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173

 上一卷 太平廣記
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辯一

東方朔 匡衡 邊文禮 荀慈明 曹植 諸葛恪 車濬 諸葛靚 蔡洪 范百年 張融 庾杲之 王儉 周顒 王融 李膺 商鏗 蕭琛 朱淹 崔光 陳元康 李諧 盧愷 盧思道 王元景
下一卷 

東方朔 编辑

  漢武帝見畫伯夷、叔齊形象,問東方朔,是何人?朔曰:「古之愚夫。」帝曰:「夫伯夷、叔齊,天下廉士,何謂愚邪?」朔對曰:臣聞賢者居世,與之推移,不凝滯於物。彼何不升其堂、飲其漿,泛泛如水中之鳧,與彼徂游。天子轂下,可以隱居,何自苦於首陽?上喟然而歎。又 漢武游上林,見一好樹,問東方朔,朔曰:「名善哉。」帝陰使人落其樹。後數歲,復問朔,朔曰:「名為瞿所。」帝曰:「朔欺久矣,名與前不同何也?」朔曰:夫大為馬,小為駒;長為雞,小為雛;大為牛,小為犢;人生為兒,長為老;且昔為善或,今為瞿所;長少死生,萬物敗成,豈有定哉!帝乃大笑。(出《小說》)

匡衡 编辑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人有燭而不與,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之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為其傭作,而不求直。主人怪而問之,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歎,資給以書,遂成大學。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此,聞之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顧。(出《西京雜記》)

邊文禮 编辑

  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奉高因嘲之曰:昔堯聘許由,面無怍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文禮答曰:「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出《世說》)

荀慈明 编辑

  荀慈明與汝南袁少朗相見,問潁川士,慈明先及諸兄。少朗歎之曰:「但可私親而已。」慈明答曰:「足下相難,依據何經?」少朗曰:「方問國士,始及諸兄,是以尤之。」慈明曰:「昔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公旦周文王之子,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何?先親之義也。春秋之義,內中國而外諸夏,且不能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當以是勃德乎?」(出《世說》)

曹植 编辑

  魏文帝嘗與陳思王植同輦出遊,逢見兩牛在牆間鬥,一牛不如,墜井而死。詔令賦死牛詩,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不成,加斬刑。子建策馬而馳,既攬筆賦曰:「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士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賦成,步猶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詩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世說》)

諸葛恪 编辑

  孫權暫巡狩武昌,語群臣曰:「在後好共輔導太子,太子有益,諸群厚賞,如其無益,必有重責。」張昭、薛綜,並未能對。諸葛恪曰:今太子精微特達,比青蓋來旋,太子聖睿之姿,必聞一知十,豈為諸臣虛當受賞。「孫權嘗問恪,君何如丞相?恪曰:」臣勝之。「權曰:」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且為君叔,何宜言勝之邪?「恪對曰:」實如陛下明詔,但至於仕於污君,甘於偽主,暗於天命,則不如臣從容清泰之朝,贊揚天下之君也。「權復問恪:」君何如步騭?「恪答曰:」臣不如之。「又問何如朱然?亦曰:」不如之。「又問何如陸遜?亦曰:」不如之。「權曰:君不如此三人,而言勝叔者何?恪曰:不敢欺陛下,小國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是以勝也。(出《劉氏小說》)

車濬 编辑

  陸遜聞車濬令名,請與相見。謂曰:「早欽丰采,何乃龍蟠鳳峙,不肯降顧邪?」答曰:「誠知公侯,敦公旦之博納,同尼父之善誘。然蜥蜴不能假重雲以升舉,鷃雀不能從激風以飛揚,是以無因爾。」時坐上賓客,多是吳人,皆相顧謂曰:「武陵蠻夷郡,乃有此奇人也。」濬曰:「吳太伯端委之化,以改被發文身之俗。今乃上挺聖主,下生賢佐,亦何常之有?遜歎曰:」國其昌也,乃有斯人。「(出《劉氏小說》)

諸葛靚 编辑

  諸葛靚在吳,於朝堂大會。孫皓問:「卿字仲思,為何所思?」對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出《世說新語》)

蔡洪 编辑

  晉蔡洪赴洛中,人問曰:「幕府初開,群公辟命,求英奇於仄陋,拔賢俊於巖穴。君吳楚之人,亡國之餘,有何異才,而應斯舉?」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盈尺之璧,不必彩於崑崙之山,大禹生於東夷,文王出於西羌,賢聖所出,何必常處?昔武王伐紂。遷頑民於洛邑,得無諸君是其苗裔乎?」又問洪,吳舊姓何如?答曰:「吳府君聖朝之盛佐,明時之俊人,朱永長理物之宏德,清選之高望,嚴仲弼九皋之鴻鵠,空谷之白駒;顧彥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龍章,張威伯歲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陸士龍鴻鵠之徘徊,懸鼓之待槌:凡此諸君,以洪筆為鋤耒,以紙札為良田,以玄墨為稼穡,以義禮為豐年,以談論為英華,以忠恕為珍寶,著文章為錦繡,蘊五經為繒帛,坐謙虛為席薦,張議意為幃幕,行仁義為室宇,循道德為牆宅者矣。(出《劉氏小說》)

