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窩先生文集/卷八
書
编辑答族叔子強丁巳
编辑下示文字。考據周詳。議論精切。有非淺劣所復措辭者。然比來鄙見。卻與初不同。故更以陳說而求敎焉。竊觀莽蕩無交涉。認物爲己此二句。皆出於朱書。滿腔子惻隱之心一段。而元來只是一串病痛。故朱子旣說莽蕩無交涉下。引程子答陳經正及胡氏知言中所說認物爲己之弊。而以爲說破此病。此病卽上文所謂卻去腔子外尋云云也。葢所謂滿腔子是惻隱之心。是兼理一分殊而帶得西銘一篇意思。〈就人身上。指出此理最爲親切者。所謂分殊也。見得萬物一體。更無內外之別者。所謂理一也。退溪先生於西銘圖下。亦發此意。〉若不見得此理。泛以天地萬物一體爲仁。則有莽蕩無交涉之病矣。莽蕩無交涉。是都忘了身己上。求之虛空。認物爲己。是強把捉虛空底。付之吾身。統而言之。則只是去一箇腔子外尋。是都不知理一分殊也。然認物爲己之云。有著意占取底氣像。其於莽蕩無交涉。下語卻深一截。故本文分作兩項說而無重複之嫌。至於講義。以認物爲己。證莽蕩無交涉。又與朱子此段。語勢正相類矣。向者巖亭講會時。鄙說只爲見二句對擧說。而又賺卻上文分言爲我兼愛一條。亦未免分配說去。後來稍覺未穩。今承來誨。三復歎仰。警發多矣。然但認物爲己。謂求仁於吾心。則亦所未喩。恐不如只以求仁於腔子外幷案也。比之喫飯。闕卻自己口腹而求之在外。雖有這飯。何關於我。〈此莽蕩無交涉之謂也。〉以他人喫飯。便爲己飽。雖欲無餒。何益於我。〈此認物爲己之謂也。〉然二者皆不著於自己口腹一也。當時先生於此數說。各賜肯可。然其在得失精微處。未及說與。容俟精思自得之後。爲一番印正之計。而畢竟未果焉。承諭至此。只切哽愴耳。區區鄙說。不敢自信。如有未當。伏願更加鐫切。以求至當之歸。幸甚。
答族叔子強
编辑岐齋數日陪晤。幸叙積年離索之苦。而珍重惠墨。復墜於寂寞之濱。滿紙滚滚。深荷不鄙之盛意。其後歲籥忽改。更伏惟棣履啓居淸裕。玩索體驗之工。日有佳趣。仰慰仰慰。徽文以合下頓根。重以泛濫不切之病。年前雖被先生長者啓發之力。自失依歸。更無鞭策之加。遂成閒坐打閴之學問。每有親勝己資警益之懷。未嘗不瞻仰高風。而恨不得源源相聚也。今見來書。所憂正道區區之所悼歎。而刊落培壅之方。尤是愚者之所當自勉者。大抵視聽言動。居處恭執事敬。正衣冠整思慮。是工夫最初下手處。而朱書二十篇宗旨。不外乎此。若捨是而別求此心之卓然。則終無所據依。不免乎若存若亡而不濟事矣。自顧前日全欠此箇工夫。了無分寸所得。惟是愧懼而已。溪湖學的。幸荷寄示。竊見用意之勤。而在下學切近之工。尤有力焉。如使淺劣與聞次輯之意。則固所願也。而至於勘訂補刪。徽也何敢當。若其裒稡去取。則向日鄙意。亦非以刪節爲未安。葢謂區區前日就陶山書。亦嘗經營此事。聊作日用家計。而姑未及刪節者。方有意遍讀程張全書。冀其有少進然後。深究朱先生當日採摭之微意而去取之。故有是難愼之意。然鄙錄尙未汗靑。而今執事已先之。正不須重勞。當俟書成之日而坐收其派及。私竊自幸其省力。且况自家根本未固。多費心力於編摩讎校之役。恐未免無事生事耳。書末俯詢古人廟制及俠拜等節。畧以愚見別紙呈似。中庸不睹不聞諸說。亦蒙�及。三復擎翫。誠有所警發。而亦不無疑難之在中。玆敢覼縷別紙仰稟。乞賜反復。
廟制
古人廟皆五架。中脊之架曰棟。次外前後曰楣。其外接簷曰庋。後楣以北。是四分之一爲房室。西室東房。室之南壁東戶西牖。牖內爲奧。是神之位。房則無北壁。前有戶亦近東。房中是主婦之位。天子諸矦又有西房。是后夫人之位。後楣以南。是四分之三爲堂。堂前楣下有兩楹。堂東西牆爲序。序外有夾室。夾室前爲東西廂。兩楹外近序爲兩階。東階上是主人之位。西階上是賓位。東西北面俱有階。主人升東階。賓升西階。主婦內賓升東西側階。庭三倍。堂深三分。庭一在北設碑。所以識日景知陰陽。前有內門。左右有闈門。〈婦人所出入。〉內門外曲而西至居寢。內門之外有大門。廟後有寢。藏遺衣服。寢無東西廂夾室。後世惟唐杜岐公,宋文潞公得用古制立廟。在長安與洛陽。其餘則只爲祠堂。無東房及側階。又無闈門。故溫公以西階上爲主婦之位。又古者惟諸矦以上。有男東女西之禮。如禮器君在阼夫人在西房是也。至溫公時。始爲上下通用之禮。
俠拜
書儀見廟及男女相答拜。定以男再拜女四拜。謂之俠拜。家禮引之未改。然嘗遍攷儀禮通解。獨男女相答拜時有俠拜。婦人拜一在前一在後。男拜俠在其中。故拜神無答拜。而未有俠拜之名。且俠者只是夾持之意。非倍數之意。故男女皆止一拜再拜。而未有女子四拜之文。今溫公之意。葢以俠字只作倍數看。故見廟時亦言俠拜。又以女子四拜爲率。斯二者恐無經據。今當以朱子通解中所載爲定論。
不睹不聞
不睹不聞。前日看來。只謂凡有睹聞了這事。固當戒懼。而自其未及睹未及聞時。已先戒懼。如下文喜怒哀樂未發之意云爾。近來細究朱張旨訣。有云照管不到。念慮所不及。有云此心之所存。非耳目之所可聞見。葢其防於未然。則鄙見亦不外是。但所謂睹聞了這事者。只指應接事物。而闕卻念慮照管底意。遂不敢自信。而復就中庸首末兩章。求觀子思本旨。葢一念方動。是子思所謂人之所不見。而其曰顯見隱微。曰潛伏孔昭。曰闇然日章者。與此寂然而無形聲者。語意相因。而爲睹不睹聞不聞之別。未嘗以外物言之。且自家之才喜才怒才動才言。便是可睹可聞底。無是則便是不睹不聞底。其曰無言。曰不顯。曰不大聲色。曰無聲無臭者。與此寂然而無形聲者。語意相貫。而爲耳目聞見之所不及。亦未嘗以外物言之。實與前日所見自不同。今承俯示。竊歎其剖析會通。精密愨實。而區區鄙見。亦有所出入乎其間。敢此陳說而求正焉。葢此數書所論肯綮。在有睹聞無睹聞兩端。而所謂無睹聞。鄙見實與澗亭所云裏面心體寂然不動。無可睹無可聞者不異。而所謂有睹聞。卻與盛論所云耳目聰明常自若者相似。然無睹聞之只言靜中未有兆眹。正釋中庸本旨。有睹聞則卻言靜中須有知覺。