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047

卷四十六 太平寰宇記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七
  宋 樂史 撰
  河東道八
  絳州
  絳州絳郡今理正平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觜參虞舜及周並為冀州地春秋時屬晉即故絳與新田之都也左傳晉人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注曰郇瑕在河東解縣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遂遷新田注曰新田今平陽絳邑縣是也史記曰晉静公三年韓魏趙三卿滅晉其地屬魏戰國時亦為魏地秦置三十六郡今州即秦之河東郡地也楚漢之際魏豹盡有其地韓信虜魏豹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今州即漢河東郡之臨汾縣地也魏正始八年分河東汾北置平陽郡又為平陽郡地後魏太武帝於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縣界栢壁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屬焉孝文帝廢東雍州其正平郡不改東魏靜帝復置東雍州周明帝武成二年改東雍州為絳州仍移於聞喜縣東二十里龍頭城正平郡亦與州俱遷武帝又移於今正平縣西南二十里栢壁建徳六年又移於今稷山縣西南二十里玉璧隋開皇三年罷郡自玉璧移絳州於東雍州城即今州理是也領縣八大業三年廢州為絳郡唐義師將西入闗大軍進次古堆去絳郡十餘里隋守將陳叔逹堅守不下髙祖命厨人曰明日早下絳城然後食乃引兵攻城自旦及辰破之仍置絳郡唐武徳元年置絳州總管府管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吕澮泰蒲虞苪邵十五州絳州領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五縣三年廢總管府其年以廢北澮州之翼城置翼城郡領翼城絳小鄉三縣武徳元年改為澮州二年改為北澮州四年州廢三縣并入絳州置南絳州又置絳縣天寳元年改為絳郡乾元元年復為絳州
  元領縣九 今七
  正平 太平 曲沃 翼城 絳縣 稷山 垣縣陜州割到
  三縣割出
  萬泉入蒲州 聞喜入解州 龍門入蒲州
  州境
  東西三百六十五里 南北二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一千里 東南至西京取垣縣王屋路四百八十四里 西南至長安五百九十里 東至澤州四百五十里 南至陜州二百二十里 西至同州四百一十里 北至慈州三百七十里 東南至河南府五百里 西南至蒲州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慈州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晉州一百四十里户
  唐開元户八萬一千九百八十八皇朝户主三萬九千九百三十二客六千六百三十八
  風俗
  與河南府同
  人物
  荀息 趙衰 介之推 董狐 吕相 祁奚 公孫杵臼 師曠 韓起 叔向 毌丘儉聞喜人欲襲司馬晉王兵敗習鑿齒曰毌丘儉感明帝之顧命可謂忠矣 裴秀 郭璞 裴松之河東聞喜人注陳壽三國志又注司馬遷史記 孫子野修宋史及宋畧三十卷 王績龍門人自稱東臯子兄通號文中子 裴行儉聞喜人為安撫大食使生擒都支遮匐而還其少子光庭開元中為侍中 裴炎聞喜縣人相髙宗及則天謀覆唐祚被誅 敬暉太平人誅張易之拜侍中進封平陽郡王 裴度聞喜人六拜正司空
  土産
  墨黎 䗶蠋 防風 夾綬紗縠子 粱米 貨布胡桃 羊馬 乾棗
  正平縣舊二十二鄉今四鄉本漢臨汾縣地屬河東郡按漢臨汾縣在今縣東北二十五里臨汾故城是也魏正始八年分河東之汾北置平陽郡臨汾縣屬焉隋開皇初改屬正平郡三年罷郡屬絳州十八年改臨汾縣為正平縣因正平郡為名大業三年罷州置絳郡仍屬焉唐因之 定境山在縣西五十里唐長安年中郡人與慈州人争界因以青山為界天寳六年勅改為定境山 汾水在縣南東北自曲沃縣界流入 澮水在縣南七里東自曲沃縣界流入晉平公齊景公至澮上有犬狸身狐尾墮平公車即此 龍谷水在縣東北一十八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龍見於絳郊即此處也 州城本後魏東雍州及正平郡城也太和中皇都徙洛罷州改郡即謂此也 臨汾故城即漢臨汾縣也在今理東北二十五里 栢壁在縣西二十里後魏明元帝於此置栢壁鎮太武時廢鎮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周武帝移此置絳州建徳六年又自此移絳於今稷山縣西南十二里玉璧城按栢壁髙二丈周八里 晉虒祁宫在縣南六里左傳云石言于晉魏榆晉侯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憑焉抑又聞之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于是晉侯方築虒祁之宫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是宫也成諸侯必叛今按宫南有澮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宫西而合隋末依宫餘址築堡今名修義堡 晉靈公臺在縣西北二十一里故長修城左傳曰晉靈公不君從臺上彈人觀其避丸即此臺也 晉齊姜墓在縣南九里申生之母也驪姬墓在縣南八里晉獻公伐驪戎以驪姬歸立為夫人生奚齊其娣生卓子䜛太子申生自殺晉室大亂晉羊舌大夫墓在縣西二里 九原一名九京晉大夫趙盾塟所禮記謂趙文子觀處有水名古水出自原西王澤水經注引史記曰晉智伯瑶攻趙襄子襄子奔
