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103
太平寰宇記 卷一百三 |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一
宣州
宣州宣城郡今理宣城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後吳為越滅屬越又為楚所并戰國又屬于楚為鄣郡之地今湖州長城縣西南八十里鄣郡故城是漢為宛陵縣地理志云武帝元狩元年改鄣郡為丹陽郡屬揚州理宛城即今郡是也至順帝又改為宣城郡按吳書云孫皓以何植為牛渚都督而禦晉後晉平吳武帝復移郡於此郡城即晉桓彛所築又桓元傳云元居南州大築齊第以郡在國南故曰南州宋如之齊改為南豫州郡志云梁承聖元年復江南南豫州郡不廢歴梁陳之代亦為重鎮隋平陳遂省宣城郡仍改南豫州為宣州蓋取郡號以為州名煬帝初改州為宣城縣唐武徳三年杜伏威歸順置宣州總管府分宣城置懐安寜國二縣六年陷輔公祏七年賊平改置宣州都督督宣濳猷池四州〈闕〉 年廢桃州以綏安來屬省懐安寜國二縣宣州領宣城綏安二縣八年廢南州以當塗來屬廢猷州以涇縣來屬九年移揚州於江都以溧水丹陽來屬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廢池州以秋浦南陵二縣來屬省丹陽入當塗縣開元中析置青陽太平寜國三縣天寳元年改為宣城郡寳應二年又析太平縣置旌徳乾元元年復為宣州永泰元年割秋浦青陽至徳三縣置池州宣州自後為寜國節度皇朝因之
元領縣十 今六
宣城 涇縣 南陵 寜國 旌徳 太平
四縣割出
當塗建太平州廣徳置軍溧水入昇州溧陽入昇州州境
東西四百六十里 南北五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三百五十里 西北至長安取潞州路三千一十里 東至湖州三百八十里 南至歙州三百八十三里 西隔江至廬州六百四十三里 北至潤州四百五十里東南至杭州四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池州三百
四十里 西北至和州二百五十六里 東北至長州五百里
戸
唐開元户一十萬九千七百九十皇朝户主三萬四千九百二十七客一萬二千二十
風俗
漢書云丹陽郡本屬揚州呉地斗宿分野其人巧而少信多女而少男江南卑濕丈夫多夭大抵人性風俗與兩浙相𩔖
人物
紀隲字子上丹陽人父亮為尚書令隲為中書令每入朝以屏風隔坐 甘卓字秀思丹陽人卓外如柔弱内實堅正不附王敦 唐劉大貞宣州人
土産
職方氏其利金錫竹箭畜宜鳥獸穀宜稻 南陵利國山出銅 當塗縣界赤金山亦出好銅 紵布綺 五色線毯 綾 塾線綾 紙 綿 筆 絹黄連
宣城縣舊二十四鄉今一十五鄉本漢舊縣也屬丹陽郡漢順帝時立宣城郡於宣城縣按郡國志云故縣地名青弋 敬亭山郡國志及宋永記初山川云宛陵北有敬亭山山有神祠即謝朓賽神賦詩之所其神云梓華府君頗有靈驗 三天洞東北去郡城五十里 句溪一名東溪水源從寜國縣東鄉溪嶺承天目山脚水源合流連接至此爲句溪流向北至郡門外過也 北浦里橋宣城記云元和中丹陽太守馬稜坐事被徴句容李南善風角賀稜云明日日中有吉問明日稜望延景按以為無徴至晡俄有使至原停稜事問何故遲留之狀使者曰向渡宛陵浦里橋馬蹶足是以不得進花姑廟在郡北朝京門外東溪東岸去城一十里涇縣西南一百五十里元十七鄉本漢舊縣地理志屬丹陽郡韋昭注云涇水出蕪湖盖因水立名唐至德二年置南徐州於此其年又改為猷州八年州廢縣仍置屬宣州焉 陵陽山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列仙傳云陵陽子明釣白龍放之後五年龍來迎子明上丹陽陵陽山一百餘年乃得仙去山高一千餘丈又有子安者仙人也來就子明二十年一旦忽死𦵏山下常有黄鶴栖其冡樹上鳴聲呼子安子安 盖山在縣西南二百八十里紀義宣城紀云盖山一百許步有舒姑泉俗傳云昔有舒氏女未適人其父析薪於此女忽坐泉處牽挽不動父遽歸告家比來唯見清泉湛然母云女性好音樂乃作歌泉即湧浪復有赤鯉一雙躍出嬉戲至今作樂泉水猶故沸涌