所以辨呂子約外面聲色都無見聞之病。子約旣以祭祀旒纊等爲說。故朱子深明其不睹不聞。非指外物之不聞見者。而遂發心有知耳有聞目有見及贊引古語能知能覺。純坤不爲無陽等語。大山亦有知覺不眛及外面見聞精明等語。是與無睹聞之說。固是一時事。但靜中知覺之說。比子思語意。其議論卻深似一截。見聞字畢竟向他外面去。故朱子復斥子約轉向見聞上去。而深辨程門記錄之誤。大山亦曰初不干外面聲色之有無。又何嘗指外面聲色而爲言哉。又曰非有外面聲色之接乎耳目。又曰後儒不察。以爲只是事物未接時。非指此心至靜境界。凡此諸條。與知覺精明之說。各有所當。實未嘗有矛盾與差別也。先師說亦曰不睹不聞。已說心體寂然不動。其可曰身未與物接之時乎云云。然則方論不睹不聞。其外物之有睹無睹有聞無聞。論之亦可。不論亦可。故先儒雖有時不得已。而雙擧說出。而畢竟皆單說心體之寂然。無可睹聞。今此專論無睹聞。則睹聞字固因聲色而得名。然天下之至靜而無形聲之可徵者。無如此心之寂然。外此則無非聲色之至著。夫見聞云者。有就外面說底。有就裏面說底。事物云者。有指外面說底。有指裏面說底。方其一念未萌。不問聲色之接不接。而此心固非耳目之所及。一念才動。無論外物之到不到。而心中已有事機之呈露。則上文雖不言未發之體。而只說不睹不聞。便見心中之無一事。有如易道之未形於爻象。且其體二字。亦不必深看。若作見聞此體段云爾。則又非先生本意也。又見先生所引或問中論愼獨處曰。隱微之間。他人之所不見而己所獨見。細微之事。他人之所不聞而己所獨聞云云者。便以一念之方萌。謂之所睹聞。則子思本旨。便見乎此。而向日鄙見以爲語意相因者。庶不至大悖。又朱子所言未有兆眹。無可睹聞。及萬事皆未萌芽。全然無形迹。暗昧不可得知。與其所證不見是圖。視於無形。聽於無聲等說。恐亦皆就裏面說。其兆眹與萌芽。皆是從中發見底意。不見是圖。集傳以事機未形言之。無聲無形。或問卻以不待徵於色發於聲言之。則其曰徵曰形曰發。似只與兆眹萌芽同義。故大山謂借引以喩性之體段。渾然在中。無形聲之可見聞。且其所謂不呼喚時者。恐亦是己之不呼喚。蓋當時方言有如此者。如句語中轉動處。亦曰呼喚字是已。似只與不動不言同義。至於大山答川沙書中。思慮未萌一段。恐亦非謂耳目之及於外物。只與他書所言一串說。故其下以程朱門下之言外面聲色接於耳目者爲非。且其所謂豈舍耳目而別有所謂睹聞哉者。與盛論所謂不應舍耳目聲色言睹聞者。語同而旨異也。妄言及此。尤極悚息。幸賜一一勘過。以開迷滯如何。
所得之理云云
所得之理旣盡。則是物亦盡之義。來敎甚當。不須改評。然若泛論物理。則凡有始終。與無始終相須而始備矣。山河大地都陷了。此理亦在。推之於前而不見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是一理之都無始終也。大春冥靈之壽。亦理也。朝菌蟪蛄之夭。亦理也。所賦之理不齊。故其盡也亦不齊。是萬物之各有始終也。是與太極之統體各具。人物之賦性同異可參看。如何。
答族叔子強別紙
编辑承示川沙學問宗旨。專以容貌辭氣視聽言動居處恭執事敬爲入頭處。蓋湖門晩來。力爲學者。表章而警勉之者。尤在於此。深歎前賢旨訣之有自。而亦仰座下之眞善讀也。學的竊擬討得閒靜時日。一番看過。而卒業猶未易。况敢以讎校補刪之役。率爾自當耶。居寢同於廟制。本見儀禮。而大全釋宮。皆是採摭儀禮中。冠昏喪祭。在廟行禮時。名物制度。往往因事以見者。而註疏家。旁引曲證。靡不收輯。則是篇所載。本以廟制爲主。而居寢之制。因以附見耳。其零星湊合。彙爲一通。而若其全文則經傳無傳焉。家禮註所言古之廟制。不見於經者。蓋以此也。又儀禮通解。最是先生晩歲編輯。距家禮旣成後殆三十年。則釋宮之後於家禮。亦可見矣。
盛誨曰方論不睹不聞。不可攙入於外物爲說。子思之意。本自如此。但大山所謂不干外面聲色之有無者。恐似說得太快。〈止。〉朱子論未發。亦以事物未接。思慮未萌兩下立說。而非以外物攙入於未發之體也。
妄謂今日所論宗旨。不出乎朱子事物未接思慮未萌兩句語。而子思之言不睹不聞。亦豈可外此而求之哉。然須就睹聞字。說破分明。然後事物思慮之單言合言。可得而言。今就喜怒哀樂易見處言之。如見親而喜。臨喪而哀。親也喪也。固屬外面事物。而竊嘗以此章語意。反復紬繹。恐不當以見親之見臨喪之臨。貼睹聞字。蓋指己之喜與哀已形。而始可睹聞。是因事物之接而後形者也。且或不待見親臨喪。而吾之喜與哀。有可睹而可聞。是則思慮之動於中。方釋睹聞字。其外面之親與喪。有不須言。又自其未然而言。則中心寂然。未有喜與哀之所可睹聞。卽是事物未接而思慮未萌也。况才言思慮未萌。則事物未接。已在其中。又事物未接之接。非外面聲色之謂也。大山謂不干外面聲色之有無。而其於晩谷書。亦曰事物未接而思慮未萌。泯然無聲形之驗。非睹聞之所及。其下又以事物旣接思慮已萌言之。則亦非只言思慮而截去事物一邊也。以此言之。甲乙之說。其兼思慮與事物則一也。而其釋睹聞之義。相去懸絶。不但事物未接處。說得不同。雖思慮未萌處。其說睹聞字。大故相殊。鄙書非疑盛論以外物攙入於未發之體。只謂睹聞字。無睹外物聞外事之意。與莫顯莫見無言不顯等語。皆指裏面說者。相因而相貫也。且不但相因而相貫。蓋於心中寂然無喜怒哀樂之形見處。先加防限之工。卻於存之之道。似尤親切。恐不但文義所繫。朱子所謂萬事皆未萌芽。南軒所謂此心所存。非耳目之所可聞見者。正說得此意也。
盛誨曰於愼獨處。或可單言思慮。至論戒懼。則必須兼言思慮與事物。
