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贊/卷004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本)
沙門基撰
一乘之義正是經宗。今且略以五門分別:一出體性,二釋名字,三明說意,四彰差別,五問答辨。
體性者略為三類:一總含體,二隨勝體,三真實體。
一總含體者,一切無漏,若種若現,有為、無為,若因、若果,根本、方便,能成佛德皆名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即無上乘,故《勝鬘》云「一乘者即大乘」也。此本論云「開是無上義」,《辨中邊論.無上乘品》有三無上:一正行無上,謂十度,隨修差別有六正行;二所緣無上,有十二種所緣;三修證無上,謂種姓修證等十種修證,通攝一切菩薩所有境行果。故《勝鬘》又云「阿羅漢辟支佛有恐怖、有歸依,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又云「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為大乘故說」,故知一切根本方便,一切無漏若種若現、有為無為、若因若果,能成佛德並名一乘,三種意生身皆入初地故。
二隨勝體,此有六類:一攝事歸理體,《涅槃》、《勝鬘》等中多以法身、真理、佛性名為一乘,故《勝鬘》云「一乘者即大乘,大乘者即佛乘,佛乘者即涅槃界。」又云「於恒沙劫行六波羅蜜,不如有人聽受讀誦乃至執持經卷,何況有人為他廣說」,以有為行比無為乘故。《涅槃經》言「一乘者即是佛性」,此滅化城至於寶所,唯以真如、法身平等名為一乘。
二攬餘歸智體,亦以真智名為一乘,上文自云「方便知見皆已具足,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不能測佛智」,智體多是正體、後得。若在因位智劣識強,在果位中智強識劣故。
三隱劣從勝體,下經自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分別功德品〉云「有為無上正等菩提,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不如有人一念生信,所得功德不可比喻」,由以佛果理智二種名為一乘,理凝本有,離纏而號涅槃,智照新生,果圓而稱正覺,乃四德之鴻源、三明之妙本,故揚為彼智見出現於世,以理智二為一乘體,智性智相合名為智。
四二運用廣體,唯以因智名為一乘,火宅喻中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唯因行故。
五勝出分段體,通取因果出分段死所有理智以為一乘,開示悟入四義之中前三為果二,後一為因二,如前已說,故略不論。《勝鬘》亦云「如取為緣有漏業因續後有者,而生三有,如是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因,有阿羅漢、獨覺、已得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生」,故意生身所乘之乘名因中二,《攝大乘》中萬行、真如俱名大乘故。
六引攝殊勝體,以詮旨二名為一乘,教隨物設趣妙難知,理假智冥體深頗測,故〈方便品〉初以所詮智慧、能詮教門名為一乘,《無量義經》十七名中彼第十四亦名一乘。由此蓮華,論有二義:一體出水,二能開敷。初喻智慧,後喻慧門。若但以真如為一乘,得出水之一義、失開敷之二能。然今蓮華既具四義,何獨法唯二種?
三真實體者,根本大乘教、理、行、果,及能入大乘方便四法,皆名一乘,咸有運載之功能故。根本教者,此品初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本論釋言「阿含甚深」。華開敷義以喻妙法,下文亦言「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等,《攝大乘》云「阿毘達磨大乘經」等。方便教者,此品下云「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並祇夜、優婆提舍經,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隨順眾生說,以故說是經。」《勝鬘》亦云「正法住等為大乘故說此六處」,故小三藏皆大方便。根本理者,謂法性真如,六度等行乘此真理能有所往,故名大乘。此經上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下文亦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本論亦云「念觀者,謂大乘人觀法無我真如法界等故無性,亦云或乘大性故名大乘」,《辨中邊》說真如法界名所緣無上。方便理者,謂四諦理,二乘所觀皆方便理,故《勝鬘》云「聲聞知有作四聖諦,佛知無作四聖諦」,《涅槃》亦言「聲聞有苦有諦而無有實,菩薩具有」,本論亦云「念觀者,聲聞觀人無我等,由此二理皆理一乘」。根本行者,謂六度等菩薩萬行,〈菩薩地〉說七地所修四菩薩行,安樂行品皆菩薩行。又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即行大乘。《攝大乘》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辨中邊》說十波羅蜜名正行無上。方便行者,《勝鬘》亦云「正法住等為大乘說」,依三藏教進善滅惡修無漏行,皆行大乘。《法花論》云「方便者,聲聞觀蔭、界、入,厭苦離苦。菩薩修六度、四攝、二利行,由此二行皆一乘故。」根本果者,佛身所有菩提、涅槃,即前所說法報二身、理智二見故。下經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又〈壽量品〉所說法、報、化身皆果一乘。《辨中邊》說十修證中,第七淨土、第九佛地、第十示現菩提,方便果者,二乘所有菩提、涅槃。此經下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羊車、鹿車為求牛車,出於火宅方便施設,中路化城為至寶所息處故說二,唯有一非餘。《勝鬘》亦云「聲聞緣覺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言得蘇息處,四智究竟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故二乘果亦是一乘。由頓悟者正學根本教理行果,兼為伏化二乘者故亦學方便教、理、行、果;其漸悟者初學方便,後迴心已方學根本,所學法同初後全別,故知但有二種佛性、理智二因,無漏現、種,有為、無為,根本、方便所有教、理、行、果能成佛者,皆一乘體。兼取有漏地前功德及十地者,助為一乘,未乖正理。《法華經論》及餘教中,隨依於此三種體中一門出體,未必攝盡,若依此解,總含諸文無不盡矣。
然此體性合有五門:一詮旨分別,通教及理;二因果分別,通行及果;三智福分別,通福及智;四覺寂分別,通滅道諦菩提涅槃;五二利分別,通自利利他。此說一乘,故義通貫。若言佛乘,舉果攝因名;若云菩薩乘,舉因攝果稱,名便不通,義可兼有。又由行者修習二智正體、後得觀於二理生空、法空,斷於二障煩惱、所知,息於二死分段、變易,證於二果菩提、涅槃,圓得二滅無餘、無住,行於二利自利、利他,稱果滿也。所斷二障集諦所攝,所息二死苦諦所攝,所修二智所證菩提道諦所攝,所觀二理、所得二滅、所證涅槃滅諦所攝,所行二利滅道諦攝,合此滅、道名為一乘。故此本論解遮中云「無二乘者,無二乘涅槃,唯佛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唯一佛乘故。」《涅槃經》中既以摩訶般若、法身、解脫三事圓滿名大涅槃,故此一乘二諦為體。
釋名字者,乘是運載義,故《廣雅》云「乘駕」也,《周禮》云「乘載」也,運載行者至彼岸故,故此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攝論》亦云「六度萬行亦乘亦大,法性真如所乘大性,事、理俱能運載行者,自運運他至於彼岸皆名為乘。」
問:
因行能自運,至果可名乘,佛果自運息,應非是乘體?
答:
有五義:一者運載以名乘,因中通二運,至果廣運他,由此亦名乘。二者體、能通二運,能、體並名乘,果中體有能,非無亦乘攝,如割名為刀,有能即刀攝,非要廣現割,有能非是刀。佛果德體能為二運,非要廣用方名為乘。三者二乘唯自運,小尚得乘名,況佛廣運他,何理非乘攝?四者因中理智能雙運,二用勝故得名乘,果中理智因修成,因乘種類亦乘攝。五者因中二運常增進,作用現勝得名乘,果中自運窮未來,令他增進得乘稱。初之四義隨他不正答,後之一義隨自正義答。故《對法論》云「自他並利所依止」。一有三義:一簡別故名一,二破別故名一,三會別故名一。簡別故名一者,昔日說三、今時說一,故知所詮理極一而為實,能詮之教二即稱權,無別二理以為極也。無我、解脫雖悉皆等,然至佛果方名為極,故所詮理佛智名一,非別簡三,唯無二極故。論解遮云「無二乘者,無二涅槃體。然經云『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云火宅之內許以三車,出門已後但與牛車。又云『雇其除糞經二十年假名為子』,故二乘者是後真子付家事因。又以果一簡別因三,即有二簡:一理簡教,二果簡因。『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破別故名一者,二乘不知二為方便,執二乘果以為真極,今說二涅槃但為化城,說二菩提但是羊鹿權教所設,非是二果所得所證菩提涅槃真勝極也。破彼情執有二果極,故說為一,即經所言『諸求三乘人,有懷疑網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鶖子亦言『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乃至斷諸疑悔』,迦葉亦言『又今我等得涅槃證,於菩薩法不生好樂之心』」。《攝論》亦云「斷除四處障,二乘作意等」,即是此執。本論末後亦云「方便品有五分示現,破二明一不說破三等。」或有說言,破三執故非唯破二,如薩婆多執佛化身以為真佛,今說為化故破三執。此亦不然,《法華》但以自修所得一乘為宗,會破彼乘令入於一;非以所知一身為宗,會破彼身令入一身。又無執彼化身為極趣求至彼,更不趣求餘身;今破彼執令求一身,故但破執二乘為極,不破執彼二身極也。亦有解云,聞昔說三執三皆極,今說一極故破三執,此乃地前菩薩起故。若破執大極,還為說一乘,更增其病,何名為破?又未出宅許以牛車,既亦破大後出宅與,是何等車?若言與白牛,棄本黃牛故,既爾即應捨頓學漸,黃、白牛相因行何殊?既還本牛明不破大,若執一極不違趣大,何須破之?執二為極不趣大故可須破也。若隨位得即執為極,未見趣大乘因中有此執,設爾許亦破,即應破無窮,由此但破執二為極。又非破執四乘為極,為無種姓說人天乘,解有四乘不執極故,執二為極不異破二,無執人天乘為極者,執者不解乘,解乘不執故。若一對四,一是方便乃應破一執而歸四乘故。亦非破五,執不定乘同執三故。由此《勝鬘》唯云「阿羅漢、辟支佛,有恐怖、有歸依,言得四智及涅槃者是佛方便」。此經亦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密遣二人息處說二,羊鹿非真不說三言,從勝至劣數,佛乘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無第二獨覺、無第三聲聞,非無三乘之中大乘體極。勘梵本云「無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無二亦無三」也。此有難言,經說別體三寶,不破別體而歸一體,何故破二乘而歸一乘?此亦不然。若執別體三寶為極,亦同破之。若別相三寶體,亦無三極故,雖爾亦無求住別體,然可會之入於同體,廣如經說。非權實宗,會別故名一者,教理行果皆有根本及以方便,會漸悟者先二乘中所修成得教理行果為大方便,依此本論初地已上離分段死,見道已前教理行果為不退地之根本因。
總依諸文會一有四:一者會教,《無垢稱》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此經下云「一雨普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此會教同而機有異,三乘取教有偏、普故。二者會理,《寶性論》云「如[少/兔]、馬、象三獸度河,河性無差得有淺深」,又下經云「譬於高原穿鑿須水,若見乾土知水尚遠,若見濕土知水不遠,若見於泥知水極近,水性無差得之有異」,此會理同而證有異,三乘證理有圓、缺故。三者會行,鶖子自言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佛自亦言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勝鬘》亦言「此六處為大乘故說」,故知行同而修有異,三乘修行有分、全故。四者會果,此經下言「息處故說二,中路設化城,為引至寶所方為究竟處,為求牛車出於火宅,權設羊、鹿後皆與牛」,《勝鬘》亦言「聲聞、緣覺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即會二乘菩提涅槃若理若智皆歸一乘,故知果同而證有異,三乘取果有初後故。雖依諸教總會此四,然《法華》中顯會教理、密會行果。會教理者,即前所標諸佛智慧及智慧門,一雨普潤,會教也;牛車寶所,會理也。此以所詮名之為理、非要真如,欲顯所得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亦顯法華開方便門顯真實相,即是法華開敷秀出。密亦通會行、果二同,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即會行故,中設化城為至寶所即會果。故《勝鬘經》中顯會行、果,「六處正為大乘故說」,正會行故;「二乘四智非為究竟名向涅槃界」,即會果故。《勝鬘》正說一乘因果故,顯會行果、密會教理。法華正顯昔權今實,故顯會教理,令其修證,密會行果。由此一乘據實通會教理行果,總解諸文於理名矣,故云會別名之為一。此經正取一乘因果為真乘體,教為方便,故不相違。今此小義雖未動於智海,如愚所知頗亦絕於今古,博識深智當自詳之。三義之中初二解通定性、不定性,後一多唯依不定性;大乘無上雖即一乘,非經所須,故略不說。
