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138

卷一百三十七 太平寰宇記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八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六
  洋州
  洋州洋州郡今理興道縣土地所屬與渠州同春秋及戰國並屬楚地秦滅楚置三十六郡此為漢中郡地後漢封班超於此三國時為蜀之重鎮故先主分城固立南鄉縣至後主延熙中將軍王平守興勢魏將曹爽攻之不克乃今郡地晉改南鄉縣為西鄉縣後魏正始中廢西鄉縣仍於今西鄉縣西五十里豐寧戍置豐寧郡及豐寧縣仍更立𠉀亭縣郡屬直州廢帝二年於今西鄉縣置洋州因水為名領洋州懐昌洋中豐寧四郡其懐昌郡領懐寧一縣後周天和五年置懐昌縣改懐寜為懐昌郡改豐寧為懐昌縣隋開皇三年又罷三郡并省候亭縣入洋州領豐寧黄金二縣屬漢川郡仍改豐寜為西鄉移于廢州廨理又于州城置洋州鎮唐武德元年復為西鄉立洋州領西鄉興勢黄金三縣四年又置洋源縣開元十八年又置真符縣天寳元年改州為洋川郡十五年郡西鄉權移理于興道即州理是也乾元元年復為洋州皇朝為武定軍節度
  元領縣五 今三
  興道 西鄉 眞符
  二縣廢
  洋源散入隣近縣 黄金入真符縣
  州境
  東西二百四十里 南北五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九百一十里 東北至西亰一千四百九十里 東北至長安六百四十里 東至金州五百里 西至興元府二百二十里 南至壁州山路五百四十里 北至𥂕庢縣五百里 東至真符郡界一十九里 西至興元府城固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西鄉縣界四十里 北至真符縣界三十五里 東南至西鄉縣界四十八里 西南至興元府城固縣界一百里
  
  唐開元户一萬三千八百四十九皇朝户主七千四百四十一客三千六百五十九
  風俗
  與梁州同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熊羆狐狸皮 麝香 隔羢
  興道縣舊二十一鄉今一十七鄉本漢城固縣後魏宣武帝正始中分城固縣地于今理西九十二里興勢山置興勢縣兼立儻城郡因山為名按地記云晉於今西泉縣置晉昌郡後魏移于今縣置晉昌郡因晉舊名也廢帝三年改為儻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大業二年縣自山上移居後魏晉昌廢郡廨理唐貞觀二十三年改為興道縣先是移郡理就西鄉縣此為屬邑後以險固貞元初又移郡於此 興勢山在縣西北四十三里今郡城所枕自然隴勢形如一盆縁外險而内有大谷為盤道上數里方及四門因為興勢之名 明月池在縣西北其地屬明月鄉中有一臺是漢祖所造水經注云形如偃月故號為明月池 七女池漢中記云興道有七女池昔有人無男養七女父亡女負土各為一冡不知定葬何冡其冡羅列如七星各高七丈取土之處今成一池號曰七女池 漢水在縣南二百步屈曲行三百七十里流入金州漢隂縣界 儻谷水一名駱谷水在縣北三十里南注漢水 龍亭故城漢為縣廢城在縣東又梁州記云龍亭縣屬儻城郡
  西鄉縣東西一百里舊一十四鄉今四鄉本漢城固縣地後漢班超受封之所蜀先主分城固之地立南鄉縣屬漢中郡至晉太康二年改南鄉縣屬漢中郡即改南鄉為西鄉即今縣南十五里平陽故城也後魏置洋州及豐寜縣隋開皇三年罷郡大業三年廢洋州改豐寜縣為西鄉縣移於廢州理即今縣也貞觀二十三年移郡理興道此為屬邑 白廟山山有老子廟 駱谷水水經注云駱谷水出北谷南流入漢亦入蜀徑路唐公房神仙傳云唐公房昔事李八百公房患無酒八百因以杖指崖酒泉湧出故後人敬之立祠甚靈號曰唐公房 洋水出廢洋川縣東巴嶺又水經注云源出巴山經縣東八里北流入黄金縣界郡因此水為名平西城後漢書云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逺侯凡三十年告老方歸故城今在縣南晉置西鄉縣於此城清涼川在縣北唐書德宗皇帝以朱泚之難幸梁洋中書舎人齊映從駕至此川見旌旗蔽野上心駭謂泚之追兵疾路至此見梁帥嚴震狊軍容拜馬前叙君臣離亂流涕乆之上喜令震登馬與朕作主人映叱嚴震與至尊導馬御膳自有所司頃之上次洋州行宫召映責以儒生不達權機烟塵時務姑息主帥映奏曰南山士庶只知有嚴震不知有陛下且今天威親臨令蜀士民知天子之尊亦足以盡嚴震為臣子之節上歎久之震聞特拜謝映時議多之即此川也 廢洋源縣在州東南一百八十里地始置因縣北洋水為名大厯元年為狂賊燒刼遂北移于西鄉縣南二十里白湍村權置行縣即今縣理是寳厯元年山南西道節度使裴度奏准今年二月敕洋源縣為鄉以五里地𨽻鄰近諸邑 洋水在今縣西南三百步
