大小也此山之下有洞焉其户上出耆舊相傳云洞中白犬往往外遊故號山冢為狗玉峯昔之守宰以為神居閟絜懼樵牧者䙝弄因積土封之今升踐其頂響連于下甚深逺云耳 汝北故城即高齊置汝北郡在縣南亦名王塢城以備周冦也 承休故城在今郡東即後漢光武封姬常為承休公以主周祀即此城是也 陽人聚在州西即秦滅東周徙其君於此是也孫堅大破董卓軍於此地 蠻中聚即戎蠻子國在今郡西南俗謂麻城是也 流盃池在城南三十里唐則天甞與侍郎姚元崇蘇頲武三思薛耀等遊晏賦詩李嶠為叙今有碑石存焉
  葉縣西南二百里舊七鄉今三鄉古應侯之國後為楚地秦為父城縣屬南陽郡按左氏傳謂許遷于葉又左傳楚白公之亂葉公帥國人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縊葉公遂老於邑焉漢明帝時尚書郎王喬為令於此邑按唐國史云武徳二年於此置華州五年廢縣屬許州貞觀八年又置魯州九年廢開元四年析唐許二州之屬邑又置仙州至二十一年十二月勅以仙州頻䘮長吏欲廢之令公卿議其可否中書侍郎崔沔議曰仙州四面去餘州界雖近若據州城而言則亦懸逺土地饒沃户口稀疎逃亡所歸頗成淵藪舊多刦盗兼有宿宵所以往來患之置州鎮壓今興役已畢主司粗定累年成規一朝廢省前功盡棄後𡚁方深今廢州則生患置州則稱煩所以武徳以來迭為廢置足明利害不專一途至於田疇澇損則與蔡許何殊寧惟仙州獨當廢省若移州管新户驛長難得合宜况許州界路僻户多均出傍州非無成例州以鎮俗官以理人所在皆然豈憚其費然自創置未盈十年州將員寮屢卒於位雖天道性命聖人罕言而共理分憂朝寄尤切視死亡而不恤何以得其歡心計不自安政必茍且下承斯𡚁為傷必多變而通之則未可久可東新置舞陽縣即漢樊噲舊國噲豐沛故人又高祖之婭惟勲惟舊且親且賢亦既受封必稱吉士保全良吏庶在兹邦又南白羊川口村聚幽僻妖訛宿宵此為根底自置縣來十減八九今若移州鎮之便可杜絶其仙州望且未廢至今年十月移向舞陽縣置仍改為樊州刺史司馬銓頗聞守法公勤望稍加慰勞使其悦以成務庶有益於公家至二十六年十月廢大厯三年三月又勅置仍割汝之襄城縣屬仙州析葉縣南界新置仙鳬縣仍定為中縣又割許州之舞陽縣蔡州之西平縣唐州之方城縣並屬仙州至五年二月竟廢縣亦仍舊各歸所屬 葉公龍家語葉公好龍牕壁圖畫龍形真龍為之降葉公見而䘮其魄王喬鳬風俗通孝明帝時尚書郎王喬遷葉令每月朔望常詣臺朝帝恠其來數而無車騎宻令太史候望言其臨至甞有雙鳬從東南來于是候鳬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詔使尚方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每當朝時葉門下鼓不擊自鳴聞于京師 方城山左氏僖四年楚大夫屈完對齊侯曰楚國方城以為城即此也 黄城山聖賢冢墓記云南陽葉縣方城邑西有黄城山即長沮桀溺所耕處下有東流水即子路問津之所 滍水後漢光武破王邑㑹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㴻滍水盛溢士卒溺水死以萬數水為不流父城後漢馮異此地人也異始為郡掾監五縣為王莽拒漢世祖攻父城不下異出行屬縣為漢兵所執異曰一夫之用不足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願據歸五城以効功報徳及世祖為司𨽻校尉道經父城異即開門迎世祖即此城也 舞陽城樊噲所封為舞陽侯是也隋復為縣後省開元四年復置縣按貞元十道録云屬許昌至元和十三年正月陳許觀察使李光顔奏許州舞陽縣為逆賊呉元濟攻毁請移縣收置於呉城鎮從之後廢故此有城存焉 昆陽城即光武所破莽將王邑王尋於此也在今縣北二十五里 古冢在縣東俗云王喬塟處 葉公廟在縣東北三里唐開元二十一年仙州刺史張景洪建古冢在廟後
  郟城縣西北九十里舊五鄉今二鄉左傳楚令尹子瑕城郟屬縣昭子曰楚不在侯侯其僅自守也郟後入晉三卿分晉其地屬韓漢為郟縣𨽻頴川郡晉𨽻襄城郡後魏𨽻南陽郡北齊省隋移輔城縣于今縣西北五里𨽻汝州大業四年改輔城縣為郟城縣移就其後因之白龍山在縣南三十里尹村 故父城在縣東南四
  十里故周時應國也左傳楚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郟府臺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薄姬冢在縣東北四十里 賈復城一名通雅城注水經云柏水經賈復城北復南擊郾所築 汝水在東西七里
  魯山縣南一百五十里舊三鄉今二鄉本漢魯陽縣地左傳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以事孔甲龍一雌死濳醢以食夏后夏后享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即魯陽是也隋末王𠑽據有鞏洛於此立魯州唐武徳四年充平州廢後為縣入伊州貞觀八年改伊州為汝州 堯山俗名大柏山水經云堯孫劉累遷此故立堯祠於西山焉今山亦號大龍山因擾龍見稱 滍水左氏晉陽處父侵蔡楚子上救之與晉師夾泜而軍是此處也又光武破王尋於昆陽士卒塞以滍水是也燒車水亦光武燒王尋輜重於水濵因以名之 皇女湯注水經溫泉水出北山阜七泉竒發炎熱竒毒疴疾之徒無能澡其衝欲救疾者咸去湯十許歩别池然後可入湯側有石銘曰皇女湯可治萬病亦可熟米 波水馬融廣成頌曰浸以波溠是也 魯陽闗淮南子云魯陽公與韓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即此地也漢故為闗曰魯陽今有水俗名三雅水南自鄧氏向城縣流入闗是也 故應城左氏邢晉應韓武之穆也注應國在襄城父城縣西南也韓詩外傳周成王與弟戲以桐葉為珪曰吾以此封汝周公曰天子無戲言王應時而封曰應侯今應鄉即此城也 繞角城在今縣東南左氏謂晉師遁于繞角即此也 犫故城漢縣也在今縣東南存焉 平臯故城後周於此置三鴉鎮在縣西南十九里亦曰平臯城以禦冦后高齊又移於縣東北十七里置改為魯城以禦後周二城皆此邑地也 魯陽公墓在露山東北五里去縣二十五里墓上石碑上有魯陽公墓四字存焉 琴臺在縣故子城東南墻上廣二百歩即唐開元中縣令元徳秀為令彈琴於此 三鴉鎮在縣西南十九里後周築以禦高齊一名平高城 三鴉路在縣西南七十里接鄧州南陽縣界
  龍興縣東南九十里舊三鄉今二鄉本漢郟縣地唐證聖元年勅割郟城東南之城于此置武興縣神龍元年廢縣改為中興縣其年又改為龍興縣仍𨽻汝州 魚齒山在縣東南三十里 汝水在縣西北四十里 滍水在縣東南二十八里 豢龍城在縣東南五十里廢臨汝縣在州西南六十里本漢梁縣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置縣于今縣西南二十里紫邏川置以邑城臨汝水兼郡名為邑之稱至貞元八年刺史陸長源以舊縣荒殘因移於東北李城驛側近當大路逮周顯徳三年廢入梁縣其地為鎮 洛陽界碑在舊臨汝縣西八十里 歇馬山在舊縣東南六十里 汝水在縣南二里
  襄城縣南一百四十里舊五鄉今四鄉即周之襄城也楚靈王所築水經注昔楚平王大城城父以居太子建京相璠曰周襄王居之因名襄城漢為縣𨽻頴川郡唐武徳元年於此置汝州領襄城汝墳期城三城貞觀九年廢汝州及汝墳期城二縣以襄城屬許州開元四年屬仙州二十六年還屬許州其年改屬汝州今縣理即廢汝州古襄城也 汜水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王出適鄭處于汜注鄭南汜 龍城魏志云明帝青龍元年龍見摩陂井常幸觀焉仍改摩陂為龍陂是此地 古不𡙡城在縣西南史記謂陳蔡二國不𡙡是也 百尺堤後漢明帝永平十年築毎雨水不時兖豫之人多被水害以此堤免之 聖泉在縣西南七里出首山上









  太平寰宇記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九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九
  滑州 鄭州
  滑州靈川郡今理白馬縣禹貢兖州之域星分角宿一度春秋時為衛國左傳曰狄入衛衛立戴公以廬於曹注云曹衛下邑按西征記云白馬城者古衛之曹邑戴公東渡河處曹邑衛文公自曹邑遷于楚邱今衛南縣也至成公又遷於帝邱今濮陽縣也戰國時屬魏秦援魏二十城置東城是為東郡地二漢亦然至魏黄初七年封夀春王彪為白馬王移於韋城北五里晉初為陳留濮陽二國十六國慕容徳自鄴徙都此為燕宋武帝平河南於此置兖州仍置東郡以為邊鎮領郡六理于此自東晉末宋武盡得河南之北境守在此至宋末屬後魏孝文遷都於洛廢兖州以東郡屬司州後周建徳六年改為杞州隋開皇中改為滑州取滑臺為名煬帝初又為郡而州廢唐武徳四年平王世充復立滑州領白馬衛南韋城厈城靈昌長垣酸棗七縣八年廢長垣縣入厈城以廢東梁州之酸棗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靈昌郡乾元元年復為滑州本義成軍節度光啟二年改為宣義軍避梁祖諱後唐同光元年復為義成軍皇朝避御名改為武成軍
  元領縣八 今四
  白馬 韋城 胙城 靈河
  四縣割出
  酸棗入開封府 厈城入開封府 衛南入澶州 黎陽建通利軍州境
  東西三十九里 南北一百五十七里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百五十八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四百四十里 東至濮州二百二十五里 西至衞州界一百一十六里 北至衞州一百六十五里 東南至曹州二百一十五里西南至鄭州二百八十四里 西北至衛州一百三十二里 東北取黎陽路至襄州一百三十里
  
  唐間元户五萬三千六百二十七皇朝管户主一萬一千九百四十六客一千五百九十六
  風俗
  漢書衞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樂聚會聲色生焉周末有子路夏育民人慕之故其俗剛武上氣力姓氏
  白馬郡三姓 費 成公 上官 譙郡九姓 殷周 袁 應 和 荆 梅 齊 汝
  人物
  趙咨東郡燕人拜東海相過滎陽令曹暠棄印綬追至東海謁咨 成公綏東郡白馬人緘黙自守不求聞達張華重其文以為絶倫 唐崔日用滑州靈昌人相𤣥宗 盧懐慎滑州靈昌人相𤣥宗
  土産
  方文綾舊貢 絹 綿 花紗
  白馬縣舊十四鄉今五鄉本衛之曹邑漢以為縣屬東郡以地有白馬山因為縣名隋開皇三年屬汴州九年屬杞州十六年改杞州為滑州縣又屬焉 白馬山在縣東北三十四里開山圖曰有白馬羣行山上悲鳴則河决馳走則山崩津與縣葢取此山為名 黄河去外城十二歩 州城即古滑臺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傳云衛靈公所築小城昔滑氏為壘後人増以為城甚高峻堅險臨河亦有臺慕容超時宋公遣征虜將軍王仲徳攻破之即魏武破袁紹斬文醜于北岸者 逯明壘即石勒之將所築逯明名姓因為壘名今遺址尚存 滑臺按水經云河水右經滑臺城北小城外大城高昌所築苻堅亂後丁零翟遼據之小城内遼人弗毁漆林猶存又周書滑臺貯粟以擬白馬津述征記云登滑臺城西北望太行山白鹿巖王莽領冦於衆山表也 金堤漢文帝時河决東潰金堤即此 山陽故城魏兖州刺史山陽公所築城因人以立名 故訾婁城衛侯師于訾婁即此城也 河侯祠在縣南一里漢王尊為太守河水壊金堤尊沉白馬使巫祝請以身代填金隄以止水水至吏士叩頭救止尊立不動水稍却後人因立河侯祠 蒼野冢衛之賢大夫也 子路冢在邑内 八角井在州子城外北濠下即唐貞觀元年節度使賈耽所鑿公自為記云滑城控白馬之津邇斥鹵之溢里居者井無良焉宰夫司庖汲用自遠人則勞止心曷以寧乃相土宜視水脉因使道求美泉得之於城壕之右鬭成八隅合為一甃云云賈魏公廟在北七里 仁風樓在州子城北即晉東郡太守袁宏奉楊仁風之所也
  韋城縣東南六十里舊二十鄉今七鄉古殷伯豕韋之地也左氏傳曰穆叔如晉范宣子問焉曰昔匄之祖在商為豕韋氏故漢韋賢傳詩曰肅肅我祖國自豕韋國都記豕韋氏彭姓名為祝融之後陸終第三子翦封於彭隋置縣於韋氏之國故曰韋城 豢龍井在縣古城内市之東南即豢龍氏之所有 京觀在北二百歩漢翟義為東郡太守起兵為王莽所滅因有此京觀俗呼髑髏臺 平陽城在縣西二十里左傳哀公十六年衛侯飲孔悝酒於平陽杜注東郡燕縣東北有平陽亭是也 師延邱在縣東南二十里史記師延紂之樂師武王殺師延于濮水收塟於此
  胙城縣西南九十里舊二十四鄉今五鄉本古之胙國左傳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𦙍也又為古之燕國左傳衛人以燕師伐鄭是也漢為南燕縣其後慕容徳都之復號東燕縣隋開皇三年廢東郡為縣屬汴州十八年文帝因覽奏狀見東燕縣名因曰今天下一綂河東燕之有遂改為胙城屬滑州唐武徳二年於此置胙州領胙城又置南燕縣四年廢州胙城屬滑州 石邱在縣東北三十里俗傳漢成帝時星隕之石也 濮水在縣南一里西南自酸棗縣界流入
  靈河縣西南七十里舊十六鄉今五鄉本漢南燕縣地今胙城是也隋開皇十六年分東燕酸棗二縣置靈昌縣取靈昌津以為名後唐同光元年改為靈河避國諱也 赤眉故城在縣東二十四里漢末赤眉賊帥樊崇築 延津即靈昌津也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初石勒伐劉曜至河津不得渡時流澌下因風結氷濟訖氷泮勒自以為得天助故號靈昌津又左傳鄭太叔収貳以為已邑至於廪延又曹公北殺劉延至延津皆此津 靈昌湖湖周十里人獲菰蒲之利 堯祠在州西南五十里劉盆子所立唐寶厯中節度使李聽祈雨有應重修白敏中撰記今存 黄河在縣西十里 廢金堤闗在縣西南五十三里漢文時河决酸棗縣東潰金堤大業二年置闗十三年廢
  鄭州滎陽郡今理管城縣禹貢為豫州之域星分氐宿古軒轅所都之地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周初封管叔於此故周禮注夀星為鄭州之分實豫州之北境也國語鄭桓公為平王司徒問於史伯寄孥與賄於虢鄶十邑注云十邑謂虢鄶鄢蔽補丹依□厯莘也此即莘地後鄭為韓所滅韓又徙都之其東境又屬魏秦并天下屬三川郡漢屬河南郡後漢至魏因之晉泰始二年分河南郡地置滎陽郡理古滎陽城宋初如之至武帝又立司州刺史理虎牢領河南滎陽𢎞農三郡後魏武帝置東𢎞農郡尋罷之文帝又改司州為北豫州所領如之東魏天平元年分滎縣置成臯郡理今之汜水又移滎陽理大索城即今之滎陽縣也屬北豫州尋又分此為廣武郡理中牟置東中郎將府以總之高齊天保七年廢成臯郡入滎陽郡亦屬北豫州後周初改豫州為滎州取滎澤為州之名領郡如故隋開皇三年罷郡改滎州為鄭州十六年於管城縣分置管州煬帝二年廢鄭州仍改管州為鄭州三年廢鄭州復為滎陽郡唐武徳四年平王充置鄭州於武牢領汜水滎陽成臯宻滎澤五縣其年又於管城縣置管州領管城須水圃田清池四縣貞觀元年廢管州及須水清池二縣以廢管之陽武新鄭管城圃田四縣來屬七年自虎牢移鄭州理所於管城
  元領縣七 今五
  管城 滎澤 原武 新鄭 滎陽
  二縣割出
  陽武入開封府 中牟入開封府
  州境
  東西八十五里 南北一百九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百四十里 西至西京二百八十里西至長安一千一百四十里 南至許州二百八十里 北至懐州獲嘉縣八十里即至黄河中流為界共九十里 東南至開封府尉氏縣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河南府宻縣一百七里 西北至懐州一百五十六里 東北至滑州二百八十四里
  
  唐開元户六萬四千六百一十九皇朝户主一萬七百三十七客六千五百三十八
  風俗
  與滑州同
  姓氏
  滎陽郡四姓 鄭 毛 潘 楊
  人物
  頴考叔 燭之武 子産 陳平 張蒼 潘岳潘泥皆鄭人 唐婁師徳原武人 韋思謙陽武人子承慶嗣立 鄭愔滎陽人年十七進士及第中宗朝𢎞文館學士 李日知鄭人 鄭珣瑜滎澤人土産
  藜 麻黄 鳳融席尤佳舊貢
  管城縣依舊四鄉本周封管叔之國杜預釋例管國在榮陽京縣東北管城自漢至隋皆為中牟縣開皇十六年于此置管城縣屬管州大業二年改管州為鄭州縣又屬焉 牽渠魏志牽招字子經為廣武太守郡中井多鹹苦人逺汲水往復七里招乃望勢鑿源開渠注入城中人賴之號曰牽渠 鄭水一名不家水源出梅山注水經云不家溝水出京縣東南梅山北溪東北流經管城西俗謂之管水又東北分為二水一水東北流注入黄雀溝即今之黄池 青水唐開元十道志云滎陽有青水中有魚皆青也 梅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春秋時楚蒍子馮率師侵費滑石迴梅山即此山也 圃田澤在縣東三里 武强城在縣東三十一里曹參擊項羽攻武疆即此城 祭城在縣東北十五里 邲城在縣東六里晉荀林父帥師與楚子戰於邲即此城 李氏陂在縣東四里後魏孝文帝以此陂賜僕射李冲故俗呼為僕射陂周迴十八里 莘城國語謂史伯對鄭桓公虢鄶有十邑莘其一也又云前莘後河右洛左濟韋昭注莘國也十邑謂虢鄶鄢蔽補丹依□厯莘也 故市城在今縣西北三十里漢為縣後漢省徐晃擊袁紹軍于此 望母臺鄭莊公與母誓之後悔因築臺以望之 周世宗慶陵在邑界
  滎澤縣西六十里舊二鄉今四鄉本尚書濟水溢為滎之地按古者濟水河北截河南流而為滎澤自王莽末濟水但入河不復過河南榮瀆水受河水有石門謂之榮口石門也按今縣西南七十里滎陽縣故城在平原上索水經其東即漢高祖為項羽所圍處秦立三川郡自洛陽曽移理於此晉於此置滎陽郡後魏太和中移縣理于大索城即今滎陽縣是也隋開皇四年始分滎縣地于此置廣武縣屬鄭州廣武因山為名仁夀元年又改為滎澤縣焉 滎澤在縣北四里後漢書云顯宗東巡泰山至滎澤有飛鳥翔集因命虎賁王吉射之鳥上下其聲吉曰鳥啞啞引弓射之洞左腋陛下夀萬嵗臣為二千石既而射鳥中之賜錢二百萬至今滎澤亭堡之間猶多畫鳥即遺事也 漢武澗在今縣西二十里西征記二皇山上有二城東曰東廣武西曰西廣武相去二百餘歩汴河水從澗中東流南今無水今城東有高壇即項羽坐太公于上以示漢軍處一曰鴻溝衡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還至衡雍作王宫於踐土今王宫城在縣北四十五里今故城内西北隅有路土臺盟諸侯于踐土即此也 敖山在縣西十五里春秋時晉師救鄭在敖鄗之間二山名宋武北征記曰敖山秦時築倉于山上漢高祖亦因敖山築甬道下汴水即此地也 敖倉城在縣西十五里北臨汴水南帶三皇山殷仲丁遷于嚻詩曰博獸于敖皆此地秦置城以屯粟漢書云酈生説高祖曰東據敖倉即此也 金堤在縣西北二十二里漢孝文時河決酸棗潰金堤東郡太守興卒塞之孝成時王尊為東郡守又加修築至明帝永平十二年詔樂浪人王景築堤起自滎陽東至千乗海口千餘里防遏衝要疏决壅積十里一水門至順帝陽嘉中自汴口以東縁河積石為偃通淮名曰金堤 桑梓苑洛陽記云廣武城西四里有桑梓苑
  原武縣西九十里舊一鄉今四鄉漢縣屬河南郡後魏屬滎陽郡東魏改至廣武縣又屬焉高齊天保七年郡縣並廢隋開皇十六年自今縣西故原武城移于陽池故城置原陵縣屬鄭州則今理也唐初改陵為武以復漢名 縣理古陽池城按竹書記年曰梁惠王十五年遣將龍賈築陽池以備秦即此也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理縣 故卷城漢為縣按郡國縣道記云即左氏晉文公敗楚師甲午至衡雍一名恒雍今故卷城是也北齊天保七年省縣而城在今縣西北七里曹大姑東征賦云厯滎陽而過卷是此其故國周迴約十里又城西三十餘里有王宫城即踐土所名 黄河在縣北二十里新鄭縣西南九十里舊二鄉今四鄉昔黄帝都於有熊即其地又為祝融之墟於周為鄭武公之國按國語鄭桓公問於史伯自王室多故余懼及焉其何所可以迯死曰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驕貪背君君以成周之衆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前莘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又曰唯謝郟之間言在謝之北郟之南謝在南陽後為漢地哀侯滅鄭韓自平陽又徙都之秦并天下其地為頴川郡韓詩外傳鄭國俗以二月桃花水下時㑹於溱洧之上以自祓除也故詩謂溱與洧方渙渙兮今洧水經縣之北過 潩水水經潩水源出宻縣 古鄶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毛詩譜云檜者祝融之墟祝融氏名黎其後妘姓處其地 苑陵故城在今東北三十里苑陵故城是也漢縣晉末省後魏於故城東北五里改置苑陵縣隋大業末省縣 窟室左傳鄭伯有窟室而飲酒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杜注壑谷窟室也 子産鄭大夫今有廟在陘山上 紀信冢以身紿楚解漢祖之圍羽燒之高祖使塟于此故冢存 萬嵗亭後漢荀彧封萬嵗亭侯于此 周太祖嵩陵在邑界自然山下滎陽縣西六十里舊三鄉今四鄉即漢滎陽之地唐初廢鄭州之滎陽於滎西立武泰縣屬洛州亦曽移此額于今郡西北五十里古滎陽城安置按滎陽城即古大索亭也東虢之地左傳晉韓起如楚送女鄭子皮勞諸索氏是也京縣有大索亭者今縣所理即大索城是也又縣東北四里有小索城存即六國時二索也又京城大叔邑即在縣正東郡城也秦置敖倉史記楚漢戰于京索間酈生説高祖據敖倉之粟是此漢為縣屬河南郡晉泰始二年分河南郡立滎陽郡取名於滎澤也後魏太和十七年滎陽自漢故理移於今所唐天授二年七月分滎陽之地置武泰縣割入洛州尋省改滎陽為武泰神龍元年二月復為滎陽縣以𨽻鄭 靈源山按神境記云滎陽縣西有靈源山其間生靈芝石茵其巖頂有石髓紫菊往往人聞長嘯之聲 蘭巖山神境記云滎陽縣西有蘭巖山峭㧞千丈常有雙鵠不絶往來傳云昔有夫婦隠此山數百年化為此鵠忽一旦一鵠為人所害其一鵠嵗常哀鳴至今響動巖谷莫知年嵗巗渚山一名小陘山俗名周山在縣南三十五里索水所出山海經所謂少陘之山器難之水出焉舊傳器難之水即索水也 鴻溝在縣西即楚漢分界之所 殷渠晉殷褒字元祚為滎陽令時多雨褒乃課穿渠入河疏道原隰因致豐年時人號為殷渠今尚存 京水在縣東二十二里注水經云黄水發源京縣黄堆山東南流亦名祝龍泉泉勢拂湧狀似鼎湯世謂之京水也索水在縣南三十五里注水經云索水在京縣西南嵩渚山與東闗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左傳謂楚伐鄭次旃然即此水名漢書云京索之間亦楚漢戰爭之所 京城在縣東南二十里春秋姜氏為叔段請京又鄭詩曰叔出于京漢以為縣後魏省














  太平寰宇記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
  陳州
  陳州淮陽郡今理宛邱縣昔庖犧氏所都曰太皥之墟禹貢為豫州之域星分心宿二度周初為陳國武王封舜后胡公媯滿于此以奉舜祀以備三恪至春秋時為楚靈王所滅乃縣之後五年復立陳惠公後五十六年楚惠王復滅陳而其地盡為楚所有又楚襄王自郢徙于此謂西楚是也戰國時為楚魏二國之境秦滅楚改為頴川郡漢為淮陽國之地後漢如之晉為汝南郡梁國二境兼置豫州領郡國十理于此後魏得之又為立陳郡至天平二年以淮南内附于此置北揚州理項城以居新附之户高齊天保二年以百姓宇信不附侯景改北揚州為信州隋開皇十六年于宛邱縣更立陳州煬帝初州廢又為淮陽郡唐武徳元年平房憲伯改為陳州領宛邱箕城扶樂大康新平五縣貞觀元年廢新平箕城扶樂三縣三年復以沈州之項城溵水二縣來屬沈州即今頴川宛邱縣長夀元年置武城縣證聖元年置光武縣天保元年改為淮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陳州晉天福六年升為防禦州開運二年升為鎮安軍漢天福十二年降為刺史周廣順元年又升為防禦州二年復為鎮安軍節度
  元領縣六 今五
  宛邱 項城 商水 南頓 西華
  一縣割出
  大康入開封府
  州境
  東西一百三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百四十五里 西至西京七百里西至長安一千五百里 東至亳州二百五十五里南至蔡州平興縣二百五十四里 西至許州二百八十五里 北至雍邱二百二十三里 東南至頴州三百一十五里 西南至蔡州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開封府三百一十里 東北至宋州二百二十五里
  
  唐開元户五萬二千六百九十七皇朝管户主一萬一千八百六十三客一萬一千四十八
  風俗
  書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由是文籍生焉故文字之興起于陳州也于是風俗舊多儒學周武王克商封舜於陳州為胡公配以長女婦人尊貴好祭祀其俗事巫故詩曰坎其擊皷宛邱之下
  人物
  逢滑 子張姓顓孫名師 鄭當時 黄霸 袁渙何魯 謝向 王隠陳郡人撰晉書八十卷 袁宏殷仲文陳郡人 謝瞻 謝靈運 謝惠連皆陳郡陽夏人 謝莊
  土産
  絲 綿 綾 絹
  宛邱縣舊七鄉今二鄉本漢陳縣春秋時秦滅陳縣至秦漢仍為陳縣漢屬淮陽國後漢屬陳國晉屬梁國宋屬南梁郡高齊文宣帝省陳郡仍移項縣理于此隋文帝立陳州改項縣為宛邱縣 陳州州城枕蔡水周迴三十里 洧水西自許州鄢陵縣界流入 蔡水自西北流入經縣東一里 州理城楚襄王所築即古陳國也庖犧氏神農氏並都于此及楚頃襄王為秦所伐失鄢郢徙都于陳為秦所滅 宛邱在縣南三里高二丈爾雅云陳有宛邱詩陳風云子之湯兮宛邱之上兮清邱在縣東北五十里高二丈五尺古老傳云漢淮陽王常登此邱遊望聞漢中有清邱故遥取為名 硯邱在縣東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傳云楚王滅陳于此燕㑹軍士遂名醼邱後人語訛為硯邱 固陵在縣西北三十里高一丈二尺按史記項羽南走固陵即此陵也今俗呼為榖陵 辰陵亭在縣西南四十里春秋云楚子陳侯鄭伯盟于辰陵杜預注云陳地頴川長平縣東南有辰亭 陳佗溝在縣北一十里上從安仁溝出入縣郭古老傳云陳公子佗開所以灌溉也毛詩墓門刺陳佗無良師傅也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人知之 五梁溝按圖經縣西南十里從西華縣界洧水出東流入谷古老傳云此溝有五橋渡因名焉注水經云洧水南經長平縣故城西又南分為二水支水東出謂之五梁溝南出謂之雞籠水故水㑹處有籠口之名淮陽城晉地道記陳城西南角有淮陽城漢淮陽縣
  國城也 谷水注水經云上承勞陂南暨犖城皆為陂也陂水東流謂之谷水東經澇城又東流入于沙水新平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漢書地理志淮陽國有新平縣隋開皇十六年分亳州武平縣于此置臨蔡縣大業二年廢唐武徳元年復置新平縣八年省入宛邱博陽城在縣西南四十里漢地理志汝南郡有博陽縣應劭云侯國也王莽曰樂家漢丙吉所封之邑 南陽縣在縣東三十里後魏太和三年於此置南陽武定等縣七年廢 陳侯弩臺在縣南一里後漢書陳敬王曽孫寵善弩十發十中中皆同黄巾賊起寵有强弩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素聞王善射不敢反叛故百姓歸開元九年移孔子廟于臺上 偶臺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二臺相對各高二丈古老傳云淮陽王城使樂之處一云偶仙臺一云舞伎臺也 貯糧臺在縣南二十里古老傳云伐陳于此築臺以貯糧北臨蔡水下通江淮之利 湯井在州門南古老傳云殷湯大旱人民衆穿此井 鳴井在縣東三里以物投之即如鐘聲 雙女陵在縣西南十三里古老傳云陳侯之女厲媯之陵也春秋傳隠公三年衛莊公娶於陳曰厲媯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媯生桓公又按詩𨚍風燕燕莊姜送歸妾也注云莊姜無子戴媯生桓而州吁弑之二媯同死因塟於陳八卦壇在縣北一里即伏羲于蔡水得龜因畫八卦
  之壇舊有長史張齊賢文後刺史李邕陳舊文撰新文刋之 光武廟在縣西南一里後漢書南頓令欽生光武登位幸南頓縣舍置酒㑹賜吏人復田租一嵗父老言皇考居此日久願賜復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復一日安敢逺期十嵗吏人又言陛下實惜之何言謙也帝大笑復増一嵗光武崩民為立廟 東門池在縣城東北角水至清而不耗亦不生草木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即此也
  項城縣東南七十里依舊四鄉漢項縣古項子國春秋齊師滅項楚襄王徙都陳以項為别都按此城即楚築在漢屬河南郡晉屬陳國隋文帝改項縣加城字屬陳州十六年分置沈州唐貞觀中廢沈州却屬陳州晉時童謡云堅不過項即此也 武邱本名邱頭在縣東南四十里魏志王陵宻計廢立司馬宣王乗水道討陵大兵掩至陵自知勢窮至頓邱面縳水次即此邱也又司馬宣王于此尅定毌邱儉乃更立武邱以顯武功也秦邱在縣西南四十七里古老傳云秦王苻堅將兵以顯武功也 秦邱在縣西南四十七里古老傳云秦王苻堅將兵南征駐于此邱故名秦邱邱側有故城名為秦母城亦名秦王城東晉孝武帝時秦將祈融攻陷夀春苻堅捨大兵輕騎赴之時有謡曰堅不過項堅出令曰敢言吾夀春者㧞其舌衆諌不從堅遂敗項國城在縣東北一里古老傳云故項子國春秋齊人滅項即此城 互鄉城在縣北一里古老傳云互鄉之地論語曰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即此也 公路臺在縣東四里按隋淮陽郡舊圖云公路臺東有袁術廟按術身死無後不合有廟葢術生平立先人之廟 封觀墓在縣西十里漢書云觀有志節當舉孝亷以兄位未達耻先受之遂稱風啞不言火起燒屋觀徐行出避之忍而不言後數年兄得舉稱㫖而仕于郡死塟於此 賈逵碑在縣東南二里詞云賈諱逵字道安河東襄陵人也遷豫州刺史魏明帝大和二年卒梁國劉舉等為刻石立碑史記上有二字生金魏志云明帝青龍中帝東征乗輦入逵祠詔曰昨過項見賈逵碑像念之愴然古人有言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長逵存有忠勲沒而見思可謂死而不朽者矣布告天下以勸將來 百尺堰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水經云蔡水東南往陳縣謂之百尺溝又南分為二水注于頴次有大堰即古之百尺堰也司馬宣王討王凌陳軍于百尺堰即此也 宜禄城漢書地理志宜禄縣屬汝南郡莽曰賞都亭也
  商水縣西南八十里舊十鄉今四鄉漢汝陽縣地屬汝南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仍以汝陽縣𨽻陳州十六年改為溵水縣以縣界溵水為名 懐邱在縣西二十里史記云吳王闔閭與子晉敗楚是年惠公卒子陳公柳立懐公卒於呉左傳懐公不從其卒塟在陳 棗邱在縣東北三十里隋陳州圖經云其原邱塘多生棗棘因以名焉 溵水從西華縣南來經縣西四里過頴水 驛馬溝在縣西南十三里古老傳云楚相孫叔敖截汝墳之水以作塘下有柘塘陂九百頃遂乃鑿此溝其湍急如驛馬其水發孫塘屈曲六十里入頴水 灌溉城在縣東北二十里隋陳州圖經云鄧艾所築也魏志鄧艾為典農時于陳項以東至夀春開廣漕渠溉良田築此城 扶蘇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史記云陳渉起兵自稱公子扶蘇從人望也葢渉築此城隋越王侗皇泰元年又于此置扶蘇縣唐武徳五年廢 頴岐渡夾河月城在縣東北三十里貞元元年刺史曲環築以備李希烈之亂 章華臺在縣西北三里左傳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杜預注云宫室始成祭之為落臺今在華容城内是靈王所築春秋後語楚襄王二十年為秦將白起所逼北保于陳更築此臺 乾谿臺在縣北三里左傳楚師次于乾谿注在譙國城父縣南又按陸賈新語楚靈王即位起章華之臺為乾谿之館作乾谿之臺五百仞之高欲登浮雲窺天 叢臺在縣北二十五里按史記云叢臺在邯鄲城説者以為趙叢臺此臺葢襄王所築也非趙之叢臺名同事異按郎尉之陳州舊圖云楚王遊觀弋釣地或税駕于此往往有嘉禾叢生因以為名也 西華城漢書地理志云西華縣屬汝南郡濟北戴封字平仲為西華令遇天大旱慨理政無感乃積柴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逺近歎服
  南頓縣南七十里舊五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屬汝南郡古頓子國後逼于陳南徙故號南頓其城楚令尹子玉所築後漢世祖父欽甞為此縣令故號曰南頓君漢光武生在此縣中劉宋為南頓郡東魏于此置和城縣北齊廢郡省縣入和城隋復為南頓縣屬陳州唐武徳六年省入項城證聖元年以縣有光武鄉名符武氏遂于此置光啓中復為南頓 高陽邱在縣南四十里應陽南頓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陽氏才子故號高陽邱也頴水在縣西北三十里 小汝水在縣西南四十里頴陰城在縣西三十里按闞駰十三州志故頓子城
  在頴水之南故謂頴陰城 柏冢在縣南二十里古老傳云應奉冢多生柏因以為名 光武臺在縣北四十里按隋淮陽舊郡圖云漢光武十九年幸南頓因置此臺兼立廟
  西華縣西八十里舊十鄉今四鄉本漢長平縣屬汝南郡唐武徳八年為基城縣貞觀元年省入宛邱縣長夀元年又置為武城縣神龍元年改為基城縣景雲元年改為西華縣 宜陽山在縣東北五里高五丈翟王河出焉 夏亭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按陳詩株林刺靈公也胡為乎株林從夏南注云夏南夏徵舒也今此城北五里有株林即夏氏邑一名華亭 柳城在縣西二十里古老傳云女媧氏之都本名媧城魏鄧艾營稻陂時栁舒為陂長後人因為栁城隋文帝開皇元年于此置栁城縣隋末廢 閻倉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左傳云宋華向之亂公子成公孫忌奔鄭其徒與華氏戰于鬼閻杜預注云頴川長平縣西北有閻亭隋淮陽圖云閻倉城在扶溝縣西南五十里城在今故長平縣西北 凉馬臺在縣西三十里相傳陳靈公凉馬臺東南去陳靈公陵五百七十歩 集糧城在縣西十里魏使鄧艾營田築之貯糧故名







  太平寰宇記卷十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一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一
  蔡州 潁州
  蔡州汝陽郡今理汝陽縣禹貢豫州也春秋沈蔡二國之地後為楚魏二國之境厯降為晉宋陳魏曹衛魯八國之地後又為韓魏之地秦兼天下以其地為三川郡漢改三川為汝南郡後漢魏晉如之宋文帝于此立司州領郡四以為重鎮使孝武守之元嘉二十七年後魏太武帝率兵攻圍汝南太守陳憲守拒四十餘日積屍與城齊不㧞而退地形志云謂之懸瓠城亦名懸壺城又注水經云汝水周城形如懸瓠故取名焉始自魏太和中幸懸瓠平南王肅起層樓於城隅下際水湄降眺栗渚殊為佳觀故宋書亦云懸瓠為戍以防郄陂是也皇興二年改為豫州東魏置行臺侯景為懸瓠都督舉十三州入梁後周置總管府尋改為舒州以地勢平舒為名後又改為豫州其後又改為洛州其後又以此為溱州取城南溱水為名其後又改為蔡州以古國名之也俄置汝南郡隋初移入懸瓠即今州城是也大業二年廢郡復為蔡州唐武徳三年平王世充置豫州總管府管豫道輿息舒五州豫州領汝陽平輿真陽呉房房蔡五縣七年改為都督府廢輿道舒息四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廢平輿上蔡二縣復以道州之堰城息州之新息郎州之郎山舒州之褒信新蔡五縣來屬天授三年又改平輿西平二縣開元四年以西平屬仙州二十六年省仙州復以西平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汝南郡乾元元年復為豫州寶應元年避代宗廟諱改為蔡州漢初升為防禦州皇朝因之昔宋檀和之為刺史出獵猛獸伏而不起亦不傷人
  元領縣十
  汝陽 上蔡 平輿 西平 遂平 郎山 真陽新息 褒信 新蔡
  州境
  東西二百九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四百七十五里 西北至西京六百二十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四百三十二里 東至潁川四百四十里 南至申州二百六十八里西至唐州二百七十四里 北至海州三百二十二里 東至南光州淮水中流為界二百六十五里 西南至唐州桐柏縣一百八十四里 西北至汝州襄城縣二百八十四里 東北至陳州二百六十四里
  
  唐開元户五萬一千二百一十皇朝户主一萬八千三百九十七客二萬九千五百六十
  風俗
  漢書角亢氐之分東接汝南皆韓地其俗夸奢尚氣力好啇賈漁獵難制御今其俗人性清和鄉閭孝友男務墾闢女修織絍
  人物
  李斯上蔡人 戴憑汝南人為侍中與百官説經書奪席五十餘重時謂之解經不窮戴侍中 袁安汝陽人五世孫紹字本初 蔡順 薛包並汝南人黄叔度南頓人 陳藩汝南平輿人 應奉汝南南頓人讀書五行並下 應陽汝南人 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評曹操曰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吕䝉汝陽人魯肅代周瑜之任吕䝉曰君與闗帥為鄰將何以備不虞關熊虎也因示肅五策肅乃越席而起曰吾不知卿才畧至是遂拜䝉母結友 吕範汝南人劉備詣京見孫權範宻詣請留之後權討闗帥謂範曰早從卿言無此勞也 和嶠汝南人 干寶新蔡人撰搜神記三十卷示劉惔惔曰卿可謂鬼之董狐 唐源乾曜西平人為相
  土産
  舊貢龜甲雙距綾 四窠雲花𤄬鷘綾 今貢龍鳳蚊㡡 澤蘭 茱萸 蝱虫 木蛭已上二物各二兩 蓍草 生石斛
  汝陽縣舊九鄉今八鄉本漢縣屬汝南郡晉屬汝南國宋屬汝南郡隋開皇十三年罷郡屬豫州十七年改汝陽為溵水屬陳州今界内有大溵水名之其年又於上蔡縣東北别置汝陽屬豫州即今縣是也 懸瓠城亦名懸壺城水經注云汝水屈曲形若懸瓠故城取名其上西北隅魏高祖以大和中宰懸瓠平南王肅起高堞于小城建層樓于隅阿下際水湄降聎栗渚殊為佳觀宋書懸瓠為戍以防㕁陂其中城即懸瓠地也 鴻郄陂在縣東十里漢書曰汝南舊有鴻郄大陂郡以為饒成帝時闗東數水陂溢為害翟方進為丞相以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隄防之費遂奏罷之及翟氏滅鄉里歸惡言方進諸防下良田不得而奏罷陂王莽時常常枯旱郡中追怨方進童謡曰壊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羮芋魁反乎覆陵當復誰及建武中太守鄧晨使許陽為都水⿰扌⿱彐𧰨 -- 掾令復為鴻郄陂陽曰昔成帝夢上天天帝怒曰何故壊我濯龍池于是乃因髙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數年乃得立郡亦常熟今廢 黄溪水水色純黄故以名之在郡南 栗園汝水灣中有地數頃有栗園今謂之栗州是也 平輿故城在今縣東汝水南舊沈子國地春秋謂蔡滅沈後屬楚為邑平輿故城尚存 宜春城漢置北宜春縣於此故城在今縣西南尚存 安城故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東南即于水北有二龍鄉有月旦里是也 西望城在縣東南梁太清二年羊鴉仁為魏所逼糧運斷絶乃棄懸瓠歸義陽仍留夏紹亭西望城以防備邀道 汝南縣城唐貞元七年正月割汝陽縣汝水之南地置縣續元和十三年勅停以地復歸汝陽縣 戴憑宅憑仕後漢學通九經 荆將軍廟即六國荆卿也昔羊角哀夢左伯桃與荆軻戰乃自刎以助伯桃今軻冢猶存廟像甚盛
  上蔡縣北五十五里舊九鄉今四鄉古之蔡國左傳陳蔡方睦于衛史記周武王克殷封叔度于蔡挾武庚作亂周公殺管叔而放蔡叔與車七乗其子胡改行率徳訓善周公聞之舉胡為魯卿士魯國理周公言成王復封胡于蔡是謂蔡仲即此地漢為縣迄今不改 上蔡古城在縣西南十里 李斯墓在縣西二十里 李斯井在縣南二里 蔡岡在縣東十里周五十里 汝水在縣西五十里
  平輿縣東西五十里舊五鄉今三鄉古沈子國今有沈亭存焉漢為縣屬汝南郡高齊廢隋大業二年重置十三年陷王充置輿州管平輿一縣今西蔡縣西九十里有故城即隋之縣也唐武徳中屬蔡州貞觀元年天授二年重置 汝水在縣南四十三里 葛陂在縣東北四十里費長房投杖成龍處 二龍澤許劭許䖍俱有高名汝南稱平輿有二龍 張喜廟喜仕漢為平輿令天久旱喜躬為請雨因焚身而雨㴻後人感徳而廟存 石母臺在縣西北五十歩 葛仙公廟在縣東四十里
  西平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依舊管四鄉本漢舊縣春秋時古柏子國之地後漢末廢至後魏復焉在郾南五十里屬汝南郡齊高帝改屬臨頴郡隋初改屬道州大業未又廢之武徳初又置貞觀元年天授二年正月又置尋廢開元初又置後漢戴封為西平令時旱禱祀無應封積薪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雨降逺近稱伏葢與陳州大康事同 棠谿蘇秦說韓王曰韓有劍㦸出於棠谿即今縣西界有棠谿村是也 龍泉水烈士傳曰西平縣有龍泉水可以淬刀劍 二十四陂在縣界並魏典農鄧艾所置也 故西平城在縣西七十里 九頂山獨樹山並在縣西南一百里
  遂平縣西北九十里舊六鄉今四鄉古房子國漢為呉房縣屬汝南郡孟康曰本房子國呉王闔閭弟夫槩奔楚楚封于此為棠谿氏以封呉故曰呉房唐貞觀元年廢八年又置元和十二年以呉元濟叛改為遂平縣仍移於文武栅南新城置權𨽻唐州尋復還蔡州 嵯峩山在縣西五十五里從唐州慈邱縣界東來 岞岈山在縣西五十六里從唐州慈邱縣來 呉房故城在縣西南四十里
  郎山縣東西九十里依舊六鄉漢安昌縣屬汝南郡張禹所封之邑也至漢末改為郎山縣以界内郎山為名後魏真君二年于郎陵故城復置安昌縣以𨽻初安郡隋開皇三年自郎陵故城移安昌縣于今所屬豫州十六年仍改安昌又為郎山縣 淮水經縣理南去縣一百二十里 郎陵山一名大郎山在縣北三十里 西望故城在縣東南七十里後魏太和十一年豫州刺史王肅于西望陂南築之以禦梁太清二年豫州刺史羊鴉仁常為魏兵逼糧運斷絶乃棄懸瓠歸于義陽上表曰臣輙率所部還舊鎮留夏紹等停西望城防備即此城也 故道城今在縣西南即古道國也春秋云江黄柏是也 郎陵故城漢為縣所治今在西南二十五里晉武帝封何曽為鄢陵公即此地也
  真陽縣南八十里四鄉本漢慎陽縣地屬汝南郡梁為白狗堆戍於此故後魏將堯雄曰白狗梁之北面重鎮即此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真邱縣唐初改為真陽縣以在滇水之陽為名 淮水經縣南去縣八十里 滇水縣西北二十里注入淮 陽故城漢為縣故城在今縣西南 白狗城在縣西南七十里
  新息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五鄉春秋息國為楚所滅漢為息縣屬汝南郡孟康曰其後東徙故加新字後周宣政元年于此置息州隋大業二年州廢屬豫州唐武徳四年置息州貞觀初廢之復為縣 淮水自西流入經縣南去縣五里 汝水自西流入經縣北去縣八十里陽安故城漢為縣即左氏傳江國之地也 賈君祠
  後漢賈彪字偉節與荀爽齊名為新息長初縣人例不養子彪嚴其制數年之間養子干數僉曰賈父所長人思其徳故建祠焉 古息城在縣北三十里 息侯廟在縣西南十里 珉王坑在縣西南十里去息侯廟東南五歩其玉色潔白堪為器物隋朝官採唐貞觀中亦令民採取其後為淮水所沒開元中淮水東移其坑重出其玉溫潤倍勝昔時 玉梁渠去縣西北五十里隋仁夀年新築唐開元中縣令薛務更加疏導西厈通管陂十六所利田三千餘頃
  褒信縣東南一百五十五里舊四鄉今五鄉本漢郾縣之地後漢光武分立褒信縣晉屬汝陰宋武北伐改為苞信縣也 淮水經縣南去縣七十五里 汝水經縣東北去縣五十五里 白亭左氏傳楚太子建之子勝呉令尹子西召之使處呉境為公杜注云白楚縣也汝陰褒信西南有白亭
  新蔡縣東西一百八十里六鄉古吕國也國語當成周之時南有荆蠻申吕周穆王時有吕侯訓夏贖刑史記蔡叔二子遷于新蔡輿地志蔡平侯自上蔡徙都于此故曰新蔡漢為縣屬汝南郡晉屬汝陰郡宋屬新蔡郡東魏孝靜帝于此置蔡州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舒州領廣寧州縣仁夀二年改縣為汝州大業二年改為新蔡縣屬蔡 漢鮦陽故城漢為縣屬汝南郡應劭曰城在鮦水之陽 葛陂周迴三十里後漢費長房汝南人為市⿰扌⿱彐𧰨 -- 掾從壺公學道不成思家辭歸壺公以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長房乗杖須臾歸自謂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中顧乃為龍矣後漢曽於此立葛陂縣 琥珀邱在縣南三十里 汝水經縣南去縣二里
  頴州
  頴州汝陰郡今理汝陰縣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胡子之國戰國時屬楚秦滅楚為頴川郡兩漢為汝南郡之汝陰縣也魏于此立汝陰郡司馬宣王使鄧艾屯田于此後廢為頴川郡地後魏景明四年于此置頴州取頴水為名高齊罷州置郡隋初廢郡大業初廢州置郡唐武徳四年平王充于汝陰縣西北十里置信州領汝陰清邱永安高唐永樂等六縣六年改為頴州移于今治領高唐永樂永安三縣貞觀元年省清邱縣八年又以廢渦州之下蔡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汝陰郡乾元元年復為頴州長慶二年以頴州𨽻鄭滑節度使漢初升為防禦州廣順二年復為潁州
  元領縣五 今四
  汝陰 沈邱 頴上 萬夀新置
  一縣割出
  下蔡置夀州
  州境
  東西三百七十里 南北三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六百五十里 西至西京九百二十里西取陳州路至長安一千八百二十里 東至夀州二百五十八里 南至光州三百八十九里 西至蔡州四百里 北至亳州二百六十里 東南至夀州二百六十里 西南至蔡州褒信縣二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陳州三百里 東北至徐州靳縣四百四十五里
  