明說意者,《攝大乘》云「為引攝一類, 及任持所餘, 由不定種姓, 諸佛說一乘, 法、無我、解脫, 等故姓不同, 得二意樂化, 究竟說一乘。」此中十因:一為引攝一類不定種姓聲聞獨覺,令依大乘般涅槃,故法華一會多為此類說於一乘。《法華論》名退已還發大菩提心,由鶖子等昔皆求大退修小果,名退還發,非諸不定姓皆退還發心,此應名不定種姓。二為任持所餘,不定種姓地前菩薩,第六住前猶在退位,恐於大乘精進且壞退依二乘般涅槃故,故此經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本論亦言「如來為二種人正與解釋」,此二皆是不定種姓,為此二種故說一乘。三法等故,行乘雖異,所趣真如無差別,故《法華論》說多與此同。四無我等故,若有真實補特伽羅可有乘別,我既無異故說一乘。五解脫等故,三乘並於煩惱障中而得解脫,解脫無差別故。六姓不同故,二乘之中不定種姓有差別故,此聲聞身具有聲聞及佛種姓,由有此姓故說一乘。第七佛於有情得同自體意樂,故言我即是彼、彼即是我,我既成佛彼亦成佛。第八二乘於佛得同自體意樂,同名菩薩得受記別故,謂於此會佛與二乘授佛記別,為令攝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又此會上有諸菩薩與彼名同,因得記別故。佛一言含二種益,謂二乘者得同佛自體意樂,及諸菩薩得受記別。九化故,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云何已成佛,後依二乘而般涅槃,即為調伏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為彼同類,於無餘依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姓二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復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今此會中富樓那等即其類也。《法華論》中為化聲聞授記即此,是故亦為降彼二乘者慢,我亦得汝之涅槃故,廣如《楞伽》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經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方發大心,皆佛菩薩之所化作。若不爾者,實入無餘涅槃身智都盡,後從彼起法從何生?故知是化。十究竟故,由過此外無別勝乘,依理究竟最為殊勝,故說為一。今此會中依論但與二人記別,一不定姓、二應化者。為不定姓者,即第一第二第八少分,為應化者即第九義及餘少分,說於一乘,非全撥其無定性,故此一乘是密意說。《解深密經》云「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依諸淨道清淨者,唯依此一無第二,故於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無差別」,於定、不定、有性、無性合說一。故《涅槃》亦言「一乘一道四果聖人皆得作佛,不解我意故,但應如是所說善」。今此十義說於一乘,《法華論》中無此具足,《顯揚》說六因、《莊嚴論》八義說於一乘,不過此十,故不敘之。
第四彰差別者,此說一乘,與《勝鬘》、《涅槃經》所說一乘差別之相,此通理、智,彼唯佛性,此唯攝入、彼通出生,此唯有性、彼通無性,此唯不定性、彼通定性,此多說教、理,彼多說行、果,此說一乘為實二乘為權,彼說一乘為權四乘為實。故《勝鬘》云「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餘乘等也」。與《無量義經》所說一乘辨差別者,如釋名中已廣解釋,是差別相,及第五問答辨等,皆如別章不繁具舉。
經「舍利弗(至)若二若三」。
贊曰:此與記中第四令住一乘,以此一乘為眾說法,都無第二獨覺、第三聲聞,從勝至劣為次第故,不以修習淺深難易為次第也。故此經中第一周云「餘二則非真」,第二周云「密遣二人」,第三周云「息處故說二」,不說於三,故知不是總無三乘,但應如今所說義也,會彼所修教理行果為今大因,勸住大乘。
經「舍利弗(至)法亦如是」。
贊曰:自下第五依法顯今釋迦依一切佛說法軌則,初說方便後說真實,勸彼生信引他成已。大文有三:初明十方佛法式如是,次明三世佛法式如是,後明我由此法式亦如是。此初也。雖離三世更無十方,離於十方更無三世,橫竪有殊故分差別。《攝大乘》云「人趣諸有情,處數皆無量,念念證等覺,故不應退屈」,由此現在十方佛亦無窮,法式皆同。
經「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贊曰:下明三世佛法式,有二:初別明三世法式,後結所為皆同。初中有三:初過去,次未來,後現在。三中各二:初明佛說法法式同,後明所度眾生得道同。此明過去佛法式同。初以種種因緣等說法為方便者,皆為後得一佛乘,故本論云「方便者小乘中觀陰、界、入,厭苦離苦得解脫故,大乘中諸波羅蜜、四攝法,攝取自身他身利益、對治法故。」「因緣」者,本論於其六義第二說中解故,指前云如向所說種種因緣者,謂三乘法,彼三乘唯名字章句說,非有實義故,以彼實義不可說故。「譬喻」者,如依牛有乳、酪、生蘇、熟蘇乃至醍醐,醍醐為第一,小乘如乳、大乘如醍醐故。此譬喻明大乘無上,諸聲聞等亦同大乘無上故。聲聞同者,示諸佛如來法身之性同,諸凡夫聲聞辟支佛等法身平等無差別故,在此譬喻示現。此中意說,凡夫如牛,聲聞如乳,辟支如酪,小菩薩如生蘇,大菩薩如熟蘇,佛如醍醐,醍醐為第一,佛乘亦爾。由本一牛腹中乳性展轉增勝乃至醍醐,故從凡夫乃至成佛相貌有差,體性平等本無二也。今此經文唯有此三,本論釋經更有念觀,念觀者於小乘中人無我等,於大乘中真如、法界、實際、人無我、法無我等觀故。此經以方便、因緣、譬喻、言詞為次第,本論釋經以譬喻、因緣、念觀、方便為次第故。今引釋與論不同,學者應悉。
經「是諸眾生(至)一切種智」。
贊曰:此明過去已度眾生得道皆同,初雖作二乘,後皆作佛,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佛正智,種別能知一切法故,正是牛車。
經「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贊曰:此明未來佛法式同。
經「此諸眾生(至)一切種智」。
贊曰:此明未來當度眾生得道皆同。
經「舍利弗(至)一佛乘故」。
贊曰:此明現在佛法式同,饒益者利益之,安樂者與樂也。拔苦與樂、與智與福、與世出世果、與小果大果,如次配之。
經「是諸眾生(至)一切種智」。
贊曰:此明現在眾生得道皆同。
經「舍利弗(至)入佛知見道故」。
贊曰:此結所為。所為眾生究竟之時,但為菩薩當作佛故,往因發心所修諸行,皆向大故皆名菩薩。所為法者皆為一乘,以佛知見示彼眾生故、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經文無開,以總義故。示義如前論更不解,復解悟者,令外道眾生生覺悟故迴邪入正,復解入者,令得聲聞果者入大菩提故迴小向大。本論一番開解無上義,二番解示同義,有疑修行。三番解悟不知義,未發心令發令外道生覺悟。四番解入,入不退位,已發心令入法,令得聲聞者入大菩提。且隨文別,第一番配在正解大事之中,第二番配在結大事文中,第三配在依法之中。論文並於大事中解,理亦無失。
經「舍利弗(至)一切種智故」。
贊曰:此明我由斯法式亦如是,唯佛有種種勝解智力故,知諸眾生種種欲;有遍趣行智力故,知深心所著,著謂所樂著所修行也,或即情欲所起樂著,即眾生處處著引之出,故並是勝解智力所知。有種種界智力故,知其本性,既知不定種姓界欲所修故,初說三乘為方便,今說一乘為究竟,皆為眾生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上文皆言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知種智即一佛乘。
經「舍利弗(至)何況有三」。
贊曰:此第六遮,尚無第二獨覺乘,何況第三聲聞乘也。由此經云羊車、鹿車為求牛車出於火宅,故唯破二,不說更別破牛車故,此無二乘涅槃,體究竟故。論云「無二乘者,無二乘涅槃,唯佛如來證大涅槃,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三事體義皆具足故。二乘不然,唯假擇滅,無大智法身,非諸聲聞緣覺等有大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一佛乘」者,依四種義如前已說,論以與授記中六義配,如前所說。何等法乃至何體法等五義,何等法者,謂前第一未聞令聞,謂說未曾有法令聞故。云何法者,謂第二說,初以方便種種言詞、譬喻說故。何似法者,謂前第三依何等義,唯為一大事故。何相法者,謂第四令住一乘,隨眾生根器有於佛性故,令住諸佛法故。何體法者,謂第六遮,遮無二體唯一乘體,即是諸佛如來平等法身也。三乘因果、觀行不同可有差別,非此所遮;今所遮者,遮無二種法身之體,三乘真如法身同故,非謂遮無二乘體故,一切皆無。以此義理推論可解,不爾論文稍隱難解。唯無第五諸佛法式,故以餘五次第配之便可解矣。
經「舍利弗(至)命濁」。
贊曰:就第三段開斯實相啟彼權門,中有二:上來已解取與二記,下第二段破四種疑,論科五分中,下第五斷疑分。論說四種疑者:一何時說,二云何知增上慢,三云何堪說,四云何不成妄語。此破初疑。論云:「諸佛如來於何等時中起方便說法」,謂佛於何時中初說二乘權,後明一乘實。此下答中有二:初標五濁時出,後明所由。此初也。
五濁義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對治,四廢立,五相攝。
釋名者,濁者滓穢義,如食滓穢、下惡可污,名之為濁。此言意說,劫增之時三災漸輕煩惱轉薄,眾生向好、惡見漸微,命根轉長、漸漸向勝,以上好可欣名之為清。眾生無苦化佛不出世,諸化佛出世必向劫減,小災漸起煩惱轉厚,眾生向惡,染見漸盛、命根轉短,漸漸向劣、下惡可厭,故立濁名。五者是數,帶數釋也。釋別名者,皆持業釋;或以別簡總,亦依主釋。
出體者,《地持論》云:「謂今世人多皆短壽,極長百歲,是名命濁。」此以本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命根為體,善業力弱命根漸短,由殺生業之所感故,若諸眾生不識父母,不識沙門婆羅門及宗族尊長,不脩義理,不怖不畏今世後世惡業果報,不脩惠施不作功德,不脩齊法不持禁戒,是名有情濁。雖第八識名為有情,今說由近惡外緣故,五薀假者作惡無善名有情濁,合以第八識及五薀為性。若此眾生增非法貪,或惠刀劍成施器杖,諍訟鬪亂諂曲妄語,攝受邪法及餘惡不善法,是名煩惱濁。除五見外,所餘一切煩惱、隨煩惱皆煩惱濁體,此非法貪惠刀劍等令行殺害,或慳好財但捨刀劍,因非法貪諍訟等起,乃至及餘惡不善法,通攝一切煩惱、隨煩惱盡。由性數習,逢惡境牽煩惱尤重,若於今世法壞法沒,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是名見濁。此以五見而為體性,多近外道惡見數生,若飢饉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濁。此以色薀四塵為體,或通五薀,仍是不相應時為其體,依四五薀而建立故,煩惱增多惡業尤重,便招惡果三災遂生。
對治者,謂隨其相說對治法,《智度論》中立四悉檀,「悉檀」宗也,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諦悉檀。劫濁、眾生濁,世界悉檀治之,識器世間眾生世間悉皆虛幻,厭怖脩道即永離故。命濁以各各為人悉檀治之,識知人由善業所得脩持淨戒行不殺等命自長故,或為三乘之人各說自乘之法,令得自乘涅槃之果,便除生死所有命濁。煩惱濁、見濁,對治悉檀治之,脩習隨應對治之道令不起故。由三悉檀破五濁故,入第一義證會真宗。
廢立者,何故唯立五濁,不增減耶?答,眾生有二:一惡行,謂在家白衣;二邪行,謂出家外道。白衣無慧,煩惱增時名煩惱濁,外道邪解,浪推求時立為見濁。又諸鈍惑名煩惱濁,諸餘利惑名為見濁。由此二因得當果時,離合不同復分二濁:合二內果名眾生濁,惡眾生故;合二外果總名劫濁,惡器具故。劫謂時分,時無別時,依法辨故。劫濁故以惡器為體,此惡眾生及與外果,雖復總陳是二濁果,未辨何者正惡果體。今顯根本故立命濁,或內惡果名為命濁,外惡果者名為劫濁。此惡因果由誰而有?謂惡眾生,故名眾生濁。由此五濁據增行相,欲令生厭故偏說五。
問:
何故惑苦名為障,今離以為濁,業亦是障攝,不立於濁中?