  保晉陽原過後至遇三人於王澤自帶以下不見持竹二節與原過曰為我遺無䘏原過受之即此澤 臨龍谷郡國志在縣東南後周與齊王交聘路經谷側使人多於此賦詩 故家雀闗在縣南七里 故汾東城在今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荀城冀州圖云荀城在縣西十五里即重耳所居之所 蜚亷城蜚亷事紂所居有城存 長修故城郡國縣道記云絳西北三十里長修古城是漢髙帝二年封杜恬為侯國後漢省故城南有修水西流入 旋臺夏桀所造言可以廻旋 羲和廟在州内 殷之巫咸晉之趙盾皆有廟存
  曲沃縣東五十里舊二十鄉今五鄉本晉舊都絳縣漢以為絳縣屬河東郡今縣南二里絳邑故城是也後漢加邑字屬郡不改晉改屬平陽郡後魏孝文帝於今縣東南十里絳山北置曲沃縣屬正平郡因晉曲沃為名周明帝移長樂城于今縣南七里樂昌堡隋開皇三年罷正平郡改屬絳州十年又移於絳邑故城即今治也絳山在縣南十三里出銅鐡開山圖絳水出絳山東
  谷東距白馬山 澮水經故城南西流合絳水 汾水西南去縣二十二里自北太平縣來 絳邑故城漢絳縣本春秋晉都新田也在縣南二里左傳晉人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韓獻子謂土薄水淺不如新田有汾澮以流其惡遂居新田漢為縣屬河東郡周勃為絳侯即其地 陘庭故城在縣西北左傳曰曲沃武公伐翼次於陘庭 臺駘神祠在縣西南三十六里左傳曰晉侯有疾卜人曰臺駘為祟問于子産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元冥師生允格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帝用嘉之封諸汾川沈姒蓐黄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由是觀之則臺駘汾神也蓋晉都絳時所立也 天井水一名石槌水三水皆經曲沃之地又水經云天井水西逕堯城南又西南入汾 桐鄉城尚書云伊尹放太甲於桐宫是此地在縣西南 程公祠祠在縣界郡國志云龍頭城有程公祠即晉賢士程本子與孔子相逢傾葢接轂與語孔子取束帛贈之死塟于此而冢存 晉里克墓在縣界五里 驪姬冢在縣界晉獻公夫人䜛公殺太子申生者
  太平縣北四十五里舊十五鄉今五鄉本漢臨汾縣地屬河東郡自漢迄魏皆同後魏太武帝于今縣東北二十七里太平故闗城置泰平縣屬平陽郡周改為太平縣因闗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年來屬隋理在今縣東北三十里太平故城是也唐武徳元年移於今理東北二十七里太平闗城貞觀七年又移于今理 汾水北自臨汾縣界来在縣東二十九里 太平故闗城後魏太平縣地在縣北二十七里隋開皇七年自此移太平縣于今理北三十里太平故城大業三年於此置太平闗隋末廢武徳元年又自太平故城移縣理此貞觀七年移于敬堡今理是也 白波壘在縣東南一十二里後漢末靈帝中平六年黄巾餘賊郭大等於西河白波谷㓂太原於此築壘 子竒壘在縣東三十里十六國春秋曰後秦王姚興遣弟安北將軍義陽公平字子竒與征虜將軍狄伯支等步騎四萬伐魏攻平陽陷之遂據柴壁魏軍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平大敗將麾下三十騎赴汾而死狄伯支等十將四萬人皆為魏擒今按此壘西臨汾水壘側尚有柴村子竒投汾即此處也 趙盾祠在縣西南一十八里 李牧祠在縣東北一十三里 晉公孫杵臼墓并程嬰墓在縣南二十一里趙盾塋中 唐城堯年十六封唐侯于此翼城縣東北一百里舊十八鄉今六鄉本漢絳縣地屬河東郡自漢魏不改後魏明帝置北絳縣於曲沃縣東屬北絳郡周齊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六年改為翼城縣屬絳州因縣東古翼城為名也義寧元年於此置郡城縣屬焉武徳元年廢郡置澮州四年廢澮州縣屬絳州 澮髙山一名詳髙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其山出鐵又郡國志云晉平公與齊景公至澮上有犬狸身狐尾墮平公之車即此城也驪姬冢在其下澮水在縣南二十里 羊角山在縣東三十里 馬嶺山在縣東七十五里南北有長嶺嶺上東西有通道焉穆天子傳云鈃蹬即此也 故翼城在縣東南十五里晉故絳都也左傳曰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詩譜曰穆侯遷都於絳曽孫孝侯改絳為翼翼為晉之舊都後獻公又北廣其城方二里命之為絳 