范百年 编辑

  宋梁州范百年因事謁明帝。帝言次,及廣州貪泉,因問之曰:「卿州復有此水否?」百年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又問卿宅在何處?」曰:「臣居廉讓之間。」上稱善。後除梁州刺史。(出《談藪》)

張融 编辑

  吳郡張融字思光,長史暢之子,郎中緯之孫。融神明俊出,機辯如流,嘗謁太祖於太極西堂。彌時之方登。上笑曰:「卿至何遲?」答曰:「自地昇天,理不得速。」融為中書郎,嘗歎曰:「不恨我不見古人,恨古人不見我。」融善草隸,太祖嘗語曰:「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二王法。」答曰:「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出《談藪》)

庾杲之 编辑

  齊武帝嘗謂群臣曰:「我後當何諡?」莫有對者。王儉因目庾杲之對。果之曰:「陛下壽比南山,與日月齊明,千載之後,豈是臣子輕所度量。」時人稱其辯答。(出《談藪》)

王儉 编辑

  齊王儉字仲寶,金紫僧綽之子,侍中曇首之孫。少孤,幼有珪璋器,四五歲,與凡童有異。常為五言詩曰:「稷契匡虞夏,伊呂翼商周。撫己愧前哲,襝衽歸山丘。」故論者以宰相許之。後為吏部尚書,有客姓譚詣儉求官。儉曰:「齊桓滅譚,那得有汝。」答曰:「譚子奔莒,所以有僕。」儉賞之。帝常幸樂遊宴,群臣奉樂。帝曰:「好音樂,孰與朕同?」對曰:「沐浴皇風,並沾比屋。亦既在齊,不知肉味。」帝稱善。儉嘗集才學之士,累物而麗之,謂之麗事,麗事自此始也。諸客皆窮,唯廬江何憲為勝,乃賞以五色花簟白團扇。憲坐簟執扇,意氣自得。秣陵令王摛後至,操筆便成,事既煥美,詞復華麗,摛乃命左右抽簟掣扇,登車而去。儉笑曰:「所謂大力負之而趨。」(出《談藪》)

周顒 编辑

  汝南周顒隱居鍾山,長齋蔬食。王儉謂之曰:「卿在山中,何所啗食?」答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又曰:「菜何者最美?」顒曰:「春初早韭,秋暮晚菘。」顒歷中書侍郎。(出《談藪》)

王融 编辑

  魏使宋弁至,敕王融兼主客郎中。融問弁曰:「秦西冀北,實多駿驥,而彼所獻,乃駑駘之不若,求名檢事,殊為未知。且將信誓有時而爽,而駉駉牧馬,或未能嗣。」弁曰:「不容虛為之名,當是不習水土。」融曰:「周穆馬跡,遍周天下,若騏驥之性,因地而遷,則造父之策,有時而躓。」弁曰:「卿何勤勤於千里?」融曰:「卿國既名其優劣,卿以相訪,若於千里必至,聖主將駕之鼓車。」弁不能答。(出《談藪》)

李膺 编辑

  梁李膺有才辯。武帝謂之曰:「今之李膺,何如昔時李膺?」答曰:「臣以為勝。昔時李膺,仕桓靈之朝;今之李膺,奉唐虞之主。」眾皆悅服。(出《談藪》)

商鏗 编辑

  東郡商鏗名子為外臣。外臣仕為廷尉評,鏗入謝恩。武帝問:「卿名子外臣,何為令其入仕?」鏗答曰:「外臣生於齊季,故人思匿跡,今幸遭聖代,草澤無復遺人。」上大悅。(出《談藪》)

蕭琛 编辑

  武帝嘗以棗擲蘭陵蕭琛,琛仍取栗擲帝,正中面。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戰慄於陛下。」琛嘗於御座,飲酒於北使員外常侍李道固,不受,曰:「公庭無私禮,不容受卿勸。」眾皆失色,恐無以酬。琛徐曰:詩所謂:「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道固乃屈狀受酒。琛歷尚書左丞。(出《談藪》)