  唐開元户二萬八千一百九十九皇朝户主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五客一萬七千三百
  風俗
  與亳州同
  人物
  管夷吾頴上人 應璩汝陰人
  土産
  花官絁 綿以上貢
  汝陰縣舊二十六鄉今十鄉本漢舊縣屬汝南郡魏文帝黄初三年屬汝陰郡後魏孝昌三年于此置頴川北齊以縣屬汝陰郡開皇三年罷頴州武徳四年置信州六年復為頴州縣皆屬焉 寢邱史記䝉恬伐楚之寢邱徐廣注今固始縣寢邱也續漢志固始縣有寢邱呂氏春秋楚孫叔敖戒其子我死王必封汝無受利地荆楚之間有寢邱其為地不利可長有也其子從之楚功臣封二葉而滅惟寢邱不奪漢以為縣 䣚邱史記魏安釐王十一年秦㧞我䣚邱 頴水西北自陳州項城縣界流入俯于城下 淮水在頴上縣西南 清邱城在縣東五十六里隋大業九年築置清邱縣唐武徳四年廢 信州城在縣西北十五里隋大業十三年郡城為賊房獻伯所陷其年郡民江子建率衆于險處作栅唐武徳二年授子建信州刺史以栅近汝南褒信縣故名信州四年復為頴州貞觀元年移入汝陰舊城 胡城在縣西北二里春秋時胡子之國也春秋昭四年楚子胡子伐呉杜預注胡國汝陰胡城是也 女郎臺在縣西北一里古老云昔胡之女嫁魯昭侯為夫人築臺以賓之故俗謂之女郎臺臺上有井 汝水西南自蔡州新蔡縣界流入東南入淮即巢父飲牛之所 細陽城漢為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縣西北四十里 故任城在縣北一里陳將任蠻奴伐齊于頴水北岸築城以圍汝陰 百尺堰在縣西北一百里司馬宣王討王凌至百尺堰即此
  沈邱縣西北一百二十六里舊九鄉今四鄉漢以邱名立寢縣屬汝南魏書云王凌欲興兵討司馬宣王宣王覺自往襲凌凌敗懼面縛叩頭隋開皇三年于此置沈州唐初州廢以地併入汝陽縣神龍二年又析汝陰置沈邱縣以𨽻信州後廢信州仍舊還頴焉 沈邱在縣南一百步春秋或作寢邱因邱立縣 武邱在縣東六十里一名邱頭司馬文王征諸葛誕屯兵于此及陷夀春斬誕魏高貴鄉公改為武邱 武陰城在縣東六十里按城冢記云周武王祭南嶽迴至汝水西野宿于武邱因名武陰 塼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司馬宣王使鄧艾于此置屯種稻以備東南築城圍倉廩 小女水在縣北
  頴上縣東南一百七十里舊十一鄉今三鄉本漢慎縣地屬汝南郡呉魏之際設闗防莫勤於此隋大業二年于今縣南故鄭城置頴上縣以地頴水上游為名仍𨽻頴州焉唐武徳元年移於今理 闗州在縣西南四十五里魏志云司馬景王征毌邱儉使諸葛誕從安風津先至夀春儉與弟秀藏水邊草中安風津人張屬獲之即此州也 荆亭城在縣西南六十里 淮水自西南汝陰縣界流入去縣七十里又東北入下蔡縣界 頴水西自汝陰縣界流入又東流入淮 慎縣故城在今縣西北與故甘城相近 故甘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西北
  萬夀縣北九十里五鄉本汝陰縣百尺鎮也國朝開寶六年十一月分汝陰北五鄉為萬夀縣以萬夀鄉為名高鄉郭在縣南七里古老云魏高貴鄉公所築














  太平寰宇記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二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二
  宋州 亳州
  宋州睢陽郡理宋城縣禹貢豫州之域即高莘氏之子閼伯所居商邱今州理是也周為青州之域武王封㣲子於宋後為齊楚魏所滅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陳留齊得其濟陰東平楚得沛按梁即今州地秦并天下改為碭郡後改為梁國漢文帝封子武為梁王自漢至晉為梁國屬豫州宋改為梁郡隋于睢陽置宋州大業三年又改為梁郡隋亂陷賊唐武徳四年平王充置宋州領宋城寧陵柘城榖熟下邑碭山虞城七縣其年以虞城屬東虞州五年廢東虞州人以虞城來屬貞觀元年廢杞州以襄邑縣來屬仍省柘城縣十七年以廢戴州之單父楚邱來屬永淳元年又置柘城天寶元年改為睢陽郡乾元元年復為宋州自禄山亂兩河郡縣多所陷沒惟張巡許遠姚誾三人堅守睢陽賊將尹子竒并力攻圍踰年不下城中孤危糧竭人相食殆盡時賀蘭進明許叔冀屯軍臨淮爭權不協不發援師城竟為賊所陷巡遠等抗詞不屈遂俱被害然使賊鋒挫衂不至江淮巡遠之力也開平初升為防禦州三年升為宣武軍後唐同光元年改為歸徳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十 今七
  宋城 楚邱 柘城 榖熟 下邑 虞城 寧陵三縣割出
  襄邑入開封府 碭山入單州 單 入單州
  州境
  東西二百二十五里 南北二百六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三百里有通濟渠水並通 西至西京七百二十里 西至長安一千五百八十里 東至徐州西界二百一十里 南至亳州西界一百三十二里 西至東京襄邑縣九十五里 北至單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亳州譙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陳州二百八十里 西北至曹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兖州四百一十七里
  
  唐開元户一十萬三千皇朝户主二萬一千二百五十客二萬四千二百
  風俗
  漢書云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好稼穡惡衣食以致畜藏太康地記云豫州之分其人得中和之氣性安舒其俗阜其人和今俗多寛慢
  姓氏
  梁國郡出三姓 宋 張 喬
  人物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為仁使為左師以聽政莊周宋䝉人不以禍福累心為漆園吏楚威王以千金幣迎周不應釣于濮水 原子思宋人蓬户甕牖上漏下濕三日一舉火十年不製衣捉襟肘見納履踵决子貢相衛肥馬輕裘見子思曰先生何病也子思曰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 韓安國梁成安人坐法被獄吏辱之喬元睢陽人 唐有魏元忠宋城人為相
  土産
  漆 枲 綌 紵 綿 絁 縠 絹
  宋城縣元七鄉本宋國䝉縣以宋公及諸侯盟于䝉門而為縣名漢為睢陽睢水之陽以為名地屬梁國隋開皇十八年改為宋城縣唐因之 州城古閼伯之墟契孫相土亦都於此春秋為宋國都漢梁孝王廣睢陽城七十里開汴河後汴水經州城内 睢水在縣南五里水經云睢渙二水出浪□渠春秋僖公十九年宋襄公用鄫子于次睢杜預注曰睢水受汴梁東經陳留梁譙沛彭城入泗睢水又東經睢陽故城南積而為蓬洪澤汴河在縣北四十五里自寧陵縣界流入東出虞城
  界 隕石水在縣北一名漆溝左氏謂隕石于宋五古老云此水有時渴涸五石存焉有潭即元墜處 䝉澤在縣北三十五里左氏傳宋萬殺閔公于䝉澤杜預注曰䝉澤宋地䝉縣也 小䝉故城在縣南十五里六國時楚有䝉縣俗為小䝉城即莊周之本邑今復有大䝉城在縣北四十一里後魏地形志北梁郡有此䝉縣三王陵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晉北征記云魏惠王徙都于此號梁王為眉間赤任敬所殺三人同塟故謂三王陵 修竹園在縣東南十里西京記梁孝王好宫室園苑之樂作睢華宫築兎園中有白靈山落猿巖栖龍岫又有鴈池池中有鶴州鳬渚水經云睢水東南過竹圃又鴈鶩池取龍睢溝水 清冷池在縣東北二里梁孝王故宫有釣臺謂之清冷臺今號清冷池 張巡許遠南霽雲等廟在州南七里半唐代宗大厯二年勅曰頃者國歩艱難妖星未落中原板蕩四海横波公等内總羸師外臨勁敵析骸易子曽未病諸兵盡矢窮乃其憂也於戯天未悔禍人何以堪徒甘殺身不附兇黨信光揚于史册可龜鑑于人倫其立廟焉以時祭祀 箕子冢在縣北四十一里二十歩古䝉城内史記箕子紂之諸父晉伏滔北征記云望亳䝉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墓皆為邱墟今䝉與北亳相去三十里 宋㣲子墓在縣西南十二里史記㣲子紂之庻兄周書微子之命王若曰猷殷王元子崇徳象賢建爾于上公尹兹東夏喬𤣥墓在縣北十里後漢書云喬𤣥宋國睢陽人魏志曹操少不理行季世之人不竒也唯梁國喬𤣥異焉墓前碑云漢故太尉喬公之碑𤣥字公祖皇朝乾徳三年勅改為太尉喬公廟也 盧門春秋傳桓公十四年宋人以諸侯伐鄭報宋之戰以大宫之椽歸為盧門之椽杜預注云盧門宋國城門也
  楚邱縣北七十里舊八鄉今六鄉古之戎州即已氏之邑城也九州記云已氏本戎君之姓葢昆吾之後别居戎翟中周衰入居中國故有此已氏之邑焉漢為已氏縣屬梁國魏改已氏縣為譙郡齊郡廢隋復為已氏縣又置戴州縣𨽻焉大業初廢戴州縣屬睢郡唐平竇建徳復置戴州以縣為楚邱貞觀十七年廢戴州縣以𨽻宋焉 景山在縣北三十八里高四丈毛詩云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空岡在縣北三十里高一丈葢毛詩云景山與京也 堂水在縣北四十五里從單州成武縣入界南行五里合泡溝毛詩云望楚與堂也 安陽城在縣北三十八里城冢記云漢高祖與項羽相守築此城 古楚邱城在縣北三十里毛詩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左傳隠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邱杜預注云楚邱魏地在濟陰成武縣西南也 伊尹墳在縣西北十四里按書云沃丅既塟伊尹于亳都城記云濟陰界梁國有二亳南亳穀熟城北亳在䝉城西北屬睢陽郡今驗墳西十里有亳城在東京考城縣界晉伏滔北征記云望亳䝉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今為邱墟也
  柘城縣西南八十里舊十鄉今七鄉即古宋襄氏邑春秋陳時之株野之地毛詩陳風云株林刺靈公也史記謂陳渉攻柘譙皆下之即此地也漢為柘縣以邑有柘溝以此名縣獻帝封曹操為武平侯兼食柘陽長夏三縣晉縣廢隋開皇十一年復置加城字唐貞觀元年廢入榖寧陵二縣後以縣人積年陳訢徭輸路遠永淳元年十月又置𨽻宋焉 泓水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春秋僖公二十二年宋人及楚人戰于泓 大棘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左氏傳宣公二年宋華元及鄭公子歸生戰于大棘杜預注云在陳留襄邑縣南也 鄢城在縣北二十九里漢縣名屬陳留王莽曰順通鄭伯克叚之地始基城在縣東南十里譙内記譙西北百餘里有始
  基城晉豫州刺史祖逖督䕶衛䇿所築始基于此因為名焉 仇留城在縣北五十里按譙内記陳川自始基城敗後遣將仇留伐焉以逼豫州祖逖遣衛策進戍谷水北面高邱以禦仇留故號仇留城 夏姬墓在縣東北二百歩
  榖熟縣東南四十里依舊六鄉古榖地也殷謂之南亳亦甞都之即春秋之榖邱漢于此置簿縣𨽻山陽郡又改為榖陽縣以榖邱之南有榖水也後漢廢熟城合為榖熟縣屬梁國魏文帝廢後魏置榖陽郡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榖熟縣𨽻宋州唐武徳二年置南榖州四年廢榖州以榖熟縣還宋州 榖邱在縣南二百歩春秋桓公十二年公㑹宋公燕人盟于榖邱杜預注云宋地也榖水在縣西南二百歩源從榖邱下南入浪□渠
  烏城在縣西南二十里大康地理志梁國有烏縣 亳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春秋莊公十二年宋御説奔亳孟子云湯居亳與葛伯為隣今寧陵縣界有葛城相去八十里 龍元城在縣西南五十里春秋隠公二年莒人入向註云譙國龍元縣東南有向城也 故高莘城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地里志云梁國榖熟縣西南有高辛城帝系譜帝嚳年十五佐顓頊有功封為諸侯邑于高辛即此城也
  下邑縣東一百二十里舊九鄉今八鄉戰國時下邑地或以為陳之株林詩株林刺靈公駕我乗馬説于株野史記陳渉初狥蘄以東攻銍鄼若譙柘皆下之即此也秦漢為下邑縣王莽改為下洽其後因之至唐後為下邑今碭山縣即古下邑城也後魏明帝孝昌二年置碭郡於下邑城移下邑縣于此即古之城界也 南蓼堤路在縣南五里從榖熟界入八十里東入永城界耆老傳曰梁孝王以大梁卑濕徙都睢陽故築此蓼堤舊圖經云西自汴州杞縣入至宋州城東分為三道中蓼堤北蓼堤是也 牛戊驛在縣西北五十里隋煬帝大業元年廢本梁孝王牧牛處也 故譙城在縣城北三十一里昔祖逖屯淮陽進據太邱城遂克譙城而居之謂此也
  虞城縣東北五十里舊八鄉今七鄉古虞國也舜禪禹封長子商均于有虞左氏傳謂少康奔虞後即為少康之邑焉漢為虞縣莽改為陳定亭後漢獻帝於此置蕭縣𨽻沛國晉復為虞城縣北齊廢隋又置唐武徳四年以隋末賊亂建為虞州五年州廢依舊為縣還宋景福二年以碭山縣為輝州虞城𨽻焉輝州廢今𨽻宋 故綸城在縣西三十五里左氏謂少康逃于有虞虞君妻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是也 黎邱在縣北二十里高二丈梁地黎邱有竒鬼善斆人黎邱之叟市醉夜歸鬼乃肖其子而扶之因苦之醒後謂其子對曰非也明日復飲于市醉而將歸其子復恐為所苦乃親迎之叟誤殺之 熟城在縣西四十里闞駰十三州志云熟城漢之縣名 平臺在縣西南五十里春秋襄公十七年宋皇國父為宋公所築平臺妨于農功子罕諫請俟農隙公不許史記云梁孝王大治宫室築東苑方三百餘里為複道自宫連屬于平臺 靈臺在縣西南四十里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衛侯輙奔宋為靈臺與大夫飲酒焉 崆峒亭在縣南五里春秋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遊于空澤卒于連中杜預云梁國虞縣東南有地名崆峒 孟渚臺在縣西北十里爾雅云宋有孟渚郭璞曰藪澤名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未之服也夢河神曰𢌿余賜汝孟渚之麋杜預云水草之交曰麋也今俗呼為湄臺葢陂中有臺也寧陵縣西五十五里舊八鄉今五鄉本𡩋城古葛伯國于此帝王紀曰湯居亳葛伯為鄰也六國時屬魏安釐王封其弟無忌為信陵君而邑於𡩋魏咎甞封為𡩋陵君亦此邑之地高帝改𡩋陵為寧陵封吕臣和帝以寧陵屬梁今縣北十五里有葛城乃古葛伯所都城也晉𨽻譙又𨽻陳留北齊以還宋 沙隋城在縣西北七里左氏傳成公十六年公㑹晉齊衛宋邾人于沙隋杜預注云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隋亭 汋陵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左氏成公十六年鄭子罕伐宋宋將鉏樂懼敗諸汋陂退合于夫渠不儆鄭人覆之敗諸汋陵杜預注汋陂夫渠汋陵皆宋地 已吾城在縣西南三十里陳留風俗傳漢和帝永元一年分已氏縣之種於鄉置已吾縣屬陳留郡魏書曹公初起兵於已吾後魏地形志云已吾縣屬馬頭 東期城在縣南三十里 西期城在縣北二十五里賈子曰梁楚邊亭皆種𤓰梁數灌而美楚稀灌而惡楚乃夜滅梁𤓰梁邊令乃竊灌楚𤓰𤓰亦美楚人恠而問之及見自謝以重幣而交于梁國故曰期城今俗猶呼為𤓰城也 甘露嶺在縣北五里隋開皇十三年駕幸于岱至此甘露降因以名焉故葛城在縣北十五里古葛伯國以不祀為湯所滅大棘故城在縣西北七十里左氏宋華元鄭公子歸生戰於大棘又七國反先擊梁棘壁即此城也 故柘城在縣南鄭伯克段 -- 𠭊 or 叚 ?于此也 始基故城在縣南九十里晉豫州刺史祖逖督䕶衛策所築初乞活魁遣陳川據陳留浚儀川遣將魏石于谷水南營逖遣䇿等追戰大破之因即立城留守策曰吾從祖公北伐數年功始基于此因以為名 仇留城在縣南六十五里初陳川自始基敗遣後將仇留伐鄢以逼豫州祖逖遣䇿進戍谷北高邱以禦仇留故呼為仇留城
  亳州譙郡今理譙縣禹貢豫州之域至周不改春秋時為東國之焦邑六國時屬楚在秦為碭郡地漢為譙縣屬沛郡初後漢熹平五年黄龍見譙太史令單颺以為其國當有王者興不及十五年亦當復見後如其言及文帝即位黄初元年以先人舊都又立為譙國與長安許昌鄴洛陽號為五都後魏置兖州周武帝改為亳州隋亂陷賊唐武徳四年平王充復為亳州領譙城父谷陽鹿邑酇五縣五年置總管府管譙亳宋北荆頴沈六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亳州不改天寶元年改為譙郡乾元元年復為亳州開平二年昇為防禦州後唐為團練州晉復為防禦州
  元領縣八 今七
  譙縣 城父 䝉城 酇縣 鹿邑 宋城 真元一縣割出
  臨渙入宿州
  州境
  東西二百六十七里 南北二百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四百八十六里 西至西京八百九十四里 西至長安一千七百四十五里 東至徐州五百里 西南㣲東至潁州逕路二百六十里 西至陳州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陳州二百九十二里西北至泗州三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徐州三百四十二里
  
  唐開元户七萬七百三十二皇朝户主三萬八百一十三客二萬六千二百九十七
  風俗
  與宋州同
  人物
  老子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許褚譙人長八尺餘腰大十圍一手逆曵牛尾太祖封萬嵗亭侯 曹羲沛國譙人爽弟兄貴盛而獨謙撝書三篇以諷爽 嵇康譙國人 夏侯湛譙國人少與潘岳齊名 桓溫譙國人 戴逵譙國人總角時以雞卵溲白屑作鄭元碑武陵王晞聞其能琴使人召之對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能為王門伶人 唐朱敬則亳州永域人相則天家代以孝義聞門標六閥 奚陟亳州人不肯受翰林院學士
  土産
  絲 綿 綾 絹貢
  譙縣舊二十二鄉今十鄉漢縣屬沛郡莽曰廷城亭後魏無譙縣有小黄縣隋開皇十年廢郡莽縣屬亳大業二年改小黄為譙縣 渦水在縣西三十八里從貢源縣東來魏文帝集建安十九年上至譙予兄弟從上遊觀經東園遵渦水相佯高樹之下乃駐馬書鞭為臨渦城 譙郡城古之譙國城也後改為譙魏武帝之鄉里魏志漢熹平五年黄龍見譙太史令單颺曰其國後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當復見内黄門殷登黙記之至延康元年三月黄龍見譙登聞之曰單颺之言其兹驗乎魏書文帝生于譙上有青雲如車葢終日 魏文帝祠在縣東里初魏太祖以議即告疾歸鄉里築室于此讀書秋冬弋獵以自娯文帝以漢中平四年生於此宅故梅城在縣南四十里古梅伯國也 麥邱城桓潭
  新論齊桓公行見麥邱人問其年幾何答曰八十三矣公曰以子夀祝寡人乎答曰使主君甚夀金玉是賤以人為寶即此邑人也 大清宫元元舊宅今有檜樹鹿跡存焉 夏侯湛墓在縣東北四里晉為散騎常侍獨母冢在縣西三里古老傳云有惸獨之母薛氏無子生自為墳卒安塟焉昔楚平王築譙城而母賑其夫役各益土而大其墳 大饗碑在魏文帝廟前昔文帝延康元年幸譙父老立碑于故宅題云大饗之碑鍾繇篆額曹子建文梁鵠書時人稱為三絶 岳牧上考詞石表唐開元二十六年趙冬曦所建其嵗降十道採訪使精擇天下岳牧政之尤者二十二人客有京來者持聖扎凡一十九字詞曰文學資身溫良植操勤于政理恩被黎元考中上葢錫冬曦詞也乃勒之表端昭示來葉同勅三十一人皆鐫其次
  城父縣東西九十九里八鄉春秋時陳國之夷邑亦曰城父左傳楚伐陳取焦夷陳邑也昭公九年左傳楚公子弃疾歸許于夷實城父也杜注此時改城父為夷漢為縣屬沛郡隋末𨽻亳唐末避梁王諱改為焦夷後唐同光元年復舊名 肥水在縣西水經注肥水源出桑山縣西北澤藪東南流左右翼佩數源異出同歸葢涓脈所注耳有鮑溪亦此水 乾溪水在縣南五里新序云楚王起章華之臺為乾溪之役又左氏謂楚靈王臺敗于乾谿即此地名 扶陽故城在縣東北三十六里漢為縣屬沛郡宣帝封韋賢于此謚曰節侯恩澤侯表在蕭案邑名扶陽地理志云扶陽縣屬沛郡 父水在縣東西四里受漳水南流經縣入䝉按水經云沙水支分東注 藥城在縣南七十二里梁陳之際以為縣唐高祖武徳三年藥城縣𨽻文州四年廢為文城縣屬亳州 伍奢冢在縣西南一里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平王處太子建于城父伍奢傅之後無罪而死招魂以塟今有廟存 高陂在縣南五十六里周迴四十三里多魚蚌菱芰之利
  䝉城縣東南一百四十里舊六鄉本漢山桑縣也屬沛郡漢改屬汝南郡魏屬譙郡後魏孝文帝于此置渦州理山桑城其地後入于梁梁于此置徐州後復入魏改為譙州改譙縣為渦陽縣隋初改渦陽為淝水縣唐武徳四年重立山桑縣屬譙州貞觀十七年廢譙州割屬亳州天寶元年改為䝉城縣城北臨渦水後魏渦州城也 垂惠聚漢為聚邑廢城在今縣西北二十八里南北狼山狼山南狼山北二山相對故曰南北 山桑縣北城在縣北三十七里輿地志云桑縣漢舊縣屬沛光武封王常為山桑侯今城内有亭基陵阜高峻十三州記曰山生於邑其亭有桑因為縣名宋將檀道濟為征西將軍居此因號曰檀公城 南䝉北䝉城並在縣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歩皆自後魏孝文太和七年築之至東魏武定六年置郡齊天保七年廢郡為䝉城唐武徳五年又置為郡開元中廢
  酇縣東北七十里舊十六鄉今七鄉漢縣屬沛郡古今地名即酇亭是輿地志魏以酇縣屬譙郡漢封蕭何為酇侯茂陵書何封國在南陽姚察云雲縣同作酇字南陽酇音贊此沛酇有差班固泗水亭高祖碑云文昌四友漢有蕭何序功第一受封于酇以韻而言則非南陽酇也唐開元二年六月移于大梁南陽驛以置之 譙東魏畧云大祖于譙東十五里澤中築起精舍讀書射獵閉絶賓客即謂之譙東 建平故城漢為廢縣在今縣西北俗名馬頭城是也 太邱城在縣東北七十里地理志云敬邱後漢明帝更名太邱陳實為長是此城也 龍亢城在縣西南十五里春秋杜預注譙國有龍亢縣此城是也 棘城在縣東北十八里春秋昭公四年冬呉伐楚入棘櫟麻杜預注云譙國酇縣東北有棘亭即此亭是也
  鹿邑縣西一百一十七里舊二十二鄉今七鄉漢鄲縣之地屬沛郡後漢于今縣東北一十五里置武平縣隋開皇三年廢郡縣屬亳州十八年改為鹿邑縣取故鹿城地為城在縣西十三里春秋時鳴鹿地也 瀖水一名曲水源從陳州宛邱縣東北涸河出至縣界入真源縣按溝洫志漢武帝元年五河泛上使汲黯疏決數十瀆號瀖水即陳郡内舊引水瀆也 鳴鹿臺在縣城内春秋成公十六年晉知武子佐下軍以諸侯之師侵陳至于鳴鹿即此臺也 武平故城在縣東十八里建安元年漢獻帝以曹公為大將軍封武侯以此城為封邑永城縣東北一百四十一里十一鄉春秋芒縣之地後漢臨睢縣之境晉為鄲縣之地隋大業六年于馬甫城東北三里置永城縣屬譙郡唐武徳五年移縣于馬甫城貞觀十七年罷譙州以縣𨽻亳州 碭山在縣北五十里北去碭山八里地理志碭山出文石漢高祖隠芒碭山澤間應劭云芒碭今在臨睢即永城縣是也碭屬梁國今碭山縣是二縣之界有山澤之固可以隠也芒魏武帝祖也 梁孝王墓在縣南五十里高四丈周迴一里碭山南嶺山按郭縁生述經記云梁孝王塟于碭山鑿山作島穿石為藏行一里到藏内曹操别傳云引兵入碭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萬斤
  真源縣西南九十五里舊十八鄉今八鄉即楚之苦縣地史記謂老子苦縣人也漢為縣屬淮陽國晉咸康三年更名谷陽葢谷水之陽因以為名隋初改為仙源以老子所生之地為名唐麟徳三年高宗幸瀨鄉改谷源為真源縣以𨽻亳焉 老子祠崔元山瀨鄉記老子祠平生時教化學堂故基也漢桓帝命邊韶為文云老子伏羲時為鬱華子祝融時為廣成子黄帝時為大成子顓頊時為赤精子帝嚳時為録回子堯時為務成子皆有像 李母祠瀨鄉記李母祠在老子祠北三里祠門内右有聖母碑東院内有九井述征記廟内九井或云汲一井而八井動輿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舊宅老子者道君也三皇之始乗白鹿下託于李母練體易形復命胞中七十二年生于楚國李母星名也在斗魁中老子星精也為人黄色美目面有夀徵黄額廣耳大目疎齒方口厚唇額有𦭏子達理日角月角鼻有雙柱耳有三漏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十二聖師各有三法凡三十六法唐乾封元年册李母為先天太后因改祠為洞霄宫 大清宫元元舊宅今有檜樹跡存焉宫前有闕各高一丈七尺魏黄初三年文帝所立其闕有銘是鍾繇書皆破缺惟四字存焉 李母墳在縣東十三里注水經云老子宫前有李母墳東有碑漢桓帝永興元年譙縣令長沙王阜所建 枯松桓裴之述征記云老子宫前有雙松左階之松久枯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忽從根上一枝聳幹一丈三尺枝葉青翠唐武帝二年更生一叢直上五尺横枝兩層枝葉相覆異于常樹 瀨水在縣東南十二里于苦縣界相縣故城西南五里各水分流入靈溪池東入渦水相縣在瀨水東是也 靈溪池在𤣥元宫北 寧平城在縣西北五十五里按漢書地理志寧陵縣屬淮陽晉東海王越自陽城率甲士四萬東屯于項永嘉五年薨秘不發䘮石勒進兵追之及寧平城楚越屍于此數萬衆斂手受害尸積如山王夷甫亦遇害



  太平寰宇記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三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三
  鄆州
  曹州
  廣濟軍
  鄆州
  鄆州東平郡今理須城縣禹貢兖州之域星分奎婁春秋屬宋地即魯附庸須句國太皥之後風姓左氏傳曰公伐邾取須句戰國時屬魏秦兼天下屬碭郡又為薛郡地漢為東平國又地理志曰東平故梁國景帝中六年别為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為東平國晉宋及後魏為東平郡周大象二年於此置魯州尋廢隋開皇十六年分兖州萬安置鄆州大業三年罷州為東平郡理古須句城唐武徳五年平徐圓朗於鄆城置鄆州領鄆城須昌宿城鉅野乗邱五縣又以廢夀州之夀張來屬其年置總管府管鄆濮兖戴曹五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罷都督仍以鉅野屬載州又廢宿城乗邱二縣八年鄆以城下濕移治須昌景龍元年又置縣天寳元年改為東平郡乾元元年復為鄆州貞元三年升為都督府皇朝為天平軍節度
  元領縣十 今七
  須城 夀張 中都 平陰 東阿 盧縣 陽榖二縣割出
  鉅野入濟州 鄆城入濟州
  一縣廢
  東平併入須城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九里 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六百里 西至西京一千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八百里 南至曹州二百三十里 北至博州一百七十里 東南至兖州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濮州一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濟州二百五十里 南北至度河取朝城縣路至魏州二百三十里
  
  唐開元三萬三千三百八十七皇朝户主一萬五千一百八客二萬七千七百二十四
  風俗
  地連鄒魯分青齊碩學通儒無絶今古家尚質直人多魁岸不規商賈肆力農桑此亦風土之使然也
  姓氏
  東平郡四姓 萬 吕 畢 康
  人物
  劉禎字公幹東平人 馬隆平陸人為武威太守以磁石夾道賊負鐵不得過以為神也
  土産
  阿膠 蛇牀子 綿 官虵
  須城縣舊四鄉今八鄉漢舊縣屬東郡故須句國按前須昌縣在今縣東南三十里須昌故城是也隋改須昌為宿城縣更立須昌縣於今理屬鄆州後唐改為須城縣避國諱也 梁山在縣界 州理故須句城左傳任宿須句顓臾皆風姓注須句雖别國有削弱不能自通為魯私屬而顓臾之比 無鹽故城在縣東三十六里漢舊書古宿國也列女傳无鹽有醜女名宿瘤齊宣王善之立為夫人即此縣女也 清水石橋在縣西三里隋仁夀元年造石作幸巧與趙州石橋相埒長四百五十尺 郈鄉亭左傳季子鬬雞之所杜注郈魯地東平無鹽縣東南有郈香亭 桓公溝晉永和中將軍毛穆之所鑿義熈十三年王師濟河朱超石重開鑿注水經云桓𤣥率衆北入掘通濟渠今謂之桓河是也 劉公橋在縣東二十七里宋武北伐至此造故號之 柳舒故城左傳晉伐鄭齊陳子救之及晉舒去榖七里榖人不知 東平憲王陵光武子蒼也子明帝幸東平感念蒼謂其諸子曰思其人至其鄉其處存其人亡 伏生城伏生所居傳尚書於太常掌故晁錯因號之 呂母垞後漢東海呂母合衆於此 東阿故城漢東平國故城在今縣東按魏志程昱謂范令靳允曰曹使君智殆天授君必固范我守東阿田單之功可立謂此也阿井東阿有大井巨若輪深七八丈每嵗取水煮膠入貢本草重之 烽倉故城宋武立烽堠於此今有小城尚存 景子殿東平憲王所起餘踰有二殿東西相向東平思王墓漢東平思王宣帝之子在國思還京師
  後塟其冢松栢皆西靡 羊牧黄初平叱石成羊之所今石猶存 廢東平縣漢縣故城在今鄆州東南三十二里隋於故城置宿城縣仍置須昌縣於今所唐貞觀八年州自鄆城移於須昌縣後廢宿城縣景雲三年以郡邑頗大人物繁極復分須昌置宿城縣貞元四年改宿城為東平縣移就郭下太和四年改為天平縣六年七月廢天平縣入須昌縣
  夀張縣西南四十五里依舊四鄉漢為夀良縣屬東郡故城在今縣界應劭曰光武叔父名良故改為夀張縣屬東平國隋開皇三年罷郡城屬濟州十六年割屬鄆城唐武徳四年屬夀州五年廢夀州屬鄆州 夀州故城在東南十五里隋末百姓築為堡唐武徳四年于此置夀州 梁山在縣南三十五里漢書云梁孝王北獵梁山有獻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惡之尋病而薨 榖城山在邑界 集氏山山北有漢司𨽻校尉魯峻冢前有石祠堂中四壁皆青石隠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形象遍皆刻石記之有磬石數枚後為宰牧所取魯氏冥訴後坐免官 范城左氏傳曰范宣子對魯大夫穆叔曰昔句匄之祖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今城庾子山云人有秦亭之哭是也中都縣東六十五里依舊四鄉古中都之地漢為東平陸縣屬東平國亦古之厥國地今邑界有厥亭存又按史記魯敗齊于平陸即此地後漢併為須昌縣地據邑界有殷宻古城即古之中都國城也自漢至隋或為平縣屬兖州唐天寶元年三月改為中都縣所𨽻不改貞元十四年割入鄆州後自鄆復𨽻兖州尋又復歸鄆焉古闞城皇覽冢墓記云鄆州夀張縣闞城中有蚩尤
  冢支體異塟也故此亦有冢焉常以十月有氣如匹絳自上屬下號曰蚩尤旗今屬濟寧鉅野 汶水北去縣二十四里 桓水在縣西八十里晉桓𤣥進軍次此令鄉人鑿渠故曰桓水俗呼為桓河
  平隂縣東九十里舊十三鄉今鄉本肥城縣屬泰山郡古肥子國隋開皇十四年於今縣西北二十八里置榆山縣大業二年移於今理改名平陰縣屬濟州取界内平陰縣城以為名天寶十三載廢縣割𨽻鄆州太和六年七月廢以地併入東阿盧二縣至開成二年七月王源中奏境内濶逺東西一百二十里南北近二百無縣邑以理居人制禦㓂盜請復平陰縣從之 黄河去縣十里 陶山在縣東三十五里史記曰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號鴟夷子皮間行止于陶因號陶朱公焉巫山一名孝堂山左傳曰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即
  此山山上有石室俗傳云郭巨塟母之所因名孝堂山平陰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左傳晉侯沉玉濟河㑹
  于曽濟尋溴梁之言因伐齊齊侯禦諸平陰今有故城在今縣東南 長城古城長首起縣北竹書記年云梁惠王二十年齊築防以為長城又太山記云太山西北有長城縁河經太山千餘里至瑯聊台入海往往有璧門邸閣四五處猶在史記蘇代説燕王燕王曰齊有長城鉅防足以為固是也 鞍城左氏請齊戰于鞍城在縣東故肥城漢縣後省廢城在今縣東南 左邱明墓在縣東南五十五里
  東阿縣西北四十五里舊十五鄉今四鄉春秋時為齊之阿地也漢為東阿縣今呼為祝阿縣焉魏武帝始封於此晉屬濟北國隋開皇中屬濟州唐天寶十三年濟州廢縣鄆州郡國志其地出繒縑故秦王服阿縞即此地也 魚山一名吾山漢書溝洫志武帝臨河决作瓠子歌曰吾山平兮巨野溢魚怫鬱兮道冬日吾山即魚山述征記濟北郡史弦超魏嘉平中有神安成公智瓊降之超同室疑其有姦以告監國詰問超具言之智瓊乃絶後五年超使將至洛西到果是同乗至洛克復舊好太康中仍存魏陳思王曹植甞登此山有終焉之志遂塟其西亦其所封國也周𮞉十二里 {{SK anchor|榖城山}一名黄石漢書黄石公出一編書授張良曰讀是則為王者師後十三年見我濟北榖城山下黄石即我也 浮山故老相傳云堯時大水此山浮于水上時有人纜船於巖石間今猶有斷鐵鎖存焉 故榖城在今縣東漢於此立縣後廢故城存焉按郡國志云榖城管仲私邑其城内有夫子五家存焉 管仲井西征志榖城南山有管仲井焉 周首亭郡國志云周首亭即埋長狄榮如首於此即此地也 東阿故城在縣西二十里漢東阿縣城晉太康後省魏志程昱謂范令靳允曰曹使君智殆天授君必固范我守東阿即此也 陽榖亭在縣東南四十二里左傳齊桓公㑹諸侯于陽榖縣即此也 阿膠井水經注大井在東阿深七八丈每嵗取井水煮膠入貢本草所謂阿膠也 項羽墓在縣東二十七里初封魯公羽死魯猶為楚守漢王示以羽首魯方降乃以公禮塟羽于此 陳思王墓在魚山
  盧縣西北二十里依舊六鄉漢舊縣屬濟北國宋屬濟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濟州大業三年復為濟北郡唐武徳四年討平王兖復為濟州理碻磝城本秦東郡之荏平縣地其西臨黄河晉末為河水所毁移河北博州界事具博州宋元嘉二十七年寧朔將軍王𤣥謨前鋒入於河平碻磝立戍守之都督劉義恭以沙城不堪守召𤣥謨毁城而遷後又城之後魏略得河南八年於此置濟州至唐天寶十三年州為河所䧟廢 碻磝津在縣北一里後魏於此置闗名濟州闗隋末廢 劉公橋架濟水在縣南二十七里宋高祖伐燕過此造橋故呼為劉公橋隋末廢貞觀元年重造長十二丈濶一丈二尺 盧醫史記云扁鵲生盧故曰盧醫又盧水經是邑縣因是名也 臨邑故城在縣東即今謂之馬防城是也長城經是邑
  陽榖縣西七十里舊十五鄉今六鄉本漢須昌縣地按漢須昌在鄆今縣界亦有須昌故城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陽榖縣屬濟州取縣界故陽榖亭為名唐天寶十三年濟州為河水䧟沒以縣屬鄆州皇朝開寶六年又河水衝破縣城至太平興國四年移於上巡鎮即今縣理也 黄河在縣北十二里 故伏城在縣東南三里葢伏生所居因號之
  曹州
  曹州濟陰郡今理濟陰縣禹貢豫州之域星分氐宿二度禹貢曰荆河惟豫州導菏澤被孟豬菏澤在州東北九十里濟陰縣界於周又為曹國之地後屬於宋左傳哀公八年宋景公滅曹按曹國在州東北三十七里濟陰縣界故定陶城是也七國時屬齊宋為齊楚魏所滅三分其地齊得其濟陰東平漢為濟陰之地在濟水之南故以為名景帝中六年例為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哀帝更為濟陰郡屬兖州按此前濟陰理在州東北四十七里定陶故城宋移理城陽按城陽今濮州雷澤理是也後魏於定陶城置西兖州後又徙理在城即今州理是也仍移濟陰郡理此郡與州同理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兖州為曹州取曹國為名也隋大業三年改為濟陰郡唐武徳四年平孟海公復為曹州領濟陰定陶寃句離狐乗氏併置䝉澤晉陽等七縣其年省晉陽五年以廢梁州之考城來屬貞觀元年省定陶䝉澤二縣入濟陰郡乾封二年以廢戴州之成武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濟陰郡乾元元年復為曹州晉天福十二年降為刺史州周廣順二年復升彰信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六 今四
  濟陰 寃句 乗氏 南華
  二縣割出
  考城入開封府 成武入單州
  州境
  東西二百五十九里 南北二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二百二十二里 西至西京六百六十五里 西至長安一千五百二十五里 東至單州一百八十里至廣濟軍三十五里 南至宋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濮州一百八十里 東至宋州楚邱縣八十里 西南至開封府考城縣八十里 東北至濟州鉅野縣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澶州衞南縣一百八十二里
  
  唐開元户萬四千三百皇朝户主一萬九千三十六客七千五百九十八
  風俗
  同宋州
  姓氏
  濟陰郡五姓 蔡 丁 江 曹 易
  人物
  呉質濟陰人 郄詵濟陰人 唐英公李勣離狐人土産
  絹貢 葶⿱⺾厯子 蛇牀子貢 犬
  濟陰縣舊十五鄉今六鄉本漢定陶縣之地屬濟陰郡自漢至周皆為定陶縣之地按定陶縣在今縣東北四十七里定陶故城是也隋開皇六年於此置濟陰縣屬曹州 曹南山在縣東二十里詩所謂薈兮蔚兮南山朝隮是此也 左岡在縣東北五里岡阜連屬林木交映以近左城故以名焉 菏水水經菏水俗謂之五丈溝亦名南濟水西自考城縣界來東經陶邱尚書所謂東出於陶邱又東至於菏 氾水在縣南上承菏水昔漢高祖既定天下即帝位於定陶氾水之陽張宴曰氾水在濟陰界取其氾愛𢎞大而潤下也按今氾水東流經縣南亦有高祖即位壇據叔孫通傳云高祖為皇帝通於定陶就其儀即在濟陰是也 菏澤在縣東北九十里定陶城東北禹貢曰導菏澤被孟豬注曰菏澤在胡陵孟豬在菏東北水流溢覆被之也 州理中城葢古之陶邱也一名在城帝王世記舜陶于河濵即禹貢之陶邱今濟陰定陶之西有陶邱是也爾雅曰再成為邱成猶重也 左城亦名之曰塟城葢恭王之陵寢也漢祖壇在縣東北二十里漢高祖五年即位於定陶氾
  水之陽故立壇張晏曰氾音汎愛之汎也 濟堤即濟水之故堤也國都城記曰自復通汴渠已來舊濟遂絶今濟陰定陶南雄有濟堤及枯河而已皆無水 三𩱛亭古國也在縣東北四十九里尚書云湯伐桀戰于鳴條之野夏師敗績遂伐三𩱛俘厥寶玉注云三𩱛國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 慎子墓在縣西南四里慎子慎到也著書四十四篇 穰侯城在縣西北十七里秦宣太后弟也封於穰益封於陶故塟於此 董昭墓在縣東二十里昭定陶人為魏河南尹 堯州九州記云陶即堯國昔帝堯於此所開溝也因名之 龍池九州要記云春秋飂叔氏有裔子董父好龍舜遣養二龍於陶邱是為豢龍氏今池在焉 貫城即古貫國也今名䝉澤城禮記明堂位曰崇鼎天子之器亦左氏謂齊宋盟于貫是也 伯樂冢秦人善相馬者塟於此 莘仲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葢古之莘國也夏本紀曰昔鯀納有莘氏女生禹帝王紀伊尹居莘野湯聞其賢聘以為相即此城
  寃句縣西四十七里舊十鄉今八鄉本漢舊縣也漢初屬梁國景帝時屬濟陰郡後漢及晉同宋無寃句縣後魏置屬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曹州 煮棗故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史記魏王謂張儀曰煮棗將叛齊兵又進為之柰何漢書樊噲攻煮棗屠之 濟陽故城在縣五十里漢書濟陽縣地也五行志宣帝七年濟陽地裂五丈又曰徵昌邑王賀自定陶至濟陽求長鳴雞笻竹杖即此處東觀漢記云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濟陽縣光照一室是嵗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大於凢禾因名秀光武皇考為濟陽令時生光武 袁紹故城在縣北十里袁紹所築故名 大禰溝一名寃水詩曰出宿于濟飲餞于禰即此也 國客祠在縣西南五十三里故老曰國客濟人也庭種香草有神蛾大繭之異而立祠𡩋武子墓在縣東十五里 漆園城在縣北五十里
  莊周為吏之所舊置監今漆園城北有莊周釣臺乗氏縣北五十四里舊八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也屬濟陽郡後漢及晉不改按前乗氏縣今鉅野縣在西南五十七里乗氏故城是也宋廢後魏太和十二年於縣置乗氏縣取漢乗氏縣為名也隋開皇三年罷濟陰郡屬曹州大業末年廢唐武徳四年重置屬曹州 大響故城在縣西北三里故老言古之鄭城也後改名大響城重邱故城一名廩邱在縣東北三十一里左傳曰衛孫
  蒯田于曹隧飲馬于重邱重邱人毁瓶因詬之即此也句陽故城在縣北三十五里地理志云句陽句瀆之
  邱也春秋隠公八年宋公衛侯遇于垂後漢郡國志云句陽有埀亭 故桂城史記齊威王以田忌為將孫子為師與魏戰於桂陵大破魏師 葭宻城竹書紀年幽公十三年魯季孫㑹晉文公於楚邱取葭密遂城之漢以為縣 閔損墓在城内損字子騫魯人也
  南華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原七鄉本漢離狐縣也屬東郡莽曰瑞狐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常為神狐所穿穴遂移濮水北故曰離狐後漢屬濟郡也晉與漢陽郡宋不改按此前離狐在今縣西北三十三里離狐故城是也後魏時移於今理高齊及周屬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曹州唐天寶元年改曰南華 濮水西自滑州韋城縣界入在縣南五里又東入乗氏縣界昔殷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武伐紂師延自投濮水而死謂此水也
  廣濟軍
  廣濟軍理定陶縣按雜説定陶即帝堯之所都也宋永初山川記堯先居唐後居陶故曰陶唐氏十道志云堯冢在曹州界又雜説范蠡相越平呉變姓名為朱公居于陶號陶朱公即此漢為定陶縣屬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國封皇子嚻為王以處其地晉為濟陰郡後魏置沛郡後改為西兖州後周改西兖州為曹州定陶縣屬不改隋大業十三年大亂為賊帥孟海公所䧟遂廢唐武徳四年割屬戴州其年又𨽻曹州貞觀元年省唐三百年只為鎮戍至周廣順中於定陶建廩庾差鹺之利皇朝乾徳元年東疏菏水漕轉兵食於鎮置發運務開寶元年尋改為轉運司太平興國二年轉運使和峴奏請升定陶鎮為廣濟軍至四年轉運使張去華又奏請分曹單濮濟四州之境民置定陶縣
  領縣一
  定陶
  軍境
  東西三十七里 南北四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二百七十里 西至西京六百七十里東至單州成武縣六十五里 西至曹州濟隂縣二十五里 南至濟陰縣界二十四里 北至乗氏縣五十二里 東南至成武縣界三十六里 西南至乗氏縣界三十二里 西南至濟隂縣界一十一里東北至濟州鉅野縣一百三十里
  