故唐城在縣西二十里都城記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也引春秋夏后孔甲時有劉累者以豢龍之術事孔甲夏后嘉之賜氏御龍以更豕韋之後及龍一雌死醢之以食夏后既而更使求之不得懼而遷於魯縣夏后葢别封劉累之孫至成王時唐人作亂成王㓕之而封其弟大叔虞更遷唐人子孫于杜謂之杜伯即范㑹所言在周為唐杜氏然則是唐叔虞初封之處至唐叔子爕北徙晉水之陽因改曰晉 古熒城在縣東南八十五里春秋襄公二十三年秋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登太行張武軍於熒庭杜預注曰張武軍謂築壘壁熒庭晉地然庭在此城葢齊侯所築也酈善長水經注云紫谷水東出白馬川西逕熒庭城南而西出紫谷與乾河合即教水之支川也按此城與紫谷相當是古熒庭也 晉厲公墓在縣東南一十六里髙一丈六尺塟在翼城東門之外杜預注云不以君禮塟按絳縣晉文墓髙一十文厲公不以禮塟故小墓耳 障壁城後魏北絳及此絳縣也
  稷山縣西四十九里舊十六鄉今六鄉本漢聞喜縣地屬河東郡自漢迄晉不改後魏孝文帝於今縣東南三十里置髙涼縣屬髙涼郡周文帝移髙涼縣於玉壁在縣西南十二里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絳州十八年改稷山縣以稷山為名唐末屬河中府後唐同光二年割𨽻絳州 稷山在縣南五十里左傳曰晉侯理兵于稷以畧狄土杜預注今河東聞喜西有稷山即此地也汾水東自正平縣界流入在縣南五十里 玉壁故
  城在縣西南十二里後魏大統四年東道行臺王思政表築玉壁城因而自鎮之八年髙歡㓂玉壁思政有謀畧攻竟不尅即謂此 稷祠在縣南五十里稷山上清原城冀州圗記在縣西北二十里晉文公蒐作五軍之所 羲和墓在縣東北十七里堯時羲氏和氏掌天地之官
  絳縣東南八十里舊十三鄉今四鄉本漢聞喜縣地自漢迄晉同後魏孝文帝置絳南縣其地屬焉因縣北絳山為名屬正平郡孝莊帝改屬南絳郡縣理車箱城今縣南十里車箱城是也恭帝去南字直為絳郡開皇三年罷郡改屬絳州武德元年自車箱城移於澮州四年廢澮州屬絳州 教山今名效山亦名罩山在縣南八十五里山海經云教山之上多玉而無石教水出焉備窮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出鐵𨥥穴五所 絳水一名沸泉水出絳山東谷懸流奔壑一十許丈青崖如黛素湍如練委極為竒觀水西北注于澮史記稱智伯率韓魏引水灌晉陽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國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陽絳水可以浸安邑於是韓魏之君共殺智伯水在縣北一十四里晉文公墓在縣東北二十四里左傳曰文公卒將殯於曲沃出絳柩中有聲如牛吼唐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樵蘇 太隂山在縣東南十里崖壁峭絶陽景不到因曰太隂 絳山在縣西一十八里西入聞喜縣界東距白馬山 聖水在縣西十里疾者飲輒愈耆老相傳太和六年土人楊斛因耕忽有三泉黯然不流汲一泉二泉輒動亦如莒縣九井汲一井而八井泉動即此𩔖也古里車箱城去縣東南十里在太隂山北四面懸絶
  魏大統五年修其城東西長形似車箱因名 禹廟夏禹之廟始皇廟亦在此 禹臺夏禹之所立 璇臺瓊室在城南門夏桀造
  垣縣東南一百十里舊六鄉今四鄉本河東郡之縣名其地即周召分陜之所今縣東北六十里有邵原祠廟下古棠樹春秋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登太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杜注云晉書地理志云漢屬河東郡後魏獻文帝皇興四年置邵郡于陽壺舊城西魏大統三年置邵州移于今所隋大業三年廢邵州置垣縣以地近故垣城因以名縣義寧元年置邵原郡唐武徳元年改為邵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入絳州龍朔二年𨽻洛乾封二年還絳天順三年改屬洛長安二年還絳貞元三年入陜元和三年又歸絳 王屋山在縣東北沇水所出 鼓鍾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海經云鼓鍾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 黄河孟津水在縣南門五步從平陸縣東雍州谷口經王屋山至縣界 古陽壺城南臨大河左傳襄公元年春晉圍宋彭城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歸寘諸瓠丘杜注云晉地河東東垣縣東南有壺丘水經注云清水又東南逕陽壺城即垣縣之壺丘亭也 古清亷縣在縣西北二十二里後魏割聞喜安邑東界之人於清亷山北置縣隸壺丘郡大業二年廢唐武徳元年復置九年廢 古亳城在縣西北十五里尚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於亳誕告萬方即此也 古臯落城在縣西北六十里一名倚箔城按左傳閔公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臯落氏杜注云赤狄别種也注水經云清水東流注臯落城北故垣縣在今縣西北漢為縣城東有泉西南流合清
  水 五户祠在縣西十七里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