答:
障是礙義,三皆是礙,礙聖道故。濁滓穢義,業濁義微故不立濁。又劫中刀兵亦即業濁,劫濁寬故從寬為名,立亦無爽。
相攝者,《薩遮尼乾子經》立十二濁:一示現劫濁、二示現時濁、三示現眾生濁、四示現煩惱濁、五示現命濁、六示現三乘差別濁、七示現不淨國土濁、八示現難化眾生濁、九示現說種種煩惱濁、十示現外道亂濁、十一示現魔濁、十二示現魔業濁。善男子諸佛國土,皆是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無有諸濁,如是過失,皆是諸佛方便示現,為利眾生唯言示現,故知業等亦可立濁。此十二濁唯大乘有,隨佛化土勝劣二法示現立之,開合不同,五濁唯據穢土相增義門乃通大小乘有,其劫及時即劫濁,眾生及難化眾生即眾生濁,煩惱及說種種煩惱即煩惱濁,命即命濁,外道亂即是見濁,此八濁即五濁,餘之四種謂三乘差別,不淨國土、魔及魔業非五濁攝,五濁據勝唯實雜染,十二濁通能化能障,佛示現故。若依《毘尼母經》,五濁中無見濁立業濁。若依彼經,煩惱及業各合為一,果中分三:一正報體,謂命濁;二內報體,謂眾生濁;三外果體,謂劫濁。障據類同,合立三障,或并法障;濁據滓穢,或合或開隨機不同,遣生厭怖,不可為難。《十地論》第一卷云:「清淨者不濁義,濁有六種,離此諸濁故名清淨。一不欲濁;二威儀濁;三蓋濁;四異想濁,起妬勝心破壞心故;五不足功德濁,善根微少,於彼說中心不樂住;六癡濁,謂愚癡等。」此唯據行濁,不通依諸法,有六對治故,離懈怠故,嚴故,淨故,堅固故,功德具足故,智具足故,此六所治故立六濁,不須和會。餘如別章,恐繁且止。法爾佛出必五濁時,故言諸佛出於五濁惡世。
問:
何因彌勒八萬歲時生,釋迦佛百歲時出?
答:
願力異故,俱是濁世並化三乘,初權後實並化身故。若諸報佛及化佛中,不化二乘,初權後實未必濁時佛方出世。若化二乘初權後實,必濁時出,惡生難化漸入道故。此言濁者,入減劫中漸生此五即名濁時,故彌勒佛初減八萬漸向五濁方出世,故非要人壽三二十歲小災起時方名劫濁,故諸論云「劫減佛興世,劫增時轉輪王」。
問:
若劫減時佛方出世,劫增輪王,何故儴佉與彌勒同世?又佛不出家當為輪王,日月燈明八子皆統四天下也。
答:
儴佉劫增時出,命長故逢彌勒,非彌勒佛不減時出。又佛不出家應為金輪之位,非定作也。燈明八子義理亦同,彼是報身故無此失。此說金輪必劫增出,銀銅鐵輪王出時不定,是以無憂王世,佛滅百年,鐵輪王也。
經「如是舍利弗(至)分別說三」。
贊曰:下釋五濁佛出所由,牒指前標所說五濁,故言如是。「劫濁亂時」者,牒前劫濁,飢饉、疫病、刀兵起時,「眾生垢重」牒眾生濁。垢謂六垢,污染身心點染不淨名之為垢,增強難破名之為重,一害、二恨、三惱、四諂、五誑、六憍,於有情所樂為損惱名害。由忿為先結怨不捨名恨。已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佷戾,多發囂暴凶鄙麁言蛆螫名惱。此三以瞋為體。為網冐他或藏已失,或取他意,矯設異儀險曲名諂。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名誑,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此二貪、癡二法為體。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名憍,以貪為體。由諸眾生六垢重故,不識沙門、不修善法故眾生濁。慳貪嫉妬即煩惱濁。耽著已得財法不能惠捨,秘吝名慳。於諸未得有及有具,希欲名貪。慳雖即貪,已得未得染希別故,分成二門。「嫉」音秦悉、秦血、辭栗三反,或作「愱」「[言*疾]」毒害也。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憂慼,名為嫉妬。嫉雖即妬,緣他正法名體稱嫉,緣他榮樂名利稱妬。《說文》、《玉篇》云「害賢曰嫉,害色曰妬。」「成就諸不善根」者,不善根有三:謂貪、瞋、癡。由具二義立不善根,一是根本煩惱能生他故,簡諸隨惑不得立之。二遍六識有過失深廣,餘慢見疑非不善根唯意有故。由具此二義唯三名不善根。根者出生義,生惡緣故,亦即煩惱濁。唯說三濁不說見命濁者,劫濁攝命,由飢、兵、疾命多短故;煩惱濁攝見,及舉不善根煩惱之本攝一切煩惱故。由於彼時人天減少、惡道增多,眾生難可卒以大乘而可教化故,以智方便於一佛乘分別說為三令漸入道,故下經云「但讚佛乘眾生沒苦不能信受」,故方便說。
經「舍利弗(至)非辟支佛」。
贊曰:自下釋第二疑。第二疑云,如來既不為增上慢人說者,云何知彼是增上慢?文中有三:初顯非真二乘聖相,次顯增上慢者相,後結成二真聖相。此初文也。聲聞辟支真聖趣寂,若遇佛者多不愚法,其不定姓可迴心者,不問近遠必能聞知佛化菩薩事故名。自謂是真二聖,而得遇佛,都不聞知化菩薩事,非佛聖弟子,亦非真二聖。
經「又舍利弗(至)皆是增上慢人」。
贊曰:此顯增上慢者相。凡夫得第四禪,未離三界染,自謂真二聖,是阿羅漢最後之身究竟涅槃,不求正覺心不信向,是增上慢。
經「所以者何(至)無有是處」。
贊曰:此結成二聖相。但是真聖而遇我者,趣寂多是不愚法人,雖不能行聞之亦信,不定種姓理信脩覺故真二聖;若不信者必無有是處,彼非道理故。其趣寂者不能證入,初猶未信名損驚怖,返道疑生後必信之成不愚法,故此結云「不信一乘無有是處」。
經「除佛滅後現前無佛」。
贊曰:自下釋第三疑,云何堪說?謂有疑云,從佛聞法而起謗心,云何如來不成不堪說法人?此意說言,亦有趣寂真實二聖而愚法者,聞法起謗,亦不聞知但化菩薩事,即是世尊不能得化。何故佛不成不堪說法人?既成不堪說法人,翻結之曰,如何世尊可堪為眾生說法,而稱種智也?故佛答言,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雖真趣寂而遇我者,多不愚法,皆定聞知化菩薩事;若不遇我而趣寂者,有愚於法,即不能知但化菩薩。此文有三:初標,次釋,後結成。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是人難得」。
贊曰:此釋前標。我滅度後以無良緣善方便誘,諸趣寂中多愚於法,於此等經受持解義乃為難得,不解意故;故我滅後有真二聖,不聞不知但化菩薩。
經「若遇餘佛(至)便得決了」。
贊曰:此結成前義。此愚法者,若我滅後更遇餘佛方便說化,於此法中便得決了,故亦能知但化菩薩;不逢佛者即有不知,是故我今非不堪說等。故《瑜伽》云:「若已建立阿賴耶識,依無色界亦入滅定,信有藏識不斷絕故。」或復此疑非疑趣寂,即疑增上慢既不化得,云何世尊不成不堪說法人?故此釋言,我在必化得除我滅後等。
經「舍利弗(至)唯一佛乘」。
贊曰:此下釋第四疑云,前說三乘今說為一,今說法異;今說法異,云何世尊不成妄語?故佛答言,我已證解,汝全未知,行位未到,但當一心信我所說,汝創發心初可信故,阿羅漢迴心經二萬劫,始至三大阿僧祇劫初信心之位故,但應信勿生疑惑。佛語無妄,理唯一乘,不定種姓究竟成果智,亦唯一乘無二乘。故《般若論》云「佛說四事無虛妄者,菩提、授記、小乘、大乘」,今即大乘及授記,故成不妄語也。此品初首初歎法妙及法師妙,已有定疑分,於定記分有此四疑,初疑於與記上生,於何時中初說方便,後說真實。既第二疑於取記上生,有增上慢從坐起去故。云何知是?若依初解,第三疑於因記上生,佛心本定為二人說,不為愚法,故生此疑,云何堪說?若依後解,亦取記上生,第四疑於一切上生,初說、後說自相違故,云何不成妄語?