  皇朝新割户主五千四十八客八百八
  風俗
  與曹州同
  人物
  魏相字弱翁濟隂定陶人為漢丞相 張馴後漢人子雋定陶人通春秋與蔡邕共定六經為丹陽太
  守徴拜尚書
  土産
  置軍後無所貢
  定陶縣五鄉漢定陶縣貞觀元年省今軍城是也太平興國五年割曹單濟濮四州近軍境人户置縣復古名也定陶故城今軍城是也西南一隅廢 荆城在縣東北二十里舊經曰按皇覽冢墓記是戰國時魏將龎涓與孫臏相持處 孟海城在縣東北三十里隋賊帥孟海公曹州築此南北二城 髣山廟在縣西北五里層阜之上按髣山古曹國塟地連屬十五里髣髴似山因名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皆𦵏于此漢髙祖即位壇在縣南十里 曹南山在縣南二十里 獨狐山在縣東北十九里 戚姬定陶人漢祖帝畧地至定陶獲焉 孝子村即孟昌宗定陶人母疾甚割股以饋母疾愈本定陶故城北號孝子村 漢定陶恭王廢殿基在縣南一里古城内 三𩱛亭在縣東北二十里 彭越臺在縣東一里











  太平寰宇記卷十三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四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四
  濮州
  濟州
  單州
  濮州
  濮州濮陽郡今理鄄城縣禹貢兖州之域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故曰帝邱亦曰高邱春秋時為衛地春秋齊桓公㑹諸侯于鄄注云鄄衛地今東郡鄄城也按鄄城即今縣理是也戰國時屬齊威王九年趙伐我取鄄衛獨有濮陽秦滅濮陽并天下置三十六郡今州即秦之東郡地在漢為濟隂郡之鄄城縣也後漢獻帝於此置兖州晉分置濮陽郡後改為濮陽國封皇子允為王後魏為濮陽郡後周因之隋開皇二年以濮陽屬東郡以鄄城屬鄆州十六年於此置濮州大業二年廢濮州分入東郡東平濟北三郡唐武徳四年平王充復置州領鄄城廩城雷澤臨濮昆吾濮陽永定安邱長城九縣五年廢安邱長城二縣八年廢昆吾永定廩城三縣貞觀八年割濟州之范縣來屬元寶元年改為濮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濮州
  元領縣五 今四
  鄄城 雷澤 臨濮 范縣
  一縣割出
  濮陽入澶州
  州境
  東西二百二十五里 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三百一十二里 西南至西京七百九十五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六百五十五里 東至鄆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曹州二百一十里 西至滑州二百一十五里 北隔黄河二十里渡河至魏府一百六十三里 東南至兖州三百六十九里 西北至相州三百三十三里 東至齊州二百四十八里 東南至曹州二百二十四里
  
  唐開元户萬七千七百八十二皇朝户主一萬一千七百二十六客四千二百八十三
  風俗
  與鄆州同
  姓氏
  濮陽郡七姓 吳 徐 房 慶 黄 袁 扶人物
  蘧伯玉 史鰌 卜商居西河為文侯師 端木賜汲黯皆為濮陽人 吳質鄄城人 吳隠之濮陽鄄城人為廣州刺史酌貪泉而飲因為詩曰古人云此水一㰱懐千金試復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唐杜暹濮陽人為相
  土産
  綿 絹貢
  鄄城縣舊八鄉本漢書舊縣屬濟陰郡後漢獻帝於此置兖州魏又自此移兖州移東郡之廩邱晉時屬濮陽國宋無鄄城後魏重置屬濮陽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改屬鄆州十六年於此置濮州以縣屬焉大業二年廢濮州縣屬東平郡唐武徳四年重置州縣又𨽻焉 黄河西自濮陽縣界流入北去縣二十一里又東流入范縣界 州理城在故鄄城中魏文帝以臨侯植為鄄城侯晉武帝以皇子允為濮陽王皆理於此述征記曰魏武征徐州陳宮説東郡太守張邈迎呂布于時縣悉叛荀彧等保阿鄄范三城而已 堯城在城東北五里竹書紀年云昔堯之末年徳衰為舜所囚葢此城 偃朱城在縣西北十五里竹書紀年云舜囚堯偃塞丹朱使不得與父堯相見葢此城也十道志已録今不欲去之新臺在縣北十七里詩云衞宣公納伋之妻作新臺
  于河上北去河四里 陳留王臺在縣西二里曹植為鄄城侯因築臺於此
  臨濮縣南六十里舊五鄉本漢郕陽縣城屬濟陰郡按漢郕陽縣今雷澤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分鄄城南界雷澤西界置臨濮縣濮州南臨濮水故以名焉大業二年廢濮州縣幷其地入雷州鄄城二縣唐武徳四年重置屬濮州瓠子河西北自濮州界流入北去縣二十一里又東流入雷澤縣界 清邱在縣西三十五里高五丈春秋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同盟于清邱杜預注云清邱衞地在今濮陽東陽 垂亭左傳宋公衛侯遇于垂雷澤縣東南九十里依舊五鄉本漢郕陽縣也古SKcharSKchar姓之國史記曰周武王封弟季載於郕今縣北三十里郕都故城是也漢以為縣屬濟陰郡晉氏南遷之後濟陰縣移理于此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雷澤縣因縣北雷夏澤以為名屬濮州大業二年省濮州縣屬鄆州唐武徳四年重置濮州縣又屬焉 厯山在縣西北十六里史記曰舜耕厯山耕者讓畔鄭𤣥曰厯山在河東應劭以為即雷澤之中皇甫謐以為在濟陽與雷澤相次三説不同未詳孰是 灉水沮水二源俱出縣西北平地尚書曰雷夏既澤灉沮㑹同去縣十四里 雷夏澤在縣北郭外灉沮二水㑹同此澤河圖曰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山海經曰雷澤有雷神龍首人頰鼓其腹則雷史記曰舜漁於雷澤漁者讓澤 郕都故城在縣北三十里即郕伯初封之國也説苑曰昔孔子遊於太山行於郕之野見榮啟期歌三樂即此城也姚城在縣東十三里按神契曰帝舜生於姚墟應劭曰姚墟與雷澤相近 堯母廟在縣西南四里述征記云郕陽城東南有堯母慶都之墓上有祠廟繞墓有池池中有魚頭間有印謂之印頰魚中山夫人廟在縣西五十步夫人即堯之四妃也 堯陵在縣西三百里自堯即位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記于碑唐貞觀十一年有詔禁人芻牧春秋奠酧 仲山甫墓在縣西北一里墓前有祠堂石室儼然若新 南北濮水水經云濮水又東分為三瀆昔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紂滅延投此衞靈公將之晉聞而寫之 廩邱左氏傳云齊烏餘以廩邱奔晉是此地漢置縣今有故城存在今縣北 重璧臺穆天子傳云天子遊於河濟盛君獻女天子為造重璧臺以處之
  范縣東北六十里舊六鄉今四鄉本漢舊縣也屬東郡春秋時晉大夫士㑹之邑也後漢同晉屬東平郡宋及後魏同高齊廢隋開皇六年又置范縣屬濟州十六年改屬濮州大業二年廢濮州唐武徳二年於此置范州領范一縣五年廢范州以縣屬濟州貞觀八年改屬濮州 故顧城在縣東南二十八里夏之顧國也詩曰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注曰三國黨於桀皆為湯所誅 秦亭左氏傳曰魯築臺于秦杜預注云范縣西北有秦亭是也 閔子騫墓在縣東南二十里孟村高一丈 左伯桃墓在縣東南五十里新安村高一丈
  濟州
  濟州濟陽郡今理鉅野縣禹貢兖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齊亦齊衛二國之境今郡理即碻磝城按地理志注云碻磝古津也城名因字之秦為東郡茌平縣地漢地理志云茌平屬東郡後亦屬東郡及濟北國宋元嘉七年到彦之北伐㧞此城後又失之至二十七年以王𤣥謨為寧朔將軍前鋒入河北㧞之因以固守於此又置碻磝戍或為濟北郡後漢太武八年於此立濟州又為濟北郡其外城即後魏正光中刺史刁宣所築按郡國志云後漢魏置濟州於單于城中即石勒于耕處聞鼓角之聲此其地也至周建徳七年又置肥城郡隋初置濟州煬帝復為濟北郡武徳四年平王充改為濟州或為濟陽郡皆此天寶十三年廢郡以所𨽻五縣并歸鄆州至大厯中復立濟州唐末又廢入鄆州周高祖廣順二年平兖州𮞉至鉅野因詔於此復置濟州仍割兖州之任城中都軍州之金鄉等縣𨽻之其年十二月又割鄆州城縣𨽻之中都却入鄆州
  今領縣四
  鉅野鄆州割到 鄆城鄆州割到 金鄉兖州割到任城兖州割到
  州境
  東西一百五里 南北一百五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西京八百七十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七百二十里 東至兖州鄒縣一百三十五里 西至濮州雷澤縣八十五里 南至單州成武縣一百一十里北至鄆州一百一十五里 東南至徐州豐縣二
  百二十五里 西南至曹州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兖州一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濮州一百四十五里户
  唐開元户在鄆州長慶户三萬八千五百一十皇朝户主一萬四千一百九十一客二千八百四十三孤老女户六千二百一十七
  風俗
  同鄆州
  人物
  程昱東阿人少時夣上泰山捧日本名立太祖加上日字為昱 江淹濟陽人
  土産
  同鄆州 尤出荻蒹
  鉅野縣舊四鄉今五鄉漢舊縣屬山陽郡後魏屬任城郡隋於此置麟州尋廢縣屬戴州唐貞觀十七年戴州廢屬鄆州周高祖於此置濟州 金山西征記金鄉山有穿石為冢 獲麟堆春秋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注麟仁獸聖王之嘉瑞也時無明王出而遇獲傳曰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 鉅野澤在縣東五里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一名大野澤爾雅十藪魯有大野西狩獲麟於此澤也蚩尤墓在縣東北九里今山陽鉅野縣有蚩尤肩髀冢黄帝殺蚩尤于涿鹿之野身體異處故别塟焉冢高三丈四時民祭多赤氣直貫衝天號曰蚩尤旗
  鄆城縣北五十里元四鄉左傳曰晉人執季文子於苕邱還公待於鄆即此地漢魏皆為夀張縣地後周置高平郡後併入廩邱縣隋開皇四年改為萬安縣為鄆城貞觀八年移鄆州於須昌縣此復改為鄆城縣屬不改黎邱在縣西四十五里黎侯寓於衛故黎臣諷衛侯
  詩曰胡為乎泥中葢惡其卑濕也 青陵臺郡國志云宋王納韓憑之妻使憑連土築青陵臺至今臺迹依約單父城宓子賤為宰之地 韓憑冢搜神記宋大夫韓
  憑取妻美宋康王奪之憑怨王自殺妻腐其衣與王登臺自投臺下左右攬之着手化為蝶又云與妻合塟冢樹自然交柯
  任城縣東七十五里舊七鄉古之任國太皥之後風姓也漢縣屬東平國左氏謂任宿須句皆風姓也實司太皥與有濟之祀故也魏至文帝封鄢陵侯彰為任城王高齊天保七年移高平郡於此任城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高平郡縣屬兖州 承厈山在縣東南七十五里云女媧生處今山下有女媧廟 桓公溝源出縣西四十里萌下山宋武北征記桓宣武以太和四年率衆平趙魏時遣冠軍將軍毛彪生鑿此溝因號桓公溝於今四十九年矣溝已填塞公追朱超石更鑿通之 女媧陵在縣東南三十九里 魏王粲墓在縣南五十二里亢父城漢為縣廢在今縣南五十里 邾婁城在縣南二十里春秋哀公六年城邾瑕杜注任城亢父縣北邾婁城也邾婁語訛
  金鄉縣東南八十五里舊八鄉今七鄉本漢緍縣屬山陽郡即古緍國城陳留風俗傳云東緍者故陽武户牖鄉漢丞相陳平即此鄉人也後漢於今兖州任城縣西南七十五里置金鄉縣葢因穿山得金故曰金鄉屬山陽郡唐武徳四年於此置金州五年改金州為戴州貞觀十七年廢戴州以金鄉屬兖州 桓元子河東晉桓溫字元子領平北將軍徐兖二州刺史率弟南中郎袁真步騎五萬北伐慕容暐於鄴軍次金鄉時亢旱水道不通乃鑿鉅野三百餘里以通舟運自清水入河暐將慕容垂傅末波等率衆八萬拒溫戰于林渚溫擊破之遂至枋頭先使袁真伐譙梁開石門以通運真討譙梁皆平之而不能開石門軍糧竭盡溫焚燒舟步退自東燕山倉垣經陳留鑿井而飲行七百餘里垂以八千騎追之戰于襄邑溫軍敗績死者三萬人溫行役既久又疾癘死者十四五百姓怨嗟溫名實頓減 昌邑故城漢為縣高齊天寶七年省廢城在今縣北四十二里又按郡國志云城内有鐵柱五圍出地五六尺曽有人掘之及泉未見其本其中城周十餘里外城周三十餘里漢景帝三年呉楚趙膠西濟南菑川膠東七國俱反天子命條侯周亞夫將三十六軍擊呉楚亞夫至淮陽問客鄧都尉䇿安出答曰莫若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呉將軍深溝高壘使徑兵絶滙泗口塞呉饋道呉梁相𡚁乃以全兵制其後破呉必矣條侯從之呉王以正月起兵三月皆敗即此城 司馬城在邑界郡國志云城内有鐵碑云漢浮陽侯司馬耀所封邑即謂此城也
  單州
  單州今理單父縣本宋州之單父縣續漢書云單父侯國也屬濟陽郡後魏濟北濟陰郡隋開皇六年廢郡還置單父縣屬戴州唐貞觀十七年廢戴州縣入宋州朱梁開平初單父縣置鄆州後唐同光二年改輝州為單州
  元領縣四
  單州宋州割到 碭山宋州割到 成武曹州割到魚臺兖州割到
  州境
  東西一百四十五里 南北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三百五十里 西至西京七百七十里西至長安一千六百八十里 東至徐州二百六十里 西至曹州一百三十里 南至亳州二百七十里 西南至宋州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宿州三百七十里 北至濟州一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兖州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濮州二百五十里
  
  唐開元户宋州皇朝管户主一萬九千四百四十三客四千三百三十九
  風俗
  與曹州同
  土産
  碣山縣枸杞 賦 紬 絹
  單父縣元十鄉古魯邑漢以為縣屬山陽郡即子賤為宰身不下堂彈琴而理後漢以為侯國屬濟陰郡後魏置北濟陰理單父城隋開皇六年廢郡又置單父縣屬濟陰郡十六年於成武置戴州縣屬焉大業二年廢州屬曹州唐武徳五年重置戴州縣又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州改屬朱州今𨽻單州 西防故城在縣北四十九里漢為防置兵戍於此故城在今縣北猶存 宓子賤廟在縣東南城外一里唐大中九年置 漢平城在縣東有呂后村 琴臺在縣北一里高三丈即子賤彈琴之所 子賤碑在縣㕔 巫馬期碑在縣西一百歩聽訟臺上
  碭山縣東南九十里元十鄉漢碭縣屬梁國後漢不改晉以其地併入下邑宋復置碭縣屬梁郡後魏置曰安陽屬碭郡高齊文宣帝並廢以安陽縣屬彭城郡隋開皇十八年改安陽縣為碭山縣大業二年改屬宋州碭文石也以其山出文石故以名縣梁升為輝州仍以為赤縣又併入單父縣移此後唐同開光二年復舊 故麻城漢為麻鄉今故城在縣西北也 香城水經云碭陂中香城在泗水之中趙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術浮遊碭郡間二百餘年後入碭水中取龍子乗赤鯉魚出也
  成武縣西北五十里舊十五鄉今七鄉漢舊縣屬山陽郡莽曰成安續漢志云成武縣屬濟陰郡隋屬戴州州廢屬曹州今𨽻單州 梁邱山左傳齊侯宋公遇于梁邱杜注宋地高平昌邑縣西南有梁邱 南北兩郜國都城記文王庶子所封左傳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杜注成武東南有郜城宋邑也漢置郜城縣於此以北有郜城故以此為南郜實郜城縣也 唐樂朋龜墓在縣西二十里路南一百歩
  魚臺縣東北九十里舊五鄉漢方與縣漢書謂高祖取胡陵方與是也屬山陽郡晉屬高平國高齊天寶七年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唐寶應元年改為魚臺縣以城北有魯公觀魚臺因以名縣元和四年八月淄青李詩道請移縣置於黄臺市從之志十四年正月權𨽻徐州尋復𨽻兖州焉今𨽻單州 湖陵故城秦漢為縣今廢城在今縣東南一里湖陵葢字偏傍誤爾 菏水即濟水一名五丈溝西自金鄉縣界流入去縣十里又東南流合泗水水經云濟水又東過方與縣北為菏水也泗水東北自任城縣界流入今縣東與菏水合又東流入徐州沛縣界 觀魚臺在縣北十三里高一丈五尺週𮞉一里左傳云公將如棠觀魚臧僖伯諌曰夫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才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所以納民於軌物者也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公遂往陳魚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書曰公矢魚于棠非禮也注云今方與縣北有武唐亭魯侯觀魚臺



  太平寰宇記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五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五
  徐州
  利國監
  徐州
  徐州彭城郡今理彭城縣古大彭氏國地則青兖之域星分房宿四度按周禮之九州青得羽山及泗淮二水兖州得大野無復徐州矣今州即宋之分也左氏傳為鄭楚取宋彭城是為宋邑六國時屬楚秦并天下以彭城屬泗水郡項羽自號為西楚霸王建都於此漢改泗水為沛郡又分沛郡立楚國復置徐州宣帝地節元年更為彭城郡後漢及晉為彭城國宋元嘉中王𤣥謨上表以六郡人民三十萬户獲安於東南實以此為重鎮後陷後魏復置徐州無立東南道行臺又輿地記云郡城由來非攻所能按言其險固也按十道志云自南北朝彭城為要害之地隋鑿御河已來南控埇橋以扼梁泗厯古名鎮莫重於斯後因立總管府以大將王軌破陳軍於呂梁橋呉明徹悉虜其衆隋初罷總管大業三年改為彭城郡唐武徳四年平王世充復置州總管府管徐邳泗鄫沂仁六州徐州領彭城蕭沛豐滕符離諸陽七縣貞觀元年廢諸陽入符離二年魯鄫邳二州仍以譙州來屬七年以沂州屬海州都督八年廢仁州入譙州其餘都督徐泗譙三州十七年罷都督府以廢譙州之蘄縣來屬天寶元年改徐州為彭郡乾元元年復為徐州皇朝為武寧軍節度
  元領縣七
  彭城 沛縣 滕縣 蕭縣 豐縣
  二縣割出
  下邳置淮陽軍 宿遷入淮陽郡
  州境
  東西二百八十里 南北二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七百里 西至西京一千二百二十里西至長安二千八十里 東至海州三百六十一里南至宿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宋州三百六十里北至兖州三百里 東南至泗州六十里 西至亳州三百九十里 西北至單州三百七十里 東北至沂州三百五十里 東北至宋州三百五十五里
  
  唐開元户四萬六千七百皇朝管户主一萬六千八百四十六客一萬七千五百八十
  風俗
  風俗好尚與鄒魯同無林澤之饒俗廣義愛親趨禮樂好敦行地理志謂沛楚之言多楚音又云沛楚之朴直舒徐
  姓氏
  彭城郡三姓 劉 袁 曹
  沛郡三姓 朱 張 周
  蘭陵郡一姓 蕭
  人物
  前漢夏侯嬰 叔孫通 周昌 周勃子亞夫蕭何 曹參 王陵 劉昭 兩龔彭城亷里人勝字君賔舍字君倩二人相並著名節世號楚兩龔後漢桓譚 姜肱 呉有張昭宋有朱齡石到彦之土産
  禹貢浮磬孤桐蠙蛛暨魚今蠙蛛已絶浮磬時有嵗貢五色土各一斗
  彭城縣舊十八鄉今六鄉古之彭國地楚懐王自旴𣅿徙都此後項羽徙懐王於郴自都之漢為縣屬楚國尋立徐州焉有鐵宫今為彭城縣按彭門記云殷之賢臣彭祖顓頊之𤣥孫至殷末夀及七百六十七嵗今墓猶存故邑號大彭焉 百里蒿字景公為徐州刺史境内旱嵩行部甘雨隨車惟東海兩縣辟在山間嵩不到無雨父老請嵩入界即雨至今有祠存焉 九里山𤣥中記云彭城北有九里山有穴潛通瑯琊又通王屋俗呼為黄池穴郡國志云曽參井 泗水在縣東十步周顯王四十三年九鼎淪沒于泗水秦始皇時鼎氣浮于泗始皇自以徳合三代大喜使數千人投水求不獲謂之鼎伏 呂梁在縣東南五十七里左氏楚子辛侵宋留吕杜注彭城呂縣也漢為呂縣宋武北征改為夀張縣又十道志云泗水呂縣積石為梁莊子云呂梁懸水三十仞魚鱉所不能過今則不然又陳書云將軍呉明徹以舟師北破下邳進屯呂梁堰泗水灌徐州周烏九軌達奚長儒率兵來援軌取車輪數百連鎖貫之横斷水路然後募壯士夜决堰至明陳兵始覺潰亂爭歸至連鎖之處生擒明徹 定國山在縣東四里東魏武帝五年慕容紹宗欲擊梁梁貞陽侯蕭明營於此 州里城唐貞觀五年築其外城即古大彭國漢高祖定天下以為楚國封弟交為王東晉封劉裕為宋公至宋武帝以皇子義康為彭城王並都於此後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薛安都乃以城歸魏也 竹邑續漢書郡國志云沛郡有竹邑縣 亷里漢書龔勝居彭城之亷里 戯馬臺在縣南三里項羽築戯馬臺於此宋武北征至彭城遣長史王虞等立第舍於項羽戯馬臺作閣橋渡池重九日公引賓佐登此臺㑹將佐百僚賦詩以觀志作者百餘人獨謝靈運詩最工曰季秋邊朔苦旅鴈繞霜雪凄凄陽卉腓皎皎寒潭潔良辰感聖心雲旗興暮節鳴笳戾朱宫蘭巵獻詩哲餞宴光有孚和樂隆所缺云云宋於臺上置寺 赭土山在縣北三十五里尚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漢郊祀志曰王莽使徐州嵗貢五色土即此山也 彭城山在縣東北六十里上有黄石公廟漢書張良得圯上老父書曰後十三年濟北榖城山黄石即我也 茱茰山在縣東北八十五里俗謂採藥山魏地形志曰呂縣有茱萸山出茱茰麥門冬本草云茱萸出海承縣此山昔𨽻承縣 垞城在縣北三十里北面臨泗水輿地志云垞城古崇國兖州人為實中城曰垞直加切城西南有崇侯虎廟 呂梁城在縣東五十里按左氏傳曰楚子辛侵宋留呂杜預注云呂留二縣今屬彭城郡臨泗水高百四十丈十七里此城東二里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中單一在水北並高濟所築立鎮以防陳冦 寒山堰在縣東南一十八里梁蕭明伐魏决水以灌彭城 呂布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按魏地形志呂布自下邳與曹公相持築城於此 雍門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按桓譚新論云雍門周彈琴見孟甞君 石佛井在縣南四里石佛山頂方一丈二尺深三里自然液水雖雨旱無増減或云飲之愈疾時有雲氣出其中去地七百餘丈 王仲徳墓在縣北四十一里符堅亂兄弟同起兵闗中為慕容垂所攻水暴至不知所往忽有白狼來向仲徳號因往從之獲免又為丁零翟所困單馬南歸夜行丘澤常有炬火照路後為宋高祖佐命位至徐州刺史因主白狼祠於彭城祀之桓魋墓在縣北二十七里水經云泗水南經宋大夫桓魋冢西枕泗水鑿石為冢郭縁生述征記槨隠鏤金為龜鳳之像石門扇石墓堂猶存 龔勝墓在縣東南三里按前漢書龔勝楚人居彭城王莽簒位遣璽書安車奉迎勝稱疾不起閉目十四日而死魏地形志云彭城有龔勝墓石碣猶存至今禁芻牧 樊噲墓在縣北五十九里按漢書樊噲沛人封舞陽侯 漢高祖廟在縣東南六里臨泗水 彭祖廟魏神龜二年刺史延明移於子城東北樓下俗呼樓為彭祖樓
  沛縣西一百十里舊十六鄉今六鄉郡國志古云偪陽地漢為縣屬泗水郡葢取史記齊景公畋於沛又許由隠於沛澤皆其地因名立邑名漢又改泗水為沛郡理相承以此為小沛魏分立譙郡又以沛為王國晉不改宋為沛郡改屬徐州隋又罷郡縣屬仍舊唐武徳四年天下平寧復移沛邑於此正漢邑名也 泗水西北流入東去縣五十歩 泡水在縣西一百五十步即豐水也縣理城即秦沛縣城初陳涉起兵沛令欲以沛應之
  乃令樊噲召高祖沛令後悔閉城拒守高祖書帛射城上曰諸侯並起今屠沛父老乃殺沛令迎高祖立為沛公十二年高祖破黥布還過沛謂沛父老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闗中萬嵗後吾魂魄猶思樂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亂其以沛為朕湯沐邑 㣲山在縣東南上有㣲子冢山下有故沛城存焉 枌榆社漢書云高祖禱豐沛之枌榆即高祖之鄉社名也 沛宫在縣東南一里漢書高祖置酒宴鄉中父老今在廣戚城中 合鄉故城古互鄉之地按劉芳徐州記云古之互鄉葢孔子云難與言者 泗水亭在縣東南一里高祖昔為亭長今有廟焉 留城在縣東南二里昔張良遇高祖之處後平天下高祖欲封之良曰昔遇陛下於彭城東南略地願陛下封臣於此高祖許之遂封留侯今有張良廟存焉 歌風臺在縣城東南一百八十歩古老傳云漢祖征英布囘歸沛於此臺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因為名張良墓在縣東南六十里有廟 仲虺廟湯左相邑
  
  滕縣北一百九十四里舊十八鄉今四鄉古小邾之國漢為蕃昌慮二縣地屬魯國應劭注曰蕃縣即小邾國也為魯附庸邑有邾國濫邑故城在今縣東南即漢之昌慮縣隋開皇六年於此置滕城是也 桃山即華萊山也郡國志云一名義珠山山有井不可窺窺者不盈嵗輙死有鳥巢于井中金喙黒色見則大水 抱犢山抱樸子云出芝草 奚公山在縣東南六十里陽曄徐州記云奚仲造車處上有軌轍見存後魏書薛縣有奚仲廟 濫城在縣東南五十九里左氏謂邾黒肱以濫來奔即此地後漢建安中魯於此立昌慮郡隋大業二年省今名昌慮城是也 古薛城漢為縣古城在今縣東南五十里史記云靖郭君田嬰齊威王少子宣王弟湣王封嬰於薛即此地也又郡國志云薛城高厚無比多英傑子弟葢有孟甞君之遺風也 公邱故城在縣東南十里夏侯嬰初為滕令故號滕公按此時高祖未立郡縣故滕為秦縣至武帝改為公邱縣屬沛國 孟甞君冢在縣南五十里水經注云孟甞君墓結石為槨制作甚麗今薛城南猶有跡也 奚仲墓在縣東南六十里古青邱村
  蕭縣西北六十里舊十七鄉今六鄉古之蕭國春秋時為宋邑周以封子姓之國别為附庸左氏謂宋郡公子奔蕭是也漢書舊為縣屬沛郡北齊天寶七年改為承高縣𨽻彭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徐州改為龍城縣尋復為蕭縣 丁公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楚漢相攻高祖敗薛人丁固追之即此也號曰丁公山 緩輿山在縣東三十五里宋高祖緩輿里人葢因山為里名也古汴河在縣南十步 杼秋城在縣西七十五里漢書郡國志云杼秋屬梁國闞駰十三州記杼秋光武封劉般為杼秋侯明帝以屬沛 龍城在縣東三十里後魏屬彭城郡酈元注水經云獲水東經蕭縣厯龍城是此扶陽城在縣西南六十五里漢丞相韋賢之後世封侯
  此地 眢井在縣北二百歩古蕭城内左傳云楚莊王伐蕭蕭潰還無社與司馬卯言隠于眢井中即此 紅亭左傳昭八年秋蒐于紅是也注蕭縣西有紅亭豐縣西北一百四十里舊十八鄉今八鄉戰國時其地屬梁漢高祖乃豐沛邑中陽里人後得天下沛為郡豐為縣宋改𨽻濟陰郡北齊改郡為永昌縣仍𨽻焉隋復屬徐州 豐西澤即高祖斬白蛇之所 厭氣臺在縣城中漢書秦皇以東南有天子氣故東遊厭之因築此臺 大澤在縣北六里前漢書高祖母常息大澤夣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上已有脤遂誕高祖隆凖龍顔 古宅在城内即高祖故宅也丁公墳在縣東北六里前漢書季布母弟為項羽窘高祖于彭城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公遂緩追之及髙祖得天下公謁見髙祖狥衆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遂斬之以勵人臣塟於此
  利國監
  利國監本徐州之秋邱冶務烹鐡之所皇朝升為利國監以董其事










  太平寰宇記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六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六
  泗州
  泗州臨淮郡今理臨淮縣禹貢徐州之域星分斗宿四度周十二州又為州之境春秋宋地故曰宋人遷宿七國濟東境秦薛郡漢髙皇東海郡又為東海郡地元鼎四年分東海郡為泗水國封常山憲王子髙領縣三至𤣥孫靖王時國絶武帝末分沛置臨淮郡之厹猶縣即此邑故有東海沛臨淮三郡之地焉皆今州界也後漢以其地合下邳國兼置徐州領郡國五里於此晉置宿預縣屬淮陽國宋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後魏亦為下邳郡兼置東徐州自晉至後漢為宿預縣不改後魏末又於此置東徐鎮及宿預郡後又為東徐州又為東楚州陳太建五年改為安州後周建徳五年改為東楚州兼立宿遷郡大象二年改為泗州隋改為下邳唐武徳四年平王世充又為泗州領宿預徐城淮陽三縣貞觀元年省淮陽縣入宿預以廢邳州之下邳廢漣州之漣水來屬八年又以廢仁州之虹縣來屬總章元年割海州沭陽來屬咸亨五年以沭陽還海州長安四年置臨淮縣開元二十一年河南道採訪處置使嗣魯王道堅奏移州就臨淮即今理也天寶元年改為臨淮郡乾元元年復為泗州
  元領縣七 今三
  臨淮 旴𣅿楚州割到 招信濠州割到
  三縣割出
  漣水為漣水軍 宿遷入淮陽軍 下邳入淮陽軍
  一縣廢
  徐城并入臨淮
  州境
  東西二百九十里 南北三百一十八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一百七十二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四百七十二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三百三十三里 東至楚州二百二十五里 南至淮水一里與旴𣅿分界 西至濠州二百一十二里正北㣲東至海州五百四十五里 東至旴𣅿縣以淮水分界 東北至海州界海口四十里 西北至埇橋四百二十里 西北至沂州六百七十五里
  
  唐開元户三萬七千五百二十六皇朝管户主七千三百三十客一萬四千五百九十六
  風俗
  漢書魯分野其人好學尚禮義重亷恥其後俗儉嗇愛財趨商賈好訾毁多巧偽然好學愈於他俗姓氏
  下邳郡出三姓 陳 祁 谷
  人物
  魯肅臨淮人家富周瑜求糧肅有米二囤各三千斛直指囤與瑜 唐有王義方泗州漣水人
  土産
  頗有桑麻之業無林澤之饒
  綿 絹 貲布 絁
  臨淮縣舊八鄉今六鄉本徐城縣地地當水口為南北禦要之所長安四年分徐城地置開元中移郡於此甓山有祠在縣西五十里居山頂古老傳云石大如斗樹無三尺植木約高三丈隋大業十二年趙徵君于此讀書時人慕其徳行遂立祠遇旱州人祈禱 磬石山郡國志云即尚書所謂泗濵浮磬 紅藍河在縣東十里上有土橋南入淮其河上有源有村取紅河為名故隋煬帝宮人種紅藍于此以名焉 徐偃王廟在舊徐城縣北三十里故徐城内立廟 掛劍臺在縣舊徐城北三十里古大徐城東北臨洙沛水今無餘址 故徐城一名大徐城即古徐國也在徐城縣北三十里漢書地理志云故徐國也其城周一十二里又郡國志云薄薄城即徐偃王權造故曰薄薄城今呼為故城 呉城亦名高平郡城在舊徐城北三十里東臨廢通濟渠舊經云太建六年陳將呉明徹于此置高平郡隋開皇四年廢 ⿰氵厯 -- 𤁋橋城梁戍城在徐城縣西南二十五里南臨⿰氵厯 -- 𤁋水舊經云梁天監二年築置戍南臨⿰氵厯 -- 𤁋水橋以為名南重岡城亦隋重岡縣城也在舊徐城縣西北九十
  里通濟渠南一里平地隋大業八年移縣于此置十年築城隋末廢縁重岡山為名 李千城即後魏戍也在徐城縣西北三十里後魏熈平元年李千于此置城因為名 高冡城魏義與郡城也在徐城縣西北七十里平地舊經云梁為興安郡領高冡城屬東徐州高齊初廢 淮陽城在徐城縣東北一百五十里西臨泗水晉義熈年中于此置淮陽郡宋元嘉二十五年封皇子彧為淮陽王貞觀二年廢又按郡國志云淮陽縣有抱月城城抱淮泗之水形勢似月也 古屯城在徐城縣西南八十五里陳太建五年大將呉明徹于此置堰斷淮水以灌濠州縁此築城置兵防守其城内南北作隔分為兩城淮南招義縣界又有一城臨水南北相對亦是同時築名為屯城 馬給事祠在縣東一里臺子山按魏國志云名鈞字徳衡魏明帝時官至給事中有技巧之妙造指南車轉注百戯後人慕其徳遂立祠焉 都梁宫周𮞉二里在縣西南一十六里隋大業元年煬帝立名宫在都梁東據林𪋤西枕長淮南望巖峰北瞰城郭其中宮殿三重長廊周𮞉院之西又有七眼泉湧合為一流于東泉上作流盃殿又于宫西南淮側造釣魚臺臨淮高峰别造四望殿其側有曲河以安龍舟大舸枕向淮渭縈帶宫殿至十年為孟讓賊於此置營遂廢義帝祠在旴𣅿東一里臺子山上按漢書云秦二世
  二年初立楚懐王都此漢立廟 淮瀆祠在淮南岸斗山下 淮渦神在龜山之下淮陽記按古嶽瀆經云禹治水三至桐栢山乃獲淮渦水神名曰無支祁喜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獮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頭伸百尺力踰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倐忽間人視之不可久禹授之童律童律不能制授之烏木田烏木田不能制授之庚辰庚辰能制鵄脾栢木魅水靈火妖石怪奔號叢繞以千數庚辰以㦸逐去遂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淮泗陰鎖龜山之足淮水乃安流注于海後唐永泰初年湯任楚州刺史時有漁人夜釣于龜山之下其鈎為物所制不復出漁者徤水沒沈于底可五十丈見大鐵鎖盤龜山足尋不知極漁人遂告湯湯命漁人及能水者數十人獲其鎖力不能制加以大牛五十頭鎖乃振動稍就岸時天無風驚波浪飜觀者大駭縁之鎖未見一獸狀如青猿白首長鬛雪牙金爪闖然出岸高五丈許蹲踞起伏若獮猴但兩目不能視兀若昏醉耳目口鼻皆悉水流如泉涎沫腥穢不可近久乃引頸伸欠雙眸忽開光彩若電顧視人焉欲狂怒觀者奔走獸亦徐徐引鎖拽牛沒水去時楚多名士與湯相顧愕然不知其由獸竟不復見邇來漁者時知鎖所在 韓信壇在縣東南七里今有壇基見在并地境南至頻水北至榆城東至海渠西至淮泗漂母冢在縣北十里河北岸 鄧艾廟在白水陂上
  去縣南一百二十里艾于此置屯田四十九所其陂東西長三十五里去縣一百里 朱買臣墓華陀墓韓朋墓三墓皆在邑界 淮水泗水沭水經邑界 永泰湖在縣北五十里隋大業三年開通濟渠塞斷⿰氵厯 -- 𤁋水自爾成湖因鄉名出背鯽魚時人呼為朱衣鮒 九山在徐城縣西北七十里臨淮 廢徐城縣在州西五十里六鄉漢志徐縣故嬴姓國都城記云伯益之後伯益有二子大曰大亷封鳥俗氏秦其後也小曰若水别為費氏居南裔為諸侯至夏氏末其君費昌去夏歸商佐湯伐桀有功入為卿士以其本國為畿内之采地而湯更封費子之庶子于淮泗之間徐地以奉伯益之祠復命為伯使主淮夷至成王即位封伯禽于魯徐子率淮泗之夷並叛即書序云魯公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當是之時成王以徐戎之屬鍚之山川土田附庸又曰保有鳬嶧遂荒徐宅至周穆王末徐君偃有徳好仁義東夷之國歸之者四十餘國穆王西巡聞徐君威徳日遠乗八駿之馬使造父御之更遣楚師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武原東山之下百姓赴之者萬數因名其所依山曰徐山即此地也後為呉所滅亦號大徐城漢為縣皇朝建隆三年併入臨淮縣 睢陵在縣界 徐君墓季札挂劍之所按輿地志云季札初使魯北過徐徐君好其劍不敢言季子心知之為使上國未還及還徐君已死解劍懸于墓從者曰尚誰與乎季子曰吾心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
  旴𣅿縣淮河南去州五里依舊管十鄉本秦舊縣地也阮勝之南兖州記云春秋時本善道地魯襄公五年㑹呉之處秦胡亥二年項羽立楚懐王孫心為王都于此三年徙都彭城漢為縣又封江都易王子䝉之為旴𣅿侯又按輿地志云漢旴𣅿屬下邳晉初又屬臨淮郡晉義熈中又置旴𣅿郡宋文帝時後魏南侵臧質守旴𣅿魏師以數十萬衆攻圍三旬不㧞而退又宋書云宋元嘉二十八年廣陵徙理旴𣅿三十年還舊揚州梁屬兖州後魏旴𣅿戍乾明元年又為縣仍屬淮州後周又立旴𣅿郡屬揚州隋開皇三年郡廢為縣唐武徳四年以其地當水陸衝要遂立為西楚州領旴𣅿一縣八年廢州縣屬楚州建中二年來屬 都梁山在縣南一十六里按廣志云都梁山生淮蘭草一名都梁香草故以為名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又阮昇之記云都梁山通鍾離郡廣袤甚逺出桔梗芫花等藥伏滔北征記云有都梁香草因以為名 斗山在縣西南與都梁山相連枕當淮水險峻名曰斗山 東陽山在縣東七十五里按阮昇之記云東陽山上有池水名曰天井冬夏水深五丈今見在又有城城不詳所置年代 臺子山在縣東一里按宋書云元嘉二十七年宋將臧質屯兵旴𣅿城内以拒魏師魏引兵士造努臺以射城中因以為名按臺子山在楚州西南一百九十四里 長圍山在縣七里宋書云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遣臧質拒魏武帝遂於梁山築長圍城造浮橋絶水路即此山又改為長圍山當在楚州西南一百八十里 旴𣅿山在縣東西四十里按阮昇之記云其山形若馬鞍遂名馬鞍山天寶中改為旴𣅿山在楚州西南二百三十里 赤欄浦在縣城南二里上作赤欄橋遂因名其水淺曲不通舟檝鳴鶴塘在縣東十五里其塘衆鶴所集猶多鳴唳以
  為名 新開直河在縣北六十歩縣郭内其淮河决開至黄土岡太極元年勅賜魏景倩奏開淮水向揚州義帝祠置在臺子山上去縣東一里按漢書秦二世初天下大亂項羽為盟長立楚懐王孫心為義帝都旴𣅿縣後羽遷義帝於彭城至晉義熈中於此置旴𣅿郡至東魏郡廢其城古老相傳謂之皇城葢義帝舊居也今祠見存 王彭父墓在縣東北一十七里按宋書云王彭者旴𣅿人也少䘮母元嘉初又䘮父家貧無以營塟鄉里各出夫力助作塼塼須水而天旱逺汲不周彭號天自訴一旦大霧霧歇塼竈府忽生泉水塟事既竟水便自竭今墓存 廢臧質城西近淮水按宋書云元嘉二十七年遣將臧質屯兵旴𣅿縣築此城以拒魏師隋大業十年子讓賊據都梁宫其年江都通守王世充修理此城屯軍賊破至唐武徳六年輔公祐江南作逆徐州道副元帥任懐與李勣等在此屯軍聚造器杖至七年破輔公祐以定江南軍去之後空廢 東陽故城北至東陽山週𮞉十里在縣東七十五里按史記項羽紀注云東陽縣本屬臨淮郡漢明帝分屬下邳後復分屬廣陵又陳嬰為東陽令史又云楚漢之際曽以為荆國封劉賈為荆王而東陽即此地也 廢魯城在縣南三十里按後魏地形志云魯縣屬淮陰隋初廢 古營屯在今縣西北八十里乃三國以來營屯之所 都梁驛宫在縣東南十五里隋開皇六年煬帝在都梁山避暑囘向揚州因此路至向陽東一百一里入揚州高郵界招信縣西五十一里舊十三鄉今六鄉本漢淮陵縣屬臨淮郡宋僑立濟陰郡按宋書云泰始三年以濟陰流人寓于此土遂分鍾離東界置濟陰郡又立池縣南屬徐州北齊河清三年于城西二里又築城移州理即今縣城是也隋開皇二年以光徳太子名昭改為化明縣武徳七年復名招義縣國朝建徳四年割𨽻泗州太平興國元年改為招信 古奔精城在縣南六十里平地古老相傳云是蠻奔精王所築未詳年代唐武徳二年刺史楊益置為睢陵縣至武徳四年刺史夏侯雄才廢古淮陵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漢書地理志云淮為
  淮陵縣王莽改曰淮陸縣未詳廢置 古濟陰城在縣東二里宋泰始二年築置濟陰郡北帶長淮河清三年水溢淹倒縁淮州郡多徙此城遂廢至唐武徳二年土人楊益自據為化州刺史未知所屬於此城内至濟陰縣四年歸國七年廢化州并縣 古公路城在北六十里平地城北帶淮水後漢書袁術傳云字公路獻帝建安二年僭號九江術率兵撃殺陳王寵曹操征之術聞大駭乃渡江築此城以自據 啄戈河在縣東二百歩其河濶四十丈 玉環山在縣西二十五里又名女山狀如玉環形勢𮞉旋 浮山在縣西七十里下有石穴每淮波泛溢不能沒其穴






  太平寰宇記卷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七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七
  宿州
  淮陽軍
  漣水軍
  宿州
  宿州符離郡今理符離鄉徐州之域為沛地按唐史元和四年正月以徐州符離之地南臨汴河有埇橋為舳艫之㑹襟帶梁宋運漕所厯防虞是急乃以符離蘄縣并泗州虹縣三邑立宿州取古宿國為名九年又割亳州之臨渙屬焉遂為上州仍屬徐泗等州觀察使太和三年三月徐泗觀察使崔郡奏頃以蔡孽未平遂割三縣拜徐州兵一千四百人權置宿州阨其奔軼事闗備禦非務便人今寰宇無虞封析罷警權創支郡理合併徐州其宿州請却廢三縣各還本州勅依至太和七年勅復置仍移于埇橋置即虹縣之地後復移理符離即今郡理也皇朝開寶元年升為保静軍節度
  元領縣四
  符離 虹縣 蘄縣 臨渙
  州境
  東西三百五里 南北三百一十一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六百三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二十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九百四十里 東至泗州三百三十里 西至亳州永城縣一百五里 西至夀州夀春縣二百五十里 北至徐州一百四十里東南至濠州一百九十八里 東北至下邳縣二百三十里 西南至濠州城父縣二百九十九里 西北至徐州蕭縣一百一十里
  