妄謂愼獨正是睹聞處。何嘗不兼乎事物與思慮。而戒懼之兼言事物思慮。豈有異同於愼獨哉。但睹聞之義。就其物接思萌之際。此心之端倪呈露。是爲所睹所聞。非謂睹聞此所接之物。况物未接時。此心亦有先動者乎。蓋顯見字。實承上文睹聞而發。今觀或問論愼獨處。有曰其事纖悉。無不顯著。當隨其念之方萌而致察焉。其事之纖悉。正是兼言事物。則念之方萌。豈可謂單言思慮也。有曰幽隱之間。他人所不見而己所獨見。細微之事。他人所不聞而己所獨聞。其言幽隱細微。正是兼言事物。則獨見獨聞。豈可謂單言思慮也。但一念未萌。己與他人俱不見俱不聞。〈必著其字。明己之不睹不聞。猶言雖吾亦不知云爾。〉是兼事物之未接而思慮之未萌也。朱子嘗云不睹不聞。不惟人所不知。自家亦有所不知。若所謂獨。卽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又云靜無而動有。以其可見而謂之有。此可見戒懼謹獨之睹不睹聞不聞。可相須而互證也。
盛誨曰愚未知朱子所斥子約。果以賺連外面聲色而病之乎。抑以物接於前。目無睹耳無聞而病之乎。今以答子約書考之。其言升降饋奠贊引告語。及許渤不聞其子讀書聲之類。非外面聲色而何。有睹聞無睹聞。只是一等時節。初非兩項地頭。則於有睹聞處。豈可帶言聲色。而於無睹聞處。獨不可帶言聲色乎。
妄謂此處看得最易差失。朱子論辨。正與扶醉人相似。蓋有睹聞。非子思本文之旨。而朱子言之者。中庸以不睹不聞爲未發。而子約遂以無見無聞爲未發。故不得不就聲色上。以耳須聞目須見辨之。又升降贊引。非未發時事。而朱子言之者。程門記錄。有祭祀時前旒後纊等語。而子約遂以祭祀旒纊爲不見聞之證。故不得不就應事上。以升降贊引都無見聞斥之。是因子約之失而轉輾說去。今直說中庸睹聞之義。恐不可援彼而證此也。又觀語類。論耳目見聞。則以著衣喫飯屬已發。是有睹聞之專言聲色也。論不睹不聞。以坐閤隔壁睹不睹之問爲非。是不睹聞之不可帶言聲色也。大山以不睹聞爲不干外面聲色。而川沙問書。遂不欲以耳目說睹聞。故又以睹聞字從耳從目。而裏面無形聲之可尋者。亦不害爲目無睹耳無聞者言之。且大山嘗以不睹聞與有睹聞。雙擧說出。以爲一時事。而今若以有睹聞之睹聞。爲不睹聞之睹聞。則恐非朱子論有睹聞之本意也。
盛誨曰朱子所謂人生無不睹不聞時節者。正謂耳目之聰明。不以事物旣接而有。不以事物未接而無云爾。何嘗謂不睹不聞。非指外物之不睹不聞乎。果如是說。則所謂不睹者。果謂不睹何物。所謂不聞者。果謂不聞何物。切願於此下一轉語。
妄謂朱子與子約往復。其起端在或問不睹聞之說。而此書中方力攻子約之謬。不復申說或問所言者。蓋有睹聞公案决時。不睹聞之旨。自可彰明。然則子約病源非他。不知或問所說不睹不聞之旨。別向外面見聞上去。故說得睹聞字。只消如此。而朱子以外物之不見不聞。爲人生不容暫時之或有者。〈正盛論所謂耳目聰明常自若。而章句或問言外之意。〉乃所以見中庸不睹不聞。不可向外面見聞上去也。今承不睹何物不聞何物之喩。正今日講質之一機軸也。竊觀所謂不睹者。蓋謂念慮未起。非吾目之所及睹。所謂不聞者。蓋謂喜怒未發。非吾耳之所及聞。只觀朱子所謂獨字有箇形迹在這裏。可見不見不聞。全然無形迹。暗昧不可知。只於此時。便戒謹了。此一轉語。已是說得無餘蘊。
盛誨曰以不睹不聞。只屬事物未接者。果甚未安。而愚所以兼事物未接而言者。與此自別。〈止。〉恐不可分思慮與事物。一是而一非也。
妄謂大山斥後儒只屬事物未接之病。可見先生之意。不只屬事物未接。已自思慮未萌上說也。蓋只言念慮則兼得事物之接。而只言事物則遺卻思慮之萌。故朱子謂自其思慮未起之時。蚤已戒懼者。亦非分思慮與事物。一是而一非也。
盛誨曰睹聞字。旣不屬聲色。則無所著落。故疑其屬之於體段。
妄謂大山所謂未發時體段。謂之不睹不聞時體段則可。謂之睹聞時體段則大失本旨。
答族叔子強
编辑頃者兩日陪晤。承聞緖論。蓋近年所願言而未獲者。繼以珍重手帖。足破當日未罄之懷。感佩何量。伏惟閒中棣履益淸裕。仰慰仰慰。徽文數月內。憂病匝襲。實無暇於數計行墨。况俯賜往復。是執事積久硏精。精造獨進者。尤何敢草草與論。第盛問不可不復。所疑不可不質。玆敢略陳一二。更以請敎焉。大略古今之論不睹聞。有三種說。一則子約說也。一則盛論也。一則鄙說也。子約所論。只如下節人之所不睹聞。初不以此分屬未發。若其所論無見聞。乃別欲狀出喜怒哀樂未發地頭。而亦是上兩節。滾作一段底意見。故雖曰未發。而實不知有子思朱子所言未發境界。每就當應事上。強以無見無聞。貼未發字。則其言視聽。非有未發時聰明之自在。其言思慮。非有未發時知覺之自在也。若盛論。亦指耳目視聽爲說。耳目視聽。果是知覺聰明之發。而誠有未發已發分界。非如子約就當應事上說。但其亦向見聞上去。則恐未免沿襲舊套。而以此直作睹聞則亦子約之所不能也。若鄙說。乃指思慮喜怒之未形。爲耳目之所不及者。這睹聞字。非自有知覺聰明之體。其思慮喜怒。乃是知覺聰明之發。而視聽包在思慮喜怒之中。不可析出視聽。自作睹聞也。蓋自朱子以前。諸家之言不睹聞。多如子約滾作謹獨說。大山以前。諸家之言不睹聞。多如盛論聲色視聽說。但盛論則因子約見聞說。合朱子知覺聰明之語。打成一片。又因向來諸家視聽說。合大山思慮喜怒之語。打成一片。有如武矦營壘鉤邊隅落。未易以膚淺窺其罅縫也。但區區所致疑焉者。又有三段。一則以知覺聰明。論睹聞之體也。一則以知覺之發。加乎思慮也。一則以睹聞字看得太重。爲聲色應接也。夫思慮喜怒視聽。渾是知覺聰明之發。以其思慮喜怒之形見而曰睹曰聞者。其主意專在思慮喜怒形見者。而不在睹聞。則睹聞字非如視聽之自有體用。故章句只曰雖不見聞。亦不敢忽。而未嘗言所以見聞之體。或問論不睹聞處亦然。今盛論以思慮喜怒所由發之知覺聰明。把作睹聞所由發之體。此愚之所未解也。夫知覺聰明發而爲思慮喜怒視聽。卽是思慮喜怒與視聽一也。故朱子以心知目見耳聞及心思目視耳聽。各爲一等時節。不可以視聽加乎思慮也。大學以忿懥好樂恐懼憂患及視聽食相貫說。則不可以視聽加乎喜怒也。今盛論以知覺聰明發出之視聽。加乎知覺聰明發出之思慮喜怒。此愚之所未解也。夫思慮喜怒視聽。俱是應接事物。而其事物未接。思慮未萌。非目之所及見。耳之所及聞。故朱子以未萌芽未兆眹無形迹不可測知爲說。以形容其裏面冥漠底時節。是所謂不睹聞。非睹聞字。應接事物。乃應接之形見於睹聞。而盛論所言視聽自在應接之中。初未嘗截去事物應接。而亦非著意於睹聞。今盛論看得睹聞字太重。以視聽之酬應外物者解睹聞。此愚之所未解也。此其大綱說。而其議論曲折。具於別紙。更賜訂正。端的示破。雖此膠固之極。亦豈無乳入薰炙底時節。且書末戒懼一言。一生用之不盡。及萬金良藥之喩。使人三復感歎。今上黨之紫團。嵩山之九節。調之以岐軒之方。只是贊歎而已。論量而已。則其不爲千錢藥棄之笆籬者之所笑也難矣。然其古方之一字錯會。調之或失於錙銖。而曰無害也。則其流亦必曰導引修鍊。良藥爲無關。是講論不可已也。愚蒙之渴於求敎亦以此。幸有以諒之否。