經「爾時世尊(至)優婆夷不信」。
贊曰:下有一百二十一頌中,後之三頌入品第四段,勸發喜心令知作佛,即初一百一十八頌頌前長行第三開斯實相啟彼權門,分二:初一百一十五頌頌前二記,後之三頌頌破四疑。初中復二:初四頌頌取記中惡人退席,後一百一十一頌頌與授記。四中初一頌頌增上慢,後之三頌頌罪根深重,四頌如次慢、犯、覆、障,此頌慢也。出家之人道證為首,少得謂多、得多起增上慢;在俗男子多計著我,自恃高心,故生我慢;在俗女人多生卑慢無恃勝道,少計著我,隨順夫朋亦懷不信。
經「如是四眾等(至)於戒有缺漏」。
贊曰:下三頌頌罪根深重,犯戒、覆罪、法障別故。此犯戒也。少犯為缺、多犯為漏,可毀責故。壞戒名缺,壞見名漏,或煩惱漏起仍不見覺,自恃高心,戒中既云除增上慢,自稱得聖,方犯重罪,故此尤過,不是尸羅不清淨故三昧不現前攝。今言犯戒,總相而說,不知犯相。
經「護惜其瑕疵(至)佛威德故去」。
贊曰:覆罪也。玉內有病為瑕,玉外有疾為玼,犯戒亦爾。世譏嫌如玼,內起過如瑕,身語過如玭,即缺也;內心過如瑕,即前漏也。犯性罪名瑕,犯遮罪名玼。其玉外病應為「玼」字。今為疵者,法內之人有煩惱病,如玉有瑕,喻、法合說。疵者病故護惜不陳,覆藏己失。酒滓曰糟,極沈濁故。米糩名糠,輕無用故。不但小智,背法自行,佛威拂之令避廗去,恐聞妙法誹謗增罪、於彼無益,故威逼之令其起去。
經「斯人尠福德(至)唯有諸真實」。
贊曰:法障也。夙造匱法業,法障在身,不堪聞法,故尠少也。「鮮」、「尠」俱得。
經「舍利弗善聽(至)而為眾生說」。
贊曰:下第二段一百一十一頌,頌與授記。長行有六,今亦分六:初六頌頌說,次七頌半頌令住,次一頌半頌遮,次十八頌半頌依何等義,次七十頌半頌依法,後七頌頌未聞令聞。於六不同中前後不同,故頌曰:「六說七半住, 次一頌半遮, 十八半何等, 七十半七二。」初六頌說中分二:初四頌半頌「所以者何」下釋文,後一頌半頌前標中「隨宜所說意趣難解」。初中復三:一頌頌「無數方便」,二頌頌「種種因緣譬喻言詞」,即譬喻、因緣、念觀、方便也。一頌半頌「演說諸法」。此初也。前長行中標云「諸佛隨宜所說」,釋中云「我以無數方便」,今此頌釋云「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者,前後影彰、他自互顯,亦不相違。
經「眾生心所念(至)令一切歡喜」。
贊曰:頌種種因緣等,於中有二:初頌知機,後頌因緣譬喻,心所念行道遍趣行也。「諸欲」者,種種勝解也。「諸性」者,種種界也。「先世善惡業」者,處非處及自業也。說佛有五智力、種種念觀也,能知眾生此之五種故,以因緣譬喻言詞方便說法皆令歡喜,釋前種種言詞所由。
經「或說脩多羅(至)優婆提舍經」。
贊曰:一頌半頌演說諸法。依諸處說十二部經次第,一契經,經云「脩多羅」;二應頌,經云「祇夜」;三記別,此中無;四諷誦,經云「伽陀」;五自說,此中無;六緣起,經云「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三名同此;十方廣,此中無;十一希法,經云「未曾有」;十二論議,經云「優婆提舍經」。於此義中以三門分別:一辨相,二釋名,三差別。辨相者,契經有二相:一通、二別。《涅槃經》云:「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脩多羅」,攝十二盡,名通相也,以教貫理及攝生故。《對法論》云:「謂以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名為契經,此唯長行名為別相;偈頌便非,別契經攝。」
應頌有二相:一為益後來,二顯前未了義。《對法》等云「謂諸經中或中或後以頌重頌前長行義,名益後來」。又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長行雖說,義未了故,名顯前未了義」。《涅槃》唯說初之一義。
記別有三相:一記弟子死生因果,二分明記深密之義,三記菩薩當成佛事。《對法》等云「謂於是處聖弟子等謝往過去,記別德失生處差別」,此記弟子死生因果。又云「又了義經說名記別,記別開示深密義故」,即此第二記深密義。故此本論云:「授記有四:謂決定心、因、取、與記等。」《涅槃經》云:「如來為諸大人授記,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儴佉,當於是世而得成佛,名曰彌勒,是記別經」,此即第三記當成佛。
諷誦相者,《顯揚》等云「謂諸經中非長行直說,然以一句結成,或以二句三四五六句等說,並為諷誦」。
自說相者,《瑜伽等》云「謂於是中不顯請者,為令當來正法久住、正教久住,不請而說,並名自說。」
緣起有三相:一因請而說,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說法。《對法論》云:「因緣者,謂因請而說,又有因緣制立學處」,即初二義名為緣起。《涅槃經》言:「如諸經偈所因根本。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捕鳥得已還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緣而說偈言:『莫輕小罪, 以為無殃, 水渧雖微, 漸盈大器。』是名緣起。」即是第三因事說法。
譬喻相者,《瑜伽論》云:「謂諸經律所有譬喻而說諸法。」
本事相者,《瑜伽論》云:「謂除佛本生,宣說前際若人若法諸所有事。」《涅槃經》中唯說往法,如我出世所可說法名曰界經,[牛*句]樓秦佛名甘露鼓,[牛*句]那含牟尼佛名曰法鏡,迦葉佛時名分別空。不說往人,據實通也。
本生相者,《顯揚論》云:「謂於是中宣說世尊在過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薩行、行難行行,是名本生。說佛為菩薩時若身若行,皆本生故。」《涅槃經》中唯說菩薩往身,不說菩薩往行,作鹿作熊作麞作菟,乃至廣說作金翅鳥等。
方廣有二相:一說菩薩道,二法廣多,極高大故、時長遠故。此通聲聞亦有方廣,今取《涅槃》具二為正。
希法相者,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聖弟子八眾所有共不共德,及餘最勝殊特驚異之法,是為希法。《涅槃經》中唯說佛事,如佛初生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彌猴獻蜜、白狗聽法,魔變為青牛行瓦鉢間,令相棠觸無所傷損。但說弟子及非弟子希有之事,皆名希法。
論議有二相:一佛自說,二弟子說。《瑜伽論》云:「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呾理迦,一切了義經皆名摩呾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法相。又聖弟子已見諦跡,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性,此亦名為摩呾理迦,亦名阿毘達磨。」今此且引攝義周文,其餘偏教恐繁不引。
釋名者,先釋總名,先德翻為「十二部經」,部含二義:一部[衣-〦+矢]、二部類。此是部類,十二義類有差別故。古人疑云十二部[衣-〦+矢]經,由此道士說三十六部,老莊之徒各為一部。今言「十二分教」,分謂分段,文義差別有十二分段故。又云「經」者乃濫契經,今翻為「教」,十二通稱,更無所濫,帶數釋也。釋別名者,總為三類,應頌、諷誦、自說、緣起、希法、方廣,此之六名唯依主釋,應重述頌乃至方理之廣故。論議一種唯持業釋,論體即議故。或諷誦亦持業釋,可諷可誦故,不同應頌,彼頌是教、此誦是言故。契經、記別、譬喻、本事、本生,此之五名通持業、依主兩釋,能契即經,契理之經,乃至本體即生,本世之生故。
差別者,一體差別,二教差別。體差別者,應頌之中定無諷誦,諷誦之中定無應頌,初後別故、單重別故。本事之中定無本生,本生之中定無本事,師、資別故。此之四部唯具十一,所餘八部皆具十二,隨其所應有前所說差別相故。《涅槃經》云:「始從如是終至奉行皆脩多羅」,故通十二;別相即無,唯取長行為契經故,二偈便非。自餘七教皆具十二,准此可知。其應頌中具十一者,〈譬喻品〉云「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號名曰華光,當度無量眾」,即有記別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自說,〈方便品〉云「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是自說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緣起,〈方便品〉云「舍利弗善聽,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即是因緣之應頌也,因鶖子請而說法故。應頌之中亦有譬喻,「譬如長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復頓弊」等,即是譬喻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本事,〈序品〉中云「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即我身是」,即是本事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本生,〈常不輕品〉云「彼時不輕,即我身是」,即是本生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方廣,〈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即是方廣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希法,〈化城品〉云「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即是希法之應頌也。應頌之中亦有論議,〈壽量品〉云「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此即論議之應頌也。自餘三教皆具十一,准此應知。然此經中具十二分,一部皆是契經通相,重宣此義處並是應頌,諸為授記解深義處皆是記別,〈化城品〉中東方梵天以偈頌言「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等,皆是諷誦。〈方便品〉初即是自說,故前偈云「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鶖子三請、彌勒三請等,所說權實處皆是緣起。〈譬喻品〉等皆是譬喻。說諸弟子過去事處皆是本事。自說佛身過去事處皆是本生。說一乘處皆是方廣。說現神通處皆是希法。〈壽量品〉中佛自往復說三身相,可名論議。
教差別者,一大全小九,即此經文。小乘唯無授記、自說、方廣三種,不遮大乘有十二分。二小全大九,《涅槃》第三云「護大乘者受持九部」,彼除因緣、譬喻、論議,不遮小乘有十二分。三大全小十一,《瑜伽》三十八云「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四大一小十一,《瑜伽》八十五云「除方廣一分,餘名聲聞乘相應契經。」何故此文大全小九?依授弟子得成佛記名為記別。說聲聞無,彼先未求大菩提故,譬如以寶示其愚人,愚人便咲。聲聞聞記亦復如是,故說為無,非記別弟子謝往死生之事亦無。又聲聞乘多聞淺法,若不待請而即為說,憍慢便生,言無自說其實亦有。又聲聞人但證小果不得正覺,理非至極行不苞弘,說無方廣,其實亦有正法廣陳之方廣也。故此頌中唯為聲聞說於九部,理通十二。《涅槃經》中小全大九者,因犯制戒說為因緣,菩薩無犯故略云無,非無因請因事說法之緣起也。夫說譬況開中下根,至如鶖子利根上品尚多不待喻,況諸菩薩多分不待,故說為無,理亦有也。又大菩薩性皆利根,舉宗便解,不假徵詰方生慧心,說無論議,理實非無。又護法者多誦素呾纜藏,緣起譬喻多調伏藏,論議多是對法藏攝,故言大唯九,理非無十二。《瑜伽》三十八大全小十一者,小乘亦記弟子謝往,及不待請佛悲深故,具有記別及自說等,故有十一。無方廣者,不求正覺、說理麁淺,名之為無,實亦有也。《瑜伽》八十五文與前無別。然以十一說為聲聞,對之方廣說為菩薩,非菩薩藏無餘十一,皆是隨於一別之義說數不同,理實聲聞菩薩二藏皆具十二。今隨所要且略分別,自餘廣釋如章應知。