  唐開元户具徐州元和户八千六百七十六皇朝管户主一十一萬二千五百四十二客一萬四千六百九十三
  風俗
  同徐州
  人物
  桓榮沛國龍亢人 趙孝弟禮為賊所得孝自縛云禮廋孝肥 朱浮沛國人 桓譚沛國相人相縣在符離西北帝好䜟譚對曰臣不讀䜟書 魏武帝沛國譙人 嵇康嵇喜俱譙人 劉伶沛國人
  土産
  絹貢
  符離縣舊二十鄉今十鄉本秦舊縣也漢書陳渉傳曰渉初起兵有符離人朱雞石然則漢前已有符離故為秦縣也漢縣沛郡以縣𨽻譙縣晉武帝以為沛國封獻王又為斛城縣高齊天保七年復為符離縣移於古符離城内爾雅芫符離以地多此草故取名矣隋大業二年移於朝解城唐貞觀元年移于朝城西南七十里竹邑城元和四年于縣置宿州以縣𨽻焉 定陶山在縣北四十里魏地形志濟陽郡有定陶縣在山下因為名 汴河在縣南一百歩 睢水在縣北二十里注水經云睢水出梁郡鄢縣經竹邑城是也 新城在縣西一百三十一里北齊武平七年後置睢南郡于此西一百歩置符離縣隋開皇年廢 靈璧城在縣西北八十里漢書齊義曰靈璧故小城也在彭城南楚擊漢軍至彭城項羽以精兵三萬出胡陵至徐州蕭縣在靈璧東睢水上大破漢軍睢水為之不流 北陵城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漢書地理志陵縣故屬泗水國輿地志有陵縣太康地志云屬下邳晉武帝以南有廣陵故曰北陵 閔子騫冢在縣東北九十里 相山碑在縣西北九十里相山南按碑辭云晉武帝太康五年縣令有國諸侯祀界内山川時相山屬沛國令郭卿云相山主應房心之星能興雲雨㑹天旱祈雨即應乃建廟刻石紀名曰巍巍相山盤紆穹崇上應房心與天靈沖興雲播雨稼穡以豐唐永徽元年
  虹縣東南一百五十六里舊十鄉今三鄉漢縣屬沛郡按輿地志云堯封夏禹為夏伯邑於此即天子位徙都陽翟漢為夏邱縣屬沛國北齊改為夏邱郡後周大象中改為晉陵郡隋開皇三年復為夏邱縣屬仁州唐武徳四年于故城縣置虹縣屬仁州貞觀八年廢仁州為虹縣以𨽻泗州元和初立宿州于此後理符離 朱山在縣東北三十里魏地形志潼縣在朱山即㑹稽朱買臣之舊里也 潼水在縣西三百歩酈善長水經云今潼水自萬安湖南流隋大業元年開汴河斷潼水 故虹城在縣南一百里漢虹縣也漢地理志虹屬沛郡魏初屬汝陰郡 僮城在縣東北七十里漢時僮縣也地理志僮𨽻臨淮 濠城在縣西南七十八里即漢洨縣也屬沛郡垓下洨縣之聚落名 潼都城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即漢取慮縣屬臨淮後漢書楚王英都徐州光武三十年以臨淮之取慮益楚國是也 垓下在縣西五十里漢兵圍項王于垓下大敗之有廟在縣西五十里 赤坎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九十五里天監八年置赤坎戍大同二年廢戍置仁州唐武徳四年廢 相城古相土所居後因名之宋共公自睢陽徙都此城唐離縣在今縣西北 諸陽故城隋置諸陽縣後廢 朝斛故城隋符離縣理 廣濟渠唐開元二十七年河南採訪使齊澣以江淮運漕經淮水波濠有沉溺之憂遂開廣濟渠下流自虹縣至楚淮隂縣北十八里合于淮踰時軍功水流峻急行旅艱阻旋停廢却由舊河也
  蘄縣南三十六里舊十七鄉今七鄉本秦舊縣屬沛郡後漢屬沛國有大澤鄉陳渉起兵于此置譙郡齊以為北譙郡後魏改蘄縣為蘄城縣隋開皇三年去城屬仁州即今宿州蘄縣是也大業二年屬徐州八年屬譙唐貞觀十七年復還徐州元和中又于埇橋置立宿州縁此邑北去徐州稍逺因𨽻宿州州廢復屬徐州至太和又立宿州因又來屬 渙水西自臨渙縣界流入 淮水在縣南二百里 渦水在縣東百里按漢書渦水在扶溝首受浪湯渠魏文帝臨渦賦云建安十八年至譙州余兄弟拜墳墓乗馬遊觀經東園渦水乃駐馬書鞭作臨渦賦即此也 蘄水在縣北四十里酈元注水經云蘄水受睢水本經云臨渙縣大業元年疏通濟渠東流至縣界 龍亢故城在縣南八十里漢書地理志云龍亢縣屬沛郡輿地志魏武帝至龍亢士卒多叛即此地也隋開皇六年廢𨽻入蘄縣 榖陽城在縣東七十里漢書地里志榖陽縣屬沛郡應劭云在榖水之陽後漢建武十三年封岑彭為侯唐顯慶元年移此城于今城置艾子城在縣西十五里按魏地形志蘄郡有艾子城周齊已前于中蘄縣隋開皇中屬仁州大業二年廢仁州縣入彭城郡唐貞觀元年移州併縣就榖陽城遂廢 葛城在縣南九十里後魏地形志葛山縣屬龍亢郡北齊天保七年廢入龍亢縣隋開皇六年為戍十六年廢 項羽墓在縣東七十里漢高祖以魯公禮塟于榖城今濟北榖城有項羽冢此又有墓按漢紀斬羽東城楚悉定獨魯不下乃持羽頭示其父兄魯乃降故以魯公禮葬羽于榖城羽傳云陽喜等五人各分其一體豈此塟其體榖城塟其頭也
  臨渙縣西百九十里舊二十鄉今六鄉漢銍縣地屬沛郡梁書云普通六年代銍城置臨渙縣以郡界臨渙水為名仍置下邑縣以𨽻焉後魏改置渙北縣齊省臨渙郡改渙北縣為臨渙縣屬譙郡開皇三年廢郡留縣改置譙州唐神堯甞為譙州刺史大業二年改屬亳州武徳四年屬譙州貞觀十七年屬譙州縣𨽻亳州大和元年𨽻宿州 嵇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晋書銍縣有嵇山嵇康本姓奚㑹稽人遷於銍家于嵇山之側遂氏焉注水經云取嵇字以為姓葢志其本也 北平城在縣西南五十二里注水經云山桑邑俗謂之北平城後漢王常封山桑侯即此 嵇康墓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嵇山東一里康仕晉至中㪚太夫 廢龍山城在縣西四十五里北齊武平四年置隋開皇九年廢入臨渙縣古臨渙縣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隋大業十年移縣于此唐貞觀十一年遭水移入銍城内
  淮陽軍
  淮陽軍理下邳縣本泗州下邳縣皇朝太平興國七年移縣理置淮陽軍仍割下邳宿遷二縣屬焉
  今領縣二
  下邳 宿遷
  軍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七里
  四至八到
  新置軍未有至東西京長安里數
  東至海州二百九里 西至徐州彭城界六十里南至宿州虹縣界八十里 北至沂州臨沂縣二百三十里 東南至泗州臨淮縣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徐州符離縣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海州沭陽縣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沂州承縣一百二十里户
  唐舊户具泗州皇朝户主六千一百六十七客一萬二百二十二
  風俗
  同泗州
  人物
  于定國 薛宣 劉虞皆剡人也
  土産
  菖蒲一寸九節及十節出偃武鄉
  下邳縣舊十三鄉今九鄉本夏時邳國後屬薛春秋云薛之祖奚郡國志云下邳城有白樓門即曹公征吕布所登晉太康元年自徐城移下邳國理此封安平王子晃為王宋為下邳郡北征記云中城呂布所守也南臨白樓門梁改下邳縣為歸政仍于此置武州尋入後魏明帝又改為東徐州復歸政為下邳縣置郡不改後周改東徐州為邳州隋開皇二年罷郡所領縣並屬邳州大業二年省邳州以縣屬泗州唐武徳四年又置邳州貞觀元年又省為縣即今理是也皇朝建陽軍今縣屬焉 嶧陽山在縣西六里嶧縣孤桐西征記下邳城西五里有葛山禹貢所謂嶧陽山也 沂水經縣北分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水一水經城東屈曲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郡國志沂水今號為長利池上有橋即張良遇石公于圯上南人謂橋為圯即此橋也古郯城古郯子國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故郯子國
  城仲尼學官名于郯子即此地也宋滅郯以為縣其故城周十餘里在沂沐二水之間後漢徐州刺史理此高齊省後周大象元年復置貞觀元年又省 縣理城古邳國城也魏武征呂布於下邳决泗沂水以灌其城即此處按下邳有三重大城周十二里中城周四里呂布所守也魏武擒布于白門即大城之門也小城累磚堅緻周二里許西南又有一小城周三百七十歩征虜將軍所築 石鱉屯晉穆帝升平初荀羡為北部都尉鎮下邳起屯田於東陽之石鰲在臨淮郡界公私利之北齊廢帝乾明中尚書左丞蘓珍之又議修石鱉等屯嵗收數十萬石自是淮南軍防糧儲充足矣 武原故城漢為縣今廢城在縣北 東海王故城一名今城後漢廢太子疆于此城 古良城在今縣北六十里良城即春秋晉侯㑹呉子于良在此漢為縣屬東海郡高齊天保七年省 下相故城項羽生處東漢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屠男女數十萬泗水為之不流即此城也 取慮故城在今縣西南漢屬臨淮縣郡十三州志取如星分觜陬慮若公羊邾婁之婁顧野王云取慮讀為秋閭漢時汝南歩游張少孤四嵗母拾麥為人賣游張後為取慮令春月按行高年至里頭有病嫗馬便不前自下問訊乃其母也 北陵故城晉太康地記云北陵縣屬下邳 睢陵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東南 司馬碑伏滔北征記云下邳大城内有大司馬碑石聲如磬 項羽井北征記云下邳西南有石崇四丈碑云項羽井在下相城也 郯子廟在古郯城 泗水西從彭城縣界正東流縣城西南 黄石公廟在黄鄉城東南一里 劉綱祠在縣南一百歩舊之祠前有皂樹公昇仙之所舊圖經云樹高十丈天寶元年因大風折至三年枯樹東南有根上再生祠樹俱廢 孔望山在郯城鄉傳云孔子昔于此山登望 磬石山在縣西南八十里禹貢泗濱浮磬孔安國注云水中見石可以為磬按泗水中無此石其山在泗水之南四十里今取磬石上供樂府其山出石大小擊之其聲清亮與孔説不同恐禹治水之時未至此山矣
  宿遷縣東一百一十里舊十四鄉今三鄉春秋時鍾吾子國亦宿國所遷之地也南附于宋東逼于魯遂内遷其人而更封其君也宿預城在下邳縣東南一百八十里葢本宋宿遷處也後漢減為邑漢為厹猶屬臨淮郡晉安帝立宿預縣開皇三年屬泗州唐寶應元年以犯代宗諱改宿遷 淮水入縣境南與楚州山陽分中流為界 峒峿在今縣西一十里司吾故城是也即古鍾吾子國呉滅之漢為縣後魏省 泗口晉明帝大寧中兖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也 故泗陽漢縣省故城在今縣東南八里魏陽故城是也葢因魏文帝幸廣陵因而改名 陵城在今縣東南五十里漢縣屬廣陵晉永嘉後省故城存 角城在今縣東南一百一十一里縣道記云舊理在淮之北泗水之西亦謂之泗口城即晉安帝義熈中于此置淮陽郡仍置角城縣梁改角城為臨淮縣後魏改為角城縣高齊又改角城為文城縣周又改文城為臨清縣隋開皇三年罷郡乃省臨清縣其城因而荒廢又按郡國志云晉安帝義熈中置此城在今縣東南東臨泗水南近淮水自晉至隋迄為重鎮 市邱城郡國志云市邱城即古市邱侯來獻鼎處 濉水沭水皆經縣界 魯肅廟在縣東南一里肅臨淮人後為之立廟也
  漣水軍
  漣水軍理漣水縣本楚州漣水縣皇朝太平興國三年十一月建為漣水軍
  領縣一
  漣水
  軍境
  東西八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九里
  四至八到
  新置軍未有至兩京長安里數
  東至劉奉村三十里與楚州山陽分淮水中流為界都至楚州一百三十里 西至□石溝五十里與宿遷縣分淮水中流為界都至宿遷縣一百九十六里南至淮二里與楚州山陽縣分淮水中流為界兩縣相去九十二里 北至海州朐山縣决水溝一百四十七里中流為界至海州東門二百二十七里 西南至楚州山陽縣六十一里分淮水中流為界至東大海一百四里 西北至竹墟村西一百七里與海沭陽縣分界又南至楚州淮陰縣分淮水中流為界兩縣相去一百五十三里
  
  舊載楚州藉皇朝管户主一千一百八十三客七千三百四十一
  風俗
  同楚州
  土産
  淮白魚 海鯔魚
  漣水縣舊十四鄉今六鄉漢𡴴猶縣地按𡴴猶城今宿預也後漢為徐州之地魏曰海安縣晉為宿預之境宋太始五年于此置海東郡仍于此城北三十里東海王城别置襄賁縣以屬焉南界又置冀州寄理于此以為邊鎮防阨之所後魏改東海郡為海安郡仍分置東海臨海二縣以𨽻焉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海州五年改襄賁為漣水縣因縣界有漣水為名唐武徳四年置漣州仍分置今城縣貞觀元年廢漣州并省今城縣以漣水縣屬泗州總章元年改屬楚州咸亨五年遝泗州自後又𨽻楚州皇朝建軍 大海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記云東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又云沿于江海達于淮泗注云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即此海也 北漣水西從海州沐陽縣沭水分流南入縣界在沐陽名漣水入縣界名北漣水南流四十九里與南漣水合流 淮水西南自宿遷縣界流入 碩灌河在縣西一百一十六里與海州朐山縣中分界


  太平寰宇記卷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八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八
  青州
  青州北海郡今理益都縣古青州境星分虚宿九度當少皥時有爽鳩氏虞夏有季萴湯時有逢公伯陵殷末有蒲姑氏居之蒲姑與四國作亂周成王滅之以封太公所謂營丘秦并天下為齊郡地焉漢置北海郡後漢為北海樂安二國地又為青州理所謂理廣固魏因之晉為齊及樂安二國亦為青州理所永嘉末陷石勒苻氏平燕復有其地苻堅末刺史苻朗以青州降晉晉又于此置幽州仍以辟閭渾為刺史理于此安帝初以廣陵已僑立南青州故此為北青州後又陷慕容垂復為慕容徳所據建都于此至慕容超宋武帝北伐克之以羊穆之為刺史武帝後又省南青州改北青州曰青州仍以置東陽城今州東城也武帝末又為青州理臨淄後為魏所得又置青州後周及齊郡府創立莫得詳述至隋初郡廢復為青州大業三年罷州為北海郡唐武徳四年海岱平又置青州總管府青濰登牟莒宻萊乗八州領益都臨朐臨淄般陽樂安時水安平等七縣七年改總管為都督府八年省濰牟登乗四州以廢濰州之北海廢乗州之千乗夀光博昌來屬省般陽時水安平等縣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北海郡乾元元年復為青州後升平盧軍節度晉開運元年降為防禦州以楊光逺叛初平故也天福十二年復舊為平盧軍節度皇朝因之
  元領縣七 今六
  益都 臨淄 夀光 臨朐 博興 千乗
  一縣割出
  
  州境
  東西二百七里 南北二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一百三十里 西至西京一千五百五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四百一十五里 東至萊州界二百一十六里 又東至密州三百三十二里 南至沂州四百五十二里 又南至密州三百四十五里 又南至淄州一百二十里 北至棣州二百四十八里 東南至密州三百三十三里 西南至淄州一百里 西北至棣州三百一十九里東北至海州一百八十八里 又東北至萊州三百四十五里
  
  唐開元户五萬五千一百三十一皇朝管户主二萬二千五百四十九客二萬八千七百三十五
  風俗
  輿地志云夫齊東有即墨之饒南有太山之固懸隔千里齊得十二焉漢書云太公以齊地負海瀉鹵少五榖而人民寡乃勸以女工之業通魚鹽之利而人物輻凑故其俗彌侈織作氷紈綺繡純麗之物太公治齊修道術尊賢智賞有功故至今其士好經術矜功名舒緩濶達而足智其失則奢夸朋黨言與行謬虚詐不情言不可得其情也急之則離散緩之則放縱南燕尚書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户餘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所謂用武之國也貨殖傳云齊俗賤孥虜
  姓氏
  樂安郡九姓 孫 任 高 薛 閻 仲 蔣房 亢 千乗郡二姓 倪 庾 齊郡四姓 史𡩋 左 梁 咸陽郡三姓 成 毌 益人物
  陳敬仲 晏嬰 陳仲子居於陵 田單 魯仲連婁敬 公孫𢎞 管寧 邴原北海朱虚人與管寧華歆為友
  土産
  海魚 鹽 絲 綿 絹 今貢猫兒 仙紋綾漢書云齊俗織作氷䊵綺繡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齊民要術云青州有樂氏棗長脆香細多膏肥美為天下第一傳云燕樂毅破齊時從燕齎棗于此種故曰樂氏棗
  益都縣舊十二鄉今六鄉本漢廣縣地益都亦漢侯國魏于今夀光縣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縣屬齊國宋至後魏縣並屬齊郡慕容徳都廣固即此地也北齊天保七年移於都城之北門外今縣理也 箕山左思齊都賦云箕嶺鎮其左水經注箕山無樹木而圓峭又郡國志云紀侯冢在箕山之陰宋書云焦恭祭冢得玉磑焉神嶽左思齊都賦云則有神嶽造天 堯山三齊記
  堯巡狩所登故以為名伏琛齊記又云此山南有二水名東西丹水也又述征記太公冢在堯山西 峱山詩云遭我乎峱之間兮 凢山郡國志云凢山黄帝封泰山禪凢山合符得不死藥即此山 地鏡州城南北遠望有水多倒影故人謂之地鏡 平盧盧河水與地平故號平盧 少海韓子云齊景公與晏子游于少海 天齊漢書謂祠天齊蘓林注云當天中央齊也 澠水一名陽水風俗通云羸馬不渡澠水言澠水之急也 稷門劉向别録云齊有稷門齊之城西門也外有學堂即齊宣王立學所也故稱為稷下之學又莒子如齊盟于稷門又史記云談説之士㑹于稷下皆此地也 𤣥龜之野徐幹齊都賦云齊國者𤣥龜之精降為厥地 棘下都國志云張逸問鄭𤣥云我先師棘下生按棘下即齊城内地名耳 東陽城即郡理東城是也宋將沈文秀所守 廣固城在縣西五里晏謨齊地記云晉永嘉五年東萊曹嶷為刺史所築有大澗甚廣因之為固謂之廣固城南燕慕容徳議所都尚書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户餘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廣固者曹嶷之所營山川阻峻為帝王之都徳從之及宋武征慕容超于廣固城側有五龍口險阻難攻兵力疲乏河間人𤣥文説裕昔趙攻曹嶷望氣者以為澠水帶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龍口城必當陷石季龍從之嶷請降後五日大雨震雷復開後冉閔之亂叚龕被慕容恪攻圍數月不克又塞五龍口龕遂降無幾又震開之今舊基猶存宜試修塞裕從之超城中男女皆患脚弱病者大半超遂出奔為裕所擒 高士冢漢高士逢萌避王莽亂遂隠居後漢累徵不起 劉善眀宅南史云劉善眀仕宋為北海太守元嘉中青州饑荒人相食善眀家有集粟躬自饘粥開倉以救鄉里比戸全濟百姓呼其家為續命田 堯廟郡國志云堯廟在渑水側
  臨淄縣西北四十里舊七鄉今二鄉古臨淄城一名齊城漢齊郡亦理此史記云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項羽都田都為齊王都于此漢為縣齊郡理也後漢為營陵縣晋復為臨淄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移髙陽縣理此改為臨淄復舊名按郡國志云淄水在縣城南渑水在縣城東即易牙别二水之味于此 縣理古臨淄城漢齊郡亦理于此蘇秦説齊王曰臨淄城中三十七萬户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人又燕王謂蘇代曰吾聞清濟濁河可以為固長城巨防可以為塞漢書田肯曰夫齊東有瑯琊即墨之饒南有太山之固持㦸百萬懸隔千里之外齊得十二焉此東西秦也非子弟勿王漢之六年封王子肥為齊王盡得故齊地人能齊言者𢘤随之 牛山在縣南二十五里韓詩外傳齊景公遊于牛山之上北望齊國云美㢤國乎鬱鬱葱葱使古而無死者則寡人將何去此俯而泣下沾襟國子高子曰然臣賴君之賜疎食惡衣可得而養也駑馬柴車可得而乗也且猶不欲死而况君乎又俯而泣晏子笑曰樂哉今日晏嬰之遊也見恠君一諛臣二使古無死者則太公丁公至今猶存方將披萊豆而立畎畆惟農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景公慙乃引觴自罰 愚公谷在縣西二十五里本社山名愚公山愚公谷按説苑曰齊桓公入社山問老人愚谷公曰公儀狀非愚而名愚何也對曰臣畜牸牛生犢子以犢買駒少年謂牛不能生馬遂持駒去而不告鄰人謂臣曰愚故為谷名管仲曰此夷吾過也使堯在上咎繇為理安有取人駒者乎又郡國志云社山之西愚公谷之東有愚公冢存 營丘在縣北百歩外城中史記太公封營丘漢志營陵縣或曰營丘應劭云尚父所封陵亦丘也 鐵山崔琰述征賦云渉淄水過相都登鐵山望齊宻即此山 鼎足山桓公墓在焉按郡國志上有墳是管仲坡又述征記云永嘉末人發冢得珠襦玉匣唐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樵採 葵丘在縣西二十里左氏云齊襄公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杜注臨淄縣西地名也 康浪水按三齊記云𡩋戚叩牛角歌曰康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即此也沫水耿弇破張歩于臨淄追至沫水是也 聖水郡
  國志云鹿皮公作轉輪縣閣上峯飲此水而成仙一名陽水 畫邑水齊之邑名也史記樂毅破齊聞畫邑人王蠋賢即此邑也 烏常泛續述征記曰烏常泛齊人謂湖為泛中有臺皆生結蒲云秦始皇遊此臺結蒲繫馬于此今蒲生為結 洧涓水隋圖經云在湖陸城東也西南注泗或云呉王夫差伐齊掘溝商魯之間也左右池郡國志云齊桓公宫内有七市即閻職與懿公遊于池今謂左右池是也 天齊池在縣東十五里史記封禪書謂秦始皇遊海上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淄南郊山下左思齊都賦云天齊之池因名國也 齊桓公冢隋圖經云在齊城南二十里鼎足山上因山為墳冢東有女水或云齊桓公女冢在其上東北流至安平城南伏流十五里然後更流注北陽水也齊人諺曰世治則女水流亂則女水竭慕容超在廣固乾涸彌載及滅潰而急湍洪注到于今唐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二十歩不得樵採 蕩隂里郡國志云在縣東有三冢焉即諸葛亮梁甫吟云歩出齊城門遥望蕩隂里里中有三墳纍纍皆相似借問誰家墳田疆古冶子 雍門郡國志云雍門齊門也韓娥東至齊乏糧過雍門鬻歌于市即此 梧臺亦名梧宫説苑云楚使適齊齊襄王饗之梧宫臺是也因有大梧樹而建名又郡國志云宋人得燕石之所 雪宫基在縣東北六里齊王見孟子于雪宫即此也 管仲墓在縣東南二十三里 晏嬰墓在縣東北三里唐貞觀中禁十五歩内不得樵採 鄒衍墓在邑界
  夀光縣東北七十里舊七鄉今六鄉漢舊縣屬北海郡後改屬樂安郡宋無夀光縣隋開皇六年于縣北一里博昌故城置夀光縣屬青州 淄澠水西自千乗縣界流入至此合流去縣四十里淮南子云白公問㣲言以水投水如何孔子曰淄澠合流易牙甞而别之是此也斟灌城亦名東夀光左氏傳曰寒浞使其子過澆滅
  斟灌 紀城古之紀侯之國姜姓也今廢城在縣南劇南城古紀國漢書為劇縣焉今城亦在縣南
  臨朐縣南四十里舊四鄉今二鄉漢舊縣屬齊郡亦伯氏駢邑之地因朐山名縣隋開皇六年改為逢山縣屬青州取縣西逢山為名大業二年又改為臨朐 靈山晏子春秋齊大旱景公問羣臣曰卜祟在高山廣澤寡人欲祀靈山可乎晏子曰靈山以石為身以草木為毛髪天乆不雨髪將燋枯身將爇猶不欲雨乎祀之何益逢山漢志臨朐有逢山述征記逢山有石鼓齊地將
  亂人擊石鼓必鳴聞數十里 朐山在縣東七十里因山建名 破車峴在縣東南三十五里高七十丈周迴二十里道經惡之故云破車峴 都昌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東北 東陽城一名凡城左氏曰晏弱城東陽以逼萊乃齊境上邑也 朱虚故城漢為縣在今縣東六十里古城是後漢改屬北海郡孔融為黄巾賊所敗曽保此城高齊天寶七年省 故校城漢書武帝封城陽頃王子雲為侯即此地十三州志云朱虚東十三里有校亭縣 漢袚城漢縣葢在今縣九十里當北海之西南界其城並無遺址 臨原漢書武帝封菑川懿王子始昌為侯後漢省併朱虚在今縣之東即輔唐縣之北是其地
  博興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舊三鄉今四鄉漢縣屬千乗郡按十三州志云昌水其勢平故曰博昌後漢改千乗郡為樂安國博昌縣仍屬焉晉宋及魏並同高齊省仍自今縣東十二里樂陵故城移樂陵縣理于此屬樂安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樂陵縣屬青州十六年改為博昌後唐諱昌改為博興 濟水北去縣百歩又東北流入海 海浦在縣東北二百八里濟水入海之處因謂水口為海浦 泲周禮謂齊川曰泲經此縣界 貝丘縣聚左氏謂齊侯田于貝邱在今縣南 樂安故城漢樂安國故城今縣東南 蒲姑城齊之舊都殷末有蒲姑氏國此地周初作亂成王滅之
  干乗縣東北十八里舊七鄉今三鄉漢舊縣屬千乗郡有鐵官後漢和帝永元七年改干乗郡為樂安國縣仍屬焉隋廢郡屬青州仍移縣于今所即漢廣饒縣地唐武徳二年于此置乗州八年州廢縣仍舊屬青州 青丘齊景公有馬千駟田于青丘是此也 栢寢臺韓子曰景公與晏子遊于少海栢寢之臺而望其國曰美哉堂堂乎後代將孰有此晏子曰其田氏乎公曰寡人之國而田氏有之奈何對曰君欲奪之則近賢逺不肖賑窮恤孤雖十田氏其如君何 淄水南去縣二十八里
  濰州
  濰州理北海郡本青州北海縣也隋開皇十六年于縣置濰州大業八年因賊陷俱廢唐武徳二年又于縣置濰州領北海漣水平夀華池城都下宻東陽寒水訾亭濰水汶陽膠東營丘華苑昌安都昌城平等十七縣六年惟留北海營丘下宻三縣餘十四縣並廢八年廢濰州仍省營丘下宻二縣以北海屬青州皇朝建隆三年建為北海軍至乾徳三年改為濰州復舊名也
  今領縣三
  北海 昌邑 昌樂
  州境
  東西一百九十一里 南北一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一千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 東至萊州膠水縣一百六十六里 西至夀光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宻州輔唐縣七十三里北至海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宻州高宻縣界七十五里 西北至夀光縣九十四里 東北至萊州掖縣界二百二十里
  
  皇朝管户主一萬一千二百八十八客一萬三百一十五風俗
  與青州同
  土産
  舊貢仙紋綾 今貢紵絲素絁 樂氏棗 絹 綿
  北海縣舊九鄉今五鄉本漢平夀縣地屬北海郡後漢為北海國在此北齊置北海郡皆此地隋開皇三年罷郡置下宻縣于廢郡城中屬青州十六年又于此置濰州取界内濰水為名大業二年州廢改下宻縣為北海縣 節女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郡國志云北海縣節女當齊湣王伐楚蘇渾死焉有五女終身不嫁呼父魂塟于此山因名 阜山按齊記云此山是地肺可以免三災 溉源山在州東南六十里山形如塔舊名塔山地里志云覆甑山溉水所出水經云溉水出塔山是山有二名天寳六年勅改為溉源山 霹𩆝山在縣南五十八里古老相傳其山曽出霹𩆝鐵本號鐵山天寶六載勅改為霹𩆝山 小几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形曲如几形又臨朐縣有几山此山似之故曰小几山 海水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禹貢海岱惟青州今按海東接萊州西抵夀光縣界 濰水南去縣五十五里即禹貢之濰淄二水地理志濰水出瑯琊郡箕縣北至都昌入海昔韓信與龍且戰于水上信以萬餘囊沙壅水上流明日夾水戰龍且泛水信遂斬龍且破楚兵二十萬即此水也西有韓信祠今存 膠水在州東八十六里漢書云□縣東膠水所出齊記云膠水出瑯琊五弩山圖經云水色如膠北流三百里入海 汶水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沂水縣小泰山入縣界合濰水入海漢書云瑯琊朱虚縣東泰山汶水所出經云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即此也 廢平夀縣在州西南三十里左傳注云平夀縣者商周故號後魏皇興三年置以舊號為縣名北齊天保七年廢隋義寧二年復置武徳四年廢廢西下宻縣隋于此置州大業二年廢州縣并入北海
  縣 廢東下宻縣在州東四十五里隋開皇七年分下宻縣東界為膠東縣屬北海郡唐武徳九年廢 廢膠東縣在州東南八十里後魏皇興三年封北齊天保七年廢 廢桑犢縣在州東南三十里漢書云北海桑犢縣即此 公孫𢎞墳在州西二十里高二丈三尺漢書云公孫𢎞菑州薛人也為丞相封平津侯塟於此塚後有泉號曰補生泉 徐幹墳在州東五十一里俗呼為愽士冢魏志云徐幹北海劇人卒𦵏于此 寒亭在州東二十三里左傳云寒浞伯明氏之後杜預云寒國北海平夀縣東寒亭也此即寒浞本國伯明氏之所立也斟亭左傳云寒浞使子澆滅斟灌及斟尋氏杜注云北海平夀縣東南有斟亭也漢書斟屬北海班固以為故國禹後也其亭在州東南五十里此亭近斟故曰斟亭鄭公鄉鄭公康成北海郡高宻人也北海相孔融謂
  其所居鄉為鄭公鄉門為通徳門
  昌邑縣東六十里無鄉管三里古稱都昌地則齊七十二城之一也漢更昌邑縣魏晉因之後廢 霍侯山在縣南四十里漢書霍光為博陸侯封在北海其山本名陸山天寶六年敕改為霍侯山 子騫阜在縣西北十里上有閔子騫廟 伯牛阜在縣西北十二里 子游池在縣東南十五里 訾城在縣西北十五里春秋齊師遷紀郱鄑郚杜注云北海郡都昌縣西有訾城俗為瓦城 都昌故城齊頃公封逢丑父食采之邑春秋云齊景公封晏子以都昌辭而不受即此城也漢魏晉為縣屬北海郡後廢今為昌邑縣 逢丑父墳在縣南五里
  昌樂縣西五十五里無鄉管三里本夏邑商以前故國太公所封之處隋開皇六年于營丘故城置營丘縣屬濰州大業八年因賊陷俱廢唐武徳二年又于北海縣置濰州復立營丘縣至九年州縣又廢皇朝析夀光縣長夀鄉營丘故縣置安仁縣尋改為昌樂縣 方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晏謨齊記云劇城東南有方山逺望正方 西丹水在西北五十七里源出臨朐縣凡山入縣界溉田 東丹水在縣西六十里合西丹水 廢劇縣在縣西五十五里地理志云劇故紀地也漢置劇于紀城後漢為縣屬北海郡爾雅云道開七逵謂之劇郭璞注云北海劇城内高九尺地理志云劇縣昔紀侯所築 叢角山在州東五十里山有三峰岌如叢角 古營丘城太公所封之處隋開皇六年于故城置縣屬濰州唐武徳二年邑人汲嗣因賊率黎庶守之權置紀州四年廢置營丘縣九年縣廢









  太平寰宇記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九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九
  淄州
  淄州淄川郡今理淄川縣禹貢青州之域星分危宿十四度周之九州為幽州之境職方氏幽州其浸淄時州葢取淄水為名也春秋及戰國時屬齊秦置三十六郡為齊郡之地在漢為濟南郡之般陽縣屬濟南樂安二國尋又置臨淄國于此其城迄今一名臨淄城一名齊城晉屬樂安國宋元嘉五年于此置清河郡以貝丘屬齊郡開皇十六年于今理改置淄州大業二年廢淄州三年屬齊州又改為齊郡隋亂陷于寇賊唐武徳元年重置淄州領淄川長白萊蕪三縣六年廢長白萊蕪二縣八年又以廢淄州之長山高苑蒲臺三縣來屬天寶元年為淄川郡乾元元年復為淄州景龍元年分高苑置濟陽縣又併入高苑又割蒲臺𨽻之
  元領縣五 今四
  淄川 長山 高苑 鄒平
  一縣廢
  濟陽入高苑
  州境
  東西一百二十五里 南北一百八十二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八百四十五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二百四十里 西南至長安三千二十五里 東至青州一百二十里 南至兖州三百七十里 西至徐州二百里 北渡河至棣州二百一十里 東南至沂州五百二十里 西北至齊州五百二十里 東北至青州一百里
  
  唐開元户四萬二千七百三十七皇朝户主一萬一千二百八十二客一萬八千七百七十
  風俗
  與青州同
  姓氏元無
  人物元無
  土産
  貢防風 長理石 出絁絹 麻布 賦綿 絹米 粟
  淄川縣舊十七鄉今五鄉本漢般陽縣也屬濟南郡在般水之陽故名後漢屬齊國晉省宋元嘉五年于此置貝丘縣屬清河郡髙齊廢郡縣屬齊州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淄州貝丘縣屬焉十八年改貝丘為淄川縣大業二年廢淄州縣屬齊州唐武徳元年重置淄州縣仍𨽻之 原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地理志曰原山淄水之所出也 商山在縣北七十里有鐵鑛古今鑄焉亦出磁石 籠水古名孝水地輿志曰齊有孝婦顔文姜事姑孝養逺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靈泉生于室内文姜常以絹籠葢之姑怪其須水即得非意相供值姜不在私入姜室去籠觀之水即噴湧壊其居宅故俗亦呼為籠水今按水自發源去縣五十里始流經州西去城一百五十歩有般水注之又流入長山縣界 般水亦名左阜水源出縣東南龍山般陽縣在般水之陽謂此水也今按般水發源去縣二十里經縣理南去一百二十歩又西北流入籠水 州理城本漢般陽縣城也道書福地記云般陽山自生茶可食按此縣界無般陽山當謂般陽縣界有此山也 黌山在縣東北十里三齊略記云鄭𤣥刋註詩書日棲遲于此山上有古井不竭獨生細草葉形似薤俗謂鄭公書帶草 康浪水即𡩋戚叩角歌之處 淄水源出縣東南原山禹貢濰淄其道鄭注淄水出泰山萊蕪縣淮南子謂之水出沿山葢原山别名又田己對齊王曰臣侍妾皆謂臣美及臣鑒淄水方知自醜 萊蕪故城按縣昔齊靈公滅萊萊人播流于此地邑落荒蕪故以萊蕪為稱漢屬太山郡後漢范史雲為萊蕪長清儉守節百姓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雲釜中生魚范萊蕪謂此邑也 故反蹤城齊記云齊景公失馬尋踪遂失於此故有反蹤城又按輿地志云魏明帝景初三年以遼東新沓縣吏民渡海來去遂于此地置新沓縣以居之屬齊郡 逢陵故城在縣 四十里左傳曰齊大夫逢丑父與君易位為晉師所獲晉人捨之齊頃公獲免俗傳此即丑父之城淳于髠墓在縣東六十七里史記曰齊宣王好士髠等談説之士七千餘人並食上大夫禄髠滑稽多智時人號曰炙輠髠死諸弟子三千人為縗絰
  長山縣西北六十二里舊十八鄉今十九鄉本漢於陵縣地也按漢於陵縣在今縣理南二十五里於陵故城是也自漢至晉恒為於陵縣地不改宋武帝于此僑立廣川郡又于郡理僑立武强縣高齊天保七年改廣川郡為平原郡開皇三年廢平原郡乃移武强縣入廢城中屬冀州十六年分置淄州復以武强為長山縣取今縣西南三十五里長白山為名屬淄州大業二年廢淄州縣𨽻齊州武徳元年置鄒州縣又屬焉八年廢鄒州依舊屬淄州 長白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按顧野王輿地志云齊城西南北五十里有長白山陳仲子夫妻所隠處 濟水西自齊州章丘縣界流入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縣理城即宋廣川郡理也 於陵故城在縣南二十五里漢於陵縣城也屬濟南郡水經注曰陳仲子齊國人兄禄萬鍾仲子非而不食避兄離母家于於陵即此地也 高苑故城在縣北二十四里齊高苑縣也濟南故城古郡城在今縣西北 芹溝郡國記云古
  芹溝水即百脈水亦曰合流水
  高苑縣北百一十里舊十四鄉今二鄉按漢地理志高苑縣屬千乗郡後漢屬樂安國宋為高苑縣别于今縣理西二里漢狄故城置樂安縣屬渤海郡改屬長樂郡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青州十六年𨽻淄州十八年改為㑹城縣大業三年改為高苑縣取縣東南高苑故城為名隋末陷賊唐武徳元年置鄒州八年廢鄒州縣屬淄州按縣兼有漢千乗國地 濟水西南自鄒平縣界流入經縣北七十歩 被陽故城在縣西南八十歩本漢舊縣也侯國屬千乗郡高齊自漢狄故城移長樂縣理于此 南千乗故城在縣北二十五里漢千乗郡高帝置領縣十五屬青州後漢和帝更名樂安郡領縣九宋于此置樂安郡隋開皇三年移千乗縣于廣饒城屬青州今青州縣理是也 廢濟陽縣唐景龍元年析高苑置以在濟水之北故名縣尋廢還高苑在州北九十四里也
  鄒平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舊十二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屬濟南郡後漢及晉並不改永嘉之亂其縣遂廢後魏地屬臨濟縣按臨濟縣在今高苑縣界漢狄故城是也高齊天保七年自今長山縣界濟南故城移平原縣于今理東南三十五里漢梁鄒故城地屬焉𨽻廣川郡周不改隋開皇三年自梁鄒城移平原縣入鄒平城屬齊州今理是也十六年改屬淄州十八年改平原縣為鄒平縣復漢舊名也大業二年罷淄州縣屬齊郡唐武徳元年屬鄒州八年州廢𨽻屬譚州貞觀元年譚州廢𨽻淄州 黄河西北自齊州臨濟縣東流入經縣西北去縣八十里 濟水西自齊州臨濟縣界流入南去縣三十五里又北入高苑縣界 鄒平故城俗名趙臺城在縣西南十五里唐武徳二年築置鄒平縣八年移于今理
  齊州
  齊州濟南郡今理厯城縣亦兖州之域星分危宿一度春秋屬齊所謂晉平公伐齊戰于厯下因山以名地秦屬齊郡漢韓信伐齊至厯下即此也文帝分齊郡立濟南國今州即濟南國之厯城縣理所景帝三年為濟南郡理東平陵屬青州晉永嘉末自東平陵城移于厯城今州也後為石勒所㨿慕容氏亦有其地義熈五年劉裕平之宋元嘉九年割青州青西部于此僑立冀州後魏改為齊州兼置濟南郡葢齊之故城因以為名隋開皇三年廢郡復為州煬帝初為齊郡唐武徳元年改為齊州領厯城山荏祝阿源陽臨邑五縣二年置總管府管齊鄒萊泰譚淄濟六州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觀元年廢都督府及譚州仍省源陽縣又以廢譚州平陵臨濟亭山章丘四縣來屬七年又置都督府管齊青淄萊宻五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淄郡五載改為濟南郡乾元二年復為齊州元和十五年平盧奏所管五州共二十九縣内四縣户口凋耗計其本縣税錢自供官吏不足今請權冝并省豐齊山荏二縣入長清縣全節縣入厯城縣亭山縣入章丘縣
  元領縣十 今六
  厯城 臨邑 臨濟 章丘 禹城 長清
  四縣廢
  全節併入厯城 山荏 豐齊均併入長清 亭山併入章丘
  州境
  東西二百七十五里 南北二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九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二百四十五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一百八十里 東至淄州二百里 正南微西至兖州三百三十四里 西渡河至博州二百九十七里 北至徳州二百四十里又北渡河至棣州三百五十三里 東南至兖州
  四百四十五里 又東南至鄆州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徳州二百四十二里 東北至棣州二百四十里
  
  唐開元户四萬九千一百五十七皇朝户主一萬二千八百三客一萬九千三百一十五
  風俗
  同青州
  按十三州記云濟南教子倡優歌舞骨騰肉飛傾絶人目俗言齊倡葢由此也
  姓氏
  濟陰郡四姓 苗 董 卞 㕁
  人物
  前漢終軍 伏生 鄒陽齊人 後漢牟長 左思齊臨淄人作三都賦張華見而嘆曰班張之流也又陸機欲作棄筆不能加也 唐房𤣥齡臨淄人 崔融全節人 何彦全節人
  土産
  綿 絹 絲 葛 防風今貢 陽起石
  厯城縣舊一鄉今二鄉古齊厯下城對厯山之下韓信渡河破齊厯下之師即此也漢為厯城縣屬濟南國晉𨽻濟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齊州城東有故譚國城焉州理古厯下城史記晉平公伐齊戰于厯下漢書酈食其説齊王田廣罷厯下軍韓信自平原渡河襲厯下因入臨淄述征記厯城到營城三十里自城以東水瀰漫數十里南則迫山實為險固 厯山在縣南五里水經注云厯山縣南山上有舜祠下有泉穴 廟山在縣東南十里按晏謨三齊記云縣東南山後人思舜之徳置廟于此 華不注山在縣東北十五里按春秋魯成公二年魯季孫行父帥師㑹晉郤克及齊頃公戰於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即此也水經注云華不注山虎牙傑立孤峯特起青崖翠發望同㸃黛又輿地志云一名金輿山 奎山在縣西南十五里按三齊記云縣西有奎山公神似猪頭戴珠殷時有道士在縣隠野火四發道士祈天即時降雨今人遇旱燒山乞雨多驗厯水在縣東門外十歩按三齊記云厯水出厯祠下
  泉源競發與濼水同入鵲山湖 孝感水在縣北門按三齊記云其水平地湧出為小渠與四望湖合流入州厯諸𪠘署西入濼水耆老傳云西有孝子事母取水遠感此泉湧出故名孝水天寶六年勅改為孝感水 濼水在縣西南二百歩春秋桓十八年公㑹齊侯于濼杜預注云在齊州厯城縣西南水經注云俗謂娥英水泉源有舜妃娥皇女英廟又謂之羅姜祠 麻水水經注湖水引瀆上承東城厯下泉源競發其水北流經厯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 舜井在縣東一百歩舜所穿之井也 華泉左氏傳逢丑父使齊頃公下如華泉取飲又續述征記云厯山有一井無底與此泉通也 四望湖在縣西二百歩其水分流入縣城至銜中與孝感水合流入州城西出四泉合流 鮑城在縣東三十四里三齊記云鮑叔牙所食邑也 廢全節縣在故東平陵西北十五里春秋時譚國也齊桓公滅譚為齊地漢為東平陵縣地理志云即今縣東南平陵城是也十六年封悼惠王子辟光為濟南王平陵即此也宋省東字後魏又加東字後周省隋末土人李蒲率鄉人據堡贍以家財唐武徳二年蒲以城歸因于堡置譚州及平陵縣以蒲州為總管貞觀元年州廢縣屬齊州至十七年廢平陵章丘亭山厯城等縣又以都督齊王據兖州土人李君求據縣不從縣人房繼伯等抗表聞奏太宗勅曰齊州平陵縣百姓爰自隋末以至于今常懐忠誠不從寇亂宜加優奬以旌義烈其縣可依舊置乃改以全節為名其後廢入厯城 臺城在縣北一十三里按漢書平臺濟南縣也漢高祖封功臣戴野為臺侯又三齊記云高唐縣西南四十里有臺其間空廢至魏孝昌三年馬八珍移郡入焉高齊天保七年改為濟南郡還入厯城縣其城廢 營城在縣西二十七里按漢書云本始元年趙充國以定䇿封營平侯濟南邑也又三齊記云厯城縣東四十里有營城又地理志云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營城縣大業二年省唐武徳二年置營城縣屬譚州八年省入平陵縣其城在平陵 平陵城在縣東十五里按三齊記高唐縣西南三十里有平陵城殷帝乙所都也東平陵縣屬濟南郡宋改為平陵縣十三郡志云本東陵後改為平陵 譚城在縣東南一十五里按春秋莊公十年齊師滅譚譚子奔莒杜預注云譚國在濟南平陵西南水經注云武原水北逕譚城又北逕平陵縣故城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陵國也 巨合城在縣東南三十三里水經注云巨合水南出雞山西北逕巨合故城西耿弇之討張歩守巨里即此城也禹城縣西北八十三里舊一鄉今十鄉本春秋齊邑謂祝柯猶東阿也古祝國黄帝之後按古東阿齊為柯漢為祝阿縣屬平原郡 平原郡故城在今豐齊縣東北二里宋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齊州唐天寶元年改為禹城縣以縣西南三十里有廢禹息故城為名在今州西北八十五里乾元二年逆黨史思明侵河南守將李鍚于長清縣界邊家口決大河東至縣因而淪溺今理遷善村 漯水竹書穆天子傳曰丁卯天子東征釣于漯水以祭淑人己巳天子東征食馬于漯水之上 野井亭郡國志云即齊侯唁公于野井 晏嬰城城内有井水合膠入藥方 阿陽故城漢縣在廢禹城縣西北五十里阿陽故城是也後漢省其城隋開皇初有人于城側掘古冢得石阿陽令李君之墓 龍頟在廢禹城縣東南二十五里有龍頟城漢縣後漢省周宣帝時祝阿縣曽理於此 齊河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從長清縣東北界分流入廢豐齊縣界 黄河在縣南七十里上從長清縣來東北入臨邑縣 古高唐城在縣南五十里春秋襄公十九年齊夙沙衛奔高唐以叛杜預云高唐在祝阿縣西北此則古為齊邑也漢書地理志平原郡有高唐則漢縣也即齊威王使盼子治高唐之地闞駰十三州記以為漢古縣在平原郡南五十里宋置高唐縣 瑗城在縣南一百里按春秋魯哀公十年晉趙鞅伐齊取犁及轅杜預云犁一名隰轅即瑗地濟南郡禹城縣西瑗地也漢書地理志云平原郡有瑗縣後改為東順縣此乃王莽之東順亭也 阿陽城在縣南七里地理記云平原郡有阿陽縣漢為侯國其城先屬平原郡漢魏以下却改為阿陽縣 高唐亭城在縣南一百里按魏時地理志云禹城有高唐亭按地志云禹古城在山荏縣北後魏移於濟北此城是也 黄城在縣南一百里詩云衛懿公為狄人所滅東徙渡河野處漕邑春秋閔公二年冬及狄人戰于熒澤而敗宋桓公迎衛之遺民渡河立戴公齊桓公攘戎狄而封之就在河東即漕邑也 源陽城在縣南一百里隋末䘮亂縣令桓孝才立堡於家側率宗親共守不屬諸賊唐武徳初大使崔同就築城奏授孝才為縣令城在源陽河側因以為名武徳六年廢 廢禹城在縣南八十里乾元二年史思明作亂侵凌縣界義營防遏將軍李銑引師南奔遂決黄河水隔師因此河水散流漂沒城邑百姓流散其城遂廢
  臨邑縣北五十里舊一鄉今五鄉本漢舊縣屬東郡晉屬濟北國宋武帝孝建二年立東魏郡理臺城以臨邑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齊州唐武徳二年屬譚州貞觀元年譚州廢縣還齊州 隰陰縣漢縣今廢城在縣西十里一謂犂丘宋武帝平廣固遂移理于今臨邑縣西北五十里北隰陰城今縣有北故城漢城亦謂之南隰陰城 古黄河在縣南二十里上從禹城經縣下入臨濟縣界 蓍城在縣東南五十里古老相傳地生神蓍草每年貢四十九莖
  章丘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二鄉今三鄉本漢陽丘縣地屬南郡按古高唐即春秋時齊邑在廢禹城縣西四十里高唐城史記所謂齊威王使盼子守高唐趙人不敢東漁于河即此城是也高齊天保七年移高唐于此即古黄巾城也隋開皇十八年以愽州亦有高唐縣改此為章丘縣因縣東南章丘為名唐武徳二年屬譚州貞觀元年廢州以縣𨽻齊州 章丘爾雅曰上正曰章丘齊為邑即𡩋戚食邑于此 女郎山郡國志云山有祠焉齊記曰章侯有三女溺死塟於此 長白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高十五里按晏謨齊地記於陵西三里有陳仲子舊隠處述征記曰長白山雲雨長白西南有大湖山並有石室又有漆盤俗謂之堯時物 龍盤山在縣南二十八里按晏謨齊地記殷末周初有神龍濳于此山遂以為名兩縣中分南屬全節北屬章丘上有神迹皇覽云是姜嫄所履處伏琛齊記宋濟南太守蕭承之立祠于山上承之妻亦學履産齊帝也 鷄山在縣西十里按晏謨齊地記衛國縣南有鷄山人云昔有神鷄晨鳴于此有人候之獲一石潔白如玉因以為名百脉水在縣北十歩濶三丈按晏謨齊記云源出亭山縣東界水源方百歩百水之脈俱各流因以名西北入縣界屈曲六十里入濟 楊緒水一名獺河在縣東十里濶一丈按水經注楊緒水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逕土鼓城東又西北逕章丘城又逕𡩋戚城西北入於濟水 陽丘城在縣東南十里按前漢書地理志齊有陽丘縣文帝封齊悼惠王子安為陽丘侯今城南有陽丘故以名 𡩋戚城在縣東北三十里酈道元水經注楊緒水逕𡩋戚城西又漢孝武皇帝元朔三年封魯共王子恬為寧陽侯食濟南邑即此是也 樂盤山在縣南二十七里齊記云縣有樂盤城即平陵王與章丘侯餞送因名 東陵山在縣南二十八里盜跖死處陵南有盜跖墓高一丈 陽貨墓在縣西北一十里高一丈按春秋陽貨季氏家臣定公九年自魯奔齊晉適趙不詳死所不知墓因何在此 平陵王墓在縣東北二里高三丈按漢書文帝十六年封齊悼惠王子為齊孝王景帝三年孝王與呉楚反自殺塟于此墓在危山之頂鄒衍墓在縣東一十里高一丈 臨淄定公墓在縣
  西三十里高三丈在趙山之陽公姓房隋故司𨽻刺史唐徐泗江淮浙五州刺史追封臨淄公諡曰定即故司空梁公父也有碑庶子安平公文率更令歐陽公書廢亭山縣在州東南九十里漢平陵縣地宋元嘉五年于此置衛國縣屬頓丘郡隋開皇六年改為亭山縣屬齊州唐元和十五年以户口凋殘併入章丘
  長清縣東南八十里舊一鄉今三鄉本漢盧縣地後魏孝明帝孝昌二年自山荏故城移東太原郡于此開皇五年于此置鎮十四年廢置長清縣屬齊州因清水以為名六年割𨽻濟州唐貞觀十七年廢濟州以縣入齊州元和十五年併山荏縣入焉 清水西南去縣十五里自平陰縣界流入水經注云盟津河别流十里與清水合謂此也 石窌在盧城之東去縣三十五里左氏傳齊晉戰于鞌齊師敗績齊侯自徐闗入見女子曰君免乎曰免鋭司徒免乎曰免既而問之鋭司徒之女辟司徒之妻齊侯以其有禮賜之石窌也 黄河北去縣五十里 濟水北去縣八十里其山頂上有長城北屬長清縣南接魯郡 隔馬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按春秋魯襄公十八年晉師伐齊齊侯禦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里齊師懼夜遁夙沙衛連大車以塞隧而殿殖綽郭最曰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子姑先乎乃代之殿衛怨二子遂殺馬于隘以塞道欲使晉師得之即此後人呼為隔馬山 四口闗在縣西南五十里後魏置唐武徳九年廢 湄溝泊在縣西南五十里東南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水族于此生數州人取給 廢荏縣在縣東四十里漢之舊縣也屬太山郡隋廢唐武徳九年復置在州西三十六里又魏志黄龍見于此荏即漢之荏縣也天寶元年八月改為豐齊縣元和十五年廢入長清縣 壬水東南自厯城縣流入 祝阿縣故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按春秋魯襄公十九年春正月諸侯同盟于祝柯即此也 盧城在縣南五十里内有隔城春秋魯隠公三年冬齊鄭盟于石門尋盧之盟杜氏云盧盟在春秋前莫知年代盧即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是也故濟北縣城在縣西三十里耆老相傳云移于今縣
  改為長清 廢豐齊縣城在縣東北四十里唐憲宗元和十五年𨽻入當縣 燕昭王墓在縣南一十五里按史記六國年表云燕昭王三十年卒時不言塟處今稱墓於此又按春秋後語云燕昭王使樂毅伐齊下七十城唯即墨與莒未拔齊用田單計燕敗恐是齊君之墓後人誤傳也 趙盾墓在縣東北六十五里按趙世家云盾景公五年薨諡曰宣塟于此 班超墓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按後漢列傳班超字仲升本平陵人也立功西域封定逺侯居邊塞三十一嵗因其妺上書願生入玉門闗乃得還卒塟此
  臨濟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二鄉今二鄉本漢營縣地屬濟南郡按晉太康地志云管叔後又封于此城齊滅管故其子孫仕齊唐武徳元年于此立鄒州後廢州為臨濟縣 朝陽城漢縣名也應劭云在朝水之陽今縣東四十里 故樂安城在縣東北八十里漢書地理志注云更千乗郡為樂安國即此是也 馬融冢在縣南一里一百七十歩融為郡太守卒塟于此 酈商冢在縣西南一百七十歩又云是終軍冢也 赫胥氏墓在縣東故朝陽城内一里 伏生冢在縣朝陽城東五里按尚書序濟南伏生按地理志濟南郡即此是也