別紙
编辑朱子答胡季隨書云云。使其切緊要約。果如來喩之云。則朱子何以謂其無緊要也。
將言不睹聞。須以所睹聞形容之。所謂緊要。指所睹聞。非指不睹聞。惟其所睹聞爲緊要。故不睹聞爲沒緊要。夫喜怒之發見。易流於欲。不容少緩者。斯非緊要乎。喜怒之未形。無欲可遏。如可忽忘者。斯非沒緊要乎。蓋不睹不聞。擧全體而言。見顯隱微。其中之一事。須臾二字。不專屬未發。亦不專屬已發。其須臾離不離。專在戒懼不戒懼。而其已發後可睹可聞。是工夫之緊要處。未發時不可睹聞。是工夫之無緊要處。然戒懼工夫。須自可見聞處。皆不敢忽。以至不可見聞處。亦不敢忽。乃是不使須臾離道。語類中金玉瓦礫之喩。亦緊要無緊要之意也。
知覺聦明。是睹聞所發之體。喜怒哀樂。卽睹聞所加之用。未有捨知覺聰明而爲睹聞者也。〈止。〉朱子何不一言及於睹聞之不同也。
朱子與子約書。知覺聰明等說。本具於或問所辨蘇錄諸條。蓋或問說盡中和位育。然後別以餘意。論大人赤子發未發。以及耳目見聞知覺有無。語類中論此者。亦在中和之下。皆不曾撘入於戒懼睹聞說中。以論睹聞之體精明與否。則分明是中庸言外議論也。若論見聞精明之說。則或問曰未發時。但爲未有喜怒哀樂之偏耳。若其目之有見耳之有聞。則當益精明而不可亂。其所謂但爲未有喜怒哀樂之偏者。正釋中庸未發本旨。只是如此。而上文不睹聞之義。亦是如此。其所謂若其目之有見耳之有聞。當益精明者。乃辨蘇錄中無見無聞之誤。但其問者之義。本旣如是。推廣下節未發。而非論睹聞之義。則其答之引惹睹聞說。較量其異同。然觀此語意。則睹聞之不同。自在其中矣。子約來書本意。亦非指不睹聞。故及其論不睹聞處。則與此大故相殊。卻依諸家。只作謹獨之解。今攷大全。來書云謹獨者。戒懼於不睹不聞之總名。未可分爲二事。語類亦云呂子約書來。只解滾作一段。蓋以此幷爲人之所不睹聞。觀此則夫以外物見聞。解睹聞者。乃子約之所不爲。而出於饒氏以後。朱子尤何必豫辨睹聞之不同也。且子約後書。果改前日無見聞之說。以爲只做未有聞未有見。又云若以爲無所聞無所見。則誠近於異端云云。前者鄙書謂必子約屢被斤斸。稍變其說。偶與晩谷初年所解不睹聞者相似者。似亦不可深斥。然其未有聞見之說。終是以聲色言之。卻於未發一節。亦不近似。故答書深斥其轉向見聞上去。况於上文不睹聞之義。有何交涉乎。故其答不睹聞之問。則卻云戒懼乎不睹不聞。若曰自其思慮未起之時。早已戒懼。夫只以思慮之起。爲所睹所聞。而意實自足。何嘗添卻外物見聞。如後儒所論乎。愚故曰以中庸本旨言之。則喜怒善惡之未形自爲體。而及其形見爲用。以或問餘意言之。則耳目見聞之精明自爲體。而及乎外物爲用。二者時分雖同。而决不可滚同說矣。若論知覺有無之說。則或問旣辨無見無聞之語。其下又論能知覺所知覺者。乃因蘇錄以纔有知覺爲動處。而遽以纔思卽是已發爲比。故朱子力辨其誤。以明其但有能知覺未有所知覺。不害爲未發。此一段。不惟與中庸不睹聞。各是一說。亦與上耳目精明之語。別是一條。其下所言禮容樂節一條亦然。須逐段各究其答問本意。不可遽通融爲一項說話。向見盛論宗旨。以能知覺所知覺。分屬耳目精明及中庸睹聞。以爲能睹聞所睹聞。與能知覺所知覺。合而爲一。已非朱子各條隨問隨辨之意。今且用意排比。則能知覺。卽知覺不昧。固與耳目精明爲一等時節。而若言中庸之旨。則不過曰思慮喜怒未發。而不可睹聞。是固不害能知覺之在中。而旣無所發。亦非耳目之所及也。所知覺。卽思慮喜怒。固與耳聽目視。爲一等時節。而若中庸之旨。則不過曰思慮喜怒已發。而可睹可聞。是則所知覺。方爲睹聞之所及。非思慮之外。別有所知覺。偏屬所睹聞。斯非所謂睹聞字看得太重乎。今又以知覺聰明爲睹聞所發之體。喜怒善惡爲睹聞所加之用。是能知覺之聰明發。而加乎所知覺之思慮也。夫或問之言耳聞目見與心之思慮喜怒。俱是知覺之加乎外物。而其未發之體。正所謂未有所知覺。卽是一般物事。何可以吾心知覺之發。自加於思慮喜怒之發。如以心度心之爲也。中庸之言睹聞。乃指思慮喜怒處言。非著意於睹聞也。若言其體用。則只喜怒未發之體。卽睹聞之所不及。其發見卽所睹所聞。不須別求睹聞之體。自有發未發也。雖同是見聞字。此則只當輕看。與耳目精明之說。判然不同。何嫌於捨知覺聰明而爲睹聞乎。然則睹聞不必他求。與下文發字眼目相照。據喜怒而言則爲發見。據戒懼而言則爲不睹聞。下節發未發。便是申言上睹不睹聞不聞。只此發見字。可與睹聞字遞換說去。又如萌芽兆眹字。與窺見測知字。雖若有主賓之別。而其指趣只是一般。故朱子亦多互換說。何必滾和他說。生出許多義理也。
只說喜怒哀樂發而中節。豈不是直截簡徑。而二十章卻以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言之云云。