  真符縣北六十里舊五鄉今四鄉令漢安陽縣地唐開元十八年梁州長史韋敬祖奏于此置華陽縣取古華陽之地為名天寶三年廢八年王鉷開清水谷路復于黎園置華陽縣其年因鑿山路得玉冊遂改為真符縣仍𨽻京兆府北去府四百餘里至十一年又𨽻洋州其年以縣去州偏逺移縣就桑平店北去𥂕庢四百四十里廢黄金縣在州東北一百三十里本漢安陽縣地屬
  漢中郡後魏文帝大統十二年分置黄金縣因縣界有黄金水為名屬直州廢帝二年分直州置洋川郡以縣屬焉隋開皇二年罷郡以縣屬洋州大業二年廢洋州又以縣屬漢川郡十一年移于縣治北六十里巴嶺鎮貞觀二年又移於今縣所理廣德後因羌賊叛亂權移於蜂湍置行縣在漢江北南至西鄉縣六十里元和以後方移就廢黄金縣即今理也 寒泉在舊縣北八十四里 漢水在舊縣北一百步 洋水在縣巴嶺水經注云道源巴山東北流入漢 黄金水在縣西十里南注漢水 黄金戍按梁州記云戍地艱難險固縣西北八十里即張魯所築南接漢川北枕古道俗號為鐡城是也古道春秋繁露云三皇抵車出谷口郡今斜谷是也又郡國志云北曰斜南曰褒同一谷故曰褒斜
  渠州
  渠州鄰山郡今流江縣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時巴國秦惠文帝遣張儀司馬錯伐巴蜀滅之因置巴郡漢初置宕渠縣屬巴郡今即流江縣東北七十里宕渠故城是也其城後漢車騎將軍馮緄増修俗名車騎城東晉末為蠻獠所侵因而荒廢漢志云符特山在宕渠西南今縣則有龍驤山葢符特山也後漢建安二十三年蜀先主分巴郡置宕渠郡尋省後主延熙又置尋又省晉惠帝又置李壽亂後地為諸獠所侵郡縣悉廢宋又自漢宕渠縣移郡理安漢故城梁初又省普通三年又於漢宕渠縣西南七十里置北宕渠郡即今州是也大同三年於郡理置渠州後魏文帝十三年其地内屬仍舊為渠州領北宕渠郡至後周武成元年改北宕渠郡為流江郡理流江縣隋開皇三年罷郡所領屬渠州大業三年罷州復為宕渠郡唐武德元年復置渠州領流江賨城宕渠咸安鄰水墊江六縣其年改賨城為始安又分置賨城義興豐樂三縣以宕渠咸安二縣屬蓬州又分鄰水墊江鄰山鹽泉四縣置鄰州三年割鄰水來屬八年省義興豐樂二縣其年廢鄰州以鄰山來屬天寳元年改為鄰山郡乾元元年復為渠州皇朝乾德六年割渠江縣屬廣安軍
  元領縣五 今四
  流江 鄰水 鄰山 大竹
  一縣割出
  渠江入廣安軍
  州境
  東西一百四十五里 南北二百六十六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五百二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一百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六百里 東至涪州四百五十里 南至合州新明縣界七百七十里 西至果州二百八十里 北至達州六百里 東南至涪州二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界州岳池縣界一百一十九里 西北至蓬州官路二百二十里私路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合州水路約四百里陸路約三百二十里 東北至蓬州水路二百五十里陸路一百八十九里 東北至界州岳池縣界一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涪州二百四十里 南至達州五百四十里
  
  唐開元户九千皇朝户主四千三十六客一萬七千七百五十九
  風俗
  與達州同
  人物
  元賀字文和宕渠人為大司農
  馮緄為廷尉
  土産
  黄連 車前子 恒山 茱茰 鐡器