  太平寰宇記卷十九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二十
  登州
  登州文登郡今理蓬萊縣禹貢青州之域古萊子之國春秋齊侯滅萊至漢為東萊郡漢武帝封齊孝王子渫為牟平侯此即渫之邑也按牟平在今蓬萊縣東南九十里牟平故城是也後魏武定元年分東萊縣于黄縣東一百歩中郎故城置東牟郡高齊天保七年廢東牟郡自今昌陽縣東五十三里長廣故城移長廣郡理中郎城隋開皇三年改為牟州大業三年為郡廢州唐武徳四年又置州後因文登縣人不從賊黨遂于縣理置登州貞觀元年牟州及牟平縣登州俱廢麟徳二年析文登縣地于東牟故城置牟平縣如意元年又于牟平縣置登州領文登牟平黄三縣神龍三年自牟平徙登州于蓬萊鎮南一里析黄縣置蓬萊縣于州理即今登州所理也天寶元年為東牟郡乾元元年復為登州
  元領縣四
  蓬萊 文登 黄縣 牟平
  州境
  東西四百九十五里 南北一百六十三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九百五十里 西南至西京二千三百七十里 西南至長安三千里 東至文登縣界大海四百九十里 南至萊州昌陽縣二百一十里 西至大海四里當中國往新羅渤海大路北至大海三里 東南至海州四百六十里 西南至萊州四百里 正北㣲東至海北岸都里鎮五百三十里
  
  唐開元户二萬二百九十八皇朝户主一萬五千四百五十六客一萬七千四百五十八
  風俗
  與青州同
  人物
  

  土産
  文蛤 牛黄已上舊貢 水䓗席今貢 紗布
  蓬萊縣依舊五鄉本漢黄縣地屬東萊郡昔漢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在黄縣東北五十里唐貞觀八年于此置蓬萊鎮神龍三年析黄縣置蓬萊縣在鎮南一里即今登州所理是也 羽山在縣南十五里尚書云殛鯀于羽山孔安國注云其山在東齊海中即此也 九目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按晏謨齊記云山有九竅因名 沙門島在縣北海中五十里 之罘水在縣南一十五里源出羽山與石門水合流入海鯀城在縣南六十里古老相傳云是魏將田預領兵禦
  呉將周賀築之葢近殛鯀之地因名 烏湖戍在縣北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烏湖島上唐太宗貞觀二十年為伐東夷當要路遂置為鎮至永徽元年廢 大謝戍在縣北海中三十里周𮞉一百二十二歩亦唐太宗征高麗時與烏湖戍同時置 鹹泉池其泉鹹百姓取之為鹽 牟平故城漢為縣理于此在縣東南九十里故城是也高齊天寶七年移于今黄縣東七十三里馬嶺山南置隋廢唐武徳三年又置貞觀元年又廢
  文登縣東南二百八十里舊十二鄉今五鄉本漢牟平縣在今黄縣東一百三十里牟平故城是也本屬東萊郡自漢迄魏皆為牟平縣地高齊後主天統四年分牟平置文登縣屬長廣郡取縣界文登山為名隋開皇三年廢長廣郡文登縣屬萊州唐武徳四年于此置登州領文登觀陽二縣六年以觀陽屬牟州又置清陽廓定二縣屬登州貞觀元年廢登州又廢清陽廓定二縣入文登縣神龍三年徙登州于蓬萊鎮文登縣又𨽻焉之罘山在縣西北百九十里史記曰秦始皇二十九年登之罘刋石勒功三十七年又自瑯琊使徐福採藥福言常苦大魚為患于是連舟下海登之罘山射巨魚還自平原郊祀志曰齊有八祠之罘山為陽主武帝太始三年幸瑯琊禮日成山登之罘山稱萬嵗子虚賦曰射乎之罘是也其山在海中山東南海水中有壘石俗傳云武帝造橋有兩石銘仍在山高九里周迴五十里召石山在縣東八十五里三齊略記云秦始皇造石橋渡海觀日出處有神人召石下城陽一十山石遣東下岌岌相隨如行狀石去不駛神人鞭之皆見血今驗召石山之下其石有色盡赤焉 鐵官山在縣西百四十里按此山去牟平城百里銅鐵之處猶存漢置鐵官石橋海神在縣南六十里縣北百里縣東百八十里三面俱至于海縣東北海中有秦始皇石橋伏琛齊記曰始皇造橋欲渡海觀日出處海神為驅石𥪡柱始皇感其惠通敬于神求與相見神曰我醜莫圖我形當與帝㑹始皇從石橋入海四十里與神相見帝左右有巧者濳以足畫神形神怒曰帝負約可速去始皇轉罵之前脚猶立後脚隨崩僅得登岸今驗成山東入海道可廣二千歩時有𥪡石往往相望似橋柱狀海中又有石橋柱二所乍出乍沒俗云漢武帝所作也 東牟故城在縣西北一十里東漢牟縣地也屬東萊郡有鐵官鹽官高后六年封齊悼惠五子與俱為侯至宋省 道路西北自黄縣界更經烏趣石阜二山之間又東經縣理東達于海海東諸國朝貢必由此道 文登山在縣東二里古老相傳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論功頌徳因名 鵂鶹山在縣東南二十里此常山有鵂鶹棲止石門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山有二石聳立高二丈東
  南相去一丈望之如門 五壘山在縣南五十里其山南北成形入海如壘焉 白鹿山在縣北四十里唐神龍三年白鹿復見刺史畢元愷入進 雞鳴島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晏謨齊記云不夜城北有雞鳴島 昌陽湯在縣西南四十里周迴十二歩南流入黒水此縣都有溫湯七所 秦宫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傳云秦始皇所造東南兩面臨海南有七井水 望海臺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傳云秦始皇在成山壘石造此臺望海伏琛齊記云始皇欲渡海立此石標之為記 成山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行郡縣上泰山乃立渤海以東過黄腄窮成山郊祀志齊八祠成山為日主 斥山爾雅東北之美有斥山之文皮焉 昌山按宋永初山川記云昌陽縣有昌水郡國志云昌陽縣有巨神島有祠能行雲雨崔琰避黄巾賊于此山 不夜城即春秋時萊子所置邑以日出于東故以不夜為名漢縣屬東萊在今縣東北八十里有不夜故城有成山祠莽曰夙夜後漢省併昌陽故城東北五十一里有雞鳴島即海也 育犂城漢立縣後漢省併入牟平按漢志注云東萊腄縣有之罘山祠并丹水所出東北入海是也葢在今縣西七十里清陽水側近與海畔之罘山相對 海牛島郡國志云不夜城北有海牛島無角紫色足似龜長丈餘尾若鮕魚性捷疾見人則飛赴水皮堪弓鞬脂可燃燈 海驢島島上多海驢常以八九月于此島乳産皮毛可長二分其皮水不能潤可以禦雨時有獲者可貴
  黄縣西南五十三里舊十七鄉今三鄉古萊子國都于此漢縣屬萊郡莽曰意母故城在今縣東南二十五里故黄城是也高齊天寶七年移于今理唐武徳四年屬牟州神龍三年置登州黄縣割屬焉按漢書曰秦欲伐匈奴運糧使天下飛芻輓粟起于黄腄瑯琊負海之郡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黄即今黄縣腄即今文登縣漢並屬東萊即北河朔方已北六斛四升曰鍾計道路所費凢用百九十二斛乃致一石 故黄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古萊子之國春秋傳云齊侯滅萊杜預注云今東萊黄縣是也 大入故城在縣東北二十里司馬宣王伐遼東造此城運糧船從此入今新羅百濟徃還常由於此 蓬萊鎮在縣東北五十里 海瀆祠在縣北二十四里大入城上 萊山封禪書云齊之八祠萊山為月主一云萊陰山多仙聖所居 九目山連接縣界蹲狗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上有石如蹲狗伏氏記
  云山極靈劉寵㣲時途由此石犬吠之後為太尉 大海在縣北三里又縣西至海四里當中國往新羅渤海大路由此 故徐鄉城漢縣成帝封膠帝共王子炔為侯後漢省其城即今邑縣界已失其故城遺址 惤漢縣在今縣西南二十五里有惤故城存即高齊天寶七年省入黄 中郎城郡國志云石勒遣中郎將石同築此城以防海故曰中郎城 士鄉城後漢書云齊有士鄉越有君子里謂此
  牟平縣東二百里舊十鄉今三鄉本漢縣也屬東萊郡有鐵官鹽官王子侯表曰齊孝王子渫為牟平侯後漢屬郡不改晉屬東萊國在牟山之陽其地夷坦故曰牟平高齊天保七年自牟平故城移縣于今黄縣東北七十三里改屬長廣郡隋開皇三年改長廣郡為牟州牟平縣仍屬焉大業二年廢牟州屬萊州唐武徳四年又于中郎城置牟州牟平縣屬貞觀元年州縣俱廢麟徳二年析文登縣于此重置牟平縣屬登州 盧山在縣東十八里北與東牟縣峴山相連峴山上正北至海一百里有望海臺 峴山在縣東北二十里與盧山相連上有東牟侯祠按晏謨齊記云盧山東北有東牟大峴山 繫馬山在縣東四十里古老相傳秦始皇遊此山攬草繫馬至今山中草春生並皆垂屈若人繫結之狀俗云繫馬础 大崑崙山在縣東南四十里按仙經云姑餘山因麻姑曽于此山修道上升有餘址尚在因以為名後代以姑餘崑崙聲相𩔖而俗名又有小崑崙相連 兩欹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其山兩峯欹側相背為名
  萊州
  萊州東萊郡今理掖縣禹貢青州之域禹貢曰嵎夷既略萊夷作牧注云夷嵎地名用功少曰畧萊夷可放牧也即萊子之國左傳曰齊侯伐萊萊人使正輿子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尺齊師乃還後齊復入萊共公浮柔奔棠晏弱圍棠滅之遷萊于郳在國之東故曰東萊按古萊子國在今黄縣東南二十里黄城是也周之九州又為幽州之境職方氏幽州其澤藪曰貕養按貕養澤在今長陽縣界史記曰周武王封太公于營邱萊侯聞之遂與太公爭營然則萊為殷時諸侯也秦置三十六郡為齊郡漢高帝四年韓信虜齊王廣分齊郡因置東萊郡領縣十七理掖縣屬青州後漢移理黄縣魏不改晉武帝太康四年徙遼東王㽔為東萊王郡復理掖宋時郡改理曲成後魏初亦然及皇興四年分青州置光州取界内光水為名領東萊郡州與郡同理掖縣高齊及後周不改隋文帝罷郡仍改光州為萊州煬帝二年罷州復為東萊郡唐武徳初為萊州天寶元年改為東萊郡乾元元年復為萊州
  元領縣四
  掖縣 萊陽 即墨 膠水
  州境
  東西一百二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一千五百四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九百二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七百六十五里 東至登州四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登州四百五十里 南至青州三百四十五里 正南㣲西至宻州三百六十二里 西至大海二十九里北至海五十里 東南至海二百五十二里
  西南至青州界一百二十九里 西北至海二十一里
  
  唐開元户二萬六千九百九十皇朝户主一萬五千五百二十三客一萬六千五百八
  風俗
  土疎水闊山高海深人性剛强志氣緩慢語聲形容大此水土之風也
  土産
  牡礪 决明 海藻 綿 絹 麻布 茯苓 牛黄貢 文蛤貢 石器貢
  人物
  李忠字仲都東萊黄人光武以為右大將軍 劉寵東萊牟平人遷㑹稽太守有善政 劉岱字公山弟繇字仲禮所謂騁騏驥于千里 太史慈東萊人北海相孔融敬之
  掖縣舊十四鄉今五鄉本漢舊縣也屬東萊郡按掖水出縣東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縣取為名後屬郡不改晉屬東萊國宋屬東萊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萊州望海臺秦始皇所造 沙邱城紂所築始皇崩處 膠東庸生宅在縣界 墜星石在縣東北七十里 海水在縣北五十二里水經注曰平故縣有土山北眺巨海杳冥無際 輪井在縣東北十里石穴下洞于泉口如車輪無雕琢之迹自然而成故號 天井能興雲雨人多祈祭 海神祠在西北十七里地理記云東萊郡有海祠謂此也 掖水在縣西南七十五里北流經土山西注于海 三山在縣北五十里海之南岸史記封禪書云八祠三山為陰主其城見在此山 萬里沙漢書郊祀志云武帝元封元年大旱禱萬里沙又封禪書云天子既出禱萬里沙還祀太山按沙長三百里據史記云在縣東北三十里夾萬嵗河兩岸是也 成山武帝太始三年幸東海作朱雁之歌拜日于成山還而下恤鰥寡又齊記云成山有牛島常以五月有海狸上島産乳逢人則化魚入水 當利故城漢志注云有鹽官在今萊州西南三十六里有當利故城高齊天寶七年廢曲城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東北六十里晉改為曲城大業二年武徳四年復六年又廢 轉附左思齊都賦曰轉附朝儛竒觀可説又晏子春秋景公謂曰吾欲遊轉附朝儛循海而南是也 燕臺在縣東北二里南燕慕容徳以東萊掖城為青州理所築 故臨朐城漢故城在郡北二十三里臨朐故城是也後漢省郡國縣道記云臨朐有海神祠今故城北去海二十里南去海神祠約五六里與漢志注同 陽樂漢縣後漢省併當利按十三州志云在當利縣東北二十里葢在今萊州西南二十里内是其地 故陽石漢縣成帝封膠東共王子度為陵石侯後漢省併當利又十三州志云當利縣東有陵石城陵為陽字之誤葢在今縣南當利故城東即其地也 盞石在縣北五十七里北臨大海有一磐石方圓三歩上有汙蹲狀名盞石古老相傳云秦始皇于此鑿盞以盛酒醢祈祭有神
  萊陽縣西南一百八十里舊十三鄉今五鄉本昌陽縣屬東萊郡置在昌水之陽故曰昌陽有鹽官後漢屬郡不改晉無昌陽縣按此前昌陽縣理在文登縣西南三十里昌陽故城是也顧野王曰晉惠帝元康八年復立昌陽縣屬長廣郡今理是也宋及後魏同高齊文宣天保七年廢長樂郡復以昌陽縣屬東萊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昌陽縣屬萊州按今縣兼有漢長廣掖縣觀陽盧縣四縣之地後唐莊宗同光元年避國諱改為萊陽縣黄銀坑在縣東一百四十里隋開皇十八年牟州刺
  史辛公義于此坑冶鑄得黄銀獻之大業末絶唐貞觀初更沙汰得之 七子山在縣東南九十三里山有八峯大峯居中七山在側俗謂之七子山若大峯七子也五龍山在縣南二十里有水五道于山中下合流穿
  入于南海俗以五龍為名 韮山在縣南二十里周迴三里多藿菜爾雅云藿山韮也 高麗山在縣西南九十里魏司馬懿討遼東于此置戍以高麗為名 廢萊陽城在縣東南二十三里隋大業中築屬東萊郡唐永徽元年水淹破 挺城在縣南七里漢書地理志挺城屬膠東國後𨽻入東萊郡 奚養澤漢書地理志云長廣縣西有奚養澤周禮職方幽州之澤藪曰貕養故長廣城亦漢縣屬瑯琊郡後漢改屬東萊郡高齊天保七年因長廣郡自膠東城入中郎城復移長廣縣于膠東城此城遂廢故城在今縣東五十里有萊王山祠貕養澤在西也
  即墨縣東南二百三十里舊八鄉今二鄉漢舊縣屬膠東國城臨墨水故曰即墨在今膠水縣東六十里田單敗燕兵之處隋文帝開皇十六年于古不期城東北二十七里置今縣所理城復古即墨為名𨽻萊州史記蘇秦云東有瑯琊即墨之饒也 天井山在縣東十三里周迴二里頂上有一井水味甘美因號天井 陰山在東南八十里上有石池深三寸旱不滅雨不漲冬夏清徹曽無滓穢也東石有馬蹄跡又有五石人廣數圍高一丈古老相傳云秦始皇幸瑯琊因至牢威山望蓬萊葢立馬于此又遣石人驅牢山不得遂立于此石人諸山往往有之 中祠山在縣東南五里漢書云不期山有太一仙人祠九所此即一也 不期山在縣東南四十五里三齊記云鄭𤣥教授于不期山下生草大如薤葉長一尺餘堅靭異常土人名曰康成書帶 女姑山在縣西南三十八里其山北舊有墓基古老相傳云此為明堂漢地理志不期太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不期城西南有七神號曰女姑即此是也 臯虞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漢書元封九年封膠東康王子建為臯虞侯子孫相承六代王莽簒位改為盈廬 田横島在縣東北百里横之衆五百餘人俱死于此島四面環海去岸二十五里可居千餘處 天室山漢書云即墨縣有天石山祠 大勞山小勞山郡國志云夫差登之得靈寶度人經齊記云太山自然高不如東海勞昔鄭康成領徒于此神仙傳曰樂子長好道遇仙人受以神勝赤散方仙人曰蛇服此藥化為龍人服此藥老成童子長服之年八十色如少女入海登勞山仙去山高十五里周八里在縣東南三十八里 海在縣東四十三里又在縣南百里 溫湯在縣東北三十里平地湧出有三穴焉風若西北來湯極熱不可入 壯武故城在縣西六十里古夷國漢壯武縣又晉封張華為壯武侯至宋省 沽水左氏云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其為人也多矣姑尤即齊界也 不期城漢縣屬瑯琊在縣西南三十七里古城是也今約周十餘里後漢改屬東萊郡晉于此置長廣郡高齊天保七年省地理志有太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皆武帝所起亦因山名 古冢郡國志云即墨城北有古冢或發之有黄牛從埏門出犯之即吼不可動也 夏侯臯墓郡國志云昔徐誕弟子夏侯臯死後有人遇臯以手巾寄信與誕視之乃棺中物也
  膠水縣東八十里舊八鄉今三鄉本漢膠東國之地按漢膠東國在今縣東南六十里即墨故城是也後漢省膠東國為縣屬北海國後魏屬北海郡高齊及周不改開皇三年罷郡屬萊州仁夀元年改為膠水縣取縣西膠水為名 即墨故城在縣東南六十里古東夷之地史記蘇秦曰齊有瑯琊即墨之饒此其處也齊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闢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湣王時燕得樂毅伐齊下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不下田單東保即墨六年田單設竒䇿破燕軍迎襄王于莒盡復齊地封單為安平君漢書漢高帝元年項羽徙齊王田布於即墨為膠東王田榮怒殺布于即墨自立為王遂併三齊之地漢膠東郡領八縣理即墨此其城也 故平度城漢縣在今縣西北六十七里平度故城後漢省有膠水經故城又北流入大海盧鄉故城漢縣故城在今縣西北五十里高齊天保
  七年併入膠東 大豁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按伏琛齊記云盧鄉城東南有豁口故曰大豁口即此也又有小豁山相連 嵖岈山在縣北三十里其山形勢嵖岈為名 明堂山在縣東北四十八里齊記云盧鄉城東三十里有明堂山與巨青山連出烏頭天雄 墨山在縣東北六十里石色如墨又有墨水出焉 金泉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其山出桔梗及防風 藥石水在縣西北五十里源出明堂山合石瀆河 膠水在縣西八十里源出宻州諸城縣東卷山按山海經云膠水縣東有故縣有膠水出焉西流經掖縣入海 定渚渠在縣南七十里西流入膠水漢書武帝征和四年正月行幸東萊臨大海三月上耕于鉅定即此 樂毅城在即墨城北史記樂毅攻田單即此城 𡩋戚冢在縣西六十里齊記云東亭西亭西北七十里有𡩋戚冢因山為墳俗呼為鳴角阜仙人臺在縣東北五十里青山下列仙傳膠公沙宿飲白鶴泉得仙常遊石臺之上即此也其臺四絶今不可渉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一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二十一
  兖州 萊蕪監
  兖州魯郡今理瑕丘縣禹貢兖州之域星分奎婁自婁五度至胃六度于辰在戌厯奎婁胃為魯之分野春秋時為魯國史記武王即位封周公子伯禽于曲阜為魯公六國時屬楚秦滅楚屬秦秦以魯為薛郡漢髙祖更立魯國以封公主又立泰山山陽二郡後漢改為任城國以泰山山陽郡地兼置兖州晉改為魯郡宋武帝平河南兖州治滑臺文帝元嘉十三年治鄒山又寄治彭城二十年省兖州三十年立兖州于瑕丘后魏宣武正始年又置南兖州于譙城孝明孝昌二年又置西兖州于定陶城北齊為任城郡隋大業二年改為魯郡唐武德五年平徐圓朗置兖州領任城瑕丘平陸龔丘曲阜鄒泗水七縣貞觀元年省曲阜其年又省東泰州以博城縣来屬八年復置曲阜十四年置都督府管兖泰沂三州十七年以廢泰州之金鄉方輿来屬長安四年置萊蕪縣天寶元年改為魯郡乾元元年復為兖州自唐末至漢並為大寧軍節度周廣順二年降為防禦州以慕容彦超叛命仍平故也
  元領縣十 今七
  瑕丘 曲阜 鄒縣 萊蕪 龔丘 乾封 泗水三縣割出
  任城入濟州 金鄉入濟州 魚臺入單州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三百一十九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六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里 東至沂州三百八十五里 南至徐三百九十六里 西至濟州一百五十里 北至齊州三百三十里 西南至單州三百二十里 東南至徐州三百四十里 東北至淄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鄆州一百八十里
  
  唐開元户六萬七千三百九十七皇朝户主一萬二百十一客八千四百八十
  風俗
  漢書云周封周公子伯禽為魯侯有聖人之敎化故孔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言近正也俗既益薄孔子憫王道將廢乃修六經以述三代之道是以其人好學尚禮義重廉恥周公遺化銷微庠序衰壊地狹人衆頗有桑麻之業無休澤之饒其俗儉嗇愛財趨商賈好訾毁多巧偽其喪葬之禮文備實寡然而好學猶愈于他俗貨殖傳云魯人俗儉嗇而丙氏尤甚富至鉅萬鄒魯以其故多去文學而趨利姓氏
  魯國郡七姓 夏 孔 唐 車 顔 粟 宰山陽郡三姓 鞏 郄 蹇
  郡五姓 胡 周 羊 曹 孫
  平昌郡三姓 管 孟 牟
  郡五姓 邵 𨽻 徐 史 錢
  人物
  春秋臧僖伯 臧文仲 展禽 梓慎 衆仲 孔子 顔囘 孟軻 前漢孔光 邴吉 史丹 韋賢 孟之後 朱雲 后漢王龔 檀敷 魏應 羊續 范式字巨卿烈士也可以託死 劉表山陽髙平人魯恭王之後 髙堂隆 王燦 晉有羊祐郄隆 唐彬 郄鑒 魏舒 宋有羊欣 孔淳之齊有檀起 后魏有羊敦 已上並魯人 梁羊
  侃泰山梁父人挽弓二十石為侍中 唐有徐洪字彦伯兖瑕丘人 郄士美髙平金鄉人與顔真卿對論應對如流
  土産
  禹貢漆絲織文 汶陽之篠可以為笙 今貢花鏡綾絹 綿 防風 紫石英 茯苓
  瑕丘縣舊十四鄉今四鄉春秋謂以邾子益来囚諸負瑕杜註云魯邑髙平郡南平縣西北有瑕丘城漢立縣屬山陽郡今𨽻兖州 洙水東北去縣二十二里 泗水東自曲阜縣界流入合洙水 淮安王神通營在瑕丘城中唐武德五年平賊徐圓朗屯兵之處 堯祠在縣東南七里洙水之西 杏壇鄉因夫子杏壇為名樊縣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西南按郡國志云卿士
  樊仲皮國也
  曲阜縣東三十里舊八鄉今三鄉春秋之魯國伯禽所都之地古炎帝之墟按郡國志云仲農氏自秦徙都于此昔大庭坡故有大庭之庫存焉漢為魯縣魏為曲阜委曲長七八里故曰曲阜 仍山在縣東二十五里髙二里 防禮記孔子母合葬于防史記孔子父叔梁紇死葬于防在魯城東 女陵山在縣北二十六里相傳云秦始皇東巡女死葬于此山因名今山頂墳陵俱存其山多美石 九山在縣南三十里其山有九峯因以為名 嶮水在縣北四十二里源出九山東南流入洙水其溪澗嶮隘左氏經云桓十二年公㑹杞侯莒子盟于曲池註云魯國文陽縣北曲水亭今在縣常流不絶地理志漢舊縣也王莽改曰汶亭 達泉溝在縣東南十里流出縣東南平澤西南流合卜沙溝共流數里同入于沂左傳莊三十二年僖叔飲酖歸及達泉一名連泉 靈光殿髙一丈在魯城内縣西南二里魯共王餘之所立 古魯城春秋之時魯國都也其城凡有十二門東有二門其北名上東門今名始明門按左傳定公八年公歛處父師成入自上東門入注云魯東城之北門也又國語臧文仲祭爰居于魯東門之外皆此門也古魯城門魯城伯禽邑也西五門第一曰鹿門即臧
  孫紇斬鹿門關以出第三曰稷門即圉人犖能投蓋于稷門按魯國志云古城凡有七門東西有三其最北者名萊門左傳哀公六年公子陽生請于南郭具千乗出萊門而告之故注云魯郭門也次南第二門名石門按論語云子路宿于石門注云魯城門外吕氏春秋云宋有桐門右師魯有石門即此門也南面有一門不詳其名北面有三門最西者名子駒門按左傳文公十一年獲長狄僑如埋其首于子駒之門注云子駒魯郭門次東二門無名 闕里在縣西南三里魯城東北出洙水百餘步 洙泗二水在縣北五里泗水東自泗水縣流入在縣與洙並流南為泗水北為洙水二水之間即夫子所居也 孔子家在故魯城中歸德門内闕里之中背洙面泗瞿相圃之東北也后漢明帝東巡狩幸焉古邾城無濠塹在縣東北四十里邾魯之附庸國左傳哀公七年魯擊柝聞于洙注云言近也邾人于北築小城以備魯故名洙城 古汶陽城在縣東北四十里左傳桓公十二年盟于曲池注云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又輿地志漢舊縣王莽改曰汝亭 雩門左傳謂公子偃曰宋師不整可取也自雩門竊出蒙臯比而先犯之大敗宋師于乘丘即此門 泮宫二池在縣南二里泮宫臺南按詩魯頌頌僖公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在泮飲酒 奄中續漢書郡國志云古奄國史記云從廓出魯奄中張茂先云即魯之奄里 窮桑郡國志云少皥自窮桑登帝位按窮桑在魯國之北后徙曲阜顓頊亦自窮桑陟帝位又干寶云徵在生孔子于空桑之地今名孔竇在魯南山之陽 伯禽墓髙四丈四尺在縣北七里左傳定公四年成王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西封于少皥之墟注云少皥墟在魯城内書序云魯侯伯禽宅曲阜是也 魯文公冡髙五丈五尺在縣南九里冡北有石人四獸二 魯恭王墓髙一丈在縣南九里漢書云恭王餘景帝程姬之子封之于魯謚曰恭王 孔子墓髙一丈二尺在縣西北三里史記云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三年心喪畢相決而去惟子貢廬於冡上凡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冡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曰孔子墓皇覽冡墓記云孔子冡塋百畝本無祠堂塋中樹以百數皆異種魯人世世無能名其樹者民傳言孔子弟子異國人各持其方樹来種之塋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今惟有柞樹成林更無異木論衡云孔子當泗水而葬水為之却流 伯魚墓在孔子墓東一十步 顔囘墓在縣東二十里方山下 孟軻墓在縣南四十里元屬鄒縣界唐貞觀八年大使杜正倫置曲阜縣𨽻入曲阜 顔叔子墓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亦名清陵墳 三良冡郡國志即二桃殺者梁父吟曰問是誰家冡田疆古冶子 陳博達墓在縣西北二十里前有石獸四石碑一齊郡刺史武平五年立 宰我墓在縣西南二十里郡國志云宰我魯人為臨淄大夫與田常作亂夷其族孔子恥之 莊公臺在魯城内縣西北二里按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築臺臨黨氏見孟任即此臺也 昭公臺髙二丈九尺在莊公臺西南五十步魏地形志魯有昭公臺是也 東門襄仲臺周𮞉四十步髙五丈在縣東三里魯城内建春門南故以姓氏為臺之名 季武子臺髙三丈五尺在縣東二百五十步按春秋左傳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率費人襲魯公與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臺是也 鬭雞臺二所髙一丈五尺相去各四步在禹門内縣西三里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雞鬬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注云二家相近也 孔子祠一名闕里漢髙十二年過魯以太牢祀之在魯城内今縣西南二里即鍾離意發縣瓮張伯藏壁皆此祠累代修之不絶郡國志云闕里背洙面泗有夫子狀前有石硯一枚石作甚朴云夫子平生所用物唐乾封中祀嶽東囘駐輦親祀于廟開元中封王 兩觀臺各髙一丈在縣東五十步左傳定公二年雉門及兩觀災杜注云闕也孔子誅少正邜于兩觀之下 壽丘髙三丈在縣東北六里按皇甫謐帝王世紀云黄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居軒轅之丘山海經地在窮桑之際西射之南史記舜作什器于壽山 大庭氏庫髙二丈在城内縣東一百五十步春秋昭公十八年梓慎登大庭之庫以望氣曰宋衛陳鄭火注云大庭氏古國名也炎帝神農氏居大庭 矍相圃周𮞉二萬一丈在魯城内縣西南二里孔子廟西南孔子射所陋巷在縣城西南二里孔子廟北二百步按論語云
  賢哉囘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囘也不改其樂 義婦宅昔齊欲伐魯魯師至郊見一婦人抱一兒攜一兒軍至棄小者抱大者而去軍乃問何棄小抱大婦人曰大者亡兄之子小者妾所生去妾所生亡父嗣不可絶也軍義之與食而去軍乃旋師曰魯有義婦者若此 五父衢在縣東南二里左傳襄十一年季武子將作三軍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杜注云五父衢道名在魯東南 季桓子井深八十八尺在縣中法集寺中按史記季桓子穿井得土缶即此也 臧武井深六十尺在縣東南一百步按白褎魯記云鹿門有兩井稍小于季桓子井在鹿門西四里一為季桓子所穿者 舞雩壇在沂水之南當縣南六里臨沂水論語云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又樊遲從遊于舞雩之下有壇墠樹木于下可遊焉 南郊圓丘在縣南七里按孝經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禮記明堂位曰成王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革車千乘孟春之月祀帝于郊周公得郊天故有圓丘
  鄒縣東南六十里舊十四鄉今五鄉漢為騶縣屬魯國莽曰騶亭即邾山之地曹姓二十九世楚所滅因魯繆公改邾作騶縣復以山為名按郡國志云騶縣本邾婁之國魯繆公改為鄒即邾人獲公胄懸于魚是此邑嶧山在縣南二十里亦名鄒山史記秦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山澤立石與魯諸儒議刻石頌秦德魯繆公改邾作鄒山從邑故謂之鄒山嶧陽猶多桐栢也李斯所刻石領名曰書門始皇乘羊車登之其路猶在黄河去鄒山三百餘里晴明日望之纔見又郡國志鄒山之右嶧山也有穴遙與洞庭通其孔可以逃難晉大尉郄鑒避胡越于此山下有大驛名郄公驛 鳬山在縣東南三十八里詩曰保有鳬繹遂荒徐宅 鄒城叔梁紇所治之邑漢為縣又曰南平陽縣今廢城存 邾國黄帝後陸終之𦙍曹姓封于邾其后終絶武王復之故國城在今縣東南周𮞉四里上冠山峯下矚巖壑窮制國之勝景一目邾國數處今黄州亦是也
  萊蕪縣東北二百六十里舊八鄉今二鄉本漢縣屬泰山郡后漢書范史云為政之所按水經云萊蕪昔齊靈公滅萊萊人播流此谷邑落蕪没故曰萊蕪范史云曾為此縣長百姓歌其清儉至晉廢后魏移古羸縣于此唐貞觀元年廢入博城縣至長安四年又於廢嬴縣置萊蕪縣取漢舊名屬兖州元和十四年六月兖海節度使曹華奏以縣在山路三百餘里人戸絶少官吏名數亦與大縣不殊虚置無所取請併入乾封縣詔許之後復置 韶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其山出鐵漢置鐵官至今鼔鑄不絶 汶水出此邑即閔子所謂則吾必在汶上矣是也西南流入沛 雙石郡國志云萊蕪縣南夾道有石長二丈雙石即漢昭帝時自立也
  龔丘縣北五十里舊八鄉今二鄉漢寧陽屬泰山郡后漢改屬東平國后又移置平原縣于寧縣城北十一里今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以此縣與德州平原縣名同遂改龔丘縣焉以東南二十里有古龔丘城也 青山石在縣西三十里後魏有石山祠即此也其山都是一大石耳發地傑立髙四十餘丈周𮞉三百里有石池二所東西行列有𩔖人功冬夏澄清初無耗溢祈雨輒應故今古祠之 故汶陽縣在縣東北五十四里其城側田沃壤故魯號汶陽之田成公二年齊人歸我汶陽之田是也 故剛城漢為剛縣廢城在今縣東北 甑山東魏張華原為徐州刺史先是猛州境有猛獸為暴華原為令州北七十里甑山中忽有虎食猛獸都絶時人稱化感之至
  乾封縣東北一百六十里元二鄉本齊之博邑春秋謂公㑹呉子伐齊即此也延陵季子徃齊子死葬嬴博之間至漢武帝封禪分嬴博二縣立奉髙縣以奉泰山之祀后魏改博縣為博平隋開皇十七年改博平為博城唐乾封元年髙宗封東嶽改為乾封縣屬兖州 泰山一曰岱宗在縣西北三十里尸子曰太中有神阿房閣三十六天之一也 社首山在縣西北二十六里 蒿里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徂萊山亦曰尤萊山詩曰徂萊之松后漢赤眉渠帥樊崇保守此山自號尤萊三老 汶水源出縣東北原山西南流經縣理南去縣三里五汶述征記曰泰山郡水背名曰汶今縣凡有五汶
  有北汶瀛汶牟汶枈汶浯汶皆源别而流同 東嶽廟在縣西北三十里泰山下郡國志廟前有栢樹武帝所種赤眉賊砍一樹見血乃止有岳令掌之唐開元十三年𤣥宗登封泰山登封之夕凝氛昏晦迅風激烈皇帝出齊宫露立以請及明清霽旗常不搖事畢至山下日光重輪戴明耀五色千官稱賀其日大赦以靈岳昭感封泰山神為天齊王 梁父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君𤣥宗開元十三年十二月東封泰岳因禪梁父焉 大夫松始皇避雨處今猶在 謝過城有汶陽田齊以此歸魯以謝過故有城存 廢梁父縣在縣東南五十九里隋開皇二年移梁父縣于此唐武德四年移入博城置今廢 廢岱山縣在縣東南四十里依徂萊山北齊于此置隋開皇二年廢為奉髙縣五年又改為岱山縣大業二年廢入博城縣
  泗水縣東北一百十一里舊十二鄉今四鄉左傳成十八年晉侯使士魴來乞師仲孫蔑㑹晉侯宋公同盟于虚朾杜注虚朾地闕學者舊傳此地即虚朾也漢為下縣之地隋分汶陽縣于此城置泗水縣屬兖州 尼丘山縣南五十里叔梁紇禱尼丘山生孔子 龜山在縣東北七十五里詩曰奄有龜䝉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龜隂之田水經注昔夫子傷政道之淩遲故望山而懐操今琴曲有龜山操是也 泗水源出海東陪尾山源有泉四四泉俱導因以為名 盜泉源出海東北髙經山之隂淮南子曰孔子不飲盜泉 漏澤在縣東七十里北澤漏穴有五皆方丈餘深二丈已上其澤每春夏積水秋冬漏盡將漏之時居人知之不過三日漏水都盡以竹木作薄離之水族山積也 菟裘故城在縣五十五里魯隱公曰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泮水詩謂泮宫是也 汶陽故城漢為縣今故城在縣西 梁父故城漢為縣故城在今縣北
  萊蕪監在兖州萊蕪縣之界古冶鐵之務也管一十八冶縣兼不相統
  監境
  東西一百一十五里 南北一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圖經未有至東西二京里數
  西至乾封縣四十五里 南至泗水縣四十里 東至沂州新太縣界七十里 北至齊州亭山縣界七十里 西南至乾封縣界五十七里 東北至淄州淄川縣界八十里 西北至齊州歴山縣界六十三里
  
  今管户主五百六十二客一千八百八十九
  風俗與兖州同
  土産
  防丰貢 出鐵
  管鐵坑三
  礦坑阜在縣北五里 石坑阜在監東一十里 甘土坑在監東南一十五里
  管一十八冶
  魯北冶在監西南一百步 銅務冶在監西一里餘杏山冶在監東五里 □陽冶在監東六十里
  萬家冶在監東五里 安仙冶在監東七里 汶陽冶在監東一十五里 道士冶在監西南七里 何家冶在監西二十九里 汶北冶在監西二十四里魯西冶在監西三十里 石門冶在監西南十三
  里 新興冶在監西南十二里 汶城冶在監西五十五里 大叔冶在監西北五十二里 宜山冶在監西北五十二里 汶陽冶在監西南七里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二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二十二
  海州
  海州東海郡今理朐山縣禹貢徐州之域書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虞舜亦為徐州之境周無徐州併入于青兖州則為青州之域境周官職方氏青州浸曰沂沐按沐在今沐陽縣界春秋魯國之東界詩魯頌太山巖巖魯邦所瞻遂荒大東至于海邦淮夷來同海邦即今海州之地七國屬楚秦兼六國以為薛郡后改為郯郡漢為東海郡后漢至晉改為東海國后魏改東海為郯郡髙齊郡縣俱廢宋明帝失淮北地于鬱州更置冀州梁改東海郡為北海郡武帝末年大江以北並附于魏武帝七年罷青冀二州為海州移理于舊州南龍沮故城隋開皇三年自瑯琊城移州于今理大業三年罷州為郡唐武德四年臧君相以郡歸順復為海州置總管府領海璉環東州四州海州領朐山龍沮新樂曲陽沐陽厚丘懷仁城東海九縣六年改新樂為祝其七年以東楚州屬楊府又以沂州來屬八年廢環州又龍沮祝其曲陽厚丘利城五縣仍以廢環州之東海來屬九年廢璉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東海郡乾元元年復為海州
  元領縣四
  朐山 東海 懷仁 沐陽
  州境
  東西一百九十八里 南北二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四百六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七百四十五里東至東海縣水道九十里 南至泗州五百四十
  里 南至楊州七百里 西至下邳縣五百五里至徐州五百六十里 北至宻州三百八十四里 西南至沐陽取宿遷經泗州五百里 東南至璉水軍取官河水路三百四十里陸路二百五十里 東南至楚四百一十里 西北至沂州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東海縣界八十里
  