喜怒哀樂。何嘗離了君臣父子。兀然獨行於事物之外哉。且首章之只言喜怒哀樂發而中節。豈是少於二十章之君臣父子。二十章之詳言君臣父子達道達德。豈是多於首章之喜怒哀樂也。蓋以君臣父子許多應接。該在於喜怒哀樂之中也。喜怒哀樂隨遇發見。不越乎君臣父子之間。然則首章喜怒哀樂之睹聞。是直截簡徑。而日用事物。無處非直截簡徑也。諸章達道達德。是無不周徧。而其睹聞之直截簡徑者自如也。向所謂所睹所聞者如是而已。非謂吾之耳目。不干於君臣父子。乃謂睹聞之義。初不干於君臣父子之聲音顔色也。大山見當日議論。多遺卻思慮。只言外面聲色。故言其文義之不干乎外面有無。使之勿以外面聲色說著睹聞。只以萬事之萌未萌。喜怒之發未發。輕輕看了。何嘗言吾之耳目。不干外物乎。故大山卻於上文言事物未接思慮未萌。蓋以事物有無。未嘗不干乎睹聞。惟外面聲色有無。不干乎睹聞。纔言事物。則便是思慮喜怒發見而可睹可聞。若言外面聲色。則子思睹聞本意。豈謂是哉。若盛論之兼思慮喜怒外面聲色爲言者。是合當日兩說。打成一片。而其於兩說之不相干涉何哉。又鄙說所謂直截簡徑者。亦以向來一二朋友遺卻思慮。只言聲色者觀之。宜若太精深太新奇。今以盛論觀之。其反己內省之義。已與我共之。獨此不言外面聲色者。又若欠卻周徧。故來敎有此經文及或問許多證援。然今只取首章看。則自上文道與非道離與不離。以至下文見顯隱微喜怒哀樂發而中節。正是所睹所聞。則甚爲直截簡徑。亦未始不爲周徧。若必添卻外面聲色。以解睹聞。則還爲剩語。還爲太重。似非經文所指。又就全篇看。則自道不遠人。以至達道達德。正是所睹所聞。而據所睹所聞。以論其極功。則如動而世爲天下道。行而世爲天下法。言而世爲天下則。及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戒懼之見於言行者如是。而其未言未行之戒懼。在其中矣。據不睹不聞。以論其極功。則如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及篤恭而天下平。是敬信之不待言動者如是。而其已言已動之敬信。在其中矣。其曰動曰見曰言曰行曰賞曰怒曰恭。是皆喜怒之形見於睹聞。其一篇血脈。無非向裏說。而無一毫欠卻周徧。寧有一言單辭。就外面見聞上去者乎。夫睹聞之爲字。固因聲色而得名。然中庸之主言喜怒之發見。亦不可不謂之睹聞。若以心中之喜怒與外面之聲色。合幷言之。一彼一此。判不相干。决非一睹字聞字所可兼得。而今經文只一箇睹聞字。向外看則直是向外底。向裏看則直是向裏底。今盛論旣主向外看。又自謂兼向裏看。蓋見朱子分明說思慮未起喜怒未發。終有不可違者。故不得已而兼包說去。比諸一種只言外物者。雖若全備。而其一說首尾橫决。自相妨礙。反不如彼之只以睹聞思慮喜怒字。俱作向外應物說。而忌言睹聞了。喜怒思慮者之猶爲直截專一也。且所睹所聞之爲無所不周者。以其思慮喜怒之無時無處。隨觸發見。而謂之無所不周。豈以是睹聞字之兼觸幷照。而謂之無所不周乎。
答族叔子強別紙
编辑謹案中庸文字。無一字不相發明。不相照應。今承以上文勘下文之敎。然後深有所警發。然不睹聞則以心中之萬事未萌當之。所睹聞則以天下萬事未接當之。不睹聞所睹聞。不免爲兩截。且區區嘗致疑者。饒氏須臾目無睹耳無聞之說。而盛論歸宿。似與之相近。此今日議論之所由分。又鄙書雖說離道不離道。而不曾從頭說過。今此通融上下文以論之。蓋此章道不可須臾離者。承首節天命率性。以見其實體之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戒懼於不睹不聞之地者。就道之不可離者而統論所見聞。〈思慮喜怒之已發。〉以至不見聞。〈思慮喜怒之未萌。〉復言謹獨於莫見莫顯之地者。據道之不可離者而提說己獨見聞。〈思慮喜怒之方動。〉其睹與聞不在於他。只在己之離與不離道與非道。〈道卽天理當存。非道卽人欲當遏。朱子所謂仁不仁義不義。公私善利皆是也。〉斯非指言喜怒思慮之發見處乎。大凡酬應天下事物。而自家方寸之萬事。無所不有於其間。而其可睹可聞。何可勝言。〈喜怒之離道不離道。如肆欲妄行。胡叫亂喚。皆是所睹所聞者。〉或有事物未來。自家方寸之萬事。已兆眹乎其中。而其可睹可聞者。亦何可勝言。〈思慮之離道不離道。如潛滋暗長。火熱氷寒。皆是可睹可聞。〉此其所以著戒懼字於可離非道之下。是所以存其道防其非道。而所睹聞不睹聞。專在於此。則睹聞二字。未嘗不包思慮事物。而亦未嘗指言外面聲色也。下見顯二字。亦只如此。是兩節眼目。只在離道不離道。〈遏人欲存天理。〉而上文下文。珠貫繩連。該備周匝。故或問曰所謂道者率性而已。取諸至近則常不外乎吾之一心。〈止。〉所謂不可離者。雖未嘗不在我。而人欲間之。則亦判然二物而不相管矣。故君子戒懼乎其目之所不及見。恐懼乎其耳之所不及聞。瞭然心目之間。常若見其不可離者。蓋其耳目所及。正指不可離者在我。而人欲之間與不間。故其瞭然若常見者。亦是道之不可離者。朱子此段。固已承上文而親切提示。又曰不睹不聞於幽隱之間者。乃欲使人戒懼乎此。而不使人物之私萌動乎其間。其間者。正指欲萌動處。斯非念慮喜怒之在己者。而朱子所言睹聞。不出乎此。恐不可與外物睹聞之說互看而可通也。
寂然不動之際。忽見孺子入井。惻隱之心。不待安排思慮而介然呈露。此固善念之動。然先有見而後。念從而萌。則豈非耳目睹聞之先於思慮者乎。
鄙意謂忽見孺子入井。善念呈露。便是可睹可聞。不待別有安排思慮而後。可以睹聞。卽朱子所謂藹然四端。隨感而見。或問所謂事物之來。此心發見。恐不可以見孺子之見。貼經文睹聞字。此愚所謂睹聞。不曾先於思慮也。
蓋此所論。幸賴執事者悶其愚滯。至誠敎告。開發多矣。第念屢次往復。其兩邊證候。猶未能相悉。往往與言者之意相反。實由遣辭之際。俱欠別白。而卻又添枝接葉。又成一塲別酬酢。夫以朱張兩夫子之卓識高見。其往復切磨。屢變其說。或有甲占乙之前說。乙占甲之初說。互相博易。而猶互相規正之不已。其勇於舍己。樂於精覈。槩可想見已。况此膚末。本無定見。苟有犂然相契處。豈不懽喜自慶。而乃敢甘於株守。故作小兒迷藏之態。左右趕逐。惟恐其撞著耶。以此爲案。渠正不服。惟更賜勘覈。以啓此蒙蔀。實所朢幸。
答族叔子強玄冠疑辨
编辑廣四寸五辟積。固爲緇冠之定制。而何以必知其殷制也。