南陵縣西一百里舊二十八鄉今八鄉本漢谷縣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後省併蕪湖縣尋又屬繁昌梁武帝置南陵縣屬南陵郡唐武德以來置縣在臨江有城基見存去今縣一百三十里復於仁義鄉析置法門石埭兩場以别徴攝自後法門於義安縣又廢義安入銅官治為銅官場今銅官為銅陵縣石埭為繁昌縣皆此邑之地也 射的山據古老相傳上有玉石在壁内遥見有白處曾有人取上山後遇風雨不果今逺望頗似射侯故名射的 戰鳥山在縣南十五里大江中輿地記云赭圻下流十許里有戰鳥圻孤在江中本名孤圻山昔桓温駐赭圻桓懼掩襲此圻宿鳥所栖中宵鳴驚温謂官軍之至一時驚潰既定乃羣鳥驚噪故相傳謂戰鳥山又按縣圖云孤圻山又曰唇居山在江心上有寺號靈山赭圻屯在縣西北呉所置處圻屯是也晉哀帝以桓温入參朝政自荆州還赭圻詔止之遂城赭圻鎮是也
寜國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二十二鄉今十五鄉本漢宛陵縣地志云漢末分宛陵南鄉置焉初屬丹陽郡呉景帝時改屬故鄣郡晉太康元年屬宣城郡按紀義宣城紀云周黄為寜國長後遷丞相即其地建隋廢入宣城大業十四年復置唐武徳六年復廢入宣城天寳三年復置 文脊山一名曷山在縣西三十里按河法盛晉中興書云有具硎先生不知姓名住宣城文脊山即其地也下有廟邑人祀之所禱有靈鵶山出茶尤為時貢茶經云味與蘄州同 擊鼓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以其飛泉迅湍如擊鼓 懐安故城在縣東南一百里地理志云吳大帝分宛陵之地置屬丹陽縣至景帝時屬故鄣郡晉太康二年屬宣城郡梁承聖年中屬丹陽郡至陳天嘉五年廢入宣城縣南一百一十里按輿地志舊吳興郡安吉縣南界道旁有小井乃是孔夫子入吳時鑿此井今屬寜國縣
旌德縣南二百三十里元九鄉本漢涇縣唐初為太平縣地永泰初以兵冦初平尚儲戎器此土征賦或有不供者因聚而為盗以其山谷深邃舟車莫通非城邑無以鎮撫遂割太平縣九鄉以置焉冀其邑人從此被化故以旌德為縣名又按續會要云旌德縣即寳應二年析太平縣置 棲真山在縣西五里昔竇子明宰邑于池州石埭上昇曾居此山其壇跡存焉
太平縣西南二百八十五里元八鄉本涇縣之地唐天寳十一載以地居東南僻道游民多結聚為盗邑人患之安撫使奏非别立郡邑無以遏此澆競時以天下晏然立為太平縣大厯中又廢至永泰中分涇縣龍門三鄉復置縣 上涇下涇邑圖云産茶味與黄州同
廣德軍
廣德軍今理廣德縣本宣州廣德縣偽唐保大八年改為廣德制置皇朝太平興國四年建為軍管廣德一縣
軍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
新置軍未有至二京里數 東至湖州長興縣一百四十里 西至宣州宣城縣一百二十里 北至溧陽縣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湖州安吉縣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宣州寜國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溧陽縣一百三十里 南至宣州寜國縣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常州義興縣一百八十里
户
皇朝户主九千九百六客一千二十七
風俗
同昇州
人物無
土産
茶 紬 絹 綿 布
廣德縣舊二十二鄉今十八鄉本秦鄣郡之地漢為故鄣縣屬丹陽宋永初三年分宣城之廣德吳興之故鄣長城義興之陽義鄉五縣立綏安縣梁末置太梁郡尋又改為陳留郡隋廢唐初復為廣徳縣屬宣城郡皇朝建廣德軍此縣屬焉 丹井山在縣南十里昔有徐真人於此燒丹有井存焉 荆山洞在縣東北五十里桐源山在縣南八十里按左傳魯哀公十五年夏楚
子西子期伐吳及桐汭杜預注云廣德縣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陽湖也 桐山在縣五里舊為横山有廣德王張公祠天寳中封為桐山 桐水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源出白石山北流入宣城縣白沙川入丹陽湖 廣德故城漢為縣之所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