  唐開元户二萬三千七百二十八皇朝户主六千八十八
  風俗與沂州同
  姓氏
  東莞郡四姓 臧 闕 何 公孫
  人物
  蕭望之東海蘭陵人 王肅東海郯人朗之子 繆斐東海朐人也其先楚元王大夫繆生謝病去遂居此 鮑照東海人詩入文選 何無忌東海郯人桓𤣥曰何無忌劉牢之甥酷似其舅 何承天東海郯人曽孫遜八歲能詩 蕭惠開蘭陵人明識過人常有三千沙門一閲其名退無所失 徐勉東海郯人六歲能屬文為吏部尚書 徐擒梁朝為左衛率鮑泉東海人撰新儀二十卷 唐徐有功東海人則天時人官至司刑卿凡活者五百家盧黄門曰當雷霆震怒之下能全仁恕千載未見其儔 吳通𤣥通州人與弟通微德宗時同為翰林學士
  土産
  綾 絹 海味 鹽 楚布以其地當楚分其布精好因名 紫萊産在郡東北七十五里海畔石上舊貢也
  朐山縣舊二鄉今四鄉本漢胊縣也屬東海郡秦始皇立石海上以為秦門東闕有鐵柱後漢屬東海國晉不改宋志無朐縣按此係前朐縣今縣西九十里故朐城是也梁于今縣北二里瑯琊城置招逺縣屬瑯琊郡后屬魏改為朐縣髙齊不改周武帝建德六年改瑯琊為朐山郡改胊縣為朐山縣取界内朐山為名也隋開皇三年廢郡縣屬海州大業三年以海州為東郡縣仍屬焉 碩䕶湖在縣一百四十二里神異傳曰秦始皇時童謡曰城門有血城當陷没有一老母聞之憂懼每旦徃窺城門門傳兵縛之母言其故門傳兵乃殺犬以血塗門母徃見血便走須臾大水至郡縣陷老母牽狗北走六十里至移伊萊山得免西南隅今乃有石室名為神母廟廟前石上狗跡猶存髙齊天統中此湖遂竭西南隅有一小城餘址猶存繞城故井有數十處又銅鐵瓦器殆㕓肆之所乃知縣没非虚 龍沮故城在縣南六十里 鍾離昧故城在縣南百里項羽將鍾離昧所築昧即此縣人也 植石廟在縣北四里史記曰始皇三十五年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今門石猶存頃倒為數段在廟北百步許今尚可識其文曰漢桓帝永壽元年東海相任恭修理此廟 盧石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按漢書云韓信為楚王都下邳又云韓信鎮于三盧石伊等盧三山石色黑因以為名 伊盧山一名大伊萊山在縣南七十五里按史記云項王亡將鍾離昧家在伊盧徐廣曰東海胊縣又按續郡國志云東海朐縣有伊盧鄉又云中盧盧石在東句盧在西故曰中盧又名伊萊者盧萊二字相近流俗音訛爾實伊盧也句盧山一名馬鞍山在縣西南一百二里縣在山東
  史記所傳縣有三盧之山形句曲狀似馬鞍 孔子望山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春秋云此山與郯城相近當是孔子之郯問禮之時因登此山遂以名之其山上有嵌石其下方平可坐十餘人山前石上有二盆故老傳秦始皇洗頭盆盆髮隱隱并山上馬跡猶存 蠣山在縣東南二百里其山在海中四面平坦湖上半没潮落方見故其上多蠣即螺蚌之類也 朐山在縣南二里按舊經云秦始皇東巡至朐山界此時已有朐山名南墮星山在縣南六十里古老相傳云商時星墜于此又有北墜星山在縣東五十里並髙一里 羽山在縣西北九十里按志東海郡祝其縣羽山在縣南所殛羽潭在縣西九十里去羽山一百步一名羽池左傳鯀化為黄熊入于羽淵淵東有羽山池上多生細栁野獸不敢踐又郡國志鍾離昧城南有羽泉亦殛鯀之處其水恒清牛羊不飲 沐水在縣西一百四十里按水經云沐水出瑯琊東莞縣西北大弁山流經沂州沂水縣西南入泗州下邳縣 永安隄在縣東二里唐開元十四年七月三日海潮暴漲百姓漂溺刺史杜令詔課築此隄北按山南環郭連綿七里 韓信堰在縣西十里相傳云韓信為楚王時以地洿下遂立此堰今為大路廢沂州城在縣西北百四十步按輿地志云宋太始三年失舊沂州至五年于胊山東北僑置沂州至泰豫元年移胊縣就沂州后周建德六年改沂州為胊州隋開皇四年省今城墓存 曲陽故城漢縣故城在今郡西南一百一十里后漢省唐武德四年復置八年又省平曲故城漢縣莽曰端平即漢書以此封公孫渾邪之所又宣帝封廣陵厲王子曽為侯後漢省在今郡界故朐城漢為縣令廢城在縣西南 古盧王城在縣西九里按地輿志云漢舊朐縣今海州是也宋泰豫元年移朐山縣于廢沂州又梁典云天監十年三月盜殺朐山戍主劉晰引魏徐州刺史盧昶據朐山縣詔遣振逺將軍馬仙琕討之盧昶自徐州以兵来援朐山屯兵據守此城權假王號自稱盧王因名盧王城 古摩坡城在縣南按梁典云天監十年遣振逺將軍馬仙琕来討陶山至十二月尅之盧昶挺身走仙琕遣張惠紹追之斬首十萬造此城 牛欄村郡國志云糜竺放牧之所今民祭酒猶呼云糜堆 東安故城在縣西八十三里漢縣后漢省 糜竺冡郡國志云刻石為人馬禽獸之狀名之為鬼神市
  東海縣東水路九十里依舊一鄉本秦末田横所保鬱州亦曰郁州亦謂之四横島為贑榆縣之地宋泰始三年失淮北于鬱州土橋立青州郡即此也仍于州北一里置東郡並縣焉即今縣又改為北海后入于魏魏改青州為海州仍移理龍沮城復于此置臨海鎮尋移東海入鎮城仍領廣饒一縣後周建德四年又増置東海縣隋開皇三年廢東海郡及東海縣因移廣饒縣于廢郡界仁壽元年改廣饒為東海縣唐武德四年于此置環州以水環繞為郡名領東海青山石城贑榆四縣八年州廢仍廢青山石城贑榆三縣入東海縣移縣于廢州城即此理也 謝禄山在縣城西一里按漢書王莽時東海徐宣謝禄等擊王莽將田況大破之曽屯兵于山故名 蒼梧山在縣東北二里古老相傳此元在海中后飛至此 栖雲山在縣東北四十一里即巨平山之東嶺按州縣記梁國子祭酒明山賓父僧紹當齊武帝時以國子博士徵不就道遁跡于此此山髙𦕈故號栖雲山 朱紫山在縣北五十二里山有紅壁丹崖自相煇映逺而望之若朱紫因名 嚶㳺山在縣東北一百三里海中去岸二十里髙二里其山周𮞉浮海中羣鳥翔集嚶嚶然自相喧咶 西捍海堰在縣北三里南接謝禄山北至石域山南北長六十三里髙五尺隋開皇九年縣令張孝徵造 東捍海堰在縣東北三里西南接蒼梧山東北至巨平山長三十九里隋開皇十五年縣令元曖造外足以捍海潮内足以貯山水大獲澆溉廢艾不城在縣北二十四里今古相傳田横避難漢
  使艾不追横而築后晉移贑榆縣于此北齊天保元年省 贑榆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青山之隂故城猶存郡國縣道記云贑榆縣在懷仁縣東北三十里一名鹽倉城后漢改屬東海國曹魏時晉太康中復立尋又省隋大業末臧君相竊據海州以先有贑榆縣遂築此城因取舊名更置贑榆縣唐武德八年省 吕母固在縣北三十七里巨平山南領上髙二里按后漢書云瑯琊海曲有吕母者子為縣吏犯小罪宰論殺之母宻募客得數十百人入海中招合亡命至數千執縣宰斬之復還海中因此為固遂號吕母固 田横固在縣東北六十一里小鬲山孤峯特秀三面壁立俯臨深溪惟有東隅
  纔近人行累石為城漢書齊王田廣既死田横代為王與灌嬰戰于羸下横敗及漢定天下横懼誅與其徒屬五百餘人入海居島中此固即横所營處也 謝禄廟在縣西一里謝禄山南嶺上本名海祠後人改之因名謝禄 堯廟在縣西北三里謝禄山上舊州記宋泰始七年刺史劉崇智每稱劉氏本承堯后遂造此廟以時饗祀 由吾大夫廟在縣北四十里巨平山南按州舊記有道士由吾道營本沭陽人精心好道學窮祕籙天意人事無不通隋文帝時特徵之至都拜諫議大夫卒因葬焉 孝婦廟在縣東三十三里巨平村北按前漢書孝婦少寡無子養姑甚謹其後姑自縊死姑女誣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吏騐治孝婦自誣服其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必不殺太守不聽竟論殺之婦郡中枯旱三年後太守至于公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强㫁之咎當在是乎于是太守殺牛自祭孝婦冡天立大雨歲熟因立祠焉 大海在縣東二十八里南接朐山縣界北接懐仁縣界西趣州徃来所渡廣二十餘里今按由此渡者每年七月内不得渡犯者多逢風沉溺惟溺所犯之人餘人皆得免必公事迫急先祭請者亦不為災莊子曰夫海千里之逺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髙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加損𤣥中記天下之强者東海之惡焦焉惡焦山名也在縣東面方三萬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東南流布不盈也縣理城在鬱州上山海經水郁州在海中鬱音郁水
  經注曰朐縣東北海中有大州謂之郁州昔有道者學徒十人遊于蒼梧鬱州之上數百年皆得至道其山自蒼梧徙至東海之上今猶有南方草木生焉故崔琰述初賦曰郁州者故蒼梧山也故老傳言此島上人皆先是糜家之𨽻今有牛欄村云舊有糜家莊牧者猶祭之呼曰糜郎臨祭之日著犁靽執鞭耕又言初取婦者必先見糜郎否則為祟宋泰始三年于島南垂築城置青州即今縣理城也 二疏墓疏廣疏受東海蘭陵人也于定國墓定國東海郯人也
  懷仁縣西南九十里依舊一鄉本漢贑榆縣地按漢贑榆縣東北三十里贑榆縣舊城是也無定屬梁于此置黄郭戍后魏改置義塘郡理黄郭郡領義塘歸義懷仁等三縣並理宻州莒縣界隋開皇三年廢郡移懷仁縣理于此改屬海州 懷仁山在縣北四十里其山無草木生 夾山在縣西三十八里左氏傳秋公㑹齊侯于夾谷註云齊地名 劒水在西南八十五里原從沂州臨沂縣界三□山號弱馬溝東流入縣界 堯水在縣西南七十里源從沂州臨沂縣東經縣八十里入海故祝其城在縣南四十二里平地太康志云在郯東九十里春秋定公十八年㑹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地漢以為祝其縣宋省 懷仁故城在縣西二十三里按后魏地形志云武定七年置屬義塘郡郡縣俱移就高宻郡莒縣界内置在古辟陽城后此城為義塘鎮 歸義城在縣北二十五里按后魏武定七年置縣屬義塘郡隋廢 武陵郡城在縣南五十九里按后魏志云武定七年置為武陵郡隋初廢 紀鄣城在縣東北七十五里平地近海周一里餘按春秋昭公十九年齊師伐莒傳云莒子奔紀鄣即此地也 故利城漢縣故城在今縣西六十里後漢獻帝曽于此立郡宋省 海曲按郡國縣道記云漢縣後割屬瑯琊郡十三州志云海曲在開陽一百三十里蓋在縣西界與臨沂接境漢故利城側近是也
  沭陽縣西南一百六十里元三鄉本後漢厚丘縣地今縣北四十五里厚丘故城是也宋省文帝元嘉四年于此立僮縣屬南彭城郡梁武帝天監五年復置僮陽郡領僮縣至太清三年地入魏孝靜帝改僮陽郡為沭陽以在沭水之陽為名仍于郡東置懷文縣周武帝建德七年改懷文為沭陽縣隋開皇三年廢郡移沭陽縣入廢郡城中屬海州即今理大業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陽縣置沭州唐武德四年復為沭陽縣屬海州總章元年𨽻泗州按縣地雖近海州塗出陜澤水陸路艱險春冬則水路乾涸秋夏則霖潦陸路瀰漫百姓患之咸亨元年又屬海州 韓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按州舊記韓信為楚王講武之所 建陵山在縣西北一百五里按漢書地理志東海有建陵景帝封魏綰為侯王莽改曰付亭其縣縁此名按山南北狹長有陵阜縁此名建陵 句盧山在縣東六十八里 碩䕶湖在縣西八十里與朐山璉水三縣分湖為界 沭水故城東南七十里步引東流七十里入車路湖水經註云沭水又南經東海厚丘縣梁天監二年三月土人張髙等五百餘人相率開鑿此谿引水溉田二百餘頃俗名為紅花水東流入泗州漣水界 厚丘城在縣北六十里按地理志厚丘漢舊縣在郯城東一百里宋省併入褒貢縣 隂平城在縣西北六十里按漢書地理志稱隂平縣屬東海郡帝封楚孝王子為隂平侯又晉武帝封魯芝皆此城也 下城在縣南三里后魏地形志稱梁武帝置僮陽郡領下城等縣后郡縣皆廢今城猶存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三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二十三
  沂州
  沂州瑯琊郡今理臨沂縣禹貢徐州之域星分奎宿六度春秋時為齊地秦兼天下以其地置瑯琊郡因山以為名也漢因之地理志曰瑯琊郡秦置髙帝以屬齊髙后七年立營陵侯劉澤為瑯琊王文帝元年徙澤為燕王以瑯琊歸齊更為郡領縣凡五十一後漢以為瑯琊國以皇子京為瑯琊王前瑯琊郡理在今宻州諸城縣是也后漢領縣十三京徙都開陽今臨沂縣界開陽故城是也后益為十七縣六縣在峴山北十一縣在峴山南也晉武帝咸寧三年改封東莞王伸為瑯琊王薨子恭王觀嗣薨子睿嗣建武元年睿為晉王王即位于江東是為東晉元帝于郡城東北隅置發干戍以南軍鎮之自永嘉之後瑯琊陷于故冦元地尋又沒于後魏莊帝永安二年置北徐州瑯琊帝于丹陽江乘縣界別立南瑯琊郡至宋武得河南屬焉周武帝宣政元年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東臨沂水因以名之大業三年改為瑯琊郡十三年亂離郡為徐圓朗所陷唐武德四年征徐圓朗置沂州領臨沂費顓臾三縣又置蘭山臨沭昌樂三縣六年省蘭山臨沭昌樂三縣入臨沂貞觀元年省顓臾入費縣其年省鄫州以承縣來屬八年又省莒州以新泰沂水二縣来屬天寶元年改為瑯琊郡乾元元年復為沂州
  元領縣五
  臨沂 沂水 費縣 承縣 新泰
  州境
  東南三百里 南北三百七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一千里 西至西京一千四百十五里西至長安二千二百七十五里 東南至海州二百三十里 西至兖州三百八十里 東南至泗州下邳縣二百七十七里 北至青州四百五十里 西至徐州三百五十里 東北至宻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淄州五百三十里
  
  唐開元户三萬七千四百皇朝户主一萬五千九百二客二萬六千九十六
  風俗與宻州同
  姓氏
  瑯琊郡六姓 王 顔 諸葛 惠 暢 符人物
  匡衡東海人 樂毅 疏廣東海蘭陵人與兄子受俱為太子師傅乞骸骨羣公祖送東都門 王吉瑯琊臯虞人為昌邑中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禹彈冠 貢禹為光禄大夫 管仲齊相瑯琊人丞相諸葛亮瑯琊陽都人 王導瑯琊臨沂人晉
  丞相 顔延之 王僧達 王儉 王融 王素徃東陽隱山中聞蚿蟲聲遂為蚿賦以自況 王簡棲撰頭陀寺碑 王丘為黄門侍郎 已上並瑯琊人顔之推 顔杲卿攝常山太守禄山反城陷大罵
  而死皆瑯琊臨沂人
  土産
  紫石英 貢黄銀 絹 綿
  臨沂縣依舊二鄉本漢舊縣也屬東海郡東臨沂水因以為名后漢改屬瑯琊國晉屬瑯琊郡后魏改屬郯郡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于今縣理東二十六里故郈城復置臨沂縣屬沂州大業三年改為瑯琊郡縣仍屬焉唐武德四年改郡為州縣仍舊𨽻 羽山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尚書殛鯀于羽山注曰羽山東裔也左傳曰鄭子産聘于晉平公有疾韓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寢疾于今三月矣並走羣望有加而無瘳今夢黄熊入于寢門其何厲鬼也對曰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何厲之有昔堯殛鯀于羽山其神化為黄熊以入于羽淵實為夏郊三代祀之晉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韓子祀夏郊平公乃間地理志曰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今按山髙四里周𮞉八里山之東南與海州朐山縣分界 沂水東北自沂城縣界流入經縣東去縣一里又西南流入下邳縣界 温湯水源出縣東北湯阜下三泉並導名為一池其沸如湯 州理城后魏北徐州城也莊帝永安二年築北徐州理之周武帝改為沂州至今不改郈城在縣東三十六里左傳定十年叔孫州仇帥師
  圍郈郈叔孫氏邑也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臨沂縣大業三年移臨沂縣于州理此城遂廢 襄賁城漢襄賁縣也屬東海郡后漢獻帝封劉虞為襄賁侯改屬瑯琊郡 漢即丘縣城在縣理東南五十里春秋之祝丘也桓公五年城祝丘是也祝輿即齊魯之音也其實一焉漢為即丘縣屬東海郡至髙齊省 漢開陽縣城在縣北十五里即春秋鄅國祝融之後䢵姓也昭十八年邾人入鄅註曰今瑯琊開陽縣也春秋又曰季孫斯叔孫州仇城啟陽即開陽也漢以避景帝諱故為開陽后漢瑯琊王京徙都開陽漢官儀曰洛陽城南面東第一門門始成夜有一柱来止樓上開陽縣上言南門一柱飛去即此城門柱也 王僧辯城在縣東北五十里梁將王僧辯屯兵于此 永嘉故臺在縣理西南二里故老言瑯琊王睿永嘉中所築 王導故居在縣東北三十八里臨沂故城南三里導字茂𢎞瑯琊臨沂人為元帝丞相薨于江東此蓋其本宅也 鯀墓在縣東南百里按左傳鯀死其神化為黄熊入于羽淵未詳得有墓否晉王祥墓在縣東北五十里祥字休徵臨沂人也沂水縣西北二百里依舊二鄉本漢東筦縣即春秋莒魯所爭之鄆邑也文公十二年左氏經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杜註鄆莒魯所爭者城陽姑幕縣南有員亭員即鄆也俗變其字耳十三州志曰有東南二鄆魯昭公所居者為西鄆在兖州東平郡是也莒與魯所爭為東鄆即此縣是也后魏孝文帝于此置新泰縣隋開皇四年改為東安縣十六年又于古蓋城別置東安縣而此改名沂水縣 沂山在縣北百二十四里周禮青州其鎮沂山郊祀志曰公玉帶曰黄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鉅岐伯令黄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符然后不死天子既令設祠具至東泰山卑小不稱其聲乃令祠官禮之而不封焉即沂山也山之東北四里又有五壇是宋武北伐南燕于此立壇以祭五帝處也 穆陵山在縣北一百九十里左傳僖四年管仲曰昔召康公賜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伏琛齊記曰昔賜履南至于穆陵者泰山南龜山北穆陵山是也 大峴山在縣北九十里西接小泰山連岡至歴山城谷相屬東至海一千里宋書髙祖北伐慕容超其大將公孫五樓説超宜㫁據大峴刈除粟苗堅壁清野以待之超不從曰但當引令過峴我以鐵騎踐之不憂不破也豈有豫芟苗稼先自蹙弱耶髙祖既入峴舉手指天曰吾事濟矣伍緝之從征記曰大峴去半城八十里真度山十五里崖坎稍曲石徑幽危四岳三塗不是過也山髙三里周𮞉四十二里 雹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大山記曰雹山出紫石英好者内朗外明表裏映徹若雹狀故名雹山今猶充貢苑記曰爆山出紫石英魏地形志發干縣有岣山今猶出紫石英好者歲貢焉 螳螂山在縣北百九十二里水經曰螳螂水出魯山今按此山與大小二魯山連接前則平野彌望清流縈帶南面有穴若門直入二十里可容方駕遊之清曠非復人境也西與新泰縣分界 沭水出縣南北沂山南職方氏青州其浸沂沭在縣北七十里又東南入于泗水 巨□水亦名巨蔑水源出縣西北沂山其水北流經朱虚故城西宋書曰髙祖北伐慕容超既入峴臨胊有巨蔑水去城四十里超告公孫五樓曰急徃據之晉軍得水則難擊也于是宋前鋒龍驤將軍孟龍符奔徃爭之即此水也 縣理城本漢東莞縣城也南燕于此置 團城鎮去東安郡三十里城圓因名團城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沂水縣漢蓋縣城在城西北八十里本齊邑漢景帝以縣封
  王皇后兄信為蓋侯后漢屬泰山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城置東安縣屬莒州后廢入沂水縣 古長城在縣北九十五里東南起自宿州莒縣界西北二百五十里至淄州縣界史記曰齊有長城巨防以為塞是也 魏曹嵩墓在縣南北二十五里魏志曰太祖父嵩避地瑯琊為徐州刺史陶謙所殺遂塟于此
  費縣西北九十里舊十三鄉今三鄉古費國也春秋隠元年傳曰費伯師城郎后為季氏之邑僖元年傳曰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論語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至漢為費縣屬東海郡后漢為侯國屬泰山郡晉屬瑯琊國宋屬瑯琊郡自漢費縣移理祊城后漢孝文大和二十年又自枋城移費縣理于今縣城北四十里陽口山隋開皇三年復自陽口山移入祊城今縣理是也自宋至隋皆屬瑯琊郡大業十三年為賊藩所破唐武徳四年復置屬沂州 䝉山在縣西北八十里髙士傳老萊子隠居䝉山之陽以莞葭為牆蓬蒿為室岐木為牀蓍艾為席飲水食菽墾山播殖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楚王親駕至其門王去有頃其妻戴畚挾薪而至問車跡之多答以楚王妻曰妾聞可食以酒食者可隨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隨以鈇鉞先生受人官禄為人所制妾不能為人所制也投畚而去老萊追之遂相從于江南劉芳徐州記曰後漢承官躬稼于蒙山其山髙四十里長六十九里今縣北與新泰縣分為此界 東䝉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在蒙山之東故曰東蒙論語今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漷水源出縣西南蓮青山下左氏襄十九年取邾田自漷水今按水發源自山下東北流又析而西南流入徐州滕縣界 縣理中城后魏孝文太和二十年築以置費周𮞉二十里外城即故祊城也隱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註曰祊鄭祀泰山之邑在瑯琊費縣東南后移理薛固周移陽口山南隋又移入祊城 故費城在縣西北二十里古費伯國也后為季氏邑 故顓臾城在縣西北八十里顓臾風姓伏羲之後論語季氏將伐顓臾魯附庸也 南城在縣南九十里史記齊威王使檀子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冦是也 武城左傳襄公十九年城武城杜註泰山南武城是也 南城山後漢書鄭𤣥漢末遭黄巾之難客于徐州今孝經序鄭氏所作其序云僕避難于南城山栖遲巖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註孝經蓋康成𦙍孫所作也今西上可二里許有石室焉周𮞉五丈俗云鄭康成註孝經于此
  承縣西南一百八十五里舊九鄉今四鄉本漢舊縣春秋時鄫國也地理志承縣屬東海郡后漢不改晉惠帝分東海之蘭陵承戚合鄉昌慮五縣置蘭陵郡理承城按此前承縣理今縣西一里漢承縣故城是也開皇三年罷郡承縣屬徐州十六年置鄫州以承縣屬焉大業二年省鄫州及承縣仍移蘭陵置于廢鄫州城中屬徐州大業十三年縣為山賊左君衛所破唐武德四年又于此置鄫州取隋舊名又改蘭陵縣為承縣貞觀六年廢鄫州縣屬沂州縣西北有承水因名 君山一名抱犢山在縣北六十里述征記曰承縣君山即抱犢山壁立干仞頂寛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里天氣澄清宛然在目山上有池周𮞉五丈深可三四尺春冬水旱未嘗有減若漸汚穢則竭潔誠禱請則生上有精盧毎有修定僧居焉上有地頃餘昔有隱遁者抱一犢于其上墾種故以名山漢名樓山魏號仙臺髙九里周𮞉四十五里 魯鄉山一名季山在縣東北七十里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魯人思其遺惠為之立廟山因名 承治水出縣西北六十里方山之東王莽改承縣為承治故水有此名西去縣一里又南流入下邳縣縣理城即隋州鄫城也開皇十六年置大業初廢武德四年重置貞觀中廢 故鄫城在縣東八十里僖十四年鄫子来朝註曰瑯琊鄫縣也又襄六年莒人滅鄫后屬楚漢為繒縣屬東安郡晉屬瑯琊國隋開皇十六年分承立鄫城縣屬鄫州大業省入蘭陵縣唐武德又置鄫城縣貞觀廢 蘭陵縣城在縣東六十里史記曰荀卿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因家焉十三州志曰蘭陵故魯次室邑其后楚取之改為蘭陵縣漢因之烈女傳曰魯次室女倚柱而嘆曰君老太子㓜諸女笑之次氏女曰君老必愚太子㓜必悖愚悖之間其亂必生竟如其言次室即此也 偪陽城左氏襄十年公㑹諸侯于祖遂㓕偪陽杜註偪陽妘姓之國今彭城傅陽漢為傅陽縣也晉悼公㓕之以與宋楚宣王㓕宋改曰傅陽漢為傅陽縣 郳城魯莊公五年郳犂來來朝附庸國也楚荀卿墓在縣東六十二里 漢匡衡墓在縣西北四里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 漢疏廣墓在縣東四十里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 疏受墓在縣東四十二里蕭望之墓在縣東五十里 劉靈墓在縣東北二十里左丘明墓在縣東北七十里 王肅墓在縣東南二
  百里
  新泰縣西北二百六十三里舊一鄉今三鄉春秋時魯平陽邑也宣八年城平陽杜註曰今太山有平陽漢為東平陽縣屬太山郡按河東有平陽縣故此為東也後漢省魏復立平陽晉武帝太始中改為新泰縣屬太山郡后屬東安郡記曰舊名平陽太始中鎮南將軍羊祜此縣人也表改為新泰縣屬太山郡晉惠帝割屬東安宋因之后魏屬東太山郡周齊不改隋開皇四年屬莒州大業二年廢莒州以縣屬沂州唐武德五年又屬莒州貞觀八年省莒州縣屬沂州 䝉山在縣東南八十八里書曰䝉羽其藝詩曰奄有龜䝉皆謂此山也已具費縣 具山在縣東三十八里 嶅山在縣東十一里左傳曰桓公六年九月丁夘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不以山川先君獻武廢二山註具敖也獻公名具武公名敖更以其鄉名山是也 艾山一名臨樂山在縣東北三十里沂水之所出也 障山在縣東八十里山上之東側有巨坑焉東西十丈南北五十丈其中出硝石石腦炬火等石居人常採為貨 青沙峴在縣北十里伍緝之從征記青沙峴𤣥圃城十里木皆櫨杏草多微䊾 委粟山伏琛齊地記云委粟山孤立如聚粟也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四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二十四
  宻州
  宻州髙宻郡今理諸城禹貢青州之域星分婁宿一度兼得徐州之地禹貢青州嵎夷既畧濰淄其道海濱廣斥註曰嵎夷地名濰淄二水復其故道海濱復其斥鹵也按今州舉海之濱又得嵎夷之地濰水出今州壤莒縣界之維山又禹貢徐州惟土五色皆出莒縣境姑暮故城兼青徐之地也青州界于春秋時為莒魯所并莊公二十九年城諸及防按今州理即魯之諸城也戰國時屬齊漢之地十六年分齊立膠國都髙宻國后漢此國屬青州晉太康元年立東莞郡屬徐州后魏延昌中復置髙宻郡永安二年分青州立膠州取膠水為名也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膠州五年改膠州為宻州取境中宻水為名大業三年罷宻州改為髙宻郡隋氏陷于賊冦唐武德五年水東底定改置宻州領諸城安丘髙宻三縣貞觀八年省莒州以莒縣来屬天寶元年改為髙宻郡乾元元年復為宻州皇朝為順化軍節度
  元領縣四
  諸城 安丘 莒縣 髙宻
  州境
  東西三百六十一里 南北三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一千五百里 西至西京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西至長安二千七百四十五里 東至大海一百六十里 南至海州三百八十四里 西至沂州三百七十里 北至青州三百三十里 東南至海州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沂州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青州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莱州三百四十五里
  
  唐開元户二萬八千二百九十二皇朝户主一萬四千五十二客二萬二千二百一十六
  風俗與青州同
  姓氏
  人物
  公冶長 鄭崇皆髙宻人 鄭𤣥 臧榮緒東莞莒人號被褐先生隠居京口以宣尼庚子日生其日陳五經拜之括東西晉為一書
  土産
  細布 牛黄 海蛤出瑯琊臺常以三月候海潮上下方採已上並舊貢 絁布
  諸城縣舊十七鄉今六鄉本漢東武縣屬瑯琊郡樂府章所謂東武吟者也后漢屬瑯琊國晉屬東莞郡后魏屬髙宻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膠州五年改膠州為宻州縣仍屬焉十八年改東武為諸城縣西三十里漢故諸縣城為名大業三年罷宻州為髙宻郡縣仍屬焉瑯琊山在縣東南百四十里秦本紀始皇二十六年南登瑯琊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戸瑯琊臺下復十二歲作瑯琊臺立石刻頌秦德臺基層層髙三丈在瑯琊城東南十五里臺下種衆果上有始皇碑碑上有六百字可識餘多剥落李斯書臺上有神泉至靈人即之立竭漢武亦嘗登之 四時祠水經註瑯琊臺上有神廟在齊八祠中封禪書曰八神四時主祠瑯琊漢志瑯琊有四時主祠是也 膠山一名五努山膠水之所出今郡東南九十里 徐山三齊記始皇令術士徐福入海求不死藥于蓬萊方丈山而福將童男女二千人于此山集㑹而去因曰徐山 大朱山在州東南一百八十里隣海岸上有秦長城迹存郡國志云晉永嘉末陳仲舉入此山石室中學道因仙去 柴阜齊記云柴阜榛莽森然去柴阜即邴原所葬之處 蘆水出縣東南盧山亦名文臺水齊記云武城盧水側有勝火木方俗多為鋌子燒之成炭而不灰東方朔云不灰之木即此也 膠水漢志註云膠水平自東渡入海註水經云膠水出五努山北經祝茲縣故城 古齊長城在今縣南四十里東南至海迤邐上大朱山起盡州南界二百五十里今古跡依約而存史記曰齊有清濟濁河足以為固長城巨防足以為塞 秦瑯琊郡故城在今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古城是也曹魏省并東武后魏復置髙齊又省按其城約周十餘里東枕大海呉越春秋曰越王句踐二十五年從瑯琊立觀臺周𮞉七里以望東海死士八千戈船三百艘居頃之以聽賢下士為名使人于本客迎允常之喪欲徙葬瑯琊允常冢中生風沙石飛射人不可近越王曰先君是不欲移乃止按郡國縣道記云句踐本理㑹稽蓋因㑹諸侯于河權于此觀望經旬時不應都此呉越春秋所説近於誕謬 秦黔陬故城左傳云僖公二十九年介葛盧来朝即此地也漢為縣廢城在今縣東北按郡國縣道記云黔陬秦所置在今郡東北一百一十里東陬故城是也古价國后自此移縣于膠水西去故城三十里時人謂之東西二城其西黔城在州東北九十五里髙齊天保七年省地志并修書又以西城為前漢縣東城為后漢縣蓋誤 漢諸城漢舊縣西南三十里即春秋時魯邑故諸城左氏經季孫行父城諸及鄆髙齊天保十年省 横縣漢縣漢志註云故山文台水所出東南至東武入淮水即今蘆水也原出蘆山其故城在盧山之北盧水之側今無城址 海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南接莒縣北接髙宻縣界 百尺水原出東南五努山之西麓水經註曰髙宻縣有宻水故有髙宻之名然俗所謂百尺水者蓋宻水也東北經髙宻故城南十里蓄以為塘方二十餘里古所謂髙宻之南都也溉田萬頃散流下注夷安澤 縣理東南百三十里濱海有鹵澤九所皆海潮侵蕩久成鹹土以土煮鹽歲收其利 州理中城后魏莊帝永安二年築以置膠州開皇五年改置宻州大業三年改置髙宻郡並理其中外城即漢東武縣也齊道里記曰東武縣本有東武山三日晝昏山移在會稽山隂縣今猶有東武里 百尺陂在縣東南三十四里中多菱蓮雈蒲水族生焉百姓取給 濰水故堰在縣東北四十六里蓄以為塘方二十餘里溉田萬頃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澤今堰存焉 介葛盧墓在縣東北百里 公冶長墓在縣西北五十里 常山晏氏齊記云祈雨常應故曰常山
  安丘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依舊四鄉古根牟國城漢為安丘縣屬北海郡后漢屬北海國有築丘亭故莒渠丘公所居也晉屬東莞郡宋屬南平昌郡后魏屬膠州髙齊文宣帝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六年分昌安縣于牟鄉城置牟山縣牟鄉城即根牟國也大業二年省昌安縣改牟山縣為安丘縣取漢舊名三年移于漢平昌城内唐武德六年移于今理乾元二年改為輔唐縣梁開平二年改為安丘縣后唐改為輔唐縣晉天福七年改為膠西縣避國諱今復為安丘縣 鐵山崔琰述初賦序云琰聞北鄭徵君者名儒善訓遂徃造焉涉淄水歴杞焉過杞郊之水登鐵山以望髙宻 慈阜晏氏齊記云營陵城南四十里有慈阜魏奉常王修葬於此俗以叔治之孝故此丘以慈表稱 安昌城今縣外城是也漢平昌故城在縣南六十里漢書云文帝十六年以
  齊悼惠王子平昌侯卬為膠西王此即卬所封侯處髙齊省 郚城今在縣西南六十里古郚城即春秋所謂遷記郱鄑郚註曰朱虛縣東南郚城是也漢為郚縣后魏於此置平昌郡髙齊天寶七年郡廢改為瑯琊縣隋大業二年改郚城縣末年廢 石泉故城在今縣西南六十里漢為縣后漢省併入昌安有濰水在故城西隅淳于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東齊廢 龍臺城三齊
  畧記曰平昌城内有臺髙六丈臺上有井井與荆水通失物于井或得于荆水有神龍出入其中故名龍臺城缾漢縣屬瑯琊武帝封蓄州靖王子成為侯舊地理
  書皆失其所在今縣南界與郚城相近 成鄉漢縣后省按郡國縣道記云北海有成鄉王莽改曰石樂此城鄉王莽改曰順城即明二成鄉所理各別舊地理書並不載所在在今邑北界與北海成鄉犬牙相接 牟山在縣西南十三里牟村取名于此 劉山在縣西南六十里上有壘劉𥙿平燕之日停車此山因以為名焉濰水南自髙宻縣界流入去縣二十里 漢安丘縣城在縣西南十二里即莒渠丘邑也漢以為安丘縣 浯水堰二齊畧記曰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灌田數萬頃今尚有餘堰而稻田畦畛存焉 漢王章墓在縣西南六十里章為京兆尹劾奏大將軍王鳯下獄死 漢孫嵩墓在縣南四十里后漢書嵩字賓石趙岐逃難自匿姓名賣餅海北市中嵩見岐察非常人呼與之共載岐懼失色嵩曰視子非賣餅者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孫賓石闔門百口勢能相救濟遂以岐歸先入白母曰出行乃得死友藏複壁中岐得出薦嵩為青州刺史魏管寧墓在縣西十二里寧字㓜安東莞朱虚人也
  自黄初至青龍末徵命十至輿服四錫俱不應命 邴原墓在縣北五十里原朱虚人也 王修墓在縣西四十七里修北海營陵人也
  莒縣西南一百九十里元三鄉故莒子國也地理志曰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嬴姓茲輿于莒始都計在今髙宻縣東南四十里春秋時徙于莒隱公二年經書莒人入向註曰今城陽莒縣也至莒子朱居渠丘號渠丘公成八年晉使申公巫臣如呉假道于莒與渠丘公立于池上巫臣曰城已惡公曰僻陋在夷其孰以我為虞巫臣曰勇夫重閉況國乎九年冬十一月楚子重自陳伐莒圍渠丘城惡衆潰奔莒戊申楚入渠丘楚又圍莒城亦惡庚申莒潰楚遂入鄆註曰鄆莒邑也莒自初封傳三十世為楚簡王所滅后屬齊史記曰齊湣王為燕師所敗惟莒即墨二城不下漢為莒縣地理志莒縣屬城陽國漢文帝二年封朱虚侯章為城陽王都莒魏明帝以為城陽郡莒縣屬焉而城陽郡徙理東武晉太康十年割莒縣入東莞郡惠帝自東莞移理莒城南康録曰慕容德以尚書潘聰為徐州刺史鎮莒城又以桓遵為徐州刺史亦理此宋武侵伐遵舉城降之㝷又屬宋后魏亦以莒縣屬東莞郡髙齊文宣帝罷東莞郡以莒東莞二縣屬東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莒縣屬莒州大業二年罷莒州以莒縣屬瑯琊郡唐武德五年重置莒州縣屬焉貞觀八年廢莒州以縣屬宻州 濰山在縣東北三十八里濰水源出北山 焦原在縣南三十六里俗名横山尸子曰莒有焦原者廣尋常五百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者莒勇士登焉漢志謂之峥嶸谷俗曰青泥衖兩峽峻立如衖故云又列子云伯昏瞀人登髙山臨百仞之淵即指此 大海在縣東八十里 沭水經縣東三里南流入臨沂縣界 濰水原出縣東北濰山去縣八十三里東北流入諸縣界禹貢濰淄其道淮南子云濰水出覆舟山皆濰山之異名 縣理在莒國故城中三里並悉崇峻惟南開一門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餘里尸子曰莒君好鬼巫而國亡無知之難小白奔焉樂毅攻齊守嶮全國烈女傳曰齊人杞梁殖襲莒戰死其妻將赴道逄齊侯將弔之妻曰如殖死有罪君何辱命焉如殖無罪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公旋車弔諸室妻乃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曰殖死妻援琴歌曰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離哀哉皇天既而城為之隳即此城也 漢曲海縣城在縣東北六十里屬瑯琊郡有鹽官博物志曰此地有東莒鄉東莒東太公望所出也袁宏後漢記曰瑯琊吕母之子為縣長所殺乃沽酒多買刀兵少年隨其所乏而與之聚衆數百人母自號將軍攻縣長殺之以其首祭子墓其后號曰赤眉王莽末兵亂之興由此始也今東海縣有呂母囤即舊屯集之所 漢姑幕城在縣東北百六十里故蒲姑氏之國周成王時蒲姑與四國作亂周公滅之以封太公漢以為縣屬瑯琊郡姑幕縣東有五色土王者封建諸侯隨方授之即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是也按今青州博昌縣界亦有蒲姑城未詳孰是 故曹公城在縣南七十二里昔魏太祖征陶謙拔五城畧地東海于此築城 向城春秋時向邑古城在今縣南七十五里 故髙鄉城漢縣在今縣東南七十三里晉永嘉后廢 靈門按郡國縣道記云在今縣西南六十里當沂水縣東北一百里有巨平山在山北浯水側近即漢志註云靈門有壺山浯水所出其山一名巨平山一名浯山一名髙原山浯水源出此山東北至宻州北流入濰其故城今無址 箕漢宣帝封城陽荒王子文為侯即此邑后漢省併東莞據郡國縣道記引漢志云濰水北至昌都入海又許慎說文吕忱字林並云濰水出瑯琊箕屋山入海又水經云濰水出瑯琊箕縣東今按箕山在今縣北八十里箕縣蓋因山為名今故城在縣東北一百餘里其山在濰水之西是也 裨漢志註云夜頭水經裨南至海又輿地志云向水南至海夜頭向水蓋異名舊地理書皆失其所在其裨蓋在今縣南七十里故向城 髙廣漢縣宣帝封城陽荒王子勳為侯其地蓋在今縣南界已無城迹 新山漢縣漢志註云侯國其地在今縣界 毗山漢縣元帝封城陽荒王子根為侯漢志註云縣有折泉水北至幕入淮舊地理書並失其所在蓋今縣東北分流水之北有涓水源其涓水即古折泉水也
  髙宻縣東北一百二十里依舊二鄉漢舊縣也即春秋時晏平仲所食之邑地理志髙宻故齊地文帝十六年分齊立膠西國封齊悼惠王子迎為膠西王都髙宻蓋取縣界宻水為名也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髙宻國后漢以髙宻屬北海郡又世祖封鄧禹為髙宻侯宋孝武併北海后屬髙宻郡髙齊文宣帝省髙宻縣隋開皇中于今縣東南二十里復置髙宻縣屬宻州大業三年罷宻州為髙宻郡縣仍屬焉 大海在縣東南六十里 濰水在縣西南自諸城縣界流入昔韓信與楚將龍且夾濰水而陣于此信為萬餘囊盛沙以遏濰水引軍擊之信偽退且追之信決水大至且軍没不得渡遂斬龍且水去縣四十里又西北海縣界 縣里漢夷縣城之東南外城即夷安城也史記曰晏嬰齊之萊夷維人也漢以為夷安縣屬髙宻國故城在縣西南四十里紀子帛莒子盟于宻註曰宻莒邑也漢以為髙宻縣 龍且城在縣西南五十里楚將龍且所築也 鄭𤣥墓在縣西北十里𤣥此縣人也髙士傳曰袁紹屯兵官渡請𤣥隨營不得帶病至魏郡元城病篤卒葬于劇東後以墓壞歸葬礪阜郡守以下縗絰者千餘人礪阜在髙宻城西北五十里唐貞觀十一年詔去墓面十步禁樵採焉 膠水在縣東三十里 夷安澤在縣北二十里東西百餘里灌田萬頃民尤賴之是多豪富 故柜城漢縣后省在今縣西南二十里故柜城俗亦謂之王城有柜艾水其水東入海城因名 計斤城今縣東南四十里即左氏傳所謂介根城莒始封于此后徙于莒城漢以為計斤縣屬瑯琊郡有鹽官即今根城也 髙陽故城漢縣漢書成帝封淮陽憲王孫並為侯今髙宻縣西北三十四里有髙陽故城是也一名膠陽亭蓋漢之髙陽縣舊理 故稻城漢書武帝封孝王子定為侯舊地理志書皆失其所在今縣西南故濰水堰之側昔漢朝于此立堰造塘溉稻谷數千頃縣因以為名后漢省 萬疋梁郡國志髙宻縣西有鄭𤣥宅亦曰鄭城𤣥后移葬于礪阜墓側有稻田十萬頃㫁水造魚梁歲收億萬號萬疋梁 廢髙陽縣在縣西北四十三里齊天保七年置隋開皇十六年于東界為時水縣大業九年因賊破今為髙陽村 廢膠西縣在縣東二十里隋開皇十六年大業九年因賊廢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五
  宋 樂史 撰
  關西道一
  雍州
  雍州京兆郡今理長安萬年二縣禹貢雍州之域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周武王都豐鎬平王東遷以岐酆之地賜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陽秦兼天下置内史以領關中項籍㓕秦分其地為三以章邯為雍王都廢邱今興平縣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今櫟陽縣董翳為翟王都高奴今延州金明縣是為三秦髙祖入關定三秦復併為内史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改左内史為京兆尹左馮翊右内史為右扶風謂之三輔其理俱在長安城中又置司𨽻校尉以總之光武都洛陽以關中地置雍州尋復立三輔魏分河西為凉州分隴右為秦州三輔仍舊属司𨽻晉初省司𨽻復置雍州愍帝之後劉聰石勒苻健姚萇相繼竊據之萇孫𢎞為劉𥙿所滅東晉復置雍州及京兆郡尋為赫連勃勃所破遣子隗鎮長安號曰南䑓後魏太武破赫連昌復於長安置雍州孝武自洛陽遷都長安改為京兆尹隋開皇三年自長安故城遷都又置雍州煬帝改為京兆郡領大興長安新豐渭南鄭華隂藍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涇陽雲三原宜君同官華原冨平萬年高陵二十二縣唐武德元年改為雍州改大興縣為萬年萬年為櫟陽分櫟陽置平陵以渭南縣属華州分醴泉置温秀縣分雲陽置石門縣二年分萬年置芷陽縣分藍田置白鹿縣分涇陽始平置咸陽縣分高陵置鹿苑縣改平陵為粟邑縣分醴泉置好畤縣分盩厔置終南縣三年改白鹿為寧人縣分藍田置玉山縣分始平置泉風縣仍分武功好畤盩厔扶風四縣置稷州分温秀石門二縣置泉州四年改三原為池陽五年復以華州之渭南來屬六年改池陽為華池縣七年廢芷陽入萬年縣貞觀元年廢鹿苑入高陵縣廢寧人玉山入藍田縣改雲陽為池陽縣改華池為三原縣又廢稷州以武功好畤盩厔三縣來属八年廢粟邑入櫟陽縣廢終南入盩厔縣廢雲陽入池陽縣仍以池陽為雲陽縣廢上宜入岐州之岐陽縣十七年罷冝州以華原同官二縣來属二十年又置宜君縣永徽二年廢宜君縣乾封元年置明堂乾封二縣咸亨元年置美原縣文明元年置奉天縣天授元年改雍州為京兆郡其年復舊二年分始平武功奉天盩厔好畤等縣復置稷州雲陽涇陽醴泉三原富平羙原等縣置宜州大足元年罷以鴻宜鼎稷四州依舊為縣以始平等十七縣還𨽻雍州長安二年廢乾封明堂二縣景龍三年以邠州之永壽商州之安業二縣來屬景雲元年復以永壽属邠州安業𨽻商州開元元年改雍州為京兆府復隋舊名四年改同州蒲城縣為奉先縣仍𨽻京兆府天寳元年以京師為西京七載置真苻縣十一載廢朱梁開平元年都汴改此為右國軍府為大安府二年改為永平軍後唐同光初復為西京京兆府晉天福中改為晉昌軍漢乾祐初改為永興軍其京兆府仍舊皇朝因之謹按漢五年高祖在洛陽婁敬説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並隆哉周之都洛以為此天下中丁仲切四方納貢職道里均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居此者欲令務以德致人不欲阻險令後世驕奢也今陛下欲比隆成康之時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具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鬭不搤其吭而拊其背未能全勝今陛下入關而都按秦之故此亦搤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高帝問羣臣羣臣皆山東人争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則亡不如都周高祖疑未能决及㽜侯明言入關便即日駕西都關中六年擒韓信田肯賀高祖曰甚善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阻山持㦸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自漢至唐常為王者奥區
  元領縣二十四 今十三
  萬年 長安 鄠縣 藍田 咸陽 醴泉 涇陽櫟陽 高陵 興平 昭應 武功 乾祐
  十一縣割出
  華原 冨平 三原 雲陽 同官 羙原已上六縣並属耀州 奉天 好畤已上二縣屬乾州奉先入同州 渭南入華州 盩厔入鳯翔
  州境
  東西三百一十里 南北四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二百七十里 東至西京八百五十里 東至華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商州二百六十里 南取庫谷路至金州六百八十里 西南至洋州六百四十里 正西微北至鳯翔府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邠州三百里 北至坊州三百五十里正東微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
  