緇冠四寸五辟。誠未的知其昉於何代。然謂是夏制歟。則冠頌疏。但言以白布爲喪冠。當自夏禹以下。恐夏禹所變。只在吉凶緇白之色。其於唐虞二寸三梁之制。未必遽有所加。且四寸之冠。至宋猶傳。則分明是最後之制。今遽以此疑夏禹爲之。則尤似未安。謂是周制歟。則緇冠之制。殷後無改。玄冠之制。周後無改。周之改緇冠。只是別爲玄冠而已。則緇冠之只用於周之冠禮者。乃是殷冠。今以最後之制。當之於後出之代者非殷歟。然猶未敢直云殷制四寸。圈外只云恐是周因殷制者如此。若其制度之詳。俱載於周冠條者。亦非謂必知其如是也。今承牽強之示。始知其辭語有未該備也。
三禮圖廣四寸。固爲諸賢所取。而高五寸則無取焉。又安知其必爲周制也。
溫公謂道士冠。本中國之士服。與三禮圖相髣髴。故取之。取之旣端的。則今不可以五寸字小異。而不載之以備參攷。可不屬諸最後之姬周乎。夫道士冠之無缺無纓。有竅有笄。俱違古法。而溫公取之。猶不害爲復故之漸。况五寸之高。亦無必誤之明證耶。
三禮圖寸數。皆襲輿服志。今旣不取輿服志。而獨取此者何也。
禮圖漢志。俱言寸與梁。特以阮諶兼明古法。故載之周冠條。而第其梁數太小。及言其所用。雜以周漢官名。故其全文特載漢冠條。又范曄只明漢制。而文與禮圖大同。故圈外只曰後漢輿服志與此同。初非舍漢志而獨取禮圖也。
阮氏誠有權衡。而謂有所本。則愚未敢信也。
詩緇撮傳曰其制小。僅可撮䯻。冠頌疏曰庶人猶著之。籠其髮。彼大白二寸。緇冠四寸。俱不免撮䯻籠髮。故士則冠而敝之。若其常服則有加於此數。較然明甚矣。若謂加之何必倍數歟。則是有說焉。夫不加則已。苟加之。豈徒然而爲之哉。必須足與人首相等。其圍如古缺項之固冠者。然後可免撮䯻籠髮之名。而又合辟積無數之文。苟非八寸許而能如是乎。此則只以事理文義推之。而且觀緇冠四寸。倍於大白。進賢八寸。倍於緇冠。周冕十六寸。倍於進賢。其來歷因革。井井可攷。有若迫不得已者然。正似文質三正之有待後人。則阮圖之中其梁數。雖不敢盡從。而其大軆之八寸。誠有所契合。况阮范俱言進賢古緇布冠。則其爲緇冠之屢變。亦可知矣。此則又以證左。參諸事理文義。知其必有所本也。若謂周冠只四寸。而至漢始加歟。則是玄冠始爲四寸。而緇冠只如大白之二寸。書儀冠禮用四寸。乃玄冠而非緇冠。是亦安知其必然也。第四寸之冠。依舊不免撮䯻。而古冠之冠而敝之。周冠之辟積無數者。皆無所當矣。
鄭氏之所未聞。而阮氏果何所考也。
鄭氏所疑。蓋在夏殷之無徵。如所謂牟追之形。章甫之形。而今亦不能質言。只據溫公所取及士冠所載。而若周玄冠。則鄭氏言今時郡國鄕飮酒。亦用玄冠。豈有身親用之而不知其制也。又言今冠辟積多。豈有知其辟積而不知其制也。今謂三禮圖。多後人所作。全無可信。則三禮圖誠有未盡善者。而先儒之考據徵信。每在此書。如溫公所取四寸之制。獨非三禮圖。而鄭氏之所不言耶。抑四寸之制。則方外之家。陰相符受。足以徵之。而容或鄭氏之所不見漢時小吏冠。只認作遺像而已耶。若爾則八寸之制。獨據三禮圖。而無此可徵。爲有異。然倍二寸之制。旣有可徵。則次次相倍者。亦可因此推知。而卻與鄭氏所言之辟積多者。正相參合矣。喪服圖式素委貌。取輿服志委貌之文。而不曾致疑於後人所作。則愚何敢不從。而特以其緇布冠之外。又別有章甫委貌。又都無辟積等法者。爲不可從也。然亦不敢斷然謂輿服志一書。全不可信。
前高七寸。而後高三寸則倍之。
古者吉凶冠皆前高。微加於後。然後屈處在項後。爲極高處。假令前高八寸。則後高合爲七寸許。前高一尺。則後高合爲九寸許。今前高旣七寸。則後高不得爲六寸許。然此比冠軆。猶是太低矣。若必守三寸之文。則屈處當腦後。已過極高而欲屈不得。更無前後之可分。執事若經歷一過。則當知其必然矣。以故謹依沙溪大帶采絛三寸當作三分之例。謂須倍其數。然敎意若是鄭重。此則刊去。以待制作者之斟酌。亦無妨。
武之長短。
武之長短。隨頭大小。足以圍髮際。雖是同身寸二尺四寸。而亦非局定說。只如緇冠缺項長短。必取固冠而已。夫溫公冠之武。亦非三禮圖之所言也。况玄冠之武。只以人首爲準。加减數寸。不得以天下之首同也。
梁之多小。
二寸爲三梁。四寸爲五梁。而其數幾倍。則八寸之冠。又當幾倍其數。故云九梁以上。謂或十或十一十二。過此則太細而難成。疏所謂辟積無數。謂其無定數也。而作圖之時。不得不有其數。苟欲爲無數之圖。則亦行不得矣。
兩旁四寸。
前後雖廣。而兩旁不可太虛。故周圍三八二十四寸。而前後兩箇八寸。其廣與人首相等。幷兩旁一箇八寸。其圍與人首相稱矣。若大白緇冠。元不嫌其前後之太狹。而緇冠兩旁。猶微减於前後。獨大白兩旁有絛屬。不得不稍廣。然今之喪冠。卻因布巾在內。故前後加高尺餘。兩旁亦廣尺許。乃與玄冠之圍無異。殊失古法。此亦不可不知。故亦謾及之。
自以己意推之。恐不免手分世界中化現出來。而以爲得古制。則無或招夫子家奴冢中起之譏乎。
古來禮冠大體。不過曰有辟有武。有縪有纓。上屈而旁虛。其博之轉輾相加。以至辟積無數者。亦有明文。其中細節。雖有說不及者。而大體旣得。餘可類推。非如深衣方領曲袪之深奧難曉。一字誤釋。易陷於詭異不經之科者也。惟其如是。故溫公之冠。雖有竅䈂之創新。纓缺之不備。朱子亦不以傅會穿鑿。從手分中幻出。峻文深詆。而反取爲燕居之服。蓋前輩力量濶大。取其大體。而不復屑屑於零瑣去處。今此玄冠則其冠體多辟。自不得不廣。而纓緌武縪等大體已備。又無道士冠之創開別法。則設使比周人所著。有分數加减。要之雖不中不遠矣。雖然此是千古未遑之事。區區淺劣。妄自擔當。正犯不韙之大者。而今承誨諭。寬其僭易之誅。反與之考訂得失。猶恐其失之太恕也。
冠巾之制。不必一一師古。程子有程子之冠。東坡有東坡之冠。淵明有淵明之巾。創出己意。以爲便身之服。何所不可。而必欲摸擬古制也。古制誠有明的可據。則倣而爲之。豈不是信古傳述之一事。而傅會穿鑿。如上所論。則愚恐徒有倣古之名。而無倣古之實也。