經「鈍根樂小法(至)為是說涅槃」。
贊曰:此一頌半頌前標中隨宜所說意趣難解,略由五義:一鈍根難悟,二樂小怖大,三耽生死不怖出世,四逢緣不修,五現眾苦迫。由此五義為說涅槃,以鈍根故著於生死,雖逢諸佛往日已化,不行大乘深妙之道,由行惡故退還受苦,由勸離苦故初為說二乘涅槃,故〈信解品〉最初逢佛退流生死,後化二乘,正與此同。
經「我設是方便(至)當得成佛道」。
贊曰:下第二段有七頌半,第四令住,中分四:一頌標,一頌釋,半會,一頌勸住。此初也,初設二權,為令究竟入於佛慧住一乘故。
經「所以未曾說(至)決定說大乘」。
贊曰:此釋前標,會於已前,汝根未熟未悟大乘不堪為說,汝今根熟正是其時,故為說也。同〈化城品〉云「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
經「我此九部法(至)以故說是經」。
贊曰:下四頌半會,中分三:一頌顯小法非真說為大本,一頌半顯大法勝妙為勝人說,二頌結成勝妙人法勸捨非妙人法。此初也。隨順初機說此九部,為入大本非究竟也,故應住大。
經「有佛子心淨(至)說是大乘經」。
贊曰:顯大法勝妙為勝人說,勸捨劣法勿成惡人,頓悟漸悟一切菩薩皆名佛子。此有五德:一心淨,專求大乘佛之智慧非樂下劣,除二障故。二柔軟下心耐勞倦,堪能作大業,精勤不息故。三利根,性多拔苦樂與他樂,一切均平聞法速入。四無量,諸佛所久遇良緣恒自磨瑩。五而行深妙道,齊修福慧寶規真覺。《發菩提心經》說具十種法堪發菩提心: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淳厚,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皆此五攝,心淨攝二句:愛樂大乘,求佛智慧;柔軟攝二句:心常柔和,遭苦能忍;利根攝二句:慈悲淳厚,深心平等;無量佛所攝二句:親近善友,供養諸佛;行深妙通攝二句:修習善根,志求勝法。有具此五德,成十法之子,方為說大乘令其發趣。
經「我記如是人(至)故為說大乘」。
贊曰:結成勝妙二勸捨非妙二,記五德人來世成佛,以深心念佛脩持淨戒故。念佛有二:一語念,二心念。或心緣事佛,願救希成,智念理身,求證滅障;定慧既爾,又持淨戒,三學既成故為之記。此等聞得佛,順心故歡喜,佛既知心,故為說大。
經「聲聞若菩薩(至)皆成佛無疑」。
贊曰:此勸住也。讚法聞益勸住大乘。
經「十方佛土中(至)引導於眾生」。
贊曰:此第三段,一頌半頌第六遮。「無二」者,無第二獨覺乘。「無三」者,無第三聲聞乘。從勝向劣佛乘為初,此據真理無二極乘,除方便說,方便說中可有三故,以假三名引導生故。用假羊鹿之名引生出於火宅,非有實二以度眾生。此說二乘涅槃菩提俱無實體,並稱假名,然涅槃可證而縛除,種智不成以無覺,故化城入之以息苦,羊鹿有名而不登。
問:
三事稱大般,但得解脫言入城,二空智名牛,但得生智上羊鹿。
答:
解脫諸苦息,方名入化城,種智二乘無,故不上羊鹿。又解脫二乘同息苦,彼亦分得與入名,真智種類獨佛圓,雖亦分得不名上,理實無別。又惑障因果彼皆除,解脫化城稱暫入,智障因果彼不滅,二車種智不言登。
經「說佛智慧故(至)濟度於眾生」。
贊曰:下第四段有十八頌半,頌第三依何等義,中有二:一頌半頌標一大事,十七頌頌開示悟入。此初也。佛之智慧如前所說,合有五種,今此多說佛果二法,菩提、涅槃,智性、慧用合多智慧,或唯真智不取真如。佛出世者為顯此一令生欣趣,唯此一實,究竟極果勝妙無上,餘之二乘體非真極究竟勝妙,故經下文以前五度校量此經,不說般若故,終不以小乘濟生。或此一事多說智性,《涅槃經》中師子吼說,佛性即空,空即智慧,由此智性亦名智慧。今此多取初解為正,二乘無故。既言餘二則非是真,故知不是破三會三以歸於一。
經「佛自住大乘(至)以此度眾生」。
贊曰:下十七頌頌開示悟入,中分四:一頌開,五頌悟,一頌入,十頌示。此初也。大乘合取真理、正智,假者佛身恒安處此涅槃菩提名住,住即依止安處之義,所得唯是法身真理。或大乘者唯取真理,正智證會名之為住,以此法身萬德具足真德性故,故佛報身如其所證法身真理,還以無量定慧莊嚴,定即福也、慧即智也,攝持一切有為德盡。內冥真理,涅槃已滿,真智遂生,具福慧嚴,菩提復滿;自德既圓,故以二法開於眾生名之為度,顯二體性是無上故令生欣樂。
經「自證無上道(至)此事為不可」。
贊曰:下有五頌悟中有三:一頌半顯平等,二頌半顯勝德,一頌令悟。此初也。「無上道」者正智勝故,「無上大乘」者真理勝故。一「無上」言貫通二處,二皆平等,無能所取,無有自他物我異故。又「大乘」者即無上道,運用勝故,佛既證此平等理智,何有自他物我二別?內智若不平等自取大乘,外智不平等令他取小,則墮慳法,貪求名利惑既未盡,何名證得正覺大乘廣運一切?此為不可。
經「若人信歸佛(至)而獨無所畏」。
贊曰:下二頌半顯勝德,有二:初一頌半顯內離染無所畏德,後一頌顯外莊嚴說實法德。此初也。「若人信佛」初發心也。「歸佛」者後脩正行,如來不為欺陵輕賤而不授大純化以小,亦不誑逗,初許與大後不與之。所以者何?以佛亦無貪惜大乘誑而不與,亦無嫉妬畏彼證大而欺網之,由斷一切法中惡故。惡者煩惱、業、苦,生死惡法已永斷故。既無如上所說諸事,正智圓滿,故於十方都無所畏,作師子吼,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平等化者。若有上事,惡既未盡智果未圓,如何於十方能作無畏吼?故俗中云父聞子健恨不殺身,自外何悋,故無貪嫉。
經「我以相莊嚴身(至)為說實相印」。
贊曰:顯外莊嚴說實法德,形骸相好端嚴其身,身光智光復能朗,照器及眾生二種世間,由此眾人皆尊敬我,名世間解。若內有染外無此相,外現此相明內無染,故我今者說實相印。實相印者,謂即二空大乘之理,以此理印印大教故。大教決定勝實非權,如小乘中說三法印印定教法。
經「舍利弗當知(至)如我等無異」。
贊曰:此一頌令悟,汝應如我悟先所不知大乘真智。我昔立誓願,令一切眾生與我無異,願令悟故。願以信、欲、勝解為性。
經「如我昔所願(至)皆令入佛道」。
贊曰:此一頌令入,今者果滿遂昔願心,故化眾生入於佛道。道者因義,令入八地或初地上不退轉位,佛之因故。
經「若我遇眾生(至)迷惑不受教」。
贊曰:下有十頌頌示,有二:初八頌示初不同,後二頌示後還同。初中復三:一頌示不同意,六頌示不同相,一頌結不同。此初也。若教眾生盡以大乘,智者可爾;無智愚人錯學亂行,心迷不信,疑惑誹謗,便返增惡,不能領受,亦如覆[木*盃]水於坳塘致[木*盃]即膠故,由此返增愚人之咎,故不純以大乘教化。
經「我知此眾生(至)癡愛故生惱」。
贊曰:下有六頌示不同相,中分二:初一頌標無善有惡故不同,後五頌釋有惡無善故不同。此初也。未曾脩善本,即是出世方便善根,無始雖起多分暗劣,唯生得善無無漏因,由著五境堅執不捨,以此為緣癡便發業、愛便潤生。故諸生死生老死支一切苦惱苦樹增長,由無出世方便善本,有癡愛二以為其因,著五欲境不肯捨故,發業無明多由迷內發,潤生貪愛多緣五欲生,今據欲界無明發業通言著欲,說重處故。
經「以諸欲因緣(至)世世常增長」。
贊曰:下五頌釋有惡無善故不同,中有二:初四頌有惡故不同,後一頌無善故不同。初中復二:初一頌半由處俗塵五欲沈沒故不同,後二頌半求邪出離錯行亂學故不同。此初。由諸欲故純起不善業墜墮惡趣,由雜業故輪迴六趣備受諸苦,四生生長皆有業故,三苦八苦五苦迫故,偏指一生現苦為論,故言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微者劣也。胎謂胎藏,不淨纏裹可厭可惡,微劣生故。《瑜伽論》說初受生者本居中有,中有極長七日命終,極多不過七七日住,造惡業者中有如黑羺光或陰暗夜,造善業者如白衣光或晴明夜,隨當生相所住無礙,見已同類及當生處,造惡業者眼視不淨伏面行,往天趣者向上仰面,往人趣者傍面而行,若造不律儀生地獄中見昔同類,喜樂馳趣遂被拘礙,純苦鬼界傍生亦爾。若餘雜業,隨業善惡何處生長,於其父母隨男隨女生憂生喜以潤當生,攬父母之遺體,迷醉之時便被拘礙。一七日內名羯剌藍,此云雜穢,父母不淨共和名雜,深可厭惡名穢,若已結凝箭內稀故。二七日內名頞部曇,此云疱,猶如豌豆瘡疱之形,表裏如酪未至肉故。三七日內名閉尸,此云凝結,猶如就血稍凝結故,西域呼就血云閉尸,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四七日內名健南,此云凝厚,漸凝厚故,若已堅厚稍堪摩觸。五七日內名鉢羅賖佉,此云形位,猶如埿團,五分相連一身四支,內風向外擊生根形差別相故,即前肉團增長支分相現。六七日內名髮毛爪位,髮毛生故。七七日內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明盛顯故。至此初復方釣三月,種種成就,若不增減。如是合經三十八七日,在腹圓滿,更經四日,頭趣向下,雙足向上,胎衣遂裂,逼趣產門,種種眾苦于時迫迮,或由先業母食灰鹽,子髮毛稀尠;或由先業母食煖熱,子黑黯色,或赤色生;或由先業母食冷食或近寒室,子多頑白;母習婬欲,子多疥癩癬病等生;母多跳躑威儀不憗,子支缺減繚戾不安。男居右脇倚腹向脊,女居左脇倚脊向腹,隨於父母生愛染故,初既攬父母不淨以為身,後以母之不淨以資長,現緣既爾故業不善,百惡所感三十六物不淨為體,如是惡身不可愛樂,輪轉不窮名世世增長。
經「薄德少福人(至)諂曲心不實」。
贊曰:此二頌半求邪出離錯行亂學故不同。初一頌半明起身邊邪見成六十二見,後之一頌因起見戒取所餘惑生。或初一頌總明起五見,後一頌半別明起五見。彼諸眾生無始已來,薄德少福故為苦所迫,雖祈出要不悟邪正,錯入外道不正見中,錯行錯學名為邪見,五見皆邪,此依後科非要撥無方名邪見。邪見煩惱拘礙眾生,難可出離不能解脫,名為稠林,此為總見,後方別顯。「若有若無」等者,此有二解,依後科者,五見之中四見為有,皆執有故;邪見為無,多撥無故,「等」言顯示種種煩惱。若依初科,「邪見稠林」者撥無邪見。「若有」者,執我後身為有,常見也;「若無」者,執我後身為無,斷見也。此二為邊見,等取身見、見取、戒取,由六十二見以邪見、邊見二為自體,故別舉之。以餘二見而為眷屬,依於身見以為根本,如六十二見章廣述。云何六十二見,頌曰:「二四八十劫, 見生死遍常, 梵餘大種心, 戲憤恚一分, 有色有邊等, 各死生想地, 一種小無量, 純樂等有想, 即有色邊等, 生無想俱非, 人欲天色界, 四無色斷滅, 從無想天沒, 尋伺計無因, 憶上下傍俱, 壞劫有邊等, 怖無知行諂, 懷怖戇矯亂, 人欲天欲樂, 四靜慮涅槃。」此諸見中幾前際過去攝、幾後際未來攝,幾現在通二際中攝?遍一分,無因,邊矯亂前際,所餘四十四,皆後際見攝。 此六十二經論俱言邪見、邊見二見所攝, 誰幾見攝遍、一分各四,有想成十六,無俱非各八,七斷皆邊見。即彼二無因、邊邪、亂各四,五現涅槃論,皆邪見所攝。由執神我起我見已,便起如是六十二見,後起見取,執見等法為勝為因;又起戒取,執戒等法為因為勝。著此妄法曾不肯捨,我慢自恃矜誇自高而陵薎他,互於所師諂曲相讚矯求名利,心何曾實?以具如是,耽欲著邪故不堪任即化大法。
經「於千萬億劫(至)如是人難度」。
贊曰:此一頌無善故不同。善人皆修四親近行:一親近善友,二聽聞正法,三如理思惟,四如說修行。此等惡人千萬億劫不聞佛名,何得親近一切善友?既不見佛亦不聞法,既無聞慧入法初因,思惟脩習理不可得故。如是人甚為難度,如何初首即教大乘?
經「是故舍利弗(至)示之以涅槃」。
贊曰:此結不同。由如此故為設方便,初示涅槃且令苦息。
經「我雖說涅槃(至)開示三乘法」。
贊曰:上顯初不同,此二頌示後令同。勸捨解脫身取佛法身,所說二乘涅槃猶如化城,是非真滅;法從無始性常寂故,即是自性清淨涅槃,性離言法非今新有,如寶所者乃是真滅。真滅既爾,故行道已來世證此法本性滅,得成佛道,我本智慧巧用方便,初開二權後示一實,總名開示三乘之法。
◎ 法華經玄贊卷第四(本)
保安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末)
沙門基撰
◎經「一切諸世尊(至)唯一無二乘」。
贊曰:下第五段七十頌半,頌第五依法,有三:初一頌半頌十方佛法,次三十八頌半頌三世佛法,後三十頌半頌我亦如是。此初也。既唯一無二乘,云何破三以歸一?