  唐開元領縣二十三户三十六萬二千九百九皇朝領縣十三户主三萬四千四百五十客二萬六千二百七十六
  風俗
  秦有四塞之固漢高納劉敬之言都之因徙齊諸田楚屈景燕趙韓魏之後豪族名家于關中强本弱末以制天下自是每因諸帝山陵則遷户立縣率以為常故五方錯雜風俗不一漢朝京輔稱為難理姓氏
  京兆郡八姓 韋 杜 扶 叚 宋 田 黎金
  武功郡二姓 蘓 韓
  始平郡二姓 馮 龎
  人物
  蘓武京兆人 史丹本魯人徙居杜陵成帝時為左將軍咸陽侯子男女二十人九男為侍中諸曹親近在左右史氏凡四人侯至卿大夫二千石者十餘人陳遵杜陵人為嘉威侯嗜酒每飲賔客閉門取客車
  轄投井水中 宋引長安人 第五倫京兆長陵人杜預杜陵人 劉文靜雍州武功人 唐起義功臣杜如晦京兆萬年人相 顔師古雍州萬年人齊黄門侍郎之推孫為唐𢎞文館學士 姚思亷雍州萬年人為隋代王侍讀唐師至思亷曰唐公舉義卿等不宜無禮衆服其義人謂之忠烈之士 蘓世長武功人周武帝時世長十餘載上書言事唐初拜諌議大夫諌高祖畋獵子良嗣相則天 樂彦禕雍州長安人相則天王慶之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昭徳便杖殺之 韋安石萬年人陸元方謂之真宰相子陟斌俱宦逹 安金藏長安人剖腹明睿宗不反 韋見素京兆萬年人 蘓瓌京兆武功人子頲相 韓休長安人為相 第五琦長安人相 崔沔長安人中書侍郎子祐甫相 杜黄裳杜陵人相 牛僧孺自隋以來世居長安南下杜樊鄉 韋處厚京兆人相
  土産
  隔沙 地骨皮 鞾氊 粲席 酸棗仁已上貢藕粉 葛粉 紫□粟
  萬年縣舊宣揚坊四十五鄉六十坊今七鄉本漢舊縣也屬左馮翊在今櫟陽二十五里櫟陽故城是也周地圖記云後周明帝二年分長安覇城及姚輿所置山北三縣地始于長安城中置萬年縣理八角街已東属京兆尹取舊漢縣名也天和三年廢山北縣建德二年又省覇城杜城二縣以三縣地併入萬年隋開皇三年遷都於龍首川改萬年為大興縣属雍州仍移於宣陽坊東南隅置大興縣葢取文帝初封國號以名城及縣也唐武德元年九月改大興為萬年至總章元年析置明堂縣理永樂坊至長安二年六月廢明堂縣復入萬年縣天寳七年改為咸寕縣乾元元年復為萬年縣按縣門樓即宇文愷所造高宗末太平公主出降薛紹於此縣納㛰席初以縣門隘窄衆欲毁之高宗勅曰萬年縣門屋宇文愷所造制作多竒不得毁拆仍以别地開之也梁開平元年改為大年縣後唐同光元年復舊名終南山在縣南五十里禹貢終南惇物至於鳥䑕孔安國注三山言相望也詩云終南何有有條有枚毛注云周之名山終南也左氏傳荆山終南九州之險也杜注云終南在始平武功縣南皇甫謐高士傳秦有東園公夏黄公綺里季甪里先生時呼四皓共入商洛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敗漢高帝重其節四人乃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之漢東方朔傳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其山出玉石金銀銅鐡豫章柘檀異𩔖之物不可勝原此百工所取給萬民所仰足也 子午谷風土記王莽以皇后未有子通子午道從杜陵直抵終南山 硯石福地遁甲開山圖曰驪山之西川中有阜曰風凉原亦雍州之福地即此水有二原西川水出硯山之谿研盤谿是也 畢原在縣西南二十八里詩謂終南何有有紀有堂畢道平如堂也畢終南山之道名成王𦵏周公于畢是也 白鹿原在縣東二十里亦謂之覇上即漢文帝陵也王仲宣詩南登覇陵岸回首望長安即此也 長樂坡在東十二里即滻川之西岸也舊名滻坂隋文帝惡有反字改為長樂坡焉更始基在此坡 少陵原即漢鴻固原也宣帝許后𦵏於此 高望堆潘岳西征賦云慿高望之陽隈是也 神臯張平子西京賦云奥區神臯 金城漢書云關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覇岸在通化門東三十里秦襄王𦵏於坂謂之𭐏上其城即秦穆公所築漢為縣在東北二十三里覇水東覇陵故城是也東南至文帝陵十里晉改為覇城宇文周建德二年省即此城也又魏明帝徙秦鑄金人至此重不可勝留之覇城薊子訓與一老翁以手摩銅人曰適見鑄此已近五百年矣 南陵漢為縣在縣東南二十四里白鹿原上后漢省漢舊儀云即文帝薄太后𦵏之所亦謂南覇陵因置縣以奉陵寝 杜陵漢縣在今縣東十五里漢志注云古杜伯國也又墨子云周宣王殺其臣杜伯漢宣帝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后魏改為杜城縣周建德二年省 金塢在縣北苑内漢文帝廟在金塢北大道南 樊川一名后寛川在縣南三十五里其地即杜陵之樊鄉漢高至櫟陽以將軍樊噲勸廢立功最賜噲食邑於此故曰樊川 洛女坡在縣十五里三輔舊事用洛女冡南有洛波俗號為洛女陂豐潤陂周廻六里 皇子坡在啟夏門南三十里陂北原上有秦皇子冡因以名之隋文改為永安坡周廻九里 御宿川在縣南三十七里漢武帝為别宫離館禁禦人不得往來逰觀止宿其中故曰御宿川 軹道秦王子嬰素車白馬迎沛公處今在東郭通化門東北十六里漢時有白蛾飛自東郭門經軹道入苑内 渭水北去縣五十里西自長安縣界流入覇水注之 㶚水東去縣二十一里 滻水荆溪狗枷二水之下流也封禪書秦都咸陽覇滻長水皆非大川以近咸陽盡得祠之 沈水説文曰潏水出杜陵今名沈水自南山皇子陂西北流入 福水即交水也上承樊川御宿諸水出縣南石壁谷南三十里與直谷水合即子午谷水芙蓉園隋文帝之離宫也在敦化坊南周廻七十里即廟院東坡下中有凉堂東臨水亭即曲江也司馬相如弔胡亥云臨曲江之隑州 樂逰廟即漢宣帝立廟於曲江之北號曰樂逰原在昇平坊 太極殿戴延之西征記云苻秦築宫於長安東城中有太極殿殿上有金井焉 秦獸圏在通化門東二十五里烈士傳云秦王召魏公子無忌不行使朱亥奉壁一雙詣秦秦王怒使置亥於獸圏中亥瞑目視獸眥血濺獸面不敢動即此又漢文問上林尉及馮媛當熊皆此處 青綺門在城東南面即東陵侯邵平秦末為布衣種𤓰於此門 廢明堂縣廨在永樂坊總章元年分萬年縣置其廨地本越王侑宅置縣后縣北有古塜十數毎夜見塜上數人衣冠甚偉似是貴者來入廨内縣令元遜于大猷相繼卒官后縣令於他視事長安二年廢還入萬年后以其廨地賜駙馬裴㢲以至毁拆盡矣 横橋三輔舊事云秦造横橋漢承秦制橋廣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歩置都水合以掌之號為石柱橋橋南属京兆以北属扶風宣平長安南門也潘岳西征賦云踐宣平之國門是此故痩子山望宣平之貴里言貴戚之里也 張安世冡在明德門南八里俗呼為張車騎冡 馬冢滕公夏侯嬰冡也東臨覇水滕公乗馬至此馬踣地悲鳴因掘地得石槨銘曰佳城鬰鬰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公曰天也吾死即安此乎冡在飲馬橋南故時人謂之馬冡 霍光冡在茂平二陵間霍光𦵏詔賜黄腸即栢木心也今人耕田時得栢木如塹形謂之栢塹 漢宣帝廟在縣東南本陵北去縣十里 漢文帝廟在縣東本陵北去縣二十五里 漢光武廟在縣東南句家嘴去縣四十里 四皓廟在縣南終南山下去縣五十里 薄后陵在縣東南白鹿原上 杜如晦墓在縣南三十里大趙村 顔師古墓在縣南二十里三趙村元載墓在縣南三十里大楊村 邴吉墓在縣南二十里三趙村 渾瑊墓在縣西南十五里西李村 王珪墓在縣南四十五里
  長安縣在長壽坊舊五十九鄉六十坊今六鄉縣即秦之地漢高帝五年置周文王作豐今縣西北靈䑓鄉豐水上遊是也武王理鎬今昆明池北鎬陂是也至秦為縣始皇弟成蟜封為長安君即此楚懐王封項羽為長安侯盧綰亦封之属京兆尹莾曰長安潘岳關中記云長安地皆黒壤赤城今赤如火堅如石父老所傳云鑿龍首山土以為城按賈躭郡國志縣道記云長安縣故城今謂之苑城漢京兆府在故城内上冠里其縣理今失其所在長安葢古鄉聚名在渭水南隔渭水北對秦咸陽宫漢於其地築未央宫謂大城曰長安城五年置縣以長安爲名歴后漢魏晉苻姚后魏及周不改隋開皇三年遷都移於長壽坊西南隅唐乾封元年復置乾封縣理懐真坊長安二年乾封縣以地復歸長安縣梁開平元年改為大安縣后唐同光三年復舊名 左馮翊故秦内史職也漢高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罷郡復為内史景帝二年又分置左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改名左馮翊領縣二十四所理在故長安城内太上皇廟西南失其所在 右扶風亦秦内史職也漢高二年改名中地郡九年罷復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内史大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治内史右地領縣二十一初理在長安故城三輔黄圖云在夕隂街北后漢移理於槐理其槐里一名大邱城周衰懿王自鎬徙都之秦更名廢邱章邯為雍王守此城漢二年章邯自殺漢收其地改為槐里 龍首山在縣北一十里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達樊川秦時有黒龍從南山出飲渭水其行道因成土山䟽山為䑓殿不假版築髙出長安城西京賦所云䟽龍首以抗殿也三輔黄圖曰營未央宫因龍首制前殿 細栁原在縣西南三十三里别是一細栁非亞夫屯軍之所 南山即四皓所隠尚書謂終南惇物至於鳥䑕言三山可相望也餘已解在上武將山按長安記云長安城西北有武將山即前漢末辛孟所隠之處 高陽原渭水西自鄠縣界流入漢武建元三年造便門橋以跨之斯滮池之别名也詩曰滮池北流是也 渭橋石人水經注云秦始皇造渭橋鐵鐓重不能勝故作力士孟賁等像祭之鐓乃可動今石人猶在邑界 滮水亦謂聖女泉又曰高都水源出縣西北合渭水詩所謂滮池北流是也故溪百姓歌曰五侯初起曲陽最怒壞决高都連竟外杜即此水也 漕水即沉水也東自萬年縣界流入亦謂潏水亦謂高都水漢末王氏五侯大修池沼引高都水入城即此水野韭澤即漢牛首池之地在内引高都水入城即此水苑西上林賦云蕩蕩乎八川謂㶚滻涇渭豐鎬潦潏也涇水出薄洛山左傳襄十四年諸侯伐秦齊涇而秦
  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 竹水俗謂之赤水出媚谷大液池在建章宫北池周廻十頃中有采菱越女鳴鶴之舟又按三輔舊事云日出暘谷浴於咸池至虞泉即暮此即象之也 曲江池漢武帝所造名為宜春苑其水曲折有似廣陵之江故名之韋述記云漢為樂遊院於曲江池乃世祖以校文之所在芙蓉園漢武帝廟在池側又一説唐元宗明皇帝封張九齡於此故號曰張曲江后以秀士毎年登科第賜宴於此盖不忘校文之義也 釣璜浦黒龍津皆渭水之岸也浦即太公釣得玉璜之所津即秦時黒龍飲渭之處 昆明池漢武帝紀元狩三年减隴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發謫吏穿昆明池臣瓉曰西南夷傳有越嶲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漢使求身毒國布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在長安西南周廻四十里食貨志又曰時越欲與漢用船戰遂乃大修昆明池也廟記云中有二石人如牽牛織女西京雜記昆明池有戈船樓船各數百艘樓船上建樓櫓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旄旌葆麾葢炤燭涯涘三輔故事昆明池盖地三百二十頃初穿得黒土帝問東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之明帝時有憶方朔言者乃問胡人刦燒之餘灰也池中有豫章臺及石鯨西京雜記昆明池刻玉石為魚毎至雷雨魚常鳴吼鬛尾皆動代祭之以祈雨徃徃有驗三秦記昆池有臺沼有名神池云堯時池水停舡此池通白鹿原有人釣魚綸絶而去夣於武帝求去其鈎明日戲於池見大魚銜鈎曰豈非昨所夣乎去鈎放之間三日帝復遊池池濵得明珠一雙帝曰豈昔魚之報乎 定昆池唐神龍中樂安公主恃寵請昆明池中宗不與主怒自以家財别穿池號曰定昆池 厓騖陂地方六頃承昆明池下流在鎬池北沈約詩云東出千金堰西臨厓騖陂 河池陂亦承昆明而東注涇一名女觀陂 戲水注水經云源出驪山 靈沼詩云王在靈沼於牣魚躍靈囿即周文王苑名詩云王在靈囿麀鹿攸伏注囿
  所以養禽獸也天子百里諸侯四十里靈囿言靈道行於囿也齊宣王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是也 昆明觀三輔黄圖上林苑中有昆明觀盖漢武帝所置 栢梁䑓廟記云漢武帝造在此闕三秦記栢梁䑓上有銅鳯亦名鳯闕 玉堂漢書建章宫有玉堂壁門 栗園漢御宿園池 清靈䑓水經云鎬水北逕清靈䑓 鳴犢泉按三輔舊事云昔有犢失母哀鳴甚苦地為發泉今大旱祭之降雨 永安渠在大安坊西隋開皇二年引渠水西北流入城經西市而入苑 清明渠亦在大安坊開皇初引沉水西北流入城經太社尚食局將作監内侍省而入宫城 龍首渠一名滻水渠在永嘉坊隋開皇初自城南龍首堰下支分至長樂陂分為二渠入苑 鳯凰坡太公金匱云武王伐紂至鳯凰坡韈糸觧蓋此也 丹水在上林南 紫泉在上林北 鎬池皇甫謐帝王世記云鎬池即周之故都也廣記云長安城西有鎬池在昆明池北周匝二十一里地二十三傾史記云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關東夜𬨨華隂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鎬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黙然良久曰山鬼固不𬨨知一嵗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元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度江所沈璧也蘇林云祖始也龍人君象謂始皇也 下杜城春秋范宣子云在周為唐杜氏周宣王殺杜伯所築東有杜原城在下故曰下杜宣帝時因原為陵而置縣焉更名曰下杜是也在安仙門南七里 長安故城在縣西北十三里自光化門向西趣北乃漢高帝七年修長樂宫成自櫟陽徙都此本秦離宫也按惠帝元年正月城長安三年春發長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萬六千人三十日罷六月發徒𨽻二萬人至五年正月復發十四萬五千人三十日乃罷九月城成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周廻六十五里 大興城即今城也按隋書開皇二年以長安故都年代既久宫宇朽蠧謀欲遷都僕射蘇威太師李穆并太史令庾秀才等議合於帝㫖遂以其年六月十八日詔規建置制至三年三月十八日移入新都其地即漢故城之東南属杜縣周之京兆郡萬年縣界南值子午谷西北據渭水東臨滻㶚西枕龍首原僕射高熲總領其事安平公宇文愷創制規模將作大匠劉龍鉅鹿郡公賀婁子幹等充使營建謂之大興城以帝始封大興公因以為名 八街九陌按三輔舊事云長安城中八街九陌漢巫相劉屈□妻梟首華隂街京兆尹張敞走馬章臺街陳湯斬郅支王首懸藁街三輔黄圖有香室街夕隂街尚冠前街張衡西京賦云觀其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參塗夷庭方軌十二街衢相經㕓里端直甍宇齊平是也 九市廟記云長安市九所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街在道東四里為一市凡九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門夾横橋大道又曰旗亭樓在杜門大道南又有當市樓張衡西京賦云廓開九市通關帶闠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是也又按郡國志云長安大俠萬子夏居桞市司馬季主卜於東市晁錯斬於東市西市在醴泉坊隋曰利人市因有西市署直市樓三輔黄圖云直市在冨平津西南十五里即
  漢秦文公造物無二價故以直市為名 直城按三輔黄圖南頭第二門名直城王莾改曰端路今名直城路是 犬邱城三輔錄云漢平陵縣犬邱城一名槐里城亦名廢邱皇甫謐帝王世紀周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鎬徙都生非子因居犬邱今槐里是也 老子陵郡國志云大陵西俗謂之老子陵非也 漢戾園漢戾太子史良娣𦵏於此其地本秦白亭云地在金城坊后省漢愽望苑武帝為太子時接賔客之所在今坊戾園東南 漢思後園漢武帝衛皇后之陵園也漢書衛后字子夫其家號曰衛氏出平陽侯也子夫為平陽主謳者武帝即位子夫入宫有寵生太子遂立為皇后巫蠱事起江充為姦太子懼不能自明遂與后謀誅江充發兵兵敗太子走后自殺宣帝即位改𦵏置園邑於此在金城坊即故城杜門外大道東宣帝置倡優雜役千人以地為千人鄉即此處 上林苑漢書云武帝建元三年起上林苑吾邱壽王所奏東南至藍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柞五祚北綂黄山濵渭而東漢舊儀云上林苑方三百漢宫殿䟽云方百四十里 長樂宫關中記云長樂宫本秦之興樂宫也周廻二十里漢太后常居之長安記云興樂宫秦始皇造漢修飭之宣帝元康四年神雀五采以萬數集長樂宫五鳯三年鸞鳯集長樂宫東闕中樹上三輔黄圖云長樂宫前殿東西四十九丈七尺兩杼中二十五丈深十二丈關中記又云長樂宫有長定長秋永壽永寧四殿三輔黄圖云長樂宫有鴻臺有臨華殿有温室殿 未央宫漢書曰高祖七年蕭何治未央宫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上見其壯麗甚怒曰天下匈匈勞苦數嵗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宫室𬨨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無以重威且令后世無以加也上説自櫟陽徙居都之三輔黄圖云未央有宣室麒麟金華承明武臺鈎弋等殿廟記云未央宫有増城殿昭陽殿三輔黄圖云未央宫有白獸殿又云未央宫臺殿三十二有壽成殿萬嵗廣明椒房清涼永延玊堂壽安平就宣德東明飛雨鳯凰通光曲臺白虎等殿廟記云未央宫有延年殿合歡殿四車殿三秦記云未央宫有朱島堂畫堂非常室關中記云未央宫有天禄閣麒麟閣有司馬門金馬門青鎻門元武闕蒼龍闕又有鈎盾署弄田 桂宫廟記云桂宫漢武造漢書曰桂宫有紫房複道通未央宫關中記云桂宫在未央宫北周廻十餘里中有光明殿殿上有複道從宫中西上城西至建章宫神明臺蓬山三秦記云未央宫漸䑓西有桂宫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玊珠璣為(⿱𥫗亷)-- 簾箔處處明月珠金户玊階晝夜光明又云桂宫一名甘泉作迎風臺以避暑西京雜記云武帝為七寳床雜寳案倒寳屏風列寳帳設於桂宫時人謂為四寳宫漢書又曰北宫中有神君居壽宫張羽設旗設供以禮神君神君來則肅然風生帷帳皆動又有明光宫太子宫甲觀書曰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觀畫堂也 建章宫漢書曰武帝太初元年栢梁殿災越巫勇謂帝曰越俗有火災即復大起宫室以厭勝之於是作建章宫度為千門萬户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鳯闕高二十餘丈泰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其南有玉堂璧門大鳥之屬立神明臺井幹樓高五十丈輦道相屬焉三輔舊事云建章宫周廻數里殿東别起鳯闕高二十五丈乘高以望逺又於宫門北起圓闕高二十五丈上有銅鳯凰赤眉賊懐之西京賦圓闕聳以造天若雙碣之相望是也廟記云建章北闕門也又有鳯凰闕漢武帝造高十七丈五尺長安記云俗人謂鳯凰闕為貞女樓古歌辭云長安城西有䨇闕上有雙銅雀一鳴五穀生再鳴五穀熟按銅雀即銅鳯凰也廟記云建章宫有折風闕一名别風闕又云嶕嶢闕又在鼓簧宫也 漢奉明園漢宣帝悼考墓園也皇考名進武帝之孫戾太子之子也母曰史良娣故號曰史皇孫漢書曰戾太子敗皇孫及妃王夫人遇害葬廣明蘇林注曰苑名也又曰史皇孫位在廣明郭北文頴注云位冢位也又云宣帝即位諡考曰悼考母曰悼后比諸侯王園置奉邑三百家以廣明成鄉為悼園皆改𦵏焉后八嵗尊考曰皇考立廟因國為寢益奉園民立奉明縣潘岳西征賦曰兆惟奉明 太和宫在縣南五十里終南山唐武德八年貞觀十年廢二十一年以時熱公卿重請修築於是使將作大匠閻立德繕理焉改為翠㣲宫今廢為寺 周武王宫即鎬京也在縣西北十八里自漢武穿昆明池於鎬京遺址淪陷焉 秦阿房在縣西北十四里殿東西五百歩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可以建五丈旗表南山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庭中可受十萬人仍置銅人十二於宫前十五年始成未暇擇令名而亂以在山阿之旁故號曰阿房 蒲萄宫漢哀帝元壽二年單于來朝以太嵗厭勝所在舎之因起此宫在上林苑西 漸䑓在長安故城中未央宫西王莾死於此 神明堂在縣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上有承露盤 酒池在長樂宫中武帝作以誇羌胡飲以鐡盃重不能舉皆如牛飲西征賦云酒池監于商辛迨覆車而不悟 子午谷在縣南百里王莾通子午道因置關也 樗里子墓在縣北長安故城中秦𠅤王之弟也卒𦵏於此初謂人曰后百嵗當有天子之宫夾我墓及漢興長樂宫在其東未央宫在其西武庫正值其墓 二十四獄三輔黄圖云長安城中有二十四獄 漢高祖廟在長安故城西門外皇朝開寳二年勅建修 周穆王陵在縣西南張恭村二十五里 賈躭墓在縣南二十里居安坊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巻二十六
  宋 樂史 撰
  關西道二
  鄠縣 葢田 咸陽 醴泉 涇陽 櫟陽高陵
  鄠縣西南六十五里舊二十四鄉今五鄉本夏有扈國也書謂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即今縣也有扈鄉復有扈谷亭又有甘亭是也殷為崇國文王伐崇即此秦改為鄠漢屬右扶風自漢至隋皆于鄠城置縣即今縣北二里故鄠城是也其城周四里頽垣尚在大業十年移于今所 雞頭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十六國春秋云偽趙主石生不能守長安欲西上隴士卒散盡遂入雞頭山為追兵所害即此也 牛首山澇水出焉而注於滴水是多飛魚狀似魽可療痔疾山海經云此山有鬼草其葉如葵其秀如禾服之使人不憂 五牀山郊祀志云謂鄠有五牀即此山也 豐水源出終南山是謂豐水攸同即同于渭也 澇水谷水出終南澇谷經縣西北經萯陽宫注于渭 檀谷水出終南山檀谷中長安渠水之上流也 太平谷水一名林谷水即清渠水之上流也源亦出終南山 扈陽谷一名扈水今名馬腹陂水經注云扈水上承扈陽池 萯陽宫漢地志鄠縣有萯陽宫秦文所起宣帝甘露二年冬幸之 龍臺澤一云觀水也在酆水西北近渭也上林賦云登龍臺是也 宜春宫漢武帝所築今為苑名 甘亭在縣五里夏啓伐有扈誓師于甘之野即此也續漢書云鄠縣有甘亭水經注云亭在甘水之東 八部澤在縣東南五里周廻五十里 故鄠城在縣北二里夏之扈國也鍾官故城一名灌鐘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始皇收
  天下兵器銷爲鐘簴此或其處 馬祖壇在縣東北三十二里龍臺澤中毎年太常太僕四時祭焉春祭馬祖夏祭馬先秋祭馬社冬祭馬歩 隋太平宫在縣東南三十一里對太平谷因名 周酆宫周文王宫也在縣東三十五里詩云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是也崇侯無道文王伐之命無殺人無壞宫室崇人聞之如歸父母遂虜崇侯豐巴崇國在秦晉之間
  藍田縣東北八十里舊二十二鄉今四鄉本秦之舊縣也竹書紀年云惠王命秦子向為藍田君是也漢地理志曰藍田本秦孝公置其山出美玉周禮曰玉之羙者曰球其次曰藍田葢以縣出美玊故名藍田周閔帝割京兆之藍田又置玉山白鹿等三縣置藍田郡至武帝省郡復為藍田縣屬京兆后遂因之縣理即撓栁城也俗亦謂之青泥城桓温伐苻健使將軍薛珍擊青泥城破之即其處也 藍田山古華胥氏陵在縣西三十里一名玉山一名覆車山郭縁生述征記云山形如覆車之像也按后魏風土記云山巔方二里仙聖遊集之所劉䧺鳴學道於此下有祠甚嚴亦㶚水之源出於此又西有尊盧氏陵次北有女媯氏谷則知此地是三皇舊居於此 簣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漢書謂沛公入嶢關踰簣山即謂此也 倒虎山一名元象山在覆車山北苻堅時王子年始隱於東陽谷後避石季龍之亂徙於此 白鹿原在縣西六里按三秦記云周平王東遷之后有白鹿逰此原以是得名則泰運之象也晉桓温伐苻健都䕶鄧遐等奮擊於白鹿原則此地也 風涼原即謂此原也 藍田關即秦之嶢關也在縣東南九十八里史記秦將趙高將兵拒嶢關也沛公引兵攻嶢關踰簣山擊秦軍大敗之周明帝武成元年自嶢關移置清泥故城側改曰清泥關武帝建德二年改為藍田關思鄉城在縣東南二十三里宋武帝在關中築城于
  此南人思鄉因以為名 㶚水源出藍田谷古謂之滋水秦繆公改焉以覇勝徵名即秦嶺水之下流東南自啇州上洛縣流入又西北流合滻水入渭 金谷水東北流至滻水源出終山之金谷
  咸陽縣北四十里舊二十鄉今五鄉本周王季舊都也秦孝公十二年於渭北作咸陽徙都之按三秦記云咸陽秦所都也在九峻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胡亥時閻樂為咸陽令漢高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罷元鼎二年置渭城縣屬右扶風按秦咸陽在今縣東十五里咸陽故城是也漢書地理志渭城縣故咸陽地苻堅時於今縣東北長陵城置咸陽郡后魏太和二十年移咸陽郡於涇水北今涇陽縣也隋開皇十一年移咸陽于故咸陽城西北三里即今縣城也按今縣即秦之杜郵也大業二年省唐武德二年權寄理鮑橋三年移就白起堡元年又移于便橋西北百歩官路北即今縣天授二年四月以武后陵寢升為赤縣神龍元年十月却爲畿縣 畢原左傳王使詹相伯辭于晉曰我自夏以后魏駘苪岐畢吾西土也又曰畢原酆旬文王之昭也葢武王克商之後以其地封文王子也杜注畢國在長安西北關中記高陵北有畢原陌原南北數十里東西二三百里無山川陂湖并深五十丈亦謂之畢陌秦謂池陽原漢名長平陂漢氏諸陵並在其上下又名石安原即石勒置石安縣之所 渭水南去縣三十里西南自始平界流入東與豐水㑹於矩山舊有便門橋即此處也 咸陽故城秦自孝公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莊襄王孝文王始皇帝胡亥並都咸陽即此城也漢以為渭城縣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咸陽築冀關徙都之始皇本紀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户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秦毎破諸侯寫倣其宫室作之咸陽北坂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之漢書鄒陽上書云秦倚曲臺之宫應邵注云始皇所理處若漢之未央也三輔黄圖秦始皇兼天下都咸陽因北陵宫殿端門四達以側紫宫象帝居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横橋南渡以法牽牛廟記云北至九𡽀甘泉南至長陽五柞東至河汧渭之交東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雜宫别觀相屬也木衣綈繡土被紫朱宫人不移樂不改懸窮年忘歸猶不能遍三輔舊事云始皇表河以為秦東門表汧以為秦西門中外殿觀百四十五后宫列女萬餘人婦人之氣上衝於天至胡亥時天下苦秦漢元年秦王子嬰降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子嬰燒秦宫室火三月不㓕及漢興以為渭城縣屬右扶風按秦咸陽在今縣東二十里漢渭城縣亦理於此 長陵故城在今縣東北四十里初漢徙關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萬户其餘五陵各五百户皆屬太常不𨽻於郡去高帝長陵三里晉省今廢城存杜牧之詩云小市長陵住即此 故渭城在今縣東北二十二里渭水北即秦之杜郵白起死於此其城周八里秦自孝公至始皇皆都於此城元鼎三年更名渭城后漢省併地入長安故此城存也 安陵故邑周之程邑漢為縣惠帝置周書曰惟王季宅於程孟子曰文王卒於畢郢即此地也帝王代記王季徙居於程 陽陵城故弋陽地景帝改為陽陵縣屬馮翊廢城在縣東北四十一里東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之 張敖冢在安陵東三十里冢上有五岳之象今人謂之五角冢 平陵城漢平陵縣屬右扶風在今縣西北八十里故城是也昭帝陵在故縣城北二里魏黄初中改為始平縣苻秦移縣於茂陵故城因而荒廢按郡國記云平陵故城與茂陵故城相去二里細栁倉在縣西南三十里舊倉名文帝六年周亞夫
  屯軍之所也張楫云昆明池南恐為疎逺 棘門在縣東北一十八里本秦關門也漢文帝使將軍徐厲屯棘門謂此也 周氏陂周廻十三里漢大尉周勃家在陂其子亞夫有功遂賜此陂故地以氏稱之 杜郵亭在縣西三十八里白起自刎之處 秦蘭池宫在縣東三十五里 秦磁石門在縣東南一十五里西有關道即阿房之北門累磁石為之着鐡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𬨨羌胡以為神 蘭池陂即秦之蘭池也在縣東二十五里初始皇引渭水為長池東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築為蓬萊山刻石為鯨魚長二百丈始皇帝㣲行遇盗於蘭池宫見窘武士擊殺盗關中大索 中渭橋在縣東南二十里本名横橋架渭水上始皇都咸陽渭水貫都以象天横橋南渡以象牽牛渭水南有長樂宫渭水北有咸陽宫通三宫之間故造此橋漢末董卓燒之魏文帝更造劉𥙿入關又毁后魏重造貞觀十年移于今所 便橋在縣西南一千里架渭水上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在長安北茂陵東去長安四十里長安西門曰便門此橋與門對因號便橋 白起祠在縣城中周文王陵在縣北一十五里 周武王陵在縣北一
  十五里 周成王陵在縣西北二十里 周康王陵在縣北一十五里 漢長陵高帝陵也在縣東三十里安陵漢惠帝陵也在縣東北二十里 覇陵漢文帝陵也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陽陵漢景帝陵也在縣東四十里 平陵漢昭帝陵也在縣東北一十三里 杜陵漢宣帝陵也在縣西北二十二里 渭陵漢元帝陵也在縣西北七里 延陵漢成帝陵也在縣西北一十三里 義陵漢哀帝陵也在縣北八里 康陵漢平帝陵也在縣西北九里 太公冢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周公墓在縣北一十里 蕭何墓在縣東北三十七里 張良墓在縣東北三十六里 曹參冢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紀信冢在縣北四十里 馮唐冢在縣東北七十里 李左車冢在縣北一十四里 董賢冢在縣東北一十八里 䝉恬冢在縣東北二十里 鉏麑冢在縣東北三十里 尉遲敬德冢在縣東三十里 戚夫人冢在縣西一十五里
  醴泉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舊十六鄉今六鄉本漢谷口縣地在九𡽀山東仲山西當涇水出山之處故謂之谷口溝洫志白渠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謂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又得其饒歌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决渠爲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謂此也后漢及晉又為池陽魏改為寧夷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醴泉縣界有后周醴泉宫因以為名其城即古仲橋城也 九𡽀山高六百五十丈周廻十五里按四夷郡縣道記云九𡽀山東連仲山西當流涇水出處故謂之谷口 承陽山山有石泉所出三輔黄圖所謂浪水是也 谷口城漢縣城也今在縣東北四十里故城也屬左馮翊溝洫志田於何所池陽谷口即此城也王莾改為谷喙漢郊祀志公孫卿言黄帝升仙於塞門水經注九𡽀山東仲山西謂之谷口即塞門也指謂此耳今按雲陽縣谷池水所出亦謂之谷口 唐太宗昭陵在縣西北九𡽀山六十里南有陪𦵏功臣房元齡李靖李勣魏徵高士亷尉遲敬德長孫無忌蕭瑀虞世南唐儉等此不備述 肅宗逮陵在縣東北一十八里武將山 唐太宗廟皇朝建隆四年勅立廟祭祀
  涇陽縣北二百里舊十八鄉今六鄉本漢舊縣史記秦昭王弟封涇陽君是此城漢書地里志涇陽安定郡按此前涇陽縣在今渭州平凉縣界涇陽故城是也惠帝改池陽縣屬左馮翊故城在今縣西北二里以其地在池水之陽故曰池陽后魏廢于今縣置咸陽苻秦又置涇陽縣隋文帝罷郡移涇陽縣于咸陽郡屬雍州即今縣是也 石安原在縣南七里高二十丈東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陽縣界 涇水西北自池陽縣界流入涇縣南七里東南入高陵縣界左傳襄公十四年諸侯伐秦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 龍泉陂在縣南三里周廻六里多蒲魚之利 大白渠在縣東北十里自中白渠首受大白渠東流入高陵縣界南白渠水東南流亦入高陵界 焦穫藪在縣北亦名瓠口鄭白二渠出焉爾雅十藪周有焦䕶是也溉田萬頃皆見溝洫志 長平觀在縣東南九里 秦望夷宫在縣東南八里北臨涇水以望北故名之史記云秦二世二年夣白虎嚙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卜涇水為祟二世乃齋於望夷宫欲祠涇沉白馬趙高乃使其壻閻樂殺胡亥於望夷宫 長平坂俗名睦城坂在縣西南五十里東方朔記曰漢武上甘泉至長平坂上馳道有蠱盤而復地赤如生肝狀頭目口鼻耳齒俱見先驅旄頭馳還以聞方朔從在后上使往視之還對曰怪也上曰何謂對曰秦始皇拘繫無罪幽殺無辜衆庶恨怨憤氣之所生也是地必秦故獄處也詔丞相使按圖地果秦獄也上曰善當何以去之朔曰積憂者得酒而忘寘酒其上必消麋以酒燒之果消上大笑曰東方生真先生賜帛百疋自此之後屬車載酒
  櫟陽縣東北一百里舊二十五鄉今四鄉秦舊縣秦獻公自雍始都於此漢高元年項羽封司馬欣為塞王都此高祖亦曽都之七年徙都長安高帝既𦵏太上皇於萬年陵分櫟陽城置萬年縣以為陵邑理櫟陽始故櫟陽城亦名萬年城后屬左馮翊后漢省櫟陽入萬年縣后魏太和中又分置鄣縣宣武又分置廣陽縣周明帝二年省萬年入廣陽高陵二縣更于長安城别置萬年縣廣陽仍屬馮翊郡隋仁壽元年罷郡廣陽屬雍州唐武德元年改為櫟陽元和十五年四月並移立奉先縣以奉景陵后漢書云周躬字子宇為櫟陽令有萬良者為父報讐自械詣獄躬謂良曰見惡不報非孝也逃罪忘君非忠也今良忠孝已立遂解而釋之 沮水一名石川水北自富平縣界流水注水經云沮水東經萬年故城在涇渭北小河是也 畦畤史記封禪書秦獻公時櫟陽雨金自以得金瑞故作畦畤祠於櫟陽以祀白帝注云畦畤形如韭畦各一土封也 煮䀋澤在縣南一十五里澤多鹹鹵苻秦時於此煑䀋周廻二十里清水陂在縣西南十里多水族之利 漢太上皇陵郡國縣道記云高帝𦵏太上皇於櫟陽北原因置萬年縣于櫟陽大城内以為秦陵邑其陵在東者太上皇在西者即昭靈后陵也 大澤鄉元和初割屬冨平 萬年鄉元和元年六月勅割𨽻奉先縣以奉景陵
  高陵縣東北八十里舊七鄉今五鄉本漢舊縣屬左馮翊秦孝公所置魏文帝改為高陸縣屬京兆自此以前其縣在今縣西南故城是也後魏移於今所隋大業二年復為高陵縣縣城大業七年所築 鹿苑原三輔黄圖曰安陵有果園鹿苑謂此也 鹿䑓祠在鹿苑原上百姓祈禱水旱有感今號爲龍臺將軍 後秦二主冢在縣東一十三里即姚萇姚興也 龍躍宫在縣西十四里唐高祖太武皇帝龍潜舊居也武德六年置龍躍宫德宗改為修真觀翰林學士吳通㣲撰碑文順宗皇帝書 唐西平王李晟墓在縣東南一十里裴度撰碑文栁公權書 渭水在縣西南二十里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七
  宋 樂史 撰
  關西道三
  興平 昭應 武功 乾祐
  興平縣西九十里舊二十鄉今六鄉本周犬邱之地也按漢地里志周曰犬邱秦曰廢邱項羽封章邯為王都於此漢高帝改為槐里今縣北故城是也武帝又割置茂陵縣以茂陵在此邑昭帝又割其地置平陵縣以平陵之故也屬右扶風魏黄初元年改為始平國因原以建名歴晉至苻堅移於茂陵城后魏永安元年移於今縣東北十五里魏恭帝元年又移于東北二十五里大象二年移于今縣東南十五里文學城隋大業九年自文學城移于今所唐景龍四年車駕送金城公主置縣因改為金城縣置於馬嵬故城即姚萇時扶風王駢以數千人保馬嵬故城是此處也至德二年復為興平縣後又復為金城今改為興平 渭水南去縣二十九里馬牧澤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北廣四里東西二十一里百頃澤在縣西二十五里周廻十六里多蒲魚之利始平原三秦記云長安城北有始平原數百里其人
  井汲巢居井深可五十丈即此原也 犬邱城一名槐里城一名廢邱城今在縣東南一十里秦仲之子茂公伐西戎復其地為西垂大夫即此周懿王所都項羽封章邯爲雍王都廢邱亦此城魏黄初元年于故城置扶風郡至晉太始中郡徙理郿改為始平國領槐里縣后魏真君七年自此城徙槐里于今縣理西二十五里槐里故城北城遂廢 茂陵故城在今縣東北一十九里漢武帝陵在槐里之茂鄉因以為名守陵溉樹掃除凡五千丈至宣帝始為縣晉併入始平縣后魏曽于此置始平郡領始平縣真君七年廢郡莊帝永安元年又移于今縣東北十五里始平故城此城遂廢 馬嵬故城一名馬嵬坡又於此築城以避難未詳何代人唐天寳末元宗西幸次馬嵬驛為禁軍不發殺楊妃於此復有端正樹存焉劉禹鍚經馬嵬坡詩緑野扶風道黄塵馬嵬驛路邉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侫倖天子捨妖姫羣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彳囬 -- 徊轉羙目風日為無暉貴人飲金屑倐忽蕣英暮平生服杏丹顔色真如故屬車塵已逺里巷來窺覷共愛宿粉妍君王畵眉處履綦無復有履組光未㓕不見岩畔人空見凌波韈郵童愛踪跡私手結槃結傳看千萬眼縷絶香不歇指環照骨明首飾敵連城將入咸陽市猶得賈胡驚 漢龍泉廟在縣東北二十四里武帝廟號也 漢黄山宫在縣西南三十里武帝㣲行西至漢山宫即此也 章邯臺在縣東南十里 漢公孫𢎞墓在縣東北一十八里 衛青墓在縣東北十九里起冡象廬山 霍去病墓在縣東北一十九里起冢象祁連山 李夫人陵在縣北一十六里俗謂之英陵 李延年墓在縣東北一十八里 董仲舒墓在縣東北二十里
  昭應縣東五十八里舊十八鄉今二鄉縣即漢新豐之地本驪戎國晉獻公伐驪戎是此城秦㓕之爲驪邑漢高帝七年以太上皇思彭城之豐欲東歸於是高帝築此爲新豐縣屬京兆今縣東十二里故城即漢縣之所后漢靈帝末移安定郡隂盤縣寄理於此城人亦謂之隂盤城后魏太和九年自此移隂盤縣於今昭應縣東三十二里冷水西戲水東司馬村故城也其新豐縣自隂盤縣寄理之后又移理於故城三十里葢在靈水側周閔帝元年又徙於天寳廢新豐縣東南七里隋大業六年又移於天寳中廢縣所治垂拱二年以新豐縣東南三十里有山踊出因改爲慶山縣天授二年於縣界靈口置鴻州取慶山渭南兩縣十二鄉於郭下置鴻門縣與慶山高陵櫟陽渭南五縣並屬焉至久視元年廢州并廢鴻門縣神龍元年復為新豐縣天寳末元宗每嵗十月幸温湯嵗盡而歸以縣去湯泉稍逺四年廢新豐改爲㑹昌縣后以太宗昭陵之故數有應徵事宰臣稱賀至七載十二月改爲昭應 驪山在縣東南二里即藍田山也温湯出山下其陽多寳玉其隂多黄金三秦記始皇作閣道至驪山八十里人行橋上車行橋下今石柱猶存山上立祠名曰露䑓 浮胏山水經注云葢驪山之别麓而有異名也 鳯凰原后漢書延光二年鳯凰集新豐即此原也亦驪山之别麓 佷石在縣東十里初始皇之𦵏遠採此石將致之驪山在此不復動石高一丈八尺周廻十八歩 坑儒谷在縣東南五里始皇以驪山温處令人冬月種𤓰招天下儒者議之各説不同因發機陷害之元宗改爲旌儒鄉立旌儒廟賈至爲碑文 鴻門坂續漢書沛公見項羽處在縣一十七里舊大道北坂口按關中記鴻門在始皇陵北十里 新豐縣漢書云文帝登覇陵指新豐路示慎夫人曰此是北走邯鄲道也又亭尉呵李廣處 温泉在驪山之西北按三秦記云入湯須以三牲祭之不爾即爛人肉張衡賦序云余適驪山觀温泉浴神井嘉洪澤之普施乃爲之賦今按泉有三其一所有皇堂石井周武帝天和四年大冡宰宇文䕶所造隋文帝列樹松栢唐開元十年置温泉宫於驪山至天寳六年改為華清宫始移於岳南又造長生殿以祠神元帝嵗常幸焉杜牧𬨨華清宫三絶句云長安廻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又新豐緑樹起黄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又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禄山舞風𬨨重巒下笑聲 戲水在縣東二十七里水經注云冷水出浮胏山戲水出驪山鴻谷又北歴戲亭東即周章軍西至戲秦將軍即拒破之亦此地也 百丈水即冷泉之别名厯隂盤新豐兩原之間北流于渭隂盤故城漢舊縣屬安定縣后遇亂徙於此屬京兆
  是后魏文帝太和九年移此額於泠水西戲水東以城之是此也 歩昌亭三輔黄圖云成帝於覇陵北歩昌亭起昌陵即成帝之廢陵也 曲郵亭張良追漢高祖處也 露臺祠即始皇祠也按辛氏三秦記云驪山頂有始皇祠不齋戒而往即風雨迷道 幽王城一名幽王壘國語幽王㓕于戲史記幽王以申侯女爲后王愛褒氏之子伯服立為太子申侯怒乃與犬戎共攻幽王殺之驪山之下虜褒姒取周賂而去潘岳西征賦曰履犬戎之侵地疾幽王之詭惑舉偽烽以沮衆滛嬖褒而縱匿軍敗戲水之上身死驪山之北赫赫宗周㓕為亡國驪戎故城在縣東二十四里殷周時驪戎國地也
  新豐故城在縣東一十八里漢新豐縣也漢七年高祖以太上皇思東歸於此置縣徙豐人以實之故曰新豐並移枌榆舊社街衢棟宇一如舊制士女老㓜各知其室雖鷄犬混亦識其家焉 周幽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秦始皇陵在縣東八里始皇即位治驪山陵廢徒七十萬今按其陵高大亦不足七十萬人積年之功葢以驪山水泉本北流者皆陂障使東西流又此山無石取於渭北諸山其費工力由此也 漢成帝陵廢昌邑王陵已上二陵俱在邑界 馮衍墓后漢人在縣西四里 叚太尉墓在縣西四十五里即叚秀實也武功縣西北一百四十里舊十四鄉今四鄉漢舊縣古有邵國堯封后稷之地周平王東遷以錫秦襄公孝公作四十一縣斄美陽武功各其一也斄與邰音同字異葢在渭水南今郿縣地是也按舊縣境有武功山斜谷水亦曰武功水故諸葛亮表云遣孟琰據武功水又杜彦達云太白山南連武功山則是縣本以山水立名也唐武德三年分雍州之武功好畤盩厔扶風郿四縣於今理置稷州因后稷所封爲名貞觀元年廢州以縣屬京兆武后天授二年又為稷州以奉天始平盩厔好畤等五縣屬焉至大足元年廢州縣及𨽻府后唐同光中割屬鳯翔長興元年却復京兆 三畤原在縣西南二十里高五十丈西入扶風縣界 敦物山即華山之别名也自華州華隂縣東接潼關連亘經於是邑 莫谷水注水經云莫谷水南經美陽縣與中亭川水相合雍水俗名别水亦曰圉州水西北自扶風界流入 斄城一名武功城周爲邰國后稷所封之地漢為斄縣也在今縣西南二十二里後漢省復自渭水南移武功縣於斄故城因謂之武功城后魏太和十一年改武功爲羙陽縣仍於此置武功郡周武天和四年羙陽還舊理建德三年省郡别立武功縣於中亭川即今縣理也晉地道記云省斄以併郡葢取斄之南境渭之南以併郿非省縣也唐武德三年於此置稷州貞觀元年廢 斜谷其斜谷水出衙嶺山北至郿入渭 周城一名美陽城漢志羙陽縣西北中水鄉周太王所居邑即此也詩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又曰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契我龜築室於兹帝王世紀周太王避狄循漆水踰梁山徙邑于岐山之陽今扶風羙陽西北有岐陽城舊周地也 小槐里李竒曰槐里之西城也東已有槐里城以此城爲小槐也魏志太祖以陽阜爲武都太守以武都孤逺欲移之人多戀土然阜威信素著前後徙人居京兆扶風天水界者萬餘户於是徙郡于小槐里百姓襁負從之此城也 六門堰魏文帝大綂十三年置六斗門節水因名之 斄亭後漢王忳除郿令之官至斄亭亭長曰亭有鬼數殺𬨨客不可宿也忳曰仁勝𠒋邪徳除不祥何鬼之避即入亭正宿夜中間有女子稱寃之聲忳叱曰有何枉狀可前來理乎女子曰無衣不敢進忳便投衣與之女子乃前訴曰妾夫爲涪令之官𬨨宿此亭亭長無狀枉殺妾家十餘口埋在樓下悉盗取財貨忳問亭長姓名女子曰即今門下遊徼者也忳曰汝何故數殺𬨨客對曰妾不得白日自訴毎夜陳寃客輙眠不見應不勝感恚故殺之忳曰當爲爾理此寃勿復殺良善也因解衣於地忽然不見明旦召遊徼詰問懼伏罪即收繫得同謀十餘人悉伏罪遣吏送其喪歸鄉里於是亭遂清安 羙陽城漢縣在今縣西七里南有周原後魏太和十一年移廢縣於古斄城中武帝復改為美陽縣周天和四年武功復還舊理建德三年省此邑今縣餘址殆盡漢書注岐山在羙陽西北 五泉渠西自岐州扶風縣界流入經三畤原隋文𦵏此原上水入城國渠合亦有六堰門西魏大綂十三年築以節水 后稷祠在縣西南二十里郊祀志周興于邰邑至今血食 姜嫄祠在縣西南二十里關中記姜嫄祠在邰城東 隋文帝泰陵在縣西南二十里三畤原上 慶善宫在縣南十八里唐家舊宅南臨渭水武德元年貞觀六年鑾駕親幸醼羣臣賦詩焉 蘓許公墓在縣西一十里蘓村神道碑存
  乾祐縣西南三百五十里舊三鄉今四鄉本漢洵陽縣地唐通天二年分豐陽縣及招喻左綿等谷逃户以置安業縣景龍三年改屬雍州景雲元年復𨽻商州乾元三年改乾元縣仍屬京兆府尋又歸商州漢乾祐二年又屬京兆便以年號名縣 藴谷在縣西南七里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八
  宋 樂史 撰
  關西道四
  同州 沙苑監
  同州馮翊郡今理馮翊縣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屬秦戰國時為秦魏二國之境按漢史自高陵以東皆魏地始皇平天下爲内史地項羽分為塞國漢高帝初置河上郡九年復罷按其地即漢臨晉縣地臨晉故大荔國秦獲之更名臨晉景帝分左右内史此謂左内史武帝改為左馮翊后漢因之魏除左字但為馮翊郡舊理在長安城太上皇廟西南今失所在按魏畧云建安初分馮翊爲右内史高陵東為左内史是也晉因之后魏兼置西華州按后漢書云孝明帝分華山郡置武山郡西魏改華州爲同州以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言二水至斯同流入渭以城居其地因為州之名在馮翊縣而馮翊郡如故按郡國記云同州所理城即后魏永平三年刺史安定王元爕所築其東城正光五年刺史穆弼築西與大城通其外城大綂元年刺史王羆築自今奉先縣東北五十里李潤鎮分泰州置華州理於此廢帝三年又改為同州其同城葢自后魏以后修築非漢之臨晉縣地志以為漢臨晉縣未詳其事葢后漢於此置臨晉縣今取朝邑界故臨晉城爲名晉改為大荔後魏初復名臨晉孝文大和十一年又改為華隂至孝昌二年以重名又改為武鄉縣仍屬武鄉郡即遮實也隋開皇初廢郡煬帝初州廢復置馮翊郡唐武德元年改為同州領馮翊下郡蒲城朝邑澄城白水郃陽韓城八縣三年分朝邑置河濵縣分郃陽置河西縣分澄城置長寧縣仍割河西韓城郃陽三縣於河西置西韓州九年分馮翊置臨沮縣貞觀元年省河濵臨沮二縣八年省長寧縣廢西韓州以郃陽河西三縣來屬垂拱元年割下邽屬華州開元四年割蒲城縣屬京兆府天寳元年改同州爲馮翊郡乾元元年復為同州本匡國軍節度梁改爲忠武軍後唐同光初復舊周顯徳六年降為刺史皇朝改爲定國軍節度
  元領縣七 今八
  馮翊 郃陽 澄城 白水 韓城 胡邑 夏陽蒲城雍州割到
  州境
  東西一百八十五里 南北二百二十八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一百里 東至西京六百五十里西至長安一百八十里 東至河東郡八十一里 南至華州七十八里 西至華州下邽縣八十九里北至鄜城縣二百四十二里 東南至華周華隂縣西南至京兆府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京兆府同官縣九十里 東北至龍門縣一百六十六里
  