康節當服今服之說。溫公非不善之。而季世冠服。華夷混殽。及後愈降而愈變。明興而宋服無徵。到今明制失傳。其創出新制。名爲華制者。與夷服之創於金元者。其無中國舊物則均矣。古來先輩慨然有意於復故。蓋以此也。如朱先生常以緇冠深衣。晨謁祠堂及先聖。謂古人冠服僅存而未泯者。獨有此爾。又謂吉服依玄端之制。卻於凶服。亦倣爲之宜矣。此非師古之意乎。又君臣服議。斥上領公服。爲夷狄之戎服。而羣臣喪冠。以本品進賢冠爲等。其喪服取諸三禮圖。有未盡合古制。此則師古之中。要存其大軆。亦不可謂徒有倣古之名而無倣古之實也。寒岡欲去婦服胡制。陶庵欲製婦人褖衣者。無非所以摸擬古制。而獨恨褖衣同今男子袍者。爲大體已失也。夫往極必反。惟此時爲然。若自上一洗近代之陋。豈不快哉。而今唱爲不必師古之論。恐與先輩苦心所在不同。若夫古冠之外。歷代所尙者。皆是巾幘之餘。夫巾古人用以裹苽果之屬。如罪人黑幪。庖人綠幘。所以去冠而裹首也。至漢末。士大夫始以巾加首。而後代因之。如淵明巾程子冠是已。今世亦多倣而爲之。而視諸古冠。其咈時則一也。有不必舍此而取彼明矣。况無文而取形。其不失制也尤難乎。且三才圖會東坡冠。與二程遺像所著。無毫髮之殊。蓋亦一時所尙。淵明之巾。蓋亦淵明之時所尙而裁酌之者。今無先賢力量。而欲刱出己意。以爲便身之服。不幾近於朱先生所謂服妖乎。夫冠服之刱新。有關於時運之升降。若使人人而刱出。恣爲一己之所便適。所以啓無檢防之一端。可不惧哉。至若區區所輯冠服攷證。只以明古人冠服制度。如大全冠服圖及家禮深衣制度之例。今曰不必摸擬古制。似與此篇本領命意不相値。如何。
深衣法象。只取一深衣。神主法象。只取一神主。此爲可貴。今乃以大白之二寸。緇冠之四寸。進賢冠之八寸。周冕之十六寸。爲得加倍之數而取象。則乃是四冠之法象。而非一冠之法象也。烏在其爲玄冠之有法象也。
深衣之幅象十二月。在一深衣而其象自足。神主之博象月之日。在一神主而其象自足。玄冠之長象八卦。在一玄冠而其象自足。豈因他冠之俱有法象。而玄冠反無法象乎。大白之象兩儀。緇冠之象四象。周冕之象十六皆然。然前後諸冠。各有法象。而其文章制度所益之來歷。正與先天加倍生出之妙相合。則今此幷擧者。所以兼明羣聖之制俱有法象。不但至玄冠而獨然也。今此八寸。加一非無太陽之象。减四非無五行之象。而觀其來歷。不可以他數相錯。如夏階一尺。每三倍而爲極陽之九數。若幷擧三代。則有範數相乘之象。又連衣裳。象乎一德。而上衣下裳。取諸乾坤。若幷擧二衣。則有太一判爲乾坤之象。豈以幷擧三代之故。而九尺卻失太陽之象乎。幷擧二衣之故。而衣裳卻晦乾坤之象乎。雖然歷言不如單說。則或可刊去諸冠。而獨存玄冠之象八卦。如何。
答族叔子強
编辑高五寸。不爲溫公所取者。獨不得爲必誤之明證耶。
書儀只言髣髴三禮圖而取之。不言高廣。則溫公本意。未知以何者爲必是而獨取。何者爲必誤而不取。但家禮所載。必是取則於畫像。而八寸之條。高當四寸許者。亦可謂之溫公之取舍。然年少之人。僅籠䯻之上半。無由著笄於䯻下。是則名爲籠髮而不能籠髮。愚未見古人本制之如是而後爲必是也。今必以溫公所取。爲必是之明證。與溫公微異者。爲必誤之明證。夫士冠禮經文。亦不止微異。而如是一筆句斷。恐涉疎濶矣。昨見執事近日所輯。亦載三禮圖說。而不沒高五寸之文。一面峻斥。一面效尤。若非偶失照管。則必是改其前說。是與鄙書之入於周制條下者有間。而苟知其必誤。則不問某代。其不可取而爲法則一也。
左傳疏五冕長短廣狹。經傳無文。〈止。〉古禮殘缺。未知孰是。據此則緇冠四寸。進賢八寸。周冕十六寸。皆出於三禮圖。而未的其是否也。此說旣破。則高明所論取象。阮氏誠有是見。而安得謂古制有取於斯耶。
士冠禮疏言冕長尺六寸廣八寸。阮諶三禮圖及漢禮器制度。通典大唐依周制者皆然。則天子尺六寸之冕。前後無異辭。若左傳疏言未知孰是者。是指諸矦以下之制有異同也。禮圖則云天子以下皆同。沈氏則云天子廣八寸長尺六寸。諸矦廣七寸長尺二寸。〈指蕫巴輿服志。〉大夫廣七寸長八寸。〈指應劭漢官儀。其言漢官。亦見其只指大夫而言。〉此所以備載兩說而不决。如論語佾數之諸矦以下。亦載兩說者。本非於尺六寸尺二寸八寸三說。未决其孰是也。且鄭註周禮夷盤長廣。引漢禮器制度疏言。叔孫通作漢禮器制度。多得古之周制。故鄭君依而用之。蓋古經殘缺。猶有魯諸生承襲傳述。而冠冕又制度之所當先。則其尺六寸之制。似出端的。其可謂三禮圖獨然。而遽言此說之旣破。遂延及緇冠玄冠乎。夫緇冠四寸。雖不見於經。而士喪禮笄四寸纋中。疏言安髮之笄。不唯四寸之長。而此四寸僅取入笄而已。蓋䯻廣必以四寸爲率。則緇冠撮䯻之長四寸。亦有明證。玄冠之廣。一徵於東漢之進賢。一徵於檀弓之橫縫多辟。又司服疏爵弁廣八寸長尺六寸。則諸矦以下之冕。不下於爵弁。亦明矣。且禮圖誠有不可一一準信者。而朱子論冠服器物之制。所以考信此圖者。不啻斑斑。則到今乃獨全置之不信之科。如子華子麻衣易贗書之例。竊以爲過矣。至於先天生出之數。自漢以來。但爲修鍊家陰相付受。非諸儒所得預聞。而獨此冠制之來歷有如此。卽朱子所謂直是好笑者。若叔孫,阮諶。則元無是見。雖欲刱出傅會而爲之。亦不可得矣。
采絛三寸。家禮定爲三分。沙溪據此而有當作分之說。不然則何據爲無稽之言耶。
采絛三寸之爲三分。家禮直改。而沙溪云寸當作分。今所竊取者沙溪。而不敢擬於家禮也。然今謂沙溪據家禮而得免無稽。則家禮之無所據者。謂如何。苟於事理。有不得不然者。古人皆爲之。恐不可一向目之以無稽也。夫禮圖緇冠五寸之高。猶不足於少年之䯻。今於倍緇冠之進賢。其高反减半於緇冠。何以異於約紐之廣。加半於帶紳也。然前書旣因盛誨而欲刊去。以待制作者斟酌。今於三處垂問。不能每每供對。幸賜俯諒。
喪冠之高廣。諸儒不復著爲成法。人人得以增减。寧可以不識其制而不著乎。若玄冠則不得其制。闕之可也。
喪冠高圍。諸儒雖無著爲成法。而其高則喪冠傳疏。旣言落頂前後。恐不可過於緇冠之言跨頂前後者。其圍則須與人首相稱。亦當如緇冠缺項之言足圍髮際。及鄙說所言玄冠之武。蓋以喪冠別有絛屬之纓。異於緇冠之由其圍小而綴武於缺項以固之也。恐不可謂不識其制而人人得以增减也。然若只數寸加减。則固不必屑屑拘泥。而今人因其所無之巾在內。而殆三倍其高。至不成冠軆。是爲可慨也已。故向因言端而旁及之。今乃於玄冠則必欲闕之。喪制則太用活法。朱門人嘗言喪禮溫公用古法之非宜。朱子曰。後世有願治君臣。或可因此擧而行之。若一向廢了。恐後來者愈不復識矣。竊恐於吉服亦然。如何。