經「過去無數劫(至)其數不可量」。
贊曰:下三十八頌半頌三世,中分三:初二十七頌半頌過去,次六頌半頌未來,後四頌半頌現在。初中有二:初四頌半頌佛說法初權後實,後二十三頌頌眾生聞法皆究竟得一切種智。初中有四:一頌佛多,一頌開權,一頌顯實,一頌半釋開權顯實之意。此初也。
經「如是諸世尊(至)演說諸法相」。
贊曰:明初開權。
經「是諸世尊等(至)令入於佛道」。
贊曰:明後顯實。
經「又諸大聖主(至)助顯第一義」。
贊曰:釋開權顯實之義。知諸眾生未能頓學一乘教故,識其根、欲故,初以權方便助顯一乘,後令入實。又菩薩根性有二:一不定性,二定性。為不定性初權後實,顯暢一乘,前二頌是;為定性者說頓教一乘,此文是也。謂知眾生心性頓欲故,以異方便不從權取實顯助一乘,一乘者第一義諦真如等是。初三後一是權實之方便,頓說一乘故名異方便。
經「若有眾生類(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下二十三頌頌眾生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為三:初二頌佛在,次二十頌滅後,後一頌結。此初也。逢佛、聞法、修行六度四攝無量等,名種種福德,修佛之因菩薩行故,皆已成道。
經「諸佛滅度已(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下二十頌頌佛滅後,分五:一頌慈心,四頌半造塔,六頌半造像,七頌供養,一頌稱佛。此初也。有善剛強非菩薩,心柔軟非善亦非菩薩,要善而耎方菩薩心,順理益物極柔和故。「已成佛道」,植佛因故。後文且據佛滅之行,後難作故,是別行故;非是佛在作此諸行,而非佛因,在易修故。准上六度佛滅後行,是總行故亦成佛道。
經「諸佛滅度已(至)莊校於諸塔」。
贊曰:下四頌半造塔成佛,分二:初四頌明造塔,後半頌結。初文有三,初二頌造塔數多八珍嚴瑩,次一頌九物為塔,後一頌下至戲笑劣物為塔。此初也。《佛地論》數七寶無玫瑰,仍琉璃與珠別,珠謂赤真珠。今此若以琉璃為珠即為七寶,不爾故八,琉璃與珠別故。頗梨多白紅色,車渠青白間色,馬腦有多色,或純白、或純青黃、或眾色間,玫瑰赤色。《說文》「火齊珠也」。一曰石之美好曰玫、圓好曰瑰,餘者可知。《增一阿含經》中佛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梵之福:一若有信心善男子等未曾起塔處能起於塔,二補持故寺,三和合聖眾,四佛初成道諸天人等請轉法輪,是名四梵之福。比丘白佛:梵福多少?佛言:四天下及六欲天所有福德,猶不如一梵王之福,故勸造塔當得菩提。
經「或有起石廟(至)磚瓦埿土等」。
贊曰:此一頌九物為塔。「石廟」者石佛堂,古云支提,今云制多,翻為靈廟,應作廟字,廟貌也。《白虎通》、《玉篇》「云先祖尊貌所在,故謂之廟。」「木櫁」者,《字林》「香木」,《切韻》作「榓」,《玉篇》作「櫁」,其樹似槐而香極大,伐之五年始用,若取其香皆預研,久乃香出。
經「若於曠野中(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初一頌下至戲咲劣物為塔,後半頌結之。論云「聚沙為佛塔已成佛道者,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者,所作善根能證菩提,非諸凡夫及決定種姓聲聞、未發菩提心者之所能得故,如是乃至上文及下小低頭等亦如是。」
經「若人為佛故(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下六頌半明造像,中有二:初五頌造,後一頌半結。初中分四:一頌刻彫,二頌十物嚴飾,一頌綵畫,一頌戲作。此初也。明作佛像非作餘像,故言為佛;為求作佛、為思敬佛,故名為佛。又說為佛而作諸像,為莊嚴佛故名為佛。《造像功德經》說:「造像得十一種果:一世世所生眼目淨潔面目端正,二生處無惡,三常生貴家,四身體姝好紫磨金色,五常豐珍翫,六生賢善家,七後生為王王中最勝,八金輪化王,九後生梵天壽命一劫,十不隨惡道,十一後生之中還重三寶、喜持妙物復造功德」,一之梵福多四天下大海十倍。
經「或以七寶成(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二頌十物嚴飾作像。《切韻》「鈆即錫也」。有云「錫,銀、鈆之間」,《玉篇》「青金也」。
經「綵畫作佛像(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頌畫佛。
經「乃至童子戲(至)而畫作佛像」。
贊曰:此頌戲作。
經「如是諸人等(至)度脫無量眾」。
贊曰:此結也。「具足大悲心」者,凡所作善,必帶悲心方成到彼岸,故成佛道。
經「若人於塔廟(至)敬心而供養」。
贊曰:下有七頌明供養,有二:初五頌半明供養,後一頌半結成。初中有五:一頌四物供養,一頌半音樂供養,一頌歌唄供養,一頌華供養,一頌身業行敬供養。此初也。《發菩提心經》云:「若以華施,得七覺華故;以香施,得五分法身香故;以幡施,得陀羅尼轉眾惡故;以蓋施,獲四無量覆眾生故。」《業報差別經》說各得十德。
經「若使人作樂(至)盡持以供養」。
贊曰:此以音樂供養。「樂」音五覺反,以生樂故,亦慮各反,黃帝世伶倫作樂,《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禮記》「干戚羽毛謂之樂」。鄭玄云「八音克諧謂之樂。」「鼓」動也鳴也,凡出音曰鼓,今木有皮動之即鳴。「角」者曲形而似角。「貝」者螺也,《涅槃經》吹貝知時。「簫」管也,《玉篇》「編小管所吹」,又箾也。「笛」七孔籥,俗名直,《玉篇》「五孔竹笛,羌笛三孔」。「琴」禁也,君子守正自禁,神農所作。箜篌、琵琶相可知矣。「鐃」如鈴而大,《玉篇》「小鉦也」。軍法十長執鐃,五人為伍,五伍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執鐸。銅拔兩扇相擊出聲,有作「鈸」無所從,或為「跋」字。《發菩提心經》云:「音樂、女色不以施人,亂眾生故」,此供養佛故不相違,如金藏中音樂供養事。
經「或以歡喜心(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以歌唄供養,當得大士梵音聲故。梵云婆陟,此言讚歎,「唄匿」訛也。陳思登漁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故今俗中謂之漁梵,冥合西域三契七聲聞俱胝耳等所作也。
經「若人散亂心(至)漸見無數佛」。
贊曰:此以華供養。與前四事中華施何別?彼專善心,此以散心,故不相違。略言供養畫像,供養餘像亦得。
經「或有人禮拜(至)或復小低頭」。
贊曰:此明身業行敬供養。上歌唄是語業也。其能發心即是意業,自餘皆是外財供養、三業行供養。
經「以此供養像(至)如薪盡火滅」。
贊曰:結成供養。
經「若人散亂心(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此稱佛作佛,且舉一稱尚得作佛,何況多稱?如《藥王藥上經》云「我常稱五十三佛名故,今得作佛」,即其事也。
經「於諸過去佛(至)皆已成佛道」。
贊曰:頌眾生聞法得種智中,此為第三結成佛道。
經「未來諸世尊(至)亦方便說法」。
贊曰:下六頌半頌未來法,中分二:初三頌半標同今說實,後三頌重釋前義。初中有三:一頌標同初方便,一頌半標後成說實,一頌釋前所由。此初也。
經「一切諸如來(至)無一不成佛」。
贊曰:此頌標後成說實,令聞法者皆得作佛,佛及眾生二俱合說。
經「諸佛本誓願(至)亦同得此道」。
贊曰:釋前所由,由本願故。
經「未來世諸佛(至)其實為一乘」。
贊曰:下三頌重釋前義,有二:初一頌明初方便皆為一乘,後二頌明悟三性諸法歸趣所以如此。此初也。
經「諸佛兩足尊(至)導師方便說」。
贊曰:明悟三性諸法歸趣,所以初權後說一乘。真如妙理體性常住,佛能證知,遍計所執生法二我體性是無,佛證無我理故,亦知此無、是凡虛妄執。「佛種從緣起」者,無漏依他報佛種子,因緣所生從緣所起,因脩作故。由證真理斷能執心染分依他,知所執無,從於淨分依他因緣修佛種者為一乘故。何者一乘?重顯常法即圓成實,「法住法位」者,真如住在諸法之中,體性常有名為法住。法有染淨,離染得淨分位顯之,故名法位。相者體性,世間本體即是常住真如實性,一乘體也。於金剛座道場之中,知此諸法本體性已,於無名相法中,導師方便以名相說,一切法中略有二種:一空、二有。空無差別總立一性,名遍計所執有。法有差別,分之為二:一者常,二者無常。常者名圓成實性,無常者為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復分為二:一有漏,二無漏。有漏為依他起性,無漏為圓成實性。今依前門。無常為依他,依他有漏皆悉除斷,就中但取無漏無常淨分依他,究竟滿位成菩提故,故言佛種從緣起也。意顯能證常住法性真如無我理故,乃能了知二我為無,依於善友修習智慧,從緣起法菩提覺滿,為證一乘真如妙理,妙理即是法住法位世間常住相。大般涅槃於道場中既證知已。今為眾生方便說之令欣趣證,今此依他即菩提、圓成即涅槃合成一乘,圓成勝故獨名一乘。由斷有漏依他起性,遣遍計所執,證此二果。由了依他、所執性故,初說《阿含》次說《般若》,純有、空教名為方便。今三俱說,故名真實。三性之義如別章說。
經「天人所供養(至)亦說如是法」。
贊曰:下有四頌半頌現在,有三:初一頌半標,一頌開權顯實,二頌顯意。此初也。
經「知第一寂滅(至)其實為一乘」。
贊曰:此初開權,後還顯實。
經「知眾生諸行(至)隨應方便說」。
贊曰:此顯初權後實之意。「眾生諸行」者總句,心行相也。下是別句,或勝解也。「心所念」者,遍趣行也。「業力」者自業也。「欲力」謂勝解也。「性力」謂種種界也。「精進力」者謂處非處等。或精進等體即性力,以種性體即五根故,下一力字貫通上也。「根利鈍」者,根勝劣力也。佛有此智力,能知之故,所以初權後還真實。前未來佛由悟三性,此現在佛由知眾生,互相影顯,故初方便後說真實。
經「今我亦如是(至)皆令得歡喜」。
贊曰:下三十頌半頌我亦如是釋迦同,中分二:初二頌標,後二十八頌半廣釋。此初也。初頌今實,後頌昔權,皆令歡喜漸入道故。
經「舍利弗當知(至)貧窮無福慧」。
贊曰:下廣釋,分二:初二十一頌半頌初以三乘方便誘引,即長行云「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後有七頌頌今說真實,即長行云「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即頌初權後實之義。就初文分四:初三頌半見生處危難,次三頌思救不可得,次十一頌半請念設權方,後三頌半正說三乘化。初中有二:一頌無善,二頌半有惡。此初也。《般若經》說佛有五眼:一肉眼,非脩定生,四大所造,或長養、或異熟,淨色為性。二天眼,斷於定障,修習所起,唯是長養,四大所造淨色為性。三法眼,觀事有慧。四慧眼,觀空理慧。五佛眼,因積而果圓,攬前四為體。龍樹解云「如四大河流至天池通名大海,如是四眼流至佛果通為佛眼。」初二體色,次二體智,後一通二。又言人等有肉眼,天等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有佛眼,由此說五。《瑜伽》十四說有三眼:一肉眼,能照顯露無障礙色;二天眼,能照隱顯有無障色;三慧眼,能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法眼體慧合慧為一,不同色眼境有隱顯,故略不論。佛眼即前四眼,或談因非果,故亦不說。《華嚴經》說十眼:一肉眼,見一切色;二天眼,見死此生彼;三慧眼,見諸眾生諸根差別;四法眼,見一切法第一義;五佛眼,見佛十力;六智眼,分別了知一切種法;七光明眼,見一切佛光明;八出生死眼,見涅槃法;九無礙眼,見一切法無有障礙;十普眼,謂見法界平等法門。十中第一是五中第一,見諸色故;此中第二是前第二;此中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九五眼是前法眼;此第四第八是前慧眼,見真諦故,或第四第八第九三眼是前慧眼,俱見理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見法界平等性故。「以佛眼觀」者,以五眼中佛眼觀也;十中佛眼不見眾生見十力故。六道眾生無始不修福智二因,未獲七種聖財及人天七法財,謂施、戒、忍、勤、定、慧、方便,故無福及慧。
經「入生死險道(至)盲瞑無所見」。
贊曰:下二頌半有惡,為二:初一頌半現苦沈溺煩惱增多,後一頌設求出要而行邪行。此初也。世間犛牛由自愛尾藏身護尾,人貪其尾遂殺其身;眾生亦爾,貪著五欲以自藏身,遂以貪愛而自弊敗,反自弊困墜墮惡道。有本云「自蔽」,蔽掩障也。如犛牛愛尾以弊其心遂致喪命;眾生亦爾,貪愛蔽心。犛牛,《說文》「西南夷長髭牛也」。有作「猫」字,人間捕鼠者,非此中義。有作「猫」、「[牛*苗]」,不知所從。
經「不求大勢佛(至)以苦欲捨苦」。
贊曰:設求出要而行邪行,佛有神通威勢及以智慧斷苦之法而不求趣,翻墮外道邪見網中,行諸身苦行以捨生死苦,此為未可,所以六年麻麥尚不證於菩提,坐臥荊棘何容得於道果?如狗逐塊,塊打轉多,豈同師子逐人非塊。
經「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贊曰:下三頌思救不可得,為三:初半頌思起因行,一頌得果已思,一頌半思救不可得。此初也。見諸眾生有此二緣遂起悲心,發心修行思惟將救。
經「我始坐道場(至)思惟如是事」。
贊曰:得果已思,佛成道已樹下經行,觀樹喜自道圓,經行思惟利物。又觀樹心凝妙理,經行想化群生。又觀樹想蔭四生,經行思施福慧。諸經說佛成道已後說法時節各各不同,此云三七日,《彌沙塞律》三昧七日,與《十地經》同,七日不說法,顯示自受法樂故,為令眾生增愛敬故。律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法,梵天來請,憍陳如等根方熟故。又有說云,夏安居後方度五人。《十二由經》成道後二年方度五人。《智度論》說五十箇七日不說法。此皆諸部宜見不同,未可和會。然今解者,大乘以《法華》為正,此說通行四諦法輪故三七日。若唯說大乘法輪,《十地》為正,第二七日說十地故。
經「我所得智慧(至)云何而可度」。
贊曰:思救不可得,有四因故:一法深難解,二根鈍難救,三著樂難捨,四癡盲難悟,云何可度?