  流江縣舊十四鄉今九鄉三團本漢宕渠地梁武帝於此置宕渠郡周明帝改為流江郡理置流江縣即今縣是也開皇三年郡廢屬梁州 宕渠山一名大青山在縣東五十八里蜀都賦曰外負銅梁於宕渠 宕渠水一名渝水在縣東二里 故賨國城在東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國都也晉中興書曰賨者廩君之苗裔巴氏之子務相乗土船而浮衆異之立為廩君子孫布列於巴中秦并天下以為黔中郡薄其税賦人出錢四十邑人謂賦為賨遂因名從佐高祖平定天下善歌舞所謂巴渝舞也 漢宕渠縣城在今縣東北俗號為車騎城鄰水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元二鄉亦漢宕渠縣地梁武大同三年置鄰水縣屬鄰山郡因州水以名之寄理州城隋開皇元年自州城移于岳池溪今縣北九里故城是也三年罷郡以縣屬渠州唐武德元年改屬鄰州二年復屬渠州其年自故城縣移於今理寶厯中山西南道節度使裴度奏廢之大中初又改置焉 鄰山在縣北八十里 鄰水源出縣東北鄰山南流經東去縣二十六里又南流中有大磧懸流十丈奔急若驚湍電瀉絲經池在縣東南八十里
  鄰山縣東南一百里舊二鄉今五鄉亦漢宕渠縣城自晉至齊並為夷獠所據梁大同三年於此置鄰州及鄰山縣後魏廢帝改為鄰山郡以山名之至隋初郡併縣入鄰水唐武德元年分置鄰山縣屬鄰州八年州縣廢屬渠州縣城南西北三面有池圍繞東阻浧水甚險固俗號為金城 鄰山在縣南西四十里此山重疊鄰比相次為名南盡縣界東入鄰山縣界北通州三岡縣界北山出鐡湼水在縣東二十步自忠州清水縣入當縣大竹縣北六十里舊六鄉今五鄉亦漢宕渠縣地後為流江縣唐久視元年分今宕渠縣東界置屬蓬州以邑界多産大竹為名至德二年割屬渠州寳厯中與隣水縣同廢其後又置按通典此邑舊𨽻蓬州今屬渠州龍蘭山在縣地二十里 露水在縣東北十五里 貴溪水在縣東北十五里
  廣安軍
  廣安軍理渠江縣本合州儂洄鎮渠州新明鎮地國朝乾德六年以合果渠三州相去路逺山川險僻多聚寇攘遂合二鎮置廣安軍仍割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果州之岳池三縣以成之從西川轉運使劉仁燧之所請也
  領縣三
  渠江 新明 岳池
  軍境
  東西二百四十里 南北二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八百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四百里 正北至長安二千里 東至梁山軍五百里西至果州二百里 南至渝州三百里 北至渠州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忠州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合州二百里 東北至達州三百五十里 西北至蓬州三百五十里
  
  舊户載合果渠三州籍皇朝管户主六千二百五十三客一萬五千四百六十三
  風俗
  與合果渠三州同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絲 布 紬 綿 牡丹皮
  渠江縣舊三鄉今三鄉本漢宕渠縣地漢又改為賨城縣今縣北十二里有古廢賨城在焉一名始安城梁普通三年扵此置始安縣取古始安城為名縣屬北宕渠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渠州十八年改為賨城縣大業元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南臨渠水東北大溪唐武德元年復改為始安縣至德二年又改為渠江縣國朝乾德六年割屬廣安軍 渠江水一名渝水在縣南八十步西流入合州新明縣界 富靈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峻峭多藥物實仙靈所居也
  新明縣西六十里舊六鄉今十六鄉本漢墊江縣地東為宕渠之地後魏改為石鏡縣地唐武德二年分石鏡之東北界于渠水中索越州上為新明縣以新被明化為邑之稱聖厯三年刺史張柬之以舊縣多水害奏移於嘉陵江西岸北巖靈巖山即今縣理是也國朝乾德六年割𨽻廣安軍 蛇龍山在縣東六十里 白鶴山在縣西南一百里 嘉陵山在縣西南一百里 渠江在縣三十里
  岳池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元十一鄉亦南充之地宋武帝於此立南宕渠郡尋廢郡立縣名岳池縣以境内岳池水為名 岳安山在縣東三十五里高六百丈岳池水出焉上有音聲鳥 獅子山在縣東五里山形似獅子 蒙溪水在縣西北五十里源出岳安山東流至故縣鎮西本是思岳池因此以名縣焉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