當時道士冠。自有制度可據。而無待於推說也。
按朱子言士宜三梁。庶人以白巾裹䯻。如今道人。據此道人有似無梁。其或有之。亦見其大煞草略。恐無制度之足言。如三禮圖及家禮之詳細。然則溫公所取。無或取其形軆之髣髴禮圖而知有所本歟。若爾則其高廣固可取準。而謂之無待於推說則恐未也。
溫公之失。在輕取道士冠。而謂之刱新則非其實也。朱子之從之者。或在通解未修之前。〈止。〉斷以爲不屑屑於零瑣去處可乎。
竅笄之刱新。本非溫公之刱出。乃指道士冠之刱新也。非論道士刱新之罪。只擧其中古人冠法之所無而刱有也。非取溫公之不泥於古爲可法。將言玄冠之無一物增加於冠法之所無。有若冠之著笄衣之續衽之類也。雖然道士之爲此者。不過厭缺項之繁。而從其簡捷而已。今若幷與溫公而詆其輕取道士。則恐使古制置之束閣。無乃太過乎。今人之講古冠形制。猶是溫公取道士之功及朱子從書儀之力也。朱子嘗言書儀誠有未盡合古制。然兼而存之。自可考見得失也。且如冠須於祭祀當如何。軍旅如何。平居如何。見長上如何。朝廷治事如何。天子諸矦卿大夫士庶人當如何。這許多冠。都定了理會。衣服上衣下裳。佩玉之類。五服各用上衣下裳。如上紐衫一等紕繆。鄙陋服色都除了。如此便得大綱。正今若只去零零瑣瑣。理會些少不濟事。今若考究禮經。須是自著考究。敎此於古制。亦取大體。而不屑屑於零碎去處也。又云絞帶大小。此等小節。且以意定而徐考之可也。此雖不得已之辭。而亦見大體皆定。亦未嘗一向廢之也。
一梁二梁三梁。轉爲九梁。旁四寸武二尺四寸。專出於刱智。
竊謂古書斷爛不備之中。亦有作骨子者。有可反隅者。有可旁照者。有可裁擇者。苟數者備矣。則闕漏者或自見。無文者或可徵。如緇撮太小冠而敝之者。是玄冠之可反隅也。辟積無數。只用橫縫者。是玄冠之作骨子也。進賢是古緇冠。而其博八寸及前後旣八寸。要與人首相稱。不問可知爲兩旁四寸。又緇冠缺項。亦與人首相稱。爲圍二尺四寸者。皆玄冠之可旁照也。冠體之大。旣取其多辟。又加於緇冠。則不得一從進賢冠之一二三梁者。是就其中裁擇也。恐不可以一二三梁作骨子。而辟積之多。爲翻轉化現旁四寸圍二尺四寸。爲率意刱出也。此朱子所謂諸經散失。錯綜參究者也。又辟積者。必得其廣之半。沙溪於緇冠著爲分寸分排之法。用布八寸。以六寸六釐有奇及屈摺八分。相間爲圖。今此玄冠用帛尺六寸。辟積爲八寸。亦如是求之。正得九梁十梁等數。又愚嘗得繞手量寸之法。人人各隨其手之圍。爲二尺四寸。正合屈指伸指之法。而尤更親切。今此兩旁過於四寸。則如朱子所謂甚大而不安。不及四寸。則又甚少而難著。又兩旁之虛。亦有一證。蔡邕獨斷曰元帝頗有壯髮。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夫使人見髮者。與今朝服梁之塞其兩旁者不同。且執事所輯缺項𦁐中。必曰寸半向內者。雖是細節。非由古據則他可反隅。如何。
名爲古制而不得古制。寧依程子冠東坡冠之各自爲制。不至於變亂古制。
程子冠東坡冠之各自爲制。朱子豈不知其優於以制作自期者。而必曰使鄭康成之徒制作。須略成箇模樣如冠制。如今天子二十四梁。如何安頓。所以甚大而不宜要行。天子以十二。一品以九。陞朝七選人五。庶人只用紗帛裹䯻。如今道人。這自有些意思。君臣服議。天子通天冠二十四梁。去其半爲十二梁。羣臣則如其本品進賢冠之數以爲等。其以上領服爲非先王法服。而特取此冠。則以此爲先王法服可知。又以三梁爲士服。而加之至七至九。又三倍進賢冠之等數。而亦稱本品進賢冠。則其廣當依進賢八寸。而用此多辟無數之制可知。又以二十四梁爲甚大而不得安頓。則其必裁减。與人首相稱。而其圍當不下於二尺四寸可知。此制非全出古經。則其因喪冠緇冠進賢等法而推得之可知。天子冠减。其失於太大。不免刱新之嫌。則寧從周武帝幞頭之各自爲制可也。而禮部符下之幞頭。今皆革而去之。吉服亦不擧論。則梁冠之外。爲其非冠而不取。諸冠高廣。旣自與鄙說相會。而又冠頌所謂冠而敝之者。自諸矦至士皆然。則今此三梁五梁。雖無異於喪冠緇冠。而高廣皆如進賢然後。不與庶人之緇撮相混可知。獨其梁降殺者。蓋參用古弁絰之法。然不可以一梁二梁三梁。轉而爲九梁小之。又不可以不從程蘓。而變亂古制疑之。前日鄙說雖極僭妄。而皆不出此說範圍之內也。獨其橫縫多辟。至士無別。旣有檀弓之可據。則兩說亦可相須而互備也。
幅巾何嘗推而上之三代之前。而謂得古制耶。
朱子與顔魯子書。言深衣幅巾大帶黑履。而謂去古益遠。冠服之僅存而可攷者。獨有此耳。此是大賢樂於從人之意。而先生亦嘗曰古人戴冠。郭林宗時戴巾。溫公幅巾。是其類也。此當爲定論也。
朱子每論復故。必以冠制爲先。而未嘗以平日所著之緇冠爲已足。則區區編輯。首之以冠制。似亦不可已之一事。而但古經斷爛。冠制尤略。無一通見成文字。如深衣之詳備。然今以經傳註疏諸說。參互錯綜。固皆有一定可據之實。不敢一毫增加於古人法意之外。然若非執事。則此等法言。於何得聞。且其援據之的確。辨難之精切。决非今世所耳目。此前輩所嘗求聞而不獲者。乃淺劣安坐而得之。荷幸荷幸。第於迷遰之見。尙有未能言下領會者。更此提稟而請敎焉。若其中時代之變。法象之論。非關受用則姑闕之。亦不妨矣。夫以溫公蜀公之忠厚謙和。獨於鍾律之論。一生不合。而朱先生惜其於通典一書。亦未之深攷。亦恐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玆敢以此自警。而幷此尾陳。伏願亟加爛商。開示至當之歸。不勝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