經「爾時諸梵王(至)請我轉法輪」。
贊曰:下十一頌半請念設權方,中分四:初二頌諸天請說,次三頌示相思惟,次四頌半化遇良緣,後二頌念隨權誘。此初也。「大自在天」色界天也。今對三乘,法爾說法皆待請故。《智度論》云:「淨居天勸出家,四天王獻鉢,帝釋獻寶座,梵王請轉法輪,佛初不許,梵王說有三根,重請慇懃,佛方許之初說三乘。」《勝天王般若》云:「四天王等獻鉢,天帝釋獻座,佛為受之,各見獨為受之,皆發勝心。」然下大通智勝唯梵王請,此說通諸天者,彼舉勝類,非無餘天請彼佛也。
經「我即自思惟(至)疾入於涅槃」。
贊曰:下三頌示相思惟,有二:初二頌即說大乘,眾生有損;後一頌且說三乘,眾生有益。此初也。以諸眾生處俗現在苦中、出家妄行苦行,無暇頓能信大乘法,若為說者返生誹謗疑惑破壞,脫生不信却墮惡道。又在俗者沒苦故不信、外道出家者破法故不信,既有此損,寧不說法疾入涅槃,何得翻損諸眾生也。即同《智論》初不許也。
經「尋念過去佛(至)亦應說三乘」。
贊曰:且說三乘,眾生有益、同諸佛故。此同《智論》重請方許。
經「作是思惟時(至)而用方便力」。
贊曰:下有四頌半,化遇良緣,有三:初一頌半佛現讚揚,次半頌勸同諸佛,後二頌半引己為證後實初權。此初二也。十方佛現歎佛稱善,讚第一師得無上法,勸隨諸佛後實初權。釋迦能姓,牟尼寂號,今略言文如音訓說。法爾隨喜,皆云善哉!
經「我等亦皆得(至)分別說三乘」。
贊曰:下二頌半引己為證後實初權,中有三:初一頌引己為證,次一頌釋此所由,後半頌結歸真實。此初也。引已初時說三乘也。
經「少智樂小法(至)但為教菩薩」。
贊曰:此釋所由,及結歸真實,以不定人創在凡夫,小智樂小無欣大意,不信自作佛,故初說三乘;雖復初權,後必真實,但化菩薩。
經「舍利弗當知(至)喜稱南無佛」。
贊曰:下二頌念隨權誘,分二:初頌聞之敬讚,後頌思順彼行。此初也。有本云「稱南無諸佛」,應從「喜稱」為正,正言納慕亦言納莫,此云敬禮。若言伴談或言伴題,此云禮拜,舊云和南訛略也。
經「復作如是念(至)我亦隨順行」。
贊曰:思順彼行也。既遇良緣勸我權化,思生濁劫應順彼行。
經「思惟是事已(至)為五比丘說」。
贊曰:下三頌半正說三乘化,分三:初一頌半正起權化,次一頌三寶遂興,後一頌會成今古。此初也。梵云婆羅痆斯,云波羅奈訛也。中印度境,往昔此地有兩群鹿各五百餘,佛為一群鹿王,提婆達多復為一王。時此國王畋遊原澤,菩薩鹿王前請王曰:大王狡獵中原縱獠飛矢,凡我徒屬命盡斯晨,即日腐臭無所充膳,願欲次差日輸一鹿,王有割鮮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迴駕而返,兩群之鹿更次輸命。提婆群中有懷孕鹿,次當就死,白其王曰:身雖應死,子未次也;願暫差替,誕訖當往。鹿王怒曰:誰不寶命?雌鹿歎曰:吾王不仁,死無日矣。乃急告菩薩,菩薩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門,道路之人傳聲唱曰:彼大鹿王今來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馳觀。王之聞也,以為不誠。門者白王,王乃信然。王曰:鹿王何遽來耶?鹿王曰:有雌鹿當死,胎子未產;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聞歎曰:我人身鹿也,無慈育之心;爾鹿身人也,有代命之德。於是悉放諸鹿不復輸命,即以其林為諸鹿藪,因而謂之施鹿林焉,鹿野之號自此而興。初薩縛喝剌他悉陀(唐言一切義成,古曰悉達多,訛略也)太子踰城之後,棲山隱谷亡身殉法,淨飯王乃命家族三人舅氏二人曰:我子一切義成捨家脩學,孤遊山澤獨處林藪,故命爾曹隨知所止。內則叔父伯舅、外則君而且臣,凡厥動靜宜知進止。五人銜命相望營衛,因即懃求欲期出離,每相謂曰:夫修道者苦證耶樂證耶?二人曰安樂為道,三人曰勤苦為道,二三交諍未有以明。於是太子思惟至理,為伏苦行外道,即麻麥以支身。彼二人者見而言曰:太子所行非真實法,夫道也者樂以證之,今乃勤苦非吾徒也。捨而遠遁思惟果證。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欲驗苦行非真,受乳糜而證果,斯三人者聞而歎曰:功垂成焉今其退矣,六年苦行一旦捐功。亦捨而去。於是相從求訪二人,既相見已匡坐高論更相議曰:昔見太子一切義成,出王宮就荒谷,去珍服被鹿皮,精勤勵志貞節苦心,求深妙法期無上果,今乃受牧牛女乳糜,敗道虧志吾知之矣。無能為也。彼二人曰:君何見之晚歟,此猖蹶人耳!夫處乎深宮安乎尊勝,不能靜志遁迹山林,棄轉輪王位為鄙賤人行,何可念哉!言增磣切。菩薩浴尼連河坐菩提樹,成等正覺號天人師,寂默宴然惟察應度,思曰:彼欝頭藍子者證非想定,堪受我法。空中諸天尋聲報曰:欝頭藍子命終已來經今七日。如來歎惜:斯何不遇,垂聞妙法遽從變化。重更觀察有阿藍迦藍,得無所有處定可授至理。諸天又曰:命終已經五日:如來再歎愍其薄祐。又更諦觀誰應受教,唯施鹿林有五人者可先誘導。如來爾時起菩提樹趣鹿野園,威儀寂靜神光晃曜,豪含玉彩身瑩金色,安詳前進導彼五人。斯之五人遙見如來,互相謂曰:一切義成彼來是,歲月遽淹,聖果不證,心期已返,故尋吾徒;宜各默然,勿起迎禮。如來漸近威神動物,五人忘制拜迎問訊,侍從如儀。如來漸誘示之妙理。相傳解云,言五人者: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有云即馬勝比丘;四跋提;五摩訶男拘利。應勘《婆沙》。何故唯五人?有云迦葉佛時同學九人,四人利根已前得道,五人鈍根故今始悟,願逢釋迦佛出成道故。又經云「釋迦過去作大魚身,願先食我者先度。五人先食故先度之。」又經云「六人曾供養佛,五人取稻華供養,一人待熟,五人初悟一人在後,即須跋陀羅。」又即五夜叉食慈力王肉也,五人中陳如得初果,四人在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西域記》云「夏安居畢方得道跡」。法寂滅相即是真如,不可言宣性離言故,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名方便力趣波羅捺為五人說。
經「是名轉法輪(至)法僧差別名」。
贊曰:三寶遂興也。此法輪義,略以五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轉相,四差別,五三乘。
出體者,《俱舍論》第二十四說「所說沙門性,亦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真梵所轉故,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由速等似輪,或具輻等故。」即於此中依見道,世尊有處說名法輪,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取捨故,降未伏故,鎮已伏故,上下轉故,具此五相似世間輪。故《顯宗》云:「如聖王輪取前捨後,見道亦爾,捨苦等境取集等故。」此意顯示,見四諦理必不俱時,如聖王輪降未伏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故,八聖道支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懃、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寧知法輪唯是見道,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已轉正法輪故。天親論主依經部宗破薩婆多言:「三轉行相非唯見道,如何可說?唯於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為法輪可應正理。云何名轉?由此法門往他相續令解義故。或諸聖道皆名法輪,於所化生身中轉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此有釋言,初說見道名為法輪,非薩婆多正義,《雜心》亦敘不正義云:「牟尼說見道,速疾名法輪。《俱舍》復言:或諸聖道皆是法輪等,此是薩婆多師本意。」故《顯宗》云:「毘婆沙師本意,總說一切聖道皆名法輪,以說三轉三道攝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非唯見道以八聖道支獨名法輪,妙音所說非正義故。」《成實論》說:「初轉生聞慧,第二轉生思慧,第三轉生修慧。」亦無十二行相,唯作一空行。今者大乘總貫諸文,法輪有五:一輪自性,謂擇法覺支、正見、正智等。《瑜伽》九十五云:「正見等法所成性故說名法輪,自他三轉通見及脩無學道故。諸聖慧眼能摧煩惱說名輪故。」《俱舍》亦言:「一切聖道名法輪故,或體唯取八聖道支,具轂、輞、輻圓滿義故。正見、正思惟、說名為轂,是根本故。正語、業、命說名為輻,因轂有故。正念、勤、定說名為輞,攝錄餘故。不同小乘,此八聖道別脩行相雖在脩道,體實通餘見無學道,世尊應無八聖道故。」二法輪因,謂能生後聖道諸教,聞、思、脩等。《無量義經》十七名中亦名法輪故,諸經論中說佛教法名法輪故。《俱舍》亦言:「此即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法輪故。」《瑜伽》亦說「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故。前為後因,合為果因,故名為方便。」又云「三周正轉,見、脩、無學隨其次第,智、見現觀名為方便。」三輪眷屬,謂諸聖道助伴五蘊。《瑜伽》等說:「聖所愛戒及信等法,助觀增明、助道除惑,非正斷故。」四法輪境,謂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性等法。《瑜伽》又說:「為得所得,所緣境者謂四聖諦。」此經亦說「大通智勝轉十二因緣」,《解深密經》說「依顯了相,說三無性皆依遍計所執已名法輪故」。五法輪果,《瑜伽》又說「為得所得者,謂大菩提」,後文又說「四沙門果所攝受,聲聞、菩提、獨覺菩提,若諸如來無上菩提是法論果。」《瑜伽》又說「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又云「三周正轉,見、脩、無學隨其次第,智、見現觀名得方便,故菩提涅槃名所得果。」然此五體不過四種:一教、二理、三行、四果。
釋名者:一名梵輪,如來、應供是梵增語,彼所轉故亦名梵輪。二名法輪,法者可軌持義,正見等法所成性故,說名法輪。輪有四義:一圓滿義,具轂、輞、輻,或擇法覺等,體用周備名之為輪。二摧壞義,此四種法,若伏、若斷、若助、若正,未斷煩惱皆能摧故。三鎮遏義,已伏煩惱令勢遠故。四不定義,從自見至自脩,從自脩至自無學,從自無學智發言教,他從言教解於諦理,他從諦理起於正行,他從正行起於果智,如是展轉復為他說;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降未伏諸煩惱故,能鎮已伏諸煩惱故,往復往故。《瑜伽論》說「當知世尊轉所解法置於阿若憍陳如身中,此復隨轉置餘身中,彼復隨轉置餘身中,以是展轉隨轉義故說名為輪。」法即是輪,持業釋也。「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真智於言後,圓摧障惱名轉法輪,所轉即法輪,法輪之轉,二釋皆得。