  唐開元户五萬六千五百九十九皇朝户主二萬二千六百七十六客四千八百一十九河東户一百九十五
  風俗
  漢書地里志云濵南山近夏陽人俗質木不耻冦盗性剛毅而好勝敵
  姓氏
  馮翊郡五姓 郭 盖 雷 黨 吉
  人物
  蒼頡姓侯岡氏馮翊人黄帝史官造書契 嚴翰善春秋公羊鍾繇交好與繇答難翰曰故更為明公服耳然公羊未肯也
  土産
  皺文靴今貢 蒲合 麝香 石𭵶餅舊貢 草坐白蒺䔧 本草云防風生沙苑
  馮翊縣舊三十四鄉今十一鄉本漢臨晉縣故大荔戎城秦獲之更名戎國城在今州東三十七里朝邑縣界故王城是也舊説秦築高壘以臨晉國故曰臨晉晉武帝改為大荔后魏改為華隂后以名重改為武鄉隋大業三年改爲馮翊縣馮輔也翊佐也義取輔佐京師渭洛河三水皆經𨛦界 九龍泉在縣東南八里有九穴同爲一注因名九龍今謂之鵞鴨池甘泉出遺谷中其水尤羙最堪造酒 商原在州北三十五里注水經云洛水南經商原西俗謂許原也 洛水自西北澄城縣界流入亦曰沮水 沙苑一名沙阜在縣南十二里𮠑道原注水經云洛水東經沙阜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俗名之沙苑即西魏文帝大綂三年周太祖為相國與高歡戰於沙苑大破之其時太祖兵少隠伏於沙草之中以竒勝之后于兵立之處人栽一樹以表其功今樹猶有存仍於戰處立忠武寺今以具戰處冝六畜置沙苑監 興徳宫在縣南三十二里唐義旗將趣京師軍次於忠武園因置亭子名興徳宫屬家令寺 苦泉按梁氏志云在許原地有苦泉水味醎苦羊飲之肥而肉羙今於泉側置羊牧因相傳為沙苑細肋羊諺云苦泉羊洛水漿 遺桞西魏宇文泰敗髙歡于沙苑泰矜功令騎士種桞各一株數及七千至今沙苑最多栁焉 重泉城三秦記云馮翊西北三十里有重泉城即漢武帝爲李夫人所築 龍首渠史記云臨晉人穿渠得龍首故名龍首渠 司馬遷祠代父談畢史記者昔居于郡今有祠在焉
  郃陽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十六鄉今七鄉漢舊縣屬左馮翊郡國志云今縣南二十里有城即古莘國地也㪚宜生為文王求有莘氏羙女以獻紂即此地按應邵注云在郃水之陽詩大雅大明篇云在洽之陽即此也水經注云郃陽城南有漢水東流于河與瓠首水相近郡國縣道記云郃陽城魏文侯築今夏陽縣南三里故城是也周武帝時屬澄城郡隋開皇十六年自故城移縣于今理梁割𨽻河中府后唐天成元年復舊 刳谷水晉敗秦師于令狐至于瓠首杜注云令狐在河東當與瓠首相接瓠首坑在郃陽也 覊馬城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伯伐晉收覊馬又成公十三年晉侯使吕相絶秦曰剪我覊馬是此也 太姒廟周文王娶有莘之女太姒即邑人今郡有文母祠存祀典 故蒲城縣唐開元中改爲奉先縣割入京兆府
  澄城縣北一百里舊十七鄉今九鄉本漢徴縣之地韋昭云徵音懲徵澄同聲后人誤爲澄春秋文公十年秦伐晉取北徵即此城是也后魏太平真君七年分郃陽縣又于今縣理置澄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屬同州唐長慶四年割𨽻奉先縣以奉先陵梁割屬河中府后唐同光復舊 温泉注水經云名有三原竒川鴻㵼西注于洛亦曰帝嚳温泉又有甘泉水出匱谷中其水尤羙堪造酒泉東至坊新里左氏傳僖公十八年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命曰新里左氏傳僖公十八年秦取之即此也 徵城在縣西南二十二里即左氏文公十年秦伐晉取北徵是也漢以為徵縣屬馮翊今俗名避難堡后漢省晉復置隋又省 新城左氏傳文公四年晉侯伐秦圍阮新城即是此也 雲門谷水源出澄城縣界 王官城即邑名也廢城在縣西北又成公十三年晉侯使吕相絶秦俘我王官剪我覊馬 漢書溝洫志云武帝時嚴上言臨晉人願穿渠以溉重泉以東萬頃餘田於是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顔商顔今在馬邑縣界名曰龍首渠按州西三十里有乾坑即龍首之尾
  白水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舊十七鄉今七鄉按史記秦文公分清水爲白水縣即此地也后廢在漢爲粟邑縣粟邑故城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漢薛宣為左馮翊以粟邑縣小僻在山中其人謹樸以頻陽令薛恭換粟邑令尹賞二縣俱大理又為漢邑縣地春秋時秦晉戰於彭衙是也后魏和平三年分澄城郡于此置白水縣及白水郡南臨白水因以立名永平三年移郡於今縣西南三十五里奉先縣界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同州邑有㑹賔鄉唐長慶四年割𨽻奉先縣以奉先陵 沮水按道元注水經云洛水東南沮水入焉故洛水亦名漆沮水盖其境東南谷多白土因曰白水 栁谷水郡國縣道記云衙城側有栁谷水即彭衙水南流至縣理東北合洛水是也 姚谷魏書云姚谷屬白水 粟邑城漢縣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有故城存又曰粟邑縣僻在山中其人謹朴薛宣爲馮翊以頻陽令薛恭换粟邑令尹賞二縣俱大理 彭衙城故地在今縣東北六十里有故城左氏謂秦晉戰於衙彭即此也后漢安帝以上郡避羗冦寄理于此因省衙縣晉惠帝再置尋又省焉夏陽縣東北百三十里舊十一鄉今六鄉古有莘國漢郃陽縣地按梁氏十道志云唐武德三年分郃陽于此置河西縣以在河之西爲名又割同州之郃縣韓城二縣于今理置西韓州取古韓國爲名也以河東有韓州故此加西貞觀八年廢西韓州以縣屬同州乾元三年改爲夏陽縣 瀵水惣名發源黄河西岸平地爾雅瀵大出尾下郭璞注河東汾隂縣有水口如車輪濆沸湧出其深無限名爲瀵馮翊郃陽復有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源皆潜相通 莘城系本及詩莘國姒姓夏禹之後武王之母太姒即此國之女有冢在焉 長城魏惠王所築以備秦 劉仲城漢高祖兄也封仲于戊十年為匈奴所攻棄國而走廢為邰陽侯居此城也 姚武壁十六國春秋苻堅二十一年慕容泓起屯兵華澤堅遣子叡討之以龍驤將軍姚萇爲司馬爲泓所敗叡死之萇使趙都謝罪堅殺之萇懼奔渭北西州豪族率衆歸之推萇爲盟主萇乃僭號于此葢以武功立因名姚武壁
  韓城縣東北二百里舊十二鄉今五鄉古韓國及梁國漢爲夏陽縣地今縣西南二里有夏陽故城存韓國故城在今縣理南十八里梁國在今縣理南二十二里有少梁故城隋文帝分郃陽于此置韓城縣以古韓城為名梁割屬河中府后唐天成元年復舊 梁山漢志注云梁山在夏陽西北即尚書禹貢治梁及岐詩韓奕篇奕奕梁山爾雅云梁山晉望也注云謂晉國所望祭也故曰大梁别小梁之號俱在韓城縣界大梁山在今縣西五里又按三秦記梁山宫城又名織錦城 三周山注水經云三累山層宻三成俗因名三累爾雅所謂山三成爲崑崙邱 龍門山在縣北五十里禹貢所謂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外懸泉而兩傍有山川陸不通魚鱉莫上故江河大魚有瀑腮龍門之困 韓奕詩云有倬其道韓侯受命是也按古今地名云韓城韓武子食采于韓原亦秦晉戰于此即獲杜囬又秦獲晉惠公以歸之處 崛谷水在縣一里注于河 少梁城亦春秋秦晉戰處也 龍門關一謂龍門戍極峻嶮西魏文帝大綂元年置在龍門山下關口有龍門城即戍所也司馬彪注莊子云吕梁即龍門也在縣東北 夏陽城漢縣名唐初廢縣后復置今在東北一百二十里 高門原按水經注云高門原南有層阜秀出雲表俗謂馬門原是也 禹祠書云禹治水至于龍門今夏陽縣是也禹廵狩至於遶山即此因有祠存子夏石室孔子弟子爲毛詩序昔處於此有石室存
  
  朝邑縣東二十五里舊二十四鄉今七鄉地即古大荔戎國在今縣東三十歩故王城是也在漢爲臨晉故地后魏文帝分置南五泉縣西魏廢帝三年改為朝邑縣以北據朝坂為名 朝坂按注水經云洛水東南歴强梁原俗謂之朝坂 臨晉城史記魏文侯十六年伐秦所築臨晉襄王六年與秦㑹臨晉史記武王元年與魏惠王㑹臨晉謂此城也故城在今縣西南 懷德城漢縣在今縣西南三十二里懷德故城是也漢志注云洛水東南入渭今故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一名高陽城 長春宫在强梁原上周武帝保定元年宇文䕶所築初名晉城武帝建德二年置長春宫隋文帝開皇十二年増構殿宇焬帝大業十三年高祖起義兵自太原赴京師九月大軍濟河令于此宫保甲養士而西定京邑自后凡牧此州多帶長春宫使 蒲津關因蒲坂又以河津之溱因以爲名十六國春秋苻健皇始四年十月大雨霖河俱溢蒲津監冦登得大履于河中長七尺三寸人跡稱之指長尺餘大厚一寸健見嘆曰覆載之内何所不有 河橋左氏傳昭元年秦后子出奔晉造舟於河杜預注云造舟為梁通秦晉道即此橋 西瀆大河祠漢書地里志云左馮翊臨晉縣有河水祠郊祀志云祀河於臨晉穆天子傳陽紆之山河伯馮夷之所都是為河宗氏山海經馮夷人面乘兩龍太公金匱馮循龍魚河圖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尚書中侯伯禹云臣觀河伯面長人頭魚身張揖云馮夷河伯是也華隂潼津鄉隄首陽里人也水仙化為河伯博物志昔夏禹觀河見長人魚身出水曰吾精豈不為河伯也馮夷者華隂人得道水仙化為河伯豈同哉抱朴子河伯八月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為河伯應邵曰馮夷水仙也西魏文帝大綂十三年于漢祠更加營造因立四瀆祠於廟庭周武天和四年太宰宇文䕶于祠廟建碑一所靈帝大象元年江淮濟各從本所祠惟有一祠依舊不改每嵗發使致璧加牲以祀焉禮記云先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今因河而祭海即其義也唐天寳十四年封為靈源公 苪鄉郡國縣道記云今縣西南二里臨晉故城是故苪鄉又縣東一里有王縣盖大荔成王之城左氏傳云晉隂飴甥㑹秦伯于王城即此也 通靈陂在縣北四里二百三十歩唐開元初姜師度為刺史引洛水及堰黄河以灌之種稻田二千餘頃
  蒲城縣東南九十里舊二十二鄉今一十鄉本漢重泉縣地史記謂秦簡公城重泉即今縣南五十里有重泉故城也今縣即后魏太和十一年分白水縣于此置南白縣以在白水之南爲名西魏廢帝三年改白水縣爲蒲城以縣東故蒲城為稱屬同州唐開元四年十月改為奉先縣仍移𨽻京兆府以奉睿宗橋陵至十七年昇為赤縣皇朝開寳四年改為蒲城縣 故重泉縣後漢書云王阜字代公為重泉令時大旱収奪强吏按察豪猾于是㴻雨有鸞集縣屋縣雅樂應聲而舞旬日方去其感化如此 洛水亦曰沮水 賈城古之賈國左傳謂芮伯梁伯賈伯伐曲沃是也 五味陂漢書宣帝紀常困于蓮芍鹵中如淳曰為人所困辱也蓮芍縣有藍池縱廣十餘里其鄉人名曰鹵中服䖍曰鹵中或曰澤中孟康曰蓮芍縣西北也按漢蓮芍縣在此縣東南下邽縣界此即鹵中也 壍洛史記秦孝公九年築長城簡公二年壍洛故云自鄭濵洛今沙苑長城是也又按三秦記云在蒲城東五十里秦築長城即是壍洛也 唐睿宗橋陵在縣西北三十里豐山 元宗泰陵在縣東北二十里 惠莊太子陵在橋東南三里 恵宣太子陵在橋陵東六里 惠文太子陵在橋陵東三里並在栢城内 憲宗景陵在縣西北二十里 僖宗靖陵在邑界去長安一百五十里
  沙苑監在同州馮翊朝邑兩縣界按唐典掌牧養隴右諸牧羊牛以供其宴㑹祭祀及尚食所用每嵗與典牧分月供之若有司供應者則四時皆供凡羊毛及雜畜皮角皆具數申送所由焉唐末廢皇朝顯德二年于苑内牧焉在州南一十五里
  古跡
  沙苑古城在朝邑縣南一十七里從馮翊縣東界沿洛水南岸入朝邑縣界及南至渭水其城廣四十八里 大沙 鴻鶴池 李公池 出白蒺藜 麻黄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九
  宋 樂史 撰
  闗西道五
  華州
  華州華隂郡今理鄭縣禹貢雍州之域今州境兼有豫州之域周禮職方氏云豫州其山鎮曰華山地理志華山古為敦物在華隂縣南周時為畿内之國鄭桓公友所封采邑一名咸林故國語曰鄭桓公為周司徒采地咸林也春秋時為秦晉地左氏傳曰晉侯許奉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南及華山按華山記云此山分秦晉之境鄙晉之西則曰隂晉邉秦之東則曰寧秦戰國時自高陵以東皆魏之分史記云魏築長城自鄭洛濵今州東南三里魏長城是也按郭縁生述征記云長城或説秦晉分境祠華岳故築此城秦并天下為内史之地兩漢及晉為京兆𢎞農二郡之地按后魏書云太平真君元年置華山郡至孝明帝分華山郡又置武山郡孝昌二年又改為東雍州仍領華山郡以西有雍州故曰東雍至西魏廢帝三年改東雍州為華州今馮翊郡隋開皇三年郡廢而華州如故大業二年省華州其地属京兆馮翊郡至義寧元年割京兆之鄭縣華隂二縣置華山郡因后魏郡名武徳二年改為華州割雍州之渭南来屬五年渭南還雍州垂拱元年割同州之下邽来屬二年改為太州避武后諱神龍元年復舊名天寶元年改為華隂縣乾元元年復為華州寶厯中肅宗不豫又為太州寶應二年復為華州兼京城防禦使又為鎮國軍節度梁為感化軍后唐同光元年改為鎮國軍周顯徳元年降為刺史皇朝升為鎮國軍節度
  元領縣三
  鄭縣 下邽 華隂 渭南京兆府割到
  州境
  東西一百四十三里 南北一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約九百八十里 東至西京約六百一十里西至長安一百五十里 東至陕州二百六十里南至啇州二百八十里 北至同州六十里 東南至虢州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金州一千八百里東北至河中府一百五里 西北至耀州一百五十里
  
  唐開元户三萬七百八十七皇朝管户主一萬一百六十九客六千九百四十六
  風俗與長安同
  姓氏
  武功郡二姓 蘇 韓
  始平郡四姓 馮 龎 隂 宣
  人物
  楊震𢎞農華隂人號闗中夫子曽孫彪難董卓不欲遷都 劉寛華隂人有人認牛下車與之 唐嚴挺之華隂人為左丞子武劍南節度 楊綰華州人為相十日天下望風而懼 姚仲下邽人多諌疏官至右僕射 楊炯華隂人
  土産
  茯苓 茯神 細辛以上今貢 綿 絹 朱柿子出豐原鄉董侯里 石踏爐出將相鄉獼猴谷此二物元貢今停 鶻采于金氏陂 唐時貢五粧松一名乳毛松十二月探出蒲谷元不貢
  鄭縣舊二十四鄉今九鄉本秦舊縣漢屬京兆即鄭桓公封邑今郡北故鄭城是其故城按郡國縣道記云古城連接今州城齊天保中官路經其中東西相連有三小城至宇文朝縣移於西南九里故鄭城隋開皇三年又移理於州北故鄭城四年又移於廢華州城唐武徳四年又自州城移於州東一里興元元年新築羅城共古鄭城並在羅城内仍移鄭縣於州西三里宫路南周智先生所居即今縣是也 少華山在縣東南十里山海經曰大華之西八十里曰少華之山其木多荆杞其獸多㸲牛其隂多磬石其陽多㻬琈鳥多赤鷩爾雅云西南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 五部祠按水經云鄭縣南山有五部神廟東南向華岳其廟有碑后漢光和四年鄭縣令裴畢字君光所立今按碑文有石隄樹谷御史大夫將軍牧伯其廟中題署有五部者謂石隄西戍樹谷明神五婁先生東臺御史王翦 王喬谷俗謂太公谷即王喬所隠之處谷有喬祠堂嵗常祠之 英山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山海經云英山其上多扭橿竹水亦曰大赤水又名箭谷水注水經曰竹水南出竹山經媚加谷厯廣鄉原北流注於渭 灌水一名小赤水今名高谷水按山海經云出石脆山 孤栢原水經云孤栢愚水出焉亦合灌水 沈水按漢書地理志沈縣陽屬左馮翊注水經云沈水又北經沈城之西 聖山在縣西南去州二十五里舊圖經云垂拱四年十一月飛土掩石雍水為池羣峯競起其月十二日忽踊四峯高二百餘丈有白龜黄龍紫雲其山葢地東西五百里南北七里后立聖山廟 竹山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一千二百六十丈山海經云竹山其上多喬木其隂多鐵 細腰原在縣西南一十六里原中狭因名之符愚山在縣西南一百里高一百丈山海經云其陽多銅其隂多鐵符愚之水出焉北注於渭 沈陽故城在州東北十五里驛路南石橋東有沈陽城按此城與故武城二縣並后漢省按漢京兆尹渭南郡所管諸縣多在渭水之南北二縣並是馮翊縣屬據三輔地界言之皆合在渭北當在同州及高陵涇陽之北界葢因後漢安順間西羗擾亂闗中縣人移於渭水南鄭縣界權修璧壘以居年代綿遠因而稱為漢焉
  下邽縣東北隔渭水八十里舊二十八鄉今七鄉本秦舊縣地漢書地理志下邽屬京兆尹以邽戎之人而来為此縣秦有上邽此故加下也魏志云董卓遷都長安華歆求出欲為下邽令即此邑后魏改邽為封以下為夏避道武帝諱也隋開皇三年以夏封縣屬華州十七年屬同州置在雄覇故城大業二年復舊名按四夷縣道記云下邽縣東南二十五里有下邽古城在渭水之北即大業十一年自此城移入西魏廢延夀郡城即今縣理是也唐垂拱元年十二月自同州来屬 故甘泉城在縣東南四十里以此地水多鹹苦城中井泉美遂名甘泉城在縣東南四十里亦謂之夏王城俗傳赫連勃勃所築 廢下邽縣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地志云秦下邽城也自漢及晉不改魏初移於雄霸城注水經云渭水注下邽故城南即此也 古蓮勺城在今縣北二十二里蓮音輦音酌以草為名晉地道記云蓮勺縣屬馮翊后秦姚萇廢后魏大和三年改馮翊為延夀郡蓮芍縣仍舊隋開皇十年罷郡以蓮勺屬華州今縣城是也大業二年省蓮勺入下邽漢張禹自河内徙家於此城也 金氏陂在縣東二十里按地輿志云漢昭帝時車騎將軍金日磾有功賜其地虞摯三輔決録云金氏本下邽人也今陂久廢即渠西廢陂是也唐武徳二年引白渠入陂復曰金氏陂貞觀三年陂側置金監十二年此監廢其田賜王公古云此陂水滿即闗内豐熟西又有金氏陂俗號曰東陂南有月陂形似月也亦名金氏陂 金日磾冡在縣城東南三百步髙二丈年多不見墳闗地勢猶存史記金翁叔名日磾以匃奴休屠王太子從渾邪王將衆五萬降漢位至將軍賜田於此歸塟因家焉非下邽人也 翟公冡在縣東三十五里高九尺漢廷尉翟公之冡 萬夀涡在縣南四十里古来此涡或興霧起雲時有牛馬猪羊變見形狀遨遊沙渚之上還入其渦村坊往往見之今乾無水 六石人元在縣東南七里同在一處前趙石勒所造置在石人村西魏入闗遂移石人於府門外經宿還歸本處往往夜行晝則在本處今縣東南十五里有二枚縣東北一里有二枚東南七里有二枚村人禱祭
  華隂縣東六十里舊二十三鄉今七鄉尚書禹貢曰導河積石南至於華隂戰國屬魏為隂晉地今縣東南五里有古城即是六國時隂晉地也魏納於秦秦得改為寧秦漢書髙帝八年更寧秦為華隂縣以在大華山之隂故名之隋大業五年移於今理唐龍朔三年廢潼津縣入華隂垂拱元年改為仙掌縣神龍中復為華隂寳厯中為大隂縣寶應二年復舊 太華山在縣南八里山海經云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髙五千仞廣十里鳥獸莫居有𧉮焉名肥𧔥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逺而望之若有華狀故名華山按名山記華岳有三峯直上數千仞基廣而峯峻叠秀迄於嶺表有如削成今博山香爐形實象之又華山與首陽本一山河神巨靈擘開以足踏離其下分為兩山以通河流故掌與脚跡存焉曹植述征賦云表神掌於巖首又張衡西京賦云紹以二華巨靈贔屭髙掌遠蹠以疏河曲厥跡猶存又水經云華山頂上靈泉曰蒲又按華山記云頂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名華山白虎通西方華山少隂用事萬物生華故曰華山以西有少華故曰太華在昔有太元真人茅盈内記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盈曽祖父䝉於華山乗雲駕龍白日昇天先是邑人謠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昇入太清時下元洲戲赤城繼業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又漢武内傳魯生女長樂人初餌胡麻乃永絶榖八十餘年少壯色如桃花一日與知故人别入華山后五十年先識者逢生女於廟前乗白鹿從王母人因識之謝其親里鄉故而去又神仙傳中山衛叔卿嘗乗雲車駕白鹿見漢武將臣之叔卿不言而去武帝悔求得其子度世令還追其父度世登華岳見父與數人傳於石上勅度世令還許含神霧華山上有明皇玉女手持玉漿得服之則仙矣 集靈宫 存仙殿 望仙臺 集仙宫 望仙觀皆漢帝宫觀名也漢書云華隂縣有集靈宫三輔黄圖云望仙觀在華隂縣餘出華山記及三輔故事又華山記云𢎞農鄭紹八月曉入華山見童子執五綵囊盛栢葉露食之 石鼔華山記云北有石鼓左太沖西京賦云神鉦追逓於髙岡是也 南北二廟北廟有古碑九所其一是漢振逺將軍段煨更修之碑黄門侍郎張昶書魏文帝與鍾繇各於碑隂刻二十字此碑垂名海内南廟是華北君祠今有北君靈臺上仙下仙四神童院其廟外栢樹二十餘株即后周文帝所植 潼闗有潼水焉按三輔記云闗因水得名水去闗一里即左傳云晉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是此按今潼闗是自函谷至於潼闗髙出雲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云潼闗本名衝闗河水自龍門衝激至華山東故以名也信神明之奥區帝宅之户牖有百二之固又按今闗即隋大業七年移於南北鎮城門坑檻谷以置去舊闗四里餘至唐朝天授二年移近向北臨河為路元宗開元十三年於華岳祠南通衢立碑御製其文并書即此是新闗南路也舊路在岳北是后牧是州者多帶防禦潼闗軍使 瓊岳宫在縣西十八里隋大業四年置本名敷水宫改為華隂宫義寧二年移宫置長監貞觀六年改為華隂宫顯慶三年為瓊宫今廢 雲臺觀在縣南山下六里圖經云為嶮峻難登置下方於山下天寶元年勅於熊牢嶺置中方號曰大清宫 松果山在縣東南二十七里山海經云華山首曰錢来山其上多銅有鳥名曰䳋渠狀如山雞黑身赤足與松果山相連 餘糧山在縣西南三十里酈道元注水經云餘山出糧餘山 潼石水在縣東四十五里注水經云南自松果山北入黄河神靈經云馮夷者恒農華隂潼鄉人也食水入石得仙 王猛冡在縣東八十里按晉書云猛北海人家貧鬻畚於洛陽與華隂神遇苻堅之時為僕射卒塟華隂唐貞觀十一年致祭禁樵牧 車箱谷一名車水渦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去敷水谷七里深不可測祈雨者以石投之其中有一鳥飛出應時獲雨 好女泉在永豐原下其水㣲細 鎬泉在縣東十九里其水或涌或止深不可測括地圖云是河眼亦謂之鎬池 敷西城郭縁生述征記云敷西縣五代所置謂苻堅姚萇時有敷西縣尋省之在縣西南 定城郭縁生述征記云或云段煨所造未詳夾道各一城城下有泥泉水出焉按煨在漢為鎭遠將軍后魏孝武帝永熈三年於城中置定城驛 平舒城史記云秦始皇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闗東夜過華隂平舒道有人持壁遮使者曰為我遺鎬池君春秋后傳華山君托書致鎬池君云子過郭池見大梓下有文穎石取以叩梓當有應者以書與之書入讙聲言祖龍死按注水經云渭水又東經平舒城北昔始皇之將亡江神返壁於華隂平舒道即此是也在縣西南 長城在今縣西二里即春秋時秦晉分界處 楊震墓按三輔故事云震改塟華隂潼亭先塟十餘日有鳥髙丈餘集喪前悲鳴塟畢始飛去時人刻石象鳥立於墓前與苻秦丞相王猛墓相近二冡並在今潼西道北有楊震碑現存周文帝破東魏殺大將竇泰於此貞觀十一年太宗因幸墓所傷其忠赤非命親為文以祭之 漕河唐天寶三年以韋堅為左常侍兼陕州刺史開漕河自西苑引渭水因古渠自華隂入渭引永豐及龍門倉米以給京師名曰廣運潭以堅為天下轉運使㶚滻亦㑹於渠天寶中每年運米二百五十萬石後以漸損大厯之後𦂯可及四十萬石也 永豐倉在今縣東北四十里即韋堅所置在渭水南號渭渠 廢潼津縣唐則天割仙掌縣置属虢州葢因潼川為名按潼水名灌水潘岳西征賦云泝黄卷以濟潼是也按唐厯云聖厯二年割虢州潼津縣入太州神龍三年廢 巨靈廟在縣北一百里渭南縣西三十五里舊十九鄉今八鄉本漢新豐縣地葢苻堅新置漢初有渭南郡因以取名郭縁生述征記云渭南縣晋後所置則謂苻姚也后魏孝昌三年於今縣東四里明光原上置渭南郡及南新豐縣西魏廢帝三年改南新豐為渭南縣周建徳二年省郡以縣屬京兆割𨽻華州 三門水按溝洫志云秦始皇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漢 新豐原一名責原注水經云泠水厯隂盤新豐二原之間是也又郡國縣道記云渭水在縣北十四里 漕河在縣北一里 鳯凰原三秦記云新豐界有鳯凰原以鳯集得名 半日村此村山髙蔽虧陽影常照其半 風門三秦記云風門在新豐縣東南兩阜相對其所多風 倒獸山一名元象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十六國春秋曰王昭字子年隠於東陽谷鑿穴而居弟子受業者百人亦皆穴處石季龍兵亂棄其徒衆遷於倒獸山即此山也 隋崇業故宫在縣東十五里步夀宫三輔黄圖步夀宫在新豐縣水經注首水經秦
  步夀宫西 步髙宫三輔黄圖步髙宫在新豐縣水經注首水經秦步髙宫亦名市邱城 首水出縣南石樓山北京二宫過渭之東陽谷水而合渭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九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三十
  宋 樂史 撰
  闗西道六
  鳯翔府 司竹監
  鳯翔府扶風郡理天興縣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為秦都秦徳公初居雍即今天興縣也至獻公始徙櫟陽始皇併天下屬内史項羽封章邯為雍王亦此地漢髙帝更名中地郡復為内史景帝初分屬右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更名右扶風所以扶助京師行風化也與京兆尹左馮翊謂之三輔理皆在城中後漢出理槐里即今興平縣東南七里故槐里城是魏文帝除右字但為扶風郡亦是重鎮曹公使張郃屯陳倉建興中諸葛亮攻陳倉及郿皆不克晉大康八年為秦國後魏太武於今州理東五里築雍城鎮文帝改為岐州隋開皇元年於州城内置岐陽宫岐州移於今理大業三年罷州為扶風郡唐武徳元年復為岐州領雍陳倉郿虢岐山鳯泉等六縣又割雍等三縣置圍川屬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以圍川及麟州之麟遊普潤等三縣来屬七年又置岐陽縣八年改圍川為扶風縣省虢天寶元年改為扶風郡至徳二載肅宗自順化郡幸扶風置天興縣改雍縣為鳯翔縣並治郭下初以陳倉為鳯翔縣乃改為寳雞縣其年十月復兩京十二月置鳯翔府號為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為五京寳應元年併鳯翔縣入天興縣後罷京名
  元領縣九 今十
  天興 扶風 郿縣 岐山 寶雞 普潤 虢縣麟遊 盩厔京兆割到 崇信新置
  一縣舊廢
  岐陽入岐山扶風
  州境
  東西一百八十三里 南北三百八十九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五百八十里 東至西京一千一百七十里 東至長安三百一十九里 南取大白山路至興元府六百一十里 西至隴州一百五十三里 北至涇州二百六十二里 東南至京兆府界一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鳳州二百四十一里 西北至涇州三百二十里 東北至邠州二百二十五里
  
  唐開元户四萬四千五百三十二皇朝管户主二萬六千七百九十客一萬三千三百一十五
  風俗
  天水隴西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髙尚氣力以射獵為先大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才力為官名將多出焉故曰山西出將秦詩謂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此實遺風又曰在其板屋乃山多林木人獲居之
  姓氏
  扶風郡六姓 馬 竇 班 輔 魯 恵
  人物
  白起郿人 春秋時有蹇叔 孟明 公孫枝 子車奄息 漢有班彪子超固 傅毅 馬援 馬融郭伋扶風茂陵人 馬樞扶風郿人梁邵陵王綸引為學士覽二萬書乃嘆曰吾聞貴爵禄者以巢由為桎梏愛山林者以伊吕為筦庫 王世充天興人本姓支西域人也代居白鹿原其父收㓜卒隨母嫁灞城王燦遂冒姓王氏 唐元載 楊炎 李淳風皆岐州人
  土産
  龍鬚席貢 蠟燭貢 麻布 棉布 胡桃
  天興縣舊十六鄉今十四鄉本秦雍縣秦國都也漢縣屬右扶風四面積髙曰雍又四望不見四方故謂之雍秦囘中宫在縣西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燒回中宫候騎至雍即此也唐至徳二年分置鳯翔縣永泰元年廢乃改雍縣為天興縣 吳嶽秦都咸陽謂之西嶽三畤原史記封禪書曰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宻畤靈公又作吳陽上畤在此原故號三畤原也亦謂之周原乾歸故城在縣西四十二里十六國春秋曰苻登太初二年乞伏乾歸西據苑川號為西秦因築此城也 五水汧渭岐漆雍已上五水皆厯郡界 雍水在縣北二里源出縣西北平地水經注雍水厯中窂溪俗號中窂水亦曰冰井水 野人塢在縣南一百八十步秦穆公失駿馬野人盜食之處也 漢五帝畤 祈年宫漢書地理志祈年宫秦穆公起又有祈年觀 囘中宫史記秦始皇二十九年巡隴西北地出笄頭山過囘中宫漢書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闗殺都尉燒囘中宫候騎至雍武帝元狩四年幸雍通囘中道北出蕭闗又有三良宫相近 故長安城漢恵帝所築今在天興縣城西北苑中也 石鼓文在縣南二十里許石形如鼓其數有十葢紀周宣王逰獵之事其文即史籕之迹唐貞觀中吏部侍郎蘇朂紀其事云虞褚歐陽共稱古妙雖嵗久訛缺然遺跡尚有可觀而厯代紀地理志者不存紀録尤可嘆惜
  扶風縣東百里舊十七鄉今十九鄉本漢美陽縣地今京兆府武功縣北美陽故城是也後周天和元年於此置燕州隋開皇十六年於今岐陽置岐山縣以屬燕州隋末廢州唐武徳三年分岐縣於圍川城置圍川縣四年𨽻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來屬至八年改為扶風縣又按説文云圍川字作湋近代訛舛故為圍 三畤原在縣南二十里 湋水在縣南三十里 白水在縣南二百步 雍水在縣一百里
  郿縣東南一百里依舊十鄉本秦縣也漢志郿屬右扶風三輔黄圖云右輔都尉理所秦寧公徙居平陽即此地今縣十五里渭水北故郿城是也後魏廢帝因縣内郿城改為郿城縣至天和三年以郿城縣併入周城縣隋開皇三年廢岐山郡以周城縣屬岐州十八年改周城縣為渭濵縣大業二年復郿縣唐武徳三年移縣於郇州城即今理也白起此縣人 縣理城亦曰斜城城南當斜谷因為斜口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終南山在縣南三十里 郿塢在縣東北十六里董卓封郿侯據此北阜築塢髙七十文號曰萬嵗塢亦曰董卓塢以寫長安城形 太白山在縣東南五十里辛氏三秦記云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三百里不知髙㡬許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尺山下軍行不得鳴鼓角鳴則疾風暴雨立至周地圖記云太白山上恒積雪無草木半山有横雲如瀑布則澍雨人常以為候騐之如離畢焉故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魏畧曰吉茂蘓則遇亂隠於扶風南太白山中以經籍自娯按唐史𤣥宗天寶八載太白山人李渾上言有神人言金星洞内有玉版石紀聖皇福夀之符命御史中丞王鉷入山求獲上御勤政樓受焉於是大赦天下封大白山神為神應公四時祭祀金星洞改為嘉祥洞 積石原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水經注云積水原即此原也魏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與司馬懿拒渭南郭淮算亮必登此原遂先登據之亮至果不得上即此原也 五丈原在縣西南二十三里魏氏春秋諸葛亮據渭南司馬宣王謂諸將曰亮若出武功依山東轉是其勇也若西上五丈原諸君無事矣亮果出屯此原與懿相拒 渭城經縣東南 成國渠在縣東北九里至上林入䝉蘢溝洫志云闗中有成國渠如淳注云成國渠在陳倉也 斜谷按唐書永貞元年西川節度使劉闢反先是鳯翔斜谷路館驛停廢今却宜置命高崇文為神䇿行營節度使崇文領兵馬取鳯翔斜谷路李元奕領兵取駱谷路同赴梓州應接當秦恵王時用司馬錯之䇿以伐蜀漢光武使吳漢伐公孫述魏司馬文王使鄧艾伐劉禪晉穆帝使桓温伐李子仁宋武帝使朱齡石伐醮縱梁武帝使鄧元起伐劉季連周大祖使尉遲迥平蕭紀隋文帝使梁霽平王謙居唐憲宗命髙崇文平劉闢自秦至元和九度伐蜀四為水軍泝江而上唯秦與鄧艾尉遲迥梁霽及崇文五在斜谷駱谷出師南討不庭矣 斜水出斜谷厯邑界東入渭 斜城在渭水南一里周武帝天和元年築置雲州於此建徳三年廢唐武徳元年又於此置郇州三年又廢故此城存 武功故城在今縣東四十里即鳯泉故縣北渭水之南水經注云渭水東逕武功故縣北南對大白山北隔渭水與武功故斄城對
  岐山縣東五十里舊十鄉今十四鄉周古公徙於岐即此地本漢雍縣之地後周天和四年割涇州鶉觚縣之南界置三龍縣屬岐州隋開皇十六年移三龍縣於岐山南十里改為岐山縣屬州不改因山為名大業九年移於今縣東北八里唐武徳元年移理於今岐陽縣界張堡壘七年移理龍尾城貞觀八年又移理猪驛南縣理是也 岐山在縣東北十里亦名天柱山禹貢曰導汧及岐河圖括地象云岐山在崑崙山東南為地乳上多白金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山上時人亦謂此山為鳯凰堆酈道元水經注天柱山有鳯凰祠或云其峯髙峻逈異諸山狀如柱因以為名 渭水在縣南三十里經邑界姜泉皇甫謐帝王世紀云炎帝神農氏母有喬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姜水即此水也 終南山東連亘入京兆府界 廢岐陽縣在州東一百里亦漢杜陽之地屬右扶風隋開皇十六年移三龍縣於此因改為岐山縣唐貞觀十七年割扶風岐山二縣之土以置此邑葢在岐山之陽因以為名元和三年二月以其地復入岐山扶風二縣此額已廢 五將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十六國春秋曰苻堅為慕容所逼長安謡曰帝出五將久長得先是又謡曰堅入五將山長得堅大信之率數百騎出五將宣告州郡期以孟冬拔長安堅至五將姚萇遣吳忠圍之堅衆奔散忠執堅以歸新平即此山也 諱谷水源出縣東北六里諱谷也南流入扶風縣界
  寶雞縣西南九十里舊四鄉今十鄉漢書地理志陳倉縣屬右扶風三國志云在魏為重鎮太和二年蜀將諸葛亮攻圍郝昭守之不拔即此城也又周地圖記云陳倉縣晉末廢秦將姚時於縣界置宛川縣後魏大統十六年移宛川縣入漢陳倉故城復為陳倉縣即今縣東二十里古城是也屬武都郡後周天和三年又於此置顯州建徳三年又廢顯州及陳倉隋開皇十八年又置陳倉縣屬岐州大業十年移縣理於渭水北留谷城今縣是也唐至徳二年改為寶雞縣以秦文公獲石雞於此徴以為名今猶有寶雞祠存焉咸通三年於縣東南開渠引渭水入昇原渠通船筏至京故城即長安城也漢恵帝所築在今理天興縣之西北苑中也 陳倉山在縣南十里辛氏三秦記云大白山南有陳倉山山上有石雞與山雞不别趙髙燒山山雞飛去而石雞不去晨鳴山頭聲聞三十里或謂是玉雞録異傳云秦文公時雍南山有梓樹文公伐之輒有大風雨樹生合不㫁有一人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秦若使人被髪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憂否樹神不語明日人語文公如其言伐樹樹㫁其中有一青牛出走入豐水中復出使騎擊之不勝騎墮地復上髪解牛畏之不出故置髦頭因此也 渭水 汧水皆厯縣界 箕谷水源出縣東南箕谷 陳倉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即秦文公所築魏畧云大和中魏遣將軍郝昭築城陳倉城適訖㑹諸葛亮来攻亮本聞陳倉城惡及至怪其整頓聞知昭在其中大驚愕亮素聞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初太原靳詳少與昭相親厚後為蜀所得及亮圍陳倉詳為亮監軍使於城外呼昭諭之昭於樓上應詳曰魏家科法卿所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曩時髙剛守祁山坐不専意雖終得全於今誚議不止我必死矣卿還謝諸葛亮便可攻也詳以告亮亮進兵雲梯衝車晝夜攻距二十餘日亮無利㑹費曜等救至亮乃引去按本城有上下二城相連上城是秦文公築下城是郝昭築 三友故城在縣西四十六里耆舊傳司馬宣王與諸葛亮相拒於此因築此城十六國苻健於此置武都郡 大散闗在縣西南五十二里老子著書處或云在函谷按郡國志云岐陽大山一本大作太無山字嶺通褒谷大路 寳雞祠漢書郊祀志曰秦文公獲石雞於陳倉北坂今有神祠是也 玉女祠秦穆公女弄玉鳯臺之地也又秦穆公陵在此
  麟遊縣東北一百一十里舊十一鄉今四鄉本漢杜楊之地隋義寧元年唐髙祖輔政於仁夀宫置鳯栖郡及麟遊縣二年改鳯栖為雲臺縣屬麟遊郡為麟州領縣不改貞觀元年廢麟州以所管普潤麟遊二縣屬岐州六年以縣自宫城移於今所 雀模嶺在縣東北五十里 大横水在縣東南流入 九成宫在縣西一里本隋仁夀宫隋文帝置按隋書開皇十三年楊素於岐山北建仁夀宫夷山堙谷館宇相屬督意嚴急作者多死髙祖不悦及幸新宫遊觀乃喜後帝嵗暮日晚登仁夀殿周望原隰見宫外烽火瀰漫又聞哭聲令左右觀之報曰鬼哭上曰此即役死之魂嵗暮思歸耳取酒奠之乃止義寧元年廢宫置立郡縣貞觀五年復舊宫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宫 永安宫在縣西三十里唐貞觀八年
  普潤縣北七十里舊十鄉今四鄉本漢安定鶉觚二縣之地在漢又為漆縣并有鐵官今城西有漆水復有小城葢置鐵官之處也隋大業元年於細川置普潤縣以屬岐州葢以杜漆岐三水溉灌田疇民獲利濟以為縣名十三年移於今理貞元十一年改屬隴右經畧使今屬鳯翔 細川谷水在縣南北流入涇州界 杜水源出縣東南溪澗間 漆水源出縣東南漆溪按許慎説文曰漆水出右扶風杜陽岐山東入渭也 岐水即大欒水也源出縣東南流入漆水即古岐水是也 漢杜陽縣城郡國縣道記云杜陽晉省在今鳯翔府北九十里普潤縣界東南已失其所在 文王故城按郡國縣道記云隴州吳山縣東西四十里即岐山縣之西南界有一故城彼人謂之文王城按周文王都酆不合於此更有城其城恐是漢杜陽縣又岐山縣東十九里有杜陽谷内亦有一杜陽故城二縣俱在扶風郡界若據十三州志云郡道里數即隴州杜陽故城近之據漢志注云漢水南入渭即普潤縣界文王城近之
  虢縣南四十里舊四鄉今六鄉古虢國之地即周文王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按禮記注謂虢或謂郭在武都南一百里有虢叔城是也又按地理志云虢漢併於雍今虢縣後魏立為武都郡大統十三年遷同州洛邑縣於武都城西置洛邑縣還取舊名後周天和中又於洛邑置朔州尋廢州移州原郡理之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岐州大業三年改洛邑為虢縣唐貞觀七年廢至天授二年復置 桃虢二城史記云秦武公滅虢為縣謂之小虢今虢西有二城相去十里今纔分餘趾城之所居俗謂之桃虢川有路通漢中漢志注云虢宫秦宣太后起其二城一為虢國一為虢宫 磻溪神祠酈道元水經注磻溪中泉也即太公釣所石壁深髙幽隍邃宻林障秀阻人跡罕交東南隅有石室葢太公所居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於渭也 周原史記封襌書云秦文公作鄜畤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宣公作宻下畤是三畤焉畤止也神靈所止處 廢清水縣漢縣本屬秦州按唐書州郡志録鳯翔府元無此邑即知是秦州之屬邑獨㑹要云天寶末陷於蕃中至大中三年鳯翔節度李玭奏七月二十五日收復至秦州東北一百二十五里即與隴城接界故屬鳯翔府尋廢
  盩厔縣東南二百里依舊十七鄉本漢舊縣也武帝置屬右扶風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山水之曲以名之後漢晉武復立魏因之後周天和二年乃移於今鄠縣西北三十五里又割雍州之終南郡於此置恒州領周南郡建徳三年從鄠縣西北移於今所置周南郡唐武徳二年廢恒州天寶中改名宜夀後又為盩厔後唐同光元年割屬鳯翔 湋水在今縣北五里 隋宜夀宫在縣東南三十二里 漢長楊宫在縣東南三十二里中有射熊觀漢武帝好自撃熊羆司馬相如從上林上疏諫揚雄作長楊賦 秦五柞宫在縣東南三十八里漢武後元二年幸盩厔五柞宫帝崩於五柞宫張晏注以宫有五柞樹因以名西京雜記五柞樹皆連三抱上枝覆䕃數里水經注長楊五柞二宫相去八里 青梧觀在五柞中西京雜記觀前有龍尾堆雍州記云望仙澤中有石盤龍兩所鱗甲動有雲氣如鐘鳴 讀書臺在縣東北三十七里後漢馬融讀書之所 姜維嶺本名沈嶺在縣南五十里蜀後主延熈二十年大將軍姜維率衆出駱谷經沈嶺即此 司竹園在今縣東一十二里穆天子西征至元地乃植之竹是此故史記曰渭川千畝竹漢謂鄠杜竹林故有司竹都尉其園周廻百里以供國用義寧元年義兵起髙祖第三女平陽公主舉兵於司竹園號娘子軍 駱谷闗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唐武徳七年開駱谷道以通梁州在今闗北九里貞觀四年移於今所 駱谷道漢魏舊道南通蜀漢魏少帝正始四年曹爽伐蜀諸軍入駱谷三百餘里不得前牛馬驢驘以轉運死畧盡少帝甘露二年蜀將姜維出駱谷軍於長城即此谷道也按此道近代廢塞唐武徳七年復開東北自鄠縣界西南經縣又西南入駱谷出駱谷入洋州興勢縣界 樓觀在縣東三十二里晉恵帝時置其地舊有尹先生樓因名樓觀唐武徳初改名宗聖觀 老子廟華陽子籙記秦始皇好神仙於尹先生樓南立老子廟即此也晉恵帝元康五年重更修葺蒔木萬株南北連亘七里給户三百供洒掃隋文帝開皇元年復修建堂宇 老子陵酈道元水經注就水北逕大陵西世謂之老子陵昔李耳為周柱下史以時衰適西戎於此有冢事非經證然莊子著書云老子死秦人三號是非不死有冢可徴也 終南故城郡國記云唐武徳二年於漢盩厔故城置終南縣八年縣廢因名終南城
  崇信縣西北二百二十五里依舊五鄉本唐神䇿軍之地後改為崇信軍皇朝建隆四年以崇信暨赤城東西兩鎮及永信鎮等四處於此合為崇信縣
  司竹監按唐六典掌植養園竹之事其管内及百司所須(⿱𥫗亷)-- 簾籠筐篚之屬擇其材幹以供之其笋以時供上食嵗終以竹功之多少為考課又按漢官有司竹長丞魏晉河内園竹各置司守之官江左省後魏有司竹都尉北齊後周俱闕隋有司竹監及丞唐因之在京兆鄠盩厔懷州河内今皇朝惟有鄠盩厔一監屬鳯翔



  太平寰宇記卷三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