朱淹 编辑

  後魏太皇太后馮氏崩,齊使散騎常侍裴昭明來弔,欲以朝服行事。主客問之。昭明曰:「不聽朝服行禮,義出何典?」著作佐郎朱淹接對,謂之曰:「吉凶不同,禮有成數,玄冠不弔,童孺共知。昔季孫將行,請遭喪之禮,千載之後。猶共稱之。卿遠自江南奉慰,不能式遵成事,乃云義出何典,行人得失,何甚異哉?」昭明曰:「齊帝昔崩,李彪通弔。於時初不素服,齊朝不以為報,那見苦得邀迫。」淹曰:「彼朝不遵高宗追遠之慕,乃逾月即吉,李彪行弔之時,齊之君臣,皆以鳴玉盈廷,朱紫照日。彪既不被主人之命,何容獨以素服間廁衣冠之中哉?來責雖高,未敢聞命。我皇帝仁孝之性,侔於有虞,諒暗已來,百官聽於塚宰,卿豈得以此方彼也?」明乃搖手而言曰:「三皇不同禮,亦知得失所歸。」淹曰:「若如來談,卿以虞舜高宗非邪?」明對曰:「非孝無親,請裁弔服,今為魏朝所逼,必獲罪於本邦。」淹曰:彼有君子,卿將命抗中,應有高賞;若無君子,但令有光國之譽,雖復非理得罪,亦復何嫌,南史董狐自當直筆。高祖賞之,轉著作郎。齊又使員外郎何憲、主客邢宗慶來朝,遣淹接對。宗慶謂淹曰:南北連和既久,而比棄信絕好,為利而動,豈是大國善鄰之義?淹曰:夫為王者,不拘小節,中原有菽,工彩者獲多,豈得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齊先王歷事宋朝,荷恩積世,豈應便爾篡奪?慶等相顧失色。何憲知淹昔從南入北,謂淹曰:「卿何不作于禁而作魯肅?」淹曰:「我舍危就順,欲追蹤陳韓,何于禁之有。」憲不能答。(出《談藪》)

崔光 编辑

  後魏高祖名子曰恂、愉、悅、懌。崔光名子勵、勖、勉。高祖謂光曰:我兒名傍皆有心。卿兒名傍皆有力。答曰:「所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上大嗟悅。(出《談藪》)

陳元康 编辑

  北齊河陽陳元康,刀筆吏也,善暗書。嘗雪夜,太祖命作軍書,頃爾數十紙,筆不暇凍。太祖喜曰:「此人何如孔子?」自此信任焉。故時人謂之語曰:三崔兩張,不如一陳元康。三崔:暹、季舒、昂也。兩張:德微、纂也。(出《談藪》)

李諧 编辑

  北齊頓丘李諧,彭城王嶷之孫,吏部尚書平之子。少俊爽,有才辯。為黃門侍郎,除名,作述身賦。其略曰:獨浩然而任己,同虛舟而不係。既未識其所以來,豈知其所以逝。於是得喪同遣,忘懷自深。遇物棲息,觸地山林。雖類西浮之跡,何異東都之心。除散騎常侍,為聘梁使。至梁,遣主客范胥迎接。胥問曰:「今猶可暖,北間當少寒於此。」諧答曰:地居陰陽之正,寒暑適時,不知多少。胥曰:「所訪鄰下。豈是側景之地。」諧曰:「是皇居帝裡,相去不遠,可得統而言之?」胥曰:「洛陽既稱盛美,何事廷鄴?」諧曰:「不常厥邑,於茲五遷。王者無外,所在關河,復何怪。」胥曰:「殷人毀厄,故遷相圯耿,貴朝何為而遷。」諧曰:「聖人藏往知來,相時而動,何必候於隆替。」胥曰:「金陵王氣,肇於先代,黃旗紫蓋,本出東南,君臨萬邦,故宜在此。」諧曰:「帝王符命,豈得與中國比隆。紫蓋黃旗,終於入洛。」胥默而無答。江南士子,莫不嗟尚。事畢。江浦賦詩曰:帝獻二儀合,黃華千里清。邊笳城上響,寒月浦中明。(出《談藪》)

盧愷 编辑

  禮部尚書范陽盧愷兼吏部選,達野客師為蘭州總管,客師辭曰:「客師何罪,遣與突厥隔牆?」愷曰:「突厥何處得有牆?」客師曰:「肉為酪,冰為漿,穹廬為帳氈為牆。」愷,中書監子剛之子也。(出《談藪》)

盧思道 编辑

  武陽太守盧思道,常曉醉。於省門,見從姪賁。賁曰:「阿父何處飲來?凌晨嵬峨。」思道曰:「長安酒,二百價,不嵬峨,何嵬峨?」賁,燕郡公景仁之子,中書侍郎景裕之猶子,位歷太常卿。(出《談藪》)

王元景 编辑

  王元景嘗大醉,楊遵彥謂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矣。」(出《談藪》)

◀上一卷 下一卷▶
太平廣記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