轉相者,九十五說由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為善轉法輪:一者世尊為菩薩時,為得所得所緣境界;二者為得所得方便;三者證得自所應得;四者得已樹他相續,令於自證深生信解;五者令於他所證深生信解。此意總說化身化相,自證果時令聲聞等亦有所證,不依菩薩報身成義,或亦依實菩薩轉義,總依始終究竟作論,不依一會得成三轉。所緣境者謂四聖諦依安立諦、非安立諦依於三性,皆此攝故。得方便者,謂即於此四聖諦中三周正轉十二相智,此自三周轉法輪相,為得無上菩提因故。最初轉者,謂昔菩薩入現觀時,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廣說乃至,是道聖諦,於中所有現量聖智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爾時說名真聖慧眼。即此由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如其次第名智明覺。此說一智總名法眼,有三行相名智明覺,非於一諦別起四智,由真見道唯一剎那,不同小乘上下別觀,依詮證滅說通三世,非是滅諦通三世有。第二轉者,謂是有學,以其妙慧如實通達,我當於後猶有所作,應當遍知未知苦諦,應當永斷未斷集諦,應當作證未證滅諦,應當脩習未脩道諦,如是亦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第三轉者,謂是無學,已得盡智無生智故,言所應作我皆已作,謂我已遍知未知苦諦,乃至廣說,我已脩習未脩道諦,亦有四行類前應知。
此差別者,謂前二轉四種行相是其有學真聖慧眼,最後一種是其無學真聖慧眼。觀此文意,初轉之時,見道以前加行智位,雖知四諦但是轉因猶非正轉,未摧壞故,由此但名損力益能,轉位所攝。入見道中真無間道正名為轉,正斷惑故。其解脫道及相見道亦名初轉,雖不斷惑,斷麁重故、鎮已伏故、亦非別知四諦相故。此後脩道未斷惑前,所起行相應遍知等,是正轉相,正起真智乃至金剛心,斷諸煩惱亦此轉攝,起別行相但擬趣聖,斷惑道故,折伏正斷俱名轉故。至其無學解脫道後,起我已作所應作智,後更不斷,但鎮已伏無降未伏。然見道前雖有伏道不與轉名,非無漏故,前無無漏故不同脩。如是菩薩自為三轉,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次轉在脩道名應脩轉,後轉在無學道名已作轉,一一轉時於一一諦生四行相,三轉竪論成十二相,如是四諦合四十八,不過十二以數等故,總名三轉十二行相。《俱舍》亦說眼、智、明、覺,別觀諦故,彼以法忍、法智、類忍、類智,如次為四。若作此釋,所作八諦觀於一一諦便無四行相。或忍、智一一皆具四行相,照境分明者名眼,對治無知名智,對治無明名明,對治邪覺名覺。不同於此證得自所應得者,謂得無上正等菩提,謂即雙取菩提、涅槃,前為後因,前無間道為解脫道因。此說菩薩自三周轉法輪之果,或說法身涅槃真理名無上菩提,起無學位菩提報身已作之智,證法身故。《俱舍論》等無佛自轉樹他相續令於自證生信解者,謂如長老阿若憍陳如,從世尊所聞正法已,最初悟解四聖諦法,又答問言我已解法。從此已後如前所說究竟行相,五皆證得阿羅漢果生解脫處。此說世尊自得道故,復為於他三轉法輪,同《俱舍》說三周循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乃至此是道,是名初轉;謂此應遍知,乃至此應脩習,是第二轉;此已遍知乃至此已脩習,是第三轉。如次顯示見道、脩道、無學道三,此是佛為他三轉者:初名示相,示四諦相故;次名勸脩,勸脩諦行故;後名作證,為作證明知彼滿故。由彼憍陳最初悟解入見道已,佛問彼言:汝已解耶?彼答:已解。故得解名。第二第三轉已,遂得阿羅漢,生解脫智處,證得無為果,是名轉在他身。於佛所證深生信解,最後令他於他所證生信解者,謂如長老阿若憍陳那,起世間心:我已解法。如來知已起世間心,阿若憍陳已證我法。地神知已舉聲傳告,經於剎那瞬息須臾其聲展轉乃至梵世。世間心者緣事之心,非要散心。此前第四樹聖道於他五人身中,令於佛自所證深生信解。第五令他地神等知阿若憍陳所證深生信解。差別者,雖轉四諦,法相不殊,三乘之人各各證果,聲聞姓人已於三生或六十劫先脩習已,聞佛所說,依蘊、處、界證四諦理,名聲聞法輪。獨覺姓人已於四生或於百劫先脩習已,聞佛所說,依十二緣起脩證四諦,名獨覺法輪。菩薩姓人已於一大阿僧祇劫先脩習已,聞佛所說,依三性等證四諦理,名菩薩法輪。不爾,三乘俱觀四諦,俱時證聖,有何差別?《大般若》云「世尊初於波羅奈國轉四諦法輪時,無量眾生發聲聞心證聲聞果,無量眾生發獨覺心,無量眾生發起無上正等覺心,證於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一生當得菩提。」故知鹿野創轉三乘通行法輪,若不爾者第二七日已說十地,何故不名轉法輪也?彼非三乘同所脩故,不與初轉法輪之名;然實他身三時智起,亦有經生而證聖果名三轉者,其解憍陳等佛於鹿苑一時之間令其次第得此三果,名為三轉。《無垢稱經》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能寂、本性寂,希有法智天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即此經言便有涅槃言音出現,及阿羅漢法之與僧三寶現也。佛為佛寶,涅槃、及言、果法教法名為法寶,阿若多等名之為僧,阿羅漢者即是陳如。復言僧者,餘之四人住有學故,能證智、所證諦即行、理法寶,四法已周。並佛及僧,能化、所化既有體出,合名三寶出現世間。
三乘者,佛及菩薩並以聲聞。說法令他得智斷惑,可名轉法輪,獨覺不爾。《涅槃經》言:「緣覺說法,不能令人得燸等法」,由聲聞等不識藥、病,不與聲聞轉法輪名,理亦何爽。
經「從久遠劫來(至)或常如是說」。
贊曰:結會今古。非但今日方讚涅槃永盡眾苦,久來常說,故古同今。
經「舍利弗當知(至)方便所說法」。
贊曰:下有七頌,今說真實頌如是皆為得一切種智。中分四:初二頌根熟來逢,一頌念之應度,三頌正說真實,一頌結成法儀。此初也。我見先以權教度者,曾於佛所已聞權教,善根熟故,今來逢我。故上文云「是會眾生曾見諸佛,亦曾見釋迦」,今總言諸佛。
經「我即作是念(至)今正是其時」。
贊曰:念之應度,為說佛慧令生脩學,今根已熟何得不教?
經「舍利弗當知(至)不能信是法」。
贊曰:下三頌正說真實,分二:初一頌明鈍不堪授,後二頌明利則堪授。此初也。有五過失不堪受大:一鈍根,聞法不解,或阿顛底迦;二小智,雖復聰明情見不廣,或趣寂者;三者著相,謂起計執空、有二相,錯學亂行,或不定種姓,執有非空根未熟故;四憍者,恃己盛事,諸富貴者醉逸縱任,或根未熟有性凡夫稟性醉逸;五慢者,恃己陵他,五千之輩,或復具起七種慢等諸煩惱者,不能信大,不應授與。
經「今我喜無畏(至)悉亦當作佛」。
贊曰:此明堪授。初頌明捨權就實,後頌除疑記。得喜者喜無量,不嫉眾生成佛事。「無畏」者決定義,作師子吼理決定故。「於菩薩中」者對勝人前故,二乘發心皆菩薩故。依真實理說一乘道名為正直;不隨機權說有三故名捨方便;但說無上一乘之道,即顯今直唯說一道非於餘故。地前頓悟菩薩疑自獨得菩提聲聞無分,不定種姓菩薩疑於佛果自亦無分,欲退向小,故今聞法此疑皆除;現前名高千二百聲聞,疑不得作佛,今正為說悉當作佛,涅槃由此說須陀洹八萬劫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到於十信初發心也。此等脩行極為遲鈍,不如初脩始業菩薩,此據不定,非諸二乘皆定作佛。故《涅槃》第三十四云:「我於一時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能為眾生作大寂靜,永斷一切結縛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眾生到於一有。我諸弟子不解我意,於大眾中唱如是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道等故。」
經「如三世諸佛(至)說無分別法」。
贊曰:結成法儀也。大乘妙理體無分別,三乘不異悉皆作佛,故說之也。
經「諸佛興出世(至)斯人亦復難」。
贊曰:下第六段有七頌,頌前第一未聞令聞,分四:二頌法說四希,二頌半喻顯二希,一頌半勸信,一頌歎結。此初也。一佛出希,二說法希,三難聞希,四能聽希。佛出希者,如賢劫千佛,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後第十劫彌勒佛出,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此劫壞已,鶻盧支佛獨王一劫,經十二劫後始有星宿劫,千佛中初淨光稱王佛出,後更三百劫空過無有佛,故佛希也。如迦葉佛住壽七日不說此法,及今釋迦成佛四十年方說此經,故是說希。常處八難,叵與佛相逢,故難聞希。雖逢出日,更聞小乘不希大法,故能聽希。
經「譬如優曇華(至)過於優曇華」。
贊曰:喻顯二希也。一頌頌法出希,一頌半頌聞讚希,聞法及讚歎過優曇華故。行真法行,則為供養三世佛故,自聽聞、教他聞,合名聞法,慶慰聞此云歡喜,讚歎聞此云讚,行此四種皆真行故。
經「汝等勿有疑(至)無聲聞弟子」。
贊曰:勸信勿疑。
經「汝等舍利弗(至)諸佛之祕要」。
贊曰:歎結深妙,此為諸佛祕藏勝道。
經「以五濁惡世(至)終不求佛道」。
贊曰:下第二大段有三頌,頌破四疑,分三:初一頌佛何時出化以三乘,出五濁世;次一頌云何知增上慢,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一頌云何堪說,除佛滅後現前無佛。此初也。
經「當來世惡人(至)破法墮惡道」。
贊曰:頌釋云何知增上慢。當來惡人不信此法者多是增上慢,不但增上慢,所餘惡人亦不能信,佛在慢者上已說相,滅後難知,故此獨舉。
經「有慚愧清淨(至)廣讚一乘道」。
贊曰:頌釋云何堪說,有具四德:一慚,崇重賢善,復顧自身羞恥過罪;二愧,輕拒暴惡,復顧世間羞恥過罪;三清淨,內外無瑕,棄世名利;四志求佛道不顧二乘,能信此經不愚法類乃可為說。設愚法者,若遇餘佛便得決了一乘道也。
經「舍利弗當知(至)自知當作佛」。
贊曰:此中三頌頌品第四大段,勸發喜心令欣作佛。初一頌半明佛法皆同,不學不了;後一頌半勸知生喜欣求作佛,如文可解。
法華經玄贊卷第四(末)
大治五年庚戌十月二十六日乙未申時,藥師寺善明房得業奉讀受已了,覺印之。
同年十月三十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覺印本者皆點本也,以此可悉之也。
保安三年五月三日書畢,法隆寺僧覺印之。